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影响因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影响因素

一、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韩明眸,郭娜,董耀华,董丽华,周游麒,严竹菁[1](2021)在《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该文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已有种类及筛选来源,分析了吸附架桥、电荷中和、化学反应和卷扫作用四种絮凝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了微生物絮凝剂在印染废水、含油废水、污泥脱水、重金属废水等领域的应用实例。着重阐明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机制,讨论胶体颗粒的组成成分、结构性质、表面电荷以及反应体系的温度、p H、金属离子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从微生物絮凝菌的筛选技术和应用工艺分析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今后微生物絮凝剂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曾繁城[2](2021)在《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及其对水中铜离子的絮凝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污染是一个日益棘手的问题,水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的但有限的资源,也是维持地球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工业的发展和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多的有毒残留物和物质被释放到环境中,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于解决河流湖泊中重金属污染,这是一个尤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常规的解决方法效率低且对水体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由于重金属的高毒性,它们对非生物因素的严重影响,以及它们对活生物体造成的毒性影响和疾病。本文旨在强调一种用于絮凝处理被重金属铜离子污染水的生物絮凝方法。本研究建立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不产生二次污染、成本低廉、具备进一步开发应用潜力。研究发现,一种新型絮凝剂产生菌的植生乌拉尔菌(Raoultella planticola)能产生絮凝剂。该菌株在产絮培养基中的絮凝剂产率为12.5±0.5 g/L培养基,是克雷伯氏菌等菌株的2-3倍。该生物絮凝剂利用负载氧化石墨(graphene oxide)(GO)作为生物絮凝的助凝剂可以絮凝吸附铜离子。以松花江地表水为例,吉林市化工区和工业区排污口附近的铜离子检测显示,该区域的浓度介于0.066μg/L和0.159μg/L之间。我们的采样时间是在枯水期,铜含量指数三个水样均未超过三级地表水水质标准。该生物絮凝剂的红外傅里叶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助凝剂氧化石墨烯(GO)和生物絮凝剂的吸收峰位在2920 cm-1和2850 cm-1对应分别为-OH和-C-H的峰。另外存在吸收峰位于3420 cm-1和1620 cm-1是C-OH和N-OH基团的O-H和N-H振动形成的氢键。含氧基团尤其是强极性基团,如-OH,在絮凝剂表明广泛存在。生物絮凝剂的Zeta电位的测定也显示絮凝剂在水中以负电荷形式存在。这一特性促进了铜的离子吸附。基于上述检测结果,选择针对铜离子浓度(0.2 mg/L)的絮凝条件进行絮凝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铜离子絮凝效率达80%以上。研究发现,铜离子吸附过程受到环境pH、絮凝时间、生物絮凝剂投加量和助凝剂投加量的显着影响。而温度对絮凝过程影响不显着。但二次方程拟合显示,温度和助凝剂双因素共同对絮凝过程产生显着影响。絮凝去除效率最高可达86.01%,最适条件为pH=5、絮凝沉降时间1.62 h和生物絮凝剂投加量13.11 mg/L,且助凝剂氧化石墨烯投加量为9.0 mg/L。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和zeta电位实验,表征显示,铜离子絮凝机理主要是离子吸附和压缩双电层导致的胶体絮凝作用,且在絮凝吸附沉降过程中存在网布和架桥作用。本研究对于生物絮凝剂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氧化石墨烯废弃材料的二次资源化应用提供的新的方向,对含铜废水的处理提出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瑞昊[3](2020)在《猪场废水高效絮凝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畜禽养殖业也在迅猛的发展中。随之而来的是畜禽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巨大压力。在畜禽废水的处理过程中,絮凝剂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传统的无机盐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替代品,生物絮凝剂相比其他几种絮凝剂而言更加低毒安全且生物友好环境友好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人们对其也是越来越关注。鉴于在猪场废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生物絮凝剂作为今后絮凝剂的重点发展方向。本实验室希望从环境中针对猪场废水筛选到有效的生物絮凝菌,以期获得适合于处理猪场废水的生物絮凝剂。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本研究从华中农业大学精品猪场兼性塘、实验鱼塘塘泥、试验田土壤中筛选出17个有效菌落。并从中筛选到两株高效絮凝菌A1、A3。经生化鉴定与16Sr DNA测序比对确定A1为拉乌尔菌属,A3为假单胞菌属,遂命名为拉乌尔菌A1和假单胞菌A3。(2)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分析拉乌尔菌A1最佳发酵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尿素,最佳培养温度为25-30℃,培养基初始p H控制在6-7之间,在5g/L的高岭土试验中,最佳絮凝条件为p H=8、絮凝剂添加2%(v/v)、助凝剂添加2.5%(v/v);假单胞菌A3最佳发酵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尿素,最佳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初始p H=7,在5g/L的高岭土试验中,最佳絮凝条件为p H=8、絮凝剂添加3%(v/v)、助凝剂添加2.5%(v/v)。(3)两株菌的絮凝活性物质均为外泌到发酵液中的物质而非菌体本身,同时絮凝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够抵抗121℃,20min的条件而絮凝活性几乎不受影响。(4)猪场废水试验证明,该生物絮凝剂针对猪场废水中的COD和总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实效实验中原水COD为4079.83±24.10 mg/L,经生物絮凝剂处理后,拉乌尔菌A1能将其降至1416.33±58.89 mg/L;假单胞菌A3将其降至1688.00±30.62mg/L。原水总磷为159.30±0.75 mg/L,拉乌尔菌A1能将其降至29.10±0.33 mg/L;假单胞菌A3将其降至35.83±0.34 mg/L。(5)配合试验表明不论A3或是A3均适合作为生物絮凝剂发酵的种子菌种而非活性污泥的改良菌种,任意改变其在菌群中的存在比例可能导致菌群的竞争抑制从而降低菌群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本研究从猪场废水中筛选到两株高效生物絮凝剂生产菌株,且经过实效试验确认了其在猪场废水预处理中能够针对COD和总磷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本研究扩大了生物絮凝剂生产的菌种资源库,为后续的生物絮凝剂发酵生产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王飞虎[4](2020)在《基于玉米秸秆降解产物制备生物絮凝剂及其絮凝条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生物絮凝剂相比传统絮凝剂,具有无二次污染、用处广泛、成本低廉、高效、无毒等优势。因此,本实验研究利用秸秆纤维素的降解产物作为制备生物絮凝剂培养基,使生物絮凝剂制备成本降低,并分析、优化生物絮凝剂培养基的组成成分。这对秸秆的高附加值的资源化回收利用,以及低成本生物絮凝剂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立足于廉价秸秆废料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实验来寻找适合的廉价培养基来代替传统的高价原料。通过多代分离转接技术,进行CMC-Na水解圈测定和滤纸降解秸秆实验,得到5种具有明显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并构建纤维素降解复合菌剂。在30℃培养条件下,反应10d后,滤纸条变黄变薄,几乎降解完毕。通过鉴定秸秆降解菌剂的组成和群落等属性,构建所获得的菌剂,命名为Bacillus sp JF1,并进行为期30d的秸秆降解试验。通过混菌发酵,进行产絮菌的培养试验。利用纤维素降解菌,进行玉米秸秆降解预处理实验后,所降解的秸秆作为发酵底物中的主要碳源,进行秸秆发酵液的预处理;利用秸秆降解产物作为产絮菌的低成本培养基,培养产絮菌,得出产絮菌培养液(菌悬液、发酵液、上清液),并测定其还原糖浓度分别为13.73g/L、31.96g/L和44.5g/L。结果表明,产絮菌的上清液还原糖含量高于菌悬液和发酵液。产絮菌的菌悬液、发酵液和上清液的絮凝率分别为42%、70%和78%,表明菌株的胞外分泌物质产生絮凝剂。以养猪场污水作为实验样品,经过分离、筛选得到产絮菌。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实验得出,产絮菌的最佳发酵时间为2d,最佳温度为35℃,发酵菌液接种量为3%。絮凝剂在80℃时反应30min,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在90℃时反应,呈现下降的趋势。高通量分析该菌株在属水平上以杆菌为主,丰度高达95%,命名为Bacillus spA1。利用紫外光谱进行了微生物絮凝剂扫描,结果表明,该絮凝物质中不含核酸、蛋白。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该絮凝剂物质主要为—OH和—NH2COCH3的酸性多糖,活性基团主要以COO—的形式存在。通过EDX元素分析发现,产絮菌A1中C、N、O、K和Ca,5种元素原子百分比分别为67.8%、6.95%、24.67%、0.06%和0.52%。

