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体格营养状况的度量研究——体质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思凡[1](2021)在《广西瑶族体质特征及遗传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为研究广西瑶族的体质人类学与群体遗传学特征,课题组于2017年4月下旬赴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石坪瑶寨等8个村寨和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4个村寨,对瑶族成人1195例(男性534例,女性661例)进行了60项体质指标、18项身体组成成分指标的测量及12项观察指标的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广西瑶族多前额直型,多有上眼睑皱褶,多无蒙古褶,眼裂高度多狭窄,眼裂倾斜度多为水平型,鼻根高度中等,鼻背观多直型,鼻基底上翘,鼻孔最大径多为水平,鼻翼宽多为中等,颧部突出度中等,三角形耳垂居多,正唇型率和薄唇率均较高,上唇皮肤部高度中等,下颏多直型。鼻翼宽阔型出现率也较高。性别间比较,广西瑶族男性多前额后斜、鼻翼宽阔,女性多直型前额、中等型鼻翼宽。从头面部观察指标来看,广西瑶族具有蒙古人种的主要特征。(2)按照指数均数,广西瑶族男性、女性均为宽肩型、宽骨盆型、矮胖型、矮型身高,男性为长躯干型、亚短腿型、中胸型,女性为中躯干型、中腿型、宽胸型。广西瑶族肩、骨盆较宽,身体矮胖。(3)广西瑶族男性头围、腰围、胸围等8项指标均数均大于女性,Vervaeck指数女性大于男性。广西瑶族男性的头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上臂最大围、前臂围及Vervaeck指数值随年龄增长呈线性下降;Erisman指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大。随年龄增长,女性头围、臀围、大腿围等7项指标均数呈线性下降;腰围与Erisman指数值呈线性上升。广西瑶族男性围度更大。(4)广西瑶族男性肱二头肌皮褶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厚,而髂嵴上皮褶呈现变薄的趋势,女性肱三头肌皮褶逐渐变厚,髂嵴上、髂前上棘皮褶呈现变薄的趋势。瑶族成人皮褶厚度与南方族群接近,与壮侗语族族群较近,瑶族成人皮褶厚度具有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族群特征。(5)广西瑶族男性平均体型值为4.1-5.1-1.7,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女性平均体型值为5.9-4.9-1.1,属于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男性肌肉、骨骼发育程度强于女性,身体线性度更好,身体充实度小于女性,女性脂肪发育则优于男性。与其他族群相比,广西瑶族男性皮下脂肪丰富,骨骼、肌肉发达程度中等偏低,瑶族女性身体脂肪、骨骼和肌肉发育程度及线性程度处于中等。(6)随年龄增长,广西瑶族男性的体重、身高、总肌肉量、推定骨量、BMI、热量、右上肢肌肉量、左上肢脂肪率、下肢脂肪率、肌肉量以及躯干肌肉量减小,生理年龄和水分率逐渐增大。女性体重、身高、总体脂率、总肌肉量、推定骨量、BMI、热量、右上肢脂肪率、左上肢脂肪率、左上肢肌肉量、左下肢脂肪率、右下肢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躯干肌肉量12项指标随年龄增长而减小,生理年龄和水分率与年龄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瑶族成人体脂率处于正常范围内。男性内脏脂肪等级属于内脏肥胖型,女性属于正常范围。(7)两地区的瑶族相比,桂林瑶族男性、女性头长、眼内角间宽、形态面高、鼻高、容貌耳长、容貌耳宽、身高、坐高、下肢全长9项指标值均大于来宾瑶族,头宽、额最小宽、面宽、眼内角间宽、眼外角宽、鼻宽、唇高、骨盆宽、胸围、体重小于来宾瑶族。桂林瑶族男性的耳上头高、躯干前高与上肢全长大于来宾瑶族男性,女性的容貌面高及头围大于来宾瑶族女性。桂林与来宾瑶族男性口裂宽、容貌面高、头围,女性鼻宽、口裂宽、耳上头高、躯干前高、上肢全长值相差不大。总体来说,桂林瑶族成人的头更长、更窄、更狭;面更窄,唇显低,鼻更高,胸围更小,骨盆更窄,身材更高一些。桂林、来宾瑶族均为中头型、高头型、中鼻型、矮身材。桂林瑶族男性、女性及来宾瑶族女性均以狭头型居多,来宾瑶族男性主要为中头型。从头面部观察指标的结果来看,多数头面部指标出现率两地区瑶族相近,但桂林瑶族蒙古褶较来宾瑶族发达,眼裂多为狭窄,眼裂高度中等型、眼裂倾斜度外角高型、鼻翼宽中等型、薄唇率均低于来宾瑶族。两地区瑶族男性头围差异不明显,桂林瑶族女性较来宾女性头围大一些,桂林瑶族成人躯干及四肢围度值小于来宾瑶族,来宾瑶族成人上肢肌肉发育程度更优。桂林瑶族男性肱二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嵴上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小腿内侧皮褶厚度值小于来宾瑶族,女性肱二头肌皮褶厚度值小于来宾瑶族。桂林、来宾瑶族男性、女性均表现为躯干部皮褶厚度值最大,髂嵴上皮褶厚度值较大,躯干部脂肪发育优于四肢,腰腹部脂肪较厚。除身高和水分率外,其余17项指标值桂林瑶族均低于来宾瑶族,桂林、来宾瑶族成人体脂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桂林瑶族成人的BMI处于正常范围,来宾瑶族成人属于超重。桂林、来宾瑶族男性的内脏脂肪等级均超标,女性在正常范围。总体来说,来宾瑶族体脂率、体重大于桂林瑶族,脂肪发育水平更高。(8)广西瑶族体质特征男性与广西壮族最为接近,与贵州布依族、云南独龙族、贵州侗族、贵州苗族及广西仫佬族较为接近;女性与贵州布依族和广西仫佬族最为接近,与贵州苗族、广西壮族、贵州侗族较为接近。广西瑶族男性表现为头较短、较窄,前额较窄,鼻较窄,身高、坐高较矮,骨盆宽较窄,女性表现为头较短、较窄,面较窄,鼻较窄,口裂及眼内角间宽较宽,身高、坐高较矮。广西瑶族体质特征具有南亚类型族群特征。(9)男性翻舌率大于女性,卷舌率、尖舌率小于女性。三种舌运动类型间不存在相关性,广西瑶族3种舌运动类型出现率与贵州苗族接近。广西瑶族成人利手、扣手及交叉臂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广西瑶族3项不对称行为特征与贵州侗族、贵州苗族接近。总体来讲,广西瑶族群体遗传学特征与南方族群接近,具有南亚类型族群特征。结论:广西瑶族体质特征和遗传学特征与壮侗语族族群等南方族群较为接近,其体质特征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桂林、来宾两地区瑶族多数头面部特征差异不明显,来宾瑶族较矮,肥胖程度较高,身体围度较大,皮褶厚度较厚。
刘豪[2](2019)在《2009-2017年壮族学生体质结构特征多元统计分析及评价》文中指出学生的体质健康是国家的大事,每年都会有很多的专家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使得体育学术界在不断地创新。大学生的体质评价不仅仅是大学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良好锻炼身体的习惯,对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理数统计法和随机抽查法,以2009-2017年壮族大学生29909人为调查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因子分析法和回归方程法对各指标的成绩进行描述分析,体质测试数据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2009-2011年和2015-2017年壮族学生各项指标成绩的变化具有高度显着性差异。利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将壮族学生的主因子作为自变量并将各项测试成绩的平均值作为自变量代入到各自的估计方程式中,结果是一样的,壮族学生2015-2017年的体质状况要好于2009-2011年的。随机抽取壮族女大学生十五名,分别运用无加权的总分法和加权的因子法、回归法对学生的体质测试进行排名评价,三种方法的排名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多种评价方法的,可以为大学生的体质测试评价提供参考。
