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首届发绣人像艺术研讨会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答光明[1](2020)在《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蔡亮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的优秀代表之一,作为油画家,蔡亮创作了《延安火炬》、《我要当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等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作为美术教育家蔡亮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念影响了国内油画的发展,尤其是在革命历史画创作领域。作为新中国的美术工作者,蔡亮以及同时代艺术家共塑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美术视觉系统。在以事件所标记的历史时空来看,这一代画家经历过建国前的战火;接受了社会主义教育;参与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的“特殊时期”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作为文化的表征,这一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变革;作为“经典图像”的输出者,时代的政治文化塑造了这一代人集体的意识形态与艺术思想,同时,他们以其艺术图像又引导了时代的文化走向。对于蔡亮的个案研究,首先在于其自身不同于同时代画家的独特艺术价值的剥离以及艺术线索的梳理;其次,通过蔡亮的个案研究得以“照见”那个时代的画家群体,以作品的转向追溯社会的文化导向,进而投射出时代的美术史叙事,乃至历史叙事的逻辑,而将作品、作者、时代三者关联下的整体性分析是本文对于蔡亮以及其所处特定时空下的历史语境研究的初衷。本文的章节设置是基于研究对象具体历史时空下的三段划分:中央美术学院时期、陕西时期以及浙江美术学院时期,这三个阶段的研究结构将以艺术社会学“场域”存在铺垫之上的作品分析同时涉及这三个场景先后转换的逻辑连续。第一部分“中央美院时期”的研究主要围绕蔡亮自身艺术语言体系以及创作思想的脉络承袭,同时,对于建国初期中央美院的学术体系组成以及这种存在对于蔡亮自身的影响将作为观察对象所存在的“场”而展开;第二部分重点在于“陕西时期”蔡亮的个人化造型语言以及历史画创作的风格形成研究,这一部分将作为论文重点展开,涉及蔡亮代表作的深入分析。其次,对于陕西美协生态的构成研究作为蔡亮艺术语言及自身存在的具体历史情境,这种关联还涉及到蔡亮对于陕西美术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浙江美院时期”重点关注于蔡亮艺术转型的现实因素和时代背景,这其中同样存在着艺术体系的场景转换。这三个章节均以作品本身及变化为线索和切入点,同时关联各时期具体“艺术场”内力量构成与存在,这种平行结构基本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此外,对于蔡亮自身或者说蔡亮的艺术成就来说,美术史叙事对其某种程度上的“低估”或者蔡亮不同历史时期所处各自体系构建的现实遭遇同样将在蔡亮所处不同时期具体“场”的研究中加以解释。最后一章将以国家叙事的视角进一步阐释前文所涉及到的蔡亮作品及部分同时代艺术家创作中图像文本和艺术特征的观念存在,这一部分研究构筑艺术家所处时代的权力话语下的历史语境,并将个案的研究归置于一个大的“权力视角”以及“信仰空间”来观察,权力视角下的叙事逻辑以及具体的历史叙事逻辑将是蔡亮以及同时代艺术家所具备的时代特征的基本把握和事实存在,同时这也是以个案照见时代艺术家群体的具体反映。
黄秋硕[2](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表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高牧星[3](2019)在《中西之融 ——民国时期国、公立美术院校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社会变革时期,被动的对外开放也使得中国社会发展形成了重大转型。此段历史即可作为一窥中国现代美术教育肇始与发展的窗口,亦可作为反观当代美术教育的明镜。中国的现代西画基础教学先借鉴日本、西方的教育模式体系,之后与中国传统画学融合,以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发现”与创造为目的,在相互吸收与逐步改良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风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试图通过民国时期国、公立美术学校西画基础教学中所包含的诸如教学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为研究内容,在文化大背景下分析中西方之差异,解析民国时期的教学采用何种中西融合的方法来处理此类差异。第一章溯本清源,简述西画教育形成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及民国时期西画教育的概况与分类;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具体就西画基础课程中的解剖与透视、明暗与色彩、写生与创作及艺术理论与修养等课程展开,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将代表性的中西融合教学典型案例具体内容及成果进行分析、梳理与横向比较,厘清技法与图像背后文化担当之精神,同时对如何培养艺术新人等诸多方面问题进行讨论。