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椒新品种CM102的选育(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王恒明,徐小万,徐晓美,王得元,李乃坚,余小林[1](2020)在《华南地区辣椒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辣椒是我国华南地区南菜北运最重要的种类。30多年来,华南地区众多科研院所、高校和育种公司共同努力,选育了许多具有华南特色的优异品种,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概述了华南地区辣椒新品种选育及主要育种技术研究进展:(1)辣椒新品种选育方面,华南地区已选育出青皮椒、黄皮椒、指天椒、线椒等各类型品种,其中粤椒一号、辣优4号、茂椒4号、东方神剑、汇丰二号等在当时辣椒种子市场占有较大份额。(2)辣椒抗青枯病转基因技术研究方面,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菌肽B、D基因导入辣椒,获得抗菌肽B、D基因转化辣椒抗青枯病工程株系,并获农业农村部批准进行田间试验。(3)辣椒耐高温、湿涝机理研究方面,通过高温高湿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转录本衍生片段、DNA甲基化、表达谱和miRNA等多组学数据,揭示了辣椒耐高温高湿机制,阐明了辣椒杂交种基因均呈非加性的表达模式。(4)辣椒疫病特异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方面,利用辣椒抗疫病材料CM334和感病材料10399为亲本构建遗传分离群体并对辣椒根腐疫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研究,表明在广东辣椒疫霉菌优势生理小种Race 3侵染下,辣椒根腐疫病抗性性状为显性单基因控制,并将抗性基因PhR10定位在约2.6 Mb范围内。(5)辣椒雄性不育研究方面,利用回交或逆向回交系统选育技术,选育出辣椒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辣椒三系配套并应用,同时对辣椒雄性不育机理进行了研究。针对华南地区气候特点及消费习惯,提出对未来华南地区辣椒育种研究的建议。
杭林枫[2](2019)在《辣椒疫病抗源筛选及辣椒疫病抗性的初生代谢和转录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疫病是辣椒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对160份辣椒材料进行疫病抗性鉴定,同时研究辣椒疫病抗性与其他辣椒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利用GC-MS检测抗病辣椒和感病辣椒在根系初生代谢物上的变化差异,并对相同辣椒根系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以此研究辣椒疫病抗性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160份搜集自世界各地的辣椒自交系进行疫病抗性鉴定,鉴定方法为孢子灌根法,以高抗辣椒CM334为阳性对照。结果鉴定出高抗材料10份,抗病材料7份,中抗材料30份,感病材料113份。160份辣椒自交系含28份灯笼椒,37份锥形椒,26份牛角椒,28份羊角椒,5份指形椒,18份线椒,18份朝天椒。高抗和抗病比例最高的为锥形椒,最低的为指形椒。表明辣椒抗性与辣椒类别有关,锥形椒抗性比例高,可能是由于长期抗病育种的结果。2.调查了辣椒花和果实相关的8个质量性状和8个数量性状。结果,除了花柱颜色蓝色缺失之外,其余的性状均有分布,并且各性状数值的变异系数较大,为11.53%-69.82%。进而研究了上述农艺性状与辣椒抗病性的相关性。结果,疫病抗性与花柱颜色(0.141*)呈显着正相关,与果横茎(0.167**)、花药颜色(0.155**)、花冠颜色(0.169**)和果实甜度(0.237**)呈极显着正相关,与首花节位(-0.120*)呈显着负相关,与果实辣度(-0.181**)和果形(-0.245**)呈极显着负相关。3.以疫病高抗辣椒材料18S212和17S250以及感病材料18S490和17S374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检测辣椒根系甲醇提取物组分,进而分析初生代谢在疫霉菌接种后的变化规律,并比较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从所有辣椒材料一共检测到93个代谢组分。进而筛选抗病材料变化规律一致但与感病材料不一致的代谢组分,视作与辣椒疫病抗性相关的代谢物。结果,一共筛选到6份正相关组分,可归为吲哚、酯类、醚和烯烃类物质;筛选到3份负相关组分,均为醚类。4.以高抗材料17S250和感病材料17S374为试验材料,进一步分析了接种辣椒疫霉菌后根系转录组变化规律。侵染0d、3d后分别取样并测序分析。结果,在侵染过程中,感病材料共有1743个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显着变化。根据显着性高低,KEGG分析显着富集的前五个通路分别是苯丙烷类生物合成(15个)、淀粉和蔗糖代谢(14个)、植物激素信号转导(13个)、氰氨基酸代谢(5个)、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2个)。根据基因数量,GO分析前五个term依次是催化活性负调节(22个)、对紫外线的响应(4个)、氧化还原过程(146个)、转录调控DNA模板(55个)、对无机物的反应(41个)。相比感病材料(1743个DEG),抗病材料接种前后有3073个DEG,KEGG分析显着富集的前五个通路为缬草碱、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13个)、甘油脂代谢(10个)、植物激素信号转导(23个)、脂肪酸降解(9个)、酪氨酸代谢(9个)。GO分析前五个term依次是细胞增殖(29个)、对过氧化氢的反应(19个)、光合作用-光反应(9个)、核小体装配(20个)、组蛋白磷酸化(8个)。对比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氨酸代谢、脂肪酸降解等转录组变化规律为二者共有,可能与辣椒根系对疫霉菌浸染反应有关。叶酸生物合成、硫辛酸代谢、烟酸与烟酰胺代谢等转录组变化规律仅在感病材料中发生,提示可能与病害发展有关,也即与疫病抗性转录组机制有关。
张莹丽[3](2013)在《辣椒及其嫁接苗对疫霉菌的防御响应与CaRGA2基因功能分析》文中认为辣椒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国及全世界范围内栽培广泛。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blight)是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的的土传病害,能侵染多种茄科及葫芦科植物,对我国及世界各国的辣椒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经成为制约辣椒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对于辣椒疫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轮作和选育抗病品种,但是农药残留超标对环境造成污染,P. capsici生理小种的变化造成抗病品种效果不稳定。因此,利用嫁接与分子生物技术等开展辣椒抗疫病育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探讨了不同抗性辣椒品种与P. capsici的互作防御机制,抗性辣椒品种做砧木嫁接对P. capsici的抗性机制,利用VIGS结合转基因技术对辣椒疫病抗性相关基因CaRGA2的功能在辣椒和烟草上分别进行了验证,使用病原菌诱导型启动子prp1-1,使其调控CaRGA2基因的表达,旨在为今后的辣椒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陕西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形态学观察,将其确定为辣椒疫霉菌。不同抗性品种CM334、PBC602、B27接种P. capsici后,抗性品种CM334的根系活力最强,感病品种B27的根系活力最弱;POD、PAL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三个不同抗性品种的酶活差异明显;我们利用抗病品种CM334接种P. capsici后,提取PAL和β-1,3-葡聚糖酶的粗酶液来抑制P. capsici菌丝生长和孢子囊形成,结果显示两种粗酶液的混合液对P. capsici菌丝生长和孢子囊形成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防御相关基因CaPO1、CaBGLU、CaBPR1和CaRGA2在三个不同抗性品种叶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根系,在抗病品种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感病品种,表明了不同抗性品种在辣椒疫病防御反应中有差异。