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烧伤婴、幼儿手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凤,高逸龙,高金贵[1](2021)在《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大脑是人体能量代谢最活跃、需氧及耗氧量最大而氧储备量最小的器官,对缺氧环境比较敏感,短暂缺氧即可造成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近年来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技术可以监测额叶皮质脑组织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rScO2)的变化,通过脑组织微脉管水平(其中包括了25%小动脉、70%小静脉和5%毛细血管)的血氧饱和度来反映脑组织氧的供需平衡情况,判断脑缺血的发生。基本原理主要是根据Beer-Lambert定律,即光线在溶液中的通透性取决于溶液中可吸收分子的密度(浓度)及光波的波长。在很多诊疗过程中都存在着脑组织灌注不足的风险,诊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rScO2下降则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如神经心理功能障碍、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等风险将显着增加。由于NIRS技术监测rScO2操作简单、无创,可以进行连续监测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此技术较常规监测指标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故更有利于保障患者脑功能安全,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文章结合近年国内外最新研究,分析NIRS技术监测rScO2的实用性及准确性,介绍NIRS技术监测rScO2的基本原理、围术期应用新进展以及未来展望、心肺复苏、新生儿领域应用及影响因素。推广其在诊疗过程中高危人群的应用,以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使其在临床工作中发挥更大的功效。
马丽娟[2](2021)在《脑组织氧饱和度在紫绀型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对脑损伤的预测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心脏手术围术期脑组织氧饱和度(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CrSO2)的变化规律及对术后脑损伤的预测作用,探讨CrSO2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能否准确预测该类患儿术后脑损伤的发生,为术中及时调整灌注参数,改善患儿预后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选取择期行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患者36例,所有病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CPB下进行,并顺利完成手术。观察并记录患儿以下指标:(1)患儿一般资料:疾病诊断、性别、月龄、体重、入室前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 O2)、CPB时间、手术操作时长、气管插管及拔管时间、术中最低体温。(2)分别于麻醉诱导前为T0、气管插管5 min为T1、升主动脉阻断5 min为T2、升主动脉开放5 min为T3、CPB结束时长为T4、超滤结束时长为T5、CPB结束3 h、8 h及24 h分别记录为T6、T7及T8,标记CrS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的值。(3)于T1、T2、T3、T4、T5、T6、T7、T8抽取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 O2)、动脉血乳酸(lactic acid,Lac)、动脉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Hb)、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 O2)并记录咽温。(4)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于T1、T5、T6、T7、T8采集动脉血0.5ml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calcium-binding proteinΒ,S100Β)水平,根据心脏外科围术期脑保护中国专家共识推荐的术中脑功能监测方法,围术期S100Β、NSE较术前基础值升高可诊断为脑损伤,根据是否发生脑损伤将患儿分为两组:脑非损伤组(CN组)和脑损伤组(CD组),分析不同组患儿的一般资料、T1至T8时间点MAP、CrSO2、咽温、Hb、Sa O2、Lac、Scv O2值,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有意义变量得出脑损伤的危险因素;明确不同时间点CrSO2对脑损伤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36例患儿,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4例,月龄为(3.5±2.7)月,体重(4.7±1.1)kg,CPB时间(116.89±35.19)min,手术时间(220.28±59.27)。其中8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8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10例心上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以及10例法洛四联症。其中有18例(50%)紫绀型婴幼儿患者发生了脑损伤,另有18例(50%)紫绀型婴幼儿患者未出现脑损伤。CD组患儿月龄、性别、体重、入室Sp O2、紫绀型心脏病类型、术中体温最低值、CPB时间、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Sa O2、Hb、MAP、咽温、Lac、Scv O2各项指标与CN组均无统计学差异(all P>0.05)。2、CD组患儿T3、T4、T5的CrSO2显着降低,与C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l P<0.01)。其余时间点两组CrS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T3CrSO2(P<0.01,OR=0.399,95%CI0.215~0.740)、T4CrSO2(P<0.01,OR=0.276,95%CI 0.132~0.578)、T5CrSO2(P<0.01,OR=0.333,95%CI 0.162~0.681),结果显示,T3、T4、T5CrSO2是紫绀型婴幼儿CPB术后脑损伤的危险因素。4、ROC曲线分析显示T3~T5对应的AUC分别为值为0.830、0.935、0.904;敏感度为77.8%、83.3%、83.3%;特异度为83.3%、100%、94.4%;CrSO2临界值为50.6%、49.3%、49.9%。T3、T4、T5CrSO2对于脑损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心脏手术期间CrSO2可以准确反映脑氧供需。CrSO2与紫绀型婴幼儿心脏手术后NSE、S100Β水平的升高有关,对术后早期脑损伤有预测作用。
