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安忆女性意识的张扬与女性主义批评(论文文献综述)
郭冰茹[1](2021)在《今天,我们如何讨论性别》文中指出2019年,张莉做了一个关于女作家写作观的调查,在六十二位参与问卷调查的女作家中,绝大多数都认为写作应该面向人类的总体命运和普遍存在,她们极力回避性别的指认,也不愿让自己的作品贴上"女性写作"的标签。迟子建在一次访谈中的回答也颇具代表性,她说:"刻意地展览女性标签,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迎合,反而丧失了身份。其实不用张扬身份,女作家写作时,其天然的气质,会显出裙钗的影子",当然,这只是看待"性别"的一个角度。另一方面,
张晓帆[2](2021)在《真实与多元的追寻 ——王安忆小说中的母亲形象研究》文中指出“母亲”形象的书写一直经久不衰,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王安忆绝大部分小说都将聚焦点集中在女性身上,关于女性书写,母亲书写必然首当其冲,王安忆在作品中呈现了形形色色的母亲形象,对母亲形象的思考与重新书写,反映了王安忆不同阶段对母亲形象的认知和女性意识的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时代背景与个人经验的影响。本文试图立足王安忆文本中的母亲形象,通过采用文本细读、经典作品阐释,并结合叙事学相关理论,系统探讨、完整展示王安忆文学创作中母亲形象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能指,辩析其与前期母亲形象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从母亲形象窥探文章的深层蕴含。具体而言,本文将对王安忆小说中母亲形象的具体特征予以细致解读,对王安忆母亲形象的内在缘由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探究,对王安忆母亲形象的内在意蕴和叙事策略展开深入剖析,以求对王安忆的母亲形象书写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关于王安忆母亲形象主题的研究。
张诗雨[3](2020)在《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研究 ——以自我、伦理、历史为线索》文中提出“新世纪文学”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新的文学语境的生成和文学发展新阶段的出现,而在新世纪文学场域下,新世纪女作家的创作观念,也在文学走向新世纪的同时悄然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这不仅与女性文学研究走向“性别诗学”的大背景有关,也体现着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自身的嬗变。本文将以新世纪女性文学研究走向“性别诗学”和新世纪文学视域下纷繁的社会现象为背景,对新世纪女作家的创作观念进行研究,发掘她们在新世纪文学创作中所延续的女性意识,以及她们是如何发生转变,进一步突入社会深处,在更广大的社会背景下展望民族与历史的。从个人到社会,从社会再到民族和历史,新世纪女作家尤其是严歌苓、迟子建、王安忆三位一直进行着小说创作的女作家,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出发,通过自己的创作观照社会、民族、国家和历史,为我们展现了新世纪女作家所具有的更广阔的文学视野和经过积淀的更为深沉的文学史观。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的发生语境。90年代至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趋于平稳,文学进一步面临着边缘化的处境,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文学在边缘化处境中另寻出路,积极满足市场经济需求,适应社会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在消费话语的影响下,多元的文学观念相互碰撞,文学不断完善自身,自我革新。也正是此时,女性文学研究发生了重要的理论转向,走向了“性别诗学”,为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的发展探寻了新的出路。新世纪女作家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开启自己的新世纪文学创作。时代的主题、文学的新变、理论的转向成为了影响女作家新世纪创作观念的重要因素。第二部分是新世纪女作家创作中自我观念的发掘。主要以自我意识的彰显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作为突破口,分析新世纪女作家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感观和事业观。对爱的无私和倔强以及公共事业空间的出现是女作家在新世纪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从个人出发,进一步发掘女性自我的存在与价值,是女作家新世纪文学创作中不变的部分,是她们对女性意识的坚守。第三部分是新世纪女作家创作中对伦理观念的关注。主要在从自我观念出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对伦理观念进行挖掘,展现其创作中体现出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从母女关系、婚姻关系、“姐妹情谊”着手,进一步分析个人伦理的变迁;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深入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探寻新世纪文学中女性是以怎样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关联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从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互容共生的角度出发,将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对焦人与自然的互容共处。第四部分是新世纪女作家创作中对历史观念的反思。主要通过回望历史与民族转变,探寻整个历史的发展流程中的重要时刻以及作为历史长河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充满特质的民族的变迁。历史的曲折性部分主要从特定的公共空间出发,从具体的历史事件触发,全方位地展现多层次的历史画卷。而民族历史主要立足国家和地域文化,展示民族的史诗性与独特性。新世纪女作家的创作观念中无不体现出浓厚的历史观念,也正是这样的历史责任感,使得她们的创作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第五部分是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的发展走向。新世纪女作家的创作观念在文学边缘化的同时,继续发掘,承认边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并探寻新的创作路径,在趋于平缓的时代潮流中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和独立性,从自我的层面出发,从而进一步突入更为广阔的发展维度,关注社会发展,观照民族历史,进行更为深刻的文学尝试,是符合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发展的方向。