2. P. capsici胁迫下,辣椒嫁接苗的抗性明显提高,表现在POD、PAL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明显高于辣椒接穗自根嫁接苗;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明显高于辣椒接穗自根嫁接苗;相对电导率和胞间CO2浓度(Ci)明显低于辣椒接穗自根嫁接苗。而嫁接苗之间也表现出抗性强的嫁接苗叶片中POD、PAL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高于抗性较弱的嫁接苗;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高于抗性较弱的嫁接苗;相对电导率和胞间CO2浓度(Ci)低于抗性较弱的嫁接苗。因此不能单一地以上述生理指标作为辣椒抗P. capsici胁迫的指标,应以综合评价指标来鉴定。3.对辣椒嫁接苗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显示,通过嫁接可以将砧木中的某些抗病物质传递到接穗中,从而提高接穗的抗病性,P. capsici胁迫下CaPO1、CaBPR1、CaBGLU和CaRGA2防御相关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根系和茎,不同抗性嫁接苗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接穗自根嫁接苗,嫁接过程中具体是砧木中的哪种抗性物质传递到了接穗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4. CaRGA2基因从抗疫病材料CM334的叶片中克隆得到,cDNA全长3018bp,开放阅读框(ORF)2874bp,编码95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08.6kDa,等电点8.106。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接种P. capsici后CaRGA2基因被迅速诱导,其在抗病和感病品种中的表达模式不同;接种P. capsici后24h,CaRGA2基因在抗病品种CM334中迅速表达并达到一个峰值,表达量是感病品种的5倍,表明CaRGA2基因在辣椒疫病抗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利用VIGS技术对辣椒CaRGA2基因功能进行了分析,在辣椒中成功沉默VIGS报告基因-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使辣椒叶片表现白化现象,为大规模辣椒基因功能分析提供了技术指导;将携带CaRGA2目的基因的重组病毒载体接种P. capsici抗病品种CM334,通过半定量RT-PCR和离体叶片接种结果显示,CM334抗病性降低表现为易感病,VIGS结果显示了CaRGA2基因在辣椒对疫病的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证明CaRGA2基因为辣椒疫病抗性相关基因。6.利用PCR方法从马铃薯块茎的总DNA中克隆了受病原菌诱导的prp1-1启动子片段,构建了辣椒抗疫病相关基因诱导型植物表达载体pVBG-prp1-1-CaRGA2,使prp1-1病原菌诱导型启动子片段调控CaRGA2基因的表达;同时构建了CaRGA2基因组成型植物表达载体pVBG-CaRGA2。将构建好的两个载体导入辣椒和烟草,分别得到了CaRGA2基因诱导性表达(pVBG-prp1-1-CaRGA2)和组成型表达(pVBG-CaRGA2)的辣椒和烟草转化植株。7.对于CaRGA2基因诱导性表达(pVBG-prp1-1-CaRGA2)和组成型表达(pVBG-CaRGA2)的辣椒和烟草转化植株,进行初步的PCR分子鉴定及抗病性分析。与阴性对照未转基因植株相比,CaRGA2转基因辣椒和烟草并没有发生表型上的变化;离体叶片接种辣椒P. capsici后,pVBG-prp1-1-CaRGA2转基因辣椒和烟草叶片上的坏死病斑小于pVBG-CaRGA2,未转基因植株上的坏死病斑最大,说明CaRGA2基因参与了辣椒与P. capsici的抗性反应过程,prp1-1病原菌诱导型启动子调控了CaRGA2基因的表达,CaRGA2基因在辣椒抵抗P. capsici侵染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丁群英[4](2009)在《哈密瓜航天诱变两性花株突变体的选育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新疆厚皮甜瓜俗称哈密瓜,以脆、香、甜等独特风味而闻名中外,是中高档水果,也是新疆农业支柱产业和创汇产品。但近几年来,由于品种退化,病害严重,造成哈密瓜商品质量降低,影响了哈密瓜的生产和消费。因此培育优质哈密瓜新品种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又实际的课题。在甜瓜种质资源中,绝大多数的厚皮甜瓜栽培种是雄全同株型,只有部分地方的古老品种的薄皮甜瓜和野生甜瓜是两性花株型。为了获得优良的哈密瓜新品种及综合性状好的新育种材料,甜瓜的性型选择是其重要方向之一。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空间环境的综合物理因素和条件对生物遗传性状产生的强烈动摇和诱变,获得地面常规方法较难得到的特异种质资源,进而选育出新品种。我们通过航天诱变哈密瓜种子(雄全同株),并经过田间选育,获得了两性花株突变体。为了探讨航天诱变哈密瓜花性型的机理,加快其突变材料的利用进程。本研究以哈密瓜品种、突变体及其突变后代群体为材料,对两性花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别从形态学、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克隆了哈密瓜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ACS)基因的两个成员,并分析这两个基因在该突变体及其原品种中的变化,旨在了解这两个基因与花性型分化的关系,探讨ACC合成酶在甜瓜中的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航天诱变哈密瓜及其后代花性型调查,在SP2代筛选到两性花株突变体,对其进行3代连续自交培育,获得了稳定的两性花株自交系。2.对航天诱变突变体第3代至第5代(SP3-SP5代)花器官进行了调查。与原品种两性花子房相比,SP3代H8株系的子房极小,只有原品种的三分之一大小,似雄花;SP4代H2-3株系的子房形状似纺锤形;SP5代H2-2-3株系的子房为圆锥形。与原品种的柱头相比,两性花株突变体出现各种类型的“分叉型”畸形柱头。3.对原品种、SP5代H2-2-3和SP3代H8株系两性花花粉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原品种及突变体SP5代H2-2-3株系的花粉粒为扁圆三角形,具4个对称面的辐射对称形,有3个萌发孔。萌发孔圆形,周围增厚,中间隆起;外壁具有清楚的网状雕纹。而SP3代H8株系两性花的花粉粒皱缩、扁瘪、塌陷。这可能是SP3代H8株系不易座瓜的原因之一。4.利用集群分离法(BSA)对两性花性状进行了RAPD和SSR分子标记研究,找到了一个与两性花性状连锁的RAPD标记S1254750,标记与性状间的遗传距离为4.5 cM;找到了两个与两性花性状连锁的SSR标记CMTC12350和CMTC158200,与两性花性状间的遗传距离分别是6.3 cM、8.8 cM。并对SSR标记序列进行了克隆、测序分析。5.对影响SSR-PCR扩增体系的主要因子设计了多梯度的优化实验,建立了适用于哈密瓜的SSR反应体系。在25μl反应体系中:1.5mmol/L的Mg2+浓度、1U的Taq酶用量、dNTP总浓度为200μmol/L和引物浓度0.50μmol/L。同时,进行了降落PCR与普通PCR的比较,表明,采用降落PCR扩增方法是可靠的一种一步找到最佳退火温度的方法。6.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在哈密瓜中获得了ACS3基因cDNA的全长序列,分析发现,该基因全长1895bp,开放阅读框为1446bp,编码482个氨基酸,并提交到GenBank(登录号为FJ383171)。通过Clustal X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ACS3与已报道的笋瓜、绿豆等的ACS相似性达到70%以上,特别是与黄瓜雌性主控基因ACS1G相似性高达98%。利用MEGA4软件构建了哈密瓜ACS3基因进化树,结果表明,ACS3基因序列与黄瓜的最近,与李、白羽扇豆的ACS基因等较近,这与物种起源进化的亲缘关系分类完全相一致。对ACS3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其二级结构主要是Alpha螺旋和无规卷曲,具有比较多的无规卷曲,表明这种蛋白质生化性质不稳定;与苹果ACS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相似性为79%。ACS3氨基酸序列功能分析表明,ACS3的N端和C端都具有很高的亲水性;无跨膜区;是非分泌蛋白。7.本实验从原品种父、母本、原品种和两性花株突变体材料上获得的ACS3基因序列相似程度很高,外显子序列完全相同,内含子区域存在一定差异。突变体TB-ACS3在第一个内含子的265bp处缺少一个A碱基,在3’UTR的1783bp处缺少一个T碱基、在1817bp处多一个T碱基。这种非编码区的突变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ACS3基因在甜瓜花性型性状表达中的作用,也即这种突变可能是引起突变体花性型转化的因素之一。8.本实验得到的原品种父、母本、原品种和两性花株突变体ACS7基因CDS序列完全一致,在170bp处均为T碱基,与Adnane Boualem等人研究的甜瓜雄全同株(基因型aaGG)ACS7基因序列相一致;而与甜瓜雌雄异花同株(基因型AGG)ACS7基因ORF序列存在两处差异,即在第170bp和1730bp处雌雄异花同株(AGG)为C,而早皇后父本、母本、早皇后和突变体均为T。这种结果进一步表明,ACS7基因编码区的第170个碱基的突变可能是引起甜瓜花性型基因型由A转变为aa的直接原因。
