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石油战略的六大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卓[1](2018)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路径选择 ——以CPTPP、AIIB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经历了战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与G7、G20等模式之后,全球经济治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与全球经济治理有何种关系?国际开发性金融与全球经济治理及国际经济秩序形成之间的关系如何?利用新成立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运作过程和项目分析,为以亚投行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治理路径的成功奠定理论基础是本文目的之所在。本文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和最新前沿分析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与CPTPP、AIIB。第一章导论引出了标题的问题,文献综述厘清了相关定义,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说明。首次整理了国际政治经济学三大经典和最新前沿对全球经济治理的论述,对新成立的CPTPP、AIIB进行分析。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虽有波折,不会停滞,更不会逆转。经济全球化加速,对全球治理提出了更加强烈的需求。而已往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导、以WTO、IMF等多边机制为中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从而导致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全球性问题日趋严重,直至引发“逆全球化”一时暗流涌动。顺应全球化大势,避免全球化问题,必须变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这是本论文第二章探讨的主要内容。从多边体制到区域框架,是全球治理变革的重要趋向。大国在此过程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也要在此过程中实现各自利益和诉求最大化,从而引发了主要大国,尤其是美国、欧盟、日本与中国围绕全球治理变革路径的战略博弈。这是本论文第三章探讨的主要内容。其中重点分析围绕全球治理变革路径,美国的历史与现实、欧盟的传统与变革、日本的跟进与进取,以及中国的贡献与超越。而有关大国围绕全球治理变革路径的战略博弈,则以TPP/CPTPP和AIIB为案例,在第四和第五章中展开。中国与美国、日本关于全球治理变革路径的博弈,主要是围绕TPP/CPTPP展开的。或者说,围绕TPP/CPTPP的战略进退,集中体现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在全球治理变革路径选择层面的战略博弈。美国奥巴马政府全力推进TPP,很大程度上是在其以往依靠两大多边机制(WTO、IMF)越来越难以维持其对全球经济治理的操控甚至霸权之后,把希望寄托在了包括TPP在内的“两洋战略”上。为此,也要求日本跟进,从而促使日本在全球治理变革的路径选择上,最初采取了在国内利益集团强烈反对的背景下,被动跟进美国参与TPP的战略。但在特朗普上台第一天,即宣布美国退出了以往由其全力主导的TPP,并在其他全球治理机制中,也开始推行“退出”战略。在此背景下,日本又一改以往跟随美国的战略,联合其他10个TPP成员,全力推进没有美国的TPP11,即所谓CPTPP。对于美国和日本的这种战略态势,中国如何应对?显然成为重要战略议题。这也是本论文第四章探讨的核心议题。面对全球治理变革的世界大势和历史潮流,中国的最重要抉择是提出并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倡议的大框架下,迄今取得的最大进展,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AIIB)的成功启动和平稳运转。一带一路的主体内容是“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的设施联通、资金融通和贸易畅通,AIIB显然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更加重要的是,目前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核心领域在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变革,AIIB显然直指核心。而美国、日本与欧洲大国在对待中国全力推进AIIB,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战略应对。欧洲大国宣布作为发起国参加,成为AIIB启动过程的重要转折,而美国和日本迄今仍未明确表示加入甚至抵制的态势。AIIB仍将是中国与美日在变革全球治理的路径选择上展开战略博弈的重要领域。本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这一领域展开。上述探讨得出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将在第六章“结语”中予以简要概括总结。
曹梦彩[2](2018)在《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经验与借鉴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人类社会正在遭受各种危机困扰,自然灾害频发,促使全球进入风险社会。就我国而言,近年来,2008年中国雪灾、汶川地震、7·19邢台暴雨等自然灾害,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等事故灾难,这些突发事件的接踵发生严重破坏了我国社会的正常运转秩序,给国家财产和人民安全带来了巨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周年之际讲到“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对我国加强普通民众应急防灾知识普及,提升人民应急技能知识储备,保证居民个人和社会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与我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邻国日本,同样是自然灾害最爱“光顾”的国家。然而,尽管日本每年要经历和承受全世界20%的6级以上地震,以及其他台风、海啸、雪灾等自然灾害及核泄漏、海洋污染、交通事故等事故灾难,但由于日本将“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的民众的应急防灾意识培养工作常抓不懈,精细深入,建立了上至国家,下至居民个体的有效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体系,使得日本在种种突发灾害和来临时,居民多能从容面对,灾后少见重大伤亡和财力损失,且能迅速恢复生产生活。因此,本研究以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体系建立作为探索方向,认真梳理日本在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主体、普及形式、普及保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做法,并分析了我国在应急防灾知识普及中的不足,最终在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和日本经验的适用性基础上,得出应在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人力智力资源支撑、方式方法开拓创新、实战体验交相呼应等方面完善我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网络和体系,切实提高应急防灾水平,最大化保证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民众福祉。
