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社区对大学德育的环境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宋美霞[1](2021)在《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这一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服务”和“融合”,“融合”是“服务”的前提,通过最大程度地融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才能推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需求和权利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教育资源融合的视角,尝试提出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构想,从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出发探讨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因素,提出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策略,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相关概念界定。大学教育指高等教育中由大学实施的教育,是层次较高的教育。社区教育指在社区这一特定的区域内,通过开发、利用各种社区的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旨在促进社区成员的终身发展,并促进社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区性教育综合活动。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指在教育资源层面的共享与融合。第二,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是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具体而言大学教育的公共性、社会性和有限性要求其融入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的非正规化、非专业化和有限性要求其融入大学教育。第三,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因素。不平衡的区域发展、地区间的人口差异、欠缺的制度支持、分散的管理机构、低水平互动的参与主体是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外部因素;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是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内部因素。第四,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原则。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应坚持平等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互补性原则、长期性原则和反馈性原则,这些原则的贯彻落实有助于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尽快实现。第五,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可融合的资源。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可融合的资源包括多样化的人力资源、共享性的物力资源、对接式的课程资源、开放化的信息资源和先进性的文化资源。第六,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策略。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应统一教育理念,树立终身、人本和全纳的教育观;衔接教育内容,统一设计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本内容;共享教育资源,构建“资源整合,双向开放”的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教师队伍,打造大学与社区一体化的专业师资队伍;认定学习成果,建立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学分互认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立体化多向联通的管理制度;制定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政策法规。
罗艺[2](2021)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文中提出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力社会知识体系的不断解构与重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素养需求与结构面临新的变革契机。信息素养成为技术变革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布拉格宣言》、《亚历山大宣言》等国际性纲要文件彰显着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并将信息素养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之中,无容置疑凸显了信息素养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频现,其在应对技术变革层面胜任力明显不足。为此,本研究尝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议题。参照美国、欧盟等陆续推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本研究较为认同信息素养即能力这一概念,并将大学生信息素养界定为大学生发展中所应该具备的信息理解、选择、运用、评价、反思、创造能力。基于对境脉理论和学习者特征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理论视角,本文从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教育支持维度来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困境表征及教育支持路径。首先,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研、教育比较、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设计和验证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量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六个省份12所大学近2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而对60余名大学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和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次,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构成和教育支持的相关维度,构建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实施构想,注重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得两者互为补充、相互验证。研究发现,在信息素养现状方面,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教育成效不显着,具体存在的六个方面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等。在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提出个人特质和外部环境两大教育支持影响因素,个人特质具体是指信息行为极易受到个人特质影响,且不易受大学教育影响而转变;外部环境则囊括大学、网络、社会三方,主要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大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足;专业师资缺乏;相应教育项目和举措不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未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重视;缺乏系统性成效评估体制机制;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氛围等。基于以上发现,归纳得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四项实然困境:其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理念滞后;其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其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多元主体缺失;其四,大学生信息素养政策大学供给匮乏。立足现状和问题,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三个原则构想,分别为“教育模式的个性化与精准化原则”、“教育环境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原则”、“教育环境的系统化与长效性原则”,同时从大学生个体、大学本身、政府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出发,遵循微观到宏观、外促到到内生、泛化到专业、单主体到全育人的基本思路,提出构建“以内生为核心、大学为重点、网络为依托、全社会共同参与”四位一体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想四条实施路径,以期能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价值参考。
刘丽丽[3](2020)在《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志愿行动是以促进不特定人群在知识建构、品德修养、人格形成、心理健康等方面获得成长的志愿行动,自愿性、非营利性和教育性是教育志愿行动的本质特征。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支撑是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人类公共精神的汇聚,是公民的理想道德人格,是人类在反思现代性问题后所追求的价值。大力推动教育志愿行动能够促进志愿精神扎根社会生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不仅有效缓解了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为弱势儿童群体提供个性化支援方案,还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教育志愿者的高尚行为能够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追求有道德的生活和完满生活。本研究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本主义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采取中日比较的视角,重点剖析两国在激励机制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探索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激励机制是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方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是用一系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激励空间维度、激励时间维度和激励逻辑维度三个维度。按照上述三个维度分析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激励机制,具体包括动员方式、法制环境、价值认同、动机管理、运行手段、评估反馈、保障奖励,这构成了本研究分析中日两国优势、不足及提出策略的基本框架。采用文本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源流、实践演进历程、法制建设情况及政策措施实施情况。