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泉水水库溃坝洪水模拟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卢留虎[1](2020)在《乌巢河水库设计洪水及防洪影响分析研究》文中认为乌巢河水库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城镇供水、灌区农村人畜用水及生态用水要求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与下游长潭岗水库联合调度,是凤凰县城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多种方法分析计算水库坝址设计洪水,并进行洪水组合分析,确定"两库联调"对县城的防洪作用,可将老城区的防洪标准提高至25年一遇。乌巢河~长潭岗区间洪水较小时,乌巢河水库发生溃坝,溃坝洪水至长潭岗坝址洪峰流量为4 846 m3/s,长潭岗水库库水位可以控制在防洪高水位以下,大坝不漫顶。
胡芹龙[2](2020)在《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川西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部位,为我国最重要的地势陡变带。该区地势险峻,地形起伏大,侵蚀切割强烈,地层与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频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地质灾害点数量多,分布面广,具有灾害发展速度快且严重,危害性大的特点,极大威胁了受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年四川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实施了治理工程,特别是汶川地震以来政府加大了治理力度,为震后恢复重建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工程效果调查中也暴露了“快速的工程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技术上对这些不足进行系统总结在未来山区地质灾害的有效管控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全面阐述川西地区复杂地质环境的特点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及实地复核,揭示了区域内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三类代表性山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竣工后的结构完好性及工程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对治理工程中部分失效工程进行了分类,剖析了治理工程失效的原因,进而选择典型工程案例深入分析防治工程的失效机制,通过治理工程失效的力学和数值模拟分析,再现了失效过程。论文取得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全面收集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资料,特别是控制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数据,气象资料如气温与降雨数据,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了康滇SN向构造带、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川西前陆盆地、鲜水河断裂带、雅江弧形构造带五大区域构造单元地质环境差异,认为新生代以来强烈的表生改造为区内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内、外动力的耦合作用决定了区内大多数地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2)以区内主要城镇、大江大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治理工程结构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等手段,对区内154个重大治理工程竣工后工程结构的完整性、受损性及各具体工程承担的工程使命进行了分析,对其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揭示川西地区90%以上的治理工程均起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滑坡支档工程保证了城镇、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泥石流拦砂工程最大限度的将固体物源拦在沟内,尽管部分满库或接近满库,通过清库仍能发挥拦挡功能;崩塌主动防治及被动工程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干线公路如G213的正常通行,保护了所威胁的居民点及城镇安全。(3)对川西地区已经失效或局部破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行梳理,较全面分析了滑坡、崩塌及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的特征。总结、分析滑坡支档工程失效模式,并以川西地区典型的坡折部位巴地五坡村滑坡为解剖案例,从地貌演化、堆积体成因、斜坡结构及横向坡基岩内部软弱夹层剪切阶梯式错动的失效过程,定性分析了此类治理工程失效是堆积体之下伏基岩含软弱夹层致锚固段岩体嵌固能力不足引起的,进而运用数值模拟分析其治理工程失效的过程。这类斜坡结构在川西具有代表性,巴地五坡村滑坡支档失效是基覆界面以下横向坡千枚岩“阶梯状拉-剪式”致抗滑桩嵌固段倾倒所致的分析结论为该类滑坡的客观认识及有效治理提供了借鉴。(4)以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灾害作为研究对象,对治理措施的分类、治理措施有效性、防治工程的安全性和实效性、防治工程级别、施工工期等指标对泥石流灾害治理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中治理工程失效的类型。