乔海成[3](2019)在《广西民族大学壮族学生体质与生活方式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壮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分析壮族学生生活方式各维度对体质指标的影响,提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方案,以广西民族大学壮族学生的体质与生活方式现状分析为研究对象,整群随机抽取参加体质测试的壮族学生为调查对象,汉族学生为观测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对广西民族大学壮族学生体质现状和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同时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研究结论如下:广西民族大学壮族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身高和体重均值都低于同期汉族学生,并且具有显着性差异,在身体机能方面壮族学生肺活量均值低于汉族学生,并且存在显着性差异;在身体素质方面壮族学生速度素质50米跑成绩好于汉族学生,并且存在显着性差异,壮族男生力量素质立定跳远和引体向上成绩均低于汉族男生,但都不存在显着性,壮族女生立定跳远成绩比汉族女生好,同时存在显着性差异,壮族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比汉族女生差,并存在显着性,壮族男女学生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成绩都低于汉族男女学生,但男生不存在显着性,女生存在高度显着性,壮族男女学生耐力跑成绩均低于汉族男女学生,但男生存在显着性,女生不存在显着性。广西民族大学壮族学生体质状况分布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曲线变化,总体处于及格水平。壮族男女学生都存存在营养不良和肥胖现象,女生营养不良现象比男生严重,男生肥胖比例比女生高。从体质总分得知,男生大二体质状况最好,大三最差,女生大四最好,大一最差。广西民族大学壮族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体比较健康,女生的生活方式略好于男生,但没有显着性差异,大二学生的生活方式最好,大四最差。总的来看,壮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生活方式得分呈现下降的趋势。壮族学生体质指标与生活方式各维度之间具有相关显着性,影响壮族男生身体形态的生活方式维度为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影响身体机能的是体育锻炼、烟酒使用和饮食习惯,影响身体素质的是睡眠质量、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和烟酒使用。影响女生身体形态的生活方式维度是饮食习惯、睡眠质量和体育锻炼,影响身体机能的是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和烟酒使用,影响身体素质的是睡眠质量、饮食习惯、体育锻炼。
李博[4](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认为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王祥全[5](2018)在《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口素质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人口素质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这三方面中,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提高身体素质是民族强盛、国家繁荣的体现。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然而,近年来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大学生体质测试达标率低、征兵体检合格率低等问题常见于媒体评论,并引发极大的社会关注。《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明确指出,“大学生的体质堪忧,大学生的体质竟不如中学生。”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水平,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研究以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存在的问题、成因、对策为主线,对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导论(第一章)。这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以及论文的创新。第二部分:理论研究(第二章)。第二章包括本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基本概念分别对人口、大学生人口、人口素质、身体素质,以及与身体素质相关的体格、体能、体质、健康等概念进行界定,辨析人口学与医学、体育学、公共卫生学等学科对身体素质定义的异同。主要理论分别对人力资本理论、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理论、行为改变的场动力理论、健康信念模型、阶段变化理论,以及身体素质优化的生态系统模型和组织优化模型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实证研究(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三章,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状况。身体素质包含多项指标,有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运动能力指标等。本研究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年度体质测试”2016年数据,对大学生人口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能力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1985年2014年七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数据,对近三十年来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现状研究发现:在身体形态方面,超重比例较高;在身体机能方面,肺活量及格和不及格比例较高,优秀和良好比例较低;在运动能力方面,速度、力量、耐力等测试内容不及格比例较高。通过对近三十年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变化回顾发现:大学生身高持续增长,肥胖比例持续增加;肺活量不断降低;运动能力的多项指标,如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的成绩持续下降。第四章,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利用头脑风暴、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设定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子(直接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进行量化处理,作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各种因素及其权重。结果显示:心理因素、行为因素、行为实现条件因素中多项内容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产生影响。其中,家长的教育理念、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体育锻炼的质量、健康行为的意志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多项因素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具有积极的影响,而长期熬夜、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电脑、过多摄入高热食品、吸烟等因素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第五章,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问题的社会成因。通过整合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模型,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分析影响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间接影响因素),总结归纳认为,我国的人口政策、互联网快速发展、应试教育惯性、学校体育理念、健康公共服务不足、健康公共管理不协同等是影响我国大学人口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第四部分:对策研究(第六章)。第六章,提高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对策建议。