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数码相机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樊强[1](2021)在《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梳理了建筑作为“实物”和影像同构的事实,从建筑的认知、建筑影像与建筑实体之间的相关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建筑实体的原生影像(物像)伴随着建筑过程而产生,与建筑实体同构,不存在独立于原生影像之外的建筑实体。建筑与影像的“同构性”和“共生性”是建筑的重要属性。论文对建筑本体与建筑影像之间创作的产生、互动及其内在联系的分析研判,深入分析了建筑影像的作用、价值、文化属性与媒体属性,以及当建筑物的原生影像被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与记录,成为次生影像,并进入科研、教育、传播等领域的文化形态与意义。研究遵循建筑影像史的发展脉络,对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进行辨析,界定了建筑影像的涵盖范围、表达与记录方式。文章从建筑思想的产生、建筑实体的建造、建筑艺术表达入手,剖析了建筑与影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生关系,明确了影像之于建筑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表征,建筑影像的界定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继而认为建筑影像展示出来的样态和结构特征既是其本体形像的表达,也是进行建筑艺术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审美研究和建筑批评的重要依据。研究同时定义了影像建筑(非实体)的概念及涵盖范围,认为建筑的设计和营造过程是思维的逻辑图像的具体体现和现实投影,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建筑从思维到成为实体的形成机制,认为在建筑实体不复存在或“未建成”的情况下,建筑的“思”的过程依然可作为非实体的状态也就是图像的方式持存在和发生。在非实体情况下,建筑影像依托计算机生成图像、VR虚拟现实技术,电影和游戏等方式和途径独立表达,构成虚拟建筑。并成为思想传递、理念传承、美学感受和建筑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建筑设计的阶段性非实体成果。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了在影像中表达的建筑,即展示建筑师思想的“未建成”建筑、电影中的建筑及游戏中的建筑,研究认为影像建筑终将成为建筑构思展示的重要部分、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既可以作为实体建筑之前的影像虚拟建筑,也可以彻底的在游戏电影教学等领域成为纯粹的影像建筑。文章通过类比、推演与例证,就建筑和逻辑思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探讨。通过对思维的精神影像、意识之于建筑生成的哲学关系以及思维与影像、超影像的内生关系及其反作用进行了逻辑论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清晰的重新界定了建筑影像学这一研究方向,并新定义了影像建筑学这个研究方向,对两个方向的研究范围、研究主体、相互联系和延伸进行了探索。论文将建筑影像学的研究主体界定为对于建筑实体的影像及其次生影像及其生成媒介与传播。将影像建筑学研究主体主要定位为建筑命题的提出、思维的产生,从建筑思维到影像呈现的可能,以及影像建筑在建筑设计探索过程中发挥的先导作用。研究认为,建筑影像(包括原生影像和次生影像)是建筑师思想、理念的重要载体和传输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建筑实体的终结期,建筑影像仍能够作为建筑信息的重要和有效载体,继续承载、表达并传承建筑的语汇和信息。而影像建筑学已经在建筑设计、效果图、虚拟现实、影视以及游戏领域成为了事实和现象,并将在一定范围影响和推动建筑理念的发展。
杨仪发[2](2021)在《数字影像艺术背景下手机摄影的技术变革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时代全面开启,如今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产品在各项领域得以应用和普及,数字影像技术在今天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之中,在摄影、互联网、电影等领域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数字影像技术的每一次变革下,都会带动产业新的发展,在这种变革之中我们的视觉语言也在不断变化,并在不知不觉之中重塑我们对事物的获取手段和观察方式、思考方式及观念。在数字化的时代里,“世界成为了图像”,人们都生活在图像的世界里不能自拔。约翰·伯格在相机时代发问:相机是否已取代了上帝的眼睛?如今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在数字化时代里,影像如何颠覆图像,如何重构世界?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影像多元化的图景中,过去式的思考、阅读、谈论及聆听发生了转变,写作方式、摄影方式也不尽相同,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下,传统摄影的方式和摄影观念被颠覆,并极大推动了摄影行业的发展。本文第一章是绪论,论述了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论述了数字影像的发展现状,首先谈及了数字影像艺术的发展历程,而后,在第二小节谈到了数字下的影像发展,其中包括对数字相机的发展分析,然后是影像的多样化应用,最后谈到了手机摄影的兴起与发展。第三章阐述了数字影像与变迁,包括形式、技术以及文化的变化。第四章论述了数字影像艺术中手机摄影的特征;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及展望。手机摄影作为数字影像中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以其自身的特性丰富了数字影像艺术中的影像表现方式,拓展了全新的数字影像语言和视觉呈现形式。另一方面,影像的便捷获取和高质量呈现,使得艺术家、影像工作者可以不再拘泥于一种媒介或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影像业已成为了屏幕生存之下的“电子包裹”,在这个屏幕生存的时代里,一种全新形式的屏幕美学悄然而生。另外,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摄影的功能也益发强大,可以满足越来越高的专业需求。这一切都悄然改变着摄影的未来。