施萌萌[4](2020)在《论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的女性空间建构 ——从女性主义地理学视角出发》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学界声势浩荡的“空间”转向激发了不同学科对空间形态的丰富想象,女性主义通过对空间理论的阐释和运用来揭示造成性别不公和女性生存困境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批评方式——女性主义地理学。与此呼应的是,女性写作也正经历着一个“地理学”转向,女作家对空间的敏感和再思促使她们在创作中将性别关系的讨论放置入独特的空间背景之下,使文学视野下关于女性命运的探讨和反思得以有力地介入社会现实及文明的发展进程。当回望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的进程,王安忆的名字始终无法被抹去。尽管作家有意与“女性主义”的命名和定义拉开距离,但我们无法忽视其创作中丰富且广阔的女性生存“风景”和饱满浓郁的女性经验与思考。本文聚焦于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上海书写部分,探索文本中上海这一独特的城市空间与女性成长、生存和反抗的关联性,借助女性主义地理学批评审视作品中现代女性在个人、家庭、社会多重空间下的位置及生存状态,分析女性话语的失落和性别不平等现象形成的“空间”原因。文章的具体思路如下:绪论部分对王安忆的女性写作和研究述评进行梳理,并说明在作家本人与女性主义保持距离的姿态下本文仍旧将王安忆放到女性主义的视野下展开研究的原因;同时梳理女性主义地理学批评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一章旨在厘清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中空间和性别是如何发生关联并进行理论建构的,为下文利用该批评方法做好准备;同时对王安忆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的“原生风景”(包括其成长环境、时代空间等)进行梳理和介绍。第二章从女性空间的静态组成部分切入,围绕女性身体空间、以家庭为主的私人空间和以弄堂、棚户区为代表的社会公共空间展开,从微观、中观到宏观,层层递进揭示女性与男性的性别差异与失衡是如何被空间所运作与塑造以及女性内部的分化。第三章从女性空间的流动性入手,关注女性从私人空间移动到公共空间即走出家门后面临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考验以及这一过程中女性的成长和反抗;并注意到在“上海”这座以“移民”文化为特色的城市之下,王安忆写作序列中的女性角色在“原乡”和“异乡”的徘徊中经历的迷惘和焦虑,通过分析这一动态过程揭示性别关系里的社会文化变迁对女性身心发展的考验和影响,呈现了一代女性面对多样文明形态冲击下的困境和坚守。结论则揭开王安忆性别空间写作的重要意义,即作为一种女性主义历史叙事的尝试和为性别平衡生态建设的努力。
丁航[5](2020)在《铁凝研究综论》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代文坛中铁凝俨然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集政治身份、作家身份、女性身份等多重身份于一体,她的创作既得到文坛主流的支持,也为纯文学所认可,同时又受大众读者喜爱。她的创作并不刻意迎合时代主潮,不回避时代问题,而是与时代主潮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清醒而机敏地发展自身的艺术个性。铁凝创作秉承着对人类永远的爱和体贴,对时代与历史的独到观照,兼顾了文学的社会责任与审美价值,实现了文学与时代精神的相谐,成为影响当代文坛的几个重要作家之一。陈映实最早将此现象命名为“铁凝现象”,这也是铁凝研究区别于其他作家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自1980年代初期铁凝获得当代文坛的认可之后,关于铁凝的研究从未中断,正文共五章,分章阐述铁凝研究具体成果。第一章针对铁凝研究的整体性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这其中主要为对铁凝研究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铁凝研究各阶段特色与不足。第二章着重于铁凝研究的文本研究、作家主体研究,结合具体文本分析,主要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三章阐述铁凝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即探讨最多的女性主义文学研究。首先简明界定女性文学概念,其次梳理铁凝女性主义文学研究脉络,明确铁凝的创作对女性文学写作独特的贡献。最后是铁凝与其他女性作家的对比研究,主要是与王安忆、陈染等几位女性作家。第四章介绍铁凝研究中的叙事学研究,关注其女性叙事、叙事主题、叙事伦理、叙事语言等研究概况,旨在以铁凝叙事研究反思叙事学研究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成就与局限。第五章通过铁凝与河北学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铁凝创作对河北文学继承与超越,探究铁凝研究区域性的特征。结语关注“铁凝现象”之于当代文坛的意义与启发,以及铁凝研究的不足与前景。
张栋[6](2020)在《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说神话叙事,指作家借用神话的思维观念或叙述话语特征进行故事讲述的独特叙事形式。在小说神话叙事中,神话原型、神话结构、神话主题、神话模式等神话元素都被纳入到小说的情节设置与组织结构之中,且往往形成日常生活理性与神话逻辑的并置。“故事”与“话语”的融合,是小说神话叙事的重要特征,作家们以打破现实与虚构之间隔的话语方式,使其营造的故事不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描摹,而是打破了客观现实与人类主观体验的界限,从而再造了一个糅合着人类神话想象与感性经验的审美世界。在神话思维的影响下,作家们在小说叙事主题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把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神话母题作为表现的中心,而且神话式情节也往往构成叙事的主要元素,并成为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中介。另外,对主要人物的神性塑造、对神话时空观的叙事借鉴等等,使小说神话叙事被赋予了独特的叙事外观,且产生了一定的叙事价值与审美价值。本文以叙事理论与小说创作实践相结合、叙事现象的整体纵览与叙事的个案分析相结合的论述逻辑,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理论层面说明小说神话叙事的概念与理论形态,在对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历史概览中,也能发现作家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神话叙事要素的创造性发挥,这是神话叙事传统在当下延续的证明;第二部分是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个案分析,本文结合当代文学的创作语境与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充分阐释小说神话叙事在主题表达、内容更新、形式拓展等方面的特征;第三部分是总结部分,点明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与一般叙事的区别,以及其对于当下批评方法更新与批评范式转换的深刻启示。