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

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

一、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论文文献综述)

梁伟之,冯卫华,江洁,高金伟[1](2020)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武警山西省总队医院收治的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椎体横截面积,观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6例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高于术前,椎体横截面积大于术前,矢状面Cobb角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胸腰神经Frankel分级中E级占比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位不良6例,螺钉断裂1例,下肢无感觉1例,脑脊液漏2例,脊神经根损伤1例,提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存在一定损伤。结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重建脊椎稳定性,促进脊椎自然弯曲的作用,且术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胸腰神经功能,促进感觉及运动神经改善,但手术存在一定损伤,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影响。

王欢欢[2](2020)在《腰1椎体爆裂骨折短节段Schanz椎弓根钉下斜植入角度变化后螺钉应力的有限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短节段Schanz椎弓根钉T12和L2下斜固定治疗L1严重爆裂骨折(LSC≥7分)的有限元模型并评估其生物力学性质,探讨下斜置钉的安全性。方法:采集一名健康志愿者的胸腰段CT数据,建立L1重度骨折T12和L2 Schanz椎弓根钉下斜固定有限元模型。以平行上椎体终板置钉为0°,分别建立T12和L2Schanz椎弓根钉下斜O°、5°、10°和15°固定4组有限元模型。在T12上表面施加350N垂直载荷模拟单纯直立状态或同时加载7.5N·m扭矩,模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等工况下螺钉最大应力及伤椎位移。结果:本研究模型有效性验证成立。螺钉最大应力均位于前屈时上位螺钉根部,螺钉最大应力值差异不明显,且均低于螺钉疲劳阈值。在350N垂直载荷模拟直立状态,或同时加载7.5N·m扭矩模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旋转工况下O°、5°、10°和15°时4组螺钉最大应力分别为:(直立):230.1861MPa、217.8517MPa、232.8764MPa、220.0251MPa;(前屈):230.3132MPa、217.9787MPa、233.0026MPa、220.1519MPa;(后伸):230.0590MPa、217.7247MPa、233.0026MPa、220.1519MPa;(左侧弯):230.1612MPa、217.7936MPa、232.8186MPa、219.9670MPa;(右侧弯):230.2109MPa、217.9098MPa、232.9342MPa、220.0382MPa;(左旋转):230.1049MPa、217.8656MPa、232.8902MPa、220.0382MPa;(右旋转):230.2672MPa、217.8380MPa、232.8626MPa、220.0119MPa。椎伤位移量表现为前缘多于后缘,上缘多于下缘,伤椎空化区上部椎体向下位移,而空化区下部椎体向上位移。各组伤椎轴向最大应力绝对值分别为:(直立):3.1992mm、3.1992mm、3.2877mm、3.0861mm;(前屈):3.2013mm、3.0604mm、3.2897mm、3.0881mm;(后伸):3.1972mm、3.0563mm、3.2857mm、3.0841mm;(左侧弯):3.1991mm、3.0582mm、3.2876mm、3.0862mm;(右侧弯):3.1904mm、3.0585mm、3.2878mm、3.0863mm;(左旋转):3.1993mm、3.0584mm、3.2878mm、3.0862mm;(右旋转):3.1992mm、3.0583mm、3.2877mm、3.0861mm。结论:邻近上下椎Schanz钉下斜固定治疗L1爆裂骨折时下斜角度的变化未改变螺钉的最大应力且断钉风险低,复位后L1骨质缺损区存在微动/位移,这种微动可能是术后伤椎再塌陷的原因。

计李超[3](2020)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现象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因胸腰椎骨折入住我院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信息完整者共2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重、身高),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骨折椎体数目、骨折类型、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前矢状面Cobb角、伤椎置钉情况、椎体复位程度等相关因素;观察患者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现象的发生率、椎体再压缩程度等;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上述因素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相关性。结果:215例患者中有86例患者术后发生椎体高度再丢失,发生率为40%。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术前矢状面Cobb角、骨折类型、伤椎置钉情况与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OSTA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复位程度与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发生率较高,多种因素中只有OSTA指数、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是造成椎体高度再丢失的主要影响因素。OSTA指数及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对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最佳预测点为1.7和31.3%.

