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疫放射法测定癌抗原CA-125在诊断卵巢肿瘤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布热比·麦麦提[1](2020)在《血清CA125, HE4联合影像学检查在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评价最常用的血清肿瘤标记物血清CA125与新研究的肿瘤标记物血清HE4和腹盆腔CT检查对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复发检出的诊断价值,早期发现复发,指导早期行二次治疗,延长患者生命及改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的分析79例上皮性卵巢癌复发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HE4,腹盆腔CT诊断疾病复发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血清CA125和HE4灵敏度分别是59.49%和63.29%,两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联合灵敏度81.01%,较单一应用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腹盆腔CT的灵敏度87.34%与两种肿瘤标志物无明显差异(P>0.05),与两种连用相比也无明显差异(P>0.05)。三者连用灵敏度最高98.73%,显着高于肿瘤标志物连用或单用影像学检查。结论:血清CA125与血清HE4检测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复发有同样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血清CA125,HE4和腹盆腔CT三者连用的灵敏度最高,是术后检测复发的最佳的方法。
赖慧超[2](2018)在《联合检测血清HMGA2、CA125、HE4对卵巢上皮性癌诊断意义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卵巢上皮癌患者中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糖链抗原125(CA125)、和人附睾蛋白4(HE4)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卵巢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6月赣州市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的50例卵巢上皮癌患者设为研究组,5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将来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血清HMGA2、CA125和HE4的水平,分析血清HMGA2、CA125和HE4水平变化与卵巢上皮癌的相关性。结果:1.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MGA2、CA125和HE4水平发现:研究组患者血清HMGA2、CA125和HE4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MGA2、CA125和HE4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2.不同类型的卵巢上皮癌血清HMGA2、CA125和HE4测定结果显示:卵巢浆液性癌、黏液性癌的血清HMGA2水平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浆液性癌、黏液性癌的血清CA125和HE4水平明显高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患者血清HMGA2、CA125、HE4水平随着临床分期升高,有腹水及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与血清HMGA2、CA125和HE4水平有关系,发病年龄>50岁组显着高于发病年龄<50岁组(P<0.05);说明血清HMGA2、CA125、HE4水平与卵巢上皮癌病情进展有着密切关系,三者在卵巢上皮癌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4.研究组患者血清HMGA2、CA125和HE4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MGA2、CA125和HE4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5.血清HMGA2、CA125和HE4单独检测时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1%、81%、88%,特异性分别为58%、78%、84%,敏感度分别为64%、84%、88%,三者联合检测时的诊断符合率92%,特异性为92%,敏感度为96%,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特异性和敏感度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清HMGA2、CA125和HE4水平变化与卵巢上皮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及病情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2、血清HMGA2、CA125和HE4三种指标联合检测具有互补性,对于降低卵巢上皮癌患者的误诊率、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彭晓慧,朱红荣[3](2018)在《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畸胎瘤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畸胎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病理确诊卵巢畸胎瘤的133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成熟畸胎瘤116例及非成熟畸胎瘤17例),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EA、AFP。结果血清CA125在未成熟畸胎瘤的阳性率47.1%,高于成熟畸胎瘤;血清CA199在成熟畸胎瘤的阳性率49.1%,高于未成熟畸胎瘤;两类指标的阳性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畸胎瘤大小与CA199检测值高低成正相关性。结论 CA125、CA199在卵巢畸胎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当血清CA199伴CA125水平同时升高时,排除经期、炎症等影响因素,需充分重视存在未成熟畸胎瘤可能。
