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N在乳腺癌研究中的进展

PTEN在乳腺癌研究中的进展

一、PTEN在乳腺癌研究中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琼晴[1](2021)在《FBI-1蛋白在乳腺癌肿瘤干细胞和化疗抗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原癌基因FBI-1在正常细胞恶性转化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在肿瘤形成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形成和发展以及复发中的关键因子,它与化疗抗性密切相关。因此本课题组通过FBI-1在乳腺癌干细胞中以及化疗抗性中的作用,来鉴定FBI-1是否可以作为一个化疗预后的指标。方法:1.用MDA-MB-231细胞进行mammosphere形成实验,检测FBI-1的表达是否在mammosphere中升高。敲减FBI-1并与对照细胞进行mammosphere形成实验,检测敲减FBI-1是否显着降低mammosphere的大小和数量。然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来检测FBI-1敲减的细胞与亲代细胞中CD44+/CD24-数量的变化。2.利用Transewll进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敲减FBI-1是否显着降低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检测肿瘤的生长。8周后处死小鼠,收集肿瘤和肺组织,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计数肺转移小节的数量。3.建立MCF-7耐药细胞株,然后利用MTT法来鉴定获得细胞株是否获得了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利用western blot来检测MCF-7/ADR细胞中FBI-1蛋白表达的变化,研究FBI-1是否在耐药细胞中表达升高。然后,敲减耐药细胞MCF-7/ADR中的FBI-1,用MTT实验来检测细胞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变化。4.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来检测敲减FBI-的MCF-7细胞中PTEN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用抗FBI-1的抗体对上述细胞进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 IP)实验。根据PTEN启动子的序列和已经发表的研究设计了8对引物,利用这8对引物将得到的免疫沉淀物进行Real-time PCR,分析FBI-1是否结合在PTEN启动子上及其结合的区域。5.敲减MCF-7/ADR细胞中的FBI-1后,对该细胞利用携带PTEN sh RNA的和对照慢病毒感染进行第二次感染,并用western blot实验来鉴定两个蛋白的敲减效果。进行MTT实验来检测对照细胞、FBI-1敲减、双敲减细胞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变化。结果:1.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发现FBI-1的表达在mammosphere中表达升高。沉默FBI-1的表达,使得mammosphere的形成和肿瘤干细胞的数量显着地降低。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表明,敲减FBI-1能够降低MCF-7和MDA-MB-23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3.裸鼠成瘤实验表明,敲减FBI-1不仅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而且能够减少肿瘤向肺癌中的转移。4.Western blot的结果表明在MCF-7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FBI-1的表达显着地增强。并发现敲减FBI-1能够增强耐药细胞株对阿霉素药物的敏感性。5.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的结果表明敲减FBI-1能够在m RNA和蛋白水平上增强PTEN的表达。FBI-1很可能结合在PTEN启动子的+400到900bp的区域内。6.MTT实验表明敲减PTEN后可以抑制FBI-1对阿霉素敏感性的效果结论:利用细胞学和裸鼠实验发现FBI-1能够影响乳腺癌干细胞和乳腺癌的肺转移;同时发现在抗性细胞中FBI-1表达升高,而且敲减FBI-1后能够增强抗性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FBI-1能够直接结合在PTEN基因的启动子上从而抑制PTEN基因的表达。这些研究结果表明,FBI-1在肿瘤干细胞以及化疗抗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为更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提供了线索。

赵彬[2](2021)在《基于条件重编程细胞培养的三阴性乳腺癌敏感药物筛选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三阴性乳腺癌是指ER、PR及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进展快,侵袭性强,容易复发和转移。目前三阴性乳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比较单一,缺乏特异性的治疗靶点,亟需寻找个体化的、有效的治疗靶点。条件重编程细胞模型是一种可在不转入外源基因的情况下诱导体细胞的无限增殖的细胞模型,具有培养成功率高,成本低,与原肿瘤一致性强的优点,具有用于个体化肿瘤药敏预测的潜力。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三阴性乳腺癌的条件重编程细胞模型,并使用该模型进行了高通量敏感药物筛选实验,以探索条件重编程细胞药敏试验在三阴性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前瞻性收集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确诊为乳腺癌并拟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例信息。术中留取肿瘤组织及配对正常乳腺组织的标本并培养条件重编程细胞。选择病理证实的三阴性乳腺癌条件重编程细胞传代扩增。(2)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和转录组测序检测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及原肿瘤组织的DNA突变谱和转录组表达谱,对比条件重编程细胞与原肿瘤组织在常见突变基因位点的一致性,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条件重编程细胞与原肿瘤组织转录组表达谱的一致性。(3)使用高通量药敏试验检测上述细胞对110种药物的敏感性,分别构建剂量-效应曲线,计算药物敏感性评分(DSS),并根据DSS评分寻找每株条件重编程细胞的敏感药物。使用RRA算法整合DSS评分,得到反应药物有效性的综合药物排序。(4)检索外显子测序结果中与相关药物敏感性相关的基因,并与药敏结果进行比对。通过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计算经典通路或重要基因集的活化程度评分,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各通路GSVA评分与条件重编程细胞药物敏感性DSS评分的关联。(5)获取GEO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中三阴性乳腺癌的高通量mRNA芯片数据和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差异基因筛选、差异基因富集分析以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寻找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生物标记;通过GSVA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寻找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显着相关的生物通路。结果:(1)成功构建了 6株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和6株配对正常乳腺组织的条件重编程细胞。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和原肿瘤组织的DNA突变谱相似,二者的转录组基因表达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855)。(2)PF-04691502,一种PI3K/Akt和mTOR双靶点抑制剂是RRA综合药物敏感性评分最佳的药物,而其他排名前十位的药物中,有2种mTOR抑制剂,2种Akt靶向药物,1种Syk(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1种拓扑异构酶抑制剂,1种EGFR抑制剂,1种植物来源的小分子药物(重楼皂苷VI)。mTOR抑制剂西罗莫司、替西罗莫司、利罗莫司和Torin1的DSS评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2~0.97)。EGFR靶向药物阿法替尼、吉非替尼、拉帕替尼的DSS评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61~0.93)。(3)条件重编程细胞转录组中PI3K-Akt通路的GSVA评分与Ipatasertib的DSS评分显着相关(R=0.587,P=0.045)。mTOR通路的GSVA评分与Torin 1的DSS评分显着相关(R=0.62,P=0.030)。EGF通路的GSVA评分与吉非替尼的DSS评分具有显着相关性(R=0.60,P=0.039)。(4)我们进一步通过GEO和TCGA数据分析了 GSVA评分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发现Akt1/mTOR信号通路、HIF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和脂肪合成相关通路的GSVA评分升高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较短的总体生存期相关(P<0.05)。T细胞抗原受体信号通路GSVA高评分或抗原加工和呈递通路GSVA评分较高的患者总体生存期较长(P<0.05)。结论:(1)本研究培养的6株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与原肿瘤组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作为个体化肿瘤模型用于三阴性乳腺癌发病机制研究和药敏试验。(2)条件重编细胞药敏试验结果较稳定,可以用于三阴性乳腺癌药物敏感性预测。本研究中的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靶向PI3K-Akt、mTOR、EGFR、Syk通路的药物以及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比较敏感。(3)条件重编程细胞转录组数据中PI3K-Akt和mTOR等通路的GSVA评分与针对相应通路的靶向药物的有效性成正相关,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组织中转录组PI3K-Akt和mTOR等通路的GSVA评分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显着相关,因而GSVA评分也可以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药物敏感性预测以及患者预后的评价。

张美清[3](2021)在《miR-4521和FAM129A异常表达影响乳腺癌进展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世界上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据报道,202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中,乳腺癌估计达230万例,在癌症发病率中居首位,同时发布2020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死亡人数高达68万,死亡率居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类型首位。近年研究表明,肿瘤转移和复发已成为乳腺癌患者生存的主要障碍,也是大多数乳腺癌患者死亡的原因。所以,筛选、鉴定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和乳腺癌进展密切相关的调控分子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对乳腺癌的诊疗有一定科学价值。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分子,与多种癌症和恶性肿瘤有关,参与调控细胞活性、侵袭性转移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等,可作为特定诊断标记和针对不同肿瘤的新治疗靶标。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129 member A(FAM129A),在许多类型的癌症中均过表达,一些研究报道FAM129A在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组织中过表达,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Target Scan)分析发现miR-4521与FAM129A存在特异性结合位点,为了解决二者间是否存在靶向关系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前期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了FAM129A是miR-4521的靶分子。因此,我们认为二者在乳腺中的特异性调控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值得深入研究。目的:1.研究miR-4521在乳腺癌中与FAM129A的表达关系;2.探究miR-4521对FAM129A的特异性调节作用;3.研究miR-4521或FAM129A调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方法:1.收集25例手术患者的乳腺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qRT-PCR法检测miR-4521在样本中的表达水平;WB法检测FAM129A在样本中的表达水平。2.