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田伏红,郑三军,邢志军,贾天鹏,许国才[1](2020)在《河西走廊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河西走廊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选择抗逆树种、灌水洗盐、科学整地、覆沙压碱、客土造林、铺设隔离层、覆盖抑盐、施肥改良、化学改良等内容,以期为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提供配套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亓军红[2](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阮火祥[3](2019)在《提升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措施》文中认为盐碱地区的植树造林可以避免水土流失问题,发挥着防风固沙的重要作用,可以提高绿色面积及盐碱地的土地利用率。基于此,本文将盐碱地植树造林的成活率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盐碱地及其植树造林现状,给出提高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措施。种植人员需要做好植树造林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盐碱地的土壤处理工作,并合理选择植树造林种植技术,确保苗木健康生长。
余翠萍,高风岗,王建宝,李鹏伟[4](2018)在《提高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分析了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的成因、特点,提出了盐碱地改良利用及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王池宇[5](2018)在《基于隔盐新材料的柴达木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柴达木盆地的盐渍化问题严重制约了盆地生态系统建设以及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现有耕作、灌溉制度下,盆地约一半农田将面临盐渍化的风险,且这种盐渍化高风险的农田占了现有耕地的44.92%。因此,开展柴达木盆地盐渍化土地的治理研究十分必要。盐碱地造林作为一种长期、有效、可持续的盐碱地综合改良措施,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地下水位,抑制土壤返盐,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从而改良盐渍化土壤,并取得一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盐碱地土壤十分瘠薄,气候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造林难度一般较大。因此,研究一种适宜盐碱地的造林技术意义重大。本研究以柴达木尕海镇盐碱地造林新技术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筛选了其造林的隔盐阻盐材料,后通过大田盐碱地造林试验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柴达木盐碱地的造林技术模式。模式中的整地方式为液体地膜和农用地膜两种隔盐阻盐材料按照不同位置(下层隔盐、上层阻盐、上下组合)布设于青杨植树穴,通过大田造林试验确定其盐碱地造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模拟地下水位100cm 土壤盐分运移试验得出,表层覆沙3cm未能有效阻断毛管水上行,覆农用地膜、覆液体地膜、覆沙6cm可有效抑制盐分上行,试验第50d只有微量盐分到达60cm 土层,盐分运移基本是水分梯度和盐分梯度扩散的结果。结合大田实际情况后选用液体地膜、农用地膜两种材料用于田间造林试验。(2)针对柴达木盆地盐碱地,提出一种基于工程洗盐、布设隔盐阻盐材料、种植耐盐乔灌以及当地适生树种的柴达木盐碱地造林技术模式。(3)各隔盐阻盐处理均可显着降低0-60cm树穴深度的土壤全盐量。在布设位置选择上以上下均布设隔盐阻盐材料效果最为显着,全盐含量低于1.5g/Kg。下层布设效果优于上层布设。在材料选择上,上层阻盐措施优选农用地膜,下层隔盐措施优选液体地膜,上下组合措施优选液体地膜。(4)各隔盐阻盐处理均可显着增加20-60cm树穴深度的土壤水分含量。在布设位置选择上以上下均布设隔盐阻盐材料效果最为显着,上层布设效果优于下层布设。两种材料增加土壤水分能力相当。(5)各隔盐阻盐处理均可显着降低0-60cm树穴深度的土壤PH值。在布设位置选择上以上下均布设隔盐阻盐材料效果最为显着。在材料选择上,上层阻盐措施优选农用地膜,下层隔盐措施优选液体地膜,上下组合措施优选液体地膜。(6)对盐分较为敏感的青杨经过工程洗盐、运用隔盐阻盐材料整地处理后的造林成活率高于常规造林模式下耐盐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在植树穴布设液体地膜和农用地膜有利于造林苗木的成活,液体地膜(下)、液体地膜(上)、液体地膜(上+下)各措施成活率分别为对照的3.5倍、2.75倍、3.85倍;农用地膜(上)、农用地膜(下)、农用地膜(上+下)各措施成活率分别为对照的3.25倍、2.25倍、3.5倍。通过大田试验,确定液体地膜和农用地膜均能起到良好的隔盐阻盐效果;液体地膜适用于规模化工程造林,施用简捷快速;普通农用地膜适用于小规模造林,经济便利;无工程洗盐条件地区,可采用种植耐盐植物,在充分灌溉压盐条件下植树穴表层覆膜,并覆土压盖,也可覆沙3cm以上便能起到良好的隔盐阻盐效果。
朱丹,耿杰[6](2016)在《如何提高平罗县城关镇盐碱地造林成活率》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平罗县城关镇主干道路造林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乡镇盐碱地造林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因素,提出了对今后盐碱地段造林的思考和建议。
