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英雄妻子的信息:永远爱你,我们的亲人!

来自英雄妻子的信息:永远爱你,我们的亲人!

一、一位英雄妻子的留言:永远爱你们,我们的亲人!(论文文献综述)

王垚[1](2020)在《正当防卫权利的法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正当防卫是社会中时常出现的一类现象。既有研究中,对正当防卫作为违法阻却事由的讨论林林总总,将其视为一种权利,按照权利研究的基本框架进行讨论的却付之阙如。正当防卫既是一种自然权利,亦是一种法定权利;既是一种侵害人与防卫人之间的权利,亦是一种个人与国家间的权利;既是一种基于客观侵害事实的权利,亦是一种经防卫权拥有者判断后加以具体使用的权利。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需要,通过权利分析方法、语义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方法等诸方法的使用,围绕正当防卫权利展开研究,能够统辖性地理解作为制止权和私力救济制度安排的正当防卫,亦能够对当下司法实践中围绕正当防卫权利出现的若干未决问题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解释框架。一是正当防卫权利的概述。部门法评价的防卫行为仅属于正当防卫权利现象当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而并非权利行为的全集。换言之,正当防卫权利的设置,并非仅服务于阻却违法评价,应具有更为广阔的内涵:从权利的核心宗旨看是一种制止权,从私力救济的属性看是一种致损权,从紧急状态的行为模式看是一种误判权,从权利的基本结构看,躲避权亦属其概念项下。由此,正当防卫的研究视域得到了较大的拓宽,并产生了诸多辐射效应:首先,在诸项对正当防卫的概括要素中,究竟何者是其本质?如果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偏狭性的看法,就容易影响对其发展趋势的判定,因而不仅要警惕辉格史观式的赋予历史史实以其无以承载的评价,还要对与正当防卫权利行为近似的复仇、私刑、正当防卫权力行为等作出较为明晰的区分。其次,正当防卫权利的作用对象是侵害人,体现为个体间基于义务违反而导致的权利边界侵犯。但正当防卫还是一种个人与国家间基于侵害关系而产生的义务委托与授权执行,因而完整的正当防卫架构不应忽视权利运用背后的“权利-权力”因素。最后,正当防卫权利概念,经由不同的切入角度,能够对其产生迥异的理解:语言角度揭示了正当防卫在“俗民范畴”与“体系语义”间的认识冲突。伦理角度通过对“正当”概念的层次性思考,展示了同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之中的内涵差异。而制度角度则展现了部门法化的正当防卫权利诠释以评价触法行为为主轴的基本逻辑,这为统辖性与体系化地自上而下凝练正当防卫权利概念带来了困难。揭示同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中的指向差异,对我们深入讨论正当防卫权利极为必要。二是正当防卫权利的证成。霍菲尔德权利分析框架为我们展示了正当防卫权利在不同权利语境下的具体指向,作为权利的正当防卫,既是一种要求权,又是一种自由权,同时还是一种法律权力与豁免权。正当防卫的本质属性是制止权,其具体展开形态既包含制止权,也包含致损权、误判权与躲避权。正当防卫正当性的阐释,经由话语塑造的辩护形象,由表及里地展开分析:惩罚者”、“被动成为致死致伤工具”与“退无可退”者等辩护形象,有的仅能用以对部分正当防卫权利行为加以证成,有的仅服务于与正当防卫目的全然不同之行为的正当化论证,无法承担起合法性本质的解释任务。因而一种权利进路的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具言之,正当防卫权利在具体语境中的正当意味着:首先,在不限于该语境的个体交往中,一种以及时私力救济为旨趣的防卫权制度设计是必须的,经由义务违反而导致的法益悬置,使防卫人的行为具有不同于侵害行为的正当性,此即“权利-权利”意义上的正当,权利享有意义上的正当,或称正当防卫的可为性。其次,在某一具体语境中,特定据有防卫权的个体依据规范标准能够行使上述权利,进而产生实然化的制止、致损或躲避行为,并与对应主体生成相应的法律关系,此即“权利-权力”意义上的正当,权利行使意义上的正当,也即正当防卫的应为性。最后,在涉及防卫权内涵“开放边界”的部分,即个体与整体视角判断结论发生冲突的特定语境中,提倡一种风险分担的经济学思维方法:此时的防卫权利,服务于对不法侵害人行为的规制,并非因正当而确权,而是因确权而正当。一言以蔽之,研究倡导一种改造版本二元论的思考方式,以可为性与应为性为考量角度,以一般权利架构为基础,以风险分担为补强,从而为正当防卫的权利运作提供一种相对自洽的解释方案。三是正当防卫权利的运用。正当防卫认定难是司法实践中不争的事实,推进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秉持“司法-立法-法理”的逻辑轨迹,对构成要件展开法理反思,进而窥见防卫权利内涵中与“语词中心”相对应的“开放边界”部分。对此,应当从质性要件,即对象要件、前提要件、时间要件与主观要件,以及量性要件即限度要件两个维度加以思考。在质性要件的把握中,对象要件是最为首要的,其关注重点并非是“防卫权应当作用于何者之上”,而是“防卫权可以施加于侵害人何种利益之上”。前提要件是确定何为不法侵害的要件,可视为衡量防卫权延伸逻辑范围的要件。时间要件的认定需要一种实事求是的立场和防卫权利本位的理念,而不能仅仅以侵害客观实际为转移。主观要件识别的关键在于合理圈定构成相应判定标准的元素,并以底线思维重构对行为主观方面的判断。在量性要件的把握中,以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作为理解限度问题的基本框架,以相适应理论与需要理论的主要分歧与完善走向考察两者龃龉之处与融合趋势。正当防卫的本质属性是制止权,因而正当防卫权利逻辑的基调应当是需要说,相适应的要求只能具体服务于前者,构成一种二阶标准。由此反观防卫过当条款与特别防卫条款,亦将对其制度功用产生全新的理解。

