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种氟喹诺酮药物的血清胆汁杀菌效价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周永林[1](2021)在《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抗菌药物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形成已成恶性循环,同时诱导和加速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和流行,导致抗生素治疗日趋无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兽医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可导致乳房炎和肺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抗性,舒巴坦等竞争性酶抑制剂对B类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差,而MRSA如USA300携带多种金属β-内酰胺酶,这使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控难度加大。此外,在NDM-1耐药酶未报道之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直被用于治疗临床上严重耐药肠杆菌的感染。然而,随着NDMs和KPCs等碳青霉烯酶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导致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感染后治疗无效。而且临床上已经出现同时携带ndm和mcr基因的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发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协同抗菌药物以控制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菌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细菌性溶血素是细菌在致病过程中所分泌的一类重要毒力蛋白,常见的细菌性溶血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李斯特菌溶血素LLO、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和猪链球菌溶血素SLY等。细菌性溶血素可裂解组织细胞和协助细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和获取营养,在细菌感染建立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敲除菌株在细菌性肺炎、乳房炎和肾炎等模型中毒力显着减弱,甚至缺失。因此,以细菌性溶血素为药物靶点进行抑制剂筛选是抑制细菌致病性的一种有效策略。综上,筛选获得一种可同时抑制耐药酶和毒力因子的天然化合物,这将可能极大的提高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开发药物的成本。本研究最初的目标是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活性的抑制剂。经筛选发现,齐墩果酸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的水解活性,同时对主要碳青霉烯酶如NDM-1、KPC-2和VIM-1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头孢菌素酶Amp 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不显着。此外,加入不同金属离子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发现,齐墩果酸仅在锌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对NDM-1的抑制作用受到影响,在其它金属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无显着影响,提示齐墩果酸并非特异性金属离子螯合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和细菌染色试验等验证了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可显着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碳青霉烯酶阳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FIC≤0.33±0.07),而舒巴坦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而与美罗培南联合对NDM-1阳性大肠杆菌无显着的协同效果。齐墩果酸在远大于32μg/m L浓度条件下对受试菌株的生长无显着影响。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单独使用不会诱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和NDM-1阳性大肠杆菌ZJ487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压力下可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确定齐墩果酸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模型,通过小鼠存活率、肺组织菌落定殖、肺组织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靶器官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等指标评价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与单独青霉素G钠治疗相比,齐墩果酸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提高50.0%,而舒巴坦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的存活率提高37.5%,略差于齐墩果酸联合组。此外,单独齐墩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提示齐墩果酸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过程还具有其它药理学作用,我们推测其可能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为验证上述推测,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和细胞保护试验等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在4μg/m L浓度条件下可显着抑制多种不同的细菌性溶血素的溶红细胞活性,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MH-S细胞和A549细胞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介导的损伤。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齐墩果酸单独使用可降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从而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子动力学模拟、氨基酸定点突变和荧光淬灭等试验确定了齐墩果酸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蛋白的分泌和表达,而是与NDM-1蛋白和Hla蛋白通过范德华力直接结合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对突变子蛋白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和突变子菌株最小抑菌浓度检测试验确证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综上所述,作为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双靶标抑制剂,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由细菌性溶血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和显着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基于抑制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双靶标抗耐药致病菌感染新药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前期试验基础和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袁美芳[2](2020)在《达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PELISA方法的建立》文中指出达氟沙星(Danofloxacin,DAN)是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一种氟喹诺酮药物,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其抗菌谱广,可以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及某些厌氧菌。DAN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合成而致其死亡。DAN因其抑菌的广谱性和有效性,常作为饲料添加剂、疫病预防与治疗药物得到广泛应用。然而,DAN的滥用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如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和药物残留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动物源食品安全。目前各国政府都对其制定了限量标准,以保证动物性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本研究自主设计方案合成了 DAN的免疫原以免疫小鼠,并将阳性小鼠的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经“筛选-克隆-筛选-克隆-筛选-克隆-筛选”过程,共获得了 6株细胞株。将该细胞株扩充培养后进行保种并制备腹水,腹水经纯化后共获得6种高质量的抗DAN的单克隆抗体。这6种抗DAN单克隆抗体分别为3A10-A1-C6-H1、3A10-A1-C6-G9、3A10-A1-C6-H9、3A10-A1-F1-D12、3A10-B4-D2-C9 和3A10-E8-F7-H8。这些抗体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3A10-A1-C6-H1的灵敏度为0.2ng/mL,3A10-A1-F1-D12 的灵敏度为 0.325 ng/mL,3A10-B4-D2-C9 的灵敏度为0.251 ng/mL,3A10-E8-F7-H8 的灵敏度为0.589 ng/mL,3A10-A1-C6-H9的灵敏度为0.27 ng/mL,3A10-A1-C6-G9的灵敏度为 0.129 ng/mL。3A10-A1-C6-H1、3A10-A1-C6-G9、3A10-A1-C6-H9、3A10-A1-F1-D12、3A10-B4-D2-C9 和 3A10-E8-F7-H8 与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莫西沙星、沙拉沙星及氧氟沙星均有一定的交叉反应能力。此外,基于制备的抗DAN单克隆抗体在本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三角银纳米粒子(Triangle silver nanoprisms,AgNPRs)的新型等离子酶联免疫吸附法(plasmonic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pELISA)检测牛奶中的DAN。近年来,pELISA已经广泛用于快速检测领域,该方法是将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与常规ELISA技术结合在一起。贵金属纳米粒子,尤其是金和银纳米粒子的消光系数(>08-109 M-1 cm-1)比传统ELISA底物的消光系数(例如TMB,5.9×104 M-1 cm-1)更高,因此可作为出色的信号输出载体。与其它银纳米颗粒相比,AgNPRs由于其较高的长宽比和尖锐的边缘而能产生更强的等离子体共振。因此,本章开发了基于AgNPRs作为信号输出载体的新型pELISA定性定量地检测牛奶中的DAN。该方法在0.01 M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检测DAN的定量灵敏度为0.24 ng/mL,定性灵敏度为0.32 ng/mL,相比TMB信号输出系统,其定量定性灵敏度分别提高了 3和32倍。该方法在牛奶中检测DAN的定量灵敏度为0.96 ng/mL,定性灵敏度为1.25 ng/mL。回收率为103%-121%,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相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制备的抗DAN单克隆抗体在免疫学检测领域还有更大的应用空间,可为食品基质中DAN残留的快速现场检测提供坚实的基础;且本文建立的pELISA方法可进一步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中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为其现场检测提供有效的快速筛查方法。
