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径流污染系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必成[1](2021)在《海绵城市技术导向下山地住区径流污染控制评估》文中提出
黄莉[2](2021)在《新型排水体制下区域雨水径流与污染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老旧城区的排水体制多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新(改)建城区的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改进,使受纳水体得到了较好地保护,但当降雨时,截流式合流制系统会使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波动变大,而分流制系统收集的直排雨水(特别是初期雨水)会造成受纳水体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因此,研究雨水径流与污染控制措施对有效解决雨水污染及资源化利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排水体制的分析,依据雨水截流方式的不同,提出了混合截流式分流制和非混合截流式分流制两种新型排水体制;并以陕西省某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在其排水管网规划设计基础上,对区域相关高程数据、下垫面数据、管网拓扑数据及降雨数据进行了预处理,构建了区域管网模型、径流模型及水质模型,并对区域及部分子汇水区域径流变化过程、管流变化过程及COD、SS、TP、NH3-N等四种污染物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优选的非混合截流式分流制和低影响开发设施构成的绿色生态雨水系统对研究区雨水径流与污染进行了优化控制,在最大程度使区域内雨水得到渗透、调蓄、净化及利用。具体结论如下:(1)依据雨水截流方式的不同,提出了混合截流式分流制及非混合截流式分流制两种新型排水体制,可有效解决初期雨水污染和雨水资源化利用问题。通过分析认为,非混合截流式分流制为优选的排水体制。(2)采用相似地区验证法,构建了区域水文、水力及水质模型,在保证排口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的条件下,确定了模型中不透水系数、降雨初损、水文衰减系数等相关参数。(3)基于某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构建了其现状区域水文、水力及水质模型,并分析了地表径流情况、管网超负荷运行情况以及区域内水质现状,结果表明,在原有规划设计重现期1a时,虽无检查井发生溢流,但管网内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管线已经处于超负荷状态;并在设计重现期为5a时,溢流检查井的数量已接近四分之三,几乎所有的管段均已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超负荷管段长度占总管长的97.49%,正常负荷管段管长仅占总管长的2.51%,管网排水能力较低。同时区域内初期降水中的COD和SS浓度较高,TP及NH3-N较低,COD、SS、TP、NH3-N四种污染物浓度分别高于回用水标准3.56倍、40.40倍、1.35倍、1.28倍,受纳水体受污染风险较高。(4)针对某产业园区现状排水能力、初期雨水污染及资源化利用不足等问题,采用优选的非混合截流式分流制耦合LID设施构成绿色生态雨水系统对雨水径流与污染进行优化控制,并对雨水再利用设施进行了初步设计,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采用非混合截流式分流制改造后,排口前峰值水位下降了约33.39%,峰值出现时间延后了 10min,管线开始蓄水时间比原来延后了 12min,说明非混合截流式分流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管线超负荷运行情况,降低了内涝风险,但是对于径流削减量并没有特别大的效果,仅在错峰调蓄方面效果显着。②以年径流控制率85%及绿色设施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对区域绿色生态雨水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绿色设施利用率接近100%,除NH3-N的峰值削减率为96.43%外,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及污染负荷的削减率基本在70%左右,说明优化后区域管网负荷有所缓解,雨水径流及其污染控制效果较好。③经过绿色生态雨水系统调控后,针对初期雨水污染情况,初步设计了管道絮凝器、雨水沉淀池及管道过滤器等工艺设施,有效控制了雨水径流污染,提升了资源化利用率。
杨少雄[3](2021)在《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降雨频发,再加上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下垫面硬化及城市管网设计承载力较低导致。为有效解决城市洪涝频发的问题,我国大力推行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径流控制效果是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开发出一套径流控制效果评估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一套统筹前处理、水文水动力核心计算及后评估算法的标准化可移植的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该模型更加完整详尽的考虑了径流控制效果评估的各个阶段:前处理部分基于RGB颜色矩阵自动识别划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并匹配形成土地利用矩阵;产流计算采用超渗产流法进行计算,考虑了蒸发、植物截留及下渗过程,蒸发量采用实测方法进行计算,植物截留量的计算采用Horton方法进行计算,下渗过程采用Horton下渗方法进行计算,汇流部分的计算采用曼宁公式进行计算,对于城市管网排水的计算基于城市管网节点采用孔流公式计算管网排出水量,构建科学的演进规则来进行地表径流演进计算,计算得到研究区域控制的径流,继而通过控制水量与降雨总水量之比计算研究区域径流控制率,从而对研究区域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同时引入CPU并行加速技术,在不降低评估进度的条件下提升计算速度。