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铽-妥舒沙星的敏化化学发光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琪皓[1](2016)在《高锰酸钾氧化两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产物及抗菌活性的研究》文中认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感染性疾病中应用及其广泛,具有抗菌谱广、体内分布广、细菌对其耐药率低等优点,对支原体、衣原体、结核杆菌及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菌种均有抗菌作用。本研究选择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沙拉沙星与双氟沙星进行实验,两物质主体结构基本一致,但是双氟沙星比沙拉沙星哌嗪环上的N4多出一个甲基。本研究通过高锰酸钾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氧化动力学实验,分析氧化过程中pH、温度等控制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对反应过程中的氧化产物和氧化路径进行探讨研究,最后进行氧化前后混合产物与单一氧化产物的抗菌活性实验,得出不同反应结构对抗菌活性的影响。高锰酸钾氧化沙拉沙星和双氟沙星均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二级动力学常数分别为:28.8M-1min-1、24.2M-1min-1。沙拉沙星和双氟沙星的活化能分别为:45.33kJ/mol、38.74 kJ/mol,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氧化沙拉沙星和双氟沙星速率最高,这是由于高锰酸钾氧化沙拉沙星和双氟沙星氧化还原位点均在哌嗪环上的N4与N1位置上所致。高锰酸钾氧化沙拉沙星主要生成七种氧化产物,质荷比分别为:360.1170(S1)、400.1111(S2)、416.1044(S3)、420.1385(S4)、388.1112(S5)、384.1161(S6)、390.1242(S7),主要的路径:1)脱烷基作用;2)羟基化作用;3)水解作用。高锰酸钾氧化双氟沙星主要生成了六种氧化产物,质荷比分别为:386.1309(SAR)、360.1156(D1)、374.1311(D2)、432.1419(D3)、398.1346(D4)、402.1276(D5),主要路径:1)脱烷基作用;2)羟基化作用;3)水解作用;4)胺基氧化作用。通过抗菌实验分析得出:沙拉沙星与双氟沙星氧化前后抗菌活性均减小,同时,生成的主要氧化产物S1、D2、D4毒性均减小。对比研究分析发现,喹诺酮环中C7位置所连接的哌嗪环的破坏能够显着降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实际水处理过程中,对C7位置连接基团进行破坏,就能明显改变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对化学氧化法处理水中抗生素的评价方法,通过此方法对高锰酸钾氧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评价,得出高锰酸钾氧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速率正常,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存在选择性,氧化后毒性没有增加,可以作为水处理中降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合理氧化剂。
崔华莉,孙雪花,李慧,刘芳玲[2](2013)在《铽-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稀土敏化荧光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pH=5.00的HAc-NaAc介质中,铽(Ⅲ)与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发生络合,产生稀土敏化荧光现象,使铽(Ⅲ)的λem=545nm处荧光增强最为显着,当适量叶酸加入时,铽(Ⅲ)的荧光强度明显下降,以此建立了简单、快速、灵敏的测定叶酸的荧光分析方法。叶酸溶液在7.3×10-5—5.6×10-8mol/L浓度范围内符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8.1×10-9mol/L。该法用于叶酸片剂中叶酸含量的测定,其回收率为98.4%—102.9%。
李瑞波[3](2012)在《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及其在含氧多环芳烃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多环芳烃广泛存在于水,大气,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由于其致畸,致癌,致突变性,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检测和控制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发光是一种灵敏度高,仪器简单,操作简便的分析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检测含氧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并且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观察到亚硫酸氢钠和过氧化氢反应产生超微弱的化学发光现象。羟基自由基和亚硫酸根自由基是这个反应中产生的两个重要的中间体。自由基抑制剂硫脲、卤素离子、NBT、DMPO对化学发光强烈的抑制作用,表明了羟基自由基和亚硫酸根自由基的存在。在NaHSO3-H2O2化学发光体系中,SO*2和1O2是发光体。通过DABCO和NaN3的抑制作用可以证明1O2的存在。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ESR谱检测到了.OH和1O2的存在。醇溶剂,特别是正丁醇对化学发光强度有增强作用。醇溶剂的增强作用主要是由于醇在水溶剂中形成了类似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溶剂笼,这种溶剂笼能保护化学发光中间体和自由基不会受到水的猝灭作用。体系的最大发光波长在490nm左右,这说明了1O2的存在。2、NaHSO3-H2O2反应产生超微弱的化学发光,发光体是SO*2。加入OH-PAHs之后,SO2-将能量转移给OH-PAHs,从而增强化学发光。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建立了检测OH-PAHs的分析方法。并且将这个方法成功的应用于检测大气颗粒物中的1-羟基芘。该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是0.5-50pmol (R2=0.9983),检测限是100fmol。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检测日本金泽市大气颗粒物中的1-OHP的浓度。2010年8月金泽市大气颗粒物中1-OHP的平均浓度大约为2.0pg/m3。3、7,10-BaPQ自身没有荧光,但是,当加入到NaHSO3-H2O2化学发光体系中,化学发光得到明显的增强。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研究发现NaHSO3-H2O2大约0.1秒就达到最大发光值,2秒左右就降至基线。7,10-BaPQ的存在并没有改变NaHSO3-H2O2化学发光速率。通过自由基抑制剂的抑制作用、ESR谱图、HPLC等手段,可以推测出.OH,.O2-和.SO3-自由基的存在。.O-2能氧化7,10-BaPQ生成激发态的半醌,从而产生化学发光现象。NaHSO3-7,10-BaPQ-H2O2化学发光体系的大发光波长在440nm左右,可能是激发态的半醌的发光。另外,ESR图也检测到了半醌自由基的存在。根据这个原理,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得检测大气颗粒物中7,10-BaPQ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是50fmol-20pmol (R2=0.9995),检测限是30fmol。2010年12月日本金泽市和轮岛市大气颗粒物中的7,10-BaPQ的平均浓度大约为2.0和1.6pg/m3.
