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软件——将知识转化为效率

教育软件——将知识转化为效率

一、教育软件——知识到效率的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孙丽琛[1](2021)在《欧盟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及其效果分析》文中提出

杨玉林[2](2021)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文献研究 ——以CNKI(2013-2020)数据为样本》文中认为本文整体的研究思路是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文献的图谱构建和系统思考。其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间节点和路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释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体而言,探讨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献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绪论陈述研究源起、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交代数据资料的处理和分类,以Cite Space的知识图谱为分析工具对文献理论进行数据化、图谱化的转化,详细讲述了知识可视化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流程。第一部分讲述研究内容和关于知识图谱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研究内容、研究现状,以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讲述中国知网的CSSCI文献理论综述,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对该理论进行整体的思考和论述,宏观上利用中国知网的计量化分析功能展示文献年际变化、研究主题分布、研究层次、学科分类,微观上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视野、历史视野、实践视野进行详细地比较和论证。第三部分利用知识图谱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基本的分析,例如作者共现分析、机构共现分析、文献共现分析,由于该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处于青春期,从研究群体来进行数据挖掘有利于我们把握该理论的背景介绍和整体概况。第四部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知识基础及研究热点分析,是通过检索关键词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数据分析,包括主题词共现图谱、聚类图谱、主题路径演进、词频排名分析、新兴演进趋势等,展示了该理论的核心要素分布和发展规律。第五部分是基于前文四个部分研究结论的研究趋势和总结展望,分析了该理论的发展趋势和演进特征,从理论的中国化、评估的明晰化、理论的传承化、大众化、时代化五个特点概括了理论研究的走势。

李婷[3](2019)在《组织柔性、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人员的快速流动,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产业环境的动态性不断加剧,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具有弹性的柔性组织,作为应对动态环境的一种组织形态而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组织柔性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其理论体系尚不成熟。人们对组织柔性的理解还存在分歧,组织柔性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也还是一个未被打开的“黑箱”。对组织柔性的内涵、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组织柔性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不仅能极大地丰富企业的组织管理理论,而且对于企业高效利用组织柔性应对动态化的的产业环境,提升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遵循资源学派“资源—能力—绩效”的理论范式,构建了一个以员工知识结构和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的“组织柔性—动态能力—企业绩效”的研究模型。在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以中国工业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实证分析,探讨组织柔性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动态能力对组织柔性和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员工知识结构在组织柔性与动态能力间的调节效应,以及环境动态性在组织柔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本文的研究包括以下内容:(1)文献综述。在梳理组织柔性、动态能力、企业绩效、员工知识结构和环境动态性既往的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组织柔性、动态能力、员工知识结构、环境动态性等关键变量的概念和维度。(2)构建了以动态能力为中介,以员工知识结构和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的组织柔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对各变量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3)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开发了组织柔性、动态能力,以及员工知识结构和环境动态性的测量量表。(4)利用分析软件SPSS21.0和AMOS21.0,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通过问卷调研方式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进一步论证了组织柔性、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根据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组织柔性的各维度对动态能力的各维度均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但在具体的维度关系对应上,组织柔性的各维度对环境感知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变革能力的作用程度略有差异。(2)动态能力各维度对企业绩效均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但在具体的维度关系对应上,动态能力各维度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程度略有差异。(3)组织柔性中的技术柔性对企业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结构柔性和文化柔性对企业绩效不具有正向的显着作用,结构柔性和文化柔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需要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4)动态能力对组织柔性和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显着。在具体的维度关系对应上,动态能力各维度对组织柔性各维度和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是不同的。动态能力的各维度在技术柔性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动态能力的各维度在结构柔性、文化柔性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发挥完全中介作用。(5)员工知识结构对组织柔性和动态能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是部分显着的。员工知识结构正向调节技术柔性和动态能力各维度之间关系。员工知识结构对结构柔性和环境感知能力的关系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对结构柔性和资源整合能力以及组织变革能力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员工知识结构对文化柔性和动态能力各维度之间的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6)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技术动态性正向调节动态能力各维度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动态性对动态能力中的环境感知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对组织柔性和动态能力等相关变量的内涵和维度做出了界定。本文在大量文献阅读整理的基础上,系统、多维地对组织柔性的内涵进行界定,强调了组织柔性是对组织内部资源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进行描述的基本属性。将其界定为:组织柔性指组织资源的弹性和灵活性,是一种组织内部多种要素柔性构成的组织预备状态,使组织能够占据一个对激烈竞争和无法预期环境做出成功反应的位置,并在激烈竞争和无法预期的意外情境下增强企业对环境主动或被动的反应性和适应性。并从组织内部视角出发,结合之前相关学者对组织柔性的划分,进一步提出了企业的技术柔性、结构柔性和文化柔性等构成维度。同时,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理论,对动态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维度进行了更为清晰的界定。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为了对环境已经发生的或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应对,不断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吸收和整合,资源基础进行完善,流程与惯例进行重构,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能力。明确了其由环境感知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变革能力这三个维度组成。(2)进行了量表的开发,形成了组织柔性、动态能力、员工知识结构和环境动态性的量表。本文按照专家提出的量表开发步骤,结合演绎法和归纳法,对组织柔性、动态能力、员工知识结构和环境动态性的量表题目进行开发,形成初始问卷题目,通过对初始问卷进行预调研结果的信度、效度分析,确定最终的组织柔性、动态能力、员工知识结构和环境动态性的测量量表题目,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问卷题目。(3)提出了组织柔性、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在研究组织柔性和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动态能力在组织柔性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鉴于目前理论界对组织柔性和动态能力的关系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的现实,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上对三者间的关系所进行的研究,是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的。(4)研究了员工知识结构在组织柔性和动态能力之间,和环境动态性在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论文依据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提出的知识是影响动态能力主要因素的观点,结合员工知识异质性的概念,将员工知识结构作为调节变量纳入组织柔性和动态能力作用机制的探究中,探究了当员工知识结构呈现不同水平时,组织柔性的各个维度会对动态能力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同时,在环境动态性是影响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特定类型的外部环境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探讨了当环境不同方面的动态性呈现出不同水平时,动态能力的各个维度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组织柔性、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确定了组织柔性和动态能力的使用条件。基于本文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论文提出,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企业为了提升绩效,应该重视组织柔性的作用,积极培育组织柔性。由于动态能力在组织柔性与企业绩效间具有中介效应,因此,要提升企业绩效,企业还应积极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基于员工知识结构的调节作用,在通过组织柔性构建动态能力的工作中,企业应当通过完善人才选聘和任用体制,加强对人力资源和异质性知识资本的开发和管理,充分激发异质性知识资本的价值和潜力,进一步提升组织柔性对动态能力的影响。鉴于环境动态性在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间的调节作用,在动态的环境中,企业应通过积极构建企业信息系统,提升企业对环境识别能力,进一步促进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