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主要形成了几种主要结论:第一,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作家对小说神话叙事的独特运用,是历史与现实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历史地来看,神话是叙事文学的源头,先秦时期庄子的寓言化书写与屈原的《离骚》提供了神话叙事表现的初期形式,经过魏晋南北朝时的志怪小说、唐朝传奇,乃至明清的古典小说、以鲁迅《故事新编》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神话叙事,中国的小说创作在故事的完整性、情节的戏剧性、叙事的系统性层面,与神话实现了更具深度的契合,因此神话叙事的诸多特质都能够完整地映现在小说创作中。从现实来看,在新时期以来的社会语境中,当代作家试图寻找到一种能够超越社会历史阈限与时空制约的新型表达方式,而神话作为一种能够反映人类行为永恒模式与世界本质性规律的话语,因此可作为当代作家现代理念表达的重要凭借。小说神话叙事不仅有独立的理论形态,而且能够适应不同语境中作家的表达需要,因此是一种具有可行性与灵活性的叙事方法。第二,贾平凹、张炜、莫言、韩少功等四位作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神话主题表达。贾平凹的《秦腔》《山本》等创作,以秦岭为叙事对象,着重发掘其中的神话意象;张炜则以《古船》《九月寓言》等开启了对于胶东大地的自然神话发现,并借此表现其对工业社会中自然命运的观照与人文思考;莫言对高密地区神话资源的发掘,则通过《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等小说呈现出来,具有现代意味的英雄书写与东方美学塑造,成为其创作的重要特征;韩少功则在《爸爸爸》《马桥词典》中着重探索南方神话中的神秘气质,他既借此还原自己的知青记忆,同时亦展开对人类社会中语言神话、集体神话等多种神话类型的理性思考。几位经典作家的神话叙事阐释,为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叙事方法的充分性、科学性、灵活性做了注解,同时也为其他作家的神话叙事提供了借鉴。第三,小说神话叙事的内容呈现与形式创新,是该叙事方法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内容的表现方面,当代作家选择将叙事在历史、现实、未来等多重维度展开:迟子建、范稳等选择从历史的视角观照少数民族地区的神话嬗变;阿城、李杭育等寻根作家对中国边地的文化寻根开拓了神话叙事表现的现实情境;刘慈欣、王晋康等作家则开辟了神话叙事的未来书写形式,神话与科幻实现了精神与叙事层面的衔接,上述创作推动了人类的精神与心灵向一种自然、纯粹境界的回归。小说神话叙事的方法创新,则是通过对神话内蕴的思维方式的艺术再现,帮助读者从观念更新的层面重新认识神话。在这一方面,鲁敏、赵本夫等作家通过《奔月》《天漏邑》等创作对神话之象征、隐喻特质加以运用,以苏童、叶兆言等为代表的作家以原型重构的方式重新讲述传统神话,以及朱大可、王小波等作家通过《长生弈》、“时代三部曲”等创作实现神话作为知识分子思考中介的功能,皆突出了神话内涵多元、表现方式多样等多重特征。本文探究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与创作实践问题,是试图描摹具有中国特色的神话叙事话语体系的一个部分,并以此为原点深入到更为系统的神话叙事批评话语构建之中。中国语境中的小说神话叙事,可总结出其作为启蒙的推动力、作为经验解构与建构的力量,以及作为时代价值言说主体的多重内涵,而这正是一种叙事话语能够与其他话语实现交流的重要前提。这是小说神话叙事话语探究的最终目标,它不仅能够推动叙事文学批评范式的转换,而且能够导向与人类经验相关的共同体话语建构。
魏蓓[7](2019)在《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自诞生起就与小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小说传播的有效途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性作家的小说频频被改编成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它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从纵向来看,这一时期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表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潜隐着中国当代社会思想氛围和精神态度的历史变迁。20世纪80年代,在人道主义指引下,改编经历了“人性的复归”到“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的过程;90年代,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改编观念相对自由、灵活,女作家参与改编的现象却减少,导演的地位凸显,改编作品中的女性渐被遮蔽;进入21世纪后,在消费主义导向下,不仅改编数量众多,题材和类型更加多样与广泛,部分改编作品在更多地展现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情感世界的同时,突显时代女性的独特性。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也带来了主题意蕴的多重演绎、形象内涵的双重变奏、叙事策略的多维变化等相关问题。主题方面,在“忠实于原着”的基础上有不同的形式演绎,还原、变通以及延伸等。有些女作家小说的主题在电影中出现通俗性的转移,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女作家小说中对历史叙事的关注在电影中被消解,主题也随之简化与弱化。还有些女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出现主题意蕴的重构,影片与原作的主题大相径庭,这是主题的置换与颠覆。通常而言,女作家往往从女性的视角来审视其创作中的人物,而改编电影并非都由女性来编剧或执导,从虚构的小说文字到可观的银幕塑造在不同性别的导演执导中,人物形象便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女性导演执导的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有所强化;男性导演对女性意识则有所弱化,而美化男性形象。同时,女作家小说中的某些次要人物在改编的电影中被重新塑造,女性导演往往突出女性主导性与性别色彩;多数男性导演则消解小说原着中的隐含主题。此外,女性导演常增加情感因素、凸显情节的曲折动人;男性导演则淡化女性人物精神世界的开掘、增加人物行动的比重。叙事策略方面,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征,即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主要体现在对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偏爱和多元叙事视角杂糅,以及女性叙事视角的选择;在时间的选择层面将人物至于特定的时代,在时间的顺序安排上采取非线性叙事,兼用倒叙、插叙,增加悬念和寓意,在时间的变形层面常借助时间的省略,片段性地突显女性的人生剪影;在叙事空间的截取与呈现上隐含对人物“宿命”的某种纠葛。总体分析与对比女作家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后发生的变化,彰显了女性主义在当今社会的主流传媒中的现实处境。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在扩大女性文学传播途径、丰富电影类型、增添独特魅力等意义的同时,给小说原着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和突出情感发展、忽视其他因素等方面的问题,这为当代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提供了某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得失。