李璐名[2](2020)在《莫迪亚诺小说的影像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是法国当代着名小说家,于201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主题多为对回忆的追寻和人生存在意义的思考。莫迪亚诺本人犹太裔的身份给其带来的疏离感使其对于身份问题的思考格外深刻。正因为如此,其思想的深刻性和文本中所蕴含的寓意使莫迪亚诺与勒·克莱齐奥、图尼埃被学界称为“新寓言派”的杰出代表。或许深刻的含义常伴随着晦涩的言语,但是莫迪亚诺的作品语言简洁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有一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莫迪亚诺对于影像艺术的参与以及对视听艺术手法的借用,这种艺术观念也解释了莫迪亚诺作品中所显示出的“影像感”的原因。莫迪亚诺小说作品中的“影像感”是体现在多方面的,这种特点也并非无迹可寻。莫迪亚诺本人的母亲是一位比利时籍的舞台剧演员,童年对于文学艺术和戏剧艺术的倾心使得他对于试听艺术手法十分敏感,加之莫迪亚诺在艺术生涯中多次参与电影剧本的创造,甚至本人也亲身投入到演艺事业中。除此以外,莫迪亚诺所出的时代与文学思想都在尝试把不同的艺术形式恰到好处的进行融合,以杜拉斯为代表的左岸派艺术家对于电影文本的迷恋和对电影文学化的实践都为莫迪亚诺的影像化的书写方式开创了先河。其次,“新小说”对于文坛的深远影响自然令后世文学家继续“反传统”,并注意到将图像、影像绘画元素加入到文学作品中。这种“反传统”的尝试与继承体现在莫氏作品中跳跃的叙事时空所造成的蒙太奇式的写作手法、如同摄像机-眼睛一般自由转换的视角和对光影和音效的使用。这三个特征具体地呈现了莫迪亚诺作品中的影像感。作为一名关注人类命运的作家,莫迪亚诺将深远的寓意通过充满独特艺术感的文字表达出来,这也让文本增加了更多可读性。这种影像化的书写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莫迪亚诺所要呈现的故事内涵。莫迪亚诺在对身份进行追寻的同时在不断地与人类不可避免的遗忘作斗争,在这种斗争过程中所经历的失败和短暂美好都令人开始对于自我存在的意义进行探求。这种探求或许无果,或许人类最终只能对命运低头并选择一次次“逃离”,无论是逃离还是追寻都是每个人所做的选择,这种带着一丝存在主义意味的人生观与迷离梦幻的灯光音效遥相呼应,使得莫迪亚诺深刻的思想轻易地被读者感知到并参与其中。莫迪亚诺的一系列充满影像感的人生哲理寓言,成为唤起人类集体记忆的触发器,在这种写作中,莫迪亚诺也终于寻得了他写作过程的幸福。

刘丽菲[3](2019)在《从“有父”到“寻父” ——新时期以来中国家庭伦理电影中的父子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电影的历史中,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家庭伦理电影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类型,家庭伦理片中“父”与“子”之间关系的交错纠缠与矛盾挣扎早已成为了电影史上一道耐人寻味又意味深长的文化景观。从1978年底至今,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已经四十年,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思潮的改变、全球化的影响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早已经渗透在家庭伦理电影创作的方方面面。这使得在家庭伦理电影的创作中,其对父子关系的影像呈现,几乎在新时期以来的每一个十年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并显现出鲜明的嬗变轨迹。本文以新时期以来家庭伦理电影中的父子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参考,在对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化进行梳理和观照的基础上,考察和总结从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家庭伦理电影中父子关系的嬗变。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着力于考察八十年代家庭伦理影片中父子关系的呈现。在寻根思潮、新启蒙话语等文化思潮的影响下,这一时期家庭伦理片中父权对于子辈具有重要的规训作用,呈现出“有父”之父权统治的强势在场。通过对影片中意识形态化的父亲、乡土父亲和被“弑”的父亲形象的文本细读,探讨了其指向社会的文化身份如何象征了父法的权力。第二章研究九十年代影片中父子关系的“审父”呈现。在世纪末传统与现代的“断裂”和“交织”中,这一时期的影片以一种平视的姿态对父子关系进行了审视。通过对两种创作选择即对父性文明的反思、对父亲形象的伦理诉求进行分析,探讨了影片创作是如何从父权文化表达逐渐滑向伦理道德的一端的。本章还对《阙里人家》这一在“父之名”与“父之实”两种不同创作倾向的衔接处具有典型意义的影片进行了文本细读,探讨影片中的父性权威与人伦情感是如何进行对话的。第三章讨论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家庭伦理影片中呈现出的“无父”特征。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以及个人主义话语的崛起,使得父亲所代表的传统精神意向在当代社会中开始贬值。这一章通过对电影中蒙昧殉道的父亲、漫画化的父亲以及平民化的父亲形象的分析,探讨了这一时期父权在彷徨中的失语、以及作为平凡个体的父亲与子辈之间的伦理冲突和互动。第四章讨论了近几年家庭伦理影片中呈现出的父子关系的“寻父”倾向,即呼唤父性的回归。这一时期的影片一是青春片视角下的对父子关系的反思和怀旧,表现子辈期望通过对传统、权威的寻找和认同来保护自我、确立自我;二是影片塑造了一些“进步了”的父亲、英雄父亲等形象,通过对父亲形象的褒扬来呼唤建立在双向度关爱基础上的父子秩序的回归。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对本研究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总体性的梳理和回答,总结新时期以来中国家庭伦理电影中父子关系嬗变的谱系。

定馨怡[4](2019)在《媒体纪念中的“汶川地震”记忆 ——以《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的特大地震,不管是对于国家,还是个人来说,都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劫难,它给人们的身体和精神带来了难以治愈的伤害。铭记灾难才能砥砺前行,媒体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信息的传播者,在再现历史、传承文化、重塑大众记忆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地震发生后的十年间,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每年的纪念日,媒体以特刊、专题报道的形式诉说着汶川的故事,呼唤、重塑、巩固着大众对汶川的记忆。本文选取了《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三份报纸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三份报纸过去十年间在5.12期间所有关于汶川的纪念报道,从集体记忆、媒介记忆的理论视角,围绕着媒体如何构建记忆并产生了哪些效果这个核心问题展开分析,试图探讨这十年间媒体对汶川大地震的记忆构建情况。论文首先对样本进行了整理,通过对媒体的版面架构、议题设置、语义建构三个方面的分析,从宏观上掌握了媒体纪念报道的规律和特点。为了确保大地震灾难记忆的连续性,媒体深刻挖掘大地震中的人性之美,尽可能多而全的将这段灾难记忆客观真实的呈现在受众面前,以此塑造人们的记忆身份与记忆认同。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总结出了媒体的记忆建构策略,即“聚焦地震中的‘人’,细节处构建记忆”,“仪式性报道,重复唤醒记忆”,“图片诉说希望,重现中凝固记忆”,“民族国家叙事,以认同感固化记忆”。在媒体的报道框架下,新闻报道不断向受众传达信息,这本身就是传承记忆的一种方式。而媒体对汶川地震的记忆塑造最终实现的效果亦是本文想要探讨的内容,媒体通过凸显和遮蔽这两种方式,突出强调其想要传递给受众的信息,规避掉不合时宜的内容。媒体有选择性的在报纸中呈现有利于表达自身立场与倾向的历史事实和相关的纪念活动,以此再现历史,完成对大众历史记忆的建构,从而使民族和国家在情感认同和价值导向上保持一致,充分激发出媒体在整合社会和凝聚社会上的突出作用,实现社会共识。