韩文惠[3](2021)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文中认为背景:在我国,肝细胞肿瘤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外科手术,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肝脏疾病,然而术后肺部并发症是肝脏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术后肺炎、干咳、胸闷等。术后肺部并发症会使患者术后的肺功能紊乱,延长住院时间,甚至降低生存质量。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降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目的:本前瞻性研究探讨的是肺保护性通气的应用是否能够降低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病人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在获得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于麻醉手术科接受择期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310例,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常规通气组(T组)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组)。310例接受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围术期接受同样的基本监测包括血氧饱和度、体温、心电图、呼气末二氧化碳和高级血流动力学检测,包括有创动脉压连续监控血压、中心静脉压的监测、隔一定时间的血气分析,以及麻醉药物的使用情况,在机械通气中密切观察监护仪指标:气道峰压、肺顺应性。采取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各个时刻点的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血压、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插管后0.5h、插管后1.5h、插管后2.5h、插管后3.5h时的气道峰压、肺顺应性;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常规通气组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的氧合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结果:通过对常规通气组和肺保护性通气组特定时间的氧合指标(PaO2、PaCO2)、气道峰压、肺顺应性的两两比较,发现PaO2、PaCO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P、HR、Sp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保护性通气组的血气指标PaO2、PaCO2以及气道峰压,肺顺应性与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PaO2、PaCO2进行分组发现,T1、T5及T6时对照组的PaO2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PaCO2高于观察组(P<0.05);T2、T3时气道峰压、肺顺应性两两比较,对照组的气道峰压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肺顺应性低于观察组(P<0.05);MAP、HR、SpO2%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这类长时间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有效的改善肺功能的氧合指标,使术后肺部并发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张雷[4](2021)在《婴幼儿胸腔镜手术术中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认为背景胸腔镜手术日益成熟,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切口美观,已广泛应用于成人,近几年胸腔镜应用于婴幼儿也得到了有效验证。由于婴幼儿在解剖、生理等方面与成人存在一定差别,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尤其是三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可能无法耐受单肺通气,因此婴幼儿胸腔镜手术对于麻醉管理的要求更为严格。低氧血症是胸腔镜手术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的并发症[1],大多数以低氧血症为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以单因素为主,如导管的选择及插管位置,麻醉药物和患者体位的变化等。多因素分析相比单因素的独立分析而言,结果更为可靠。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较少,尤其是婴幼儿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多因素相关文献更少。本研究着重研究单腔导管用于婴幼儿胸腔术中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旨在探寻引起胸腔镜术中低氧血症的影响因素,降低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以期为小儿胸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目的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院小儿外科0-72月患儿为观察对象,观察婴幼儿胸腔镜手术术中单肺通气低氧血症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婴幼儿胸腔镜手术术中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为预测和防治婴幼儿胸腔镜术中低氧血症提供可靠参考,从而提高婴幼儿胸腔镜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方法收集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169例婴幼儿胸腔镜下先天肺囊腺瘤、肺隔离症、膈肌修补、漏斗胸矫形等手术临床病历资料,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21例,最终收集148例患者的性别、月龄、术前HGB、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单肺通气侧、超声心动图/胸部CT以及不同时间点MAP、HR、Sp O2。先对这些收集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从而筛选出P<0.1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单腔气管导管用于小儿胸腔镜手术术中低氧血症相关因素,为预测和防治小儿胸腔镜手术低氧血症的发生提供参考。结果148例病例术中低氧血症(Sp O2<90%)的发生率为25%(共37例)。