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应用米非司酮应重视随访(论文文献综述)
卢周彤[1](2021)在《除膜逐瘀汤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除膜逐瘀汤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疗效,以期寻求临床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方法,并总结导师的临床经验。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进行药流,妊囊排出后予除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进行药流。观察、随访患者的药流完全流产率、药流后阴道出血情况、月经复潮情况,以及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6例患者,其中有64例病人完成了临床观察,试验总完成率为96.9%,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有2例患者未随访到药流后月经复潮情况,无患者因不耐受药物而脱落。2.药流完全流产率比较:治疗组为87.1%,对照组为63.6%,治疗组与对照组药流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5),治疗组药流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故除膜逐瘀汤在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上有显着疗效。3.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比较:治疗组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长平均为12.55±3.01天,对照组为14.94±2.84天,从研究结果得知,治疗组总体阴道出血时长较对照组短(P=0.002﹤0.05);说明除膜逐瘀汤可以有效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4.药流后阴道出血量比较:阴道出血量根据阴道出血记录卡(根据PBAC法制定)计算阴道出血积分,治疗组阴道平均出血积分为45.35±3.352,对照组为47.67±4.329;除膜逐瘀汤可减少药流后阴道出血量(P=0.018﹤0.05)。5.药流后月经复潮时间对比:治疗组药流后月经复潮时长较对照组短(P=0.047<0.05);除膜逐瘀汤可缩短药流后月经复潮时间。6.药流后月经复潮量对比:复潮月经量少于平时经量者治疗组有8例,对照组有10例;相当于平时月经量者治疗组有20例,对照组有17例;多于平时月经量者治疗组有3例,对照组有4例;除膜逐瘀汤对药流后月经复潮量没有显着影响(χ2=0.608,P>0.05)。7.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血、尿、粪常规、肝肾功及心电图检查等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两组治疗方法均具有安全性。结论:除膜逐瘀汤能够有效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安全有效。同时在缩短药流后患者月经复潮时间有显着疗效,对药流后复潮月经量没有显着影响。
王袁[2](2020)在《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及术后复发相关研究》文中指出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对于症状严重的妇女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仍是手术,追踪术后病理,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Cellular uterine leiomyoma,CUL)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它是特殊子宫肌瘤中最常见的亚型,占特殊子宫肌瘤的95.45%。临床症状与普通子宫肌瘤症状类似,可导致月经异常、腹部包块、腹痛、流产等症状,给女性造成极大的困扰。远期随访,子宫肌瘤的术后复发率接近50%,约1/3的患者最终需要再次手术治疗,CUL则更易复发。CUL为交界性肿瘤,有恶性潜能,有术后易复发、转移等特点。因其临床表现难以与普通子宫肌瘤鉴别,临床医师对它认识不足,临床治疗常常忽视它交界性肿瘤的性质,当作普通子宫肌瘤处理,导致术后快速复发,甚至恶变。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索CUL的临床特点、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米非司酮、诺雷得预防CUL术后复发的疗效,增强临床医生对CUL的认识,为CUL术后用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0.01.01至2019.12.30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三所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349名CUL患者的临床资料,另外收集到这期间确诊为普通子宫平滑肌瘤(Ordinary uterine leiomyoma,OUL)患者432例,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 leiomyosarcoma,ULMS)患者31例,分析CUL患者的年龄构成、临床表现、术前贫血情况、手术方式选择等临床特点,比较CUL与OUL、ULMS临床特点的差异。2、收集2010.01.01至2019.09.30在以上三所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且排除肌瘤残留的CUL患者127例。通过电话、微信、门诊复查等方式随访患者肌瘤的复发情况,分析CUL患者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临床特点的差异及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3、收集2010.01.01至2018.04.20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CUL患者75例,按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探究米非司酮、诺雷得预防CUL术后复发的疗效。研究结论:1.CUL高发于育龄期,绝经后发病率下降,其中40-49岁发病率最高。CUL的临床症状以月经异常最为常见,无症状查体发现肌瘤次之。超过1/3的CUL患者出现术前贫血,其中中重度贫血占贫血发生的56.6%。临床上CUL患者的手术处理以子宫肌瘤剔除术为主,选择腹腔镜手术较多。2.CUL与OUL的临床特点相比,CUL的平均发病年龄较OUL小,但其肌瘤的最大直径较OUL大。在孕产次、剖宫产史、肌瘤变性、肌瘤个数、术前贫血情况等特点两者无明显差异,通过临床特点难以鉴别两者。3.CUL与ULMS的临床特点相比,CUL的平均发病年龄较ULMS小。另外ULMS多产次及多孕次患者占的比例更大,术前血清CA-125异常升高的患者更多。较多CUL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查体发现肿瘤,而大部分ULMS因出现各种症状就诊,其中ULMS更易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症状。两者在剖宫产史、肿瘤最大直径、术前贫血情况等特点无明显差异。4.CUL术后复发组多个肌瘤及肌瘤最大直径大于50mm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复发组,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在年龄、孕产次、肌瘤变性、术前贫血情况、手术方式等特点无明显差异。肌瘤个数是CUL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肌瘤个数越多CUL术后越容易复发。5.从短期和长期疗效观察,CUL术后使用米非司酮、诺雷得不能降低肌瘤复发概率,且使用药物存在一定副作用。因此,不推荐CUL术后使用米非司酮、诺雷得预防肌瘤复发。