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中日两国选取12所大学收集样本,共收集问卷样本442份,访谈样本176份,作品样本201份,撰写参与观察日志3万余字。研究发现,中日两国在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方面各有千秋,批判性地吸取日本经验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动机培育兼顾个人与集体、统筹调配物资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优势,应该继续坚持。另一方面,政府主导过强、法制环境有待完善、自我价值认同困难、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评估反馈不畅及保障不够充分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动机模糊现象突出、组织架构不健全及监管有余评估不足。本研究在分析双方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简政放权激活民间志愿组织活力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策略。高明的激励策略应能够促使志愿者不断追求“超越自我”,让志愿行动成为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载体,与自我融合,成为个体存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欧阳鹏[4](2020)在《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发生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家庭德育是在“家庭场域”中培育和发展孩子的道德、思想、政治、理想、爱国精神、民族情怀、集体意识、民主理念、法治观念、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新时代国家发展中的新形势与新变化,以及家庭德育本身存在的许多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因素、不合时宜的因素、效率低下的问题等,呼唤家庭德育变革。变革,是一个“变”的过程,又是一个“革”的过程。“变”,意味着家庭德育中原有积极因素的强化、匮乏因素的补全;“革”,意味着家庭德育中负面因素的消弭。变革既是刊谬与补缺的过程,又是强化与增益的过程。研究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除明晰其基本内涵外,亦需厘清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或“关系”。人们的“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个人与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与儿童关系”的妥善建构与维持,各个家庭之“家格”的发展状况,人们对于“家庭与个人幸福、社会和谐之耦合关系”的理解,都与家庭德育的存续和变革息息相关。另外,以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为行动指南,从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近代以降中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中汲取充足“营养”,是新时代家庭德育实现科学、高效变革的必要前提。探赜新时代家庭德育为什么要变革,一方面,须揭示和正视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变化与新形势: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日益习见的特殊家庭现象。另一方面,须审视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当前阶段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难题,引致家庭德育的诸多被动和无奈;在古今中外文化杂糅与冲突背景下,家庭德育面临文化选择与坚守之困局;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德育理论与方法自觉缺失;家庭“自我”发生疏离;德育智慧与家庭安全感缺位;“德育过度”;家长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欠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家庭“德育爱”出现“二律背反”;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缺失型”、“控制型”、“反面型”、“暴力型”、“威权型”为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深刻体认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是开展变革前最核心的准备工作。剖析制约因素,是因为变革会牵涉这些因素、变革活动将受到这些因素制约。唯有洞悉它们的本质内涵,才能顺利开展变革工作。制约因素主要涵括主体因素、结构因素、环境因素、时间因素、功能因素等。明确基本原则,是为了充分保障变革的合理性、有序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是为了让变革活动的具体行为在秩序与“章法”的规范下更加有的放矢。变革过程应遵循方向正确与操作可行相结合、承继传统与前瞻未来相统一、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相协调、时代共性与家庭个性相洽同等原则。开展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既要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又要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第一,在国家层面,创新与优化相关制度,完善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在社会层面,整治和重构家庭外围的社会环境与道德生态;第三,在社区层面,优化社区资源配置,促进社区对家庭德育的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第四,在家校及个体层面,洞悉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之道,打造协作相通且互不从属的共育格局。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其一,从优化父亲角色、强化亲职教育、深化家长参与、统摄德育影响等方面着手,提高家长的德育胜任力,形成以能力发展与使命自觉为基础的家庭德育内生动力;其二,建立兼具个适性与社会性、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实效性与综合性的家庭德育目标结构,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其三,创新家庭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知识立场、时代立场、身份立场、生命立场和系统观导向;其四,在融贯并蓄、旁求博考、多元创生、用科技舆情之利、动“爱与关心”之情的方法求索中推动家庭德育质量提升。综上,论文采用思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含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质性访谈等)、历史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变革是什么——为什么变革——准备变革——开展变革”为研究思路和逻辑线索,对中国家庭德育及其变革的内涵与理论、问题及归因、因素与原则、生态外铄与质量内求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蒋依佳[5](2020)在《作为德育课程的服务学习研究》文中认为教育是一项立德树人的事业。如何立德树人,关乎学校德育的途径、方法与手段及其有效性。长久以来,人们普遍感到,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学者们、一线的教师作了大量的探索。笔者以为,源于美国的服务学习理念及原则,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另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学习借鉴美国的服务学习理念及实践原则,优化和改进我国学校德育课程的某些课程要素或环节,以期提升学校德育课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论文首先梳理了美国服务学习的概念、性质与特点、理论基础和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呈现了服务学习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包含的课程要素如课程目标、主题选择、组织实施、学习评价等,为接下来探讨服务学习与学校德育课程的内在联系奠定基础。论文第四章、第五章分别探讨服务学习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必要性”主要通过反思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困境,并把这种困境的摆脱与服务学习联系起来加以确证;“可能性”主要通过深入剖析国内外典型的服务学习案例加以确证。论文最后提出了将服务学习理念纳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三个“结合点”。基于文献调查和典型个案分析,论文研究认为,将服务学习的理念与原则应用于学校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相对于传统的学科德育课程,服务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课程形态,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道德理解力、增进学生的道德体验,提升学生的道德行动力与影响力。换言之,服务学习作为一种解毒剂,能有效缓解或克服传统德育课程(即学科德育课程)常见的不足与缺陷。据此,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切实可行的行动建议。一是按服务学习理念对现有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改造;二是在现有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寻求服务学习的机会;三是借鉴服务学习理念,参照社会行动德育模式,开发独立的校本德育课程。
杨利利[6](2020)在《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大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其面临着来自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不断发生的大学生抑郁、自杀等心理问题和伤害生命等事件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生命观问题。然而,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却面临着实效性不强的困境,其在推动大学生生命观形成与塑造中的作用发挥不足。因而,必须通过强化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发挥其在大学生生命观引领中的积极作用。责任伦理为研究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内含的责任意蕴、伦理特点以及鲜明的实践特征等均体现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在伦理诉求,因而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彰显出中重要应用价值。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过程,每一主体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凸显,并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重视不足、教育合力缺乏、大学生生命自觉意识匮乏、教育运行不畅等。这些问题反映出责任伦理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的缺失,并主要在思维层面、主体层面以及实践层面体现出来,即责任伦理思维缺失,责任主体协同不够、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责任实践规范不足。为此,必须要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引入责任伦理,重新梳理教育的逻辑理路。在目标层面,追求自我生命、人类生命与自然、个体生命与社会、代际生命的和谐;在内容层面,以生命责任为主线,通过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生命敬畏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生命发展教育以进行视野拓展;在主体层面,强调多元主体责任共担,推动家庭责任伦理践行、规范学校责任伦理实践、促进社会责任伦理分摊以及个体责任伦理承担。基于责任伦理的视角进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践探索,应把握三个方面的实践要求。在理念方面,坚持立足生命、面向生命、回归生命;在原则方面,遵循目的善与手段善、前瞻性与追溯性、自律性与他律性的内在统一;在方法运用方面,通过引发生命责任冲突、形成生命责任体验法、强调生命责任叙事以激发主体动力。为探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应针对现实问题,从思维层面、主体层面以及实践层面进行有效把握。第一,重塑责任伦理思维,提升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视度;第二,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构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责任共同体;第三,强化个体责任伦理意识,激发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在动力;第四,推进责任伦理实践,实现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良性运行。