第六章对民国时期基础教学的特色与缺憾进行总结,并通过总结前人经验,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现状,对现今美术基础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反思与帮助借鉴。研究力求立足原始文献,紧密结合实践学科特点,从文化背景与教学方法角度出发,以教育学、美术史学、中西画学等理论与方法做支撑,多方位、多层次地探讨民国时期美术基础教学方法与实践,旨在以西画专业各类课程内容为主线,以具代表性的教学方法为典型案例,追溯其原因,阐述其内容与特色,分析其得失,思考其对当下及未来高校美术基础教育的启示,力求可引发更多对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如何良性发展的思考。
王蕾[4](2018)在《中古丝路交通视野下的河陇关津研究》文中认为中古时期的河陇地区,东面拱卫中原政权,西面直达西域,南面沟通羌、蜀等地,北面毗邻匈奴、突厥等政权,是丝绸之路经过的核心地域。河陇关津,是河陇丝路交通网的枢纽所在,不仅可以保障交通路线的畅通,还可促进河陇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与沟通。河西地区,西汉时期敦煌西面的玉门关、阳关南北相对而置,成为中原与西域的分界线与往来门户;沿着弱水河畔同样南北而置的金关、悬索关,扼守汉朝北部边防,是防御匈奴的要隘。陇右地区,黄河上游的临津关、白土津是十六国时期诸政权的争夺要地;丝路南线的凤林关津与左南津是河州的交通枢纽;丝路中线置于金城河上的金城关津与石城津、清石津是兰州连接凉州的通道;丝路北线位于黄河大湾处的会宁关和乌兰关津是从长安西北方向连接凉州交通中最便捷的渡口。河陇关津是贯通河陇丝路东西交通网的主要“关节点”,在防范外敌、扼守边关、控制人口与物资流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河陇关津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将传世历史文献与汉简、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墓志等相结合,分析河陇关津的设置时间与地理位置,进而探究各个关津的变迁过程与原因,及其在丝路交通中的战略地位与历史意义。本文河西关津部分对玉门关的“东汉迁移说”提出质疑,认为其东迁时间应在北周时期;探索东汉阳关在失去西域门户地位后阳关道的交通状况,及隋唐时期与玉门关道的结合;依据金关出土汉简分析金关的机构与职能,以及肩水候官、东部候长、骍北亭长、关啬夫之间的统属关系与内部职能的运转情况;通过A21遗址出土关于出入关的记录,判定悬索关的驻地为A21遗址,同时也是累虏候长与累虏隧长的治所,其南2公里的A22遗址不仅是降虏隧长的治所,还是诚南候长的治所,对悬索关起着拱卫的作用。本文陇右关津部分探索白土津与临津关、清石津与广武梁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以及在兰州、河州、鄯州之间的交通路线;揭示炳灵寺的命名来自于凤林关津藏语音译的深刻原因与相互影响,展现其在河州交通网中的战略价值;论述北周时期金城郡治的东迁与金城津、关设置之间的影响与相互作用,考证隋唐时期金城关不仅是防御外敌的战略要地,还是兰州连接凉、河、鄯州之间的交通枢纽;根据传统史料、出土墓志与实地距离测量及考察,认为乌兰关址与会宁关址并不是夹河而置,应位于黄河同一侧,即北城滩古城与其西北角的古城址。本文将关津融入丝路交通中,从使者往来路线、吐鲁番出土通关过所文书的运转以及胡商偷渡贸易等三个方面进行考证,可展现河陇关津与丝路交通的密切联系。通过两《唐书·吐蕃传》中刘元鼎入蕃路线的记载,勾勒河陇地区沟通中原与吐蕃之间的路线图,再现刘元鼎在小川渡(今甘肃省靖远县刘家峡镇小川黄河大桥)渡过黄河,以及在小晋兴城(今青海省民和县川口镇)与白水军、绥戎城(今青海省湟源县)两次渡过湟水的路线,明确河陇地区广武梁在唐蕃交通中的连接作用;吐鲁番阿斯塔那509号墓出土带有“玉门关之印”的文书,判断为唐代尚书省过所文书的残卷,命名为《奴典信、奴归命尚书省过所文书残卷》,展现河陇关津在唐代交通中的职能;揭露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中粟特胡商偷渡关津的现象,考证中古时期河陇地区的走私情况以及关津律令对违法者的制约职能。笔者意图通过这三部分,将各个关津贯穿于整个河陇交通路线中,深化丝路交通视野下河陇关津在军事、外交、贸易等方面的地位与作用。
张光润[5](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说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郝斌[6](2018)在《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文中指出王琦,从20世纪30末至90年代末,一直是活跃在中国艺坛的一位重要美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他的《嘉陵江上》《侯水》《石工》《晚归》《老榕树》等已成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以至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经典;在艺术理论方面,他积极参与理论争鸣,撰写了大量美术文论,已成为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美术思潮的重要文献;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曾在重要的历史时刻担当中国美术界领导等。