王琳[8](2019)在《20世纪80到90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的中国风起云涌,在波折起伏中走完了百年历程。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新时期”,社会结构和文化思潮都发生了巨变。本文立足于20世纪80到90年代这20余年间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从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中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自然意识的觉醒唤醒了女性身体意识的发展和对爱情的重新肯定;女性受社会解放与“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重新站在“人性”觉醒的立场上强调对女性人格尊严的重视,实现了女性意识在文化层面的觉醒;女性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确认自身价值,提升女性地位,实现了女性意识在社会层面的觉醒。20世纪80年代女性意识的发展实现了在自然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统一。相比20世纪80年代以集体意识为主导的女性写作,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文学发展受市场经济和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女性意识表达趋向多样化。女性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并开始重视私人情感的表达,并出现了以“身体写作”为典型代表的个人化写作,在张扬女性个性觉醒的同时,也出现了女性意识向自然层面复归的倾向。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社会现实发展状况及其相关文学作品,综合分析女性意识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全面觉醒之后在90年代向自然层面复归的原因,并试图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找出女性意识的健康发展路径。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梳理了“五四”至“文革”时期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变迁。“五四”启蒙运动奠定了女性意识觉醒的开端,这一阶段,女性摆脱封建意识形态下的身心束缚,社会地位日渐提高,客观上促进了女性主体地位的提升和对自我的认同,为女性意识在80、90年代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章归纳了女性意识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特点,80年代是女性意识发展的辉煌时段,宽松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女性意识的全面发展。受主流文化、社会发展以及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女性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然、社会、政治、文化几个层面的统一,既为90年代女性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也为找寻女性健康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第三章阐明了在了20世纪90年代,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和市场经济带来的繁芜多变的社会环境影响了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发展,部分女性为强调自我过分展示女性私人生活误入歧途。这一章总结了这个阶段女性意识的表现特征,并发现90年代女性意识在个人化表达和多样化表述方面对80年代形成超越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开始向市场和大众文化臣服。第四章通过对比80和90年代女性意识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90年代相对80年代女性意识的超越与局限,阐述了由于主流文化控制力减弱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文化盛行,“人文精神”逐渐退出社会文化中心地带,大众文化兴起,促成了90年代女性文学的多样化发展和向自然身体层面的复归。第五章基于对不同阶段的女性意识觉醒状况的了解,结合女性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对女性问题的认识,试图超越性别的狭隘局限,找寻女性全面发展的最终路径,即在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女性自然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刘婧婧[9](2019)在《新世纪女性小说的超性别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无处不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导致的全球化无孔不入,商业与消费文化霸权垄断了人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西方的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也进入到一个蛰伏期,这些因素都导致处于新世纪的大陆女性文学特别是女性小说创作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在全球化的视野与背景之下,便可看到这种转变的可能甚至是必然。这种性别意识上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小说创作的转变可以将其称之为“超性别写作”。“超性别写作”就是基于普遍的女性性别意识同时又能超越于这种性别意识的女性写作。“超性别写作”使众多的女作家不再拘囿于对男权的反抗与斗争以及寻找女性自我历史的一个面向的世界,女作家的创作开始从一元到多元,从自我到社会,从向内到向外。在尚未能改变现存社会性别秩序的前提下,这成为女性写作的重要策略与可能途径。新世纪超性别写作中的历史叙事以长篇居多,是女性小说写作自我深入发展的必然。面对历史怀抱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审慎地选择自己的叙事话语,并始终保持对历史的清醒态度与怀疑精神,新世纪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逐步靠近女性存在的真相,获得了对女性历史的多种解读与阐释。这主要包括三个面向的内容:家族历史叙事、个人成长叙事与后革命历史叙事。家族叙事的女性小说不再拘囿于对女性家族历史的单向叙事,而呈现出对更加广阔的社会历史与人生的全面解读,比如对于战争背景下乡土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对于历史起源中的民间器物的追溯与描写,对于边地少数民族隐秘生活的再现等。个人成长叙事依然延续了1990年代女性个人成长小说的写作轨迹,但对于历史中女性成长的描写更多呈现为僭越男性历史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女性自我主体的确认以及自我身份的认同。后革命历史叙事表达了新世纪女性作家对于20世纪战争以及政治历史的全新解读,尽管女性依然是历史叙述的主要视角,但作品所关注与辐射的历史维度加大,显示出对以男性为主的社会政治历史的还原与辨析。新世纪超性别写作的乡土叙事在农村不断被城市化与城镇化的现实境况之中获得了言说变动中的乡村情境与农民生活的权利与机遇。