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29)0.05),各年龄段之间低氧血症发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29)0.05),各手术分级之间低氧血症的发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29)0.05)。在单因素分析中有4个因素与术中的低氧血症有关,分别是插入气管导管前MAP(r=-0.136 P=0.099)和Sp O2(r=0.221 P=0.007)、插入气管导管后Sp O2(r=0.319 P=0.000)和术中低氧血症时的MAP(r=-0.151 P=0.067)。在logistics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中有2个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均为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插入气管导管前Sp O2(OR=2.404 P=0.045)和插入气管导管后Sp O2(OR=6.137 P=0.000)。结论插入气管导管前、后患儿Sp O2<97%是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插管前后患儿血氧饱和度的降低,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将增加。
魏碧玉[5](2020)在《肾区域组织氧饱和度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肾区域组织氧饱和度(Renal regional tissue oxygen saturation,RrSO2)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符合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风险评估系统(The risk adjustment in congenital heart surgery method,RACHS)Ⅱ-Ⅲ的复杂型CHD患儿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岁,所有病例均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顺利完成修复手术。记录患儿以下指标:(1)一般资料:诊断、性别、月龄、体重、术前肌酐(Creatinine,Cr)值,入室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 O2)、术中最低咽温、术中尿量、CPB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气管插管拔管时间;(2)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 min(T1)、升主动脉夹闭后5 min(T2)、升主动脉开放后5 min(T3)、CPB结束(T4)、超滤结束(T5)、CPB结束后3 h(T6)、8 h(T7)和24 h(T8),记录RrS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咽温;(3)于T1、T2、T3、T4、T5、T6、T7、T8抽取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 O2)、动脉血乳酸(Lactate,Lac)、动脉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Hb)、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 O2);(4)记录患儿术前及术后7天内每天血Cr值,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两组,急性肾损伤组(I组)和正常组(N组)并记录I组患儿术后第7天时的肾功能状态。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不同时间点MAP、咽温、Hb、Sa O2、RrSO2、Scv O2和Lac,将组间比较有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分析得出RrSO2是AKI的危险因素;进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RrSO2对复杂型CHD患儿术后AKI的预测价值。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36例复杂型CHD患儿,完全型大动脉转位8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8例,法洛四联症10例,心上型肺静脉异位引流1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月龄(3.5±2.7)月,体重(4.7±1.1)kg,CPB时间(116.89±35.19)min,手术时间(220.28±59.27)min。I组12例患儿均为AKI 1期,术后7天内Cr最高值(79.20±13.30)umol/L,AKI发生于术后(2.00±0.82)天,7天内6例患儿血Cr恢复到正常水平,所有复杂型CHD患儿均未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两组患儿CHD类型、性别、月龄、体重、术前Cr值、入室Sp O2、术中最低咽温、术中尿量、CPB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气管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2)T3、T4、T5、T6 I组患儿RrSO2显着低于N组患儿RrSO2(all P<0.01),T1、T2、T7、T8两组患儿RrS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各时间点两组患儿MAP、咽温、Hb、Sa O2、Lac、Scv 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3 RrSO2(OR=0.337,95%CI 0.1230.923,P=0.034)、T4 RrSO2(OR=0.637,95%CI 0.4170.974,P=0.037)、T5 RrSO2(OR=0.685,95%CI 0.4790.980,P=0.038)、T6 RrSO2(OR=0.736,95%CI 0.5540.980,P=0.036)是复杂型CHD患儿术后AKI的危险因素。(4)ROC曲线分析显示,T3、T4、T5、T6 RrSO2截点值分别为60.2%、57.2%、55.0%、54.0%,敏感性分别为66.7%、83.3%、66.7%、83.3%,特异性分别为100%、91.7%、100%、75%,AUC曲线下面积分别0.896、0.861、0.792、0.840,四个时间点AU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SO2在升主动脉开放后至术后3 h期间对复杂型CHD患儿心脏术后AKI具有预测作用;推荐在该时间段将RrSO2维持在60.2%以上,有助于降低术后AKI的发生率。
