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1届学术年会在肇庆学院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景李斌[1](2020)在《田本相学术年谱》文中认为一九三二年,出生。五月五日,出生于河北省天津县葛沽镇,即现天津市南郊区葛沽镇。祖父田鹤年(一八七六-一九四三),北洋大学俄文系毕业,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曾在卢永祥部下任教官、师参谋长等职。父亲田澍雨(一九○七-一九三八),笔名阿农,曾在天津创办《治新日报》,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出版抗日号外受到迫害。母亲朱文玲具有《北京人》中愫芳那样的默默的耐性,承受生活的重担,有仁慈的心肠。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四年,六岁至十二岁。一九三八年,
李润霞,薛媛元[2](2017)在《2014年新诗纪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明]1.《2014年新诗纪事》(以下简称《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歌评奖、诗刊发布等与诗歌有关的史事,地域主要以中国大陆为主,也涵盖台湾、香
齐晶晶[3](2016)在《文学“研讨会”与当下中国文学 ——以2011-2015年《文艺报》报道的文学“研讨会”为中心》文中提出文学“研讨会”研究为我们研究文学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作为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推手,以会议形式“研讨”的文学与现实的文学发展状况之间出现的并置和挤压形成了新的互补视野,这对于我们考察当下文学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本文以2011年至2015年《文艺报》上报道的作家作品研讨会的基本情况为出发点,通过对会议所涉作品体裁、题材倾向的统计、会议所涉作家的性别、代际和地理分布情况的统计以及与会专家学者的基本情况等方面的梳理,不难看出以下一些现象:在体裁方面,会议对于长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的积极关注与其创作繁荣的发展态势成正比;抒情类体裁的诗歌及散文创作数量也颇多,然而却在“研讨”中遭到冷遇;戏剧的研讨更是与现实的创作情况形成一定的偏差。在题材方面,作家和“研讨会”均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现代化进程中“乡土”社会的诸多问题;在面对历史题材的创作中,作家以及专家学者都力求客观、真实的对待以及书写历史;此外对于内倾性的文学——诗歌以及散文,题材覆盖范围广泛,但它们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以及个人的人生体悟。在主办者及参与者方面,中国作协、出版社、各大高校以及文学各领域专家学者等都为文学“研讨会”的举办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文学地理方面,文学“研讨会”的举办、研讨的作家作品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当下文学地理分布情况。总的来说,文学“研讨会”本身涵盖了多层次的交流和互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批评、文学地理等一系列与文学相关的问题,对于文学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文学“研讨会”可以看做是当下文学发展的一股助力,那么把握好文学与文学“研讨会”的内在关系有助于文学更好的发展。
赵燕[4](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研究指明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刘熹[5](2013)在《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研究(2000-2009)》文中研究指明研究2000至2009年的当代文学批评,首先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代对象如何纳入历史研究范畴。在1980年代已经有过当代文学是否可以写史的讨论,而近年,关于新世纪文学话题的讨论也聚焦在其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文学史概念。但是观之学术界,当代文学史、特别是新世纪文学,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显着增长点。此外,2000年至2009年作为一个自然时间段十年的切分,虽然不具备强烈的学理性,但对当下问题进行即时的梳理和分析,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而目前研究2000年至2009年文学批评的专着比较少,更多的是长时段文学批评研究中的一个部分,或是论文选集这样一种形式。如果将国家权力介入与一体化的生成看做十七年文学批评发展的动力,将对极端政治化的文革文学的清算视为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助力,将经济的吸引当做九十年代文学批评的动向,那么新世纪十年的文学批评,则呈现三种合力此消彼长、各自为阵、并行多元的局面。从批评资源看,马克思主义、西方、中国现代、当代、古代的批评资源都在被使用;从批评形态看,国家政治立场、文学创作立场、商业立场,都各自发声、并互有涉及;从批评热点看,亦是中心之外百花争艳。这十年的文学批评,1990年代业已呈现的思想状况成为文学批评行进的背景,1980、1990年代发生的文学批评的转折、新变也在新世纪的前十年沉淀了结果,而这结果,又成为这十年文学批评的资源积累和出发点。除此思想上、资源上的承续外,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面对的外部环境也有新的变动。