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压力对低渗透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影响

有效压力对低渗透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影响

一、有效压力对低渗透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兵兵[1](2022)在《低渗致密油藏多层压裂直井渗流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低渗致密油藏直井开发大多数采用多层合采且普遍压裂的作业方式。压裂之后,储层形成了多重介质的孔隙结构,原油在多重介质的流动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首先,随着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的下降,有效应力的增加会造成孔隙体积减小,原油的渗流速度受其影响从而加剧流体渗流的非线性程度;其次,大量压裂液滞留地层中并与不同尺度孔隙内的原油相互作用,其中以渗吸置换孔隙中的原油作用最为明显;最后,在合采开发过程中,各层压裂缝的缝长和缝宽等不同,这种压裂程度的差异性会导致各层的孔隙尺度不均一,进而对单层乃至多层孔隙内原油的流动产生影响。这些不明确的流体流动规律直接影响了产量预测和开发方案的制订及开发技术的决策。为此,针对多重介质的非线性渗流特征,以及不同尺度孔隙的压裂液渗吸和压裂后多层流动规律等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渗流数学模型,以期为低渗致密油藏的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本论文以中国胜利油田盐222区块为研究背景,开展了一系列室内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计算的研究工作,主要的内容和成果如下:(1)选取基质岩样和人工造缝岩样模拟储层的多重介质,开展了一系列室内非线性渗流特征实验。以储层原始有效应力为起点,系统评价了多重介质的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基质岩样和微裂缝岩样两类介质的启动压力梯度与有效应力呈幂函数关系,且两类介质的启动压力梯度相差近一个数量级,同时两类介质岩样受有效应力影响的渗透率下降幅度接近,故动态启动压力梯度是两类介质岩样呈现出不同非线性渗流特征的主要原因。(2)通过核磁共振和高压压汞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尺度孔隙的渗吸动用程度。利用可视化多孔介质和显微粒子成像测速技术相结合的新方法,揭示了双子型表活剂溶液在油湿孔隙中的微观渗吸机理:表活剂溶液分子主要通过扩散作用和油水界面张力梯度诱发Marangoni效应进入多孔介质排挤置换原油,且分散的油相与表活剂溶液是反向流动;乳化形成均匀分散的“油包水”小液滴,提高了原油排出运移的流动性。同时,利用微观可视化毛细管和宏观岩心实验,明确了脂肽类表活剂的置换原油的方式是以毛管力为主要动力的逆向渗吸。(3)利用未压裂岩样和人工压裂岩样的室内并联物理模拟实验,量化了各层对总采收率的贡献比例,系统地评价了压裂程度的差异性对开发的影响。采用广义高斯分布函数对压裂后全流场渗透率分布进行了表征,构建了考虑动态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的多层压裂直井稳态产能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对多层直井产能的影响强弱排序依次为:裂缝半长、层厚和层间跨度。(4)利用邻层裂缝系统之间的压力影响表征层间越流,建立了综合考虑非线性渗流特征、渗吸和层间越流的低渗致密储层油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多层平面均质油藏压裂后,当裂缝区渗透率由上至下逐层递增时,越流对产量的影响随着纵向渗透率级差的增强而增大;当裂缝区渗透率由上至下逐层递减时,越流对产量的影响随着纵向渗透率级差的增强而减小。实际开采中,建议从上至下裂缝半长逐层减弱,同时根据压裂工艺选择单独或者复配添加双子型和脂肽两种类型的表活剂,以提高油藏产量。本论文的研究可为低渗致密储层直井的产量预测及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技术指导。

陈涛涛[2](2021)在《低频脉冲波对低渗透油藏孔渗参数影响的数值模拟》文中认为低频脉冲波采油技术利用波动产生的能量,使油层及其流体产生物理、化学变化,从而改善油层渗流条件、解除油层堵塞、创造有利于原油流动的环境,达到油井增产、注水井增注的目的。该技术具有増油效果好、施工成本低、不伤害储层、不污染环境等优势。然而,现场试验中,“油层受效不稳定”的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扩大应用与发展。开展低频脉冲波采油技术动力学作用机制研究,是提高其应用效果的关键。基于地震勘探中的Biot弹性波传播理论,结合低频脉冲波采油技术现有实验研究成果,建立单相渗流条件下孔隙介质弹性波传播动力学模型。通过开展数学模型方程推导与数值离散,引入PML完美匹配层建立一维模拟物理模型,求解得到了流固耦合模型的数值解;通过对比关于渗透率增幅-频率的数值模拟变化规律与实验变化规律,分析了模型可靠性,评价了低频脉冲波采油对储层孔渗参数、流体渗流速度的影响,以及受振动频率、振幅影响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均质油藏,低频波动对其储层物性和流体渗流速度都表现出波动变化;对于具有不同孔渗条件的油藏,低频波动使得孔渗条件不好的层位其孔隙度和渗透率改善程度更高,流体的渗流速度更快。在低频波动作用下,低渗透油藏孔隙度最大增幅为4.6%,渗透率最大增幅为11.7%,流体的渗流速度可以达到1.6×10-3m/s;低频波振动频率、振幅不同时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的变化不同,整体最佳振动频率为10Hz,最佳振幅为100?m。由此可见,低频脉冲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孔渗条件和流体的渗流环境。该研究对于低频波动技术在矿场的应用与推广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张金冬[3](2021)在《低渗透气藏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渗流理论及模拟研究》文中认为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是满足天然气市场调峰需求,保证城镇连续供气的最佳途径。改建为地下储气库最理想的气藏条件是单一砂岩孔隙结构的枯竭气藏。但我国现有的枯竭油气藏多分布在西北部等偏远地区,在亟需用气量的中东部地区鲜有适合建设地下储气库的地质条件,多为渗透率较低的非常规储层。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低渗透气藏改建为地下储气库的研究工作。为了满足我国中东部地区城市调峰需求,需对低渗透气藏改建为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注采特征和优化运行方案的制定,在理论与实验方面开展研究。本课题从低渗透气藏的成因着手,通过分析低渗透气藏的地质特征,研究了低渗透气藏改建为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开展低渗透气藏改建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提供了依据。首先通过实验测试了低渗透气藏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的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测试结果表明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的渗透率压力敏感效应不同,在固定实验围压为12MPa,孔隙压力由2MPa升高到10.8MPa时,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渗透率的变化率分别为52.97%和65.21%,基质系统的压力敏感效应高于裂缝系统。基质系统岩心的启动压力梯度远大于裂缝系统,最大可相差14.28倍。因此建立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天然气注采模型时需分别考虑储层裂缝和基质的特征,而且需分别考虑渗透率压力敏感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针对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强注强采运行过程特性,基于数学反演理论,建立了低渗透气藏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模型。通过求解地层压力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率,利用共轭梯度法实现了储层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反演。以储气库中的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反演分析,结果表明储气库储层的渗透率和孔隙度随着地层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地层压力由10MPa增加到38.2MPa时,储层的孔隙度增加了20%,渗透率增加了68.64%。在低渗透气藏储气库注采模拟时,储层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变化不可忽略。基于低渗透气藏储层裂缝和基质的特征,通过引入沃伦-茹特模型,研究建立了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天然气注采数学模型。在基质系统中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滑脱效应和渗透率压力敏感效应的耦合影响,在裂缝系统中考虑了渗透率压力敏感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并给出了求解方法,利用低渗透气藏的试井资料验证了注采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借鉴我国某低渗透气藏的地质数据,分别对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单井和多井注气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单井连续注气的储气库平均地层压力随着注气时间呈现增长趋势,注气初期平均地层压力增长较快,这是由于渗透率压力敏感效应的存在,储层的渗透率随注气时间逐渐增大导致的。