一、浅谈小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李司泽[1](2021)在《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就的脑机制研究》文中指出
裘心怡[2](2021)在《以班级管理促进有效教学: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实践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吕春宇[3](2021)在《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党和国家先后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等系列重要会议,并出台了系列重要文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推进,特别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在这个背景下,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既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方针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然选择,更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具有非常突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分五章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一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等,分别对新时代的理论蕴含及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及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所指等进行深入探讨。只有明确了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才能使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找到科学的遵循,也才能使该研究有所明确指向。第二章是对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进行分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要回到目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中,以整体建构视野来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主要是以普通国民教育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参照,以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作为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领域来分别梳理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通过这些梳理分析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同时把握了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这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第三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进行梳理。主要选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和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集中体现为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选取的道德发展认知方法、社会学习方法、隐性教育方法、价值澄清方法、政治社会化方法、潜能激发方法、心理治疗方法等都是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代表性方法。这些经验的梳理并没有局限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而是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的,这样能够更全面把握有益的经验。通过这种梳理,启发我们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体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要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第四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进行架构。本文从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来架构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理论依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吸收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要求。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科学化与人文化相结合原则、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原则、生活化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是整体建构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是以基于新时代为整体建构的基本点,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整体建构的着眼点,以做好学段层次衔接为整体建构的根本点,以坚持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为整体建构的关键点。第五章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呈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应呈现出具体的、实操性较强的每个学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以普通国民教育的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基本划分依据,谈及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安排,并按照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领域划分标准,完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建构。同时,从理念保障、队伍保障、承载保障和学术保障等角度探索推进整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保障策略的支持下,最终将方法建构落实到位。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难度很大的工程,本文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本文的研究期待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实施。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投入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中。
张雨珂[4](202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策略研究 ——基于K市五所小学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语文这门学科兼具人文性及工具性,这种学科特殊性决定语文教学中不但要对学生智力进行培养,更要对学生德育素养进行培育。为了让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渗透德育进行了此次研究。研究中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德育内容,并对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素材深度挖掘,对课外德育内容不断扩展,力求将德育在教学各个环节加以渗透。在对小学语文教学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学者语文德育文献的分析,参照对一线的调查问卷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对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理论进行实践研究。用问卷调查数据科学分析对课程德育渗透理论进行佐证,最终得出对小学语文教学及德育渗透间内在联系规律最为理性的认识,并给出具体的解决策略。本文通过对部分一线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教师关于问卷问题的想法,通过对教师回答进行相关了解与分析,找出目前小学生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时所存在的问题。在了解到教师对于小学课堂中德育渗透方面的基本想法后,选择部分优秀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更深入的访谈,通过面对面对话的方式,更加直观的对语文教师的想法进行了解,并在访谈过后对教师教育经验进行总结,为促进小学语文课程中德育资源的实践运用提供了帮助。首先,要提高一线语文教师的德育渗透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其次,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德育修养,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德育修养,才能在语文教学当中更好的德育渗透;一些教师由于缺少相关教学经验,在德育渗透方面略显吃力,在对这一方面内容了解后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其中效果最显着的也是对于教师来说最好的提高德育素养的方法莫过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经验。