首先,泥石流防治工程失效较为普遍的是特大地震后对沟域物源的严重低估、堵溃事件(堵塞系数)低估、大比降沟谷沟道物源启动的低估、高频极端气候的低估,导致防治工程设计强度偏低而破损或毁坏;其二,设计中沟道侵蚀强度的低估导致防护堤等埋深不够,大坡降或行洪断面挤占后流速加快强冲刷作用下防护堤地基掏蚀后倾覆失稳;其三,渗流稳定估计不足致部分拦砂坝坝肩、副坝坝基冲刷破坏;其四,格栅坝等拦粗排细理念并非促效,粘性泥石流发生后粗大颗粒首先堵塞格栅,细粒物质无法排放。(5)以羊岭沟泥石流工程治理为典型案例,对其在天然工况条件下的正常流量和溃决性流量、以及在加固坝体条件下的溃决性流量分别计算其治理工程的承载力,最后对该类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和优化,为该类泥石流灾害有效治理提供依据。(6)以簇头沟8.20泥石流为例,通过沟道比降、物源条件及水动力条件及冲刷堵溃分析,提出了冲刷—堵溃耦合效应(D值骤然增加)激发了特大山洪揭底(拉槽)的地质模式,揭示了8.20大型群发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进而通过泥石流动力学计算与分析,表明携带粗颗粒大流量的泥石流拥有巨大的冲击力,导致震后修建的拦砂坝及沟口桥梁直接被摧毁。(7)对崩塌防治措施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被动网失效进行了剖析,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强震震裂危岩块体块度估计偏小、对危岩的规模估计不足、部分块度大的危岩应该主动为主兼被动防治方案仅仅采用了单一被动网拦挡措施等。进一步分析揭示,震后流行的“松动的危岩该震的都震下来的认识”忽略了危岩失稳的滞后性,在岷江G213线震后应急保通过程设置的被动网损坏较多;部分被动网工程是因应急需要,没有系统研究危岩体特征,部分大危岩块体失稳导致的毁坏占有很大比例,后期改用棚洞、拦石墙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杨建辉[3](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戎泽鹏[4](2020)在《岷江上游1933年叠溪地震形成滑坡坝堆积特征及溃坝洪水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岷江上游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构造作用强烈,导致区域内地震频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极为频繁。岷江河道两岸在发生滑坡后,坠入河道内的崩滑体极易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堰塞坝,进而形成堰塞湖及溃坝洪水等次生灾害。往往如溃坝洪水等次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远大于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因此堰塞坝及溃坝洪水的研究也是当今的热点之一。1933年8月25日岷江上游叠溪地区发生了Ms7.5级强震,沿岷江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形成了十余处滑坡坝及堰塞湖,其中较为着名,且堰塞湖仍残存的是大海子及小海子。岷江主河道内形成了三座大型堰塞坝,分别为叠溪古镇堰塞坝、校场堰塞坝及银屏崖堰塞坝。本文通过野外调查研究1933年叠溪地区三座堰塞坝的堆积特征,并结合搜集到的历史资料重建了1933年10月9日叠溪发生的溃坝洪水事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洪水演进模型,通过模拟结果再现了洪水淹没范围,希望为研究区内的城镇预防特大型洪水灾害提供部分参考价值。本文主要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野外详查,确定了叠溪古镇堰塞坝、校场堰塞坝(小海子堰塞坝)、银屏崖堰塞坝(大海子堰塞坝)三座堰塞坝的准确位置,重建了1933年叠溪地区三座堰塞坝的工程地质剖面。通过野外取样及室内筛分试验,得出了位于下游的叠溪古镇堰塞坝中含有较多的细粒物质,而上游的坝体中细粒物质含量较少,说明当时由于堰塞湖自上游至下游逐渐蓄满,上游堰塞湖往下游蓄水的过程中流动的水流带出了坝体中的细粒物质,不断填充到最下游的叠溪古镇堰塞坝坝体之中,证明了当时堰塞湖形成的沉积过程及坝体的粒度组成特征。(2)基于前期收集的1933年叠溪溃坝洪水事件的相关资料,本文通过建立了BREACH溃坝过程模型,结合HEC-RAS一维、二维非稳定流叠溪溃坝洪水事件全过程演进模型,重建了1933年叠溪溃坝洪水事件。BREACH模型计算得到的溃口处洪水峰值流量为27970m3/s,HEC-RAS一维非稳定流洪水模型计算的峰值流量为27710m3/s,HEC-RAS二维非稳定流洪水模型计算的峰值流量为34033m3/s。三个模型分别模拟得到的洪水淹没结果中,HEC-RAS二维非稳定流洪水模型的淹没范围最大,但整体淹没区域基本一致,三种模型结果均证实了1933年叠溪堰塞湖溃决洪水到达了都江堰地区。利用搜集到的洪痕记录信息,对洪水淹没范围结果进行了验证,表明了三种模型所得到的结果整体均较为正确,其中HEC-RAS二维非稳定流洪水模型所得到的淹没范围与洪痕标记的洪水淹没范围最为贴近。(3)本文通过重建1933年叠溪溃坝洪水事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当时溃坝洪水的淹没范围。通过将洪水淹没范围与现今的城镇分布进行对比,探明了洪水对下游城镇的淹没情况,可为研究区内城镇对防范特大型洪水及地震诱发堵江堰塞坝的形成和溃坝洪水事件的重建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韩立业[5](2020)在《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评价的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区高速公路属于事故灾害多发的区段,事故的频繁与其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周边潜在的危险源有着紧密的联系。