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失业预警系统和就业对策研究通过评审(论文文献综述)
郝雪晶[1](2021)在《就业援助政策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C市J区为例》文中认为
王玉涵[2](2021)在《大学生人工智能商数(AIQ)对其就业力的影响研究 ——以在杭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媛[3](2019)在《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问题研究 ——以南阳市宛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突出、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就业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当前我国经济新形势对就业格局施加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而城镇困难群体中有劳动能力的那一部分人虽有就业意愿,但因自身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特点,难以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愈显艰难。因此,如何解决困难人群的就业一直是就业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就业援助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加大援助力度,对城镇困难人员和残疾人就业重点扶持。因此,深入研究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不可或缺。对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帮助他们更快地实现就业,顺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对保障民生,稳定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完善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基于对南阳市宛城区的调查,在对就业有困难的城镇困难群体及就业援助概念阐述的基础上,选取凯恩斯充分就业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构建了就业援助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问卷法等方法对就业有困难的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问题展开调查。通过对南阳市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现状及就业援助情况做调查研究,同时收集相关数据以及进行访谈,从性别、年龄、学历和收入几个方面描述南阳市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群体结构。从政策分析、援助做法及成效开展描述南阳市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现状,从岗位援助、资金扶持、社区援助、就业培训等几方面描述就业援助内容。通过分析发现,南阳市就业有困难的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援助法律制度不完善、就业援助政策的制定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宣传不足等。最后结合南阳市的实际情况,从完善就业援助政策法律体系、提高就业援助政策执行力、完善多方参与的就业援助体系、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宣传就业援助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就业援助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是长久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合力,不断更新理念、加强合作,分类细化援助内容,缓解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尹浩然[4](2019)在《人工智能视域下就业公共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人工智能”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焦点,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大数据与云计算的运用,更是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无所不在的人工智能渗透到我们身边的各行各业,工厂、服务、卫生、医疗,原来只有人类能做的繁琐工作逐渐被机器取代。据国家统计局截止2017年底的统计:如果我国大面积推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按9亿劳动年龄人口、目前失业率13%、再就业率30%保守测算,将有2.74亿人失业。由此可见,在人工智能化的时代下,传统的工作模式将会受到很大冲击,就业将成为人们越发关注的热门问题。2016年7月,在政府“十三五”规划中,人工智能被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一项列入规划,其中着重强调要从更深层次、更广层面加强在人工智能影响下,就业方式与结构转变、社会服务形式转化、工作岗位需求变化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适应智能时代的终身学习和就业培训体系,支持与鼓励高等院校及企业机构,开展与提供人工智能课程及技能等相关培训,加强职工再就业培训和指导,确保因人工智能失业的人员顺利转岗等。以上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形势。但针对此次颠覆性的科技变革,就业问题还会存在很多难以预知的情况,同时也会给就业公共服务带来新的挑战。对此,本论文从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的视角出发,利用调查数据,通过相关指标对人工智能大背景下的就业公共服务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就业公共服务质量的主要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设置观测变量:就业政策、就业机构、就业培训、就业公共服务、人工智能,同时每一个观测变量均有相应的可测量变量。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人工智能对就业公共服务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对就业政策、就业机构与就业培训来间接影响就业公共服务,其中,人工智能共享平台、财政金融政策及就业技能培训被视为主要影响因素,由此可知,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主要通过推动共享平台的发展、改善财政金融政策、加强技能培训这三个关键点来提高就业公共服务质量。
顾晨丞[5](2018)在《工作福利视角下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救助对策研究 ——以镇江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美好生活已是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增进民生福祉、保障适度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方式。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城镇就业困难群体成为重要的关注对象,也成为影响基层发展、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并制定了今后一段时期的脱贫脱困目标,为更好的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近年来,社会救助体系不完善发展,就业救助更是作为专门章节内容编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之中。镇江市、江苏省乃至全国就业典范地区,在促进就业,实现充分就业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以镇江市为例,探讨工作福利视角下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救助对策,有利于帮助我国城镇困难群体真正脱贫脱困。利用工作福利理论与制度,探讨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救助对策,是一种健康而有效的通过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对策。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农村居民转变而来的城镇失业或无业居民数量庞大。本文基于工作福利视角,围绕“工作”作为“授之以渔”的重要举措展开,从工作福利在西方国家的发展演进,以及当前中国就业救助政策的不断完善,对全国及江苏省就业背景进行了详细了解,进而深入到镇江市针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探讨。其中运用访谈法深入了解镇江市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工作机制,尤其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相关举措,通过较为深入的访谈和调研,对当前镇江市基层就业工作做了基本的分析,并根据访谈情况选择了两则创业和就业的典型案例进行论证;其次,通过对镇江市就业救助工作人员、镇江市(曾经)就业困难群体、相关专家学者的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得出了当前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救助过程中存在了一些问题,以及三方认为的可以采取的具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措施。最后本文在工作福利视角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和政策建议,进而推动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救助的发展与政策改进。本文的对策建议为:(1)实施城镇就业困难群体专项就业救助方案,分类明确就业救助对象,加强对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要素支持,加强面向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创业培训与就业救助。(2)建立就业救助信息网络体系,建立覆盖全域全民的就业信息网络,建立长期的就业救助追踪体系。(3)完善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救助的工作主体,进一步突出政府的主体责任,建立多元化主体参与合作的就业救助体系。(4)提升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工作能力,强化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意识,充分挖掘就业困难群体分的就业优势,提升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劳动技能。
