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海绵样变性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一、彩超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2例(论文文献综述)

乐盈[1](2020)在《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诊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门静脉狭窄/闭塞(Portal vein stenosis/occlusion,PVS/O)的危险因素,总结其治疗经验,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实施的儿童肝移植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VS/O分为PVS/O组和非PVS/O组,对比两组病例资料,分析术后可能发生PVS/O的相关风险因素;总结PVS/O的诊治经验,按首次球囊扩张术后是否发生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探索经皮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的可能相关风险因素。结果:200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共实施113例儿童肝移植手术,其中31例患儿因死亡或病例资料不全而未纳入本研究,有效病例82例,PVS/O组16例,非PVS/O组66例。分析结果显示Kasai手术史(PVS/O组:8/16,非PVS/O组:14/66,P=0.020)、受体门静脉主干直径(PVS/O组:4.0±0.9mm,非PVS/O组:5.8±1.5mm,P=0.000)、供受体门静脉直径差(PVS/O组:4.7±2.4mm,非PVS/O组:3.2±2.0mm,P=0.031)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性别、体重、供体门静脉直径、PELD评分、无肝期、移植物体重比(Graft recipient body weight ratio,GRWR)、手术时间、术后是否合并胆道并发症、术后是否有腹腔感染、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总住院天数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6例PVS/O患儿首次治方式疗均为经皮球囊扩张术,3例PVO治疗失败,13例PVS术中取得满意效果。13例患儿经首次球囊扩张治疗后有6例发生再狭窄,再狭窄发生率为46.2%,其中2例患儿行支架置入术,随访期间支架通畅性良好。对比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的临床资料,患儿移植时供受体门静脉直径差(再狭窄组:6.7±1.3mm,非再狭窄组:4.3±2.6mm,P=0.001)、球囊扩张术前狭窄段压力(再狭窄组:32.2±3.9cmH2O,非再狭窄组:22.4±5.1cmH2O,P=0.003)、球囊扩张术后门静脉压力(再狭窄组:23.3±4.4cmH2O,非再狭窄组:15.6±3.7cmH2O,P=0.006)、狭窄段直径(再狭窄组:1.7±0.6mm,非再狭窄组:2.6±0.3mm,P=0.006)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性别、体重、移植时年龄、移植时体重、GRWR、移植后狭窄发生时间、球囊扩张术后狭窄段直径、球囊扩张术前狭窄段流速、球囊扩张术后狭窄段流速、扩张球囊大小、手术时间在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受体门静脉发育不良、供受体门静脉不匹配、Kasai手术史是移植术后发生PVS/O的危险因素;2.经皮球囊扩张治疗儿童肝移植术后PVS安全、有效,但再狭窄发生率高,反复扩张无效的病例需行支架置入术;再狭窄的发生与PVS初始严重程度相关,移植时供受体门静脉直径差异过大、球囊扩张治疗前和扩张后后狭窄段的压力过高可能是预测再狭窄的指标。

李劲颐[2](2019)在《1122例年龄>28天的住院儿童便血病因构成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我院近1年来全院收治的年龄>28天的便血儿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童便血病因构成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提高对儿童便血病因的认识,协助临床诊疗,改善疾病预后。对象与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10月1日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以便血为主诉收治入院的1122例年龄>28天的患儿,利用SPSS 21.0及Excel 2016软件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122例便血患儿中,以LGIB为主,有793例(70.7%),其次为全身疾病223例(19.9%)、UGIB 90例(8.0%)及OGIB 16例(1.4%);前10位病因依次为肠套叠447例(39.8%)、HSP 160例(14.3%)、肠炎115例(10.3%)、肠息肉94例(8.4%)、肛周疾病77例(6.9%)、消化道畸形58例(5.2%)、PU 46例(4.1%)、血液系统疾病43例(3.8%)、EGV27例(2.5%)、OGIB 16例(1.4%)。2.不同年龄段便血儿童出血部位及病因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345.280,P<0.001;?2=791.217,P<0.001),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均以LGIB为主,而学龄期组、青春期组则以全身疾病为主。各年龄组前3位病因分别为:婴儿组:肠套叠、肠炎、消化道畸形;幼儿组:肠套叠、肠息肉、肠炎;学龄前期组:HSP、肠息肉、肛周疾病;学龄期组:HSP、肛周疾病、肠息肉;青春期组:HSP、PU、血液系统疾病。