王小婷[3](2021)在《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国产照相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数码摄影时代,传统胶片照相机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从历史回顾中会发现,我国曾经出现过很多优秀的国产照相机,可是发展到今天却已经鲜为人知了。本文主要针对我国20世纪50-80年代国产照相机兴衰的发展研究,进行了资料搜集和系统的分析与梳理。本文第一章为绪论,论述了研究此课题的背景现状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章梳理分析了中国国产照相机发展的历史概况;第三章按照国产照相机发展的进程,分析了国产照相机的发展的特点及现状,并从政策、文化、生产、价格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国产照相机发展的本土优势;第四章从国产照相机使用者的角度,对其使用国产老相机的历史和摄影作品进行分析,探析国产照相机的人文价值;第五章从国产照相机收藏热的兴起、传承和价值分析中国国产照相机收藏的意义与价值。中国国产照相机为满足当时我国人民的日常影像需求起到了巨大作用,扩展了中国摄影发展的道路,并填补了我国照相机生产的空白。50-80年代中国国产照相机的发展是我国照相机工业发展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萌芽起步到腾飞辉煌,从腾飞辉煌到停滞不前,再到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收藏品,结果令人慨叹。这些国产照相机是记录历史的工具,现在又成那个时代的记忆。通过对国产照相机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对国产照相机发展特点的分析,探讨其附有的人文价值及收藏价值,希望对现代中国国产数码照相机以及其他国产产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田杨[4](2021)在《跨文化人文纪录片的叙事分析 ——以毕业作品《张勤与瑞娜塔》为例》文中指出近几年,跨文化人文纪录片因其独具的时代特征,所展现出的人类真实生存状态和传递出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开始越来越被大众认可。作为一种新兴并逐步热门的纪录片类型,如何对跨文化人文纪录片进行更好的创作,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在当下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本文立足叙事学理论,结合毕业作品《张勤与瑞娜塔》从主题表达、结构搭建、视角选择三个方面,分析了跨文化人文纪录片在时代发展下所独具的审美特征,通过对主题的分析发现跨文化人文纪录片的主题指向凝视与对话,突出各文化之间在互相凝视的同时也在进行对话交流的整体状态。在此,主题的建立需要结合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的运用,通过结构搭建理清主题脉络,以交织结构凸显各自文化的主体间性,以缀合结构展现文化间的交往过程,以情节代入强调弥合文化认知的重要性;通过视角选择把握主题特征,以限知视角感知文化区隔,以全知视角拓宽交融视野,以视角的视听呈现展现具象化文化差异。其中的每个叙事环节都是为了服务于主题本身,将当今差异与融合并存的文化交流状态予以传达。通过具体的拍摄实践以及学术性总结,旨在从叙事的角度探索跨文化人文纪录片更好的创作方式,以期能为今后人文纪录片叙事技巧的应用以及人文纪录片的整体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林劲羽[5](2020)在《改进FBS模型的专业数码相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去的二十年中,由于半导体工业加工精度的不断提升、材料的进步,使得处理芯片的运算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体积不断缩小、功耗不断降低。电子产品的性能有了巨大的发展,手机从一个单纯的移动电话,发展成了一个多功能的信息平台,渗透进了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同样作为电子产品的数码相机,发展则要慢许多。尤其是专业数码相机的人机交互没有充分发挥电子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本文的设计方法基于FBS模型,其是在概念设计领域十分常用的创新设计方法,亦被引入到了工业设计领域。但FBS模型在改进型研发条件下,知识重用与后期再设计分离的局限性,以及针对工业设计师使用时,用户因素权重过低造成的问题依然突出。且映射的先后顺序在图像当中不够直观。基于上述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笔者通过结合知识重用理论、建设性记忆理论以及FSMEE、FPBS、BFES/e和Situated FBS等相关模型的优点,提出了S-FBE模型。详细表述了该模型的分类、特征和映射。并演示了S-FBE模型如何通过映射结合工业设计方法来解决工业设计问题。(2)利用深度访谈、问卷调研等手段,分析了专业数码相机的人因、使用情境、产品语义学、美学等对专业数码相机使用和设计造成的影响。发现了现有专业数码相机在高姿态和低姿态拍摄的状态下,用户手腕的不适问题。(3)基于调研的结果,提出了采用可旋转握把与镜头按键环的改进方案,用以解决手腕不适的问题与右手操作负担过重问题。使用模糊评价法筛选了方案,并在最后使用JACK软件验证了人机改进设计的有效性。
李秀[6](2020)在《《狂热的粉丝》(第1-2章)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翻译实践报告节选了《狂热的粉丝:痴迷如何改变粉丝的消费与身份》中的前两章。该书由佐伊·弗拉德—布拉纳和艾伦·M·格雷泽(Zoe Fraade-Blanar&Aaron·M.Glazer)所着。全书共8章,约113500词,语言为英语,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在本书中,我们将了解到为什么人们会狂热的投入大众文化中,他们又是如何通过相关的活动来展示他们的狂热,为什么企业在努力挖掘粉丝对营销的热情时必须谨慎行事,本书主要以小标题的形式展开论述,并列举了大量的实例从多个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奇异的粉丝王国。作为真实地展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以及非常贴合时代潮流的着作之一,本书的翻译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共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翻译的任务、原文本及其作者简介以及此报告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任务描述,主要介绍了文本特点分析和委托方的要求;第三部分描述了翻译的过程,包括译前的准备工作、译中的质量控制和过程描述以及译后的评价;第四部分为案列分析,译者选取代表性和典型的案列,基于目的论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采用了直译、意译的翻译方法和增减、拆分、重组等翻译技巧,从词汇、句法、篇章方面进行了详述;第五部分陈述了此次翻译实践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对今后翻译工作的展望。