以健康行为理论、行为改变理论及身体素质优化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状况、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就促进大学生的健康行为和改善影响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外部环境分别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认为:对于大学生个体健康行为促进,应对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心理、行为、行为实现条件三方面因素整体化改进;对处于不同健康行为阶段的大学生建立相应的引导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对于影响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外部环境,建议加强政策的实效性与执行力;完善健康管理体系,促进多元化管理;强化学校服务机制,发挥体育教学功能。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本论文从人口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考察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将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置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整合宏观与微观要素,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因素及促进机制做出全面的分析评价。第二,研究内容方面的创新。首先,本论文根据健康行为与健康促进理论,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建立大学生健康行为促进的心理、行为、环境的关系系统,再依据行为阶段变化理论,建立针对不同行为阶段大学生人口的引导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从而促进健康行为,提高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其次,本论文通过建立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模型,归纳出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个体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从整体的视角考察各种因素的层级关系,量化分析直接影响因素的权重,为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提高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数据局限性。由于相关研究数据受到保密政策等规定的影响,只能得到7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数据各项测试指标的均值,而无法得到测试信息的原始数据。数据的局限性,限制了分析的深入程度,希望以后有机会掌握更详实的资料,继续深入该问题的研究。第二,没有对提高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对策进行实证研究。从人口学角度对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展开研究是针对人口整体,而不是个体或小范围群体。其优势是能够综合宏观与微观的所有因素,从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分析问题,这样也就对实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希望在未来通过示范区、定点实验基地等模式,对提高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对策进行实证研究。
胥汝涛[6](2018)在《广西区壮族大学生三年体质特征动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质是全社会日益关注的一个课题,从人类发展过程来看,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发生量变的过程,人类本身对体质的关注度有了量化不断增加的过程。学生体质方面研究是国之大计,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现如今许多研究学者对学生体质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刻,也在不断地探讨之中,但学术是不断进步,不断被超越的,因此我们要站在前人的基础的研究上不断地吸取研究成果且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找到新兴事物的规律,更好的去弥补科学上的不足,使它朝着我们预期的目标前进、进步。学生这个群体是我们国家的未来,而身体素质是一切的基础。本文根据2014年教育部颁布及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筛选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和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八项指标作为主要的观察指标,并且最后根据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大指标衍生出体质量指数、克托莱指数、劳雷尔指数、肺活量/体质量和肺活量/身高五个衍生指标。分析2014年到2016年广西民族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了解广西壮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发展趋势。为国家远程监控边远地区体质健康做参考。本文选取的对象是2014年至2016年所有广西民族大学壮族和汉族大学生,年龄平均为18-22岁。并将其看作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去分析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身体形态方面:广西壮族男女大学生虽然身高和体重都是逐年增长的,从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分析中,可以看出壮族、汉族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差异具有高度显着性(P<0.01)。身体机能方面:广西西壮族男女大学生肺活量指标都是正增长的,壮族、汉族大学生的肺活量差异具有高度显着性(P<0.01)。身体素质方面:广西壮族男女大学生速度素质普遍下降,立定跳远项目与速度素质的变化趋势是一样的。柔韧素质壮族男女大学生都是整体向上的趋势。壮族男女耐力素质以及力量素质发展整体增长率是降低的。2、2014年到2016年男生和女生正常体重占多数,女生营养不良的比例大大降低,男生肥胖前期、Ⅰ度肥胖以及Ⅱ度肥胖的比例大大升高。3、二阶段聚类把三年广西壮族大学生体质类型性分为:2014年男生第I类为“健壮性”、第II类为“虚弱型”,女生第I类为“完美性”、第II类为“虚弱型”;2015年男生第I类为“豆芽性”、第II类为“健壮性”、第III类为“虚弱型”,女生第I类为“健壮性”、第II类为“虚弱型”;2016年男生第I类为“豆芽性”、第II类为“虚弱型”,女生第I类为“虚弱性”、第II类为“完美型”第III类为“瘦弱型”。4、广西壮族男女大学生体质因子结构是分别由4个共性因子构成:广西壮族男生大学生共性因子贡献率分别为:K1=0.285601065(体格营养状况因子)、K2=0.266603163(呼吸机能因子)、K3=0.132381653(爆发力量素质因子)、K4=0.124518135(身高生长发育因子);女生为:K1=0.32791493(体格营养状况因子)、K2=0.253404266(呼吸机能因子)、K3=0.108887896(身高生长发育因子)、K4=0.129426646(爆发力量素质因子)。广西壮族男大学生对体质健康水平排名为2016年、2015年、2014年。广西壮族女大学生对体质健康水平排名为2016年、2015年、2014年。广西壮族大学生体质状况从2014年到2016年男生和女生依年变好。由此我们可以重视广西地区壮族的营养状况、引导壮族学生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增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力度、加强壮族学生体育理论课的学习力度。