因而,对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的研究,首先要明确的是,新世纪十年的文学批评并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动,它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既包括了社会文化思想上的继续生成,也包括了批评家个人学术思路的生成。此外,新世纪的文学批评环境有新的变化出现,这些新的因素和批评自身的步伐一起,形成合力,推动文学批评的发展和生成。所以,本论文所要到达的目的,是在清理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的细节动向中,展现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的发展脉络。那么如何有效的对新世纪十年的文学批评进行研究?从对大量文学批评研究类书籍的整理中可以看出,不同时间段的文学批评因其有不同的特质,相应的研究形式和结构也各有不同,最突出的是现代文学批评研究多以批评家个人为线索梳理批评的发展,而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入能突出这个时间段文学批评的脉络。具体到新世纪十年的文学批评,以一种追本溯源的形式,以当下文学批评何以有如此的思维方式和热点偏向为思考方向,或许可以成为进入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的一个方式。本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清理九十年代三次思想文化界的讨论来考察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的学术背景。回过头看1989年之后的思想文化界,三次不同层面不同论点的论争,其实是具有逐层推进的逻辑联系。这三次论争,如果将其与文学批评的生发点进行联系,分别是郑敏等关于汉语改革讨论呈现的激进与保守主义之争;人文精神讨论中市场这个词汇背后显现的批评家、知识分子的态度和立场;文学批评界人士跨界参与的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人文精神讨论和激进与保守之争大致同时发生,不同的是,后者由史学界始逐步蔓延,而前者一开始就以大学科、大跨度的讨论形式展开。而人文精神讨论之所以被后来者定义为一场关乎价值立场的分化、关乎道德伦理的讨论,是因为在人文精神讨论中,出现差异和分歧的原因也包括了如何认识时代。虽然当时的讨论,更多关注于知识分子如何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如何在这个商业的社会,在已经失落的当下建立自己的价值规范,但在1990年代末,产生了一场关于如何认识当下社会的讨论,这就是新左派和自由主义之争。正是因为1990年代的三次思想文化讨论,才引起了新世纪十年的当代文学批评对这些问题的继续关注和思考,故而对全球化、本土化、民族化的讨论,海外华文文学的新发展,区域文学、文学语言的重视等批评动向成为可能。第二章则着重梳理当代文学史观念与当下文学批评的互动。新世纪之交的文学批评形态,促其形成、转变的因素繁多,其中当代文学史观念的变化对新世纪十年的文学批评具有一定的影响。首先,文学史观念的变化会催生对此前经典作品的重新阐释,而在这一阐释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推崇模式和新的思考方法,进而影响当下文学批评对当前作品的审美取向和批评倾向;其次,在文学史观念变化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也会对当前批评产生影响。就新世纪十年这个时间段,1999年相继出版了两部文学史作品,分别是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此后还出版了董健、丁帆、王彬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新编》,都是比较成熟、且对文学批评形态的生成有影响的文学史文本。在文学史这个考察视角下,我们可以考察在新世纪十年间重要批评现象的生成,如十七年文学研究是如何成型,“重返八十年代”是在何种情况下提出,底层文学批评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新启蒙的成型和解构以及当前批评中惯常使用的概念和批评范式是如何生成。前两章试图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继承与发展来考察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的样貌,而第三章则以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本身的新质为考察对象,包括了对批评的失语与新的审美因素的考察。这里的失语并非指中国文论界与西方理论的关系,而是指批评所不能覆盖的新的文学审美现象。这些批评与文学之间的缝隙,展现了新的审美因素的出现和正在适应中的当代文学批评。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影视对文学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同媒介之间的特质也交互影响。从批评看来,媒体批评对传统批评产生冲击,而批评家对影视的关注则催生了新的批评指向。同时,这些新的批评现象,不仅表现出视觉化、图像化的倾向,也展现出社会文化的日常化、世俗化倾向,这些变化引发了关于新的批评理论的探讨。更重要的是,这些新的影响因素也促成了批评方式本身的调整。如果说文学史观念引发的批评方式的调整是对概念的清理和历史延续的审视,那么新的批评理论资源引发的批评调整则展现了对新世纪本身的关注。
李润霞,薛媛元[6](2012)在《2010年新诗纪事》文中指出说明:1.《2010年新诗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歌评奖、诗刊发布等与诗歌有关的史事,地域主要以中国大陆为主,也涵盖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部分诗歌史