张莹丽[5](2009)在《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其化学防治效果分析》文中指出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blight)是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侵染所引起的,是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土传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我国及世界各国的辣椒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辣椒疫霉菌为研究对象,收集了陕西、贵州、广州和青海等省的辣椒疫霉菌分离物,利用一套鉴别寄主,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辣椒疫霉菌分离物进行致病力差异分析及生理小种鉴定;并对其进行病原鉴定及防治剂的室内筛选。此外,对分子生物学方法区分辣椒疫霉菌不同生理小种的技术进行探索。获得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省份辣椒疫病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形态学观察,将辣椒疫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对来自青海、贵州、广州、陕西和韩国的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贵州、韩国辣椒疫霉菌菌株为ph1,青海菌株为ph2,陕西、广州辣椒疫霉菌菌株为ph3。2.以11个抗病性不同的辣椒品种为试材,对来自青海、贵州和广州的辣椒疫霉菌菌株进行了致病力分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辣椒疫霉菌致病力强弱差异明显,来自广州的菌株致病力最强,其次是青海菌株,致病力最弱的是贵州菌株;辣椒材料中既有抗单一生理小种,如湘研19号、特选22号尖椒、B9、B2和B22抗ph1,B28抗ph2;又有抗多个生理小种的,如A11抗ph1和ph2,不抗ph3。3.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和孢子囊萌发抑制法测定了12种常用的防治剂对陕西辣椒疫霉菌分离物ph1的毒力。结果表明: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好的是辣椒病菌清和活康壮,EC50分别为252.76μg/mL(r=0.8669)和376.18μg/mL(r=0.9304);对孢子囊萌发抑制效果较好的是69%烯酰吗啉WP和80%代森锰锌WP,EC50分别为317.61μg/mL(r=0.9767)和421.70μg/mL(r=0.9573);60%椒霸菌毒克星WP和50%扑海因WP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几乎没有抑制作用。4.根据辣椒疫霉菌(P. capsici)核糖体(ribosome)基因及其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设计两对引物,用于区分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ph1、ph2和ph3。测序结果表明:三个菌株的序列基本相同,说明从核糖体DNA-ITS序列不能区分辣椒疫霉菌的不同生理小种。
刘珂珂[6](2009)在《辣椒对疫病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辣椒是一种世界性的蔬菜,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辣椒疫病在我国许多省市普遍发生,成为我国辣椒生产的严重障碍。我们通过建立辣椒抗病性鉴定技术体系,分析抗疫病的生理生化基础,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不同生理小种的疫霉菌侵染辣椒后表达谱的差异,结合RACE技术获得阳性片段的全长,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些基因的序列信息及它们所推测蛋白的二级结构、跨膜结构、信号肽和系统进化信息,利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定量技术研究这些基因的表达和调控,以期揭示辣椒抗疫病的抗性机理,为寻找培育广谱、高效、稳定的抗病品种奠定基础。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辣椒抗疫病离体侧枝接种鉴定技术体系。以高抗品种CM334,中抗品种N3和感病品种EC为材料,研究了辣椒抗疫病的离体侧枝接种鉴定技术。以辣椒第二次分枝后,由第一次分支处剪下的侧枝作为接种对象,在疫霉菌游动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4个/mL,温度为28℃,4000lx,12h/d光照条件下接种,抗、感品种差异最为明显。用该方法对34份材料进行鉴定,并与已报导的离体叶片接种法,切茎接种法和灌根接种法进行了比较,统计分析表明,该方法与其他3种方法均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150** r=0.8730**和r=0.8384**,说明该方法能真实反映辣椒对疫病的抗性。2.分析了保护酶活性与辣椒抗疫病的关系。对不同抗性品系A5、A3、EC受到疫霉菌ph3侵染后和专化抗性品系A3受到不同生理小种ph1和ph3侵染后,植株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进行测定和比较。经SAS分析表明,在供试的品种中,不同抗性品系的辣椒接种疫霉菌后,抗病与感病类型的保护酶具有明显差异,且这种差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辣椒抗疫病的性状与植株体内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呈正相关,这几种酶可以作为抗病性鉴定的间接指标。3.利用cDNA-APLP技术研究专化抗性品系A3分别接种不同生理小种的辣椒疫霉菌ph1和ph3后的表达差异,获得了差异表达片段80个。登录了其中22个,登录号为:GO496263,GO496264,GO496265,GO496266,GO496267,GO496268,GO496269,GO496270,GO496271,GO496272,GO496273,GO496274,GO496275,GO496276,GO496277,GO496278,GO496279,GO496280,GO496281,GO496282,GO496283,GO496284。4.获得六个抗疫病相关的新基因。利用RT-PCR选择阳性片段结合BLAST的信息选择感兴趣的片段,通过RACE技术获得六个新基因的全长,它们分别是CanTF基因(登录号FJ617518),CanPOD基因(登录号FJ596178),CanBPM4基因(登录号FJ617520),CanNADPH基因(登录号FJ617519 ),CanZf基因(登录号FJ596179),CanOBP基因(登录号FJ61752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六个基因都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其中CanPOD蛋白同时具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CanOBP蛋白仅具有跨膜结构而没有信号肽;其他几个基因所推测的蛋白不含信号肽,也不是跨膜蛋白。进化分析表明,CanNADPH与大戟科蓖麻属蓖麻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EEF49550.1)的亲缘关系最近,辣椒CanZf与禾本科植物水稻锌指蛋白(Os03g0788800)亲缘关系最近。CanOBP被单独聚为一类,其次与低等的真核生物OBP蛋白合并,推测CanOBP可能是编码与辣椒疫霉菌互做相关蛋白的基因。5.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CanPOD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不同抗性品系A5、A3、EC受到疫霉菌ph3侵染后,在高抗品种A5中表达最早,反应最为迅速,2h即达到顶峰;而在感病品种中,24h以内表达量变化不大,但表达的持续时间较长。专化抗性品系A3接种不同生理小种的疫霉菌ph3和ph1后,非亲和组合中,CanPOD基因表达迅速;而亲和组合中直至24h才达到略低于非亲和组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CanPOD基因与辣椒对疫病的抗性密切相关。