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注重保护无形文化遗产(论文文献综述)

苏静[1](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崔梦妮[2](2021)在《日本无形文化财档案式保护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从广义上看,日本无形文化财的概念相当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日本在漫长的时间历史中孕育、产生并逐渐成熟直至传承至今的重要文化遗产。研究日本无形文化财对于充分了解日本的历史、人文、传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日本的无形文化财的保护建设经历了近七十年的实践与探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传承及管理保护等方面已经较为成熟。日本无形文化财档案式保护在管理主体上形成的多元化群体模式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主体建设提供了全面保护的理念参考;日本无形文化财在建档方面的双重保护制度为我国提供了新的实践探索;日本无形文化财档案建设中广泛的民众基础也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提供了基础性保障思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分析日本无形文化财档案化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其思想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并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体系提供法律法规、组织机制以及行政体制等方面的参考思路与建设方向。本文通过对日本无形文化财及其档案保护的整体梳理,选取其中值得学习的重要部分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提供建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选题相关概念及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创新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总体介绍;第二部分对日本无形文化财进行整体概述,介绍其基本情况、历史沿革及管理特征;第三部分从保护基础、取得的成效及经验、现存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这四个角度出发,对日本无形文化财档案式保护现状进行系统性介绍;第四部分在对日本无形文化财档案式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后,重点阐述了其中值得学习的先进管理经验与启示。从前端控制、中端管理、利用发展这三个角度出发,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提供具体建设的对策及建议,并以此构建出具有我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工作。

李峰[3](202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叙事研究》文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前工业时代的产物,由于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变革,“非遗”在现代社会面临岌岌可危的生存境遇。但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工业革命给现代人所带来的精神危机与社会危机,中国与日韩等东亚国家对自身文化处境的焦虑尤其日益凸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非遗”对于个人在现代性的处境以及国族文化身份的建立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展示作为文化重构与传播的重要手段,是“非遗”在当代社会的“出场”方式之一。但目前的“非遗”展示面临着众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传统博物馆以“物”为中心的展示机制过于单一而造成“非遗”展示与社会现实的脱节,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脱节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反思当下国内博物馆的“非遗”展示及其研究的基础上,围绕“非遗”这一展示主体的功能与特点,将叙事学引入展示的研究中,以此展开对“非遗”展示理念与方法论的探讨。首先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非遗”所处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从而指出“非遗”作为展示主体的“非物质性”以及无文字、非线性等特征,并探讨了“非遗”所包含的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人与文本、文本与文本等多方面的关系。正因为“非遗”所处的地位与其“活态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传统博物馆中单一的、针对“已死”文物的展示体制无法满足“非遗”“活态性”、复合性展示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叙事学方法的引入,借鉴了叙事学中对文本内各要素及其所处原境的共时性研究方法,来探讨如何实现对“非遗”中人、事、物等各方关系的构建及其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对叙事视角、内部结构的分析,来确定“非遗”展示中包括策展人、传承人、观众、原境在内的多元的视角,以及叙事者与观众之间双向、开放的叙事结构。通过对比小说、电影等叙事媒介,来确定展示这一叙事媒介的“实体空间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如何在展示空间“弱强制性”的特征中实现叙事的连续性,指出叙事的连续性是确保“非物质性”出场的重要条件。通过对“非遗”展示中叙事时间概念的分析,对比得出“非遗”叙事中的时间概念与现代社会中所指向的时间概念之间的差异,从而分析前工业时代的旧文化体系与现代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异,指出现代文化中清晰、标准、理性的展示方式与“非遗”混沌、模糊、非理性的文化特性之间的内在冲突。本文的落脚点是如何建立好现代观众与旧文化体系之下的“非遗”之间的联系,完成“非遗”中的“非物质”因素的“出场”,最终实现“非遗”对于个体记忆与国家、民族文化身份构建的时代意义。在确定“非遗”中的“非理性”因素的同时,重新定义了观众在展示中的角色并指出观众的感性体验是“非遗”展示中叙事的切入点。通过叙事角色对观众的情感的代入,现场连续性场景对观众想象的引导,以及展览中各叙事要素的统一来实现观众在观展过程中完整的叙事体验。在对“非遗”展示叙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展示需求与策略,指出当下博物馆的“三部一室”的展示制度对“非遗”展示的制约,以及策展人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致力于的展陈叙事研究并不能给出一个展示的准则,而是通过关系的研究让展示者/策展人注意到这些在传统的展示中没有被发现的要素和关系,通过设计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使“非遗”展示设计能够超越沿袭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单一而陈旧的展示方式,以便更充分地实现“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与价值。

王颢霖[4](2021)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承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了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保护工作,形成诸多成果。本文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论文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论文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切入,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营造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梳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厘清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其后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具体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针对当下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制度进行论述,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三章试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项目本体评估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两方面展开,为评估工作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搭建。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五章分别针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进行论述,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多方面探讨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收束,并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进行展望。

