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中的信用演化与信用深化

虚拟经济中的信用演化与信用深化

一、虚拟经济中的信用进化与信用深化(论文文献综述)

马津润[1](2020)在《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文中认为与传统金融不同,共享金融的内涵要从经济与伦理两种维度去理解。从经济层面看,全球金融资源一直处于稀缺的状况,而共享金融以所有权让渡的方式,使得民众可以通过低门槛的方式参与到金融活动中,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从经济效率的意义讲,在共享金融模式下,处于闲置的资源所有者通过有偿让渡资金的使用权,获得了利息收入的同时,资金使用者也通过他人的限制金融资源获得了收益,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率。从伦理层面看,共享金融提升了人们生活自由度,促进了金融大众化目标的实现,促进了金融领域中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卢德之先生认为社会共享的本质是多数人原则与社会公平,决定因素则来自一定的社会目的和制度。而在《共享金融—金融新形态》一书中,对于共享金融是这样理解的:共享金融就是通过信息与网络时代的金融技术与制度创新,构建以资源、要素、功能、利益共享为特征的金融发展模式努力实现金融资源更加有效、公平的配置,从而在促使现代金融均衡发展和彰显金融消费者主权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型发展。共享金融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与伦理意义。从实践上看,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和规模效应明显,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共享金融的蓬勃发展时期。共享经济催生的共享金融模式正在改变现有的和传统的金融模式。新的金融生态系统已经开始形成。包括增加和提升传统金融机构的共享服务业务,建立新的共享金融平台和机构。与以往以大客户、高资本群体为服务主体的金融机构不同,共享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广泛的消费群体。一般来说,由于缺乏金融资源、缺乏金融知识、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普通消费者无法安全、便捷地参与金融活动。共享金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降低了金融参与门槛,让普通消费者轻松享受共享金融服务,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途径。从伦理上看,共享金融的发展不仅是金融与伦理原则融合创新的结果,更是基于伦理视角对金融异化问题的反思与回应。与传统金融不同,共享金融从诞生之初就有深刻的伦理基础。共享金融真正实现了金融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共享性统一,无论是共享金融合约本身,还是共享金融活动所要达成的结果,都符合着共享性价值目标。共享金融的发展也是当下社会对经济正义原则呼唤的回应。在利益分配中,共享金融秉持着“利益共享”的理念,真正做到每一个参与金融活动的主体都能平等公正合法合理的享有自己应有的回报,这体现了经济正义中的分配正义。此外,共享金融的发展还促进了整个共享经济的正义发展,共享金融的出现加速了共享产业链的完善,在整个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式各样的共享平台开始出现,竞争在趋于合理化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公平的诉求。最后,共享金融的伦理性还体现在对经济金融活动的责权意识培养中。共享金融淡化了以往金融活动“嫌贫爱富”的特性,强化了每一个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责权意识,每个人既是金融活动权利的享有者,同时也是责任的承担者。然而,共享金融依旧是金融的一种现代理性形式的显现,其金融理性中利己秉性与资本专属性的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虽然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共享金融的发展予以归正,但是单纯依靠外部性的法律措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隐藏在共享金融内部的资本垄断性和独断性问题。同时,共享金融的发展主要依托于传统的金融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伦理悖论问题,如目标悖论、公正悖论和权利悖论。受金融资本的侵略性和垄断性的影响,共享金融的发展与最初的目标发生偏离,真正的共享性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因此,我们必须以辩证头脑来看待当下共享金融的发展,通过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中得到启示,深挖造成共享金融与目标发生偏离的金融资本独断性本质,通过对信用异化与虚拟经济异化的发现,认识造成共享金融一系列悖论的深刻根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悖论问题,在加强法律监管的同时,必须对共享金融的发展予以深刻的伦理反思与哲学追问。对于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不仅要从伦理视角对共享金融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伦理悖论进行认知,更要从实践方面解决这一发展问题。在中国,共享金融发展有着深刻的传统伦理精神支撑和制度优势。从传统的儒家“义利统一”文化价值观到现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从古代钱庄票号金融体系的建立到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完善,都为共享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共享金融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伦理悖论问题,不仅要从共享金融存在的正当性进行追问,更要从制度、政策、伦理和哲学视角中予以回答。作为人类在金融领域追求自由意志的结果,共享金融的发展首先要做到政策的道德哲学回归,即发展共享金融,要维护金融政策制定的基本道德观——正确财富观和利益观,客观公正、公平和诚信的行为准则,富有社会责权的社会制度以及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相统一的道德理性等等。其次,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导向,坚决杜绝资本主义“自利”“自私”价值观的盛行,防止共享金融出现“脱实向虚”走向。正确看待资本增殖本质,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导引下,使金融资本增殖导向金融的共享服务。最后,对共享金融伦理情操进行呼唤,做到共享金融工具向度与人本向度的统一,把握共享金融发展的平衡性,兼顾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发展,将共享金融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普惠大众的理念融合在一起。

靳永茂[2](2020)在《《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虚拟化趋向凸显,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逐渐呈现“倒金字塔式”,实体经济同虚拟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而其背后的直接动因同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密不可分。进入21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金融技术的革新,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多样性金融衍生品等高级虚拟资本形态不断被推出并运用于资本逐利,虚拟经济的无限扩张致使其远远脱离实体经济能够支撑的范围。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引燃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时至今日,全球经济依然未能彻底从那场危机阴影中摆脱出来。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思经济发展方式,并推出系列“再工业化”战略,意欲均衡经济结构,不过并未有效扭转经济结构的失衡状态,经济虚拟化及金融化趋向依旧快速推进,给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中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深究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及其危机后果的根由,追寻经济虚拟化趋向中世界经济有序发展的良策,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成为具有危机解释力及现实指导性的根本理论指引。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中,该理论揭示了虚拟资本的历史生成性,阐释了虚拟资本的内在蕴涵,赋予了马克思资本理论以新的说明,对虚拟资本扩张中经济发展走向展开科学预判,同时深刻剖析了虚拟资本形态中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缘由,该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方位。作为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伴随时代发展及虚拟资本形态的升级不断充实完善,并在虚拟资本多样化形态演进、虚拟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中诸如金融危机等问题的预防及应对中越发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代虚拟资本的发展状况虽然已全然不同于马克思所处时代,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所告诫的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所揭示的运行规律依然适用。我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指引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不能脱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指导,我国虚拟资本发展虽起步晚,但发展较快,虽存在发展局限及挑战,但具有鲜明的发展优势,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及金融事业的发展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根本指引下,结合我国具体经济及金融发展现实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论文对《资本论》中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借助文本分析法梳理经典文本中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理论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把控虚拟资本生成、存在、运行、发展及影响等整体脉络;透过视域融合法实现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理论定位及时代价值重塑;通过比较研究法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剖析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复发及运行机制和规律的优越性,彰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价值。论文遵循研究的多重性,借助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阐释,就其生成过程的历史性、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本质内涵的批判性、时代延续的发展性、现实指向的价值性等层面展开分析研究,通过“追溯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生成过程——梳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判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续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金融危机中的解释力——坚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我国虚拟资本发展中的根本地位”的逻辑推演,明晰研究展开的具体演进路径。论文旨在探究并梳理马克思《资本论》中蕴含的虚拟资本理论,展现理论对经济发展趋向的解释力及预判力,定位并论证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理论方位,加深对虚拟资本理论在资本主义危机实质的揭露及批判过程中作用的认知,强化对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运行规律的揭示进程中意义的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解读,从理论上论证其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性和价值性,为推进理论同现实实践的深度结合准备前提条件,并在不断丰富的现实基础上为推进理论的现代化(中国化)发展进程做出积极探索。同时,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厘清金融风险及危机存在和运作的内在机制,为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及危机提供理论支撑,有效推进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根本指引我国新时代市场经济推进中金融事业的发展方向。