6.利用实时定量技术对CanZf基因和CanOBP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同一疫霉菌生理小种ph3侵染A3后,CanOBP基因和CanZf基因的表达量在根部和叶部有所区别,在根部表达高峰较早,为8h;在叶部稍微推迟,在12h达到高峰。CanOBP基因在叶部的表达量为对照的2万多倍,而CanZf基因在叶部的表达量为对照的28倍,说明这两个基因主要在叶部表达。分别在A3根部接种不同的生理小种ph3和ph1后,CanZf基因在非亲和组合中24h内表达量变化不大,在36h出现表达高峰;在亲和组合中,8h即达到最高峰值,且在24h内高于非亲和组合。非亲和组合中,CanOBP基因的表达量分别在2h和36h出现两个峰;而在亲和组合中,仅在8h出现一个峰值。这两个基因受不同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的诱导后表达模式不同,说明其与辣椒疫病专化型抗性有关。7.利用实时定量技术对CanZf基因和CanOBP基因的表达调控进行了研究。分别用400mmol/L的甘露醇,400mmol/L的NaCl,5 mmol/L的水杨酸(SA),50 mmol/L的甲基茉莉酮酸(MeJA)和10 mmol/L H2O2和4℃低温处理辣椒材料A3。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anOBP基因的表达受到SA和MeJA的强烈抑制,早期(8h前)受到H2O2抑制,但是该基因受到低温、干旱和高盐的诱导,提示它可能介导了辣椒对这些胁迫的反应。CanZf基因的表达受到低温、干旱胁迫的诱导和H2O2的抑制。SA和MeJA处理后,CanZf基因的表达也有差异,在2h受SA抑制,8h上升;而在12h内受到MeJA抑制。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了多种植物抗逆性途径,也可能该基因位于这些途径的交叉点。8.建立了辣椒遗传转化单倍体受体系统。在22个不同基因型材料,共有13个材料被诱导出胚状体,诱导成功率为59.09%。其中B19出胚率最高,达到22.86%。以P51和P53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和预处理温度对出胚率的影响。不同基因型对培养基的要求有差异。1mg/L 6-BA最适合P51,而4mg/LNAA+1mg/L6-BA更适合P53。变温处理(4℃,3d;35℃,4d)可以明显提高这两个基因型材料的诱导率。创制了一种辣椒小孢子诱导获得胚状体的培养方法,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610042616.0)。
陈桂珍[7](2008)在《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的现状、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的调查,和农民进行系统地沟通,了解他们采用技术的决策动机和影响因素,共同对“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进行技术推广和生产经营机制的论证,并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市民无公害蔬菜消费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并提出建议。本文的调查结论如下:1、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现在和将来农业和农村的主要发展形式,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应当既要了解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新方法、新技术,又要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更快、更公正地将新技术传播给农民。2、在无公害蔬菜技术推广中,应加强政府的导向作用和政策扶持,为无公害蔬菜技术推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加无公害生产技术传播途径,农民学校、田头培训、咨询服务、电视、报纸等同时并举,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全面推广3、“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把公司品牌优势、信息优势和销售网络优势,基地的技术优势和标准化生产管理优势,农户合理布局、成片区域生产的集团优势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无公害蔬菜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化的产业优势,增加了市场竞争力。4、通过“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在苏州的运作可以看出,这种模式将农户参与的时间由技术推广阶段提前到技术研究阶段,典型带动也由单一的典型农户转变为基地示范与典型农户并举,从而更有利于农户的参与。5、市民对无公害蔬菜的了解程度仍然远远不够,获取无公害蔬菜信息的来源主要是电视、报纸和网络。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强化农户采用该项技术的政策和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的措施。
陈桂英,孟令强[8](2007)在《辣椒杂交种赤研4号的选育》文中研究说明以赤9401为母本,赤9368为父本杂交而成的辣椒新品种赤研4号,2005年1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新品种认定。该杂交种一代早熟,生长势强,中抗TMV、CMV,抗逆性强;株高适中,单株挂果率高,果实黄绿色,牛角形,耐贮运,商品性好,微辣,风味佳,适应性广。一般露地栽培3500~4500kg/667m2,适于全国各地露地栽培。
马建平,尚春明,林丽秀[9](2005)在《青椒新品种CM-102的选育》文中提出
马建平,尚春明,吕福虎[10](2004)在《青椒新品种CM102的选育》文中认为
二、青椒新品种CM102的选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椒新品种CM102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地区辣椒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南地区辣椒品种选育研究 |
1.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品种 |
1.1.1 粤椒一号 |
1.1.2 汇丰二号 |
1.2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品种 |
1.3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品种 |
1.4 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桂林市蔬菜研究所选育品种 |
1.5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选育品种 |
1.6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选育品种 |
1.7 茂名市茂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品种 |
1.8 广州绿霸种苗有限公司选育品种 |
2 辣椒抗青枯病转基因技术研究 |
2.1 建立辣椒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 |
2.2 利用双价抗菌肽基因转化辣椒 |
2.3 建立植物抗青枯病鉴定新技术 |
3 辣椒耐高温高湿机理研究 |
3.1 多角度多层次研究辣椒耐高温高湿评价体系 |
3.2 多组学研究辣椒耐高温高湿机制 |
4 辣椒抗疫病遗传规律及QTL研究 |
5 辣椒雄性不育研究 |
5.1 辣椒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选育 |
5.2 辣椒恢复系选育 |
5.3 辣椒CMS三系配套及应用 |
5.4 辣椒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
6 展望 |
6.1 加强抗逆性辣椒新品种选育 |
6.2 多样化育种 |
6.3 地方品种提纯复壮 |
6.4 加强辣椒种质资源搜集及育种新技术应用 |
(2)辣椒疫病抗源筛选及辣椒疫病抗性的初生代谢和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我国辣椒资源收集及整理 |
1.1.1 辣椒起源及分类鉴定 |
1.1.2 我国辣椒资源收集、整理以及抗病性鉴定 |
1.2 辣椒疫病抗性鉴定及抗性育种 |
1.2.1 辣椒疫霉菌特征及分类 |
1.2.1.1 辣椒疫霉菌的生物学特征 |
1.2.1.2 辣椒疫霉菌的生理分型 |
1.2.2 辣椒疫病抗性鉴定方法 |
1.2.3 辣椒疫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
1.2.4 辣椒疫病育种研究 |