我们用miR-4521 mimic转染乳腺癌细胞24小时后,qRT-PCR和WB分析miR-4521和FAM129A的特异性调控关系。3.以转染miR-NC组作对照,用MTT比色法,Transwell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iR-4521mimic转染乳腺癌细胞后,乳腺癌细胞存活率,迁移侵袭率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率的变化,采用同样的方法检测FAM129A-si RNA转染乳腺癌细胞后,以转染NC组作对照,乳腺癌细胞存活率,迁移侵袭率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率的变化;4.WB法分析miR-4521 mimic和FAM129A-si RNA转染乳腺癌细胞后,二者分别对促进迁移侵袭相关蛋白分子MMP2和MMP9及影响凋亡的通路蛋白p-AKT,Bcl-2和Bax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qRT-PCR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miR-4521表达量显着低于癌旁乳腺组织(71.4%,P<0.0001);WB结果表明,FAM129A蛋白表达水平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显着高于癌旁乳腺组织(71.6%,P=0.0006)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452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标本中FAM129A表达呈负相关(r=-0.5014,P=0.0107)。FAM129A表达水平与几种可能影响BC患者治疗和预后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TNM分期中T1期乳腺癌患者相比,T2期乳腺癌患者的FAM129A表达水平显着增加(P=0.026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FAM129A水平更高(P=0.0202),FAM129A的表达水平与BC患者的其他预后因素,包括患者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2.miR-NC和miR-4521 mimic转染于MCF-7和T47D细胞后,用转染miR-NC的细胞作对照,miR-4521表达水平在MCF-7和T47D细胞中分别上调2120倍(P=0.0017)和3220倍(P=0.0032),FAM129A在m RNA表达水平分别降低37.6%(P=0.0148)和59.0%(P=0.0062);FAM129A在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30.5%(P=0.0425)和38.0%(P=0.0323)。3.miR-4521转染乳腺癌细胞后,乳腺癌细胞存活率和迁移侵袭率降低,细胞程序性死亡率升高;4.FAM129A-si RNA转染乳腺癌细胞后,乳腺癌细胞存活率和迁移侵袭率降低,细胞程序性死亡率升高;5.miR-4521转染乳腺癌细胞后,MMP2、MMP9、p-AKT和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表达水平升高;6.FAM129A-si RNA转染乳腺癌细胞后,MMP2、MMP9、p-AKT和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表达水平升高。结论:1.在BC患者组织中,miR-4521低表达而FAM129A高表达,二者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FAM129A高表达与乳腺癌临床进展相关,FAM129A表达水平较高的BC患者可能比FAM129A表达水平较低的患者预后更差。2.在乳腺癌细胞中,miR-4521可特异性结合FAM129A并抑制其表达。3.miR-4521上调可通过降低迁移侵袭途径中相关蛋白MMP2和MMP9表达来抑制MCF-7和T47D体外迁移和侵袭;miR-4521上调通过降低蛋白p-AKT和Bcl-2的表达,上调Bax表达,促进MCF-7和T47D细胞凋亡,减弱细胞增殖能力。4.FAM129A低表达可通过降低迁移侵袭途径中相关蛋白MMP2和MMP9表达来抑制MCF-7和T47D体外迁移和侵袭;FAM129A低表达可通过降低蛋白p-AKT和Bcl-2表达,升高Bax表达来促进MCF-7和T47D细胞凋亡,减弱细胞增殖能力。

陈亚军[4](2020)在《PRMT2及PRMT2β介导的自噬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乳腺癌(breast cancer)作为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根据分子标志物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 E R 2)表达的差异分为多个分子亚型。自噬(autophagy)是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种溶酶体降解途径,为维持细胞存活、生长、分化和稳态所必须。最近大量的研究表明,自噬与肿瘤关系密切,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着促癌和抑癌的双重角色。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PRMT)主要包含9个家族成员,作为一种常见酶类存在于哺乳动物中,参与基因转录调控、信号转导通路、DNA损伤修复及m RNA剪接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并与肿瘤的发生与转移密切相关。作为PRMTs家族的一个成员,PRMT2充当ERα的共激活因子,以雌激素不依赖的形式与ERα直接结合,并以雌激素依赖方式提高ERα的转录活性。同时在细胞周期调控、炎症反应、肺组织功能、瘦素信号通路及Wnt信号转导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PRMT2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在乳腺肿瘤中的作用机理至今仍不清楚。本研究分析了乳腺癌组织芯片中PRMT2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LC3蛋白、P62蛋白、Beclin1蛋白在不同组织类型和不同分子分型中的表达差异。在此基础上,观察PRMT2过表达对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同时,为了进一步探讨PRMT2新的剪接体PRMT2β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分析PRMT2β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观察PRMT2β过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第一部分PRMT2对乳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目的:探讨PRMT2及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P6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观察PRMT2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芯片中159例乳腺癌组织中PRMT2蛋白及自噬相关蛋白LC3B、Beclin1和P62在不同分化和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构建PRMT2稳定过表达乳腺癌细胞株,通过透射电镜观察PRMT2稳定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中自噬泡的影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RMT2稳定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中LC3免疫荧光的改变,通过Western Blot及WES检测PRMT2稳定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中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P62的改变及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 RFP-EGFP-LC3双荧光在PRMT2稳定过表达后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中自噬体形成过程。磷酸化抗体芯片检测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中稳定过表达PRMT2影响细胞自噬的可能信号分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RMT2稳定过表达后对MCF-7细胞MDA-MB-231细胞中自噬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PRMT2和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患者年龄、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分子分型等参数中无显着差异(P>0.05),在组织病理分级Ⅲ级中LC3B高表达组所占例数显着高于LC3B低表达组(P=0.0332),同时LC3B高表达组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所占例数显着低于LC3B低表达组(P=0.0068),两组在患者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参数中无显着差异(P>0.05)。P62高表达组在淋巴结转移中所占例数显着高于P62低表达组(P<0.0001),两组在患者年龄、TNM分期、病理分级及分子分型等参数中无显着性差异(P>0.05)。透射电镜观察PRMT2稳定过表达使MCF-7细胞中自噬泡面积缩小,Dox处理12h开始与无Dox处理组相比自噬泡减少,处理24h、48h组自噬泡明显减少。MDA-MB-231细胞中自噬泡面积增加,Dox处理12h开始与无Dox处理组相比自噬泡增加,处理24h、48h组自噬泡明显增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RMT2稳定过表达后MCF7细胞中LC3荧光减少,MDA-MB-231细胞中LC3荧光增加。Western Blot检测PRMT2稳定过表达后MCF7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II/I表达量随时间增加逐渐减少,12h、24h、48h组变化较为明显。MDA-MB-231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II/I表达量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加,12h、24h、48h组变化较为明显。WES检测PRMT2稳定过表达后MCF7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量随时间增加逐渐减少,P62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多。MDA-MB-231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量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加,而P62蛋白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少。在MCF7细胞中,PRMT2敲低能上调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II/I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 RFP-EGFP-LC3双荧光在PRMT2稳定过表达后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中自噬体形成过程显示,在MCF7细胞中,PRMT2稳定过表达后,自噬体(黄色斑点)和自噬溶酶体(红色斑点)减少,提示自噬被抑制。而在MDA-MB-231细胞中,PRMT2稳定过表达后,自噬体(黄色斑点)和自噬溶酶体(红色斑点)增多,提示自噬被促进。磷酸化抗体芯片检测结果发现,在MCF7细胞中,PRMT2上调m TOR、P53、Caspase9磷酸化水平,下调AMPK、Akt、GSK3β、NFκB、MAPK、PTEN、STAT1的磷酸化水平。在MDA-MB-231细胞中,PRMT2上调AMPK、GSK3β、NFκB、MAPK、P53、STAT1磷酸化水平,下调Akt、Caspase9、m TOR、MAPK、PTEN的磷酸化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MCF7细胞中,诱导PRMT2过表达后,p-m TOR蛋白水平升高,ULK1、p-AMPK、PI3K、PTEN、p-AK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在MDA-MB-231细胞中,诱导PRMT2过表达后,p-m TOR、PI3K、PTEN、p-AK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ULK1、p-AMPK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其中,在MCF7和MDA-MB-231细胞中,诱导PRMT2过表达后,p-m TOR、ULK1和p-AMPK蛋白变化趋势相反,而PI3K、PTEN、p-AKT蛋白变化趋势一致。结论:LC3B在组织病理分级Ⅲ级乳腺癌中表达较高,而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表达较低;P62在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表达较高。PRMT2过表达抑制MCF7细胞自噬,促进MDA-MB-231细胞自噬。PRMT2通过下调Beclin1信号通路和AMPK-m TOR-ULK1/2信号通路抑制MCF7细胞自噬;PRMT2通过上调Beclin1信号通路和AMPK-m TOR-ULK1/2信号通路促进MDA-MB-231细胞自噬。第二部分乳腺癌组织中PRMT2及其剪接体PRMT2β蛋白的表达及意义目的:探讨PRMT2及其剪接体PRMT2β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中138例乳腺癌,6例正常乳腺组织和6例良性乳腺组织中PRMT2及PRMT2β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PRMT2β蛋白尽管在不同乳腺组织中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96),但仍然随着乳腺癌组织类型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在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率为66.7%,乳腺良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为50.0%,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9.0%恶性肿瘤。