尹秀娟[3](2020)在《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与现实社会并存的虚拟社会,一方面承载了现实社会的部分矛盾,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的发展困境和窘迫;另一方面也相对地独立于现实社会,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了形成了虚拟性、隐匿性、开放性等特点。作为人类发展空间的新拓展,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虚拟社会内部矛盾等成为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甚至是全人类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关于异化的主要思想,选取虚拟社会的个人主体在虚拟社会中的异化问题,作为切入点开展研究,显然是对这一背景下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自然回应。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正是在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思想的指导下,本文以虚拟社会生产资料的改变对生产方式的影响、虚拟社会实践对生产关系的影响、虚拟劳动对虚拟主体的影响作为研究的主要框架,以虚拟社会从萌芽、现阶段发展及可预见的未来发展情况作为暗线,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引领,研究了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主体对异化的扬弃、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点的未来虚拟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等核心问题,同时分章节地集中探讨了虚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虚拟社会的本质及主要特征问题、虚拟生存的价值及人类虚拟生存困境问题、虚拟社会中个人主体的异化问题、虚拟社会中虚拟主体异化的扬弃问题、以及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点的“后”虚拟社会中人的心智发展、数字劳动及人的进一步解放等问题。基于案例分析和互联网产业前景判断,在对“虚拟”条分缕析过程中,明确了虚拟社会形成的基础与条件,指出了虚拟社会的存在有其自身的规则外,它在本质上是人类用数字化的方式对现实社会的虚拟表述,是人类自身需要的技术表达。由于人类在自身发展中,还没有寻求到调节虚拟需要和现实需要矛盾的平衡机制,导致了主体发展必须面临的哲学困境、主体发展所陷入的时空困境、主体发展带来的精神困境、主体发展中的虚拟生存困境,进而产生了个体主体在虚拟社会的异化。个体在虚拟社会中异化的同时,也凸显出个体对虚拟生存的需要,彰显了虚拟生存的意义。扬弃虚拟生存中的出现的主体异化不仅需要个体在虚拟生存中强化对虚拟社会基本规则的尊重,也需要通过对虚拟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理环境、的治理来实现人的更大发展自由。而以人工智能为基本特点的后虚拟社会中,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推进人的心智发展,以及互联网共产主义的萌芽,都为人类超越虚拟提供了极大条件,为人类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极大可能。

马艳,杨培祥[4](2019)在《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互联网金融的叠加虚拟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特殊的"互联网空间",它将金融的运行"复制"到互联网虚拟空间,作为一个虚拟平台为金融的运行提供各种高效、快捷的服务,这一特性赋予了互联网金融契合广义虚拟经济的内涵与特征。究其根源,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创新的产物,不仅具有传统金融的虚拟性,而且叠加了互联网虚拟性,从而形成了叠加虚拟性。为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的叠加虚拟性进行研究,并提出要严格控制互联网金融的叠加虚拟性过度膨胀,防范互联网金融因叠加虚拟性导致的叠加风险,即金融风险与互联网风险叠加,从而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李杜若[5](2017)在《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动因与影响效应分析》文中指出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已经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截止至2016年底,市场存量规模超过六千亿元人民币,年度发行量近四千亿元人民币。然而,从2012年试点重启至今,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13年和2016年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都压到了“减速带”,增长速度突然放缓,发行量相比前一年甚至出现倒退。如果说2013年的减退还有试点期的政策影响作为解释,2016年的减退则更多体现出市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冷落。发行量上的减退是否说明信贷资产证券化已经丧失了对商业银行的吸引力?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信贷资产证券化可否在其中发挥一些积极作用?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本文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动因和影响效应展开分析。从银行为什么要进行证券化、到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给银行以及更大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和其参与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最终分析得出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可以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七个章节的论述,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资产证券化的国际实践进行比较剖析,深入探讨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特点和实践中观察到的一些潜在问题。针对我国的实践情况从商业银行动因和基于银行稳健性视角的作用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扩展讨论视角至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中的其他参与者的影响效应,并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前景和作用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基础理论和文献回顾。本文的主要学术贡献集中在第三至第七章。在第三章中本文梳理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阶段和监管政策变迁,对最新的市场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通过横向的国际比较,本文发现,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在证券化产品品种、产品结构、基础资产构成、交易机制、法制法规等方面都同欧美等发达金融市场中的资产证券化实践有所不同。金融市场体系和银行日常经营状况也都较为不同。本文总结出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一些中国特色并观察到,我国的商业银行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热情度存在疑问。具体来讲,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存在四个动因假说:流动性假说、盈利性假说、风险管理假说、监管资本套利假说。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中,资产证券化主要作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补充工具而出现并发展壮大。但是,我国金融市场中流动性一直相对较为宽裕,商业银行可能不会从流动性方面考虑进行证券化。但是,在利率市场化挤压商业银行利润空间的环境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盈利性改善效应可能会对商业银行构成吸引力。因此,本文在第四章对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展开更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在于改善盈利性和实现监管资本套利,没有证据显示商业银行是基于提高流动性的目的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在观测期间内,资本充足情况不佳、经营效益较差的银行和流动性较好的银行都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一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前述研究假设:商业银行将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改善盈利性的工具,所以那些效益较差的银行进行了更多的证券化,希望借此来拓展盈利渠道、扩展业务范围、优化营收结构等;基于多个子样本的研究也发现,在2013年末监管层面放宽发起银行的风险自留要求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资本套利行为开始出现,一些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进行了更多的证券化,可能寄希望于通过证券化改变自身的风险资产组合构成,达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效果。至于为何流动性较好的银行也进行了更多的证券化,本文认为,可能是受到银行试点期间一定的监管导向和审批倾向的制约而形成的一种反常现象,同现行实践阶段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下银行流动性充裕也可能有一定关系。在动因分析之后,分析方向转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动因和影响效应是互相匹配的,商业银行寄希望于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达到的目的就是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但是与此同时,其他一些银行经营中至关重要的变量也被改变。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主动改变了自身的资产组合构成,直接改变了其风险承担属性。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下行压力较大,优质资产稀缺,考虑到证券化后难以获得更优质资产做补充,商业银行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的积极性会降低。据此推论,在现行条件下继续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继续在第五章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银行风险种类繁多,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稳健性指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是依商业银行规模大小而变化的:对大银行有一定的风险分散效应,对小银行则恰恰相反,会负面影响银行的稳健性。这一结论验证了本文的假设,即一些银行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热情不足的情况可能是基于风险管理方面的考虑: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负面影响自身的稳健性。考虑到信贷资产证券化并不是独立存在于金融市场中,基于微观银行视角的研究必须被拓展到中观的金融市场的视角内才可以更全面地看待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其他潜在影响效应。本文在第六章中继续就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三个主要参与者:银行业、融资者、投资者展开讨论。尽管银行并不是基于补充流动性考虑进行的证券化,但是证券化的确会给银行带来额外的流动性补充。这种流动性补充效应,又会传导至融资者和投资者两端。所以,基于银行业的视角,从流动性出发,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在经济周期中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信贷资产证券化有益于市场更好地匹配融资者的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投资产品选择。针对我国经济现在经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助力“三去一降一补”的前景进行讨论。最后,本文基于国际经验比较、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动因研究和影响效应研究做出结论,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对理想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提出规划,并以设计一条通往理想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路径为出发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规模必须被继续推进扩大,应当从原则上允许商业银行以风险分散为目的进行证券化、努力提升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吸引力、引入更多投资者。其次,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机制亟待完善,具体的政策选择包括市场的互联互通、搭建做市机制、探讨进一步增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流动性,构建定向的政府支持机构等。最后,应当积极探索更多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产品种类。另外,信息披露机制必须确保有效和透明,相关的税收机制也需要加以明确。