刁欢[5](2018)在《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净化高效絮凝菌筛选及絮凝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絮凝剂(Microbial flocculants,MBF)是微生物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生长代谢至一定阶段产生的具有絮凝活性的物质,具有高效、安全、无残留的优点。作为水处理剂,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生活、印染、乳品等多种污水处理的研究与生产应用中,但对于高酸度、高浓度、高粘度、高温度的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的微生物絮凝剂处理还未见报道。目前此类废水多采用化学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处理,虽然处理成本不高,处理效果较好,但容易出现丙烯酰胺单体的残留,其为人体的神经毒剂,可引起神经毒性和癌症的效应,中毒后表现出肌体无力,运动失调等症状。因此,开发出适合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絮凝剂至关重要,可有效减少絮凝剂的二次污染。本文从筛选高效絮凝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悬浮物的絮凝剂着手,经初筛、复筛、鉴定,系统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发酵特性、絮凝条件、提取条件,以及絮凝剂的结构特征与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高效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中悬浮物中絮凝菌的筛选与鉴定。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的小麦淀粉制酒精污水沉淀池污泥中,共分离出来22株菌,并根据初筛和复筛结果,确定菌株M1对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的悬浮物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初始絮凝活性为72.09%。此菌株对营养要求不高,菌落为透明、粘稠、菌苔状。根据菌株M1形态学、生理生化、16Sr DNA分子特性等鉴定,鉴定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命名为M1。该菌株现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存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18098,并在GenBank进行了注册,其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MG987011。(2)絮凝剂产生菌株M1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分别对菌株M1的培养条件和最佳培养基组成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培养基经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正交优化后,选择菌株M1的较为经济高效的培养基组成为:以葡萄糖为碳源(15 g/L),蛋白胨为唯一氮源(2 g/L),磷酸盐投加量为KH2PO4 1 g/L,K2HPO4 2.5 g/L;根据单因素试验确定较适絮凝条件为:静置时间30 min,培养液添加量8%、助凝剂CaCl2添加量3%;菌株M1培养条件经正交优化后,获得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时间48 h,培养温度30℃、发酵pH为4.5,转速150 r/min,优化后絮凝率最高达82.03%。因此,菌株M1可作为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微生物絮凝的优选菌种。(3)菌株M1所产絮凝剂的条件及其提取工艺优化。研究Klebsiella pneumoniae.M1所产絮凝剂的最佳条件和提取工艺,可为微生物絮凝剂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絮凝剂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后絮凝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选择无水乙醇,提取剂与提取液之比为1.54:1,提取pH 9.06,提取时间12 h,此时提取物得率可达3.914 g/L。在该条件下进行絮凝剂提取验证试验,重复3次,絮凝剂平均得率为3.998 g/L,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约为2.1%,说明构建的模型可以很好预测絮凝剂的响应面值。(4)菌株M1产絮凝剂的理化性质研究、纯化和结构解析。分别采用苯酚一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清除自由基等方法测多糖、蛋白质含量等,以及抗氧化性研究。采用Sevag去蛋白和凝胶色谱法进行纯化,再采用用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气相色谱、凝胶色谱、核磁共振波谱和扫描电镜对纯化的絮凝剂分子结构进行解析。该絮凝剂主要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含量分别为65.9%和19.74%。抗氧化性试验研究表明,此类微生物絮凝剂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尤其具有较强的超氧阴离子去除率,以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经Sevag和葡萄糖凝胶Sephadex G-200层析柱纯化后,得到单一纯化组分,再根据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联合测得结果其分子量为4.784×106D,且主要由L-鼠李糖、L-阿拉伯糖、L-岩藻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等单糖组成,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为0.290:0.360:1:0.314:0.466:0.566:1.01;多糖中除含有羟基、碳氧键、饱和碳氢键等特征基团外,还有含氧基团(核磁共振波谱位置3.5~4.5 ppm)和芳香基团(核磁共振波谱位置7.0ppm)。(5)部分絮凝机理研究。分别采用强极性和非极性物质检验絮凝剂与溶液中颗粒之间的结合键、絮凝剂的成膜特性试验、以及利用先进的二代(Illumina)与三代(PacBio)测序技术相结合,测定筛选菌株M1的全基因组序列,并结合上一章中絮凝剂的结构特征分析,解析菌株M1所产絮凝剂絮凝时可能的絮凝机理。结合键检测结果表明,EDTA和HCl使絮体较为迅速的解絮,说明菌株M1所产絮凝剂与废水中悬浮物结合主要通过离子键的结合,可能为离子键形成的“吸附架桥”作用;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菌株M1基因组全长5,511,794 bp,GC含量58.39%,含量分布正常,呈现出近似于泊松分布的形状;基因组约包含基因总数5383个。通过功能基因数据库碳水化合物酶相关的专业数据库比对,发现基因组中具备了 5类碳水化合物相关的酶系的编码基因,说明菌株M1基因组中有与多糖产生息息相关的相关的功能基因。