该模型统筹径流控制效果评估的各个阶段以弥补常用的城市雨洪模型建模时间长,前后处理不一致导致评估结果差异的不足及径流系数法无完整水文水动力计算过程的不足,达成了构建内容更为全面,评估效率更为高效的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的目标。在模型构建完成的基础上,基于控制变量法对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稳定下渗率是敏感性最大的参数,其他参数排序为:孔口流量系数>不透水区洼蓄量>透水区洼蓄量。通过理想实验及实际工程算例的模拟对比对构建模型的准确性及高效性进行验证。在理想实验算例中,利用实验实测数据与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理想实验条件下,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验分析结果吻合良好;在实际工程算例中,下垫面条件更为复杂,但模拟结果与传统城市雨洪模型对比仍具有较高精度,满足实际工程需求,且单次评估时间较短,满足快速模拟的要求。最后将模型应用于西安市老城区某典型海绵改造社区,对该社区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控制率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径流控制率逐渐降低,符合实际的规律;同时将模型用于降雨时长对径流控制率影响规律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同一降雨量条件下,随着降雨时长的增加,径流控制率逐渐增加,研究区域将控制更多的径流,可见本文模型对径流控制效果评估及海绵城市规划优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吴涛[4](2021)在《基于SWMM的翡翠湖区域LID措施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效果模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体系的建设不断加快,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环境的污染问题。城市降雨径流的非点源污染是造成此情况的关键因素之一。空气中的污染物经过降雨事件后随着降雨抵达地面,降雨紧接着对地面的污染物进行冲刷。污染物在径流中溶解,随即跟随径流排到湖泊、河流等水体,使得城市水体的污染更加严重。本文以合肥市翡翠湖为调查对象,重点是进一步检验和定量预测城市降水径流非点源污染,以SWMM模型为基础,搭建了翡翠湖区域降水径流非点源污染模型,可以模拟研究区域内的降雨径流面源污染的水文与水力,探讨了城市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和监测技术,并且对照分析了单设调蓄池与LID+调蓄池两种方法的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SWMM模型的模拟规律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并探究了地表产汇流模拟、输移模拟与污染物积累与冲刷模拟三个部分,为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模型的改进提供了假设支持。(2)通过学校的帮助,取得了降雨径流面源污染的相关信息,为模型的建立打下基础。模型的建立分为概化下垫面和确定模型参数,拟将翡翠湖区域概化为44个子汇水区域、52个汇接点、54根管道和12个排放口节点。在水文、水力和水质模块分别设立了若干参数,通过SWMM软件来完成了翡翠湖区域降雨径流面源污染模型的搭建。(3)通过芝加哥雨型得到在不同重现期下合肥市的设计暴雨,在具体模拟时当做降雨条件输入,以此为基础,观察翡翠湖区域在不一样的重现期下水量水质的变化情况。(4)为了明确调蓄池+LID模型中LID措施的详细输入参数,对生物滞留措施、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和透水铺装四种LID设施开展了单独的模拟和效果分析。然后根据研究地区的具体状况,明确模型中LID设施的布置方式为:基于道路长度推算布置面积,顺主路沿途设置生物滞留措施与透水铺装。生物滞留措施的布置面积为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5%,透水铺装面积为总面积的2.5%。其他条件与单设调蓄池方案一致。(5)从径流总量的削减、污染物的去除两个方向比较了单设调蓄池与LID+调蓄池两种技术方案。研究径流总量的削减效果时,发现相较于单设调蓄池,在LID+调蓄池的条件下,洪峰径流量各自减少了42.68%(P=0.5),29.26%(P=1),18.51%(P=3年),12.79%(P=5)。径流总量分别减少了32.79%、25.97%、20.41%和15.39%。对峰值的延缓并无显着作用。研究截留总量时,发现LID设施截污作用明显。在LID+调蓄池的条件下,LID截留比例分别为76.62%、77.29%、64.86%和56.39%。相对于单设调蓄池的方法,增加LID设施后调蓄池截污量降低。图[27]表[27]参[79]