陈奇超[6](2016)在《基于演化范式的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它使全世界的经济发生了严重的衰退。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公布了《金融危机调查报告》,报告认为,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首要原因是社会普遍缺失对人性弱点的问责机制。2010年,C.M.莱因哈特和K.S.罗格夫撰写了《这次不一样:八百年金融危机史》一书,将历史上历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到人的本性,书中指出人的贪婪与破坏性的原动力总会在一个时期后突破理性的控制,能量在被破坏性地释放之后,才会回归于相对的宁静与繁荣。本文正是在上述的背景下开始了对金融危机理论的探讨,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导致金融危机的人性的弱点是什么?它们的内在机制又是什么?该如何进行干预?本文在研究导致金融危机的人性的弱点及其内在机制的过程中发现,演化范式的思想和方法比较适合研究上述的问题。演化范式主要借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思想,并且融合了神经经济学、认知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以更接近客观实际的、动态的分析方式来分析和理解经济活动和金融活动,找到经济活动和金融活动的内在机制。演化分析属于模糊分析范畴,它无法准确预测经济系统的运行,也并不试图为经济系统运行轨迹提供定量描述和预测,而是依据生物进化的思想建立一种科学观察和理解经济系统运行逻辑的全新的分析框架。本文尝试基于演化范式来分析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同时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实际地理解金融危机形成的内在机制,并从中找到干预金融危机的办法。用演化范式来分析金融危机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第一章金融危机形成的理论及研究文献述评。首先,以代表金融危机发展进程的四种类型——外债危机、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和系统性金融危机——为线索,梳理了代表性金融危机形成的理论,并对其不足进行评论。其次,以金融系统层级的四种角度——行为主体、金融工具、金融制度和金融环境——为线索,梳理了金融危机形成的研究文献,并对其不足进行了评论。第二章演化范式对金融危机形成理论的借鉴。首先介绍演化范式的由来和发展,其次介绍了演化范式的基本假设和主要方法,然后介绍了演化范式的分析框架,最后分析了演化范式在行为主体假设和分析方式上对金融危机形成理论的补充作用。第三章金融危机形成机理:演化范式的理论分析。首先,文章分析的是金融危机形成的遗传机制,结合经济人假设得出经济和金融活动的生物性基因是行为主体的决策模式,结合丹尼尔·卡纳曼的双系统决策模型(人类的大脑中拥有一个高效的特定的自动决策系统和一个相对低效的普适的受控决策系统共同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得出行为主体的现实决策模式是双系统决策模式,基于双系统决策模型进一步推出金融危机形成的生物性基因是非理性决策模式,结合纳尔逊和温特的思想得出金融危机形成的社会性基因是非理性决策惯例。然后,分析了金融危机形成的变异机制,结合纳尔逊和温特的思想得出金融危机形成的变异机制就是非理性决策惯例的转型。最后,分析了适者生存的择优进化机制,创建了金融危机形成的演化模型,该模型既反映了金融危机形成的诱致性因素——非理性决策惯例,又反映了金融危机形成的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相互转换和共同演化的动态循环机制,并按照此模型演绎了金融泡沫形成和金融泡沫崩溃的演化机制和演化过程。第四章金融危机形成机理:演化范式的案例分析。本章分别列举了由遗传基因诱致的金融危机不断复制的案例、由基因变异因素诱致的金融危机类型不断变换的案例、由择优进化因素诱致的金融危机救助、纠偏、防范的案例,进一步验证金融危机的演化机理。虽然人类会在每次危机后都会制定新的危机防范措施,但由于存在难以克服的非理性的遗传基因及基因变异,新的金融危机仍会爆发,人们也会不断地积累经验,克服弱点,在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中不断发展进化。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首先,对金融危机形成的演化分析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非理性决策模式是诱致金融危机形成的重要因素,非理性决策模式的生物性特征决定了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非理性决策惯例是非理性决策模式的社会性表现,非理性决策惯例来自于金融系统的过度刺激,不同金融系统的刺激方式衍生出不同的金融危机类型,完善稳定的经济和金融制度是防范金融危机形成的有效机制等结论。然后,提出了增加金融活动中非理性决策和行为的预警信号,市场与政府二元调节机制优化组合的制度化解决方案,完善制衡市场和政府非理性决策和行为的金融监管制度等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是:第一,建立了金融危机形成的演化分析模型,该模型较好地揭示了金融危机形成的内在机制,反映了金融危机形成的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相互转换和共同演化的动态循环机制,为更接近实际地理解金融危机形成的动态机制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时,以双系统决策模式作为逻辑起点的演化分析模型可以将以"理性人"为逻辑起点的新古典经济学和以"有限理性"或"非理性"为逻辑起点的非主流经济学融为一体。第二,基于双系统决策模型推出了金融危机形成的生物性遗传机制,即非理性决策模式,为金融危机形成的非理性诱致因素找到了更为科学的内在机制;同时,基于非理性决策模式的生物性特点得出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结论,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金融危机;第三,提出了增加金融活动中非理性决策和行为的预警信号,市场与政府二元调节机制优化组合的制度化解决方案,完善制衡市场和政府非理性决策和行为的金融监管制度等对策建议。

刘洋[7](2015)在《金融危机研究 ——基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100年,到上世纪末的全球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万亿美元,是上世纪初的近500倍。在科技飞速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然而同实体经济的发展比较而言,虚拟经济无论在规模上还是速度上都要更胜一筹。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为标志,美元彻底与黄金脱钩,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放松了对资本的管控,国际资本流动速度加剧,金融改革创新深化,虚拟经济的扩张愈加迅速。伴随着虚拟经济的扩张,股票、证券等虚拟资产在社会财富的比例中日益加大,虚拟经济已经不再依附实体经济而发展,而是逐渐脱离实体经济,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和运行规律。但是随着经济虚拟化的进程,金融危机出现的频率和破坏力也日益加剧,如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91年的日本金融危机、94年的墨西哥货币危机、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等,这些始于虚拟经济系统的不稳定而产生的金融危机给当事国乃至整个地区、世界的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它们的经济陷入长期的停滞乃至倒退。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损害已经引起政府、金融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本文试图从虚拟经济监管、金融的脆弱性、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背离性、虚拟经济内生波动性等几个方面探讨在经济虚拟化形势下的金融危机问题。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结合,对该问题做出了概括研究。根据以上研究方式,全文设置为7大部分,各个部分主要内容概括为:第一部分是绪论。重点研究了文章课题的时代背景、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国际国内的研究情况,本论文的基本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虚拟经济理论和金融危机理论的提出及其界定。本章首先对虚拟经济含义的发展做出了概括与研究,其次对金融危机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部分,研究了金融危机和虚拟经济波动性的联系。首先概括了虚拟经济波动性的理论模型,然后阐述了其主要特征。其次研究了金融体系受到波动性的影响情况。最后结合美国的经济数据对二者之间的互相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本章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虚拟经济波动性是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正是由于波动性是虚拟经济内生的、无法避免的,因此虚拟经济的常态就是不稳定。第四部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相背离,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一部分最开始研究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背离的内部原理与动因,接下来阐释了这种背离对虚拟经济稳定性产生作用的机理与方式,二者的背离从宏观层面上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维持恰当比例时,他们是同步发展,互相促进的。然而,如果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发展,规模过于膨胀时,则会增强自身的不稳定性,同时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五部分,金融危机和金融部门脆弱性的关联。虚拟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金融部门,由于前者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部门均获得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壮大,然而当虚拟经济规模不断拓展,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也在加剧。相比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金融脆弱性是在微观层面上对金融系统造成影响。本章首先探讨了金融脆弱性的各种理论,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索脆弱性产生的根源,进而研究了金融稳定性的评定标准。最后,深入探讨了金融产业受到经济虚拟化的不利影响与作用。第六章,金融监管。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迅速扩大,尤其是今天虚拟经济的规模已经远大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稳定性对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所以有必要对虚拟经济的发展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而金融部门是虚拟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虚拟经济的监管很多时候直接体现在对金融部门的监管上。本章从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在次贷危机前后金融监管政策的改变,并结合我国的金融监管政策,来对虚拟经济监管问题进行探讨。第七章,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如何保障虚拟经济体系尤其是金融部门的稳定,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第八章,本章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论述了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将虚拟经济波动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和金融脆弱性等三个方面结合起来研究它们在经济虚拟化的形势下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并研究探讨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对金融系统进行监管:1.本文建立了经济虚拟化视角下的金融危机研究架构,在文章的第3-5部分分别探讨了虚拟经济的波动性、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背离以及金融的脆弱性,由虚拟经济内生的波动性和宏观,微观三个层面论述了对它们对金融危机产生作用的原因和机理。第一,对金融系统稳定性产生影响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虚拟经济的波动性。第二,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背离在宏观层面上影响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第三,金融脆弱性在微观层面上影响了金融系统稳定性。最后,结合了上述三个方面,以美国和中国在次贷危机后的金融制度变革研究了金融监管问题。2.本文将虚拟经济波动性作为影响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根本因素进行研究,在以往的同类研究中,总是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对金融系统的影响作为研究重点,但是往往不够深入。本文认为虚拟经济波动性是造成金融稳定性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内在基础,因此对虚拟经济波动性问题的成因和其对金融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3.探讨了次贷危机前后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并将其与中国的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对比。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其虚拟经济规模是最为庞大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同时在这次次贷危机中,美国也是受损最严重的。所以通过比较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在次贷危机前后的变革,可以对虚拟经济的最新趋势进行研究。在对美国金融监管制度进行研究的同时,将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与其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长处和不足之处。

