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剧社的现状与发展

论戏剧社的现状与发展

一、浅谈戏剧社团的时弊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熊薇[1](2021)在《民国时期妇女画报的媒介叙事研究 ——以《解放画报》为例》文中认为

牛党杰[2](2021)在《主观的批判和客观的承袭 ——五四散文中的“文以载道”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邱远望[3](2020)在《高校校园戏剧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中的功能与实践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自信理论是当下高校校园戏剧立足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在不同场合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既阐述了文化自信的新内涵,又提出了增强文化自信的新要求,并由此形成了"文化自信"理论,突显了文化自信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学生是国家将来的栋梁之材,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文化自信必须自他们骨子里成长起来,才能实现全民族的文化自信。通过对高校校园戏剧的研究,不难发现高校校园戏剧自产生以来,所承载的功能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形成的重要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校园戏剧应该构建起新的实践模式,成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部分。

林琳[4](2020)在《中国独幕话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独幕话剧为研究对象,通过观照其短小精悍的戏剧结构、灵活多变的创作方式,并对其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数次创作高峰进行整体把握和具体分析,试图归纳总结其形成创作高潮的原因以及在特定时代与政治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在结构上,本文根据中国独幕话剧半个世纪以来在剧本创作、剧作家群体、观演方式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发展轨迹进行系统的梳理,纵轴上以“五四”时期、抗战时期和建国后“十七年”这三次独幕剧的创作高潮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为考察对象,避免将独幕剧依附于中国话剧史的年代划分做单纯的“史”的阐述,而是遵循其独有的创作规律,佐证其探索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神气质。具体如下:“五四”时期的独幕剧扮演着“引领”和“开创”的角色。胡适的《终身大事》是中国戏剧向现代转型的标志之一。从创作角度来说,独幕剧人物关系简单、情节单一,创作门槛相对较低、易于把握,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窥探现代话剧创作门径的现实选择。因此,独幕剧成为五四知识分子涉足现代戏剧创作首选的文体。我国话剧运动的先驱田汉、丁西林、欧阳予倩、洪深等人都是由独幕剧开启自己的创作生涯的。这个时期诞生了《获虎之夜》、《压迫》、《回家以后》、《好儿子》等经典独幕剧作品。由此,独幕剧发挥其开创引领作用,成为五四戏剧文学的主导形态,并在艺术上日臻成熟,出现喷涌之势。抗战阶段的独幕剧与时代同频共振,并呈现出强烈的“探索”和“实验”精神。这一阶段独幕剧的兴盛有其客观现实的演出适用性原因。就地取材、集体编写和移动演出是抗战独幕剧特有的创演方式。抗战演剧队时时巡回于农村、战地、街头进行宣传教育,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演出形式,如活报剧、街头剧、茶馆剧等等。抗战初期,演出次数最多的街头独幕剧莫过于“好一计鞭子”,即《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它们随着演剧队进入街头巷尾,在广场上、田野里甚至牲口棚边上演,演员和观众融为一体,创造出新型的观演关系,开拓了中国话剧前所未有的全新演剧形式。建国后“十七年”掀起了又一个独幕剧创演的高潮,这个时期属于独幕剧的关键词是“创新”和“突破”。由于应时的需要、生活积淀的有限以及文艺领导部门的支持,一大批年轻的业余作家加入到独幕剧创作的队伍中,改变了创作主体以职业作家为主的状况;建国初期诞生的一批以妇女自由解放为题材的独幕剧和“第四种剧本”中以《新局长到来之前》、《葡萄烂了》为代表的独幕讽刺喜剧则突破了当时戏剧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内容雷同、角色形象只有“英雄人物”和作品公式化、概念化的局限。这种探索与突破为中国戏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经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社会问题剧日渐衰弱而引发的戏剧危机,中国实验戏剧揭开新的历史篇章,这是剧作家们为戏剧探寻出路而大胆创新的结果。但早在1979年谢民创作的独幕剧《我为什么死了》和1980年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合作的独幕剧《屋外有热流》中,打破传统形式的实验就已拉开了帷幕。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最后一批带有实验性质的独幕剧是它在走向衰败之前的最后一次绝唱。综上所述,独幕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了三次创作上的高峰,而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话剧艺术的整体衰弱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在仅在高校的戏剧教学领域继续发挥作用。其短小精悍、轻便灵活的特质和艺术创作理念,以及对政治形态、社会生活的宣传功能似乎也已被小品等其他小型戏剧样式所继承甚至取代。然而,回顾其曾经有过的辉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独幕话剧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始终拥有先锋者的姿态,站立在话剧艺术创新开拓的前端,它以自身特有的探索实验精神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意识在中国话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又引人深思的一笔。