李朝辉[3](2015)在《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文中认为边疆是国家基于客观条件而主观构建的产物,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在前主权时代,边疆指国家疆域的边缘性部分;及至主权时代,边疆则指国家领土的边缘性部分;而到全球化时代,边疆则不仅指国家领土的边缘性部分,还包含超越主权管辖范围的超主权性边疆,如利益边疆、信息边疆。边疆架构是一个描述和分析国家关于边疆的认识、现状及实践的整体性概念,主要包括边疆观念、边疆理论、边疆现实、边疆治理、边疆战略等要素。边疆架构形成以后,会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范围而发生变化,并影响国家发展。而国家发展反过来又构成边疆架构调整与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推动边疆架构的调整,由此,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在一国历史中互动开来,相互影响,构成一幅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历史长卷。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的互动贯穿了其整个历史进程,具有“双螺旋上升”式的互动特点。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北美13个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战争打响。1783年《巴黎和约》的签订,标志着美国建立起来。美国自建立起就具备世界眼光,并确立了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原则。任何国家都面临着国家发展问题,美国也不例外。解决当时面临的内部矛盾及危机,谋求经济发展及良好的地缘政治条件的需要,共同推动着美国的陆地边疆拓展及卓有成效的边疆治理。当特纳的“边疆假说”形成时,美国的陆地边疆架构也构建成功,并对美国的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倍扩大了美国的规模,促进了美国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助北方取得内战的胜利,美国迅速发展为北美陆权强国。陆地边疆架构构建中美国最大的污点就是驱赶、屠杀印第安人,此外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1898年美西战争开始,吹响了美国构建海洋边疆架构的号角。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是基于美国所取得的国家发展成就之上,经历了内战的美国实现了统一,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这些都为美国的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以及地缘基础。不仅如此,美国谋求进一步的国家发展的需要,构成了海洋边疆架构构建的强劲动力。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以及原材料问题迫切需要美国开拓海外殖民地,构建海洋边疆架构。在“新天定命运说”及马汉的“海权论”影响下,美国积极增强海上力量,发动美西战争,并取得战争的胜利,开拓了海洋边疆,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古巴、夏威夷、巴拿马运河、海地、多米尼加等纳入美国的边疆架构中。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海洋边疆架构不断发展,美国以各种方式获取海军基地,积极开展海军扩建,增强了美国的海权力量。美国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扩大了美国的疆域规模,优化了美国的疆域结构;陆、海一体的疆域结构有利于美国保障其国土安全;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推动美国的国家转型,使美国从北美陆地强国转型为海陆复合型强国;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使美国从海权大国发展为海权强国,进而成为海权霸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仅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强国,还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经济强国,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也荣登全世界第一。全面而超强的国家实力使得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这种前所未有且傲视群雄的国家发展成就给美国构建立体化边疆架构提供最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以及人才技术基础。而美国已不满足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称霸全球是其进一步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冷战中战胜苏联。美国的这一国家发展的诉求构成了立体化边疆架构构建的动力。在杜黑的“制空权论”以及米切尔的“空权”思想影响下,美国大力发展其空军来管控空中边疆,并开始建设早期预警系统,加强战略空军海外军事基地的部署,提高空军的国防预算。而高边疆的构建经历了艾森豪威尔、肯尼迪以及里根政府时期,终于构建成功,使得美国的立体化边疆架构成功构建起来。美国立体化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影响了美国的疆域,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提供了立体化的安全保障,助推美国赢得美苏争霸,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及科技的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终于登上了全球霸主的宝座,其军事实力、科技实力都居世界第一,虽然由于和苏联争霸而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美国造成了压力,但美国经济实力还是居全球首位。独霸全球的国家发展成就给美国构建超主权化边疆架构提供最坚实的经济、政治、军事以及科技基础。而此时美国的国家发展的目标是维持全球霸主地位,变单极时刻为单极时代,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美国的这一国家发展诉求构成了超主权化边疆架构构建的动力。美国超主权化边疆包括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利益边疆构建的逻辑起点是如何有效地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在此基础上,构建认知层面的利益边疆,即认定利益边疆的范围,再制定相应的战略,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实施,从而构建起现实层面的利益边疆,以实现美国的存在于全球范围的国家利益。就利益边疆的构建及其发展而言,经历了克林顿政府、小布什政府以及奥巴马政府时期。在各个时期,对利益边疆的构建都将全球分成三大块:欧亚大陆、美洲、非洲。由于三人的执政理念及所面临的内外情势不同,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和界定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利益边疆的构建和调整存在显着的区别。总而言之,利益边疆的构建和调整有成功之处,亦有失败的地方。信息边疆的构建由政治精英、技术精英和企业精英合力完成。政治精英立法、出台政策、组建机构,技术精英提供技术支撑和制定技术标准,企业精英则将信息边疆及行业标准推向全球,并从中获取巨额的财富。美国超主权化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影响了美国疆域的规模和结构,使得美国疆域软硬结合;影响了美国经济实力,克林顿政府对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的构建极大程度地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而小布什政府对利益边疆的构建则极大程度地阻碍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甚至将美国的经济拖入衰退境地;影响了美国的科技实力,信息边疆的构建推动了美国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了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得到加强,而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得到削弱。综上所述,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紧密,环环相扣,形成了“双螺旋上升”式的互动模式。虽然存在二者的消极互动,但积极互动占主导。它推动了美国边疆架构和美国的国家发展,使美国从当初英国的殖民地一跃变成了当今世界全球霸主。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中国必须要重视边疆,重视前瞻性地调整边疆架构,以发挥其对国家发展的助推作用。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中国必须构建并维护好自己的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并将其与传统边疆有机结合起来。