舒高星[7](2012)在《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写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出版了大量的文学史着作,同时也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由于评价的标准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这些中国当代文学史着作的评价也不相同。新时期以来,由于政治政策的改变,使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写由一元走向多元,更加充满个性。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写受到不同社会政治、文化、文学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文学史的表述、文学观念、评价标准、叙述方法等,也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特点。本文对新时期之后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着作的编写做了一个梳理,从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的文学史观念、史料的选择运用、文学史编写的文化立场以及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写方法等方面总结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的特点。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写从前十七年的文学史编写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不仅对其有继承,同时也有突破,使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写从一元走向多元,以多种文学史观念作指导,对史料进行更好的选择和运用,在不用的文化立场的指导下使用经典作家、作品的编写方法、文学思潮发展史的编写方法以及问题研究的编写方法对中国当代文学史进行了梳理。
郝魁锋[8](2012)在《先锋之后的文学踪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先锋小说”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转型后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和描述“先锋小说”在九十年代年后的流变踪迹和存在形态。论文首先认为“先锋”并非一个封闭的概念,而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处于一种流动状态,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文化精神。“先锋”的出现是在与传统和主流体制的对照下来确立其内涵及外延的。因此,“先锋”并不局限于某一固定的时间段内,而是在延续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吸取新的因素,实现自身的更新过程。从社会学意义层面看,与之对应的“先锋文学”应具备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思想上具有异质性,体现在对既有的权力话语的叛逆性上;其次是在艺术上的创新精神,表现为对已有的文体规范和表达模式的变异性和破坏性。而真正意义上的“先锋小说”也应该是一切做出了或正在做出的在思想及文体方面有异于传统或主流小说观念的探索性创作。结合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先锋小说”做为一个文学史概念,虽已经常出现于诸多的当代文学史中,但基本上都是从文体实验的角度将其定位于一场叙事革命。因此以这样的概念范畴去面对九十年代“先锋小说”创作时,难免会造成诸多的偏见及歧义,甚至导致我们对九十年代仍在进行的先锋艺术探索视而不见。正是基于此,本文将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与九十年代后转型的“先锋小说”及“晚生代”创作看做一场持续更新的先锋派运动,进而梳理中国的“先锋小说”从产生、发展、确立再到发生变异的全过程。相对于九十年代的“先锋小说”来讲,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有着针对其自身而言的一些较为稳定的规定性。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创作在形式实验方面更多借鉴的是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所对抗的也主要是现实主义创作模式,在思想资源方面更多借助于西方理论传统,其创作实践一方面仍秉持着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宏伟叙事,同时也表达着对个体存在困境的启蒙关怀。而九十年代的“先锋小说”,在判别标准上,随着早期先锋形式试验因素的被广泛接受,这方面已经不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而代之以寻求精神的高度和难度;在反抗的对象方面,现实主义叙事模式已经不能形成其主要需要克服的障碍,更大规模的商业化、市场化催生出的大众文化行为已形成将其湮没的另一重意义上的危险;在资源借鉴方面,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叙事资源共同对先锋艺术产生重大影响,使先锋在表现形态方面变得更为丰富、驳杂。因此到了九十年代,“先锋小说”的创作并未“死亡”、“终结”,只是它不再像八十年代那样以集团的方式对现实主义的叙事成规进行解构与反抗,而是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期。主要体现如下:首先,以余华、格非、苏童为代表的八十年代“先锋小说”创作者,在进入九十年代后,纷纷开始“向历史逃亡”或者暂时“同现实主义达成了和解”,如余华的民间化转向、格非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倚重、苏童在叙述姿态上的古典化回归等等。他们在形式探索上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停滞,但在写作观念和精神探索方面的脚步却从未停止。他们小说中的“先锋性”因素依然存在,并且在先锋表达的过程中,试图将属于中国的“民族性”和“本土性”融合进来。他们在将其独特的本土生活体验与艺术上的创新性表达有效的结合起来之后,一方面开拓了自身的创作领域,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中国当代生活的理解与表达,成为九十年代“先锋小说”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次,以韩东、朱文等为代表的“晚生代”作家的创作同样具有着鲜明的先锋性特征。