朗蔚·玛拉斯拉散(Lang WeiMa la Ssu La San)[5](2021)在《非遗身体性研究 ——以台湾布农族祈祷小米丰收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过去祈祷小米丰收歌是台湾布农族人在播种小米仪式中,为了祈祷天神让小米丰收而吟唱的调子,相传唱到最高、最亮的声响,能使天神喜悦并祝福小米丰收,布农族称为“圆满”(bisosilin)。然而社会发展文化变迁,布农族宗教信仰与农耕作物改变,祈祷小米丰收歌从仪式变成文化表演,失去原来的意义面临着传承的困境。但从圆满经验(oneness)的研究发现:现代布农族人吟唱祈祷小米丰收歌时,仍经历到圆满的经验。此身体经验是否正是祈祷小米丰收歌传承重要关键?本研究为探索身体经验与非遗之间的关系,基于非遗身体性为理论基础,以长期追踪研究之台湾非遗项目——布农族吟唱祈祷小米丰收歌时的身体经验为例,提出非遗身体性的研究框架,从身体性的视角重新建构非遗核心的问题:非遗来源、非遗内容及如何传承。本文研究方法综合地使用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以及经验取样法ESM(Experience-Sampling Method)。研究步骤分两部分:第一,先行性的研究,第二,是正式的研究。先行性研究是身体经验的初次探索,以跨项目(非遗项目)、跨级别(国家与县级)传承人为取样,主要是测试修正所设计之田野访谈结构的有效性。正式的研究是以布农族为研究主体,按照先行研究所修正之步骤展开。取回之文本经整理编码后进行综合分析包括:以文献梳理民族音乐学、人类学过去之研究成果;哲学理论则援引Merleau-Ponty、Don Ihde之身体理论确立立论依据;另借助心理学具有实验基础的心流经验量表(FFS)、高峰经验(peak of experience)、人性需求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等,使主观抽象身体经验获得具体理解。最后透过文本间比较,将研究对象与其他传承人经验初步比较辨明身体经验异同。以上综合分析取得本研究结果。本研究发现:吟唱者在吟唱祈祷小米丰收歌时有4种身体经验分别是;唱的身体感,声响的身体感,听接身体感以及达到圆满的经验,而此身体性内容正是吟唱祈祷小米丰收歌本质意义。从身体性的视角不仅揭示了隐藏在身体里面的知识,也建构起非遗身体性研究范式,得以回应非遗核心问题。第一,身体是非遗之源,祈祷小米丰收歌来源是因布农族的需求而产生的仪式,并在不断地变动中通过人身体自动转换而产生认知的历程。第二,身体是非遗再现的场,非遗内容是执行项目的身体经验。祈祷小米丰收歌核心内容来自无法言说的身体经验。若仅以音乐的知识为内容,将会失去身体感知识的丰富性,产生意义的隐蔽与价值的匮缺。第三,传承就是身体经验转移的过程。时空变化身体消逝,祈祷小米丰收歌从仪式身体转换成表演身体,到日常身体,乃是掌握了经验的转移与人性价值不变的原则,便是非遗永续保存之道。本研究跨领域的互相参照,研究工具的交替应用,使研究主题多元化边界突破,具有新文科的研究价值。然而身体范围大非遗项目与传承人多,本研究成果仅是初步探索,期提供非遗身体性研究之参考范式。

杨蕴希[6](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主导的“三权并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用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意志的授权下获得了相对的课程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组织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课程知识融入地方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而来的无形、活态流变的文化资源,是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见证,其内容涵盖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知识内容,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知识来源和开发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探索,还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地方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案例,运用文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循着“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亦即“田野前”的“应然”、“田野中”的“实然”、“田野后”的“使然”和“诚然”综合的研究思路,同时注重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社会学中身份自觉与社会认同,文化学中文化多元与文化交往等学科理论视角的引入与运用,意在逐步解答“何以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何以可行且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何以优化”等问题。为此,围绕主题从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概念澄清)、理论阐释、学科视角、研究对象与方法、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评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对策、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力图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综合研究特征。本研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意识的切入及其概念的阐释,并将之与主题密切紧扣,以突出研究旨趣,彰显研究目的。其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实证对象——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中丰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了流域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高度认知、自觉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实践成效;同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尚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够、课程目标缺失、文化环境蜕变、主体效能较低、评价反馈不足等“实践困境”,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情感价值剥落、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课程生态失衡等“困境归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高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课程内容的多重优选、课程主体的多效赋能、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等内容,就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对策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一定的学术见解。

徐慧卿[7](2020)在《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闽地段)线性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自古以来频繁地出现移民活动和军事战争,移民迁徙贯穿了福建历史的始终,对福建社会经济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福建地区道路系统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福温古道便是沟通闽浙地区的重要通道。同时,军事战争和商品贸易也带动了福温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的发展。随着线性文化景观理论的发展,引起了中外学者的研究热潮,我国对线性文化遗产的重视度也随之提高,已从线性文化景观的视角对部分线性文化遗产展开研究。福温古道作为一种历史道路线性文化景观,蕴含着历史人文、景观生态、营造技艺等多方面的突出价值,值得进行深入地研究。本研究以福温古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线性文化景观的概念、类型、构成要素及特征进行解读,并构建出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框架,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随后,对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自然景观要素、人为构造景观要素和文化系统要素展开论述。再次,总结出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功能的多样性、景观的地域性和价值的多元性四个特征,视角独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最后,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提出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进一步丰富了古道型线性文化景观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探索。

吴腾飞[8](2020)在《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纳入其中,使其成为了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国家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子系统,指的是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免于威胁或危险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多样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然而西方国家却自恃“文化中心论”,试图推动文化全球化向“文化西方化”发展,用西方的“普世价值”照亮整个世界。这种文化霸权主义行径正不断引发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冲突较量,也不断引起世界各国对于本国文化安全问题的高度警觉。当今中国,已经昂然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不断创造属于新时代的中国理论、中国实践、中国奇迹。身处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战略性调整而产生许多新变化、新特征、新意义。概括而言,新时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有利于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有利于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鉴于此,深入研究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问题,对于丰富和完善总体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以及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当前国家文化安全领域所面临的外部威胁和内部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围绕选题综合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分析等研究方法,将全部内容分为六大章节进行具体论述: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国际背景与国内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现状综述、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方法、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这为本文研究工作的全面深入展开奠定研究起点。