黄可乐[4](2012)在《新世纪以来日本的能源安全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所需要的能源几乎全部来源于进口,能源战略具有对进口高度依赖的特点,附带了天然的能源危机隐患。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日本的能源政策开始发生变化,能源安全战略作为日本综合安全战略的一环,受到了政府的推广与支持,最后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能源机制被确立下来。石油作为一种战略物资,不同于一般的物资,应该从国家安全和战略全局来进行把握。日本作为一个岛国,石油对外高度依赖,具有多重风险:卷入产油国家冲突的风险;与石油国家之间的竞争风险;油价上涨带来的金融风险;与霸权国家之间的冲突风险;与石油运输道国家之间的风险等。并且这些风险会随着进口比例的加大而加大。虽然日本在石油等资源的进口依赖程度远远大于其他大陆国家,但是目前日本在不可再生能源项目上维持着供应途径基本稳定,能源价格合理,抗风险能力较高等现状,而且能源来源、石油储备等参数均高于邻国(中国)。日本的能源安全战略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随着能源安全环境的变化而灵活变通,在转变中不断调整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严谨的管理运作体系。新世纪之后,日本的能源安全战略的总体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过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推进和完善。继续将节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深化和推广,开展能源多元化战略,拓宽能源进口的渠道和方式,持续稳定能源进口的供给。在日本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的过程中,由于2011年地震带来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使日本被迫转变先前的能源结构构想。核能发电作为日本的替石油能源之一,在日本发电能源中占主体地位,随着核事故爆发带来的核危机恐慌,日本不得不重新考虑核能在本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并采取相应的电能政策改革措施。是继续谨慎重用核能发电,还是退一步依赖石油发电,还是积极开发新能源取代核能发电的地位?如何在电力方面找到稳定安全和节能高效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目前日本仍在积极探索中。日本用事实证明了国家所遇到的能源约束是可以通过政策解决的这一观点,日本能源对外的高度依赖,在日本能源安全战略的调控下,并没有给日本带来事实上的风险,也没有给日本造成比其他国家更为严重的经济社会影响,这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种借鉴更具有现实可行的意义。在能源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争夺日渐激烈的现在,中国只有正视能源领域的问题和挑战,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积极主动的采取对策措施,制定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的能源可持续发展路线,才能为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能源安全保障。
陈绪学[5](2011)在《中土油气合作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世界石油市场动荡加剧的新石油时期,一国的油气安全已经演变成全球性的问题。作为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我国油气安全面临着两重巨大的威胁:一是油气供应短缺,二是油气价格高涨。为此,我国必须从战略角度出发,努力加大对外油气合作。当前我国对外油气合作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合作对象过于集中,石油来源渠道单一。因此,开展多元化对外石油合作、拓宽石油来源渠道已成为我国对外石油合作的一个必然选择。土库曼斯坦是与我国领土相连的内陆国家,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同时,土库曼斯坦由于身处内陆地区,急需出海口发展本国石油产业,也需要邻国的合作。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加强与土库曼斯坦的油气合作。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对中土油气合作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在详细分析中土油气合作的动因、阻力等相关问题基础之上,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与灰色评价法对中土油气合作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为中土油气合作模式的确定作出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接着对我国在土库曼斯坦进行的油气三方博弈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建立了油气三方博弈模型,并从中得出相关启示;最后在此基础上对中土油气合作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研究,特别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模式与物资供应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完善措施。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及成果:(1)中土油气合作的现状良好,虽然未来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但是前景依然看好。(2)通过灰色评价得出,产成品分成模式是当前我国开展中土油气合作的最佳模式选择。(3)建立了油气三方博弈模型,从油气博弈结果来看,表现合作博弈力量强弱的贴现因子是影响博弈结果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国石油企业必须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博弈力量;同时,应该加强与石油消费国的联盟,以此来改变博弈力量结构;另外我国政府和石油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油气合作模式。(4)针对中土油气合作实际状况,本文建立了中土油气合作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提出了相关完善措施;提出了完善财务管理模式的相关措施;建立了中土油气合作物资供应管理模式,并提出了相关完善措施。
冯晓华[6](2010)在《基于AHP和灰色关联分析的中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评价及战略对策选择》文中研究表明石油作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和国家能源安全。石油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一种实物概念,而是和资本、劳动力、技术等一样,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大规模消费和进口石油时期,石油消耗量不断增加,2009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40837.5万吨,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增加,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将不断加大。2009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了52%,预计2020年左右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石油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国家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有保证地获得充足的石油供应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安全。目前各种影响稳定供给的风险因素在不断增加,使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的石油进口来源集中,通道单一,石油战略储备比较薄弱,石油期货市场发育不完善,品种单一,石油进口只是作为国内石油供需缺口的应急补充,我国的石油进口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正确的评价我国石油进口风险,进而规避风险,确保我国石油进口安全,是我们必须正视和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石油是战略物资,我国的石油安全主要是指石油进口的供应链安全,本文找出了导致我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的主要因素,初步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做出定量评估,并将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对目前规避我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的重要战略对策进行综合评价优选。