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TO对无形资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德平[1](2020)在《林业企业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文中指出当前林业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中存在很多的缺陷。笔者通过相关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林业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存在欠缺的主要原因为以下四点:第一就是我国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发展时间较短;第二就是相关制度不规范;第三就是企业管理者的忽视;第四则是无形资产管理方法相对落后。笔者针对企业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就是完善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第二点是完善的无形资产核算体系,第三点就是提高对无形资产的认识水平。通过以上三点建议,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水平,旨在为林业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米冰[2](2019)在《跨国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问题研究 ——基于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视角》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当前商业竞争环境已逐渐演化成以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发展为本质特征,对于以无形资产为主要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商业环境而言,现行国际税收法律体系的适用能力已大大减弱。由于无形资产跨境转移兼具跨国性和隐蔽性,跨国企业惯常利用国家间税收协定与各国税制的差异,将高价值的无形资产从多数高税收国家转出,重新配置到少数低税收国家和避税天堂岛屿。相关研究表明,位于不同税收管辖区域的子公司间税率差异越大,则跨国公司在相关国家间转移的税基越多。而且在国外市场组织低成本外包与开发营销类无形资产,成为近年来跨国企业利用转让定价攫取相关国家,特别是高税收国家经营利润的新形态,不断加剧着国家间的税收利益冲突。作为一种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隐形资产,只有小部分无形资产能被确认入账,企业的会计账面上无法真实反映出无形资产的价值驱动作用,由于与专利相关的特许权使用费、商标使用费和技术服务费的转让定价过程往往呈高度不透明。因而,无形资产事实上构成了跨国企业利润转移机会的主要来源,迫切需要解决高度全球化经济中无形资产的收入来源和税收利益归属问题。鉴于特定公司特许权使用费的公平交易价格难以为税务机关掌握,跨国公司往往通过扭曲其转让价格,以便在所有运营的附属公司和拥有无形资产的避税地子公司之间转移利润。因此,与以往研究集中于研发税收抵免不同,本文的分析侧重于公司专利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无形财产的配置。在全面回顾和评述跨国企业利用无形资产实施收入转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公司将无形资产转移到低税收国家的影响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进而为国家间税收利益分配的合理“归属”,以及我国税收利益的合理“回流”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本文从论述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利润转移的理论范畴出发,对无形资产识别标准、价值决定、评估方法进行分析,详细阐述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规则和定价方法的重大发展。论述了跨国企业利用无形资产跨境转移利润及税基的作用机理,分别从操纵关联方无形资产转让价格、人为改变集团内部无形资产合同结构、重新配置公司架构和专利许可三种利润转移策略。本文对跨国企业通过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攫取相关国家税收利益的全过程进行细致描述,全面地论述了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跨国公司利用国家间明显的税率差异提高或调低无形资产转让价格,使得更大部分的利润流入避税地,以较低的税率纳税。(2)跨国公司通过改变集团内部无形资产研发或营销合同安排进行低成本生产,进而利用母公司或分包公司的低税率进行转让定价,成为他们攫取相关国家经营利润的主要策略。(3)使用独占或非独占性许可协议是关联方之间转让无形资产的典型方法。本文还重点考察了跨国企业利用无形资产跨境转移利润及侵蚀税基的实施条件、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规模,以及引发的国家间税收利益冲突等经济后果。研究发现:重新配置无形资产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利润转移的主要手段,跨国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海外许可转移大量利润至低税经济体,不断加剧着国家间的有害税收竞争。其次,本文进行跨国企业知识产权位置转移与国家间税收利益受损的实证分析。利用一个新的、独特的数据集来研究企业所得税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的影响,该数据集将全球跨国公司的专利申请与公司层面的财务和所有权数据联系起来,且数据库中的所有实时专利都包含所有权更迭信息。同时,为确保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公司内部专利位置影响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增加了全球186个国家以及附属岛屿公司税制的信息。将全球跨国公司提交的专利申请与公司层面的财务和所有权数据结合,合并数据集捕捉到来自全球186个国家以及附属岛屿的跨国公司对专利进行重新配置的实验证据。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是全球专利净转出数量最大的国家,而后依次是印度、德国、加拿大和英国四位高税收国家。