李斯琪[6](2018)在《耐盐水处理功能菌的筛选鉴定及复合菌剂的构建优化》文中提出海水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COD和悬浮物等有害物质,不当的排放会引发近海海域水体富营养化。普通的生物处理方法具有菌种驯化周期长,处理效果差等缺点,因此需要找到一种耐盐性能强、处理效果好的微生物菌剂。本文针对目标污染物筛选出水处理功能菌,选择优秀菌株分别制备了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和氨氮降解复合菌剂,并探究其最佳作用条件。本研究从威海市排污口处采集沉积物样品,利用6种培养基分离得到179株菌,对部分菌株进行絮凝、氨氮降解、亚硝态氮降解、硝态氮降解和COD降解能力的测定。并将其中水处理效果明显的17株菌进行分子鉴定,鉴定结果为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 sp.)8株、适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 sp.)4株、假丝酵母属(Candida sp.)2株、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 sp.)1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1株和毕赤酵母属(Pichia sp.)1株。由于多功能型菌株S2A15(Planococcus maritimus)兼具絮凝能力和COD降解能力且处理效果较好,因此对其做进一步探究。在絮凝方面,当投加3 mL 10%CaCl2溶液,2 mL絮凝剂,pH值调节为9时絮凝效果最好,为77.83%,且该絮凝剂在120℃条件下加热后,絮凝率仍可达到65.41%;在降解COD方面,S2A15在28℃条件下处理浓度为400 mg/L COD(盐度3.3%)污水时,其降解率达到最高为76.90%。该菌株可在4-28℃,pH为6-10,盐度为0-18%的条件下生长。本研究创新性的将菌株S2F5(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和菌株S2M5(Pseudoalteromonas agarivorans)以1:2的比例构建成复合型絮凝菌,比单株菌的絮凝率分别提高了4.95%和5.42%。通过Plackett-Burman(PB)实验设计和中心组合设计方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确定复合型絮凝菌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蔗糖12.82 g/L,磷酸氢二钾4.00 g/L,硫酸镁3.70 g/L,磷酸二氢钾3.00 g/L,氯化钠33.00 g/L,硫酸铵0.52 g/L;通过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确定复合型絮凝菌的最优培养条件为pH值7.12、接种量4.81%和装液量20.93 mL;确定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最佳的絮凝条件为:当加入300μL 10%CaCl2溶液,2 mL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pH值为6.5时,絮凝率最高达到93.56%,其絮凝率比优化前提高了20.91%。该絮凝剂可处理pH值在5.0-7.5范围内的污水,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100℃条件下加热后絮凝率仍能达到85.57%。将菌株N7(Pichia kudriavzevii)和N9(Candida tropicalis)以1:2的比例构建成氨氮降解复合菌剂,比单株菌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13.69%和11.85%。以N7和N9构建的复合菌剂在pH值为3-9,盐度为0-11%的条件下均可以生长,且氨氮降解率均达到90.00%以上;在30℃时该复合菌剂对氨氮的降解率最高达到96.00%。当以玉米叶作为载体时,其吸附复合菌剂菌体的效果最好,活菌数可达到1.1×107 cfu/g。本研究表明,复合菌剂在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王姗镒[7](2017)在《一株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絮凝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絮凝剂具有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因而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分、鉴定及其培养过程,为降低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成本,优化了利用传统的通用发酵培养基以及廉价易得的啤酒废水培养基对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过程,并对两种培养基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耐受性和絮凝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传统筛选法、DEHP筛选法和吡啶筛选法共三种筛选方法优选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结果表明,传统筛选法较其他两种方法的筛出率更高,筛出的微生物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效果更好。研究中利用传统筛选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经过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鉴定其属于克雷伯氏菌属。为提高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效果,对菌Klebsiella sp.OS-1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最佳通用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20 g/L,尿素 0.75 g/L,酵母粉 0.75 g/L,KH2PO42 g/L,K2HPO45 g/L,AlCl30.1 g/L,pH自然状态下即可。培养条件为30℃,28小时收获。为降低微生物絮凝剂Klebsiellasp.OS-1的培养成本,用啤酒废水替换通用发酵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并对啤酒废水作为培养基时微生物絮凝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絮凝剂产生菌Klebslella sp.OS-1的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15 g/L,KH2PO4 2 g/L,K2HPO4 5 g/L,NaCl 0.1 g/L,啤酒废水 CODcr 1013 mg/L,TN 7.2 mg/L,pH6.5 左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40 rpm、培养时间40 h。对通用发酵培养基和啤酒废水培养基培养产生的絮凝剂的成分和絮凝特性,耐受性及絮凝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通用发酵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包括:多糖78.6%,蛋白质14.3%。利用啤酒废水培养基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包括:多糖69.4%,蛋白质24.5%。两种絮凝剂物质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了该种絮凝剂中含有氨基,羧基,羟基和酰胺基团。因此,两种絮凝剂在成分大致相同,都属于糖类絮凝剂,这与红外和蛋白质的测定结果一致。通用发酵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加量为6.667 mg/L,最佳温度为30℃,耐温范围为20-70℃,最适合的酸碱范围为5-8,不需添加Ca2+,Na+等金属阳离子作为其助凝剂。啤酒废水培养的絮凝剂的最佳加量为10 mg/L,最佳温度为30℃,耐温范围为20-70℃,最适合的酸碱范围为2-7,不需添加Ca2+,Na+等金属阳离子作为其助凝剂。综上所述,啤酒废水培养的微生物絮凝剂不仅降低成本,而且比通用发酵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的适应性更强。结合Zeta电位测定结果,初步判断两种絮凝剂的絮凝机理最可能为吸附架桥。

吴敬荣,王广军,李志斐,郁二蒙,夏耘[8](2017)在《一株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絮凝条件优化》文中提出【目的】从养殖水体的生物絮团中分离鉴定产絮菌,并对其絮凝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五点采样法采集生物絮团样品,平板划线法分离细菌,以4g/L高岭土悬浊液为絮凝率测定系统,根据目标菌株的形态特征、API系统鉴定以及16SrRNA序列分析以鉴定其种属,建立生长曲线以得到絮凝活性最佳培养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其培养条件(培养基初始pH、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和絮凝条件(高岭土悬浊液pH、发酵液投加量、助凝剂)等进行优化。【结果】分离筛选得到1株絮凝菌菌株G201441,该菌属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GenBank登录号为KP747687);培养48h后其发酵液絮凝效果最好;该菌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8.0,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r/min;最佳絮凝条件为:高岭土悬浊液pH值7.0,发酵液投加量8%(体积分数),助凝剂为Ca2+。【结论】筛迭得到的产絮菌G201441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最适条件下其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2%。