穆荣荣[7](2017)在《中国20-25岁城市成年人身体形态特征及年代变化特点》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文以2013年体质调研数据为基础,选取20-25岁成年人群体为代表,以体型为重点,分析我国现阶段城市成年人身体形态特征;并与1979年体质调查资料比较,旨在探讨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成年人身体形态变化特点;进一步揭示成年人群体型变化规律,从而为我国体质人类学、运动员选材及相关应用领域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城市居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监测数据和1979年“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调查资料,分别筛选出两年度20-25岁城市成年人。比较34年前后城市成年人身体长度、宽度、围度以及充实度指标,分析体型特征;使用Excel 2007和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测量值一般描述性统计用平均数、标准差和极值表示;推断性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使用Origin Pro8.5绘图软件对单项指标做非线性拟合、Graphpad Prism 5制作柱状图;利用CLO 3D 2011软件制作人体结构模型。研究结果:1.现阶段我国20-25岁城市成年人体型基本特征:呈高身材、长躯干、中等腿、中等胸廓、狭窄骨盆的体型;男性肩部为中等肩型、女性为窄肩型。2.身体长度的变化:2013年较1979年,我国20-25岁城市成年人除手足长外,其余肢体长度均呈现增长趋势,且小腿长增长显着(男性增长率20.19%,女性20.34%);女性除坐高增长快于男性外,身高、腿长和上肢长男性均比女性增长的更多;城市成年人坐高指数减小,而腿身比和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均增大,显示躯干相对于身高的比例变小,而下肢占身高的比例增大,男性比女性的变化幅度大。与1979年相比,2013年中躯干型人数比例增多,长躯干型人数比例相对减少;中腿型及亚短腿型人数比例增多,短腿型人数比例相对减少。3.身体宽度的变化:2013年较1979年,我国20-25岁城市成年人肩部变窄,女性在统计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与1979年相比,2013年中肩型人数比例减少,窄肩型人数比例增多。女性骨盆变窄,男性骨盆增宽,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4.身体充实度的变化:2013年较1979年,我国20-25岁城市成年人体重、胸围、腿围以及BMI水平、克托莱指数、劳雷尔指数、皮-弗氏指数等描述人体整体发育水平的指标均显示出增长变化,身体充实度增大;胸廓增宽,窄胸型人数比例减少,中胸型人数比例明显增多。除胸围外(男性增长率4.44%,女性7.16%),其他充实度指标的增长幅度男性均大于女性,整体体型更加粗壮;研究结论:1.2013年我国20-25岁城市成年人呈高身材、长躯干、中等腿、中等胸廓、狭窄骨盆的体型;且男性肩部为中等肩型、女性为窄肩型。2.与1979年相比,2013年我国20-25岁城市成年人表现为身材高大、躯干和四肢更长、胸廓及腿围度更加宽厚;身体横向增长的速度快于纵向增长,整体体型呈现出由中间型向矮胖型转变的趋势。3.与1979年相比,2013年我国20-25岁城市成年人身高增长的同时下肢增长速度快于躯干,且小腿长的变化为总体腿长的增长做出了贡献。4.与1979年相比,2013年我国20-25岁城市女性肩部及骨盆变窄,窄肩窄骨盆型人数比例增多。
赵引弟[8](2016)在《云南省7-16岁摩梭人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与同地区纳西族、普米族学生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质是人类生命过程中独有的特性。“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反映某个群体或个人在某个时期内身体发育、生理机能等的基本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青少年学生良好体质是国家、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保证学生的体质健康,我国自1979年开展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之后又于1985年、1991年、1995年等每隔五年对7—22岁的学生(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体质调研。根据近20年国家体质健康调研报告及各基层反映,自1985年以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28年呈下降趋势。国家各部委从2007年起连续颁布文件,改善学生体质状况,现已有所改善。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级各类学校将学生体质健康已明确纳入工作规划中,因此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云南作为地处边疆且拥有十五个特有少数民族的少数民族大省,自1985年以来对云南少数民族体质的研究也仅限于纳西族、傣族等六个民族,摩梭人因其独特的的生活和文化形式(母系制和走婚制),相关研究丰富且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宗教学等等方面,由于民族认同(云南归属纳西族)和地域关系的影响,在体育角度关注其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几乎没有,加强摩梭人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研究,不仅关系到云南省经济的发展和边疆的稳定,还影响到该族群自身的生活质量。本文依据国民体质健康监测的标准,以宁蒗县永宁乡等地7-16岁摩梭人学生409人,同地区的普米族学生234人为调查对象,对其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健康等指标进行了大量的数据采集与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同地区摩梭人、普米族、纳西族学生体质健康指标,整体排序为:纳西>摩梭>普米;(2)同地区摩梭人、普米族学生生长发育指标相比较,摩梭人学生较普米族学生早1-2年发育的情况;(3)身体形态方面:摩梭人、普米族学生身材均比较瘦小,体重偏轻;围度随年龄呈上升趋势,女生围度增长速度突增期早于男生且增长幅度总体上女生高于男生;女生皮褶厚度大于男生;(4)身体机能方面:肺活量指标摩梭、普米男生在各年龄段均小于纳西在学生,女生在7-12岁前大于同年龄段的纳西族学生,13-16岁则反之;脉搏、血压指标在7-12岁摩梭人大于同年龄段的普米族学生,13-16岁则反之;(5)身体素质方面:握力指标在7-12岁摩梭人大于纳西族学生,13-16岁则反之;站位体前屈(男)指标在7-12岁摩梭人大于同年龄段普米族学生,13-16岁则反之;(6)健康指标方面:摩梭人视力水平整体低于同地区同年龄段的普米族学生,且存在男女生性别差异;月经初潮方面,摩梭人、普米族学生间无显着性差异,且与其他民族年龄提前化特征趋同。
盛洁[9](2013)在《云南省拉祜族(7-18)岁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质是人类生命过程中独有的特性。“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反映某个群体或个人在某个时期内身体发育、生理机能等的基本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繁荣富强的主力军,拥有良好的体质健康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也是自身成长的需要。1995年6月,国家为了改善和增强国民体质,推出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了保证学生的体质健康,1979年由国家体委对16个省市的7—25的汉族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体质与健康调研,此后又于1985年、1991年、1995年对7—22岁的学生(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体质调研。自2000年以来的三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学生的体质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的研究不仅仅是国家民族平等的体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的测试,能够了解到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为有效提高他们的体质水平提供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云南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大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除汉族外人口超过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拉祜族、普米族等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从1985年以来对云南少数民族体质健康的研究也仅局限在纳西族、傣族等六个常见民族的研究上,对拉祜族及其他九个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很少,甚至是空白。因此,加强拉祜族等少数民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研究,不仅关系到云南省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还影响到该少数民族自身未来生活的质量。该研究依据国民体质健康监测的标准,以澜沧江拉祜族族7—18岁的3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大量的数据采集与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身体形态方面,拉祜族学生身体形态各项指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上均低于同年龄段云南省汉族乡村学生。(2)身体机能方面,拉祜族身体机能各方面表现正常,脉搏血压与云南省汉族乡村学生相比偏高。(3)身体素质方面,拉祜族学生的握力水平较低,柔韧素质较差,爆发力的增长较慢,低于云南省汉族乡村学生同年龄段的水平。