张紫红,刘康[5](2021)在《多孔混凝土对城市径流中有机污染物的净化作用研究》文中提出为解决因降雨导致城市径流中有机污染不断增加、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针对多孔混凝土对径流中有机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展开研究。首先建立多孔混凝土立方体模型,获得多孔混凝土孔隙率与粗骨料浆体夹杂厚度关系。然后模拟初期雨水径流,通过多孔混凝土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关系,去除径流内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再采用Darcy定律测量多孔混凝土在不同配合比时的渗透系数等物理量。分析结果表明:多孔混凝土能够净化径流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
付子真,唐磊,张伟,李娟,张绍华,张晓然,王愔睿,莫罹,王巍巍,王兴双[6](2020)在《城市饮用水源地周边城区不同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保障是影响城市供水安全和供水系统处理效能的重要因素,其周边城区的径流污染是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因素之一。为研究城市饮用水源地周边城区不同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特征及对饮用水源地的潜在影响,以常州应急备用水源地德胜河周边城区的城市主路、快速路和建筑小区三处不同类型地表径流进行了现场监测,分析了不同地表径流的典型常规污染物、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主路、快速路、建筑小区的地表径流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总磷(total phosphorus,TP)、Pb、Cr、Zn的事件平均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Ⅴ类水标准,地表径流直接排放将严重威胁饮用水源地安全;典型有机污染物石油类、苯酚、苯污染水平总体相对较低,对饮用水源地可能造成的潜在威胁相对有限。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等降雨特征,地表类型、坡度等下垫面特征都会影响径流污染物初期冲刷的程度,且重金属与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SS)呈现较为一致的初期冲刷规律。城市主路、快速路和建筑小区径流中常规污染物SS、COD、总氮(total nitrogen,TN)、TP的年污染负荷与其他城市同类型下垫面的年污染负荷基本一致,但Pb、Cu、Cr、Zn、Mn的污染负荷较高,将对应急备用饮用水源地德胜河的水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威胁,迫切需要采取径流污染控制工程与管理措施,以保障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和城市供水系统安全。
杨默远,潘兴瑶,刘洪禄,于磊,陈昊,王俊文[7](2020)在《基于文献数据再分析的中国城市面源污染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有关城市面源污染的研究多为分散的独立研究,缺乏对现有研究及监测数据成果的系统分析。在全面进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整合从文献中提取的面源污染监测数据成果,综合识别全国范围典型城市下垫面的面源污染规律,并初步定量了城市面源污染对雨污合流制排水分区雨水径流污染的贡献率。数据资料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的37个市,监测对象包括屋面、道路和绿地等城市下垫面类型,考虑SS、COD、TN、NH3-N和TP共5种污染物指标。从总体特征分析的角度,除屋面TP和绿地NH3-N指标外,其他面源污染质量浓度均值均远超出国家V类水标准。对于不同下垫面的径流污染规律,SS、COD和TP指标在道路雨水径流污染中最为突出(均值分别为505.04、67.92、0.89 mg·L-1),TN和NH3-N指标在屋面雨水径流污染中最为突出(均值分别为8.85mg·L-1和6.43mg·L-1),绿地雨水径流污染物质量浓度相对最低,但SS指标有较大的波动范围。在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方面,SS在道路下垫面中与其他指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决定性系数约为0.50),而在屋面和绿地中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差。较分流制排水系统而言,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径流污染更加严重,其中生活污水对SS的贡献率较低,仅为17.19%,但对其他污染物的贡献较为明显,按照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TP(84.45%)、NH3-N(79.06%)、COD(51.06%)和TN(40.81%)。研究成果系统反映了中国城市面源污染的主要特征,能够为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与总体规律参考。