刘孝峰[4](2020)在《后路短节段经伤椎单双侧置钉与不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比较》文中指出目的: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胸腰段骨折,传统的跨伤椎置钉被报告内固定失败率较高和并发症较多。为弥补不足,有学者提出了伤椎置钉技术,但相关术式仍受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后路短节段经伤椎单双侧置钉与传统跨伤椎置钉三种不同内固定术式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伤椎置钉内固定的机制、优势、适应症和合适的置钉数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诊断为胸腰段单一椎体骨折并接受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病例,筛选后有98例纳入分析研究。根据伤椎置钉的多少分为三组:跨伤椎置钉组(A组)32例,伤椎单侧置钉组(B组)28例,伤椎双侧置钉组(C组)38例。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节段、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搜集三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第3天和末次随访的影像学资料,测量并记录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矢状位后凸畸形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随访了解所有患者有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对三组所获得的数据整理后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性别组成( χ 2=0.636,P=0.728)、年龄(F=0.487,P=0.616)、骨折节段分布( χ 2=0.355,P=0.999)、骨折分型( χ 2=0.334,P=0.846)、术前VAS评分(F=0.851,P=0.430)、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F=0.813,P=0.447)和术前矢状位Cobb角(F=0.433,P=0.6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F=0.405,P=0.668)、术中出血量(F=0.825,P=0.441)、术后第3天的VAS评分(F=0.383,P=0.683)、伤椎前缘高度比(F=0.545,P=0.581)和伤椎矢状位Cobb角(F=2.060,P=0.133)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2个月,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在末次随访时,三组患者的随访时间(F=0.720,P=0.489)、VAS评分(F=2.350,P=0.101)和ODI评分(F=0.721,P=0.4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椎单侧置钉组(B组)、伤椎双侧置钉组(C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F=12.079,P=0.000)、矢状位Cobb角(F=7.046,P=0.001)、伤椎的前缘高度比(F=15.175,P=0.000)和矢状位Cobb角丢失情况(F=4.349,P=0.016)与跨伤椎置钉组(A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伤椎单侧置钉组与伤椎双侧置钉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位Cobb角、伤椎的前缘高度比和矢状位Cobb角丢失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方式均能有效的治疗胸腰段单一椎体骨折,术后早期疗效相当。虽然三种内固定方式后期均不可避免的存在伤椎高度和后凸畸形矫正角度的复位丢失,但伤椎置钉较传统的跨伤椎置钉能更有效的降低复位椎体高度的丢失和减少迟发性后凸畸形的发生,且伤椎多置入螺钉并没有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伤椎单侧置钉与双侧置钉疗效无差异,但伤椎单侧置钉与双侧置钉相比可减少内固定椎弓根螺钉的使用,客观上降低了病人的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梁鸿志,周立,姚树俊,刘照树,张潇,赵晗程[5](2020)在《经皮椎弓根钉棒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棒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9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4例,女性45例;年龄24~63岁,平均41.0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5例,摔伤37例,道路交通伤37例;骨折部位:T1123例、T1222例、L127例、L227例;骨折类型:压缩性骨折51例,爆裂性骨折48例。将入选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53,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和B组(n=46,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功能改善、疼痛情况、影像学指标情况,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81.6±5.3)min vs.(102.8±4.8)min]、住院时间[(8.1±1.4)d vs.(11.1±1.9)d]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52.8±4.1)mL vs.(66.6±3.1)mL]少于A组(P<0.05); B组术后1、3、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A组[(3.6±0.4)分vs.(4.6±0.4)分,(2.4±0.4)分vs.(3.5±0.4)分,(0.9±0.2)分vs.(1.8±0.2)分,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A组[(25.1±3.3)分vs.(33.2±3.9)分,(16.9±2.4)分vs.(23.7±3.7)分,(9.2±1.1)分vs.(15.8±2.2)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后凸Cobb角较术前下降,伤椎前缘相对高度较术前升高(P<0.05);但A、B两组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9%vs. 10.87%,P>0.05)。结论相对于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在获得同等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阙伊辰[6](2019)在《新型脊柱外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应用新型脊柱外固定系统联合经皮伤椎植骨术治疗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的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探讨这一术式对治疗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的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初步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2010年09月至2017年03月运用新型脊柱外固定系统联合经皮伤椎植骨术治疗的28例相邻节段胸腰椎骨折(Multiple-comlevel Contigous Spinal Fracture,MCSF)患者(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5岁)和28例非相邻节段胸腰椎骨折(Multiple-comlevel Non-contigous Spinal Fracture,MNSF)患者(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38.3岁)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两组共56例患者的随访时间,ASIA神经功能分级,术前脊柱正侧位X线片、CT以及MRI,术后一周内、末次随访时复查X线和CT,测量与计算椎体前缘的高度百分比变化,并记录在术前、术后一周内、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进行临床评估。