刘培培[4](2014)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变化率与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肺癌当前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其死亡率也高居首位。若对肺癌患者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但是由于多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进入中晚期,此时,以化疗为主(包括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是晚期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及时有效的评估化疗疗效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均采用欧美国家肿瘤研究所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NCI-RECIST)1.0版进行疗效评价,影像学检查为其主要评价手段,但是其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反应化疗的真实疗效。肿瘤标志物(Tumormarker, TM)相比较于影像学检查,其检测具有简单方便、准确、没有射线危害、费用相对低、容易被接受等多种优点,且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肿瘤标志物可在治疗前及治疗早期预测肿瘤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监测肿瘤疗效,有望成为评价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首要手段之一。本临床实验通过回顾性分析晚期NSCLC患者血清CEA化疗前后的变化,定量检测CEA的下降率,并与化疗疗效及疾病生存期进行统计学分析,从量化指标上来进一步探索肿瘤标志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作用,为CEA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指导。材料和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科收治的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87例,通过随访及查阅病例等方式,了解患者生存情况,收集患者资料,其中包括吸烟状况,性别,年龄,TNM分期,病理分型,治疗情况,疗效评价,无进展生存期等,入组87例患者CEA的基线水平或者首次化疗后的CEA水平均升高(>10ng/ml)。均首次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或者TKI治疗。血清CEA的检测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均使用瑞士Roche诊断公司提供的E170分析仪及全套试剂盒)。严格按仪器和试剂说明书操作,用Roche质控液进行质控。数据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计算治疗两周期后CEA相对化疗前CEA下降百分率,通过建立ROC曲线确立最佳截断点,Kaplan Meier法(log rank检验)分析最佳截断点上CEA下降率对NSCLC疗效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组患者一般情况初治患者共87例,其中腺癌70例,非腺癌17例。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42例;中位确诊年龄58岁(25~77岁);非吸烟患者48例,吸烟患者39例;根据国际抗癌联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UICC)第7版肺癌分期原则进行TNM分期:IIIB期40例,IV期47例;所有患者均首次接受抗肿瘤治疗,其中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76例,单药TKI治疗11例。所有患者均完成2周期以上化疗,有完整的化疗前和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CEA的检测结果。2化疗2周期后CEA水平变化率和化疗疗效的关系CEA变化率与化疗疗效的ROC曲线面积为0.898(95%CI为0.8310.964),最佳截断点时CEA降低为17.0%,此时敏感度为86.9%特异度均84.6%。3化疗2周期后血清CEA变化率与患者无疾病生存期的关系根据ROC曲线的最佳截断点对应的CEA降低幅度,将87例病人分为CEA降低>17%组和CEA降≤17%组,比较两组的无疾病生存期(PFS),CEA降低>17%组的中位PFS为9.0月(95%CI为7.7610.23),CEA降低≤17%组中位PFS为5.2月(95%CI为3.886.52)(λ2=24.596,P<0.001)结论一线化疗前后CEA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提示化疗有效,患者PFS延长。
陈梁[5](2014)在《GDF3联合CA125、CA15-3和CEA等血清指标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腺癌是当今女性最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如今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癌相关死亡的第一大疾病,在我国女性因乳腺癌年死亡率逐年增高,而乳腺癌本身是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因此早期的诊断和对症治疗对降低乳腺癌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标志物则是临床上常用的早期筛查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存在血液、细胞、组织、体液中,可以有效的证实肿瘤的存在和生长,它对诊断肿瘤及鉴别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疗效和预后的评价意义重大。目前在临床上通常使用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来辅助诊断。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的方式探讨生长分化因子(Growth differentiationfactor3,GDF3)血清指标水平对于乳腺癌诊断的意义。并深入探究CEA、CA15-3、CA125和GDF3单项独自检测或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1研究对象(1)乳腺癌组为2012年1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经影像学B超、乳腺钼靶片及手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2例,年龄42-75岁,平均54.2±3.8岁。(2)良性乳腺疾病组为同期在我院住院的根据病史、B超、血液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女性良性乳腺疾病患者40例,其中包括乳腺纤维瘤患者31例,乳腺囊性增生患者6例,脂肪瘤患者3例,年龄39-71岁,平均52.8±5岁;(3)正常对照组40例,为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检的女性健康体检者,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年龄31-78岁,平均55.1±4.2岁。2标本的采集及处理采集研究对象3mL空腹静脉血(如需行乳腺手术的患者,均于术前采集),静置20min,离心15min,并及时检测。GDF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ELISA)测定,仪器为美国BioRad公司的BioRad450酶标仪,其余CA125、CA15-3和CEA三项标记物的测定选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仪器我们选用瑞士罗氏公司的Roche Eleesys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所有试剂均为仪器配套试剂,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3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全部测量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测定结果均以±s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选用χ2检验的方法。