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到整个全球环境

扩展到整个全球环境

一、向整个地球环境领域扩展(论文文献综述)

封波[1](2020)在《万物智联背景下D公司物联网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联网是近几年全球争相发展和布局的热门行业,D公司的母公司作为国内通信运营商之一,其也将物联网业务作为其战略性的基础业务。作为母公司旗下全面承接物联网业务的D公司,其核心产品主要是以销售物联网卡为客户提供物联网通信服务。2018年以来,D公司的物联网连接数(客户)得到了迅猛的增长,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第二,但仍与第一名差距非常大。目前市场外部环境向好,物联网业务发展潜力巨大且市场空间相当可期,如何把握外部机会,充分利用D公司内部的资源和能力进行规模扩张、市场份额提升,进而提升D公司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提高在行业中的主导权与话语权是最为紧急的任务。本文将D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借助PEST分析法、SWOT组合分析法、QSPM矩阵建模分析等工具和方法,对D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等外部情形以及业务发展现状、内部拥有的资源及能力等内部环境的综合分析,为D公司的战略制定、战略选择与战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上述对D公司的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和研究,为其选择了积极把握外部机会、充分利用内部优势的主动进击型SO战略来进行物联网业务的拓展。同时,将战略具体细化为组织架构重构、面向产业链的研发、构建生态闭环体系、加强横广纵深拓展等四个方面。此外,结合4P营销理论提出了D公司业务发展产品研发、市场细分、营销渠道、市场促销及服务提升等五方面具体策略。最后,提出了保障D公司战略实施的各项基础措施,确保满足战略实施的基本条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D公司及行业相关公司的物联网业务发展提供借鉴和实操的价值。

赵晓丹[2](2020)在《生态批判与图景构建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以来延续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工业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危机日益凸显并逐渐向全球蔓延,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最严重最棘手的问题。突破发展极限,探索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以绿色运动为起点,西方社会一些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学者和有识之士不断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以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思想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论以及西方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从根本上探索和研究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通过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深入分析,生态社会主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由少数资本家占有,资本家的贪婪本性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因此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操控科学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劳动者进行不必要的消费,采取污染输出、资源掠夺等方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侵略,不仅破坏了本国生态环境的平衡,还导致生态危机全球性蔓延。生态社会主义学者由此指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元凶是资本主义制度,由此产生的技术异化、消费异化都是加重生态危机的帮凶,而生态帝国主义则是生态危机全球化的根源所在。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良的方式来解决生态危机是不现实的:自由市场理论主张通过征收生态税和许可证制度的方式内化资本主义的环境成本,其实质是将自然环境商品化了,使得大企业囤积购买排放许可,低减排的企业却得不到发展,最终导致减排达到上限;绿色经济青睐于小规模的生产和小型独立资本,但这并不符合资本主义生产扩张的本性;新型技术如核能、生物燃料、太阳能、风能等在生态实现上都存在着诸如资金消耗大、效率低、清洁性差等弊端,即便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资本家却会因此而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导致消耗的增大;人口的增长与个人生活方式并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同时人口减少的政策也不具有可行性。因此根除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生态危机的解决要求人们正确处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早期的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大多持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发现以生态中心主义为代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理论上的弊端,非人类中心主义站在自然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赋予非人存在物与人类相同的道德关怀,其实质是反人类的。完全的自然角度也是不存在的,必须要通过人类进行表达,因此无可避免地受到人类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他们因此回归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但是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过度强调人类的主体地位,忽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在对这两种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他们以马克思主义“控制自然”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人类的主体地位,认为从人类的角度出发有效地“控制自然”能够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生态危机的最终解决需要建立起一种生态友好型的社会主义制度。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具体的构想,他们主张未来社会的构建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实现充分民主以及社会公平正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系列具有生态关怀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制度。在经济上主张实行真正的生产资料公有,采取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实行经济的适度增长;在政治上重视生态环境,反对官僚化,实现真正的民主,在全球范围内解决生态问题;在文化上遵循生态价值标准,发挥教育在生态文化重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人们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在发展模式上主张实行包括经济、社会和人在内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在实现生态社会主义所依靠的主体力量的问题上,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大都放弃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在实现方式上,他们主张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内部的变革。虽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也声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来建立社会主义,并且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倡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是本质上其与科学社会主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无论在理论基础、社会变革方式上,还是在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上都具有根本的区别。生态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不够彻底,因此无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也不够彻底,这就决定了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乌托邦性质。在经济危机全球性蔓延的国际背景下,全面而准确地评价生态社会主义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积极的贡献,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提出了全新的生态政治理论、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社会主义存在方式,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国际背景下,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建国以来以及改革开放初期所采取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实现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这一理论系统而全面地研究,找寻其中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启示。文章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进行概述;第二章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概念进行阐释,并总结其产生背景、理论来源以及发展脉络;第三章揭露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并指出改良资本主义的虚幻性,以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为例来系统论述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中,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对资本主义进行系统、全面地批判,更具有代表性;第四章在否定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并以佩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构为例来阐述20世纪90年代后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主流观点,佩珀的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是在继承格伦德曼思想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更加具体和深刻;第五章总结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想以及实现路径,并以科威尔的生态社会主义构建思想为例来展示未来社会的完整图式,科威尔对于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包括构建原则、政党建立以及实现过程,是提出最早的具体的生态社会主义构建思想;第六章通过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比较,揭示生态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七章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进行全面总结,并探索其对当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借鉴和启示。新时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充分借鉴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有益成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坚决抵制生态帝国主义的入侵,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最终取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胜利。