白叶茹[5](2018)在《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蒙古族作家的汉语创作现象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从元到清,有百余名蒙古族作家曾用汉语进行创作。直到建国以后,这种现象进一步得到发展,形成了各个文体完善的创作体系。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整个文坛散文热度的回升,蒙古族汉语散文也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形成了蒙汉双语共存的新格局。有百余名蒙古族作家在用汉语进行着散文创作。然而,蒙古族作家汉语写作一直处于中国文学史和蒙古族文学史的边缘位置,两种文学视野均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为了真实地反映蒙古族散文的全貌,也为了给汉语创作散文的蒙古族作家找到一个合理的位置,学界理应脱离传统的文学史观,保持一个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将这些作家、作品纳入到研究视野中。这也正是笔者撰写这篇论文的初衷。学界对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划分问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所以创作主体的框定是本论文研究的首个议题。笔者以“作家族属”和“作品题材”做为准则,首先确定了研究对象的范围。而后根据出生地、生活环境、创作语言的不同,将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进行了划分。并从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两方面入手,详细研究了作家创作背景,挖掘其汉语创作的原因。进而研究了其作品中的民族情感与蒙古元素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蒙古族汉语散文在平行与交叉中体现了灵活多变的题材类型。回忆性散文、纪实性散文和记游性散文是蒙古族汉语散文的主要题材类型。其中,回忆性散文占有很大的比重。敖德斯尔、朋斯克和安柯钦夫等老一辈作家在拾回的记忆中再造纯清的孩童世界、塑造真与诗之间的人物、用二维的时间感知,在回忆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蒙古族汉语纪实性散文在新时期呈现出了小说化倾向。具体体现为人物性格典型化、叙述结构情节化、题材内容细节化。记游性散文是蒙古族汉语散文主体行走中的心灵自传。他们利用还乡机制,亲近乡村、游走自然、踏足故乡,记述着别样的还乡感触,展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探寻着民族文化的根源。蒙古族汉语散文在情感方面主要呈现出了“颂赞”与“批判”的二元话语。颂赞性话语建立在历史寻根书写的基础上。作家在身份的确认、族群的认同、原乡的溯源中显示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转化成颂赞话语呈现在文本中。批判性话语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与生活状态的批判中。批判性话语是赞颂性话语的升华,是这些作家做为蒙古民族的主人公对于蒙古大地的破坏与骨肉同胞生活状态的深切关心。颂赞性话语和批判性话语虽然分而述之,实则密不可分,这两种话语深度配合,不仅表现了作家独特的设计,更深层的展现了作家心灵世界与民族历史。蒙古族汉语散文整体来说遵循了散文的写实传统,追求创造的真实、情感的真实、意味的真实。同时,他们也注重散文的意象美,通过意象建构自己的散文世界,抒发自己的情感。原型式意象注重传承,保持了蒙古族符号世界的原汁原味。象征式意象则通过文学手段,赋予了意象更深层更艺术的表达。理性是蒙古族汉语散文自律的选择。新时期以来,随着作家艺术视野的开拓和自我意识的强化,形成了以哲理来追求理性的审美风格。他们以个体生命与外在现实的相互关系作为审视的对象,用感悟自然生命与社会文化丰富了其散文世界。新时期蒙古族汉语创作是历代汉语创作实践的延续,也是蒙古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主流母语文学之外的一种特殊现象,蒙古族汉语创作拓展了蒙古文学的边界,丰富了蒙古文学的文化精神内涵。

韩晓云[6](2018)在《论方方小说的家庭书写》文中研究表明方方作为一名优秀的女作家,以其作品的独特风貌在中国文坛上占据重要地位,她始终秉承着一颗传统人文知识分子的情怀,专注于小人物的命运书写,从不放弃怀疑、批判精神,在历史语境及现实语境下,将凡人俗事的书写放入家庭书写中,生发对普通大众最深切的生存关照。本论文选取方方小说家庭书写这一维度,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简单介绍方方小说创作及研究的整体面貌,从方方小说的综合性研究和具体内容与特征的研究两方面概述方方小说的研究现状,廓清“家庭”、“家庭书写”等相关理论概念,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方方小说家庭书写中的人物形象类型本章共三节,以人物的家庭角色为起点,从历史语境和现实语境两个维度,展现方方小说中百态家庭的丈夫、父亲及妻子、母亲和儿童等家庭角色的呈现,男性尊严的受辱和消磨,女性表现为失语者和局外人,而儿童在家庭创伤下表现为仇恨和孤独。第二章方方小说家庭书写的叙事特征结合文本分析,探究方方小说家庭书写的艺术表达。她致力于日常生活化叙事;用悖论和复调建构她笔下的家庭故事,爱而不得,得而不爱的悖论相互缠绕产生荒诞感,多声部叙事的复调的运用让家庭故事多线共进,散发生生不息的意味;叙事语言的诗性审美品格表现在诗意文雅、返璞归真、幽深忧郁三个方面。第三章方方小说家庭书写的价值探讨方方对恋爱、婚姻家庭的书写中一直贯穿着她的质疑态度,第一节分析方方小说文本中表现的爱情的虚伪、亲情的黑洞,展开对“家园”的批判与追问;第二节立足方方小说的知识分子和弱者立场,探究其超性别写作对家庭中“人”的书写的超越与关怀;第三节进一步阐释方方小说家庭书写中的生命力量。