(2)位居前列的专利净转入国家和地区,如瑞士、荷兰、开曼群岛、卢森堡、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爱尔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巴巴多斯岛、百慕大群岛、马耳他、巴哈马群岛、塞舌尔群岛和萨摩亚群岛等,均为着名的避税地。(3)基于上述发现,跨国公司的专利迁移路径表现为从多数高税收国家转出,重新配置到少数低税收国家和避税天堂岛屿。第三,基于跨国企业专利转移的视角,本文以全球18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析以典型税率变量和反避税措施、专利净转入与净转出国家、混合回归与个体效应为代表的多个维度,并着重分析典型专利净转出国家。以此探讨不同税率指标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作用的差异性,实证检验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公司将无形资产许可和转让所得转移到低税收国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跨国企业为减轻税收负担,将其所拥有的专利配置于低税国和避税岛屿的附属公司,确认了跨国公司的利润转移活动与知识产权所有权之间的联系。(2)其中“专利盒”制度因其有利的税收待遇,加剧了专利收入等流动性税基流入税收优惠辖区。(3)从专利的现实迁移路径看,中国的跨国公司将专利转移至开曼群岛、瑞士、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附属公司,开曼群岛是中国专利的第一大净转出地。(4)考虑到与专利相关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实际税收负担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特许权使用费预提税和“受控外国公司”立法,检验发现反避税措施对限制无形资产外流有实际效果,但政策亟需从少数国家延伸到以瑞士、荷兰、开曼群岛为代表的低税收国家与避税岛屿。最后,基于前述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本文就优化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促进国家间税收利益分配的合理“归属”进行综合审视。中国在内的拥有大规模研发活动的高税收经济体,必须限制专利和其他无形资产从本国转移,中国作为目前最大的专利净转出国家尤为紧迫。对此,本文提出了逐步完善无形资产在相关国家间的税基划分、加强一般反避税规则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应用、收紧“受控外国公司”立法、开展多国司法管辖区的税收合作等限制无形资产外流的对策建议。
丁颖[3](2017)在《国际税法视角下补贴规则的新挑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税收政策相关的贸易补贴以其利益传递的直接性、对市场公平竞争破坏的严重性而倍受关注。国际社会近年来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剧了贸易冲突问题的严重性,也给各国的税收政策带来的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和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产业链已经形成,跨国公司在此浪潮下不断扩张。自从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逃避税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一国的税收政策可以对资本、贸易、人员的流动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全球对于跨国公司过度税收筹划问题的关注,使很多不曾暴露的问题放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国家的税收政策受到更为严格的审视和评估。本文将结合两大规则和近年以来的国际实践,在国际税法的视角下进一步探讨全球反补贴政策所面临的和可能即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倡利用现有国际税法的最新成果及理论,多管齐下,在做好税收优惠构成补贴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促进全球税收行政合作的同时,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保障公平贸易,打击有害税收补贴。
曹海萍[4](2017)在《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无形资产是企业资产的必要构成,自从我国改革开放就开始饱受关注。无形资产在提高公司业绩等方面有着无法低估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无形资产的特点及现有的评估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龚雄军[5](2015)在《全球价值链与世界经济失衡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不断积累。外部经济不平衡使得贸易摩擦和人民币汇率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焦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压迫我人民币升值。从国内看,国内外有学者认为我国对外贸易持续不平衡,折射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进而要求中国彻底进行“经济范式转换”。国内人民币持续单边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结构性短缺、以及土地资源等各种要素价格不断攀升,也使得我国以利用外资和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的发展方式面临质疑,迫切需要分析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可持续性,重新思考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失衡并非单一现象,而是较为普遍。二十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对世界各国影响日益加深,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向纵深发展,伴随这些变化的则是世界经济失衡日益突出,美国经常帐户赤字绝对数值不断上升,占美国经济的比重也突破历史新高,中国等东亚经济体经常帐户顺差的绝对值和比重也显着提高。