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暨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

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暨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

一、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及第22届代表大会(论文文献综述)

李姣[1](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提出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陈斯亮[2](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田丁[3](2019)在《旧城改造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 ——以临汾市城壕沟改造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区的功能建设已经不能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要求,而旧城区不健全的基础设施,脏乱差的环境条件,混乱的城区布局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的影响了城市的建设与形象,旧城改造将成为城市发展中必然面对问题。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中华名族精神的象征,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传承与发展,是国家软实力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城市是人类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旧城区的历史建筑中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记载着历史变迁的痕迹,如何在旧城改造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了城市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经过对过去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随着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加深,现在旧城改造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地位也越来越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逐渐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旧城改造的核心视角,所以对于旧城改造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临汾位于山西南部,地处交通要塞,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临汾古城始建于春秋,建于河西,北魏移建现址。原为土城,明洪武增扩重修,历经战乱和多次城市建设,仅存城壕沟片区中的西北城墙残断,并且顶部多被居民建筑侵占,该片区的改造计划不仅包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居民区的改建,也包含了对于临汾古城墙以及古民居的保护修复等工作,改计划对于旧城改造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本文将以临汾市城壕沟片区改造计划为研究对象,对旧城改造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进行研究探讨。本文将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结合临汾市城壕沟改造案例分析和国内优秀改造案例进行经验学习,对现有旧城改造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进行总结和梳理并提出政策建议和机制完善建议。

陈小琴[4](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认为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游奕辉[5](2019)在《大同“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时期,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开始转型优化,我国一些城市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迫切形势。利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城市发展动力与产业基础似乎成为了历史城市转型的主要手法之一。于2008年启动的大同“古城保护”建设实践正是大同谋求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一次大规模的主动尝试。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大同历史城市建设与规划情况的基础上、主要考察了2008年至2017年“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的发展变化过程,实践中的历史城区空间形态实际变化情况,实践相关主体作用与建设实践理念形成、调整的变化过程,以此对实践中出现的遗产保护理念与方式、人口疏解、资金运作逻辑等三个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目的是从实践中作为重点的历史保护视角出发,对这次典型的“古城保护”建设实践过程进行整理、记录与分析,展开评价与解读,为我国历史城市保护实践提供参考。

何阳明[6](2019)在《价值评估视角下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 ——以湖贝古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城市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使得古村落保护与活化问题变得愈发严峻与复杂。首先,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难以相适应;其次,目前我国针对古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仍在探索阶段,这使得古村落的价值难以得到真实评估;最后,古村落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其保护与活化路径需根据村落的价值评估结果进行探索,使之有据可循、有理可依。因此有必要对古村落的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并以价值评估为导向探索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路径。湖贝古村,位于深圳市罗湖中心区,历史可追溯到500多年前的明清时期,是目前深圳市中心区唯一一处仍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古村落,是深圳市独特的样本。然而,在快速的城市更新背景下,湖贝古村正面临拆除重建的困境,也由此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本文选取湖贝古村作为研究对象,希望对其进行价值评估,明晰其珍贵的价值,并在价值评估结果的导向下探索村落的保护与活化路径,同时为同类型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提出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相关概念解析,同时梳理国内外关于古村落价值评估、保护与活化的相关研究;第三章梳理了湖贝古村的保护发展历程,并对村落物质与非物质环境展开综合调查,系统了解村落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进而参考国内外已有的评估体系,结合深圳特色,为湖贝古村构建新的评估体系并对其价值进行评估;第四章根据湖贝古村的特征与评估结果,选取与湖贝古村具有相似性的保护与活化案例进行分析比较与借鉴;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探索出湖贝古村的保护与活化路径;第六章为研究结论,并指出论文的不足与未来的展望。