程钟泽[10](2013)在《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结构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与评价》文中认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高校体育改革尚需解决与完善的课题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随机抽取2008-2011年间参加广西民族大学体质测试的全日制本科少数民族大学生共31325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样本测试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旨在探讨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现状和规律,找出影响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结构的健康因子,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水平评价等级,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国家远程监控边远山区国民体质测试和研究工作提供有效的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广西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汉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存在差异,其中壮族、瑶族、仡佬族等差异明显;少数民族学生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现象,且女生严重性突出,同时存在一定数量肥胖和超重现象,营养状况让人堪忧;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结构主要由营养健康发展因子、有氧代谢机能因子、运动机能发展因子、肌肉力量发展因子4个共性因子构成,不同民族特色文化影响着体质健康因子的发展;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等级评价能够直观地反映各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体格营养状况的度量研究——体质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体格营养状况的度量研究——体质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瑶族体质特征及遗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广西瑶族简介 |
1.2 体质人类学及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测量工具和质量控制 |
2.2.2 研究指标 |
2.2.3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广西瑶族体质特征研究 |
3.1.1 广西瑶族成人头面部特征研究 |
3.1.2 广西瑶族成人体部特征研究 |
3.1.3 广西瑶族成人围度特征研究 |
3.1.4 广西瑶族成人皮褶厚度研究 |
3.1.5 广西瑶族成人体型研究 |
3.1.6 广西瑶族成人人体组成成分研究 |
3.1.7 广西桂林瑶族与来宾瑶族体质特征的比较研究 |
3.1.8 广西瑶族成人与其他民族体质特征的比较 |
3.2 广西瑶族成人群体遗传特征研究 |
3.2.1 广西瑶族成人舌运动类型研究 |
3.2.2 广西瑶族成人不对称行为特征研究 |
第4章 讨论 |
4.1 族源和遗传因素 |
4.2 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因素 |
4.3 生活环境及其他因素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2009-2017年壮族学生体质结构特征多元统计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政府、教育部对学校体育及学生体育的指导方针 |
1.1.2 社会及学校对学生体质状况的基本要求 |
1.1.3 教育部对学校的基本要求 |
1.1.4 国家对少数民族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质概念的界定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国外研究综述 |
2.3.1 美国学生体质测试的目标 |
2.3.2 美国学生体质测试的评价方法 |
2.4 不同民族大学生的体质研究 |
2.5 创新点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综述法 |
3.2.2 理数统计法 |
3.2.3 随机调查法 |
4 壮族体质状况研究(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壮族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描述性统计 |
4.2 壮族学生各项指标独立样本T检验 |
4.2.1 壮族男大学生各项指标独立样本T检验 |
4.2.2 壮族女大学生各项指标独立样本T检验 |
4.3 壮族大学生2009-2011 年和2015-2017 年的BMI指数调查结果 |
5 壮族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体质主成分因子分析 |
5.1 壮族大学生体质因子KMO和 bartlet’s因子分析检验 |
5.2 壮族大学生体质因子相关性系数矩阵 |
5.3 壮族大学生体质因子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 |
5.4 壮族大学生体质因子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
5.5 壮族大学生体质因子成分得分系数举证 |
5.6 壮族大学生体质评价标准的建立 |
6 逐步回归分析 |
6.1 壮族学生体质回归分析 |
6.2 壮族学生体质线性回归方差数分析 |
6.3 将学生的主因子和各指标的测试成绩为自变量代入分析 |
6.3.1 将壮族男大学生的各指标测试成绩作为自变量代入估计方程式分析 |
6.3.2 将壮族女大学生的各指标测试成绩作为自变量代入估计方程式分析 |
7 壮族大学生三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
7.1 原总分法 |
7.2 因子法 |
7.3 回归法 |
7.4 讨论 |
7.4.1 三种方法评价结果的对比 |
7.4.2 原总分法和因子法成绩排名的变动情况 |
7.4.3 原总分法和回归法成绩排名的变动情况 |
7.4.4 因子法和回归法成绩排名的变动情况 |
7.4.5 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1.1 壮族大学生体质特征状况分析结果 |
8.1.2 壮族大学生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 |
8.1.3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 |
8.1.4 三种评价方式的比较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广西民族大学壮族学生体质与生活方式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壮族的概况 |
2.2 体质的概念界定 |
2.2.1 古代人类体质学的界定 |
2.2.2 医学界的界定 |
2.2.3 体育界的界定 |
2.3 生活方式的概念界定 |
2.4 国内外体质研究的历史沿革 |
2.4.1 国外体质的研究 |
2.4.2 国内体质的研究 |
2.4.2.1 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研究现状 |
2.5 大学生体质与生活方式相关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3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
3.3.1 信度检验 |
3.3.2 效度检验 |