世界经济失衡并未得到及时纠正,究竟是市场自发结果还是结构性扭曲?过去30至40年间,经济全球化带来全球价值链的迅速发展,信息、通讯和交通技术显着进步极大地拓展了贸易前沿,全球价值链的蔓延已根本改变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版图,极大地强化了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性。本文拟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探讨经济全球化的四大显着特征:一是全球价值链贸易的兴起和国际生产模块化,这导致国际贸易大量重复计算,通过增值贸易的统计方法调整,可较大幅度降低各国双边贸易失衡程度。二是制造业服务化导致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各国经济进一步融合的载体,但服务贸易特别是商业存在服务贸易的统计缺陷较大,这部分统计难以进入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导致发达国家服务出口严重低估。三是全球价值链上的价值分布呈高度不均衡,出现了国际投资无形化趋势,进一步推动了后工业化社会知识经济的兴起。当前,国际无形资产投资仍被当作支出计算,没有计入经常账户统计,导致国际无形投资密集、无形资产庞大的发达国家经常账户赤字被进一步高估。四是与生产全球布局相对应的是金融全球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以充分利用各国家不同的金融发展成熟度,带来了跨国高效的资本收益和风险的有效配置,这也提高了跨时贸易的持续性。本文首先建立国际收支的边境迁移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深化背景下,统计问题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途径和机制,并提出国际收支统计性失衡的概念,从理论上证明影响国际收支失衡的因素包括统计性失衡和跨时贸易失衡两大途径。其次通过测算地区贸易失衡,发现世界经济失衡具有区域集团性特点,区域价值链的集团内部存在较大的贸易失衡现象,但把区域价值链作为整体计算,并不存在显着的区域集团对外贸易失衡。三是实证研究发现世界经济失衡是经济全球化深化的表象,国际收支失衡与中间品贸易和国际投资具有较高相关性。最后发现,全球价值链能导致经济风险在全球传递,通过边境迁移模式发现,风险在价值链内传递是短期现象,并不改变一国国际权益,因而是世界经济失衡较次要的因素。
Przemyslaw Kowalski,Hildegunn Nords,Dirk Pilat,Norihiko Yamano,Naomitsu Yashiro,Kathrin Hoeckel,Andreas Schleicher,Michael Borowitz,Valérie Paris,Serge Gas,Richard Carey[6](2013)在《聚焦中国:经验与挑战(Ⅱ)》文中研究指明5中国加入WTO后的10年:保持以开放性为基础的增长态势15.1引言中国加入WTO所引起的深层体制变革是其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核心。中国如想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及其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就必须继续进行结构性改革,而在某些领域甚至需要加快改革。具体包括消除现存的边境及境内保护主义,深化国有企业和农业改革并重新考虑原材料市场的相关战略。为避免向中等收入国家过渡过
范莉莉,高喜超[7](2010)在《企业无形资产的系统评价方法——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新视角》文中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于其有形资产,且必将越来越多地体现于无形资产。企业无形资产的组合系统包含了充分反映其核心竞争力的信息,因而可以研究无形资产组合系统的形状与分布,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计量,以此来评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构造了反映企业整体无形资产价值的空间,建立了无形资产价值系统的三维评价模型,通过确定各单项无形资产在其价值空间中的定位和分布,构造了基于无形资产系统价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最后,用实例进行了演算。
张秋慧[8](2006)在《浅议加入WTO对我国会计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加入WTO以来,对会计服务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重点研究对中国会计核算及会计服务业的冲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肖燕[9](2005)在《加入WTO对我国会计的影响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加入WTO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同时也将使我国企业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面临更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会计制度与工作必须进行调整
许伟丽,张燕云[10](2004)在《WTO对无形资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从WTO有关协议可见 ,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研究“入世”对无形资产产生的影响 ,有助于我们在知识经济迅速膨胀的今天 ,更好地掌握可获取超额收益的无形资产
二、WTO对无形资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TO对无形资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林业企业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林业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存在不足的原因 |
(一)我国无形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发展时间较短 |
(二)无形资产相关制度不规范 |
(三)企业管理者的忽视 |
(四)无形资产管理方法相对落后 |