张贝丽[3](2020)在《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岩佐茂是日本当代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其环境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他结合日本现实环境问题,通过对西方主流环境伦理思想的反思与批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审视。他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体现为人的经济活动方式问题。为此,他主张探寻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构建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环境伦理学。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思想的提出,充分揭示了岩佐茂环境思想中蕴含的深厚的伦理意蕴。因此,深入研究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有助于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构筑环境伦理维度,进而对探析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及解决途径有所裨益。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文本解读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阐释和评析。基本内容由绪论、七章系统性论述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创新之处及目的和意义。第一章系统梳理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一方面,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以及日本国内高速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严重产业公害等现实问题,为岩佐茂关注环境问题及其中涉及的社会性因素提供了社会历史背景。另一方面,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世界范围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的批判以及日本环境伦理学的整体主义立场等,为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二章明确指出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岩佐茂通过对学界关于自然道德地位论证的辩证思考,确立了超越中心之争的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立场。在这一逻辑前提下,他展开了对环境问题中存在的价值问题以及环境问题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经济活动等的思考,形成了岩佐茂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构建合理的实践方式以及达成人、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指向的环境伦理思想。第三章深入分析了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岩佐茂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中建立起人与自然共生的研究视角。人与自然共生的整体主义实质,不仅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纷争,合理地将人的道德关怀扩展至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选择,而且凸显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试图通过纠正人对待自然的方式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共生。第四章全面考察了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岩佐茂通过对现存的环境不公正问题的分析,深入挖掘出环境不公正的根本原因,提出通过明确环境责任、抑制资本逻辑、构建生态社会主义来实现环境正义,展现出他将分配性正义和生产性正义、制度变革和价值批判相统一的环境正义向度。第五章合理诠释了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是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核心概念。岩佐茂通过辨析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实质,进一步明确了资本逻辑、生活逻辑与环境保护的深层关系,进而提出其超越资本逻辑、遵循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第六章深刻论证了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岩佐茂主张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的环境伦理思想,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的诠释,论述了以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脱离异化的工业化以及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等现实路径。第七章简要评析了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并指出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示。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深化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加强了环境伦理的实践指向,对现实问题解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国正处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阶段,通过汲取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先进性观念,进而对我国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以及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等,具有一定的启示。结语部分总结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整体性、社会性与实践性特质,并指明论文回应了一些学界对岩佐茂的误解,为今后的岩佐茂人物思想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进而提出今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日本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以及与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的对比研究。

刘柯[4](2020)在《环境治理中的行动者网络建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澳洲山火的蔓延,菲律宾火山的喷发,东非肆虐的蝗虫,加拿大的暴雪,印度尼西亚的暴雨,以及新冠病毒爆发等各类席卷全球的环境灾难,无不向人们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由于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所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致使环境治理成了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性行动项目,也是人类历史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步骤。本文是一项基础研究,着力于环境治理问题的基础理论建构,试图在行动主义视角下形成环境治理的系统理论框架和基本行动观念。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政府治理效果的不佳与多元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诉求,促使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成为应对复杂环境问题的新方案。面对环境问题的共生性、跨域性和流动性特征,作为环境治理引导者的政府,如何在环境治理中与多元治理主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理论研究者做出新的探索,而不仅仅局限于法制化、市场化或社会化的策略性探讨。因此,本文立足于全球化、后工业化的时代背景中,从环境合作治理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为了达到对关涉整个人类共同体命运的环境问题的有效治理,我们应建构何种组织,以将环境治理的多元行动者有效组织起来?近代以来,在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现代西方哲学家提倡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引领下,一场始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工业化进程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不可否认的是,数百年的工业化发展的确创造出了无比辉煌的工业文明,但是,“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却因支持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剥削、掠夺式经济发展方式而让全人类付出了极为惨重的环境代价。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等关于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着作问世,对于促进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非常有益,随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全球环境保护运动拉开了帷幕。经历了几十年的思想和观念的积累,人们达成了低碳环保的基本共识,成立了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等为代表的专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环保联盟组织,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约、协定与方针。但是,20世纪后期以来,环境危机事件的频发与环境风险社会的到来,表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并未随着环保意识、环保力度和环境治理技术的提高,而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面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千疮百孔的地球,莫里斯·伯曼指出,我们正处于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十字岔路,摆在人类面前有两条拯救地球的道路,一条是通过科学技术赢得地球的拯救;另一条是通过形形色色的人对地球加以保护。对于这两条道路的选择,美国生态政治学家科尔曼坚定不移地支持了后者,他认为,以现代科学世界观为指导的技术化环境治理方式,只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的扩张和控制需要,因而,为了促进环境公平、正义的普遍实现,要求我们必须探索适应未来环境治理秩序的新型世界观。在当前人类所处的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切实解决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阶段所造成的突出性环境问题,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我们认为,党和政府提出的用生态文明替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理念,是与科尔曼新型世界观要求相一致的。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可以相信,是能够形成人对地球环境加以保护的环境治理路径的,进而把人类带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成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积极行动者。为了能够将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媒体以及公众等多元化的环境治理行动者有效组织起来,本文从环境治理体制变革的视角提出了建构平等开放的环境治理行动者网络的构想,用以替代封闭集权式的官僚制组织的行动体系。显然,在应对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环境问题中,作为工业社会组织典型形态的官僚制组织的失灵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首先从人类共同体进化的角度分析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发展趋势以及环境治理模式从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协作治理走向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其次,通过对与环境协作治理模式相对应的官僚制组织特征、目标追求的客观分析,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尽管官僚制组织对“权威—命令”“责任—义务”“技术—流程”“领导—激励”等工具主义管控手段的强调可以预防并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但总体看来,这种中心—边缘的环境治理结构、制度主义的环境治理逻辑和技术化的环境治理方式,因排斥和限制了多元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以至于难以促使环境问题从根本得到有效治理;再次,论述了用环境行动者网络替代传统官僚制组织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条件,认为由多元环境治理主体所结合成的行动者网络结构因具有平等性、高凝聚性、弱连带性和灵活性的特征,而能够非常容易地将网络节点上的每一环境治理行动者有效地集结起来,同时形成巨大的环境治理行动场域和强大的环境治理行动力;复次,对与环境行动者网络相适应的合作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明确“结构——权力关系——制度——行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基础上,让人们充分认识行动者网络之于环境风险治理的重要性。同时,在人类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背景下,本文对与环境行动者网络结构相适应的合作制组织所具有的的特征和优势进行了深入具体的阐释;最后,本文以区域环境治理和全球环境治理为例,着力探讨了在将环境治理行动者网络付诸实践时可能面临的困境,从行动目标、行动理念两个维度思考政府所应扮演的职能、角色,以及环境合作治理的行动方案与行动方向等问题。众所周知,对环境治理实践而言,环境治理理论研究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它能够提出诸多对于环境治理具有参照意义的观点,甚至在环境治理实践中发挥引导作用。然而,从当前环境治理研究的总体状况看,无疑存在着“重实证而轻理论”的研究倾向。