张馨[4](2016)在《武汉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子、创新能力和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技术先进型服务业是一种高科技和知识含量的、支持科技制造企业加快发展的新型生产服务业态,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高级形态。技术先进型服务业是指,与高科技制造业联系紧密,知识和技术含量高、辐射相关产业能力强且以科技中介和创新驱动为主要职责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具有一定发展速度或发展潜力的高技术制造企业,其区域辐射范围较广、驱动地区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能力较强。因此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对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升级换代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改善高技术企业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武汉市的生物、医疗、通信、光电子等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随机等比抽样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502份。针对样本提供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业的影响因子、创新能力和创新网络的相关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根据技术先进型服务业本身的发展实况和国内外研究文献结论,本文设定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内部规划、资金投入、雇员素质能力、创新网络等4项为一级指标,结合16项主要的二级指标建立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子指标体系。统计结果显示,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四个影响因子都对组织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组织内部建构及雇员素质能力的影响非常显着。对于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来说,组织创新的核心力量体现在其创新能力方面。这些能力可以帮助科技服务组织迅速开拓市场、不断推陈出新领先市场且获得忠诚的客户群。具体而言,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创新能力包括:规划与管理能力、沟通与协同能力、学习与消化能力。统计结果显示,创新规划和管理能力对科研创新成果、部门协作及利用创新资源等发挥显着影响;创新沟通与协同能力对雇员素质、客户关系、网络互利共享等发挥显着影响;创新学习与消化能力对抵御外部风险、雇员识别能力及资源吸收等发挥显着影响。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创新网络构成主体有科技研究中介机构、合作企业、高科技制造业、政府(或地方政府)、大学(或大学研究中心)以及其他高科技服务企业。这些主体或通过科技研发、或通过服务外包、或通过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进行联合创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共同创新集团。统计结果显示,网络成员的密切互动对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创新产出及政策和资金扶持有显着影响;网络资源共享也对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创新产出和发明专利数量有显着影响;创新网络的开放性对知识技术共享、协同创新以及研究成果升级换代有显着影响。目前中国技术先进型服务业的发展周期不长,许多深度特征和规律还未凸显出来,需要加大实证研究的比例和规模,同时还需要对相关发展政策进行深入的跟踪研究。