相反,PRMT2蛋白表达阳性率从正常乳腺组织到乳腺癌组织逐渐增加:在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率为33.3%,在乳腺良性肿瘤中阳性率为83.3%,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占95.7%,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着性(P=0.0002)。在乳腺癌组织中PRMT2β的表达与HER2表达呈负相关(P=0.033),而与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和p53表达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乳腺癌组织中PRMT2的表达与PR和HER2显示明显的负相关(分别P=0.039和P=0.019)。结论:PRMT2β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和良性乳腺肿瘤组织中表达较乳腺癌组织中较高。在乳腺癌组织中PRMT2β蛋白的表达与HER2呈负相关。PRMT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和良性乳腺肿瘤组织。在乳腺癌组织中PRMT2蛋白的表达与HER2、PR呈负相关。第三部分PRMT2剪接体PRMT2β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及自噬目的:探讨PRMT2剪接体PRMT2β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构建稳定过表达PRMT2β的MCF7细胞系,通过MTT、克隆形成、细胞周期及凋亡分析,探讨PRMT2β在乳腺癌细胞中的作用,通过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PRMT2β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启动子转录活性及Akt信号通路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Western Blot技术探讨PRMT2β对乳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RMT2β-Tet-on稳定过表达乳腺癌细胞系。PRMT2β过表达能明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同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自噬。PRMT2β过表达能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中CCND1启动子转录活性,并通过抑制Akt/GSK-3β信号通路抑制CCND1的表达。结论:PRMT2β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自噬,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PRMT2β通过抑制Akt/GSK-3β信号传导通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中CCND1表达。

程凯[5](2020)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介导乳腺癌肿瘤耐药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tTG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意义研究目的:探讨tTG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意义,从临床水平为乳腺癌肿瘤耐药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回顾性收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从2014年1月-2019年6月间病理科存档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女性单侧乳腺癌病人71例,记录完善的临床病理资料;(2)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tTG蛋白表达的变化;(3)分别根据RECIST1.1、Miller-Payne分级标准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临床评估和病理学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将病人分为:新辅助化疗敏感组和新辅助化疗耐药组,分别统计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后tTG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新辅助化疗后耐药组tTG的表达与应用的化疗药物以及新辅助化疗前后tTG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tTG的表达较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组织中tTG的表达升高;(2)新辅助化疗前tTG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评估和病理学评估均无明显相关性,而新辅助化疗后tTG的表达升高,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临床评估和病理学评估均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新辅助化疗后耐药组中tTG的表达与应用的化疗药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组织中tTG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Ki67增殖指数有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月经、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ER、PR、Her-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新辅助化疗后tTG的表达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而与年龄、月经、组织学分级以及ER、PR、Her-2、Ki67增殖指数无相关性。研究结论:(1)新辅助化疗前tTG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临床评估和病理学评估无明显相关性,说明tTG可能不是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一个有效因子;(2)新辅助化疗后tTG的表达升高,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临床评估和病理学评估均具有相关性,说明tTG参与了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耐药,新辅助化疗后tTG的表达升高可能是后续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一个重要因素;(3)新辅助化疗后tTG的表达与应用的化疗药物无相关性,说明tTG参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的过程,与应用的化疗药物无关;(4)tTG可能在促进乳腺癌的细胞增殖与肿瘤转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创新点:经过文献复习与检索,关于tTG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意义的研究未见有报道。由于新辅助化疗可以预估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从新辅助化疗的角度出发,研究tTG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意义可以为乳腺癌肿瘤耐药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tTG介导乳腺癌细胞MCF-7对阿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研究目的:探讨tTG介导乳腺癌细胞MCF-7对阿霉素耐药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解决乳腺癌肿瘤耐药问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设计小干扰RNA序列,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转染蛋白的转染率,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筛选基因沉默TGM2(tTG的编码基因)的最佳序列。(2)将细胞分为 MCF-7、MCF-7/ADR、MCF-7+tTG siRNA 三组,tTG、P-gp、MRP、LRP的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RT-PCR检测,tTG、P-gp、MRP、LRP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 western-blot 检测。(3)MTT 法检测 MCF-7、MCF-7/ADR 的 IC50,确定作用于MCF-7/ADR阿霉素合适的浓度。(4)将细胞分为MCF-7、MCF/ADR、MCF-7/ADR+tTG siRNA、MCF-7/ADR+阿霉素、MCF-7/ADR+tTG siRNA+阿霉素五组,对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细胞生长情况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结果:(1)荧光显微镜下显示绿色转染蛋白转染率达到90%以上,且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siRNA 3序列是基因沉默TGM2的最佳序列。(2)tTG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MCF-7相比,MCF-7/ADR的tTG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基因沉默TGM2后,tTG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说明转染成功。(3)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P-gp、MRP、LR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MCF-7相比,MCF-7/ADR的P-gp、MRP、LR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基因沉默TGM2后,P-gp、MRP、LR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4)MTT法确定 MCF-7 和 MCF-7/ADR 的 IC50 分别为 2.43ug/ml、89.44ug/ml。(5)MTT 测定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MCF-7与MCF-7/ADR的细胞生长抑制率最低,MCF-7/ADR+tTG siRNA+阿霉素细胞生长抑制率最高。与MCF-7/ADR组相比,MCF-7/ADR+tTG siRNA组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并且呈现时间依赖性;与MCF-7/ADR+阿霉素组相比,MCF-7/ADR+tTG siRNA+阿霉素组生长抑制率升高(p<0.05)。(6)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最高的为MCF-7/ADR+tTG siRNA+阿霉素组,明显高于 MCF-7/ADR+阿霉素组(p<0.05)。与 MCF-7/ADR 相比,MCF-7/ADR+tTG siRNA 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研究结论:(1)tTG与P-gp、MRP、LRP在MCF-7/ADR中高表达,说明tTG与P-gp、MRP、LRP参与了 MCF-7对阿霉素耐药的过程。(2)基因沉默TGM2后,MCF-7/ADR的P-gp、MRP、LR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说明tTG可能通过调控P-gp、MRP、LRP的表达介导MCF-7对阿霉素的耐药。(3)基因沉默TGM2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升高,基因沉默TGM2联合阿霉素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最高,说明基因沉默TGM2联合阿霉素可以抑制细胞生长,促进MCF-7/ADR细胞凋亡,使MCF-7/ADR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增强。创新点:耐药蛋白是肿瘤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本部分研究从耐药蛋白的角度出发,研究了 tTG可能通过调控P-gp、MRP、LRP介导乳腺癌细胞的肿瘤耐药,既往复习文献和检索,发现关于tTG与P-gp在肿瘤领域的个别研究,尚未见关于tTG与MRP、LRP方面的相关研究。第三部分基因沉默TGM2抑制MCF-7/ADR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研究研究目的:从动物水平,进一步探讨基因沉默TGM2对MCF-7/ADR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影响。研究方法:(1)MCF-7/ADR注射于裸鼠腋窝脂肪垫,建立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2)根据是否注射基因沉默TGM2载体和阿霉素,将裸鼠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ADR组、ADR+tTG siRNA组、ADR+阿霉素组、ADR+tTG siRNA组+阿霉素组,按照分组给予瘤体内注射基因沉默载体和阿霉素进行干预;(3)28天后动物处死,肿瘤称重,并行免疫组化检测瘤内tTG、P-gp、MRP、LRP的蛋白表达。研究结果:(1)与ADR组相比,ADR+tTG siRNA组肿瘤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与ADR+阿霉素相比,ADR+tTG siRNA+阿霉素组肿瘤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其中ADR+tTG siRNA+阿霉素组肿瘤抑制作用最明显。