因而,在实践中造成了某种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在具体的环境治理项目上取得了成功,而总体上的环境问题却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急需加强环境治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为了建构一套适合中国的且适应于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环境治理理论,本文在行动主义理论范式的指导下,以环境治理组织体制的变革为切入点,在对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官僚制组织及其与之对应的环境协作治理模式加以批判和解构的基础上,建构了一套能够适应于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开展环境治理的理论路线——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行动者网络结构的构想。本文在出发点上,与国内外已有的应用行动者网络分析环境治理问题的研究是不同的。本文认为:一方面,只有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才是环境治理网络结构中的行动者。因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由人的行为所致,保护生态与环境免遭破坏的行动者只能是具有道德性和他在性的人。另一方面,所有加入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行动者,都是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一个个平等节点。也就是说,本文所建构的环境行动者网络是无中心、无权威和无控制的行动体系。只有在这样一种行动网络中,才能激发所有的环境治理行动者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才能促进每一个行动者的自觉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此过程中,政府扮演的是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边莉娟[5](2019)在《文明与空间:历史演变与现实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存在的空间范围内,人始终是价值的归宿。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在不同的空间范畴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文明,随着人类交往的深化和空间的扩展,不同类型的文明在多样化的空间中发展和推动着人类生活。始自人猿揖别、茹毛饮血的人类,逐渐跨越地域性、民族性的空间限制共享世界,不同文明在空间的扩展中不断发生冲突和碰撞,在融汇交合中演进着人类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核心价值,同时文明也意味着进步,包含个人的精神培养和社会的秩序养成,这就是文明的共享价值,每一种文明都是核心价值与共享价值的统一。文明不是固定的、封闭的实体,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迁而变化。人类文明是在全球性与地方性关系的互动中发展的,同时,世界的发展从来不始于某个文明的推动,而是在不同文明的互动中前进的。人类从孤立的“点”开始,在地球上历经繁衍、迁徙,留下了罕见的早期文明痕迹;进入农耕文明以后,“点线”文明逐渐扩大为大大小小的文明之“面”;依靠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工业大生产,地区的局限性和狭隘性被打破,人类开始由分散走向联合,步入工业文明。新大陆的发现促生了新的资本力量,由科学技术支撑的产业资本在利益的驱使下扩张到全世界各地,开创了世界历史,也开启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模式。资本主义文明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扩展,逐渐渗透并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早期的野蛮的殖民掠夺、奴隶贩卖、劳动剥削、种族灭绝等资本积累方式,到当今全球化时代相对比较缓和的资本积累方式,资本追求无限利润的目的没有发生改变,不平等的、剥削的私有制根源依旧存在,利益与权力的价值观基础依然持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文明得以产生的基础,然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却有着其无法调和的内生矛盾,社会生产扩大化和资产私有、产品过剩和越来越大的无产阶级力量等矛盾始终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不断开发着新的市场获取剩余价值,资本的逐利性势必会造成它所到之处的不平等和贫富分化,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形成不平等不平衡发展的局面,空间剥夺、空间隔离背离了人的价值本性,只求利润不求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人类价值观念的迷失等,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市场和生产的矛盾导致危机的不断发生,这种内在矛盾终究会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变革。这种变革正是更高级别的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过程,依托其形成和发展的资本主义文明也必将进入更高层次的文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文明演进的必然。人类文明必然促进人类发展,而人类发展并不一定体现人类文明,是否能推动整个人类的发展才是人类文明的界定。强而称霸是世界历史曾有的固有形态,近代资本就是这样一路走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世界前列,本应担当起整个人类文明的推动者,但冲突、战争、暴力等问题的愈演愈烈显然证明其并没有把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为其发展的范畴,更不存在与其他国家倡导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核。历史内在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扩张道路的终结。资本具有无限的扩张性,但是这种无限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将引起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从而造成人们更加清晰了解资本主义的人性背离,西方资本主义扩张道路必将随着世界历史的进程走向终结。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之中,现代信息革命导致人类在时空维度中的生存状态发生深层次改变,人类社会越发迈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机遇与挑战并存,旧思维、旧理念和旧模式显然不再适用,各国利益的高度追求和交融越来也促进了“共同利益”意识的高度强化。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开启了世界多元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强国的崛起不再像过去一样出现单一的局面。内生于资本主义文明之中的社会主义文明,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公有制的世界性文明,尊崇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符合文明满足人类需要的终极价值。在共产主义文明社会中,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劳动的实践者,完全成为劳动文明成果的享受者。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在和平中崛起,强国不霸,始终秉承“共享”、“和”、“大同”的思维理念,本着“共同义利观”“共同利益观”“共同责任观”和“共同治理观”的价值旨归,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之中,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明确回答了强起来的中国向何处去,更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等重大命题,在自身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兼顾他人,切实诠释出文明的真谛。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全人类,对整体人类文明进行探索,坚信人类文明有着共同的未来,即各民族之间在大工业生产和普遍交往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发展状况,整体性的世界历史必将形成。同时,各民族国家走向共同未来的道路各不相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方法是消除资本积累,消除奴役劳动,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破除生产财富私人集中化和生产社会化对生产力的桎梏,实现社会主义真正的普遍的文明,真正做到文明成果的创造者正是文明成果的享用者。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文明与空间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批判,从空间维度阐释人类迈向全面自由发展的文明的演进路径和必然趋势。通过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优势和弊端的解读,分析出社会主义文明的产生过程和发展趋势,结合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得出人类文明必然要进入共产主义文明结论。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超越“西方中心论”构架,在全球领域追求一种更加恢弘、高远的文明格局,纵然迈向共产主义文明之路挑战不断,但必将成为人类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亦必将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

黄诗尧[6](2019)在《卫星通信新闻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告为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实践内容选材为卫星通信新闻。本文作者在一家卫星通信服务商——四川星空年代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秘书一职,岗位职责包含口、笔译工作。口译工作主要为会议交传、随从口译、联络口译;笔译工作主要为材料翻译、双语会签等。不论是口译还是笔译,所涉及内容均为卫星通信相关信息。通过长期实践,作者发现卫星通信翻译在国内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参考文本稀缺,故选定此题材作为毕业实践的主题进行论文撰写。作为科技文本的一种,卫星通信文本有其自身的文本特点与翻译需求,随着卫星通信的国际化发展,新技术、新词汇层出不穷。在卫星通信翻译实践中,合成词、派生词和缩略词都是常见的术语形式。本文作者将指导理论应用于科技文本翻译实践中,以期借此帮助其提升工作中翻译任务完成效率和质量。本报告的指导理论是目的论。目的论主张译者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在充分结合目标读者背景及需求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策略,完成翻译任务。本报告是译者对全球卫星通信行业中的两家龙头企业——Viasat公司与iDirect公司官网上公开新闻材料翻译过程的回顾和总结。在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中,作者采用了直译的策略来保证科技源文本的技术准确性和信息传递度,并利用增减文字和长句拆分等技巧使目标文本更具有中文行文特点,便于读者阅读。本报告总共分为五个章节。首先介绍了此次实践的任务背景和需求。其次,对任务进行了概述和分析。第三,对翻译准备和过程进行了简述。第四,结合指导理论——目的论,对部分译文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就此次翻译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国内卫星通信笔译实践贡献参考价值。

张早林[7](2019)在《生命政治视野下劳动主体、社会矛盾及解放路径的转型 ——哈特和奈格里的激进政治哲学研究》文中提出哈特和奈格里以《帝国》、《诸众》和《共有体》为核心文本,形成了当代意大利自主论马克思主义激进政治哲学“三部曲”,以期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勾勒出诸众主体反抗帝国、出离资本和建构共有体社会的激进解放哲学的政治规划。哈特和奈格里继承了早期意大利自主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优先于资本、反抗优先于权力的立场,以工人斗争而资本回应的政治历史观提出了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帝国理论。他们认为世界市场实现了全球资本对劳动的实质吸纳,这意味着民族国家基础上的帝国主义退场,超越民族国家的帝国出场。在帝国中,资本的经济权力和帝国的主权权力合为一体,构成了全球等级制的权力体系,以例外状态与警察干预的方式实行着严密的生命权力的统治,全球控制社会出现。然而,在帝国内部同时出现了反抗帝国权力的诸众主体,他们有着巨大的斗争力量和创造潜能,能够担负起革命的重任。因为在全球资本主义生产领域中出现了非物质劳动的霸权,而非物质劳动本身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并因而具有生命政治性,因此非物质劳动本身就是生命政治生产。这种生产打破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界限而融合为一体性生产,它既是经济基础又是上层建筑;既是发挥奇异性的自主生产,又是社会结合的共有性的生产。这些特征使非物质劳动过程由诸众自主组织生产,并拒绝资本的外在介入。于是资本发展出抽象化和抽取化的金融外在剥削形式,去占有非物质劳动生产的共有财富。结果新自由主义私有化自然共有物和人工共有物,并发展出后福特主义时代的灵活性、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工作,从而使“穷人”诸众出现。这种诸众主体已经不是马克思的阶级主体,而是全球性的社会生产性主体。在后现代,劳动主体发生了转型。哈特和奈格里通过“工厂社会”概念形成了他们的社会生产概念。生命政治生产是全球性的社会生产,生命政治生产霸权也是全球性的社会生产霸权。这一生命政治生产的霸权构成了诸众自主反抗的一方,行使生命权力的是帝国主权一方。由此形成了诸众与资本权力的二元对立局面,构成了一种对抗性的权力关系。马克思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矛盾观被哈特和奈格里外在的力量与权力二元对抗关系替代了。生命政治生产趋于霸权,它使可变资本越来越与不变资本分离,进行自主的创造的生产,而不变资本则越来越外在于生产过程,资本家阶级只能以金融剥削方式侵占生命政治生产的共有财富,出现了哈特和奈格里认为的资本有机构成的破裂。这种破裂为诸众的出离资本关系提供了客观前提。出离,是帝国时代诸众和平地离开资本权力关系而解放自身的最为有效的战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转型为出离观。诸众不仅具有政治革命性而且具有伦理建构性。他们在出离资本关系的过程中即进行着以“绝对民主”为核心宗旨的共有体的制度化建设。诸众反对任何等级制领导权,主张充分包容差异,进行分散性的平面化的民主交流、民主组织、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在爱的感染下,在集会中行使“制宪权”,以制度化在诸众共同斗争中形成的共同原则。马克思作为经济形态的共产主义目标转型为政治形态的共产主义。哈特和奈格里的当代激进政治解放哲学由于经验化理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凸显经验性生产技术维度而忽视本质性资本关系维度的情况下,其否定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就成为一种误判,其诸众主体就成为一种抽象,其出离就成为一种空想,其绝对民主就成为一种乌托邦。