储层中的压力分布不均匀现象严重,存在明显的压力梯度,最大压力差可达5.224MPa。储层中最大地层压力点出现在注采井处,日注气量为35×104m3时,注气的第170d已经达到39.822MPa,超过最大允许压力。单井间歇注气,由于关井期气体的运移,储层压力分布的更加均匀,但仍存在着很大的压力梯度,其最大压力差仍可达到3.372MPa。这说明即使采用间歇注气的方式,注采井的地层压力仍然可能会超过最大允许压力,从而影响气体的继续注入。多井同时注气时,在相同的注气量条件下,由于各注采井不同的地层特性,地层压力变化并不相同,位于储层中间的注采井地层压力升高速度最快,最终的地层压力也最高,为38.51MPa。连续注气和间歇注气的对比结果表明在扩容建库时,间歇注气可以有效改善地层压力分布的不均匀性。在满足天然气调峰需求时,提出了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单井和多井优化运行模型及约束条件,并利用顺序求解方法对建立的双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与以各注采井井底压力标准差最小为单目标的优化注气相比,双目标优化注气后功耗减小了5.41%,井底压力标准差增加了0.064MPa。通过双目标优化的耦合求解给出了低渗透气藏储气库的最优注气方案。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城镇天然气的调峰需求将逐年增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天然气调峰需求,我国需加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的步伐。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将来低渗透气藏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姚瑜敏[4](2021)在《致密油气藏多相流毛管力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致密油气藏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在油气藏开发产业中日趋重要。致密油气藏是一个复杂的由基质和多尺度裂缝构成的多孔介质耦合系统,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就毛管力而言,由于基质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其中的毛管力很大;而和基质相比,裂缝与井筒中的毛管力很小,以至可以忽略。基质和裂缝耦合系统中的多相流动,在非均质毛管力作用下呈现出非线性特征,不满足线性达西定律。当多相流体从基质流入裂缝(或井筒),或是从裂缝(或井筒)流入基质时,毛管力在界面处可能会发生间断,并出现复杂的跨界面流动现象。理论分析表明,由于毛管力的非均质性,跨基质-裂缝界面的两相流存在三种流动状态:(1)当压差足以克服毛管力末端效应时,两相流体都可从基质流入裂缝,此时界面基质一侧的湿润相饱和度为1;(2)当基质-裂缝之间的压差不足以克服毛管力末端效应时,只有非湿润相可以从基质流入裂缝;(3)当裂缝压力大于基质压力时,两相流体均从裂缝流入基质,此时湿润相压力间断。毛管力的非均质性会造成复杂的跨界面流动现象,导致基质-裂缝以及基质-井筒界面附近物理量剧烈变化乃至发散,这给高精度油藏数值模拟造成很大的困难,现有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在计算这类跨界面流动时,普遍存在精度差的缺陷。本文基于基质-裂缝界面处的流动状态分类及相应的界面条件,对于致密油气藏两相流中的毛管力效应开展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个考虑毛管力末端效应的两相流井模型。传统井模型从单相流直接推广到两相流,并未充分考虑到基质-井筒界面附近的物理量剧烈变化,从而存在较大的数值计算误差。本文通过数学分析,得到了考虑毛管力末段效应的稳态两相流解析解,并通过有限体积法构建了一个新的两相流井模型。数值算例表明,与传统井模型相比,新的井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油气和水的产量。由于本文井模型基于解析解构建,充分考虑了井筒附近饱和度和气相压力的剧烈变化,因此预测结果对计算网格尺寸的依赖性较弱。计算结果还表明,毛管力末端效应会造成严重的水锁现象,基质-井筒界面处的毛管力间断会使得水相堆积在生产井附近,阻碍了油气相的产出。2.基于毛管力末端效应,分析了油水两相稳态渗流实验中的非线性渗流特征。本文利用一维稳态渗流方程对岩心实验进行了严格的数学分析,并得到了以下结论。在给定流量比的条件下,当压差较小时,毛管力末端效应的影响区域远大于岩心长度,流量压差曲线呈现凹函数的非线性关系;随着压差逐渐增大,流量压差曲线逐渐趋近于线性,通过延伸线性段可以得到拟启动压力差,并在数学上证明了该拟启动压力差为有限值。通过分析相关参量(岩心渗透率、相渗曲线、流体粘度等)对拟启动压力差的影响,本文发现,渗透率越低的岩心,其压差-流量曲线的非线性越强,相对应的拟启动压力差也越大;当湿润相呈中性时,拟启动压力差最小,由此可知油气藏呈中性时,毛管力的阻碍作用将大幅降低。此外,本文还研究了边界层效应对于两相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考虑边界层效应,毛管力差异仍然是致使流量-压差曲线呈现非线性的重要原因。以上从毛管力非均质性角度出发,对两相稳态渗流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为研究致密储层两相非线性渗流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3.致密储层中基质和天然裂缝并存,基质中毛管力远高于天然裂缝,基质和天然裂缝之间同样存在很强的毛管力非均质性,这对其中的宏观流动也将产生重要影响,使流动呈现出显着的非线性流动特征。本文假定天然裂缝在基质中均匀分布,探讨了基质-天然裂缝系统在与裂缝垂直方向上的宏观非线性渗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质-天然裂缝耦合系统中的湿润相存在启动压力差,并且随着基质中的裂缝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非湿润相在较小的压差条件下,流量-压差曲线呈现凸函数特征,而在较大的压差条件下,流量-压差曲线逐渐趋近于线性,但仍存在拟启动压力差。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基质饱和度、渗透率以及边界层效应对非湿润相凸函数流动特征以及对两相拟启动压力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的含水饱和度以及渗透率对非线性特征有较大影响。随着基质含水饱和度的增大,油水之间的毛管力减小,非线性特征减弱;随着基质渗透率的减小,毛管力的非均质性增强,使得流动的非线性也增强。当考虑边界层效应后,即使在较小的压差条件下,两相流动的非线性特征也较显着。

赵世宇[5](2021)在《温压条件对非饱和低渗砂岩中CH4突破压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传统能源的使用给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清洁能源的勘探与开采变得尤为重要。以CH4为主要成分的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其以清洁性和低污染等特点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接受。其中CH4突破压力是气藏开采和盖层评价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在当今非常规油气快速发展阶段,致密砂岩储层以其丰富的资源量而逐渐成为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的重点方向。因此对该低渗透砂岩开展突破压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不同地层情况下温压条件对盖层封闭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岩心尺度非饱和低渗砂岩开展了不同温度(20~60℃)压力(2~8MPa)条件对CH4突破压力影响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确定了温度压力与CH4突破压力和突破时间的线性函数关系,在本研究温压范围内,随着温度或压力的增加,CH4突破压力和突破时间均呈线性下降趋势,CH4突破时岩心内的残余水饱和度均呈增大的趋势,且压力变化对CH4突破过程的影响更加显着。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随温度压力变化趋势一致,且两者吻合度较好。(2)温压条件对CH4突破压力的影响,可归因于其对CH4-H2O系统界面张力和岩心内接触角(θ)的影响,进而控制CH4突破压力的大小,且界面张力起主导作用;CH4突破压力随着两相黏度比的增大而减小,且温度压力越高,黏度比对突破压力的影响越小。(3)在恒定温度(或压力)下,随着压力(或温度)的升高,H2O相的相对渗透率和有效渗透率在相同时间内降低幅度越大,CH4相升高幅度越大,此时越有利于CH4在多孔介质内的运移,进而表现出较小的突破时间和突破压力。(4)基于控制变量法对两相动力黏度、密度和CH4-H2O系统界面张力3个关键因素进行了参数化扫描,发现三者对CH4驱替过程中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两相动力黏度>CH4-H2O系统界面张力>两相密度。(5)通过对模型中不同温压条件下的毛细管数(Ca)和两相黏度比(M)的计算和log Ca-log M稳定相图的绘制,确定了在本研究温压条件下的两相驱替过程以毛细指进为主导,驱替过程主要受毛细力影响。因此实验温压范围内,对于非饱和低渗透砂岩储层,温度和压力越高越有利于气藏开采;对于非饱和低渗透砂岩盖层,温度和压力越低,盖层封闭性越好且越安全。本研究可为非常规天然气开采以及盖层封闭性评价等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程婷婷[6](2020)在《低渗裂缝性油藏微/纳米功能材料协同调驱作用与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低渗裂缝性油藏水窜治理与基质剩余油驱动的特殊矛盾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瓶颈,目前常规中高渗油藏调剖驱油的技术方法不一定适用于低渗裂缝性油藏,且单一调剖技术不能解决该类油藏的各类窜流问题,本文提出微/纳米材料技术组合的深部调驱方法来克服单一调剖技术的不足,最大程度的发挥组合技术的协同效应,形成微纳米协同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研发了氢键缔合温度30℃~150℃的双层覆膜微米颗粒(BCMS),筛选悬浮剂,构筑了BCMS深部调剖体系,考察了体系悬浮稳定性及注入性。