并应用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评价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乳腺癌的效能,检验标准若P<0.05,则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乳腺癌组、良性乳腺疾病组和健康组GDF3、CA125、CA15-3及CEA的比较:乳腺癌组、良性乳腺疾病组及健康组的血清指标GDF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48.8±19.9pg/ml、95.2±13.7pg/ml、92.9±18.4pg/ml,乳腺癌组血清GDF3水平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乳腺疾病组血清指标GDF3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良性乳腺疾病组和健康组血清指标CA15-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9.6±15.3U/ml、19.1±8.5U/ml、18.7±5.2U/ml,乳腺癌组血清指标CA15-3水平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良性乳腺疾病组血清指标CA15-3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良性乳腺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CA125指标的表达水平分别为:51.5±17.2U/ml、22.7±6.6U/ml、19.9±4.8U/ml,乳腺癌组血清指标CA12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良性乳腺疾病组血清指标CA12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良性乳腺疾病组及健康组血清CEA指标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6.4±8.1ng/ml、3.2±1.9ng/ml、2.5±1.6ng/ml。乳腺癌组血清指标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良性乳腺疾病组血清指标CEA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GDF3、CA125、CA15-3、CEA四种血清标记物单独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GDF3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依次为:15.4%(8/52)、77.5%(31/40)、42.4%(39/92);CA125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依次为:17.3%(9/52)、80.0%(32/40)、44.6%(41/92);CA15-3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依次为:32.7%(17/52)、87.5%(35/40)、56.5%(52/92);CEA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依次为:26.9%(14/52)、97.5%(39/40)、57.6%(53/92)。单独检测CA15-3和CEA对于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优于CA125和GDF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GDF3、CA125、CA15-3、CEA四种标记物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四种血清指标两两联合其敏感度均优于单项指标测定,特异度相比单项测定均有少量降低,但准确度均有明显提高,其中, CA15-3和CEA联合敏感度和准确度最高,达到46.1%和64.1%。三项指标及四项指标联合检测较各指标单独及两两检测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均再次升高,其中三种标记物联合检测敏感度及准确度最好的为CA125、CA15-3和CEA组合。而GDF3、CA125、CA15-3和CEA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其敏感度为61.5%,特异度72.5%,准确度66.3%。故综合来看,联合四项血清指标诊断乳腺癌效果最佳,但特异度相对较低,所以在临床应用上应配合其他检查方式,避免误诊。结论:1本实验通过对52例乳腺癌组患者的血清标记物CEA、CA125、CA15-3及GDF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四项指标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及健康女性,对乳腺癌都有一定的诊断意义。2GDF3、CA125、CA15-3和CEA四种血清标记物单独检测比较,其敏感度依次为:CA15-3>CEA>CA125>GDF3,其特异度依次为:CEA>CA15-3>CA125>GDF3,这四种血清标志物的准确度依次为:CEA>CA15-3>CA125>GDF3。综合分析:四种血清指标单独检测诊断乳腺癌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相比较,CA15-3和CEA最好。3与GDF3、CA125、CA15-3和CEA单独检测相比,三项指标及四项指标联合检测较各指标单独及两两检测诊断敏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诊断特异度较单独检测及两两联合明显下降,而准确度明显增高,其中联合检测GDF3、CA125、CA15-3和CEA这四项血清标记物关于乳腺癌诊断准确率最高。通过肿瘤标记物联检结果分析,证实肿瘤标记物联检其敏感性和准确度均高于单项指标的监测,能提高乳腺癌的阳性检出率,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李志[6](2012)在《肿瘤标志物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e antigen 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ements CYFRA21-1)三种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联合表达,探讨其与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43例(男性101例,女性42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58.6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术后病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检测血清中CEA.NSE及CYFRA21-1的浓度,分析其表达结果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术后病理T、N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CEA.CYFRA21-1的浓度在不同的T、N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组数不同(N1单组转移和N2单组转移与N2多组转移)的患者中均有差异(P<0.05或P<0.01),有统计学意义;血清NSE浓度只在T分期不同(T1与T3)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不同病理N分期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的浓度对准确判断非小细胞肺癌分期(特别是N分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对患者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张红巧[7](2012)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逐步上升、居高不下,如今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肺癌的诊疗技术快速提高,然而因肺癌早期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一般不会引起患者重视,且临床缺乏对于高危人群的有效早期诊断方法,因而当患者有典型临床表现再就诊时,大多已属于晚期,所以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都不令人满意。