在当今剧坛每况愈下的创作景况下,回顾中国独幕话剧曾经的荣耀,呼唤独幕剧创新探索的精神和“重场戏意识”,恐怕对当今中国的戏剧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武张胜男[5](2020)在《《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研究(1931-1937)》文中认为20世纪30年代以后,久经兵荒与灾害之苦的西安城终于获得一丝喘息之机,开始进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西安这一时期在社会各方面都开始涌现出新面貌,发生在此时期的办报热潮就是表现之一。《西北文化日报》作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安最具影响的报纸之一,诞生在此时。报纸与城市相遇,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深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它不仅反映城市的日常生活,更通过对社会公共议题的建构来引领城市文化,是研究西安城市面貌与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料。本文围绕近代与西安产生诸多勾连的报纸副刊,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大量史料,从《西北文化日报》产生的社会情境、报纸的发展脉络、报人的办报实践、副刊对城市生活的书写以及副刊对社会公共议题的建构这几部分内容出发,尝试探寻《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反侵略、求生存与现代化是这一时期西安城市发展的时代主题,亦是西安城市文化和《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的主题。在城市日常生活的书写上,副刊展现了城市中各个阶层的生活百态,人们在享受新式资料、体验摩登生活的同时,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是城市发展的另一面,灾民与人力车夫是报人们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城市的休闲娱乐趋向多元,新旧娱乐的角逐体现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复杂图景。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它还是一个开放的文化空间,报纸副刊编辑以版面为纽带,联系着知识分子与社会公众,成为妇女争取自身权益、探讨城市公共卫生建设以及发表爱国言论的平台。副刊在反应城市面貌的同时,也在推动并引领着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发展。《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从不同的角度建构和展现了西安的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安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呈现了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概览20世纪30年代西安城市文化的鲜活文本。

崔博雅[6](2020)在《刘豁公戏曲活动及其戏学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豁公,一位民国时期弃武从文的知识分子。他博学多长,身份众多,最为人熟知的当属报刊编辑,由他主办的《心声》《戏剧月刊》等都取得不菲成绩。同时,他还创作小说与剧本,评点戏曲与电影,交友广泛,是活跃在上海剧界的重要人物之一。本文借助“全国报刊索引”与“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数据库”两大电子文献数据库,对原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纳,以期对刘豁公在上海时期的戏曲活动有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此,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刘豁公早年从军,退伍后鬻文为生,之后投身报界,撰文之余,他将工作重心转入戏刊编辑,多年的文字工作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另外,刘豁公是上海诸多知名票号的票友,他在戏剧界的交游遍及艺人、票友和剧场经理。剧本创作上,刘豁公的剧本大多散见于民国时期的报纸期刊,主要为早期的天蟾舞台创作,内容多针砭时弊、讽刺世情、重述历史等,情节设置多样,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上,刘豁公笔下的人物语言个性化,舞台说明考虑到伶人演出而非常的细节化。戏刊创办上,刘豁公秉着对戏剧的热情与责任感,集结优秀的作家群体,创办高质量戏剧刊物。就当时而言,不仅为戏曲界提供良好的辅助、矫正作用,还成为民众汲取戏曲知识的源泉与灯塔。刘豁公等人发起的伶选征文活动也在很大范围上扩大了京剧文化在中国民众间的普及。在呼吁戏剧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作为传统戏曲的拥护者,刘氏提出温和地改良,呼吁民众理性分析传统戏剧中的各个成分,反对极端化的墨守成规和全盘否定。为此,他就戏曲的源流、创作、演艺、剧评观等理论发表文章,并揭露当时伶界存在的弊病,以期引起伶人与民众的关注与思考。

池夏冰[7](2020)在《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和国际文化冲突的时代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提出培育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要求,但在实践层面缺失具体路径,教育戏剧的体验特性为语文学科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提供新的思路。目前,有关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是稀缺的。研究者以案例研究为主,收集和分析学生访谈、课堂观察、实物资料等质性资料,并辅之以调查问卷等量化数据,以文化体验为核心探究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功能及其教学模式。本研究构建了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并检验其教学效果。