第二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问题概述。第一,对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确定论文研究的核心目标。第二,对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选择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安全、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安全、文化资源与文化市场安全、文化制度与公共文化安全、语言文字与风俗习惯安全等五个方面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三,对国家文化安全的特殊性质进行对比和分析,论述国家文化安全是一种“软性安全”、“隐性安全”、“长期安全”,突显其有别于其它安全类型的特殊地位。这些相关问题的具体分析和详细论述,可以确保本文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第三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理论资源。本章节主要运用“古今中外法”,对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挖掘: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文化安全观为其理论之基;以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建设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时期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为其创新之道;以“宗法礼乐”和“百家争鸣”的萌芽、“天下一统”和“多元融合”的理念、“海纳百川”和“继往开来”的政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文化安全资源为其历史之迹;以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论、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论、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等西方文化学者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为其他山之石,为后续章节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价值功能。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具有立体多维的战略价值,如国家维度,有利于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社会维度,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个人维度,有利于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世界维度,有利于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等。同时,从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外交等不同社会结构方面分析,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又具备政治保障功能、经济促进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外交导向功能等多重功能,会对国家社会整体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这些价值功能充分体现着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本文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价值导向。第五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现实境遇。从战略机遇分析,新时代文化安全的全新战略高度、划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速度、国内外理论实践的持续积累厚度、全球性文明对话的相互交流深度,分别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时代化机遇、信息化机遇、经验化机遇、合作化机遇;从全新挑战分析,意识形态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干扰冲击、文化建设受到文化霸权主义的深度威胁、文化资源受到世界文化强国的激烈争夺、文化话语受到“西强中弱”的不利影响,分别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网络化挑战、多样化挑战、市场化挑战、国际化挑战。此外,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也存在着一些科技方面、制度方面、观念方面、利益方面、交流方面等深层制约因素。这些现实境遇的具体分析,可为后续章节的破解之法提供具体标的。第六章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实践策略。本文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应当以前文论述的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好当前的战略机遇期和历史机遇期,以铸牢思想体系保障来全面深化文化凝聚力,以健全制度体系保障来全面提升文化防御力,以夯实物质体系保障来全面促进文化生产力,以完善权益体系保障来全面优化文化服务力,以创新网络体系保障来全面增强文化支撑力,以加强对外体系保障来全面扩大文化影响力,从而形成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安全屏障,不断提升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安全系数和保障能力。与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相比较,本文可能存在一些创新之处。第一,可能在研究视角方面有所创新。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都选择从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来研究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也多为各自领域内的相关性论述。因此,本文坚定选择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所蕴含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与实践论述,并且有机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资料,从而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多学科融合为辅的综合性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视角创新。第二,可能在研究框架方面有所创新。目前,绝大多数的相关研究成果都会倾向于遵循“现实问题——解决对策”的基本逻辑结构,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国家文化安全领域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相应的对策路径之上。因此,本文在谋篇布局方面会力求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双重路向上论证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内容,从而提升整篇文章的全面性、系统性、学理性,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结构创新。第三,可能在研究观点方面有所创新。本文尝试提出了一些相对新颖的学术观点,比如,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具备有别于其他安全类型的“三种特殊性质”;认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好“四大战略机遇”来积极应对“四大全新挑战”;认为可以从铸牢思想体系保障、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夯实物质体系保障、完善权益体系保障、创新网络体系保障、加强对外体系保障等“六大保障”入手,推动形成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安全屏障,不断提升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安全系数和保障能力,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观点创新。然而,受限于写作时间和写作能力,本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较为宏大厚重的理论实践问题,试图对其在两三年之内用十余万字讲清楚、说明白,确实是一项较为困难的研究任务。加之“新时代”又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可供参考的相关资料较少,这也会导致本文部分内容欠缺准确性、深刻性、学理性,甚是遗憾。但是,若以辩证思维积极看待上述不足,将其视为不断改进、丰富、完善今后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亦可算是本文的写作贡献。

