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毅[1](2020)在《中外合作拍摄电影双边条约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国政府已经与2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中外合作拍摄电影的双边条约,为合拍片提供了国际法层面上的支持和保护。目前学术界对合作拍摄电影双边条约法律问题的研究尚属空白,需要结合电影法律规范和国际法学的理论与实践,分别从国际法问题、实体法问题和程序法问题三个方面着手,对这些双边条约的内容及其实施予以深度的分析与解读,以实现通过中外合作拍摄而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之目的。
曹媛[2](2020)在《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四十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作为能够描摹社会现状、发扬民族精神以及传递艺术价值的重要媒介,是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传播形式与文化内容。内地在发展电影事业的进程中,也在不断尝试着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联系。自1979年文化部成立内地第一家管理中外合作拍摄事务的专门机构——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后,我国的电影产业便陆续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关联,并积极地投入到创作类型化、内容多样化、视野多元化的时代格局之中。其中,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同样应和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曾经徘徊、几度探索的状态中走向了如今的合流之势,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谋求了极具典型性的制片方式,勾勒出契合自身发展的创作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方合力下,两地创作者协力创作出众多兼具艺术性与思辨性的影片,使华语电影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本文从政策、类型和产业三个方面细致地阐述了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四十年间的发展历程及变化。绪论主要分为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四个部分。在对两地合拍片的概念和范围进行框定后,笔者梳理了相关的研究文献并厘清了具体的研究脉络与意义,以便于在后文中展开论述。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了1979年至1989年的两地合拍片。尽管两地合拍片的表现形式在这一阶段显得较为单一,主流创作群体也尚未介入其中,但仍旧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合作探索与破冰之行。可以说,两地合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落地生根。第二章分析了1990年至2003年的两地合拍片。由于好莱坞电影席卷全球、电视媒介的迅猛来袭等相关因素,两地电影在时代的浪潮下共临低谷、同面忧患,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两地合拍片携手打造了数部质量上乘的作品。第三章分析了新世纪初期的两地合拍片,指出该阶段的两地合拍片实际上已然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新航道。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两地合拍片的产量与质量齐头并进,不仅为两地电影市场注入了崭新的力量,也为华语电影的品牌建立与繁荣奠定了基础。第四章则对两地合拍片在新世纪后的第二个十年进行了总结。随着内地电影产业化的转型与《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两地合拍片也借此华丽转身,不仅在类型上实现了融合与变装,更在观念上产生了碰撞与交融。两地合拍片不断扩充,阔步走向一个文化整合、内容共享、体系渐成的新时代。第五章瞩目了两地电影合作的发展未来。文章点明了两地合拍目前所面临的创作困境与现实问题,并在发展的前提下寻找解题之道,确定了两地合作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可以说,“华语电影”的概念也在内地与香港合拍的互渗互补中日益彰显它的魅力,从而建构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区域文化特色的华语电影产业。因此,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在推动华语电影的兴盛方面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它不仅营造出华语电影的品牌,共建了华语电影的市场;更是服务了国家的文化战略,在文化自信与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的声音。