山区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通常附近分布着大量的尾矿库,因为尾矿库的数量众多,以及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对下游道路桥梁存在着巨大威胁,一旦这些尾矿库溃坝会给山区桥梁造成巨大的冲击,造成桥梁结构的破坏和人员财产的损失。因此,针对山区高速公路沿线存在的尾矿库对高速中桥梁的影响进行安全评价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山区高速公路为研究大背景,以栾卢高速周边多座尾矿库和下游桥梁为研究对象,对山区高速公路沿线的尾矿库影响下游桥梁安全程度进行风险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查阅既有文献,总结分析尾矿库溃坝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的相关理论,找到影响尾矿运行安全的重要参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公式计算影响尾矿库溃坝的参数和溃坝后产生的泥石流特征参数;研究矿砂泥石流对桥梁的冲击作用和危害形式。(2)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桥梁受矿砂泥石流的冲击过程,分析桥梁受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整体响应,得到对桥梁结构安全有影响的参数值,包括桥梁墩柱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值等。(3)将风险评价矩阵法引入到尾矿溃坝对下游桥梁影响的安全评价中,运用三角模糊数法对尾矿库溃坝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计算,再基于TOPSIS法确定风险严重程度的综合评定值,最终得到风险评价矩阵和尾矿库溃坝对桥梁造成损失风险等级,从而建立完整的山区高速公路中尾矿库溃坝对下游拟建桥梁影响的安全评价体系。通过对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评价的关键问题研究,为我国山区高速公路中类似受尾矿库影响桥梁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减少和防治山区高速公路中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王立娟[6](2019)在《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文中指出我国为一矿业大国,非煤矿山数量众多,与之配套的尾矿库设施数量巨大,截止到2018年,全国尾矿库的数量达7400余座。尾矿库既是矿山企业重要的生产设施,也是矿山企业最大的危险源。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尾矿库的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特别是尾矿库事故具有空间体量大、风险点多,关联性强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对周边的居民点、厂区以及交通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尾矿库风险管控受限于经济、矿山地理位置、危险源规模、尾矿库结构等,使得传统的人工地面调查方式容易形成监察盲区,极大地影响了地面调查的效率和精度,难以及时地发现尾矿库重大危险源区域性安全风险。因此,充分利用先进的调查、观测技术手段,研究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探索实现尾矿库地灾重大危险源全面、快速、高效、精确地监测以及可靠的安全评估,对提高非煤矿山生产的安全监管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分析多种前沿观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高分遥感卫星、无人机低空航摄、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北斗在线监测等先进的地理信息获取技术,研发了一套适用于以尾矿库为代表的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和综合风险评估的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集成技术。并以攀西地区万年沟尾矿库为例,结合不同观测技术的数据特性,获取了尾矿库安全生产关键指标参数和三维空间数据模型。通过多期次数据的对比分析,实现了尾矿库和周边地区重大危险源全方位动态监测,以精确的三维空间数据为基础,运用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对尾矿库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尾矿库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根据监测和排查结果,对万年沟尾矿库开展了现状风险性评估。最后对极端假设条件下的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灾害进行数值模拟并探讨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全域监管模式的建设。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在详细分析各类型数据特性的基础上,采用高分遥感卫星、无人机低空航摄、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北斗在线监测等先进的地理信息获取技术,对各数据类型、尺度、格式等信息进行匹配、融合处理,以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的客观现状为基础,运用多种数据源协调集成优化的思想,研究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和综合风险评估的“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2)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在深入了解尾矿库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低空航摄以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直接反映尾矿库坝体安全稳定性的关键参数(坝体表面位移、库区面积、干滩长度、干滩反坡比等)进行了全方位动态监测,并建立了尾矿库数字化健康档案,结合尾矿库设施设计规范相关参数的对比结果,表明万年沟尾矿库现状处于健康运行状态。