平伟[7](2019)在《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传承中积淀的精髓,是高校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是高校文化绵延赓续的重要载体,理应成为新时代高校的有力代言人。信息化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生产要素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管理方式与管理效率,以信息化技术作为载体与支撑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不可复制的宝贵信息资源,相比于管理学的其他领域,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问题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的崭新课题,其不仅涉及到档案资源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教育变革,许多高校在历史发展上大都变迁频繁,面临着校史追溯复杂,早期档案资源散失等尴尬境遇;随着1999年国家政策的实施——高等院校扩招,不少高校相继开拓新校园,亦或是立足老校园就地扩建、改造,不少历史文化悠久、特色鲜明、人文积淀深厚的老校园、老建筑,正逐渐失去其继续传承与发展的土壤,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越来越多地遭遇管理体制缺位、信息化建设缺少等方面的桎梏。在此背景下,加快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研究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本文基于高校档案馆藏、高校文物、历史建筑等信息资源研究之上,适时完善“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概念,并明晰其外延与内涵。首先,追本溯源,依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沿革史,探讨国内外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的认知与实践演进过程,从中找寻与之关联的保护思想与行动之鉴;其次,将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研究对象一分为三:可移动高校教育遗产资源、不可移动高校教育遗产资源、无形高校教育遗产资源,进而分析其所蕴含的价值与特征、体系分类及资源评选原则;再次,论述高校教育遗产资源普查与筛选原则,制定不同载体遗产资源信息化规范,以挖掘资源、即时拍摄、口述访谈、宣传征集、补充采集五条主线为一体开展遗产资源采集工作,对其资源进行编目,以期达到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的系统研究。基于上述理论研究,笔者以高校名人档案资源建设作为应用案例,针对高校名人档案资源建设的采集、鉴定、整理等全过程模型展开论述,验证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构建的可操作性,并以山东科技大学宋振骐院士档案资源采集实例为现实依据,为高校名人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提供参照作用;进而提出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模型,期望实现实体与信息传承和保护的有机统一;依照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特性,倡导政府、高校等相关保护主体实施切实可行的保护与应用技术。

楚家麟[8](2019)在《本钢一铁厂1号高炉区保护性利用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保护工业遗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认同,其已成为了一座城市的标志。而对于最具价值的文物类工业遗产来说,现阶段的研究成果相当匮乏。文物类工业遗产不同于祠堂、寺庙等传统古建筑以及办公、教育等近代建筑,虽同属于文物保护单位,但不同之处有四。首先,工业遗产以生产功能功能为主,建筑体量、空间环境、服务对象均不同于民用建筑;其次,现存的工业遗存整体质量多数较差,有的已荒废多年;再次,现有工业遗存位置大多已位于城市中心区及周边,原有生产需求大量工人,导致周边存在大量居民生活区域,设施条件极其落后;最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要求远高于一般工业遗存,对其利用措施的选择上限制较多,使保护与利用成为了新的矛盾点。因此,本文通过对本钢一铁厂1号高炉区的保护性利用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设计策略,从功能、空间、结构、设施几个方面提出保护性利用思路,并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对文物保护原则的基本要求,促进城市发展,服务社区生活,探索出一条对文物类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路。本文以本钢一铁厂1号高炉区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文物保护角度来讨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阐述课题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着重从东北工业振兴和辽宁工业发展两方面说明保护工业遗产的重要性。接着总结了国内外对工业遗产,尤其是文物类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现状和不足,提出了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并根据研究课题性质确定了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历史沿革,对本钢一铁厂和1号高炉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提炼其价值核心,即工业文化,并为接下来的保护性利用提供历史依据。第三章对1号高炉区的现状做调查分析,从周边环境、场地现状、建筑质量、设备条件等方面进行阐述,尤其针对文物建筑的材料、结构、基础三方面加以检测,保证其安全性,为保护性利用提供可操作的基础。第四章结合文物遗产保护要求,提出本钢一铁厂1号高炉区保护性利用的原则与定位。第五章论述1号高炉区的保护性利用设计策略,并提出本溪钢铁工业文化研究中心设计方案。第六章为结语,对本文核心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提出展望。