4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广西民族大学生壮族学生体质现状 |
4.1.1 广西民族大学生壮、汉族学生身体形态差异比较 |
4.1.2 广西民族大学生壮、汉族学生身体机能差异比较 |
4.1.3 广西民族大学生壮、汉族学生身体素质差异比较 |
4.2 壮族学生体质指数分布情况 |
4.3 不同年级壮族学生体质指数差异比较 |
4.4 广西民族大学壮族学生生活方式现状 |
4.4.1 壮族学生生活方式差异分析 |
4.4.2 不同年级壮族学生生活方式差异分析 |
4.5 广西民族大学壮族学生体质与生活方式回归分析 |
4.5.1 广西民族大学壮族学生体质与生活方式相关分析 |
4.5.1.1 壮族男生体质与生活方式相关分析 |
4.5.1.2 壮族女生体质与生活方式相关分析 |
4.5.2 壮族男生体质与生活方式的回归分析 |
4.5.2.1 壮族男生身体形态与生活方式个各维度回归分析 |
4.5.2.2 壮族男生身体机能与生活方式各维度回归分析 |
4.5.2.3 壮族男生身体素质与生活方式各维度回归分析 |
4.5.3 壮族女生体质与生活方式的回归分析 |
4.5.3.1 壮族女生身体形态与生活方式个各维度回归分析 |
4.5.3.2 壮族女生身体机能与生活方式各维度回归分析 |
4.5.3.3 壮族女生身体素质与生活方式各维度回归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现场访谈提纲 |
附录2 广西民族大学壮族学生生活方式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体育学科研究 |
二、学科交叉研究 |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
一、学科的起源 |
二、学科的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
二、体育教育学 |
三、运动生理学 |
四、运动训练学 |
五、体育心理学 |
六、体育社会学 |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检索策略 |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身体素质训练 |
二、学生体质健康 |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
四、运动损伤 |
五、老年人体育 |
六、运动性疲劳 |
七、肥胖 |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
二、体育教学 |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
五、农村学校体育 |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
二、体育营销 |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
四、体育旅游 |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
二、体育传播 |
三、体育媒介事件 |
四、体育新闻 |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
六、体育文献计量 |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奥林匹克文化 |
二、体育史 |
三、体育文化产业 |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
六、体育与艺术 |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
三、体育赛事管理 |
四、体育法学 |
五、公共体育服务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5)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口素质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
1.1.2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 |
1.1.3 提高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紧迫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总体设计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主要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人口和大学生人口 |
2.1.2 人口素质和身体素质 |
2.1.3 身体素质相关概念界定 |
2.2 主要理论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健康行为与危害健康行为理论 |
2.2.3 行为改变理论 |
2.2.4 身体素质优化模型 |
第3章 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状况 |
3.1 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现状分析 |
3.1.1 大学生人口身体形态现状 |
3.1.2 大学生人口身体机能现状 |
3.1.3 大学生人口运动能力现状 |
3.2 近三十年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变化回顾 |
3.2.1 大学生人口身体形态的变化 |
3.2.2 大学生人口身体机能的变化 |
3.2.3 大学生人口运动能力的变化 |
3.3 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主要问题 |
3.3.1 身体形态方面的问题 |
3.3.2 身体机能方面的问题 |
3.3.3 运动能力方面的问题 |
第4章 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4.1 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影响因素的初步设定 |
4.1.1 问卷调查的实施 |
4.1.2 调查问卷的解释 |
4.1.3 被调查学生体测成绩的量化处理 |
4.2 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 |
4.2.1 模型设定 |
4.2.2 结果输出 |
4.3 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影响因素的分析 |
4.3.1 行为因素 |
4.3.2 心理认知因素 |
4.3.3 健康行为实现条件因素 |
第5章 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主要问题的社会成因 |
5.1 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社会生态系统模型 |
5.2 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 |
5.3 影响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 |
5.3.1 社会发展因素 |
5.3.2 教育主导因素 |
5.3.3 健康公共管理因素 |
第6章 提高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的对策建议 |
6.1 促进大学生个体健康行为 |
6.1.1 大学生健康行为促进的综合要素 |
6.1.2 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分层促进 |
6.2 完善有利于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发展的外部环境 |
6.2.1 加强政策的实效性与执行力 |
6.2.2 完善健康管理体系,促进多元化管理 |
6.2.3 强化学校服务机制,发挥体育教学功能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6)广西区壮族大学生三年体质特征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少数民族概念的研究 |
2.2 壮族少数民族基本现状的研究及分析 |
2.3 国家界定少数民族意义的探究 |
2.3.1 政治意义 |
2.3.2 文化意义 |
2.4 关于体质特征概念的研究 |
2.4.1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源起 |
2.4.2 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现状分析 |
2.4.3 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纵向动态现状分析 |
2.4.4 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横向分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抽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指标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广西壮族大学生3年体质特征状况调查结果 |