黄忠武[8](2015)在《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各国虚拟经济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全球虚拟经济整体膨胀速度已经大大超出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危机一触即发,然而与此同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且越来越大。虚拟经济的概念是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衍生而来,与实体经济相对的一个概念,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将形成泡沫经济。最基础的虚拟经济形式有票据、债券和股票,随着金融的不断创新,新的虚拟经济形式不断出现,比如期权、期货、现货等等,也包括近几年出现的比特币和电子货币等;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几乎不存在虚拟经济,然而随着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的虚拟经济获得了长久的发展,在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足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然而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余韵未了,谈起它不少人依然胆寒,以史为鉴,我们应该总结过去发展中的经验以及教训;结合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实际,借鉴其它国家虚拟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尤其是美国,吸取其失败的教训,以期更好的发展中国经济,早日实现中国梦。

苏建军[9](2014)在《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 ——理论分析及中国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许多经济学家建立多种模型分析了金融、分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既有文献仅研究两两之间关系,而对三者之间及金融发展与分工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鲜见,尚存一个系统研究和检验三者关系的学术研究空间。纵观当前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石油输出国除外),无一不拥有强大的金融系统和完善的产业分工体系。就中国而言,30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惊奇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的投入和产业结构体系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本投入和产业结构体系形成,在很大程度上由金融系统和分工发展水平决定的。由此可见,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有着某种紧密的关联关系。那么,对中国来说,金融发展与分工对经济增长产生怎样的影响,其产生的机制与途径又是什么?金融发展与分工之间是否具有积极的互推作用?……等等。研究这些问题,不仅是相关理论拓展所需,也是实践指导所需。本文拟从理论分析、指标测度、实证检验、理论阐释和政策建议等方面,对这个新主题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从静态收益和动态效应两个角度,分析了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接着在古典理论、金融功能理论和AK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深入分析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劳动分工理论的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为实证检验提供可行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和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对中国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关系及传导效应进行了检验。本文得到如下的结论:第一,理论分析我们发现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的作用机理是,在存在金融因素的经济系统中,商品交易效率与金融系统贷款效率共同对分工深化和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金融系统不仅推动了分工的演化进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也从分工中获得了好处。金融系统通过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等途径影响长期经济增长,而分工则催生劳动专业化和技术进步不断创新,进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第二,从全国层面的检验看,经济增长受金融的推动效应明显,且两者互为促进因素。长期看,金融发展对分工水平的提升作用显着,而短期内,分工与金融发展互相促进。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发展的贡献度远高于分工水平所发挥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传导效应表明,资本、劳动投入、储蓄率、储蓄转化投资率及资本配置率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显着传导途径。分工仅通过储蓄转投资这条传导途径对经济增长发挥促进作用。交易技术和交易制度是金融发展与分工水平之间的显着传导途径。第三,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和分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十分显着,但不及中西部地区,而在东北地区分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传导效应表明,在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主要通过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两条途径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传导效应,而分工的传导效应不明显。在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为资本和资本配置率,而分工则为资本投入和高储蓄两个途径。在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和分工通过资本、劳动、技术、储蓄和资本配置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未发挥出来,潜力很大。在东北地区,金融发展通过资本、技术进步、储蓄率和储蓄转投资率四个途径发挥传导效应,而分工仅为储蓄转投资途径。第四,本文从金融发展和分工两方面对金融发展、分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进行了理论阐释。本文认为,一是金融发展政策、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的不同导致了金融发展出现区域差异,从而影响了区域产业分工的发展,进而对经济增长差异产生重要的影响;二是金融分工差异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出现结构性失衡;三是区域交易效率演进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根源之一;四是分工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根本经济动力,分工深化的差异促使产业集群区域分布呈非均衡发展,因而导致其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也不同。本文的创新表现在:一是建立了一个引入金融发展的分工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揭示了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及传导途径。二是从分工和金融两种视角分析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关系,并从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检验了三者之间的直接影响与传导效应。三是构建了金融发展、分工、交易技术和交易制度的新指标,结果表明新指标获得了更强的解释力。