马雪燕[3](2020)在《影响输卵管妊娠患者再妊娠的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治疗方式对患者再妊娠的影响,同时探讨影响输卵管妊娠患者再妊娠情况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被诊断并完成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选取随访成功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内容包括患者有无生育要求,避孕方式(输卵管结扎/工具避孕/药物避孕),是否再怀孕,是否为辅助生殖,再怀孕的时间,是否再次发生异位妊娠,再发生异位妊娠的时间。结合患者目前的生育状态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再妊娠的影响,同时探讨影响输卵管妊娠患者再妊娠情况的主要因素。结果1随访成功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共179例,其中自然妊娠患者65例,再次异位妊娠患者24例,未妊娠患者90例。2影响患者再次自然妊娠因素分析:自然妊娠患者实施保守治疗的比例高于无自然妊娠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保管手术治疗的比例高于无自然妊娠患者,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妊娠患者的年龄、孕次、产次、治疗前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度、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术中有盆腔粘连、对侧输卵管形态异常患者的比例均明显低于无自然妊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停经天数、阴道出血天数、腹痛天数、治疗前血HCG值、治疗前超声提示腹部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有无胎囊回声、以及术中盆腹腔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有无联合MTX、术中有无输血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次(P=0.024)、术中对侧输卵管情况(P=0.048)、治疗方式(P=0.035)是影响患者发生自然妊娠的独立因素,孕次越少、对侧输卵管形态正常、保守治疗的患者再次自然妊娠的可能性增大。3影响患者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因素分析:再次异位妊娠患者实施保管手术的比例高于无再次异位妊娠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手术治疗的比例高于无再次异位妊娠患者,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异位妊娠患者年龄、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患者的发生率、以及术中有盆腔粘连、对侧输卵管形态异常患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无再次异位妊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次、产次、停经天数、阴道出血天数、腹痛天数、治疗前血HCG值、治疗前超声提示腹部包块直径、子宫内膜厚度、盆腔积液深度、有无胎囊回声、以及手术时间、盆腹腔出血量、术中有无联合MTX、术中有无输血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盆腔粘连情况(P=0.020)、治疗方式(P=0.048)是影响患者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独立因素,有盆腔粘连史、保管手术治疗的患者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可能性增大。结论1输卵管妊娠患者经保守治疗后自然妊娠的几率高于手术治疗的患者;2保管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再次发生异位妊娠几率高于切管手术患者;3患者孕次越少、对侧输卵管形态正常则再次自然妊娠的可能性增大;4有盆腔粘连史的患者,发生重复异位妊娠的可能性越高。图 0 幅;表 20 个;参 146 篇。
刘金秀[4](2020)在《加味内异停方干预寒湿瘀阻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加味内异停方治疗寒湿瘀阻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治疗前后血清CA125、IL-6及补体C3、C4水平变化的比较,探讨慢性盆腔痛的免疫炎症相关性;阐明加味内异停方通过干预盆腔微环境,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作用机理,为指导本病的临床治疗及预防疾病进展演变等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01月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妇科门诊,中医证型诊断为寒湿瘀阻证,西医诊断为慢性盆腔痛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加味内异停方口服,对照组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两组均经期停药,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盆腔疼痛情况、相关伴随症状、妇科检查、血清CA125、IL-6及补体C3、C4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两组的盆腔疼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经组内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两组的CA125、IL-6水平,经组内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逐渐升高恢复正常,经组内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组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疗效相比,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两组组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体征疗效相比,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0%,两组组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内异停方治疗寒湿瘀阻型慢性盆腔痛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同桂枝茯苓胶囊相比,其在改善患者盆腔疼痛、相关伴随症状、体征、血清CA125、IL-6及补体C3、C4水平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且用药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运用。