刘景明[7](2020)在《影像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及创作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后工业时代、信息社会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这一思潮不仅是对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批判,也是一种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并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好契合了这一思潮。对于影像艺术而言,数字技术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耦合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形式上的转变,更是一种围绕视觉体验而展开的崭新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乃至整个世界观的变化。影像的数字化不仅在于表面形式的变化,同时它已演变为一种超媒介,连接着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成为我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新方式、新手段,可谓是一次巨大的转型。然而数字化带给影像艺术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诸多问题变得扑朔迷离,需待进一步探究,尤其是在创作上必然会面临的转型问题。本文以数字化的影像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中出现的表征危机和转向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技术”“形式”“观念”,乃至“社会文化生活”等要素为出发点,对数字化背景下影像艺术的转型及其创作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相应的创作策略。本文一开始以影像技术和艺术观念发展演进为线索,对影像艺术从传统的胶片形式发展到数码影像的流变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如此,一方面旨在理清影像艺术发展脉络,以便对影像艺术的演进有个总体的把握;另一方面在于明确了影像艺术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技术”与“观念”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形成和发展的。数字技术介入影像后,传统影像逐渐转型为数码影像,这也必然带来独特的表现形式。本文接着依据数字技术的发展历程,把数码影像界定为三个阶段:单机时代、网络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再按这一界定梳理和探讨了各个阶段数码影像的表现形式和技术特点,并归纳出数码影像艺术的基本特征。随后本文结合符号学、拟像理论,讨论了在后现代语境下,影像艺术在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表征危机,以及影像观念的非表征转向,即数码影像不再以客观再现和表意再现为己任,转而向多元化、过程化、体验化、关系化的非表征方向发展。并认为这一转向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数字技术的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影像艺术形式和观念的转型,必然反映到创作上,并通过创作展现出来。本文从以受众体验为核心的非表征创作观念(观念层)、数码影像独有的创作语言和创作范式(技术层)以及以交互本质的创作主客体关系(关系层)三个层面,来重构数码影像艺术的创作思维,并强调“创作权”转移在重构中的意义,因为它直接反映出数码影像作品中互动形式及关系的多样性。在此思维的指引下,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和自身实践,从受众的体验出发,依据相应的创作流程,从感知阶段、行为阶段和反思阶段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创作策略。最后提出从审美价值、社会效能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对创作实践进行衡量评价的观点。总而言之,本文基于当下的艺术思潮,从“技术”与“观念”相因相生的角度来探讨数字化背景下影像艺术的转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创作策略,为数码影像艺术创作实践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支持,并给创作者带来一些启发。
刘兆娟[8](2019)在《基于全民摄影时代背景下摄影图像语言的修辞表现研究》文中提出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降低了人们进入的门槛,尤其是社交网络的发展,为全民摄影提供了一个狂欢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使用摄影图像作为表达交流的主要方式。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表达交流,探析全民摄影时代下摄影图像语言的修辞表现与运用显得至关重要。首先,梳理和探析了摄影从大众化图像语言发展至全民摄影时代的历史脉络。其次,在社交网络语境下,摄影已成为一种交流与分享的视觉语言。基于社交网络与全民摄影的密切关系,从直接表达与间接表达两个需求目的出发,以罗兰·巴特的摄影图像修辞与意识形态内涵之间的关系作为理论支撑,探索其中摄影图像语言的修辞表现与运用。最后,基于全民摄影娱乐化现象的存在,从娱乐化视觉图像呈现效果出发,对摄影图像语言修辞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与分析。有趣的是,摄影在进入全民摄影时代之后,由于图片数量的泛滥与网络平台可以提供即时交流与表达,却让这个从诞生伊始就带有强烈的自由色彩的图像制作工具似乎是从走向绝对的呈现自由向泛娱乐化以及为了流量和利润而被资本控制的工具方向发展。因此,本文就此延伸出一种带有担忧与批判性质的思考。