结果:28例MCSF患者随访13-32个月(24.5±3.5个月),其中术前3例ASIA为D级患者,术后1-3月均恢复至E级,无神经功能损伤加重患者;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平均值在术前、术后一周内、末次随访时分别为67.1±5.9%、90.4±2.3%、89.2±2.4%,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比较P<0.05,术后一周内与末次随访比较P>0.05;VAS评分在术前、术后一周内、末次随访时分别为8.1±1.0分、2.4±0.8分、0.5±0.5分,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28例MNSF患者随访9-60个月(24.7±7.5个月),其中术前5例ASIA为D级患者,术后1-3月均恢复至E级,无神经功能损伤加重患者;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平均值在术前、术后一周内、末次随访时分别为62.9±6.1%、92.4±1.8%、91.7±1.9%,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比较P<0.05,术后一周内与末次随访比较P>0.05;VAS评分在术前、术后一周内、末次随访时分别为7.5±1.1分、2.7±0.8分、0.7±0.7分,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本组病例中2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2例患者出现钉道口局部感染,均予以拆除外固定系统并同时佩戴支具、换药等对症处理;未出现椎体感染、迟发型神经功能损伤等情况。结论:应用新型外固定系统联合经皮椎弓根椎体植骨术治疗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初步临床应用疗效满意,通过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该术式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马元[7](2019)在《脊柱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脊柱内固定植入物失效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9年2月入院的资料完整的内固定失效患者89例及行脊柱内固定手术的患者42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脊柱内固定组的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内固定失效组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身体质量指数)、原发疾病、内固定失效时间、内固定横跨椎体数、内固定实际固定椎体数、总螺钉数量、总内固定植入物数量、螺钉外总内固定植入物数量、有无横杆、横杆数量、内固定类型、单或双侧固定等既有指标,以及螺钉相对密度、螺钉绝对密度、附件相对密度、附件相对密度、总植入物相对密度、总植入物绝对密度等计算指标,进行生存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内固定失效组年龄显着小于脊柱内固定组(P<0.001);性别构成无显着差异。内固定失效组中失效时间与年龄存在显着弱相关(r=-0.221,P=0.038)。内固定失效组中肥胖(BMI大于27.0 kg/m2)患者的内固定失效风险显着高于非肥胖的(BMI小于27.0 kg/m2)患者(HR=2.586,P=0.037,95%CI:1.060-6.308)。采用钉棒内固定系统双侧固定的成人患者中,有横杆患者的内固定失效风险显着高于无横杆的患者(HR=2.652,P=0.021,95%CI:1.161-6.058)采用不同内固定类型的成人患者的相关分析中,失效时间:在钉棒内固定系统组中,与内固定实际固定椎体数(r=-0.319)、总内固定植入物数量(r=-0.328)存在显着的低度相关;在钛笼钛板内固定系统组中,与螺钉绝对密度(r=0.484)、总植入物绝对密度(r=0.515)存在显着的中度相关;在枕颈内固定系统组中,与螺钉相对密度(r=-0.841)、螺钉绝对密度(r=-0.841)、总植入物相对密度(r=-0.880)、总植入物绝对密度(r=-0.841)存在显着的高度相关;在钉棒内固定系统组+枕颈内固定系统组+哈氏棒内固定系统组共同分析中,与总螺钉数量(r=-0.378)存在显着的低度相关,与总内固定植入物数量(r=-0.441)存在显着的中度相关;在内固定失效组中,失效时间与BMI、内固定横跨椎体数、内固定实际固定椎体数、总螺钉数量、横杆数量、总附件数量、总内固定植入物数量、螺钉相对密度、螺钉绝对密度、附件相对密度、附件绝对密度、总植入物相对密度、总植入物绝对密度的相关均是不显着的(P>0.05)。结论:内固定失效的发生时间可能与患者的年龄、植入物数量、植入物密度及BMI有一定相关性。对于需行钛笼钛板内固定的成人患者,术中增加结构刚度有助于延缓内固定失效发生时间。对需行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成人患者,手术医生应将BMI纳入手术规划,并术中合理采用双侧内固定、合理应用横杆,同时在选择内固定方案时应在术后即刻稳定收益和远期内固定失效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庄苏阳[8](2019)在《纠正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椎体三维植骨器的研制及力学测试背景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中,经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后会在伤椎内形成骨缺损区。现有的椎体内植骨工具无法将植骨材料精确填充至椎体骨缺损区,同时也无法复位终板中央及后部塌陷区。而椎体内植骨量及植骨的充分程度决定伤椎愈合的程度及强度,所以寻找更为可靠的解决方法。本研究设计制作了经椎弓根通道三维植骨器,内部含有产生较大推力的机械装置,以期达到复位塌陷终板、消除椎体内骨缺损的目的。目的对三维植骨器进行力学实验分析,论证它的抗挤压与破坏性能和抗拉伸破坏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件三维植骨器在压力测试仪上进行挤压试验,观察其压力随行程变化数据和曲线。增加载荷,检测植骨器遭到破坏所能承受最大载荷值。利用静态拉压力测试仪对10个植骨器的重要部件,螺纹杆和螺纹套,进行拉伸破坏试验,分析其抗拉特性,找到危险截面,获得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结果在挤压与破坏试验测试中,分别取1ON和25N为预紧力。10件植骨器的压力位移曲线趋势相同。一定预紧力下,在刚开始填充阶段(旋转1-2圈),压力变化上升迅速,到3圈后直至最大行程,压力变化缓慢上升并趋于平稳。最终所达到的最大挤压力为121.5±6N(113~128N)。植骨器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150±3N(142~165N)。在拉伸破坏试验测试10个部件的力位移曲线趋势相同,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82±0.09KN(1.73~1.98KN)。10个部件的断口位置分别在螺纹段偏下和螺纹段偏上位置,而螺纹套位置的螺纹无破坏,说明部件的危险截面不在螺纹套和螺纹的集合面位置。结论三维植骨器在工作时可以产生足够大的推顶挤压力,可以对抗相当大的阻力,人工拧动最大扭力不足以破坏工具,且工艺稳定。符合椎体骨折手术中植骨及复位骨折块的要求,为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术工具。第二部分应用三维植骨器植骨重建胸腰椎爆裂骨折椎体高度的影像学和临床分析背景经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常用方法。塌陷终板的复位情况、椎体内植骨量及植骨的充分程度决定伤椎愈合的程度及强度。经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后在伤椎内形成骨缺损区,通过现有的植骨方法容易出现植骨不良,形成空腔,成为“蛋壳样”椎体。终板的复位不良易于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引起慢性腰背痛。因此有必要改进终板复位及椎体内植骨方法,提高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体的疗效。