董蓬[4](2012)在《普卢利沙星荧光新体系的研究与分析应用》文中认为喹诺酮类药物(4-quinolones),又称吡啶酮酸类,属于化学合成抗菌药。由于该类药物结构中均具有喹诺酮的母核结构,因此而命名。自1962年合成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NalidixicAcid)来,该类药物品种数迅速增加。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的DNA螺旋酶和(或)拓扑异构酶Ⅳ,影响细菌的DNA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阻碍DNA的正常复制、转运与重组,从而产生快速杀菌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高、耐药菌株少、能迅速分布到各组织、半衰期长等优点,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可与稀土离子形成配合物,吸收紫外光后,通过分子内能量转移,发出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稀土离子荧光光谱为锐线光谱,选择性高,当与适当的有机配体结合后,其发光强度大大增强。近年来对于这些配合物的荧光特性及其分析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多。目前这些配合物体系被应用于稀土元素和配体的分析测定,或作为荧光探针用于药学、临床化学、环境科学等的研究。本文研究了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普卢利沙星与稀土离子Eu3+形成的配合物的荧光特性,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等方法提高优化体系的荧光发光特性,利用建立的体系成功测定了普卢利沙星制剂及生物样本中活性代谢产物的含量,并研究探讨体系的反应机理。第一章综述了稀土有机配合物荧光法的发光机理,稀土离子荧光探针方法的研究进展的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第二章对普卢利沙星-铕荧光体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对体系的荧光强度有很强的增敏作用(灵敏度提高27倍)建立了普卢利沙星(PUFX)-铕(Eu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荧光体系。体系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4nm和616nm。在最佳条件下,在2.5×10-7-2.0×10-6mo1·L-1浓度范围内,普卢利沙星浓度与体系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1。检出限为5.00×10-10mol·L-1。该方法用于普卢利沙星片中普卢利沙星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本章还从荧光光谱等方面研究了体系的发光机理。第三章对普卢利沙星活性代谢物尤利沙星-铕荧光体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对体系的荧光强度有更强的增敏作用(灵敏度提高37倍),建立了尤利沙星(UFX)-铕(Eu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荧光体系。体系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6nm和616min。在最佳条件下,在5.0×10-8-2.0×10-6mo1·L-1浓度范围内,尤利沙星浓度与体系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0。检出限为2.0×10-10mo1·L-1。将该方法用于人工尿样、血清中尤利沙星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并且从荧光光谱、紫外光谱、表面张力等多个方面,对UFX-Eu3+-SDBS体系的发光机理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第四章建立了普卢利沙星(PUFX)-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直接荧光法测定体系。体系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5min和420nm。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在1.0×10-10-1.0×10-8mo1·L-1浓度范围内,普卢利沙星浓度与体系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74。检出限为5.0×10-12mo1·L-1。该方法用于片剂中普卢利沙星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本论文的主要特点:(1)建立了SDBS增敏的普卢利沙星及其活性代谢物与稀土元素铕的荧光新体系,并用于药物制剂及生物样本中药物的含量测定。(2)建立了普卢利沙星(PUFX)-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直接荧光法测定新体系,用于测定制剂含量。(3)运用多种手段对荧光体系的发光机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上述研究工作对于稀土元素分析,生物和药物分析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稀土-氟喹诺酮类配合物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和理论基础。
邓凤玉[5](2012)在《自组装环技术应用于抗菌药检测及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抗菌药物分析检测的重要意义和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的特点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建立了甲苯磺酸妥舒沙星(TSFX)、左氧氟沙星(LVFX)和洛美沙星(LMX)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鸡血清、鸡肉、肝脏、粪便;兔子血清、兔肉、肝脏和肾脏;药片、胶囊、注射液中药物含量的检测。此外,本文还应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甲苯磺酸妥舒沙星TSFX.酒石酸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ATL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呋喃西林(NF)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在pH10.50的NH3-NH4C1缓冲溶液和PVA-124存在下,Mn2+和CTMAB作为敏化剂,甲苯磺酸妥舒沙星(TSFX)在疏水性玻璃表面上形成自组装环。当点样体积为0.2μtL时,线性范围为4.05×10-14~4.28×10-13mol-ring-1(2.02x10-7~2.14×10-6mol·L-1),检出限为4.05×10-15mol·ring-1(2.02×10-8mol·L-1)。实测了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片剂中TSFX的含量和兔子灌喂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片剂后不同时间血清中TSFX的浓度,平均回收率在90.0~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s)小于3.3%。