穆鹏莉[7](2018)在《论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文中指出教育的责任有赖于施教主体去承担,进而言之是由承担教育的组织去承担。一般而言家庭、学校和社会承担着教育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结构的变革,社区成为了社会的基层组织。社区教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非正式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社区也就承担着教育责任。关于社区的教育责任,已有研究者已做了相关的研究,但是社区的教育责任能否实现呢?已有研究者尚未很好地进行研究。有鉴于此,我们选择社区的教育责任的实现为题,进行系统地研究。具体来说,本研究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社区教育责任概述。所谓社区的教育责任,是指社区的教育责任是指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对生活在某一地域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提出的关于教育方面的现实要求和行为期待。其责任主体是社区,责任内容是广义的教育活动。社区的教育责任的外延可以从社区的教育职能角度和社区的教育内容角度来进行解读。社区的教育责任与社区的教育义务、社区的教育职责和社区的教育职能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区的教育责任具有理念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统一的特征。第二,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构建、社区自身的发展、社区居民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使得社区的教育责任实现成为必要;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则使得社区的教育责任实现成为可能。第三,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冲突与影响因素。社区的教育责任实现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社区的教育责任的实现与社区本身职能履行的冲突及社区的教育责任的承担与逃避的冲突;社区的教育责任实现的冲突之根源在于利益分配的冲突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影响社区的教育责任实现的内因包括责任能力与责任感;影响其实现的外因则包括社会制约因素与社会调控因素,社会制约因素即是指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与规章制度;社会调控因素则包括社会舆论、责任教育、社会赏罚。第四,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原则与路径。社区的教育责任实现要坚守有限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与协同性原则。并通过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积极落实责任行为、确立合理的责任制度和监督机制来确保社区的教育责任实现。
尚瑞茜[8](2018)在《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区教育资源既是确保社区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又是推动社区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全体成员素质的提升、学习型社会的建成以及大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为了突破社区教育资源短缺的瓶颈,整合社区内已有的教育资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学府,汇聚了众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组织、信息、财力和文化等资源,它们在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满足社区教育资源需求方面有着其他社会组织难以超越的作用。因此,我们亟需对大学中存在的可以推动社区教育活动开展的教育资源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具体而言,本文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概述。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是指大学中存在的一切具有教育意义且可供社区教育活动开展而利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大学的人力、物力、财力、文化、组织以及信息资源,具有存在的过程性、使用的连带性、资源的专业性、效应的外部性、作用的迟效性等特征。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与大学的教育资源、大学的社会教育资源以及中小学的社区教育资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主要对这三组易于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第二,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开发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既是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吁求,又是社区和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大学具有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禀赋、国家高度重视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也为大学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可能。第三,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类型。依据教育资源的构成要素,大学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类型可划分为大学的人力资源、大学的物力资源、大学的信息资源、大学的组织资源、大学的财力资源和大学的文化资源六大类。第四,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原则、过程和策略。大学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需遵循互惠互利、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我们需按照确定大学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目标、寻找和评估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以及对大学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效果的评估这一过程,对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具体有以下策略:制定大学社区教育资源开发规划;构建大学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建立大学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保障体系;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开发大学社区教育资源。
许丽丽[9](2017)在《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社区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开展终身教育方面都有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法规,明确了社区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号召全社会为推进社区教育的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作为对社会发展影响极大的学术型组织,在社区教育发展方面自然有着其他社会组织难以超越的作用。为此,我们亟需对大学在社区教育开展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及其实现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对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的研究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第一,大学社区教育责任解析。大学的社区教育责任是指围绕高深学问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多学科、达到一定层次和办学规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通过积极作为来满足社会对其在社区教育发展中所给予的角色期待。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外延可以从大学职能的角度和社区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进行解读。大学的社区教育责任与其社区教育义务、社区教育职责、社区教育职能、社会教育责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大学社区教育责任是理念性与实践性,同一性与差异性,有限性与无限性及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第二,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大学自身的发展、社区居民的迫切需求均使得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成为必要;大学丰富资源的支撑、政策与资金的支持、社区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则使得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成为可能。第三,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可能冲突。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与传统责任的冲突、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与社区教育职能履行的冲突及大学社区教育责任承担与逃避的冲突;利益分配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均会导致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冲突,前者是根源,后者是实质。为此,大学要确立责任选择的主体、坚守兼顾与互利的原则、提升责任能力与责任意识以解决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中的冲突。第四,影响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因素。责任能力与责任感是影响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内部因素;影响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外因则包括社会制约因素与社会调控因素,社会制约因素即是指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与规章制度;社会调控因素则包括社会舆论、责任教育和社会赏罚。第五,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原则和策略。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要坚守嵌入性、有限性、多样性与分工性原则。这些原则的遵守,能够更好地保证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需要大学为社区提供教育服务、科技服务及相关教育场地。其中,教育服务具体又包括社区培训、社区咨询和志愿者服务;科技服务包括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园平台的提供。