1.3 植物抗病性与代谢产物 |
1.3.1 植物代谢组与抗病性 |
1.3.2 根系初生代谢物与土传病害抗性的关系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供试菌株 |
2.2 试验方法 |
2.2.1 辣椒开花性状和果实性状调查 |
2.2.2 辣椒花粉活力的测定 |
2.2.3 辣椒果实相关性状的测定 |
2.2.4 辣椒疫霉菌接种方法 |
2.2.5 辣椒病情级别症状描述及抗病类型标准 |
2.2.6 接菌后辣椒根系初生代谢物的测定 |
2.2.7 GC-MS分析条件 |
2.2.8 转录组测序 |
2.2.8.1 总RNA的提取及质检 |
2.2.8.2 文库构建、检测及上机 |
2.2.8.3 原始数据处理 |
2.2.8.4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2.2.8.5 参考序列的比对 |
2.2.8.6 基因表达水平统计 |
2.2.8.7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辣椒开花和果实性状的调查 |
3.1.1 辣椒花、果质量性状 |
3.1.2 辣椒花、果数量性状 |
3.1.3 不同类型辣椒花、果性状比较 |
3.2 辣椒疫病抗性鉴定 |
3.2.1 不同辣椒材料疫病抗性鉴定 |
3.2.2 不同果实类型与辣椒疫病抗性的关系 |
3.3 辣椒疫病抗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3.4 接菌后辣椒根系初生代谢物的变化 |
3.4.1 辣椒根系初生代谢检出情况 |
3.4.2 接种辣椒疫霉菌后根系初生代谢物变化趋势 |
3.4.3 可能与辣椒疫病抗性有关的根系初生代谢 |
3.5 辣椒疫病抗性的转录组分析 |
3.5.1 测序数据量及其质量控制 |
3.5.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分析 |
3.5.3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 |
3.5.3.1 差异表达基因GO分类 |
3.5.3.2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作者简历 |
(3)辣椒及其嫁接苗对疫霉菌的防御响应与CaRGA2基因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辣椒疫病的发生危害与防治研究进展 |
1.1.1 辣椒疫病的发生危害 |
1.1.2 辣椒疫病发生规律及发病条件 |
1.1.3 辣椒疫霉及其生物学特性 |
1.1.4 辣椒疫病的综合防治 |
1.2 辣椒疫病的抗性遗传及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
1.2.1 辣椒对疫病的抗性特点 |
1.2.2 辣椒抗病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3 蔬菜嫁接作用的研究进展 |
1.3.1 对根系活性及吸收特性的影响 |
1.3.2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3 对酶活性的影响 |
1.3.4 对抗病性的影响 |
1.3.5 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6 对遗传信息交流的影响 |
1.4 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策略—超量表达和 VIGS 技术 |
1.4.1 超量表达分析 |
1.4.2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 启动子与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 |
1.5.1 组成型启动子与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 |
1.5.2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与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 |
1.5.3 诱导型启动子与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 |
1.6 茄科植物遗传转化效率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7.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不同抗性辣椒品种与 P. capsici 互作中的防御机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P. capsici 病原鉴定 |
2.2.2 接种 P. capsici 后不同抗性品种根系活力变化 |
2.2.3 接种 P. capsici 后不同抗性品种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的变化 |
2.2.4 接种 P. capsici 后不同抗性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 |
2.2.5 接种 P. capsici 后不同抗性品种β-1, 3-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 |
2.2.6 β-1, 3-葡聚糖酶与 PAL 粗酶液对 P. capsici 孢子囊形成的抑制作用 |
2.2.7 β-1, 3-葡聚糖酶与 PAL 粗酶液对 P. capsici 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8 不同抗性材料接种 P. capsici 后防御基因的表达 |
2.3 讨论 |
2.3.1 病原菌鉴定 |
2.3.2 不同抗性辣椒材料接种 P. capsici 后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
2.3.3 不同抗性材料接种 P. capsici 后对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的影响 |
2.3.4 不同抗性材料接种 P. capsici 后对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的影响 |
2.3.5 不同抗性材料接种 P. capsici 后对β-1, 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
2.3.6 不同抗性材料接种 P. capsici 后防御相关基因在叶片与根系中的表达分析 |
第三章 嫁接辣椒对 P. capsici 的防御响应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砧木与接穗的嫁接成活率调查 |
3.2.2 嫁接对辣椒疫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
3.2.3 接种 P. capsici 后嫁接苗叶片 POD、PAL 和β-1, 3-葡聚糖酶活性变化 |
3.2.4 嫁接苗叶片光合能力与抗病性的关系 |
3.2.5 嫁接苗的相对电导率与抗病性的关系 |
3.2.6 嫁接苗接种 P. capsici 后防御基因的表达 |
3.3 讨论 |
3.3.1 不同砧木与接穗嫁接亲和力比较分析 |
3.3.2 嫁接可提高辣椒对疫病的抗性 |
3.3.3 P. capsici 胁迫对嫁接苗酶活性及其变化规律的影响 |
3.3.4 P. capsici 胁迫对嫁接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5 P. capsici 胁迫对嫁接苗质膜破坏程度的影响 |
3.3.6 P. capsici 胁迫对防御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四章 辣椒 CaRGA2 基因对 P. capsici 的防御反应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辣椒 CaRGA2 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4.2.2 蛋白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 |
4.2.3 不同抗性品种接种辣椒 P. capsici 后 CaRGA2 基因表达分析 |
4.2.4 利用 VIGS 技术对 CaRGA2 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步验证 |
4.3 讨论 |
4.3.1 CaRGA2 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2 不同接种方式下 CaRGA2 基因的表达 |
4.3.3 CaRGA2 基因沉默效果分析 |
4.3.4 CaRGA2 基因抗病性分析 |
第五章 辣椒抗疫病相关基因 CaRGA2 功能鉴定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prp1-1 病原菌诱导型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
5.2.2 CaRGA2 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5.2.3 超量表达载体构建 |