朱亚兰[5](2020)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abdomirml myomectomy,TAM)治疗子宫肌瘤的一般情况、围手术期特点、子宫肌瘤残留率、5年累计复发率、症状改善情况及妊娠结局,来比较LM及TAM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LM治疗子宫肌瘤的优越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从而为临床提供选取合理手术治疗方式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地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同期行LM或TAM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为依据,筛选出35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两组一般情况、围手术期特点、子宫肌瘤残留率、5年累计复发率、症状改善情况及妊娠结局作为观察指标,使用SPSS 22.0软件对观察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比较LM组和TAM组患者年龄、盆腔手术史、术前存在不适症状比例,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LM组术中剔除的最大子宫肌瘤直径小于TAM组中最大子宫肌瘤直径,LM组中最大子宫肌瘤直径的最大值为15cm,TAM组中最大子宫肌瘤直径的最大值为25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组单发与多发肌瘤比例分别为54.4%、45.6%,TAM组单发与多发肌瘤比例分别为23.5%、76.5%,LM组的多发肌瘤比例明显低于TAM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组和TAM组残留率分别为12.6%、8.0%,对于剔除肌瘤数目≥4个者,残留率分别为8.3%(2/15)、0%(0/9),但比较两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组手术时间短于TAM组,LM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组与TAM组术中盆腔引流管放置率分别为11.2%、17.6%,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剔除肌瘤数目≥4个者,LM组与TAM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盆腔引流管放置率比较,两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组与TAM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6%、7.1%,对于剔除肌瘤数目≥4个者,LM组与TAM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2/27)、10.0%(4/40),两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与TAM组,LM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T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组术后症状完全改善率为91.8%、妊娠成功比例为73.3%、5年累积复发率为30.5%,TAM组术后症状完全改善率为97.1%、妊娠成功比例为62.5%、术后5年累积复发率为34.1%,两组5年累积复发率、症状完全改善率及妊娠成功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剔除肌瘤数目≥4个者,LM组与TAM组5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58.3%(7/12),44.4%(4/9),两组差异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期均未发生瘢痕子宫破裂。结论:1.TAM与LM治疗子宫肌瘤均是安全、有效的。2.LM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对腹腔干扰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势。3.LM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症是可以适当放宽的。4.LM不能完全替代TAM,TAM的适应证比较广泛,具有可剔除的子宫肌瘤直径较大、剔除的肌瘤数目较多等优势。5.肌瘤数目可能是影响临床疗效的风险因素,可进一步设计临床实验进行研究。
陈狄麟(Chan Dick Lun)[6](2019)在《近15年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及临床疗效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以循证医学系统分析的方法,配合META分析以及用药规律分析,全面地评价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在科研设计、实施过程、疗效评价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现状和存有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临床研究水平、文献质量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及纳入标准以医学期刊发表的有关传统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试验使用随机对照设计的方案,如使用抛硬币或以计算机产生随机号的方法,或试验提及“随机分组”等字样;(2)治疗效果标准采用总有效率、子宫与子宫肌瘤体积的检测、性激素变化等作为疗效指标,并有统一的疗效标准;(3)试验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子宫肌瘤的患者;(4)研究干预措施:以中药制剂(单味药、中成药、汤剂等))与西药组、其他中药或中成药、安慰剂或空白组等对比,以及中药配合特定治法与单用其治法的对比的文献,给药途径不受限制。