曹福然[9](2019)在《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全面革新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工业化进程在世界城市范围内经历广泛的结构性调整,由此在衰退的城市中出现大量的工业遗产,成为亟待城市管理者解决的重要难题。从本质上看,城市中的工业遗产问题源于工业的衰退,而工业的衰退则由城市发展的动态性与工业化的自我革命性所导致。二战后,英国面临严峻而普遍的城市衰退问题,同时大量工业建筑、构件及元素被弃置不管,严重阻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随着城市管理理念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大众审美的改变,英国开启依托工业遗产的城市复兴运动,并在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两者间产生较好的互益效应。通过研习英国大量第一手资料及调研典型案例地,立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对工业遗产的解读,以彼得·霍尔“城市发展阶段”、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及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为理论支撑,论文首先关联研究英国城市的发展与工业遗产的转型,耦合英国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并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工具,研究英国城市与工业遗产的利益相关性。最后通过类型学框架图,本文将英国可供开发的工业遗产分为三类并举例说明。首先,论文分析英国工业遗产对城市复兴的促进与发展。通过研究工业考古对城市工业社区福祉的提升、工业遗产档案对城市工业历史阐释的丰富、工业遗产文化教育对城市工业文化核心的传承、工业遗产景观对城市环境布局的优化、工业遗产博物馆对城市形象维度的延展、工业遗产旅游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论证以工业文化为导向对复兴策略的优化、以工业精神为导向对复兴内涵的充实、以怀旧情怀为特色对复兴效度的增强。其次,论文分析英国城市复兴对工业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通过研究城市文化对工业遗产保护关键点的强化、城市工业社区对工业遗产保护力度的夯实、城市文化地标对工业遗产传承精髓的塑造、城市文化空间对工业遗产传承平台的搭建、城市文化区对工业文化物质化发展的增强、城市创意产业对工业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推进,论证城市复兴对工业遗产保护的促进作用、城市复兴对工业遗产传承的推动作用、城市复兴对工业文化发展的优化作用。再次,论文实证研究互益效应在英国世界遗产铁桥峡谷地区的作用。通过论述该区发展历程与工业化进程,厘清该区三大利益相关者的作用与定位,研究该区十座工业遗产博物馆对地区经济复苏的促进、地区核心工业遗产景观对地区文化构建的推动,论证地区工业遗产对其复兴运动的促进;研究地区复兴对工业社区福祉的提升、地区复兴对工业文脉的传承,论证铁桥峡谷地区复兴对工业遗产的推动。最后,论文分析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对中国的启示。当前我国部分工业城市已经或即将进入去工业化后的衰退阶段,正在或将要面临与英国类似的各类城市问题,因此英国的经验与教训能够对我国产生一定的价值。基于此,论文结合相关文件、数据及案例,分析中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的两大现状、三大问题、三点原因、五点潜力、五大价值,并提出十一点提升策略,由此实现论文对中国的现实意义与借鉴价值,并完成针对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从理论到实践的综合研究。