张超凡[6](2020)在《肌肉组织氧饱和度目标导向麻醉管理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中乳酸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背景及目的持续和充足的氧气供应对于维持人体各组织功能完整至关重要。根据人体血流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当心输出量减少时,机体可通过减少肾脏、肠道和肌肉等外周组织的血流为代价来维持心脏、脑等重要脏器灌注。因此,可将肾脏、肠道、肌肉等外周组织的氧代谢指标作为组织灌注不良的指标。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可以通过在不同位置放置电极片,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来监测多种组织的氧饱和度。研究显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期间持续使用CO2气腹和Trendelenburg体位会对患者组织灌注造成不良影响。乳酸是反映组织灌注和细胞水平代谢情况的良好指标;当组织灌注不足时,肾脏、肌肉等组织细胞可通过糖酵解途径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在体内不断地蓄积,甚至出现高乳酸血症。相关研究显示使用脑组织氧饱和度目标导向治疗可以减少乳酸蓄积、改善患者预后,而关于肌肉氧饱和度监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肌肉组织氧饱和度目标导向麻醉管理对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乳酸代谢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对象和方法拟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年龄18~65岁,ASA Ⅰ~Ⅱ级。按信封法分为干预组(Ⅰ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患者入室后监测体侧(SfmtO2)与前臂内侧肌肉组织氧饱和度(SamtO2)并记录基线值。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行机械通气,对于Ⅰ组患者,麻醉医师按照制定的干预方案维持SfmtO2、SamtO2均不低于70%或不低于基线值;对于C组患者,麻醉医师根据临床常规进行麻醉管理。在基线值时(T0)、开气腹前即刻(T1)、开气腹后40min(T2)、关闭气腹后10min(T3)四个时点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体循环阻力(SVR)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SfmtO2和SamtO2。在T1、T2、T3时点取中心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vCO2)、氧分压(PcvO2)、氧饱和度(ScvO2)、血红蛋白浓度(Hb)血糖浓度(Glu)、乳酸浓度(Lac)、碳酸氢根浓度(HCO3-)、剩余碱(BE)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指标。记录术后24h QoR-15量表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1.Ⅰ组患者术中晶体液、胶体液输注量均高于C组(P<0.05)。Ⅰ组患者失血量、尿量均高于C组(P<0.05)。Ⅰ组患者术后24h QoR-15评分高于C组(P<0.05)。Ⅰ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BMI、ASA分级、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PONV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T2—T3时Ⅰ组中心静脉血乳酸值明显低于C组(P<0.05)。T3时Ⅰ组PETCO2 低于C组(P<0.05);各时点两组间 pH、PCVCO2、PCVO2、SCVO2、Hb、Glu、HCO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3时Ⅰ组SamtO2明显高于C组(P<0.05);T2—T3时Ⅰ组SfmtO2明显高于C组(P<0.05),SVR明显低于C组(P<0.05);T2时Ⅰ组CI明显高于C组(P<0.05)。各时点两组间HR、MAP、CO、CI、S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T2 时点 SfmtO2 与乳酸负相关(R=-0.329,P<0.05),T2 时点 SfmtO2 与SamtO2(R=0.372,P<0.01)、MAP(R=0.233,P<0.05)、CI(R=0.270,P<0.05)正相关;T3时点SfmtO2与 SamtO2(R=0.312,P<0.01)、MAP(R=0.227,P<0.05)、CI(R=0.303,P<0.05)正相关。结论1.肌肉组织氧饱和度目标导向的麻醉管理能够提高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中肌肉组织氧饱和度,降低乳酸浓度,改善区域组织灌注,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2.体侧肌肉组织氧饱和度在监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组织术中低灌注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刘紫叶[7](2020)在《头侧偏前后恒定的喉罩置入套囊压在婴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使喉罩套囊压在头正位和头侧偏位时保持一致进行临床研究,探讨恒定套囊压的喉罩应用于婴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是否具有可行性及安全性,使之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本研究选取择期行电子耳蜗植入术的患儿75例,年龄3岁以下,体重20kg以下,ASA分级ⅠⅡ级。患儿随机分为L1组(喉罩1组,n=25)、L2组(喉罩2组,n=25)及T组(气管插管组,n=25)。L1组调整喉罩充气量,使头侧偏位的套囊压与头正位时一致。主要观察指标:(1)患儿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长及麻醉时长;(2)喉罩或气管导管的插入次数及插入成功率(插入3次以上者为失败),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前是否出现移位漏气;(3)L2组成功插入喉罩后头正位及头侧偏位的套囊压;(4)喉罩或气管导管插入前(T1)、插入即刻(T2)、插入后5min(T3)及拔除前(T4)、拔除即刻(T5)、拔除后5min(T6)的心率、动脉平均压值;(5)插管后头正位、手术开始前头侧偏位、手术结束前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气道峰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值;(6)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从手术结束至患儿有自主呼吸的时间)、睁眼时间(从手术结束至患儿自主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从手术结束至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的时间)、PACU时长(从手术结束至出PACU的时间);(7)拔管后有无喉痉挛、低氧血症、反流、误吸、呛咳、声音嘶哑、烦躁哭闹等不良反应。结果:1.喉罩和气管导管置入情况:三组均能成功置入,三组1次插入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L1组的移位漏气发生率比L2组低(P<0.05)。2.喉罩套囊压变化:L2组中,头侧偏位的套囊压比头正位时增大(P<0.001)。3.血流动力学:与T组比较,L1、L2组在置入及拔出喉罩时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更轻微(P<0.05)。4.