胡松[3](2020)在《基于新型标记物及异源竞争系统提高免疫学分析方法灵敏度的研究》文中认为免疫学分析方法因其独特的优势在检测领域备受关注。侧向流动免疫层析法(Lateral flow immunochromatography,LFI)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作为免疫学分析中最常用且发展最为成熟的两大筛查平台,因其简便、快速、特异性强且成本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环境监控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然而,这两种免疫学分析方法的最大局限在于其检测灵敏度偏低,无法对微量及痕量目标物进行准确的定性及定量分析,难以满足某些实际应用的需求。如何提高这两种免疫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既往研究表明寻找新型标记物以及优化抗原(Antigen,Ag)与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亲和力是提高LFI和ELISA灵敏度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探讨了新型标记物及异源竞争系统提高检测灵敏度的可行性,从而拓宽了其在超灵敏检测中的应用范围。第一章绪论对包括LFI和ELISA在内的免疫学分析方法系统地进行了介绍;对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喹诺酮类(FQs)及磺胺类(SAs)药物进行了分述,其中包括两者的危害、限量标准及现有的检测方法等。第二章建立了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微球的LFI用于检测生牛乳中磺胺二甲基嘧啶(Sulfamethazine,SMZ)残留。本章创新性地将一种时间分辨荧光微球Eu(Ⅲ)-doped polystyrenenanoparticles(EuNP)与新设计的全抗原同时应用于LFI系统。动态光散射表征结果表明EuNP-mAb复合物体系具有良好的分散系数,生物膜层干涉结果显示新设计的Ag与mAb之间的亲和力(3.214×10-5 M)远低于传统Ag与mAb之间的亲和力(3.875×10-9 M)。在最优工作条件下,EuNP-LFI用于检测生牛乳中SMZ残留时的最低定量检测限、线性范围及回收率分别为4.5 pg/mL、0.05-10 ng/mL 及 96.1%-108.2%。第三章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定性及定量检测生牛乳中SMZ残留的LFI。本章利用了金磁纳米粒子(gold-magenetic nanobeads,AuMB)的富集作用、显色作用以及淬灭作用。简言之,AuMB与mAb偶联后,能够对样本中游离的目标物进行富集,AuMB-mAb复合物与试纸条测试线(Test line,Tline)上喷涂的全抗原结合后能够在T线上显色(起到肉眼判读作用),AuMB-mAb复合物能够淬灭T线上喷涂的荧光物质所发出的荧光信号(起到荧光定量作用)。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本方法的肉眼定性判读阈值为5 ng/mL,最低定量检测限及线性范围分别为 0.39 及 0.5-200 ng/mL。第四章建立了基于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材料的LFI用于检测九种食品基质中诺氟沙星(Norfloxacin,NOR)的残留。本章利用微乳液法合成了一种全新的AIE荧光微球(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Fluorescent Microbeads,AIEFM),荧光光谱表征结果表明,AIEFM的荧光强度及Stoke’s shift比商业化的FITC荧光微球大,动态光散射表征结果表明,AIEFM-mAb复合物体系具有良好的分散系数,上述特性均有利用LFI灵敏度的提高。本方法在对蜂蜜、鸡蛋、鸡肉、生牛乳、牛肉、羊肉、鱼肉、猪肝以及猪肉中的NOR检测时,其最低定量检测限分别为0.03、0.03、0.02、0.04、0.14、0.30、0.15、0.04 和 0.22ng/mL,相应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05-20、0.05-10、0.05-10、0.05-20、0.5-100、1-200、0.5-100、0.05-10 和 0.5-200ng/mL。利用建立好的 AIEFM-LFI对135个食品样本(基于上述九种食品基质)中的NOR进行了检测,并与液质联用技术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IEFM-LFI能够准确地筛查出阳性样本。第五章利用半抗原的分子描述符,同时结合机器学习方法,成功筛选到了目标异源竞争抗原(Heterologous competitive antigen,HCA)从而显着提高了 ELISA灵敏度。本章首先成功制备了抗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的mAb。利用Molelular Operating Enviroment操作软件计算了不同FQs的分子描述符。随后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分子描述符以及相应全抗原存在下的ELISA灵敏度进行了分类学习,结果表明分类学习能够很好地辅助筛选到目标HCA。基于筛选到的竞争抗原(sarafloxacin-BSA)的ELISA的灵敏度比传统ELISA的灵敏度提高了10倍。本章提出的策略能够在制备出普通抗体(不对免疫原进行额外修饰的情况下)的基础上,有效地筛选合适的HCA以提高ELISA的灵敏度。第六章探讨了利用半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率筛选目标HCA用于提高ELISA灵敏度的可行性。本章首先研究了同源包被原与mAb配对情况下,15种FQs之间的交叉反应率。随后将上述15种FQs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偶联形成包被原,并测定这15种包被原与mAb配对情况下的ELISA灵敏度。结果表明,交叉反应率为0.77%至49.92%的FQs所对应的HCA存在下的ELISA灵敏度高于同源包被原存在下的ELISA灵敏度。随后测定了其他四种FQs的交叉反应率及相应全抗原存在下的ELISA灵敏度,并利用聚类分析、逻辑回归等算法对上述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均验证了上述交叉反应率范围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生物膜层干涉及分子模拟结果也揭示了可通过交叉反应率找到潜在的HCA,从而提高ELISA或其他免疫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第七章对全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未来提高免疫学分析方法灵敏度的方向与思路。
刘卫华[4](2019)在《动物源食品中氟甲喹快速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氟甲喹(flumequine,FLU)是一种动物专用的喹诺酮类抗生素,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及水产类动物的疾病。但是,滥用或者超标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动物性食品中的氟甲喹残留问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世界各国都规定了动物性食品中氟甲喹残留的最大限量,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标准和依据,而建立简单、快速、高通量的检测方法也很有必要。本研究采用活泼酯法合成氟甲喹完全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氟甲喹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icELISA);建立了氟甲喹固相膜免疫分析方法;制备了氟甲喹分子印迹膜,并将其作为人工抗体,建立了直接竞争仿生酶联免疫分析方法(BELISA)。建立的icELISA法和BELISA法适于大量样品的快速定量筛查,预处理简单,操作方便快速,检测限低;固相膜免疫分析方法适于快速定性筛查,准确可靠,简便易操作。氟甲喹完全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活泼酯法将FLU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牛血清蛋白(BSA)及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出FLU-BSA(免疫原)和FLU-OVA(包被原)。通过紫外光谱扫描和SDS-PAGE凝胶电泳两种方法确定人工抗原成功地合成。用免疫原FLU-BSA免疫两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获得抗血清(FLU-1和FLU-2);采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抗血清效价和亲和性,FLU-1与FLU-2效价相当(均为1:12800),经纯化后,FLU-1抗体(IC50为0.06 ng/mL)亲和性明显高于FLU-2(IC50为0.21 ng/mL),故选择FLU-1抗体进行后续免疫检测试验。氟甲喹残留的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优化FLU的检测条件,最优条件为:包被量10 μg/mL,抗血清稀释度1:3200,封闭液为1%明胶,酶标二抗稀释度1:2500,pH值7.5,反应缓冲液是1×PBS,乙腈含量是0%~20%。在最优条件下建立间接竞争ELISA方法,该方法的IC50为2.03 ng/mL,最低检出限达1.21×10-4 ng/mL,具有比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将FLU与其结构类似物左氧氟沙星(LVX)、加替沙星(GAT)和氧氟沙星(OFX)进行交叉反应试验,交叉反应率都很低,抗体特异性好。选择牛肉、猪肉、虾肉、牛奶、熟猪肝和生猪肝作为试样,研究基质影响的消除方法。牛肉、猪肉和牛奶经过超声提取后以PBS稀释10倍,虾肉需稀释20倍,猪肝等内脏类需要稀释40倍,就可以有效地消除基质的影响。在加标回收试验中,在三个加标水平上的回收率在72.80%~97.30%之间。