因此探讨及发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对于改善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与患者的健康及生命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血清肿瘤标志的检测是近年来新兴的辅助诊断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对肺癌的诊断、病情进展和疗效的观察等都有极大的价值。并且该方法具有检测结果定量客观、创伤小、标本易获得、可重复测定等优点。然而由于目前并未发现肺癌的特异性血清肿瘤标志,故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为改善这一问题及提高对早期恶性肿瘤的阳性检出率,临床多采用多种肿瘤标志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的联合检测的确能提供许多信息,然而也带来大量的参数,用一般的统计学手段很难做出正确的处理。决策树是用以提取数据内在规律并对新数据对象进行分类预测,其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便于临床证候诊断时的实际操作。人工神经网络(ANN)是应用与大脑神经突触联接的结构类似的模型对数据及信息进行处理的一种运算模型,可以很容易的解决具有大量参数的问题,为解决大复杂度问题提供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且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应用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分别测定血清中CA199、 NSE、 CEA、 CA242、 Ferritin、 AFP、 CA125、 HGH和CA1539项肿瘤标志的水平。将上述肿瘤标志利用新型数据挖掘技术和传统的统计学分类技术,抽取可用于肺癌辅助诊断的有效特征,建立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Fisher判别分析、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4种适合的模型,探讨这几种模型对肺癌辅助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通过ROC曲线筛选最优模型,为实现肺癌的快速辅助诊断、改善肺癌治疗及预后打下良好基础。对象与方法1.样本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及肿瘤科,收集有肿瘤标志蛋白芯片检测结果的肺癌患者20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201例。所有样本经过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2.血清肿瘤标志的检测采用浙江湖州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肿瘤标志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清中Ferritiin、 AFP、 CEA、 NSE、 CA199、 CA242、 CA125、 CA153和HGH9项肿瘤标志的水平。3.建立模型随机选取所有肺癌、肺良性的75%作为训练集(肺癌、肺良性各150例),分别用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Logistic回归和Fisher判别分析建立合适的模型,然后用所有样本作为预测集(肺癌202例,肺良性201例)检测模型优劣。用筛检实验的评价指标和ROC曲线比较4种模型对预测集样本的预测效果。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0和Clementine12.0软件。定量资料应用非参数检验的两独立样本检验,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结果;定性资料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1.9项血清肿瘤标志中,肺癌组CA153、Ferritin、 CEA. NSE、 AFP、 CA125、CA242水平显着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CA125、 CA19-9、 CEA、 NSE、 CA242、 CA153、 Ferritin在两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种模型分类结果决策树模型结果:灵敏度为92.08%、特异度为92.54%、阳性预测值为92.54%、阴性预测值为92.08%,对预测集分类的准确度为92.31%,RUC为0.923。ANN模型结果:灵敏度为83.66%、特异度为88.56%、阳性预测值为88.02%、阴性预测值为84.36%,此模型对测试集分类的准确度为86.10%,RUC为0.861。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灵敏度为75.74%、特异度为86.07%、阳性预测值为84.53%、阴性预测值为77.93%,此模型对测试集分类的准确度为80.89%,RUC为0.809。Fisher判别分析结果:灵敏度为63.86%、特异度为89.05%、阳性预测值为85.43%、阴性预测值为71.03%,此模型对测试集预测分类的准确度为76.43%,RUC为0.765。结论1.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联合多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建立的模型可以快速鉴别诊断肺癌和肺良性疾病。2.决策树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肺癌和肺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效果优于Fisher判别分析和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其中决策树鉴别诊断效果最优。
杨剑,陈景伟,赵静,张敬如,杜惠兰,支政[8](201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卵巢癌抗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growth factor,VEGF)和卵巢癌抗原(CA125)水平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术后病理确诊的EMS 20例(EMS组)和同期手术的子宫肌瘤26例(对照组)腹腔液中VEGF和CA125水平。