通气情况:L2组中,头侧偏位的呼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头正位对比无明显变化(P>0.05),但头侧偏位的气道峰压高于头正位(P<0.001)。L1组和T组中,头侧偏位的呼末二氧化碳分压、气道峰压与头正位对比无明显变化(P>0.05)。与L2组比较,L1组手术结束前的气道峰压升高的程度更小(P<0.05)。5.苏醒情况:L1、L2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PACU时长均比T组短(P<0.001)。6.拔管后并发症:L1组、L2组烦躁哭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喉罩应用于婴幼儿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更快,术后并发症更少;并且头侧偏前后恒定的喉罩置入套囊压可降低喉罩移位漏气的发生率,应用于婴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更安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刘凤芝[8](2020)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rSO2和预后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部分人群中老年患者的比例越来越多。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具有能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感染、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30天病死率等优点而被大量应用。但是手术也会打乱液体平衡,增加机体氧耗,对心输出量和氧供的需求增加。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一方面人工气腹增加了腹内压,造成腹腔脏器和下肢静脉的血流重新分布,血管阻力增加,降低了氧供指数(indexed oxygen delivery,DOI);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分压的增加刺激了神经内分泌系统释放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血管加压素,从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手术中的Trendelenburg体位还会造成血液的“再分配”,导致颅内压升高。老年患者本身存在心脑血管代偿功能减退,再加上术前禁食、肠道准备及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的影响,如何进行围术期液体管理,维持合适的血容量和氧供就变得尤为重要。以前在临床中常采用监测心率、血压、尿量、中心静脉压指导液体输注,现在发现这些指标往往不能正确反映血容量变化,其可靠性受到了质疑。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被认为可以更好地预测液体反应性,还应用到了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中。GDFT通过监测动态参数比如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量变异率(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等,帮助临床医生量化心脏反应性,判断处于Frank-Starling曲线的哪一部分,指导液体输注或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它通过个体化的液体治疗,以期达到最优的组织灌注和氧供。在许多研究中已发现,相比传统的输液策略,GDFT能显着缩短首次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减少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预后质量。但有一些Meta分析却发现,GDFT并不能降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术后结局。所以,对结直肠癌手术中GDFT的应用价值,仍有不少争议。腹腔镜结直肠癌的术后切口愈合能力、抗感染能力、胃肠道功能恢复能力等都有赖于组织灌注和氧合情况。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利用光波对氧合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吸收比例,可以连续、实时、无创地监测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tissue oxygen saturation,rSO2)。相比动脉氧分压、脉搏氧饱和度,局部组织氧饱和度能更早地反映组织灌注和氧合的变化,所以可用于评估液体治疗的效果。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在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应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和常规输液方案,对比上肢组织氧饱和度、下肢组织氧饱和度、脑组织氧饱和度及术后转归的变化,探讨局部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因素、监测意义及GDFT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登记。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80例,年龄65~80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所有患者进行心率、血压、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及体温监测。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阿曲库铵、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完成气管插管后,实施容量控制通气,维持BIS值40~60。采用FloTrac系统实施连续心排量监测。G组依据SW、CI指导输液,当SVV>13%时,输注200ml的羟乙基淀粉。当SVV<13%,则进一步观察CI,若CI<2.5L/min/min2,则使用多巴酚丁胺;若CI在2.5~4.0 L/min/min2,则不处理;若CI>4.0 L/min/min2,则控制输液并适当加深麻醉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C组按常规方法输注5~10ml/kg/h的乳酸林格液和和羟乙基淀粉,晶胶比为2:1。C组维持尿量不低于0.5ml/kg/h,心率和血压变化幅度不大于20%,术中根据情况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采用NIRS技术同时检测肱桡肌、腓肠肌、额部的rS02,三个部位均采用25mm的探头。观察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5min(T2)、气腹头低位后5min(T3)、气腹头低位后60min(T4)、气腹头低位后120min(T5)、放气腹后5min(T6)、术毕平卧位5min(T7)时两组的HR、MAP、CI、SVV、rSO2变化。于T1、T4、T7时间点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H、乳酸、血红蛋白值并进行计算DOI。由专人记录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肾功能情况。