二、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建议 |
(一)完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 |
(二)完善的无形资产核算体系 |
(三)提高对无形资产的意识 |
三、讨论 |
(2)跨国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问题研究 ——基于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跨国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利润转移范畴分析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跨国企业 |
二、转让定价 |
三、无形资产 |
四、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 |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识别、价值决定与评估方法 |
一、无形资产的识别标准 |
二、无形资产的价值决定 |
三、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分类 |
第三节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跨境利润转移渠道 |
一、跨国企业实施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渠道选择 |
二、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规则的发展 |
三、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章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操纵关联方无形资产转让价格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 |
一、国家间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差异直接影响跨国企业转让定价决策.. |
二、利用国家间税率差异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的机理 |
三、通过扭曲无形资产转让价格相关国家税基的操作路径 |
第二节 人为改变集团内部无形资产合同架构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 |
一、利用无形资产营销合同安排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的机理 |
二、利用无形资产分包与外包研发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的机理 |
三、通过无形资产分包研发安排侵蚀相关国家税基的操作路径 |
第三节 重新配置知识产权许可和公司架构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 |
一、具有无形属性和易转移特征的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 |
二、利用知识产权海外许可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的机理 |
三、通过知识产权海外许可侵蚀相关国家税基的操作路径 |
第三章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利润转移实施的基本条件 |
一、避税地的广泛存在 |
二、国家间税收协定与各国涉税处理规则的差异 |
三、尚不成熟的无形资产划分和估值方法 |
第二节 重新配置无形资产是跨国企业实施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主要手段 |
一、知识产权所提供的专有权是跨国集团利润转移机会的主要来源.. |
二、利用“专利盒”税收激励转移大量利润至低税收经济体 |
三、利用无形资产的重新配置转移大量利润至低税收经济体 |
第三节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规模估测 |
一、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总体规模 |
二、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分行业现状 |
三、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导致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分区域现状 |
第四节 跨国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实际效应分析 |
一、影响跨国企业税后利润 |
二、影响全球供应链最优决策 |
三、影响国家间税收利益归属 |
第四章 影响国家间税收利益归属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实证分析—来自跨国企业专利转移的证据 |
第一节 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的影响: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一、东道国之间公司税率差异与跨国公司专利位置选择 |
二、国家间公司税率差异、反避税措施与跨国公司专利位置选择 |
第二节 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的影响:基于混合回归 |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三、混合回归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国家间企业所得税差异对跨国集团内专利位置转移的影响:基于个体效应 |
一、混合回归与个体效应的判断 |
二、个体效应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以中国为代表的专利净转出国家分析 |
一、专利净转入与净转出国家的专利转移数量分析 |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三、研究结论 |
第五章 国家间税收利益合理分配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优化对策 |
第一节 完善营销类无形资产的估值和税基划分 |
一、进一步完善营销类无形资产的识别和估值 |
二、进一步完善营销类无形资产的税基划分方法 |
三、完善利润分割方法在营销类无形资产税基划分中的应用 |
第二节 遏制“专利盒”税收激励政策和避税天堂引发的利润转移 |