改变温度、矿化度及粘接时间,评价了BCMS调剖体系的粘接稳定性。改变注入速度、颗粒浓度、颗粒注入量、注入方式、渗透率,研究了影响体系封堵性能的主控因素及适用界限。建立了BCMS多孔介质深部运移数学模型,与岩心各处压降进行拟合,揭示了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深部运移能力及封堵性能。利用设计的二维变径模型,研究了BCMS在裂缝中的微观运移特征及封堵机理。利用原位改性法制备了部分疏水改性纳米SiO2颗粒,研究纳米颗粒在油水两相界面的饱和吸附浓度,构筑了纳米SiO2驱油体系,并评价了Ca2+、Na+及矿化度对纳米颗粒在液-液界面吸附规律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颗粒浓度等参数,研究了纳米颗粒在固-液界面的吸附-脱附规律。以接触角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颗粒浓度、温度、金属离子对纳米颗粒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了2-D单通道、2-D网格、2.5-D多孔介质微流控芯片模型。利用单通道模型,研究了纳米颗粒启动孔喉捕获油滴的动力学;利用不规则刻蚀2-D网格裂缝模型,分析了网络裂缝水驱后微观剩余油类型,揭示了纳米颗粒启动网格裂缝水驱后不同类型剩余油的机理;利用引入刻蚀深度变化参数2.5-D模型,成功模拟了水驱后真实三维多孔介质的微观剩余油,揭示了纳米颗粒启动多孔介质水驱后不同类型剩余油的机理。采用均质、非均质岩心物理模型,筛选了BCMS调剖体系的注入参数及驱油界限;优化了纳米SiO2驱油体系的注入参数及驱油界限;评价了低渗裂缝性油藏微/纳米材料协同调驱技术的驱油效果,并揭示了协同调驱技术的驱油机理。

李立功[7](2019)在《考虑层间窜流与层内动态滑脱效应的煤系气运移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煤系气是指与煤系地层有关的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砂岩气,统称煤系三气。我国石炭-二叠系地层广泛发育着煤层气、页岩气、砂岩气复合成藏的煤系气藏,对于该类气藏实施多层合采可有效提高单井产气量、储量动用程度、开采年限和产气率等。但目前煤系气的开采主要以煤层气为主,而对复合储层煤系气合采的研究与应用较少。煤系气在复合储层中的运移规律与在单一储层中不同,其不仅存在层内流动,还存在层间流动,并且两者耦合作用,其运移过程比在单一储层中的运移复杂得多。清楚、准确地认识煤系气在复合储层中的运移机理及规律是煤系气合采及产能预测的基础,也是当前煤系气合采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鉴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系统地研究煤系气在复合储层中的运移规律及机理,为实现煤系气合采产能的准确预测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体积不变假设为基础,结合火柴棍模型、弹性应力-应变等基本假设,建立了煤系气抽采过程中滑脱系数的动态演化模型,并揭示了滑脱系数的动态演化机理;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滑脱系数随压力、初始渗透率、温度等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滑脱系数随孔隙压力的降低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机理为孔隙变形受有效应力和基质收缩两方面影响,在孔隙压力降低初期,有效应力引起的孔隙变形大于基质收缩引起的孔隙变形,孔隙半径减小,滑脱系数增大,在孔隙压力降低后期,有效应力引起的孔隙变形小于基质收缩,孔隙半径增大,滑脱系数减小。2)在滑脱系数动态演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动态滑脱效应的气体渗透率预测模型,并以东曲矿煤系气储层为对象,通过实验室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优越性。所建立的考虑动态滑脱效应的气体渗透率预测模型,实现了只用弹性模量、泊松比、吸附常数等基本物理学参数对煤系储层气体渗透率的预测,弥补了已有模型存在模型参数获取困难,经验参数较多的缺陷,在煤系储层渗透率预测方面具有更好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对不同孔隙压力下煤、页岩和砂岩进行气体渗透率测试,并将考虑与不考虑动态滑脱效应的气体渗透率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显示,在高孔隙压力阶段(大于2 MPa)两者预测结果差异不大,均与实测数据符合良好;在低孔隙压力阶段(小于2 MPa),本文所建立模型考虑了动态滑脱效应的影响,其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度高于不考虑动态滑脱效应模型,进而验证了本文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及优越性。3)基于垂向平衡假设、等效窜流层等基本假设,将煤系气在复合储层中的运移分为层内动态滑脱流(考虑动态滑脱效应的层内流动)和层间窜流(也有人称之为越流)两部分,以渗流力学中的达西定律为基础,建立了控制层内流动的层内动态滑脱流方程和控制层间窜流的等效窜流层流动方程。结合煤、页岩和砂岩层孔隙压力降低时的参数演化方程及煤系气合采时的边界条件、初始条件等,分别建立了煤-页岩、煤-砂岩及煤-页岩-砂岩复合储层煤系气合采渗流模型。4)采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模拟研究了层内动态滑脱流、层间窜流及其耦合作用对煤系气合采储层压力分布的影响,并揭示了其随抽采时间、初始渗透率、层间渗透率比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1)考虑动态滑脱效应后砂岩层压降范围比不考虑时增大;砂岩层考虑与不考虑动态滑脱效应的压降范围差随抽采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砂岩层考虑与不考虑动态滑脱效应的压降范围差异率随初始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小。煤层、页岩层考虑与不考虑动态滑脱效应的压降范围差随抽采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煤层、页岩层考虑与不考虑动态滑脱效应的压降范围差异率随初始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小。(2)对于煤-页岩复合储层,考虑层间窜流后煤层的压降范围比不考虑时减小,页岩层的压降范围比不考虑时增大;煤层、页岩层考虑与不考虑层间窜流的压降范围差随抽采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煤层、页岩层考虑与不考虑层间窜流的压降范围差异率随层间渗透率比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大幅度趋于平缓。对于煤-砂岩复合储层,考虑层间窜流后煤层压降范围比不考虑时增大,砂岩层的压降范围比不考虑时减小;煤层、砂岩层考虑与不考虑层间窜流的压降范围差随抽采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煤层、砂岩层考虑与不考虑层间窜流的压降范围差异率随层间渗透率比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大幅度趋于平缓。(3)对于煤-页岩复合储层,煤层、页岩层考虑层间窜流与层内动态滑脱流耦合作用(下文简称耦合作用)和层间窜流与层内动态滑脱流线性叠加(下文简称线性叠加)的压降范围差均随抽采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煤层耦合作用与线性叠加的压降范围差异率差随层间渗透率比的增加而减小,页岩层耦合作用与线性叠加的压降范围差异率的差随层间渗透率比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对于煤-砂岩复合储层,煤层、砂岩层耦合作用和线性叠加的压降范围差均随抽采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煤层耦合作用和线性叠加的压降范围差异率差随层间渗透率比的增加而减小,砂岩层耦合作用和线性叠加的压降范围差异率差随层间渗透率比的增加而增大。5)对东曲矿煤系复合储层煤系气采用单一煤层气开采与合采两种开发方式时的产能进行预测,分析了层间窜流、层内动态滑脱流及其耦合作用对煤系气合采产能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东曲矿复合储层煤系气采用多层合采的方式开发可有效提高产能,抽采120 d后煤系气合采的产能比单一开采煤层气增加了48.16%。(2)考虑动态滑脱效应后,煤、页岩产能预测值较不考虑时减小,砂岩产能预测值较不考虑时增大,抽采时间越长,动态滑脱效应对产能预测的影响越大。(3)考虑层间窜流后,泥页岩和砂岩产能预测值较不考虑时减小,而煤层产能预测值较不考虑时增大,抽采时间越长,层间窜流对产能预测值的影响越大。(4)考虑耦合作用后,砂岩层、煤层产能预测值小于仅考虑层内动态滑脱流和仅考虑层间窜流,并且随抽采时间的增加差异逐渐增大;泥页岩产能预测值介于仅考虑层间窜流和仅考虑层内动态滑脱流之间。考虑耦合作用后东曲矿复合储层煤系气合采的总产能预测值较不考虑时减小。在复合储层煤系气合采产能预测时,若忽略了动态滑脱流与层间窜流的耦合作用的影响易出现实际产能低于预测值产能的现象,影响产能的准确预测。