黄静婧[10](2017)在《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社会使人类进入了以网络人际互动为基础的社会交往新时代。网络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与观点,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指导,以当代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思想行为状况为研究基础,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目的,对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问题进行探索,力图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创新。本论文对拓展和深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丰富和发展传统的交往理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论文以加强和改进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逻辑起点,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推进为主线展开研究:绪论介绍选题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首先分析网络交往的定义、类型和特点,探索和借鉴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习近平的网络建设思想等,并分析这些理论和思想对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同时,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网络交往对人的发展的双重影响。第二章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遇,分析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内容、方法、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三章通过实证调研,数据呈现,分析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思想行为特点和网络交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第四章从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正确的网络交往意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网络交往能力、培养“网络红色意见领袖”、依托网络交往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几个方面探讨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发展的问题。第五章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运用网络思维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善用网络资源和网络语言弘扬主旋律,借助大数据读懂大学生,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交往平台,实施立体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几个方面探讨创新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发展。第六章从社会网络交往环境、高校网络交往环境、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环境三个层面探讨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优化问题。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一是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梳理和归纳,充分学习和借鉴前人关于网络、网络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提炼出自己对研究主题的新观点。二是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实证调查和数据呈现,分析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思想行为实际状况,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交往平台的运用状况。三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本论文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信息技术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故采用多种角度剖析,多门学科论证。文章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研究视角创新,本研究突出网络时代特色,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探讨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方法、环境的发展和优化的问题。二是理论创新,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习近平的网络建设思想对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网络交往视域中人的发展的双重境遇。三是实践创新,基于实证调研分析我国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思想与行为特点,分析网络交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状况,并针对以上现状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进而分别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方法、环境方面进行对策探讨,以此来提高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论社区对大学德育的环境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社区对大学德育的环境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1.2.1 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发展 |
1.2.2 开放大学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发展 |
1.2.3 大学与社区的互动 |
1.2.4 大学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 |
1.2.5 国内外社区学院比较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历史法 |
第二章 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
2.1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需要 |
2.2 大学教育融入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
2.2.1 大学教育的社会性要求大学教育融入社区教育 |
2.2.2 大学教育的公共性要求大学教育融入社区教育 |
2.2.3 大学教育的有限性要求大学教育融入社区教育 |
2.3 社区教育融入大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
2.3.1 社区教育的非正规化要求社区教育融入大学教育 |
2.3.2 社区教育的非专业化要求社区教育融入大学教育 |
2.3.3 社区教育的有限性要求社区教育融入大学教育 |
第三章 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因素 |
3.1 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外部因素 |
3.1.1 不平衡的区域发展 |
3.1.2 地区间的人口差异 |
3.1.3 欠缺的制度支持 |
3.1.4 分散的管理机构 |
3.1.5 低水平互动的参与主体 |
3.2 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内部因素 |
3.2.1 教育目的 |
3.2.2 教育主体 |
3.2.3 教育内容 |
3.2.4 教育方法 |
第四章 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原则 |
4.1 平等性原则 |
4.2 开放性原则 |
4.3 互补性原则 |
4.4 长期性原则 |
4.5 反馈性原则 |
第五章 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可融合的资源 |
5.1 多样化的人力资源 |
5.1.1 教育者资源 |
5.1.2 管理者资源 |
5.2 共享性的物力资源 |
5.2.1 教学设施资源 |
5.2.2 活动场馆资源 |
5.2.3 图书报刊资源 |
5.3 对接式的课程资源 |
5.3.1 职业型课程资源 |
5.3.2 生活文化型课程资源 |
5.3.3 主体发展型课程资源 |
5.4 开放化的信息资源 |
5.4.1 人载信息资源 |
5.4.2 实物信息资源 |
5.4.3 网络信息资源 |
5.5 先进性的文化资源 |
5.5.1 物质文化资源 |
5.5.2 精神文化资源 |
5.5.3 制度文化资源 |
5.5.4 活动文化资源 |
第六章 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策略 |
6.1 树立终身、人本、全纳教育观 |
6.1.1 树立终身教育观 |
6.1.2 树立人本教育观 |
6.1.3 树立全纳教育观 |
6.2 统一设计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本内容 |
6.3 构建“资源整合,双向开放”的资源共享体系 |
6.3.1 共享人力资源 |
6.3.2 共享物力资源 |
6.3.3 共享信息文化资源 |
6.4 打造大学与社区一体化的专业师资队伍 |
6.4.1 提升双方成员互助意识和能力 |
6.4.2 开展终身教育教师资格考核认定 |
6.5 建立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学分互认制度 |
6.5.1 建立“学分银行”信息服务平台 |
6.5.2 建立学历教育标准学分互认制 |
6.5.3 建立非学历教育学分折算互认制 |
6.6 完善立体化多向联通的管理制度 |
6.6.1 完善学区教育管理委员会制 |
6.6.2 完善社区教育委员会制 |
6.6.3 完善普通高校董事会制 |
6.7 制定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政策法规 |