由于乡土在不同的地域与不同的作家视野中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与多面性,将其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释:口述实录体、打工生涯、寄居生活以及当代乡村史诗。口述实录体作为非虚构小说的一种,是女性小说对当下农村劳动力流失、经济凋敝、贫富分化加剧、文化意识淡漠等各种现实问题的真实记录与全景再现,是新世纪女性小说写作摒弃个体女性色彩而呈现最为客观理性的现实主义文本。打工生涯与寄居生活,这两个部分的描写,展示了当下社会城市与乡村互动流通的真实境况以及乡土中人在不同文化碰撞辩驳中的艰难生存。基于女性主体与女性视角同时又能展现较为开阔的现实生活是这一部分写作的基本特点。当代乡村史诗是女性作家表达自我的历史意识与文化立场,批判乡土终结与时代流弊的乡土寓言,透露出女性的悲悯情怀与人文追求。新世纪超性别写作的都市叙事对于都市文化与现代文明表现出更加理性与审慎的描写态度。都市文化裹挟现代消费社会的物欲生存方式以不可抵挡之势重构了现代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与思维理念,女性写作也不可避免被沾染或笼罩上颓靡的都市气息。浸淫于其中又欲超脱出都市思维的女性都市小说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女性物欲书写、女性知识者的成长故事以及都市小人物的生存。女性物欲书写描写了女性在都市中的沉沦与反抗。都市将性别商品化,女性在压抑与扭曲的环境中如何自省与成长是这部分的主题,这是都市小说最普泛也最具有延展性的主题诉说。女性知识者的成长小说是女性都市小说中最富有思想深度与艺术成就的一部分,它表明了女性作家在面对都市时的文学表达仍然以女性叙事为主的写作事实。对于都市中底层小人物生存境况的描写与刻画,是女性都市小说中最富有性别超越性的内容,也为都市小说写作指出了一条可兹借鉴的通途。当然相较于历史叙事与乡土叙事,必须承认,对于都市女性小说叙事的划分与研究还远远不够,这也与都市文学本身描写主题、内容以及相应价值判断多元复杂的现实情况密不可分。总之,新世纪女性小说创作在不悖于女性意识与女性生存的基础上,表达了对于更加广阔的社会人生的关注与阐释。在不断阐释与解读外在世界的过程中获得了对于女性生存的更加深刻的认知以及对于性别意识更加清醒的体会与思考。“超性别写作”为女性小说带来了广阔的写作前景,当然同时也会削弱女性整体意义上对于男权社会的批判与警惕。
刘碧珍[10](2017)在《叙述声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叙述声音是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与叙述交流中的诸多因素存在密切联系,直接影响文本意义的生成与传达。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此概念长久以来未被准确定义,有必要对叙述声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本论文写作的缘由。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意义上的声音,它是对叙述文本中显露作者意识的话语迹象的隐喻,这些话语迹象体现叙述主体与叙述行为的关系。叙述声音与其传达的内容一体无分。我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它:如认为叙述声音可以隐喻读者接收和解读出的文本意义,也可指表露作者意图的叙述话语或符号,或指叙述者为创设特定叙述情境而使用的叙述策略。更多时候我们认为叙述声音是读者从文本中感知到的作者意识。如何去探究叙述声音,首先要思考的是角度的问题。本论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视角地阐述叙事学与当代西方文论中的叙述声音理论,识别与辨析叙述声音概念。在叙事学视阈下,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析小说文本中叙述声音的来源,解析其形态,概括其特征与功能,思考其他文类以及非文学文本中的叙述声音问题,阐释叙述声音在文本建构、读者接受和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与价值。本论文共分六章,包括叙述声音的概念、主体、构成要素、特征和功能等问题。第一章辨析叙述声音概念。该章梳理西方文学理论中与“声音”概念相关的研究成果,追述叙述声音术语的缘起和发展。同时参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近现代作家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与之对照分析。为下文结合具体文本对叙述声音展开研究准备理论基础。第二章探析叙述声音来源。首先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借助社会历史批评理论和精神分析学说,分析作者、隐含的作者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找出叙述主体与叙述声音的内在联系。其次从文本传播的角度,借助叙事学和传播学理论,按照叙述者人称和叙述层次的不同分析叙述声音的差异,关注叙述声音在文化传播中的变化。最后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借助认知叙事学、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等理论,研究受述者与叙述声音的关系。第三章解析叙述声音构成与分类。叙述声音是文体、语气和价值观的融合,是叙事的一个成分。在文本中,叙述声音构成要素比较复杂。叙述声音在书面文本中是不会发出真正的声音,但是却会在字里行间显露迹象。“迹象”与文体、语气、叙述意图和作者的价值观等因素相关。叙述声音在具体文本中会有不同的类型。这部分主要借助叙事学、文化语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叙述声音特征。叙述声音在不同文本、同一文本的不同叙述层中有不一样的表现,呈现多样的特征。叙述声音虽然是一种隐喻的说法,但是因为它冠以声音这样的名称,且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隐喻性。所以在特征上它具备与自然之声的相似性,如:模糊与清晰(隐逸与明晰)、可靠性与不可靠性、单一与复调、呼应与回响。同时叙述声音毕竟是一种语音,与人相关,所以它又有其独特性、自我呈现性和相关性等特征。因而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它看作是对自然之声的模仿与超越。第五章探究叙述声音功能。叙述声音具有构建文本世界、表现作家的“独一之诗”和主体价值以及反映社会规约和文化习俗的功能,因而叙述声音具有社会历史与审美的价值。第六章研究跨媒介、跨学科叙事中的叙述声音。叙事学研究发展到后经典叙事学研究的阶段,对叙述声音的关注必然也需突破媒介和学科的界限,该部分是在对叙述声音结构形态、分类、特征和功能已做分析的基础之上,再观照非虚构性叙事文本中的叙述声音,例如微信叙事、教育叙事和法律叙事。这些文本与生活联系紧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现实的干预之作,所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关注叙述声音所传达的语义,解读叙述声音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二、王安忆女性意识的张扬与女性主义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安忆女性意识的张扬与女性主义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1)今天,我们如何讨论性别(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2)真实与多元的追寻 ——王安忆小说中的母亲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母亲形象书写的缘由 |