目的 评价应用三维植骨器经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复位终板、重建伤椎高度的影像学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2例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三维植骨器组和植骨漏斗组。三维植骨器组应用自行研制的椎体三维植骨器经椎弓根进行终板复位、植骨;植骨漏斗组应用传统的漏斗形植骨器经椎弓根植骨。分别测得手术前后、术后,术后一年半及取出内固定术后的3月伤椎的X线摄片及CT二维扫描,测量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正常椎前缘高度、伤椎终板高度、正常终板高度等,计算前高矫正率、终板矫正率和椎体缺损区的体积。结果:(1)伤椎Cobb角变化:三维植骨器组术前伤椎Cobb角为(23.3±2.5)°,术后5天、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Cobb角为分别为(4.4±1.4)°、(5.2±1.2)°、(5.8±1.6)°。植骨漏斗组术前伤椎Cobb角为(23.1±2.7)°,术后5天、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Cobb角分别为(5.3±1.9)°、(6.2±1.9)°、(7.4±1.8)°。两组伤椎Cobb角在术前、术后5天、术后一年半无显着性差异(P>0.05)。取出内固定3月后两组间伤椎Cobb角有显着性差异(P<0.05)(2)前缘高度的变化:三维植骨器组术前伤椎前缘高度为1.59±0.20cm,术后5天为2.81±0.19cm,椎体正常高度为2.96±0.32cm,伤椎前高率为(95.3±3.6)%。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68±0.18cm和2.56±0.18cm。植骨漏斗组术前伤椎高度为1.61±0.18cm,术后为2.77±0.17cm,椎体正常高度为2.91±0.36cm,伤椎前高率为(91.8±4.2)%。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25±0.18cm和1.93±0.12cm。两组术后五天前矫正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术后一年半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前缘高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3)终板中心高度的变化:三维植骨器组术后五天伤椎终板中心高度为2.34±0.22cm,终板中心正常高度为2.42±0.18cm,伤椎前高率为(93.6±5.8)%。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终板中心高度分别2.24±0.18cm和2.19±0.18.cm。植骨漏斗组术后术后五天伤椎终板中心高度为1.85±0.26cm,终板中心正常高度为2.48±0.23cm,伤椎前高率为(72.5±6.4)%。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3月后的伤椎终板中心高度1.64±0.20cm和1.41±0.19cm。两组术后五天终板高度矫正率及术后一年半、取出内固定后的伤椎终板中心高度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4)缺损区的体积:三维植骨器组术后椎体缺损区体积为0.75±0.16cm3,而植骨漏斗组为2.51±0.33cm3。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一年半时随访发现,三维植骨器组与植骨漏斗组的缺损区分别为0.52±0.06cm3和1.49±0.13cm3。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5)VAS:三维植骨器组与植骨漏斗组的术前VAS分别评分为(8.61±1.13)分和(8.58±1.24)分(p>0.05);术后5天分别为(3.35±0.94)分和(3.54±0.95)分(p>0.05);术后一年半的VAS分别为(0.35±0.63)分和(1.77±1.39)分(p<0.05);取出内固定后VAS分别为(0.46±0.58)分和(2.04±1.15)分(p<0.05)。结论:三维植骨器可以有效地复位塌陷的终板、实现伤椎有效植骨、减少椎体内骨缺损区,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提供新型的植骨工具。第三部分保留一侧球囊撑开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背景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常用微创治疗方法。为恢复伤椎的高度及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通过可扩张球囊辅助的椎体后凸成形术应运而生。但将扩张后的球囊撤除过程中常常会观察到复位的椎体高度有不同程度的丢失,影响手术疗效。目的研究在椎体后凸成形术中临时保留一侧球囊支撑力、注入骨水泥对维持初始撑开高度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与之沟通,由患者自愿选择椎体后凸成形(PKP)或椎体成形术(PVP),共69例选择PKP的患者入组。改良穿刺技术,使插入的导针接近椎体前1/3时,正位像上导针前端接近椎弓根内侧壁。用球囊先后自两侧扩张伤椎,并临时保留后扩张一侧球囊。记录扩张前椎体高度(H0)、充分扩张后椎体前高(H1)、临时释放球囊内压力后椎体前高(H2)。经先扩张侧注入骨水泥,待凝固后撤出球囊,再经后扩张侧注入骨水泥。测量术毕椎体前高(H3)。记录手术前后矢状位Cobb角变化、VAS及0DI评分变化。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术后一年伤椎高度、Cobb角、VAS及ODI变化。结果每个椎体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8.5±12.4)min,出血量为(23.1±8.5)ml,球囊压力为180-250psi,球囊膨胀大小为(3.6±1.1)ml。骨水泥的注入量为(8.2±2.4)ml。2例术中推注骨水泥时出现球囊破裂。(1)椎体高度变化:体位复位后椎体前高(H0)、球囊撑开后椎体前高(H1)、球囊释放压力后椎体前高(H2)、术毕椎体前高(H3)与上下邻椎前高均值百分比(椎体前高压缩比)分别为(58.23±12.57)%,(85.14±9.36)%,(70.25±8.12)%,(82.46±10.59)%,球囊撑开后前高比与体位复位后椎体前高压缩比及球囊释放压力后椎体前高压缩比之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术毕椎体前高压缩比与体位复位后椎体前高压缩比之间差异也有显着性(p<0.05),而与球囊撑开后椎体前高比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O.05)。术后1年随访时椎体前高与上下邻椎前高均值百分比为(78.59±9.37)%,与术毕椎体前高压缩比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2)Cobb角变化:体位复位后的Cobb角为(18.65±4.25)。,球囊撑开后的Cobb角为(6.84±2.57)°,球囊释放压力后的Cobb角为(10.22±3.41)°,术毕的Cobb角为(6.93±2.69)°。术后1年随访时Cobb角为(7.06±2.86)°。球囊撑开后的Cobb角与体位复位后的Cobb角及球囊释放压力后的Cobb角之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术后1年随访时Cobb角与术毕的Cobb角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3)疼痛和功能评分结果:术前VAS评分为(8.26±1.17)分,术后2天为(2.11±0.36)分,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为(1.83±0.31)分。术后2天的VAS评分与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术前ODI评分为(88.35±8.26)%,术后2天的ODI为(23.56±3.12)%,术后1年随访时ODI评分为(19.68±2.81)%。术前ODI评分与术后2天及术后1年随访时的ODI评分之间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术后2天的ODI评分与术后1年随访时0DI评分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中临时保留一侧球囊支撑力、注入骨水泥技术能有效地维持撑开后的伤椎高度,避免后凸角矫正后再次丢失,可以获得较好的术后远期疗效,是对现有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改良和优化。