(2)与ADR组相比,ADR+tTGsiRNA组tTG、P-gp、MRP、LRP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ADR+阿霉素相比,ADR+tTG siRNA+阿霉素组的tTG、P-gp、MRP、LRP蛋白表达的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基因沉默TGM2联合阿霉素可以明显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基因沉默后tTG、P-gp、MRP、LRP蛋白表达的水平下降有关,与体外实验结果一致。创新点:本部分从动物水平进一步探讨了基因沉默TGM2抑制MCF-7/ADR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第四部分MCF-7/ADR外泌体传递tTG参与MCF-7耐药的研究研究目的:探讨MCF-7/ADR通过外泌体传递tTG介导MCF-7对阿霉素耐药的形成。研究方法:(1)利用低温梯度离心法进行外泌体的提取与纯化;(2)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大小与形态;(3)外泌体的特异性标志物CD63、TSG101的表达及其阴性对照Calnexin的表达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以鉴定外泌体;(4)流式细胞术检测EXO/S、EXO/ADR中tTG的表达水平;(5)利用PKH67标记的外泌体EXO/ADR,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对外泌体的摄取情况;(6)western-blot检测tTG 蛋白在 MCF-7、MCF-7/ADR、MCF-7+EXO/ADR 中的表达水平;(7)CCK8法检测MCF-7、MCF-7/ADR、与EXO/ADR共培养的MCF-7对阿霉素的IC50,评估EXO/ADR与MCF-7共培养后细胞对阿霉素的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1)透视电镜观察到外泌体透视电镜观察到外泌体直径介于30-150nm之间,呈典型的圆形或杯口状形态;(2)外泌体的鉴定:western-blot结果显示,Exo/S、Exo/ADR表达外泌体的特异性标志物CD63、TSG101,而阴性对照Calnexin不表达;(3)EXO/S与EXO/ADR中tTG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EXO/S与EXO/ADR中都有tTG的表达,但与EXO/S相比,EXO/ADR中tTG的表达升高(p<0.05);(4)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到标记PKH67的外泌体与MCF-7共培养 12h 后,MCF-7 摄取率>90%;(5)MCF-7、MCF-7/ADR、MCF-7+EXO/ADR中tTG的表达: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MCF-7相比,与EXO/ADR共培养的MCF-7 tTG 表达水平升高(p<0.05);(6)MCF-7、MCF-7/ADR、MCF-7+EXO/ADR对阿霉素的药物敏感性:CCK8结果显示,与EXO/ADR共培养的MCF-7对阿霉素的 IC50 为 6.16±1.15,MCF-7 对阿霉素的 IC50 是 1.91±0.18,与 EXO/ADR 共培养的MCF-7对阿霉素的IC50是MCF-7对阿霉素IC50的3.23倍。研究结论:(1)耐药细胞株MCF-7/ADR和敏感细胞株MCF-7均可以分泌外泌体。(2)耐药细胞株MCF-7/ADR和敏感细胞株MCF-7的外泌体中都有tTG蛋白表达,且MCF-7/ADR外泌体的tTG表达水平更高。(3)MCF-7/ADR可以通过外泌体传递tTG,被敏感细胞MCF-7摄取。(4)MCF-7/ADR可能通过外泌体传递tTG介导MCF-7对阿霉素的耐药。创新点:经过复习文献及检索,未见有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外泌体传递tTG介导MCF-7对阿霉素耐药的相关研究,本部分研究第一次发现了 MCF-7/ADR通过外泌体传递tTG介导MCF-7对阿霉素的耐药。

范小庆[6](2020)在《Micro RNA-204调控PI3K/AKT通路影响乳腺癌增殖和转移等行为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乳腺癌是我国女性第一位高发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增患者逐年增多,且有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尽管早期乳腺癌筛查的开展和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改善了治疗效果,仍有30%的乳腺癌患者出现晚期复发和转移,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安全。随着对乳腺癌等肿瘤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MicroRNA”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多种类的miRNA才是肿瘤基因遗传程序调控的基础,能调控多种肿瘤细胞的恶性行为。针对miRNA与乳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相关性研究则显示与患者病理资料和预后关系密切。其中,miRNA-204与乳腺癌的关系正是本研究的重点。探明miRNA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方式,对于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而明确miRNA-204在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意义及影响方式,有助于寻找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标记物和精准治疗的分子靶点,同时能为乳腺癌新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第一部分Micro RNA-204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研究目的明确miR-204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方法利用RT-qPCR法检测miR-204在乳腺癌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病理资料分析miR-204与临床病理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1、miR-204在正常乳腺组织和癌变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2、miR-204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ER、RP及HER2表达强度均无明显相关性;而miR-204水平随着病理组织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明显降低;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而明显降低,且淋巴转移的病理组织中miR-204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淋巴转移的组织(P<0.05)。第二部分Micro RNA-204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目的明确miR-204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增殖、侵袭及凋亡等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miR-204 mimics至MCF-7细胞过表达miR-204,利用MTT法检测MCF-7细胞增殖情况;利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情况,及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变化。结果1、外源转染miR-204 mimics至MCF7细胞显着提高miR-204水平,且与miR-NC组比较,过表达miR-204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活力。2、Hoechst 33342结果显示,与miR-NC组比较,miR-204 mimics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增高;Annexin V/PI检测结果也显示miR-204 mimics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miR-NC组。3、过表达miR-204能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G2/M细胞周期阻滞4、与miR-NC组细胞比较转染miR-204 minics的MCF7细胞穿膜数量明显减少。5、与miR-NC组比较,MCF7细胞转染miR-204 minics过表达miR-204后侵袭能力明显降低。第三部分Micro RNA204过表达对乳腺癌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目的探讨miR-204影响MCF-7细胞生物学行为及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比较PTEN在乳腺癌细胞和人乳腺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利用Target Scan靶基因预测软件筛选出PTEN为miR-204的调控靶基因;检测miR-204对PTEN表达的影响进行验证;过表达MCF-7细胞中miR-204分析对PTE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活性变化。结果1、PTEN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Hs 841.T细胞;2、Target Scan靶基因预测报告显示miR-204与PTEN序列中存在互补片段,提示PTEN是miR-204潜在调控的下游靶基因;3、MCF-7细胞中过表达miR-204能提高PTE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4、过表达MCF-7细胞中miR-204能明显抑制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活性。结论:1、miR-204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乳腺癌临床资料有相关性;2、过表达miR-204能影响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侵袭等生物学行为;3、miR-204靶向调控PTEN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全东令[7](2020)在《LncRNA AFAP1-AS1通过调控miR-21/PTEN轴影响乳腺癌增殖和迁移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寻找乳腺癌的特异性分子标志是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要点,非编码RNA作为新型靶点,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乳腺癌的特异性lncRNA标志物,发现AFAP1-AS1和是乳腺癌增殖和迁移的潜在标志物,miR-21是它的潜在靶点。旨在研究AFAP1-AS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探讨AFAP1-AS1对miR-21是否具有靶向作用,阐明AFAP1-AS1参与乳腺癌进程的机制是否与调控miR-21/PTEN轴有关,以期为乳腺癌治疗寻找新的分子标志和有效靶点。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乳腺癌的lncRNA标志物;采用qRT-PCR检测mRNA的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蛋白的水平;采用LF-2000对乳腺癌细胞进行多种序列的瞬时转染。采用MTT、克隆形成和EdU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RNA pull down实验研究AFAP1-AS1与miR-21的结合;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1对PTEN的靶向作用。用无胸腺裸鼠构建乳腺癌异种移植瘤模型,研究AFAP1-AS1稳定敲低对乳腺癌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AFAP1-AS1和miR-21在人体乳腺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细胞水平与人体组织水平验证显示二者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PTEN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则呈现低表达。2.沉默AFAP1-AS1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被显着降低。3.转染miR-21 mimic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显着提高;转染miR-21 inhibitor后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能力显着降低。4.沉默AFAP1-AS1后miR-21的表达减少;RNA pulldown结果显示AFAP1-AS1与miR-21存在直接结合;沉默AFAP1-AS1后再恢复miR-21的表达,AFAP1-AS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被逆转。5.Western blot和qRT-PCR实验显示miR-21对PTEN的mRNA和蛋白水平具有负调控作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21对PTEN具有靶向调节作用。过表达miR-21后再恢复PTEN的表达,miR-21高表达对乳腺癌细胞的效应被逆转;低表达miR-21后再降低PTEN的表达,miR-21低表达对乳腺癌细胞的效应被逆转。6.沉默AFAP1-AS1可增加PTEN的mRNA和蛋白水平。沉默AFAP1-AS1后再恢复miR-21的表达,AFAP1-AS1对PTEN调节作用被逆转。7.用shRNA稳定敲低AFAP1-AS1,乳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速度显着减慢。结论:1.AFAP1-AS1和miR-21在乳腺癌细胞及人体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AFAP1-AS1在人体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患病年龄成正比,有望成为乳腺癌早期筛选的分子标志物和临床治疗靶标。2.AFAP1-AS1对miR-21具有靶向正调控作用,并通过miR-21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3.miR-21对PTEN具有靶向负调控作用,AFAP1-AS1沉默后通过下调miR-21的水平,升高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参与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过程。