5.2.4 CaRGA2 转基因植株获得 |
5.2.5 CaRGA2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5.2.6 CaRGA2 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哈密瓜航天诱变两性花株突变体的选育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航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
1.1.1 植物航天育种的概念及特点 |
1.1.2 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
1.1.3 航天诱变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1.2 植物的性别类型及性别分化的遗传基础 |
1.2.1 植物的性别类型 |
1.2.2 植物性别分化的遗传基础 |
1.3 甜瓜花器性别的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
1.4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甜瓜中的应用 |
1.4.1 几种常见的分子标记技术比较 |
1.4.2 RAPD 标记技术 |
1.4.3 SSR 标记技术 |
1.4.4 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1.4.5 分子标记在西甜瓜上的应用 |
1.4.6 基因标记的策略 |
1.5 乙烯合成酶研究进展 |
1.5.1 乙烯的生物合成 |
1.5.2 ACC 合成酶基因克隆研究现状 |
1.5.3 ACC 合成酶与植物性别 |
1.5.4 乙烯的信号传导与植物性别分化 |
1.5.5 瓜类乙烯合成酶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太空诱变哈密瓜两性花株突变体的选育及其花器官形态细胞学观察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花器官形态观察 |
2.2.4 诱变新种质选育程序 |
2.2.5 扫描电镜观察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哈密瓜两性花株突变体的选育 |
2.3.2 哈密瓜两性花株突变体花器官形态及细胞学观察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与太空诱变哈密瓜两性花性状连锁RAPD、SSR 标记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材料的创建 |
3.3.2 遗传分析 |
3.3.3 RAPD 分子标记的确定 |
3.3.4 SSR 分子标记的确定 |
3.3.5 PCR 产物克隆及测序分析 |
3.4 讨论 |
3.4.1 SSR 反应体系的优化 |
3.4.2 关于所选RAPD、SSR 分子标记 |
第四章 哈密瓜ACC 合成酶基因CDNA 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材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哈密瓜总RNA 的提取 |
4.3.2 Cm-AC53 基因cDNA 全长的克隆及其同源性比较 |
4.3.3 Cm-AC53 二级结构预测 |
4.3.4 Cm-AC53 三级结构预测 |
4.3.5 Cm-AC53 的性质与功能预测 |
4.3.6 哈密瓜与其他作物ACS 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 |
4.3.7 基因进化树构建 |
4.4 讨论 |
第五章 乙烯合成酶基因在哈密瓜及其航天诱变突变体中的比较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哈密瓜不同品种Cm-AC53 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
5.3.2 哈密瓜不同品种Cm-AC57 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
5.4 讨论 |
5.4.1 ACC 合成酶的克隆研究 |
5.4.2 内含子和3’UTR 区在哈密瓜AC53 基因中的作用 |
5.4.3 AC57 基因在哈密瓜花性型中的研究 |
第六章 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其化学防治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分布与危害 |
1.2 症状 |
1.3 传播途径及发病规律 |
1.3.1 初侵染源 |
1.3.2 侵染过程 |
1.3.3 再侵染 |
1.4 病原菌研究概况 |
1.4.1 形态特征 |
1.4.2 寄主植物 |
1.4.3 生物学特性 |
1.4.3.1 营养要求和培养基 |
1.4.3.2 生长温度 |
1.4.3.3 光照 |
1.4.4 细胞学特性 |
1.4.5 P.capsici 的交配型 |
1.4.6 生理分化 |
1.5 辣椒疫病的防治 |
1.5.1 选用、培育抗病品种防治辣椒疫病 |
1.5.2 利用栽培技术等农业措施防治辣椒疫病 |
1.5.2.1 选择合适的肥料 |
1.5.2.2 选择适当的灌溉方式 |
1.5.2.3 改进栽培措施 |
1.5.2.4 采用嫁接方法 |
1.5.2.5 其它方法 |
1.5.3 化学药剂防治辣椒疫病 |
1.5.4 利用生物方法来防治辣椒疫病 |
1.5.4.1 筛选拮抗微生物来防治辣椒疫病 |
1.5.4.2 利用生物诱导辣椒抗病性 |
1.6 辣椒抗疫病遗传与育种研究 |
1.6.1 辣椒疫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
1.6.1.1 灌根法 |
1.6.1.2 伤茎法 |
1.6.1.3 喷雾接种法 |
1.6.1.4 营养液-孢子悬浮培养法 |
1.6.1.5 抗性鉴定的新方法 |
1.6.2 辣椒对P.capsici 的抗性遗传规律 |
1.6.3 辣椒对P.capsici 的抗病机制 |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
1.7.1 我国抗病育种的现状 |
1.7.2 国外抗病育种的现状 |
1.7.3 研究展望 |
1.7.3.1 辣椒疫霉菌生理分化研究 |
1.7.3.2 抗病品种选育及抗病基因的利用 |
1.7.3.3 流行病学的研究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辣椒疫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理小种分化研究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生理小种鉴别寄主 |
2.1.4 致病力测定供试辣椒材料 |
2.2 方法 |
2.2.1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
2.2.1.1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
2.2.1.2 病原菌的鉴定 |
2.2.2 病原菌的复壮 |
2.2.3 致病力测定 |
2.2.3.1 灌根接种与发病调查 |
2.2.3.2 菌株致病力比较评价 |
2.2.3.3 辣椒疫病调查分级标准 |
2.2.4 生理小种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辣椒疫病的病原鉴定 |
2.3.2 生理小种鉴定 |
2.3.3 不同菌株致病力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2.4.1 辣椒疫病的病原鉴定 |
2.4.2 生理小种鉴定 |
第三章 辣椒疫霉菌防治剂的室内筛选 |
3.1 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杀菌剂 |
3.2 方法 |
3.2.1 供试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3.2.2 供试药剂对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 |
3.2.3 毒力计算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供试药剂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3.3.2 供试药剂对辣椒疫霉菌孢子囊形成的抑制效果 |
3.3.3 供试药剂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囊形成的抑制效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辣椒疫霉菌核糖体DNA-ITS 序列分析 |
4.1 材料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1.3 所用试剂 |
4.1.4 PCR 引物 |
4.1.5 培养基 |
4.2 方法 |
4.2.1 病原菌的准备 |
4.2.2 DNA 的提取 |
4.2.3 PCR 扩增 |
4.2.3.1 PCR 反应体系 |