6.7.1 出台终身教育法 |
6.7.2 出台社区教育法 |
6.7.3 制定学社融合促进条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频现 |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缺乏 |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信息 |
二、素养与素质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 |
四、教育支持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内涵发展 |
一、媒介素养 |
二、数据素养 |
三、网络素养 |
四、信息素养 |
五、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政策文本研究 |
一、时代性标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
二、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研究 |
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政策研究 |
四、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理论研究 |
一、基于境脉理论视角的研究 |
二、基于学习者特征理论视角的研究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研究框架 |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启示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路线 |
第二节 测量工具编制 |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评价指标 |
第三节 调查数据搜集 |
一、问卷预测与检验 |
二、正式问卷的施测 |
三、调查对象概况 |
第四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总体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构成表现 |
一、大学生信息理解能力 |
二、大学生信息选择能力 |
三、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 |
四、大学生信息评价能力 |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能力 |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 |
第二节 小结与讨论 |
一、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 |
二、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 |
三、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 |
四、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 |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 |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 |
第五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影响因素 |
一、个人特质与信息素养教育 |
二、外部环境与信息素养教育 |
三、讨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维度影响情况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困境 |
一、信息素养教育支持重视不够 |
二、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 |
三、信息素养教育教育支持体制机制不完善 |
四、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大学供给不充分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关系 |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互动模型 |
二、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基本思路 |
一、教育模式从外促到内生 |
二、教育环境从泛化到专业 |
三、教育主体从单主体到全维度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原则构想 |
一、教育模式的个性化、精准化原则 |
二、教育环境的专业化、规范化原则 |
三、教育体系的系统化、长效性原则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实施路径构想 |
一、以内生为核心,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自我支持 |
二、以大学为重点,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水平 |
三、以网络为依托,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制机制 |
四、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治理生态圈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 |
(二)弱势儿童群体亟待支援 |
(三)大学生承担着弘扬志愿精神的重任 |
(四)日本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完善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志愿行动 |
(二)志愿者 |
(三)志愿组织 |
(四)志愿精神 |
(五)教育志愿行动 |
(六)激励机制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观察法 |
(三)调查法 |
(四)教育统计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激励理论发展脉络 |
(二)人本主义激励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 |
(三)本研究分析框架的建构 |
七、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意蕴 |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基础 |
(一)实意生活的德性关照 |
(二)公共生活的行动范式 |
(三)完满生活的追求 |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特征 |
(一)育人与自助的双重成长 |
(二)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 |
(三)对同质化的积极扬弃 |
三、教育志愿行动的当代意义 |
(一)促进社会和谐 |
(二)助推教育现代化 |
(三)重塑中国青年形象 |
第二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历史演进 |
一、古代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孕育与实践历程 |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渊源 |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古代实践 |
二、近代教育志愿行动的兴起 |
(一)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
(二)日本近代公益组织萌芽 |
三、现代教育志愿行动勃发历程 |
(一)中国萌发公营教育志愿行动 |
(二)日本民间教育公益组织兴起 |
四、21世纪教育志愿行动的发展特征 |
(一)中国教育志愿行动逐步规范化 |
(二)日本教育志愿行动逐步法制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
第三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工具 |
(三)调查样本 |
(四)调查实施过程 |
二、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一)政府自上而下动员 |
(二)地方性法规是建设法治环境的主力 |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
(四)动机管理兼顾个人与集体 |
(五)依赖组织开展活动 |
(六)评估反馈依赖组织自律 |
(七)保障奖励以统筹调配为主 |
三、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一)官民协作优化公共治理资源 |
(二)法制环境比较完善 |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
(四)以教育常需培育动机 |
(五)组织化程度较高 |
(六)组织反馈坚持长周期、多轮次 |
(七)保障奖励重视组织运营 |
第四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主导过强导致民间志愿组织缺乏活力 |
(二)法制环境有待完善 |
(三)自我价值认同困难 |
(四)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 |
(五)评估反馈不畅 |
(六)保障不够充足 |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动机模糊现象突出 |
(二)组织架构不健全 |
(三)监管有余评估不足 |
三、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共性问题 |
(一)宣传不足 |
(二)筹资能力弱 |
第五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
(一)管控与激励失调 |
(二)志愿者教育推进艰难 |
(三)志愿组织成长缓慢 |
(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
(一)日本人的“娇宠”心理 |
(二)被动式发展模式 |
(三)管控宽松导致监管评估不足 |
三、造成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共性问题的成因 |
(一)公民心理尚未成熟 |
(二)中国的“业余性”与日本的“过依赖” |
第六章 完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策略的思考 |
一、中日经验的相互借鉴 |
(一)中国经验对日本的借鉴意义 |
(二)日本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二、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原则的思考 |
(一)立足本土文化背景 |
(二)以满足需要为核心 |
(三)尊重个体差异 |
(四)尊重人的完整发展 |
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 |
(一)简政放权激发民间志愿组织活力 |
(二)深度优化法制环境 |
(三)激发志愿责任担当 |
(四)大力培育大学生志愿组织 |
(五)评估反馈倾听多方声音 |
(六)资税双管齐下保障物资供应 |
(七)营造崇尚互助精神的舆论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五 中国访谈样本一览表 |
附录六 日本访谈样本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特别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既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3 论文的研究进路 |
1.3.1 研究目标与逻辑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内涵阐释与理论基础 |
2.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之内涵梳理及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 |
2.1.2 家庭德育 |
2.1.3 变革 |
2.2 家庭德育变革的相关概念、因素或关系剖析 |
2.2.1 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 |
2.2.2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
2.2.3 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 |
2.2.4 家有“家格” |
2.2.5 家庭与个人幸福及社会和谐的耦合性 |