在pH9.30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Mn2+和CTMAB作为敏化剂,PVA-124作为辅助成环剂,建立了检测左氧氟沙星(LVFX)的方法,并实测了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片剂,鸡血清、鸡肉、鸡肝和鸡粪便中LVFX的浓度。当点样体积为0.2μL时,线性范围为5.66×10-14~1.00×10-13mol-ring-1,检出限为5.66x10-15mol-ring-1。该方法应用于鸡血清、鸡肉、鸡肝、鸡粪便和药物制剂(药片、胶囊)中LVFX的测定时回收率为90.0~105.0%,RSDs在0.8~4.0%。在pH9.60的NH3-NH4Cl缓冲溶液和PVA-124存在下,A13+和CTMAB作为敏化剂,洛美沙星(LMX)在二氯二甲基硅烷处理的疏水性固载表面上形成自组装环,据此建立了检测LMX的方法。当点样体积为0.2μL时,线性范围为9.87x10-14~1.47x10-12mol-ring-1检出限为9.87×10-15mol-ring-1(4.93×10-8mol·L-1)。实测了盐酸洛美沙星胶囊、片剂、注射液,兔血液、兔肉、肝脏、肾脏中LMX的浓度,加标回收率为90.6~106.3%,RSDs小于4.2%。模拟生理条件下,应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TSFX与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TSFX与BSA的作用属于静态猝灭过程,结合常数Kα为2.58×104L·mol-1(298K),结合位点数n≈1,作用力类型主要为静电作用力。根据Foster能量转移理论求得TSFX与BSA第212位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r=3.42nm。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数据显示TSFX能够改变BSA的构象,色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疏水性降低。采用FT-IR对BSA与TSFX作用前后BSA二级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在298K当TSFX:BSA从0∶1变化到10∶1时,α-螺旋从48.5%降低到38.6%,β-折叠从23.3%降低到18.3%,而β-转角从15.3%增加到24.1%,无规卷曲从12.9%增加到19.0%,TSFX与BSA的作用使得BSA的二级结构变得松散。应用荧光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ATLL与BSA相互作用及Zn2+、Cu2+对ATLL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表明有无Zn2+、Cu2+存在时ATLL与BSA的作用都是静态猝灭机制。Zn2+使结合作用的有效猝灭常数降低,ATLL的药效增加,而Cu2+增大了有效猝灭常数,使ATLL在血液中的储备时间延长。热力学参数表明氢键和疏水作用力在反应中起主要作用,Zn2+、Cu2+对作用力类型没有影响。根据Foster能量转移理论求出了BSA第212位色氨酸残基与ATLL司的平均距离。应用同步荧光和三维荧光对ATLL对BSA构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表明ATLL改变了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微环境的极性。红外光谱结果显示ATLL引起了BSA二级结构由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向β-转角和无规卷曲转变,BSA分子结构的松散程度增加。紫外光谱表明Zn2+对ATLL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可能是通过Zn2+与ATLL竞争结BSA,而Cu2+可能是形成Cu2+-ATLL复合物,通过离子架桥作用影响BSA与ATLL的作用。应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了NF与H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NF对HSA荧光猝灭是一个静态猝灭过程,氢键和范德华力在维持复合物稳定中起主要作用。根据Fo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出了能量给体(Trp-214)和能量受体(NF)之间的距离r,表明在NF与HSA的相互作用中存在非辐射能量转移。取代实验表明NF在HSA上有一个结合位点位于site I。分子模拟进一步确定了NF在HSA上的具体结合信息,如NF主要是通过NF的N11与Lue283;NF的N14与Lue283、Ser287;NF的O7与Ser287的氢键起作用等。三维荧光光谱显示NF与HSA作用后HSA构象发生改变,色氨酸残基微环境的极性降低。红外光谱结果表明NF与HSA的作用引起HSA二级结构由α-螺旋和β-折叠向β-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构的转变,α-螺旋从54.2%降低到45.8%,β-折叠从18.5%降低到15.7%,β-转角从21.7%增加到23.8%,无规卷曲结构从5.6%增加到14.7%。
姚武[6](2010)在《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氟喹诺酮药物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氟喹诺酮药物具有高效抗菌效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在临床使用上应当严格规范,严禁滥用,所以有关样品中氟喹诺酮药物的含量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利用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方法分析检测氟喹诺酮药物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姜正海[7](2010)在《贵金属纳米微粒在荧光探针和化学发光中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迅速成为当前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纳米电子学、纳米化学、生物技术、环境检测、医药等诸多领域有极好的应用潜力,已经得到初步的应用。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贵金属(金、银)纳米微粒在构建荧光探针及增强化学发光领域的应用。利用纳米金微粒良好的生物亲和性和光猝灭性能,以及适体与目标物结合的特异性提高了荧光探针的灵敏度及选择性;利用纳米银微粒良好的催化活性以及铽离子的荧光性能,增强了铈(IV)-亚硫酸钠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强度,提高了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灵敏度;首次将纳米银团簇材料作为能量接受体和发光体应用于化学发光体系信号的增强。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用纳米金微粒作为传感平台及荧光猝灭剂,制备了检测钾离子的荧光探针。用罗丹明B作为荧光信号指示剂,引入适体作为控制荧光信号的开关,提高了对目标物的选择性,成功制备了能够选择性检测钾离子的荧光探针,该探针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检出限达到3.8 nmol·L-1,并将其应用于人体唾液中钾离子的检测。2.优化了纳米银微粒和铽(III)敏化铈(IV)-亚硫酸钠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诺氟沙星的各项参数,通过紫外、荧光等光谱实验对纳米银微粒增强体系化学发光强度的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最佳条件下,体系的信号强度得到了很大的增强,提高了灵敏度,检出限达到2.0 nmol·L-1,并将此方法成功用于眼药水中诺氟沙星的检测。3.用聚甲基丙烯酸作为模板,在不使用还原剂的条件下,采用光致还原法合成荧光纳米银团簇,对纳米银团簇的荧光性能进行了探讨,并首次应用纳米银团簇增强化学发光体系的信号强度。发现纳米银团簇可以作为性能优良的能量接受体和发光体用于化学发光领域,对于化学发光方法的改进、纳米材料应用范围的拓展以及新型纳米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基础。