针对我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因素,在充分学习探讨美国、日本和英国三种不同典型石油安全战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规避战略对策,按时间划分为:短期策略、中期策略及长期策略,并分别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如提高国内的供给能力,加大海陆油田的勘探力度,建立多元化进口原油格局,逐步建立和完善战略石油储备,节约能源和发展替代能源,建立石油金融战略体系以支持石油市场发展等,希望能对日后的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雨[7](2010)在《我国石油进口及采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生产的原油量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进口石油依存度不断提高,2008年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47.9%。在国际油价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我国的进口原油采购却出现“买涨不买落”的行为,给国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本文利用计量分析模型和动态规划模型就石油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进口采购问题进行研究,优化采购价格进而降低进口石油采购成本。本文首先分析石油进口的重要性,根据石油进口贸易通过传导变量对经济增长的累积作用,将出口贸易,产业结构化,能源消费结构,居民消费支出作为传导变量,运用计量分析模型定量研究石油进口通过4条传导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并结合1993-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次,分析美国,欧盟,日本三个发达国家(地区)的进口采购策略。通过对石油消费特点,进口来源地,区域能源合作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使中国在采购策略方面获得有益的启示,进一步改善相关能源政策,以降低原油进口风险。最后,构建优化原油进口价格的动态规划模型,并利用该模型,以2008年为背景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论文所构建的方法在控制进口采购成本方面具有一定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构建战略石油储备,或者为石油进口企业改进石油进口采购策略提供参考。
沈明宇[8](2010)在《全球化中的能源利益冲突与法律调控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使各种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得以重整。能源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它的形成与扩张,首先是因为能源的有限性和分布的非均衡性,从而导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对能源的渴求和相互依赖;其次在于能源资源的巨大经济作用和政治、军事意义,能源产品是兼有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等多重属性的特殊产品;再次在于能源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能源全球化引发的诸多冲突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法律调控。而要进行有效的法律调控,必须发挥各个国际能源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球化中能源活动主体包括三类:跨国石油公司、资源主权国家、国际能源组织。这三类主体的法律人格和法律地位不同,它们在国际能源活动中的作用也不同。通过研究发现:跨国石油公司的人格在母国法上具有平等性,其权利能力与其他公司无二致;但在东道国法上却受到诸多限制,其权利能力是不完全的、不充分的,跨国石油公司为摆脱人格上的种种限制而采取一系列合法的、非法的对策和措施,给国际能源合作造成了双面影响。资源国家的法律地位不可动摇,对本国石油资源享有永久主权,但这并不意味着石油资源只能由资源国独占独享。我们认为:宝贵的石油资源应当成为各国都能分享的世界财富,但这种分享必须通过公平的对价获取,而不是掠夺或霸占。然而,一些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却不这样认为,它们之间一直存在利益冲突和争端,并常有激化的时候以致不能通过双方协商的方式解决。这就需要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介入,加以必要斡旋、调停或者规制,国际能源组织便因此而生。由此推知: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需要调控的冲突增多、烈度和广度增大,一个更广泛的乃至全球性的新型国际能源组织必将顺理成章地诞生,这个组织我们暂命名为“世界能源组织”(简称“WEO”)。成立WEO的宗旨是:平等地保护各国能源安全;可持续地、最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在能源生产消费的同时,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和平解决国际能源争端。在全球化活动中,跨国石油公司一直是最为活跃的行为主体,它的行为不仅涉及到本身的兴衰存亡,而且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它与石油资源国之间的博弈从未停息过,如何对其进行法律调控成为石油资源国非常核心的决策事项之一。本文通过梳理资源国政府与跨国石油公司的交往历程,挖掘并提炼出两者之间的合作规律,阐释和论证了资源国政府对跨国石油公司的七种法律调控模式,这些调控模式对国际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在调控能源利益活动中已做了许多可喜的尝试,“走出去”和“引进来”两大战略的实施,为许多国家树立了学习榜样。“和谐”、“公平”、“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等理念正逐渐传递给全世界。“既要保障本国能源安全,又要促进世界各国能源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坚持的立场和长期奋斗的目标。我们应构建完整严密的能源法律体系,将冲突控制在适当范围;明确我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宗旨和原则,将世界承诺变成法律;巧妙地进行法律制度设计确保国家石油公司抗击冲突的能力;将能源战略规划法律化,有计划有步骤地主导国际能源市场新秩序;使我国成为拉动世界能源经济的火车头,奔向“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世界目标。
李迪[9](2008)在《冷战后日本的石油外交战略》文中指出石油是人类生存和进行物质生产的物质基础。在当代,石油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不仅直接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对国际政治也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确保石油安全,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国家战略和实施国内外政策的核心内容。日本的石油资源极其匮乏,所需石油的99.7%都依赖进口,石油自给率极低,这使日本的能源安全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尤其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以后,日本政府清醒认识到:石油危机会导致经济成长受阻、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并且外交政策不能发挥。进入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日本的石油产业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情况下,日本一直在努力制定并大力实施能源构成多样化及国家战略储备为依托的能源发展战略。日本将在能源尤其是石油的开发,开采方面,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本文以冷战后日本石油外交战略的形成、内容、特点以及对中国的启示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冷战后日本石油外交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日本石油形势的现状,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和国内能源战略的实施。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冷战后日本石油外交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与中东地区的石油外交;与俄罗斯的石油外交;在中亚地区的石油外交;与非洲国家的石油外交。第三部分中,论述了冷战后日本石油外交的特点和对中国的启示。