狄方辉[9](2019)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骨折66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进行治疗,手术前后X线摄片及CT检查,比较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椎管截面积、Cobbs角矫正情况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结果手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椎管截面积、Cobbs角分别为(51.25±7.17)%、(70.12±4.68)%、(42.70±7.1)%、(23.12±2.07)°;手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椎管截面积、Cobbs角分别为(94.51±10.07)%、(96.71±5.67)%、(92.15±4.09)%、(6.42±2.31)°;患者手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椎管截面积、Cobbs角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6例、C级15例、D级13例、E级27例;手术后神经功能Frcenkel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5例、D级20例、E级39例;手术后神经功能Frcenkel分级情况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效果良好,能重建伤椎的稳定性,降低患者神经系统的损伤,最大程度保留脊柱的活动度,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周宇,刘跃洪,刘树平,陈曦,覃炜,李其凤[10](2019)在《经伤椎椎弓根5钉或6钉强化内固定与跨伤椎椎弓根4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脊柱稳定性比较》文中认为背景:传统跨伤椎固定治疗后易出现骨折复位再丢失、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经伤椎置钉固定技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中长期效果还需要大量临床资料证实。目的:比较经伤椎椎弓根5钉或6钉加强内固定与跨伤椎椎弓根4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节段椎体骨折的稳定性。方法:将56例胸腰椎单节段椎体骨折患者按照是否行伤椎置钉分为经伤椎组29例和跨伤椎组27例。经伤椎组患者给予经皮伤椎椎弓根5钉或6钉加强内固定方案,跨伤椎组患者给予跨伤椎4钉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变化、后凸矫正程度、疼痛和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均获得3年以上随访;(2)经伤椎组的手术时间长于跨伤椎组(P <0.05);(3)治疗后1周、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椎体高度得到恢复,后凸畸形得到明显改善。末次随访经伤椎组椎体压缩程度及矢状面Cobb角矫正度丢失程度均优于跨伤椎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 <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痛症状、日常生活功能均得到明显缓解,在随访结束时经伤椎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优于跨伤椎组(P <0.05);(5)随访期间2组均未出现神经根损伤、钉棒松动、断裂及脱落现象。跨伤椎组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经伤椎组未出现临近椎体骨折;(6)结果显示,经伤椎椎弓根加强内固定和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均能较好地恢复胸腰椎骨折的椎体高度和Cobb角,但是前者可更加有效的重建脊柱生理序列并恢复其稳定性。