结果 EMS组腹腔液中VEGF和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EMS组增生期VEGF水平高于分泌期(P<0.05),CA125水平无周期性变化(P>0.05);对照组VEGF和CA125水平均无周期性变化(P>0.05);增生期VEGF和CA125水平EMS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分泌期VEGF和CA125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S腹腔液中VEGF和CA125水平升高,与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阳志军,俸艳英,李力,张玮,潘忠勉[9](2011)在《FXR1自身抗体在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卵巢癌相关抗原FXR1自身抗体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间接ELISA法检测126例卵巢癌、42例良性卵巢肿瘤、142例正常女性血清中卵巢癌相关抗原FXR1自身抗体的相对含量,受试者操作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判定临界值,IRMA检测血清中CA-125的含量,分析自身抗体及自身抗体与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3组血清中均检测到FXR1自身抗体,FXR1抗原IgG型(42.9%,19%,11.2%)、IgM型(39.7%,26.2%,7.7%)自身抗体在癌血清中的阳性率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血清(P<0.05);良性肿瘤中IgG型自身抗体的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P<0.05),IgM型自身抗体的阳性率虽高于正常对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型I、gM型自身抗体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时在Ⅰ~Ⅱ期卵巢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均高于Ⅲ~Ⅳ期(P<0.05)。IgG型I、gM型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血清中的阳性率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对照血清(61.1%,26.2%,11.2%)(P<0.05);良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P<0.05)。IgG、IgM型自身抗体联合检测时诊断卵巢癌的阳性率与CA-125相同(61.1%),在Ⅰ~Ⅱ期为80.9%与51.1%。当IgGI、gM型自身抗体与CA-125联合检测时诊断卵巢癌的阳性率高于CA-125(84.9%与61.1%,P<0.05)。结论:卵巢癌相关抗原FXR1自身抗体有可能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是CA-125的重要辅助血清标志物。
罗丽丽[10](2011)在《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EpCAM、CA125血清水平及在组织中的表达》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讨EpCAM和CA125蛋白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其血清水平变化与子宫内膜腺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和在诊断、监测及判断该病预后的临床价值。材料及方法:收集74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并抽取其中26例血清标本;收集19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并抽取其中6例血清标本;收集54例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并抽取其中17例血清标本(亚对照组:增生性宫内膜组织标本17例,从中抽取5例血清标本;分泌性宫内膜组织标本18例,从中抽取6例血清标本;萎缩性宫内膜组织标本19例,从中抽取6例血清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chemtistry, IHC)检测上述各种病理、生理性子宫内膜组织中EpCAM和CA125蛋白的表达,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 ELISA)检测上述血清标本中EpCAM和CA125的含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1、EpCAM和CA125蛋白的表达情况在子宫内膜腺癌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各亚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特别是萎缩性宫内膜组阳性表达和过表达水平的降低具有显着性(P<0.05)。2、EpCAM和CA125蛋白的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及细胞增殖程度在对照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腺癌组中差异显着(P<0.05);且二者的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及细胞增殖程度间存在相关性(P<0.05)。3、EpCAM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和肿瘤的最大径线有关(P<0.05); EpCAM蛋白的阳性过表达与细胞学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患者手术-病理分期以及是否伴有子宫内膜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关(P<0.05)。4、CA125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和细胞学分级有关(P<0.05);CA125蛋白的阳性过表达与细胞学分级、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患者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0.05)。5、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对照组患者血清EpCAM水平及与临床指标的关系:①对照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腺癌组术前血清EpCAM水平分别为3.12±2.66ng/ml、5.85±1.68ng/ml和11.31±4.92ng/ml,差异显着(P<0.05)。②子宫内膜腺癌组及对照组无绝经史(8.31±2.88ng/ml、1.23±1.70ng/ml)与有绝经史(12.69±5.18ng/ml、4.67±2.31ng/ml)者术前血清EpCAM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③术后血清EpCAM水平子宫内膜癌组(7.41±3.81ng/ml)与不典型增生组(1.23±0.18ng/ml)及对照组整体(2.34±1.85ng/ml)及各亚对照组(1.52±0.89ng/ml,0.41±0.19ng/ml,4.07±1.05ng/ml)、不典型增生组(1.23±0.18ng/ml)与萎缩性宫内膜组(4.07±1.05ng/ml)、分泌性宫内膜组(0.41±0.19ng/ml)与萎缩性宫内膜组(4.07±1.05ng/ml)差异显着(P<0.05)。④子宫内膜腺癌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和对照组术后血清EpCAM水平较术前均有所降低,其中子宫内膜腺癌组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术前、术后血清EpCAM水平(11.31±4.92ng/ml、7.41±3.81ng/ml; 5.85±1.68ng/ml、1.23±0.18ng/ml)差异显着(P<0.01)。6、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对照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及与临床指标的关系:①对照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腺癌组术前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37.27±20.56U/ml、28.18±15.89U/ml和22.59±9.23U/ml,差异显着(P<0.05)。