韩宴秀[9](2014)在《一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与传统的絮凝剂相比,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高效、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得到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筛选出优势菌株是成功的第一步。对其培养条件及絮凝性能进行研究,有利于在其工业化的应用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实验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方法,从木薯淀粉黄浆废水中筛选得到33株纯种菌株,通过初筛得到5种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复筛得到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编号为M2,经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试验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克雷伯氏杆菌,命名为Klebsiella sp.M2。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M2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及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培养基种类、培养基初始pH值范围及摇床转速分别为查氏培养基、4-7及140r/min。菌株M2的最佳碳源和最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KNO3。菌株M2酸碱适应力较强,30℃有利于其菌体产生絮凝剂,25℃有利于其菌体细胞繁殖。菌株M2的絮凝活性分布为菌体本身,具有易于储存、运输及使用等优点。其在优化条件下絮凝处理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最佳可达到93.20%。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M2絮凝剂絮凝性能进行研究。在对200mL高岭土悬浮液进行絮凝处理时,得到的实验结果为:最佳微生物絮凝剂样品投加量为2mL;助凝剂CaCl2溶液的最佳投加量为4mL;宜选用Ca2十作为最佳金属离子助凝;菌株M2絮凝剂的热稳定性不好,絮凝剂的主要成分可能为蛋白质。对菌株M2絮凝剂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得到其能快速絮凝土壤悬浮液,絮凝颗粒大且紧实,絮凝率可达到96%;菌株M2絮凝剂同样能有效絮凝木薯淀粉废水,絮凝率为63%,COD去除率为66%。菌株M2能有效使用木薯淀粉废水作为廉价培养基。

曲睿娟[10](2009)在《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筛选及絮凝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微生物絮凝剂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絮凝活性高,无二次污染的新型絮凝剂,对相关水处理工艺的改进,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目前国内外新型水处理絮凝剂开发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水处理絮凝法、絮凝剂的分类及各自特点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特别对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动态、絮凝微生物种类、絮凝机理、絮凝活性的影响因素及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现状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对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明确了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本研究将选育高效絮凝菌株,优化菌株培养条件,探讨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和化学絮凝剂的复配作为试验研究内容。本研究从土壤中,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和高岭土悬浊液法获得两株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PY-M3和PY-F6,其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分别为92.57%和95.95%。对两菌株产絮凝剂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PY-M3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复合氮源,葡萄糖含量为2g/50 mL,碳氮比为45,在培养基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80r/min,接种量2%,培养72h的条件下,发酵液的絮凝活性最高,提高到94.43%;菌株PY-F6的最适碳源也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葡萄糖含量为0.5g/50 mL,碳氮比为30,在培养基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40r/min,接种量3%,培养72h的条件下,发酵液的絮凝活性最高,提高到98.61%。试验研究了两菌株产絮凝剂的絮凝活性分布状况,结果表明:PY-M3、PY-F6所产絮凝剂的活性成分都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对上清液絮凝剂进行粗提,PY-M3的收获量为0.87g/L,PY-F6为1.51g/L,收获量较大,适于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对两种絮凝剂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PY-M3产生的絮凝剂热稳定性较差,其絮凝活性物质主要成份可能是蛋白质或核酸;PY-F6产生的絮凝剂热稳定性好,加热30min絮凝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该絮凝剂的主要成分可能是多糖类。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反应体系pH值、高岭土悬浊液浓度、金属阳离子、助凝剂投加量、静置时间对两种絮凝剂处理高岭土悬浊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微生物絮凝剂都适宜处理碱性或偏碱性高岭土悬浊液;在较少的投加量下都表现出高的絮凝率;一价阳离子对微生物絮凝剂没有出促进作用,二价阳离子助凝作用效果明显,尤其是Ca2+的助凝效果最好,三价阳离子在低浓度下有助凝效果;必须有CaCl2的助凝,两种微生物絮凝剂才有高的絮凝活性,但增大投加量助凝效果变化不大;絮凝过程中形成的絮体较大,沉降速度较快,静置15min后上清液基本澄清。另外本试验尝试了微生物絮凝剂与化学絮凝剂的复配,结果表明,两者复配,尤其是PY-F6发酵液与无机絮凝剂AlCl3和PAC复配可以明显减少两者的投加量,提高絮凝率,降低处理成本;在复配试验中,微生物絮凝剂可以不需CaCl2作助凝剂就具有很好的絮凝效果,复配使用的化学絮凝剂一定程度上代替了CaCl2的作用。将复配效果较好的PY-F6发酵液和PAC组合,采用正交试验法考查组合对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的浊度去除率效果,结果表明,两者复配比单一使用任何一种絮凝剂除浊效果都好。本研究采用形态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方法,对絮凝效果最好的菌株PY-F6进行了鉴定。该菌株与Streptomyces flavotricini strain HBUM174933(EU841670)、Streptomyces flavotricini strain HBUM174888(EU841607)及Streptomyces flavotricinistrain HBUM175089(FJ532404)等的同源性高达99%,在细菌系统发育分类学上属于链霉菌属。

二、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2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及影响因素
    2.1 絮凝机理
    2.2 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
3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3.1 印染废水脱色
    3.2 含油废水的处理
    3.3 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
    3.4 污泥脱水处理
    3.5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4 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4.1 絮凝剂产生菌的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4.2 绿色廉价培养基
    4.3 微生物絮凝剂制备和应用的智能化控制
    4.4 微生物絮凝剂与切削废液的关系
5 结语

(2)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及其对水中铜离子的絮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含铜离子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1.1.1 含铜离子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1.1.2 重金属区域的污染特性
    1.2 松花江吉林市段铜离子含量的特点分析
        1.2.1 吉林市产业特点及松花江段水质
        1.2.2 松花江吉林市段铜离子含量检测
    1.3 微生物絮凝剂
        1.3.1 絮凝基因
        1.3.2 微生物絮凝剂的类型
        1.3.3 生物絮凝剂的基本特性
        1.3.4 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
        1.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絮凝菌的筛选及鉴定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2.2.1 菌株培养和纯化