钟文玉,张孝波,谭明霞[7](2016)在《几种耐盐碱经济树种容器苗造林对比试验》文中提出容器苗造林大大提高了盐碱地的造林成活率,本试验对几种耐盐碱的树种开展了容器苗造林对比试验,通过不同经济树种、不同苗令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对比试验,筛选出几种经济树种最适宜的容器苗苗令,为盐碱地造林提供技术支撑,以便在吉林省乃至三北地区的盐碱地上大面积推广。
李君,瑙珉,谢怀慈,杨国昌[8](2015)在《河套平原区盐碱地造林方法及树种选择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河套平原区盐碱地通过采取物理、化学及生物整地措施,使盐碱地盐分得到有效下降,通过选择乡土树种和引进耐盐碱树种在不同的盐碱地改良土地上进行造林试验研究,掌握各树种生物学特性及耐盐极限,为河套平原区盐碱地造林绿化树种提供科学依据。
陈爱武[9](2014)在《提高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技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各行各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植树造林工作更是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土地面积属于盐碱地类型,给正常的农作物种植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在这部分区域通常会采取树木种植的方式进行土地利用。尽管如此,盐碱地土壤条件的特殊性也给树木种植的成活和正常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改造和利用盐碱地条件提高树木种植的成活率成为了这些区域植树造林关注的重点。探讨了提高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相关技术,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刘涌[10](2014)在《改善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措施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可持续发展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逐渐的加强了植树造林的力度。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土地面积属于盐碱地类型,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此现阶段被大量的种植树木所使用。但是盐碱地进行树木的种植有着成活率低的不利因素。对此本文将主要对提高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改良对策需要注意的几个步骤等进行分析介绍,希望能对相关工作人员起到借鉴参考的作用。
二、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河西走廊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选择抗逆树种 |
2 灌水洗盐 |
3 科学整地 |
4 覆沙压碱 |
5 客土造林 |
6 铺设隔离层 |
7 覆盖抑盐 |
8 施肥改良 |
9 化学改良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提升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盐碱地及其植树造林现状 |
2 提升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
2.1 做好整地工作 |
2.2 树种及苗源的选择 |
2.3 做好盐碱地的土壤处理 |
2.4 选择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 |
3 结语 |
(4)提高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成因及特点 |
1.1 银北地区盐碱地成因 |
1.2 银北地区盐碱地特点 |
2 盐碱地改良利用及造林技术措施 |
2.1 盐碱地造林准备 |
2.1.1 制定方案 |
2.1.2 平整土地 |
2.2 盐碱土改良 |
2.2.1 灌水洗盐 |
2.2.2 深耕松土 |
2.2.3 增加土壤有机质 |
2.2.4 化学方法改良 |
2.2.5 客土整地 |
2.3 主要树种的合理选择 |
2.3.1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 |
2.3.2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
2.4 合理密植 |
2.5 适时造林 |
2.6 抚育管理 |
3 小结 |
(5)基于隔盐新材料的柴达木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盐碱土的分布、成因及危害 |
1.3 盐碱地水盐运动研究 |
1.4 盐碱地改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生物措施改良盐碱地 |
1.4.2 物理措施改良盐碱地 |
1.4.3 化学措施改良盐碱地 |
1.4.4 水利工程措施改良盐碱地 |
1.4.5 综合措施改良盐碱地 |
1.5 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趋势与展望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
2.2 地质地貌和土壤植被 |
2.3 水土保持现状 |
2.4 试验地概况 |
3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排水洗盐材料 |
3.1.2 隔盐阻盐材料 |
3.2 研究技术路线 |
3.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3.1 隔盐材料筛选试验 |
3.3.2 盐碱地造林技术模式 |
3.3.3 大田试验 |
3.4 样本采集及测试指标方法 |
3.4.1 样本采集 |
3.4.2 测试指标方法 |
3.5 数据处理 |