②子宫内膜腺癌组及对照组无绝经史(49.77±27.40U/ml、25.40±8.01U/ml)与有绝经史(29.41±14.86U/ml、18.47±3.77U/ml)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③术后子宫内膜腺癌组(25.90±12.40U/ml)与对照组(16.99±9.38U/ml)及亚对照组中增生性(11.73+2.26U/ml)和分泌性宫内膜组(15.25±3.11U/ml)血清CA125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④子宫内膜腺癌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对照组术后血清CA125水平较术前均有所降低,其中子宫内膜腺癌组及增生性宫内膜亚对照组术前、术后血清CA125水平(37.27±20.56U/ml、25.90±12.40U/ml; 18.89±4.05U/ml、11.73±2.26U/ml)差异显着(P<0.05)。7、子宫内膜腺癌患者术前血清EpCAM和CA125无明显相关性(P>0.05)。8、分别及联合检测血清EpCAM和CA125水平对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的意义:①血清EpCAM诊断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度均高于血清CA125,二者联合检测提高了敏感度和准确度。②在诊断无绝经史的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方面,血清EpCAM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度均高于血清CA125,二者联合检测提高了敏感度。③在诊断有绝经史的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方面,血清CA125的敏感度高于血清EpCAM,但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度却较低,二者联合检测,提高了敏感度和准确度。9、分别及联合检测血清EpCAM和CA125水平对于子宫内膜腺癌预后评估的意义:子宫内膜腺癌组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患者的年龄、细胞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手术-病理分期和宫内肿物大小有关;术前血清EpCAM水平与患者年龄及手术-病理分期有关;子宫内膜腺癌患者术前EpCAM/CA125 P日性共表达率与肌层浸润深度及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EpCAM/CA125阴性共表达率与肌层浸润深度有关。结论:1、EpCAM和CA125蛋白在对照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子宫内膜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呈增高趋势,与细胞的增殖程度相关,提示EpCAM和CA125蛋白在子宫内膜局部表达量的增加可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2、对照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子宫内膜腺癌组术前血清EpCAM和CA125水平呈递增改变,与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趋势一致,且术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腺癌组明显下降,提示EpCAM和CA125蛋白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可能作为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的主要来源。3、EpCAM和CA125蛋白在分泌性宫内膜的高表达和分泌期患者的低血清水平并不一致,可能是由于蜕变时期的子宫内膜局部表达的EpCAM和CA125大部分随着脱落的子宫内膜远离血循环造成的。4、分泌性子宫内膜组血清EpCAM水平明显低于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和对照组中的萎缩性宫内膜,这种显着性降低可为孕激素抑制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及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对于判定非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状态及监测孕激素治疗效果具有指导意义。5、有绝经史的子宫内膜内膜腺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对照组血清EpCAM水平分别比无绝经史者增高,提示卵巢产生及分泌激素功能的减退或衰竭可能是导致这部分绝经后患者血清EpCAM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6、血清EpCAM极可能作为诊断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尤其是无绝经者的独立生物学指标之一。血清CA125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敏感度高于血清EpCAM,将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意义显着。7、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pCAM和CA125蛋白的表达情况在协助判定患者预后方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8、血清EpCAM、CA125及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定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方法。
二、免疫放射法测定癌抗原CA-125在诊断卵巢肿瘤中的临床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免疫放射法测定癌抗原CA-125在诊断卵巢肿瘤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CA125, HE4联合影像学检查在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内容和方法 |
2.1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
2.2 影像学检查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2)联合检测血清HMGA2、CA125、HE4对卵巢上皮性癌诊断意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HMGA |
1.2 CA125 |
1.3 人附睾分泌蛋白 |
1.4 其他血清肿瘤标志物 |
第2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人群来源 |
2.2 入选病例标准 |
2.2.1 入选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采集标本 |
2.4 主要试剂及设备 |
2.4.1 主要试剂 |
2.4.2 主要设备 |
2.5 实验方法及指标 |
2.5.1 样品准备 |
2.5.2 试剂配制 |
2.5.3 操作步骤 |
2.6 参考标准值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3组研究对象入组资料对比 |