通常来说教学资历较少的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提高,但是学校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渠道来达到提高教师自身德育素养的目的,例如,让资历较少或者授课方式不成熟的教师多去一些有资历教师的课堂上进行学习、在课下互相交流教学经验;通过教学培训活动,来帮助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对教材进行解读,并将书中的德育渗透素材进行归纳。同时,教师应当对课外资源进行深度发掘,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年龄特征制定合适的教学方式。最后,在教学模块中进行德育渗透,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识字教学,拼音教学中德育渗透,只有通过这些教学模块进行德育渗透,才能在未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韦荣娜[5](2020)在《人本管理思想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以X市C小学为例》文中提出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思想品德教育要抓早抓实。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德育在小学阶段越来越受到重视。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和执行,这便对我国的小学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对德育及德育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界定,再以X市C小学为个案,立足于C小学的德育管理现状,运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分析在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在德育目标制定上忽视了学生成长需求;德育方式陈旧;德育工作安排职能不清,工作分配不明确;德育评价方式单一;德育活动流于形式,学生不能领会活动内涵;德育管理中往往只强调了学校的德育管理,而忽视了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德育影响。笔者分别从学校、家庭和社会角度分析成因,发现其共性之处在于缺乏德育为先,德育为重的理念,管理中缺乏人文关怀,德育管理者没有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无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笔者从人本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内涵入手,分析人本管理思想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现实意义,从人本管理思想的角度提出德育管理的改进策略:了解学生发展需求,明确德育目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丰富德育方式;激发教职工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德育管理模式;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德育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实践体验,开展主题德育活动;重视家庭、社会德育,建立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系统等。最后对C小学在人本管理理念下的德育管理工作做出小结与展望,并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马颖[6](2020)在《小学生课间生活的道德审视 ——以S小学中年级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课间生活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周一至周五除去课堂教学活动所需时间以外的其他所有剩余时间内学生开展的各种活动所构成的生活。本文以S小学中年级学生为例,使用文献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实地调查该校三、四年级学生课间生活的现状,其中包括课间生活的时间利用情况、空间利用情况、小课间自由活动情况与大课间课外活动情况。中年级小学生的课间生活主要由小课间和大课间组成,小课间学生的活动以课间游戏为主,大课间学生的活动包括课间操活动、升旗仪式和各类校内活动等。本文从小课间游戏与大课间课外活动两个方面对小学生课间生活的道德意义进行阐述,小课间游戏的道德意义是学生通过游戏培养守规则、合作与竞争、宽容、关怀等道德品质,在游戏中磨练耐挫力、自制力等道德意志。大课间课外活动的道德意义是学生通过参加升旗仪式培养爱国情感、学会自律,通过参加生活实践类活动培养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等良好品质,通过参加竞赛类活动培养羞耻感与集体责任感,通过参加宣传演习类活动感知社会职业、培养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经观察发现小学生课间生活中的不道德现象存在于教育管理者与学生间的互动、师生间互动中。教育管理者与学生互动中的不道德现象表现为:缺乏人道主义关怀、对本校教师子女的优待等不公平现象、不诚实的“诚实教育”、理性精神的匮乏。师生互动中的不道德现象表现为:教师占用学生小课间等不人道现象、教师对学生的差别对待等不公平现象、教师教学生说谎等不诚实现象。小学生课间生活中出现不道德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对课间生活的道德意义认知不足、可利用资源不足、课间活动的功利性、教师与学生的消极参与等。通过剖析中年级小学生课间生活中不道德现象存在的原因,指出具有德育价值的课间生活的构成要素:合理的时间与空间安排、高效利用的小课间、新颖有趣的课间操、走出刻板的升旗仪式、接近学生生活的课间活动。从教育管理者、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角度提出有助于建构有德育价值的课间生活的建议:教育管理者统筹全局、教师有效参与课间生活、学生主动参与课间活动。
王雯慧[7](2020)在《小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提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们对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多。教师形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然而其中专门关注小学生对教师形象的期待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关注当代小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这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思考的实证资料,为职前教师培养提供借鉴。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233份,访谈教师5人。研究发现,第一,小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特质的排序为:耐心温柔(109人)、讲课生动,一听就懂(94人)、不骂人,不体罚(80人)、幽默有趣(77人)、不要求死记硬背,使我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70人)、知识渊博,能引发我们积极思考(69人)、会教育我,帮助我改正错误(69人)、公平公正地选择班干部(67人)、关心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60人)、声音好听(48人)。第二,低年级学生更加关注教师的仪容仪表,例如漂亮的衣服和长长的头发。低年级学生还更喜欢声音好听的教师。第三,在耐心温柔和幽默有趣两项关键词的选择中,发现低年级学生喜欢耐心温柔的老师,中年级学生喜欢耐心温柔和幽默有趣的老师,而高年级的学生期待教师幽默有趣,其次是耐心温柔。第四,中年级的学生最看重教师“公平公正地选择班干部”;高年级学生期待教师“遇事会征求我们的意见”,体现了中高年级学生对公正、民主的追求。第五,高年级学生还特别希望教师“不体罚,不骂人”。造成对不同学段学生心中理想教师形象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各学段学生在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上的发展存在差异,其次是现实中的教师形象对学生无形中的影响,最后是各学段学生学习压力的不同。因此,小学教师应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不同学段的教师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的主力军,也应该关注教师形象的塑造。此外,小学教师的选聘应当注重教师的个性品质与教学能力,小学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