(3)尾矿库上游汇水区界线、最终堆排范围界线以及事故可能径流区域界线等影响尾矿库安全的环境要素共同确定了尾矿库周边安全环境动态监测的范围。结合该范围内多期次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提出了适用于矿山及其周边区域监测的面向对象的自动变化检测方法(ELM-OB),并对尾矿库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范围排查和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算法对尾矿库周边环境安全生产动态监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提高了尾矿库周边区域的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能力。(4)基于无人机航空影像对万年沟尾矿库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地质灾害解译,共解译出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在内的地质灾害点共65处,通过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尾矿库库区威胁最大的滑坡灾害进行了动态监测,甄别出其中一处滑坡正处于缓慢蠕滑变形的阶段,判断发生剧烈滑动的可能性较大,采用北斗定位监测技术对滑坡点开展了实时监测。(5)综合考虑影响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稳定的因素,从防范重特大事故的角度出发,结合万年沟尾矿库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强制性稳态指标(K)、基础保障性指标(P)以及高风险动态指标(D)为核心的重大危险源综合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得到万年沟尾矿库风险性低的评估结果。对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主要风险承载区,即尾矿库下游支沟与安宁河相接地带进行易损性分析,并结合尾矿库风险性评价结果,最终得到万年沟尾矿库综合风险分布图。(6)通过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方式分别对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运用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坡度、坝高和坝体材料与坝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多源数据融合生成的尾矿库三维模型为基础,运用FLAC-3D分析不同堆排高度下,尾矿库坝体应力场分布和位移情况,深入分析了坝体堆排高度与坝体变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堆排高度下坝体的稳定性。通过FLO-2D对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万年沟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发生后准确的影响范围以及该范围内各处的泥石流流速和堆积厚度。(7)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万年沟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关键技术成果,构建了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全域监管体系。在实现区域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的同时实现日常管理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流程化。
王雯,董嘉锐,杨杰,李鹏,李占斌,刘基兴,朱战齐[7](2019)在《山区河流溃坝洪水演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山区河流地形复杂,河岸陡峭,岸线曲折,河床形态极不规则,当发生溃坝洪水时,可能出现常见洪水条件下难以预测的水情及流态。山区河流溃坝洪水演进分析,是为山区河流抵御洪水灾害和建立相应防洪措施提供依据。针对山区河道,基于不可压缩和Reynolds值均布的Navier-Stokes方程建立溃坝水流运动的二维数学模型。采用非结构三角形网格进行模型网格划分,动边界技术处理干湿边界,率定后的河道糙率范围为0. 020~0. 035。利用该模型研究了6种溃坝工况条件下的洪水传播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溃坝后下游河道各断面的断面平均流速均未超过6 m/s,山区段河道形态对溃坝洪水演进过程有着显着的影响,河道束窄段及弯道能有效地抑制洪水波的传递,支流的倒灌能极大削减洪峰流量,主河道旁侧支毛沟形成的环流可消耗主流能量。
康芳华,简鸿福,吕辉,查斌[8](2019)在《上游大坝溃决对窑里水库校核洪水位影响分析》文中提出当某河流存在上游水库比下游水库校核洪水重现期低的情况,在计算下游水库校核水位时,上游水库大多已经超过校核洪水标准,理论上来说将发生漫坝的事件,应考虑上游水库溃坝对下游水库调洪造成的影响.本文以江西省新干县窑里水库为例,在上游小型水库是否溃坝工况下分别推求入库洪水过程,通过调洪演算计算出两种工况下的校核洪水位,得出上游水库溃坝对窑里水库校核洪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上游溃坝情况下窑里水库校核洪水位比不溃坝时要高0.36m,在工程设计、安全鉴定复核时应注意其影响.