唐志华,熊海涛,王铎,吴迎春[8](2009)在《铈(Ⅳ)-抗坏血酸-奎宁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一种Ce(Ⅳ)-抗坏血酸-奎宁化学发光体系快速测定奎宁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方法:在硫酸介质中,抗坏血酸可以显着增敏Ce(SO4)2-奎宁产生的化学发光,从而试验以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奎宁注射液。结果: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该法测定奎宁的线性范围为1.0×10-6~1.0×10-4g·mL-1,检出限为3.7×10-7g·mL-1,其RSD为1.6%(c=5.0×10-6g·mL-1,n=11)。结论:方法的选择性较高,线性范围较宽,并成功应用于奎宁针剂含量的测定,扩大了具有荧光特性药物的分析范围。
鲍军方[9](2009)在《纳米微粒在化学发光和传感器中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纳米材料有“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之美誉,被认为是跨世纪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纳米颗粒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活性高、吸附能力强、催化效率高等特性,为化学发光和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本论文首先综述了纳米微粒的特性、制备方法及在传感器和化学发光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选择纳米金和纳米银为模型金属纳米粒子。一方面,研究纳米微粒在化学发光中的应用,探讨其参与液相化学发光的行为规律和机理等,为寻找新的化学发光体系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研究纳米微粒在传感器中的应用,将适体技术和纳米科技相结合,利用纳米微粒作为探针在分子识别领域对物质进行检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发现纳米金能够增强铈(IV)-亚硫酸钠-诺氟沙星化学发光体系。通过对化学发光谱图、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透射电镜图进行研究,提出化学发光体系可能的发光机理为:纳米金能促进自由基的形成,并且加速纳米金表面的电子转移速度。测定的诺氟沙星线性范围为7.9×10-7 1.9×10-5 mol·L-1,检出限为8.2×10-8 mol·L-1。此方法被成功应用于尿液检测。2.基于铽(III)能敏化铈(IV)和亚硫酸钠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诺氟沙星,注入纳米银后,体系的发光信号增强,据此建立了一种检测诺氟沙星的新方法。在最优条件下,测定了诺氟沙星线性范围为2.0×10-7 4.0×10-5 mol·L-1,检测限为3.0×10-8 mol·L-1。对化学发光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3.利用Hg2+的核酸适体修饰纳米金形成探针,建立了一种定量检测Hg2+离子的方法。Hg2+适体吸附在纳米金表面,使纳米金的稳定性增强,抑制氯化钠对纳米金的团聚作用。溶液中有Hg2+离子存在时,由于适体与纳米金的吸附作用小于适体与Hg2+离子的亲和作用,纳米金失去适体保护在氯化钠作用下发生团聚。溶液颜色由红变蓝,紫外可见光谱最大吸收峰由520 nm红移至620 nm。在最优条件下,吸光度的比值(A620/A520)与Hg2+离子浓度在5.0×10-9 7.2×10-7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3.3×10-10 mol·L-1。研究了K+、Ca2+等常见离子的干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4.提出了一种采用纳米银为探针检测Hg2+离子的新方法。利用适体保护纳米银,抑制碘化钾对纳米银的团聚现象;若Hg2+离子存在,适体与Hg2+离子结合,纳米银失去保护发生团聚,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峰的比值A584/A398对Hg2+离子进行检测。Hg2+离子线性浓度范围为4.00×10-9 2.09×10-6 mol·L-1,其检出限为5.84×10-10 mol·L-1。该方法对Hg2+离子有特异性,测定了实际水样中的Hg2+离子,为环境监测和生物样品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李冬冬[10](2008)在《Eu(Ⅲ)敏化化学发光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发光是指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或反应产物吸收了反应释放的化学能后跃迁至激发态,当其返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辐射。根据化学发光反应在某一时刻的发光强度或发光总量来确定反应中相应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叫化学发光分析法。由于化学发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仪器设备简单便宜以及易于实现自动化和连续分析等特点,吸引着众多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已被成功地应用于生物技术、药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和环境检测等领域中许多重要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分析。化学发光反应可分为直接化学发光和间接化学发光(或称为敏化化学发光或能量转移化学发光)。间接化学发光在拓宽化学发光分析的应用范围,提高分析方法的检测灵敏度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镧系离子具有高的荧光量子效率(在水中大于5%),大的Stokes位移(约为230~300nm),长的荧光寿命(约1ms)以及窄的发射光谱带宽(半宽度约1~10nm)等荧光特性。以镧系离子Eu(Ⅲ)和Tb(Ⅲ)为化学发光反应的敏化剂,已建立了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高灵敏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本论文由综述和研究报告两部分组成。