杨琦[9](2020)在《贵州省纳雍县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调查研究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文中认为苗族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民族,其散布范围不仅包括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多个省区,而且还分布于东南亚的老挝、越南和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苗族在其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了多个支系且每个支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之中形成富含自身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中,位于中国的西部地区贵州省纳雍县的小花苗便是苗族多个支系中的其中之一。他们在保留原有独特传统文化色彩的基础上,由于生活方式及其生存环境的差异使小花苗产生出独特的文化形式,产生了世代相传的芦笙舞——“滚山珠”这一民族体育文化现象。“滚山珠”的产生也间接反映出了苗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同时也增强了苗族人民对自身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是一项增强少数民族身体素质及促进少数民族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其活动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作为苗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滚山珠”是最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活动之一。“滚山珠”的产生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苗族同胞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与发展,与此同时,它所蕴含的意义更是丰富及深远,使研习之人更加积极与主动地了解这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时也拓宽了研习者的认知范围,对其全面素质的提高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与影响。“滚山珠”的生存环境决定它有着民族性与传统性的特点,这就激发了苗族人民与其他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各民族之间以自身所特有的文化符号为交流方式,便促进了各民族人民之间互帮互助的崇高精神,从而达到了加强各民族团结的作用,最终也就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以贵州省纳雍县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为分析依据而展开相关研究。笔者从“滚山珠”当前的处境着手,在寻找大量支撑材料的基础之上,力图探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为文化人类学中常用的方法——田野工作法,在对人类文化学教程进行深入解读之后,研究选用其中适用于本文的几个子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对研究对象所生存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进行详细地描绘,此外,研究还提及有关纳雍小花苗人民的民间习俗及信仰,这是“滚山珠”生存环境中所不可缺少的人文因素。经过对大量的田野资料的汇总后发现,从“滚山珠”的起源、特点、乐器、服饰以及基本动作,本文都做了详尽的解读,这为“滚山珠”传承过程的进行奠定基础。“滚山珠”在传承过程中并非毫无章法可言,相反,它有其特定的传承原则,包括包括以人为本的原则、整体性保护原则、活态保护原则、民间事民间办的原则和传承的独特性原则;其次,对于该文化传承延续脉络的探究本研究是从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着重介绍了王景才、祝英以及周晓刚三人各自对于“滚山珠”传承延续的不解情缘。总而言之,“滚山珠”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即为本研究出发的动机,从传承困境中寻找出路就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根据这些问题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包括政府协调民间力量共同保护、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加强原生文化的关注力度以及对“滚山珠”合理商业化的经营;最后对“滚山珠”在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性思考。

夏凯[10](2020)在《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杭州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遗址作为城市历史信息与文化知识的载体,现今正逐渐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形态。论文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杭州南宋皇城大遗址作为研究对象,南宋皇城大遗址作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金名片,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场所精神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经济效益价值、社会时代价值。近年来,南宋皇城遗址的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作业在持续进行,但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的迅速变化,使遗址空间环境遭受破坏,政府在空间规划设计方面的实操性保护工作进展缓慢,协调遗址地与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关系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城市高品质发展、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城市更新以及文化空间的相关理论,总结遗址公园与城市空间环境的有机联系,从而整理出遗址公园空间设计体系模型。其次运用空间设计体系模型对杭州南宋皇城大遗址区域空间环境进行深入的调研,从杭州南宋皇城大遗址的历史空间环境与现状空间环境两个方面,对其有形空间元素与无形空间元素进行系统调研分析,借鉴日本古京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经验,总结出南宋皇城大遗址价值与当前在保护与利用方面的问题。最后基于南宋皇城大遗址保护与空间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杭州南宋皇城遗址公园建设提出了三点策略: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空间环境保护策略、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空间发展策略及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

二、注重保护无形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重保护无形文化遗产(论文提纲范文)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1.5.3 问题史学方法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1.5.5 研究框架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2.6 本章小结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4.4 本章小结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致谢

(2)日本无形文化财档案式保护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
        0.1.1 日本无形文化财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辨析
        0.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0.1.3 日本无形文化财档案
        0.1.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
    0.2 选题背景及意义
        0.2.1 选题背景
        0.2.2 研究意义
    0.3 研究现状
        0.3.1 国内研究现状
        0.3.2 国外研究现状
    0.4 创新与不足
        0.4.1 研究方法
        0.4.2 创新之处
        0.4.3 不足之处
1 日本无形文化财概述
    1.1 无形文化财发展的基本情况
        1.1.1 无形文化财的内容
        1.1.2 无形文化财的保护类别
        1.1.3 无形文化财的管理体制
    1.2 无形文化财发展的历史沿革
        1.2.1 雏形发源时期
        1.2.2 进步发展时期
        1.2.3 完善平稳时期
    1.3 无形文化财的管理特征
        1.3.1 严格规范的制度体系建设
        1.3.2 注重细节并不断完善发展
2 日本无形文化财档案式保护的现状分析
    2.1 无形文化财档案式保护的基础
        2.1.1 无形文化财档案的保护主体
        2.1.2 无形文化财档案的保护方式
        2.1.3 无形文化财的建档内容
        2.1.4 无形文化财档案的利用及发展
    2.2 日本无形文化财档案式保护中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2.2.1 多元主体协作促进全面保护
        2.2.2 双重保护手段避免文化失传
        2.2.3 对传统单一认定制度的完善
        2.2.4 经济支援保障文化财的传承
        2.2.5 档案活用化建设创造新的价值
    2.3 日本无形文化财档案式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3.1 无形文化财确立标准的模糊性
        2.3.2 无形文化财建档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2.3.3 无形文化财档案利用中的价值对立
    2.4 日本无形文化财档案式保护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2.4.1 时间因素制约了档案价值的确定
        2.4.2 空间因素制约了档案的收集
        2.4.3 目的性因素制约了档案的利用发展
3 日本无形文化财档案式保护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3.1 做好档案式保护的前端控制,完善建档理念
        3.1.1 档案形成主体的前期建档意识培养
        3.1.2 明确各管理主体的职责权限
        3.1.3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档案保护
    3.2 优化档案式保护的中端管理,建设制度体系
        3.2.1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法制法规建设
        3.2.2 夯实体系建设,树立全面性的建档理念
        3.2.3 完善条件保障,加强档案式保护机制
        3.2.4 加强制度创新,为传承与发展创造活力
    3.3 创新档案开发与利用环节,趋向档案活性发展
        3.3.1 档案的活性开发是建设发展的方向
        3.3.2 丰富利用方式,提升传承广度与深度
        3.3.3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数字化建设