陈建领[6](2018)在《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诸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资源枯竭,以及社会公平正义、公共安全、文化断层等各种“城市病”问题随之而来。加之城市社会本身具有居民数量众多、人口流动频繁、管理事项多样、突发事件较多、人员结构复杂、社会价值多元、利益诉求多样、利益冲突明显等特点,导致当前城市社会治理面临一系列难题和挑战。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以及时序性等特征。依赖行政力量或是单纯注重社会自主的传统城市社会治理模式难以满足当前城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以倡导多元参与、理性协商、协同共治为核心的社会治理理念日益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从系统理论的视角建构模型对现代城市社会治理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系统理论为视角,在细致梳理国内外城市治理及社会治理相关理论与方法基础上,对“总需求-总供给”“社会预警”“社会动员”“社会善后”等四类模型进行研究与整合,以优化城市社会治理结构、完善城市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社会治理效益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日常事务城市社会治理和城市社会危机治理两个维度的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模型,对于弥补现有城市社会治理模式研究不足,提高城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基于日常事务城市社会治理供求平衡模型。论文分析了中国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理的历程,提出了以需求导向为主线,以政府主导、社会自治与多元合作相结合为重点,依法治理为基础的创新思路,为构建城市常态事务社会治理模型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文基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围绕社会治理主体相互之间的供求关系,分析了现代城市治理主体的主要内涵,探讨了平等基础上主体功能的互适性,公平追求下的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服务的平衡性,治理质量标准上的活力与有序的协调性,以此为基础建构城市社会治理的供求平衡模型。这一模型实现了主体功能相互适应、社会资源和社会服务供求平衡以及运行质量标准协调的多组合动态平衡的有机统一。论文提出了逐步建立社会治理外部供给为主导和内部需求反馈为诱惑的供需平衡机制,完善新的社会治理格局,就需持续增强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结构的需求导向性、治理合法性、履职责任性和行动有效性特征。(2)提出了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论文在研究与整合“社会预警”、“社会动员”、“社会善后”等三类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社会危机根源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危机治理需要实施危机驱动战略,化“危”为“机”,推动社会治理尽快进入新的常态,把危机驱动作为谋求城市社会治理模式转变的推手,构建了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按照社会危机的自身潜伏、发生、发展、结束过程,从应对社会危机全过程出发,建构了社会预警模型、社会动员模型、社会善后模型,形成了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该模型将社会危机的应急治理分为预防、处置、恢复三个阶段,形成了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和社会善后提出三大类指标及其标准,采用德尔菲法和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3)构建了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模型。论文突破了现有文献中常态和非常态社会治理研究相互割裂的现象,将基于日常事务城市社会治理供求平衡模型和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统合到社会治理的大框架中,研究探索了二者之间的互利、互补、共生关系;从运行绩效评估角度,构建了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模型;从评价指标的公共性与重要性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该模型的应用价值;从投入产出角度,对如何实现城市社会治理效率、效益、效果的最大化与最优化进行了分析。论文统筹常态事务和城市社会危机两种类型指标体系于一体,通过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程度等主要因素,建构相关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并以北京社会治理实践为例,从社会建设体系、社会治理总体架构、社会治理组织架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揭示了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的北京模式特点,运用北京常态事务和非常态化情形下城市社会治理模型相关数据,进行实际验证,提出改进措施。论文还对社会治理模型的运行状态和实践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法治环境下政府与公众、社会组织的相互关系及权利责任。期冀这一理论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能够为建设善治城市、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相应支持。
胡立[7](2016)在《主体与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职业教育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运用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学的平衡理论来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生态问题及其原因,可以更合理的为高职教育的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高职教育就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即毕业生与学校、企业及用人单位、政府之间的一种适应关系,通过相互适应从而实现从学生进入职业教育--毕业--新一批学生进入职业教育这一输入--输出--反馈(再输入)过程中系统的协调,实现高职教育就业生态的平衡和良性发展。高职教育的高就业率并不能全部体现出其就业生态平衡性。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平衡是指在能使毕业生知识与技能适应社会需要、满足个人职业期待,并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相互适应的情况下,各要素竞争共生,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整个系统充满生机活力的动态平衡。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是以毕业生﹒就业﹒环境三者之间关系为核心的动态、互生的系统。各生态因子之间是彼此联系、动态发展的,是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中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论文从生态学理论的主体与环境这一视角,按照“生态系统是否平衡(现状)--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要素(生态因子)--怎样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主体与环境的适应)”的逻辑思路,在宏观层面展开对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在对湖南省六所高职院校的1892名应届毕业生和624名往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高职教育的就业观念、就业制度、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四方面分析了高职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现状。本研究通过把调查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二元回归等方法对影响高职教育就业生态系统平衡的因子进行分析与探索。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侧重从主体与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学理的研究和质的研究两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思考。研究首先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主体与就业观念环境的互动关系。毕业生自身就业动机受学校、家庭、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应往届毕业生薪资期待、理想工作岗位、就业价值等调查发现,“让人人出彩”的职业教育就业观念环境有待优化。只有帮助毕业生主动适应社会就业环境,使毕业生就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满足个人职业期待与理想,才能提高自身对外来观念的免疫力,达成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观念子系统的平衡,实现高职教育就业观念环境的优化。研究接着探索了就业主体与学校人才培养、企业参与育人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本研究通过对毕业生工作满意度、专业对口度、课程设置等要素的调查发现,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受学校课程提供、企业校外实践和实习状况、学生为达到岗位胜任能力而主观努力等因素影响。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习得职业能力才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否则就很难保障高职教育就业质量,高职教育就业质量子系统就会失衡,高职教育就业质量环境也会不断恶化。研究对毕业生与就业制度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政府、企业、学校就业制度对毕业生的潜在影响的分析发现:就业制度子系统是毕业生群体在这些就业制度环境等影响下实现平衡的。如果政府和院校就业制度的执行情况不利于毕业生个体成长,再加上企业人才选用不科学、长效培训机制缺乏等,这样极易造成就业制度的不合理,使这个子系统失衡,使高职教育就业制度环境恶化。高职教育就业制度环境是使毕业生就业符合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是政策保障。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就业主体与就业供需环境进行分析。高职教育就业供需生态受就业观念、就业质量、就业制度等因素影响,从而使就业结构子系统实现整个就业群体的供需与用人单位供需之间的平衡,也反映了高职教育就业供需环境的整体和谐状况。只有把握好毕业生这一主体和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毕业生从输入--转换--输出过程中生态系统的平衡。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通过预测就业生态行为、建立就业生态预警监测机制,共同营建以就业质量为核心的就业生态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促进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动态课程体系建设,营造以就业价值为核心的社会观念生态圈。