2.3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2.3.1 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2.3.3 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其涵育之道 |
2.3.4 近代以降中国学界家庭德育相关思想 |
2.3.5 近代以降国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第3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
3.1 新时代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
3.1.1 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 |
3.1.2 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 |
3.1.3 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 |
3.1.4 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 |
3.1.5 特殊家庭日益习见 |
3.2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主要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
3.2.1 结构性难题 |
3.2.2 文化杂糅与冲突 |
3.2.3 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 |
3.2.4 家庭自我的疏离 |
3.2.5 智慧与安全感缺位 |
3.2.6 德育“过度” |
3.2.7 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制约 |
3.2.8 犯罪预防与德育爱背反 |
3.2.9 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 |
3.3 新时代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 |
3.3.1 威权型家庭德育 |
3.3.2 控制型家庭德育 |
3.3.3 反面型家庭德育 |
3.3.4 暴力型家庭德育 |
3.3.5 缺失型家庭德育 |
第4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 |
4.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 |
4.1.1 主体因素 |
4.1.2 结构因素 |
4.1.3 环境因素 |
4.1.4 时间因素 |
4.1.5 功能因素 |
4.2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基本原则 |
4.2.1 目标导向、系统有序与操作可行相结合的原则 |
4.2.2 继承传统、立足现实与前瞻未来相融合的原则 |
4.2.3 高新技术、传统方法与德育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
4.2.4 借鉴国外经验与结合中国国情相统一的原则 |
4.2.5 时代共性要求与家庭个性文化相洽同的原则 |
第5章 德育生态外铄: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宏观着力点及实践路向 |
5.1 国家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5.1.1 加强党对德育制度变革的领导 |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
5.1.3 价值取向转换 |
5.1.4 制度内容嬗变 |
5.1.5 社会主义法治、德治的体认与共生 |
5.1.6 制度家庭德育与家庭德育制度互洽 |
5.2 社会环境优化与整治 |
5.2.1 重构社会环境与家庭德育的关系 |
5.2.2 变革社会之“道”以引领个体之德 |
5.2.3 强化“互联网+”社会之家庭德育担当 |
5.2.4 完善社会工作嵌入融入 |
5.3 社区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 |
5.3.1 优化社区资源配置 |
5.3.2 活用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
5.3.3 空间重构与认同再造并济 |
5.3.4 社区文化、环境、舆论建设 |
5.4 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 |
5.4.1 明晰家校德育联动分工之关系及边界 |
5.4.2 学校对家庭德育的支持 |
5.4.3 发展学校德育的个适性 |
5.4.4 家校共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第6章 德育质量内求: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微观着力点及实现方略 |
6.1 家长德育胜任力提升 |
6.1.1 深化家长参与和三向互通 |
6.1.2 强化亲职教育与父母成长 |
6.1.3 优化父亲角色投入 |
6.1.4 统摄家庭德育影响 |
6.1.5 创新多位一体家庭教育 |
6.2 家庭德育目标变革 |
6.2.1 协调个适性与社会性 |
6.2.2 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 |
6.2.3 讲求实效性与综合性 |
6.2.4 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 |
6.3 家庭德育内容变革 |
6.3.1 内容设计求索 |
6.3.2 时代特色彰显 |
6.3.3 人与中国人身份体认 |
6.3.4 内容衔接及阶段原则恪守 |
6.3.5 系统观运用 |
6.4 家庭德育方法变革 |
6.4.1 把准德育方法的辩证与统一 |
6.4.2 活用其它学科之育人方法 |
6.4.3 促成家庭德育方法多元指向 |
6.4.4 创生儿童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
6.4.5 擅取时代科技与舆情之利 |
6.4.6 让孩子在爱与关心中“动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卷) |
附录C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 |
致谢 |
(5)作为德育课程的服务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国内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及困境 |
(二)服务学习的迅速发展及其好处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服务学习研究发展及过程 |
(二)主要论述及理论成果 |
(三)现有研究的进展、不足与本研究的视角 |
三、研究的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服务学习概览 |
一、服务学习的定义 |
(一)美国“服务学习”课程的定义 |
(二)服务学习与社区服务的区别 |
二、服务学习的性质及特点 |
(一)服务学习的分类 |
(二)服务学习的特点 |
三、服务学习的理论基础 |
(一)经验学习理论 |
(二)认知发展理论 |
(三)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
四、服务学习的兴起与演变 |
(一)产生与兴起阶段 |
(二)日渐成熟与与专业化阶段 |
(三)面向中小学纵深推进的阶段 |
第三章 服务学习作为课程 |
一、服务学习的目标以及实践标准 |
(一)服务学习的目标 |
(二)服务学习的实践标准 |
二、服务学习的类型与主题 |
(一)服务学习的类型 |
(二)服务学习的主题选择 |
三、服务学习的组织 |
(一)调研 |
(二)准备和计划 |
(三)行动 |
(四)反思 |
(五)展示 |
四、服务学习的评估 |
(一)个人评估 |
(二)团队评估 |
第四章 服务学习作为德育课程的必要性 |
一、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反思 |
(一)主要困境 |
(二)病因分析 |
二、服务学习作为一种解毒剂 |
(一)服务学习与道德认知 |
(二)服务学习与道德情感 |
(三)服务学习与道德行为 |
第五章 服务学习作为德育课程的可行性 |
一、国外典型个案分析 |
(一)个案:为无家可归的人准备了护理包 |
(二)个案中的德育元素分析 |
二、国内典型个案分析 |
(一)案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
(二)个案中的德育元素分析 |
第六章 寻求服务学习与德育课程的结合点 |
一、按服务学习的理念对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进行改造 |
(一)现阶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局限 |
(二)服务学习对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启示 |
(三)社区服务改造的个案设计 |
(四)社会实践改造的个案设计 |
二、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寻求服务学习的机会 |
(一)在现有教材中融合服务学习的可能性分析 |
(二)与现有教材现结合的服务学习设计 |
三、借鉴服务学习理念开设独立的校本德育课程 |
(一)社会行动德育模式要义 |
(二)服务学习与社会行动德育模式的契合 |
(三)体现为服务学习的社会行动德育模式示例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 |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核心概念释析 |
1.4.1 生命 |
1.4.2 生命观 |
1.4.3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
1.4.4 责任与伦理 |
2 责任伦理与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概述 |
2.1 责任伦理概述 |
2.1.1 责任伦理的提出 |
2.1.2 责任伦理的涵义与特征 |
2.1.3 责任伦理与传统信念伦理的比较 |
2.2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及其责任伦理 |
2.2.1 责任主体与责任伦理 |
2.2.2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的责任伦理 |
2.3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责任伦理理论溯源 |
2.3.1 中国传统生命观教育中的责任伦理思想撷英 |
2.3.2 西方生命观教育中的责任伦理思想演变 |
2.3.3 马克思恩格斯生命观教育中的责任伦理思想探究 |
2.4 责任伦理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的作用 |
2.4.1 彰显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目标的伦理意蕴 |
2.4.2 扩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的伦理范围 |
2.4.3 体现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过程的伦理诉求 |
2.4.4 强化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的伦理规范 |
3 责任伦理缺失与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凸显 |
3.1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重视度低的责任伦理审视 |
3.1.1 责任理念滞后 |
3.1.2 责任理解错位 |
3.1.3 责任认知偏差 |
3.2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合力缺乏的责任伦理分析 |
3.2.1 学校责任缺位 |
3.2.2 社会责任弱化 |
3.2.3 家庭责任转移 |
3.3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生命自觉匮乏的责任伦理追问 |
3.3.1 自然生命责任意识淡化 |
3.3.2 社会生命责任意识淡薄 |
3.3.3 精神生命责任意识淡漠 |
3.4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运行不畅的责任伦理反思 |
3.4.1 责任风险防范不力 |
3.4.2 责任过程调控不足 |
3.4.3 责任评价机制不完善 |
4 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逻辑理路 |
4.1 目标追求:生命和谐 |
4.1.1 自我生命和谐 |
4.1.2 人类生命与自然和谐 |
4.1.3 个体生命与社会和谐 |
4.1.4 代际生命和谐 |
4.2 内容完善:视野拓展 |