王修祥[10](2014)在《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资本市场是由多层次资本市场构成的市场体系,其发展状况取决于法律制度设计与建设的成败。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设计和建设主要依靠从域外引进并“嵌入式”移植到原有制度环境,法律制度理论研究主要针对具体制度和程序的技术性问题,在许多基础性、本土性问题尚未厘清情况下,域外观念、知识和经验的引进和借鉴已经纷至沓来,呈现“碎片化”繁荣。然而,由于制度环境、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企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很多法律制度引进以后出现功能变异,并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不断自我强化,形成“制度陷阱”,演化为制约资本市场发展障碍。问题不仅如此,近十年来全国上下不断掀起“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热潮,市场各方也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却收效甚微,资本市场多层次化发展推进艰难,法律制度内生繁衍机能脆弱。上述现象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存在系统性不协调和整体性功能异化等诸多的问题,迫切需要从资本市场应有建构理念确定法律制度功能,进而确定法律制度的体系性研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是我国国情下“嵌入式”法律制度移植所导致的特殊现实需求,国内外没有可用之理论或可鉴之经验。康德有句名言:“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源于先哲的指点,考虑到生态学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替的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已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以生态学视角类比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应然性构建的规律性问题,可以探索解决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在系统性、功能性等方面存在弊端和问题的路径。基于此,本论文按照“探索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的逻辑顺序展开。内容设计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讨论类比研究方法,建立研究模型,构建本论文研究的逻辑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章,探索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应然性构建规律和方法;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以美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为实证进行生态学考察,检验构建规律,探索构建经验;第四部分为第七章,以生态学类比研究的应然性构建规律和美国资本市场法治实践经验为参照系,对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进行全方位透视,指出其生态缺陷,并提出生态优化设想。具体内容设计如下:第一章: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学逻辑基础。经过对类比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资本市场具有的生命特质分析,说明以生态学类比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具有逻辑上的可行性。通过功能结构和依存关系的对比筛选,确定“林地生物群落”为研究模型,并解读群落模型的概念、内涵和边界,以此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研究的生态学逻辑基础。在此基础上,以近年来世界金融监管的法治实践,验证了以群落模型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思路和方法的正确性。第二章: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环境。承担孕育资本市场产生和发展环境功能的法律制度既是其他法律制度赖以存在和发挥功能的关键因子,也是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学认为,限制性环境因子对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其决定性的作用,种群数量取决于环境提供的生态幅宽度,物种能否有效抵御环境风险取决于其内稳定状态。类比研究发现,资本市场产生和发展的限制因子是市场主体的趋利性,其功能性选择为产权法律制度;资本市场发展状况与投资者数量和质量休戚相关,能够实现投资者生态幅状况改善功能的是投资者保护制度;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公司内稳定状况,能够实现这一功能性要求的是公司治理法律制度。以上述三种法律制度有机组合,就可以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环境。第三章: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架构。在生态环境中诞生的资本市场,天然具有多层次发展趋向,法律制度配置应符合其架构特征。生态学认为,群落发展形成的空间结构必然呈现垂直分布现象,种群营养级习性随食物链延伸发生衍变现象。类比研究发现,资本市场理想层级分布是四层级金字塔状态,从法域属性来看,资本市场法律关系与民法的主体平等、契约自由、诚实信用、公序良俗、权利不得滥用等基本特质相契合,随着层级从塔底到塔顶上升,法律关系逐渐与经济法的权利主体具体性、客体广泛性、权力配置倾斜性、权利行使的正外部性和保护主体多元性等基本特质相契合,刑法规制重点从防止欺诈衍变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整体安全性。以民法、经济法、刑法予以有针对性地组合配置,就可以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架构。第四章: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组织。资本市场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市场主体自由公平竞争,各层级市场形态是竞争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法律制度对市场主体权利和义务的匹配应符合这种组织特征。类比研究发现,群落竞争原理与转板法律制度、捕食和寄生原理与投资者适当性法律制度、协同进化原理与诚信法律制度分别具有高度契合性,以上述三种法律制度有机组合,就可以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组织。第五章: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演替。法律制度变迁遵循其内在逻辑规律,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演替具有耦合现象。生态学认为,群落演替动力来源于种群竞争优势改变,群落演替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方向性,演替稳定状态是形成顶级群落。类比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于市场创新,顺应这一趋势的法律制度体系演替的内生动力机制是立法程序公正及市场化;在资本全球化配置内生动力和国际竞争外部压力下,世界资本市场终将实现一体化,顺应这一趋势的法律制度体系演替的外生动力机制和趋向是国际化。第六章:美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学考察。美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符合生态学规律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传统体制下完备的产权法律制度,无处不在的权利保护制度和健全的公司治理制度,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法律制度环境;自然发展的金字塔架构,公法、私法配置适当,政府与市场边界清晰;保护投资者权益和维护市场诚信是各种监管制度的基本准则;交易机构有序竞争法律制度,保障各市场互通互连,使得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到极致;市场化创新机制保障其赢得先发优势,国际竞争优势地位强化其对未来全球金融法的影响力。考察结果表明,以生态学视角类比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应然性构建思路和方案具有正确性,美国经验值得借鉴。第七章: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缺陷与优化。从环境、架构、组织和演替四个纬度的透视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生态缺陷主要有:“嵌入式”移植的法律制度为适应原有制度环境而产生功能扭曲;利益博弈形成局域次优均衡导致法律制度层级单一;市场功能片面性定位导致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缺失;市场自由与行政规制关系不当导致民事救济和诚信法律制度供给不足;法律制度变迁缺乏程序正义导致市场化创新不足,意识禁锢导致法律制度体系演替的外部牵引和导向不足。未来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生态优化重点包括:以混合经济体制改良产权法律制度;以投资者保护理念贯穿法律制度体系;以契约精神重塑政府与市场法律关系,以诚信维护为轴心改革监管法律制度;以创新市场化增强法律制度演替内生动力机制,以导向国际化增强法律制度体系演替外部动力机制,不断提升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

二、虚拟经济中的信用进化与信用深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拟经济中的信用进化与信用深化(论文提纲范文)