3.性别在出血部位构成和具体病因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5.022,P=0.170;?2=15.536,P=0.077),男女便血病因前3位均依次均为肠套叠、HSP、肠炎。4.各年龄组在便血病程及住院时间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73.647,P<0.001;H=200.595,P<0.001):婴儿组便血病程短于其余4个组,住院时间短于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组。各病因在便血病程及住院时间长短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H=682.423,P<0.001;H=543.089,P<0.001):肠息肉便血病程最长,为165(1730)天,其次为肛周疾病(60(11825)天),两者除消化道畸形和OGIB外,高于其它病因,同时肠套叠患儿便血病程(1(1365)天)均短于其它病因。肠套叠患儿住院时间(2(121)天)与肛周疾病(3(210)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短于其它病因;消化道畸形、OGIB、HSP、EGV为住院时间最长的病因。5.各年龄组及性别在发病季节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季节出血部位及便血病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38.928,P<0.001;χ2=63.869,P<0.001):夏季LGIB构成比(81.5%)高于春(68.3%)、秋(65.5%)、冬季(61.4%),全身疾病构成比(11.7%)则低于其它季节。夏季HSP构成比(6.8%)低于春(17.0%)、秋(16.7%)、冬季(20.8%),而春季消化道畸形构成比(7.2%)高于秋季(2.1%),余病因在各季节构成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不同出血部位其血便性状及病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3.731,P<0.001;χ2=861.337,P<0.001):UGIB中黑便率(64.4%)高于LGIB(3.5%)及全身疾病(46.2%),LGIB中大便带血率(83.7%)及大便带血+便后滴血率(9.8%)均高于UGIB及全身疾病。不同血便性状前3位病因依次为:黑便:PU(73.9%)、HSP(50.6%)、EGV(40.7%),大便带血:肠套叠(96.9%)、肠炎(89.6%)、OGIB(81.3%),便后滴血:肛周疾病(9.1%)、EGV(7.4%)、血液系统疾病(4.7%),黑便+大便带血:消化道畸形(15.5%)、EGV(11.1%)、PU(10.9%),大便带血+便后滴血:肠息肉(40.4%)、肛周疾病(40.3%)、肠炎(5.2%)。7.便血儿童常见伴随症状前10位依次为呕吐(50.3%)、腹痛(29.1%)、发热(19.8%)、呕血(19.4%)、皮疹(19.0%)、腹泻(11.5%)、面色苍白(6.1%)、便秘(4.5%)、头晕(4.3%)、肛门脱出物(2.2%)。各出血部位及病因常见伴随症状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GIB中呕吐率(56.7%)高于UGIB(31.1%)、全身疾病(36.8%);UGIB中呕血率(36.7%)高于LGIB(20.6%)及全身疾病(9.4%),头晕发生率(22.2%)也高于LGIB(2.1%)及全身疾病(3.1%);全身疾病(76.7%)腹痛率高于UGIB(45.6%)、LGIB(13.7%);皮疹发生率(86.5%)也高于其余3组。而常见伴随症状前5位各前3位病因依次为:呕吐:肠套叠(88.6%,396/447例)、HSP(46.9%,75/160例)、PU(34.8%,16/46例);腹痛:HSP(100.0%,160/160例)、OGIB(62.5%,10/16例)、EGV(51.9%,14/27例);发热:肠炎(40.9%,47/115例)、肠套叠(27.5%,123/447例)、EGV(22.2%,6/27例);呕血:肠套叠(36.2%,162/447例)、PU(34.8%,16/46例)、EGV(33.3%,9/27例)皮疹:HSP(98.8%,158/160例)、血液系统疾病(23.3%,10/43例)、OGIB(6.3%,1/16例)。8.不同病因其主要实验室指标有差异(P均<0.001):UGIB入院时首次Hb低于其它3组疾病,而全身疾病D-二聚体高于其它3组;UGIB中BUN、Cr均高于LGIB,但BUN/Cr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对BUN/Cr是否能判断UGIB、LGIB,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565,95%置信区间为0.4990.630,P=0.045;以BUN/Cr=31.5作为分界点对应的约登指数最大(相应的约登指数为0.143,所对应的灵敏度为58.9%,特异度为55.4%)。HSP、肠套叠WBC高于其它病因,且HSP的N百分比高于其它病因;血液系统疾病及EGV的PLT明显低于其它病因;消化道畸形、PU、EGV所致Hb均值在90g/L以下,明显低于其它病因,而HSP及肛周疾病Hb均值高于120g/L;肠炎中EOS绝对值计数高于其它病因,其它病因间EOS绝对值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肠套叠患儿年龄为9月(2月14岁2月),74.1%发生在1岁以内,95.1%发生在3岁以内。其中8例继发于轮状病毒肠炎,1例继发于HSP,并于术中发现结肠绒毛管状腺瘤、升结肠肿瘤、降结肠巨大息肉各1例。回回结型肠套叠肠坏死率(33.3%)高于回结型(14.8%)(?2=4.202,P=0.04)。肠坏死组住院时间、WBC及PT高于非坏死组;早产儿、有呕吐或呕血症状的患儿空气灌肠失败率较足月儿、无呕吐或呕血症状患儿高;不同年龄段空气灌肠失败率不一致,婴儿组及青春期组空气灌肠失败率均高于幼儿组;空气灌肠失败组与成功组相比,N百分比、D-二聚体更高,Hb、白蛋白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HSP以学龄期儿童为主,有89例(55.6%)。