研究结果1.本研究完成并纳入分析的患者共74例,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体重指数、ASA分级、手术方式、疾病种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两组比较,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输液总量、尿量、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但G组的晶体量明显少于C组,胶体量明显多于C组(P<0.05)。G组的多巴酚丁胺使用量和频率高于C组,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和频率则低于C组(P<0.05)。2.两组间比较,HR、MAP无统计学差异。在T5、T6、T7三个时间点上,G组的SVV值低于C组(P<0.05)。在T4~T7四个时间点上,G组的CI值明显高于 C 组(P<0.05)。3.两组间比较,脑rS0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4~T7时间点,G组的上肢rS02和下肢rS02均明显高于C组(P<0.05)。上肢rS02均值与CI均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r=0.443 p=0.000;下肢rS02均值与CI均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 r=0.304,p=0.008。4.两组间PH、Lac、Hb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T4和T7时点,G组的DOI值明显高于C组(P<0.05)。5.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尽管C组有一名患者因为吻合口瘘行二次手术,但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本研究结果显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增加了上肢和下肢组织氧饱和度,但对脑氧饱和度的影响较小。2.外周组织氧饱和度与心脏指数呈一定程度的相关性。3.在液体治疗中,外周组织氧饱和度的变化比平均动脉压、乳酸更早。4.相比常规输液策略,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预后未显示出明显优势。
袁志浩[9](2020)在《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的有效镇静剂量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索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的有效镇静剂量,并分析年龄因素对小儿应用右美托咪定量效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在骶管阻滞麻醉下行下肢、会阴部和腹股沟部手术的患儿。根据年龄将其分为4组:1~28d为新生儿组(N组)、1~12m为婴儿组(I组)、1~3y为幼儿组(Y组)、3~10y为儿童组(C组)。各组患儿在进入手术室建立监测后即刻开始单次定量泵注右美托咪定,将注射时间设为10分钟。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5分钟(T1)、10分钟(T2)、15分钟(T3)、20分钟(T4)、25分钟(T5)、30分钟(T6)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血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并记录有无恶心、呕吐和寒颤等不良事件发生。患儿的镇静水平采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来评定,当OAA/S评分>3时视为镇静阴性,OAA/S≤3时视为镇静阳性。采用Dixon和Massey序贯法来确定每一位患儿的用药剂量,首次剂量由预试验的结果决定。每组的实验人数在实验开始前并不确定,而是依据镇静效果的改变,出现8个转折点时,停止实验,因此各实验组人数不必相等。通过对转折点中点均值的计算,得出每一组患儿右美托咪定的半数有效量(ED50)。同时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法计算每一组患儿右美托咪定的半数有效量(ED50)和95%有效量(ED95)极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由转折点中点均数法计算出的各组患儿右美托咪定的ED50分别为:新生儿组:(0.49±0.07)ug/kg、婴儿组:(0.74±0.10)ug/kg、幼儿组:(0.81±0.10)ug/kg、儿童组:(0.84±0.10)ug/kg。由Probit回归分析法计算的各组患儿的右美托咪定的ED50分别为新生儿组:0.44ug/kg、婴儿组:0.68ug/kg、幼儿组:0.79ug/kg和儿童组:0.80ug/kg。其相应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40~0.49)ug/kg、(0.62~0.74)ug/kg、(0.72~0.87)ug/kg和(0.73~0.88)ug/kg。各组患儿的ED95分别为新生儿组:0.58ug/kg、婴儿组:0.90ug/kg、幼儿组:1.04ug/kg和儿童组:1.06ug/kg。其相应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52~0.71)ug/kg、(0.81~1.09)ug/kg、(0.94~1.27)ug/kg和(0.96~1.29)ug/kg。结论:1不同年龄组的小儿对右美托咪定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其中以新生儿的敏感性最高,婴儿次之,而幼儿和儿童比较无统计学的差异。2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于小儿患者具有负性心率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其剂量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樊歌[10](2020)在《直接脉搏轮廓记录分析法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应用直接脉搏轮廓记录分析法研究正性肌力药物在预防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停药时机背景对于简单先天性心脏病(CHD),外科常采用体外循环下行直视修补术。临床常规通过静脉泵注多巴胺和米力农预防CHD术后LCOS。然而,临床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预防性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的停药指南,往往由临床医生凭经验停药或逐渐减量停药。目的应用直接脉搏轮廓记录分析法(PRAM)研究简单CHD开胸直视手术后早期停用正性肌力药物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比较早期停用正性肌力药物和预防性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对简单CHD患儿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进一步确定正性肌力药物的最佳用药时间。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3月5日至2019年8月25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超声心动图确诊为简单CHD的患儿84例。