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是研究准备,基于时代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围绕关键概念回顾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案。第二部分(第四、五章)是理论研究,构建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并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第三部分是实践研究(第六章),将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想应用于语文课堂并检验其有效性。第四部分(第七章)是研究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并回答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体验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性格特征、感觉偏好和阅读策略。第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在行为方面,它能唤醒学生的运动感觉,改善学生的朗读表现,让学生深入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在情感方面,它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文化,提高学习参与度,并在移情中深化文化体验;在认知方面,它能优化学生理解、分析、创造这三类认知表现。第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在文本理解方面,教育戏剧能促进学生还原文字的本意,领会作品的深意;在角色代入方面,角色转换能提升文化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双重角色能促使学生连接文化和自我;在教学设计方面,“参与—描述—阐释—反省”教学循环圈以及肢体剧场、朗读剧场、故事剧场、提问角色、教师入戏等教育戏剧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文化体验发展;在教学环境方面,教育戏剧能模拟再现文化事件和人物关系,为学生的想象创设自由而宽容的开放情境,合作的人际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氛围中深化文化体验,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和学生相互尊重包容有助于创设安全的教学环境。依据研究发现,研究者提出四条建议: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本研究顺应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潮流,开展实证研究,探讨了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探索出以教育戏剧为主要教学活动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将西方教育戏剧的前沿理论和教学实践本土化并革新。研究受限于实践条件、教学资源等因素,未来有待通过量化研究、跟踪研究、比较研究等路径,继续提升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品质。

顾文勋[8](2020)在《再谈民众戏剧社的三个史实》文中研究指明鉴于评介民众戏剧社的着述普遍存在一些误说,我对2001年发表的拙稿《关于民众戏剧社的若干说法的辨正》中的部分内容作了修订、充实,再次澄清这个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艺社团的三个史实:它成立于1921年的1月,而不是5月或3月;它的发起人和主持者是汪仲贤,而不是沈雁冰;它只存活了9个多月,新中华戏剧协社并非其"后身"。厘清这些史实,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科学地认识和评价五四戏剧改革以及它孕育的民众戏剧社。

李依伦[9](2019)在《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剧场折射出了城市的气质,反映出城市社会的精神和内涵。剧场与其所依托的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更与时代特征与城市文化辅车相依。本文的研究按照作用与影响——建构与塑造——运行与保障的结构展开。本文的第一、二章阐述了剧场的分类、作用及其对城市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剧场和城市文化的概念入手,从语言文字学、语言人类学的角度对剧场的起源和分类进行探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文化的概念和内涵。首先从功能和形态的角度,将形态万千、风格各异的中外剧场划分为专业剧场、多功能剧场和剧场集群三种类型,阐述了各自的形态特征。通过词源考辨与剧场史的梳理,本文认为,剧场不只是为演出而建立的物理空间,更应是一种文化空间,其关乎戏剧,亦关乎精神与文化,与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城市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典型案例,揭示了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认为剧场改变了中国的传统的“观剧”习俗,凸显了城市的民风习俗与价值观念,引发了市民对时尚潮流的追逐,催生了严谨有序的戏剧管理制度,加快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势头良好,但仍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在城市精神弘扬不足、景观建设千城一面、城市品牌意识较薄弱等。通过对剧场以及以剧场为中心的文化产品的打造,对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市文化、强化精神文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通过软硬件建设,使剧场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与“颜值担当”,同时亦能在彰显城市的内涵、气质和魅力方面发挥特殊作用。本文首先以“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从原则、路径、策略诸方面探究剧场应对城市文化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第三章从意象化的角度论证剧场空间的文化认同,以及基于CIS理论如何对剧场人文识别的构建提出建议。