林艳[10](2007)在《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运输安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特别是石油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保证石油资源供应的充足与安全对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石油进口贸易的运输安全是影响中国石油进口供应稳定的重要环节之一。中国石油进口主要来源于中东和非洲,运输方式以海运为主,海运线路通过“马六甲海峡”这个海盗事件频发的战略要道,沿途经过的国家和地区多,政治、军事稳定性差,使得石油运输存在安全隐患。分析研究中国现有石油运输线路的安全度,对其进行科学的运输安全评价,从而为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高石油运输的安全性提供建议,对保障中国石油进口供应安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依据与石油进口贸易运输相关的理论,对石油运输安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定义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石油运输安全的各种因素,同时依据指标体系建立的各项原则,从石油货物运输安全,运输工具、设备的安全,运输线路的安全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这四个方面建立了中国石油运输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1988-2005年的中国石油进口贸易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将中国石油进口贸易按来源地分为五条主要的运输线路:中东-中国线路,西非-中国线路,南美洲-中国线路,俄罗斯-中国线路和哈萨克斯坦-中国线路。以这五条运输线路为评价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了运输安全评价并得出了相应的评价结果。同时对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以及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进行的石油运输安全度的评价进行了分析。基于石油的进口贸易运输安全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较多,为有效加强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运输安全,本文从区域运输合作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建议。在运输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以中国-中东区域运输合作,中国-非洲区域运输合作,中国-南美洲区域运输合作,中国-俄罗斯区域运输合作以及中国-中亚区域运输合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二、日本石油战略的六大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石油战略的六大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路径选择 ——以CPTPP、AIIB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厘定 |
五、研究框架 |
六、若干难点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治理 |
一、经济全球化:动因与趋势 |
二、全球经济治理:需求强化 |
三、治理体系缺陷与供给不足 |
四、治理问题恶化与逆全球化 |
五、从逆全球化到新全球化 |
六、变革全球经济治理势在必然 |
第三章 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路径博弈 |
一、全球经济治理新趋向:从多边到区域 |
二、大国主导全球经济治理:理论与实践 |
三、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美国:自由与霸权 |
四、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欧盟:区域与多边 |
五、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日本:跟进与进取 |
六、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贡献与超越 |
第四章 CPTPP:美国进退、日本进取与中国应对 |
一、战后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美国主导 |
二、多边治理框架的困境与两洋战略 |
三、TPP:美国进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四、从TPP到CPTPP:日本的战略进取 |
五、从TPP到CPTPP:中国的战略应对 |
第五章 AIIB对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影响 |
一、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金融体系与基础设施 |
二、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方案与“一带一路” |
三、“一带一路”框架下的AIIB:地位与影响 |
四、AIIB引发的战略博弈:美日、欧洲及其他 |
五、AIIB产生的战略影响:优化全球金融治理 |
六、AIIB需要的战略应对:完善内部治理绩效 |
第六章 结论 |
一、几点逻辑结论 |
二、若干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答谢 |
(2)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经验与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目的及价值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 |
2.1.2 自然灾害与灾害防治 |
2.1.3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社会理论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2.2.3 社会教育理论 |
3 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做法与经验 |
3.1 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主体 |
3.1.1 行政主体主导应急防灾知识普及 |
3.1.2 新闻媒体参与应急防灾知识普及 |
3.1.3 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知识普及 |
3.1.4 学校应急防灾教育与知识普及 |
3.2 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形式 |
3.2.1 编写应急防灾教材、卡片和指南 |
3.2.2 设立和利用节日普及应急防灾知识 |
3.2.3 组织各种形式的应急防灾演习演练 |
3.2.4 借助各种馆所或基地普及应急防灾知识 |
3.2.5 依托新技术开展应急防灾知识普及 |
3.3 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保障 |
3.3.1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法规与计划保障 |
3.3.2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人力和经费保障 |
3.3.3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智力与成果保障 |
4 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对我国的启示 |
4.1 我国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的问题与困境 |
4.1.1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覆盖面狭窄,体系不完善 |
4.1.2 社会民众的认识不到位,教育氛围严重缺失 |
4.1.3 政府公务人员危机意识薄弱,思想防线松懈 |
4.1.4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方法不科学,内容较陈旧 |
4.1.5 应急防灾知识普及条件不完善,无持续保障 |
4.1.6 应急防灾的实战演练匮乏,民众自救能力低 |
4.2 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对我国的借鉴 |