赵卉[8](2020)在《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在经济腾飞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绿色建筑作为建筑行业中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的领头羊,应在各个方面引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虽然在节能及改善环境方面相对完善,指标相对全面,但在水评价标准方面尚缺深入研究。例如节水与水资源方面的一些指标要求有些片面,量化指标相对较少、各项指标间的层次划分不够清晰等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只注重单体建筑的节水能力,忽视了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尤其是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本文将参考《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水评价体系进行优化,促进绿色建筑加强雨洪控制设施的建设,推进绿色建筑乃至绿色中国的发展。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计算指标权重与赋值,对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水评价标准进行优化。通过专家打分及问卷调查,对所有指标进行分级,共拆解为三层指标:其中原则层指标三个;一级指标层四个,涉及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方面;基于一级指标开发的二级指标15个。研究结果表明:水安全指标的占比最重,达到0.56,水环境指标权重为0.19、水生态指标权重为0.14、水资源指标权重为0.11,后三类指标占比相对平均。对二级指标分析后发现:若再开展绿色建筑建设时,在传统单体建筑节水的基础上还需考虑结合径流污染控制、节水措施及景观建设等多方面因素,从而使绿色建筑的水评价标准能够指导我国绿色建筑在雨洪管理方面的完善。选取四个绿色建筑案例,利用重新优化的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对已有绿色建筑星级进行重新评定。通过案例分析可知有些绿色建筑缺乏对雨洪管理的重视,特别表现在对雨水中污染物的消纳能力存在明显不足、在雨洪控制方面缺乏相应的量化标准要求;现有的一些绿色建筑虽然获得星级绿色建筑评价,但由于在雨洪控制方面存在一定欠缺,故应对其所获星级进行重新评价。作为绿色建筑而言,没有城市雨洪管理领域的科技发展和技术支撑,很难做到真正实现绿色建筑对城市绿色化的推进。将雨洪管理通过指标要求融入绿色建筑中,优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水评价标准,不仅可以推动海绵城市的实现,而且可最终为实现“绿色中国”助力。由于现有绿色建筑在雨洪控制利用方面的数据严重不足,故未能寻到更多案例作为数据支撑。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广泛,不同区域的气候及地理等特征差异较大,对于不同区域的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也应因地制宜、分类讨论。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数据的收集及对不同地域的分类讨论,使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全面。
初亚奇[9](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王忠昊[10](2020)在《基于MIKE 21的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降雨径流污染模拟与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绵城市作为推动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创新表现,是我国新时代特色背景下现代绿色新技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下的有机结合。同时,城市河湖水系作为城市海绵体的骨架,具有囤积、调节、净化和循环利用功能。因此,开展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和修复城市河湖水域空间和生态功能,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上海临港新城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水质监测数据完成对研究区域水体污染状况的评价。利用MIKE 21软件建立区域水动力水质模型,通过模拟在不同降雨强度下的研究区域水质变化状况,计算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的目标削减率。同时,分析不同的参数条件对降雨后研究区域水质的变化影响,确定最有效的参数条件。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选取研究区域具有代表性的16个水质监测点对水质状况进行分析,掌握各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对研究区域水质超标率进行分析,确定研究区域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TN和TP;(2)收集研究区域地形、水文和气候等建模所需资料,采用MIKE 21水动力和对流扩散模块建立区域水动力水质模型,并采用试错法对相关参数进行反复率定。通过区域实际监测值与模型模拟值的对比分析得知,水动力模型模拟平均误差为1.90%;水质模型模拟滴水湖TN和TP浓度平均误差为11.90%和10.94%,模拟射河涟河TN和TP浓度平均误差为15.48%和12.62%。区域水动力水质模型误差率均在合理范围之内,可为后续研究提供技术支撑;(3)模拟分析在不同降雨强度下研究区域TN和TP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试错法计算出降雨第4天TN和TP浓度达到相应水标准的降雨径流污染物目标削减率。结果表明,在P=1、2、5、10、20和50年的降雨强度下,为使降雨第4天研究区域TN和TP浓度达到相应水质标准,降雨径流中TN的目标削减率分别为13.58%、20.15%、25.31%、28.66%、33.89%和36.38%,TP的目标削减率分别为13.33%、23.75%、29.58%、33.33%、36.24%和39.17%。(4)研究不同的径流系数、EMC以及污染物降解系数对降雨后研究区域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参数条件对降雨后研究区域TN和TP浓度影响明显,参数条件与水质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为污染物降解系数>EMC>径流系数。同时,根据不同参数条件对TN和TP浓度的改善程度确定增加水体污染物降解系数即增加水体自净能力为改善降雨后研究区域TN和TP污染最有效的参数条件。