一、严格限定“专利盒”税收激励政策 |
二、加强一般反避税规则在母公司的适用 |
三、加强一般反避税规则在子公司的适用 |
第三节 规范跨国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许可和组织架构引发的利润转移.. |
一、收紧“受控外国公司”有关立法 |
二、开展多国司法管辖区的税收合作 |
三、完善发展中国家反避税法规制度体系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国际税法视角下补贴规则的新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与税收相关的补贴规财则 |
第一节 WTO补贴规则 |
第二节 欧盟国家援助规则 |
第三节 两大规则间的比较 |
一 “政府与公共机构”和“国家与国有资源” |
二 “利益”和“竞争优势” |
三 “专向性”和“特定性” |
第二章 税收优惠构成补贴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WTO税收相关争议 |
一 美国国外销售公司案 |
二 美国税收激励案 |
三 WTO税收补贴措施小结 |
第二节 欧盟苹果公司避税案 |
一 爱尔兰当局对苹果公司的课税 |
二 苹果公司避税的主要手段 |
三 欧盟委员会的认定 |
四 小结 |
第三节 税收优惠补贴在WTO项下和欧盟项下实践的对比 |
第三章 税收补贴成立的关键问题 |
第一节 反补贴所应关注的税收规则 |
第二节 利益认定的难点问题 |
一 利益认定中公平交易原则的适用 |
二 市场基准价格的计算方法 |
三 利益传递 |
第三节 税收补贴专项性的认定 |
第四章 国际避税对补贴规则的新挑战 |
第一节 国际税收新发展 |
第二节 国际避税及对补贴规则的影响 |
一 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定价 |
二 利用无形资产转移定价 |
三 避税天堂的滥用 |
四 数字经济的挑战 |
第三节 补贴规则的新挑战 |
第五章 中国针对税收优惠被诉补贴的应对措施 |
第一节 税收优惠构成补贴的法律风险防范 |
一 关注国际税收规制中存在的补贴风险 |
二 强化与税收相关的其他制度 |
三 国内法的修改及完善 |
第二节 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公平贸易秩序 |
第三节 促进全球税收行政合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概述 |
(一) 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影响因素。 |
1. 无形资产成本。 |
2. 无形资产效益。 |
3. 无形资产评估技术。 |
4. 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 |
5. 无形资产的市场供需状况。 |
(二) 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方法。 |
1. 市场价值法。 |
2. 收益法。 |
3. 成本法。 |
二、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 |
(一) 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方法不科学。 |
1. 市价法受市场影响高。 |
2. 收益法难以对设备单独评估。 |
3. 成本法在应用上受到限制。 |
(二) 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法律不健全。 |
(三) 无形资产的会计确认存在缺陷。 |
1. 内容范围过于狭窄。 |
2. 计量形式过于简单且不合理。 |
3. 计量过于注重货币实物化。 |
(四) 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人才匮乏。 |
(五) 管理不规范。 |
三、完善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对策 |
(一) 合理使用价值评估方法。 |
(二) 建立健全的评估体系。 |
1. 加强评估理论和标准的研究。 |
2. 建立完整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 |
3. 修订《无形资产评估准则》。 |
(三) 完善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 |
1. 拓展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 |
2. 对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计量方法实行多样化。 |
3. 改良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
4. 加强和完善后续计量管理。 |
(四) 培养无形资产技术评估人才。 |
(五) 加强无形资产管理。 |
(5)全球价值链与世界经济失衡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经济失衡是世界经济的新常态 |
1.1.2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失衡的新发展 |
1.2 研究主题 |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对贸易失衡的理论研究 |
2.1.1 有关贸易失衡的理论渊源 |
2.1.2 经常账户失衡的研究 |
2.2 与贸易收支有关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1 外贸是经济增长发动机 |
2.2.2 哈罗德和多马增长模型 |
2.2.3 索罗经济增长模型 |
2.2.4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
2.2.5 与贸易收支有关发展经济学理论 |
2.3 贸易失衡的国际实证研究 |
2.3.1 探究贸易失衡的原因 |
2.3.2 汇率调整国际收支 |
2.3.3 外部失衡的持续性研究 |
2.4 关于中国贸易顺差的分析 |
2.4.1 中国贸易失衡的成因分析 |
2.4.2 中国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
2.4.3 中国贸易顺差的福利和持续性分析 |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价值链兴起 |
3.1 经济全球化三百年历程 |
3.1.1 经济全球化第一次浪潮特征 |
3.1.2 经济全球化第二次浪潮兴起与影响 |
3.2 全球价值链的兴起与发展 |
3.2.1 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定义 |
3.2.2 全球价值链中广泛使用的几个术语 |
3.2.3 全球价值链贸易的特点 |