第四章则从城市人文历史、城市精神文化环境入手,对于剧场演出参与城市美学的建构作了细致的探讨。本文以为,剧场设计与演出内容对建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方面意义重大。一方面,作为城市规划布局的重要元素,有形的、作为建筑物的剧场,参与到了城市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剧场建筑意象的文化认同、开放性的互动体验、城市景观人文识别体系的构建等都彰显了剧场设计的重要性。对其设计应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城市理念,立足区域特征,通过对城市的自然历史、风土人情、优势和不足等的研究,彰显城市精神和气质,使其符合大众审美趣味,融自然环境、人文风情于一身。另一方面,剧场也是舞台艺术的承载空间,作为城市精神的构建符号,在彰显和培育城市精神过程当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剧场演出一方面应通过虚拟化、数字化等多元现代科技的加入,强化“场”的时尚性,形成音乐性、视觉性、建筑性相互交织的动态复合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城市人文历史的演绎和传承,加强“剧”的本土性和个性化,在表现城市人文历史时要与时俱进,以鲜活的当代生活百态为创作题材,展现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以积极向上的艺术精神引领人,塑造人,使剧场融入生活,成为百姓的精神家园。良好的经营状况是剧场建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的根本保障,也是剧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关键。当前,由于公益性瓶颈的制约、经营思维及策略的缺欠,以及周边环境不适、使用功能受限、养护成本太高等问题,巨大的剧场建设、经营投入并没有收到理想的盈利效果。因此,第五章以产业化的视角,阐述了剧场经营与城市的文化投入、文化资产和文化服务体系的互生关系,分析了对剧场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剧场参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认为,剧场经营的体制改革必须让剧场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实现所有权与运营权的分离。在此基础上,构建集院线演出、公益演出、社会演出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惟其如此,才能使剧场的公益性与产业性两相兼顾,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文化的建设。

图克[10](2019)在《绥远省文化社团研究(1928—1937)》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文化社团是以增进学术教育、宣传文化或改良风俗习惯为主旨而成立的非营利性质的社会团体。1928年至1937年间,位于边疆的绥远省,在社会发展上较之前有了一定的进步,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文化社团应运而生。绥远省的文化社团主要分为文艺社团、学术社团、社会科学社团和宗教社团四种。创建和加入这些社团的社员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绥远省地方精英,他们通过创办刊物、发表文章等手段开展社团活动,宣传社团主张。文化社团的主要活动有推动绥远省新文化的传播,关注绥远省的地方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协助政府落实相关政策,开展左翼文化运动以及宣传抗日救亡。由于当时绥远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战乱频繁等种种因素,文化社团在绥远省的活跃期并不长,但在1928年至1937年间,它们促进了绥远省的文化进步,推动了绥远省的地方发展、社会改良,密切了绥远省与外界的交流,鼓舞了绥远省民众抗日救亡的斗志。对绥远省文化社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民国时期绥远省的历史。

二、浅谈戏剧社团的时弊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戏剧社团的时弊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3)高校校园戏剧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中的功能与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校园戏剧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中的功能
    (一)高校校园戏剧的教育功能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
    (二)高校校园戏剧的审美功能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源泉。
    (三)高校校园戏剧的创新功能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动力。
    (四)高校校园戏剧的交流功能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合力。
二、高校校园戏剧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中的实践模式
三、结语

(4)中国独幕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二、研究现状与目的
    三、创新点与价值
第一章 “五四”启蒙的引领和开创
    第一节 中国戏剧的转型
        一、西方戏剧的传播
        二、传统旧戏批判
        三、“爱美剧”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五四”独幕剧发展概述
        一、中国现代话剧文本创作的“终身大事”
        二、独幕剧译介引领先河
        三、创作群体的“跨界”探索
    第三节 开创性的剧作和剧作家群体
        一、“娜拉剧”的创新探索与演变升级
        二、丁西林开创独幕剧“喜剧范式”
        三、“融西贯中”的剧作家群体
第二章 为抗战服务的实验与开拓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黄金时代