肖一啸[3](2019)在《合拍电影行政许可制度探析》文中认为“合拍电影”是中国电影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电影产业促进法》颁布并施行两年之久,与下位法仍衔接不顺畅,具体实施细则迟迟得不到出台,相关审查程序瑕疵和标准的模糊,为合拍电影产业发展带来重重阻碍。此外,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主体地位性质的模糊及“既管又营”的现状,也值得探讨。由于相关政策及法律的模糊性,给行政许可相对人和执法人员带来困扰。因此,本文从行政许可主体、程序、标准三方面入手,第一章厘清“合拍电影”不同法律渊源下的法律定义,回顾其行政许可制度建立完善的演变历程,第二章考察在行政许可视角下有关行政主体合作治理模式问题及中国合作电影制片公司的法律地位问题,并给出落实授权和适用回避的建议,第三章探讨现行合拍电影许可制度审查程序不透明、结构不合理及多轮审查是否必要的问题并提出“星型程序”、“选择加快程序”及完善听证制度建议,第四章探讨审查标准模糊随意及各方投资和主创比例过于生硬的问题,并给出明确制定标准主体之义务、合理构造标准行使方式及具体程度、完善监督体系及事后救济制度的建议,以期为其后相关细则的立法实践提供参考。
陈斯曼[4](2018)在《文化差异对中外合拍电影国内票房与评分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外合拍电影的发展如火如荼,但中国大陆与各境外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折扣对中外合拍电影票房与口碑的影响一直是困扰从业者的问题。本文在跨文化的视角下,首先运用文化距离理论,定量验证文化距离对中外合拍片国内市场票房与评分的影响,得出结论:文化差异对中外合拍电影的国内票房有显着影响,具体体现在中国与各个合拍国及合拍地区的文化距离对国内票房影响的S型曲线关系上,即文化差异在一定水平内会对合拍片导致“文化折扣”,也会在一定水平内产生“文化溢价”;而文化差异对中外合拍电影国内评分影响不显着,具体体现在中国与各个合拍国或合拍地区的文化距离对中外合拍片的国内评分不显着,说明文化差异并非现阶段影响中外合拍片国内评分的主要因素。在验证合拍片中文化差异导致了文化折扣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文化折扣理论,检验不同类型中外合拍片相对文化折扣的高低,得出结论影片类型对文化折扣存在显着影响,其中动作片的文化折扣较低,而剧情片文化折扣较高。在此基础上,为降低中外合拍片中的文化折扣提供建议,以促进中外合拍片的票房和口碑。
温桂钰[5](2013)在《澳大利亚与中国合拍片支持政策浅析》文中提出合拍片主要是与本土影片、进口影片相对应的,它具有几个特征:一是参与主体多样,既可以是双方,也可以是多方;二是参与范围广泛,涉及到资金、技术、人员、场景等多方面的参与;三是参与程度不同,有的是一方参与较多,有的是双方或多方承担大致相当的责任。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跨国、跨境合拍影片日益成为世界性潮流。本研究主要对澳大利亚和中国合拍片支持政策及其效果进行
宫浩宇[6](2012)在《1927-1937年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27至1937年是国民党统治大陆期间的一段政权相对平稳的时期,史称“南京十年”。这十年也正是南京政府与电影界发生密切联系的一段时期:一方面,南京政府文艺政策的制定者无不将与电影有关的大事小情视为要务;另一方面,中国电影(甚至包括来华的外国电影)在艺术外观上的变异更迭,很多亦可从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中找到源头活水。叩问早期中国电影的来龙去脉及其内在理路,只要肯多向前凑近几步,我们就不难看到南京政府活跃的身影。此外,这一时期南京政府的电影政策,强化了电影与政治之关系,为延续至今的一种由政府深入介入电影事务的管理体制,提供了一个原初规范和早期样板,其中既包含了诱使国人致力于促成这一体制破茧而出的“阳谋”与“阴谋”,又包含了国人回应这一体制果真降临时的各色反应,亦包含了这一体制的得失利弊、功过是非。本文将以这一时期的南京政府电影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依照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维度,将其划分为防范性电影政策和建构性电影政策这样两大类别,并借助对大量的一手史料钩沉与开掘,梳理、呈现了南京政府电检制度的演变轨迹以及以建立国营电影机构、推动教育电影为主的电影活动之历史原貌,进而深入地探讨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的外在特征及内在理路。此外,本文还详细地讨论了南京政府电影政策与彼时电影界及舆论话语之间的深层联系,既对电影政策之推行对电影业所形成的影响,予以评估,又可还原出彼时复杂多义的历史声像,撞击固有历史结论,进而加深我们对这段电影史的理解。总之,南京政府的电影政策处在由国民党政权的意识形态、中国电影的现实境遇以及舆论呼声所共同构筑的复杂的历史环境之中。它成为建构早期电影业形态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力量,也是我们如今理解早期中国电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因素。谈论早期中国电影的创作观念的此消彼长、产业格局的移形换位乃至整个电影传统的演化变迁,若绕开了南京政府的电影政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说得清楚透彻的。