王琦已然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洪流中涌现出来的一代美术家的杰出代表。同时,王琦独特的艺术生涯使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转型的历史洪流之中,并在其中不断被裹挟、被整合、被改造,既构成了一种“整一性”,也同时包含着矛盾性和复杂性。以王琦为个案,正恰切地揭示了在时代艺术洪流的磅礴涌动中个体与时代、艺术与政治(或革命)所构成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艺术家在其中所遭遇的矛盾心态和艰难选择。从20世纪30年代以至“文革”前这一重要时段,构成了 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一段加速“整合”的特殊时段,而王琦正成为我们审视、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问题的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
于海蓉[7](2017)在《江苏东台发绣的艺术文化学研究》文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促使人们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手工艺。2009年,东台发绣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针对东台发绣的保护工作也随之逐渐开展。东台市政府针对东台发绣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定保护措施,把发绣工艺作为重点保护的特色文化品牌来抓,至此东台发绣保护工作步入正轨。在社会提倡保护东台发绣的背后,我们却忽视了那些为东台发绣发展与传承默默奉献的传承人。东台发绣作为具有生命艺术符号象征的手工艺,在古老的中国刺绣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一朵奇葩。但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东台发绣与其它传统手工艺一样,正遭受着技艺、观念、体制等种种的变迁,陷入被机器化大生产取代的困境。东台发绣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为了从根本上保护东台发绣,我们应该更多关注东台发绣传承人的生存状态和创作理念。本文从东台发绣的历史渊源出发,结合东台的地理与民俗,梳理东台发绣的历史发展脉络,揭示东台发绣的地域性艺术文化特色。同时详细分析东台发绣的工艺特色以及其蕴含着的审美内涵所体现出的东台当地地域风情和生活习俗,以及所折射出的传承人独特的创作理念和精湛的手工技艺。从探析东台发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东台发绣现阶段的传承方式,试图找出目前东台发绣传承存在的问题。从文化学、人类学的角度,通过田野调查,访谈当地人以及传承人,观察东台发绣具体的文化艺术事象和生活场景。以人物访谈的方式来讲述东台发绣传承人的生存状态、创作理念以及他们与东台发绣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注重在发绣发展中,传承人对其的影响。分析东台发绣发展面临的困境,反思对传承人的保护、提高审美认同以及产业化的开拓等问题,探寻东台发绣在新时期背景下的生存境遇和独特价值。
赵闪[8](2017)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传统工艺的高校传承模式探析 ——以温州大学发绣研究所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温州发绣研究所是一所传承和发展发绣技艺的实体空间,在不失核心传统基质的条件下,另辟蹊径地保护了发绣技艺,有其独具特色的传承模式与文化特色。本文就以温州大学发绣研究所为个案,对发绣的传统民俗文化意蕴、发绣研究所的运行机制、高校研究所的传承方式是否保持了文化本真性以及如何维系本真性作了深入的探讨。正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发绣的民俗文化意蕴。首先分析了发绣的传统信仰与民俗应用,分别论述了关于头发的民间信仰、民俗应用,其次分析了发绣作品中以头发为材料的特殊文化意蕴:头发寄寓着民众祈福避灾的求吉心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祈盼、对乡土故知的眷恋。最后论述了发绣的文化渊源与民间传承情况,分别阐述了不同的时期发绣的传承情况以及不同的传承方式。第二部分探索温州发绣研究所的传承模式,本部分主要论述了温州发绣研究所的创立过程、运营模式、传承机制、传承特色,并深入探索高校传承模式下温州发绣传承模式的成功之处。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温州发绣在高校传承模式下核心传统基质的保存状况,此章节分为三小部分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文化遗产本真性的界定标准,叙述了维系发绣技艺本真性所需要保持的基本属性。其次论述了高校传承模式中发绣技艺的保持、演变与发展,阐述了发绣技艺的同质性文化建构,探讨了发绣技艺的多元文化模式以及分析了传统工艺本真性的现状。最后论述了传统工艺高校传承模式的价值与启示。