有110例(68.7%)以双下肢皮疹为首发症状,余50(31.3%)例均以腹痛起病;50例患儿中有48例在腹痛后5(120)天内出现皮疹,2例患儿病程中未出现皮疹。共32例完善了胃镜检查,均有粘膜下充血,大部分有不同程度水肿、糜烂,3例有溃疡表现(2例胃溃疡、1例十二指肠溃疡);其中以胃窦、胃体、十二指肠球降部炎症为主,无一例食管受累。共92例(57.5%)合并紫癜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组的年龄、住院时间、WBC、N百分比、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高于HSP非肾炎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肠炎病因中以感染性肠炎(47.0%)和食物蛋白过敏性肠炎(40.0%)为主。在54例感染性肠炎中,28/54例大便培养阳性,25/28例病原为沙门氏菌(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12/25例),1/28例大肠埃希菌,2/28例白色假丝酵母菌;有2/54例涂片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感染性肠炎与食物蛋白过敏性肠炎两组均以婴儿组为高发年龄段,但食物蛋白过敏性肠炎患儿年龄(1(1138)月)小于感染性肠炎患儿(12.5(1163)月)(P<0.001)。食物蛋白过敏性肠炎的便血病程、一级亲属过敏史比例、血小板、EOS百分比、EOS绝对值计数均高于感染性肠炎组;但发热率和N百分比,低于感染性肠炎组。两组患儿过敏史率、皮疹率、WBC、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12.肠息肉好发于学龄前期儿童(37.2%),其中直肠息肉为63例(67.0%),乙状结肠息肉15例(16.0%),降结肠息肉9(9.6%),横结肠2例(2.1%),余4例(4.3%)为结直肠多发息肉,1例(1.1%)为结肠多发息肉。肠息肉直径为2(0.85)cm。不同年龄段肠息肉好发部位及各部位息肉病例的H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16.343,P=0.663;F=1.648,P=0.169)。不同部位息肉其直径不同(P<0.001):降结肠息肉中大息肉(≥2cm)构成比(100.0%)高于直肠(39.0%),肠腔其余部位大息肉构成比无差异;大息肉组N百分比及PT均高于小息肉组,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58例消化道畸形中MD有46例(79.3%),年龄为4.8岁(3月12.8岁),男女比例为3.18:1,其Hb为82.0±2.8g/L。99mTcO4-异位胃粘膜显像诊断MD的灵敏度为76.3%,特异度为76.9%,阳性预测值为90.6%,阴性预测值为47.4%,诊断准确度为76.5%;而腹部彩超与99mTcO4-异位胃粘膜显像相比,McNemar Test P=0.043<0.05;Kappa=0.062<0.2,P=0.628>0.05,不能认为两种检查方式对MD诊断率有一致性。MD中有26例(56.5%)胃粘膜异位(其中男性21例占80.8%),1例(2.2%)胰腺异位,1例(2.2%)胃粘膜+胰腺异位。而99mTcO4-异位胃粘膜显像诊断MD中异位胃粘膜的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18.8%,阳性预测值为55.2%,阴性预测值为33.3%,诊断准确度为50.0%。14.PU占UGIB的51.1%,好发于青春期患儿,男女之比为37:9=4.11:1。其中胃溃疡13例(28.3%),十二指肠溃疡33例(71.7%)。各年龄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构成比有差异(?2=18.339,P<0.001):青春期十二指肠溃疡构成比(100.0%)明显高于幼儿组(41.7%)及学龄前期组(0.0%)。胃溃疡的呕血率(69.2%)高于十二指肠溃疡(21.2%);十二指肠溃疡的BUN、Cr值均高于胃溃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Hb、BUN/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C-UBT与RUT两种检查方式对针对Hp感染率的检出无一致性(Kappa=-0.070,P=0.361;McNemar Test=0.001<0.05);但RUT和病理检查两种检查方式对Hp感染检出率有较强一致性(Kappa=0.667,P=0.006;McNemar Test=0.5>0.05)。结论本组儿童便血病因以LGIB为主,其次为全身疾病、UGIB,前10位病因依次为肠套叠、HSP、肠炎、肠息肉、肛周疾病、消化道畸形、PU、血液系统疾病、EGV、OGIB。不同年龄段便血病因构成不同,在本组中婴幼儿便血首位病因为肠套叠,但年长儿均为HSP。伴呕血、黑便提示UGIB可能性大,而出现便后滴血并伴便秘或肛门脱出物需考虑肠息肉及肛周疾病,合并呕吐需首先考虑肠套叠而非UGIB。便血患儿,WBC明显升高时需考虑HSP、肠套叠合并肠坏死可能;PLT明显降低时除血液系统疾病外还需考虑EGV;若合并中重度贫血需考虑到消化道畸形、PU、EGV,反之若Hb正常应考虑肛周疾病、HSP等出血量常较小的疾病,但BUN/Cr比值是否能鉴别UGIB或LGIB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此外,年长儿肠套叠需考虑继发因素如巨大息肉及肿瘤性疾病;以非皮疹起病的不典型HSP可早期行胃镜检查助诊;肠炎首先考虑感染性因素如沙门氏菌,若EOS百分比或绝对值计数升高需与食物蛋白过敏性肠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等鉴别;肠息肉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以直肠息肉为主;99mTcO4-异位胃粘膜显像为疑诊MD的首选检查;PU好发于青春期男性患儿,呕血更可能提示胃部溃疡而非十二指肠溃疡,RUT和病理检查诊断Hp感染率有较强一致性。