张矫[8](2020)在《miR-1225-5p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患者相对预后好,生存期长,但肿瘤的复发和远处转移仍然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寻求新的治疗靶点,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Micro RNA(miRNA)是最重要的一类nc RNA(non-coding RNAs),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及凋亡等密切相关,在维持细胞稳态中具有重要意义。许多疾病中,miRNA出现异常表达现象,并与疾病的表型相关联,其在癌症中的作用尤为引人关注。miRNA具有多基因调控性,能够调节恶性肿瘤进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导致各种信号通路失常,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具有成为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在恶性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中发挥作用。目的:通过数据库的筛选发现,miR-1225-5p在乳腺癌中表达升高。虽然在胰腺癌、喉癌中,miR-1225-5p已有相关研究,但乳腺癌中未见文献报道。因此,实验将探索miR-1225-5p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阐明内在分子机制。方法:1.收集乳腺癌临床组织标本,检测miR-1225-5p的表达量,并分析与预后的关系。2.通过MTT、Ed U、克隆形成及凋亡检测,观察差异表达miR-1225-5p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3.筛选miR-1225-5p靶基因,表达定量及荧光素酶实验验证。恢复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开展细胞营救实验,观察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变化。4.免疫缺陷小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不同组间肿瘤生长状况。适时解剖,称重测量肿瘤组织。5.Linked Omics网站寻找靶基因ZNF37A的关联基因,DAVID网站富集信号通路。6.Ch IP实验检测ZNF37A与Smad4启动子区的结合,明确二者的调控关系。7.周期实验明确miR-1225-5p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周期蛋白变化。8.免疫组化染色靶基因、增殖指标Ki67及周期蛋白指标,观察表达变化。结果:1.miR-1225-5p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不良预后呈正相关。2.过表达miR-1225-5p,促进MDA-MB-231细胞增殖。而降表达miR-1225-5p,抑制MCF-7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3.ZNF37A为miR-1225-5p的调控靶基因。MDA-MB-231/miR-1225-5p稳系中恢复ZNF37A表达水平,可逆转miR-1225-5p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4.体内动物实验,过表达miR-1225-5p的MDA-MB-231细胞肿瘤生长的速度及肿瘤体积、重量均高于对照组细胞。5.转录因子ZNF37A可以与Smad4的启动子区结合,转录激活Smad4的表达,二者表达呈正相关。6.过表达miR-1225-5p的MDA-MB-231细胞S期比例明显升高。蛋白检测可见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的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水平升高。7.免疫组化染色,过表达miR-1225-5p组中靶基因ZNF37A及其下游调控基因Smad4表达降低,而增殖指标Ki67和周期蛋白指标Cyclin D1表达升高。结论:miR-1225-5p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而高表达的miR-1225-5p靶向下调转录因子ZNF37A,进而转录抑制Smad4,导致细胞周期中G1期关键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升高,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发挥促进乳腺癌细胞生长增殖,抑制凋亡的作用。

塔依尔·吐尔松[9](2020)在《LINC00536/miR-204-5p/TGFβ-2信号轴调控乳腺癌进程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乳腺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发现LINC00536在乳腺癌细胞系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以及LINC00536在乳腺癌细胞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1)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乳腺癌进程关键基因的筛选。2)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536/miR-204-5p/TGFβ-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3)LINC00536在乳腺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4)LINC00536的下游分子miR-204-5p和TGFBR2在乳腺癌细胞中三者之间的靶向作用验证。方法:1)在TCGA数据库共下载1222份乳腺癌患者的RNA-seq数据;2)基于miRcode和miRTarBase数据库构建了乳腺癌ceRNA网络。前10位lncRNA采用Cox回归分析;3)生存分析采用KM(Kaplan-Meier)曲线分析;4)从TCGA数据库下载LINC00536/miR-204-5p/TGFβ-2单基因数据和临床数据,采用单基因分析方法,分析乳腺癌组织及相应邻近正常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特征;5)采用qRT-PCR方法检测30对乳腺癌组织中LINC00536/miR-204-5p/TGFβ-2的表达,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验证LINC00536/miR-204-5p/TGFβ-2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肿瘤部位,TNM分期的相关性;6)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GFβ-2在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的邻近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情况;7)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乳腺癌患者血液样品中TGFBR2相关指标表达量;8)用1H-NMR血浆代谢组学法分析不同代谢产物;9)针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MDA-MB-453,TD-47D和SK-RB-3细胞进行常规培养后,通过qRT-PCR进行目标基因即LINC00536表达水平检测,筛选LINC00536上调和下调的细胞系;10)对LINC00536基因沉默的T47D和MDA-MB-453细胞系和LINC00536过表达的MDA-MB-231和MCF-7细胞系进行增殖实验(CCK8检测);11)利用EdUApollo?567体外成像试剂盒检测T47D、MDA-MB-453、MDA-MB-231和MCF-7的增殖情况,分别用Hoechst染色、Apollo染色细胞核和细胞质;12)划痕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47D和MDA-MB-453细胞系的增殖、生长和伤口愈合能力;13)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LINC00536和miRNA-204-5p,miRNA-204-5p和TGFBR2的潜在相互作用;14)构建报告基因重组载体pmir GLO-Wt3’UTR-LINC00536,pmirGLO-Mt3’UTR-LINC00536,pmirGLO-Wt3’UTR-TGFBR2和pmirGLO-Mt3’UTR-TGFBR2。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TGFBR2、miRNA-204-5p、LINC00536调控关系;15)Western-blot检测T47D细胞TGF-β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我们鉴定了1028个与乳腺癌相关的lncRNA和89个miRNA(fold change>2,P<0.05);其中,93个lncRNA和19个miRNA和27个mRNA构成ceRNA网络;2)我们选择了10个lncRNA并分析了它们的总生存期;最终发现了5个lncRNA(ADAMTS9-AS1,AL513123.1,C10orf126,LINC00536,WT1-AS)与总生存期显着相关(log-rank P<0.05);3)单基因分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LINC00536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miR-204-5p的表达水平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组织,乳腺癌组织中TGFBR2的表达下调。乳腺癌患者性别、初步诊断无显着性差异,但人种、民族、诊断年龄、肿瘤分期程度与患者生存情况有关(P<0.05)。在1081例乳腺癌患者回归单因素分析中,人种、民族、诊断年龄、初步诊断与LINC00536表达水平有关(P<0.05)。在1070例乳腺癌患者回归单因素分析中,人种、民族、诊断年龄、初步诊断与miR-204-5p表达水平有关(P<0.05)。在1090例乳腺癌患者回归单因素分析中,人种、诊断年龄、初步诊断、肿瘤分期程度与TGFBR2表达水平有关(P<0.05);4)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LINC0053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miR-204-5p/TGFβ-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下调(P<0.05)。LINC00536/miR-204-5p/TGFβ-2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肿瘤部位,TNM分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的TGFBR2阳性细胞、胞质染色和胞外阳性染色均降低(P<0.05);6)在乳腺癌组TGFBR1、Smad2水平升高,TGFBR2,Smad3,Smad4水平显着降低;7)与正常组比较,乳腺癌组丙酮酸、柠檬酸、胆固醇、甘氨酸、乙酰乙酸、甲胺、二甲胺、天冬酰胺、亮氨酸、β-葡萄糖升高;8)在MDA-MB-231、T47D、MCF-7、MDA-MB-453和SKBR-3细胞系中检测到LINC00536表达,在T47D和MDA-MB-453细胞中明显升高;MDA-MB-231和MCF-7细胞系中下调;9)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在T47D和MDA-MB-453细胞中,si-LINC00536组细胞较空白组和无关序列对照组吸光度显着减少,且随着时间的持续,差异越来越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INC00536表达上调后,乳腺癌MDA-MB-231和MCF-7细胞的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10)利用EdUApollo?567染色T47D和MDA-MB-453细胞,si-LINC00536组细胞较空白组和无关序列对照组阳性染色细胞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dU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INC00536过表达组乳腺癌MDA-MB-231和MCF-7细胞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11)划痕实验检测结果显示在T47D和MDA-MB-453细胞中,si-LINC00536组细胞较空白组和无关序列对照组划痕愈合能力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在T47D和MDA-MB-453细胞中,si-LINC00536组细胞较空白组和无关序列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数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miRNA204-5p与LINC00536和TGFBR2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的种子区(seed region)区有特异结合位点;14)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TGFBR2是miRNA-204-5p的一个靶基因,miRNA-204-5p与LINC00536有结合位点;15)乳腺癌细胞中异常高表达的LINC00536可下调miR-204-5p的表达,并通过影响TGFBR2的表达量其发挥生物学作用。结论:生信分析筛选出93个lncRNA和19个miRNA和27个mRNA构成乳腺癌相关的ceRNA网络。发现了5个lncRNA(ADAMTS9-AS1,AL513123.1,C10orf126,LINC00536,WT1-AS)与总生存期显着相关。