4.2.1 加强研究,丰富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理论 |
4.2.2 提高认识,营造应急防灾知识普及氛围 |
4.2.3 明确主体和对象,推动全社会全员参与 |
4.2.4 确定知识普及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方法 |
4.2.5 整合普及教育资源,加强软硬条件建设 |
4.2.6 注重“三个结合”,开展系统的实战演练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简介 |
(3)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关于边疆架构和国家发展的研究 |
(二) 关于美国边疆研究 |
三、研究内容、思路及框架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历史分析法 |
(三) 精英分析法 |
(四) 利益分析法 |
(五) 层次分析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
(一) 研究重点及难点 |
(二) 研究创新 |
六、研究条件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一) 研究的有利条件 |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国家发展与边疆架构互动的逻辑 |
第一节 边疆架构的含义 |
一、边疆的含义 |
二、边疆架构及其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国家发展的含义 |
一、“国家发展”概念 |
二、相似概念的辨别 |
第三节 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存在逻辑互动关系 |
一、国家发展的需要促使边疆架构的初步构建 |
二、边疆架构影响国家发展 |
三、国家发展的状况促成边疆架构的调整 |
第四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进程 |
一、划分历史阶段的意义 |
二、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不同历史阶段 |
第二章 陆地边疆架构推动美国成为北美陆权强国(1776-1898) |
第一节 美国的建立 |
一、美国建立的标志 |
二、美国建立的动因 |
三、美国的四大要素 |
四、美国的三重属性 |
五、世界眼光和孤立主义 |
第二节 国家发展的需要催生美国陆地边疆架构 |
一、美国国家发展的需要促成其边疆拓展 |
二、美国陆地边疆架构的历史形成 |
第三节 陆地边疆架构对美国国家发展的影响 |
一、积极的作用 |
二、带来的问题 |
第三章 海洋边疆架构催生世界海权霸主(1898-1945) |
第一节 海洋边疆架构形成前的国家发展 |
一、实现了国家统一 |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三、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
第二节 国家发展催生海洋边疆架构 |
一、国家发展是海洋边疆架构形成的基础和动力 |
二、海洋边疆架构的历史建构 |
三、美国海洋边疆架构的发展 |
第三节 海洋边疆架构促进国家发展 |
一、优化美国的疆域结构 |
二、保障美国的国土安全 |
三、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 |
四、推动美国的国家转型 |
五、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 |
第四章 立体化边疆架构助推美国称霸全球(1945-1991) |
第一节 美国立体化边疆架构构建前的国家发展 |
一、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强国 |
二、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经济强国 |
三、军事实力荣登全世界第一 |
四、科技实力迅猛发展 |
第二节 美国国家发展催生立体化边疆架构 |
一、国家发展是美国边疆架构立体化的基础和动力 |
二、美国边疆架构立体化构建 |
第三节 美国立体化的边疆架构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
一、影响美国的疆域 |
二、为美国提供立体化的安全保障 |
三、有助于美国赢得美苏争霸 |
四、促进美国的经济及科技的发展 |
第五章 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支撑美国单极时代(1991至今) |
第一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构建前的国家发展 |
一、发挥全球作用的军事实力 |
二、居世界首位的经济实力 |
三、居世界第一的科技实力 |
第二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的形成 |
一、国家发展是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构建的基础和动力 |
二、利益边疆的构建 |
三、信息边疆的构建及治理 |
第三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
一、对美国疆域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
二、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三、对美国科技的影响 |
四、对美国军事实力的影响 |
五、对美国全球霸权的影响 |
第六章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回顾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进程 |
第二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世纪以来日本的能源安全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日本能源安全政策的背景概述 |
第一节 新世纪后世界能源供给和价格情况 |
第二节 日本能源安全战略的发展阶段 |
第二章 新世纪后日本能源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日趋成熟的日本节能体系和新能源产业 |
第二节 较为完善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
第三节 系统的能源多元化战略 |
第四节 积极的能源外交战略 |
第五节 日本核危机对日本能源安全战略的影响 |
第三章 新世纪日本能源安全战略的成果 |
第一节 能源安全战略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 |
第二节 日本能源效率提高并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 |
第四章 日本能源安全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中国应加快国内能源机制优化步伐 |
第二节 切合实际调整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 |
第三节 将保障石油安全作为能源工作之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中土油气合作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国际油气合作理论研究 |
2.1 国际油气合作概述 |
2.1.1 国际油气合作的概念与内涵 |
2.1.2 国际油气合作产生和发展历程 |
2.1.3 国际油气合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2.2 国际油气合作的动因 |
2.2.1 油气产业本身的国际化特征 |
2.2.2 石油与金钱政治权利紧密相联 |
2.2.3 世界油气资源分布需求不均衡 |
2.3 国际油气合作模式 |
2.3.1 国际油气合作模式的概念 |
2.3.2 国际油气合作模式的类型 |
2.3.3 国际油气合作模式的比较 |
2.4 国际油气合作管理模式 |
2.4.1 国际油气合作管理模式的概念 |
2.4.2 合作管理模式的管理主体 |
2.4.3 合作管理模式的管理客体 |
2.4.4 油气合作管理模式的目标 |
2.4.5 油气合作管理模式的类型 |
第3章 中土油气合作相关问题研究 |
3.1 中土油气合作的动因 |
3.1.1 我国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
3.1.2 土库曼斯坦具有良好的合作环境 |
3.1.3 中土共同开发油气资源具有双赢效益 |
3.2 中土油气合作的阻力分析 |
3.2.1 外部阻力 |
3.2.2 内部阻力 |
3.3 中土油气合作模式研究 |
3.3.1 中土油气合作模式的定性比较 |
3.3.2 中土油气合作模式的定量比较 |
3.3.3 中土油气合作模式的选择 |
3.4 中土油气合作的发展前景 |
3.4.1 存在着一定的压力 |
3.4.2 前景乐观 |
第4章 油气博弈与中土油气合作模式创新 |
4.1 博弈论概述及博弈模型介绍 |
4.1.1 博弈与博弈论的概念 |
4.1.2 博弈与博弈模型的种类 |
4.2 中国在土库曼斯坦进行的油气博弈 |
4.2.1 博弈环境分析 |
4.2.2 博弈模型的建立 |
4.2.3 中国与竞争国之间的非合作博弈 |