褚章正[8](2018)在《北极环境治理及其中国参与研究 ——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使北极地区的冰雪覆盖逐渐减少,北极资源的可开发性和可利用性不断提升,人类在北极区域内的活动频率逐渐增加,北极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北极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极环境变化不仅在北极区域内造成了重大影响,而且引发了全球性公共危机,北极环境问题正在逐渐引起全球各国的关注。北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公共问题的属性,北极环境治理属于全球性公共事务,为促进北极环境的有效治理,全球具有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的国家和组织都应参与到北极环境治理的工作当中。北极地区的环境独特,生物链结构相对简单,北极生态系统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状态当中,这使得北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较弱,一旦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可能面临无法挽回的处境,对北极环境的有效维护和治理迫在眉睫。为了保护和改善北极环境,有关国家和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但目前北极环境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北极环境治理工作面临着现有制度松散、缺乏综合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地缘政治环境紧张等困境因素,这些困境因素导致了北极环境治理工作缺乏有效性。北极环境治理工作主要通过北极环境事务的管理主体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来完成,而公共产品缺乏有效性代表着公共价值的失灵,解决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失灵的问题需要对公共价值进行重构,也就是需要重新寻找与创造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主张通过创造公共价值来解决公共问题,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是解决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失灵问题的有效途径。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兴起,通过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穆尔为公共部门的管理者构建了公共价值的概念框架,并阐明了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创造公共价值。公共价值管理不仅注重公共事务管理的结果,而且注重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公共价值的生成是人们公共理性觉醒的重要表现,其需要借助公共产品来实现,因而,公共价值的生成以公共产品为客观基础,以公共理性为主观基础,而公共领域是公共事务利益相关主体进行价值交流与互动的社会条件。公共事务的管理机构要创造公共价值,首先要对公共价值进行定义,定义公共价值的过程就是不断寻求具有公共理性的公众偏好的过程,在公共价值管理的过程当中,公共机构必须不断对公众偏好进行探寻和回应,同时要不断对公众偏好进行理性引导。公共价值管理强调建立一个多中心合作的网络化治理机制,对公共价值的定义与创造都需要在这个合作机制中完成。与以往的公共管理理论相比,公共价值管理理论更强调一种动态的公共性,即一种建立在多中心的网络化治理结构基础之上的公共性,这使得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对研究缺乏强制性权力的国际公共事务管理具有适用性,因而,我们可以运用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对北极环境事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核心是创造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而创造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需要以正义、公平、开放、效率、可持续和生态理念为基本原则,其也是评价创造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绩效的主要标准。创造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首先要对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进行定义,即获取北极环境事务利益相关主体的价值偏好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目前,北极环境治理中的价值传递方式比较单一,而在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过程当中,价值的传递不是一个单一的、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多元的、循环的过程。对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进行创造要始终在一个多中心的网络化合作机制中进行,在这个合作机制中北极环境事务的管理主体与其他参与主体共同对公共价值进行定义,通过这个合作机制,北极环境事务的管理主体为自身的管理行为获得授权,并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进行解释和宣传,最终使公共价值的创造得以完成。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造成了多元化的影响,中国的生态安全、经济安全、能源安全都因北极环境变化而面临重大威胁,中国是北极环境问题的重要利益相关主体。虽然原则上北极环境问题的利益相关主体都应是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创造的合作伙伴,但是只有具有一定贡献能力的主体才能在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中发挥作用。目前,中国在公共资源供给、科学考察与研究、生态文化与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可以对北极环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因而对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需要中国的参与。目前中国高度关注北极环境问题,并积极参与北极环境事务,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为中国参与北极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参与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是中国在北极环境治理中发挥有效作用的重要渠道。

谢建华[9](2018)在《论生态伦理的新自然主义基础》文中研究表明生态伦理颠覆了传统人类视域内的道德关系,将人类之间的道德概念扩展到了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世界。以往的道德扩展在面对道德关怀的对象时,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界定与说明。人类中心主义者往往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意识,才具有内在价值。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据此进行反驳,并提出各自的主张。这些生态伦理流派经常依据传统自然主义理论进行论证。它们既没有超越中心主义的局限性,也没有给予论证对象以坚实的内在价值。新兴的意识外在主义理论与道德扩展的进路相吻合。它们组成的意识道德扩展可以作为生态伦理的新自然主义基础。意识的外在主义有具身认知、延展认知、嵌入认知与生成认知等几种新形式,它们将意识的广延由人类的大脑扩展到人类所属的身体和外在的自然环境当中。以这些理论为基础,能够将人类的意识进行有效地自然化建构,也能将自然进行有效地意识化建构。这样削弱物质与心灵的主客二元分化,建立整体主义的意识观,为生态道德的扩展提供有效的本体承诺。以此,通过重构意识来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的中心主义提供理论支持,并超越各种中心主义,建构出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自然主义基础,为构建美好新生态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包括导言、四章专题性的系统论述以及结语。导言,介绍了生态伦理中有关道德扩展及其传统自然主义基础的现状。分析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提出建构生态伦理新自然主义基础的可行性,指出本论文构建新自然主义基础的研究目的,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确定拟解决的问题,进而阐明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梳理道德扩展的逻辑脉络,发现道德扩展的传统自然主义论证中内在价值的缺失问题,说明对道德扩展进行新自然主义基础性建构的理由。分析当前的意识扩展理论,发现意识扩展的进路与道德扩展的进路是一致的,意识扩展可以对道德扩展进行充分地重构。第二章,解析道德扩展的起点难题,即人类中心主义道德扩展面临的非同一问题,说明解决人类非同一性传统方案的无效。分析新兴的意识扩展理论,发现意识扩展可以对人类的非同一性进行修复,重塑人类的同一性,构建人类中心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重构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扩展,确保人类共同体拥有完全的道德地位。第三章,分析非人类中心主义各个流派的道德扩展,分别说明动物权利/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各自的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矛盾,分别说明它们原有理论在自然属性和内在价值上对其所说明对象论述的不足。然后,运用意识的道德扩展理论,在一个维度上对它们进行由低级到高级层次划分,说明它们需要低级到高级的善,赋予它们以统一而不同的道德地位。第四章,建构生态整体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肯定生态整体主义的道德扩展,说明盖亚假说、生态位构建等传统型自然科学理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传统型自然科学理论可以与意识道德扩展相结合,共同提升至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自然主义基础。建构生态整体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说明人类与自然的同构性论证、均等性论证和互补性论证,使得生态整体主义彻底地获得生态整体的内在价值。结语,得出意识的道德扩展是生态伦理的新自然主义基础的结论。意识的道德扩展在本体论上,可以构建世界的新自然主义图式;在认识论上,可以统一人类与自然意识维度上的内在关系;在价值观上,建构了一致的人类与自然的内在价值;在实践论上,可以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发展过程的一致性。

韦震[10](2018)在《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文中提出阿伦·盖尔是澳大利亚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2017年盖尔出版了《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未来宣言》(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 ManifestoFor the Future,2017),核心内容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哲学基础的系统关注与阐释。盖尔本人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藏了大量“中国元素”,具有特色鲜明的“东方色彩”。盖尔继承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有生态意蕴,主张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同体,致力于谋求全人类的生态福祉,以保障人类文明健康永续发展。他倡导较为激进的社会转型方式,呼吁对工业文明完成超越,强调只有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与超越才能彻底消除生态危机,完成“资本逻辑”到“生态逻辑”的升级,实现生态文明。主张通过马克思主义中的激进启蒙思想摆脱全球资本主义对市场的奴役,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并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在实践层面,盖尔提出特色鲜明的目标:“为人类打造生态诗意家园,扩大单位家庭的生态参与度,从个人、地方社区、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角度创造条件让人们自由探索、发挥潜力,去追求幸福生活。(1)对于中国,盖尔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攻坚扶贫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主张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主张回到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精髓中培育中国本土的生态意识,特别突出“道”的重要生态意蕴。