3.2 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MGA2、CA125、HE4水平比较 |
3.3 不同类型的卵巢上皮癌血清HMGA2、CA125、HE4测定结果对比 |
3.4 血清HMGA2、CA125、HE4在卵巢上皮癌不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 |
3.5 3组研究对象血清HMGA2、CA125、HE4阳性检出率比较 |
3.6 血清HMGA2、CA125、HE4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卵巢上皮癌的敏感度、特异性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HMGA2在卵巢上皮癌诊断中的情况 |
4.2 CA125在卵巢上皮癌诊断中的情况 |
4.3 HE4在卵巢上皮癌诊断中的情况 |
4.4 HMGA2、CA125、HE4联合检测在卵巢上皮性癌早期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4.5 血清HMGA2、CA125、HE4检测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创新点 |
第7章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肿瘤标志物在卵巢上皮性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畸胎瘤评估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1.对象: |
2.肿瘤标志物测定: |
3.肿瘤体积测定: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2.肿瘤标志物鉴别诊断卵巢畸胎瘤成熟度的临床意义: |
3.畸胎瘤大小与血清CA125、CA199水平的关系: |
讨论 |
(4)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变化率与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GDF3联合CA125、CA15-3和CEA等血清指标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肿瘤标志物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1.对象和方法 1.1 |
研究对象 1.2 |
实验方法 1.3 |
统计学处理 2 |
结果 2.1 |
NSCLC细胞分化程度与血清CEA、CYFRA21-1及NSE浓度的关系 2.2 |
NSCLC病理N分期与血清CEA、CYFRA21-1及NSE浓度的关系 2.3 |
NSCLC病理N分期中淋巴结单组转移和多组转移与血清CEA、CYFRA21-1及NSE浓度的关系 2.4 |
NSCLC病理T分期与血清CEA、CYFRA21-1及NSE浓度的关系 2.5 |
NSCLC中不同病理组织类型与CEA、CYFRA21-1及NSE浓度的关系及灵敏度的比较 3 |
讨论 3.1 |
CEA在NSCLC中的表达 3.2 |
CYFRA21-1在NSCLC中的表达 3.3 |
NSE在NSCLC中的表达 3.4 |
肿瘤标志物在病理T、N分期中的表达 3.5 |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血清的收集与保存 |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肿瘤标志的测定 |
2.2.2 正常参考值范围 |
2.3 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
2.3.1 统计学分析 |
2.3.2 决策树的设置 |
2.3.3 ANN的设置 |
2.3.4 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
2.3.5 Fisher判别分析的设置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3.2 血清肿瘤标志的检测结果 |
3.3 决策树、神经网络、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Fisher判别分析结果 |
3.3.1 决策树结果 |
3.3.2 ANN结果 |
3.3.3 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3.3.4 Fisher判别分析结果 |
3.4 决策树、神经网络、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Fisher判别分析预测结果的比较 |
4 讨论 |
4.1 肿瘤标志对肺癌的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 |
4.2 四种模型对肺癌的预测 |
4.2.1 决策树模型的评价 |
4.2.2 ANN模型评价 |
4.2.3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价 |
4.2.4 Fisher判别分析模型评价 |
4.3 四种分类模型的比较 |
4.4 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肿瘤标志在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卵巢癌抗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腹腔液的采集和处理 |
1.3 VEGF、CA125水平的测定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VEGF、CA125水平比较 |
2.2 不同月经周期腹腔液中VEGF、CA125水平比较 |
3 讨论 |
(9)FXR1自身抗体在卵巢癌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来源: |
1.2 主要试剂: |
1.3 方法 |
1.3.1 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FXR1抗原自身抗体的相对含量 |
1.3.1.1 设计: |
1.3.1.2 间接ELISA法: |
1.3.1.3 结果判断: |
1.3.2 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中CA-125含量: |
1.3.3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血清中FXR1抗原自身抗体阳性率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
2.2 血清中CA-125的阳性率情况: |
2.3 FXR1自身抗体与CA-125联合检测时在血清中的阳性率情况: |
3 讨 论 |
(10)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EpCAM、CA125血清水平及在组织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CAMs家族及EPCAM的基本特征 |
2.2 EPCAM的表达情况及血清来源 |
2.3 EPCAM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
2.4 CA125的基本特征 |
2.5 CA125的表达情况及血清来源 |
2.6 血清CA125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定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
2.7 结语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3.2 研究材料 |
3.2.1 试剂及试剂盒 |
3.2.2 仪器 |
3.2.3 样本采集及保存 |
3.3 实验方法及结果判读 |
3.3.1 检测子宫内膜EpCAM和CA125表达情况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
3.3.2 检测血清EpCAM和CA125水平的酶联免疫反应 |