秦巧丽,李光吉,石飞[9](2018)在《山丘区水库溃坝洪水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山东省利用亚行贷款地下水漏斗区域综合治理示范工程昌乐县南寨水库增容工程为背景,结合山丘区水库特点,分析计算确定大坝溃口位置、溃口宽度及溃坝流量过程,采用Mike 21水动力模块对溃坝后洪水在下游河道演进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提取洪水到达历时、淹没水深和淹没范围等基本要素;并运用GIS技术,绘制不同时刻溃坝洪水的淹没范围、淹没水深图等成果。
李婷[10](2017)在《基于GIS技术的溃坝洪水演进分析》文中提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公共安全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重视对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及处理。大坝由于设计或施工不当造成隐患,隐患发展到一定程度存在溃坝的风险。此外像超标准洪水、地震、战争、恐怖袭击等不可抗力因素以及人为破坏也可能导致大坝溃决。溃坝一旦发生,将对下游人民安全及保护区域的农业、工业、建筑等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溃坝洪水演进过程模拟分析,对发挥防洪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溃坝模拟关键问题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二维洪水演进时溃口拟定、溃口最大流量、溃口流量过程、率定验证、边界条件等方面的处理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到石泉大坝洪水演进实例分析中。溃口流量过程作为溃坝洪水演进模型计算的重要边界条件之一,受溃口形状、洪水频率、河道底坡、河谷形状、溃口上下游相对水位关系等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在总结典型溃坝流量计算公式的同时,采用MIKE21FM算例模型对溃口流量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进行对比,表明按堰流公式计算溃口流量过程时,结果相对安全可靠。洪水演进过程受沿途地势和建筑物的影响,不同地区洪水演进过程具有一定特殊性。论文将溃坝洪水分析方法、洪水演进数值模拟技术运用到石泉大坝溃坝分析中,针对石泉大坝现状,拟定溃口位置、形状、溃决时机和底部高程,以确定溃坝工况。运用GIS(Arcgis和GPS)技术对库区河道进行概化,利用DEM图确定模拟区域高程;同时,用实测地形控制点对其进行修正,创建MIKE21二维地形模型。利用SMS工具对模拟区域进行网格划分,检验网格稀疏对洪水演进过程影响的无关性。分析不同设计水平年下,溃坝下泄流量、溃坝洪水水位、淹没范围、洪水流速分布、洪水流速矢量分布、洪水水深等结果。论文重视对山区特性弯道部位、河流顶冲部位及溃口下游重点县城等地区的洪水演进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山区河道弯曲下切和束窄对洪水演进过程存在显着影响。
二、泉水水库溃坝洪水模拟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泉水水库溃坝洪水模拟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乌巢河水库设计洪水及防洪影响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背景 |
2 设计洪水 |
2.1 流域概况 |
2.2 洪水特性及成因 |
2.3 凤凰设计洪水 |
2.4 乌巢河设计洪水 |
3 防洪影响分析 |
3.1 防洪体系 |
3.2 洪水组合分析 |
3.3 防洪效益分析 |
3.4 溃坝洪水分析 |
4结语 |
(2)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空间发育研究 |
1.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失效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
第2章 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背景 |
2.1 区域地质环境 |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 |
2.2.1 气象水文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地质构造 |
2.2.5 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地震 |
第3章 川西地区既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研究 |
3.1 汶川地震前后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
3.2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措施 |
3.3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效果 |
3.3.1 地质灾害防治效果的评判原则 |
3.3.2 川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总体效果 |
3.4 汶川地震前川西地区代表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
3.4.1 丹巴县城后山滑坡治理工程 |
3.4.2 金川八步里沟拦砂坝 |
3.4.3 丹巴县江口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
3.4.4 国道G318线老虎嘴崩塌治理工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川西地区既有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
4.1 川西地区滑坡、崩塌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
4.1.1 抗滑桩的剪断或拉断 |
4.1.2 抗滑桩倾倒或滑移 |
4.1.3 抗滑桩桩间溜土 |
4.1.4 抗滑桩桩后土体越顶 |