何仕[8](2014)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 ——以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文中认为当代中国,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就业理论为指导,揭示就业经济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内在联系,立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以经济学之“药”疗治中国大学生就业之“疾”。就业是民生工程。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包统配”、改革开放初期“抽成调剂、分级安排”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由一定范围的“双向选择”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转变。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考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并以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和闽南理工学院等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进行的实证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毕业生供求形势日趋严峻:方面,高校连年大幅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国际金融危机等导致毕业生市场需求动力不足。二是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毕业生扎推一二线城市、国企、大企业就业,同时高校毕业生类型不同,就业率差异明显等。三是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难以实现。梦想与现实存在差距,跳槽频繁。四是“被就业”现象时有发生,就业统计掺杂水分。同时,出现了“北漂”、“蚁族”、“啃老族”以及“海待”“零薪就业”、“公务员热”等特殊就业现象。就业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突出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经济转型,拉动就业乏力。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增速放缓等诱发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剧就业困难。二是高等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配置跟不上跨越式发展步伐、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专业结构改革滞后等,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失衡。三是就业体制与制度存在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制度分割、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毕业生择业流动困难和就业歧视。四是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劳动力市场“多峰叠加”,市场就业信息不对称等,影响毕业生就业。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就业难的原因,比较借鉴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大学生就业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一是稳定经济发展,拉动就业需求;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就业发展动力;三是发展绿色就业,拓宽就业市场;四是着力扶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五是适应经济发展,深化高教改革。
孙亚超[9](2013)在《我国城镇失业率水平的调控目标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失业是现代经济社会最普遍、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控制失业水平、实现充分就业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过高的失业率不仅将阻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将激化社会矛盾,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的国家,因此保持适度的失业水平在我国尤其突显重要。众所周知,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最近几年,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自2003年起,我国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9%以上,只有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2009年略低于9%,但此间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1年的3.6%上升至4%以上;中国社科院2002年度《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披露的信息显示,2002年中国城镇的实际失业率已达到7%的警戒线,而2008年中国城镇失业率是9.4%,已经超过了7%的国际警戒线。2010年3月22日,温家宝总理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的外方主要代表,谈及中国失业问题时,更是指出中国有2亿的失业人口。这一组组数据,不断挑战着政府与大众对失业的承受底线。因此,研究我国“十二五”期间城镇失业率水平的调控目标区间,找出我国城镇失业率的真实警戒线,对政府经济部门适时推出各项经济政策,扩大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对我国失业水平的适度调控目标区间的研究,尽管有个别学者提出了“适度失业”这一概念,但是对其理论界定还比较模糊,主要是利用国际经验数据加以说明,对我国适度失业水平进行计量分析,探究我国城镇失业率水平控制区间的研究则较为鲜见。从国内情况看,多数计量分析研究都以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参照来确定我国城镇失业率的调控目标区间。然而,由于我国失业统计方面的不足,使得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导致其不能反映失业的真实情况,因此其现实参考意义并不理想。本文试图以城镇登记失业率与调查失业率为研究对象,分别找出各自的调控目标区间。一是利用1992-2010年间29个省市自治区的历史面板数据,在控制了城镇失业率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间接效应的条件下,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对中国城镇失业率最优门限值水平进行估计,这样就能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确定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最优调控目标区间。考虑到“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的主动下调,对失业率的容忍度要适当的放宽,借助就业弹性系数对城镇登记失业率调控目标区间进行调整之后,对“十二五”期间的失业问题的预警,制定就业政策更有现实意义。二是借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2010)估计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更能真实地反映中国的失业情况。通过对比城镇登记失业率与调查失业率的波动趋势图,可以发现自2001年以来,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比较稳定地比城镇调查失业率低1-2个百分点,由此关系,我们可以粗略地估计出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调控目标区间;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正式实施调查失业率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的调控目标区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的结构分为以下六个部分:本文第一章为论文的导论部分。该章首先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主要介绍了我国城镇失业的现实情况以及对我国城镇失业率适度性界定的模糊性;接着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是找到我国城镇失业率的调控目标区间,为就业政策的制定,扩大就业提供理论指导;最后简单概述了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为正文内容的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框架。第二章为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的文献综述。从西方的失业理论的发展历程、有关失业的相关概念的界定、适度失业的研究、自然失业率以及失业警戒线等几个方面出发,对我国城镇失业的调控目标区间的相关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概括,为我们下文的展开提供相应的参考与理论支持;并指出了相关文献的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其可改进的方面。第三章为数据的来源与变量的选取。数据的质量高低往往决定了论文研究的意义,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的质量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本文主要从宏观出发,从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出发,找出了几个宏观经济指标作为控制变量。第四章为模型的理论介绍。本文主要运用到了面板门限模型来确定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最优门限值,用动态面板模型找出了就业弹性系数,来对我国的城镇失业率就行修正。