3.4 数据统计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EPCAM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
4.2 CA125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
4.3 EPCAM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及与细胞增殖程度的关系 |
4.3.1 EpCAM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细胞增殖程度 |
4.3.2 EpCAM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细胞数量 |
4.4 CA125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及与细胞增殖程度的关系 |
4.4.1 CA125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细胞增殖程度 |
4.4.2 CA125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细胞数量 |
4.5 EPCAM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阳性细胞数与细胞总数间的相关性 |
4.6 CA125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阳性细胞数与细胞总数间的相关性 |
4.7 EPCAM和CA125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
4.7.1 EpCAM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
4.7.2 CA125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
4.8 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与血清EPCAM水平的关系 |
4.8.1 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术前EpCAM的血清水平 |
4.8.2 有、无绝经史的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术前血清EpCAM水平比较. |
4.8.3 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术后EpCAM的血清水平 |
4.8.4 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术前、术后EpCAM的血清水平比较 |
4.9 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与血清CA125水平的关系 |
4.9.1 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 |
4.9.2 有、无绝经史的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 |
4.9.3 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术后血清CA125水平 |
4.9.4 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术前、术后血清CA125水平比较 |
4.10 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EPCAM和CA125血清水平的相关性 |
4.11 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EPCAM和CA125的血清水平比较 |
4.12 子宫内膜腺癌患者术前血清EPCAM水平与其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
4.13 子宫内膜腺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其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
4.14 子宫内膜腺癌患者术前EpCAM/CA125阳性共表达率与其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
4.15 子宫内膜腺癌患者术前EpCAM/CA125阴性共表达率与其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
第5章 讨论 |
5.1 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组织和血清EpCAM水平及意义 |
5.2 分泌性宫内膜患者血清水平下降的意义 |
5.3 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及其意义 |
5.4 分别及联合检测血清EpCAM和CA125在子宫内膜腺癌及癌前病变诊断方面的价值 |
5.5 EpCAM和CA125蛋白的表达在判定子宫内膜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 |
5.6 血清EpCAM和CA125水平在判定子宫内膜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免疫放射法测定癌抗原CA-125在诊断卵巢肿瘤中的临床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CA125, HE4联合影像学检查在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价值研究[D]. 布热比·麦麦提.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2]联合检测血清HMGA2、CA125、HE4对卵巢上皮性癌诊断意义的研究[D]. 赖慧超. 南昌大学, 2018(07)
- [3]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畸胎瘤评估中的临床意义[J]. 彭晓慧,朱红荣.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8(03)
- [4]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变化率与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D]. 刘培培. 郑州大学, 2014(02)
- [5]GDF3联合CA125、CA15-3和CEA等血清指标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D]. 陈梁. 承德医学院, 2014(01)
- [6]肿瘤标志物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D]. 李志. 天津医科大学, 2012(02)
-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D]. 张红巧. 郑州大学, 2012(10)
- [8]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卵巢癌抗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杨剑,陈景伟,赵静,张敬如,杜惠兰,支政.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2(04)
- [9]FXR1自身抗体在卵巢癌的诊断价值[J]. 阳志军,俸艳英,李力,张玮,潘忠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03)
- [10]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EpCAM、CA125血清水平及在组织中的表达[D]. 罗丽丽. 吉林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