    3.4 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工作
        3.4.1 善于利用本土优势,将制约形成转机
        3.4.2 促使档案建设成为一项群体性的常态化工作
        3.4.3 从学习他国经验,到形成“中国经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爬梳
        一、叙事学研究
        二、“非遗”理论研究
        三、博物馆展示研究
        四、“非遗”展示研究
第一章 非遗的现代起源及其含义
    第一节 全球化与现代性视野中的非遗问题
    第二节 机械复制时代的人文主义转向
    第三节 文字与技艺——反精英主义的历史书写
    第四节 地方性与他者
第二章 非遗展示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 什么是叙事性
        一、严格定义下的叙事
        二、叙事的转向: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
        三、叙事在非遗展示中的优势
    第二节 非遗展示叙事的属性
        一、非遗展示叙事的视角
        二、非遗展示叙事的语言
        三、非遗展示的叙事语境
    第三节 非遗叙事的结构
        一、非遗叙事的形式结构
        二、非遗叙事的内容结构
        三、非遗展示中的叙事元素
        四、非遗展示叙事中的修辞
    第四节 叙事性与展示性
        一、展示中的叙事性
        二、观众在叙事展示中的角色
    第五节 非遗展示叙事的独立性
第三章 非遗展示叙事的空间性
    第一节 展览中的叙事性空间
        一、真实空间下的“空间”概念
        二、弱强制性
    第二节 非遗展示叙事中的三个空间线索
        一、地域空间
        二、抽象空间
        三、文本空间
    第三节 非遗叙事展示中空间的转换方式
        一、不同媒介之间的转换
        二、非遗展示的叙事语言
        三、非遗展示空间的叙事结构
    第四节 非遗展示叙事空间的构建方式
        一、文字符号系统
        二、情景再现
        三、影视系统
第四章 非遗展示叙事中的时间概念
    第一节 非遗叙事中的“无时间性”与“确正性”
    第二节 非遗叙事展示中的“在场”
    第三节 非遗展示中的叙事转向
第五章 非遗展示的叙事策略与时代意义
    第一节 非遗展示机制与多元主体叙事
    第二节 非遗叙事中连续性场景的建构策略
    第三节 参观时间对非遗叙事空间的塑造
    第四节 现代性视野下的非遗展示与个体叙事
    第五节 非遗叙事展示与观众之间的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缘起
        二、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内涵阐释
    第二节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初兴(20 世纪初——1948 年)
        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耕耘(1949 年建国后——1976 年)
        三、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接续(1978 年改革开放后)
        四、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新篇章(21 世纪初至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第二节 法律法规体系
        一、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的现状
        二、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伦理原则
        三、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三节 保护制度的体系建设
        一、项目申报与认定制度
        二、完善保护名录制度建设
        三、技艺传承机制的完善
        四、保护规划编制与履约
        五、评估与退出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一、文化遗产评估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二、构建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意义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框架说明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内容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主客体
        四、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方式与流程
        五、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原则
        六、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标准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的搭建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价值评估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现状评估
        三、评分方式与分类保护模型的设计
    第四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方式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要素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二、行业保护团体与机构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持有者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一、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原则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整体性保护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性保护
        四、传统营造技艺的展示性保护
        五、传统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一、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背景
        二、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
        三、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一、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模式
        二、现代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索
        三、行业组织与营造团体
        四、面向公众的普及与宣传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本章小结
结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附录2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附录3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技艺类)
    附录4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美术类)
    附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国家)
    附录6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部级)
    附录7 传统营造技艺相关研究出版物内容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非遗身体性研究 ——以台湾布农族祈祷小米丰收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意识与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意识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文献探索
        一、祈祷小米丰收歌文献
        二、非遗身体性文献
        三、心理学文献
    第三节 研究方法、资料整理与研究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整理
        三、特色与创新
    第四节 研究对象、限制与预期贡献
第一章 祈祷小米丰收歌的背景
    第一节 观察路径:本质、分裂、流动、寻回
    第二节 本质:合一
        一、布农族人观:人之合一
        二、祈祷小米丰收歌的来源:万物合一
    第三节 分裂:新的知识
        一、削足适履:音乐视域Fusion Horizon
        二、日本音乐学者黑泽隆朝的研究
        三、重新与布农族对话
    第四节 流动:失去中的存在
        一、内部知识的流动:根源审美标准
        二、外在因素的流动:失去小米的小米丰收歌
        三、失去的存在:表演的祈祷小米丰收歌
    第五节 寻回:新认同
        一、新的传统
        二、文化认同
第二章 非遗的身体性论述
    第一节 “身在何处”的起点
        一、从知识领域探源
        二、综合梳理:关于身体的思考
    第二节 哲学之根:哲学的身体理论
        一、Maurice Merleau-Ponty的身体观:我就是身体
        二、Don Ihde的身体观:技术的身体
    第三节 身体性之名
        一、“非遗的身体”与“非遗身体性”
        二、“身体经验”与“身体感”
    第四节 非遗身体性之价:作为理论的可能性
        一、非遗本体:身体经验的知识
        二、非遗保存的方式
        三、重新定义非遗的价值
        四、非遗身体性视角诠释要点
    第五节 非遗身体性之意:非遗的三种身体性
        一、非遗身体性的三种身体特性
        二、身体主动性:主动身体
        三、身体间性:社会身体、文化身体
        四、当身体被占据:附身
        五、身体性的研究进路
第三章 祈祷小米丰收歌的身体性分析
    第一节 唱的身体感:搭建天梯
        一、“要像上楼梯一样地往上”:级进上行
        二、“要一层层叠”:音色组成
        三、“要接完一圈”:循环模式
        四、“要拉来拉去”:声部任务
    第二节 声响的身体感:遇见“神”?