为减少漏诊、误诊,加强对可引起便血的疾病的认识,经适当评估后,尽早行内镜检查对明确病因和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李鲁宁[3](2019)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肝硬化合并慢性门静脉血栓(PVT)最终会导致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从而引起门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以作为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二线治疗。CTPV的形成给TIPS操作带来很大困难,从而限制了TIPS的广泛应用,随着TIPS技术的成熟,TIPS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肝硬化CTPV的患者。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它可以快速控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TIPS术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是一种改良的TIPS术,既能起到门体分流降低门静脉高压的作用,也能起到断流立即止血的作用。我们这篇文章回顾性对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和EVL联合β-受体阻滞药这两种治疗方法预防CTPV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疗效做一对比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6月至2016年7月在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住院患者,既往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的肝硬化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我们收集了102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患者,这些病人均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排除首次消化道出血、合并严重心肺疾患、合并恶性肿瘤包括肝癌、心脏猝死、还有失访的患者,最后我们纳入了符合条件的51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TIPS组(TIPS组病人均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25例,EVL+普萘洛尔组26例,收集病人的基本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肝硬化的病因、肝功能Child分级、腹水的分度、术前有无肝性脑病及肝性脑病的分级、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随访时间)。本研究中,TIPS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连续皮下注射5-7天,停用低分子肝素钙后,嘱患者继续每天口服华法林钠片,初始剂量为2.5mg/天,华法林钠片的剂量根据凝血酶原时间的结果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行调整,将国际标准化比值控制在2.0-3.0之间,以预防支架堵塞。连续服用至少6个月。EVL+普萘洛尔组患者,既不应用抗凝药物,也不进行硬化治疗。所有患者套扎后常规口服普萘洛尔,一般来说,剂量增加到病人可以耐受或收缩压在90mmHg以上或静息心率在55次/分以上就可以。TIPS患者术后1周、1月、3月和6月复查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血生化等指标,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CT检查,以后每隔6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明确支架血流情况,如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有支架狭窄、阻塞等情况,需再次行门静脉造影,以明确是否需行球囊扩张或再次支架置入治疗。EVL+普萘洛尔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以后每6个月复查胃镜,如果发现有新的曲张静脉,需再次行曲张静脉套扎术,直到所有的曲张静脉消失。随访至患者死亡或2016年8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血生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CT检查了解分流道通畅情况,死亡及并发症(发热、肝性脑病、消化道再出血、腹水等情况),对怀疑有分流道功能障碍的,则需直接行门静脉造影,若门静脉造影显示有支架阻塞,则需行球囊扩张或再次支架置入治疗。并告知患者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需及时去医院就诊,必要时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并行止血治疗。所有数值变量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对两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分类变量进行比较,时间事件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进一步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P值<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均通过Prism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51例患者,病人的基本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在TIPS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1个月(范围,1-47个月),在EVL+普萘洛尔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7个月(范围,6-73个月)。