2.检索策略透过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MEDLINE、EMBASE等外文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检索文献。检索年限范围定为2004-2018。以主题词为文献检索的主要途径。中文主题词的主要条件为:子宫肌瘤;干预措施的主题词:中医,中药,中成药;研究方案设计的中文主题词为:“随机”,“空白”,“对照”;英文主题词的主要条件为:“fibromyoma uteri”,“uterine leiomyoma”,“uterus myoma”;干预措施的英文主题词为:“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Chinese patent medicine”,“medicine complementary”;研 究 方 案 设 计 的 英 文 主 题 词 为:“randomize”,“placebo”,“control”。3.方法学评价遵循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DME)方法的原则,制订规范统一的《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系统评价表》,由两位评价人员阅读全文,并按照统一的评价表独立对所有研究试验进行评阅。若双方存在分歧,则两位评价者再深入研究或邀请第三方辅助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Jadad评分量表对文献作出随机序列的产生、随机化隐藏、盲法、撤出与退出4部分的质量评分。每部分的积分根据标准订为0-2分,总积分为0-7分。1-3视为低质量研究,4-7分视为高质量研究。同时,对文献的一般情况、随机方法、盲法的运用、分配隐藏、组间均衡性、不良反应、失访、统计学方法、结论推导等方面作出描述性的分析。4.统计分析本研究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创建数据库,并录入和管理有关数据。Meta分析利用Cochrane平台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协助完成系统评价的分析计算过程。如果分析指标是二分变量,则应将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用作合并统计量;如果有必要分析数值变量,则采用均数差值(mean difference,MD)为合并统计量。对各实验结果作出异质性检验,如果存有异质性,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model)表达。反之则使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表达。结果:通过搜索各个数据库,最初获得原始856篇文献,剔除重复文献212篇,留下644篇,在阅览了题目及摘要后,剔除其他疾病21篇,留下623篇,仔细阅读全文后,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后纳入126篇,均为中文文献。近年来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量呈增加的趋势,在纳入的126篇文献当中,有56篇文献(44.4%)发表于2016至2018年之间。基金支持有2篇(1.6%),无一篇多中心研究者。文献中38篇(30.2%)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没有作出具体描述;84篇(66.7%)提及“随机”等字眼,未对其方法作出详细描述。只有一篇论文(0.8%)采用双盲法。本研究中的118篇文献(93.7%)的组间均衡性好。有37篇(29.4%)报告了每组不良反应的例数和症状,并作出统计学检验。仅得3篇(2.4%)文章提到失访。35篇(27.8%)提供了实际的检测统计量与P值范围;有90篇文献(71.4%)只给出P值的范围。126篇文献中,有40篇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并可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示,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在总疗效、降低血性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使用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胶囊结合米非司酮在总疗效,缩减肌瘤体积,降低血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独立使用米非司酮。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不大。宫瘤清胶囊结合米非司酮治疗本病在总疗效,缩减肌瘤体积,降低雌孕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独立使用米非司酮,在不良反应上宫瘤清胶囊结合米非司酮低于独立使用米非司酮。棱甲消症汤在总疗效和缩减肌瘤体积方面优胜于桂枝茯苓胶囊。本研究亦分析了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通过对药物药类、四性、五味及归经的的分析,可以得出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用药倾向,药类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方面以寒凉药多于平性药及温热药,归经以肝、心、脾为主。常用中药包括桃仁、赤芍、茯苓、三棱、当归、莪术、桂枝、柴胡、丹皮和牡蛎。结论:1.中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子宫肌瘤在总疗效,缩减肌瘤体积,降低血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西药,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2.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用药倾向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寒凉药多于平性药及温热药,归经以肝、心、脾为主;3.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将来在中药治疗肌瘤的研究中,应提高科研方法学质量。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的方法学质量不高,会削减其论证的力度,本系统评价仍未能够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立下确切的定论。展望未来学者要追求更高质量的研究,从而提高中医传统疗法在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推广中药在现今医学领域的发展。
贺雪爱[7](2018)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09—2016-09间灵宝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实施卵巢异位病灶剥(切)除术和盆腔粘连分离术。观察组49例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49例未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比较2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和妊娠率,而且复发率低,疗效满意。