体外下调乳腺癌细胞LINC00536可以抑制细胞生长,降低细胞迁移能力。LINC00536通过负调控miRNA-204-5p来影响TGFBR2的表达,从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LINC00536具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有望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刘岩岩[10](2019)在《NEMP1在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以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乳腺癌被认为是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癌症形式之一。在乳腺癌的所有治疗方法中,放疗和化疗是两种主要的临床治疗手段。尽管在不同的乳腺癌类型中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但是耐药性在所有乳腺癌类型中都很常见,是临床上的一大挑战。性类固醇激素在癌症发展和乳腺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雌激素是乳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调节因子。研究表明,雌激素降低或者抗雌激素策略对乳腺癌治疗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主要表现在雌激素受体依赖的乳腺癌类型中。在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的药物中,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它能够作为ER拮抗剂发挥作用,对于ER阳性的乳腺癌中是非常有希望的治疗药物。尽管一系列的研究显示他莫昔芬可以显着降低女性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但他莫昔芬引起的耐药性仍然是乳腺癌治疗中的一个世界关注点。内分泌治疗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遗传(DNA序列的变化)和表观遗传因素引起的。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发现了几种对他莫昔芬产生耐药的机制,但是这对于理解乳腺癌中他莫昔芬耐药性的产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迫切探索乳腺癌中他莫昔芬耐药性的详细机制,为乳腺癌治疗找到新的突破口。目的1.为了揭示MCF7/TAMR细胞中他莫昔芬耐药性的关键调节因子,我们在他莫昔芬耐药性的MCF7/TAMR细胞和他莫昔芬敏感性的MCF7细胞中检测NEMP1的m RNA和蛋白质水平。此外,我们也在乳腺癌病人的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症组织中检测NEMP1的蛋白和m RNA水平。2.第一部分的结果发现NEMP1的蛋白和m RNA水平在乳腺癌组织中均升高,并且NEMP1的表达在他莫昔芬耐药的乳腺癌细胞系MCF7/TAMR中也显着上调。因此,第二部分主要是为了探讨NEMP1是否参与了对乳腺癌中他莫昔芬耐药性的调节。3.前面两部分的结果显示NEMP1与乳腺癌的发生高度相关,并且能够增强MCF7细胞对他莫昔芬产生耐药性。而研究表明核受体辅激活因子1也被认为是乳腺癌的关键调节因子,并且与乳腺癌的他莫昔芬耐药性正相关。总之,基于NEMP1和NCOA1是乳腺癌发展的两个潜在调节因子的假设,我们想要揭示这两个基因在乳腺癌发展中的具体分子机制。最重要的是,本研究的目的是为已经产生他莫昔芬耐药性的乳腺癌患者找到潜在的治疗靶点和可行的治疗策略。方法1.我们首先用4羟基他莫昔芬(他莫昔芬的活性代谢产物)处理MCF7细胞,一种雌激素受体阳性并且对他莫昔芬敏感的乳腺癌细胞系,以获得他莫昔芬耐药性的MCF7细胞系,命名为MCF7/TAMR细胞。通过MTT试验不同剂量的4羟基他莫昔芬处理96小时后MCF7和MCF7/TAMR细胞的增殖能力。接着,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他莫昔芬敏感性MCF7细胞和他莫昔芬耐药性MCF7/TAMR细胞中NEMP1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此外,我们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症病人中癌旁正常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NEMP1的蛋白表达水平。而且,我们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了53个乳腺癌组织和18个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中NEMP1的m RNA水平。2.首先利用慢病毒包装系统获得MCF7/TAMR敲低NEMP1和MCF7过表达NEMP1的稳定细胞系,并且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分别检测NEMP1敲低和过表达的效率。接着,利用细胞总数测定、MTT试验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NEMP1敲低的MCF7/TAMR细胞和NEMP1过表达的MCF7细胞在他莫昔芬处理与未处理时的细胞状态。3.首先利用慢病毒包装系统获得MCF7/TAMR敲低NEMP1的稳定细胞系,然后在对照组细胞和敲低NEMP1的MCF7/TAMR细胞中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参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主要调节因子HER2、EGFR、MYC、CCND1、PTEN、NCOA1、BCL2以及SRC的m RNA水平。另外,利用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对照组和敲低NEMP1的MCF7/TAMR细胞中NCOA1的表达水平。结果1.(1)结果显示,当4羟基他莫昔芬的浓度逐渐升高时,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显着受到抑制,并且呈现浓度依赖效应。而当4羟基他莫昔芬的浓度为0.2μM、0.5μM和1μM时,MCF7/TAMR细胞的增殖能力反而增强,并且细胞数目显着多于MCF7细胞。当4羟基他莫昔芬浓度为2μM时,与未加4羟基他莫昔芬相比,虽然MCF7/TAMR细胞增殖受到轻微抑制,但是细胞数目也多于增殖受到显着抑制的MCF7细胞。(2)蛋白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MCF7细胞相比,NEMP1在MCF7/TAMR细胞中的蛋白和m RNA水平都显着升高。(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在乳腺癌组织中NEMP1的表达显着升高。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在肿瘤组织中发现NEMP1的m RNA水平显着升高。2.(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h RNA稳定表达的细胞中NEMP1的蛋白水平显着下调。(2)他莫昔芬处理或者未处理组之间对照组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以及克隆形成能力都没有显着差异。然而,在NEMP1敲低后,与未处理组相比,他莫昔芬处理组中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以及克隆形成能力被显着抑制。(3)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稳定过表达NEMP1-CDS的MCF7细胞中NEMP1的蛋白水平显着上调。(4)在对照组细胞中,与未处理相比,他莫昔芬处理显着抑制了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以及克隆形成能力。但是,在NEMP1过表达细胞中,他莫昔芬处理与未处理组之间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以及克隆形成能力并没有明显差异。3.(1)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在NEMP1敲低的MCF7/TAMR细胞中只有NCOA1的m RNA水平下降了,而其他的调节因子HER2、EGFR、MYC、CCND1、PTEN、BCL2以及SRC的m RNA水平的水平在两组之间并没有显着变化。(2)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NEMP1敲低的MCF7/TAMR细胞中NCOA1的蛋白水平也显着下降。结论1.与MCF7细胞相比,MCF7/TAMR细胞对他莫昔芬产生了耐药性。并且,在MCF7/TAMR细胞中NEMP1的蛋白和m RNA的水平显着升高。此外,我们也发现了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NEMP1的蛋白水平和m RNA水平也显着升高,表明NEMP1与乳腺癌以及乳腺癌耐药性的产生密切相关。2.利用慢病毒系统,我们成功获得了NEMP1敲低的MCF7/TAMR细胞系和NEMP1过表达的MCF7细胞系。在NEMP1敲低的MCF7/TAMR细胞系中,通过细胞数目测定、MTT试验以及克隆形成实验,我们发现NEMP1的敲低抑制了MCF7/TAMR细胞的他莫昔芬耐药性。此外,在NEMP1过表达的MCF7细胞系中,我们发现NEMP1过表达降低了MCF7细胞对他莫昔芬的敏感性,增强了MCF7细胞对他莫昔芬的耐药性。3.在NEMP1敲低的MCF7/TAMR细胞中,结果显示只有NCOA1的m RNA水平下降了,而其他的调节因子如HER2、EGFR、MYC、CCND1、PTEN、BCL2以及SRC的m RNA水平在两组之间并没有显着变化。另外,我们也发现在NEMP1敲低的MCF7/TAMR细胞中NCOA1的蛋白水平也显着下降。这些实验结果表明,NEMP1是通过调控NCOA1的表达,从而调节MCF7/TAMR细胞中的他莫昔芬耐药性。

二、PTEN在乳腺癌研究中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TEN在乳腺癌研究中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FBI-1蛋白在乳腺癌肿瘤干细胞和化疗抗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乳腺癌化疗药物抗性
    2 乳腺癌干细胞
    3 乳腺癌干细胞与化疗抗性
    4 FBI-1 蛋白在肿瘤的作用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乳腺干细胞小球(Mammosphere)培养
        2.3 Westernbloting实验
        2.4 慢病毒的包装和细胞感染
        2.5 流式细胞术
        2.6 Transwell实验
        2.7 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2.8 免疫组化IHC实验
        2.9 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的诱导建立
        2.10 MTT细胞增殖实验
        2.11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2.12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
    3 统计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
    1 FBI-1 在乳腺癌干细胞维持中的作用
    2 FBI-1 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
    3 FBI-1 在阿霉素耐药细胞株中的作用
    4 研究FBI-1对PTEN表达的影响
    5 FBI-1 通过下调PTEN来影响抗性细胞对药物的反应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条件重编程细胞培养的三阴性乳腺癌敏感药物筛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条件重编程细胞的培养、鉴定
    一、实验材料
        1、患者与样本
        2、主要试剂、耗材
        3、主要仪器
    二、实验方法
        1、条件重编程细胞培养及传代
        2、高通量测序
    三、实验结果
        1、条件重编程细胞及其镜下形态
        2、条件重编程细胞与肿瘤组织的一致性
    四、讨论
        1、条件重编程培养技术的发展过程
        2、条件重编程细胞与原肿瘤组织的一致性
    五、小结
第二部分: 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高通量药筛试验
    一、实验方法
        1、药物组设计
        2、敏感药物筛选实验
        3、药筛实验数据分析
    二、实验结果
        1、条件重编程细胞药敏筛查
        2、条件重编程细胞药敏试验DSS评分的整合
        3、条件重编程药敏试验的稳定性
    三、讨论
        1、条件重编程细胞药敏试验的稳定性
        2、PI3K-Akt通路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3、mTOR通路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5、靶向血管形成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6、拓扑异构酶靶向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7、靶向乏氧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四、小结
第三部分: 条件重编程细胞的高通量测序
    一、实验方法
        1、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外显子基因突变分析
        2、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与条件重编程正常乳腺组织细胞总体转录组差异分析
        3、条件重编程细胞基因集变异分析
    二、实验结果
        1、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
        2、条件重编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与条件重编程正常乳腺组织细胞的转录组差异
        3、三阴性乳腺癌来源的条件重编程细胞的基因集变异分析
        4、基因集变异分析与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