4.2.1 对自我负责——生命健康教育 |
4.2.2 对自然负责——生命敬畏教育 |
4.2.3 对社会负责——生命价值教育 |
4.2.4 对未来负责——生命发展教育 |
4.3 主体指向: 责任共担 |
4.3.1 家庭责任伦理践行 |
4.3.2 学校责任伦理规范 |
4.3.3 社会责任伦理分摊 |
4.3.4 个体责任伦理承担 |
5 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践要求 |
5.1 理念确立: 生命为本 |
5.1.1 立足生命 |
5.1.2 面向生命 |
5.1.3 回归生命 |
5.2 原则遵循: 内在统一 |
5.2.1 目的善与手段善的统一 |
5.2.2 前瞻性与追溯性的统一 |
5.2.3 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
5.3 方法运用:动力激发 |
5.3.1 引发生命责任冲突 |
5.3.2 注重生命责任体验 |
5.3.3 强调生命责任叙事 |
6 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
6.1 重塑责任伦理思维,提升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视度 |
6.1.1 增强前瞻责任思维 |
6.1.2 树立关怀责任思维 |
6.1.3 确立整体责任思维 |
6.2 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构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责任共同体 |
6.2.1 学校主导 |
6.2.2 社会参与 |
6.2.3 家庭协作 |
6.3 强化个体责任伦理意识,激发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在动力 |
6.3.1 形成生命责任认知 |
6.3.2 涵化生命责任情感 |
6.3.3 锤炼生命责任意志 |
6.3.4 践行生命责任行为 |
6.4 推进责任伦理实践,实现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良性运行 |
6.4.1 注重责任伦理风险防范 |
6.4.2 加大责任过程调控力度 |
6.4.3 完善责任伦理评价机制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论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1.2.1 社区的相关研究 |
1.2.2 责任的相关研究 |
1.2.3 教育责任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历史法 |
第二章 社区教育责任解析 |
2.1 社区教育责任的内涵 |
2.2 社区教育责任的外延 |
2.2.1 从社区的教育职能看社区的教育责任的外延 |
2.2.2 从社区的教育内容看社区的教育责任的外延 |
2.3 社区教育责任的特征 |
2.3.1 理念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2.3.2 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
2.3.3 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
2.4 社区教育责任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2.4.1 社区的教育责任与社区的教育义务 |
2.4.2 社区的教育责任与社区的教育职责 |
2.4.3 社区的教育责任与社区的教育职能 |
第三章 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1 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必要性 |
3.1.1 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 |
3.1.2 社区自身发展的需要 |
3.1.3 社区居民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
3.2 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可能性 |
3.2.1 社区中丰富的人力资源 |
3.2.2 社区中丰富的物力资源 |
3.2.3 社区中丰富的财力资源 |
第四章 社区教育责任实现可能出现的冲突与影响因素 |
4.1 社区教育责任实现可能出现的冲突 |
4.1.1 社区教育责任实现可能出现的冲突表现 |
4.1.2 社区教育责任实现出现冲突的原因 |
4.2 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影响因素 |
4.2.1 影响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内在因素 |
4.2.2 影响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外在因素 |
第五章 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原则与路径 |
5.1 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原则 |
5.1.1 有限性原则 |
5.1.2 多样性原则 |
5.1.3 协同性原则 |
5.2 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路径 |
5.2.1 内在机制:树立社区教育责任意识 |
5.2.2 外在机制:建立社区教育责任制度 |
5.2.3 行为保障:落实社区教育责任行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社区教育 |
1.2.2 社区教育资源 |
1.2.3 大学和社区的关系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概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大学 |
2.1.2 社区教育资源 |
2.1.3 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 |
2.2 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的特征 |
2.2.1 存在的过程性 |
2.2.2 使用的连带性 |
2.2.3 资源的专业性 |
2.2.4 效应的外部性 |
2.2.5 作用的迟效性 |
2.3 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2.3.1 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与大学的教育资源 |
2.3.2 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与大学的社会教育资源 |
2.3.3 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与中小学的社区教育资源 |
第三章 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1 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
3.1.1 社会视阈: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需求 |
3.1.2 社区视阈:社区教育推进的要求 |
3.1.3 大学视阈:大学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诉求 |
3.2 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
3.2.1 开发内容:大学具有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禀赋 |
3.2.2 开发投入:国家高度重视开发社区教育资源 |
第四章 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类型 |
4.1 大学的人力资源 |
4.1.1 教师资源 |
4.1.2 学生资源 |
4.1.3 管理者资源 |
4.2 大学的物力资源 |
4.2.1 教学设施 |
4.2.2 图书资源 |
4.2.3 活动场所 |
4.3 大学的信息资源 |
4.3.1 文献信息资源 |
4.3.2 课程信息资源 |
4.3.3 网络信息资源 |
4.3.4 人载信息资源 |
4.4 大学的组织资源 |
4.4.1 大学管理部门资源 |
4.4.2 大学团体资源 |
4.5 大学的财力资源 |
4.6 大学的文化资源 |
4.6.1 物质文化 |
4.6.2 精神文化 |
4.6.3 制度文化 |
4.6.4 活动文化 |
第五章 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原则、过程和策略 |
5.1 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原则 |
5.1.1 互惠互利原则 |
5.1.2 以人为本原则 |
5.1.3 统筹兼顾原则 |
5.1.4 因地制宜原则 |
5.2 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过程 |
5.2.1 确定大学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具体目标 |
5.2.2 寻找和评估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 |
5.2.3 开发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 |
5.2.4 大学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效果的评价 |
5.3 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策略 |
5.3.1 制定大学社区教育资源开发规划 |
5.3.2 构建大学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 |
5.3.3 建立大学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保障体系 |
5.3.4 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发大学社区教育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 |
(9)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解析 |
2.1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内涵 |
2.2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外延 |
2.2.1 从大学的职能角度看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外延 |
2.2.2 从社区教育的内容看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外延 |
2.3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2.3.1 大学的社区教育责任与大学的社区教育义务 |
2.3.2 大学的社区教育责任与大学的社区教育职责 |
2.3.3 大学的社区教育责任与大学的社区教育职能 |
2.3.4 大学的社区教育责任与大学的社会教育责任 |
2.4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特征 |
2.4.1 理念性与行动性的统一 |
2.4.2 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
2.4.3 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
2.4.4 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 |
第三章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1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必要性 |
3.1.1 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需要 |
3.1.2 大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
3.1.3 社区居民的迫切需要 |
3.2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可能性 |
3.2.1 大学丰富资源的支撑 |
3.2.2 政府政策与社会资金的支持 |
3.2.3 社区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 |
第四章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冲突 |
4.1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冲突表现 |