用HPLC法对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法进行验证,其检测结果之间的拟合程度很高,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6,这可以说明所建立的ELISA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可用于动物性食品中氟甲喹残留的快速定量分析。氟甲喹残留的固相膜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出来胶体金,以胶体金标记FLU抗体制备出来免疫金。以硝酸纤维素(NC)膜作为固相载体,分别包被上FLU-OVA、酶标二抗作为T线、C线,对测定条件进行的优化结果是:封闭液为5%脱脂乳、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倍数为40倍、包被量1.0 μg、免疫金稀释度为1:5(v/v)、金标抗体与待测溶液的混合比例为1:5(v/v)在最优条件下,制成FLU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固相膜,最低检出限为40 μg/L。对牛肉、猪肉、虾肉、牛奶、熟猪肝、生猪肝进行基质影响的消除试验,牛肉、猪肉、虾肉基质的提取液需用1×PBS缓冲液稀释20倍,牛奶、熟猪肝、生猪肝稀释40倍,可以消除基质的影响。加标回收试验的结果用肉眼观察即可看到有明显的梯度,说明方法有效。建立的胶体金标记固相膜免疫检测方法是一种定性检测方法,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无需仪器,目测结果即可,时间较短,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现场快速定性筛选。氟甲喹残留的B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确定氟甲喹与甲基丙烯酸(MAA)结合的最佳摩尔比为1:2。以FLU为模板,以MAA作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作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引发剂,以96孔酶标板作为固相载体,制备出了分子印迹膜(MIPs)。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吸附动力学试验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膜已经成功合成。采用活泼酯法制备酶标抗原,对BELISA反应体系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的最优条件是:酶标抗原的稀释倍数为8000倍,pH为7.1,甲醇含量为5%的PBST缓冲液。在此条件下建立直接竞争BELISA法,该方法检测线性范围是1~100000 ng/mL,灵敏度IC50为140.62 ng/mL,检测限为1.09ng/mL。与结构类似物左氧氟沙星(LVX)、氧氟沙星(OFX)和依诺沙星(ENX)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7.8%、17.5%和11.0%,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较高。采用直接稀释法进行基质消除,虾肉样品提取液经过20倍稀释、牛肉样品提取液经过40倍稀释后即可消除基质的干扰。三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在80.7%~92.3%之间,这即可表明此样品前处理方法可行。通过HPLC法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HPLC与BELISA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在0.98以上,这说明建立的BELISA方法准确、可靠,可以用于动物性食品中氟甲喹残留的快速检测。
郑茗予[5](2019)在《鸭疫里默氏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是一种可感染鸭、鹅、火鸡及其他禽类,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细菌性病原。喹诺酮药物是目前临床大量使用的药物之一。而近年来,鸭疫里默氏菌对喹诺酮药物的耐药情况愈发严重。本研究在对RA分离株进行耐药表型检测的基础上,探究了RA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鸭疫里默氏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表型检测本文首先测定162株鸭疫里默氏菌对第一代喹诺酮药物萘啶酸及第三代喹诺酮药物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氧氟沙星四种抗生素的MIC值。相比1979年前的分离株,1979年后的分离株大多对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性明显提升。我们选择了分离自20132018年、来自48个养殖场的137株鸭疫里默氏菌进行了喹诺酮耐药情况分析,结果发现,137株鸭疫里默氏菌临床分离株对上述四种喹诺酮药物的耐药比率分别100%(137/137)、97.8%(134/137)、99.3%(136/137)及97.8%(134/137)。2.鸭疫里默氏菌DNA促旋酶和Ⅳ型拓扑异构酶耐药突变作用对37株全基因组测序菌株进行序列比对,汇总各菌株gyr A、gyrB、par C、parE基因上的突变位点。并利用PCR扩增剩余125株菌株上述基因片段,比对分析各菌株的基因突变及氨基酸替换情况。结果显示,高频突变位点主要有GyrA中第83位氨基酸,包括两种突变类型S83R和S83I,总突变频率为93.2%,第465位氨基酸C465R,突变频率为42.6%;在ParC中第586位氨基酸,包括两种突变类型:V586T和V586A,总突变频率为41.4%,第799(V799A)位氨基酸,突变频率为72.2%,第811位氨基酸I811V,突变频率为67.3%;在ParE中第357(V357I)、358(H358Y)、541(R541K)、564(D564K)位氨基酸突变频率分别为80.9%、80.9%、82.1%、44.4%。利用体外诱导突变技术获得喹诺酮耐药突变株,并利用定点突变和自然转化技术分别构建鸭疫里默氏菌高频位点定点突变株与过表达菌株,结果显示,诱导突变仅分离得S83R突变株,其对萘啶酸MIC上升了8倍,对三种氟喹诺酮药物MIC上升512-1024倍;定点突变株只有ATCC 11845 gyrA(S83I)和ATCC 11845 gyrA(S83I)+parE(V357I+H358Y+R541K)两株对三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MIC有48倍上升,但对萘啶酸MIC无明显变化,其余定点突变株对四种喹诺酮药物的MIC无明显变化;过表达菌株与亲本菌株相比,其MIC无显着改变。3.鸭疫里默氏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外排作用研究利用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CCP)和维拉帕米(VP)两种外排泵抑制剂对鸭疫里默氏菌全基因组测序菌株中的24株菌株进行外排泵抑制试验,与未加入外排泵抑制剂的MIC结果相比,RA RCAD0131、RCAD0181以及RCAD0377株对三种氟喹诺酮药物敏感性明显下降,表明喹诺酮耐药相关外排泵参与了鸭疫里默氏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抗性机制。综上,本研究检测了RA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并证明靶位点突变及喹诺酮相关外排泵共同介导鸭疫里默氏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抗性。
杨玲[6](2019)在《沙门菌多药外排蛋白AcrB突变体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治疗侵袭性沙门氏菌感染的重要药物。在沙门菌中,氟喹诺酮类耐药性的发展往往是多种耐药机制的累积和协同作用的结果。AcrB是一个重要的多重耐药蛋白,已有研究表明其与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有关。为了了解临床耐药沙门菌中外排蛋白AcrB在细菌对氟喹诺酮耐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本研究开展了以下实验。选取了实验室保存的108株于2009年至2014年分离自动物临床的具有不同环丙沙星耐药水平的沙门菌,对菌株的acr B基因进行了突变位点的检测。研究发现,所有环丙沙星高水平耐药菌株均携带AcrB突变。其中,12株(54.5%,12/22)携带AcrBP319L突变,10株(45.5%,10/22)携带AcrBM78I/P319L双突变。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携带AcrB突变的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对携带AcrB突变的菌株进行了喹诺酮耐药机制和广谱头孢菌素耐药机制的检测,包括QRDR突变、PMQR基因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携带AcrB突变的菌株均检测到gyr A双突变和par C单突变。PMQR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aac(6’)-Ib-cr的检出率最高(77.3%),其次是oqx AB(50%)。在携带AcrBM78I/P319L双突变的菌株中,oqx AB的检出率较高(90%)。当PAβN存在时,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值降低2~64倍,表明外排泵对沙门菌高水平氟喹诺酮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所有的携带AcrBM78I/P319L双突变菌株均对广谱头孢菌素耐药,而且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携带了含有blaCTX-M-27的类P1噬菌体。研究构建了AcrBWT、M78I、P319L和M78I/P319L蛋白的表达载体。检测了不同AcrB突变体的生长曲线和对0.1%、1%胆盐的耐受能力;检测了构建菌株对不同AcrB底物的敏感性。研究结果显示,携带AcrBP319L和AcrBM78I/319L突变的菌株对高浓度胆盐更耐受。AcrB突变体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AcrBM78I和P319L突变均可增强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红霉素、新生霉素和胆盐的耐药性。使用圆二色谱检测了不同AcrB蛋白在195~250nm波长范围内的圆二色光谱曲线和在4℃~98℃温度范围内的稳定性;采用BN-PAGE实验检测了AcrB三聚体结构的稳定性。圆二色光谱结果表明,沙门菌的AcrB蛋白与大肠杆菌的AcrB蛋白的二级结构的组成是有差异的。AcrBM78I和AcrBP319L对AcrB的圆二色光谱的影响较小。AcrBM78I/P319L双突变与AcrBWT的差异相对较大。根据θ222nm/θ208nm的比值,我们猜测AcrBM78I/P319L双突变体蛋白的某些局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其无规卷曲的比例相比于AcrBWT有所增加。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大肠杆菌AcrBWT与沙门菌AcrBWT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很高(95%),但是大肠杆菌AcrBWT的热稳定性比沙门菌的AcrBWT低,它们的熔解温度分别为60.2℃和63.9℃。沙门菌AcrBP319L(63.0℃)突变体的熔解温度比AcrBWT的降低了近1℃,而AcrBM78I/319L(63.4℃)双突变的熔解温度又有所恢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突变引起了蛋白某些局部结构的变化。BN-PAGE结果表明,大肠杆菌AcrB蛋白的三聚体稳定性要远远高于沙门菌AcrB三聚体的稳定性。AcrBM78I和P319L突变没有改变AcrB三聚体的稳定性。通过同源建模获得了沙门菌AcrB和Acr AB蛋白的模拟结构。通过定点突变对AcrBM78I的耐药机制进了研究;采用BODIPY-FL-马来酰胺荧光底物标记的方法研究了AcrBM78I突变对底物转运通路中重要的底物结合位点与底物结合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AcrBM78I突变体的耐药性增强是由于78位的氨基酸疏水性增强引起的。荧光标记实验结果显示,AcrB的78位氨基酸不参与和底物的直接结合。AcrBM78I的突变使得底物与外排通路中的某些氨基酸位点结合增强(如位点Q89、E673和F617),而对另一些氨基酸的结合减弱(如S134和N274)。通过对Acr A中367位和368位氨基酸进行定点突变,并分析其药物敏感性和AcrB的319位P和L分别与它们的结构关系发现,AcrBP319L的突变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加,是因为氨基酸L比P具有更长和更灵活的侧链,这使得AcrB与Acr A的相互作用更灵敏,使AcrB的功能性蠕动更加灵活,从而具有更高效的底物外排能力。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AcrBM78I和P319L的突变对临床沙门菌的高水平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具有重要的作用。AcrBM78I和P319L突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流行性。更多的研究需要致力于对临床菌株中AcrB的突变情况进行检测。