所有病例均在超快通道麻醉、体外循环(CPB)下进行,术后行食管超声检查确定手术成功,转入心脏重症监护室(CICU)。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四组:1.5h组,3h组,6h组(分别对应返回CICU后正性肌力药物维持时间为90min、3h、6h)和对照组(对应返回CICU后预防性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维持24h)。应用PRAM对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监测,连续观察24小时。记录分析四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入CICU后1h,3h,6h,9h,12h,18h和24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动脉和静脉血气分析结果、术后1天超声心动图结果、LCOS的临床表现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5h组、3h组、6h组和对照组各21例,四组患儿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5h组、3h组、6h组与对照组患儿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24小时的血气分析结果(SvO2、pH、Lac和BE-B)、术后1天的超声心动图结果(EF,FS,LVD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5h组与对照组患儿的HR、RPP存在交互作用(P<0.05),6h组与对照组患儿的RPP、CCE、HR、DBP、MAP存在交互作用(P<0.05)。与停药前相比,停用正性肌力药物1h后,3h组的SBP较前升高,SVRI较前降低(均P<0.05);6h组停药后DBP较前降低,HR减慢,RPP下降(均P<0.05)。结论简单CHD术后超快通道麻醉患儿术后早期停用正性肌力药物安全可行。早期停用正性肌力药物可减轻心肌氧耗;预防性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最佳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第二部分应用直接脉搏轮廓记录分析法研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分析背景先天性心脏病(CHD)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畸形,也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矫正心内畸形。心脏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有文献报道复杂CHD术后LCOS发生率高达25%。CHD术后发生LCOS的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死亡风险大大增加。临床医生通过病人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和器官灌注情况来判断血流动力学情况往往不够准确。通过血流动力学指标来评估CHD术后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的实施合理的液体治疗和药物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探究复杂CHD术后早期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的液体治疗和药物治疗依据。目的应用PRAM监测技术观察复杂CHD患儿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为术后液体管理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复杂CHD并顺利实施外科手术的患儿46例进行观察性研究。所有患儿术后返回CICU后均采用Mostcare监护仪(核心技术为PRAM)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记录进入CICU即刻(Oh)、4h、8h、12h、16h、20h、24h、36h和48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复杂CHD术后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关系。结果46例复杂CHD中8例(17%)患儿出现LCOS,其中5例(11%)仅表现为CI≤2 L/(min·m2),3例(6%)患儿出现少尿、肢端湿冷等LCOS临床表现。在患儿入室后早期CI明显下降,在入室后4h达最低水平,随后呈上升趋势,在12h时达到高值。CI在4h时显着低于Oh(P<0.05)和16h(P<0.05)。患儿DBP在入CICU后4h时低于入室即刻(Oh)(P<0.05)、8h和12h;在24h、36h、和48h时DBP低于Oh(均P<0.05)。dp/dtmax在入室后先呈下降趋势,在4h时达最低点,后呈上升趋势,在20h、36h、48h时显着高于4h(P<0.05)。CCE在入室后整体呈上升趋势。CCE在Oh时显着低于20h、24h、36h和48h时(均P<0.05)。PPV在入室后整体呈下降趋势,在36h时显着低于Oh(P<0.05)。SVRI在Oh到48h之间呈下降趋势,在入室后Oh时显着高于12h、20h、24h(均P<0.05)。CI与DBP、PPV呈正相关,与HR呈负相关。CCE与dp/dtmax呈正相关,与DBP呈负相关。结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4小时dp/dtmax、CI最低,术后24小时内PPV高于参考值,提示术后早期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及容量管理是必要的。
二、烧伤婴、幼儿手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烧伤婴、幼儿手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NIRS技术的基本原理 |
2 NIRS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2.1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 |
2.2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2.3 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2.4 在其他手术中的应用 |
3 NIRS技术在新生儿的应用 |
4 NIRS技术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
5 NIRS监测rScO2的影响因素 |
(2)脑组织氧饱和度在紫绀型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对脑损伤的预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收集数据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CN 组与 CD 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CN组与CD组患儿T_1~T_8MAP、Hb、SaO_2及咽温的比较 |
2.3 CN 组与 CD 组 T1~T_8 Lac、ScvO_2、CrSO_2 的比较 |