4.1.5 锚索被拉断或拔出 |
4.1.6 挡土墙破裂或掩埋 |
4.1.7 崩塌防护网失效模式 |
4.2 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治理工程失稳模式 |
4.2.1 拦挡工程满库失效 |
4.2.2 坝基冲刷掏蚀破坏失效 |
4.2.3 坝基渗透破坏失效 |
4.2.4 坝肩失稳破坏失效 |
4.2.5 坝顶冲蚀破坏失效 |
4.2.6 桩林地基掏刷毁坏失效 |
4.2.7 排导槽破坏失效 |
4.2.8 边墙掩埋失效 |
4.2.9 副坝破坏失效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滑坡治理工程失效机制及治理效果评价研究 |
5.1 川西峡谷区坡折部位变形与滑坡 |
5.2 巴地五坡村滑坡形成机制 |
5.2.1 巴地五坡村滑坡环境条件 |
5.2.2 滑坡基本特征 |
5.2.3 滑坡治理工程措施及失效过程 |
5.2.4 滑坡变形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制 |
5.2.5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失效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5.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 |
5.3.1 滑坡防治效果评价因素 |
5.3.2 治理效果综合评价模型 |
5.3.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治理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泥石流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研究 |
6.1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概况 |
6.1.1 川西地区泥石流分布概况 |
6.1.2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防治工程案例 |
6.2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效果 |
6.2.1 地质环境概况 |
6.2.2 羊岭沟泥石流基本概况 |
6.2.3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数值模拟研究 |
6.3 簇头沟泥石流8.20启动机理及治理工程失效分析 |
6.3.1 泥石流形成条件研究 |
6.3.2 簇头沟泥石流物源启动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岷江上游1933年叠溪地震形成滑坡坝堆积特征及溃坝洪水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堵江堰塞湖研究现状 |
1.2.2 堰塞坝堆积体研究现状 |
1.2.3 溃坝洪水反演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叠溪区域环境地质条件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地形地貌 |
2.3 区域地质构造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壳稳定性 |
2.6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
第3章 1933年叠溪地震诱发滑坡堵江事件 |
3.1 1933年叠溪地震事件概况 |
3.2 1933年叠溪地震主要事件 |
3.2.1 叠溪古镇地区 |
3.2.2 校场地区 |
3.2.3 银屏崖地区 |
3.3 地震诱发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及溃坝洪水事件 |
3.3.1 滑坡堵江堰塞湖 |
3.3.2 溃坝洪水事件 |
3.4 小结 |
第4章 堰塞坝基本特征及粒度分析 |
4.1 堰塞坝堆积体的基本特征 |
4.1.1 叠溪古镇堰塞坝 |
4.1.2 校场堰塞坝 |
4.1.3 银屏崖堰塞坝 |
4.2 堰塞坝堆积体的粒度特征分析 |
4.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4.2.2 粒度分布曲线 |
4.2.3 粒度累积曲线 |
4.2.4 粒度参数特征 |
4.3 小结 |
第5章 1933年叠溪溃坝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5.1 BREACH模型解析 |
5.2 BREACH溃坝计算方法 |
5.2.1 溃口水流计算 |
5.2.2 溃口竖向侵蚀计算 |
5.2.3 溃口扩展过程模式 |
5.3 BREACH溃坝模型参数设定 |
5.4 溃坝过程模拟结果分析 |
5.5 BREACH模型结合HEC-RAS数值模拟结果 |
5.6 小结 |
第6章 1933年叠溪溃坝洪水数值模拟重建 |
6.1 HEC-RAS模型及其原理 |
6.1.1 HEC-RAS模型简介 |
6.1.2 HEC-RAS水动力模型原理 |
6.1.3 模型数据资料收集 |
6.2 HEC-RAS一维溃坝洪水模型 |
6.2.1 一维模型构建 |
6.2.2 模型参数及边界条件设定 |
6.2.3 溃坝洪水结果分析 |
6.3 HEC-RAS二维溃坝洪水模型 |
6.3.1 二维模型构建 |
6.3.2 模型参数及边界条件设定 |
6.3.3 溃坝洪水结果分析 |
6.4 一维/二维洪水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6.4.1 模型对比 |
6.4.2 模型参数及边界条件对比 |
6.4.3 淹没结果对比 |
6.5 三种模型结果对比已有洪痕记录分析 |
6.5.1 三种模型的溃决流量曲线对比分析 |
6.5.2 BREACH结合HEC-RAS模型结果验证 |
6.5.3 HEC-RAS一维非稳定流模型结果验证 |
6.5.4 HEC-RAS二维非稳定流模型结果验证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评价的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课题主要研究目标 |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课题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尾矿库溃坝对下游桥梁影响安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