所以,在这一章主要介绍了门限模型的主要原理、门限值的确定方法以及动态面板的估计方法。第五章为实证研究部分,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首先,为了避免面板门限回归方法可能存在的“伪回归”问题,就要先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来检验相关变量的平稳性。接着,进行了Hausman检验,以此来确定面板模型的识别模式。下面才开始进行模型的门限效应的研究,确定了门限值的个数,并进行了相关的参数检验。然后,利用已经确定的城镇失业率的门限值对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实证结果与我国的真实情况相符,这说明我们的研究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上述的实证研究是从历史数据出发,实证研究找出了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调控目标,可是这也只是一种事后预警。因此,我国适度失业的调控区间的研究还得根据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借助就业弹性系数,对我国“十二五”期间的调控目标就行修正。这一章的最后利用动态面板模型的GMM估计法,来研究我国的就业弹性系数。第六章为文章的结束语。主要是从城镇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两个方面出发,对我国“十二五”期间的城镇失业率调控目标区间进行最终的界定,并对控制我国的适度失业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邹治[10](2012)在《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校扩招以及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部分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的局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正确评估和判断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状况,科学预测高校毕业生的失业趋势,从而合理采取措施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预防失业风险扩大的系统研究亟待深入。因此,本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和相关结论及创新点是:结合系统科学以及经济预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理论模型,即由数据信息系统、分析评价系统以及政策实施系统构成的,包含警情、警源、警兆三大指标体系,集合了组织、信息监控以及政策决策等机制,从而实现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风险进行预测、预警,并采取措施预防警情发生的复杂系统。研究对系统理论模型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分析和阐述,并对系统的警情判定、警源分析以及预测、预警等功能进行了实例的分析与探讨。与以往研究只是对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进行局部或粗略的设想相比,本研究不仅完善了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理论探讨,也为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在回顾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就业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从就业率指标的变化以及薪资、就业相关度、就业区域、行业和单位属性以及择业成本、周期等方面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而证实了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警情。与此同时,研究发现,我国当前缺乏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失业评价指标体系,现有的指标界定不规范、统计方式方法不完善,使得数据资料缺乏统一标准,从而制约了对高校毕业生失业状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在此基础上,研究对高校毕业生失业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提出了构建数量与质量指标相结合的警情指标体系,不仅丰富了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研究的内容,也推动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基于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以及高等教育理论中的失业原理,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系统中的各主体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阐述,从而明确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宏观结构性失业和微观选择性失业主要是受到经济、社会就业、高等教育以及个人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宏观影响因素转化为具体的量化指标,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警源监控指标体系,为进一步的预警分析奠定了基础。研究通过指标的时差分析进一步明晰了各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失业的影响机理及影响程度,提出我国人口总量巨大的国情导致了我国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而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及其结构的不合理是我国当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较差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发展增速减缓的情况下,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幅度不减而人才培养质量未能有效提升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扩大化的关键诱导原因。研究借助系统分析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的类型、成因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拓展了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视角。在对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预测功能实现的探讨过程中,侧重于多种定量方法的探索与比较,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判断。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的时间序列计量模型ARIMA模型、适用于少数据、贫信息的灰色系统模型以及对于数据要求较低、学习功能较强的神经网络模型对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的预测均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预测精度上,传统的计量模型对于数据的要求较高,因而精度较差;灰色系统模型对特定时点的预测精度较高,但过程拟合精度较差,具有一定局限性;神经网络模型则拟合优度较高,时点精度略低于灰色系统,是对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失业趋势进行预测的综合效果较优的方法选择。这一结论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出现时间短、波动大、数据资料不完善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比较客观的检验结果。对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警报发布探讨中,根据系统构成要素的两种耦合方式——警兆预警和警情预警分别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警源监控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筛选确定了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的警兆指标体系,进而采用扩散指数法对预警区间和预警线进行了判定。而鉴于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失业警情指标体系的数据基础还不完善,因此警情预警路径主要是基于现行的单一的失业率警情指标的预测结果进行了预警判定的探讨。警情预警和警兆预警两种预警方式的结果均显示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失业的预警区域在轻警区,但预警指数长期处于较高位置,接近由轻警区向中警区转变的临界区域,失业风险不容忽视。而结合对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状况的质量分析,基于社会用人单位在招收大学生以及给付薪酬观念上的偏见以及大学生及其家庭就业观念的偏差等都会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突显,同时由于我国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配套,大学生失业很可能将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往的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研究多数是基于定性分析进行判断,而本研究基于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整体分析,将警情预警和警兆预警判定方法与警源分析相结合,运用多元回归扩散指数、德尔菲法等多种方法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判断,为正确认识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状况及发展趋势提供了比较有说服力的依据。最后,研究根据当前的预警判断及分析的结果,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防范失业警情的恶化,从推动需求、改善供给和促进供需匹配等角度提出了调整产业经济政策,围绕创造就业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就业途径、完善就业制度保障;适度规划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以及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提升就业服务等多项措施。
二、我国失业预警系统和就业对策研究通过评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失业预警系统和就业对策研究通过评审(论文提纲范文)