4.2.3.2 PCR 反应程序 |
4.2.4 目的片段的回收与纯化 |
4.2.5 纯化片段与PMD18-T 载体连接 |
4.2.6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4.2.7 连接产物的转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4.3.2 PCR 扩增结果 |
4.3.3 目的片段回收 |
4.3.4 菌落PCR 检测 |
4.3.5 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辣椒疫霉菌的分离、鉴定 |
5.2 杀菌剂的室内筛选 |
5.3 辣椒疫霉菌的致病力测定 |
5.4 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鉴定 |
5.5 辣椒疫霉菌核糖体DNA-ITS 的序列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辣椒对疫病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辣椒疫霉菌 |
1.1.1 辣椒疫霉的起源与分布 |
1.1.2 辣椒疫霉菌的生物学特性 |
1.1.3 辣椒疫霉菌的症状和流行规律 |
1.1.4 辣椒疫霉菌致病机理研究 |
1.1.5 辣椒疫霉病的防治 |
1.2 辣椒抗病性机制研究 |
1.2.1 抗病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
1.2.2 组织结构和形态学研究 |
1.2.3 生理生化研究 |
1.2.4 遗传学研究 |
1.2.5 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 |
1.3 转录水平上的基因克隆方法 |
1.4 RACE 技术原理及其研究进展 |
1.5 实时定量PCR |
1.6 植物基因工程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7.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2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辣椒抗疫病离体侧枝接种鉴定技术研究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品种 |
2.1.3 培养基 |
2.2 方法 |
2.2.1 疫霉菌的培养和病原菌孢子诱导 |
2.2.2 离体侧枝接种方法 |
2.2.3 接种方式实验 |
2.2.4 接种浓度实验 |
2.2.5 接种温光条件实验 |
2.2.6 离体侧枝鉴定和其他方法的比较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接种方式的影响 |
2.3.2 接种浓度影响 |
2.3.3 温光条件的影响 |
2.3.4 几种鉴定方法的比较 |
2.4 讨论 |
第三章 辣椒抗疫病的生理生化研究 |
3.1 供试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品种 |
3.1.3 化学药品 |
3.1.4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辣椒苗的准备 |
3.2.2 病原菌的准备 |
3.2.3 接种及采样 |
3.2.4 Hoagland’s(霍格兰氏)营养液配制 |
3.2.5 过氧化物酶的测定 |
3.2.6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测定 |
3.2.7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3.2.8 β-1,3-葡聚糖酶活性测定 |
3.2.9 几丁质酶活性测定 |
3.2.10 几丁质胶体制备 |
3.2.11 DNS 配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接种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
3.3.2 接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 |
3.3.3 接种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3.3.4 接种后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 |
3.3.5 接种后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 |
3.4 讨论 |
第四章 辣椒抗疫病相关基因片段的克隆 |
4.1 供试材料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供试品种 |
4.1.3 化学药品 |
4.1.4 载体 |
4.1.5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RNA 提取方法 |
4.2.2 cDNA 的合成 |
4.2.3 cDNA-AFLP 技术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RNA 的提取 |
4.3.2 不同方法合成cDNA 双链 |
4.3.3 酶切连接和预扩增结果 |
4.3.4 选择性扩增结果 |
4.3.5 差异表达条带的二次扩增、克隆与验证阳性克隆 |
4.3.6 差异片段的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 |
4.3.7 差异片段的RT-PCR 验证 |
4.4 讨论 |
4.4.1 基于cDNA-AFLP 技术结果的可靠性 |
4.4.2 胶回收过程中片段丢失现象 |
4.4.3 辣椒抗疫病相关基因的分析 |
第五章 辣椒抗疫病相关基因全长的获得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5.1 供试材料 |
5.2 方法 |
5.2.1 引物设计 |
5.2.2 RACE 扩增 |
5.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部分片段的RACE 结果 |
5.3.2 辣椒CanTF 基因全长的获得和序列分析 |
5.3.3 辣椒CanPOD 基因全长的获得和序列分析 |
5.3.4 辣椒CanBPM4 基因全长的获得和序列分析 |
5.3.5 辣椒CanNADPH 基因全长的获得和序列分析 |
5.3.6 辣椒CanZf 基因全长的获得和序列分析 |
5.3.7 辣椒CanOBP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5.4 讨论 |
5.4.1 SMART RACE 技术的优点 |
5.4.2 辣椒抗疫病相关基因的获得 |
5.4.3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的产生和利用 |
第六章 辣椒抗疫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6.1 供试材料 |
6.1.1 供试菌株 |
6.1.2 供试品种 |
6.1.3 化学药品 |
6.1.4 主要仪器 |
6.2 方法 |
6.2.1 辣椒材料的处理 |
6.2.2 RNA 提取方法 |
6.2.3 反转录 |
6.2.4 Real-time PCR 反应 |
6.2.5 半定量RT-PCR 反应 |
6.2.6 引物 |
6.2.7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RNA 的提取 |
6.3.2 CanPOD 基因的半定量RT-PCR 表达分析 |
6.3.3 CanOBP 基因的实时定量表达分析 |
6.3.4 CanZf 基因的实时定量表达分析 |
6.4 讨论 |
6.4.1 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要点 |
6.4.2 CanPOD 基因分析 |
6.4.3 CanOBP 基因分析 |
6.4.4 CanZf 基因分析 |
第七章 辣椒遗传转化单倍体受体系统研究 |
7.1 材料 |
7.2 方法 |
7.2.1 选取花蕾 |
7.2.2 花蕾消毒和剥取花药 |
7.2.3 基因型筛选 |
7.2.4 不同激素配比设置 |
7.2.5 培养方法 |
7.2.6 炼苗移栽 |
7.2.7 单倍体鉴定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基因型对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
7.3.2 不同培养基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
7.3.3 温度预处理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
7.3.4 炼苗移栽 |
7.3.5 倍性鉴定 |
7.3.6 辣椒小孢子培养 |
7.4 讨论 |
7.4.1 单倍体作为转基因受体的可行性 |
7.4.2 基因型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
7.4.3 不正常花粉胚 |
7.4.4 污染问题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无公害蔬菜的发展与现状 |