刘何雁[9](2019)在《论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双重作用 ——兼谈“影像茧房”的建构》文中认为电影的发明是从纪录电影开始的,一部影视技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包含纪录影像在内的影视艺术发展史。技术是带有双面性的,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作用必然是双重的。恰如其分、相得益彰的技术使用,可以在逼真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产生准确认知,提高认知能力,并进一步形成审美意象,扩展审美空间,提升审美境界,使人破茧而出,飞向自由王国;如果应用得不好,则容易在逼真的外衣下制造假象,或流于自然主义的纪录,或技术主义的炫耀使用,则会抑制审美意象的形成,使人作茧自缚。影视技术具有逼真纪录、揭示和再现客观现实世界的能力,这种优势在通向更高艺术境界的道路上不应该成为前进的障碍与桎梏。当下,人成为主体并日益以图像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影视技术的首要功能在于纪录和揭示,然后才是基于此之上艺术想象力的放飞。本文基于对影视技术发展规律性和必然性的考察,结合纪实美学,提出了“影像茧房”的概念。具体路径是:首先,在实践上,“影像茧房”概念的形成得益于VR纪录片创作中周围沉浸式的视觉感受;在理论上,结合技术哲学、唐·伊德的技术现象学、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格式塔心理学等理论层层推进和展开,在“人—技术—世界”关系的梳理中,根据唐·伊德提到的“技术蚕茧”,结合桑斯坦的“信息茧房”理论,推导出“影像茧房”的概念。在“人-影像-世界”的关系中,“影像茧房”是居间的中介技术系统,“影像茧房”作为中介体现了两个向度: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二是“自然向人的生成”,影视技术正是沿着人的延伸、具身、仿生、人性化、以人为尺度、全感官的参与、物质现实的复原等几个维度发展的。其次,本文从“影视技术对纪实美学的推动及规律性”,“‘影像茧房’的分层、功能与纪录片的关系”,“具体影视技术对纪实‘影像茧房’的推动与构建”三个方面展开论证,认为“影像茧房”是“完整电影”与时俱进的技术性呈现。它既是传播内容,也是传播渠道,还是传播终端;既是实体的,又是虚拟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体现了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影像茧房”的内核和基础就是纪录片影像,它以具身的方式进行高效准确的社会认知,纪录片得以成为人类生存之镜,纪实“影像茧房”也成为人们舒适栖息的小生境。最后,本文从视听意象的审美境界入手,解析了纪录片存在的矛盾与伦理困境,批判技术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纪实影像能够深化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影像茧房”作为人与世界双向互动的中介,消融了二元对立,呈现出主客一体,天人合一,人在大地上诗意栖居的美丽景象。
凡伟[10](2019)在《美术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以阜阳市第五中学为例》文中指出“读图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随着手机、平板、单反等设备的普及和摄影功能的提升,摄影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用照片将自己的生活点滴记录下来分享给朋友,但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摄影知识知之甚少。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中,《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明确将“现代媒体艺术”模块纳入了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课之列,并且增加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两个重要模块。课程标准指出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行为特征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状态就是“学科核心素养”。综合对比高中美术各学习模块,“现代媒体艺术”模块中摄影课程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不可小觑。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拍摄越来越频繁,摄影课程将会是美术课程教学模块中知识“转化率”和“使用率”比较高的课程之一。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高中摄影课程教学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并对学生的摄影常识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为课程教学了提供数据参考。第二章是将2017年版和2003年版的课程标准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说明新课标对摄影课程要求提升,在对模块内容中摄影课程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基础上制定摄影课程教学方案。第三章是根据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摄影教学中总结发现实践才能见真知。针对摄影教学中需要学生思考、教师示范讲解、完成主题式的目标任务,才能让摄影知识“落地生根”。第四章分析核心素养下摄影课程教学的目标,以及在上课时如何落实学生思考、教师示范、主题式教学进行教学实践。第五章是总结高中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研究的成果,反思本研究的局限之处和对摄影教学的展望。本文运用文献研究、调查与教学实践等方法,对美术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摄影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探讨与实践研究。探索出适合高中美术摄影课程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通过学习摄影课程积极参与到日常摄影创作中,以提高学生的摄影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二、走进数码相机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进数码相机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1)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相关研究 |