高欣[8](2020)在《小学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S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童谣是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瑰宝,蕴含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童谣的题材源于生活、语言幽默风趣、传唱方式不拘泥于形式,是伴随儿童成长的好伙伴。其中,童谣蕴含着重要的教育价值,优秀童谣可以洗涤小学生的心灵,但内容低俗的童谣却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将健康向上的童谣引入小学校园,与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更能够寓教于乐,在无形之中达到积极的育人效果。本研究采取个案研究法对S小学的童谣校本课程进行调查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具体使用访谈法、文本分析法以及课堂观察法等分析案例校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在S小学的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秉持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到整个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当中。因此整个校本课程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心理特点出发开展的,这也是该校本课程受到学生们喜爱的一大原因。其次,童谣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展现了S小学的办学特色,其办学目标和课程特色上都得到了体现,并营造了全校性的文化氛围。从一门校本课程折射出学校的现有办学状况、教师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再次,童谣校本课程开发较为完善的内在机制是其成功开发的保障。在这个过程中,S小学学校内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相互交流、探讨和反馈,相互联系和互相作用,得以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正常运行,一步一步促成了童谣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同时,在童谣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校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科学的童谣校本课程评价标准以及开发童谣校本课程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等。针对S小学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状况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首先,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力开发校外资源。童谣校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行为习惯脱离学生的生活来谈就没有意义。关在校园围墙里的培养是不够的,也没有实际意义。因此,童谣校本课程应该打开学校的大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相融,在社会与自然之间架起桥梁,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充分开发校外教育资源,既是对童谣的生活性的充分利用,也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必要条件。其次,应该更加注重评价体系的建设,让童谣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更为科学。童谣校本课程将重心放在了课程的设置上,但忽略了评价。更为科学的评价方式应该具备动态、过程以及多元化这三个基本特点,即多种评价相结合,这样才能促进校本课程的改进。国家课程为了选拔人才设置较为单一的评价模式,校本课程作为更加适合本校特点的、为本校学生而生的课程,则应该建立起全面的评价模式,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优势,呵护学生的个性。最后,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的运行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外部运行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运行机制,共同推进着童谣校本课程的进行。而外部机制仍不够完善,应从促进校际交流、专家合作教育机构合作以及公共服务机构合作这几个方面来开展。另外,增强对于校内开发人员的关怀与支持,对于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也是必要的。
马晶[9](2020)在《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务工和经商,成为城市的新市民。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子女也随着父母迁移到城市学习和生活,由此便衍生出城市新市民子女的教育问题。让新市民子女接受优质的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举措,提升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是发展学生独立意识与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完善人格和适应未来发展能力的要求,并有助于新市民子女尽快融入城市学校生活。通过随机抽取青岛市三所新市民子女较多的小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3.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新市民子女社会化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学习生活自我管理意识差,行为心理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等。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对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关注不足,新市民家庭教育对子女的自我管理重视不够,同时新市民子女自我认识能力较低等。根据上述原因,青岛X小学从实践层面对提高城市新市民子女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一些探索,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营造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特色课程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以此提升学生社会化自我管理能力;依托德育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积极的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学习生活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班级教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树立自我激励和自我反思意识,提升学生行为心理自我管理能力。在开展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实践的两年来,青岛X小学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习惯有所改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全面提升,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等工作成效明显。但新市民子女教育工程仍具复杂性与长期性,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教育管理工作具有持续性、发展性影响。
朱政光[10](2020)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而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是社会未来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未来国家发展的命运和前途。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迄今为止,我国关于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阶段,研究者们较为深入研究了中小学心理素质的影响机制与功能作用(张大均,苏志强,王鑫强,2017),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有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相对薄弱,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心理素质较中小学生更为复杂,缺乏客观有效的测量工具科学衡量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另一方面,受到家庭、学校、地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的异质性水平较高,已有研究结果的差异性较大(王滔,2002;罗品超,2005;王沥滢,2016)。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国家和社会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亟待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系统研究。所以,本研究拟系统考察全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状况,探究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等主要发展指标的关系。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系统研究,无论对推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还是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深入研究,都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包含3个子研究。研究一:通过考察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的测量等值性,旨在检验大学生心理素质测量工具的科学性;研究二:运用测量等值良好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在校大学生进行分层整群抽样的问卷调查,旨在考察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总体状况,探究性别、年级、专业、家庭居住地等不同类别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差异;研究三:以大学生主要发展任务为指标,考察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的内在联系。