4 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筛选隔盐材料 |
4.1 室内模拟地下水位160cm土壤盐分运移 |
4.2 隔盐材料室内筛选试验 |
4.2.1 覆沙3cm对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 |
4.2.2 蒸发结束后不同隔盐材料对盐分运移的影响 |
4.3 小结 |
5 盐碱地造林技术模式 |
5.1 立地条件划分 |
5.2 工程洗盐 |
5.2.1 排水洗盐工程参数的确定 |
5.2.2 排水管网的布设 |
5.3 树种选择 |
5.4 造林整地 |
5.4.1 水平沟整地 |
5.4.2 铺设底部隔盐层 |
5.4.3 铺设侧壁隔盐层 |
5.4.4 铺设上方阻盐层 |
5.5 栽植苗木 |
5.6 抚育管理 |
5.7 小结 |
6 不同材料布设位置对土壤水盐状况的影响 |
6.1 液体地膜不同布设位置对土壤水盐状况的影响 |
6.1.1 液体地膜不同布设位置对各土层土壤全盐量的影响 |
6.1.2 液体地膜不同布设位置对各土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
6.1.3 液体地膜不同布设位置对各土层土壤PH的影响 |
6.1.4 小结 |
6.2 农用地膜不同布设位置对土壤水盐状况的影响 |
6.2.1 农用地膜不同布设位置对各土层土壤全盐量的影响 |
6.2.2 农用地膜不同布设位置对各土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
6.2.3 农用地膜不同布设位置对各土层土壤PH的影响 |
6.2.4 小结 |
7 不同处理对植树穴剖面水盐状况的影响 |
7.1 对土壤全盐量的影响 |
7.2 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7.3 对土壤PH的影响 |
7.4 小结 |
8 不同造林模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6)如何提高平罗县城关镇盐碱地造林成活率(论文提纲范文)
1 盐碱地的概述 |
1.1 盐碱地的形成及危害 |
1.2 盐碱地的概念及立地条件 |
2 盐碱地造林的方法 |
2.1 提高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技术 |
2.2 盐碱地植树造林的前期准备 |
2.3 合理种植和选择耐盐碱树种 |
2.4 盐碱地植树造林的抚育管理技术 |
3 盐碱地植树造林的处理技术 |
3.1 有机物在树穴底部充当隔盐层 |
3.2 化学改良剂的运用 |
3.3 绿肥的种植 |
4 结束语 |
(7)几种耐盐碱经济树种容器苗造林对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参试树种 |
2.2 试验方法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耐盐碱经济树种1a生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对比试验 |
3.2 不同耐盐碱经济树种2年生容器苗造林对比试验 |
3.3 不同耐盐碱树种3a生容器苗造林对比试验 |
4结论 |
4.1西伯利亚白刺、柽柳、沙枣、沙棘均适合用1a生容器苗造林 |
4.2西伯利亚白刺可耐重度盐碱 |
(9)提高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我国盐碱地植树造林现状 |
2提高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对策 |
3结语 |
(10)改善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提高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改良对策 |
1.1 盐碱地树木种植的前期准备 |
1.1.1 整地方法的选择 |
1.1.2 树种以及苗源的选择 |
1.1.3 造林密度的选择 |
1.2 盐碱地植树造林的处理技术 |
1.2.1 有机物在树穴底部充当隔盐层。 |
1.2.2 化学改良剂的运用。 |
1.2.3 绿肥的种植。 |
1.3 盐碱地植树造林所运用的栽植技术 |
2 结束语 |
四、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河西走廊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J]. 田伏红,郑三军,邢志军,贾天鹏,许国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10)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提升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措施[J]. 阮火祥. 乡村科技, 2019(01)
- [4]提高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J]. 余翠萍,高风岗,王建宝,李鹏伟. 宁夏农林科技, 2018(10)
- [5]基于隔盐新材料的柴达木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D]. 王池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如何提高平罗县城关镇盐碱地造林成活率[J]. 朱丹,耿杰.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34)
- [7]几种耐盐碱经济树种容器苗造林对比试验[J]. 钟文玉,张孝波,谭明霞. 农业与技术, 2016(21)
- [8]河套平原区盐碱地造林方法及树种选择试验研究[J]. 李君,瑙珉,谢怀慈,杨国昌.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5(06)
- [9]提高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技术分析[J]. 陈爱武. 广东科技, 2014(18)
- [10]改善盐碱地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措施探讨[J]. 刘涌.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