毕名娟[8](2019)在《低渗透煤层气藏非达西渗流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我国煤层气需求量的日益增长,中高渗透条件下的煤层气资源日趋减少,对低渗透条件下的煤层气进行开发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在低渗透条件下,煤层气渗透不再符合达西定律,煤层气开采难度提高。本文通过实验探究、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的方式针对低渗透条件下煤层气藏的非达西渗流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在低渗透条件下,渗流速度与压力梯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直线段的反向延长线不通过坐标原点是非达西渗流的主要特征;导致非达西渗流的主要原因有气体渗透的启动压力效应、滑脱效应和边界层效应;判定非达西渗流的主要方法有雷诺数判别法和压力数判别法。其次,通过室内实验进行了不同围压、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作用下的煤的渗透实验。得出不同条件下煤层气体的渗透率均在10-3μm2数量级范围内,属于低渗透煤层;随着围压的增大,启动压力梯度值和非达西渗流的临界压力梯度值增大,同时,气体的渗透率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围压在较低的范围内变化时,各项参数的变化更敏感;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越高滑脱效应越弱、启动压力梯度值越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渗透率呈下降趋势,拟启动压力值和临界压力梯度值增大,滑脱效应减弱;整个实验规律符合非达西渗流的主要特征。然后通过实验数据对流量与压力梯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指数型分段拟合,通过蒙特卡洛数值求解的方式得到达西渗流和非达西渗流的临界点,得出不同条件下非达西渗流的数学表达式;建立了考虑边界层效应的非达西渗流方程,提出了一种以孔喉半径为依据判定非达西渗流的新方法;得出边界层厚度越大、平均孔喉半径越小,非达西渗流现象越明显的规律;判定出阜矿地区煤层气渗流规律为非达西渗流。最后,通过建立非达西流固耦合渗流场方程,对低渗气藏煤层其渗流规律进行瓦斯钻孔抽采数值模拟研究,证实了低渗透条件下煤层气渗流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必然性,通过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分析得出在低渗透条件下气体的渗透规律符合建立的非达西渗流数学模型。该论文有图35幅,表3个,参考文献76篇。

朱正文[9](2019)在《基于树状分形分叉网络的裂缝型多孔介质渗流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低渗透油气资源是我国油气工业增储上产的主体。低渗透储层物性差,采用压裂技术改造才能获得工业产能,压裂后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决定了储层的渗流能力。因此,合理表征压裂后的复杂裂缝系统,揭示裂缝和基质系统的渗流规律对低渗透储层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油田现场微震监测、室内压裂实验和数值模拟发现页岩等低渗透储层压裂裂缝具有分形分叉的特征。本文采用树状分形分叉网络表征页岩、致密砂岩等低渗透储层复杂压裂裂缝形态,考虑经典压裂模型中椭圆形和矩形两种裂缝截面,推导了压裂后复杂裂缝网络中的压降计算方程,建立了两种截面下压裂裂缝网络的等效渗透率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树状分形分叉裂缝网络,以及树状分形分叉裂缝介质中的流体流动规律。此外,考虑压裂裂缝延伸存在分叉特征,建立了含分叉裂缝介质中渗吸的数学模型,采用相场方法研究了裂缝分叉情况下多孔介质中的渗吸规律。得到的结论如下:(1)裂缝截面的几何形态对渗透率的影响明显。当裂缝高度和最大宽度确定时,按椭圆形截面计算的裂缝网络等效渗透率小于按矩形截面计算的,其差异随初级裂缝宽高比、裂缝宽度比值和分叉级数的增加而增大,随裂缝高度比值的增加而减小。(2)裂缝分叉角度、分叉级数和宽度比值对树状分形分叉裂缝网络中流体流动的影响规律不同。随裂缝分叉级数的增加,裂缝网络出口端的平均速度逐渐减小;随裂缝宽度比值的增加,平均速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裂缝分叉角度的变化对平均速度的影响不明显。(3)基质渗透率和裂缝宽度比值对树状分形分叉裂缝介质等效渗透率的影响差别很大。随基质渗透率的增加,树状分形分叉裂缝介质的等效渗透率基本不变;而树状分形分叉裂缝宽度比值由0.3变化到0.8时,介质等效渗透率提高了 84倍。(4)裂缝形态对多孔介质中的渗吸影响明显。相比与单裂缝的情况,分叉裂缝由于增加了油水接触面积,可有效提高多孔介质中的油相采出程度。(5)润湿性和油相粘度对含分叉裂缝介质中渗吸的影响规律不同。随润湿性的增强,含分叉裂缝介质中的渗吸速度变快,油相采出程度增加;而随油相粘度增加,渗吸速度放慢,采出程度逐渐减小。

陈孝君[10](2019)在《低渗砂岩储层孔隙结构模型构建与输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渗透砂岩储层是现今油气勘探的重点之一,其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是低渗砂岩储层表征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由于低渗透率的特性,低渗砂岩储层通常具有比常规砂岩储层更丰富的孔隙类型,更复杂的微观结构,更粗糙的颗粒表面。所以,位于表面的流体倾向于与壁面结合形成不可动流体。在传统的渗透率模型中经常忽略这种自然现象。因此低渗砂岩的渗透率评估模型需要考虑这一地质因素。多孔介质的微观孔隙结构是控制其流体流动的关键属性。然而,直接实验测量或数值重建通常是昂贵的并且不环保,多孔介质的复杂特性也会引起很大的不确定性。如何更加经济地评价三维孔隙结构也显得尤为重要。此外,Archie定律已被广泛用于天然多孔介质的导电输运机理的建模,以及含水饱和度估算。然而,其经验性质一直被广泛探索。因此,本文从低渗砂岩储层的高束缚水、多尺度的孔隙结构、多尺度的颗粒结构特征出发,采用分形理论,结合多尺度表征技术,构建其高精度的孔隙结构模型以及定量分析其内在的输运机理。通过颗粒满足分形分布的假设条件,新的孔隙结构分类模型以及广义的比表面积模型被建立。基于分形理论和改进的Kozeny-Carman方程,定义了一种新的孔隙结构分类指标来定量划分储层的孔隙结构类型。通过数字图像分析技术精确计算出薄片颗粒的分形维数。利用来自中国南海东方气藏的130个低渗透砂岩岩心的综合实验数据,将所提出的模型和传统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低渗透砂岩颗粒满足具有大约30μm的恒定半径边界的双重分形分布,这可能是孔隙空间多尺度的内在原因。与传统模型相比,建立的新模型作为广义表达式在孔隙结构分类中表现得更优,孔隙度-渗透率和结构系数-孔隙半径关系的相关系数更高。新确定的孔隙结构分类指标的范围比传统的流动带指标更大。最后,提出了一种分析多尺度孔隙结构的工作流程,即通过二维岩心照片,铸体薄片,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测试和三维Micro-CT,全面分析孔隙结构的岩石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加深对孔隙结构的遗传类型和差异的理解,这有助于表征油气勘探和开发中颗粒结构-孔隙结构-流动机制的内在联系。进一步选择五个不同孔隙结构类型的样品用于进行Micro-CT测试,基于分形和多重分形方法(数量-面积(N-A)模型,半径-体积(R-V)模型和数量-半径(N-R)模型,共三种模型)来研究其孔隙结构之间的内在差异性。分析了图像尺度对计算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从N-A模型来看,不同样品之间具有相似的单一分形维数和广义分形维数,但在多重分形谱上它们有显着差异。特别地,多重分形谱中奇异指数的差值与实验测量的渗透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这表明多重分形谱函数在表征孔隙结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从R-V模型看,分形曲线上有明显的拐点,被分为三段。从计算最大孔喉半径的值可以看出,只有中间段可用于计算分形维数。从N-R模型看,孔隙网络模型得到的分形曲线不满足传统幂律关系。因此,R-V或N-R模型不能区分岩石物理类型,分形维数与岩石物理性质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考虑高束缚水饱和度,并基于分形理论,在理论上推导出改进的分形渗透率模型,来揭示低渗岩石内部水力输运机理。最后,选择133个砂岩样品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所提出的颜色提取算法来分割孔隙用于计算孔隙分形维数。结果表明,目前可用的分形模型高估了低渗透多孔介质的渗透率。另外,还建立了经典Kozeny-Carman方程的新形式。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经验的Kozeny-Carman常数需要取3.5而不是5。但是,在改进的分形模型中,在非常低的渗透率(<0.5×10-3μm2)处也不再具有典型的优势,分析并讨论了相应的原因。一个特殊的孔隙机构“桥梁函数”被建立,它是表观长度和迂曲度分形维数的函数,可以表征孔隙结构二维和三维之间的关系,它可以作为孔隙半径的转换桥梁,来确定毛细管压力曲线(CPC)。选取六种具有不同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典型砂岩,将所提出的方法的估计值与通过压汞法获得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局孔隙结构的横截面,如薄片,电子探针和Micro-CT扫描切片,对于具有中孔隙度的多孔介质,桥梁函数给出了可靠的CPC估计。然而,在具有相对低孔隙度(10%)或超高孔隙度(30%)的非常规多孔介质中,由于广泛用于计算迂曲度分形维数的方程的经验性质,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以获得这类多孔介质的CPC。这种桥梁函数可以显着简化获得多孔介质的岩石物理特性的程序,还可以揭示多孔介质的二维和三维孔隙结构之间的固有关联和差异。基于并联的分形迂曲毛细管束模型,一个新的电传导模型被建立来估计饱和多孔介质的电导率或地层因子。共选择了46个来自不同盆地具有不同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砂岩样品,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岩石电学实验将所提出的模型与现有常用模型以及经典Archie模型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证实,每个样品应具有特定的胶结因子(m)值,而不是用拟合的m分配给一组中所有的样品。另外,m被解析地解释为电路径的平均迂曲度。所提出的没有任何经验常数的电传导模型在计算低孔隙度(<12%)的地层因子时显示出优于其他着名的经验电导率模型的性能,误差因子仅为±10。另外,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水力传导和电传导之间的微观机制差异。结果表明,电传导似乎没有阈值饱和度,离子沿电势下降的方向均匀向前推进。然而,水力传导对于非润湿相和润湿相都具有明显的阈值压力和孔径依赖性。最后,建立了非饱和多孔介质的分形饱和度模型来提高含水饱和度的估算。提出的电导率模型和饱和度模型可以深入了解多孔介质的电传导特征和Archie定律的内在本质。本次工作中,考虑更为现实的地质因素与复杂的孔隙-颗粒结构建立的物理模型有助于深度理解低渗透砂岩储层或者低渗透率多孔介质的微观结构-水力以及电传导的输运机制。