        一、声响来源:身体
        二、声响形式:无言歌
        三、声响目的:遇见“神”?
    第三节 “听”与“接”的身体感
        一、听:身体即音感
        二、接:双向动态过程
        三、“听与接”:仪式的本体
        四、其他辅助的身体感
    第四节 达到圆满时的经验:与天合一
        一、合一感
        二、技巧掌控感
        三、专注感
        四、正向愉悦感
第四章 从身体性视角探讨保护与传承
    第一节 失去身体的困境
        一、知识的盲点
        二、制度的盲点
        三、知识价值的亏缺
    第二节 非遗身体性的轮廓
        一、非遗来源:传承人的身体经验
        二、非遗内容:心授、味道
        三、非遗传承:需求价值
        四、非遗身体性理论贯穿
    第三节 非遗身体性保护的视角
        一、非遗的变与不变:人类的特性与共性
        二、变:身体经验的转移
        三、不变:人性价值不变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发现
        一、非遗为何?身体是非遗之源:身体需求转化的认知历程
        二、非遗内容?身体是再现的场:执行项目的身体经验
        三、如何传承?身体经验的转移:身体经验转换的过程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贡献:新文科价值
    第三节 研究之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传承人心流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研究框架与拟创新点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阐释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立论依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
        二、地方课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课程属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整体相关性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概念解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本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特征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释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自我”与“他者”表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自我”与“他者”整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社会认同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三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同化”“多元”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基于教育民族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研究“田野”的代表性
        二、研究“现象”的合理性
        三、研究“行为”的持续性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使用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经验总结法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一、研究筹备阶段
        二、行动计划阶段
        三、实地调查阶段
        四、总结反思阶段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澄清
        一、研究资料真实有效
        二、研究对象知情合作
        三、研究行为合规合理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一、政策条件
        二、环境保障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资源概况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
    第四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学校少数民族专职教师
        三、流域内的相关社会人员
    第五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使用
    第六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评价途径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效评析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一、拓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渠道
        二、促进了教师角色研究性转变
        三、打造了整体性实践示范案例
        四、搭建了地方及学校联动平台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困境
        一、条件性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二、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三、内容原生文化空间的蜕变
        四、主体参与及投入效能低下
        五、实践评价体系的反馈不足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践困境的归因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精神情感价值剥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文化空间生态失衡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目标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依据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分析
    第二节 内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多样优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
    第三节 主体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主体的多重效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中“教师”主体的构成及效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及方式
    第四节 实施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生态取向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生态实施的途径
    第五节 评价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优化策略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探讨与分析非遗文化课程开发的应然可能
        二、以地方实践经验为依据,反思与探索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三、以多重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与完善非遗文化地方课程的优化策略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思路如何深化
        二、研究过程如何系统
        三、研究结论如何全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三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闽地段)线性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线性文化景观的研究综述
        1.3.2 古道的研究综述
        1.3.3 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研究综述
        1.3.4 综合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福温古道与线性文化景观理论研究
    2.1 福温古道的历史溯源
        2.1.1 福温古道的定义
        2.1.2 福温古道的发展历程
    2.2 线性文化景观概念诠释
        2.2.1 景观
        2.2.2 文化景观
        2.2.3 线性文化景观
    2.3 线性文化景观的类型分析
        2.3.1 文化景观的类型
        2.3.2 线性文化景观的类型
    2.4 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
        2.4.1 景观的构成要素
        2.4.2 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2.4.3 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2.4.4 线性文化景观的特征
    2.5 启发: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景观要素的构建
        2.5.1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
        2.5.2 福温古道的段落划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福温古道自然景观要素分析
    3.1 古道南段
        3.1.1 多山地丘陵的地貌格局
        3.1.2 网格状水系
        3.1.3 暖热的亚热带气候
        3.1.4 土壤植被
        3.1.5 景观特色归纳——农田型景观
    3.2 古道中段
        3.2.1 滨海低丘平原的地貌格局
        3.2.2 扇形水系
        3.2.3 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
        3.2.4 土壤植被
        3.2.5 景观特色归纳——滨水型景观
    3.3 古道东北段
        3.3.1 多丘陵河谷的地貌格局