2.1 尾矿库溃坝理论概述 |
2.2 尾矿库溃坝泥石流流变特性 |
2.3 泥石流撞击桥梁分析理论 |
2.3.1 泥石流对桥梁的主要破坏形式 |
2.3.2 泥石流对桥梁破坏的关键参数 |
2.4 关于泥石流撞击桥梁的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应用背景 |
3.1 工程概况 |
3.1.1 拟建山区高速公路概况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地震概况 |
3.2 尾矿库概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尾矿库溃坝重要参数的计算 |
4.1 溃坝模型计算 |
4.2 泥石流撞击桥墩计算 |
4.3 桥梁受冲击的有限元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尾矿库影响下的桥梁风险评估 |
5.1 风险矩阵法的应用 |
5.2 风险因素指标体系概述 |
5.3 判定尾矿库溃坝的可能性 |
5.3.1 尾矿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5.3.2 专家三角模糊数方法确定尾矿库溃坝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
5.4 基于TOPSIS法确定风险严重程度综合评定值 |
5.4.1 风险损失等级标准 |
5.4.2 尾矿库溃坝后对沿途高速公路桥梁影响指标 |
5.4.3 基于TOPSIS法确定风险严重程度综合评定值 |
5.5 风险等级标准 |
5.6 风险控制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分遥感技术 |
1.2.2 无人机航测技术 |
1.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1.2.4 非煤矿山监测技术 |
1.2.5 地质灾害监测及风险评估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环境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构造 |
2.2 万年沟尾矿库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
2.2.1 气象水文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地质构造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地震 |
第3章 尾矿库“空-天-地”多源数据耦合方法研究 |
3.1 高分系列卫星影像数据 |
3.1.1 数据源 |
3.1.2 数据处理 |
3.2 无人机低空航摄数据 |
3.2.1 无人机低空航摄 |
3.2.2 三维点云提取和正射影像图编制 |
3.3 三维激光扫描数据 |
3.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数据 |
3.5 合成孔径雷达数据 |
3.6 其他基础数据 |
3.7 多源异构时空地理信息数据协同集成 |
3.7.1 投影和坐标系统的统一 |
3.7.2 空间与属性数据的集成 |
3.8 数据应用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万年沟尾矿库及其周边环境动态监测 |
4.1 尾矿库基本特征 |
4.1.1 尾矿库概念 |
4.1.2 尾矿库基本组成 |
4.1.3 尾矿库分类 |
4.1.4 万年沟尾矿库基本情况 |
4.2 尾矿库坝体安全稳定动态监测 |
4.2.1 坝体表面位移三维动态监测 |
4.2.2 库区面积动态监测 |
4.2.3 干滩长度动态监测 |
4.2.4 干滩反坡比动态监测 |
4.2.5 堆积坝高度动态监测 |
4.2.6 堆积坝外坡比动态监测 |
4.2.7 堆积库容动态监测 |
4.2.8 尾矿库渗流动态监测 |
4.2.9 监测精度验证 |
4.2.10 尾矿库数字化健康档案建设 |
4.3 尾矿库周边环境安全生产动态监测 |
4.3.1 安全生产红线范围划定 |
4.3.2 变化检测目标确定 |
4.3.3 多源特征提取 |
4.3.4 智能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
4.3.5 精度评价方法 |
4.3.6 智能变化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
4.3.7 智能变化检测算法示范应用 |
4.3.8 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
4.4 尾矿库周边环境地质灾害动态监测 |
4.4.1 尾矿库周边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
4.4.2 地质灾害遥感动态监测分析 |
4.4.3 地质灾害北斗动态监测 |
4.5 尾矿库周边区域地表形变InSAR动态监测 |
4.5.1 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 |
4.5.2 基于D-In SAR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 |
4.5.3 沟尾矿库周边区域地表形变监测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万年沟尾矿库安全稳定性分析 |
5.1 尾矿库坝体稳定性物理模拟试验 |
5.2 基于FLAC的万年沟尾矿库稳定性3D分析 |
5.2.1 矿坝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
5.2.2 稳定性系数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万年沟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综合风险评估 |
6.1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6.2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模型研究 |
6.3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评价及分析 |
6.4 尾矿库下游易损性分析 |
6.4.1 地物受损程度分析 |
6.4.2 易损性分析 |