        一、蓬勃开展的戏剧运动
        二、戏剧理论建设的丰收
        三、积极推进戏剧民族化方向
    第二节 抗战独幕剧的特色
        一、“急就章”和“排头兵”:与时代同频共振
        二、街头剧的衍生:探索多变的演剧形式
        三、抗战演剧队:创作和观演方式的开拓
    第三节 探索试验性的创演案例
        一、于伶和抗战“报道剧”
        二、《好一记鞭子》:应时而作的创新与探索
第三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突破与爆发
    第一节 新中国话剧生存土壤
        一、“工具论”指导下的话剧创作
        二、苏联戏剧观的影响
        三、戏剧的“四次创作浪潮”
    第二节 “十七年”独幕剧发展概述
        一、紧扣时代脉搏的独幕剧创作
        二、全民开启独幕剧的“全盛时代”
        三、独幕剧创作主体的转向
    第三节 创新突破的代表剧作
        一、突破与发展:女性题材独幕剧特色
        二、先锋与探索:独幕讽刺喜剧特色
第四章 最后的挽歌:新时代的沉寂与延展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话剧生存图景
        一、文革后的喷发
        二、独幕剧在困境中求索创新
    第二节 独幕剧的微光与流变
        一、最后的实验与探索
        二、独幕剧与戏剧小品之辨析
结论 呼唤独幕剧精神
    第一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与时代同频共振”
        一、有灵感缺灵魂:当代中国话剧的突出问题
        二、中国话剧应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第二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重场戏意识”
        一、重场戏:优秀剧作的重要元素
        二、道阻且长:训练重场戏意识
    第三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创新探索实验之光”
        一、纸醉金迷:中国话剧发展之痛
        二、探索和创新:中国话剧前行之核心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5)《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问题缘起
        1.1.2 时间断限的确定
    1.2 研究概述
        1.2.1 关于报刊与城市文化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近代报纸副刊的研究现状
        1.2.3 关于《西北文化日报》的研究现状
        1.2.4 概念阐释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史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目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研究局限性
第二章 《西北文化日报》副刊概况
    2.1 民国陕西报业的成长土壤
        2.1.1 政治纷争下的报业生态
        2.1.2 经济起步助推陕西报业
        2.1.3 现代化建设支撑报业发展
    2.2 宋绮云与《西北文化日报》
        2.2.1 《西北文化日报》概况
        2.2.2 宋绮云的新闻实践
    2.3 《西北文化日报》副刊面貌
        2.3.1 副刊主体《西北角》与《晨光》
        2.3.2 其他专刊与特刊
        2.3.3 副刊主编曹冷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副刊中的城市书写
    3.1 城市素描:长安居大不易
        3.1.1 流离失所的灾民
        3.1.2 挣扎求生的人力车夫
    3.2 城市休闲:新旧娱乐的角逐
        3.2.1 古调独弹的秦腔戏剧
        3.2.2 逐渐兴起的电影文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副刊中的公共议题
    4.1 副刊中的女性形象与妇女问题
        4.1.1 摩登女子不识愁
        4.1.2 逼在眉睫的妇女问题
    4.2 副刊与城市公共卫生的建立
        4.2.1 宣传健康的卫生习惯
        4.2.2 普及防疫与医学知识
    4.3 副刊与国难中的情绪表达
        4.3.1 号召团结抗战
        4.3.2 批判讽刺时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的传播特点
    5.1 副刊的编辑特点
        5.1.1 版面的编排和美化
        5.1.2 稿件的选择和组稿
    5.2 副刊的基本特性
        5.2.1 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5.2.2 新闻性与文艺性的统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刘豁公戏曲活动及其戏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1.2 刘豁公及其作品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刘豁公的生平交游考
    2.1 生平考述
        2.1.1 弱冠从军
        2.1.2 青年鬻文
        2.1.3 编辑期刊
    2.2 戏曲界交游
        2.2.1 梨园艺人
        2.2.2 戏社票友
        2.2.3 剧场经理
3 刘豁公的剧本创作
    3.1 剧作内容
        3.1.1 时事剧
        3.1.2 讽世剧
        3.1.3 历史剧
        3.1.4 其他
    3.2 艺术特色
        3.2.1 人物塑造
        3.2.2 情节设置
        3.2.3 语言艺术
4 刘豁公的戏刊编辑
    4.1 创刊宗旨
    4.2 刊物特点
    4.3 编辑理念
    4.4 业界举措
5 刘豁公的戏学理论
    5.1 取法雅正的源流论
        5.1.1 根植传统的戏曲本源论
        5.1.2 昆乱有序的戏曲流派论
    5.2 声律兼备的创作论
    5.3 技进乎道的演艺论
        5.3.1 唱做俱善的表演论
        5.3.2 德艺双修的演员论
    5.4 客观公允的剧评观
    5.5 对梨园行现状的思考