    三、讨论
        1、靶点基因外显子突变对药物敏感性的预测作用
        2、基因集变异分析对药物敏感性的预测作用
    四、小结
第四部分: 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相关通路分析
    一、实验方法
        1、数据获取及批间差校正
        2、差异基因筛选及基因集富集分析
        3、生存分析
    二、实验结果
        1、批间差校正
        2、差异基因筛选
        3、基因集富集分析
        4、差异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5、GSVA评分对患者生存的影响
    三、讨论
        1、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生物标记
        2、GSVA评分可作为三阴性乳腺患者的预后评估手段
    四、小结
结论
综述: 个体化肿瘤模型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背景
    一、2D肿瘤模型
    二、肿瘤类器官
    三、PDX模型
    四、条件重编程细胞模型
    五、微流控芯片肿瘤模型
    六、3D生物打印肿瘤模型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3)miR-4521和FAM129A异常表达影响乳腺癌进展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乳腺癌样本中miR-4521和FAM129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临床样本
        1.2.实验仪器与试剂
        2.实验方法
        2.1.分析乳腺癌组织中miR-4521表达水平
        2.2.WB检测乳腺癌组织中FAM129A表达水平
        2.3.统计学分析
    结果
        1.miR-4521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
        2.FAM129A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3.乳腺癌中miR-4521与FAM129A表达水平差异相关性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miR-4521上调对FAM129A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细胞株及培养条件
        1.2.实验仪器与试剂
        2.实验方法
        2.1.在乳腺癌细胞中上调miR-4521
        2.2.分析miR-4521上调对FAM129A表达水平的影响
        2.3.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分析miR-4521和FAM129A潜在靶向关系
        2.miR-4521上调抑制乳腺癌细胞中FAM129A的表达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探讨miR-4521上调对MCF-7和T47D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1.1.细胞株及培养条件
        1.2.实验仪器与试剂
        2.实验方法
        2.1.在 MCF-7和T47D细胞中上调miR-4521
        2.2.miR-4521上调对MCF-7和T47D细胞增殖影响
        2.3.miR-4521上调对MCF-7和T47D细胞迁移的影响
        2.4.miR-4521上调对MCF-7和T47D细胞侵袭的影响
        2.5.miR-4521上调对MCF-7和T47D细胞凋亡的影响
        2.6.WB法检测miR-4521上调对MMP2/MMP9和p-AKT/Bcl-2/Bax通路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2.7.统计学分析
    结果
        1.miR-4521上调抑制MCF-7和T47D体外增殖
        2.miR-4521上调抑制MCF-7和T47D体外迁移
        3.miR-4521过表达抑制MCF-7和T47D体外侵袭
        4.miR-4521过表达促进MCF-7和T47D细胞凋亡
        5.miR-4521上调对MMP2/MMP9和p-AKT/Bcl-2/Bax表达的影响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探讨FAM129A下调对MCF-7和T47D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细胞株及培养条件
        1.2.实验仪器与试剂
        2.实验方法
        2.1.在 MCF-7和T47D细胞中下调FAM129A
        2.2.WB法检测FAM129A下调效率
        2.3.FAM129A下调对MCF-7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
        2.4.FAM129A下调对MCF-7和T47D细胞迁移的影响
        2.5.FAM129A下调对MCF-7和T47D细胞侵袭的影响
        2.6.FAM129A下调对MCF-7和T47D细胞凋亡的影响
        2.7.FAM129A下调对MMP2/MMP9和p-AKT/Bcl-2/Bax通路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2.8.统计学分析
    结果
        1.WB法检测FAM129A下调效率
        2.FAM129A下调抑制MCF-7和T47D体外增殖
        3.FAM129A下调抑制MCF-7和T47D体外迁移
        4.FAM129A下调抑制MCF-7和T47D体外侵袭
        5.FAM129A下调促进MCF-7和T47D细胞凋亡
        6.FAM129A下调对MMP2/MMP9和p-AKT/Bcl-2/Bax表达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miRNA与PTEN/AKT信号通路在乳腺癌中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4)PRMT2及PRMT2β介导的自噬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PRMT2 对乳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乳腺癌组织芯片
        1.1.2 细胞株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1.3.1 细胞培养基
        1.3.2 细胞裂解液
        1.3.3 细胞冻存液
        1.3.4 PBS缓冲液
        1.3.5 多西四环素溶液
        1.3.6 Western Blot试剂配制
        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1.5 实验方法
        1.5.1 免疫化学法
        1.5.2 组织芯片扫描及分析
        1.5.3 细胞培养及处理
        1.5.4 透射电镜
        1.5.5 免疫荧光
        1.5.6 Western Blot
        1.5.7 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
        1.5.8 双荧光探针GFP-m RFP-LC3 检测自噬轴
        1.5.9 磷酸化抗体芯片检测
        1.5.10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PRMT2 蛋白与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P62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2.2 PRMT2 稳定过表达后乳腺癌细胞中自噬泡的改变
        2.3 PRMT2 稳定过表达后乳腺癌细胞中LC3 免疫荧光的改变
        2.4 PRMT2 稳定过表达后乳腺癌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改变
        2.5 PRMT2 稳定过表达后乳腺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量随时间的变化
        2.6 PRMT2 敲低后MCF7 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改变
        2.7 分别使用自噬诱导剂和自噬抑制剂后PRMT2 稳定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
        2.8 PRMT2 稳定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自噬轴的影响
        2.9 PRMT2 稳定过表达后影响乳腺癌细胞自噬的磷酸化信号分子
        2.10 PRMT2 稳定过表达影响乳腺癌细胞自噬机制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乳腺癌组织中PRMT2 及其剪接体PRMT2β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试剂的配制
        1.3.1 DAB显色液的配制
        1.3.2 PBS的配制
        1.3.3 柠檬酸溶液的配制
        1.3.4 柠檬酸三钠溶液的配制
        1.3.5 抗原修复液柠檬酸缓冲液的配制
        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1.5 实验方法
        1.5.1 HE(苏木精-伊红)染色
        1.5.2 Eli 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1.5.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判定
        1.5.4 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PRMT2 蛋白和PRMT2β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
        2.2 乳腺癌组织中PRMT2β蛋白和PRMT2 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PRMT2 剪接体PRMT2β抑制乳腺癌MCF7 细胞生长及自噬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质粒、载体、细菌和细胞株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1.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基本培养及处理
        1.2.2 Western Blot
        1.2.3 病毒滴度测定(Real time- PCR)
        1.2.4 慢病毒感染
        1.2.5 单克隆稳定细胞株的建立与鉴定
        1.2.6 MTT实验
        1.2.7 克隆形成实验
        1.2.8 数据分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1.2.9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PRMT2β慢病毒表达载体病毒滴度测定
        2.2 成功构建稳定表达PRMT2β的MCF7 细胞系
        2.3 PRMT2β抑制乳腺癌MCF7 细胞的增殖和集落形成
        2.4 PRMT2β诱导MCF7 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
        2.5 PRMT2β拮抗PRMT2对CCND1 启动子的转录抑制活性
        2.6 PRMT2β通过抑制Akt/GSK-3β信号传导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中CCND1 表达
        2.7 PRMT2β抑制乳腺癌MCF-7 细胞自噬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自噬与乳腺癌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课题资助
致谢

(5)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介导乳腺癌肿瘤耐药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词
前言
第一部分: tTG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意义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附图表
第二部分: tTG介导耐阿霉素乳腺癌细胞MCF-7/ADR耐药机制的研究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附图表
第三部分: 基因沉默TGM2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ADR裸鼠移植瘤生长的研究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附图表
第四部分: MCF-7/ADR外泌体传递tTG参与MCF-7对阿霉素耐药的研究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综述组织型转谷氨酿胺酶与乳腺癌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English Article 1
English Article 2

(6)Micro RNA-204调控PI3K/AKT通路影响乳腺癌增殖和转移等行为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Micro RNA-204 表达与乳腺癌临床资料的关系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组织标本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组织miRNA-204 表达检测
        2.2.2 统计学处理
    2.3 结果
        2.3.1 miR-204 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