李圩田[7](2019)在《氟代喹诺酮的结构修饰与抗菌活性评价》文中指出喹诺酮药物抗菌谱广、活性好,备受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青睐。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出现,找到更好的抗菌药物已迫在眉睫。本论文围绕喹诺酮的结构修饰及抗菌药理活性评价,进行了如下研究:一、DOTA修饰喹诺酮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评价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其表面携带大量的负电荷,可以富集细胞周围的金属离子。Mg2+通过影响细菌合成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菌的分裂能力。DOTA作为金属离子螯合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基于DOTA修饰的药物分子,不仅水溶性发生改变,同时可以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络合配位作用进一步增加细菌周围药物浓度从而影响细菌的活力。基于该种考虑,我们设计合成了 21个喹诺酮化合物,其中14个全新结构,水溶性DOTA修饰的化合物7个。活性数据表明:化合物 4c(MRSA,MIC:1.56μg/mL;MBC:6.25μg/mL)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没有细胞毒性,动物实验表明,4c体内活性优于上市药物美罗培南。二、小分子结构修饰巴洛沙星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评价我们基于药物代谢途径(乙酰化,甲基化,氨基酸化等)及杂环小分子(三氮唑、呋喃、噻吩等)基团,合成了 22个结构全新的小分子喹诺酮化合物,并通过HRMS,1HNMR,13CNMR结构表征。抗菌活性结果表明:2-e,3-e,4-e三个化合物对MRSA抗菌活性优于巴洛沙星,尤其是化合物2-e(MRSA,MIC:0.0195 μg/mL,MBC:0.039 μg/mL,P.aeruginnosa,MIC:0.039 μg/mL,MBC:0.078 μg/mL)对(MRSA,P.aeruginosa)的活性均优于母体化合物巴洛沙星,且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对红细胞没有溶血作用,形貌学研究也表明:2-e是一个很好的抗菌苗头化合物,因此值得进一步研究。三、唾诺酮药物光动力抗菌的初步探索喹诺酮化合物在临床上具有光敏化毒、副作用,我们通过对比不同光照条件下司帕沙星(SPFX),加替沙星(GFLX)对MRSA、P.aeruginosa、Ecoli光动力研究,结果得出光动力手段的引入并不会损伤细胞,同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GFLX和SPFX的抗菌活性,但提升能力有限,因而GFLX和SPFX药物在临床上具有很弱的光毒性,相对安全。
姚凯[8](2016)在《免疫亲和搅拌棒的制备及其在喹诺酮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喹诺酮类药物(Quinolones,QNs)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人和动物的感染类疾病。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急需建立一种特异性的、灵敏的和高效的方法检测牛奶中的QNs。本研究将免疫亲和色谱(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IAC)与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联用,把单克隆抗体固定在玻璃棒上,得到免疫亲和搅拌棒。该搅拌棒使用更加方便、特异性强,可直接用于牛奶中QNs的提取和净化。本研究使用簇特异性QNs单克隆抗体,制备了可以提取和净化11种QNs(麻保沙星、单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奥比沙星、恩诺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和氟甲喹)的免疫亲和搅拌棒。制备过程如下:将玻璃棒的下半部分浸入到70 m L 98%的浓硫酸和30 m L 30%的双氧水混合溶液中,待混合液冷却至室温,80℃水浴锅加热1 h后,水、纯乙醇和水依次冲洗玻璃棒,此过程要特别注意防止污染。将玻璃棒的清洗部分用APTES乙醇溶液(5 m L APTES、5 m L水和90 m L纯乙醇)在室温下硅烷化24 h,之后用水和纯乙醇冲洗。将玻璃棒放入70℃真空干燥箱中氮吹过夜或15 h,用2.5%戊二醛溶液进行活化7 h,用水冲洗。冲洗过后,玻璃棒置入10 m L抗体PBS溶液(0.5 mg/m L)中2.5 cm,4℃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4 h。萃取和洗脱过程中萃取时间、搅拌速率、洗脱液组成、洗脱时间和洗脱液体积等多项参数进行优化。QNs的柱容量为0.35~2.15 pmol/cm2。免疫亲和搅拌棒在使用15次后,柱容量仍可以保持初始柱容量的29.3%~40.2%。建立了牛奶中11种QNs残留检测的免疫亲和搅拌棒吸附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SBSME-HPLC-FLD)。将搅拌棒放入牛奶中,30 r/min摇床搅拌30 min,用超纯水冲洗玻璃棒,最后放入900μL甲醇和PBS(8:2,v/v)的混合液中洗脱20 min,HPLC-FLD检测。添加浓度为1 ng/g时,11种QNs的平均回收率为11.8%~40%。建立的方法对QNs的检测限为0.05~0.1 ng/g,日内变异系数和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2%~11.9%和5.2%~12.5%。
徐田丽[9](2016)在《诺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诺氟沙星(NOR)是喹诺酮类的一种,广泛的用于动物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然而NOR在禽畜产品的残留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免疫学分析方法是基于抗原抗体的反应,具有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并且可快速的检测多种样品。因此,本实验将通过制备抗NOR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学分析方法,检测样品中的NOR的含量。将小分子抗原诺氟沙星NOR通过碳二亚胺法与载体蛋白BSA、OVA进行偶联。得到完全抗原NOR-BSA和NOR-OVA。用NOR-BSA对3只雌性小鼠进行免疫后,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用间接ELISA法和间接竞争ELISA法筛选阳性细胞进行克隆,得到3株稳定分泌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分别命名为7C4,8G3,11G7。检测细胞的上清液和纯化后的腹水效价,分别为1:512,1:1024,1:1024和1:128000,1:128000,1:128000。对三株细胞的亚型鉴定为IgG2b,IgG2b,IgG1。建立的标准竞争曲线计算得IC50值为31.225 ng,其检测线性范围为5.011-630.95 ng/mL,最低检出量为2.75 ng。亲和力常数Kaff为4.6×108。诺氟沙星单克隆抗体与环丙沙星(27.22%)、恩诺沙星(11.29%)、奥比沙星(11.03%)、氧氟沙星(9.73%)、达氟沙星(7.38%)、沙拉沙星(2.57%)、二氟沙星(0.61%)几种抗菌药有较低的交叉反应率。将其中一株单抗7C4制备胶体金试纸条。本实验选择用1.8 mL1%柠檬酸三钠还原100 mL 0.01%氯金酸制备胶体金,经紫外可见光谱520 nm处扫描得知胶体金的粒径为18.41 nm。通过对影响胶体金标记的最佳pH、最佳标记蛋白量进行研究,结果为最佳pH为每毫升胶体金加入5μl的2 mol/L K2CO3,最佳抗体加入量每毫升胶体金中加入6μg浓度为1μg/μl的抗体。当金标抗体稀释3倍时,有最佳显色现象。组装胶体金试纸条的NC膜使用Sarturius CN 95,检测线上用浓度为0.4 mg/mL的诺氟沙星单克隆抗体包被,质控线用0.6 mg/mL的羊抗鼠二抗划线。所制得的胶体金试纸条的灵敏度为30 ng/mL。在牛奶和鱼肉的实际样品检测中,当样品中含有的NOR浓度大于50 ng/mL时可被检出。
刘儒彪[10](2014)在《动物源食品中沙拉沙星ELIS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拉沙星(Sarafloxacin,SARA)是新型的动物专用药,于1995年在美国上市,是美国第一个被批准用于动物性食品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该药是广谱抗菌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且价格低廉而被广泛使用。虽然SARA被批准用于对大肠杆菌等病菌的治疗,但是若氟喹诺酮类药在动物源食品中残留而被人食用,可能会加速人类病原体对抗生素耐药性。国内规定SARA的最高残留量为80μg/Kg。目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的常规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时间分辨化学发光法等。以上检测方法的精确度和灵敏度都很高,这些检测方法需要的设备比较昂贵,且样品前期处理较为繁琐,只能限于实验室内检测,不能满足现场快速监测食品中残留的需要,故需建立一种能快速准确检测SARA残留且成本较低的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一种具有简便易操作、检测快,灵敏度和准确度高,能实现现场检测等特点的检测方法,且成本较低,能够弥补大型仪器所带来的不足。近年来随着ELISA的不断发展,ELISA在农药和兽药快速检测方面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建立SARA的ELISA检测方法需要制备SARA的单克隆抗体,由于SARA是小分子物质,属于半抗原,自身有反应原性却无免疫原性,所以SARA需要与大分子物质相结合,通过人工的方法合成免疫原,SARA才能获得免疫原性,然后通过免疫小鼠获得小鼠多抗血清,进而制备SARA单克隆抗体和建立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ELISA在检测方面的特点和优点,通过人工合成免疫原SARA-BSA,免疫小鼠而获得高亲和特异性多抗血清,为制备SARA单克隆抗体和建立SARA ELISA检测方法奠定基础。1.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采用碳二亚胺法(EDC法),分别将沙拉沙星(SAR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了免疫原SARA-BSA和包被原SARA-OVA。