4.1.1 身体形态发育描述性统计结果 |
4.1.2 身体机能发育描述性统计结果 |
4.1.3 身体素质发育描述性统计结果 |
4.2 广西壮族大学生3年体质健康BMI调查结果 |
4.2.1 身体形态差异分析 |
4.2.2 身体机能差异分析 |
4.2.3 身体素质差异分析 |
4.3 广西壮族男女大学生三年体质与健康促进影响因子研究 |
4.3.1 壮族大学生体质主成分聚类分析 |
4.3.2 壮族大学生体质主成分因子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广西壮族大学生3年体质特征状况分析结果 |
5.1.2 广西壮族大学生3年体质健康BMI分析结果 |
5.1.3 广西壮族大学生体质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 |
5.1.4 广西壮族大学生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 |
5.2 建议 |
5.2.1 重视广西地区壮族的营养状况 |
5.2.2 引导壮族学生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
5.2.3 增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力度 |
5.2.4 加强壮族学生体育理论课的学习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中国20-25岁城市成年人身体形态特征及年代变化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身体形态的概念及其涵义 |
2.1.2 身体形态的测试指标 |
2.1.3 体型 |
2.1.4 成年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身体形态结构与健康的关系 |
2.2.2 身体形态结构的遗传差异 |
2.2.3 身体形态结构的地域、自然环境差异 |
2.2.4 身体形态结构的社会环境差异 |
2.2.5 身体形态结构的年代差异 |
2.2.6 身体形态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特征 |
2.2.7 身体形态各结构间比例相关关系 |
2.3 身体形态研究的应用领域 |
2.3.1 运动员选材 |
2.3.2 服装设计 |
2.3.3 女模特选材 |
2.3.4 人机工程学 |
2.4 中国人群身体形态研究的发展历程 |
2.4.1 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的研究 |
2.4.2 中国学生身体形态的研究 |
2.4.3 中国成年人身体形态的研究 |
2.5 小结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数据来源 |
3.1.2 资料数据可比性检验 |
3.1.3 样本构成及分组 |
3.1.4 研究指标 |
3.2 派生指标计算方法 |
3.3 体型划分标准 |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 |
3.4.1 建立数据库 |
3.4.2 数据录入与清理 |
3.4.3 统计工具与方法 4 研究结果 |
第一章 2013年我国城市成年人身体形态基本特征 |
4.1 测量值一般统计描述 |
4.2 我国 20-25 岁城市成年人体型总体特征 |
第二章 34年间我国城市成年人身体形态的变化特征 |
4.3 1979 年和2013年长度指标及相关指数比较 |
4.3.1 身高 |
4.3.2 坐高 |
4.3.3 腿长 |
4.3.4 手长 |
4.3.5 上肢长 |
4.3.6 小腿长 |
4.3.7 足长 |
4.3.8 派生指标 |
4.4 1979 年和2013年宽度指标及相关指数比较 |
4.4.1 肩宽 |
4.4.2 骨盆宽 |
4.4.3 派生指标 |
4.5 1979 年和2013年围度指标及相关指数比较 |
4.5.1 胸围 |
4.5.2 大腿围 |
4.5.3 小腿围 |
4.5.4 派生指标 |
4.6 1979 年和2013年体重及相关指数比较 |
4.6.1 体重 |
4.6.2 派生指标 |
4.7 体型的变化 |
4.7.1 身高型 |
4.7.2 躯干型 |
4.7.3 腿型 |
4.7.4 肩型 |
4.7.5 骨盆型 |
4.7.6 胸型 |
4.7.7 BMI分型 |
4.7.8 皮-弗氏指数分型 5 讨论与分析 |
5.1 城市成年人身高呈现正向增长变化 |
5.2 城市成年人下肢增长速度快于躯干 |
5.3 城市成年男女性手长变短,男性足长变化不明显 |
5.4 城市成年人身体宽度的变化存在性别差异 |
5.5 成年男性身体充实度显着增加,女性低体重人数比例减少不明显 6 结论 7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介绍 |
(8)云南省7-16岁摩梭人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与同地区纳西族、普米族学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摩梭人简介 |
1.2 问题提出 |
1.2.1 学生体质问题 |
1.2.2 未识别民族学生体质问题 |
1.2.3 同地区不同少数民族学生体质问题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体质 |
1.3.2 健康 |
1.3.3 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
1.3.4 未识别民族 |
1.4 研究现状 |
1.4.1 体质人类学对体质的研究 |
1.4.2 医学界对体质的研究 |
1.4.3 体育学领域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 |
1.4.4 摩梭人体质研究轨迹 |
1.5 研究的主要任务及意义 |
1.5.1 研究的主要任务 |
1.5.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咨询法 |
2.2.3 测量法 |
2.2.4 实地考察法 |
2.2.5 问卷调查法 |
2.2.6 访谈法 |
2.2.7 数理统计法 |
2.2.8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身体形态 |
3.1.1 身高 |
3.1.2 体重 |
3.1.3 围度 |
3.1.4 皮褶 |
3.1.5 四个民族(族群)学生青春期发育期的分析 |
3.1.6 小结 |
3.2 身体机能 |
3.2.1 脉搏 |
3.2.2 血压 |
3.2.3 肺活量 |
3.2.4 小结 |
3.3 身体素质 |
3.3.1 握力 |
3.3.2 站位体前屈 |
3.3.3 立定跳远 |
3.3.4 50米 |
3.3.5 俯卧撑、仰卧起坐 |
3.3.6 小结 |
3.4 衍生指数 |
3.4.1 身体质量指数BMI(body mass index) |
3.4.2 维尔维克指数 |
3.4.3 体脂百分数 |
3.4.4 瘦体重及其指数 |
3.4.5 腰臀比(WHR) |
3.4.6 肺活量指数 |
3.4.7 克托莱指数 |
3.4.8 小结 |
3.5 健康指标 |
3.5.1 视力情况 |
3.5.2 女生月经初潮 |
3.5.3 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睡眠、饮食等方面 |
3.5.4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同地区摩梭人、普米族、纳西族学生体质健康指标,整体排序为:纳西>摩梭>普米 |
4.1.2 同地区摩梭人、普米族学生生长发育指标相比较,摩梭人学生较普米族学生早1-2 年发育的情况,具体原因需进行进一步调研和分析 |
4.1.3 身体形态 |
4.1.4 身体机能 |
4.1.5 身体素质 |
4.1.6 衍生指标 |
4.1.7 健康指标、学生问卷、访谈等情况 |
4.2 建议 |
4.2.1 增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力度 |
4.2.2 建立少数民族学生体质数据库,为成因、干预研究提供支撑 |
4.2.3 建立追踪研究,对同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进行横向和纵向研究 |
4.2.4 加大对学生营养、锻炼等影响体质的后天因素的调查研究 |
4.2.5 重视丽江宁蒗地区摩梭人学生的基建设施以外的软硬件配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云南省拉祜族(7-18)岁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拉祜族简介 |
1.2 问题提出 |
1.2.1 学生体质下降问题日趋突出 |
1.2.2 拉祜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问题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体质 |
1.3.2 健康 |
1.3.3 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
1.3.4 特有少数民族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体质研究概况 |
1.4.2 国内对体质的研究 |