第一节 女性作家的自我经验 |
第二节 家族记忆与时代背景 |
第二章 母亲形象的具体呈现 |
第一节 传统蒙昧的母亲形象 |
第二节 异变突围的母亲形象 |
第三节 理想母亲的探寻 |
第三章 母亲形象的书写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 内在主题意蕴探究 |
第二节 “母亲”形象叙事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研究 ——以自我、伦理、历史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概念界定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 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发生语境 |
1.1 文学新变:大众文化兴起与文学边缘化处境 |
1.1.1 文学讲座与论坛兴起 |
1.1.2 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 |
1.1.3 职业化写作出现 |
1.2 内部转向:女性文学发展与女性理论建构 |
1.2.1 新世纪女性文学发展概况 |
1.2.2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 |
1.2.3 “性别诗学”的建构 |
2 自我观念的发掘:个体情感的抒发与自我意识的彰显 |
2.1 情感观:无私奉献与倔强自由并存 |
2.1.1 “地母精神”的再现 |
2.1.2 倔强自由的情感特质 |
2.2 事业观:女性公共事业空间的表现 |
2.2.1 “舞台”:“个人”的平台 |
2.2.2 “天香园”:“顾绣”的情感联结 |
2.2.3 “巷子”:民间与生命的瓜葛 |
3 伦理观念的关注:社会关系与伦理道德交叠 |
3.1 人与人:人际关系与道德观念 |
3.1.1 母女关系的多样性 |
3.1.2 婚姻关系的复杂性 |
3.1.3 “姐妹情谊”的层次性 |
3.2 人与社会:社会与人的有机关联 |
3.2.1 社会变迁与个人生存 |
3.2.2 社会伦理与个人际遇 |
3.3 人与自然:互容共生的生态图景 |
3.3.1 人与动物、植物的关系 |
3.3.2 人与“神”的关系 |
4 历史观念的反思:回望历史与民族转变 |
4.1 回望历史:历史的曲折性 |
4.1.1 特殊历史节点的再现 |
4.1.2 片段历史终结的诠释 |
4.2 民族变迁:民族的史诗性 |
4.2.1 少数民族的历史变迁 |
4.2.2 “东方精神”的历史浮现 |
5 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发展走向 |
5.1 关注女性:坚守女性的文学阵地 |
5.2 多元并存:面向广阔的发展维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论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的女性空间建构 ——从女性主义地理学视角出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规避与超越:王安忆的女性写作 |
第二节 女性主义地理学:产生、发展及现状 |
第三节 聚焦王安忆: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及论文框架 |
一、王安忆小说的空间问题和女性意识研究综述 |
二、选题意义 |
三、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性别与空间 |
第一节 空间建构与女性意识 |
第二节 王安忆笔下的女性“原风景” |
第二章 地志的空间:上海城市间的女性生存 |
第一节 身体空间:女性身体的空间表征 |
一、身体的现形 |
二、空间的身体性 |
第二节 私人空间:家庭伦理秩序下的女性生存 |
一、“失父”语境下的母女关系 |
二、姐妹城邦间的男权离间 |
第三节 公共空间:从“淮海路”到“梅家桥” |
一、空间的区隔与塑造 |
二、两种生活美学 |
第三章 时空体空间:空间流动中的女性成长 |
第一节 走出家门 |
一、“谋生”:遍布荆棘的女性独立道路 |
二、“谋爱”:“寻找男子汉”之旅 |
第二节 城内城外 |
一、城内:寻求身份位置的“异乡人” |
二、城外:城乡壁垒与世界语境 |
结论 性别空间写作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5)铁凝研究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从“铁凝研究”到“铁凝研究综论” |
0.2 铁凝研究现有成果及现状 |
0.3 铁凝研究综论的意义与方法 |
1 铁凝研究的历史脉络 |
1.1 铁凝“新时期”的文学研究:惊喜不断的上升期 |
1.1.1 80年代初期研究:政治批评向审美批评的转向 |
1.1.2 80年代中后期研究:文化反思与“人性”的深入 |
1.1.3 90年代铁凝研究:多点开花、日益成熟 |
1.2 铁凝“新世纪”的文学研究:平缓深沉的整合期 |
1.2.1 新作热评与旧作重评:以《笨花》和《哦,香雪》为例 |
1.2.2 文学史地位的不断明确 |
2 铁凝文本研究与主体研究 |
2.1 铁凝文本研究的丰富性 |
2.1.1 现代性视野下的城乡叙事嬗变 |
2.2 铁凝主体研究的自觉深入 |
2.2.1 铁凝创作观念及资源:深入生活、艺术资源 |
3 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 |
3.1 铁凝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历史脉络 |
3.2 铁凝的身份认同与女性的自我认同 |
3.2.1 铁凝对女性文学写作承前启后的贡献 |
3.3 铁凝与其他女作家写作比较 |
3.3.1 铁凝与王安忆创作异同 |
3.3.2 铁凝与陈染等女作家创作对比 |
4 叙事的多元维度 |
4.1 铁凝女性主义叙事学及叙事视角的选择 |
4.1.1 铁凝女性主义叙事学:对女性文学批评的纠偏与反思 |
4.1.2 叙事视角的选择:“第三性”视角、儿童视角 |
4.2 叙事主题与叙事伦理研究 |
4.2.1 叙事主题研究:永恒的人性及其他 |
4.2.2 叙事伦理研究:对人类不变的关怀和爱 |
4.3 叙事结构、语言及其他研究 |
5 区域性研究及其互动 |
5.1 铁凝与河北学者的良性互动 |
5.2 铁凝创作对河北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与科研情况 |
(6)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小说神话叙事现象与概念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选题缘由、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形态与文学史呈现 |
第一节 小说神话叙事理论研究 |
一、作为理论形态的小说神话叙事 |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历史传统 |
三、小说神话叙事结构、类型与功能 |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延续 |
一、原始神话资源的当代再利用 |
二、文人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拓展 |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小说转化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文艺思潮与小说神话叙事 |
一、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现象概览 |
二、寻根思潮与神话再发现 |
三、大众化思潮与神话叙事的多元走向 |
四、新世纪以来的神话观念变迁与小说神话叙事更新 |
第二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多维主题表达与典型化表现 |