通过使用紫外扫描法(UV)、SDS-PAGE凝胶电泳对免疫原SARA-BSA和包被原SARA-OVA进行了初步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初步证明SARA人工抗原制备成功。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选择多克隆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好的小鼠进行融合,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结合ELISA筛选体系,最终成功筛选出可以稳定产生亲和力好、特异性强的抗SAR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株,其编号分别为1G3、3H3,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腹水,经纯化后鉴定,抗体的效价为1:5.12×105,IC50=6.34ng/mL,亲和常数分别为8.55×108L/mol,SARA抗体与诺氟沙星的交叉反应率为1.06%,与同类药物及其他类药物的竞争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5%。3.SARA间接竞争ELISA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组装利用制备的SARA单克隆抗体和间接竞争ELISA检测原理,组装了SARA间接竞争ELISA试剂盒。试剂盒的标准曲线呈典型S型,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y=-0.3848x+0.7363,R2为0.9901,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IC50=4.11ng/mL。试剂盒的特异性很好,与其他药物交叉反应率低于1%,检测限为2.06ng/mL,对鸡肝和鸡肉进行2ng/mL、10ng/mL、50ng/mL、100ng/mL等4个梯度的标准品添加试验,添加试验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3%和88.7%,批内和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均小于15%,在4℃下保存180d无显着变化。研制的试剂盒具有很好的特异性、重复性、灵敏度、精密度、准确性及稳定性。可以实现对SARA残留快速检测的需要。
二、三种氟喹诺酮药物的血清胆汁杀菌效价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种氟喹诺酮药物的血清胆汁杀菌效价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1.1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3 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研究 |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磷霉素耐药性研究 |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研究 |
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9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第3章 细菌性溶血素研究进展 |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在其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3.2 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LLO) |
3.3 肺炎球菌溶血素(PLY) |
3.4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 |
3.5 产气荚膜梭菌溶血素(PFO) |
3.6 大肠杆菌溶血素 |
第4章 主要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
4.1 齐墩果酸 |
4.2 熊果酸 |
4.3 山楂酸 |
4.4 科罗索酸 |
4.5 其它五环三萜化合物 |
第5章 新型抗耐药菌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
5.1 现有抗生素的改造和联合使用研究 |
5.2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
5.3 天然化合物在抗耐药菌感染中的替代策略研究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作用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齐墩果酸抑制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的发现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机制的确证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达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PELISA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索引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达氟沙星的理化性质 |
1.3 达氟沙星的作用机制 |
1.4 达氟沙星的限量标准 |
1.5 达氟沙星的应用现状 |
1.6 达氟沙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1.6.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6.2 液相-质谱联用法 |
1.6.3 毛细管电泳法 |
1.6.4 荧光分光光度法 |
1.6.5 旋光法 |
1.6.6 免疫层析检测技术 |
1.6.7 酶联免疫吸附法 |
1.7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抗达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评价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仪器设备 |
2.2.2 实验材料试剂 |
2.2.3 实验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达氟沙星免疫原与包被原的制备 |
2.3.2 小鼠免疫及血清评价方案 |
2.3.3 细胞融合 |
2.3.4 腹水制备 |
2.3.5 单克隆抗体纯化 |
2.3.6 抗体评价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免疫原表征 |
2.4.2 小鼠免疫应答 |
2.4.3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 |
2.4.4 抗体浓度测定 |
2.4.5 抗体评价工作点的优化 |
2.4.6 抗体标准曲线的建立 |
2.4.7 抗体特异性的评价 |
2.5 小结及展望 |
第3章 基于三角银纳米片的PELISA灵敏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材料试剂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2.3 实验试剂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三角银纳米片(AgNPRs)的合成 |
3.3.2 生物素化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3.3.3 生物素化葡萄糖氧化酶的制备 |
3.3.4 基于AgNPRs的pELISA |
3.3.5 基于TMB的ELISA |
3.3.6 pELISA的特异性分析 |
3.3.7 回收率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检测原理 |
3.4.2 GOx催化刻蚀AgNPRs的表征 |
3.4.3 Biotin-mAb、Biotin-GOx的表征 |
3.4.4 关键参数的优化 |
3.4.5 基于AgNPRs刻蚀的pELISA的性能分析 |
3.4.6 基于AgNPRs刻蚀的pELISA在牛奶基质中的性能分析 |
3.5 结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抗DAN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评价 |
4.1.2 基于AgNPRs的pELISA灵敏检测DAN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仪器设备 |
附录2 实验试剂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基于新型标记物及异源竞争系统提高免疫学分析方法灵敏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索引 |
第1章 引言 |
1.1 方法学概述 |
1.1.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1.1.2 免疫层析法(LFI) |
1.1.3 ELISA及LFI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
1.2 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2.1 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 |
1.2.2 FQs残留的毒性 |
1.2.3 限量标准 |
1.2.4 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技术的研究 |
1.3 磺胺类药物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3.1 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 |
1.3.2 SAs残留的毒性 |
1.3.3 限量标准 |
1.3.4 磺胺类药物检测技术的研究 |
1.4 新型信号输出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
1.5 异源竞争模式研究进展 |
1.6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超灵敏检测生牛乳中磺胺二甲基嘧啶残留 |
2.1 主要试剂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试剂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缓冲溶液及其配制 |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2.1 检测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
2.2.2 EuNP的表征 |
2.2.3 EuNP-mAb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
2.2.4 抗原抗体亲和力的测定 |
2.2.5 EuNP-LFI的研制 |
2.2.6 加标生牛乳样本的前处理 |
2.2.7 试纸条检测性能的评估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两种检测抗原的成功制备 |
2.3.2 EuNP及EuNP-mAb的表征 |
2.3.3 抗体与两种检测抗原的亲和力 |
2.3.4 抗体偶联量的优化 |
2.3.5 PBS中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6 特异性实验 |
2.3.7 生牛乳中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8 准确度及精密度评价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双信号模式同时定性及定量检测生牛乳中磺胺二甲基嘧啶残留 |