李茂宁[5](2012)在《论学习型数字艺术教育者的培养》文中指出数字时代的发展对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为理论基础,参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教师的要求,阐述学习型数字艺术教育者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从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新时期美术教育专业数字艺术课程建设的具体对策,以期对数字艺术与美术教育的内在融合,构建科学、发展的数字艺术课程理论提供支持和实践参照。

李茂宁[6](2009)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数字艺术课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外对数字艺术理论的研究颇为丰富,而对数字艺术课程的研究相对甚少,对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数字艺术课程的研究则微乎其微。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为理论基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要求为参照,以数字艺术特征、课程价值取向为依据,对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数字艺术课程展开研究。本文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数字艺术课程现状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提出新时期美术教育专业数字艺术课程改革的建议:培养学习型的数字艺术教育者;从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对策与方案。本研究对数字艺术与美术教育的内在融合,构建科学、发展的数字艺术课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照。

蔡源[7](2007)在《软件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源的陔心,只有知识才能解释核心竞争能力,也惟有知识和知识管理才是企业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的惟一源泉。推动软件企业的知识管理除了可以大幅提升我国软件技术与相关产值外,同时也将进一步带动软件产业对其产品设计与创新的重视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延长软件产业的产业链,并有助于提高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对于促进软件产业的升级和推动中国整体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和知识管理流程、知识管理能力测量、组织绩效等问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探讨,并归纳如下;一、企业因管理知识而获得利润的潜力,称为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Andrew(2001)将知识管理能力分为知识管理基础建设能力及知识管理流程能力两大部分的定义和分类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和运用。二、知识管理属于企业活动之一,其范围包括知识取得、知识转化、知识应用、知识保护等流程;该流程是一个动态循环,并包括反馈与控制机制。综合上述专家学者们对知识管理的看法,本文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企业愿景与战略规划下,促使企业内成员通过创造、扩散、转移与积累知识来实现提升组织的竞争优势,并将知识妥善利用与成员分享,进而改进组织的绩效。”三、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衡量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衡量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等。四、组织对其拥有的知识资源,特别是关键知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对于组织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知识管理能力与组织绩效息息相关。企业要提高组织绩效,首要条件就是建立一个分享知识的企业文化与环境。其次探讨了软件企业的知识特性,并分析了软件企业的知识管理的内涵;创新管理和领导的前瞻性、建设学习型组织、软件知识工作者的管理、软件知识的共享、不断地完善知识和更新技术、迈向新的知识产业。并且提出软件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重点是知识整合和创新。软件企业一般都有各种相对比较成熟的信息系统作为知识的载体,如何把各个系统中的知识甄选和整合起来是知识管理的重点。比如配置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邮件系统、社区等整合起来。创新是另外一个重点。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创新,二是管理的创新。技术创新是知识管理永远的主题,也是软件企业在知识管理过程中比较容易取得成果的一个环节。管理创新的意义在于可以不断改进业务流程,使得企业内部管理更为合理和高效。提出软件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难点在于共享。