(1)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理论意义、实用价值
        一、选题背景
        二、共享金融伦理意义
        三、共享金融伦理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综合评述
        四、共享金融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的和内容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重难点及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第一节 世界与中国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一、世界金融演变逻辑中的共享
        二、中国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第二节 共享金融现代性演绎
        一、当代金融的模式转型创新
        二、共享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三、共享金融内在逻辑
    第三节 共享金融对人类历史时间的延续
        一、共享属性对人类未来时间价值的发现
        二、金融创新对人类自然进化时间的突破
第三章 共享金融的伦理本质
    第一节 共享金融价值目标
        一、共享金融的共享性目标要求
        二、共享金融契约的共享性
    第二节 共享金融的经济正义属性
        一、共享金融的分配正义要求
        二、共享金融对经济发展有益推动
    第三节 共享金融的责权意识
        一、责权意识对金融不确定性的抑制
        二、信用契约对共享责权意识的巩固
第四章 共享金融的伦理悖论
    第一节 共享金融的目标悖论
        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共享目标的偏离
        二、金融资本的垄断导致共享目标扭曲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共享大众性目标的异化
        四、信息不对称导致共享目标失衡
    第二节 共享金融的公正悖论
        一、金融资本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二、金融资源的不均衡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三、风险转移不平等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第三节 共享金融的权利悖论
        一、金融资本秉性对共享权利的剥夺
        二、金融资本权力造成的共享失权现象
第五章 共享金融伦理悖论的成因及解决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看共享金融的伦理悖论
        一、马克思对借贷资本不公正性的批判
        二、马克思对信用与虚拟资本异化的批判
        三、马克思资本批判对共享金融发展启示
    第二节 我国共享金融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一、共享金融市场中自律体系的不完善
        二、共享金融政府监管的不严格
        三、共享金融平台建设的制度缺失
    第三节 共享金融伦理悖论的解决
        一、金融市场自律体系对共享性的维护
        二、政府权力与执行力对公正性的确保
        三、经济金融制度设计对正义性的呼唤
第六章 中国共享金融伦理目标的实现
    第一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正当性追问
        一、共享金融对中国金融市场伦理价值观的传承
        二、共享发展与大众需求的正当性
        三、共享金融发展的中国化道路
    第二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的哲学追问
        一、人类追求自由意志的定在——共享金融
        二、共享视域下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
        三、共享金融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融合反思
    第三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的理念探索
        一、共享金融政策的道德哲学回归
        二、共享金融发展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向
        三、共享金融伦理情操呼唤
    第四节 共享金融发展下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的跨越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核心概念辨析及界定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第七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架构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演进特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历史生成性
        二、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关联性
        三、虚拟资本理论的现实指向性
    第二节 商品价值形态的历史嬗变及货币的潜在虚拟化
        一、货币在商品价值体系中的历史出场
        二、货币内在矛盾在商品矛盾转移中的凸显
        三、货币的内生信用向度及虚拟化趋向
    第三节 信用的时代更替及对虚拟资本的基础作用
        一、信用向现代信用的过渡
        二、信用的杠杆作用及对虚拟货币完成的基础性
        三、资本逻辑中信用扩张同货币形态演进的一致性
    第四节 货币资本化及资本虚拟化的历程推进
        一、货币流通转向资本流通
        二、产业资本衍生生息资本
        三、生息资本催生虚拟资本
第二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
    第一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逻辑阐释及形态表达
        一、内在生成逻辑之一:“资本化”虚拟资本及其有价证券形态
        二、内在生成逻辑之二:“派生化”虚拟资本及其信用票据形态
    第二节 虚拟资本的特征阐发
        一、虚拟资本的虚拟性
        二、虚拟资本的风险性
        三、虚拟资本的寄生性
        四、虚拟资本的价格复归性
    第三节 虚拟资本的机制梳理
        一、虚拟资本的积累机制
        二、虚拟资本的价格机制
        三、虚拟资本积累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
    第四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特质
        一、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传承”
        二、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升级”
        三、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探底”
    第五节 虚拟资本的双重效应
        一、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正向效应
        二、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负向效应
        三、虚拟资本双重效应的历史统一性
第三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展现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新的规定性
        一、虚拟资本深化资本的商品化
        二、银行资本推动资本的社会化
        三、总利润“质的区别”强化资本的独立化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批判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揭露虚拟资本的拜物教幻象
        二、虚拟资本理论批判虚拟资本扩张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前瞻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昭示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
        二、虚拟资本理论预判经济发展的金融风险
    第四节 虚拟资本理论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在场:虚拟资本理论的真理性存在
        二、虚拟资本理论文本分析的解释境域:前见的历史性存在
        三、虚拟资本理论理解深化的有效滤镜:间距的客观性存在
第四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赓续与虚拟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延续
        一、金融资本概念的提出
        二、金融资本的系统分析
        三、金融资本理论的集成发展
    第二节 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的现实演进
        一、虚拟资本催生虚拟经济的逻辑进路
        二、虚拟经济存在及运作的基本特性
        三、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的内在关联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对虚拟经济发展的原则限定
        一、虚拟资本及虚拟经济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向
        二、机能资本是经济社会合理运行的初始根基
        三、虚实经济的动态均衡是经济有序运作的重要保证
第五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语境中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
    第一节 经济虚拟化的系统运作机制
        一、经济虚拟化的动力溯源
        二、经济虚拟化的演进支撑
        三、经济虚拟化的发展限度
    第二节 经济虚拟化视角中的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存在条件
        二、金融危机的运行机理
        三、金融危机的全球影响
    第三节 金融危机实质的科学剖析
        一、西方经济理论对金融危机的应对
        二、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幻象的祛蔽
        三、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危机根源的揭示
第六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与我国虚拟资本的发展
    第一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状况梳理
        一、虚拟资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推进历程
        二、金融全球化形势下我国虚拟资本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视阈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优势体现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策略
        三、效益共享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价值旨归
    第三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实体经济的主导性:夯实虚拟资本发展的根基
        二、推进虚拟资本的适度性: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三、完善金融领域宏观管理:提升虚拟资本运行的保障
        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降低我国金融发展的风险
    第四节 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理论指引
        一、本质论视角认识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维特性
        二、认识论层面领会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重关系
        三、价值论向度理解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三大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及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坚守与突破相融合
        (二) 国外研究现状:思考与展望相结合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价值及意义
第一章 虚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虚拟概念的发展性
        一、哲学史上的“虚拟”
        二、虚拟社会的“虚拟”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形成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发展
第二章 虚拟社会的本质及特征
    第一节 虚拟社会中的人
    第二节 虚拟社会中的虚拟社会关系
    第三节 虚拟社会中的虚拟社会实践
    第四节 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
    第五节 虚拟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
    第一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多元性与多元性主体
        一、虚拟社会的多元性主体
        二、虚拟社会的个人主体特点
        三、虚拟主体:主体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节 虚拟社会主体发展困境
        一、主体发展的哲学困境:从现实性哲学到虚拟性哲学
        二、主体发展的时空困境:从现实社会分层到虚拟社会分层
        三、主体发展的生存困境:现实生存还是虚拟生存
        四、主体发展的精神困境:从主客体对立到主客体统一
    第三节 虚拟社会:主体发展的新机遇
        一、困境中主体发展的新因素
        二、困境中主体发展的新趋势
第四章 虚拟社会的虚拟生存
    第一节 虚拟生存的特点
        一、什么是虚拟生存
        二、虚拟生存的技术化
        三、虚拟生存的人化
        四、虚拟生存的伦理秩序
    第二节 虚拟生存的困境
        一、虚拟生存的内在矛盾
        二、虚拟生存与现实要求之间的矛盾
        三、虚拟生存的技术性和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四、虚拟生存的不确定性及潜在危机
    第三节 虚拟生存的价值
        一、虚拟生存:生存的哲理新意
        二、虚拟生存:生存的诗意栖息
        三、虚拟生存:生存的空间正义
        四、虚拟生存:生存的经济理性
    第四节 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的关系
        一、现实生存决定虚拟生存
        二、虚拟生存是对现实生存的拓展
        三、虚拟生存不是人类生存的最终目的
第五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
    第一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表征
        一、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特点
        二、虚拟社会的主体与精神自我的冲突
        三、虚拟社会的主体与虚拟劳动的对立
        四、虚拟社会的主体与内在自我的矛盾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类型
        一、虚拟社会的主体自身异化
        二、主体的客体化
        三、客体的主体化
        四、主体异化的异化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原因
        一、虚拟社会的技术对主体的异化
        二、虚拟社会政治环境对主体的异化
        三、虚拟社会的文化对主体的异化
        四、虚拟社会的经济对主体的异化
        五、虚拟社会的法律规则对主体的异化
        六、虚拟空间异化带来的主体异化
        七、虚拟主体异化的积极作用
第六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的扬弃
    第一节 马克思对异化的扬弃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规则——主体异化中对规则的尊重
        一、交互与共享
        二、离散与认同
        三、适应与超越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治理——主体异化扬弃路径选择
        一、虚拟社会的政治环境治理
        二、虚拟社会的文化环境治理
        三、虚拟社会的经济环境治理
        四、虚拟社会的法理环境治理
第七章 “后”虚拟时代
    第一节 “后”虚拟社会的哲学阐释
        一、“后”虚拟社会与“第四世界”
        二、“后”虚拟社会对虚拟的超越
    第二节 “后”虚拟社会人的心智发展
        一、人工智能的本质
        二、人工智能与人的心智发展
    第三节 “后”虚拟社会与人的进一步解放
        一、“后”虚拟社会中人的劳动
        二、“后”虚拟社会中共产主义的萌芽
参考文献
致谢

(4)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互联网金融的叠加虚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叠加虚拟性是互联网金融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
    (一)互联网金融是一种特殊的“互联网空间”
    (二)叠加虚拟性促使互联网金融契合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
四、广义虚拟经济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叠加虚拟性的形成机理
    (一)广义虚拟经济中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
    (二)金融基础设施的虚拟化是叠加虚拟性形成的必要条件
    (三)互联网金融叠加虚拟性的形成机理
五、防控互联网金融叠加虚拟性引致叠加风险的政策措施