本文综合运用文本研读法、纵横比较研究法及深度访谈法,对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藏的“中国元素”进行了系统梳理、阐释评价、比较分析,旨在发掘其中蕴含的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益的因素与启示。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导论和五章正文,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释研究背景与对象、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评价、研究思路和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等。第一章系统梳理概括了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主要通过介绍盖尔本人及其学术着作,还原其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轨迹,厘清其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呈现其思想历史脉络。本章将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分为萌发期、形成期、发展期及成熟期。盖尔的生态思想不是单一维度的生态问题的总结,而是多角度、多维度综合绘制的一幅生态蓝图,既有经典马克思的思想内核,也有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更有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理论新视野,且相互交织,彼此映照,融汇于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第二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批判意蕴。盖尔沿袭了传统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及其非理性使用的批判的传统及对真理求索的历史使命。盖尔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和欧洲文明的批判,奠定了“东方转向”的基础。第三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中国视野。集中论述了盖尔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要素的批判后一种未来向度的“视野重建”,为盖尔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推崇奠定了基础。核心内容包括对东方生态智慧的阐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诠释与辨析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期待。盖尔认为,“天人合一”目标为克服资本的奴役提供了理想路径。第四章,阿伦·盖尔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与智慧中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提炼核心生态观点,透过盖尔的视角对核心观点进行评析与解读,深度透析盖尔学术语言、价值取向中的“中国元素”,完成了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上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盖尔主张从“包容互鉴”、“开放创新”、“与时俱进”和“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汲取应对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智慧。第五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及启示。本章重点在于评析盖尔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局限性,阐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价值包含揭示了文化和文化转型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生态话语权的重构、丰富了全球生态思想资源、继承与发扬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并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局限性分为其思想中的“乌托邦”色彩及对中国考察方面的“缺陷”两方面。启示包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自主生态话语权建设、以“教育”完成对个人和社会生态责任的培育、设生态社区“共同体”、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二、向整个地球环境领域扩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向整个地球环境领域扩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万物智联背景下D公司物联网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智慧地球的提出加速物联网的发展
        1.1.2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助推物联网发展
        1.1.3 万物智联对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影响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物联网行业发展现状
        1.2.2 国内物联网行业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万物智联
        2.1.2 细分行业
        2.1.3 横向扩展
        2.1.4 纵向升级
    2.2 理论综述
        2.2.1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2.2.2 市场定位理论
        2.2.3 市场营销4P理论
        2.2.4 战略管理过程
        2.2.5 战略管理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公司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社会环境分析
        3.1.3 法律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1.5 经济环境分析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总体行业环境分析
        3.2.2 细分行业环境分析
        3.2.3 应用场景环境分析
    3.3 竞争环境分析
        3.3.1 竞争对手概况
        3.3.2 市场份额分析
        3.3.3 核心产品分析
        3.3.4 发展策略分析
    3.4 D公司业务发展分析
        3.4.1 生命周期分析
        3.4.2 使用行为分析
        3.4.3 业务风险分析
        3.4.4 服务感知分析
    3.5 D公司物联网业务内部资源分析
        3.5.1 组织架构资源分析
        3.5.2 研究资源分析
        3.5.3 网络资源分析
        3.5.4 人力资源分析
    3.6 D公司物联网业务内部能力分析
        3.6.1 资金能力分析
        3.6.2 组织效能分析
        3.6.3 研发能力分析
        3.6.4 营销能力分析
        3.6.5 品牌影响力分析
        3.6.6 核心竞争力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公司物联网业务发展SWOT分析
    4.1 D公司的优势
        4.1.1 增长速度快且业务规模达全球第二
        4.1.2 网络资源优势满足个性化业务需求
        4.1.3 品牌影响力助力业务快速发展
    4.2 D公司的劣势
        4.2.1 存量客户带来的业务风险较大
        4.2.2 业务拓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4.2.3 3 缺乏向产业链上下游延申的整体优势
        4.2.4 D公司定位导致了内外部协同效率的低下
    4.3 D公司的机会
        4.3.1 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4.3.2 相关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与相互融合
        4.3.3 可供发掘的市场业务增长潜力巨大
    4.4 D公司面临的威胁
        4.4.1 定位与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仍有差距
        4.4.2 市场份额尚未突破生死线
        4.4.3 部分行业用户价值低下
    4.5 D公司战略分析
        4.5.1 SO战略
        4.5.2 WO战略
        4.5.3 ST战略
        4.5.4 WT战略
    4.6 SWOT矩阵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公司物联网业务发展战略选择
    5.1 D公司战略决策
    5.2 D公司战略选择
        5.2.1 QSPM矩阵建模
        5.2.2 QSPM分析结论
        5.2.3 D公司战略决策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D公司物联网业务发展策略优化建议
    6.1 D公司战略目标
    6.2 D公司战略实施
        6.2.1 重构适用于物联网战略业务的组织架构战略
        6.2.2 打造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开放平台的研发战略
        6.2.3 构建合作共赢的物联网闭环生态体系运营战略
        6.2.4 加强横向领域广度和纵向领域深度的拓展战略
    6.3 D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6.3.1 产品研发策略
        6.3.2 市场细分策略
        6.3.3 营销渠道策略
        6.3.4 市场促销策略
        6.3.5 服务提升策略
    6.4 D公司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6.4.1 企业文化建设是实施发展战略的灵魂所在
        6.4.2 人力资源建设是事实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
        6.4.3 借助集团的力量强化资本和金融的支持力度
        6.4.4 鼓励积极探索业务创新发展模式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生态批判与图景构建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缘起与发展
    2.1 生态社会主义的概念阐释
        2.1.1 国外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阐述
        2.1.2 国内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界定
    2.2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2.1 资本主义国家生态危机爆发频繁
        2.2.2 对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生态问题的反思
        2.2.3 西方社会生态运动的蓬勃发展
    2.3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2.3.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
        2.3.3 西方自然科学的生态理论思潮
    2.4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2.4.1 基本形成阶段
        2.4.2 蓬勃发展阶段
        2.4.3 成熟完善阶段
        2.4.4 与时俱进阶段
第3章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
    3.1 生态危机的根源
        3.1.1 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3.1.2 技术异化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
        3.1.3 消费异化是加剧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
        3.1.4 生态帝国主义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
    3.2 生态资本主义的虚幻性
        3.2.1 自由市场无法解决生态危机
        3.2.2 绿色经济无法解决生态危机
        3.2.3 技术改良主义无法解决生态危机
        3.2.4 人口政策无法解决生态危机
    3.3 奥康纳: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理论
        3.3.1 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的构建
        3.3.2 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的阐释
        3.3.3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根源的探寻
        3.3.4 资本主义可持续性的否定
第4章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4.1 对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
        4.1.1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立场
        4.1.2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典型表现
        4.1.3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批判
    4.2 人类中心主义的回归