        2.2.2 菌株鉴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菌种的分离和筛选
        2.3.2 菌种鉴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表征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3.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1 絮凝剂制备
        3.2.2 絮凝剂材料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絮凝剂和助凝剂的红外傅里叶光谱扫描分析
        3.3.2 Zeta与胶体滴定法的对比分析
        3.3.3 SEM分析
        3.3.4 絮凝机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生物絮凝剂对水中铜离子絮凝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设备
        4.1.1 实验试剂及配置
        4.1.2 实验仪器
    4.2 响应面法分析絮凝影响因素的方法及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H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4.3.2 时间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4.3.3 絮凝剂投加量絮凝效率的影响
        4.3.4 GO投加量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4.3.5 温度和GO投加量共同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4.3.6 二次模型的方差分析
    4.4 氧化石墨烯的絮凝动力学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猪场废水高效絮凝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现状
    1.2 絮凝剂的种类
    1.3 生物絮凝剂
    1.4 絮凝活性的影响因素
    1.5 生物絮凝剂的主要应用
    1.6 絮凝机理研究
    1.7 本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培养基
    2.4 菌株的初筛与复筛
        2.4.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4.2 菌种的富集
        2.4.3 菌种的初次筛选
        2.4.4 菌种的二次筛选
    2.5 絮凝菌株纯化鉴定
        2.5.1 形态观察
        2.5.2 革兰氏染色
        2.5.3 明胶液化实验
        2.5.4 淀粉酶活性
        2.5.5 糖发酵实验
        2.5.6 IMViC组合实验
        2.5.7 细菌16SrDNA鉴定
    2.6 菌种的生长-絮凝曲线测定
        2.6.1 絮凝菌菌液培养
        2.6.2 分光光度计校正零点
        2.6.3 培养及生长量测定
        2.6.4 绘制生长曲线
        2.6.5 培养基优化
        2.6.6 培养条件优化
    2.7 高岭土絮凝实验
    2.8 絮凝活性成分性质分析
        2.8.1 絮凝成分的具体分布
        2.8.2 絮凝成分的热稳定性
    2.9 猪场废水实效试验
    2.10 模拟脱氮试验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初筛复筛结果
    3.2 菌株纯化与鉴定
        3.2.1 形态学与生化鉴定
        3.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3.3 生长-絮凝曲线
        3.3.1 培养基优化结果
        3.3.2 培养条件优化结果
    3.4 最佳絮凝使用条件
    3.5 絮凝活性成分性质分析
    3.6 猪场废水实效试验
    3.7 模拟脱氮试验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絮凝菌的优化筛选
    4.2 絮凝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
    4.3 絮凝机理讨论
    4.4 絮凝菌的使用方法
    4.5 本实验的不足和后续工作
第五章 小结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两菌16srDNA测序数据
    附件二:碳源、氮源选择;活性探索试验表
致谢

(4)基于玉米秸秆降解产物制备生物絮凝剂及其絮凝条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絮凝剂研究现状
        1.1.1 生物絮凝剂及其特点
        1.1.2 生物絮凝剂与产絮菌分类
        1.1.3 生物絮凝剂作用机理与应用现状
    1.2 秸秆降解产物制备培养基的研究进展
        1.2.1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1.2.2 秸秆降解纤维素应用现状
        1.2.3 秸秆制备产絮菌培养基的现状与需求
    1.3 本研究课题来源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培养基组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水质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2.3.2 鉴定与表征方法
第3章 秸秆降解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应用
    3.1 分离、筛选秸秆降解菌
    3.2 测定秸秆降解菌酶活性
    3.3 鉴定秸秆降解菌
    3.4 秸秆降解菌应用
    3.5 结果与分析
        3.5.1 秸秆降解菌分离与筛选
        3.5.2 秸秆降解菌分类学水平的鉴定
        3.5.3 秸秆降解菌株纤维素降解能力分析
        3.5.4 秸秆降解菌应用效果分析
        3.5.5 秸秆降解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絮菌培养基制备及生物絮凝剂絮凝条件优化研究
    4.1 分离、筛选产絮菌
    4.2 利用玉米秸秆降解产物制备产絮菌培养基
    4.3 产絮菌培养条件优化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产絮菌分离、筛选
        4.4.2 产絮菌絮凝条件优化
        4.4.3 产絮菌理化表征分析
        4.4.4 产絮菌微生物分类学鉴定
    4.5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5)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净化高效絮凝菌筛选及絮凝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酒精废水污染处理现状
    2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现状
        2.1 微生物絮凝剂来源
        2.2 微生物絮凝剂特性
        2.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影响因素
        2.4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纯化、鉴定
        2.5 微生物絮凝剂的理化性质
    3 絮凝机理
        3.1 吸附架桥
        3.2 电性中和作用
        3.3 化学反应
        3.4 卷扫(网捕)作用
    4 微生物絮凝剂在净化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中应用
        4.1 啤酒废水中的应用
        4.2 白酒废水中的应用
        4.3 絮凝淀粉制酒精废水的微生物种类
    5 絮凝菌全基因组学研究
    6 研究意义和内容
        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6.2 研究内容
        6.3 学术思路
第二章 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高效絮凝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1.2 试验试剂
        1.3 样品采集
        1.4 培养基
        1.5 絮凝菌筛选
        1.6 絮凝菌鉴定
        1.7 菌种保藏
        1.8 菌株生长曲线
        1.9 絮凝率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菌株筛选
        2.2 菌种鉴定
        2.3 菌株生长曲线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絮凝菌培养条件优化及絮凝活性物质分布测定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1.2 试验材料
        1.3 絮凝条件单因素试验
        1.4 菌株絮凝活性物质分布
        1.5 絮凝菌培养条件优化
        1.6 发酵培养基优化
        1.7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试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絮凝条件单因素试验