(5)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动因与影响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1.1.2 本文的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
2 基础理论和文献回顾
    2.1 信贷资产证券化概念的界定
        2.1.1 广义资产证券化定义
        2.1.2 狭义资产证券化定义
    2.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原理
        2.2.1 资产重组原理
        2.2.2 风险隔离原理
        2.2.3 信用增级原理
    2.3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机理回顾
        2.3.1 增加流动性
        2.3.2 改善盈利性
        2.3.3 风险管理
3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践现状和国际比较
    3.1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历程
        3.1.1 规模趋势统计
        3.1.2 试点阶段和监管政策演进
    3.2 国外资产证券化介绍
        3.2.1 美国的资产证券化
        3.2.2 欧洲资产证券化
        3.2.3 亚太地区的实践
        3.2.4 国际比较
    3.3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特色总结
        3.3.1 监管主体明晰
        3.3.2 基于SPT架构的证券化设计
        3.3.3 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具有特点
        3.3.4 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3.3.5 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阻碍
    本章图汇总
4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动因研究
    4.1 研究假设
        4.1.1 增加流动性动因假说
        4.1.2 改善盈利性动因假说
        4.1.3 风险管理需要动因假说
        4.1.4 监管资本套利动因假说
    4.2 研究设计
        4.2.1 模型设定
        4.2.2 数据来源
        4.2.3 变量定义
        4.2.4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检验
    4.3 实证研究
        4.3.1 基于全部样本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动因分析研究
        4.3.2 针对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银行的动因分析研究
        4.3.3 针对上市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分析研究
        4.3.4 实证研究分析汇总
        4.3.5 监管资本套利的政策驱动性检验
        4.3.6 稳健性检验
    4.4 小结
5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详解
        5.1.1 直接影响相关文献
        5.1.2 间接影响相关文献
    5.2 研究思路和理论推导
    5.3 研究设计
        5.3.1 模型设计
        5.3.2 数据来源
        5.3.3 变量定义
        5.3.4 描述性统计
        5.3.5 相关性检验
    5.4 实证研究
        5.4.1 固定效应模型检验
        5.4.2 基础实证研究:基于全部样本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银行风险研究
        5.4.3 基于上市银行样本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银行风险研究
        5.4.4 基于城商行和农商行样本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银行风险研究
        5.4.5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5.4.6 稳健性检验
    5.5 引申讨论:直接影响vs.间接影响
    5.6 小结
6 多视角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影响效应
    6.1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6.1.1 对银行业的影响
        6.1.2 对融资者的影响
        6.1.3 对投资者的影响
    6.2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
        6.2.1 信贷资产证券化协助去产能
        6.2.2 信贷资产证券化协助去库存
        6.2.3 信贷资产证券化影响去杠杆
        6.2.4 信贷资产证券化促进降成本
        6.2.5 信贷资产证券化助力补短板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试论理想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
        7.2.1 银行的主动资产组合管理工具
        7.2.2 信贷资产证券化必须实现真正的风险分散
        7.2.3 交易量活跃基础上的市场化定价机制
        7.2.4 匹配投资者风险偏好的高收益债券产品
        7.2.5 小结
    7.3 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7.3.1 继续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规模
        7.3.2 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机制
        7.3.3 积极探索更多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产品种类
    7.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
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6)基于演化范式的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目标
    四、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五、研究的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金融危机形成的理论及研究文献述评
    第一节 金融危机形成的理论述评
        一、外债危机形成的理论
        二、银行危机形成的理论
        三、货币危机形成的理论
        四、系统性金融危机形成的理论
        五、金融危机形成的理论评论
    第二节 金融危机形成的研究文献述评
        一、基于行为主体角度
        二、基于金融工具角度
        三、基于金融制度角度
        四、基于金融环境角度
        五、金融危机形成的研究文献评论
第二章 演化范式对金融危机形成理论的借鉴
    第一节 演化范式的形成与发展
        一、演化范式的形成
        二、演化范式的发展
    第二节 演化范式的基本假设和主要方法
        一、演化范式的基本假设
        二、演化范式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演化范式的分析框架
        一、达尔文主义的遗传、变异、选择分析框架
        二、纳尔逊和温特的分析框架
        三、微观和宏观演化分析框架
    第四节 演化范式对金融危机形成理论的补充
        一、演化范式在行为主体假设上的补充
        二、演化范式在分析方式上的补充
第三章 金融危机形成机理:演化范式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金融危机形成的遗传机制
        一、经济和金融活动的遗传机制——决策模式的传承
        二、行为主体的现实决策模式——双系统决策模式
        三、金融危机形成的生物性遗传机制——非理性决策模式的传承
        四、金融危机形成的社会性遗传机制——非理性决策惯例的复制和流行
    第二节 金融危机形成的变异机制
        一、金融危机形成的变异机制——非理性决策惯例的转型
        二、非理性决策惯例的转型机制
    第三节 金融危机的择优进化机制
        一、金融危机的择优进化机制——决策惯例的择优进化
        二、决策惯例的择优进化机制
    第四节 金融危机形成的演化模型及演化过程
        一、金融危机形成的演化模型
        二、金融泡沫形成的演化机制及演化过程
        三、金融泡沫崩溃的演化机制及演化过程
第四章 金融危机形成机理:演化范式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遗传因素诱致的金融危机形成案例分析
        一、非理性基因与"大萧条"的爆发
        二、非理性基因与金融危机的复制
    第二节 基因变异因素诱致的金融危机类型变异的案例分析
        一、市场和政府二元调节视域下的金融危机类型变异的案例分析
        二、国际金融视域下的金融危机类型变异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 择优进化因素诱致的金融危机救助、纠错和防范的案例分析
        一、择优进化因素诱致的金融危机救助及纠错案例分析
        二、择优进化因素诱致的金融危机防范案例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人类的非理性决策模式是诱致金融危机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非理性决策模式的生物性特征决定了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三、非理性决策惯例是非理性决策模式的社会性表现
        四、非理性决策惯例来自于金融系统的过度刺激
        五、不同金融系统的刺激方式衍生出不同的金融危机类型
        六、完善稳定的经济与金融制度是防范金融危机形成的有效机制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增加金融活动中非理性决策和行为的预警信号
        二、市场和政府二元调节机制优化组合的制度化解决方案
        三、完善制衡市场和政府非理性决策和行为的金融监管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金融危机研究 ——基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文献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动态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理论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2.1 虚拟经济的理论背景
        2.1.1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论述
        2.1.2 希法亨、凡勃伦的虚拟资本理论论述
        2.1.3 凯恩斯关于虚拟经济的研究论述
    2.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概念的界定
        2.2.1 虚拟经济的考察和界定
        2.2.2 实体经济的考察和界定
        2.2.3 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考察和界定
    2.3 经济虚拟化视角下金融危机的内涵研究
        2.3.1 金融危机的概念界定
        2.3.2 经济虚拟化视角下金融危机的研究发展
    2.4 本章小结
3 虚拟经济波动性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3.1 虚拟经济波动性的理论探讨
        3.1.1 虚拟经济波动性的理论模型
        3.1.2 虚拟经济波动性的特征
    3.2 虚拟经济波动性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2.1 泡沫对虚拟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3.2.2 金融加速器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2.3 道德风险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2.4 灾难短视症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3 虚拟经济波动性的实证分析
        3.3.1 美国的虚拟经济波动性概况
        3.3.2 中国的虚拟经济波动性概况
        3.3.3 虚拟经济波动性的实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性和金融危机的关系
    4.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性的原因分析
        4.1.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收益率差异
        4.1.2 金融制度创新的作用机理
        4.1.3 科技进步的作用机理
        4.1.4 行为经济的作用机理
        4.1.5 投资者情绪的作用机理
        4.1.6 投机泡沫的作用机理
    4.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引发的金融危机
        4.2.1 金融窖藏导致的金融危机
        4.2.2 虚拟资产大规模扩张导致的金融危机
        4.2.3 资产泡沫导致的金融危机
    4.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对金融系统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国内视角
        4.3.1 计量方法说明
        4.3.2 基本描述量统计
        4.3.3 单位根检验
        4.3.4 协整检验
        4.3.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3.6 研究结论
    4.4 本章小结
5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
    5.1 金融脆弱性概念解析
        5.1.1 金融脆弱性的含义和背景
    5.2 金融脆弱性原因分析
        5.2.1 信息不对称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分析
        5.2.2 资产价格的波动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分析
        5.2.3 金融自由化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分析
        5.2.4 金融系统稳定的衡量指标
    5.3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5.3.1 现代金融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5.3.2 虚拟经济发展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
        5.3.3 金融脆弱性对虚拟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经济虚拟化形势下的金融监管
    6.1 金融监管概念界定
        6.1.1 金融监管定义
        6.1.2 有效金融监管
    6.2 美国危机前的金融监管模式的缺陷
    6.3 美国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模式
    6.4 次贷危机前中国的金融监管模式
    6.5 危机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学习和改进
        6.5.1 中国金融监管当前存在的问题
        6.5.2 危机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学习和改进
        6.5.3 正确定位监管职权、范围
    6.6 本章小结
7 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7.1 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适度发展
    7.2 管控资产泡沫
    7.3 管控虚拟经济规模
    7.4 控制虚拟经济风险
    7.5 深化金融监管部门改革
8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1 主要结论
        8.1.2 实证分析方面的主要结论
        8.1.3 对策与建议
    8.2 本文的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8)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分析思路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两分法
        1.4.2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
第2章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虚拟经济
        2.1.2 实体经济
        2.1.3 泡沫经济
    2.2 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影响
        2.2.1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依托
        2.2.2 实体经济的运行周期决定了虚拟经济的运行周期
        2.2.3 实体经济的运行影响着虚拟经济的发展
    2.3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2.3.1 投资效应
        2.3.2 财富效应
        2.3.3 企业成长效应
第3章 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3.1 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历程
        3.1.1 票据的发展
        3.1.2 债券的发展
        3.1.3 股票的发展
        3.1.4 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以期货为例
        3.1.5 其他形式的虚拟经济
    3.2 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市场监管有待完善
        3.2.2 法律法规体制不健全
        3.2.3 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依然存在
        3.2.4 信用制度不完善