二、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论文提纲范文)

(2)腰1椎体爆裂骨折短节段Schanz椎弓根钉下斜植入角度变化后螺钉应力的有限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病例选择
    3、手术方法
    4、观察指标
    5、测量方法
    6、统计处理
结果
    1、病例资料及椎体高度再丢失情况
    2、椎体高度再丢失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结果
    3、椎体压缩程度和OSTA对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预测性
讨论
    1、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对内固定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影响
    2、OSTA对内固定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影响
    3、胸腰椎骨折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
    4、椎弓根螺钉系统的不足及改进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预防及手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致谢

(4)后路短节段经伤椎单双侧置钉与不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胸腰段脊柱的解剖学特点及骨折发病特点
    1.2 胸腰椎骨折的分型
    1.3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现状
    1.4 伤椎置钉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病例的诊断、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2.3 术前准备
    2.4 术中处理
    2.5 术后处理
    2.6 随访
    2.7 观察指标
    2.8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三组患者术前指标比较
    3.3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
    3.4 三组患者术后第3天指标比较
    3.5 三组患者末次随访指标比较
    3.6 典型病例
4 讨论
    4.1 跨伤椎置钉的缺陷和改进措施
    4.2 伤椎置钉与跨伤椎置钉的比较
    4.3 伤椎单侧置钉与双侧置钉的比较
    4.4 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4.5 伤椎置钉合并椎弓根植骨
    4.6 伤椎置钉的体会及手术注意事项
    4.7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载荷分享评分系统
    二.TLICS 评分系统
    三.腰椎 ODI 评分
    四.VAS 评分
    五.个人简历
    六.发表论文
致谢
综述 胸腰椎骨折的分型及后路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经皮椎弓根钉棒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 两组VAS评分、ODI指数比较
    3 两组影像学指标比较
    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讨 论