区少铨(Au Siu chuan)[10](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二、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及第22届代表大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及第22届代表大会(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1.1.2 研究范围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述
        1.3.3 小结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2.1 藏品价值体系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2.2 本体价值利用
        2.2.1 陈列展览
        2.2.2 科学研究
        2.2.3 文物复制、仿制
        2.2.4 藏品着书出版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2.3 情感价值利用
        2.3.1 社会教育活动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2.3.3 新媒体传播
    2.4 发展价值利用
        2.4.1 数字化利用
        2.4.2 文创产品开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4.1.1 广度问题
        4.1.2 深度问题
        4.1.3 频率问题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4.2.1 藏品研究不足
        4.2.2 展览场地限制
        4.2.3 利用方式单一
        4.2.4 利用观念狭隘
        4.2.5 藏品的同质化
        4.2.6 专业人才缺乏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4.3.1 法规尚待完善
        4.3.2 利用资金不足
        4.3.3 缺少馆际交流
        4.3.4 外界参与性低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5.1.2 文物登录制度
        5.1.3 重视科学研究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5.3.3 文创产品开发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6.1.2 技术系统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6.2.1 人工智能概述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7.2.1 技术背景
        7.2.2 模块设计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7.2.4 具体工作流程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7.3.1 研究背景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7.3.3 损失函数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3.7 小结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4.2.1 岁奏制度
        4.2.2 祭祀制度
        4.2.3 守护制度
        4.2.4 维修制度
        4.2.5 惩罚制度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5.2.1 祭祀制度
        5.2.2 巡查守护制度
        5.2.3 保养维护制度
        5.2.4 修缮制度
        5.2.5 惩罚制度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5.3.1 修缮工程背景
        5.3.2 修缮工程始末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6.2.1 岁奏制度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6.2.3 维修制度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6.5.1 西安城垣概述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7.1.1 西安碑林概况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7.2.1 崇圣寺概况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7.3.1 灞桥概述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图录
    表录
    附表
    附文
    附图
致谢

(3)旧城改造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 ——以临汾市城壕沟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五、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章 旧城改造中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发展历史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旧城改造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概述
        一、我国旧城改造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概述
        二、世界范围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概述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有机更新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三、历史文化遗产与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与利用
第二章 临汾市城壕沟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第一节 城壕沟改造的法律依据
        一、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三、保护原则
    第二节 城壕沟历史背景及留存状况调查
        一、历史背景及特色调查
        二、留存现状
    第三节 城壕沟片区改造环境调查与规划
        一、片区环境调查
        二、改造规划
    第四节 城壕沟片区改造方案实施
        一、古城遗址区域
        二、城市功能建设和基础设施完善
    第五节 城壕沟片区改造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分析
        一、城壕沟片区改造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构成
        二、保护机制的运作
第三章 城壕沟片区改造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结果
        一、问卷调查基本介绍
        二、问卷调查结果
    第二节 调查问卷、方案改造效果及问题分析
        一、问卷调查信度、效度及相关性分析
        二、改造方案改造效果分析
        三、改造方案问题分析
第四章 国内典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
    第一节 苏州胥门地段改造案例
        一、改造原因和保护对象
        二、胥门地段改造规划和实施
        三、胥门地段改造目的
    第二节 南京石头城明城墙风貌带整治案例
        一、改造原因和保护对象
        二、石头城风貌带整治规划与实施
        三、石头城明城墙风貌带改造目的
    第三节 实践总结与经验归纳
        一、法律支持与保护原则
        二、规划制定与实施
第五章 现行保护机制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旧城改造中现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分析
        一、旧城改造中现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构成
        二、保护机制的运作流程
    第二节 政策与完善建议
        一、政策建议
        二、针对现有保护机制的完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古城遗址区域改造意见调查