3.3 世界经济失衡与全球价值链相伴而生 |
3.3.1 世界经济失衡程度加剧及其特点 |
3.3.2 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世界经济失衡 |
3.4 世贸组织成立后全球价值链加速发展 |
3.4.1 世贸组织成立极大地促进了全球价值链的发展 |
3.4.2 中国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全球价值链 |
第四章 全球价值链与世界经济失衡 |
4.1 贸易全球化对双边贸易失衡的影响 |
4.1.1 贸易重复计算加剧双边贸易失衡 |
4.1.2 中国增值贸易统计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
4.1.3 美国增值贸易统计对双边贸易影响 |
4.1.4 日本和韩国增值贸易统计对双边贸易影响 |
4.1.5 亚洲工厂供应链的发展 |
4.2 制造业服务化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影响 |
4.2.1 跨国直接投资推动全球价值链发展 |
4.2.2 跨国投资服务化发展及其对贸易平衡的影响 |
4.2.3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影响 |
4.2.4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影响 |
4.3 投资无形化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影响 |
4.3.1 投资无形化成为最新的发展趋势 |
4.3.2 投资无形化与全球价值链 |
4.3.3 投资无形化与世界经济失衡 |
4.4 金融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影响 |
4.4.1 金融全球化最新发展 |
4.4.2 资本从穷国流向发达市场 |
4.4.3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 |
第五章 世界经济失衡与全球价值链相关性分析 |
5.1 GVC导致国际收支统计性失衡的背景与机制 |
5.1.1 国际生产模块化 |
5.1.2 实际有效汇率的局限性 |
5.1.3 边境迁移模型——统计影响国际收支的机制分析 |
5.2 国际收支在更大经济范围恢复平衡 |
5.2.1 东亚区域供应链的演化 |
5.2.2 区域价值链内部严重失衡与外部大体平衡并存 |
5.2.3 美国外部失衡主要来自东亚地区价值链经济体 |
5.2.4 欧洲价值链的内部和外部失衡状况 |
5.3 世界经济失衡与经济全球化深化关系实证研究 |
5.3.1 价值链改变传统贸易竞争模式 |
5.3.2 世界经济失衡与全球价值链发展的实证研究 |
5.4 中国失衡与全球价值链关系实证分析 |
5.4.1 中国贸易顺差情况分析 |
5.4.2 中国的跨时贸易顺差 |
5.4.3 中国的价值链统计性顺差 |
5.4.4 中国顺差不都是中国人储蓄出超 |
5.5 小结 |
5.5.1 国际收支失衡的理论来源分析 |
5.5.2 国际收支失衡的现实情况分析 |
5.5.3 世界经济失衡相关性计量分析 |
5.5.4 全球价值链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
第六章 政策结论与建议 |
6.1 继续保持世界经济的开放性 |
6.1.1 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风险 |
6.1.2 避免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世界经济发展 |
6.2 推行全球价值链导向的工业化政策 |
6.2.1 单边消除关税和非关税等贸易壁垒 |
6.2.2 实施有助于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国内贸易政策 |
6.2.3 通过构建自贸网络推动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 |
6.2.4 增强政策协调互补性 |
6.3 完善无形投资政策促进价值链升级 |
6.3.1 政策制定者要扩大创新的视野 |
6.3.2 给予无形资产投资优惠税收待遇 |
6.3.3 完善投资无形化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竞争政策 |
6.3.4 完善对无形经济其他政策支持 |
6.4 强化全球价值链多边治理 |
6.4.1 限制价值链垄断 |
6.4.2 营造开放的全球贸易体系 |
6.4.3 建立多边投资规则 |
6.5 实施以全球化为中心的中国发展战略 |
6.5.1 继续实施加工贸易战略 |
6.5.2 深入参与并依托全球价值链转型升级 |
6.5.3 更加深度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 |
6.6 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书目 |
致谢 |
(6)聚焦中国:经验与挑战(Ⅱ)(论文提纲范文)
5中国加入WTO后的10年:保持以开放性为基础的增长态势1 |
5.1引言 |
5.2中国加入WTO是其重新成为经济大国的重要基石 |
5.3全球贸易网络、全球价值链和外商直接投资 |
5.4贸易专门化模式 |
5.5提高收入水平, 保持以开放为基础的增长 |
5.5.1农业部门的改革 |
5.5.2原材料 |
5.5.3仍然存在的边境及境内保护 |
5.5.4国有企业部门改革 |
5.5.5服务部门改革 |
5.5.6服务业对于制造业出口业绩的影响 |
5.5.7价值链上移过程中商业服务的职能 |
5.5.8电信业对促进信息经济的重要性 |
5.5.9发展进程中金融服务的职能 |
5.6结语 |
6提升价值链:中国的经验和前景 |
6.1引言 |
6.2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所扮演的角色 |
6.3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产业升级战略 |
6.4全球市场的转变和中国面临的机遇 |
7通过技能衡量来支持经济转型 |
7.1引言 |
7.2通过国际学生评估计划衡量技能 |
7.3技能衡量标准框架 |
7.4旨在促进经济转型的现行的与新兴的技能衡量标准:技能供应 |
7.4.1通过教育培训发展技能 |
7.4.2教育和培训质量 |
7.4.3技能的直接衡量标准 |
7.4.4持续评估基础技能 |
7.4.5其他技能供应来源:人口迁移和劳动力参与度 |
7.5衡量技能需求 |
7.6技能供求的匹配和技能发展成果 |
7.6.1直接评估技能和工作任务之间的匹配程度 |
7.6.2基础技能和经济效益 |
7.7影响技能发展的具体因素 |
7.8在可靠实证的基础上实施战略性技能发展政策 |
7.8.1制定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技能衡量 |
7.8.2在实证基础上设计有效政策 |
7.8.3战略性技能发展政策 |