在写作上,他们的崛起是建立在以八十年代“先锋小说”为参照基础之上的,对前代作家他们既有继承又有反抗。一方面,八十年代先锋小说家们的叙事革命在“晚生代”作家身上得到了继承,另一方面他们又实现了对此前“先锋小说”的反叛和超越。他们是在强调自身与主流文学秩序保持相当距离的情况下,进行着他们的先锋探索,以鲜明的个人化叙述立场和欲望化的表达方式成为九十年代先锋精神最正统的继承者。而发生于九十年代末的“断裂”事件,更充分显示了他们以反抗体制、不断革新来获取新的创作空间的努力。在此意义上,我们可将其看作是先锋精神在九十年代文化语境下最真实的表述。再次,以孙甘露、残雪、北村为代表的另类先锋,大体上坚持了八十年代的先锋性写作,并且在表现领域方面又有所拓展,实现了其在九十年代对先锋创作的寂寞坚守。孙甘露在九十年代对先锋形式探索方面的一往无前,残雪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度揭示和北村以神性意志对世界作出的重新整合并试图将其引渡到信仰彼岸的努力,这些都是这一时期“先锋小说”在不同方面的重要收获。此外,本文还重点考察了九十年代文学期刊与“先锋小说”发展的关系问题。随着九十年代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生产机制开始出现,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逻辑的支配下,文学生产活动的重心开始越来越向作品的发表、出版、传播等方面倾斜。而像《收获》和《花城》等纯文学期刊对九十年代“先锋小说”的发表既提供了不遗余力的支持,同时也成为“先锋小说”在九十年代创作转型的重要见证。因此对这些先锋文学期刊及编辑的考察就具有了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可能会从另一个角度揭示出九十年代“先锋小说”的发展与中国社会变革间的复杂关联。
李润霞,薛媛元[9](2011)在《2009年新诗纪事》文中研究指明说明:1.《2009年新诗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刊发布、诗人动态等与诗歌有关的一切史事,地域主要以中国大陆为主,也涵盖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部分诗歌史实。2.《纪事》力求客观叙述,不做主观评价。对于特殊事件,保留刊载该信息的刊物上原有的评语。记录均依照当时的用字用语和作者的
张炯[10](2011)在《一个学会与一个学科——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学界习惯于把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发展称为当代文学,而将五四新文化运动至建国前的文学称为现代文学。虽然,1959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着的《文学十年》和华中师范大学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史稿》的出版,标志学界对当代文学的研究初获
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1届学术年会在肇庆学院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1届学术年会在肇庆学院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3)文学“研讨会”与当下中国文学 ——以2011-2015年《文艺报》报道的文学“研讨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近五年《文艺报》报道的文学“研讨会”的面貌 |
(一)文学“研讨会”的分类 |
(二)被研讨作家的代际及性别 |
(三)文学“研讨会”的参与者参与频次 |
(四)被研讨作家的地理分布 |
二、文学“研讨会”的容量与当下文学创作的体量 |
(一)体裁的先天优势:会议的关注度与小说、报告文学的勃兴 |
1.小说的繁荣 |
2.报告文学的崛起 |
(二)评介与创作的对举和悖论:诗歌、散文的势弱与戏剧的缺失 |
1.诗歌、散文的发展与研讨的偏颇 |
2.戏剧文学的发展与研讨的缺失 |
(三)文学样式的新浪潮:网络文学的“正名”和“非虚构”的探索 |
1.网络文学的规范化 |
2.“非虚构”的“争议” |
三、文学“研讨会”中的题材“选择” |
(一)紧跟时代步伐的的小说题材 |
1.乡土叙事的耕耘 |
2.历史题材的书写 |
(二)抒情文体和纪实文体的题材倾向 |
1.抒情文学的内倾性 |
2.纪实文学题材的现实性 |
四、文学“研讨会”内的多层面“对话” |
(一)文学“研讨会”被研讨的作家与当下文学 |
(二)文学“研讨会”的举办者及参与者与当下文学 |
1.文学“研讨会”的举办者与当下文学 |
2.文学“研讨会”的参与者与当下文学 |
(三)批评的效力与定位——专家学者对当下文学的期待 |
1.贴近生活的现实性期许 |
2.历史书写的真实性期许 |
3.对作家担当性的期许 |
五、文学“研讨会”与文学的地理 |
(一)文学地理分布总论 |
(二)研讨会中的重要文学区域举例 |
1.北京的地理文化与作家创作 |
2.齐鲁文化与山东作家的创作 |
3.江浙和两广的文化与作家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育杂志》 |
1.3.2 儿童文学 |
1.3.3 文学教育 |
1.3.4 儿童文学教育 |
1.4 理论基础 |
1.4.1 儿童哲学 |
1.4.2 教育学学理 |
1.4.3 图式理论 |
1.4.4 接受美学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活动史研究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6 不足与创新 |
1.6.1 不足之处 |
1.6.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
第8章 结语 |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研究(2000-200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1990年代的三次论争与新世纪批评的学术背景 |
第一节 汉语语言变革讨论与激进保守之争 |
一、汉语语言变革探讨引发的论争 |