李彩凤[7](2018)在《《铁血女王:成吉思汗背后的女人》(13-16章)女性心理描写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文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所选原文本是美国历史小说家Stephanie Thornton的专着《蒙古铁血女王》,目前尚未有中译本问世。译者选译章节为该书的13-20章,英文字数为48168,中文译文字数为78362。报告所选章节13-16章从阿剌海的视角,描述了草原人民的日常生活及成吉思汗家族女性的命运。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讲述,文中包含了大量女性心理描写。这些描写对刻画不同人物形象及女主人公阿剌海对其他女性角色的态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遂也成为翻译中的难点所在。本文从女性直接心理描写和间接心理描写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各自的翻译难点,具体包括内心独白和心理概述的翻译;外貌、动作、语言和外部环境描写的翻译。根据以上的难点分析和翻译实践,本文提出可运用以下翻译方法:(1)运用转换探讨内心独白的翻译;(2)运用句式重构探讨心理概述的翻译;(3)运用句式重构和增译探讨外貌描写的翻译;(4)运用拆离探讨动作描写的翻译;(5)运用阐释和增译探讨语言描写的翻译;(6)运用省略探讨外部环境描写的翻译。报告最后主张消除性别歧视,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以期女性身份得以彰显、女性声音得以传播。

孔维嘉[8](2018)在《韩松科幻小说先锋性书写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中国“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韩松,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科幻小说的创作。他始终坚持自己独树一帜地科幻创作原则,以其晦涩褶皱而饱满多汁的语言,充满批判意味与哲学思辨的写作风格,成为中国科幻作家中独特的存在。他的科幻创作溢出传统“软科幻”与“硬科幻”的划分,以其游走于科幻文学与主流文学的边缘性特征,在科幻文学界和主流文学界同时获得好评。他延续了中国科幻创作中关注现实的部分,将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融入进自己的科幻书写之中,以一种“近未来”的书写方式构筑“韩松式”的科幻世界;同时,他始终秉持着精英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意识,他的科幻创作充分彰显了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启蒙先锋精神,将目光投射于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关注人的存在状态及自身精神的觉醒,是一种技术时代背景之下对于人性的再启蒙,是一种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的再思考。不仅如此,其先锋创作的话语形式实验,也彰显了韩松对于先锋启蒙精神的独特表达,以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来达到对于自我精神前瞻性地需要,韩松通过寓言式的呈现形式,将近未来的世界图景纳入到他所构建的科幻世界之中;将八十年代中国先锋文学中的形式实验在科幻文学的创作领域进行大胆的延伸与再创造,他将启蒙先锋的精神内核包裹在科幻式的形式实验之中,创作出具有“中国风格”的科幻文学作品。本文正是从启蒙先锋的精神传承与形式表达两个主要层面将韩松的科幻创作纳入主流文学的视野之中,探寻先锋意识在科幻文学中的延续与发展,考察韩松科幻小说创作中所彰显的先锋性特征,探寻其先锋书写的渊源及价值。

吕晓彤[9](2018)在《古风至古典时代斯巴达少女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古风至古典时代的斯巴达城邦中,军事化的特点贯穿着斯巴达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营造着保守且尚武的社会氛围。斯巴达男性自小接受严苛的近乎残酷的身体训练和意志考验,他们缺乏文化修养,过着简朴且严苛的团体生活。但是,斯巴达城邦却对少女倾注了精心的抚养与教育,这种斯巴达式的少女教育以及少女对文化修养、身体健美、精神自尊和生活自主的追求是斯巴达社会独特的文化现象,打破了人们对斯巴达城邦的传统印象。本文主要以古风至古典时代斯巴达的少女教育为研究对象,不仅探究古风至古典时代斯巴达少女文化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基本状况,还试图阐释少女教育的宗教与社会意义,分析少女教育对斯巴达城邦政治军事以及性别建构的影响。在这一研究目标的指引下,本文主要以四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试图揭开斯巴达少女特殊的成长背景,这种成长背景是由斯巴达城邦的军事化特征以及城邦对少女特殊的哺育所共同决定的,并且,这种成长背景也给予了少女具有特殊意义的公共教育,这种公共教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第二章主要围绕斯巴达少女的歌队表演活动展开,少女歌队的表演是斯巴达少女文化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此章的分析主要包括阿尔克曼及颂歌《处女之歌》的情况以及少女歌队的组织、宗教活动、社会功能等内容。第三章着重研究的是斯巴达少女的体育教育,体育训练和竞技活动是斯巴达少女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围绕斯巴达少女经常展开的若干体育项目展开探讨,如跑步、马术、摔跤等等,并对少女体育竞技中的宗教因素进行了具体研究。第四章分别从斯巴达少女教育的特点以及少女教育对城邦性别建构的影响来分析这种少女教育的社会意义。通过对古风至古典时代斯巴达少女教育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两性地位悬殊、女性教育普遍受到漠视的古希腊社会,斯巴达城邦对少女倾注的教育可谓希腊世界闪光之处。不过,尽管斯巴达存在着相较希腊其它城邦而言较为平等的城邦教育,但其目的仍是为了培养优雅且健康的战士母亲,这种教育的实质仍是为了妇女能够更好地繁衍和培育斯巴达男性公民。可见,研究古风至古典时代斯巴达的少女教育不仅有助于我们改变对古代斯巴达社会的固有偏见,从而更加客观且全面地认识古代斯巴达社会,并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古代斯巴达妇女特殊的社会地位以及性别关系。