(3)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问题研究 ——以南阳市宛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及相关理论取向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困难群体与就业困难群体 |
二、就业援助 |
三、失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概述 |
一、凯恩斯充分就业理论 |
二、需求层次理论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第三节 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南阳市城镇困难群体现状 |
第一节 南阳市困难群体失业现状分析 |
一、南阳市概况 |
二、南阳市产业结构 |
三、南阳市困难群体失业情况 |
第二节 南阳市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结构 |
一、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 |
二、就业困难群体的性别结构 |
三、困难群体的年龄结构 |
四、困难群体的学历结构 |
五、就业困难群体的收入结构 |
六、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特征 |
第四章 南阳市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现状 |
第一节 南阳市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政策分析 |
一、就业援助制度的历史沿革 |
二、南阳市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政策分类 |
三、南阳市就业援助政策实施效果 |
第二节 南阳市就业援助做法及成效 |
一、就业岗位援助 |
二、就业资金扶持 |
三、社区就业援助 |
四、开展职业培训 |
第五章 南阳市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就业援助法律制度不完善 |
一、就业援助法律制度法制化程度低 |
二、就业援助对象认定不全面 |
第二节 就业援助政策制定缺乏合理性、科学性 |
一、援助政策缺乏合理性 |
二、援助政策缺乏灵动性 |
三、援助政策与现实脱节 |
第三节 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
一、基层服务平台建设不足 |
二、就业服务形式落后 |
第四节 就业援助政策宣传不足 |
一、就业援助政策知晓度低 |
二、再就业观念宣传不足 |
第六章 优化南阳市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就业援助政策法律体系 |
一、健全就业援助相关立法 |
二、丰富就业援助政策 |
第二节 提高就业援助政策执行力 |
一、科学合理化制定政策 |
二、完善政策反馈机制 |
第三节 完善多方参与的就业援助体系 |
一、政府统一协调,总揽全局 |
二、社区与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 |
三、动员企业参与岗位提供 |
第四节 强化就业服务体系 |
一、完善就业信息服务 |
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 |
三、完善职业介绍服务 |
四、完善职业培训服务 |
第五节 大力宣传就业援助政策 |
一、扩大政策公众知晓度 |
二、积极引导转变再就业观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 |
二、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
(4)人工智能视域下就业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路线 |
1.4.2 创新点 |
2 人工智能对就业公共服务影响的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工智能概念界定 |
2.1.2 就业公共服务概念界定 |
2.2 人工智能对就业公共服务影响的相关理论 |
2.2.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2.2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
2.3 结构方程模型基础理论概述 |
2.3.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2.3.2 模型基本原理 |
2.3.3 模型建模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3 人工智能对我国就业公共服务影响现状 |
3.1 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现状 |
3.1.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导致高端人才需求激增 |
3.1.2 机器人广泛应用尚未形成对就业大规模替代 |
3.1.3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应用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 |
3.1.4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应用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 |
3.2 人工智能影响就业公共创新服务现状 |
3.2.1 人工智能提高就业信息精准发布 |
3.2.2 人工智能技术使就业咨询更高效 |
3.2.3 人工智能使职业介绍更场景化 |
3.2.4 智能化的手段使失业预警监测敏感度更强 |
3.3 人工智能化对就业及公共服务的挑战 |
3.3.1 人工智能化对就业的挑战 |
3.3.2 人工智能化对就业公共服务的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4 人工智能阻碍就业者的困境及就业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
4.1 人工智能阻碍就业者的困境 |
4.1.1 被释放的低端就业者转型成本高 |
4.1.2 现有劳动者技能无法满足人工智能产业的新要求 |
4.1.3 “机器换人”将带来贫富差距拉大等衍生问题 |
4.2 就业公共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 |
4.2.1 教育与职业培训制度非均等使农民工转型难 |
4.2.2 公共政策非均衡化难以形成公平的就业机会 |
4.2.3 新就业信息发布不充分使就业岗位开发不足 |
4.3 其他问题 |
4.3.1 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
4.3.2 我国机器人技术应用对国内就业的创造效应不明显 |
4.4 本章小结 |
5 人工智能化对就业公共服务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基本模型构建 |
5.1.1 基本假设 |
5.1.2 指标选取 |
5.2 基本模型实证检验和分析 |
5.2.1 数据的处理与检验 |
5.2.2 模型的实证分析 |
5.3 模型估计结果 |
5.3.1 作用路径分析 |
5.3.2 影响效应分析 |
6 人工智能背景下提高就业公共服务的对策 |
6.1 提高就业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 |
6.1.1 加强社会的综合治理能力 |
6.1.2 提供有效的就业服务与管理 |
6.2 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 |
6.2.1 加速完善全覆盖的职业培训制度设计 |
6.2.2 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
6.2.3 积极推广“人工智能+职业培训”新模式 |
6.2.4 推广职业培训包制度加大公共服务行业技能人才培训力度 |
6.3 积极发展新业态创造更多新就业岗位 |
6.3.1 积极开发研发性岗位 |
6.3.2 创造性的工作岗位 |
6.3.3 发展市场化、专业化众创空间 |
6.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创建公平的新就业环境 |
6.4.1 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的用工和社保等制度 |
6.4.2 加强对新就业主体的劳动权益保护 |
6.4.3 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
6.5 推进政府主导扶持就业的公共政策 |
6.5.1 采取灵活扶持电子商务的税收优惠政策 |
6.5.2 积极扶持社区服务的政府采购 |
6.5.3 实施对中小企业家庭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组合拳政策扶持 |
6.5.4 完善健康服务的技术研发科技政策 |
6.5.5 推进养老服务的金融创新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5)工作福利视角下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救助对策研究 ——以镇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2.1 概念阐述与界定 |
2.1.1 城镇困难群体 |
2.1.2 就业救助 |
2.2 基本理论概述 |
2.2.1 工作福利理论 |
2.2.2 就业理论 |
2.2.3 其他相关理论 |
第3章 镇江市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救助现状 |
3.1 相关背景及政策 |
3.1.1 城镇登记失业现状 |
3.1.2 江苏省就业政策 |
3.2 镇江市就业困难群体救助现状 |
3.2.1 镇江市困难群体就业救助情况简介 |
3.2.2 镇江市困难群体现状 |
3.2.3 镇江市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救助现状 |
3.2.4 镇江市困难群体就业救助举措 |
第4章 镇江市困难群体就业救助访谈设计及分析 |
4.1 镇江市困难群体就业救助研究设计 |
4.1.1 确定访谈内容,设定访谈对象 |
4.1.2 明确访谈过程,整理访谈结果 |
4.2 镇江市困难群体就业救助访谈分析 |
4.2.1 镇江市就业救助体制机制保障 |
4.2.2 镇江市就业救助方案 |
4.2.3 镇江市失业就业访谈分析 |
第5章 工作福利视角下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救助对策建议 |
5.1 实施专项就业救助方案 |
5.1.1 明确就业救助对象 |
5.1.2 加强就业要素支持 |
5.1.3 加强就业、创业培训与就业救助 |
5.2 建立就业救助信息网络体系 |
5.2.1 建立覆盖全域全民的就业信息网络 |
5.2.2 建立长期的就业救助追踪体系 |
5.3 完善就业救助工作主体 |
5.3.1 突出政府主体责任 |
5.3.2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合作的就业救助体系 |
5.4 提升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工作能力 |
5.4.1 强化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意识 |
5.4.2 挖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优势 |
5.4.3 提升就业困难群体的劳动技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项目 |
致谢 |
(6)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 |
1.3.1 城市及现代城市特征 |
1.3.2 社会治理的内涵与外延 |
1.3.3 社会预警、社会动员、社会善后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 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理论基础及模型 |