在TIPS组,手术成功率为84%(21/25),在EVL+普萘洛尔组,成功率为100%(26/26)(P=0.051),其中TIPS组有4例经传统的经颈静脉联合经股动脉途径行TIPS术,14例联合经皮经肝途径行TIPS术(2例失败),7例联合经皮经脾途径行TIPS术(2例失败),4例失败的患者改为内镜下套扎治疗。TIPS组的再出血率为4.8%(1/21),EVL+普萘洛尔组的再出血率为26.9%(7/26),EVL+普萘洛尔组与TIPS组的再出血率相比有显着的升高(P=0.047),两组患者均有1人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EVL+普萘洛尔组再出血剩余的6个人均再次行EVL治疗,两组病人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生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TIPS组中,有3例患者死亡14.3%(3/21),EVL+普萘洛尔组中,有1例患者死亡3.8%(1/26),死亡原因包括上消化道大出血、肝衰竭、严重的肝性脑病,两组间生存率没有显着差异(P=0.305)。TIPS组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为14.3%(3/21),EVL+普萘洛尔组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为3.8%(1/2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2),其中TIPS组有2例肝性脑病按照West-Haven分级标准分别为1级和2级,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支链氨基酸等静脉输注、并给予乳果糖口服以及乳果糖灌肠等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按照West-Haven分级标准为4级,虽然给予抗肝性脑病药物治疗,但患者还是死于肝性脑病,EVL+普萘洛尔组有1例肝性脑病按照West-Haven分级标准为2级,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支链氨基酸等静脉输注、并给予乳果糖口服以及乳果糖灌肠等治疗后好转出院。成功行TIPS组有2例发生支架阻塞,再次行TIPS术放置支架治疗。结论:本研究中,TIPS组的成功率达到了 84%,说明CTPV不应该被列为TIPS的禁忌症,本研究发现与EVL+普萘洛尔相比,TIPS对于预防肝硬化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消化道再出血有更为显着的疗效,因此TIPS治疗肝硬化CTPV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TIPS术后再出血率的降低并没有导致生存率的升高,还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对于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患者来说,TIPS操作过程中,导丝成功进入门静脉系统对操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可以根据术中门静脉造影情况,决定采用经股动脉穿刺、经皮经肝穿刺、或经皮经脾穿刺途径。

刘坤[4](2017)在《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模型及溶栓治疗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在临床上少见,无特异的临床表现,诊断困难。广泛PVT不尽快解决门静脉梗阻,可能会发生肠穿孔,腹膜炎,感染性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部分PVT患者经过治疗,仍有可能发生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extrahepatic portal hypertension,EPH),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胃肠病、门脉性胆病,反复发生呕血、黑便、胆管炎等。现有文献显示对PVT患者尽早开始治疗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的目的即是通过构建PVT的诊断模型,评价模型在PVT诊断中的价值,纳入PVT患者采用系统溶栓与间接导管溶栓治疗PVT,进行比较这两种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治PVT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6年6月临床诊断PVT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查体、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使用R软件构建模型,以PVT为因变量,其他43项临床资料为自变量,带入计算模型,采用Lasso算法,十折交叉运算,将Lasso选取的意义变量纳入SVM模型。全部样本建立训练集,并用原样本作为测试集验证模型分类能力。2.将经三期增强CT扫描的141例患者进入Lasso选取的意义变量纳入SVM模型,预测PVT诊断,同时这些患者经CDUS检查,评价CUDS及诊断模型对PVT的诊断价值。按解剖部位、PVT的间接征象等比较三期增强CT与CDUS的诊断价值。3.患者经第一部分的诊断模型验证为PVT,且经超声、CT血管成像、MRI血管成像或DSA造影证实为PVT,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41例患者。