梁德学[10](2017)在《《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文中研究指明在近现代东北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由于日人报纸的“垄断”特性,供职于此类报纸的中国报人群体也因之成为近现代东北报人的主体。他们的历史活动和历史影响基本形塑了近现代东北新闻史的大体形态。中国东北地区最南端一隅,是被俄日先后占据的关东州租借地。由于日本侵占该地区长达四十年(1905-1945),此间日人报刊一家独大且数量可观,租借地内的公共舆论完全为日人报纸独占,这里也成为国内为数极少的从未真正出现过近代国人报刊的商业繁盛地区。在该地区,一支重要的中国报人力量来自一份名为《泰东日报》的日人报纸。《泰东日报》创刊于1908年,终刊于1945年,历37年,是日人在华经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由于《泰东日报》在关东州及整个东北地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较大读者群,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报章言论和新闻叙事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涵化”着整个东北国人精神,在传播和建构殖民文化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但严格来说,他们面对日本侵略,国人的精神抵抗也一直保持着、继续着。他们利用有限度的自由和独立空间,以《泰东日报》为阵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坚守爱国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日人报纸殖民话语的一种“解构”。本文以《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发掘新史料,并将星散于各类既有文献中的史料进行汇集整理,对存在错讹的史料加以甄别,从细微处发现线索,从最基础的人物发掘、名姓考辨、生平梳理入手,力求能够严谨、准确地摹画出《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基本“样貌”。以此为前提,深入探究《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在传播传统文化、建构或解构殖民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殖民处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国家认同。本文开篇为绪论,介绍了本次研究缘起、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历史分期和所用史料做了说明。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考证了近代关东州报业概况与《泰东日报》概况(包括报人群体概况),藉此为后续章节提供背景支持。第三章至第七章为本文核心章节,进入有关《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具体研究:第三章研究金子雪斋主持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涉及中国报人如何形塑《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私谊网络与公共网络、对爱国运动的声援、此时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等;第四章主要关注转折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的活动情况;第五章重点分析“九一八”事变后《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转型、话语风格的“突变”、新闻业务能力的呈现等;第六章主要考察战时新闻体制下《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公共言论表达、文人心态及表现、战争时期的家国认同等;第七章为全文末章,考察日本战败初期及《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由于相关史料匮乏,本文仅能依据史料实际保存情况结构第三至第七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尽量保证前后章节间的逻辑衔接与结构合理性。此一点,是本次研究的缺陷之一,也是一种无奈。研究发现,《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报章文字中蕴含着极为隐晦、复杂的民族情感——他们承受着殖民压抑,却始终无法割断民族性。他们是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特殊群体,他们真实的精神世界远比后人想象的情形远为复杂。首先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具有相当高的新闻业务水准和职业认知;其次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为关东州华人同胞声张权益所作的努力;三是几代《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完整地记录下了关东州租借地社会、政治、文化及经济状况,让我们得以看到,在殖民体系内部,被殖民者的选择空间相当大,其活动也多种多样,其精神世界异常复杂。概而言之,生存于日本在中国大陆殖民程度最深的地区,又谋食于日本人所经营的报纸,《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无法摆脱某种“原罪”。然而,当尽量避开政治与道德评判所带来的干扰,从其写作或编辑的浩繁文字中去捕捉这个“没有历史”的群体被掩盖的生命痕迹时,我们发现,他们竟如此鲜活地存在于那个阴暗的历史时空。在关东州租借地,与日人共事并不完全是人们从道德或民族主义方面考虑的问题,它有着十分复杂的解释维度。

二、一位英雄妻子的留言:永远爱你们,我们的亲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位英雄妻子的留言:永远爱你们,我们的亲人!(论文提纲范文)