刘点点[7](2011)在《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 ——市场关系中的中国当代影视》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在商品经济即传统的实业产业链达到了价值的饱和,形成了长尾现象的时候,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新型形态,在当今中国的社会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文化产业的实质是通过对文化产品的开发、创造和传播,来产生经济效益。媒介作为文化产品传播的平台,是文化产业实现价值的必要工具。如果要用两个词形容近十年来中国的传媒发展,那就是“一日千里”和“刮目相看”。各种新媒介、新技术层出不穷,中国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跨媒介的竞争也日渐激烈,目前电子媒介无疑赢得了最大的市场占有率。所以影视作品借助这一优势成为最大众化的文化形态而受到普遍关注,同时也被卷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本文旨在通过对市场关系中的中国当代影视的研究,来分析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内容包括中国影视企业如何通过进入资本市场吸纳新资源,促进行业发展;影视行业如何通过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良好利用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当代中国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题材匮乏、媒体间的恶意竞争、重“利”轻“质”等现象;利用影视作品的“软实力”塑造国家、城市形象,更大范围的传播中华民族文化;通过时下出现的影视作品与网络游戏结合的崭新形式,探讨影视市场发展的更多可能性;论述经典艺术,如文学、戏剧、舞蹈,和好莱坞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外来影视文化给中国影视带来的影响。选取当代中国影视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通过现象描述,数据佐证,背景介绍和分析等方法,来阐述观点。中国要成为一个强国,不仅要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硬实力”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同时还要具有一流的“软实力”,一流的文化原创力,一流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和一流大众文化等。当今中国大部分生活领域中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利润,文化市场也是如此。对受众口味的迎合成为文化产业利润的基础,也是大众文化成为主流的原因。文化产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运用文化产品吸纳资金促进经济的发展,再利用雄厚的资金力量以产业化的形式来提升、发展文化。但国家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不仅取决于文化产品内容的独特魅力,更要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能力。当下,全球的媒体行业正在进行着革命性的变化,面对全媒体时代,广播、电影、电视、出版、报纸、杂志、网络等行业都在脱胎换骨的变化中谋取生存空间。单一的信息渠道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信息爆炸、资讯泛滥,跨媒介联手现象已屡见不鲜,只有找好定位才能准确的达到目标。本文对市场关系中的当代影视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与剖析。在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中不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一味的迎合受众,满足现状。应该在接受并发扬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正面效应的同时,对负面效应进行理性的审视与批评。突破瓶颈,推陈出新,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王玉明,金冠军[8](2010)在《1993年以来中国电影准入管制变迁及其产业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自1993年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以来,中国电影准入管制经历了许可转型、准入规范和放松管制等阶段的变迁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准入管制体系,对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的改变、内部竞争的形成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考察中国电影产业的准入管制变迁路径及其产业影响,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毛琳[9](2007)在《中国电影产业化与审查制度》文中指出在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语境中,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内容的变迁呈现了时代性的特征,但是电影审查制度的内容却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承载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弘扬和传统道德的传承。除此之外,关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政府职能对电影审查管理对电影的创作形成了一种规范与约束的体系,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平衡成为了当代电影审查制度改革的重点,试图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电影分级制。本文试图在历史的流变中对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做一个梳理,对艺术与政治、电影与民众、制度与时代之间作一个归纳性的总结,关注政府对于电影审查法规建设的强制性与主导性。在社会历史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讨论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走向问题,逐步从一种行政管理向政府宏观监督下的市场主导的电影格局过渡,在中国电影产业化的进程中转化完善。