3.1 主要实际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1 试剂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1.3 缓冲溶液及其配制 |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1 检测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
3.2.2 FM-BSA的制备 |
3.2.3 AuMB的表征 |
3.2.4 AuMB-mAb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
3.2.5 AuMB-LFI的研制 |
3.2.6 试纸条关键参数的优化 |
3.2.7 免疫学动力学曲线的建立 |
3.2.8 特异性分析 |
3.2.9 生牛乳中SMZ的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检测抗原的成功制备 |
3.3.2 AuMB及AuMB-mAb的表征 |
3.3.3 AuMB-LFI关键参数的优化结果 |
3.3.4 免疫动力学优化结果 |
3.3.5 AuMB-LFI的特异性评估结果 |
3.3.6 生牛乳样本中SMZ的检测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九种动物源性食品中的诺氟沙星残留 |
4.1 主要实际材料与仪器设备 |
4.1.1 试剂材料 |
4.1.2 仪器设备 |
4.1.3 缓冲溶液及其配制 |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2.1 检测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
4.2.2 AIE荧光微球的制备 |
4.2.3 AIEFM-mAb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
4.2.4 AIEFM-LFI的研制 |
4.2.5 试纸条体系免疫动力学曲线的建立 |
4.2.6 试纸条检测灵敏度的确定 |
4.2.7 九种样本的前处理方法 |
4.2.8 AIEFM-LFI实现对九种样本中NOR的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检测抗原的成功制备 |
4.3.2 AIEFM及AIEFM-mAb的表征 |
4.3.3 AIEFM-LFI关键参数优化结果 |
4.3.4 免疫动力学分析结果 |
4.3.5 AIEFM-LFI在PBS中检测灵敏度的确定 |
4.3.6 AIEFM-LFI在九种食品样本中标准曲线的建立 |
4.3.7 回收率实验 |
4.3.8 仪器法确证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半抗原的分子描述符辅助筛选异源竞争抗原以提高ELISA灵敏度 |
5.1 仪器与化学试剂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1.3 缓冲溶液及其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完全抗原的合成与紫外鉴定 |
5.2.2 小鼠免疫 |
5.2.3 细胞融合 |
5.2.4 细胞的培养与筛选 |
5.2.5 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 |
5.2.6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
5.2.7 体内诱生腹水瘤法制备单克隆抗体 |
5.2.8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
5.2.9 对训练样本的分子描述符及其相应的CR进行机器学习 |
5.2.10 利用测试样本对分类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
5.2.11 分析单克隆抗体与异源竞争抗原的识别能力 |
5.2.12 以合适异源竞争抗原作为包被原检测原料乳中的ENR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全抗原的成功合成 |
5.3.2 小鼠抗血清效价鉴定结果 |
5.3.3 单克隆抗体的效价鉴定结果 |
5.3.4 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标准曲线 |
5.3.5 抗体与喹诺酮类物质的交叉反应率 |
5.3.6 分子描述符与交叉反应率的机器学习结果 |
5.3.7 异源竞争抗原存在下的ELISA灵敏度 |
5.3.8 抗体与异源竞争抗原的识别能力分析 |
5.3.9 异源竞争抗原存在下的实际样本检测效果 |
5.3.10 SAR-BSA作为包被原时ELISA体系的回收率 |
5.3.11 方法学验证结果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交叉反应率筛选异源竞争抗原以提高ELISA灵敏度 |
6.1 仪器与化学试剂 |
6.1.1 材料与试剂 |
6.1.2 实验仪器 |
6.1.3 缓冲溶液及其配制 |
6.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6.2.1 完全抗原的合成与紫外鉴定 |
6.2.2 ELISA灵敏度的评价 |
6.2.3 小分子交叉反应率的计算 |
6.2.4 不同包被原存在下ELISA灵敏度的测定 |
6.2.5 抗体与不同包被抗原之间亲和力的测定 |
6.2.6 半抗原与赖氨酸的分子对接 |
6.2.7 以异源竞争抗原作为包被原实现对生牛乳中NOR的检测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全抗原的成功合成 |
6.3.2 同源竞争抗原存在下的ELISA灵敏度 |
6.3.3 目标异源竞争抗原提高ELISA灵敏度 |
6.3.4 抗体与异源竞争抗原之间的亲和力对ELISA灵敏度的影响 |
6.3.5 抗原决定簇电荷分布对抗原抗体识别的影响 |
6.3.6 异源竞争抗原存在下的实际样本检测效果 |
6.4 本章小节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超灵敏检测生牛乳中磺胺二甲基嘧啶残留 |
7.1.2 双信号模式同时定性及定量检测生牛乳中磺胺二甲基嘧啶残留 |
7.1.3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九种动物源性食品中诺氟沙星残留 |
7.1.4 半抗原的分子描述符辅助筛选异源竞争抗原以提高ELISA灵敏度 |
7.1.5 交叉反应率筛选异源竞争抗原以提高ELISA灵敏度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试剂材料 |
附录B 仪器设备 |
附录C 缓冲液配方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动物源食品中氟甲喹快速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兽药残留 |
1.1.2 氟甲喹概述 |
1.1.3 研究意义 |
1.2 喹诺酮类及氟甲喹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1 喹诺酮类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2 氟甲喹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氟甲喹完全抗原合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药品及试剂 |
2.1.2 缓冲溶液体系 |
2.1.3 仪器及设备 |
2.1.4 试验动物 |
2.2 方法 |
2.2.1 完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
2.2.2 氟甲喹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完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
2.3.2 氟甲喹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氟甲喹残留的ELISA检测方法研究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药品及试剂 |
3.1.2 缓冲溶液体系 |
3.1.3 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包被原最适浓度和抗血清最适稀释度的确定 |
3.2.2 间接竞争ELISA反应体系条件的优化 |
3.2.3 间接竞争ELISA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4 ELISA方法的稳定性 |
3.2.5 抗体的特异性 |
3.2.6 样品的测定 |
3.2.7 ELISA方法的验证——高效液相色谱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包被原最适浓度和抗血清最适稀释度的确定 |
3.3.2 间接竞争ELISA反应体系条件的优化 |
3.3.3 间接竞争ELISA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
3.3.4 ELISA方法的稳定性 |
3.3.5 抗体的特异性 |
3.3.6 样品的测定 |
3.3.7 ELISA方法的验证——高效液相色谱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氟甲喹残留的固相膜免疫检测方法研究 |
4.1 材料 |
4.1.1 药品及试剂 |
4.1.2 仪器及设备 |
4.1.3 试验样品 |
4.2 方法 |
4.2.1 胶体金及金标抗体的制备 |
4.2.2 胶体金标记固相膜的制备 |
4.2.3 胶体金标记固相膜检测条件的优化 |
4.2.4 最低检出限的确定 |
4.2.5 样品的基质消除 |
4.2.6 样品的加标回收测定 |
4.3 结果及分析 |
4.3.1 胶体金的制备及质量鉴定 |
4.3.2 胶体金与FLU抗体结合最适pH值的确定 |
4.3.3 胶体金标记最佳抗体加入量的确定 |
4.3.4 胶体金标记固相膜检测条件的优化 |
4.3.5 最低检出限的确定 |
4.3.6 样品基质的消除 |
4.3.7 样品的加标回收测定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氟甲喹残留的仿生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研究 |
5.1 材料 |
5.1.1 药品及试剂 |
5.1.2 仪器及设备 |
5.1.3 实验样品 |
5.1.4 溶液体系的配制 |
5.2 方法 |
5.2.1 氟甲喹分子印迹膜(MIPs)的制备及表征 |
5.2.2 酶标抗原的制备 |
5.2.3 仿生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操作过程 |
5.2.4 BELISA反应体系条件的优化及方法的建立 |
5.2.5 样品检测 |
5.2.6 BELISA方法的验证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氟甲喹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及表征 |
5.3.2 仿生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条件优化及建立 |
5.3.3 方法的特异性 |
5.3.4 样品测定 |
5.3.5 BELISA方法的验证——高效液相色谱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1.1 氟甲喹完全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6.1.2 氟甲喹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6.1.3 氟甲喹固相膜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6.1.4 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氟甲喹仿生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鸭疫里默氏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鸭疫里默氏菌概述 |
1.1.1 鸭疫里默氏菌病原学 |
1.1.2 鸭疫里默氏菌血清型 |
1.1.3 鸭疫里默氏菌全基因组测序 |
1.1.4 鸭疫里默氏菌耐药相关研究 |