(1)正当防卫权利的法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意义
    第二节 理论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既有研究的概述
    第四节 本文的关注重点
    第五节 研究运用的方法
    第六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正当防卫权利的历史梳理
    第一节 正当防卫历史的梳理方法
        一、辉格史观
        二、语境论进路
        三、“史前史”的问题
    第二节 历史视域下正当防卫权利辨析
        一、复仇的历史不是正当防卫权利的历史
        二、私刑的历史不是正当防卫权利的历史
        三、权力的历史亦非正当防卫权利的历史
    第三节 正当防卫权利法定史的变迁
        一、正当防卫权利的法律表述:以刑法为例
        二、规范变迁中的权利因素
第二章 正当防卫权利的思想雏形
    第一节 霍布斯:以人性为基础的正当防卫权利观
        一、霍布斯权利观概述
        二、防卫权在自然状态中的前身:自我保存权
        (一)霍布斯语境中的自我保存权利
        (二)道德权利、自由属性与自愿受损问题
        三、自我保存思想在政治社会的体现:正当防卫权利
        (一)考察因素之一:以信约方式形成的缔约
        (二)考察因素之二:维系权利义务关系的他者
        (三)考察因素之三:侵害的本质是义务的违反
        (四)考察因素之四:无碍于利己的有限利他
        (五)考察因素之五:政治社会中的有限防卫权
    第二节 洛克:以惩罚权为基础的正当防卫权利观
        一、洛克对霍布斯理论的扬弃
        (一)对霍布斯有限防卫观的继承
        (二)对霍布斯二元论论证结构的反思与批判
        二、洛克社会契约理论中的正当防卫权利
        (一)方法论个人主义与共有权利观
        (二)正当防卫权利来源于惩罚权
        三、洛克防卫思想的具体叙事脉络
        (一)洛克关于防卫限度的论述
        (二)洛克关于防卫时间与起因的论述
第三章 正当防卫权利的语境内涵
    第一节 作为非法律概念的的正当防卫
        一、词源意义上的正当防卫
        二、伦理语境中的正当防卫
        (一)有因性层面的伦理约束:何为侵害?
        (二)限度性层面的伦理约束:统一标准?
        三、俗民视域下的正当防卫
        (一)大众观念与法律层面的分歧
        (二)常见表现形式与逻辑特征的区别
    第二节 域内法律体系中的正当防卫
        一、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正当防卫的表述
        二、对表述的类型化分析
        (一)对违法阻却事由地位加以重申
        (二)对现有制度体系的适度解释与修补
        (三)对具体主体的正当防卫赋权
    第三节 比较制度视域下的正当防卫
        一、各国法律体系中的正当防卫条款
        二、正当防卫规范在民法与刑法中的特征差异
        (一)规范逻辑层面的区别
        (二)界限的部门法化与违法性判断的统一
        三、正当防卫的功能定位与国别性问题
第四章 正当防卫权利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霍菲尔德理论中的正当防卫权利
        一、要求权:正当防卫权利不可剥夺
        二、自由权:正当防卫权利不可强制
        三、法律权力:正当防卫权利不可排他
        四、豁免权:正当防卫权利不可反击
    第二节 正当防卫权利性质的进一步辨异
        一、“惩罚”不是正当防卫的权利逻辑
        二、“嫁祸”不是正当防卫的权利结构
        三、“不安”不是正当防卫的权利依据
        四、“遏制”是其合法来源与权利本质
    第三节 正当防卫权利的定义
        一、予以积极鼓励的正当防卫:制止权
        二、优于公力救济的正当防卫:致损权
        三、基于具体情境的正当防卫:误判权
        四、消极行使权利的正当防卫:躲避权
    第四节 正当防卫权利行为与近似范畴的区分
        一、正当防卫权利行为与预防性防卫
        二、正当防卫权利行为与紧急避险
        (一)正当防卫权利行为与进攻性紧急避险
        (二)正当防卫权利行为与防御性紧急避险
        三、正当防卫权利行为与自助行为
        四、正当防卫权利行为与扭送行为
        五、正当防卫权利行为与公权委托行为
第五章 正当防卫权利的辩护形象
    第一节 一个惩罚者与社会愤怒的宣泄
        一、正当防卫非惩罚权本质的再重申
        二、现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作为一种惩罚的防卫”
    第二节 一个促成他者“自杀”或“自伤”的人
        一、侵害人视角的转向与利益阙如原理
        二、侵害人视角之相对积极价值
    第三节 一个背靠在墙上的退无可退者
        一、归因于心理的正当性论证
        二、归因于环境的正当性论证
        三、“指鹿为马”——该进路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第四节 一个扞卫自己权利的人
        一、原子主义进路之理论阐释
        二、个人式论证之实践表征
    第五节 一个扞卫社会利益关系的人
        一、社会利益进路之理论阐释
        二、歧义性的“社会利益”在实践中的表征
第六章 正当防卫权利的证成新说
    第一节 融贯论视域下的“个人保全”与“法的确证”
        一、二元论基本立场之简要澄清
        二、二元论融贯内涵之初步概括
    第二节 法益悬置为基础:可为性论证
        一、义务违反为肇因
        二、法益悬置为理由
    第三节 公权不及为依据:应为性论证
        一、及时制止的价值
        二、毋需躲避的缘由
        三、利他效果的机理
    第四节 风险分担为补强:特殊情境的一般化处置
第七章 正当防卫权利的质性要件
    第一节 正当防卫构成要件概括方法
        一、平行要件式
        二、属性分类式
        三、从正当化论证分歧看构成要件
    第二节 对象要件:精准防卫目标
        一、防卫对象的限定逻辑
        二、防卫对象的开放语义
    第三节 前提要件:防卫发动之原因
        一、前提要件的基本内涵
        二、假想防卫的概念澄清
        三、不法侵害的范围论证
        四、国家利益的可防卫性
        五、紧迫概念的内涵辨析
    第四节 时间要件:取决于防卫本质
        一、标准的立场:现实侵害还是侵害预见?
        二、对准予防卫节点的讨论
        三、对禁止防卫节点的讨论
    第五节 主观要件:裁判齐一化的关键
        一、主观要素的体系地位
        二、偶然防卫非权利行为
        三、防卫意思的语义范围
第八章 正当防卫权利的量性要件
    第一节 正当防卫限度标准的基本立场
    第二节 正当防卫限度标准的确定方法
        一、适应还是需要:诸说逻辑之分歧
        二、修正抑或颠覆:折中内涵之探明
        三、模糊但却明确:确立标准之立场
    第三节 防卫过当认定的诸学说
        一、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之理解
        二、司法实践对双因素理论的推进
    第四节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关系再厘清
        一、经由条文变迁看防卫过当类型之二分
        二、范畴关系的梳理与一般防卫体系的重构
        三、特别防卫有限性与独立性之再强调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2)莫迪亚诺小说的影像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莫迪亚诺小说影像化叙事溯源
    (一)影像化叙事的界定
    (二)莫迪亚诺小说影像化叙事成因
二、莫迪亚诺小说影像化叙事的呈现
    (一)叙事结构——蒙太奇手法下的时空变幻
    (二)叙事视角多元化——多重式内聚焦和人称转换
    (三)叙事语言——视听综合的艺术
三、莫迪亚诺小说影像化叙事的意义
    (一)对身份的追寻和自我存在的思考
    (二)记忆的重现和对遗忘的抵抗
    (三)渴望逃离现实和寻求解脱与慰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从“有父”到“寻父” ——新时期以来中国家庭伦理电影中的父子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有父:父权统治的强势在场(1979-1990)
    第一节 意识形态化的父亲:象征的政治话语
        一、是与非:一种精神救赎
        二、家与国:一种道路的选择
    第二节 乡土父亲:“沉默的国民灵魂”
        一、“恋土”与“离土”:一种现实关注
        二、旧家与新人:一种文化反思
    第三节 被“弑”的父亲:秩序内的反秩序革命
第二章 审父:从“父之名”到“父之实”审视的两难(1991-2000)
    第一节 作为“历史的中间物”的父亲:父性文明的历史记忆