        3.2.5 结构性失衡
第4章 发展虚拟经济应当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4.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4.2 制度与观念的关系
    4.3 抑制与发展的关系
    4.4 规模与结构的关系
第5章 美国虚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5.1 美国债券市场发展的经验
        5.1.1 债券市场品种丰富
        5.1.2 美国债券市场的透明度高
        5.1.3 拥有规范化的债券评级与保险市场
        5.1.4 监管完备
    5.2 美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经验
        5.2.1 证券发行市场层次多样
        5.2.2 完善的监管体系
        5.2.3 其他层面
    5.3 美国虚拟经济发展的教训——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
        5.3.1 次贷危机的历程
        5.3.2 次贷危机的启示
第6章 促进我国虚拟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6.1 健全市场监管,实现监管独立
    6.2 完善法律法规,凸显市场作用
    6.3 培育机构投资者,增加违法成本
    6.4 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健全信用制度
    6.5 调整虚拟经济结构,促进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6.6 研究各国虚拟经济发展,充分借鉴经验
第7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 ——理论分析及中国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研究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经济增长理论述评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索洛(Solow)模型
        2.1.3 新经济增长理论
    2.2 分工理论述评
        2.2.1 分工理论的发展与比较分析:从古典到当前的新发展
        2.2.2 分工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述评
    2.3 金融发展理论述评
        2.3.1 金融发展理论演进
        2.3.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述评
    2.4 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3.1 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3.1.1 分工与收益——静态的报酬递增
        3.1.2 从行业间到行业内的分工:动态的分工效应
    3.2 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3.2.1 古典学派视角的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3.2.2 金融功能视角的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3.2.3 内生增长视角的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3.2.4 金融超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3.3 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超边际分析:分工视角
        3.3.1 新兴古典投资和储蓄模型
        3.3.2 引入金融发展的新兴古典投资和储蓄模型
        3.3.3 模型结构动态角点均衡分析
        3.3.4 模型结构动态角点均衡的涵义
    3.4 金融发展、分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途径分析
        3.4.1 金融发展与分工能有效提高储蓄率
        3.4.2 金融发展与分工能提升资本配置效率
        3.4.3 金融发展与分工能加速储蓄转投资速度
        3.4.4 金融发展与分工能扩大资本投入比例
        3.4.5 金融发展与分工能增强劳动投入量
        3.4.6 金融发展与分工能推进技术创新步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Ⅰ:国家层面
    4.1 分工与金融发展的量化指标选择
        4.1.1 分工的量化指标
        4.1.2 本文对分工指标的测度
        4.1.3 金融发展的量化指标
        4.1.4 本文对金融发展指标的测度
    4.2 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4.2.1 金融发展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4.2.2 分工发展水平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4.2.3 经济增长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4.3 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4.3.1 实证方法介绍
        4.3.2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4.3.3 金融发展对分工影响的实证分析
        4.3.4 金融发展、分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Ⅱ:区域层面
    5.1 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状况的区域比较
        5.1.1 金融发展状况的区域比较
        5.1.2 分工发展水平的区域比较
        5.1.3 经济增长状况的区域比较
    5.2 金融发展、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
        5.2.1 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简介
        5.2.2 实证指标的界定
        5.2.3 面板模型的构建
        5.2.4 面板计量结果及分析
    5.3 金融发展、分工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传导效应
        5.3.1 金融发展、分工通过资本、劳动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效应
        5.3.2 金融发展、分工通过储蓄率、储蓄转投资率和资本配置率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效应
        5.3.3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金融发展、分工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效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发展、分工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理论阐释与对策构想
    6.1 金融发展、分工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理论阐释
        6.1.1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影响区域产业分工,进而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同
        6.1.2 区域金融分工差异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出现结构性失衡
        6.1.3 区域交易效率演进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根源之一
        6.1.4 分工深化促使产业集群区域分布非均衡发展
    6.2 推进区域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构想
        6.2.1 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培育,注重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协调
        6.2.2 继续改革我国金融体系和融资结构,形成较好的金融分工体系
        6.2.3 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完善和创新交易制度,从而提高交易效率
        6.2.4 优化区域产业集群分布结构,强化分工对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后续研究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后续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的现实背景、目的与意义
    二、 研究综述与评析
    三、 逻辑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学逻辑基础
    第一节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内涵
        一、 多层次资本市场概念及构成
        二、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范畴及基本属性
    第二节 生态学类比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 类比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分析
        二、 资本市场的生物属性分析
    第三节 类比研究的生态学模型构建
        一、 模型选择的基础分析
        二、 资本市场模型的对比筛选
        三、 资本市场群落模型的解读
        四、 资本市场群落边界的界定
    第四节 生态学逻辑基础的法治实践检验
        一、 检验方案设计
        二、 实践检验过程
        三、 检验结论分析
第二章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群落与环境的关系
        一、 生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
        二、 资本市场群落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环境选择
        一、 限制因子定律的法律制度选择
        二、 生态幅定律的法律制度选择
        三、 内稳定定律的法律制度选择
    第三节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环境构建
        一、 产权法律制度的配置
        二、 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的配置
        三、 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配置
第三章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架构
    第一节 群落架构的基础要素
        一、 生物群落架构的基础要素
        二、 资本市场群落架构的基础要素
        三、 资本市场基本法律关系特征
    第二节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分层现象
        一、 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二、 资本市场群落的分层现象
        三、 资本市场法律关系的衍变现象
    第三节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生态架构探索
        一、 资本市场的层次结构探索
        二、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生态架构特征
    第四节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架构构建
        一、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法域选择
        二、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域的特征
        三、 生态架构的法律制度配置
第四章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组织
    第一节 群落的共生关系
        一、 生物群落的共生关系
        二、 资本市场群落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关系
        三、 资本市场参与主体的共生关系
    第二节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组织探索
        一、 竞争原理的法律制度选择
        二、 捕食与寄生原理的法律制度选择
        三、 协同进化原理的法律制度选择
    第三节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组织构建
        一、 转板法律制度的配置
        二、 投资者适当性法律制度的配置
        三、 诚信法律制度的配置
第五章 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演替
    第一节 群落的演替现象
        一、 生物群落的演替现象
        二、 资本市场群落与法律制度体系的耦合演替现象
    第二节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演替探索
        一、 法律制度体系演替的动因探索
        二、 法律制度体系演替的趋向探索
    第三节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演替促进
        一、 市场化动力机制的配置
        二、 国际化导向机制的配置
第六章 美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学考察
    第一节 美国资本市场群落的层级考察
        一、 美国资本市场群落的层级分布
        二、 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群落的发展路径
    第二节 美国资本市场群落的法治考察
        一、 美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构成
        二、 美国针对各层级资本市场的监管执法
    第三节 美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学评价
        一、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环境评价
        二、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架构评价
        三、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组织评价
        四、 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演替评价
第七章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缺陷与优化
    第一节 我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建设与法治实践回顾
        一、 我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建设回顾
        二、 我国资本市场法治实践回顾
    第二节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缺陷
        一、 法律制度体系环境的生态缺陷
        二、 法律制度体系架构的生态缺陷
        三、 法律制度体系组织的生态缺陷
        四、 法律制度体系演替的生态缺陷
    第三节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生态优化
        一、 法律制度体系环境的生态优化
        二、 法律制度体系架构的生态优化
        三、 法律制度体系组织的生态优化
        四、 法律制度体系演替的生态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中文类参考文献
    二、 外文参考资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部分研究成果

四、虚拟经济中的信用进化与信用深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D]. 马津润.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2]《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靳永茂. 兰州大学, 2020(01)
  • [3]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D]. 尹秀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互联网金融的叠加虚拟性研究[J]. 马艳,杨培祥.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19(03)
  • [5]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动因与影响效应分析[D]. 李杜若.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
  • [6]基于演化范式的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研究[D]. 陈奇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7]金融危机研究 ——基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视角[D]. 刘洋.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8]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研究[D]. 黄忠武.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9]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 ——理论分析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 苏建军. 西北大学, 2014(12)
  • [10]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研究[D]. 王修祥.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虚拟经济中的信用演化与信用深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