尹鸿[10](2004)在《2002—2003中国电影产业备忘》文中研究指明导言:居危思变的中国电影尽管中国电影体制和机制改革在2003年至少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尽管中国拥有40家以上的制片厂、30余个电影发行放映公司、35条电影院线、近30万电影从业人员,尽管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创造了2.5亿元的票房奇迹,尽管中国国产电影产量已经达到100部左右,但是,中国电影仍然没有真正进入人们期待已久的所谓"高潮",中国电影仍然在产业危机的漩涡中徘
二、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外合作拍摄电影双边条约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序言 |
二、合拍片双边条约中的国际法问题 |
(一)国际条约在国内的实施 |
(二)合拍片双边条约的争端解决 |
三、合拍片双边条约中的实体法律问题 |
(一)“合拍片”的界定 |
(二)“合拍片”的国民待遇 |
(三)版权(着作权)共享与收益分配 |
四、合拍片双边条约中的程序法问题 |
(一)主管部门与承办机构 |
(二)临时批准与最终批准 |
五、余论 |
(2)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四十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79 年至1989 年:破冰重组·流于表层 |
第一节 交融对话与政策推动 |
第二节 题材的重构与类型化建构 |
第三节 产业的初建与港方的主控 |
第二章 1990 年至2003 年:同抗危机·深层合作 |
第一节 体制改革与政策减压 |
第二节 类型嬗变与文化对撞 |
第三节 共临危机与资本追逐 |
第三章 2003 年至2010 年:产业并铸·北上趋同 |
第一节 结构调整与政策扶持 |
第二节 全球化语境下的华语电影新形态 |
第三节 大片的运作与产业模式的重建 |
第四章 2010 年至2019 年:溯本“港味”·共拓主流 |
第一节 政策引导与产业升级 |
第二节 类型垦拓与结构拼盘 |
第三节 价值对接与“三性统一” |
第五章 瞩目未来:突破瓶颈·合作共赢 |
第一节 创作困境与现实问题 |
第二节 解题之道与展望共赢 |
第三节 发展潮流与合作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电影政策文件汇编 |
附录二 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列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合拍电影行政许可制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合拍电影行政许可制度概念及演变 |
第一节 不同位阶法渊源下的合拍电影含义 |
一、不同位阶法中的“合拍电影” |
二、“合拍电影”含义的厘清 |
第二节 合拍电影行政许可制度的演变 |
一、制度初建期(1981-1994) |
二、制度调整期(1994-2004) |
三、制度完善期(2004 至今) |
第二章 合拍电影行政许可制度中的主体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的法律地位 |
一、行政“授权”地位的质疑 |
二、行政主体资格的界定 |
第二节 合拍电影合作治理模式问题分析 |
一、责任承担及合作限度 |
二、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既管又营” |
三、公司对申请材料的额外要求 |
第三节 针对主体问题的改善建议 |
一、落实法律法规相应“授权” |
二、“回避”的适用 |
第三章 合拍电影行政许可制度中的程序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合拍电影审查的程序瑕疵 |
一、下位法衔接的缺失 |
二、多轮审查有无必要性 |
二、电影审查结构不合理及程序不透明 |
第二节 针对程序问题的完善建议 |
一、“星型程序”与“选择加快程序”的引进 |
二、完善听证制度 |
第四章 合拍电影行政许可制度中的标准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合拍电影审查的标准不合理 |
一、审查标准的模糊性和随意性 |
二、中外各方投资比例和主创人员比例标准过于生硬 |
第二节 针对标准问题的完善建议 |
一、明确制定标准主体之义务 |
二、合理构造标准行使方式及具体程度 |
三、完善监督体系及事后救济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文化差异对中外合拍电影国内票房与评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文化距离 |
1.2.2 文化折扣 |
1.2.3 文化差异、文化距离、文化折扣的关系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及意义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文化距离的相关研究 |
2.2 文化折扣的相关研究 |
2.3 合拍电影的相关研究 |
2.4 中外合拍电影的相关研究 |
2.4.1 中外合拍电影政策的研究 |
2.4.2 中外合拍发展历程及现状的研究 |
2.4.3 文化差异与中外合拍的研究 |
第三章 中外合拍电影发展现状与趋势 |
3.1 中外合拍电影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 |
3.2 中外合拍的境内外比例构成 |