        4.2.1 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4.2.2 建立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理论
    4.3 佩珀: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构
        4.3.1 对格伦德曼人类中心主义的继承
        4.3.2 对生态中心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4.3.3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构
第5章 生态社会主义:解决生态危机的构想
    5.1 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想
        5.1.1 生态社会主义的构建原则
        5.1.2 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模式
    5.2 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路径
        5.2.1 生态社会主义实现的主体
        5.2.2 生态社会主义实现的方式
        5.2.3 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尝试
    5.3 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的全面构建
        5.3.1 对于实存生态政治的批判
        5.3.2 生态社会主义的未来图景
        5.3.3 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过程
第6章 乌托邦式的幻景: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质
    6.1 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相似之处
        6.1.1 二者皆以马克思主义为立论导向
        6.1.2 二者皆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6.1.3 二者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6.2 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6.2.1 理论基础不同
        6.2.2 对社会变革方式的认识不同
        6.2.3 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认识不同
        6.2.4 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不同
第7章 价值意蕴与现实意义: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评析及启示
    7.1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评价
        7.1.1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贡献
        7.1.2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7.2 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7.2.1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2.2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7.2.3 实施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教育系统工程,构建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7.2.4 克服技术社会“异化”,彰显科技生态价值
        7.2.5 严防生态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
        7.2.6 加快生态环境治理,着力建设美好家园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形成
    1.1 时代背景
        1.1.1 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
        1.1.2 高速工业化发展与日本“产业公害”
    1.2 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思想
        1.2.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1.2.3 日本环境伦理学
        1.2.4 宫本宪一的“生产关系说”
    小结
第2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
    2.1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逻辑前提
        2.1.1 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2.1.2 对自然价值论的质疑
        2.1.3 对“中心之争”的超越
    2.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理路
        2.2.1 环境问题的反价值性
        2.2.2 环境问题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2.3 环境问题和经济活动的辩证关系
    2.3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目标指向
        2.3.1 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
        2.3.2 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
        2.3.3 构建合理的环境实践
        2.3.4 达成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小结
第3章 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
    3.1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主要内容
        3.1.1 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
        3.1.2 人与自然共生的形成
        3.1.3 控制自然的实质在于人对待自然的合理方式
    3.2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理论特质
        3.2.1 整体主义的研究视角
        3.2.2 以差异性为前提的共生价值向度
        3.2.3 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
    小结
第4章 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
    4.1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基本内容
        4.1.1 环境责任公平
        4.1.2 环境利用公平
        4.1.3 环境价值公平
    4.2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辩证特征
        4.2.1 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的统一
        4.2.2 分配性正义与生产性正义的统一
        4.2.3 制度变革与价值批判的统一
    小结
第5章 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
    5.1 超越资本逻辑主导的实践观
        5.1.1 对资本逻辑的辩证思考
        5.1.2 环境危机的资本逻辑根源
        5.1.3 对资本逻辑的实践观批判
    5.2 构建遵循生活逻辑的实践观
        5.2.1 对生活逻辑的价值诠释
        5.2.2 生活逻辑对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向
        5.2.3 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构建
    5.3 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理论特质
        5.3.1 以实践视角审视环境伦理学
        5.3.2 以生活逻辑引导实践方式变革
    小结
第6章 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
    6.1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6.1.1 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6.1.2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意蕴
        6.1.3 可持续社会的成立条件
    6.2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特质
        6.2.1 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2.2 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2.3 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6.3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6.3.1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6.3.2 脱离异化的工业化
        6.3.3 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
    小结
第7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7.1 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
        7.1.1 理论意义
        7.1.2 实践价值
        7.1.3 局限性
    7.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7.2.1 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
        7.2.2 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
        7.2.3 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
        7.2.4 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环境治理中的行动者网络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关涉共同体命运的环境治理
    2.1 环境治理的成就与失败
        2.1.1 环境治理的成就
        2.1.2 环境治理的失败
    2.2 环境治理的目标与理念
        2.2.1 环境治理的目标
        2.2.2 环境治理的理念
    2.3 作为环境治理集体行动的组织
        2.3.1 环境治理的组织视角
        2.3.2 环境治理的行动者思路
        2.3.3 建构环境治理的行动者网络
第3章 环境治理模式的演变
    3.1 农业社会的环境应灾模式
        3.1.1 农业社会的环境思想及其应灾模式
        3.1.2 农业社会环境思想的当代启示
    3.2 工业社会的环境协作治理模式
        3.2.1 经济利益追求导致全球性环境危机
        3.2.2 环境协作治理模式的生成及其演变
        3.2.3 环境协作治理模式的缺陷
    3.3 建构行动主义的环境治理模式
        3.3.1 合作共同体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3.3.2 行动主义的环境合作治理模式
第4章 对环境协作治理的组织审查
    4.1 作为环境协作治理模式的官僚制组织
        4.1.1 官僚制组织与政府管控的环境治理方式
        4.1.2 对环境协作治理目标追求的反思
    4.2 官僚制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失灵
        4.2.1 中心—边缘环境治理结构的失灵
        4.2.2 .制度主义环境治理逻辑的失灵
        4.2.3 技术化环境治理方式的失灵
    4.3 环境参与治理的民主悖论及其解决路径
        4.3.1 环境参与治理的产生
        4.3.2 环境参与治理的民主悖论
        4.3.3 从环境参与治理向环境合作治理的转变
第5章 作为环境合作治理基础的行动者网络
    5.1 建构环境合作治理行动者网络的理论基础
        5.1.1 环境正义理论
        5.1.2 民主行政理论
        5.1.3 合作治理理论
        5.1.4 行动主义理论
    5.2 建构环境合作治理行动者网络的现实条件
        5.2.1 环境风险和危机事件的频发
        5.2.2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5.2.3 “私有化运动”的选择
        5.2.4 环保NGO的成长
    5.3 环境合作治理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特性
        5.3.1 环境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平等性
        5.3.2 环境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弱连带性
        5.3.3 环境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高凝聚性
        5.3.4 环境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灵活性
第6章 环境治理行动者网络中的合作体制
    6.1 环境治理中的组织体制变革
        6.1.1 组织结构的变革
        6.1.2 组织权力关系的变革
        6.1.3 组织制度的变革
    6.2 环境治理合作制组织的建构
        6.2.1 生成中的环境治理合作制组织
        6.2.2 环境治理合作制组织的特征
    6.3 环境治理合作制组织的行动优势
        6.3.1 行动的自主性
        6.3.2 行动的自觉性
第7章 基于行动者网络的区域环境合作治理行动