根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系统溶栓组(System thrombolytic,ST,n=20)和经肠系膜上动脉(SMA)间接导管溶栓组(indirect Catheter thrombolysis,ICT)。ST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100u/kg q12h,同时经周围静脉给予尿激酶输注,40-60万u/d,分二次静滴。ICT组介入在SMA留置导管,给予尿激酶40-60万u/d经导管由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入。结果:1.根据Lasso算法,得13个意义变量:肝硬化、脾肿大、D-二聚体、脾切除术、易栓倾向、腹水征、近期腹部手术史、腹胀、C-反应蛋白与PVT的诊断呈正相关,相反腹部压痛、白蛋白与PVT诊断呈负相关。将Lasso选出的变量纳入SVM模型,该模型预测PVT的敏感度为91.5%、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5.9%。该模型的分类正确率为97.16%,错误率为2.84%。2.SVM模型,预测得到真阳性患者43人,假阴性0人,假阳性4人,真阴性94人。彩超检查得到的真阳性患者46人,假阴性1人,假阳性4人,真阴性90人。CDUS诊断PVT的特异度为0.957(95.7%),敏感度为0.979(97.9%);诊断模型的特异度为1.00(100%),敏感度为0.915(91.5%)。CDUS诊断阳性预测值为0.920(92.0%),阴性预测值为0.989(98.9%);诊断模型的阳性预测值为1.00(100%),敏感度为0.959(95.9%)。经统计学处理,可见两种方法的阴性预测值无统计学意义(p=0.1864),阳性预测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9)。二者对肠管缺血的检查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495,使用CDUS检查对于肠管缺血的检出能力较弱。3.ICT组SMA置管的技术成功率100%。ST组溶栓时间平均5.65±2.01天,ICT组平均4.71±1.19天,ST组尿激酶用量平均193.33±76.22万单位,ICT组为平均223.50±31.67万单位,二组无统计学差异。ST组患者发生血尿2例;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ICT组发生穿刺部位渗血1例;1例便血,予暂停溶栓后好转,未予输血治疗;1例溶栓失败手术治疗后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住院20日死亡。ST组有4例、ICT组1例因腹膜炎明显,中转开腹,二组失败率见无显着性差异。ST组住院8-41天,平均16.20±8.08天;ICT组住院8-32日,平均16.67±5.82天,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0日死亡率无显着差异。ST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平均4.80±1.70天,ICT平均3.55±1.15天,二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4)。经门静脉血流通畅评分的比较显示不同时间、不同分组门静脉再通情况不同,而且门静脉再通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同。经治疗随时间推移,血流再通逐渐增加,治疗3月时达到高峰,治疗6月以后趋于平缓。ST组随访平均随访28.60±8.84月,ICT组随访平均30.75±8.87月,二组随访过程中各有3例复发,统计学处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ST组经超声检查提示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9例,ICT组4例,经比较二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ST组发生门脉高压性胃肠病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共12例,而ICT组为6例,二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43)。至随访结束,ST组1例术后29月死于肝癌,1例死于21月死于肝硬化;1例术后19月死亡,死因不详;ICT组2例于术后31月死于肝硬化,1例术后23月死于肝癌、1例30天内患者死亡。二组间的死亡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二组生存曲线经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结论:经Lasso算法选择变量,纳入SVM模型构建的诊断模型,有非常高的预测价值。与CDUS相比较,模型能够对真正患者做出更好的判断,CDUS对PVT的解剖信息提供不足,为获得较直观的、充足PVT相关的解剖信息,减少医疗费用,节约检查的时间,对于经PVT诊断模型预测为PVT的患者可以直接行三期增强CT检查。以SVM模型验证的PVT患者,给予系统溶栓及经SMA间接导管溶栓治疗,并采用彩超作为随访的工具来评估门静脉血流情况,发现经SMA导管溶栓能够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加速门静脉血流再通,减少了门脉高压胃肠病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后遗症的发生。推荐彩超可作为PVT的随访工具。

裴艳[5](2016)在《门脉海绵样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在门脉海绵样变诊断中的应用,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方法 10例门脉海绵样变患者,先用两维图像显示肝门部结构、门脉主干及分支以及周围侧枝血管回声,再用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方向、颜色。对图像、病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参考超声图像及形态类型可对门脉海绵样变进行分型:Ⅰ型为肝外型;Ⅱ型为肝内型;Ⅲ型为肝内肝外型。门脉海绵样变的二维超声主要表现为:肝内外门静脉分支及主干狭窄或部分狭窄、闭塞,在其周围形成蜂窝状无回声区,门脉管壁回声增强、增厚,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呈红蓝相间,频谱多普勒显示门静脉血流呈毛刺状,为低速、平坦的血流流速曲线。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门脉海绵样变的诊断准确性较好,是临床诊断门脉海绵样变的重要方法。