8中国的医疗卫生:近期趋势与政策挑战 |
8.1引言 |
8.2非传染性疾病的挑战 |
8.3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已扩大, 但仍存在分割现象 |
8.4须进一步改革公立医院体系 |
8.5实施国家药物制度以改善价格合理药物的获得 |
9中国的核能发展:经合组织核能署的观点与展望 |
9.1引言 |
9.2核电反应堆和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影响 |
9.3核燃料循环 |
9.4中国与经合组织核能署 |
9.5中国与经合组织核能署合作日益密切:互惠互利 |
9.5.1核安全与监管 |
9.5.2放射性废物管理与核电厂退役 |
9.5.3放射性防护和应急准备 |
9.5.4经济、战略和政策相关分析 |
9.5.5科技合作 |
9.5.6法律专长 |
9.6结语 |
10经济转型及减贫:研究中国经验, 帮助非洲实现发展 |
10.1引言 |
10.2经济转型和减贫 |
10.2.1中国在过去30年的发展及减贫进程 |
10.2.2动态能力发展 |
10.3中国经验的关键元素 |
10.3.1政府的职能 |
10.3.2自给自足和自主性 |
10.3.3以绩效为基础的公共管理和分权体制 |
10.3.4政策研究能力和创新体系 |
10.3.5确认并解决挑战的反馈机制 |
10.4将中国的经验应用到非洲 |
10.4.1非洲的发展合作动态 |
10.4.2透明度和企业社会责任 |
10.5发展合作方面的经验 |
10.5.1中国如何能加强其对非洲发展的贡献 |
10.5.2在非洲发展方面, 经合组织成员能够从中国的做法中汲取哪些经验 |
10.5.3非洲国家从中国发展过程中可以汲取的经验 |
(7)企业无形资产的系统评价方法——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空间的设计 |
(1) 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程度, 涵盖了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和延展性。 |
(2) 无形资产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涵盖了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和动态性。 |
(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模仿程度, 即为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模仿性。 |
2 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系统评价方法 |
3 实例演算 |
3.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无形资产识别 |
3.1.1 文献研究数据统计 |
3.1.2 问卷数据统计 |
3.2 无形资产的空间定位 |
3.2.1 A公司无形资产空间定位的评价指标体系 |
3.2.2 A公司无形资产各能力的空间定位 |
(1) A公司战略管理能力的空间定位。 |
(2) A公司其他能力的空间定位。 |
3.2.3 A公司无形资产的空间定位 |
4 结 论 |
(9)加入WTO对我国会计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入WTO对我国会计的影响 |
(一)我国会计准则方面与国际会计惯例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
(二)现行的会计信息系统已不能适应加入WTO的要求 |
(三)WTO对中国会计市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
二、迎接挑战的对策 |
(一)建立一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规范体系 |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要超常规发展 |
(三)加快会计人才培养,努力提高会计师的素质 |
(10)WTO对无形资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从企业角度分析 |
1.1 技术流失 |
1.2 商标的淡出 |
1.3 商标被抢注 |
1.4 知识产仅壁垒 |
2 从立法角度分析 |
3 从无形资产的评估角度分析 |
4 从人员角度分析 |
四、WTO对无形资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林业企业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J]. 王德平. 财会学习, 2020(11)
- [2]跨国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问题研究 ——基于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视角[D]. 米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3]国际税法视角下补贴规则的新挑战[D]. 丁颖. 武汉大学, 2017(07)
- [4]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曹海萍.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08)
- [5]全球价值链与世界经济失衡相关性研究[D]. 龚雄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03)
- [6]聚焦中国:经验与挑战(Ⅱ)[J]. Przemyslaw Kowalski,Hildegunn Nords,Dirk Pilat,Norihiko Yamano,Naomitsu Yashiro,Kathrin Hoeckel,Andreas Schleicher,Michael Borowitz,Valérie Paris,Serge Gas,Richard Carey. 科学观察, 2013(03)
- [7]企业无形资产的系统评价方法——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新视角[J]. 范莉莉,高喜超. 系统管理学报, 2010(03)
- [8]浅议加入WTO对我国会计的影响[J]. 张秋慧.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6(11)
- [9]加入WTO对我国会计的影响及对策[J]. 肖燕.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1)
- [10]WTO对无形资产的影响[J]. 许伟丽,张燕云. 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