3.3 中外合拍电影的类型比例分析 |
第四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假设 |
4.1 研究问题 |
4.1.1 文化差异如何影响合拍片的票房和评分 |
4.1.2 如何降低合拍片中的文化折扣 |
4.2 研究假设 |
4.2.1 文化距离与中美合拍片票房和评分的关系 |
4.2.3 影片类型的相对文化折扣度 |
第五章 文化距离对中外合拍电影票房与评分影响分析 |
5.1 模型设定 |
5.2 样本选择及其数据来源 |
5.3 实证检验 |
5.3.1 以票房为因变量的实证检验 |
5.3.2 以评分为因变量的实证检验 |
5.4 验证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影片类型的相对文化折扣度的分析 |
6.1 以中美合拍为样本的意义与代表性 |
6.2 数据说明与样本来源 |
6.3 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 |
6.4 验证结果及讨论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所有合拍片样本统计 |
附录2 各国家文化维度赋值及文化距离计算结果 |
附录3 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澳大利亚与中国合拍片支持政策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澳大利亚合拍片政策支持及效果 |
中国合拍片政策支持及效果 |
对政府支持合拍片的几点思考 |
(6)1927-1937年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
由民间走向官方: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的初创 第一节 |
各自为政:南京政府成立前的电影政策概况 第二节 |
延续与渐变:南京政府成立初期的电影政策 第三节 |
电影作为“社会问题”:影响南京政府电影政策形成的舆论因素 第二章 |
权力的强化:全国性电检制度的建立与运作 第一节 |
电影政策的推进与电检机构的沿革 第二节 |
检查重心:从完成片转向剧本 第三节 |
电检机构运作下的几个“重灾区” 第四节 |
电检制度的强化对早期中国电影业的影响 第三章 |
以影音易民风:南京政府对教育电影活动的推动 第一节 |
教育电影观念的创生与演变 第二节 |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教育电影活动 第三节 |
其它机构及个人的教育电影活动 第四章 |
走向“国家经营”:中央电影摄影场与国营电影事业的创建 第一节 |
中央电影摄影场之“前史” 第二节 |
中央电影摄影场的建立及其早期电影活动 第三节 |
行营电影股与西北影业公司的创立及活动 第五章 |
在官方“意志”与电影界“意见”之间:协商与抵制 第一节 |
政策协商的渠道:三次全国电影公司负责人谈话会 第二节 |
媒体对电影政策的监督与批评——以《电声》周刊为中心的考察 结论 参考文献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辞 |
(7)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 ——市场关系中的中国当代影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资本市场对中国影视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 |
一、资本市场对影视产业的影响 |
(一) 上市是解决影视产业融资的重要途径 |
(二) 资本视角下的中国影视产业发展变革 |
(三) 中国影视企业上市的条件日趋成熟 |
二、资本市场中的中国影视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一) 橙天娱乐在香港借壳上市 |
(二) 华谊兄弟登陆国内创业板 |
(三) 保利博纳直击纽约 |
三、资本市场对中国影视发展的效应分析 |
(一) 上市对影视产业的积极影响 |
(二) 影视公司上市的不利因素分析 |
第二章 互联网与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研究 |
一、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
(一) 互联网发展历史 |
(二)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
(三) 中国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 |
二、互联网与影视业的关系 |
(一) 互联网对影视业的影响 |
(二) 网络文化与影视之间的关系 |
(三) 互联网丰富了影视的传播方式 |
三、互联网对中国影视发展的影响 |
(一) 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与中国影视发展的结合 |
(二) 互联网为中国影视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 |
(三) 互联网对中国影视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电视产业发展中的电视剧题材分析 |
一、中国国产电视剧的起步 |
二、电视台之间的"较量" |
三、都市情感剧引发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
(一) 《蜗居》剧情简介 |
(二) 中国电视剧热播题材 |
(三) 《蜗居》收视率统计 |
(四) 解析《蜗居》蹿红原因 |
(五) 《蜗居》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
(六) 广电总局封杀热播中的《蜗居》 |
四、中国青春偶像剧题材源于外国"剩饭" |
五、四大名着翻拍现象 |
(一) 四大名着翻拍之《红楼梦》 |
(二) 四大名着翻拍之《三国演义》 |
(三) 四大名着翻拍之《西游记》 |
(四) 四大名着翻拍之《水浒传》 |