根据本研究主要结果获得了如下研究结论:(1)经检验基于心理素质双因子模型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学科类别的学生之间都具有良好的测量等值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测量的有效工具。(2)从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状况来看,总分以及分维度得分都呈现负偏态分布,心理素质水平低下的个体相对较少,说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表现相对较好。从分维度来看,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分要显着高于认知品质和适应能力。从人口统计学变量间的差异性来看,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状况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呈现显着差异。在性别上,男生的心理素质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并且两者在认知品质得分上的差异更为明显。在年级上,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U”型变化趋势,即大一和大四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显着高于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在家庭居住地上,来自不同家庭居住地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分呈现出由省会城市、地州市、县城、乡镇和农村逐级递减的趋势。此外,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总分要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素质得分要显着高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经济带层面,东部地区学生心理素质显着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学生心理素质显着优于中部地区。(3)从大学生的主要发展指标来看,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以及学业发展之间均呈现显着的相关性。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后,通过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仍具有显着的影响;并且针对不同的发展指标,心理素质的内在功能作用各不相同。总的来说,认知品质对与学业成绩、个人成就等密切相关的指标起显着性影响,对涉及情绪情感、价值判断等指标的影响不显着;个性品质多对涉及情绪情感状态的指标影响显着,对于成绩、成就等方面的影响较弱;适应能力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的指标都具有显着影响。
二、浅谈小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小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3)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界定 |
一、新时代的理论阐释 |
(一) 新时代的科学界定 |
(二) 新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界定 |
(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
(三)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质 |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指向 |
(一)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科学含义 |
(二)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指向 |
第二章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 |
一、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考察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把握 |
(三) 整体建构视野中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解读 |
(四) 整体建构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
二、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总体问题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学段问题 |
三、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总体归因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学段归因 |
第三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 |
一、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
(一) 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 |
(二) 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 |
(三) 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 |
二、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
(一) 道德认知发展方法 |
(二) 社会学习方法 |
(三) 隐性教育方法 |
(四) 价值澄清方法 |
(五) 政治社会化方法 |
(六) 潜能激发方法 |
(七) 心理治疗方法 |
三、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借鉴 |
(一)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
(二)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 |
(三) 方法的建构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有机结合 |
(四) 方法的建构要特别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
第四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 |
一、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理论依据 |
(一)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 |
(二) 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
(三) 运用系统科学的有关成果 |
(四)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 |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原则 |
(一)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
(二)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原则 |
(三) 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 |
(四) 生活化与规范化相结合原则 |
(五) 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 |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 |
(一) 基于新时代的基础:整体建构的基本点 |
(二)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整体建构的着眼点 |
(三) 做好学段层次衔接:整体建构的根本点 |
(四) 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整体建构的关键点 |
第五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构建的具体呈现 |
一、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小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小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小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二、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初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初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三、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高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高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四、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大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大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五、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 |