祝娇,刘世杰[8](2016)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加用米非司酮治疗的必要性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咸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1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腹腔镜手术组52例(A组);联合治疗组64例(B组),术后3d用米非司酮片,1次/d,10mg/次,连续应用3个月。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结果随访率为98.28%(114/116),A组有效率为44.23%(23/52),B组有效率为60.94%(39/64)。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且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应用。
罗岚蓉,李坚[9](2015)在《人流不全的临床特点分析及生育情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人流不全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同时调查患者术后的生育及避孕情况。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07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5例人流不全病历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以及电话随访了解其生育情况及避孕情况。结果:人流不全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人流术后的异常阴道出血42例(42/55,76.4%)以及月经异常13例(13/55,23.6%),超声检查可以发现人流不全造成的宫腔内异常,但需要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的测定以及术后的病理来诊断人流不全。B超下的清宫手术能有效地清除残留的妊娠组织,术后均未再发现宫腔残留。人流不全的高危因素中主要的客观因素为子宫过度屈曲,占23.6%(13/55),主要的主观因素为宫颈扩张不够,占25.5%(14/55)。二次清宫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宫腔粘连,发生率为5.5%(3/55)。55例患者术后共随访到29例患者,有17例再次妊娠,其中11例妊娠分娩,6例选择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未发现人流不全二次清宫对生育的明显不良影响。无生育要求的妇女均有意识采取避孕方法来避免意外妊娠。结论:人流不全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手术后异常的阴道出血,通过结合尿或血的HCG检查以及B超检查,可以及时地发现人流不全。超声指导下清宫是治疗的有效办法。人流不全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要客观因素为子宫过度屈曲,主要主观因素为宫颈扩张不够。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手术采取超声指示下手术,能够有效地降低人流不全的发生率。人流不全二次清宫术后主要手术并发症为宫腔粘连,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患者,未发现明显生育能力的受损。但是对于避孕方法的选择,还需要更多的计划生育服务来帮助她们采取高效的避孕方法。
邹燕[10](2004)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卫生技术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有效性,包括与手术流产比较的有效性;药物流产适用的不同孕龄;药物流产不同剂量、不同用药方法和不同用药间隔时间对流产效果的影响。为需要选择药物流产的妇女提供最佳选择依据;为选择药物流产处理病人的医生提供临床决策证据;为国家修订药物流产指南提供当前可获得的最好决策参考。方法 全面检索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纳入所有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计算机检索9种数据库,手工检索10种杂志,并用Google等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文献;追查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至少由两位系统评价员独立作文献筛查、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不同意见请第三者裁决。Meta分析用软件Revman4.2完成,文献间经异质性检验(α=0.05),无异质性者采按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有异质性者,分析异质性原因,并用敏感性、亚组或随机效应模型处理。二分类变量用比值比(OR)表示;连续性变量用加权均数差(WMD)表示,二者均要计算95%的可信区间(CI)。结果 关于药物流产与手术流产比较的原始研究共有8篇、3348例纳入分析;不同孕龄比较纳入9篇、6122例;米非司酮不同剂量的比较有6篇、3575例;米非司酮分服与顿服比较纳入5篇、1934例;米索前列醇口服与阴道用药比较纳入11篇、3822例;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不同间隔时间比较纳入2篇、1609例。国外原始研究的质量高于国内文献。 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低于手术流产,OR值为0.18,95%CI为0.11~0.27;
二、临床应用米非司酮应重视随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床应用米非司酮应重视随访(论文提纲范文)
(1)除膜逐瘀汤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与诊断标准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1.6 伦理学要求的临床研究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治疗前可比性分析 |
2.1 64 例患者年龄比较 |
2.2 64 例患者停经天数比较 |
2.3 64 例患者孕次比较 |
2.4 64 例患者产次比较 |
3 64 例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
3.1 药流完全流产率比较 |
3.2 药流后阴道出血情况比较 |
3.3 药流后月经复潮情况对比 |
4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