    7.1 区域环境合作治理的行动目标
        7.1.1 区域环境正义问题的产生
        7.1.2 区域环境正义的实现方式
    7.2 区域环境合作治理行动中的地方政府
        7.2.1 引导者的职能定位
        7.2.2 服务者的角色定位
    7.3 区域环境合作治理行动的生成路径
        7.3.1 促进区域行动者网络的形成
        7.3.2 发挥环境任务型组织的作用
第8章 全球化中的环境合作治理
    8.1 全球环境合作治理是无可选择的行动方案
        8.1.1 环境治理的全球化与合作化
        8.1.2 全球环境合作治理的阻碍
    8.2 建构全球环境合作治理模式
        8.2.1 对话
        8.2.2 包容
        8.2.3 信任
    8.3 全球环境行动者网络中的信任关系
        8.3.1 世界中心—边缘结构的信任危机
        8.3.2 从契约型信任向合作型信任的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文明与空间:历史演变与现实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外文献研究
        一、空间转向研究
        二、空间正义思想的研究
        三、西方学者对西方空间理论家的研究
    第三节 国内学者对空间理论的研究
        一、对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的研究
        二、对空间概念的研究
        三、对大卫·哈维空间理论的研究
        四、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研究
        五、国内对空间正义的研究
    第四节 对文明的研究
    第五节 对文明和空间的关系研究
    第六节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空间和文明
    第一节 文明概述
        一、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变迁
        二、文明的生成机制
        三、生产力的进步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第二节 空间概论
        一、空间概念的历史嬗变
        二、人的本质:社会性与空间性的统一体
        三、生产力和交往的空间机理
    第三节 文明与空间的历史演变及相互作用
        一、每一个文明都是空间的扩展
        二、全球化的空间扩展引领人类文明走向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全球化条件下文明多样性和空间多样性
        四、城市空间——人类文明的空间枢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本主义的文明与空间之维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空间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空间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确立
        二、资本的空间运行逻辑
    第二节 资本主义文明的空间变迁
        一、人类文明生存空间的扩展
        二、政治空间的互动逻辑
        三、物化的精神空间
        四、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空间矛盾的根源
    第三节 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进步
        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创立
        三、扩展了人类价值空间
        四、与科学技术发展互为相关
        五、开创世界历史的主体作用
        六、为实现共产主义文明提供了无产阶级主体力量
    第四节 资本主义文明的本质探寻
        一、资本主义文明的虚假幻象批判
        二、资本主义的空间扩展对封建文明的解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文明和空间之维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明是真正的普遍的文明
        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辨析
        二、社会主义文明是“真正的普遍的”文明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明的空间生成机制
        一、形成社会主义文明的内在空间原因及其规律
        二、资本空间逻辑对社会主义文明生成的价值空间影响
        三、社会主义文明的空间发展形态
    第三节 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社会主义文明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空间替代路径
        一、世界文明转型的呼唤
        二、社会主义的空间生产
        三、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的文明保障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球化视域下的文明和空间之维
    第一节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解析全球化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时空观
        二、“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的时空维度和全球化的关系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空间压缩”
        四、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全球空间生产
    第二节 全球化的文明意蕴
        一、全球化文明时代的进步
        二、全球化的内在文明要求
        三、全球时代的文明对话
    第三节 全球化的文明挑战
        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理论
        二、全球化文明时代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挑战
    第四节 全球化中的新型文明
        一、反全球化、逆全球化和新型全球化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走向文明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卫星通信新闻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rief Introduction
    1.2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nslator
Chapter Two Project Description and Task Analysis
    2.1 Project Description
        2.1.1 Background
        2.1.2 Difficulties
        2.1.3 Significances
    2.2 Task Analysis
        2.2.1 Source Text
        2.2.2 The Client
Chapter Three Preparations and Procedures
    3.1 Preparations
        3.1.1 Practical Preparation
        3.1.2 Skopos Theory
    3.2 Procedures
        3.2.1 Translation Practice
        3.2.2 Proofreading
        3.2.3 The Client's Feedback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4.1 Terminology of Satellite
        4.1.1 Literal Translation
        4.1.2 Annotation
    4.2 Sentence Structure
        4.2.1 Adjusting Sentence Order
        4.2.2 Adding Information
    4.3 Acronym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Acknowledgements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7)生命政治视野下劳动主体、社会矛盾及解放路径的转型 ——哈特和奈格里的激进政治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尚存问题
    三、本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后现代的“帝国”统治与生命政治语境的建构
    第一节 早期意大利自主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一、工人斗争和社会反抗:早期意大利自主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
        二、生产力非中立性与劳动优先:劳动者的自主性
        三、工厂计划关系与社会工厂:资本关系的现实化
        四、反抗与回应: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机制
        五、奈格里运用反抗与回应历史观对意大利社会斗争的现实分析
    第二节 后现代的帝国生命权力统治图景
        一、对经典帝国主义理论的逻辑偏离
        二、民族国家范围内资本统治的后现代形式
        三、世界市场层面上的后现代帝国统治形式
    第三节 后现代生命政治生产语境的构建
        一、控制社会与生命权力
        二、生命力量与生命的生产
第二章 劳动主体的转型:从阶级主体到诸众主体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工业生产语境中阶级主体的论述
        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中的产业工人阶级主体
        二、资本大工业中劳动力特征
        三、工人阶级主体在政治解放维度上的局限性
    第二节 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诸众主体
        一、非物质劳动的新特点
        二、“穷人的诸众”已不再是工业无产阶级
        三、诸众主体的自主性与政治解放能力
    第三节 诸众主体:一种新的可能性
        一、作为生命政治的劳动力的诸众主体
        二、诸众主体:既是劳动过程的主体,又是其劳动成果
        三、诸众主体与“现实的个人”在解读思路上的不同
第三章 社会矛盾的转型:从内在矛盾到二元对立
    第一节 马克思对物质劳动过程中内在矛盾的论述
        一、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内在于商品交换关系中
        二、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的矛盾是资本自身的内在矛盾
        三、基于内在矛盾发展的资本扬弃之路
    第二节 非物质劳动过程中诸众与资本的二元对立关系
        一、资本外在于非物质劳动过程
        二、资本只能对非物质劳动成果进行外在占有
        三、活劳动的能量远大于资本对劳动的征服力
    第三节 非物质劳动二元对立观与资本内在矛盾观的不同
        一、资本有机构成的消解
        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不再只为资本增殖服务
        三、社会关系具有开放性
第四章 解放路径的转型:从革命到出离
    第一节 马克思对资本物质劳动条件下革命式解放路径的论述
        一、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的抽象性及其特点
        二、活劳动被劳动力所遮蔽
        三、社会革命的必然性与共产主义
    第二节 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解放路径:出离
        一、出离:诸众从资本关系和主权关系中抽离出来
        二、出离不是向外部的逃离
        三、出离是基于共有性的反抗政治策略
    第三节 出离之后:建构一种基于诸众主体的“共有体”
        一、共有制:既不是私有制也不是公有制
        二、共有体源自于生命政治生产过程的特点
        三、共有体:一种可能的伦理目标
结语:基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哈特与奈格里激进政治哲学的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8)北极环境治理及其中国参与研究 ——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分析基础:理论框架及其适用性
    第一节 公共价值的内涵与生成基础
        一、公共价值的概念与构成
        二、公共价值的基本表现形式
        三、公共价值生成的基础与条件
    第二节 公共价值管理的实践框架
        一、公共价值管理工作的核心
        二、公共价值生产的参与结构与合作模式
        三、公共价值的责任模式与评估
        四、公共价值的绩效评价
    第三节 公共价值管理对北极环境治理的适用性分析
        一、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创新
        二、公共价值管理对北极环境治理具有适用性
第二章 北极环境问题及其公共性分析
    第一节 北极生态环境的特点及变化
        一、北极生态系统的特点
        二、北极生态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第二节 北极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一、对北极原住民生活的影响
        二、对地缘政治的影响
        三、对全球所造成的其他影响
    第三节 北极环境问题的公共性分析
        一、北极环境变化引发全球公共危机
        二、北极环境问题的全球公共问题属性
第三章 北极环境治理及其全球公共事务属性
    第一节 北极环境治理的现况分析
        一、北极环境治理的现有措施
        二、北极环境治理的困境分析
    第二节 北极环境治理的全球公共事务属性分析
        一、北极环境治理的意义与基础
        二、北极环境治理的全球公共事务属性
第四章 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基础
    第一节 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因素基础