(4)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表

(5)大同“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复建古城”热潮
        1.1.2 大同“古城保护”建设实践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前置概念辨析
        1.3.1 文化遗产保护及其真实性、完整性原则
        1.3.2 历史城市、历史城区与历史地段
        1.3.3 大同老城区与“古城”
    1.4 研究范围与时间跨度
        1.4.1 研究范围
        1.4.2 时间跨度与层次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综述
        1.6.1 大同城市历史演变情况与历史遗存的相关研究
        1.6.2 大同“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相关研究
2 大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情况及其特征
    2.1 近代以前的城市形成、建设与变迁过程
        2.1.1 秦汉时期至明代之前的城市形成与建设情况
        2.1.2 明清时期的城市形成与建设情况
    2.2 近代至20世纪九十年代的城市建设、规划及发展过程
        2.2.1 1840至1937年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情况
        2.2.2 1937至1949年的城市发展与规划情况
        2.2.3 1949至1985年的城市发展与规划情况
    2.3 建国以来的城市历史保护工作回顾
        2.3.1 1949至1998年的历史保护工作回顾
        2.3.2 1998至2005年的历史保护工作回顾
    2.4 小结
3 “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的背景、启动与调整过程
    3.1 实践的背景
        3.1.1 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3.1.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3.2 实践的前期启动
        3.2.1 2006年版城市总体规划
        3.2.2 2008年《关于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的决定》
    3.3 实践过程中的规划调整
        3.3.1 2014年版城市总体规划
        3.3.2 2014年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3.3.3 2016年《古城更新建设指引》
        3.3.4 2017年版城市总体规划
    3.4 小结
4 “古城保护”建设实践中的历史城区空间形态变化过程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4.2 建筑与空间类型的变化情况与特征
        4.2.1 2008年建筑与空间类型分布情况
        4.2.2 2010年建筑与空间类型变化特征
        4.2.3 2012年建筑与空间类型变化特征
        4.2.4 2014年建筑与空间类型变化特征
        4.2.5 2015年建筑与空间类型变化特征
        4.2.6 2017年建筑与空间类型变化特征
    4.3 空间使用功能的变化情况与特征
        4.3.1 居住类功能
        4.3.2 服务类功能
        4.3.3 教育类功能
        4.3.4 开放绿地及景点类功能
        4.3.5 道路交通类功能
        4.3.6 空置及待定功能
    4.4 代表性遗产修复项目的实际修复情况
        4.4.1 华严寺
        4.4.2 明代城墙
        4.4.3 代王府
        4.4.4 传统四合院
    4.5 小结
5 “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的主体作用、理念形成及调整过程
    5.1 实践前期的建设理念形成与调整(2008年至2012年)
        5.1.1 实践前期的理念背景与形成
        5.1.2 实践前期过程中的理念调整
    5.2 实践中期的建设理念调整(2013年至2015年8月)
        5.2.1 主导方调整后的实践理念变化
        5.2.2 质疑与回应
    5.3 新时期的实践建设理念调整(2015年8月至2017年)
    5.4 小结
6 “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的关键问题思考
    6.1 建设实践的遗产保护理念与方式辨析
        6.1.1 真实性
        6.1.2 完整性
        6.1.3 不改变原状原则
    6.2 建设实践的人口疏解问题
        6.2.1 历史城市人口疏解的研究回顾及思考
        6.2.2 大同历史城区人口与资源的过度疏解
        6.2.3 对于人口疏解问题的思考
    6.3 建设实践的资金运作逻辑
        6.3.1 建设实践的资金运作逻辑
        6.3.2 疏解人口与资源的配置特征与解释
        6.3.3 资金运作逻辑对大同城市的影响
    6.4 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1.1 大同历史城市建设情况与“古城保护”建设实践发展变化过程梳理
        7.1.2 “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的空间变化、主体作用变化过程整理
        7.1.3 “古城保护”建设实践中的三个关键性问题思考
    7.2 进一步的思考、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的实质
        7.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表索引
    B. 基础资料
作者简历