2.1 社会系统理论 |
2.1.1 社会系统理论概念 |
2.1.2 社会系统理论代表人物及观点 |
2.2 社会治理理论 |
2.2.1 社会治理的核心:多元参与、理性协商、友好建构 |
2.2.2 社会治理评价指数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个维度 |
2.3 基础模型 |
2.3.1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
2.3.2 应急管理模型 |
2.3.3 社会预警模型 |
2.3.4 社会动员模型 |
2.3.5 社会善后模型 |
2.3.6 国外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结构和工具 |
2.4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
2.4.1 现行社会管理体制不适应性分析 |
2.4.2 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历程分析 |
2.5 构建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新模式 |
2.5.1 以需求导向为主线 |
2.5.2 推动政府改革转型 |
2.5.3 完善社会自治功能 |
2.5.4 畅通多元合作渠道 |
2.5.5 建设法治城市 |
第3章 基于日常事务的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研究 |
3.1 构建基于日常事务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的条件分析 |
3.2 基于日常事务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 |
3.2.1 基于日常事务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结构特征 |
3.2.2 平等基础上城市社会主体功能作用适应关系分析 |
3.2.3 公平追求下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服务供求平衡关系 |
3.2.4 运行质量标准上的有序活力协调关系 |
3.2.5 基于日常事务现代城市社会治理评价模型构建 |
3.3 基于日常事务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
3.3.1 定量方法选择 |
3.3.2 评分标准 |
3.3.3 指标权重设定过程 |
3.4 基于日常事务现代城市社会治理逻辑演进路径分析 |
3.5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式新发展 |
3.5.1 现代城市社会微治理模式 |
3.5.2 虚拟城市社会治理模式 |
3.6 实证分析:以北京为例 |
第4章 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建构研究 |
4.1 城市社会危机特征与分类 |
4.1.1 现代城市社会危机驱动战略与治理现代化关系 |
4.1.2 当前社会危机类别构成和特征分析 |
4.2 现代城市社会危机治理功能与原则分析 |
4.3 现代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预警-动员-善后模型 |
4.3.1 现代城市社会危机治理存在问题分析 |
4.3.2 现代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构建 |
4.4 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
4.4.1 基本结构 |
4.4.2 评分标准 |
4.4.3 指标权重设定方法 |
4.4.4 指标体系权重分布 |
4.4.5 实证分析:以北京为例 |
第5章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
5.1 建构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
5.2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2.1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模型 |
5.2.2 现代城市常态事务治理与非常态治理之间关系 |
5.2.3 现代城市两类治理对整个社会治理的意义 |
5.2.4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模型指标体系构建 |
5.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公共性研究 |
5.3.1 公共性研究的必要性 |
5.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公共性特点 |
5.3.3 基于公共性基础上的政策选择 |
5.4 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践路径探究 |
5.4.1 社会治理外部性分析 |
5.4.2 收益性分析 |
5.4.3 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分析 |
5.5 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北京模式 |
5.6 北京社会治理现状实证分析 |
5.6.1 现代城市常态事务社会治理模型 |
5.6.2 现代城市突发事件社会治理模型 |
5.6.3 北京社会治理数据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局限 |
6.3 后续研究 |
附录 |
附录 A 基于日常事务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 B 北京市常态事务社会治理评估结果 |
附录 C 北京市非常态社会治理评估结果 |
附录 D 德尔菲调研第一轮问卷 |
附录 E 德尔菲调研第二轮问卷 |
附录 F 建构城市社会治理模型公共性调查问卷 |
博士生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主体与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平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就业难的原因及就业指导的研究 |
二、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与就业问题的研究 |
三、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的研究 |
四、小结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平衡理论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五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主体与环境 |
二、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 |
三、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 |
第一章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内涵及特征 |
一、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
二、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
三、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
四、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观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中的环境因子 |
一、教育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教育的社会生态环境 |
三、教育的规范生态环境 |
四、教育的心理环境 |
五、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平衡的主要表现 |
一、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平衡的显性指标 |
二、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平衡的隐性指标 |
第四节 高等职业就业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与研究设计 |
一、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分析理论 |
二、分析框架及数据获得 |
三、研究假设及调查样本 |
四、数据分析 |
小结:高职就业生态系统是主体与环境相互适应的动态系统 |
第二章 就业主体与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观念环境的适应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观念生态环境现状 |
一、基于湖南省六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调查 |
二、就业观念生态失衡的表现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观念生态的影响因子 |
一、个体心理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二、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三、高等职业教育社会价值观念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四、自然生态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第三节 就业主体与就业观念环境平衡的实现 |
一、就业主体对个体心理环境的调适 |
二、就业主体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环境的适应 |
三、就业主体对社会观念环境的适应 |
四、就业主体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 |
小结:适应就业观念环境,提高系统对外来危机的免疫力 |
第三章 就业主体与校企行为生态环境的适应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现状 |
一、基于湖南省几所院校就业质量的调查 |
二、基于某专业订单班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调查 |
三、就业质量生态潜在的危机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的影响因子 |
一、院校行为生态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院校生态位 |
二、企业行为生态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企业生态位 |
三、经济与政策环境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个人生态位 |
第三节 就业主体与就业质量生态整体效应的实现 |
一、就业主体对院校生态环境的适应 |
二、就业主体与企业生态环境的相互适应 |
三、就业主体与经济环境的适应 |
四、就业主体与政策环境的相互适应 |
小结:增加生态位宽度,促进就业质量系统的稳定 |
第四章 就业主体与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制度环境的平衡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制度生态现状 |