1.3.1 哲学层面的研究 |
1.3.2 电影建筑与建筑影像传播的研究 |
1.3.3 思维、影像与建筑间联系的探索 |
2.语言、建筑与影像记录 |
2.1 “影像”及“建筑影像”的涵盖 |
2.2 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 |
2.3 被记录和转译的建筑 |
3.建筑影像与机械复制 |
3.1 机械复制时代的开启 |
3.2 动态影像——“这一段”的影像呈现 |
3.3 声音记录及“超文本”影像 |
3.4 建筑影像是维系建筑记忆的重要途径 |
3.5 建筑影像的标志性意义及其纪念碑性 |
4.哲学思维与建筑影像 |
4.1 建筑影像、想象与空指谓建筑 |
4.2 以影像思维创作的逻辑图像 |
4.3 思维的摄影机机制与思维投影 |
4.4 建筑的共时性影像和历时性影像 |
5.建筑影像空间与影像呈现 |
5.1 建筑空间及其影像空间 |
5.2 建筑影像的表皮与影像特性 |
5.3 在影像中“视为等同” |
5.4 影像技术的演进与影像修改 |
6.“未建成”与影像建筑 |
6.1 建筑之“未建成”——机械生成作为原生影像 |
6.2 影视领域的影像建筑实践 |
6.3 影视城与影像建筑 |
6.4 电子游戏与影像建筑 |
6.5 线性与非线性——从影像建筑到建筑实体 |
7.建筑影像及影像建筑实践 |
7.1 建筑影像的拟仿 |
7.2 “被动给予”与“主动获取”的建筑影像 |
7.3 方兴未艾的影像建筑 |
8.建筑影像学与影像建筑学的提出——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2)数字影像艺术背景下手机摄影的技术变革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2 数字影像的发展现状 |
2.1 数字影像艺术的发展历程 |
2.2 多元化的影像发展 |
2.2.1 数字下的影像发展 |
2.2.2 影像的多样化应用 |
2.3 手机摄影的兴起与发展 |
2.3.1 手机摄影的发展历程 |
2.3.2 手机摄影的优势和不足 |
2.3.3 大众摄影生态 |
2.3.4 每个人都是策展人 |
3 数字影像与变迁 |
3.1 形式变化 |
3.1.1 影像获取形式的变化 |
3.1.2 影像呈现形式的变化 |
3.1.3 影像艺术形式的变化 |
3.2 技术变化 |
3.2.1 成像技术的变化 |
3.2.2 后期处理的变化 |
3.3 文化变化 |
4 数字影像艺术的发展与应用 |
4.1 复制解构 |
4.2 时空跨越 |
4.3 全息影像 |
4.4 智能影像 |
4.5 云端影展 |
4.6 网络影像实验室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手机发展年表 |
附录B 各类与手机摄影有关APP资料 |
附录C 全球手机摄影大赛资料 |
附录D 全息影像技术发展年表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国产照相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重点难点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2 中国国产照相机发展的历史概况 |
2.1 国产照相机的萌芽起步(1947-1960 年) |
2.2 国产照相机的成长发展(1961-1969 年) |
2.3 国产照相机的腾飞辉煌(1970-1984 年) |
2.4 国产照相机的停滞不前(1985-1990 年) |
2.5 国产照相机的收藏阶段(90 年代至今) |
3 中国国产照相机发展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
3.1 国产照相机发展的本土优势 |
3.1.1 政策优势仿制改进 |
3.1.2 文化优势时代印记 |
3.1.3 生产优势百花齐放 |
3.1.4 价格优势全民相机 |
3.2 现代国产照相机的发展现状 |
4 中国国产照相机的人文价值 |
4.1 国产照相机镜头里的人文关怀 |
4.2 国产照相机镜头里的家族情感 |
4.3 国产照相机镜头里的时代理想 |
5 收藏中国国产照相机的意义与价值 |
5.1 国产照相机收藏热的兴起 |
5.2 国产照相机的传承 |
5.2.1 家族的传承-杭州高氏照相机博物馆 |
5.2.2 拾光中的记忆-北京拾光影像博物馆 |
5.3 国产照相机的收藏价值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国产照相机代表机型年表整理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跨文化人文纪录片的叙事分析 ——以毕业作品《张勤与瑞娜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作品简介 |
第一章 以凝视与对话为内核的叙事主题 |
第一节 凝视:时代发展下的文化状态 |
第二节 对话:认知割裂中的观念调和 |
第二章 以主体与交往为基础的叙事结构 |
第一节 叙事结构概念界定与分类 |
第二节 交织式对比结构凸显文化差异 |
第三节 缀合式团块结构展现文化交融 |
第四节 叙事情节中的凝视与对话 |
一 悬念推进交流 |
二 冲突促使融合 |
第三章 以区隔与交融为特征的叙事视角 |
第一节 叙事视角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全知视角拓展文化视野 |
第三节 限知视角感知文化差异 |
第四节 叙事视角的视听呈现 |
创作总结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张勤与瑞娜塔》完成台本 |
(5)改进FBS模型的专业数码相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FBS模型发展现状 |
1.2.2 专业数码相机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意义以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1.5 论文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FBS模型理论研究 |
2.1 现有模型的局限性 |
2.2 S-FBE模型 |
2.2.1 模型来源 |
2.2.2 映射特征 |
2.2.3 映射模式 |
2.2.4 模型详解 |
2.2.5 映射具体介绍 |
2.2.6 模型运行示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专业数码相机系统分析 |
3.1 专业数码相机概念 |