(五) 解剖翻拍四大名着原因 |
(六) 翻拍四大名着所引发的问题 |
六、中国电视剧市场"翻拍热"分析 |
第四章 影视剧对城市形象、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 |
一、中国城市发展 |
二、影视剧与城市的历史追溯 |
三、影视产业与现代城市的关系 |
四、通过电影《唐山大地震》分析影视作品对推动城市影响力的作用 |
五、原生态艺术带动城市形象,将民族文化引入世界舞台 |
第五章 影视娱乐与网络游戏的"联姻" |
一、中国的互联网市场 |
二、网络游戏与影视剧的"联姻" |
三、手机游戏与影视结合的案例分析 |
第六章 经典艺术与中国影视的发展 |
一、芭蕾舞与中国影视的发展 |
(一) 芭蕾舞由来 |
(二) 芭蕾舞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
(三) 芭蕾舞剧与中国影视的关系 |
二、戏剧与中国影视的发展 |
(一) 中国戏剧与影视的关系 |
(二) 经典戏剧与电影 |
三、经典艺术与影视发展结合的意义 |
(一) 改编经典的现实意义 |
(二) 中国影视多从经典艺术中汲取养分 |
(三) 经典传承的意义 |
第七章 国外影视文化与中国影视的发展 |
一、文化的概念和中国文化的发展 |
(一) 文化的表现形式 |
(二) 中国受大众文化的影响 |
(三) 学习借鉴国外文化的意义 |
二、好莱坞影视文化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一) 好莱坞文化发展历程 |
(二) 好莱坞模式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三、日韩影视文化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一) 日本电影流派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二) 日本动漫影视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三) 韩国影视文化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四、宝莱坞影视文化对中国影视的影响 |
五、外来影视文化对中国影视发展的启示 |
(一) 我国电视产业应对外来影视文化冲击的误区 |
(二) 好莱坞影视文化的启发 |
(三) 韩国影视文化的启发 |
(四) 宝莱坞影视文化的启发 |
(五) 正确看待全球化 |
(六) 积极弘扬民族影视文化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8)1993年以来中国电影准入管制变迁及其产业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特色的电影准入管制变迁 |
准入管制变迁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 |
(9)中国电影产业化与审查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产生 |
第一节 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最早起源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电影审查制度 |
第二章 抗战时期的电影审查制度 |
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电影审查 |
第二节 沦陷区的电影审查 |
第三章 新中国时期的电影审查制度 |
第一节 十七年电影审查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电影审查 |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的电影审查制度 |
第一节 八十年代的电影审查 |
第二节 当代中国电影审查的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电影审查与电影创作 |
第四节 建立中国电影分级制度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外合作拍摄电影双边条约的法律问题研究[J]. 刘毅.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20(06)
- [2]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四十年研究[D]. 曹媛.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8)
- [3]合拍电影行政许可制度探析[D]. 肖一啸.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文化差异对中外合拍电影国内票房与评分的影响[D]. 陈斯曼.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5]澳大利亚与中国合拍片支持政策浅析[J]. 温桂钰. 中国电影市场, 2013(04)
- [6]1927-1937年南京政府电影政策研究[D]. 宫浩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2)
- [7]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 ——市场关系中的中国当代影视[D]. 刘点点. 北京大学, 2011(10)
- [8]1993年以来中国电影准入管制变迁及其产业影响[J]. 王玉明,金冠军. 当代电影, 2010(12)
- [9]中国电影产业化与审查制度[D]. 毛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06)
- [10]2002—2003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 尹鸿.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