(一) 理念保障:树立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化的理念 |
(二) 承载保障:统筹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 |
(三) 队伍保障: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沟通交流 |
(四) 学术保障:深化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策略研究 ——基于K市五所小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析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小学语文教学 |
(二)德育 |
(三)德育渗透 |
四、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
(三)教育性教学思想 |
(四)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
五、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
一、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
二、教育发展的需要 |
三、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可行性 |
一、语文学科的特点 |
二、语文学科的优势 |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及内容、途径 |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 |
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原则 |
二、以小见大联系生活的原则 |
三、巧借材料融德于文的原则 |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 |
一、民族精神教育 |
二、理想信念教育 |
三、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 |
四、遵纪守法教育 |
第三节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发挥课文的德育功能 |
二、引导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
三、把握作文写作,激发学生思想情感 |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调查 |
第一节 五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调查 |
一、研究对象 |
二、调查目的 |
三、实施过程 |
四、信效度分析 |
第二节 五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结果分析 |
一、学生问卷的内容及结果分析 |
(一)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总体状况 |
(二)学生对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态度 |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内容的效果 |
二、教师问卷的内容及结果分析 |
(一)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总体状况 |
(二)教师对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态度 |
(三)德育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的状况 |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取得的成绩 |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五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
二、语文教师德育意识的淡薄 |
三、师德素养的养成机制不完善 |
四、教师对学情的把握不准确 |
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策略 |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师德育渗透能力的要求 |
一、提升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 |
二、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
三、博览群书提升教师的知识储备 |
四、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找寻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契合点 |
一、根据时代特点丰富德育内容 |
二、根据课程特点准确定位德育目标 |
三、依据课标精神适时适度进行德育 |
第三节 立足课堂在教材文本中寻找德育渗透的切入点 |
一、紧扣文本题眼,开启学生情感共鸣 |
二、抓住关键词句,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
三、分析人物形象,深化学生情感领悟 |
第四节 聚焦课堂在教学模块中定位德育渗透的关键点 |
一、拼音拼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
二、识字写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
三、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
四、习作教学中渗透德育 |
第五节 把脉课堂在情境创设中探索德育渗透的兴趣点 |
一、播放音频,听觉上激趣入情 |
二、播放视频,视觉上激趣融情 |
三、演示课件,感官上激趣动情 |
第五章 小学语文课德育渗透教学设计案例——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教学准备 |
一、教材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学重、难点 |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准备 |
第二节 教学过程 |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三、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
五、总结写法,课外拓展 |
六、随堂作业 |
七、板书设计 |
第三节 教学反思 |
一、本课阅读中的德育渗透 |
二、本课习作中的德育渗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5)人本管理思想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以X市C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德育管理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德育 |
2.1.2 德育管理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关于德育管理的研究 |
2.2.2 关于小学德育管理的研究 |
2.2.3 人本管理思想在德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3 国外文献综述 |
2.3.1 关于德育理论的研究 |
2.3.2 人本主义德育管理在西方国家的应用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X市C小学的德育管理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问卷调查 |
3.1.1 问卷设计 |
3.1.2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3.1.3 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3.1.4 问卷调查对象 |
3.2 问卷调查、访谈结果和分析 |
3.2.1 德育目标与实际偏离 |
3.2.2 德育方式陈旧 |
3.2.3 德育工作分配不明确 |
3.2.4 德育评价方式单一,缺乏民主 |
3.2.5 德育活动流于形式 |
3.2.6 学校德育孤立于社会和家庭教育 |
3.3 成因分析 |
3.3.1 学校因素 |
3.3.2 家庭因素 |
3.3.3 社会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本管理思想下的C小学德育管理优化与提升策略 |
4.1 人本管理思想概述 |
4.1.1 人本思想的形成 |
4.1.2 人本管理思想的形成 |
4.1.3 人本管理思想的内涵 |
4.2 人本主义德育管理概述 |
4.2.1 人本主义德育管理内涵 |
4.2.2 人本管理思想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
4.3 C小学德育管理优化与提升策略 |
4.3.1 了解学生发展需求,明确德育目标 |
4.3.2 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丰富德育方式 |
4.3.3 激发教职工和学生主人翁意识,拓宽德育管理模式 |
4.3.4 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德育评价方式 |
4.3.5 重视学生实践体验,开展主题德育活动 |
4.3.6 加强与家庭、社会德育联系,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的德育管理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结和展望 |
5.1 阶段性工作小结 |
5.1.1 访谈分析 |
5.1.2 调查问卷分析 |
5.1.2.1 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
5.1.2.2 调查问卷内容分析 |
5.2 工作展望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卷一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卷二 X 市 C 小学德育管理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用) |
附卷三 X 市 C 小学德育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用) |