    5.6 在戏曲史上的地位
        5.6.1 戏曲理论主张上的复古
        5.6.2 戏曲演出活动上的演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刘豁公家世考
附录二 :刘豁公年谱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序幕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教育戏剧
        一、教育戏剧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戏剧的实践路径
        三、教育戏剧的研究方法
        四、教育戏剧与阅读教学
        五、教育戏剧与情感教育
        六、教育戏剧与文化传播
        七、教育戏剧与体验发生
        八、教育戏剧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 文化教育
        一、传统文化教育
        二、文化体验教学
    第三节 总结
        一、探究教育戏剧在文化体验中的价值
        二、设计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案
        三、基于本土语境讨论教育戏剧和文化体验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流程
        三、研究对象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二、研究资料的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一、长期参与
        二、三角检验
        三、自我反思
        四、外部审查
        五、深度描述
第四章 教育戏剧文化体验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
    第一节 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分析框架
        二、体验水平分析框架
        三、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第二节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
        一、设计理据
        二、模型建构
    第三节 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
        一、设计理据
        二、模型建构
第五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构建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二、教学模式的系统构成
        三、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
    第二节 思想基础
        一、释义学的“体验”精神
        二、经验主义教育思想
        三、阅读交互理论
    第三节 教学模式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策略
        四、教学评价
第六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实践
    第一节 教学设计示例
        一、《卖炭翁》
        二、《背影》
        三、《愚公移山》
    第二节 教学实践分析
        一、学生文化体验的个案分析
        二、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分析
        三、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分析
第七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
        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
        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
        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得到实践印证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
        二、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
        三、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
        四、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
    第三节 研究贡献
        一、理论层面的贡献
        二、实践层面的贡献
    第四节 研究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未来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再谈民众戏剧社的三个史实(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众戏剧社成立于1921年的1月,而不是5月或3月
二、民众戏剧社的发起人和主持者是汪仲贤,而不是沈雁冰
三、民众戏剧社仅存活9个多月,新中华戏剧协社不是其“后身”

(9)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城市文化”的研究
        (二)关于剧场的研究
        (三)戏剧、剧场和城市文化的互动性研究
    三、研究对象及思路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剧场的分类
    第一节 “剧场”考辩
        一、西方剧场的演变
        二、中国传统剧场的演变
        三、现代的“剧场”概念
        四、“大剧场观”的思辨
        五、本文“剧场”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剧场的类型和作用
        一、专业剧场
        二、多功能剧场
        三、剧场集群
第二章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文化
        一、城市
        二、城市文化
    第二节 剧场对城市文化影响的表现分析——以民国时期上海为中心