4.2.4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之间的合作博弈 |
4.2.5 三方合作博弈 |
4.3 油气博弈对中土油气合作模式创新的启示 |
4.3.1 由博弈过程带来的启示 |
4.3.2 由博弈结果带来的启示 |
第5章 中土油气合作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
5.1 中土油气合作管理模式现状与创新的动因 |
5.1.1 管理模式的现状 |
5.1.2 管理模式创新的动因 |
5.2 管理模式创新的原则 |
5.2.1 以企业战略为导向 |
5.2.2 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 |
5.2.3 以企业的经营效率为关注重点 |
5.2.4 实质重于形式 |
5.3 管理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 |
5.3.1 内部因素 |
5.3.2 外部因素 |
5.4 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 |
5.5 管理创新模式的构建 |
第6章 中土油气合作人、财、物管理模式研究 |
6.1 中土油气合作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
6.1.1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概念及类型 |
6.1.2 中土油气合作下我国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6.1.3 中土油气合作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体系的构建 |
6.1.4 完善中土油气合作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相关建议 |
6.2 中土油气合作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
6.2.1 财务管理模式的含义与类型 |
6.2.2 中土油气合作下我国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6.2.3 完善中土油气合作财务管理模式的相关建议 |
6.3 中土油气合作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研究 |
6.3.1 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的类型及特点 |
6.3.2 中土油气合作下我国石油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6.3.3 中土油气合作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的建立 |
6.3.4 完善中土油气合作物资管理模式的相关建议 |
第7章 结论与创新 |
7.1 结论 |
7.2 创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6)基于AHP和灰色关联分析的中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评价及战略对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现实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 |
1.4.1 基本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石油安全及供应链中断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石油安全 |
2.1.1 石油安全概念的提出 |
2.1.2 石油安全 |
2.2 石油供应中断涵义和判断标准 |
2.2.1 石油供应中断具体涵义 |
2.2.2 我国石油供应中断的判断标准 |
2.3 供应链中断风险管理 |
2.3.1 供应链中断风险概念 |
2.3.2 供应链中断风险管理的步骤 |
2.3.3 供应链中断风险管理的原则 |
3 石油供需现状分析 |
3.1 石油供给分析 |
3.1.1 中国石油供给现状 |
3.1.2 中国未来石油生产能力 |
3.1.3 世界石油供应格局变化 |
3.2 石油需求分析 |
3.2.1 中国石油进口现状 |
3.2.2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
3.2.3 人均石油消费量将持续上升 |
3.2.4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
3.2.5 中国未来石油需求预测 |
4 中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分析及评估 |
4.1 本文选用的评价方法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灰色关联分析 |
4.2 中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分析 |
4.2.1 中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的评估指标 |
4.2.2 中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的定量评价 |
4.3 基于AHP和灰色关联分析的规避风险战略对策选择 |
4.3.1 参考数据及隶属度的确定 |
4.3.2 灰色关联分析 |
5 国外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防范经验借鉴 |
5.1 美国的石油战略 |
5.1.1 石油开发战略 |
5.1.2 石油运输战略 |
5.1.3 石油储备战略 |
5.1.4 可持续发展战略 |
5.1.5 跨国公司战略 |
5.1.6 石油期货市场战略 |
5.2 日本的石油战略 |
5.2.1 多元化 |
5.2.2 规模化 |
5.2.3 科技化 |
5.2.4 制度化 |
5.2.5 民间化 |
5.2.6 政治化 |
5.3 英国的石油战略 |
5.3.1 石油供应战略 |
5.3.2 石油消费战略 |
5.3.3 石油运输与交易战略 |
6 中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战略对策选择 |
6.1 中国石油安全的短期策略 |
6.1.1 立足国内保障供给 |
6.1.2 石油进口多元化 |
6.1.3 石油运输方式及运输线路的多元化 |
6.1.4 加大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 |
6.2 中国石油安全的中期策略 |
6.2.1 建立风险预警和安全评价体系 |
6.2.2 建立石油金融战略体系 |
6.2.3 提高海上承运能力及油港接卸能力 |
6.3 中国石油安全的长期策略 |
6.3.1 建立完善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
6.3.2 开发新能源及替代能源 |
6.3.3 积极开展能源外交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我国石油进口及采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石油进口与经济增长 |
1.2.2 原油进口及采购 |
1.2.3 目前研究的不足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原油进口现状分析 |
2.1 引言 |
2.2 我国原油进口现状分析 |
2.2.1 原油进口量与进口额 |
2.2.2 原油主要进口来源地 |
2.2.3 原油进口价格 |
2.2.4 进口依存度 |
2.3 我国原油进口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基于计量分析模型的中国石油进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实证分析 |
3.3.1 变量与数据说明 |
3.3.2 实证结果 |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石油进口策略的比较研究 |
4.1 引言 |
4.2 国际原油贸易现状 |
4.3 美、日、欧盟、中国原油采购策略比较 |
4.3.1 原油消费现状 |
4.3.2 石油进口来源地 |
4.3.3 区域能源合作 |
4.3.4 启示及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动态规划模型的石油进口采购价格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动态规划的采购价格模型 |
5.3 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实证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8)全球化中的能源利益冲突与法律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全球化与能源全球化 |
1.1.1 全球化与能源全球化的概念 |
1.1.2 能源全球化的成因、现状与利弊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方法、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意义和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能源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 |