第一节 神话意象的发掘——贾平凹的神话叙事 |
一、秦岭书写中的神话意象 |
二、神话意象的结构性意义 |
三、神话意象的现实底色 |
第二节 神话视阈下的自然观照——张炜的神话叙事 |
一、胶东自然环境的神话塑造 |
二、自然女神:神话视阈下的女性塑造 |
三、神话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呈现 |
第三节 民间神话资源的化用——莫言的神话叙事 |
一、作为民间神话地域的高密 |
二、民间神话英雄的当代呈现 |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东方美学品格 |
第四节 文化之根的神话探求——韩少功的神话叙事 |
一、楚地巫风:作为神话起源的南方 |
二、语言的魔力:语言神话的起源与异变 |
三、记忆的迷失:集体神话的消解与重塑 |
第三章 走向多元:小说神话叙事内容的新型表现 |
第一节 民族精神根柢的神话发现 |
一、寻回被遗忘的精神世界:寻根小说神话叙事 |
二、神圣的精神领地:红柯边疆书写的神话韵味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神话的当代呈现 |
一、原始信仰的现代遭遇:以《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为例 |
二、范稳“藏地三部曲”中多元民族的神话原型融合 |
第三节 再造神话:科幻叙事的神话品格 |
一、回归神话:刘慈欣“三体”世界的逻辑起点 |
二、神灵再造:王晋康小说中的人神辩证 |
第四章 作为“方法”的神话:小说神话叙事形式新变 |
第一节 象征与隐喻:神话叙事的话语形式 |
一、人类生存的寓言化书写:《天漏邑》与《朱雀》 |
二、女性命运的神话隐喻:《女娲》与《奔月》 |
第二节 重述神话:传统神话叙事的当下再现 |
一、“重述神话”国际项目与中国作家的叙事选择 |
二、方法革新:神话叙事原型的置换变形 |
三、重述的中西视野与叙事缺失 |
第三节 神话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学者神话叙事倾向 |
一、朱大可的“古事记”:神话视阈下的历史观照 |
二、精神的自足:王小波的个体性神话建构 |
第五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用神话“启蒙”:情感维系与精神救赎 |
一、小说神话叙事作为“启蒙”的方法 |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情感疗治功用 |
三、精神救赎:小说神话叙事的精神指向 |
第二节 解构与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两条路径 |
一、历史的解构:小说神话叙事对既往经验的打破 |
二、感性经验的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升华之路 |
第三节 小说神话叙事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
一、神性书写与现实旨归:神话叙事的现实底色 |
二、讲好中国故事:小说神话叙事的时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历程描述: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演进 |
第一节 80年代:人道主义指引下的女性“发现” |
一、“人性”的复归 |
二、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 |
第二节 90年代:商业化大潮冲击下的女性“找寻” |
一、时代转型期的女性疏离 |
二、市场中渐被遮蔽的女性 |
第三节 21世纪:消费主义导向下的女性“狂欢” |
一、众声喧哗下的女性起舞 |
二、观感追求下的女性涌现 第二章 主题意蕴:影像的多重演绎 |
第一节 主题的“忠实”再现 |
一、还原:思索女性生命体验 |
二、变通:凸显女性成长历程 |
三、延伸:叩问女性现实困境 |
第二节 主题的通俗转移 |
一、简化:专注两性情感 |
二、弱化:过滤复杂人性 |
第三节 主题的“意蕴”重构 |
一、置换:张扬个人欲望 |
二、颠覆:追忆青春岁月 第三章 形象内涵:“图”与“文”的双重变奏 |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呈现与立体化 |
一、时代召唤下的奋斗女性 |
二、社会浪潮中的底层女性 |
三、市场推动下的“媚俗”女性 |
第二节 性别视阈下的形象重塑 |
一、女性导演的强化 |
二、男性导演的改写 第四章 叙事策略: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 |
第一节 叙事视角:定于一元或多元杂糅 |
一、第三人称与女性叙事 |
二、视角转换与男性观察 |
第二节 叙事时间:乐于营构与跌宕变形 |
一、时间的选择与女性的历史境遇 |
二、时间的错乱与女性的神秘疯狂 |
三、时间的变形与女性的命运起伏 |
第三节 叙事空间:艺术截取与审美呈现 |
一、荒僻的“角落”与美丽的心灵 |
二、“躁动”的校园与焦虑的青春 |
三、复杂的职场与纯真的爱情 第五章 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意义与局限 |
第一节 小说与电影的双赢局面 |
一、再言说的“利”与“益” |
二、立体解读女性世界 |
第二节 小说与电影“跨界”的局限 |
一、电影对小说“断章取义” |
二、市场语境下的“疲”与“弊” |
第三节 小说与电影和谐共生的方向 |
一、遏制无底线媚俗 |
二、坚守艺术的“初心” 余论 |
一、荧屏中的批判介入 |
二、女性精灵的飞舞与再生 |
三、阿喀琉斯之踵:电影与小说的不可通约性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
(8)20世纪80到90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相关概念辨析 |
二 选题依据 |
三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五四”至“文革”女性意识的浮沉 |
一 “浮出历史地表”的“五四”女性文学 |
二 夹缝中怒放的女性文学之花——以丁玲为例 |
三 “十七年”到“文革”——“无性别”的女性 |
第二章 “新启蒙”意识下的80年代女性文学 |
一 作为思想启蒙的女性意识 |
二 “社会主义新女性”——追求个人独立 |
三 爱情和欲望——女性意识的诺曼底登陆 |
第三章 众神狂欢下的90年代女性文学 |
一 “多元化”的女性写作视角 |
二 个人化写作的内外两个向度 |
三 “身体写作”与女性意识的异化 |
第四章 80和90 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比较分析 |
一 集体意识与个体主义 |
二 启蒙话语与实用取向 |
三 理想主义与物欲至上 |
第五章 女性文学的发展前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
一 “双性同体”和“超性别意识” |
二 女性意识觉醒:理论与现实的交汇 |
三 女性解放的途径:以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为立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世纪女性小说的超性别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女性小说与新世纪风格转向 |
第一节 后现代语境下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的转变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女性小说的创作转变 |
一、20世纪女性小说发展历史梳理 |
二、新世纪女性小说的超性别写作概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超性别写作之历史想象与历史重构 |
第一节 女性历史:从自我的寻找与命名到无名之辈的默默生存 |
第二节 女性家族叙事 |
一、传统文化历史的再现:《笨花》 |