一、基于某学院就业制度的调查 |
二、基于湖南省政府就业制度执行的分析 |
三、基于几家企业就业制度的调查 |
四、就业制度的积极作用及潜在的危机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制度生态的影响因子 |
一、企业制度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二、政府就业制度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三、学校就业制度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第三节 就业主体与就业制度环境平衡的实现 |
一、就业主体与企业制度环境的平衡 |
二、就业主体对政府就业制度的平衡 |
三、就业主体与学校就业制度的平衡 |
小结: 建立就业制度生态链,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制度 |
第五章 就业主体与高等职业教育就业供需环境的平衡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供需生态现状 |
一、基于湖南省某产业毕业生情况的分析 |
二、基于某产业订单班就业情况的分析 |
三、就业结构矛盾背后潜在的危机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供需生态的影响因子 |
一、企业用人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二、经济环境对就业主体的影响 |
三、学校专业设置对就业主体的影响:供给能力 |
四、职业教育体系对就业主体的影响:供需意愿 |
第三节 就业主体与就业供需生态环境的平衡 |
一、就业主体与企业用人环境的平衡 |
二、就业主体与经济环境的共生 |
三、就业主体与专业设置的共生 |
四、就业主体与现代职业教育的共生 |
小结:共促供需意愿与供需能力,保持就业结构生态平衡 |
第六章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实现平衡的策略 |
第一节 维持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 |
一、优化系统组分结构,打造特色专业与专业群 |
二、调整系统时空结构,优化企业用人机制 |
三、改善系统营养结构,体现校企合作共生法则 |
第二节 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功能的流通 |
一、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制度,保障物质循环畅通 |
二、动态调整课程设置,提供能量流动源泉 |
三、注重就业信息反馈,缩短信息传递周期 |
第三节 改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输入环境 |
一、帮助养成职业兴趣,提高输入能量动力 |
二、引领就业生态文化,改善输入环境质量 |
三、践行职教就业理念,确保输入能量有效 |
四、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健全输入能量机制 |
第四节 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输出环境 |
一、完善对技能人才的保障机制,维持输出环境稳定 |
二、建立就业预警机制,保障输出环境流通 |
三、实现就业评价生态化,健全输出质量体系 |
四、加大创业孵化力度,优化输出质量 |
小结:共促学生就业生命,维护就业生态系统平衡 |
结语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评价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
第二节 就业生态各系统间的相互协调 |
第三节 研究中的不足 |
第四节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 ——以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DIRECTORY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和有待改进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的经济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就业的一般经济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就业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关于就业的论述 |
一、毛泽东思想关于就业的论述 |
二、邓小平理论关于就业的论述 |
三、江泽民关于就业的论述 |
四、胡锦涛关于就业的论述 |
五、习近平关于就业的论述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
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
三、其他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 |
四、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1949年—1978年)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就业(1979年—1992年) |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1992年至今) |
一、1992年—2002年阶段 |
二、2003年—2008年阶段 |
三、2008年以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现实考察 |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总体状况 |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毕业生市场供求形势日趋严峻 |
二、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 |
三、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难以实现 |
四、“被就业”现象时有发生,就业统计掺杂水分 |
第三节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
一、经济转型,拉动就业乏力 |
二、高等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
三、就业体制与制度存在的问题 |
四、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 |
五、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就业特殊现象分析 |
第一节 “北漂”现象分析 |
一、“北漂”的总体状况 |
二、“北漂”现象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蚁族”现象分析 |
一、“蚁族”的总体状况 |
二、“蚁族”现象原因分析 |
三、“蚁族”现象的社会影响 |
第三节 “啃老族”现象分析 |
一、大学生“啃老族”的主要表现 |
二、“啃老族”现象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其它特殊就业现象分析 |
一、“海待”现象分析 |
二、“零薪”就业现象分析 |
三、“公务员热”现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建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985高校(厦门大学)就业分析 |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二、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分析 |
三、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分析 |
第二节 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农林大学)就业分析 |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二、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分析 |
三、就业单位的性质分析 |
四、就业单位的隶属分析 |
第三节 福建新建本科院校(福建工程学院)就业分析 |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二、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分析 |
三、就业单位性质分析 |
四、就业单位的隶属分析 |
第四节 福建高职高专院校(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分析 |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二、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分析 |
三、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分析 |
四、就业单位隶属分析 |
第五节 福建省民办高校(闽南理工学院)就业分析 |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二、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分析 |
三、就业单位的性质分析 |
四、就业单位的隶属分析 |
第六节 就业实证分析的经济学启示 |
一、福建高校就业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
二、就业实证分析的经济学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学生就业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日本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
一、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
二、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日本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经济举措 |
第二节 印度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
一、印度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二、印度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印度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举措 |
第三节 英国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
一、英国大学生就业状况 |
二、英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举措 |
第四节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
一、中国与日本、印度等国的比较 |
二、主要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经济学思考 |
第一节 稳定经济发展,拉动就业需求 |
一、坚持推进区域和行业协调发展 |
二、坚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
三、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 |