(6)新型脊柱外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新型外固定系统在相邻双节段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 手术方式
    3 观察项目
        3.1 一般情况观察
        3.2 影像学观察评价
    4 统计方法
    5 实验结果
        5.1 脊髓损伤的功能评价
        5.2 围手术期的观察和相关并发症
        5.3 影像学观察结果
第3章 新型外固定系统在非相邻节段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 手术方式
    3 观察项目
        3.1 一般情况观察
        3.2 影像学观察评价
    4 统计方法
    5 实验结果
        5.1 脊髓损伤的功能评价
        5.2 围手术期的观察和相关并发症
        5.3 影像学观察结果
第4章 讨论
    1 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临床特点与传统治疗方式选择
    2 新型外固定系统的发展与运用
    3 本次研究发现
    4 新型外固定系统的优缺点
    5 植骨问题
    6 手术注意事项与本次研究不足之处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脊柱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部分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二
    典型病例一
    典型病例二
综述 脊柱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
    参考文献
致谢

(8)纠正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本论文专用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椎体三维植骨器的研制及力学测试
    1.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应用三维植骨器植骨重建胸腰椎爆裂骨折椎体高度的影像学和临床分析
    1.一般资料
    2 主要设备、手术器械及药物
    3 治疗方法
    4.结果
    5.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保留一侧球囊撑开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1.资料与方法
    2 主要设备、手术器械及药物
    3 治疗方法
    4.结果
    5.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获奖情况
基金资助
致谢

(9)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骨折66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椎管截面积、Cobbs角比较
    2.2 手术前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比况
3 讨论

(10)经伤椎椎弓根5钉或6钉强化内固定与跨伤椎椎弓根4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脊柱稳定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 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对象
    1.4 材料
    1.5 方法
        1.5.1 经伤椎加强内固定治疗方法
        1.5.2 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方法
        1.5.3 术后处理
        1.5.4 随访
    1.6 主要观察指标
        1.6.1 临床指标
        1.6.2 影像学指标
        1.6.3 功能指标
        1.6.4 不良事件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2.2 试验流程
    2.3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4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2.5 两组患者影像学指标比较
        2.5.1 伤椎前缘高度
        2.5.2 伤椎后凸Cobb角
    2.6 两组患者功能指标比较
    2.7 不良事件
3 讨论Discussion
    3.1 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的比较
    3.2 经伤椎固定的注意事项

四、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J]. 梁伟之,冯卫华,江洁,高金伟. 中国实用医刊, 2020(19)
  • [2]腰1椎体爆裂骨折短节段Schanz椎弓根钉下斜植入角度变化后螺钉应力的有限元研究[D]. 王欢欢.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3]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计李超. 苏州大学, 2020(02)
  • [4]后路短节段经伤椎单双侧置钉与不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比较[D]. 刘孝峰.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经皮椎弓根钉棒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J]. 梁鸿志,周立,姚树俊,刘照树,张潇,赵晗程. 创伤外科杂志, 2020(02)
  • [6]新型脊柱外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D]. 阙伊辰. 南华大学, 2019(01)
  • [7]脊柱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马元.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8]纠正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的研究[D]. 庄苏阳. 东南大学, 2019(01)
  • [9]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骨折66例临床疗效观察[J]. 狄方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04)
  • [10]经伤椎椎弓根5钉或6钉强化内固定与跨伤椎椎弓根4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脊柱稳定性比较[J]. 周宇,刘跃洪,刘树平,陈曦,覃炜,李其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04)

标签:;  ;  ;  ;  ;  

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