        2.3.2 miR-204 表达与乳腺癌临床资料的关系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Micro RNA-204 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统计学处理
    3.2 结果
        3.2.1 乳腺癌细胞株中miR-204表达情况
        3.2.2 过表达miR-204对MCF7 细胞增殖的影响
        3.2.3 过表达miR-204对MCF7 细胞凋亡的影响
        3.2.4 过表达miR-204对MCF7 细胞周期的影响
        3.2.5 过表达miR-204对MCF7 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3.2.6 过表达miR-204对MCF7 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Micro RNA204 对乳腺癌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统计学分析
    4.2 实验结果
        4.2.1 PTEN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4.2.2 miR-204与PTEN序列中的存在互补位点
        4.2.3 过表达miR-204对PTEN mRNA水平的影响
        4.2.4 过表达miR-204对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
        4.2.5 过表达miR-204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
    5.1 总结
    5.2 结论
    5.3 研究不足之处与计划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7)LncRNA AFAP1-AS1通过调控miR-21/PTEN轴影响乳腺癌增殖和迁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生物信息学法寻找乳腺癌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及其验证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主要仪器
        3. 溶液配方
        4. 实验方法
    结果
        1. LncRNAAFAP1-AS1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 AFAP1-AS1对miR-21具有潜在的靶向调节作用,PTEN是二者的潜在靶基因
        3. AFAP1-AS1、miR-21、PTEN在人体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4. AFAP1-AS1、miR-2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5. AFAP1-AS1、miR-21、PTEN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小结
第二章 AFAP1-AS1通过靶向调节miR-21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主要仪器
        3. 溶液配方
        4. 实验方法
    结果
        1. 确定AFAP1-AS1和miR-21的瞬时转染条件
        2. 沉默AFAP1-AS1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3. 沉默AFAP1-AS1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
        4. miR-21水平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5. miR-21水平影响乳腺癌细胞的迁移
        6. AFAP1-AS1调控miR-21的表达,与miR-21存在结合
        7. AFAP1-AS1通过miR-21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8. AFAP1-AS1通过miR-21影响乳腺癌细胞的迁移
    小结
第三章 AFAP1-AS1通过miR-21/PTEN轴调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主要仪器
        3. 溶液配方
        4. 实验方法
    结果
        1. miR-21靶向调控PTEN
        2. PTEN过表达质粒可逆转miR-21 mimic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3. PTEN过表达质粒可逆转miR-21 mimic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促进作用
        4. PTEN siRNA可逆转miR-21 inhibitor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5. PTEN siRNA可逆转miR-21 inhibitor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
        6. AFAP1-AS1对PTEN具有负调控作用
        7. AFAP1-AS1通过miR-21调控PTEN
    小结
第四章 体内验证沉默AFAP1-AS1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主要仪器
        3. 溶液配方
        4. 实验方法
    结果
        1. AFAP1-AS1稳定敲低慢病毒感染
        2. AFAP1-AS1稳定敲低对乳腺癌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硕士期间的工作成果
致谢

(8)miR-1225-5p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Micro RNA的筛选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及步骤
    1.2 结果
        1.2.1 microRNA差的差异表达筛选分析
        1.2.2 miR-1225-5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1.2.3 miR-1225-5p差异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1.3 讨论
    1.4 小结
二、miR-1225-5p在乳腺癌中的作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及步骤
    2.2 结果
        2.2.1 实验研究的细胞模型筛选
        2.2.2 过表达miR-1225-5p对 MDA-MB-231 细胞增殖(MTT)的影响
        2.2.3 过表达miR-1225-5p对 MDA-MB-231 细胞增殖(Ed U)的影响
        2.2.4 过表达miR-1225-5p对 MDA-MB-231 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
        2.2.5 过表达miR-1225-5p对 Soft agar中 MDA-MB-231 细胞生长的影响
        2.2.6 降表达miR-1225-5p对 MCF-7 细胞增殖(MTT)的影响
        2.2.7 降表达miR-1225-5p对 MCF-7 细胞增殖(Ed U)的影响
        2.2.8 降表达miR-1225-5p对 MCF-7 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
        2.2.9 降表达miR-1225-5p对 Soft agar中 MCF-7 细胞生长的影响
        2.2.10 降表达miR-1225-5p对 MCF-7 细胞凋亡的影响
        2.2.11 miR-1225-5p靶基因的筛选
        2.2.12 恢复ZNF37A表达对MDA-MB-231/miR-1225-5p稳系增殖(MTT)的影响
        2.2.13 恢复ZNF37A表达对MDA-MB-231/miR-1225-5p稳系增殖(Ed U)的影响
        2.2.14 恢复ZNF37A表达对MDA-MB-231/miR-1225-5p稳系克隆形成的影响
        2.2.15 体内动物学实验,MDA-MB-231/miR-1225-5p稳系成瘤能力的变化
        2.2.16 小鼠肿瘤组织靶基因ZNF37A及增殖指标Ki67 表达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三、miR-1225-5p在乳腺癌中的细胞周期机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及步骤
    3.2 结果
        3.2.1 信号通路的富集与筛选
        3.2.2 Smad4 的表达及与ZNF37A的关系
        3.2.3 ZNF37A调控Smad4对MDA-MB-231/miR-1225-5p稳系细胞周期的影响
        3.2.4 肿瘤组织中Smad4及细胞周期指标的表达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MicroRNAs在乳腺癌诊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LINC00536/miR-204-5p/TGFβ-2信号轴调控乳腺癌进程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乳腺癌进程关键基因的筛选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人群
        1.2 筛选差异表达基因
        1.3 构建乳腺癌相关ceRNA网络
        1.4 筛选乳腺癌中异常表达的前10个lncRNA
        1.5 用GEPIA数据库分析lncRNA
        1.6 cBioPortal分析
        1.7 生存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长链非编码RNALINC00536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LINC00536 在乳腺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LINC00536 的下游分子miR-204-5p和 TGFBR2 在乳腺癌细胞中三者之间的靶向作用验证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10)NEMP1在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以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NEMP1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MCF7/TAMR细胞对他莫昔芬具有耐药性
        3.2 NEMP1 在他莫昔芬耐药性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上调
        3.3 NEMP1 在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高表达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NEMP1 在乳腺癌耐药细胞中的功能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NEMP1 敲低稳定细胞系的建立
        3.2 NEMP1 敲低抑制了MCF7/TAMR细胞的他莫昔芬耐药性
        3.3 NEMP1 过表达稳定细胞系的建立
        3.4 NEMP1 过表达增强了MCF7 细胞的他莫昔芬产生耐药性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NEMP1 影响乳腺癌细胞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NEMP1 敲低抑制了NCOA1的m RNA水平
        3.2 NEMP1 敲低抑制了NCOA1 的蛋白水平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本文结论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PTEN在乳腺癌研究中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FBI-1蛋白在乳腺癌肿瘤干细胞和化疗抗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刘琼晴. 宜春学院, 2021(08)
  • [2]基于条件重编程细胞培养的三阴性乳腺癌敏感药物筛选的研究[D]. 赵彬.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miR-4521和FAM129A异常表达影响乳腺癌进展及作用机制研究[D]. 张美清.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PRMT2及PRMT2β介导的自噬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D]. 陈亚军. 南华大学, 2020
  • [5]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介导乳腺癌肿瘤耐药机制的实验研究[D]. 程凯. 山东大学, 2020(04)
  • [6]Micro RNA-204调控PI3K/AKT通路影响乳腺癌增殖和转移等行为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范小庆. 南昌大学, 2020(08)
  • [7]LncRNA AFAP1-AS1通过调控miR-21/PTEN轴影响乳腺癌增殖和迁移的机制研究[D]. 全东令.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miR-1225-5p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矫.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LINC00536/miR-204-5p/TGFβ-2信号轴调控乳腺癌进程的机制研究[D]. 塔依尔·吐尔松.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10]NEMP1在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以及机制研究[D]. 刘岩岩.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PTEN在乳腺癌研究中的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