2.1 跨国石油公司的法律地位 |
2.1.1 跨国石油公司的法律人格 |
2.1.2 跨国石油公司的权利能力 |
2.2 主权国家的法律地位 |
2.2.1 国家的法律人格 |
2.2.2 主权国家的权利能力 |
2.3 国际能源组织的法律地位 |
2.3.1 国际能源组织的法律人格 |
2.3.2 国际能源组织的权利能力 |
第3章 资源国与跨国石油公司的能源利益冲突及法律调控 |
3.1 资源国与跨国石油公司的交往历程 |
3.1.1 跨国石油公司主导时期(1880-1950) |
3.1.2 石油资源国成长壮大时期(1950-969) |
3.1.3 合作与竞争并存时期(1970-至今) |
3.2 资源国与跨国石油公司在交往中的利益冲突 |
3.2.1 石油资源总体稀缺和双方利益交叉引起的利益冲突 |
3.2.2 不同价值取向和目标函数引起的利益冲突 |
3.2.3 交往、交易成本增加引起的利益冲突 |
3.3 资源国与跨国石油公司利益冲突在法律上的反映 |
3.3.1 平权型契约关系与隶属型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
3.3.2 资源国的主要权利与义务 |
3.3.3 跨国石油公司的主要权利与义务 |
3.4 资源国与跨国石油公司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模式 |
第4章 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的能源利益冲突及法律调控 |
4.1 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在资源控制权上的冲突及法律调控 |
4.1.1 冲突现象与冲突原因 |
4.1.2 对冲突的法律调控 |
4.2 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在油产品分配权上的冲突及法律调控 |
4.2.1 冲突原因分析 |
4.2.2 对冲突的法律调控 |
第5章 国际组织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
5.1 主要国际组织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
5.1.1 石油输出国组织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
5.1.2 国际能源机构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
5.1.3 欧盟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
5.1.4 上海合作组织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
5.1.5 国际能源宪章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
5.2 世界能源组织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
5.2.1 创建世界能源组织的原由 |
5.2.2 创建世界能源组织的宗旨 |
5.2.3 世界能源组织对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调控 |
第6章 中国调控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实践与立法建议 |
6.1 中国调控能源利益冲突的法律实践 |
6.1.1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
6.1.2 "走出去"与资源国合作开发 |
6.1.3 "引进来",以资源换市场 |
6.2 中国调控能源利益冲突的立法建议 |
6.2.1 构建完整严密的能源法律体系,将冲突控制在适度范围 |
6.2.2 明确我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宗旨和原则,将世界承诺变成法律 |
6.2.3 进行理性制度设计,立法时就注重国家石油公司竞争力的提升 |
6.2.4 将能源战略规划法律化,有计划有步骤地主导国际能源市场新秩序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冷战后日本的石油外交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冷战后日本石油外交战略的背景 |
(一) 石油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
(二) 冷战后日本石油外交战略的国际背景 |
(三) 冷战后日本石油外交战略的国内背景 |
二、冷战后日本石油外交战略的实施 |
(一)在中东地区的石油外交 |
(二)与俄罗斯的石油外交 |
(三)在中亚地区的石油外交 |
(四)对非洲国家的石油外交 |
三、冷战后日本石油外交战略的特点和对中国的启示 |
(一) 政府主导、企业配合、自主开发 |
(二) 倡导国际合作,谋求主导地位 |
(三) 强调石油外交战略的独立性和中立性 |
(四) 经济外交为石油外交开辟道路 |
(五) 对中国制定石油战略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运输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石油进口贸易运输安全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际贸易理论 |
2.2 运输经济学 |
2.3 安全经济学 |
3 中国石油进口贸易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3.1 石油进口贸易运输安全的定义和内容 |
3.2 影响石油进口贸易运输安全的因素及其分类 |
3.3 石油进口贸易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3.4 石油进口贸易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4 中国石油进口贸易运输安全的模糊综合评价 |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 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运输现状概述 |
4.3 中国石油进口贸易运输安全的模糊综合评价 |
4.4 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5 石油运输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5.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比较科学 |
5.2 单项指标的石油运输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5.3 综合指标的石油运输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6 以区域运输合作来保障中国石油运输安全 |
6.1 中国-中东区域运输合作 |
6.2 中国-非洲区域运输合作 |
6.3 中国-南美洲区域运输合作 |
6.4 中国-俄罗斯区域运输合作 |
6.5 中国-中亚区域运输合作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 录 |
附录一:图表 |
附录二:个人简历 |
附录三:论文发表 |
四、日本石油战略的六大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路径选择 ——以CPTPP、AIIB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D]. 王卓. 外交学院, 2018(12)
- [2]日本应急防灾知识普及经验与借鉴研究[D]. 曹梦彩.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3]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D]. 李朝辉. 云南大学, 2015(04)
- [4]新世纪以来日本的能源安全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D]. 黄可乐.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1)
- [5]中土油气合作管理模式研究[D]. 陈绪学. 西南石油大学, 2011(05)
- [6]基于AHP和灰色关联分析的中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评价及战略对策选择[D]. 冯晓华.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3)
- [7]我国石油进口及采购问题研究[D]. 李雨.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5)
- [8]全球化中的能源利益冲突与法律调控研究[D]. 沈明宇. 中南大学, 2010(12)
- [9]冷战后日本的石油外交战略[D]. 李迪.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10]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运输安全评价[D]. 林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