附卷四 X 市 C 小学德育管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家长用) |
(6)小学生课间生活的道德审视 ——以S小学中年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基于现实的反思 |
1.1.2 基于自身经历的反思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1 关于课间生活的研究 |
1.3.2 关于学校生活道德性的研究 |
1.3.3 关于学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研究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生活德育论 |
1.4.2 其他相关理论 |
1.5 核心概念界定与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5.1 核心概念界定 |
1.5.2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对象选择 |
1.6.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S小学中年级学生课间生活的现状 |
2.1 “时间都去哪了”——课间活动的时间利用情况 |
2.1.1 “急匆匆的课间操” |
2.1.2 “抢占小课间” |
2.1.3 “如果我能决定休息时间” |
2.2 “可望不可及的操场”——课间活动的空间利用情况 |
2.2.1 “狭窄空间里的饥渴” |
2.2.2 “只可远观处” |
2.3 “无游戏不童年”——小课间自由活动 |
2.3.1 课间是否游戏 |
2.3.2 课间不做游戏的原因 |
2.3.3 游戏玩伴选择 |
2.3.4 游戏中的冲突 |
2.3.5 “日理万机”的班主任 |
2.4 丰富多彩的大课间课外活动 |
2.4.1 课间操活动 |
2.4.2 大课间升旗仪式 |
2.4.3 大课间组织的校内活动 |
第三章 对S小学中年级学生课间生活的道德审视 |
3.1 S小学中年级小学生课间生活的道德意义 |
3.1.1 小课间:课间游戏的道德意义 |
3.1.2 大课间:课外活动的道德意义 |
3.2 中年级小学生课间生活中的不道德现象分析 |
3.2.1 教育管理者与学生互动中的不道德现象 |
3.2.2 师生互动中的不道德现象 |
3.3 中年级小学生课间生活存在不道德现象的原因 |
3.3.1 学校教育工作者对课间生活的认识不足 |
3.3.2 课间活动的功利性 |
3.3.3 课间活动可利用资源不足 |
3.3.4 教师与学生的消极参与 |
第四章 构建有德育价值的课间生活 |
4.1 有德育价值的课间生活的构成要素 |
4.1.1 合理的时间安排与空间安排 |
4.1.2 高效利用的小课间 |
4.1.4 新颖有趣的课间操 |
4.1.5 走出刻板的升旗仪式 |
4.1.6 接近学生生活的课间活动 |
4.2 建构有德育价值的课间生活的建议 |
4.2.1 教育管理者统筹全局 |
4.2.2 教师有效参与课间生活 |
4.2.3 学生主动参与课间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学生课间生活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2 :小学生课间生活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3 :小学生课间生活的观察提纲 |
附录4 :访谈提纲(学生版) |
致谢 |
(7)小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教师形象的研究综述 |
一、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小学生心中理想教师形象的结果呈现 |
(二)不同学段学生心中的理想教师形象 |
(三)不同性别学生心中的理想教师形象 |
三、学生理想教师形象存在差异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一)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 |
(二)现实中不同的教师对学生无形的影响 |
(三)教师与学生关于理想教师形象理解存在差异 |
四、研究建议 |
(一)小学教师应积极塑造自身形象 |
(二)师范生应注重教育实践 |
(三)师生之间应展开良好的双边互动 |
(四)教师选聘应当注重教师的个性品质与教学能力 |
(五)小学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小学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童谣育人价值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
2.小学童谣校本课程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创新途径 |
3.小学童谣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诉求 |
(二)研究问题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童谣 |
2.校本课程开发 |
3.小学童谣校本课程开发 |
(四)研究现状 |
1.童谣的相关问题研究 |
2.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 |
3.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 |
(五)研究目的 |
(六)研究意义 |
1.理论价值 |
2.现实意义 |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 |
2.资料收集方法 |
二、S小学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
(一)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
1.S小学的办学理念——“幸福教育” |
2.童谣校本课程的课程理念——“童谣育人” |
(二)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建立 |
(三)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分析 |
1.学校的教育宗旨 |
2.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 |
3.社会资源较为丰富 |
4.学生的心理特点 |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目标 |
1.目标确定的背景 |
2.童谣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
(五)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设计 |
(六)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情况 |
(七)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成效 |
1.学生的收获 |
2.教师的个人成长 |
3.学校的文化发展 |
三、S小学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 |
(一)人文性——童谣校本课程开发基于小学生的发展需要 |
(二)参与性——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由学校领导和多位教师共同参与 |
(三)规范性——童谣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校本课程开发相互补充 |
(四)主体性——童谣校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五)生活性——童谣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
(六)规律性——童谣校本课程的内容组织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
(七)鼓励性——童谣校本课程的评价以鼓励学生为主 |
四、S小学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校长的教育理念引领课程开发的方向 |
(二)市、区级科研课题驱动课程开发的发展 |
(三)教师的个人素养制约课程开发的水平 |
(四)学生的积极态度影响校本课程的走向 |
(五)家长的参与完善校本课程的改进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秉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 |
2.童谣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展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
3.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机制是其成功开发的保障 |
4.童谣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体现教师主体的关键作用 |
(二)研究建议 |
1.充分开发校外资源 |
2.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方式 |
3.完善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运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举措 |
(二)城市新市民子女教育是社会发展衍生的新问题 |
(三)自我管理能力是发展新市民子女独立意识的内在要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反思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四、概念界定 |
(一)新市民 |
(二)城市新市民子女 |
(三)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 |
第一章 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结构及其教育价值 |
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结构 |
(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 |
(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结构 |
二、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结构 |
(一)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的特殊性 |