王春红[9](2016)在《关于高校非遗传承现状的分析和思考——以温州市为例》文中认为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非遗传承方面肩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以温州市高校为例,对其非遗传承情况分两类进行分析,并为今后更好地发挥其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提出六点思考。
徐庆华[10](2015)在《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1949-2014)》文中提出1949年至2014年上海书法篆刻的发展,与全国书法篆刻的发展基本一致,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从上海书法篆刻创作风格的总体趋势来看,新中国成立后,以沈尹默、白蕉等为代表的书家群体中兴帖学,虽然王蘧常等名家出入碑版而各成大家,然帖学仍然是建国后海上书风的主流。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狂热般的书法篆刻浪潮以后,上海书法篆刻创作已愈益走向一个反思与多元价值观念下的书法创作的格局,一味崇尚传统的有之,力求标新立异的有之,于碑帖各执一端的有之,融会贯通兼容并蓄的也有之,更有人尝试对传绕书法进行解构和重塑。就篆刻而言,上海篆刻家十分重视传统和师承关系,全面继承着秦汉古玺印、唐宋官印、明清流派等各个时期所蕴含的宝贵精华,来楚生、陈巨来等大家辈出。可以说,从沈尹默主盟书坛,及至十年浩劫后,王蘧常、谢稚柳等复出,直到周慧珺、韩天衡等与有着共同理想的书协团队提出“发扬优良传统,振兴上海书法”,以及沃兴华等书家的创变,上海书坛呈现碑帖融合、开放多元的局面。本文着重把握艺术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力图避免单纯的文献罗列与图录解说,通过大量搜集有关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发展及其创作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既重视从历史、时代、社会及文化背景等方面梳理和解读上海书法篆刻创作,同时真实记录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发展的大事记;也重视书法家、篆刻家创作方式的个案研究,其中作品解读参考艺术史研究中的形式分析和图像分析方法。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整体结构以时间为序,把握上海的书法篆刻发展大脉及其曲线态势,分为四个时期:“上海书法篆刻普及期(1949-1965)”、“上海书法篆刻尴尬期(1966-1976)”、“上海书法篆刻引领期(1977-1997)”、“上海书法篆刻挑战期(1998-2014)”。同时,对每个时期代表性书法篆刻家个体的创作特征进行剖析。最后,对1949年至2014年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总体发展态势、创作风格的总体趋势、主要个体创作风格特征及其在上海书法篆刻发展关键环节中作用等进行总结,并对当下重振海派书法进行一些反思。
二、中国首届发绣人像艺术研讨会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首届发绣人像艺术研讨会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框架 |
(一)、蔡亮造型语言研究 |
(二)、创作理念分析 |
(三)、历史语境的建构 |
(四)、历史叙事的逻辑 |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图像学结合风格学分析 |
(二)、文化社会学概念对于“场域”的构建 |
第一章 历史画的前言(1932-1949) |
第一节 “美育”的历史情境 |
第二节 西画东渐 |
第三节 抗战美术 |
第四节 蔡亮绘画蒙学 |
第二章 学派与体系(1950-1955) |
第一节 学派与体系 |
第二节 写实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向 |
第三节 建国初期素描教学改革 |
第四节 由《人民空军》看“艺术”与“技术” |
第五节 从“天才”谈起 |
第三章 自我的构建(1955-1981) |
第一节 “年连宣”的现实职能 |
第二节 《延安火炬》及“变体” |
第三节 蔡亮素描 |
第四节 “特殊时期”时期的陕西美术 |
第五节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及草图遗存 |
第四章 观念和风格的转向(1981-1995) |
第一节 “新时期”的艺术处境 |
第二节 “江南”与“西北”的距离 |
第三节 再次面对历史 |
第五章 历史的维度 |
第一节 在场与缺席 |
第二节 语言的惯习与遮蔽 |
第三节 革命美术中的观念 |
第四节 艺术与政治的共同历史化 |
第五节 国家叙事与历史重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译着 |
二,专着 |
三,期刊文章 |
四,报纸文章 |
附录1 :蔡亮信件 |
附录2 :蔡亮手稿 |
附录3 :“文革”材料 |
附录4 :蔡亮复查结论 |
附录5 :蔡亮年表 |
致谢 |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3)中西之融 ——民国时期国、公立美术院校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缘起 |