二、有效压力对低渗透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效压力对低渗透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低渗致密油藏多层压裂直井渗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低渗致密油藏多重介质非线性渗流特征
        1.2.2 低渗致密油藏渗吸特征及机理研究
        1.2.3 低渗致密油藏直井多层渗流特征研究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低渗致密油藏物性特征
    2.1 研究区域地质特征
    2.2 黏土矿物组成及物化特征分析
        2.2.1 黏土矿物组成
        2.2.2 黏土物化特征分析
    2.3 可动流体百分数分析
        2.3.1 实验仪器及操作步骤
        2.3.2 实验结果分析
    2.4 低渗致密岩样孔喉分布特征
        2.4.1 微观孔喉结构测试设备
        2.4.2 微观孔喉结构分布特征
        2.4.3 低渗致密砂砾岩样孔喉全尺度表征
    2.5 本章小结
3 低渗致密油藏多重介质非线性渗流特征研究
    3.1 低渗致密储层多重介质的制备及描述
        3.1.1 低渗致密储层多重介质的制备
        3.1.2 低渗致密储层多重介质表征
    3.2 低渗致密油藏多重介质拟启动压力梯度特征研究
        3.2.1 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
        3.2.2 实验操作流程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低渗致密油藏多重介质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特征研究
        3.3.1 实验测试装置
        3.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低渗致密油藏渗吸特征及机理研究
    4.1 岩心尺度渗吸规律研究
        4.1.1 实验原理及装置
        4.1.2 实验材料及步骤
        4.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 一维透明毛细管内渗吸特征研究
        4.2.1 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
        4.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一维毛细管内表活剂的微观渗吸机理研究
        4.3.1 脂肽表活剂的微观渗吸机理研究
        4.3.2 双子型表活剂的微观渗吸机理研究
        4.3.3 两类表活剂的渗吸机理对比
    4.4 二维多孔介质内渗吸特征研究
        4.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4.2 地层水的渗吸特征
        4.4.3 双子型表活剂的渗吸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低渗致密油藏直井多层渗流特征研究
    5.1 低渗致密油藏直井单层渗流特征研究
        5.1.1 实验原理与实验材料
        5.1.2 实验设备及操作步骤
        5.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 低渗致密油藏直井多层渗流特征研究
        5.2.1 实验设计与实验材料
        5.2.2 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
        5.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 低渗致密油藏直井多层渗流数学模型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5.3.1 低渗致密油藏直井渗流数学模型研究
        5.3.2 直井渗流数学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5.3.3 多层直井渗流数学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低渗致密油藏直井多层油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研究
    6.1 无层间越流的直井多层油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及求解
        6.1.1 无层间越流的直井多层油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
        6.1.2 无层间越流的直井多层油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求解
    6.2 考虑层间越流的直井多层油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
        6.2.1 油水两相渗流方程
        6.2.2 数值模型
        6.2.3 产量处理
        6.2.4 数值求解方法
    6.3 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6.3.1 非线性渗流特征对低渗致密油藏累计产量的影响
        6.3.2 渗吸作用对低渗致密油藏累计产量的影响
        6.3.3 层间越流对低渗致密油藏累计产量的影响
        6.3.4 基质渗透率对低渗致密油藏产量的影响
        6.3.5 生产压差对低渗致密油藏产量的影响
        6.3.6 裂缝半长对低渗致密油藏产量的影响
        6.3.7 裂缝导流能力对低渗致密油藏产量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区块典型井实例分析
    7.1 区块斜10井开发方案分析
    7.2 区块斜13井开发方案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低频脉冲波对低渗透油藏孔渗参数影响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频脉冲波采油技术
        1.2.2 饱和单相流体多孔介质弹性波传播理论
        1.2.3 多孔介质弹性波传播数值求解方法
        1.2.4 波动条件下储层物性变化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低频脉冲波波动作用下低渗油藏单相渗流模型的建立
    2.1 Biot弹性波传播理论
    2.2 低频脉冲波波动作用下低渗油藏单相渗流模型的建立
        2.2.1 模型假设条件
        2.2.2 运动方程
        2.2.3 连续性方程
        2.2.4 状态方程
        2.2.5 启动压力梯度
        2.2.6 定解条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OMSOL数值模拟介绍及模型的建立
    3.1 COMSOL数值模拟仿真软件介绍及建模流程
        3.1.1 仿真软件介绍
        3.1.2 COMSOL建模流程
    3.2 物理模型
    3.3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3.4 网格剖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频脉冲波对低渗透油藏孔渗参数影响的数值模拟
    4.1 波动耦合渗流模型数值模拟
        4.1.1 主控方程有限元构建
        4.1.2 模型验证
    4.2 低频脉冲波对单相渗流的影响规律研究
        4.2.1 低频脉冲波对低渗透油藏孔隙度的影响
        4.2.2 低频脉冲波对低渗透油藏渗透率的影响
        4.2.3 低频脉冲波对低渗透油藏渗流速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低渗透气藏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渗流理论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背景
        1.2.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地下储气库应用研究现状
        1.3.1 国外地下储气库应用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及应用现状
    1.4 地下储气库理论研究现状
        1.4.1 枯竭油气藏地下储气库理论研究现状
        1.4.2 含水层型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理论研究现状
    1.5 低渗透气藏渗流理论与实验研究现状
        1.5.1 低渗透气藏渗流理论研究现状
        1.5.2 低渗透气藏渗流实验研究现状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低渗透气藏改建为地下储气库可行性分析
    2.1 引言
    2.2 低渗透气藏地质特征分析
        2.2.1 低渗透气藏划分标准及成因
        2.2.2 低渗透气藏地质特征
    2.3 低渗透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可行性
    2.4 低渗透气藏改建为储气库存在的技术问题
        2.4.1 强注强采对储层物性参数的影响
        2.4.2 气体注入受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2.4.3 渗透率压力敏感效应对气体注入的影响
    2.5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气体运移特性分析
        2.5.1 气体在低渗透气藏储气库中运移形式
        2.5.2 气体在低渗透气藏储气库中的渗流流态的判定
        2.5.3 考虑粘性流动和滑移作用的运移特性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储层岩心渗流特性实验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原理与实验装置
        3.2.1 实验目的和原理
        3.2.2 实验装置、样品与准备