(二)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结构 |
三、提升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的价值 |
(一)提升新市民子女的自主发展能力 |
(二)实现新市民子女的城市生活融入 |
(三)发展新市民子女的自我教育能力 |
(四)提高新市民子女的综合素质水平 |
第二章 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设计与问卷结构 |
(一)设计意图 |
(二)基本结构 |
二、现状调查 |
(一)调查情况概述 |
(二)调查研究结果 |
三、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分析 |
(一)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存在的优势 |
(二)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
(三)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问题的成因 |
第三章 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
一、学生社会化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
(一)营造自我管理校园文化氛围 |
(二)特色课程提供自我展示机会 |
(三)实践活动中提升主人翁意识 |
二、学生学习生活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
(一)依托德育活动培养自主能力 |
(二)关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指导 |
(三)家校联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
三、学生行为心理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二)关注行为习惯养成 |
(三)多种评价方式激励 |
第四章 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成效与反思 |
一、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成效 |
(一)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习惯有所改善 |
(二)学生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全面提升 |
(三)班级管理与学校管理工作成效明显 |
二、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反思 |
(一)自我管理能力是城市新市民子女成长的关键素养 |
(二)城市新市民子女教育工程具有系统性与复杂性 |
(三)家校合力是培养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策略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新市民子女基本情况调查 |
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策略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10)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Ⅰ 研究背景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心理素质 |
2.1.1 心理素质的概念 |
2.1.2 心理素质的结构 |
2.1.3 心理素质的特点 |
2.1.4 心理素质的测量 |
2.1.5 心理素质的功能作用 |
2.2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现状 |
2.2.1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 |
2.2.2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量 |
2.2.3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点 |
2.2.4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功能作用 |
2.2.5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Ⅱ 研究构想 |
1 问题提出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假设 |
2.4 研究意义 |
2.4.1 理论意义 |
2.4.2 实践意义 |
Ⅲ 实证研究 |
1 研究一: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的测量等值性检验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假设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测量工具 |
1.3.3 统计分析 |
1.4 研究结果 |
1.4.1 各题项描述性统计 |
1.4.2 单组验证性因素分析 |
1.4.3 测量等值检验 |
1.4.4 讨论 |
2 研究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准备 |
2.3.2 实测过程 |
2.3.3 研究对象 |
2.3.4 测量工具 |
2.3.5 统计分析 |
2.4 研究结果 |
2.4.1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总体状况 |
2.4.2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性别上的差异 |
2.4.3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年级上的差异 |
2.4.4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家庭居住地上的差异 |
2.4.5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
2.4.6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是否有留守儿童经历上的差异 |
2.4.7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不同经济带上的差异 |
2.4.8 讨论 |
3 研究三: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学业发展和社会适应的关系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测量问卷 |
3.3.3 统计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3.4.2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自尊的影响 |
3.4.3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正负性情绪的影响 |
3.4.4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焦虑的影响 |
3.4.5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抑郁的影响 |
3.4.6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影响 |
3.4.7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
3.4.8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效能的影响 |
3.4.9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倦怠的影响 |
3.4.10 讨论 |
Ⅳ 总讨论 |
1 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具有性别和学科的测量等值性 |
2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水平较高,并且存在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 |
3 心理素质能够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业发展和社会适应 |
4 研究贡献与研究不足 |
4.1 研究贡献 |
4.2 研究不足 |
Ⅴ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浅谈小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就的脑机制研究[D]. 李司泽. 西南大学, 2021
- [2]以班级管理促进有效教学: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实践的叙事研究[D]. 裘心怡. 集美大学, 2021
- [3]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D]. 吕春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策略研究 ——基于K市五所小学的调查[D]. 张雨珂. 喀什大学, 2021(07)
- [5]人本管理思想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以X市C小学为例[D]. 韦荣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6]小学生课间生活的道德审视 ——以S小学中年级学生为例[D]. 马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小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研究[D]. 王雯慧.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小学童谣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S小学为例[D]. 高欣.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D]. 马晶.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的关系研究[D]. 朱政光.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