1.5 研究的主要任务及意义 |
1.5.1 研究的主要任务 |
1.5.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咨询法 |
2.2.3 测量法 |
2.2.4 田野调查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身体形态 |
3.1.1 身高 |
3.1.2 体重 |
3.1.3 围度 |
3.1.4 皮褶 |
3.2 身体机能 |
3.2.1 脉搏 |
3.2.2 血压 |
3.2.3 肺活量 |
3.2.4 肺活量体重指数 |
3.2.5 小结 |
3.3 身体素质 |
3.3.1 握力 |
3.3.2 站立体前屈 |
3.3.3 立定跳远 |
3.3.4 俯卧撑、仰卧起坐 |
3.3.5 小结 |
3.4 衍生指数 |
3.4.1 身体体质量指数 BMI(body mass index) |
3.4.2 维尔维克指数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身体形态 |
4.1.2 身体机能 |
4.1.3 身体素质 |
4.1.4 衍生指数 |
4.2 建议 |
4.2.1 重视澜沧江地区拉祜族学生的营养状况 |
4.2.2 改善体育设施环境,优化教师结构,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
4.2.3 增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力度 |
4.2.4 加大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比例,提高学生重视生长发育、身体素质的理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结构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
1.1.2 大学生体质健康是社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
1.1.3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评价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质概念的界定 |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
2.2.1 国外体质研究综述 |
2.2.2 国内体质研究综述 |
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3.1 研究内容 |
3.1.1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体质现状调查 |
3.1.2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结构特征与全国不同时期乡村大学生的差异性分析 |
3.1.3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各项监测指标的相关性统计 |
3.1.4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因子结构分析与评价 |
3.2 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综述法 |
4.2.2 专家访谈法 |
4.2.3 测量观察法 |
4.2.4 数理统计法 |
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研究 |
5.1.1 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机能水平 |
5.1.2 少数民族大学生 BMI 指数分型分布与身体形态、运动机能、身体素质差异的推断统计分析 |
5.2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全国 2005、2010 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机能水平的比较研究 |
5.2.1 广西壮族学生与全国 2005、2010 年壮族学生各项指标成绩 T 检验 |
5.2.2 广西侗族学生与全国 2005、2010 年侗族学生各项指标成绩 T 检验 |
5.2.3 广西水族学生与全国 2005、2010 年水族学生各项指标成绩 T 检验 |
5.2.4 广西瑶族学生与全国 2005、2010 年瑶族学生各项指标成绩 T 检验 |
5.2.5 广西回族学生与全国 2005、2010 年回族学生各项指标成绩 T 检验 |
5.2.6 广西苗族学生与全国 2005、2010 年苗族学生各项指标成绩 T 检验 |
5.3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机能水平等各项监测指标的相关性统计分析 |
5.4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机能水平等体质健康因子综合分析 |
5.4.1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因子结构十三项观测指标因子特征值、特征向量、贡献率 |
5.4.2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因子结构十三项观测指标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
5.4.3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因子结构十三项观测指标因子结构旋转空间分布图 |
5.4.4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因子结构十三项观测指标因子结构比较分析 |
5.4.5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因子结构综合评价分析 |
5.4.6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因子综合得分等级比较分析 |
6 结论 |
6.1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差异性明显 |
6.2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总体水平比全国 2005、2010 年同期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总体水平稍好 |
6.3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受 4 个体质健康因子支配,综合等级评价能够直观反映各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
7 建议与对策 |
7.1 学校应设置干预机制,建立体质健康水平综合等级评价体系 |
7.2 构建学校体质测试得分等级平台 |
7.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 |
7.4 营造体育氛围,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体格营养状况的度量研究——体质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瑶族体质特征及遗传特征研究[D]. 孙思凡.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2009-2017年壮族学生体质结构特征多元统计分析及评价[D]. 刘豪.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3]广西民族大学壮族学生体质与生活方式关联研究[D]. 乔海成.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4]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5]我国大学生人口身体素质研究[D]. 王祥全. 吉林大学, 2018(12)
- [6]广西区壮族大学生三年体质特征动态研究[D]. 胥汝涛.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
- [7]中国20-25岁城市成年人身体形态特征及年代变化特点[D]. 穆荣荣. 上海体育学院, 2017(11)
- [8]云南省7-16岁摩梭人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与同地区纳西族、普米族学生比较研究[D]. 赵引弟.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9]云南省拉祜族(7-18)岁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研究[D]. 盛洁.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4)
- [10]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结构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与评价[D]. 程钟泽. 广西民族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