(6)价值评估视角下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 ——以湖贝古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1.1.1 重要性——古村落的价值逐渐被重视
        1.1.2 稀缺性——古村落正在快速消亡
        1.1.3 紧迫性——湖贝古村正处于拆除重建的紧急关头
        1.1.4 局限性——价值评估体系仍需不断完善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创新点
        1.3.1 研究对象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古村落价值评估、保护与活化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2 古村落价值评估理论研究
        2.2.1 古村落价值的相关研究
        2.2.2 古村落价值评估的相关研究
        2.2.3 古村落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2.3 古村落保护发展历程
        2.3.1 国外
        2.3.2 国内
    2.4 古村落保护与活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湖贝古村的价值评估
    3.1 湖贝古村的基本概况
    3.2 湖贝古村的发展历程
        3.2.1 改革开放前
        3.2.2 改革开放后
    3.3 湖贝古村的综合调查
        3.3.1 物质空间——村落环境方面
        3.3.2 行为活动——传统生活方面
        3.3.3 精神层面——历史文化方面
        3.3.4 湖贝古村综合调查小结
    3.4 湖贝古村的价值评估
        3.4.1 构建评估体系
        3.4.2 评估方法、结果与证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保护与活化案例研究
    4.1 案例选取理由
    4.2 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4.2.1 多方力量参与与观念转变——蓝屋建筑群保护案
        4.2.2 新旧结合与文化交融的建筑更新——绿屋动漫中心与荷美楼
        4.2.3 构建政府、社会机构、专业人士的伙伴关系
    4.3 北京大栅栏有机更新计划
        4.3.1 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模式
        4.3.2 空间微改造,激发社区活力——“微杂院”改造
        4.3.3 城市策展,彰显城市魅力——北京国际设计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湖贝古村的保护与活化
    5.1 价值评估结果分析
        5.1.1 价值评估结果
        5.1.2 价值评估结果与最新更新方案的矛盾
    5.2 湖贝古村的保护
        5.2.1 保护原则
        5.2.2 保护路径
    5.3 湖贝古村的活化
        5.3.1 活化原则
        5.3.2 活化路径
    5.4 保护与活化思路的反思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附录2 《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
    附录3 《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估指标体系》
    附录4 《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评估指标》
    附录5 《历史建筑物评估表格》(香港)
    附录6 《武汉市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
    附录7 《英国保护区的划定、评估与管理》
    附录8 《美国赋有历史价值住宅的准则评估与记录》
    附录9 《澳大利亚国家遗产评估准则》
    附录10 《日本重要文化财(建造物)指定基准》
    附录11 《历史建筑评估标准》(中规院·深圳分院2011 年版)
    附录12 《改革开放前历史风貌区评估标准》(中规院·深圳分院2011 年版)
    附录13 《改革开放后历史风貌区评估标准》(中规院·深圳分院2011 年版)
致谢