二、地域文明历史的进化:《天香》 |
三、边地民族文化的反思:《额尔古纳河右岸》 |
第三节 女性成长叙事 |
一、突出重围的女性传奇人生:《水在时间之下》与《上海王》 |
二、被抛弃女性的浪漫悲歌:《春香》 |
三、被禁锢女性的决绝反抗:《南方有令秧》 |
第四节 女性后革命历史叙事 |
一、历史漩涡中的生命沉淀:《第九个寡妇》与《小姨多鹤》 |
二、历史延宕后的生命求索:《茧》 |
第三章 超性别写作之乡土的回归、终结与再出发 |
第一节 女性乡土:从宏大的家国建构到碎片化的底层人生 |
第二节 真实的女性表达:口述实录体 |
一、低于大地的飞翔:《妇女闲聊录》 |
二、理性的忧郁的乡愁:《中国在梁庄》与《出梁庄记》 |
三、聚焦死亡主题:《生死十日谈》 |
第三节 底层的女性书写:打工生涯 |
一、唱响小人物的哀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
二、打工妹的悲喜人生:《北妹》与《时间少女》 |
三、乡土世界的最后一个马车夫:《吉宽的马车》 |
第四节 边缘化的女性生存:寄居他乡 |
一、日常生活的伦理叙事:《上种红菱下种藕》 |
二、小人物的故事与大城市的面影:《富萍》 |
三、个人性的乡土记忆:《一个人的微湖闸》 |
第五节 最广阔的女性视野:当代乡村史诗 |
一、地方志的另类书写:《上塘书》 |
二、直面现实的苦难:《群山之巅》 |
三、乡村家族历史的记录:《野蛮生长》 |
第四章 超性别写作之都市的突围与陷落 |
第一节 女性都市:从抵抗物质欲望到寻求精神救赎 |
第二节 直面都市的女性物欲书写 |
一、无法抽离的欲望陷阱:《怀念小龙女》 |
二、突入都市的女性悲剧:《水乳》 |
三、60后作家的“青年”与“中年”:《爱你两周半》 |
第三节 直面自我的女性知识者的成长故事 |
一、女性历史修辞的可能:《北去来辞》 |
二、“我”在哪里失去了你:《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
三、依然存在的男权批判:《所以》 |
第四节 直面底层的对都市文明的反思 |
一、对现代文明的个体式想象:《匿名》 |
二、小市民的精神救赎:《托尔斯泰围巾》 |
三、底层女性的理想微光:《万箭穿心》 |
第五章 结语:超性别写作的可能与局限 |
第一节 超性别写作的文本意义 |
第二节 超性别写作的困境与局限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叙述声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的表达 |
二、作为隐喻的叙述声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寻找“声音”的轨迹:叙述声音理论溯源 |
第一节 西方叙述声音理论 |
一、韦恩·C.布斯的“作者的声音” |
二、热拉尔·热奈特的“语态” |
三、巴赫金的“声音” |
四、苏珊·S.兰瑟的“叙述声音” |
五、詹姆斯·费伦的作为修辞的声音 |
第二节 中国叙述声音理论 |
一、古代叙事思想中的声音理论 |
二、现当代文学中的叙述声音思想——以几位代表作家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言说与倾听:叙述声音的发出与接收 |
第一节 言说:叙述声音的发出 |
一、作者(隐含的作者)与叙述声音 |
二、叙述者与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倾听:叙述声音的接收 |
一、受述者:理想的读者和真实的读者 |
二、解释社群与倾听 |
三、倾听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声的迹象:叙述声音的构成与分类 |
第一节 叙述声音的构成 |
一、表层结构——涉及文体元素 |
二、语气(情态)特征 |
三、言语与意义的融合 |
四、叙述话语与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分类 |
一、叙述声音中的“信号音” |
二、叙述声音中的“定调音” |
三、叙述声音中的“标志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仿与超越:叙述声音的特征 |
第一节 叙述声音与自然声响的相似性 |
一、模糊与清晰:叙述声音的隐与显 |
二、独唱与和鸣:叙述声音的单一与复调 |
三、感知的差异:叙述声音的可靠性与不可靠性 |
四、“余音不绝”:叙述声音的呼应与回响 |
五、无声亦有声:不会消逝的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独特之处 |
一、叙述声音的个体差异性 |
二、叙述声音的自我呈现性 |
三、叙述声音的相关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与审美:叙述声音的功能 |
第一节 叙述声音可以结构文本世界 |
一、叙述声音引导叙述 |
二、叙述声音塑造人物 |
三、叙述声音构建时空 |
四、叙述声音表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可以传达作者的声音 |
一、“独一之诗” |
二、立身与立文 |
第三节 叙述声音能回应社会时代之声 |
一、叙述声音展现经济状况 |
二、叙述声音体现政治历史的发展 |
三、叙述声音显露道德与文化的影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媒介与跨学科:叙述声音与日常生活叙事 |
第一节 众声喧哗:新媒介叙事中叙述声音 |
一、叙述声音的载体 |
二、叙述声音的特质 |
三、倾听与新媒介叙事 |
第二节 启迪人心:日常教育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
一、教科书:多种声音的交汇 |
二、日常教学活动:叙述声音存在于师生互动之间 |
第三节 理智与情感的纠葛:法律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
一、叙述者的身份立场 |
二、法律与道德(情感)的取舍 |
三、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之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王安忆女性意识的张扬与女性主义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 [1]今天,我们如何讨论性别[J]. 郭冰茹. 上海文学, 2021(07)
- [2]真实与多元的追寻 ——王安忆小说中的母亲形象研究[D]. 张晓帆. 山东大学, 2021(02)
- [3]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研究 ——以自我、伦理、历史为线索[D]. 张诗雨. 辽宁大学, 2020(01)
- [4]论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的女性空间建构 ——从女性主义地理学视角出发[D]. 施萌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铁凝研究综论[D]. 丁航. 辽宁大学, 2020(01)
- [6]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D]. 张栋. 兰州大学, 2020(01)
- [7]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D]. 魏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8]20世纪80到90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D]. 王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9]新世纪女性小说的超性别写作研究[D]. 刘婧婧.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10]叙述声音研究[D]. 刘碧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