    3.3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岩心渗透率测试实验
        3.3.1 岩心渗透率测试实验结果
        3.3.2 岩心渗透率压力敏感效应分析
    3.4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岩心渗流压力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地层物性参数反演分析
    4.1 引言
    4.2 地层物性参数反演求解方法
    4.3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物性参数初始分布的确定
    4.4 地层压力与储层渗透率和孔隙度敏感系数的关联式及求解
        4.4.1 渗流微分方程在空间域上的离散
        4.4.2 渗流微分方程在时间域上的离散
    4.5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注采渗流反问题的建立及模型验证
        4.5.1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渗流反问题的建立及求解
        4.5.2 渗流反问题的求解步骤
        4.5.3 渗流反问题的模型验证
    4.6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反演算例分析
        4.6.1 低渗透储层渗透率和孔隙度变化的计算
        4.6.2 反演模型和传统模型的比较
        4.6.3 渗透率和孔隙度随地层压力变化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天然气注采模型建立及求解
    5.1 引言
    5.2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渗流微分方程组的推导
        5.2.1 物理模型
        5.2.2 数学模型
        5.2.3 定解条件
    5.3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渗流微分方程组的求解
        5.3.1 渗流微分方程组的简化
        5.3.2 渗流微分方程组的离散
        5.3.3 渗流微分方程组的求解
    5.4 网格无关性验证及模型的验证
        5.4.1 网格无关性验证
        5.4.2 模型的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天然气注采模拟与分析
    6.1 引言
    6.2 储气库约束压力的确定
    6.3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储层参数对注气量的影响
        6.3.1 渗透率压力敏感效应对储气库注气量的影响
        6.3.2 启动压力梯度对储气库注气量的影响
        6.3.3 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效应的耦合作用
    6.4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建库的模拟分析
        6.4.1 单井注气过程模拟分析
        6.4.2 多井注气过程模拟分析
    6.5 渗透率压力敏感效应的影响
    6.6 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6.7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注气峰值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注采过程优化研究
    7.1 引言
    7.2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单井注气的分析与优化
        7.2.1 节点分析法确定单井注气量
        7.2.2 单井注气优化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7.3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多井注气的分析与优化
        7.3.1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多井注气目标函数的建立
        7.3.2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多井注气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
        7.3.3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多井注气目标函数的求解
    7.4 低渗透气藏储气库最优注气方案的确定
        7.4.1 单井最优注气方案的确定
        7.4.2 多井最优注气方案的确定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致密油气藏多相流毛管力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致密油气藏简介
    1.2 低渗透非线性渗流
    1.3 毛管力非均质性简介
    1.4 油藏数值模拟中的井模型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
第2章 基质-裂缝界面条件
    2.1 基质裂缝界面流动
        2.1.1 控制方程
        2.1.2 三种界面流动状态
    2.2 可压缩流体的基质裂缝界面特征
        2.2.1 流动状态一: 基质到裂缝两相流
        2.2.2 流动状态二: 基质到裂缝单相流
        2.2.3 流动状态三: 裂缝到基质两相流
        2.2.4 基质-裂缝界面流量交换计算方法
    2.3 低渗透考虑边界层效应的非线性渗流的基质裂缝界面特征
        2.3.1 考虑边界层效应的非线性流数学模型
        2.3.2 流动状态一: 基质到裂缝两相流
        2.3.3 流动状态二: 基质到裂缝单相流
        2.3.4 流动状态三: 裂缝到基质两相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考虑毛管力末端效应的低渗透井模型
    3.1 井模型简介
        3.1.1 Peaceman井模型简介
        3.1.2 Ding井模型简介
    3.2 考虑毛管力末端效应的两相流井模型
        3.2.1 注入井讨论
        3.2.2 考虑毛管力效应的生产井井模型
        3.2.3 生产井模型的计算过程
    3.3 算例验证
        3.3.1 不可压缩两相流井模型
        3.3.2 可压缩两相流井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毛管力效应分析油水两相稳态渗流
    4.1 油水两相稳态渗流实验测量步骤
    4.2 两相毛管力导致的非线性渗流分析
△P_cri)'>4.2.1当压差较大时的线性流动(△P>△P_cri)
△P_(cri))'>4.2.2 当压差较小时的非线性流动(△P>△P_(cri))
    4.3 毛管力非线性渗流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4.3.1 不同油水流量比条件下的非线性渗流特性
        4.3.2 岩心的渗透率对非线性流动以及拟启动压力差的影响
        4.3.3 不同相渗曲线对拟启动压力差的影响
        4.3.4 粘度对拟启动压力差的影响
        4.3.5 湿润性对拟启动压力差的影响
        4.3.6 考虑边界层效应以及毛管力效应的非线性流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质-裂缝多尺度系统两相流非线性特征分析
    5.1 数学分析
        5.1.1 当压差较小时,基质流动呈现非湿润相单相流(△p_(nw)≤△p_(cr))
        5.1.2 当压差较大时,基质内两相都可以流动(△p_(nw)≤△p_(cr))
    5.2 裂缝基质系统中的非线性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5.2.1 两相流的非线性关系验证
        5.2.2 基质饱和度对非线性流动影响分析
        5.2.3 基质的渗透率对非线性流动影响分析
        5.2.4 考虑边界层效应对非线性渗流的影响
        5.2.5 储层中裂缝密度对两相非线性渗流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附录A: 关于稳态法测定两相流动相渗曲线的数学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温压条件对非饱和低渗砂岩中CH4突破压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实验研究
        1.2.2 数值模拟研究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样品测试
    2.1 X射线衍射分析
    2.2 岩心薄片鉴定
    2.3 场发射扫描电镜图片分析
    2.4 压汞法测试
第三章 温压条件对CH_4突破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3.1 气体突破压力实验装置
    3.2 实验原理与步骤
        3.2.1 岩心饱和水实验
        3.2.2 CH_4突破压力实验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界面张力对CH_4突破压力的影响
        3.3.2 润湿性对CH_4突破压力的影响
        3.3.3 两相黏度比对CH_4突破压力的影响
        3.3.4 突破点处残余水饱和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压条件对CH_4突破压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4.1 建模工具介绍
    4.2 模型详情
        4.2.1 控制方程
        4.2.2 几何模型和模型参数设置
        4.2.3 模型基本假设
    4.3 模拟结果与讨论
        4.3.1 残余水饱和度、CH_4突破压力和突破时间
        4.3.2 渗透率对驱替过程的影响
        4.3.3 多因素参数化扫描