二、城市径流污染系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径流污染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新型排水体制下区域雨水径流与污染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新型排水体制及其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 |
2.1 新型排水体制 |
2.1.1 混合截流式分流制 |
2.1.2 非混合截流式分流制 |
2.2 相关参数计算方法的确定 |
2.2.1 截流量计算方法的确定 |
2.2.2 截流井及其相关参数的确定 |
2.2.3 雨水调蓄池容积的确定 |
3 区域雨水系统模型及其模拟计算方法 |
3.1 区域雨水系统模型选定 |
3.2 区域雨水系统模拟计算方法 |
3.2.1 区域地表径流计算方法 |
3.2.2 区域管网水力计算方法 |
3.2.3 区域水质计算方法 |
4 参数率定及研究区现状的模拟分析 |
4.1 参数率定 |
4.1.1 验证区概况 |
4.1.2 验证区模型的构建 |
4.1.3 结果分析 |
4.1.4 参数值的确定 |
4.2 研究区概况 |
4.2.1 自然地理及水文气象 |
4.2.2 雨水管网系统 |
4.3 研究区模型数据前处理 |
4.3.1 区域数字高程模型 |
4.3.2 管网拓扑数据及下垫面数据 |
4.3.3 降雨数据 |
4.4 研究区雨水系统模型的构建 |
4.4.1 区域管网模型的建立 |
4.4.2 区域径流模型的建立 |
4.4.3 区域水质模型的建立 |
4.5 研究区现状雨水系统模拟结果的分析 |
4.5.1 区域径流模拟结果的分析 |
4.5.2 区域管流模拟结果的分析 |
4.5.3 区域水质模拟结果的分析 |
5 雨水径流及其污染控制研究 |
5.1 非混合截流式分流制基础模型的分析 |
5.1.1 非混合截流式分流制基础模型的构建 |
5.1.2 非混合截流式分流制模拟结果的分析 |
5.2 绿色生态雨水系统的模拟分析 |
5.2.1 模型的选择 |
5.2.2 研究区基础模型的构建及欠缺容积的估算 |
5.2.3 研究区绿色设施比选及布设方案设计 |
5.2.4 研究区现状及设计模拟结果的分析 |
5.3 雨水再利用处理设施的设计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城市雨洪产汇流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
1.2.2 径流控制效果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
1.2.3 加速并行算法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与研究目标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算法 |
2.1 引言 |
2.2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与匹配算法 |
2.3 地表产?汇流过程控制方程与算法实现 |
2.4 管网计算控制方程与算法实现 |
2.5 演进规则的构建与算法实现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控制变量法的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控制变量法 |
3.3 研究区域概况 |
3.3.1 设计降雨 |
3.3.2 参数选取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验证 |
4.1 理想实验算例验证 |
4.1.1 城市雨洪平台简介 |
4.1.2 模拟工况 |
4.1.3 模拟结果 |
4.2 实际工程算例验证 |
4.2.1 研究区域简介 |
4.2.2 研究方法 |
4.2.3 模拟条件 |
4.2.4 模拟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应用 |
5.1 典型海绵改造社区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 |
5.1.1 区域简介及模拟条件 |
5.1.2 模拟结果 |
5.2 不同时长降雨条件下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 |
5.2.1 模拟工况 |
5.2.2 模拟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得专利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基于SWMM的翡翠湖区域LID措施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效果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镇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
1.2 面源污染简介 |
1.2.1 面源污染的概念 |