4.1.1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与大学传统责任实现的冲突 |
4.1.2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与大学社区教育职能履行的冲突 |
4.1.3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承担与逃避的冲突 |
4.2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冲突的原因 |
4.2.1 利益分配 |
4.2.2 价值观念的冲突 |
4.3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冲突的解决 |
4.3.1 确立责任选择的主体 |
4.3.2 坚持兼顾与互利的原则 |
4.3.3 提升责任能力与责任意识 |
第五章 影响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因素 |
5.1 影响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内部因素 |
5.1.1 社区教育责任能力 |
5.1.2 社区教育责任感 |
5.2 影响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外部因素 |
5.2.1 社会制约因素 |
5.2.2 社会调控因素 |
第六章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原则和策略 |
6.1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原则 |
6.1.1 嵌入性原则 |
6.1.2 有效性原则 |
6.1.3 多样性原则 |
6.1.4 合作性原则 |
6.2 大学社区教育责任实现的策略 |
6.2.1 教育服务的提供 |
6.2.2 科技服务的提供 |
6.2.3 教育场地的提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
(10)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 对网络交往问题的研究 |
(二)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三) 对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网络交往的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
一、网络交往概述 |
(一) 网络交往的含义 |
(二) 网络交往的类型 |
(三) 网络交往的特点 |
二、理论根据和知识借鉴 |
(一)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 |
(二)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
(三)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四) 习近平的网络建设思想 |
(五)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
(六) 网络传播学理论 |
三、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网络交往中的人的发展 |
(一) 网络交往对人的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 网络交往对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 |
第二章 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遇 |
一、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机遇和挑战 |
(一) 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特点 |
(二)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机遇分析 |
(三)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挑战分析 |
二、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机遇和挑战 |
(一)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机遇和挑战 |
(二)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机遇和挑战 |
三、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机遇和挑战 |
(一) 网络交往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分析 |
(二) 网络交往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分析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思想行为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调研方法和内容说明 |
(一) 调研方法说明 |
(二) 调研内容说明 |
二、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思想行为特点 |
(一) 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但伴随着自我迷失 |
(二) 大学生依赖和喜爱网络交往,但有网络成瘾的倾向 |
(三) 大学生网络交往根植于现实交往,但交往呈现封闭性 |
(四) 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良好,但仍有改善空间 |
(五) 大学生网络参与意识活跃,但实践活动很少 |
(六) 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交往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
三、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思想和行为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大学生身心发展欠成熟及独生子女身份的影响 |
(二) 大学生性别、年级、专业、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
(三) 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 |
(四) 家庭欠缺对孩子网络交往方面的教育 |
(五) 网络交往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信息传播特点的影响 |
四、网络交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网络交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状况 |
(二) 网络交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发展 |
一、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正确的网络交往意识 |
(一) 平等对话 |
(二) 相互理解 |
(三) 共建共享 |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网络交往能力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网络交往能力的主要内容 |
(二) 大学生网络交往能力的主要内容 |
(三)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网络交往能力的途径 |
三、培养“红色网络意见领袖” |
(一) “红色网络意见领袖”的内涵和作用 |
(二) 培养“红色网络意见领袖”的途径 |
四、依托网络交往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内涵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依据 |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实现 |
第五章 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发展创新 |
一、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创新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创新的基本要求 |
(二) 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
二、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创新 |
(一) 运用网络思维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二) 善用网络资源和网络语言弘扬主旋律 |
(三) 借助大数据读懂大学生 |
(四)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交往平台 |
(五) 实施立体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六章 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优化 |
一、社会网络交往环境的优化 |
(一)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
(二) 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
(三) 加强网络技术控制 |
(四) 加强网络文明语言建设 |
二、高校网络交往环境的优化 |
(一) 完善校园网络规章管理制度 |
(二) 实现校园教学科研场所的网络全覆盖 |
(三) 强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
三、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环境的优化 |
(一) 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的含义和类型 |
(二) 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是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重要载体 |
(三) 利用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措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大学生网络交往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状况的访谈(访谈学生) |
附录三 关于网络交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状况的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论社区对大学德育的环境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研究[D]. 宋美霞. 山西大学, 2021(12)
- [2]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D]. 罗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3]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D]. 刘丽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4]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D]. 欧阳鹏. 湖南大学, 2020(02)
- [5]作为德育课程的服务学习研究[D]. 蒋依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D]. 杨利利.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3)
- [7]论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D]. 穆鹏莉. 山西大学, 2018(04)
- [8]大学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研究[D]. 尚瑞茜. 山西大学, 2018(04)
- [9]大学社区教育责任的实现[D]. 许丽丽. 山西大学, 2017(03)
- [10]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黄静婧.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