        一、对传统文化的怀旧
        二、权力的让渡:“情”与“理”的矛盾
    第二节 作为“现实中平凡个体”的父亲:父亲形象的伦理诉求
        一、放弃“身份”的父亲:一种权威的消解
        二、被嘲弄的父亲:个人主义话语的表达
    第三节 《阙里人家》:父性权威与人伦情感的对话
第三章 无父:伦理视角下的现实镜像(2001-2010)
    第一节 蒙昧殉道的父亲:价值断裂的荒诞寓言
    第二节 漫画化的父亲:批评话语的暧昧书写
        一、离父:子代挣脱伦理束缚的呐喊
        二、缺父:被异化的社会困境
    第三节 平民化的父亲:人伦亲情的真切观照
第四章 寻父:对父性回归的呼唤(2010-)
    第一节 我们“做”父亲:“青春片”视角下确立自我的需求
    第二节 被褒扬的父亲:巨人影子与意义生产
        一、“进步了”的父亲:对凡俗之父的温情注视
        二、英雄父亲:父子秩序的想象性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媒体纪念中的“汶川地震”记忆 ——以《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样本与方法
        1.研究样本
        2.研究方法
    (三)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
        1.理论框架
        2.研究综述
二、汶川地震纪念报道的媒介呈现
    (一)版面架构分析
        1.报道数量
        2.报道体裁
        (1)消息:多而快的事实呈现
        (2)通讯:符号、细节是记忆
        (3)专访:以个体反映社会
        (4)评论:富有导向性和针对性
        (5)目击新闻、图片新闻、个人回忆、文学作品、历史资料纪实等。
        3.新闻图片
        (1)新闻图片的符号化表达
        (2)图片对希望的隐性表达
    (二)议题设置分析
        1.主题分布明确而清晰
        (1)“人本”核心
        (2)灾区重建
        (3)防震减灾工作
        (4)评论性主题
        (5)其他主题
        2.多种议题设置整合记忆
        (1)呼唤回忆型
        (2)纪念仪式型
        (3)经验启示型
    (三)语义建构分析
        1.人民日报——以“共患难”为中心的民族情感的表达
        2.南方都市报——以“对口援建”为中心的志愿精神的表达
        3.华西都市报——以“恢复发展”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的表达
三、媒体纪念报道的记忆建构策略
    (一)聚焦地震中的“人”,细节处构建记忆
        1.话题人物的追踪报道
        2.亲历者口述
    (二)仪式性报道,重复唤醒记忆
    (三)图片诉说希望,重现中凝固记忆
    (四)民族国家叙事,以认同感固化记忆
四、强化与遗忘:纪念报道的建构效果分析
    (一)记忆的强化
        1.政府作用的凸显
        2.英雄人物模式化凸显
    (二)记忆的遮蔽
        1.灾情回溯不足,模糊关注点
        2.忽视灾难发生的原因,放弃追责
        3.回避灾区建设中暴露的矛盾,逃避问题
        (1)对亲历者心理问题的关注度缺失
        (2)对重建期社会问题缺乏审视性反思
五、媒介对灾难记忆建构的意义分析
    (一)认识灾难,铭记历史
    (二)增强社会认同,凝聚民族精神
六、结论与不足
    (一)结论
        1.历史与再现——勾勒记忆
        2.凸显与遮蔽——构建记忆
        3.认同与归属——固化记忆
    (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5)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一)创作主体的界定
        (二)民族题材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一)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1.中国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2.少数民族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3.蒙古族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二)蒙古族汉语散文评论及研究
        1.题材研究
        2.艺术研究
        3.综合研究
        (三)序跋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1.作家创作动机研究
        2.作家创作风格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史学建构
        (二)理论建设
        (三)史料整理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土与离乡:星罗棋布的创作主体
    第一节 作家分类
        一、本土作家
        二、离乡作家
    第二节 创作背景与汉语创作
        一、生活环境与汉语创作
        二、工作环境与汉语创作
    第三节 民族精神与汉语创作
        一、民族情感的流露
        二、蒙古元素的体现
第二章 平行与交叉:灵活自如的题材类型
    第一节 回忆:复现人与事的记忆
        一、再造清纯的孩童世界
        二、处于“真”与“诗”之间的人物
        三、二维的时间感知方式
    第二节 纪实:散文文体的小说化倾向
        一、小说家对散文创作的涉足
        二、环境与人物的典型化倾向
        三、抒情语言向叙述语言的游移
    第三节 记游:创作主体归乡途中的心灵自传
        一、有着别样感触的还乡之旅
        二、追求人与自然统一的山水记游
        三、以寻根为主题的文化记游
第三章 颂赞与批判:遥相呼应的二元话语
    第一节 历史溯源中的颂赞性话语
        一、身份的确认
        二、族群的认同
        三、溯源之旅
        四、颂赞性话语之体现
    第二节 现实思考中的批判性话语
        一、抚摸大自然的“伤痕”
        二、复原大自然的原生态
        三、批判性话语之体现
第四章 探索与实践:不同语境下的审美观照
    第一节 审美真实:叙述语境中的故乡写实
        一、创作的真实
        二、情感的真实
        三、意味的真实
    第二节 审美意象:抒情语境中的物象写意
        一、象征式意象
        二、原型式意象
    第三节 审美理性:议论语境中的哲理体现
        一、现实与生活背景下的哲理思索
        二、历史与文化背景下的哲理解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作家传略
附录二: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集书目索引
附录三: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目录索引
附录四: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论着索引
附录五: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作家采访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6)论方方小说的家庭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论文研究创新点
    三、家庭书写的理论溯源
第一章 方方小说家庭书写中的人物形象类型
    第一节 方方小说中家庭书写的“丈夫”、“父亲”形象
        (一)历史洪流中的受辱者
        (二)现实语境下的消磨者
    第二节 方方小说家庭书写中的“妻子”、“母亲”形象
        (一)历史背面的被动前行者
        (二)现实侧面的清醒局外人
    第三节 方方小说中家庭书写的“儿童”形象
        (一)家庭创伤下的自强者、冷漠者
        (二)家庭缺失中的孤独者、异能者
第二章 方方小说家庭书写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以“小家庭”视角观照“大环境”
        (一)从内心出发的写作
        (二)日常生活的复刻与超越
    第二节 家庭故事建构:悖论与复调
        (一)悖论的荒诞感
        (二)宿命的复调
    第三节 语言的诗性审美品格
        (一)诗意文雅之美
        (二)返璞归真之美
        (三)幽深忧郁之美
第三章 方方小说家庭书写的价值探讨
    第一节 何处是家园:思索与追问
        (一)爱情的虚伪
        (二)亲情的黑洞
        (三)对“家”的批判与追问
    第二节 超性别写作:反叛与悲悯
    第三节 :生活之下:生命的韧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方方小说创作年表
致谢