1.2.2 降雨径流与城市面源污染的关系 |
1.3 基于SWMM模型对面源污染的研究现状 |
1.3.1 雨洪模型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SWMM模型原理介绍 |
1.4.1 SWMM模型简介 |
1.4.2 SWMM模型原理 |
1.5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介绍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合肥市翡翠湖区域降雨径流面源污染模型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降雨径流面源污染模型建立 |
2.2.1 建模前期准备 |
2.2.2 子汇水区划分与排水系统构建 |
2.2.3 模型参数选取及预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型参数率定及水量水质模拟分析 |
3.1 SWMM模型精度校核 |
3.1.1 校核步骤 |
3.1.2 参数灵敏度计算方法 |
3.2 设计降雨 |
3.2.1 暴雨强度公式 |
3.2.2 芝加哥雨型 |
3.3 水质水量模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初期雨水调蓄池+LID措施的设计与控制效果评估 |
4.1 调蓄池的分类 |
4.2 调蓄池的计算方法 |
4.2.1 洪峰流量调蓄池设计标准与计算方法 |
4.2.2 面源污染治理调蓄池计算方法 |
4.2.3 雨洪利用调蓄池计算方法 |
4.3 翡翠湖区域调蓄池的设计计算 |
4.4 LID+调蓄池方案控制效果评估 |
4.4.1 单一调蓄池控制方案效果评估 |
4.4.2 单一LID控制方案效果评估 |
4.4.3 LID+调蓄池控制方案效果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多孔混凝土对城市径流中有机污染物的净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多孔混凝土的结构性能 |
1.1 混凝土模型建立 |
1.2 有机污染物在城市径流中的存在形式 |
2 Darcy定律与渗透系数 |
2.1 Darcy定律 |
2.2 渗透系数的物理基础 |
2.3 Darcy定律的适用范围 |
3 实验结果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4 结论 |
(6)城市饮用水源地周边城区不同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 |
1.2 采样方法 |
1.3 水样保存与分析 |
1.4 监测降雨事件特征 |
1.5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事件平均浓度(EMC) |
2.2 初期冲刷评价 |
2.3 年径流污染负荷 |
3 结论 |
(7)基于文献数据再分析的中国城市面源污染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
1.1 数据资料 |
1.2 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及变化范围确定 |
1.3 排水分区外排污染物质量浓度估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城市面源污染总体特征 |
2.2 不同下垫面雨水径流污染对比分析 |
2.3 各污染指标相关性分析 |
2.4 雨污合流/分流制排水分区雨水径流污染对比分析 |
3 结论 |
(8)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
1.2.3 海绵城市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海绵城市评价体系剖析 |
2.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水评价方面的剖析 |
2.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雨洪控制管理方面的不足 |
2.3 海绵城市评价体系特点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绵城市背景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优化设计 |
3.1 应用方法 |
3.1.1 层次分析法 |
3.1.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3.1.3 问卷调查法 |
3.2 构建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及指标筛选 |
3.2.1 构建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
3.2.2 构建海绵城市背景下的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的指标筛选 |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3.3.1 原则层权重确定 |
3.3.2 指标层权重确定 |
3.3.3 指标体系合成权重确定 |
3.4 绿色建筑水评价指标评价等级划分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B3B4 项目 |
4.1.1 项目概况 |
4.1.2 评价过程及分析 |
4.2 珠海某新能源产业园研发楼 |
4.2.1 项目概况 |
4.2.2 评价过程及分析 |
4.3 北京市某发展大厦 |
4.3.1 项目概况 |
4.3.2 评价过程及分析 |
4.4 惠东县某养老服务中心 |
4.4.1 项目概况 |
4.4.2 评价过程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件:调查问卷主要内容 |