1.2.2 国内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历程与生产现状 |
1.2.3 国内无公害蔬菜技术研究 |
1.2.4 调查区域概述 |
第二章 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 |
2.1 苏州市蔬菜产业总体情况 |
2.2 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 |
2.2.1 蔬菜播种面积稳步增加,设施蔬菜发展迅速 |
2.2.2 区域特色初步形成,加工出口能力不断提高 |
2.2.3 蔬菜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
2.2.4 加强技术推广,提高产业化经营程度 |
2.3 存在问题 |
第三章 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 |
3.1 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 |
3.1.1 新品种引进选育试验示范体系 |
3.1.2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研究示范体系 |
3.1.3 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控制监测保障体系 |
3.1.4 农资投入品服务体系建设 |
3.1.5 产品营销体系建设 |
3.2 主要示范推广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
3.2.1 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
3.2.2 小白菜防虫网覆盖栽培示范试验 |
3.2.3 夏芹避雨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
3.2.4 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试验 |
3.2.5 嫁接栽培技术示范 |
3.2.6 轮作换茬技术示范推广 |
3.2.7 无公害蔬菜施肥技术 |
3.2.8 微喷灌技术 |
3.3 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的制约因素 |
3.4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的主要措施 |
3.4.1 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3.4.2 增加生产技术传播途径 |
3.5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案例 |
3.5.1 辣椒品种选优试验与推广 |
3.5.2 张家港市蔬菜高效栽培模式试验研究与推广 |
3.5.3 科技入基地(户)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在推广中的作用 |
4.1 “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 |
4.2 “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在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
4.2.1 公司(龙头企业)在推广中的作用和职能 |
4.2.2 基地在推广中的作用和职能 |
4.2.3 农户在“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中的作用和职能 |
4.3 “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主要优势 |
4.4 “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创新点 |
4.5 案例:穴盘基质育苗生产技术推广 |
4.5.1 基地的选择 |
4.5.2 生产中的问题 |
4.5.3 问题的解决方法 |
4.5.4 结果与评价 |
4.5.5 结论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市民无公害蔬菜消费因素的调查 |
5.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5.2 市民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情况 |
5.2.1 市民对蔬菜安全的重视程度 |
5.2.2 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程度 |
5.2.3 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渠道 |
5.3 影响无公害蔬菜需求的因素分析 |
5.3.1 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购买意愿 |
5.3.2 消费者不购买无公害蔬菜的因素 |
5.4 不同的消费群体对无公害蔬菜的购买意愿 |
5.4.1 不同年龄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购买意愿调查 |
5.4.2 不同收入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购买意愿调查 |
5.4.3 不同文化程度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购买意愿调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辣椒杂交种赤研4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母本自交系赤9401的选育 |
1.2 父本自交系赤9368的选育 |
1.3 杂交种一代赤研4号的选育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鉴定结果 |
2.1.1 小区产量鉴定结果 |
2.1.2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结果 |
2.1.3 自治区生产试验结果 |
2.1.4 小面积生产推广 |
2.2 特征特性 |
2.2.1 熟性 |
2.2.2 植物学特征 |
2.2.3 商品性 |
2.2.4 抗病性 |
2.3 制种及栽培技术要点 |
2.3.1 制种技术要点采用温室育苗, 大棚保护地 |
2.3.2 栽培技术要点 |
2.4 适应区域 |
3 结论 |
(9)青椒新品种CM-102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选育过程 |
2.选育结果 |
(1)品种比较试验 |
(2)生产示范 |
3.品种特征特性 |
(10)青椒新品种CM102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
2 选育结果 |
2.1 品种比较试验 |
2.2 生产示范 |
3 品种特征特性 |
四、青椒新品种CM102的选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地区辣椒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 李颖,王恒明,徐小万,徐晓美,王得元,李乃坚,余小林.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1)
- [2]辣椒疫病抗源筛选及辣椒疫病抗性的初生代谢和转录组分析[D]. 杭林枫.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3]辣椒及其嫁接苗对疫霉菌的防御响应与CaRGA2基因功能分析[D]. 张莹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
- [4]哈密瓜航天诱变两性花株突变体的选育及其机理研究[D]. 丁群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5]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其化学防治效果分析[D]. 张莹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6]辣椒对疫病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D]. 刘珂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7]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调查[D]. 陈桂珍.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8]辣椒杂交种赤研4号的选育[J]. 陈桂英,孟令强.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05)
- [9]青椒新品种CM-102的选育[J]. 马建平,尚春明,林丽秀. 现代农业, 2005(05)
- [10]青椒新品种CM102的选育[J]. 马建平,尚春明,吕福虎.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