在综述部分,对镧系离子及其配合物的荧光特性进行了简单介绍,对镧系离子Eu(Ⅲ)和Tb(Ⅲ)在荧光和化学发光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在研究报告部分,发现了Eu(Ⅲ)分别与阿替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和布洛芬所形成的配合物对KMnO4-Na2SO3体系强的增敏作用以及Eu(Ⅲ)与萘普生的配合物对KIO4-H2O2体系强的增敏作用,优化了实验条件,建立了测定阿替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布洛芬和萘普生的化学发光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同时,简单探讨了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具体内容如下:一、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和尿样中的阿替洛尔发现了阿替洛尔-Eu(Ⅲ)配合物对KMnO4-Na2SO3这一弱化学发光反应强的增敏作用,考察了影响化学发光反应的各种因素,建立了测定阿替洛尔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10-9~1.0×10-5g/mL阿替洛尔,检出限为3×10-9g/mL阿替洛尔。对浓度为1.0×10-7g/mL阿替洛尔溶液连续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该方法用于血浆和尿样中阿替洛尔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同时,提出了化学发光反应的可能机理。二、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和尿样中的酒石酸美托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与Eu(Ⅲ)形成的配合物对KMnO4-Na2SO3化学发光反应具有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选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酒石酸美托洛尔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在5.0×10-7~1.0×10-5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10-7g/mL酒石酸美托洛尔,相对标准偏差为1.4%(1.0×10-6g/mL酒石酸美托洛尔,n=11)。该方法已用于血浆和尿样中酒石酸美托洛尔的含量测定。三、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片剂和血浆中的布洛芬布洛芬对KMnO4-Na2SO3化学发光反应的信号具有增敏作用,Eu(Ⅲ)的存在可使其增敏作用极大地增强。基于此,建立了测定布洛芬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布洛芬的浓度在5.0×10-8~5.0×10-6g/mL范围内与相对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范围。对浓度为1.0×10-7g/mL布洛芬溶液连续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该方法测定布洛芬的检出限为1×10-8g/mL。该方法已用于片剂和血浆中布洛芬的含量测定。对化学发光反应机理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四、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片剂和尿样中的萘普生萘普生对KIO4-H2O2化学发光反应的信号具有弱的增敏作用。当Eu(Ⅲ)同时存在于反应体系中时,萘普生的增敏作用被极大地增强。基于这一发现,采用流动注射技术,优化了实验条件,建立了测定萘普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测定萘普生的线性范围为5.0×10-8~5.0×10-6g/mL,检出限为1×10-8g/mL。对浓度为1.0×10-7g/mL萘普生溶液连续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该方法用于尿样和片剂中萘普生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同时,初步探讨了化学发光反应机理。
二、铽-妥舒沙星的敏化化学发光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铽-妥舒沙星的敏化化学发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锰酸钾氧化两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产物及抗菌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理化性质 |
1.1.2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来源及污染现状 |
1.1.3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潜在危害 |
1.2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处理研究现状 |
1.2.1 主要处理技术的研究 |
1.2.2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氧化降解动力学研究 |
1.2.3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氧化产物及路径的研究 |
1.2.4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氧化产物抗菌活性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3.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药剂与实验仪器 |
2.1.1 实验药剂 |
2.1.2 实验用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主要试剂的制备 |
2.2.2 玻璃容器的洗涤方法 |
2.2.3 氧化实验 |
2.2.4 液相实验 |
2.2.5 目标物氧化产物的识别 |
2.2.6 目标物氧化产物的分离、浓缩 |
2.2.7 目标物氧化产物的抗菌活性分析 |
2.2.8 实验流程 |
第3章 高锰酸钾氧化试验动力学分析 |
3.1 高锰酸钾氧化沙拉沙星试验动力学分析 |
3.1.1 高锰酸钾氧化沙拉沙星动力学实验 |
3.1.2 温度对沙拉沙星浓度变化和速率常数的影响 |
3.1.3 pH对沙拉沙星浓度变化和速率常数的影响 |
3.2 高锰酸钾氧化双氟沙星试验动力学分析 |
3.2.1 高锰酸钾氧化双氟沙星动力学实验 |
3.2.2 温度对双氟沙星浓度变化和速率常数的影响 |
3.2.3 pH对双氟沙星浓度变化和速率常数的影响 |
3.3 酸碱平衡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影响的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锰酸钾氧化产物识别及氧化路径分析 |
4.1 高锰酸钾氧化沙拉沙星氧化产物识别及路径分析 |
4.1.1 高锰酸钾氧化沙拉沙星氧化产物识别 |
4.1.2 高锰酸钾氧化沙拉沙星氧化路径分析 |
4.2 高锰酸钾氧化双氟沙星氧化产物识别及路径分析 |
4.2.1 高锰酸钾氧化双氟沙星氧化产物识别 |
4.2.2 高锰酸钾氧化双氟沙星氧化路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氧化后的抗菌活性实验分析 |
5.1 高锰酸钾氧化前后抗菌活性实验 |
5.2 沙拉沙星氧化产物抗菌活性实验 |
5.3 双氟沙星氧化产物抗菌活性实验 |
5.4 氧化产物结构与抗菌活性相关性 |