        4.3.4 驱替界面稳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6)低渗裂缝性油藏微/纳米功能材料协同调驱作用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低渗裂缝性油藏开发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低渗裂缝性油藏开发现状
        1.2.2 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研究现状
        1.2.3 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存在的问题
    1.3 纳米驱油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现状
        1.3.1 纳米二氧化硅的驱油机理
        1.3.2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BCMS调剖体系的构筑及深部运移封堵性能
    2.1 实验部分
    2.2 BCMS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2.2.1 BCMS的制备方法
        2.2.2 BCMS粒径及粒度分布
        2.2.3 BCMS结构及功能特性
        2.2.4 BCMS双层覆膜微观形貌
    2.3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构筑及性能评价
        2.3.1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悬浮性能评价
        2.3.2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可注入性
        2.3.3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耐温耐盐性能
        2.3.4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粘接有效期
        2.3.5 双层覆膜微米颗粒DLVO
    2.4 BCMS多孔介质深部运移及封堵性能
        2.4.1 注入速度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2.4.2 BCMS浓度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2.4.3 BCMS注入量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2.4.4 注入方式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2.4.5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渗透率界限
        2.4.6 BCMS在多孔介质中的深部运移分布形态
    2.5 BCMS多孔介质深部运移数学模型
        2.5.1 数学模型假设条件
        2.5.2 控制方程
        2.5.3 解析解推导
        2.5.4 岩心压降公式
        2.5.5 岩心压降和数学模型拟合
        2.5.6 参数敏感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米二氧化硅驱油体系的构筑及界面特性研究
    3.1 实验原理与方法
        3.1.1 材料与表征方法
        3.1.2 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原理
        3.1.3 原位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原理
    3.2 粒径可控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
        3.2.1 氨水浓度对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3.2.2 TEOS浓度对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3.2.3 水浓度对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3.3 纳米二氧化硅驱油体系的构筑及界面性能研究
        3.3.1 纳米SiO_2粒度分布及微观形貌
        3.3.2 部分疏水改性纳米SiO_2对动态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
        3.3.3 改性纳米SiO_2颗粒在油水界面的饱和吸附浓度
        3.3.4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物化性能分析
    3.4 纳米SiO_2在固-液及液-液两相界面的吸附-脱附规律
        3.4.1 纳米SiO_2颗粒在液-液界面吸附规律研究
        3.4.2 纳米SiO_2颗粒在固-液界面吸附-脱附规律研究
    3.5 纳米SiO_2固-液界面的吸附对岩石表面润湿性改变规律研究
        3.5.1 颗粒浓度对纳米SiO_2改变岩石润湿性的影响规律
        3.5.2 不同温度对纳米SiO_2改变岩石润湿性的影响规律
        3.5.3 金属离子对纳米SiO_2改变岩石润湿性的影响规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BCMS/纳米SiO_2微观驱油机理及微观封堵机理研究
    4.1 模型设计及实验原理
        4.1.1 纳米SiO_2微流控实验平台及芯片模型
        4.1.2 二维变径模型BCMS封堵实验
    4.2 纳米SiO_2驱油体系的微观流动特征和微观驱油机理
        4.2.1 2-D微通道中纳米颗粒对孔喉被困油滴的启动机理
        4.2.2 2-D网格裂缝中纳米颗粒对残余油的启动机理
        4.2.3 2.5-D多孔介质中纳米颗粒对残余油的启动机理
    4.3 BCMS在二维变径通道中的微观运移特性及封堵机理研究
        4.3.1 直通道中BCMS的微观运移特性及封堵机理
        4.3.2 平行双通道中BCMS的微观运移特性及封堵机理
        4.3.3 弯曲通道中BCMS的微观运移特性及封堵机理
        4.3.4 BCMS与裂缝宽度/孔喉直径的封堵匹配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渗裂缝性油藏BCMS/纳米SiO_2协同驱油效果及驱油机理研究
    5.1 实验部分
    5.2 BCMS调剖体系的注入参数优化及调驱效果
        5.2.1 注入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5.2.2 注入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5.3 纳米SiO_2驱油体系的主控因素及驱油界限
        5.3.1 注入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5.3.2 注入速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5.3.3 注入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5.3.4 纳米SiO_2驱油体系的驱油界限研究
        5.3.5 纳米SiO_2动态吸附量-采收率的变化规律
    5.4 低渗裂缝性油藏BCMS/纳米SiO_2协同驱油效果及机理研究
        5.4.1 低渗裂缝性油藏BCMS/纳米SiO_2协同驱油效果分析
        5.4.2 低渗裂缝性油藏BCMS/纳米SiO_2协同驱油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公式参数及符号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考虑层间窜流与层内动态滑脱效应的煤系气运移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系气成藏条件及气藏类型
        1.2.2 滑脱效应及其对产能的影响
        1.2.3 层间窜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
        1.2.4 考虑动态滑脱效应和层间窜流的油气渗流模型
    1.3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单一储层气体滑脱效应的动态演化机理及规律研究
    2.1 滑脱效应的动态演化机理
        2.1.1 滑脱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2.1.2 煤系气抽采时滑脱系数的动态演化机理
    2.2 滑脱系数动态演化模型
        2.2.1 模型基本假设
        2.2.2 孔隙率随孔隙压力变化规律
        2.2.3 滑脱系数的动态演化模型
        2.2.4 滑脱系数的动态演化规律
    2.3 考虑动态滑脱效应的气体渗透率预测模型及试验验证
        2.3.1 考虑动态滑脱效应的气体渗透率预测模型
        2.3.2 考虑动态滑脱效应的气体渗透率预测模型的试验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合储层煤系气运移机理及数学模型
    3.1 复合储层中煤系气的运移机理
    3.2 基本假设与参数演化方程
        3.2.1 基本假设
        3.2.2 基本参数演化方程
    3.3 复合储层煤系气合采层内流动方程
        3.3.1 层内流动连续性方程
        3.3.2 层内流动渗流场方程
    3.4 复合储层煤系气合采层间流动方程
        3.4.1 层间流动连续性方程
        3.4.2 层间流动渗流场方程
    3.5 考虑层间窜流和层内动态滑脱流耦合作用的煤系气渗流模型
        3.5.1 煤-页岩复合储层煤系气合采渗流模型
        3.5.2 煤-砂岩复合储层煤层气合采渗流模型
        3.5.3 煤-页岩-砂岩复合储层煤层气合采渗流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储层煤系气合采压力分布及变化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4.1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