致谢 |
发表论文情况 |
(9)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
2.1.3 研究评述 |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4 研究评述 |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
3.3.1 理论基础 |
3.3.2 理论框架 |
3.3.3 技术路线 |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
5.1.1 自然条件现状 |
5.1.2 水土资源分析 |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MIKE 21的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降雨径流污染模拟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研究进程 |
1.2.2 国内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研究进程 |
1.3 降雨径流模型发展概述 |
1.3.1 水质模型的发展历程与分类 |
1.3.2 常用水质模型简介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1.1 水质监测数据 |
2.1.2 土地用地类型数据 |
2.1.3 水动力水质模型数据 |
2.2 研究方法 |
2.2.1 模型的选取 |
2.2.2 MIKE21模型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水质现状与评价 |
3.1 区域概况 |
3.1.1 自然地理 |
3.1.2 气候条件 |
3.1.3 社会经济 |
3.1.4 河道状况 |
3.1.5 土地利用类型 |
3.2 研究区域水质分析 |
3.2.1 水质监测点的选取 |
3.2.2 水质指标的选取 |
3.3 水质超标率评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水动力水质模型建立 |
4.1 区域水动力模型建立 |
4.1.1 地形网格的划分和插值 |
4.1.2 模型时间步长设定 |
4.1.3 水动力模型参数设定 |
4.2 区域污染源的设定 |
4.3 区域水动力模型验证 |
4.4 区域水质模型建立 |
4.4.1 水质模型验证 |
4.4.2 滴水湖水质验证 |
4.4.3 射河涟河水质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降雨强度对区域河湖水质影响模拟 |
5.1 降雨强度的选取及评价标准 |
5.2 不同降雨强度下的水质模拟分析 |
5.2.1 降雨强度一(P=1年) |
5.2.2 降雨强度二(P=2年) |
5.2.3 降雨强度三(P=5年) |
5.2.4 降雨强度四(P=10年) |
5.2.5 降雨强度五(P=20年) |
5.2.6 降雨强度六(P=50年) |
5.3 降雨径流污染物目标削减率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域河湖水质达标的参数条件与情景模拟 |
6.1 不同参数条件对水体水质影响分析 |
6.1.1 径流系数对研究区域水质影响分析 |
6.1.2 EMC对研究区域水质影响分析 |
6.1.3 污染物降解系数对水体水质影响 |
6.1.4 不同参数条件对研究区域水质影响对比分析 |
6.2 研究区域湖泊水系自净能力改善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城市径流污染系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海绵城市技术导向下山地住区径流污染控制评估[D]. 曹必成.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新型排水体制下区域雨水径流与污染控制研究[D]. 黄莉.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雨洪设施径流控制效果快速评估模型研究及应用[D]. 杨少雄.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基于SWMM的翡翠湖区域LID措施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效果模拟[D]. 吴涛.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5]多孔混凝土对城市径流中有机污染物的净化作用研究[J]. 张紫红,刘康.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1(02)
- [6]城市饮用水源地周边城区不同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特征[J]. 付子真,唐磊,张伟,李娟,张绍华,张晓然,王愔睿,莫罹,王巍巍,王兴双.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33)
- [7]基于文献数据再分析的中国城市面源污染规律研究[J]. 杨默远,潘兴瑶,刘洪禄,于磊,陈昊,王俊文. 生态环境学报, 2020(08)
- [8]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绿色建筑水评价体系构建[D]. 赵卉.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9]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
- [10]基于MIKE 21的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降雨径流污染模拟与控制[D]. 王忠昊. 上海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