        一、北极环境治理中的公共价值失灵
        二、公共价值管理是北极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 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实践基础
        一、创造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的原则基础
        二、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主体基础与平台
第五章 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的北极环境治理过程分析
    第一节 北极环境治理中的公共价值创造
        一、对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的定义
        二、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
    第二节 创造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的责任管理与绩效评价
        一、创造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的责任管理
        二、对创造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的绩效评价
第六章 中国参与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的理据分析
    第一节 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一、北极环境变化影响中国生态安全
        二、北极环境变化影响中国渔业和航运经济
        三、北极环境变化影响中国能源安全
    第二节 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需要中国参与
        一、中国是全球环境治理公共资源的重要供给者
        二、通过科研优势影响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
        三、通过文化优势影响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
第七章 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的中国参与
    第一节 中国参与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的目的
        一、促进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理念的形成
        二、提升北极环境治理的有效性
        三、应对北极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全球性公共危机
    第二节 中国参与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的途径
        一、不断提升参与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的能力
        二、通过多元化的国际对话平台参与北极环境的公共价值管理
        三、鼓励非政府主体对北极环境的公共价值管理进行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论生态伦理的新自然主义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道德扩展与意识的道德扩展
    1.1 传统道德扩展概述
        1.1.1 道德扩展的缘起
        1.1.2 人类中心的道德扩展
        1.1.3 非人类中心的道德扩展
        1.1.4 生态整体的道德扩展
    1.2 意识扩展与意识道德扩展的提出
        1.2.1 意识扩展概述
        1.2.2 意识的浅层扩展
        1.2.3 意识的深层扩展
        1.2.4 意识扩展生成意识的道德扩展
第二章 人类中心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
    2.1 人类中心主义道德扩展的难题
        2.1.1 人类中心主义道德扩展的原因
        2.1.2 人类道德扩展的非同一性问题
        2.1.3 非同一性问题的挑战
        2.1.4 非同一性问题的实例
    2.2 人类中心主义道德扩展的支撑
        2.2.1 人类非同一性的消解
        2.2.2 人类外在确定性的探寻
        2.2.3 人类外在确定性的获得
        2.2.4 人类共同体道德地位的获得
第三章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
    3.1 动物中心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
        3.1.1 动物中心主义的间接扩展理论
        3.1.2 动物中心主义的直接非平等扩展理论
        3.1.3 动物中心主义的平等扩展理论
        3.1.4 动物中心主义的意识扩展理论整合
    3.2 生物中心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
        3.2.1 生物中心主义思想概述
        3.2.2 生物中心主义的争议
        3.2.3 生物中心主义内在价值的重生
    3.3 生态个体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
        3.3.1 自然个体意识的历史概况
        3.3.2 自然个体意识的诸多争论
        3.3.3 泛心论的主张
        3.3.4 泛心论的生态个体主义启示
第四章 生态整体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
    4.1 生态整体主义的优势
        4.1.1 生态整体主义的盖亚假说确证
        4.1.2 生态整体主义的生态位构建再证
    4.2 生态整体主义的意识道德扩展构建
        4.2.1 主体与客体环境的认知耦合的障碍
        4.2.2 生态整体的传统自然主义借鉴
        4.2.3 人与环境的组合类型
        4.2.4 人与自然的同构关系
        4.2.5 人与自然的内在一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对象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创新及不足
        一、论文创新
        二、论文不足
第一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
    第一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述
        一、盖尔简介
        二、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脉络
        三、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
        四、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
    第二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欧洲文明的虚无性与侵略性
        二、西方工业文明与全球性生态危机
        三、生态环保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四、资本主义制度与苏联模式的弊端
    第三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渊源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生态哲学及生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拓了理论新视野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批判意蕴
    第一节 盖尔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一、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
        二、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应用的批判
        三、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精英”及教育的批判
        四、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盖尔生态危机批判理论
        一、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对西方文化的批判
        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四、对异化消费方式批判
    第三节 盖尔对虚无主义的批判
        一、需要克服虚无主义的原因
        二、虚无主义对生态的破坏
        三、如何超越虚无主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视野
    第一节 盖尔视野下的东方生态智慧
        一、李约瑟:盖尔关注东方传统生态文化的引路人
        二、聚焦中国之前:盖尔早期对苏联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三、多维观照之下:盖尔描述的东方生态文化特点
    第二节 盖尔视野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中国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
        二、对中国生态文明基础理论辨析
        三、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的契合度
    第三节 盖尔对中国生态文明的期待
        一、文明形态的交替与更迭:对欧洲文明的超越
        二、生态话语权重构的主导者: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三、中国生态文明意境:幸福、自由与文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阿伦·盖尔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
    第一节 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一、儒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二、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价值评析
        三、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第二节 盖尔对道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一、道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二、盖尔对道家思想生态的价值评析
        三、盖尔对道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第三节 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一、佛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二、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价值评析
        三、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及启示
    第一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评析
        一、理论价值
        二、局限性
    第二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启示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
        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坚持自主生态话语权建设
        五、以“教育”实现对个人和社会生态责任的培育
        六、建设生态社区“共同体”
        七、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
        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阿伦·盖尔与笔者邮件目录
    附录二 阿伦·盖尔的简历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向整个地球环境领域扩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万物智联背景下D公司物联网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封波.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2]生态批判与图景构建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赵晓丹. 吉林大学, 2020(01)
  • [3]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 张贝丽. 山西大学, 2020(08)
  • [4]环境治理中的行动者网络建构研究[D]. 刘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2)
  • [5]文明与空间:历史演变与现实逻辑[D]. 边莉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08)
  • [6]卫星通信新闻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黄诗尧. 西南科技大学, 2019(05)
  • [7]生命政治视野下劳动主体、社会矛盾及解放路径的转型 ——哈特和奈格里的激进政治哲学研究[D]. 张早林. 南京大学, 2019(11)
  • [8]北极环境治理及其中国参与研究 ——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探讨[D]. 褚章正. 武汉大学, 2018(01)
  • [9]论生态伦理的新自然主义基础[D]. 谢建华. 山西大学, 2018(04)
  • [10]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D]. 韦震. 海南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扩展到整个全球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