        一、剧场与中国传统的“观剧”习俗
        二、剧场与城市的民风习俗与价值观念
        三、剧场与市民对时尚潮流的追逐
        四、剧场与严谨有序的戏剧管理制度
        五、剧场与中外剧场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第三章 剧场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建构
    第一节 CIS理论下城市景观形象人文识别的构建
        一、城市景观人文形象
        二、CIS理论与城市景观人文识别的构建
    第二节 建筑的意象化与空间文化认同
        一、建筑与意象的联合
        二、建筑意象的辨析与呈现
    第三节 剧场意象化与空间文化认同
        一、剧场的意象化成因及分类
        二、中国剧场的意象化表现
        三、剧场意象的空间文化认同
    第四节 剧场设计的开放性与受众互动体验
        一、建筑设计开放性解析
        二、剧场设计开放性的内涵及特点
        三、剧场设计开放性与受众互动体验
第四章 剧场演出对城市精神的塑造
    第一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
        一、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互动性生成
        二、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悖论现状
        三、剧场演出与城市人文历史的理性构建
    第二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文化环境
        一、剧场演出语境下的城市文化环境释义
        二、剧场演出与城市文化环境的人本主义契合
    第三节 剧场演出与城市美学建构
        一、城市美学刍议
        二、艺术介入城市美学构建的意义
        三、剧场演出与城市美学的三维建构
第五章 剧场经营对文化运行的保障
    第一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双向互动
        一、剧场经营与文化投入互动
        二、剧场经营与文化资产互动
        三、剧场经营与文化服务互动
    第二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一、文化资源——剧场的运营机制
        二、真实的文化需求与收益机制
    第三节 剧场经营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文化体制革新路径
        二、“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世界主要城市剧场情况
附录 B
附录 C:北京市剧场情况
附录 D:上海剧场情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绥远省文化社团研究(192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选题缘起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和重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文化社团(1912-1937)
    一、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文化社团(1912-1927)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文化社团(1928-1937)
    三、民国时期文化社团的特点
第二章 绥远省文化社团概况
    一、绥远省社团发展概况
    二、绥远省文化社团简况
        (一)绥远省的思想文化氛围
        (二)绥远省文化社团简介
        (三)绥远省文化社团成员特点
第三章 绥远省文化社团的活动
    一、传播新文化
        (一)反对愚昧
        (二)传播新文学
    二、关注地方问题
        (一)反思绥远教育
        (二)剖析社会问题
        (三)重视经济发展
        (四)关注蒙古族问题
    三、协助政府落实相关政策
        (一)开发西北与开发西北协会绥远省分会
        (二)新生活运动与绥远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
    四、开展左翼文化运动
        (一)倡导左翼文学
        (二)开展新诗歌运动
    五、宣传抗日救亡
        (一)剖析抗日形势
        (二)发展抗日文学
        (三)戏剧歌咏等其他形式的抗日宣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浅谈戏剧社团的时弊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妇女画报的媒介叙事研究 ——以《解放画报》为例[D]. 熊薇. 西北大学, 2021
  • [2]主观的批判和客观的承袭 ——五四散文中的“文以载道”观念研究[D]. 牛党杰. 辽宁大学, 2021
  • [3]高校校园戏剧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中的功能与实践模式研究[J]. 邱远望. 大众文艺, 2020(23)
  • [4]中国独幕话剧研究[D]. 林琳. 上海戏剧学院, 2020(12)
  • [5]《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研究(1931-1937)[D]. 武张胜男. 西北大学, 2020(06)
  • [6]刘豁公戏曲活动及其戏学理论研究[D]. 崔博雅.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D]. 池夏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再谈民众戏剧社的三个史实[J]. 顾文勋.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 [9]从三维空间到精神家园 ——剧场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构建研究[D]. 李依伦.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10]绥远省文化社团研究(1928—1937)[D]. 图克. 内蒙古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论戏剧社的现状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