5 安全性指标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1 西医对药流不全的认识 |
1.1 药流后异常出血机制探讨 |
1.2 药流不全的相关因素 |
1.3 西医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办法 |
2 瘀血与药流不全的关系 |
3 中医药提高药流流产完全率的方法 |
3.1 联合验方 |
3.2 联合自拟方 |
3.3 联合外治法 |
4 除膜逐瘀汤的组方原则及分析 |
5 除膜逐瘀汤方药的现代药理分析 |
6 除膜逐瘀汤提高药物流产完全率可能作用机理 |
7 选择米索前列醇口服组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
8 临床疗效分析 |
8.1 64 例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
8.2 64 例患者药流后阴道出血情况比较的分析 |
8.3 药流后月经复潮情况比较 |
9 安全评价及不良反应分析 |
10 存在问题 |
11 今后研究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及术后复发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 |
1.1 资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第二章 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术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 |
2.1 资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米非司酮、诺雷得预防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术后复发疗效的观察性研究 |
3.1 资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略缩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3)影响输卵管妊娠患者再妊娠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临床治疗 |
1.1.3 研究因素 |
1.1.4 随访观察 |
1.1.5 随访结局评价 |
1.1.6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影响输卵管妊娠患者再次自然妊娠的因素分析 |
1.2.2 影响输卵管妊娠患者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输卵管妊娠的主要治疗方式 |
1.3.2 输卵管妊娠的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再妊娠情况影响 |
1.3.3 患者的自身情况对其再妊娠情况的影响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异位妊娠的诊疗研究进展 |
2.1 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及诊疗过程 |
2.1.1 异位妊娠的发病相关因素及病理结局 |
2.1.2 异位妊娠的诊断 |
2.1.3 输卵管妊娠的治疗 |
2.2 输卵管妊娠治疗后的生育功能及影响生育能力的因素 |
2.2.1 手术治疗对生育力的影响 |
2.2.2 期待治疗对生育力的影响 |
2.2.3 药物治疗对生育力的影响 |
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4)加味内异停方干预寒湿瘀阻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祖国医学对妇人腹痛认识 |
1.1 古代医家对妇人腹痛的认识 |
1.1.1 病因病机 |
1.1.2 古代医家治疗经验 |
1.2 现代医家对慢性盆腔痛的认识 |
1.2.1 病因病机 |
1.2.2 现代医家治疗经验 |
2.现代医学对慢性盆腔痛的认识 |
2.1 病因病理 |
2.2 西医治疗 |
2.3 观察指标的意义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临床观察指标 |
2.3 疗效判定标准 |
2.4 统计学处理 |
3.研究结果和分析 |
3.1 可比性分析 |
3.2 疗效结果分析 |
3.3 安全性分析 |
4.研究结论 |
第三部分 讨论 |
1.慢性盆腔痛的立论依据 |
1.1 慢性盆腔痛的病因病机 |
1.2 慢性盆腔痛的治法 |
1.2.1 补虚为根本 |
1.2.2 祛邪是关键 |
1.2.3 个体有差异 |
2.方药分析 |
2.1 选方来源 |
2.2 组方分析 |
2.3 现代药理学研究 |
3.临床疗效分析 |
4.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LM组与TAM组术中情况分析 |
2 LM组与TAM组术后恢复情况分析 |
3 LM组与TAM组术后随访情况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近15年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及临床疗效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西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进展 |
1.1 概述 |
1.2 中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进展 |
1.2.1 病因病机 |
1.2.2 中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治则治法 |
1.2.3 子宫肌瘤的中医药治疗 |
1.3 现代西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进展 |
1.3.1 子宫肌瘤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2 宫肌瘤的西医治疗 |
1.4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系统评价 |
1.4.1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
1.4.2 系统评价的定义 |
1.4.3 近年有关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系统评价 |
1.4.4 本研究展开系统评价的重要性 |
1.5 小结 |
第二章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系统评价 |
2.1 研究对象 |
2.1.1 文献检索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方法学质量评价 |
2.2.2 《评价表》的内容 |
2.2.3 文献质量评价 |
2.3 研究结果 |
2.3.1 文献的一般情况 |
2.3.2 纳入研究文献中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
2.3.3 疗效评价标准 |
2.3.4 科研方案设计的质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确定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3.1.2 制定检索策略与筛选文献 |