3.2 专业数码相机结构分析 |
3.3 专业数码相机交互分析 |
3.4 专业数码相机用户因素研究 |
3.4.1 目标用户定位 |
3.4.2 调研的目的 |
3.4.3 调研方法 |
3.4.4 需求研究 |
3.4.5 人因研究 |
3.5 专业数码相机环境因素研究 |
3.5.1 调研的目的 |
3.5.2 调研的方法 |
3.5.3 情境分析 |
3.5.4 情境分析结果总结 |
3.6 专业数码相机美学设计研究 |
3.6.1 产品语义研究 |
3.6.2 CMF分析 |
3.7 专业数码相机发展趋势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FBE设计创新流程的专业数码相机设计方法 |
4.1 产品设计的流程 |
4.2 确定设计需求与知识重用 |
4.3 S-FBE模型中的环境因素影响 |
4.4 详细设计阶段 |
4.5 工业设计方法与S-FBE模型的对应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专业数码相机的设计实践与评价研究 |
5.1 专业数码相机特征总结 |
5.2 造型构思、筛选与分析 |
5.2.1 旋转握把方案 |
5.2.2 固定握把方案 |
5.2.3 造型方案评价 |
5.3 最终方案 |
5.3.1 最终方案描述与展示 |
5.4 方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专业数码相机深度访谈大纲 |
附录 B 专业数码相机语义形容词调研问卷 |
附录 C 对风格意象形容词筛选统计 |
附录 D 专业数码相机语义形容词分组调研问卷 |
附录 E 专业数码相机语义描述问卷 |
附录 F 专业数码相机草案评价问卷 |
(6)《狂热的粉丝》(第1-2章)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Book and the Writers |
1.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Task Description |
2.1 The Source Text Analysis |
2.1.1 Text Type of the Source Text |
2.1.2 Lexical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1.3 Syntactical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1.4 Discourse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2 Requirements from the Entrusting Party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Before Translation |
3.1.1 Preparation fo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3.1.2 Translation Tools and Resources |
3.1.3 Translation Theory |
3.1.4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
3.1.5 Translation Plan |
3.1.6 Glossary of Terms |
3.2 While Translation |
3.2.1 Quality Control |
3.2.2 Process Description |
3.3 After Translation |
3.3.1 Evaluation from the Supervisor |
3.3.2 Peer Evaluation |
3.3.3 Self-evaluation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Lexical Level |
4.1.1 The Use of Colloquial Words |
4.1.2 The Application of Four-character Words |
4.1.3 The Translation of Titles |
4.2 Syntactical Level |
4.2.1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
4.2.2 Division and Restructuring |
4.2.3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
4.3 Discoursal Level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Unsolved Problems and Related Reflection |
5.2 Implication for Future Study |
References |
Appendixes |
Appendix1:Glossary |
Appendix2:Source text |
Appendix3: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影像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及创作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0.2 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 |
0.2.1 相关概念 |
0.2.2 研究范围和对象 |
0.3 研究概况及文献梳理 |
0.3.1 国外研究概况 |
0.3.2 国内研究概况 |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0.4.1 研究方法 |
0.4.2 预期结果及创新点 |
0.5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从银盐到数码——影像艺术的流变 |
1.1 影像的源起——摄影术的发明和发展 |
1.1.1 真实再现的极致追求催生了摄影术的发明 |
1.1.2 早期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1.2 技术与观念相互作用下的影像艺术流变 |
1.2.1 早期再现与表现观念下的影像艺术 |
1.2.2 现代艺术表现观念下的影像艺术 |
1.2.3 进入后现代艺术视野的影像艺术 |
1.3 摄影衍生的其他影像形式——动态影像 |
1.4 影像艺术的数字化 |
1.4.1 数码影像的兴起和发展 |
1.4.2 传统影像与数码影像的比较 |
1.4.3 作为艺术的数码影像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数码影像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
2.1 数码影像艺术表现形式演进 |
2.1.1 优化与表现:单机时代的数码影像 |
2.1.2 多元与互动:网络时代的数码影像 |