    4.2 模型建立及模拟方案
        4.2.1 模型建立
        4.2.2 模拟方案及参数
    4.3 动态滑脱流对储层压力分布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4.3.1 动态滑脱流对储层压力分布的影响随抽采时间的变化规律
        4.3.2 动态滑脱流对压力分布的影响随初始渗透率的变化规律
    4.4 层间窜流对复合储层煤系气合采储层压力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4.4.1 层间窜流对压力分布的影响随抽采时间的变化规律
        4.4.2 层间窜流对压力分布的影响随层间渗透率比的变化规律
    4.5 耦合作用对复合储层煤系气合采储层压力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4.5.1 耦合作用对压力分布的影响随抽采时间的变化规律
        4.5.2 耦合作用对压力分布的影响随层间渗透率比规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考虑层间窜流与层内动态滑脱流的煤系气渗流模型在产能预测中的应用
    5.1 东曲矿概况及复合储层划分
        5.1.1 自然概况
        5.1.2 构造概况
        5.1.3 水文地质概况
        5.1.4 煤系地层及煤系气储层
        5.1.5 煤系气储层类型
    5.2 储层的物性特征
        5.2.1 储层的矿物组成
        5.2.2 储层力学特性
        5.2.3 孔隙结构特征
        5.2.4 储层的吸附特性及吸附应变
    5.3 煤系气合采产能预测
        5.3.1 模型建立及相关参数
        5.3.2 煤系气合采与单一煤层气开采产能预测
        5.3.3 煤系气合采产能预测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与项目情况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

(8)低渗透煤层气藏非达西渗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低渗透非达西渗流力学模型研究
    2.1 低渗透的基本概念
    2.2 渗流的基本方程
    2.3 非达西渗流成因
    2.4 非达西渗流判定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低渗气藏煤渗透实验研究
    3.1 试样制备与实验方案
    3.2 不同围压作用下气体渗透特性
    3.3 不同温度条件下气体渗透特性
    3.4 不同含水率作用下气体渗流特性
    3.5 低渗气藏非达西渗流判据
    3.6 本章小结
4 低渗气藏非达西渗流数值模拟
    4.1 非达西流固耦合渗流数学模型
    4.2 瓦斯钻孔抽采非达西渗流数值模拟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树状分形分叉网络的裂缝型多孔介质渗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缝网络模型的研究
        1.2.2 裂缝扩展规律的研究
        1.2.3 树状分形分叉网络的研究
        1.2.4 渗吸规律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树状分形分叉网络的压裂裂缝渗透率研究
    2.1 压裂后的裂缝表征
    2.2 裂缝网络等效渗透率模型
        2.2.1 裂缝网络中的压降
        2.2.2 裂缝网络等效渗透率模型
    2.3 等效渗透率模型验证
        2.3.1 椭圆形截面下的等效渗透率模型验证
        2.3.2 矩形截面下的等效渗透率模型验证
    2.4 分析和讨论
        2.4.1 几何参数对等效渗透率的影响
        2.4.2 两种截面下裂缝网络等效渗透率的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树状分形分叉裂缝网络中的流体运移规律
    3.1 数学模型
    3.2 数值计算模型
    3.3 树状分形分叉裂缝网络中的流场分布
    3.4 敏感性分析
        3.4.1 裂缝分叉角度
        3.4.2 裂缝分叉级数
        3.4.3 裂缝宽度比值
        3.4.4 裂缝迂曲度
        3.4.5 裂缝分叉网络的非对称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树状分形分叉裂缝介质中的流体运移规律
    4.1 数学模型
    4.2 数值计算模型
    4.3 树状分形分叉裂缝介质中的流场分布
    4.4 敏感性分析
        4.4.1 基质渗透率
        4.4.2 裂缝分叉数
        4.4.3 裂缝宽度
        4.4.4 裂缝形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含分叉裂缝介质中的渗吸规律研究
    5.1 渗吸机理
    5.2 数学模型
    5.3 数值计算模型
    5.4 含分叉裂缝介质中的油水分布
    5.5 敏感性分析
        5.5.1 润湿性
        5.5.2 油相粘度
        5.5.3 裂缝形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低渗砂岩储层孔隙结构模型构建与输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孔隙结构分类研究进展
        1.2.2 孔隙结构分形表征研究进展
        1.2.3 低渗砂岩水力输运机理研究进展
        1.2.4 单相流动输运特征-毛细管压力曲线研究进展
        1.2.5 岩石电传导输运机理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低渗储层孔隙结构分类模型
    2.1 多尺度颗粒分布与广义的比表面积方程建模
    2.2 孔隙结构分类模型的建立
    2.3 取样与区域地质
    2.4 图片处理与孔隙提取
        2.4.1 孔隙结构的准备-铸体薄片
        2.4.2 压力控制压汞测试和SEM成像
        2.4.3 孔隙提取和颜色提取算法
    2.5 模型参数的计算与确定
        2.5.1 常规物性测试
        2.5.2 分形维数Df与 DT的确定
    2.6 孔隙成因类型与广义比表面积的验证
    2.7 分类效果与误差分析
        2.7.1 基于FZI和 PSTI的孔隙结构分类
        2.7.2 岩石物理参数之间相关性的比较
        2.7.3 异常值分析和潜在应用
    2.8 多尺度流程表征不同PST
第三章 基于Micro-CT与分形几何表征孔隙结构差异性
    3.1 选样与Micro-CT切片图像处理
    3.2 单一分形、多重与广义分形理论简述
        3.2.1 N-A模型和BC算法
        3.2.2 N-A模型和多重分形分析
        3.2.3 R-V和 N-R模型
    3.3 三种分形模型表征结果与对比
        3.3.1 N-A模型计算结果
        3.3.2 R-V模型计算结果
        3.3.3 N-R模型计算结果
        3.3.4 三种分形模型的对比
第四章 低渗多孔介质水力输运机理-渗透率
    4.1 考虑束缚水的分形渗透率模型
        4.1.1 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改进的Hagen-Poiseuille方程
        4.1.2 改进的分形模型推导
    4.2 取样与模型参数的实验获取
        4.2.1 取样与常规物性测试
        4.2.2 分形维数Df的确定
        4.2.3 最大水力直径和束缚水饱和度
    4.3 经典的K-C方程的改进
    4.4 实验验证与效果分析
第五章 二维与三维孔隙结构水力桥梁函数
    5.1 “桥梁函数”模型构建
    5.2 实验取样以及2D与3D孔隙结构制备
    5.3 二维横截面分析与压汞曲线的获取
    5.4 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
第六章 低渗岩石电力输运机理
    6.1 电传导模型构建
    6.2 取样与岩电实验
    6.3 模型的对比验证
    6.4 模型的误差分析
    6.5 Archie定律中胶结因子的含义
    6.6 水力传导与电力传导的区别
    6.7 提高的含水饱和度模型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有效压力对低渗透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渗致密油藏多层压裂直井渗流规律研究[D]. 李兵兵. 北京科技大学, 2022
  • [2]低频脉冲波对低渗透油藏孔渗参数影响的数值模拟[D]. 陈涛涛.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3]低渗透气藏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渗流理论及模拟研究[D]. 张金冬.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致密油气藏多相流毛管力效应的研究[D]. 姚瑜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温压条件对非饱和低渗砂岩中CH4突破压力的影响[D]. 赵世宇. 内蒙古大学, 2021
  • [6]低渗裂缝性油藏微/纳米功能材料协同调驱作用与机理研究[D]. 程婷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7]考虑层间窜流与层内动态滑脱效应的煤系气运移机理及应用研究[D]. 李立功.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3)
  • [8]低渗透煤层气藏非达西渗流规律研究[D]. 毕名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9]基于树状分形分叉网络的裂缝型多孔介质渗流特性研究[D]. 朱正文.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10]低渗砂岩储层孔隙结构模型构建与输运机理研究[D]. 陈孝君.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标签:;  ;  ;  

有效压力对低渗透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