(7)《铁血女王:成吉思汗背后的女人》(13-16章)女性心理描写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TASK DESCRIPTION
    2.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er
    2.2 Main Plot of the Chapter 13 to 16
    2.3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male Roles in Chapter 13 to 16
    2.4 Essence of the Feminist Translation Studies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3.1 Translation of the Direct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3.1.1 Translating the description of inner monologue
        3.1.2 Translating the description of psychological analysis
    3.2 Translation of the Indirect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3.2.1 Translating the description of appearance
        3.2.2 Translating the description of movements
        3.2.3 Translating the description of language
        3.2.4 Translating the description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Major Findings
    4.2 The Unsolved Problems
REFERENCES
APPENDIX I SOURCE TEXT
APPENDIX II TARGET TEXT

(8)韩松科幻小说先锋性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先锋的内涵阐释
    二、韩松科幻小说创作及研究概述
    三、韩松科幻小说先锋性书写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启蒙先锋的精神延续
    第一节 精英知识分子的先锋意识
        一、西方现代性反思浪潮影响下的韩松
        二、双重身份下的自我认知
    第二节 启蒙与批判
        一、个体自我存在的寻找与发现
        二、知识分子身份的再思考
        三、技术异化时代的国民性批判
第二章 隐喻思维下的现实折射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现实镜像”
        一、技术背景下的“现代中国”
        二、社会前沿热点的科幻式表达
    第二节 科技现代性的反思
        一、人类未来命运的“现实书写”
        二、未来中国的想象
第三章 科幻的先锋形式实验:八十年代先锋文学的余响
    第一节 非线性的情节构架
        一、《地铁》:人类文明崩塌的末日图景
        二、《红色海洋》:历史的真实与虚幻
    第二节 迷宫式的空间模式
        一、幽闭世界的建构
        二、层层嵌套的空间圈套
    第三节 符号化的人物
        一、困囿于都市文明中的“新人类”
        二、特殊意味的男子形象
第四章 “恶托邦”的构建:零度图景的呈现
    第一节 暴力美学
        一、暴力与历史文明
        二、暴力与残酷人性
    第二节 死亡书写
        一、死亡书写之缘由
        二、死亡书写形态之一:生死循环的哲思
        三、死亡书写形态之二:向死而生的唯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古风至古典时代斯巴达少女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少女”概念的说明
第一章 斯巴达少女的成长背景
    第一节 古风至古典时代斯巴达城邦的特征
    第二节 斯巴达少女的出生与成长
    第三节 斯巴达少女家庭教育与公共教育的分野
第二章 文化教育——斯巴达少女的歌队表演
    第一节 抒情诗人阿尔克曼和《处女之歌》
    第二节 斯巴达少女歌队的组织与活动
    第三节 斯巴达少女歌队与宗教仪式
    第四节 斯巴达少女歌队的社会功能
第三章 体育教育——斯巴达少女的体育训练
    第一节 赛跑——“狄奥尼索斯的女儿们”
    第二节 马术——奥运女冠军库尼斯卡公主
    第三节 摔跤和bibasis等其它项目
    第四节 少女体育训练的社会功能
第四章 斯巴达少女教育的社会意义
    第一节 少女教育对斯巴达城邦的影响——与雅典的比较
    第二节 少女教育对斯巴达性别建构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报人
        二、日人报纸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一、《泰东日报》报史与报人研究
        二、近现代东北国人“国家认同”研究
    第四节 分期与史料
        一、历史分期
        二、所用史料
第一章 关东州:日人在华办报的区域样本
    第一节 日文报纸出现及相互竞争
    第二节 英文报纸创办与经济类报纸兴起
    第三节 日人对关东州中文报业的垄断
    第四节 日本战败与日人报业退场
第二章 《泰东日报》及其报人群体概述
    第一节 《泰东日报》概述
    第二节 《泰东日报》报人群体概述
        一、日本报人群体
        二、中国报人群体
第三章 1908-1925:金子雪斋时代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
    第一节 初代社长金子雪斋对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奠定
        一、金子雪斋其人
        二、经营《泰东日报》的风格与特征
        三、予以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思想根源
    第二节 创刊初期《泰东日报》中国人员考述
    第三节 傅立鱼入社与《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的形成
        一、关于主持笔政时间的考证与辩误
        二、报章言论与中日“亲善”观
        三、主持笔政期间的政治与社会活动
        四、在报纸“华人风骨”形成中的作用
    第四节 私谊网络与公共交往:中国报人的聚合及组织化
        一、私谊网络
        二、公共交往
    第五节 中国即“吾国”:中国报人与《泰东日报》国家认同
        一、“中国认同”之表征
        二、“中国认同”之成因
    第六节 对爱国运动的同情与声援:以五卅报道为例
        一、呈现沪案的论调、样态与策略
        二、无法回避的“正凶”——日本
        三、对东北爱国群众运动的声援
第四章 1925-1931:转折期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活动
    第一节 金子雪斋离世后中国报人生存境况
    第二节 关东州本土第一代职业报人退场:以毕乾一为中心
        一、毕乾一报人生涯概述
        二、入社初期的“游戏文字”
        三、报章言论与文学作品中的“省籍”意识
    第三节 中共满洲省委建立前后地下党报人的活动与影响
        一、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建立前非采编人员的党团活动
        二、创建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的核心力量
        三、编辑局长陈涛及其所网罗的中共报人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与呈现
        五、“普罗文学”的有益尝试
    第四节 国民党报人在《泰东日报》的活动
第五章 1931-1937:中国报人对日立场“转变”与新闻业务领域拓展
    第一节 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历史转型
    第二节 殖民话语转向:以伪满洲国“建国”报道为例
        一、“他者叙事”与“殖民话语”
        二、他者叙事的权力逻辑
        三、呈现“他者”的方式选择
        四、难以调和的叙述冲突
        五、失真的“他者”形象
    第三节 到“宗主国”去:中国报人的日本之行及游记
        一、中国报人访日活动概述
        二、吕仪文、李永蕃及毕殿元的访日之行
        三、访日行记中的多重隐喻
    第四节 以社会新闻为特色的本埠新闻采编活动
        一、中国报人本埠社会新闻采编活动概述
        二、“大连摩登”:中国报人记录下的殖民都会图景
        三、从社会新闻采编管窥中国报人职业素养
    第五节 在副刊繁盛期:毕殿元与他主编的五种副刊
        一、从《儿童》入社
        二、彰显“健康美”的《体育双周》
        三、《文艺》及其衍生的《文艺周刊》与《群星》
第六章 1937-1945: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灰暗时代
    第一节 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生存境遇
    第二节 置身于殖民统治下的公共言论表达
        一、为“宗主国”殖民侵略制造“正义”舆论
        二、战争动员与实用主义“节义观”生产
        三、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体验与传播
        四、质疑殖民当局施政并为华人利益发声
    第三节 殖民霸权与战争阴影下的文人心态
        一、对殖民“宗主国”的畏羡与顺应
        二、“东亚共荣”的欲念与幻想
        三、“政治自我”与“政治他者”矛盾背后的自我贬抑
        四、傀儡、边缘人与旁观者
    第四节 日治末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
    第五节 报人身份的文学表达:以赵恂九小说创作为中心
        一、作为报人的赵恂九
        二、报人工作之余的小说创作活动
        三、文学书写中的报人印痕与被殖民者精神印记
第七章 日本战败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
    第一节 重归祖国:“8·15”至停刊期间中国报人活动情况
        一、按苏军指示接管《泰东日报》
        二、参与维持大连地方秩序
        三、在国共两党之间抉择
    第二节 《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彷徨与隐迹
        一、参与创办大连市政府与市委机关报
        二、1946 年后部分报人的“逃离”与隐迹
结论
附录:《泰东日报》中国社员统计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四、一位英雄妻子的留言:永远爱你们,我们的亲人!(论文参考文献)

  • [1]正当防卫权利的法理研究[D]. 王垚. 吉林大学, 2020(01)
  • [2]莫迪亚诺小说的影像叙事研究[D]. 李璐名.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从“有父”到“寻父” ——新时期以来中国家庭伦理电影中的父子关系研究[D]. 刘丽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4]媒体纪念中的“汶川地震”记忆 ——以《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为例[D]. 定馨怡. 湖北大学, 2019(05)
  • [5]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D]. 白叶茹.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6]论方方小说的家庭书写[D]. 韩晓云.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7]《铁血女王:成吉思汗背后的女人》(13-16章)女性心理描写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李彩凤.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8]韩松科幻小说先锋性书写研究[D]. 孔维嘉. 杭州师范大学, 2018(01)
  • [9]古风至古典时代斯巴达少女教育研究[D]. 吕晓彤.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D]. 梁德学. 吉林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来自英雄妻子的信息:永远爱你,我们的亲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