3.1.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3.1.4 资料提取 |
3.1.5 统计分析(进行META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2.1 文献情况 |
3.2.2 不同中药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 |
3.2.3 不同中药或中药结合米非司酮与独立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 |
3.2.4 不同中药与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研究 |
4.1 文献一般情况 |
4.2 辨证分型、经典方剂、用药频数分析 |
4.2.1 辨证分型 |
4.2.2 经典方剂频数分析 |
4.2.3 用药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治疗子宫肌瘤的META分析结果、其临床意义及研究不足 |
5.1.1 合并的META分析结果 |
5.1.2 本研究META分析的不足 |
5.2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研究 |
5.2.1 活血化瘀为主 |
5.2.2 治疗子宫肌瘤须同时注重补虚 |
5.2.3 重视热邪、气滞、水湿 |
5.2.4 肝、心、脾、肾同治 |
5.3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文献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
5.3.1 文献的一般情况 |
5.3.2 样本含量的估算 |
5.3.3 方法学质量 |
5.3.4 随机化 |
5.3.5 盲法的运用 |
5.3.6 分配隐藏 |
5.3.7 组间均衡性 |
5.3.8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
5.3.9 疗效判定指标与疗效标准 |
5.3.10 不良反应报告及失访 |
5.3.11 统计方法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腹腔镜手术 |
1.2.2 米非司酮用法 |
1.3 效果判定标准[4]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观察指标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自觉症状 |
2.2 妊娠情况 |
2.3 血清水平 |
2.4 药物不良反应 |
3 讨论 |
(9)人流不全的临床特点分析及生育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临床资料 |
2.1一般资料 |
2.2统计方法 |
3调查结果 |
3.1诊断方法 |
3.2人流不全的临床表现 |
3.2.1人流术后异常阴道出血 |
3.2.2月经异常 |
3.3主要辅助检查 |
3.3.1尿HCG检查或血HCG检查 |
3.3.2 B超检查 |
3.4治疗 |
3.4.1 B超下清宫术 |
3.4.2药物治疗 |
3.5人流不全的高危因素 |
3.5.1宫颈条件欠佳 |
3.5.2宫颈扩张不够 |
3.5.3子宫过度屈曲 |
3.5.4子宫位置检查错误 |
3.5.5子宫腔形态异常 |
3.5.6稽留流产 |
3.5.7妊娠物的位置异常增加手术的难度 |
3.6清宫术后并发症 |
3.6.1宫腔粘连 |
3.6.2宫颈粘连 |
3.7生育情况 |
3.8避孕情况 |
4讨论 |
4.1人流不全的临床表现 |
4.2辅助检查的应用 |
4.3人流不全的处理 |
4.4人流不全的高危因素 |
4.5二次清宫术后的生育能力 |
4.6二次清宫术后避孕情况 |
4.7其他 |
5结语 |
(10)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卫生技术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第一部分 药物流产有效性 |
第二部分 药物流产安全性 |
第三部分 人工流产经济学 |
第四部分 药物流产社会适应性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药物流产有效性 |
第二部分 药物流产安全性 |
第三部分 人工流产经济学 |
第四部分 药物流产社会适应性 |
第一部分 药物流产有效性评价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药物流产安全性评价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人工流产经济性评价 |
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药物流产社会适应性评价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四、临床应用米非司酮应重视随访(论文参考文献)
- [1]除膜逐瘀汤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观察[D]. 卢周彤.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及术后复发相关研究[D]. 王袁.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3]影响输卵管妊娠患者再妊娠的因素分析[D]. 马雪燕.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7)
- [4]加味内异停方干预寒湿瘀阻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金秀.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比较[D]. 朱亚兰.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6]近15年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及临床疗效系统评价[D]. 陈狄麟(Chan Dick Lu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7]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观察[J]. 贺雪爱.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02)
- [8]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评估[J]. 祝娇,刘世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90)
- [9]人流不全的临床特点分析及生育情况调查[J]. 罗岚蓉,李坚. 中国工程科学, 2015(06)
- [10]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卫生技术评估[D]. 邹燕. 四川大学, 2004(11)
标签:药流论文;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论文; 米非司酮论文; 阴道出血论文; 怀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