        2.2 絮凝活性成分的分布
        2.3 培养条件优化
        2.4 培养基优化
        2.5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试验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絮凝剂提取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1.2 提取液制备与絮凝剂粗提
        1.3 絮凝剂提取工艺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优化
        2.2 响应面优化
    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絮凝剂理化性质、提纯及组分结构分析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1.2 菌株M1发酵液制备与絮凝剂粗提
        1.3 絮凝剂理化性质鉴定
        1.4 絮凝剂的纯化
        1.5 絮凝剂多糖组分的结构解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絮凝剂理化性质鉴定
        2.2 微生物絮凝剂的纯化
        2.3 絮凝剂结构解析
    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絮凝机理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絮凝剂与颗粒物结合机理
        2.2 絮凝剂多糖链型检测
        2.3 絮凝剂构型测定
        2.4 菌株M1全基因组测序
    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论文的总结和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序列在NCBI上BLAST比对结果
附录B 分子量测定结果分析报告
作者简介

(6)耐盐水处理功能菌的筛选鉴定及复合菌剂的构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海水养殖废水的污染来源
        1.2.1 污染来源及特点
        1.2.2 不同养殖方式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1.3 处理固态悬浮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1.3.1 无机絮凝剂
        1.3.2 有机絮凝剂
        1.3.3 微生物絮凝剂
    1.4 处理溶解态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1.4.1 物理方法
        1.4.2 化学方法
        1.4.3 生物方法
    1.5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内容
        1.5.1 课题的来源
        1.5.2 课题的目的
        1.5.3 课题的内容
        1.5.4 实验流程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样品采集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2.1.3 实验主要试剂
        2.1.4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的分离纯化
        2.2.2 絮凝菌的筛选
        2.2.3 COD降解菌的筛选
        2.2.4 氨氮降解菌的筛选
        2.2.5 亚硝态氮降解菌的筛选
        2.2.6 硝态氮降解菌的定性筛选
        2.2.7 菌落形态
        2.2.8 水处理功能菌的分子鉴定
        2.2.9 多功能水处理菌S2A15 的探究
        2.2.10 复合型絮凝菌的构建及条件优化
        2.2.11 氨氮降解复合菌剂的构建及固定化
第3章 水处理功能菌的鉴定及高效菌株的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样品采集
    3.3 样品分离结果
    3.4 絮凝菌的筛选
    3.5 COD降解菌的筛选
        3.5.1 盐度为0%的培养条件
        3.5.2 盐度为3.3%的培养条件
        3.5.3 不同盐度下菌株降解COD效果的比较
    3.6 氨氮降解菌的筛选
        3.6.1 标准曲线的绘制
        3.6.2 氨氮降解率的测定
    3.7 亚硝态氮降解菌的筛选
        3.7.1 定性实验筛选结果
        3.7.2 定量实验筛选结果
    3.8 硝态氮降解菌的定性筛选
    3.9 水处理功能菌的功能统计
    3.10 菌落形态
    3.11 水处理功能菌的分子鉴定
    3.12 多功能水处理菌S2A15 的探究
        3.12.1 菌株S2A15 的生长曲线
        3.12.2 系统发育分析
        3.12.3 pH值对菌株S2A15 生长的影响
        3.12.4 盐度对菌株S2A15 生长的影响
        3.12.5 S2A15 絮凝条件的探究
        3.12.6 温度对S2A15 降解COD的影响
    3.1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构建及优化
    4.1 引言
    4.2 复合型絮凝菌的构建
    4.3 复合型絮凝菌的培养基优化
        4.3.1 单因素实验
        4.3.2 培养基关键成分的筛选
        4.3.3 关键因子的添加量实验
        4.3.4 培养基组分的中心组合设计(CCD)
    4.4 复合型絮凝菌的发酵条件优化
        4.4.1 单因素实验
        4.4.2 培养条件的中心组合设计(CCD)
    4.5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条件优化
        4.5.1 助凝剂添加量
        4.5.2 助凝剂的种类
        4.5.3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添加量
        4.5.4 pH值
    4.6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分布
    4.7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热稳定性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氨氮降解复合菌剂的构建及固定化
    5.1 引言
    5.2 氨氮降解复合菌剂的构建
    5.3 氨氮降解条件的探究
        5.3.1 pH值对复合菌剂降解氨氮的影响
        5.3.2 装液量对复合菌剂降解氨氮的影响
        5.3.3 盐度对复合菌剂降解氨氮的影响
        5.3.4 温度对复合菌剂降解氨氮的影响
    5.4 最佳载体的选择
        5.4.1 吸附载体的制备
        5.4.2 不同载体吸附效果的比较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7)一株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絮凝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目的
    1.2 絮凝剂的种类
        1.2.1 无机絮凝剂
        1.2.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1.2.3 微生物絮凝剂
    1.3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
    1.4 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组成
    1.5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合成的培养条件
        1.5.1 碳源
        1.5.2 氮源
        1.5.3 培养时间
        1.5.4 培养基初始pH值
        1.5.5 培养温度
        1.5.6 其他影响因素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7 絮凝机理
    1.8 主要研究内容
    1.9 技术路线
第2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2 主要药品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3.1.2 主要药品试剂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形态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3.2.2 16S rDNA鉴定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絮凝剂产生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4.1.2 实验药品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碳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2.2 氮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2.3 培养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2.4 培养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2.5 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2.6 金属离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啤酒废水培养产絮微生物发酵条件的优化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5.1.2 实验药品