        3.3.2 多树枝状水系
        3.3.3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3.3.4 土壤植被
        3.3.5 景观特色归纳——茶场型景观
    3.4 古道西北段
        3.4.1 多中山低山的地貌格局
        3.4.2 狭长带状水系
        3.4.3 湿润的山地性气候
        3.4.4 土壤植被
        3.4.5 景观特征归纳——梯田型景观
    3.5 福温古道自然景观要素构成归纳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福温古道人为构造景观要素分析
    4.1 福温古道本体研究
        4.1.1 福温古道线路走向及其变迁
        4.1.2 古道高程分析
        4.1.2.1 古道南段
        4.1.2.2 古道中段
        4.1.2.3 古道东北段
        4.1.2.4 古道西北段
        4.1.3 福温古道本体要素构成归纳
    4.2 福温古道附属设施研究
        4.2.1 古道南段
        4.2.1.1 南段山门
        4.2.1.2 南段关隘
        4.2.1.3 南段桥梁
        4.2.1.4 南段渡口
        4.2.1.5 南段路亭
        4.2.1.6 南段摩崖石刻和碑刻
        4.2.2 古道中段
        4.2.2.1 中段桥梁
        4.2.2.2 中段渡口
        4.2.2.3 中段路亭
        4.2.2.4 中段关隘
        4.2.3 古道东北段
        4.2.3.1 东北段关隘
        4.2.3.2 东北段桥梁
        4.2.3.3 东北段路亭与茶亭
        4.2.3.4 东北段摩崖石刻
        4.2.4 古道西北段
        4.2.4.1 西北段桥梁
        4.2.4.2 西北段路亭
        4.2.5 福温古道附属设施要素构成归纳
    4.3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研究
        4.3.1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历史概况
        4.3.2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选址及平面形态
        4.3.2.1 古道南段聚落
        4.3.2.2 古道中段聚落
        4.3.2.3 古道东北段聚落
        4.3.2.4 古道西北段聚落
        4.3.3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街巷格局
        4.3.3.1 古道南段聚落
        4.3.3.2 古道中段聚落
        4.3.3.3 古道东北段聚落
        4.3.3.4 古道西北段聚落
        4.3.4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民居建筑特色
        4.3.4.1 古道南段民居建筑
        4.3.4.2 古道中段民居建筑
        4.3.4.3 古道东北段民居建筑
        4.3.4.4 古道西北段民居建筑
        4.3.5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要素构成归纳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福温古道文化系统要素分析
    5.1 福温古道文化系统中的历史文化
        5.1.1 移民文化
        5.1.2 军事文化
        5.1.3 商贸文化
        5.1.4 海洋文化
    5.2 福温古道文化系统中的生产生活
        5.2.1 多神崇拜的民间信仰
        5.2.2 积淀深厚的宗族文化
        5.2.3 古朴丰富的民风民俗
        5.2.4 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
        5.2.5 独特实用的传统工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特征研究
    6.1 悠久的历史性
        6.1.1 历史孕育下的福温古道
        6.1.2 移民视野下的福温古道
    6.2 功能的多样性
        6.2.1 军事功能
        6.2.2 交通功能
        6.2.3 商贸功能
        6.2.4 文化传播功能
    6.3 景观的地域性
        6.3.1 耕读文化下的南段田园型景观
        6.3.2 海洋文化下的中段滨水型景观
        6.3.3 茶乡文化下的东北段茶场型景观
        6.3.4 山林文化下的西北段梯田型景观
    6.4 价值的多元性
        6.4.1 历史文化价值
        6.4.2 艺术审美价值
        6.4.3 科学研究价值
        6.4.4 社会发展价值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初探
    7.1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7.1.1 构建意义
        7.1.2 构建原则
        7.1.3 价值评估框架的构建
    7.2 国内外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案例及借鉴
        7.2.1 保护现状
        7.2.2 国外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
        7.2.3 国内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
    7.3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初探
        7.3.1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保护的主要问题
        7.3.2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原则
        7.3.3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8)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相关问题概述
    2.1 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概念
        2.1.1 安全
        2.1.2 国家安全
        2.1.3 国家文化安全
    2.2 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
        2.2.1 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安全
        2.2.2 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安全
        2.2.3 文化资源与文化市场安全
        2.2.4 文化制度与公共文化安全
        2.2.5 语言文字与风俗习惯安全
    2.3 国家文化安全的特殊性质
        2.3.1 比“硬性安全”更柔和的“软性安全”
        2.3.2 比“显性安全”更复杂的“隐性安全”
        2.3.3 比“短期安全”更持久的“长期安全”
第3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理论资源
    3.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3.1.2 列宁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3.2 创新之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
        3.2.1 革命战争时期:产生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新萌芽
        3.2.2 建设探索时期:扞卫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胜利
        3.2.3 改革开放时期:打开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的新局面
        3.2.4 新时代时期:标示国家文化安全强盛的新方位
    3.3 历史之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文化安全资源
        3.3.1 “宗法礼乐”和“百家争鸣”的国家文化安全萌芽
        3.3.2 “天下一统”和“多元融合”的国家文化安全理念
        3.3.3 “海纳百川”和“继往开来”的国家文化安全政策
    3.4 他山之石:西方文化学者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
        3.4.1 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论
        3.4.2 约瑟夫·奈的文化软实力论
        3.4.3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第4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价值功能
    4.1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当代价值
        4.1.1 国家维度:维系国家统一强盛与民族团结复兴
        4.1.2 社会维度: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与文化传承积淀
        4.1.3 个人维度:聚焦个人全面发展与生活幸福美好
        4.1.4 世界维度:致力世界和平繁荣与文明融合进步
    4.2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功能
        4.2.1 政治保障功能
        4.2.2 经济促进功能
        4.2.3 社会整合功能
        4.2.4 外交导向功能
第5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现实境遇
    5.1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战略机遇
        5.1.1 新时代文化安全的全新战略高度
        5.1.2 划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速度
        5.1.3 国内外理论实践的持续积累厚度
        5.1.4 全球性文明对话的相互交流深度
    5.2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全新挑战
        5.2.1 意识形态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干扰冲击