并提出了解决知识管理实施难题的几条途径;认识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也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企业高层要有基本的,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共享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必须让员工尽快体会到共享的好处,二是共享的方式和工具必须统一和很方便;知识管理的全面规划是难点也是重点,一定要在实施的初始阶段就要做好全面的规划。知识的分类和标准化是一个难题,如何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订方便、实用的分类体系和标准化方法是每个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应避免产生大量的知识垃圾;软件企业知识型员工很多,与其它类型的人才相比软件人才的特点也很突出,因此,建立尊重、信任的氛围和文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并以金蝶和用友软件为例探讨了软件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具体做法及其经验。第四章运用模糊理论构建了知识管理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所构建的知识管理能力评估分为评估指标筛选与绩效评估两大阶段。依据知识管理循环结构构建以知识管理系统为核心的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估模式。并根据知识管理能力的信息技术、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知识取得、应用、转化与保护七大层面与经筛选所得的评估指标构建了一个层级结构的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估体系。以语意变量来表达主观评估的模糊性,通过模糊德尔菲法来筛选评估层面中重要的评估指标,并结合模糊层级分析法计算各层面间的权重。并以三家软件企业进行知识管理能力评估为例,说明本文所构建的绩效评估模式的评估步骤与评估流程。根据案例分析中资深主管的自评结果,与本文所提出的模式与系统评估结果相当的一致。第五章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对软件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浙江省软件行业协会2006年5月30日所公布的231家年审合格的软件企业为研究对象。主要以寄发问卷方式进行。经过问卷统计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基础建设对顾客层面绩效有正面影响关系;组织结构基础建设对企业内部程序层面绩效有正面影响关系;组织结构基础建设对学习与成长层面绩效有正面影响关系;知识取得流程对财务层面绩效有正面影响关系;知识应用流程对财务层面绩效有正面影响关系。此外,还得到组织结构基础建设对财务层面的绩效有反面影响关系;知识转化流程对顾客层面的绩效有反面影响关系。且研究结果呈现显着,但影响为反面因子。并针对分析结果对软件企业提出若干建议。一、必须注重加强信息技术基础建设。二、发挥组织结构基础建设对软件企业知识管理的积极作用。三、提高知识取得流程的效率。四、弱化知识转化流程对顾客层面绩效的负面影响。五、注重知识的应用和保护。未来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势必走向网络化的发展。知识管理对于软件产业来说更显重要。未来软件企业者如何运用知识研发软件,或者利用知识来发行软件,利用知识来进行软件用户的服务都将会是将来软件产业从业者的重大课题。软件企业需要利用各种方法或方式来达到经营的目标,如良好的组织知识系统,学习型组织的建立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改善绩效的方法。但是由于软件产业特性的影响,为了研发项目的进行及代理发行软件,可能使得市场占有率下降,顾客满意度不佳并付出的大量金钱造成财务上的损失。只有运用并取得知识技术提高研发能力,提高软件开发技术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支出,减少代理软件数量并提高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软件的比例,才能有效提升市场占有率,提升顾客满意度、品质及提升财务绩效。总的来说,软件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维持知识核心价值,如果软件企业有较佳的知识管理能力加以支持,则企业竞争力与技术的积累会变得更有效率。本文发现,由于软件产业是新兴产业,产业竞争激烈,尤其很多国内软件企业可以依靠做国外软件的发行代理或是数据加工代理而获得短期利润(如网络软件、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等),因此宁可代理软件也不愿加强研发能力,长期看来并不明智。在软件产业环境变化快速的情况下,造成企业决策偏向短期决策,缺乏长远的目标及竞争战略。事实上,培育和留住优秀人才、维持知识核心价值才是软件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陈敏[8](2005)在《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发展——导入数码科技的高等美术教育》文中研究表明一,数字化美术教育模式及其态势数字革命已是我们把握21世纪中国与世界文明发展的关键词。今天,在中国目前高等学校教育过程中,导入数码科技的美术教育,主要以三种模式为发展动力:一是计算机美术教育模式,主要是针对电脑美术制作技术(电脑美术制作技术和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教育。市场上已有多种由中国自己研制开发的有关计算机美术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供选择。在美术