第二节 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就业发展动力 |
一、实施创新驱动的重大战略意义 |
二、大力推进创新,促进就业发展 |
第三节 发展绿色就业,拓宽就业市场 |
一、绿色就业的概述 |
二、发展绿色就业的重点及其前景 |
三、大力发展绿色就业 |
第四节 着力扶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
一、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意义 |
二、创业带动就业的动力来源 |
三、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
第五节 适应经济发展,深化高教改革 |
一、改革与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
二、改革与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
三、改革高等教育形式 |
本章小结 |
余论 |
一、小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我国城镇失业率水平的调控目标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的结构及研究方法 |
1.4 主要特色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有关失业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1 失业的定义 |
2.1.2 失业统计与失业调查 |
2.2 西方失业理论 |
2.2.1 古典学派的自愿失业理论 |
2.2.2 凯恩斯学派的非自愿失业理论 |
2.2.3 新古典综合派的失业理论 |
2.2.4 货币学派的失业理论 |
2.2.5 发展经济学派的二元结构失业理论 |
2.3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2.3.1 适度失业的研究 |
2.3.2 自然失业率 |
2.3.3 失业警戒线 |
2.4 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总结概括 |
3. 数据来源及变量的选取 |
3.1 数据的选取 |
3.2 控制变量的选取 |
4. 模型理论介绍 |
4.1 门限回归模型 |
4.1.1 门限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 |
4.1.2 门限效应检验及门限值个数的确定 |
4.2 动态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估计 |
4.2.1 差分GMM |
4.2.2 系统GMM |
5. 实证分析 |
5.1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5.2 HAUSMAN检验 |
5.3 门限效应检验 |
5.4 模型的参数检验 |
5.5 不同地区的失业情况的分析(以2010年为例) |
5.6 就业弹性系数的动态面板模型估计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1.1 对城镇登记失业率调控目标区间的修正 |
6.1.2 城镇调查失业率的调控目标区间的估计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研究 |
1.2.2 国外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理论分析与模型的构建 |
2.1 预警系统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1 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 |
2.1.2 预警理论与方法 |
2.2 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理论分析 |
2.2.1 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内涵及意义 |
2.2.2 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分析方法 |
2.2.3 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构成分析 |
2.3 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理论模型框架 |
2.3.1 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理论模型的基本结构 |
2.3.2 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运行机制探讨 |
2.3.3 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信息化功能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警情判断 |
3.1 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产生的背景 |
3.1.1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
3.1.2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演变 |
3.2 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警情的初步判断 |
3.2.1 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统计 |
3.2.2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
3.2.3 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影响分析 |
3.3 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的警情指标体系构建 |
3.3.1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现行衡量指标 |
3.3.2 高校毕业生失业警情指标体系构建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警源分析 |
4.1 高校毕业生失业的相关理论 |
4.1.1 西方经济学的失业原理 |
4.1.2 人力资本理论的失业原理 |
4.1.3 高等教育理论的失业原理 |
4.2 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分析 |
4.2.1 高校毕业生就业系统构成分析 |
4.2.2 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影响因素分析 |
4.2.3 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类型及成因分析 |
4.3 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警源监控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警源监控指标选取 |
4.3.2 警源监控指标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预测功能探讨 |
5.1 数据的分析和模型选取 |
5.1.1 数据分析 |
5.1.2 模型选择 |
5.2 基于 ARIMA 模型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率预测 |
5.2.1 ARIMA 原理 |
5.2.2 样本数据的分析检验 |
5.2.3 样本模型识别 |
5.2.4 模型拟合与预测 |
5.3 基于无偏 GM(1,1)幂模型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率预测 |
5.3.1 无偏 GM(1,1)幂模型理论 |
5.3.2 拟合过程与预测结果 |
5.4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率预测 |
5.4.1 径向基神经网络原理 |
5.4.2 拟合过程与预测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的警报发布及政策建议 |
6.1 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判定探讨 |
6.1.1 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警兆指标确定 |
6.1.2 高校毕业生失业的警兆预警判定探讨 |
6.1.3 高校毕业生失业的警情预警判定探讨 |
6.2 政策建议 |
6.2.1 调整产业经济政策,围绕创造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6.2.2 拓展就业途径,完善就业制度保障 |
6.2.3 适度规划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
6.2.4 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提升就业服务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7.2.1 创新之处 |
7.2.2 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 1 高校毕业生失业率预测的 GM(1,1)无偏幂模型优化程序 |
附录 2 高校毕业生失业率预测的径向基神经网络程序 |
附录 3 相关统计数据 |
四、我国失业预警系统和就业对策研究通过评审(论文参考文献)
- [1]就业援助政策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C市J区为例[D]. 郝雪晶.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2]大学生人工智能商数(AIQ)对其就业力的影响研究 ——以在杭高校为例[D]. 王玉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3]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问题研究 ——以南阳市宛城区为例[D]. 李媛.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4]人工智能视域下就业公共服务研究[D]. 尹浩然.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5]工作福利视角下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救助对策研究 ——以镇江市为例[D]. 顾晨丞. 江苏大学, 2018(03)
- [6]现代城市社会治理模型研究[D]. 陈建领.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7]主体与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平衡[D]. 胡立.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8)
- [8]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 ——以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D]. 何仕.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9]我国城镇失业率水平的调控目标区间研究[D]. 孙亚超.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4)
- [10]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系统研究[D]. 邹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