6.5 尾矿库综合风险性评估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万年沟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灾害分析 |
7.1 尾矿库溃决诱因分析 |
7.2 尾矿库溃决模式分析 |
7.3 洪水计算分析 |
7.3.1 洪峰流量 |
7.3.2 洪水总量 |
7.3.3 洪水流量过程线 |
7.4 溃决洪水计算分析 |
7.5 泥石流参数计算理论 |
7.6 基于FLO-2D的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数值模拟 |
7.6.1 FLO-2D模型理论分析 |
7.6.2 数值模拟流程 |
7.6.3 模拟结果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全域监管模式研究 |
8.1 全域监管模式的定义 |
8.2 全域监管的建设目标 |
8.3 全域监管的体系构成 |
8.4 全域监管系统建设内容 |
8.4.1 建立数据标准体系 |
8.4.2 建立有机数据体系 |
8.4.3 建立核心数据库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山区河流溃坝洪水演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数学模型及数值求解方法 |
2.1 平面二维洪水演进数学模型 |
2.2 模型参数 |
3 溃坝洪水演进过程模拟 |
3.1 溃坝方案及流量确定 |
3.2 研究区域及网格划分 |
3.3 结果分析 |
3.3.1 溃坝洪水演进过程 |
3.3.2 水位特征分析 |
3.3.3 流速分布 |
4 结论 |
(8)上游大坝溃决对窑里水库校核洪水位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洪水计算 |
2.1 不考虑上游溃坝时洪水计算 |
2.1.1 洪水推求方法 |
2.1.2 暴雨参数选取 |
2.1.3 洪水过程线推求 |
2.2 溃坝洪水计算 |
2.2.1 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 |
2.2.2 溃坝最大流量计算 |
2.2.3 溃坝最大流量演进 |
2.2.4 溃坝洪水入库过程线 |
2.3 窑里水库组合入库洪水过程 |
3 调洪演算 |
3.1 水库调洪参数 |
3.2 水位库容曲线 |
3.3 调洪原则和方法 |
3.4 调洪成果分析 |
4 结语 |
(9)山丘区水库溃坝洪水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溃坝洪水数值模拟 |
2.1 计算区域 |
2.2 溃口参数的确定 |
2.3 溃坝洪水过程数值模拟计算 |
3 推广应用 |
(10)基于GIS技术的溃坝洪水演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溃坝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坝溃口破坏形式研究进展 |
1.2.2 溃坝溃决流量研究现状 |
1.2.3 溃坝洪水演进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混凝土坝溃决流量研究 |
2.1 溃坝最大流量 |
2.1.1 溃坝流态 |
2.1.2 瞬时溃坝最大流量 |
2.2 溃坝流量过程概化 |
2.3 溃坝模型率定验证方法 |
2.4 溃坝算例分析 |
2.4.1 MIKE21 FM溃坝模拟 |
2.4.2 典型方程计算 |
2.4.3 本节小结 |
3 洪水演进二维数学模型构建 |
3.1 基本原理 |
3.2 初始条件 |
4 石泉大坝溃坝模拟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1.1 洪水过程线 |
4.1.2 枢纽调度及泄水建筑物泄流 |
4.1.3 区间洪水 |
4.2 数学模型参数 |
4.2.1 计算范围和条件 |
4.2.2 计算河段网格生成 |
4.2.3 动边界处理 |
4.2.4 参系数取值 |
4.3 溃坝计算工况 |
4.4 基于GIS地形处理 |
4.4.1 地形图矢量化 |
4.4.2 格式转化与数据拼接 |
4.4.3 矢量数据处理 |
4.5 石泉至喜河段率定验证 |
5 石泉大坝溃坝洪水演进计算结果及分析 |
5.1 溃坝下泄流量过程 |
5.1.1 不同工况下泄流量过程 |
5.1.2 本节小结 |
5.2 溃坝洪水水位分布 |
5.2.1 不同工况下洪水水位分布 |
5.2.2 本节小结 |
5.3 溃坝洪水流速分布 |
5.3.1 不同工况下洪水流速分布 |
5.3.2 本节小结 |
5.4 溃坝洪水流速矢量分布 |
5.4.1 不同工况下流速矢量分布 |
5.4.2 本节小结 |
5.5 特征断面水深分布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情况 |
四、泉水水库溃坝洪水模拟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乌巢河水库设计洪水及防洪影响分析研究[J]. 卢留虎. 广东水利水电, 2020(08)
- [2]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D]. 胡芹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岷江上游1933年叠溪地震形成滑坡坝堆积特征及溃坝洪水模拟研究[D]. 戎泽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评价的关键问题研究[D]. 韩立业.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6]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D]. 王立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7]山区河流溃坝洪水演进分析[J]. 王雯,董嘉锐,杨杰,李鹏,李占斌,刘基兴,朱战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9(04)
- [8]上游大坝溃决对窑里水库校核洪水位影响分析[J]. 康芳华,简鸿福,吕辉,查斌. 江西水利科技, 2019(03)
- [9]山丘区水库溃坝洪水数值模拟研究[J]. 秦巧丽,李光吉,石飞. 山东水利, 2018(01)
- [10]基于GIS技术的溃坝洪水演进分析[D]. 李婷.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