2.1.3 影像的“内爆”:智能时代的数码影像 |
2.2 数码影像的特征 |
2.2.1 科技性 |
2.2.2 虚拟性 |
2.2.3 媒介性 |
2.2.4 开放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码影像艺术观念的非表征转向 |
3.1 数字化背景下影像的表征危机 |
3.1.1 影像的表征观——从客观再现到主观表现 |
3.1.2 影像数字化的表征危机 |
3.2 “拟像理论”视野下影像艺术的非表征转向 |
3.2.1 拟像理论 |
3.2.2 影像艺术的非表征转向 |
3.2.3 影像艺术非表征转向的影响 |
3.3 数码影像艺术非表征转向的动因 |
3.3.1 当下社会经济文化新环境是其转变的现实环境和时代需求 |
3.3.2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其转变的意识动力 |
3.3.3 数字技术是其存在的形式和物质力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表征观下数码影像艺术创作思维重构 |
4.1 数码影像艺术非表征创作观念 |
4.2 基于“人机”关系的数码影像创作思维 |
4.2.1 数码影像创作中作为目标对象的“人” |
4.2.2 数码影像创作中作为本体语言的“机” |
4.2.3 构建数码影像创作中的“人机”关系 |
4.3 基于场域理论的数码影像创作主客体关系嬗变与重构 |
4.3.1 数码影像艺术的创作主客体关系和传受模式 |
4.3.2 场域理论视野下的数码影像艺术 |
4.3.3 数码影像艺术场域中主客体关系的嬗变 |
4.3.4 创作主客体关系重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表征观下数码影像艺术创作实践策略 |
5.1 创作流程三阶段 |
5.2 数码影像艺术创作策略构建 |
5.2.1 感知阶段策略:实现影像视觉新形式 |
5.2.2 行为阶段策略:创建影像视觉新体验 |
5.2.3 反思阶段策略:演绎拓展影像新境界 |
5.3 创作实践评价 |
5.3.1 审美价值 |
5.3.2 社会效能 |
5.3.3 创新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8)基于全民摄影时代背景下摄影图像语言的修辞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关于全民摄影的相关研究综述 |
二、关于摄影图像语言修辞的研究综述 |
三、关于社交网络理论的研究综述 |
四、关于社会娱乐化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 |
第一节 大众化图像语言的出现与发展 |
第二节 全民摄影的萌芽与发展 |
第二章 全民摄影社交网络化的修辞表现 |
第一节 全民摄影社交网络化表现 |
一、全民摄影时代背景下摄影图像语言与社交网络的关系 |
二、社交网络语境下摄影作为一种交流与分享的视觉语言 |
第二节 全民摄影社交网络化摄影图像语言的修辞表现 |
一、摄影图像修辞与意识形态内涵的关系 |
二、摄影图像视觉元素与语义表现 |
三、直接语义修辞表现 |
四、间接语义修辞表现 |
第三章 全民摄影创作娱乐化修辞表现 |
第一节 全民摄影时代下摄影图像语言的娱乐化表现 |
一、私人创作的娱乐化表现 |
二、专业团队的娱乐策划表现 |
第二节 全民摄影创作娱乐化的修辞表现 |
一、摄影图像画面基本视觉元素选择 |
二、选择利用社交网络赋予的娱乐视觉元素 |
三、借用其他艺术的修辞方法 |
第三节 全民摄影娱乐化带来的挑战与悖论 |
一、导致摄影艺术创作呈现泛娱乐化倾向 |
二、与摄影的初衷形成悖论—成为一种被资本操控的工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本人作品) |
在读期间相关创作研究成果情况 |
(9)论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双重作用 ——兼谈“影像茧房”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技术的概念 |
二、影视技术的概念 |
三、“影像茧房”的概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核心文献综述 |
二、直接相关文献综述 |
三、间接相关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框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难点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影像茧房”的理论来源及纪实美学的支撑 |
第一节 技术哲学视阈下的技术与影视技术 |
一、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及启示 |
二、卡普的“器官投影说”及启示 |
三、唐·伊德的技术具身理论及启示 |
第二节 技术、身体与知觉 |
一、诗性智慧与具身认知思维 |
二、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及启示 |
三、格式塔心理学及启示 |
第三节 纪实美学理论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一、“完整电影”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二、“物质现实的复原”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三、技术复制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第四节 技术美学与技术艺术学视角下的透视 |
一、技术美学对技术的透视 |
二、技术艺术学对影视技术的透视 |
三、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和相异性 |
第二章 影视技术对纪实美学的推动及其规律性 |
第一节 从纪录片史看影视技术对纪实美学的推动 |
一、影视技术对早期纪实美学的直接推动 |
二、影视技术对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的直接推动 |
三、影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纪实风格多样化的推动 |
第二节 从影视媒介史看影视技术的促进作用 |
一、摄影技术与精确写真 |
二、电影技术与照相的外延 |
三、电视技术及数字化趋势 |
第三节 从影视技术的规律性看“影像茧房”的必然性 |
一、跨时空的具身认知 |
二、全感官的具身认知 |
三、重量和质量的具身认知 |
第三章 “影像茧房”的分层、功能与纪录片的关系 |
第一节 “影像茧房”的分层结构 |
一、外部结构:人—影像—世界 |
二、内部分层:意义链的延伸 |
三、影像茧房的中心:受众 |
第二节 纪录片影像与社会认知 |
一、生存之镜:纪录片的社会认知 |
二、微相学:形神兼备的直观 |
三、VR全景纪录片与虚拟认知 |
第三节 数字技术对真的解构与反证 |
一、数字技术对真实的挑战与解构 |
二、解构的反证:拼贴与蒙太奇 |