1.2 细菌对喹诺酮耐药的研究现状 |
1.2.1 喹诺酮类药物 |
1.2.2 喹诺酮类药物杀菌机制 |
1.2.3 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 |
1.3 存在的问题及难题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鸭疫里默氏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表型检测 |
2.1 试验材料 |
2.1.1 菌株及培养条件 |
2.1.2 抗菌药物及配制 |
2.1.3 主要生化试剂 |
2.1.4 主要设备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鸭疫里默氏菌DNA促旋酶和Ⅳ型拓扑异构酶耐药突变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菌株及质粒 |
3.1.2 抗菌药物及配制 |
3.1.3 主要生化试剂 |
3.1.4 主要设备仪器 |
3.1.5 主要生物信息学软件 |
3.1.6 PCR引物设计 |
3.2 试验方法 |
3.2.1 PCR扩增区域的确定 |
3.2.2 PCR扩增gyrA、parC、parE基因片段并统计突变位点 |
3.2.3 鸭疫里默氏菌定点突变株的构建 |
3.2.4 鸭疫里默氏菌过表达菌株的构建 |
3.2.5 鸭疫里默氏菌自发突变试验 |
3.2.6 体外诱导突变试验 |
3.2.7 定点突变株、过表达突变株及诱导突变株MIC值的测定 |
3.2.8 定点突变株、过表达突变株及诱导突变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
3.2.9 外排泵抑制试验 |
3.3 试验结果 |
3.3.1 37 株全基因测序RA的 GyrA、GyrB、ParC、ParE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 |
3.3.2 突变位点汇总及比对 |
3.3.3 鸭疫里默氏菌定点突变株的构建 |
3.3.4 鸭疫里默氏菌过表达菌株的构建 |
3.3.5 自发突变 |
3.3.6 体外诱导突变试验 |
3.3.7 外排泵对鸭疫里默氏菌生长抑制试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6)沙门菌多药外排蛋白AcrB突变体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沙门氏菌喹诺酮耐药机制 |
1.1.2 Acr AB-Tol C外排泵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食品动物源沙门菌耐药性和耐药机制检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AcrB突变检测结果和突变菌株的特性 |
2.3.2 携带Acr B突变菌株的QRDR突变和PMQR基因检测 |
2.3.3 携带AcrB突变菌株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 |
2.3.4 外排泵抑制剂PAβN对药物MIC的影响 |
2.3.5 携带AcrB突变菌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机制 |
2.3.6 携带AcrB突变菌株的遗传背景分析 |
2.4 讨论 |
2.4.1 携带AcrB突变沙门菌株的特征 |
2.4.2 携带AcrB突变菌株的喹诺酮耐药机制 |
2.4.3 携带AcrB突变菌株对其他类药物的耐药性 |
2.5 小结 |
第三章 AcrB突变体的耐药性和适应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AcrB突变位点同源性分析 |
3.3.2 Acr BWT和 Acr B突变体的构建 |
3.3.3 AcrB突变体的生长能力 |
3.3.4 AcrB突变体对胆盐的耐受 |
3.3.5 AcrB突变对耐药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AcrB突变对细菌适应性的影响 |
3.4.2 AcrB突变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AcrB突变体蛋白的结构和蛋白热稳定性检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圆二色谱检测AcrB突变体蛋白的二级结构 |
4.3.2 AcrB突变体的热稳定性检测 |
4.3.3 AcrB三聚体稳定性 |
4.4 讨论 |
4.4.1 AcrB突变对蛋白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
4.4.2 AcrB突变对蛋白三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Acr BM78I和 P319L突变耐药机制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M78和P319L在 Acr B结构中的位置 |
5.3.2 78位的不同氨基酸替代对耐药性的影响 |
5.3.3 荧光底物检测Acr BM78I突变对底物外排的影响 |
5.3.4 Acr BP319L与 Acr A的结构分析 |
5.3.5 AcrA位点的保守性分析 |
5.3.6 AcrA突变体的构建和敏感性检测 |
5.3.7 突变氨基酸位点的结构分析 |
5.4 讨论 |
5.4.1 Acr BM78I耐药突变的机制 |
5.4.2 Acr BP319L突变耐药机制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讨论和结论 |
6.1 全文讨论 |
6.2 全文结论 |
6.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发表文章及参加的相关学术会议 |
发表文章 |
参加的相关学术会议 |
附录B:攻读博士期间所获奖项 |
(7)氟代喹诺酮的结构修饰与抗菌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喹诺酮抗菌药物综述 |
1.1 喹诺酮抗菌药物发展概述 |
1.2 喹诺酮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
1.3 喹诺酮的不良反应及耐药原因 |
1.4 喹诺酮结构修饰与活性 |
2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DOTA修饰喹诺酮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评价 |
1 DOTA修饰喹诺酮的设计思路 |
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3 实验部分 |
3.1 化学合成与表征 |
3.2 生物活性评价 |
4 结果与讨论 |
4.1 抗菌活性评价研究 |
4.2 化合物含量测定研究 |
4.3 化合物水溶性性质研究 |
4.4 ADMET的预测研究 |
4.5 分子对接研究 |
4.6 细胞毒性研究 |
4.7 形貌学研究 |
4.8 化合物4c体内活性研究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分子修饰喹诺酮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评价 |
1 小分子修饰喹诺酮的设计思路 |
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3 实验部分 |
3.1 化学合成及表征 |
3.2 生物活性评价 |
4 结果与讨论 |
4.1 抗菌活性评价研究 |
4.2 化合物含量测定研究 |
4.3 时间依赖性杀菌效果研究 |
4.4 溶血性研究 |
4.5 细胞毒性研究 |
4.6 分子对接研究 |
4.7 形貌学研究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喹诺酮药物光动力抗菌的初步探索 |
1. 前言 |
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3. 实验部分 |
3.1 实验菌株 |
3.2 液体培养基的配置 |
3.3 固体培养基的配置 |
3.4 喹诺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吸光谱研究 |
3.5 照射光波长的影响 |
3.6 光照功率的影响 |
3.7 GFLX、SPFX对3T3细胞毒性 |
4 结果与讨论 |
4.1 GFLX、SPFX的紫外吸光谱研究 |
4.2 GFLX、SPFX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下的抗菌MIC、MBC值 |
4.3 GFLX抗菌MIC、MBC的值的能量依赖性 |
4.4 GFLX在MIC值处不同光能量密度对MRSA的PACT作用结果 |
4.5 SPFX、GFLX对3T3细胞毒性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1 化学合成及活性评价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缩略词 |
附录二 化合物图谱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免疫亲和搅拌棒的制备及其在喹诺酮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国内外现状及研究进展 |
2.1 QNs研究进展 |
2.2 QNs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3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3.1 研究内容 |
3.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净化喹诺酮类药物的免疫亲和搅拌棒的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2.2 扫描电镜图 |
2.3 试验条件的优化 |
2.4 柱容量的测定 |
2.5 免疫亲和搅拌棒的回收率 |
2.6 重复使用对柱容量的影响 |
2.7 保存对柱容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免疫亲和搅拌棒的制备 |
3.2 免疫亲和搅拌棒的性能 |
3.3 免疫亲和搅拌棒的优化 |
4 小结 |
第三章 牛奶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Immunoaffinity SBSME-HPLC-FLD方法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曲线 |
2.2 检测限与定量限 |
2.3 添加回收率和精密度 |
3 讨论 |
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2 牛奶样品的净化 |
3.3 回收率和变异系数 |
3.4 检测限和定量限 |
3.5 实际样品的检测 |
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1 成功制备了可以净化 11 种 QNs 的 Immunoaffinity stir bar |
2 建立了可以检测牛奶中11种QNs的 Immunoaffinity SBSME-HPLC-FLD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
附录二 喹诺酮类药物色谱图 |
作者简介 |
(9)诺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引言 |
1.1 喹诺酮类的简述 |
1.1.1 喹诺酮类物质的发展 |
1.1.2 几种重要的喹诺酮类药物理化性质 |
1.1.3 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问题 |
1.1.4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表现 |
1.1.5 喹诺酮类最大限量规定 |
1.1.6 喹诺酮药物的抗菌机制 |
1.2 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 |
1.2.1 微生物检测法 |
1.2.2 理化检测法 |
1.2.3 免疫分析法 |
1.2.4 生物传感器法 |
1.3 胶体金技术简介 |
1.3.1 胶体金 |
1.3.2 免疫快速诊断胶体金 |
1.3.3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检测中的应用 |
1.3.4 胶体金技术的优缺点 |
1.4 研究内容 |