        5.1.3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不外加碳源和氮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2.2 外加氮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2.3 外加碳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2.4 葡萄糖浓度的影响
        5.2.5 培养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2.6 培养基初始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2.7 金属离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2.8 培养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3 小结
第6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及性质分析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6.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6.1.3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成分分析
        6.2.2 元素分析
        6.2.3 功能团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特性及机理分析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7.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7.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7.1.3 实验方法
    7.2 结果与讨论
        7.2.1 絮凝剂加量的优化
        7.2.2 絮凝剂酸度耐受性的优化
        7.2.3 絮凝剂温度耐受性的优化
        7.2.4 阳离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7.2.5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不足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一株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絮凝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及培养基
    1.2 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筛选
        1.2.1 菌种分离筛选
        1.2.2 絮凝活性的检测
    1.3 絮凝剂产生菌的鉴定
        1.3.1 API系统鉴定
        1.3.2 16S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1.4 絮凝剂产生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1.4.1 生长曲线及最佳培养时间
        1.4.2 培养条件的优化
        1.4.3 絮凝条件的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2.2 絮凝剂产生菌的鉴定
        2.2.1 菌落形态观察及API鉴定
        2.2.2 16S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2.3 絮凝剂产生菌G201441的生长曲线及最佳培养时间
    2.4 絮凝剂产生菌G201441培养条件的优化
        2.4.1 初始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4.2 培养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4.3 摇床转速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5 絮凝剂产生菌G201441絮凝条件的优化
        2.5.1 高岭土悬浊液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5.2 G2014141发酵液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5.3 金属离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9)一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背景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种类
    1.4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及结构特性
    1.5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1.6 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条件
        1.6.1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因素研究
        1.6.2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能力的因素研究
    1.7 微生物絮凝剂在实际中的应用
    1.8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8.1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2.1 菌种来源
    2.2 实验方法
        2.2.1 采样及预处理
        2.2.2 富集培养
        2.2.3 纯种单菌落的筛选
        2.2.4 絮凝率的测定
        2.2.5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初筛
        2.2.6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复筛
        2.2.7 目的菌株的鉴定
    2.3 实验材料
        2.3.1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2 实验药品
        2.3.3 培养基的配方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纯种单菌落的筛选结果
        2.4.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初筛结果
        2.4.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复筛结果
        2.4.4 目的菌株的鉴定结果
    2.5 小结
第三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条件优化
    3.1 实验方法
        3.1.1 种子培养液的制备
        3.1.2 培养基种类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3 碳源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4 氮源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5 培养基初始pH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6 摇床转速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1.7 水浴温度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2 实验药品
        3.2.3 培养基的配方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培养基种类对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
        3.3.2 碳源对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
        3.3.3 氮源对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
        3.3.4 培养基初始pH值对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
        3.3.5 摇床转速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3.6 水浴温度对产絮凝剂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对高岭土悬浮液絮凝性能及应用研究
    4.1 实验方法
        4.1.1 絮凝活性分布的测定方法
        4.1.2 微生物絮凝剂样品的制备