三、真实的过程、后台及注脚 |
第四章 前沿影视技术对纪实“影像茧房”的推动与构建 |
第一节 前期拍摄技术的应用 |
一、镜头:电影眼睛 |
二、视角:时空的改变 |
三、运动:辅助设备的使用 |
第二节 后期制作技术的应用 |
一、非线编技术与非线性思维 |
二、动画CG对情景再现的推动 |
三、媒资系统对文献纪录片的推动 |
第三节 影视传播技术的应用 |
一、媒介融合下的多渠道传播 |
二、媒介融合下的多屏幕收看 |
三、媒介融合下的网络化生存与传播 |
第五章 作茧自缚与化茧为蝶 |
第一节 镜子到艺术:诗意的提升 |
一、视听意象:官止神行 |
二、审美思辨与朴素之美 |
三、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
第二节 纪录片的矛盾与伦理困境 |
一、真实与伦理的矛盾 |
二、真实与审美的矛盾 |
三、真实与意识形态的矛盾 |
第三节 对技术异化的批判 |
一、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 |
二、技术代码与编码 |
三、危险与拯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美术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以阜阳市第五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1、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
2、“读图时代”的到来 |
(二) 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内容 |
3、研究的方法 |
4、研究的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研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一、高中摄影课程教学背景分析 |
(一) 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 |
1、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 |
2、图像传播方式的变化 |
(二)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现代媒体艺术 |
1、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美术课程目标 |
2、现代媒体艺术与摄影教学 |
(三) 高中生对摄影常识的调查研究 |
1、调查目的及对象 |
2、调查过程及方法 |
3、调查数据分析 |
二、现代媒体艺术模块摄影课程教学分析研究 |
(一) 2017年版与2003年版高中美术的课程标准对比研究 |
1、新课标更突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根本任务 |
2、美术课程结构及现代媒体艺术模块的关联整合 |
3、现代媒体艺术课程教学的学业质量及建议 |
(二) 现行人美版高中美术实验教材“摄影”课程分析 |
1、摄影部分占全书比例分析 |
2、摄影基本知识及操作 |
3、摄影类型介绍及鉴赏方法 |
三、核心素养下摄影课程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
(一) 视图时代的图像识读及其延伸 |
1、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图像识读 |
2、课堂教学的感知解读 |
(二) 实践现真知—知识的升华 |
1、听视感知下的情景创设 |
2、问答调动学生的思考 |
3、教师示范激发的模仿 |
4、主题任务触发学生的创作 |
四、核心素养下摄影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 |
(一) 核心素养本位与教学设计 |
1、教学设计的意图 |
2、教学设计的目标 |
(二) 核心素养下摄影教学设计与实施 |
1、听视体验,学生畅游《摄影家的眼力》 |
2、着重强调,学生理解《好照片的标准》 |
3、生动比喻,学生掌握《相机拍摄的基本参数》 |
4、后期处理,学生体验《如何突出拍摄主体》 |
五、高中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一) 本研究的成效及创新之处 |
1、科技让摄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技能 |
2、听视感知下情景创设,带学生走进魅力摄影世界 |
3、知识“迁移”解释枯燥的相机基本参数 |
4、主题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
(二) 本研究局限之处 |
(三)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关于多媒体艺术教学模块摄影常识的调查问卷 |
(二) 阜阳五中梵苏摄影社摄影棚基础搭建预算申请表 |
致谢 |
四、走进数码相机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D]. 樊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数字影像艺术背景下手机摄影的技术变革与应用研究[D]. 杨仪发.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3]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国产照相机发展研究[D]. 王小婷.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4]跨文化人文纪录片的叙事分析 ——以毕业作品《张勤与瑞娜塔》为例[D]. 田杨. 四川师范大学, 2021(03)
- [5]改进FBS模型的专业数码相机设计研究[D]. 林劲羽. 东南大学, 2020
- [6]《狂热的粉丝》(第1-2章)英译汉实践报告[D]. 李秀.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影像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及创作策略研究[D]. 刘景明. 上海大学, 2020(03)
- [8]基于全民摄影时代背景下摄影图像语言的修辞表现研究[D]. 刘兆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论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双重作用 ——兼谈“影像茧房”的建构[D]. 刘何雁.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10]美术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以阜阳市第五中学为例[D]. 凡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