        5.2.2 文化建设受到文化霸权主义的深度威胁
        5.2.3 文化资源受到世界文化强国的激烈争夺
        5.2.4 文化话语受到“西强中弱”的不利影响
    5.3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深层制约
        5.3.1 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有待提升
        5.3.2 文化制度的改革进程有待加快
        5.3.3 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有待开发
        5.3.4 文化权益的现实矛盾有待化解
        5.3.5 文化开放的交流互鉴有待深化
第6章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实践策略
    6.1 铸牢思想体系保障全面深化文化凝聚力
        6.1.1 坚决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6.1.2 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
        6.1.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
    6.2 健全制度体系保障全面提升文化防御力
        6.2.1 牢牢掌握党对国家文化安全工作的领导权
        6.2.2 科学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综合决策管理系统
        6.2.3 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6.3 夯实物质体系保障全面促进文化生产力
        6.3.1 促进国家文化产业的创新性生产
        6.3.2 倡导国家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6.3.3 推动国家文化市场的规范性转变
    6.4 完善权益体系保障全面优化文化服务力
        6.4.1 发展现代国民素质教育体系
        6.4.2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6.5 创新网络体系保障全面增强文化支撑力
        6.5.1 加快构建融合式媒体传播体系
        6.5.2 不断健全引导式舆情处理体系
        6.5.3 大力创新综合式网络治理体系
    6.6 加强对外体系保障全面扩大文化影响力
        6.6.1 引进来:促进文化吸收搞好中国转化
        6.6.2 走出去:扩大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6.6.3 新秩序:重塑文化格局做好中国方案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9)贵州省纳雍县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调查研究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
    1.2 选题的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发展动态
    2.3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4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第4章 田野点概述
    4.1 自然环境
    4.2 人文环境
    4.3 小花苗的民间习俗及信仰
第5章 “滚山珠”文化的基本状况
    5.1 “滚山珠”的起源
    5.2 “滚山珠”的特点
    5.3 “滚山珠”的乐器
    5.4 “滚山珠”的服饰文化
    5.5 “滚山珠”的基本动作形式
第6章 “滚山珠”传承与保护的基本原则
    6.1 “滚山珠”的传承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6.2 “滚山珠”传承的整体保护原则
    6.3 “滚山珠”传承的活态保护原则
    6.4 “滚山珠”应采取民间事民间办的原则
    6.5 “滚山珠”传承的独特性原则
第7章 “滚山珠”延续的脉络
    7.1 传承主体
    7.2 “滚山珠”保护主体的定义及构成
第8章 “滚山珠”传承过程中所存在的困境
    8.1 “滚山珠”传承人才的缺失
    8.2 “滚山珠”文化内涵逐渐淡化
    8.3 “滚山珠”项目运营经费的短缺
    8.4 多民族集聚冲击着“滚山珠”的传承和发展
    8.5 个人传承与群体传承之间的混淆
第9章 “滚山珠”传承保护过程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9.1 政府协同民间力量共同保护
    9.2 借鉴国际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
    9.3 加强“滚山珠”原生文化的关注力度
    9.4 对“滚山珠”的商业化经营
第10章 结论与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滚山珠”田野访谈提纲
    附录二: 田野调查访谈对象及调查问题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杭州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大遗址公园研究现状
        1.4.2 城市更新研究现状
        1.4.3 文化空间理论研究现状
        1.4.4 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高质量发展与遗址公园空间相关概念解析
    2.1 城市高质量发展概念解析
        2.1.1 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定位
        2.1.2 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2.2 遗址公园与城市更新相关理论概念解析
        2.2.1 遗址公园相关理论概述
        2.2.2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概述
    2.3 遗址公园空间设计相关理论概述
        2.3.1 文化空间的基本内涵
        2.3.2 文化空间的特性
        2.3.3 城市文化空间与大遗址保护的关系
    2.4 遗址公园空间体系构建
        2.4.1 遗址公园主体空间功能区
        2.4.2 遗址公园空间体系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宋皇城遗址文化空间环境分析
    3.1 南宋皇城大遗址的历史文化空间解读
        3.1.1 历史空间演变
        3.1.2 物质文化空间解析
        3.1.3 非物质文化空间解析
    3.2 南宋皇城大遗址的现状文化空间分析
        3.2.1 有形文化空间元素
        3.2.2 无形文化空间元素
    3.3 大遗址公园案例分析
        3.3.1 日本古京都遗址
        3.3.2 案例研究启示
    3.4 南宋皇城大遗址特性及存在问题
        3.4.1 南宋皇城大遗址的价值分析
        3.4.2 南宋皇城大遗址存在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空间设计策略
    4.1 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空间环境保护策略
        4.1.1 保护目标
        4.1.2 保护原则
        4.1.3 保护与展示内容
    4.2 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空间发展策略
        4.2.1 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空间设计定位
        4.2.2 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空间设计原则
    4.3 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
        4.3.1 南宋皇城遗址公园主体功能区规划设计
        4.3.2 建筑文化空间设计
        4.3.3 街巷文化空间设计
        4.3.4 景观园林文化空间设计
        4.3.5 室内文化空间设计
        4.3.6 游径空间整合设计
        4.3.7 公共文化设施设计
        4.3.8 无形文化元素创新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注重保护无形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日本无形文化财档案式保护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D]. 崔梦妮. 辽宁大学, 2021
  • [3]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叙事研究[D]. 李峰.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D]. 王颢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5]非遗身体性研究 ——以台湾布农族祈祷小米丰收歌为例[D]. 朗蔚·玛拉斯拉散(Lang WeiMa la Ssu La San).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6]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D]. 杨蕴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7]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闽地段)线性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研究[D]. 徐慧卿.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8]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研究[D]. 吴腾飞. 吉林大学, 2020(01)
  • [9]贵州省纳雍县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调查研究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D]. 杨琦. 南昌大学, 2020(01)
  • [10]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杭州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空间设计研究[D]. 夏凯.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标签:;  ;  ;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