(7)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演进脉络
    2.1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沿革及文化遗产形成简述
    2.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认知与实践演变
    2.3 本章小结
3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理论概述
    3.1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研究对象
    3.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体系分类
    3.3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价值及特征
    3.4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评选原则
    3.5 本章小结
4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与筛选
    4.1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原则
    4.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机制
    4.3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
    4.4 本章小结
5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规范
    5.1 文化遗产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5.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数字化设计原则
    5.3 不同载体类型数字化工作规范
    5.4 本章小结
6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采集与整理编目
    6.1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采集途径
    6.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整理与编目
    6.3 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采集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建设实例——以高校名人档案为例
    7.1 高校名人档案制度建设
    7.2 高校名人档案建档标准
    7.3 高校名人档案资源采集
    7.4 高校名人档案资源鉴定
    7.5 高校名人档案资源整理
    7.6 本章小结
8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
    8.1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模块设计
    8.2 相关技术实施方案
    8.3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
    8.4 本章小结
9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保护与应用
    9.1 健全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法律规范
    9.2 积极引入国外文化遗产登录制度
    9.3 引导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9.4 提升高校教育文化遗产宣传水平
    9.5 本章小结
10 结语
    10.1 论文总结
    10.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本钢一铁厂1号高炉区保护性利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产业结构的调整所带来的旧工业区的衰败和遗弃
        1.1.2 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城市功能布局改变
        1.1.3 对工业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为文物类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利用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1.2.2 为本钢一铁厂1号高炉区的保护性利用提供可实施方案
    1.3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
        1.3.1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
        1.3.2 辽宁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和实践
        1.3.3 国内外相关案例综述
    1.4 研究对象界定及创新点
        1.4.1 对象界定及概念阐述
        1.4.2 研究对象的价值定位
        1.4.3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料搜集
        1.5.2 实地调查
    1.6 研究框架
2 本钢一铁厂及其1号高炉区的历史沿革
    2.1 本溪地区古代煤铁业的发展(1905年前)
    2.2 日本大仓财阀对本溪资源的掠夺(1905年-1910年)
    2.3 中日合办时期(1910年-1931年)
    2.4 日本帝国主义独占本溪煤铁公司时期(1931年-1945年)
    2.5 解放战争时期的本溪湖煤铁公司(1945年-1948年)
    2.6 恢复生产时期(1949年-1957年)
    2.7 “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及第二次扩建时期(1958年-1976年)
    2.8 改革开放之后(1976年至今)
    2.9 本章小结
3 本钢一铁厂1号高炉区的保护现状
    3.1 本钢一铁厂总体现状调查
    3.2 本钢一铁厂1号高炉区的设施设备的保护情况
        3.2.1 高炉塔
        3.2.2 斜桥式料车上料机
        3.2.3 热风炉与烟囱
        3.2.4 出铁场内部设备
        3.2.5 其他设备和设施
    3.3 本钢一铁厂1号高炉区出铁厂房的保护现状
    3.4 本钢一铁厂1号高炉区卷扬机楼与仪表楼的保护现状
    3.5 本钢一铁厂1号高炉区休息楼与值班楼的保护现状
    3.6 一铁厂号高炉区其他建构筑物的保护现状
        3.6.1 上料通廊
        3.6.2 转运站
        3.6.3 炉前综合楼
        3.6.4 高炉平台
    3.7 本章小结
4 本钢一铁厂1号高炉区保护性利用的原则和定位
    4.1 保护原则
        4.1.1 真实性
        4.1.2 最小干预
        4.1.3 完整性
        4.1.4 可逆性
        4.1.5 可识别性
    4.2 保护性利用的定位及其依据
    4.3 本章小结
5 本钢一铁厂1号高炉区保护性利用设计策略
    5.1 原有建筑功能的转化与延续
        5.1.1 以工业文化为主导的功能转化
        5.1.2 以空间尺度为基础的功能延续
    5.2 对原有工业空间的重塑
        5.2.1 凸显工业形象,整合场地关系
        5.2.2 尊重文物现状,强调空间划分的可逆性
        5.2.3 围绕工业设施,构建空间焦点
    5.3 安全性与舒适度的提升
        5.3.1 消防疏散体系的构建
        5.3.2 卫生设施的选择与布置
        5.3.3 原有建筑的保温处理
    5.4 工业设施对工业文化的象征表达
        5.4.1 形象塑造
        5.4.2 展陈利用
    5.5 本溪钢铁工业文化研究中心设计方案
        5.5.1 项目概述
        5.5.2 功能定位
        5.5.3 流线组织
        5.5.4 建筑利用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保护性利用设计方案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外城市复兴研究现状述评
        三、国内外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关联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重难点
        一、创新点
        二、重难点
        三、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的界定
        一、工业遗产及其特点、类型、价值
        二、城市复兴及其目标、原则、策略
    第二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语境中的工业遗产
        一、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工业遗产的推崇