5.5 高锰酸钾处理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行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铽-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稀土敏化荧光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荧光光谱 |
3.2 酸度及pH的选择 |
3.3 温度及时间的影响 |
3.4 Tb3+用量的选择 |
3.5 TFLX用量的选择 |
3.6 试剂加入顺序 |
3.7 干扰实验 |
3.8 校准曲线及方法检出限 |
3.9 样品的测定 |
4 结论 |
(3)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及其在含氧多环芳烃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亚硫酸盐化学发光研究及多环芳烃分析进展 |
1.1 亚硫酸盐化学发光体系反应机理的研究 |
1.2 亚硫酸盐化学发光体系在分析检测中应用 |
1.2.1 高锰酸钾-亚硫酸钠化学发光体系的应用 |
1.2.2 铈-亚硫酸钠化学发光体系的应用 |
1.2.3 其他亚硫酸钠化学发光体系的应用 |
1.3 多环芳烃的性质 |
1.4 多环芳烃的来源 |
1.4.1 天然来源 |
1.4.2 人为来源 |
1.5 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存在,迁移,与变化动态 |
1.5.1 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 |
1.5.2 多环芳烃的降解 |
1.6 多环芳烃的毒性 |
1.7 多环芳烃的检测方法 |
1.8 化学发光在多环芳烃检测中的应用 |
1.9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化学发光机理的研究及醇溶剂的增强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亚硫酸氢根-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反应的动力学曲线 |
2.3.2 检测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反应中间体和产物 |
2.3.3 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反应的机理研究 |
2.3.4 醇溶剂对 NaHSO_3-H_2O_2化学发光体系的曾敏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亚硫酸钠-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羟基多环芳烃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材料 |
3.2.2 大气颗粒物的采集和前处理 |
3.2.3 高效液相色谱 |
3.3 结果讨论 |
3.3.1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 |
3.3.2 优化 NaHSO_3-H_2O_2体系的条件 |
3.3.3 HPLC-NaHSO_3-H_2O_2体系条件优化 |
3.3.4 优化萃取条件 |
3.3.5 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 |
3.3.6 方法的分析特性 |
3.3.7 HPLC-NaHSO_3-H_2O_2体系检测大气颗粒物中的 1-OHP |
3.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检测大气颗粒物中的苯并[a]芘-7,10-醌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和发光光谱 |
4.2.3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
4.2.4 LC-MS/MS |
4.2.5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 |
4.3.2 确认反应自由基,产物,和发光体 |
4.3.3 化学发光反应机理 |
4.3.4 方法的分析特性 |
4.3.5 检测大气颗粒物中的 7,10-BaPQ |
4.3.6 HPLC-NaHSO_3-H_2O_2和 HPLC-UV, LC-MS/MS 比较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发表及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4)普卢利沙星荧光新体系的研究与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有机配合物与稀土离子荧光探针方法研究进展 |
1.1.1 引言 |
1.1.2 稀土原子、稀土离子电子结构与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1.1.3 稀土配合物的分析应用 |
1.1.4 稀土离子荧光探针法的研究进展 |
1.2 喹诺酮类药物分析方法进展 |
1.2.1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
1.2.2 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与作用机制 |
1.2.3 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普卢利沙星-铕-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荧光体系的荧光增强效应及其分析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
2.3.2 pH和缓冲溶液的影响 |
2.3.3 Eu~(3+)浓度的影响 |
2.3.4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2.3.5 试剂的加入顺序与体系时间稳定性 |
2.3.6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2.3.7 样品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普卢利沙星代谢物-铕-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荧光体系的研究与生物样本测定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发光机理 |
3.2.2 pH和缓冲溶液的影响 |
3.2.3 Eu~(3+)浓度的影响 |
3.2.4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3.2.5 试剂加入顺序与体系的时间稳定性 |
3.2.6 干扰物质的影响 |
3.2.7 分析应用 |
3.3 结论 |
第四章 SDS胶束增敏普卢利沙星荧光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荧光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激发和发射光谱 |
4.3.2 pH和缓冲溶液的影响 |
4.3.3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4.3.4 试剂加入顺序与体系的时间稳定性 |
4.3.5 分析应用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自组装环技术应用于抗菌药检测及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抗菌药物分析检测概述 |
1.2 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