2.4 不同时间点CrSO_2 对术后脑损伤的预测价值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婴幼儿的临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创新性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1 |
综述 肺保护在不同患者的应用 |
参考文献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婴幼儿胸腔镜手术术中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婴幼儿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技术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肾区域组织氧饱和度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收集数据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MAP、咽温、Hb及 SaO2 的比较 |
2.3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RrSO_2、ScvO_2、Lac的比较 |
2.4 不同时间点RrSO_2 对术后AKI的预测价值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肌肉组织氧饱和度目标导向麻醉管理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中乳酸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组织氧饱和度与组织灌注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头侧偏前后恒定的喉罩置入套囊压在婴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电子耳蜗植入术现状 |
1.2 婴幼儿生理学特点 |
1.3 气管插管在婴幼儿中的应用 |
1.4 喉罩在婴幼儿中的应用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选择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患儿一般情况及麻醉、手术时长比较 |
3.2 喉罩或气管导管的置入及移位漏气情况比较 |
3.3 头正位和头侧偏位的喉罩套囊压比较 |
3.4 血流动力学比较 |
3.5 通气情况比较 |
3.6 苏醒情况比较 |
3.7 拔管后并发症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喉罩或气管导管的置入情况 |
4.2 头正位和头侧偏位的喉罩套囊压 |
4.3 喉罩移位漏气情况 |
4.4 通气情况 |
4.5 血流动力学 |
4.6 苏醒情况 |
4.7 拔管后并发症 |
第5章 结论、不足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rSO2和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Ⅰ |
英文论文Ⅱ |
(9)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的有效镇静剂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设备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研究分组 |
2.2 操作流程 |
2.3 观察指标 |
2.4 安全措施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
3.2 各组患儿的右美托咪定半数有效剂量(ED_(50)) |
3.3 Probit回归分析结果比较 |
3.4 不同时间点患儿的心率(HR)和血压(MAP)的变化 |
3.5 不良反应 |
4 讨论 |
4.1 关于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的术中镇静 |
4.2 关于ED_(50)和ED_(95)计算方法和准确性的讨论 |
4.3 关于镇静标准的讨论 |
4.4 关于给药方式的讨论 |
4.5 关于右美托咪定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影响的讨论 |
4.6 年龄因素对药效学存在的影响 |
5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领域的应用新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直接脉搏轮廓记录分析法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应用直接脉搏轮廓记录分析法研究正性肌力药物在预防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停药时机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不足与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应用直接脉搏轮廓记录分析法研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分析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不足与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烧伤婴、幼儿手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应用进展[J]. 张凤,高逸龙,高金贵. 河北医药, 2021(17)
- [2]脑组织氧饱和度在紫绀型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对脑损伤的预测作用[D]. 马丽娟.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D]. 韩文惠. 山东大学, 2021(09)
- [4]婴幼儿胸腔镜手术术中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相关因素分析[D]. 张雷.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5]肾区域组织氧饱和度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D]. 魏碧玉.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6]肌肉组织氧饱和度目标导向麻醉管理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中乳酸代谢的影响[D]. 张超凡. 郑州大学, 2020(02)
- [7]头侧偏前后恒定的喉罩置入套囊压在婴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的临床研究[D]. 刘紫叶. 南昌大学, 2020(08)
- [8]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rSO2和预后的影响[D]. 刘凤芝. 山东大学, 2020(08)
- [9]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的有效镇静剂量的研究[D]. 袁志浩.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直接脉搏轮廓记录分析法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 樊歌.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