        4.1.3 絮凝剂投加量范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4 CaCl_2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5 高岭土悬浮液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6 金属离子种类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7 微生物絮凝剂热稳定性的研究
        4.1.8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4.2.2 实验药品
        4.2.3 培养基的配方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絮凝活性的分布结果
        4.3.2 微生物絮凝剂样品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3.3 CaCl_2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3.4 高岭土悬浮液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3.5 不同金属离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
        4.3.6 微生物絮凝剂热稳定性的研究结果
        4.3.7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研究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0)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筛选及絮凝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絮凝法
    1.2 絮凝剂的分类
        1.2.1 无机絮凝剂
        1.2.2 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
        1.2.3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1.3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动态
        1.3.2 絮凝剂产生菌的来源及种类
        1.3.3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及特点
        1.3.4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1.3.5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的产生及絮凝活性的因素
        1.3.6 微生物絮凝剂与化学絮凝剂的复配
        1.3.7 微生物絮凝剂在实际废水中的应用
    1.4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领域的发展趋势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6.1 本研究目的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选育及培养条件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2.1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筛选
        2.2.2.2 微生物产絮凝剂培养条件优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絮凝菌株的分离选育
        2.3.2 菌株产絮凝剂培养条件的优化
        2.3.2.1 培养时间对菌体生长及絮凝活性的影响
        2.3.2.2 不同碳源对菌株产絮凝剂的影响
        2.3.2.3 不同氮源对菌株产絮凝剂的影响
        2.3.2.4 碳源含量对菌株产絮凝剂的影响
        2.3.2.5 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对菌株产絮凝剂的影响
        2.3.2.6 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成分配比和其他培养条件
    2.4 小结
第三章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2.1 絮凝率测定方法
        3.2.2.2 絮凝活性的分布
        3.2.2.3 絮凝剂的热稳定性
        3.2.2.4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高岭土悬浊液的影响因素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絮凝活性分布及絮凝剂的收获
        3.3.2 微生物絮凝剂的热稳定性
        3.3.3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高岭土悬浊液的影响因素
        3.3.3.1 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3.3.2 反应体系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3.3.3 高岭土悬浊液的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3.3.4 不同金属阳离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3.3.5 助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3.3.6 静置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微生物絮凝剂与化学絮凝剂的复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2.1 絮凝率的测定方法
        4.2.2.2 微生物絮凝剂与几种化学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絮凝效果的比较
        4.2.2.3 微生物絮凝剂与AlCl_3和PAC的复配
        4.2.2.4 微生物絮凝剂与化学絮凝剂的投加顺序
        4.2.2.5 微生物絮凝剂在实际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生物絮凝剂与几种化学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絮凝效果比较
        4.3.2 微生物絮凝剂和无机絮凝剂的复配研究
        4.3.2.1 微生物絮凝剂与氯化铝(AlCl_3)的复配
        4.3.2.2 微生物絮凝剂与聚合氯化铝(PAC)的复配
        4.3.3 复合絮凝剂在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中的应用
    4.4 小结
第五章 絮凝微生物PY-F6的鉴定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2.2.1 形态培养特征观察
        5.2.2.2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菌落形态观察
        5.3.2 扦片观察
        5.3.3 絮凝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5.3.4 絮凝菌16SrRNA基因片段PCR扩增结果
        5.3.5 絮凝菌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韩明眸,郭娜,董耀华,董丽华,周游麒,严竹菁. 中国酿造, 2021(11)
  • [2]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及其对水中铜离子的絮凝研究[D]. 曾繁城. 吉林化工学院, 2021(01)
  • [3]猪场废水高效絮凝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D]. 张瑞昊.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玉米秸秆降解产物制备生物絮凝剂及其絮凝条件优化研究[D]. 王飞虎.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5]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净化高效絮凝菌筛选及絮凝剂研究[D]. 刁欢.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4)
  • [6]耐盐水处理功能菌的筛选鉴定及复合菌剂的构建优化[D]. 李斯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7]一株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絮凝特性的研究[D]. 王姗镒.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8]一株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絮凝条件优化[J]. 吴敬荣,王广军,李志斐,郁二蒙,夏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9]一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D]. 韩宴秀. 广西大学, 2014(02)
  • [10]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筛选及絮凝特性研究[D]. 曲睿娟. 山西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影响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