1.3 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概述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抗菌药物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体系的特点及其应用研究 |
第一节 Mn~(2+)-CTMAB敏化甲苯磺酸妥舒沙星荧光体系 |
2.1.1 实验部分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3 小结 |
第二节 Mn~(2+)-CTMAB敏化左氧氟沙星荧光体系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3 小结 |
第三节 Al~(3+)-CTMAB增敏洛美沙星荧光体系 |
2.3.1 实验部分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3 小结 |
第三章 抗菌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
第一节 光谱法研究甲苯磺酸妥舒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
3.1.1 实验部分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3 小结 |
第二节 光谱法研究有无Zn~(2+)、Cu~(2+)存在时酒石酸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小结 |
第三节 光谱法和分子模拟研究呋喃西林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3 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6)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氟喹诺酮药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氟喹诺酮药物 |
2.1 氟喹诺酮药物敏化化学发光 |
2.2 稀土离子敏化化学发光 |
3 电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氟喹诺酮药物 |
3.1 氟喹诺酮直接电化学发光 |
3.2 氟喹诺酮增敏鲁米诺电化学发光 |
3.3 氟喹诺酮增敏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 |
3.4 能量转移电化学发光 |
4 展望 |
(7)贵金属纳米微粒在荧光探针和化学发光中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纳米科学与技术 |
1.1 纳米材料 |
1.2 纳米材料研究的意义 |
1.3 纳米材料的性能 |
1.3.1 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能 |
1.3.2 纳米材料的理化特性 |
1.4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1 纳米金的制备 |
1.4.2 纳米银的制备 |
1.5 纳米金及纳米银材料的用途 |
1.5.1 纳米金的用途 |
1.5.2 纳米银的用途 |
2 纳米材料在荧光探针中的研究及应用 |
2.1 荧光产生的原理 |
2.2 荧光探针的定义、特点及类型 |
2.3 纳米材料参与的荧光探针 |
2.4 适体技术在荧光探针中应用 |
2.4.1 适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
2.4.2 适体技术的优势 |
3 纳米材料在化学发光中的应用及研究 |
3.1 化学发光的原理 |
3.2 化学发光的分类 |
3.3 纳米材料参与的化学发光 |
4 课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适体修饰纳米金荧光探针检测钾离子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纳米金的合成 |
2.2.2 荧光法检测K+离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机理探讨 |
3.2 纳米金和适体DNA 浓度的优化 |
3.3 钾离子的定量分析 |
3.4 适体修饰纳米金探针的选择性 |
3.5 唾液中钾离子的检测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纳米银粒子敏化 Ce(IV)-Na_2SO_3化学发光体系机理探讨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溶液配制及材料制备 |
2.2.1 标准储备液和工作液的制备 |
2.2.2 纳米银粒子的制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化学发光实验 |
2.3.2 荧光光谱实验 |
2.3.3 紫外吸收光谱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纳米银对 Ce(IV)-Na_2SO_3 化学发光体系的增强作用 |
3.2 机理探讨 |
3.3 定量检测及检出限 |
3.4 眼药水中诺氟沙星的检测 |
3.5 干扰实验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纳米银团簇的光学性质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材料的制备 |
2.2.1 聚甲基丙烯酸的制备 |
2.2.2 纳米银团簇的合成 |
2.3 纳米银团簇的荧光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纳米银团簇的荧光性能 |
3.1.1 聚甲基丙烯酸浓度的影响 |
3.1.2 照射时间的影响 |
3.1.3 pH 值对银纳米荧光强度的影响 |
3.1.4 最大发射光波长的迁移现象 |
3.2 纳米银团簇在化学发光中的应用 |
3.2.1 酸度的影响 |
3.2.2 陈化时间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目录 |
(8)铈(Ⅳ)-抗坏血酸-奎宁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条件选择 |
2.1.1 抗坏血酸的影响 |
2.1.2 介质的影响及浓度 |
2.1.3 Ce (IV) 浓度的影响 |
2.2 方法线性范围、检出限及精密度 |
2.3 干扰试验结果 |
2.4 样品分析 |
3 结论 |
(9)纳米微粒在化学发光和传感器中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金属纳米材料的研究 |
1.1 金属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 |
1.2 纳米微粒的合成 |
1.2.1 纳米金的合成 |
1.2.2 纳米银的合成 |
1.3 金属纳米颗粒的研究现状和应用 |
2 纳米微粒在化学发光中的研究及应用 |
2.1 化学发光原理及化学发光体系 |
2.1.1 化学发光原理 |
2.1.2 化学发光体系 |
2.2 纳米材料参与的化学发光 |
2.2.1 纳米微粒作为化学发光反应的微尺度平台 |
2.2.2 纳米微粒催化液相化学发光 |
2.2.3 纳米微粒作为能量接受体诱导液相化学发光 |
2.2.4 纳米金作为高效还原剂参与液相化学发光 |
3 纳米微粒在传感器中的研究 |
3.1 适体传感器研究新进展 |
3.1.1 适体技术在生物传感器中应用的优势 |
3.1.2 适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3.2 纳米微粒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3.2.1 声波传感器 |
3.2.2 磁学传感器 |
3.2.3 电化学传感器 |
3.2.4 光学传感器 |
3.2.5 纳米金和银在传感器中的研究 |