贾建芳,张春秀[9](2002)在《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几点思考》文中指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根本性变革 ,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探讨了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CAI)的开发过程中 ,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同时 ,初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指出 CAI课件应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教育软件——知识到效率的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软件——知识到效率的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文献研究 ——以CNKI(2013-2020)数据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研究内容及现状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
        三、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不足
第二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渊源和发展
    第一节 主要文献宏观回顾
        一、文献年际变化
        二、研究主题分布
        三、研究层次
        四、学科分类
    第二节 主要文献微观回顾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视野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视野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视野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纵向视野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主体概况
    第一节 知识图谱的概念及应用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
        二、知识图谱的应用
        三、知识图谱的绘制流程
    第二节 研究主体概况
        一、作者共现分析
        二、机构共现分析
        三、文献共被引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知识基础及研究热点分析
    第一节 2013-2020 年国家治理现代化知识基础
        一、主题词知识图谱分析
        二、主题词聚类图谱分析
    第二节 2013-2020 年国家治理现代化演进特征
        一、基于Timezone View的主题路径分析
        二、中介中心性的词频排名分析
    第三节 2013-2020 年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前沿
        一、基于Timeline View的整体演进趋势
        二、突发性探测的新兴研究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组织柔性、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和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一、研究内容
        二、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三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一、研究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组织柔性的相关研究
        一、关于组织柔性内涵的界定
        二、关于组织柔性的分类
        三、关于组织柔性的作用
    第二节 企业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
        一、动态能力的内涵
        二、动态能力的构成
        三、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第三节 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一、关于企业绩效内涵研究
        二、关于企业绩效测量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评述
        一、现有研究的理论贡献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三章 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
    第一节 概念模型及主要变量的界定
        一、概念模型
        二、主要变量的界定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
        一、组织柔性与动态能力的关系分析
        二、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
        三、组织柔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
        四、员工知识结构的调节作用分析
        五、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分析
        六、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分析
第四章 量表开发
    第一节 初始量表的编制
        一、题项的收集与整理
        二、内容效度的评价
    第二节 预调研和量表的检验
        一、预调研
        二、量表的信度检验
        三、量表结构效度的检验
    第三节 正式问卷的形成
第五章 实证研究设计
    第一节 变量的测量
        一、因变量
        二、自变量
        三、中介变量
        四、调节变量
        五、控制变量
    第二节 问卷设计与数据的收集
        一、问卷设计
        二、样本的选择
        三、数据的收集
    第三节 数据分析方法
        一、因子分析
        二、结构方程模型
        三、层次回归分析
第六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基本信息
        二、测量题项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二节 信度与效度检验
        一、信度检验
        二、效度检验
    第三节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结果
        一、结构方程建模
        二、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三、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
        四、结构方程模型假设检验结果
    第四节 回归分析与调节变量假设检验
        一、员工知识结构的调节变量假设检验
        二、回归分析与环境动态性调节变量的假设检验
    第五节 实证分析结论与讨论
        一、实证分析结论
        二、实证结果的讨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研究发现
        二、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企业应重视组织柔性的作用,积极培育组织柔性
        二、利用组织柔性提升企业动态能力
        三、完善人才选聘和任用,加强人力资源和异质性知识资本的管理
        四、积极构建企业信息系统,加强企业对环境的识别能力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的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4)武汉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子、创新能力和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 研究的基础理论
    3.1 产业集聚理论
    3.2 创新系统理论
    3.3 企业加速器理论
    3.4 协同创新理论
4 调查问卷分析
    4.1 样本调查的准备和筛选
    4.2 样本调查的实施
    4.3 样本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4 样本测度量表的信度分析
5 武汉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影响因子分析
    5.1 影响因子模型及其研究假设
    5.2 组织内部建构因子和雇员素质能力因子的测量
    5.3 创新网络因子和资金投入因子的测量
    5.4 假设检验与结果讨论
6 武汉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创新能力分析
    6.1 创新能力的研究假设
    6.2 创新规划与管理能力的测量
    6.3 创新沟通与协同能力的测量
    6.4 组织学习与消化能力的测量
    6.5 结果讨论
7 武汉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创新网络分析
    7.1 外部创新网络的研究假设
    7.2 创新网络的关系、环境因素与科技服务组织发展的交互分析
    7.3 创新网络的开放性分析
    7.4 结果讨论
8 加快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8.1 构建功能完备的先进技术服务体系
    8.2 完善先进技术服务业人才培养与成长机制
    8.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回馈导向型政策体系
    8.4 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9 总结与展望
    9.1 研究总结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
附录2: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发展的实证情况问卷调查表