1.4.1 诺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1.4.2 诺氟沙星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
1.5 研究意义、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创新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NOR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
2.1 材料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2 诺氟沙星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
2.2.1 透析袋的处理 |
2.2.2 诺氟沙星免疫抗原与包被抗原的制备 |
2.2.3 紫外光谱扫描鉴定 |
2.2.4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
2.2.5 红外光谱扫描鉴定 |
2.2.6 人工抗原蛋白浓度的测定 |
2.3 结果 |
2.3.1 完全抗原电泳检测的结果 |
2.3.2 完全抗原紫外检测的结果 |
2.3.3 完全抗原红外检测的结果 |
2.3.4 测定完全抗原的浓度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诺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3.1 材料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设备 |
3.1.3 实验动物 |
3.1.4 ELISA所需缓冲液的配制 |
3.2 方法 |
3.2.1 动物免疫 |
3.2.2 间接ELISA法测定小鼠的效价 |
3.2.3 ELISA检测方法的优化 |
3.3 分泌抗NOR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
3.3.1 细胞融合的有关细胞的准备 |
3.3.2 细胞融合及培养 |
3.3.3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3.3.4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 |
3.3.5 腹水制备 |
3.3.6 抗血清的纯化 |
3.3.7 抗诺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特性的鉴定 |
3.3.8 标准竞争曲线的绘制 |
3.3.9 NOR单抗与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性 |
3.4 实验结果 |
3.4.1 血清效价的测定 |
3.4.2 最佳羊抗鼠二抗浓度的确定 |
3.4.3 最佳检测抗原稀释度 |
3.4.4 抗诺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3.4.5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3.4.6 腹水制备 |
3.4.7 SDS-PAGE鉴定纯化后的抗体 |
3.4.8 单克隆抗体性质的测定 |
3.4.9 单克隆抗体亲和力的测定 |
3.4.10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4.11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测定 |
3.5 讨论 |
3.5.1 免疫动物选择 |
3.5.2 骨髓瘤细胞株的选择 |
3.5.3 细胞冻存 |
3.5.4 单克隆细胞克隆化 |
3.5.5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5.6 交叉反应性 |
3.6 小结 |
第4章 诺氟沙星胶体金试纸条的制备 |
4.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4.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溶液的配置 |
4.4 试验方法 |
4.4.1 胶体金的制备 |
4.4.2 胶体金质量的判定 |
4.4.3 胶体金标记蛋白抗体 |
4.4.4 金标抗体稀释度的选择 |
4.4.5 金标复溶液的选择 |
4.4.6 检测线T线、质控线C线浓度的确定 |
4.4.7 试纸条组装材料的选择 |
4.4.8 试纸条的组装 |
4.4.9 试纸条的检测方法和结果判断 |
4.4.10 试纸条灵敏度确定 |
4.4.11 交叉反应试验 |
4.4.12 稳定性试验 |
4.4.13 样品加标试验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胶体金的制备 |
4.5.2 胶体金的质量评价 |
4.5.3 胶体金标记抗体蛋白 |
4.5.4 金边探针活性鉴定 |
4.5.5 金标复溶液选择 |
4.5.6 金标抗体稀释度的确定 |
4.5.7 质控线、检测线的浓度确定 |
4.5.8 试纸条组装材料的选择 |
4.5.9 试纸条性能测试 |
4.5.10 样品添加实验 |
4.6 讨论 |
4.6.1 胶体金的制备 |
4.6.2 关于检测限 |
4.7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动物源食品中沙拉沙星ELIS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沙拉沙星的概述 |
1.2 沙拉沙星的理化性质 |
1.3 沙拉沙星的作用机制及代谢 |
1.4 沙拉沙星的作用与用途 |
1.5 沙拉沙星的危害 |
1.5.1 脏器毒性 |
1.5.2 免疫毒性 |
1.5.3 其他毒性 |
1.6 沙拉沙星的检测方法 |
1.6.1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
1.6.2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
1.6.3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
1.6.4 毛细管电泳法 |
1.6.5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
1.6.6 时间分辨化学发光法测定 |
1.6.7 紫外分光光度法 |
1.6.8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8.1 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鼠源多抗血清的制备 |
1.8.2 SARA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的鉴定 |
1.8.3 SARA-ELISA 试剂盒的研制 |
第二章 沙拉沙星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抗血清的制备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剂 |
2.1.2 溶液 |
2.1.3 仪器 |
2.2 实验动物 |
2.3 方法 |
2.3.1 免疫原的合成 |
2.3.2 人工抗原的鉴定方法 |
2.3.3 人工抗原的免疫学鉴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人工抗原的鉴定结果 |
2.4.2 多抗血清的免疫学鉴定 |
2.5 结论 |
2.5.1 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
2.5.2 免疫剂量的选择 |
2.5.3 未来研究方向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沙拉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的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剂 |
3.1.2 溶液 |
3.1.3 仪器 |
3.2 细胞 |
3.3 方法 |
3.3.1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
3.3.2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
3.3.3 SARA 单克隆抗体免疫学特性的鉴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杂交瘤细胞的建立 |
3.4.2 SARA 单克隆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
3.4.3 单克隆抗体敏感性测定结果 |
3.4.4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测定结果 |
3.4.5 单克隆抗体亲和力测定结果 |
3.4.6 单克隆抗体亚型测定 |
3.5 讨论 |
3.5.1 关于细胞融合 |
3.5.2 关于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 |
3.5.3 关于超免方法和剂量的选择 |
3.5.4 关于 SARA 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学鉴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沙拉沙星间接竞争 ELISA 试剂盒的研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2 方法 |
4.2.1 SARA-ELISA 试剂盒最佳工艺 |
4.2.2 样品预处理 |
4.2.3 SARA-ELISA 试剂盒性能的鉴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SARA-ELISA 试剂盒最佳工艺 |
4.3.2 SARA-ELISA 试剂盒性能的鉴定 |
4.4 讨论 |
4.4.1 关于 ELISA 试剂盒最佳工艺的优化 |
4.4.2 关于最佳工作时间 |
4.4.3 关于 ELISA 试剂盒检测性能的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词汇缩略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四、三种氟喹诺酮药物的血清胆汁杀菌效价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周永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2]达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PELISA方法的建立[D]. 袁美芳. 南昌大学, 2020(01)
- [3]基于新型标记物及异源竞争系统提高免疫学分析方法灵敏度的研究[D]. 胡松. 南昌大学, 2020(01)
- [4]动物源食品中氟甲喹快速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D]. 刘卫华.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1)
- [5]鸭疫里默氏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D]. 郑茗予.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沙门菌多药外排蛋白AcrB突变体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研究[D]. 杨玲.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7]氟代喹诺酮的结构修饰与抗菌活性评价[D]. 李圩田.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8]免疫亲和搅拌棒的制备及其在喹诺酮残留检测中的应用[D]. 姚凯. 天津农学院, 2016
- [9]诺氟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D]. 徐田丽. 集美大学, 2016(05)
- [10]动物源食品中沙拉沙星ELIS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D]. 刘儒彪. 河南科技学院,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