樊文[6](2012)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和分析36例CTPV患者的门静脉系统及周围相关脏器二维超声与血流状况。结果 CTPV患者的超声具有特征性表现,与血管造影或MRI或手术相符合,诊断准确可靠,继发改变为门静脉高压综合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客观反映CTPV的部位、性质及血流特点,对CTPV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本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并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尚海凤,袁卫平,袁子波[7](2010)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7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门静脉系统的走向、管腔、管壁、受累静脉及血流情况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二维超声与CDFI具有特征性表现,其声像特异,诊断准确可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客观反映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部位、性质及血流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本病诊断的为首选检查方法。

任道举,文波[8](2009)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CTPV的19例患者与血管造影、CT和MRI及部分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彩超诊断符合率100%。彩超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分支周围呈蜂窝状、多条迂曲扩张的管状无回声,内充满红蓝相间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示无回声内血流信号为门静脉样低速血流频谱。结论CTPV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彩超诊断CTPV准确率高,简便,无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文伟,马桂英,袁建军,彭雪亮,张连仲[9](2008)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鉴别诊断》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患儿进行检查。结果: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具有特征性的彩色多普勒声像改变,而且根据声像图改变进行分类,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李逢生,高永强,李毅[10](2004)在《非肝病性门脉高压症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彩超诊断》文中研究说明

二、彩超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超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2例(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儿童肝移植术后PVS/O的危险因素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儿童肝移植术后PVS/O的诊治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2)1122例年龄>28天的住院儿童便血病因构成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儿童便血病因构成
    2.2 不同年龄组儿童便血病因构成
    2.3 性别与便血病因构成
    2.4 便血病程
    2.5 住院时间
    2.6 发病季节
    2.7 血便性状
    2.8 常见伴随症状
    2.9 主要实验室指标
    2.10 肠套叠
    2.11 过敏性紫癜
    2.12 肠炎
    2.13 肠息肉
    2.14 美克尔憩室
    2.15 消化性溃疡
    2.16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3)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英文文章1
英文文章2

(4)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模型及溶栓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基于LASSO-SVM的急性症状性PVT诊断预测模型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病人来源
        2. 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4. 患者资料