(5)论学习型数字艺术教育者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习型的数字艺术教育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养
    (一) 数字技术的重要性
    (二) 艺术教育的精神
    (三) 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
二、学习型数字艺术教育者的培养途径
    (一) 转变观念
    (二) 动态的教学方法
    (三) 成长的课程内容
        1.构建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
        2.教师首先是学习者
        3.建立教师—学生—知识库互通模式

(6)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数字艺术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1.1.1 数字化
        1.1.2 数字艺术
        1.1.3 数字化课程
    1.2 本文研究的学术背景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数字艺术教育的理论概述
    2.1 数字技术与艺术的互动
    2.2 数字艺术融入美术教育中
        2.2.1 启迪思维、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2.2.2 促进互动、激发灵感、挖掘创意潜能
第三章 数字艺术的特征与课程的价值取向
    3.1 数字艺术的特征
        3.1.1 创作工具特征
        3.1.2 虚拟性特征
        3.1.3 交互性特征
        3.1.4 多元性特征
        3.1.5 成长性特征
        3.1.6 超工具性特征
    3.2 数字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
        3.2.1 技术取向
        3.2.2 工具取向
        3.2.3 数字艺术课程与人文精神
第四章 美术教育专业的数字艺术课程现状
    4.1 美术教育专业数字艺术课程设置
        4.1.1 数字技术课程
        4.1.2 数字技术辅助艺术创作课程
        4.1.3 基于数字平台创作和传播的艺术课程
    4.2 数字艺术课程存在问题
        4.2.1 课程设置比重失调
        4.2.2 缺乏系统的数字理论课程
        4.2.3 教学内容滞后
        4.2.4 “传递式”的教学方法
第五章 改革的建设与对策
    5.1 改革的建议:培养学习型的数字艺术教育者
        5.1.1 学习型的数字艺术教育人才,首先是掌握现代先进的数字技术。
        5.1.2 学习型的数字艺术教育人才,要有人文素养的积淀。
        5.1.3 数字艺术教育人才还要具备知识更新的能力。
    5.2 改革的对策:解决现状问题的方法
        5.2.1 转变观念
        5.2.2 动态的教学方法
        5.2.3 成长的课程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软件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知识管理能力的理论现状
        2.1.1 知识管理流程
        2.1.2 影响知识管理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2.1.3 影响知识管理意愿与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2.2 知识管理能力衡量的理论现状
        2.2.1 知识管理的衡量标准
        2.2.2 知识管理的衡量方法
        2.2.3 知识管理的衡量指标
    2.3 知识管理能力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
        2.3.1 绩效与经营绩效
        2.3.2 经营绩效的衡量方法
        2.3.3 知识管理能力与经营绩效的关系
    2.4 小结
第3章 软件企业知识特性及其知识管理
    3.1 软件企业知识特性
        3.1.1 软件产品
        3.1.2 软件产品的开发流程与标准
        3.1.3 软件人员
    3.2 软件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
        3.2.1 创新管理
        3.2.2 知识开发
        3.2.3 知识工作者的管理
        3.2.4 知识的共享和应用
        3.2.5 知识完善和技术更新
    3.3 软件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3.3.1 软件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3.3.2 软件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重点
        3.3.3 软件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难点
    3.4 国内软件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3.4.1 金蝶公司的实践
        3.4.2 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的实践
        3.4.3 经验分析
    3.5小结
第4章 软件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估
    4.1 研究方法
        4.1.1 模糊理论
        4.1.2 模糊德尔菲法
        4.1.3 模糊层级分析法
    4.2 软件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估体系
        4.2.1 知识管理活动循环过程与内涵
        4.2.2 确定评估指标
        4.2.3 确定模糊权重值
        4.2.4 建立评估体系
    4.3 软件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估模式
    4.4 软件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估实证分析
        4.4.1 浙江湖州军普电脑有限公司的知识管理能力评估
        4.4.2 杭州**电子有限公司的知识管理能力评估
        4.4.3 杭州三汇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知识管理能力评估
    4.5 小结
第5章 软件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
    5.1 经营绩效衡量方法—平衡计分卡
        5.1.1 平衡计分卡的意义
        5.1.2 平衡计分卡的层面
        5.1.3 经营绩效衡量的指标设计
    5.2 软件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实证分析
        5.2.1 研究设计
        5.2.2 研究假设
        5.2.3 研究变量与问卷设计
        5.2.4 资料分析
    5.3 软件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5.4 对软件企业的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专家问卷Ⅰ:软件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估指标调查表
    专家问卷Ⅱ:知识管理能力评估指标权重调查表
    专家问卷Ⅲ:知识管理能力评估调查表
    专家问卷Ⅳ:经营绩效平衡计分卡的衡量调查表
    专家问卷Ⅴ:知识管理能力与经营绩效问卷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矛盾
    2. 多媒体技术与辅助教学的矛盾
    3.单机版课件与远程教育的矛盾
三、如何促进CAI的发展与应用
    1. 要高度重视CAI教学课件的开发建设
    2. 要明确CAI课件在教学中的目的与地位
    3. 要大力开发智能型和网络型课件
四、结束语

四、教育软件——知识到效率的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欧盟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及其效果分析[D]. 孙丽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 [2]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文献研究 ——以CNKI(2013-2020)数据为样本[D]. 杨玉林.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21(02)
  • [3]组织柔性、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 李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4]武汉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子、创新能力和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D]. 张馨.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5]论学习型数字艺术教育者的培养[J]. 李茂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6]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数字艺术课程研究[D]. 李茂宁. 广州大学, 2009(S1)
  • [7]软件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D]. 蔡源. 南昌大学, 2007(08)
  • [8]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发展——导入数码科技的高等美术教育[J]. 陈敏. 美术, 2005(09)
  • [9]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几点思考[J]. 贾建芳,张春秀.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04)

标签:;  ;  ;  ;  ;  

教育软件——将知识转化为效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