        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地位及其对工业遗产的强调
        三、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对工业遗产的重视
    第三节 核心理论
        一、彼得·霍尔的“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二、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三、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
    第四节 英国可供开发工业遗产类别
        一、工业生产类遗产
        二、工业交通类遗产
        三、工业社会类遗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国城市的复兴、工业遗产的转型及两者利益相关性
    第一节 城市的衰落与复兴
        一、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形成
        二、去工业化进程的开启
        三、后现代城市的提出
    第二节 城市复兴的演进
        一、物质与社会复兴时期(1950s-1970s)
        二、企业复兴时期(1980s)
        三、邻区更新时期(1990s-2010)
        四、紧缩时代的复兴(2010至今)
    第三节 工业遗产的转型:适应性再利用
        一、工业考古在城市中的渐进开展
        二、工业遗产景观在城市中的提出与保护
        三、工业遗产档案在城市中的存留与价值
        四、工业遗产博物馆在城市中的有效建立
        五、工业遗产旅游在城市中的勃兴
        六、工业遗产文化教育在城市中的倡议与发展
    第四节 城市复兴关联工业遗产的利益相关者及互动关系
        一、工业遗产主导的两对互动关系
        二、地方政府主导的两对互动关系
        三、空间环境主导的两对互动关系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国工业遗产助力城市复兴的推进发展
    第一节 工业文化为导向对复兴策略的优化
        一、工业考古提升城市工业社区的福祉
        二、工业遗产档案丰富城市工业历史的阐释
    第二节 工业精神为核心对复兴内涵的充实
        一、工业遗产文化教育传承城市工业文化的核心
        二、工业遗产景观优化城市环境的布局
    第三节 怀旧情怀为特色对复兴效度的增强
        一、工业遗产博物馆延展城市形象的维度
        二、工业遗产旅游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国城市复兴促进工业遗产的传承保护
    第一节 城市复兴促进工业遗产保护
        一、城市文化强化工业遗产保护的关键点
        二、城市工业社区夯实工业遗产保护的力度
    第二节 城市复兴推动工业遗产传承
        一、城市文化地标塑造工业遗产传承的精髓
        二、城市文化空间搭建工业遗产传承的平台
    第三节 城市复兴优化工业文化发展
        一、城市文化区增强工业文化的物质化发展
        二、城市创意产业推进工业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铁桥峡谷地区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的互益效应作用
    第一节 铁桥峡谷的辉煌与衰退
        一、塞文河对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达尔比家族的工业技术创新与工业精神
        三、铁桥峡谷——英国首个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型
        四、铁桥峡谷的衰退
    第二节 铁桥峡谷区域复兴关联工业遗产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一、社区与志愿者的重要贡献
        二、铁桥峡谷博物馆信托基金的重要作用
        三、铁桥国际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重要影响
    第三节 铁桥峡谷工业遗产对地区复兴的推动
        一、十座工业遗产博物馆促进地区经济的复苏
        二、核心工业遗产景观推动地区文化的构建
    第四节 铁桥峡谷地区复兴对工业遗产的反哺
        一、地区复兴提升工业社区的福祉
        二、地区复兴传承地区的工业文脉
    第五节 本章小节
第七章 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我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的进程与现状
        一、学术研究起步较晚
        二、实践案例发展有限
    第二节 现存的问题及原因
        一、认知理念相对落后
        二、城市创意产业与工业文化结合有限
        三、城市优势与工业遗产开发失焦
        四、工业化进程迅猛
        五、农业文化的影响
        六、发展路径不同
    第三节 中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的互益潜力
        一、潜在资源丰厚,时机恰当
        二、早期管理经验丰富,物质基础较好
        三、工业遗产饱含中国特色
        四、老工业城区需求旺盛
        五、工业化的特殊性赋予的优势
    第四节 中国工业遗产与城市互益效应的价值分析
        一、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环节
        二、构成中国城市肌理的重要物证及人文遗存
        三、形成针对中国不同群体在不同方面的重要价值
        四、促成国计民生的改善及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操的培养
        五、实现对中国城市开展工业遗产旅游的多方价值
    第五节 中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的提升策略
        一、提升认知理念水平
        二、重视城市创意产业与工业文化的有机结合
        三、基于城市优势,聚焦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第六节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10)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目说明
    二、选题意义
        (一) 研究的意义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三、研究现状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小结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三、行政管理
        四、课程与教学法
        五、学生表现
        六、财政收入来源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五、学生培育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小结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后记

四、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及第22届代表大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旧城改造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 ——以临汾市城壕沟改造为例[D]. 田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4]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02)
  • [5]大同“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研究[D]. 游奕辉. 浙江大学, 2019(02)
  • [6]价值评估视角下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 ——以湖贝古村为例[D]. 何阳明. 深圳大学, 2019(01)
  • [7]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研究[D]. 平伟.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8]本钢一铁厂1号高炉区保护性利用设计研究[D]. 楚家麟.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9]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研究[D]. 曹福然.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10]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暨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