        5. 统计方法
    结果
        1. 患者一般情况
        2. Lasso算法结果
        3. SVM的结果
    讨论
        1.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
        2. Lasso与SVM方法的串联
        3. PVT诊断相关的因素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PVT诊断模型与CT、CDUS在PVT诊断中的价值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人来源
        2. 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4. 患者资料
        5. 检查方法
        6. 统计方法
    结果
        1. 纳入病例的人口学、病史及查体资料分布情况
        2. CDUS与CT对PVT的诊断
        3 CDUS与PVT模型对诊断PVT诊断价值
    讨论
        1. PVT的诊治背景
        2. PVT检查的影像学工具
        3. PVT诊断模型在诊断中的价值
        4. PVT诊断鉴别诊断
        5. PVT诊断后尚应注意的事项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经肠系膜上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门静脉血栓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类型
        2. 患者的纳入与排除
        3. 分组与治疗方法
        4. 检测指标
        5. 临床资料
        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二组一般治疗情况
        2. 并发症
        3. 住院治疗转归
        4. 门静脉血流评分变化情况
        5. 随访
        6. 开始溶栓时间与预后
    讨论
        1. PVT的治疗
        2. 经SMA途径的间接溶栓与ST的比较
        3.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
        4. 溶栓药物的选择
        5. 合并肝硬化的PVT治疗
        6. CDUS随访的价值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研究创新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
致谢

(5)门脉海绵样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 果
    2.1 手术治疗情况
    2.2 病因和病变类型
    2.3 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性声像表现
    2.4 手术所见和病理结果
3 讨 论

(10)非肝病性门脉高压症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彩超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1.病因及发病机理
    2.声像图特征
    3.综合诊断要点
    4.临床意义

四、彩超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诊治[D]. 乐盈.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2]1122例年龄>28天的住院儿童便血病因构成临床分析[D]. 李劲颐.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3]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临床观察[D]. 李鲁宁. 山东大学, 2019(09)
  • [4]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模型及溶栓治疗的研究[D]. 刘坤. 苏州大学, 2017(04)
  • [5]门脉海绵样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 裴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06)
  • [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应用价值[J]. 樊文. 现代医药卫生, 2012(07)
  • [7]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中的诊断价值[J]. 尚海凤,袁卫平,袁子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07)
  • [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J]. 任道举,文波.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9(04)
  • [9]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鉴别诊断[J]. 王文伟,马桂英,袁建军,彭雪亮,张连仲.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02)
  • [10]非肝病性门脉高压症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彩超诊断[J]. 李逢生,高永强,李毅.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4(05)

标签:;  ;  ;  ;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