二、激进与保守之争 |
第二节 人文精神讨论与批评的分化 |
一、文学批评视角下的人文精神讨论 |
二、人文精神讨论及其衍生话题 |
三、关于“文艺精神价值取向”的讨论 |
第三节 1990年代末的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 |
一、新左派与自由主义讨论代表的社会文化意义 |
二、讨论针对的几个重要问题 |
第二章 当代文学史观念的变动与当下文学批评形态的转型 |
第一节 两本文学史作品的出版与“重写文学史” |
第二节 “民间”概念的衍生 |
一、三位一体的“民间” |
二、在讨论中形成的“民间” |
三、审美民间的批评实践 |
第三节 对另一种遮蔽的发掘 |
一、洪子诚文学史观的形成 |
二、十七年文学及文革文学研究范式的定型 |
第四节 批评转向中的“重返八十年代” |
一、“重返八十年代”的简述 |
二、“重返八十年代”的三个方向 |
1、反现代的现代性与八十年代的重返 |
2、新左派思维对八十年代的批判式解读 |
3、“纯文学”反思与“重返八十年代” |
第五节 新启蒙文学史观与启蒙批评话语 |
第三章 来自当下的挑战与新世纪批评的回应 |
第一节 当代文学批评与新的影响因素 |
一、媒体批评与经济-文艺关系对批评的影响 |
二、“新世纪文艺理论”讨论与批评转向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与新的审美因素 |
一、新的写作群体、新的审美经验与新的文学生产方式 |
二、“新世纪文学”命名的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的文学史观念 |
(一)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的史学观 |
(二)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的文学观 |
二、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的史料运用 |
(一) 史料的范围 |
(二) 选择史料的标准 |
(三) 史料的处理 |
三、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的文化立场 |
(一) 科学主义的文化立场 |
(二) 人文主义的文化立场 |
(三) 审美主义的文化立场 |
四、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写方法 |
(一) 经典作家、作品的编写方法 |
(二) 文学思潮发展史的编写方法 |
(三) 问题研究的编写方法 |
五、 结语 |
(一)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
(二)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存在的局限 |
(三)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个人简历 |
(8)先锋之后的文学踪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先锋小说”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思路及意义 |
第一章 “向历史逃亡”和“与现实和解” ——余华、格非、苏童九十年代的创作转型 |
第一节 余华:回归本土与走向民间 |
一、人物的复活 |
二、故事的回归 |
三、叙述风格的变换 |
第二节 格非:探寻生存迷津与对“传统”叙事的更新 |
一、告别叙事迷宫,探寻生存迷津 |
二、带着先锋走向传统 |
第三节 苏童:历史想象与古典叙事姿态 |
一、游戏化的虚构历史 |
二、古典性的叙述姿态 |
小结 |
第二章 “欲望化”现实和写作的先锋姿态——韩东、朱文、鲁羊等“晚生代”作家的先锋性探索 |
第一节 韩东、朱文、鲁羊等的先锋性写作 |
一、个人化的叙述立场 |
二、对现实生活的欲望化表达 |
三、对形式的追求 |
第二节 关于“断裂”事件的讨论及意义 |
小结 |
第三章 寂寞的坚守——以孙甘露、残雪、北村九十年代创作为例 |
第一节 孙甘露:可贵的坚守和有限度的妥协 |
第二节 残雪:一如既往的先锋 |
一、 为灵魂而写作 |
二、 世俗背后的荒诞 |
第三节 北村:由形式先锋走向精神先锋 |
小结 |
第四章 九十年代文学期刊与先锋小说——以《收获》、《花城》等为例 |
第一节 先锋小说的发表与九十年代文学期刊关系的梳理 |
一、 《收获》:九十年代先锋小说转型和发展的见证 |
二、 《花城》:九十年代“先锋小说”的重镇 |
第二节 期刊编辑与九十年代先锋小说的创作与发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1届学术年会在肇庆学院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田本相学术年谱[J]. 景李斌. 东吴学术, 2020(02)
- [2]2014年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7(01)
- [3]文学“研讨会”与当下中国文学 ——以2011-2015年《文艺报》报道的文学“研讨会”为中心[D]. 齐晶晶. 渤海大学, 2016(08)
- [4]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5]新世纪十年文学批评研究(2000-2009)[D]. 刘熹. 南京大学, 2013(05)
- [6]2010年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2(01)
- [7]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研究[D]. 舒高星. 沈阳师范大学, 2012(09)
- [8]先锋之后的文学踪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先锋小说”转型研究[D]. 郝魁锋. 河南大学, 2012(09)
- [9]2009年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1(01)
- [10]一个学会与一个学科——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A]. 张炯. 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 2011(总第2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