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纳米金催化 Na_2SO_3-Ce(IV)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诺氟沙星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溶液配制 |
1.2.1 标准储备液和工作溶液的制备 |
1.2.2 纳米金的合成 |
1.3 实验方法 |
1.3.1 化学发光实验 |
1.3.2 荧光光谱实验 |
1.3.3 紫外吸收光谱实验 |
1.3.4 透射电镜实验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条件优化 |
2.1.1 纳米金对Ce(IV)-Na_2SO_3-NFLX 化学发光的增强作用 |
2.1.2 纳米金的最适浓度和选择 |
2.1.3 Ce(IV)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
2.1.4 Na_2SO_3 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
2.2 诺氟沙星的化学发光实验 |
2.3 诺氟沙星修饰纳米金的电镜实验 |
2.4 化学发光可能的机理 |
2.4.1 SO_2*反应机理 |
2.4.2 诺氟沙星的反应机理 |
2.5 诺氟沙星的工作曲线、检出限、精密度 |
2.6 尿液中诺氟沙星的测定 |
3 小结 |
第三章 纳米银催化Na_2SO_3-Ce(IV)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诺氟沙星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溶液配制 |
1.2.1 标准储备液和工作溶液的制备 |
1.2.2 纳米银的合成 |
1.3 实验方法 |
1.3.1 化学发光实验 |
1.3.2 荧光光谱实验 |
1.3.3 紫外吸收光谱实验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条件优化 |
2.1.1 化学发光流动注射分析仪的最适条件 |
2.1.2 Ce(IV)的最适浓度选择 |
2.1.3 体系酸度的选择 |
2.1.4 Na_2SO_3 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
2.1.5 Tb~(3+)浓度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
2.1.6 纳米银浓度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
2.2 诺氟沙星的化学发光实验 |
2.3 体系的紫外光谱图 |
2.4 体系的荧光光谱图 |
2.5 化学发光可能的机理 |
2.6 诺氟沙星的工作曲线、检出限、精密度 |
3 小结 |
第四章 纳米金探针检测Hg~(2+)离子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纳米金的制备 |
1.2.2 比色法检测 Hg~(2+)离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机理探讨 |
2.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2.1 氯化钠浓度的选择 |
2.2.2 适体浓度的选择 |
2.2.3 pH 值选择 |
2.3 Hg~(2+)离子的检测 |
2.3.1 反应时间的选择 |
2.3.2 标准曲线 |
2.4 离子干扰 |
3 小结 |
第五章 纳米银探针检测Hg~(2+)离子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纳米银制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机理探讨 |
2.2 实验条件的选择 |
2.2.1 KI 浓度的选择 |
2.2.2 适体浓度的选择 |
2.2.3 pH 值的选择 |
2.3 Hg~(2+)离子的检测 |
2.4 离子干扰 |
2.5 应用 |
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目录 |
(10)Eu(Ⅲ)敏化化学发光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引言 |
1.2 镧系及其配合物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 |
1.3 镧系及其配合物在化学发光分析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报告 |
2.1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和尿样中的阿替洛尔 |
2.1.1 引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3 结果和讨论 |
2.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和尿样中的酒石酸美托洛尔 |
2.2.1 引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3 结果和讨论 |
2.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片剂和血浆中的布洛芬 |
2.3.1 引言 |
2.3.2 实验部分 |
2.3.3 结果与讨论 |
2.4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片剂和尿样中的萘普生 |
2.4.1 引言 |
2.4.2 实验部分 |
2.4.3 结果和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铽-妥舒沙星的敏化化学发光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锰酸钾氧化两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产物及抗菌活性的研究[D]. 周琪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2]铽-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稀土敏化荧光与应用[J]. 崔华莉,孙雪花,李慧,刘芳玲. 光谱实验室, 2013(04)
- [3]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及其在含氧多环芳烃检测中的应用[D]. 李瑞波. 北京化工大学, 2012(10)
- [4]普卢利沙星荧光新体系的研究与分析应用[D]. 董蓬. 山东大学, 2012(02)
- [5]自组装环技术应用于抗菌药检测及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 邓凤玉.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1)
- [6]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氟喹诺酮药物的研究进展[J]. 姚武. 黄山学院学报, 2010(03)
- [7]贵金属纳米微粒在荧光探针和化学发光中的研究及应用[D]. 姜正海. 青岛科技大学, 2010(04)
- [8]铈(Ⅳ)-抗坏血酸-奎宁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和应用[J]. 唐志华,熊海涛,王铎,吴迎春. 药物分析杂志, 2009(10)
- [9]纳米微粒在化学发光和传感器中的研究及应用[D]. 鲍军方. 青岛科技大学, 2009(S2)
- [10]Eu(Ⅲ)敏化化学发光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 李冬冬.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