二、概念厘定 |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意义 |
四、本课题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溯本清源”—西画教育形成的背景及概况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西画渐入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西画教育概况 |
一、民国时期美术教育的分类 |
二、民国时期西画专业入学招生要求及考试内容 |
三、民国时期主要美术教育思想及影响 |
第三节 西画专业基础教学及内容概况 |
第二章 “科玄之融”—科学精神指导下的解剖与透视 |
第一节 解剖教学:西方解剖学与中国骨相学之融合 |
一、理想的人体比例与秩序 |
二、含蓄与夸张并存的表达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解剖教学 |
第二节 透视教学:西方透视学与中国远近法之融合 |
一、“真实”的幻觉空间 |
二、“想象”的流动空间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透视教学 |
第三章 “虚实之融”—自然变化奥妙中的明暗与色彩 |
第一节 明暗教学:光影氛围与意象阴阳之融合 |
一、动人心魄的气氛 |
二、神光离合的阴阳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明暗教学 |
第二节 色彩教学:自然光色与随类赋彩之融合 |
一、心灵的真实映照 |
二、抽象的灵感表达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色彩教学 |
第四章 “象意之融”—生命的体验、永恒的表达 |
第一节 写生教学:“观察”与“发现”之融合 |
一、灵魂的描绘 |
二、以形写神、乾坤之理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写生教学 |
第二节 创作教学:“传情”与“达意”之融合 |
一、理想的神境 |
二、意在笔先、画外之意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创作教学 |
第五章 “道技之融”—理论、修养与活动融合教学 |
第一节 史学与画论:专题讲解与文化本源之融合 |
一、永无止境、追求真理 |
二、独辟灵境、返璞归真 |
三、民国时期的美术史、论教学 |
第二节 文化与修养:专业素养与道德品格之融合 |
一、文化课程及修养教育 |
二、西方美术教育中基础素养类课程 |
三、中国传统素养课程 |
四、民国时期基础素养类课程 |
第三节 社团与展览:固定课程与柔性氛围相融合 |
一、校办刊物 |
二、展览活动 |
三、学生社团 |
第六章 “借古观今”—当代美术基础教学问题的思考与展望 |
第一节 民国后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的发展 |
一、建国后的苏联式教学体系 |
二、改革开放后的美术教育 |
三、具有实验探索精神的当代美术基础教学 |
第二节 “造型基础的中国语境”—民国时期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特色与缺憾 |
一、“一个体系”—具有“中国精神”的美术基础教学体系的初步建立 |
二、“两种文化”的融合探索—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尝试 |
三、“三技基础”与写生融合训练—重方法而非技法的基础教学内容 |
四、“多种素质”之融合培养—综合素养内容与多形式教学的统一 |
第三节 当代美术基础教学发展的帮助与借鉴 |
一、招生方式的改革 |
二、当代美术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再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古丝路交通视野下的河陇关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范围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史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古时期河陇关津的分布 |
第一节 丝路交通与关津分布 |
第二节 河西防御与关关联合 |
第三节 陇右统治与关津照应 |
第二章 河西地区的关津 |
第一节 玉门关的交通与东迁 |
一、西汉至曹魏时期玉门关道的拓展 |
二、西晋至北魏时期诸政权更替中的玉门关 |
三、北周、隋代“伊吾路”的兴盛与玉门关的东迁 |
四、唐代新、故玉门关交通的并用 |
五、小结 |
第二节 阳关的盛衰及与玉门道的联合 |
一、西汉阳关的设置与兴盛 |
二、东汉至魏晋北朝时期的阳关、阳关县 |
三、隋唐时期阳关道与玉门道的联合 |
四、小结 |
第三节 西北边防中肩水金关的职能 |
一、肩水金关遗址与职能 |
二、肩水金关的统属机构 |
三、肩水金关的内部运转 |
四、小结 |
第四节 居延悬索关的机构与职能 |
一、居延悬索关的发掘与位置 |
二、A21悬索关、A22的所属机构 |
三、悬索关的外部防御与内部沟通 |
四、小结 |
第三章 陇右地区的关津 |
第一节 积石山下黄河两岸的白土津与临津关 |
一、白土城、白土津与河关城、临津城、临津关的战略位置 |
二、十六国时期白土津的战略地位与交通路线 |
三、隋代临津关的设置与交通 |
四、小结 |
第二节 河州水陆的交通枢纽凤林关、津 |
一、冶城峡口渡与凤林关、津、县 |
二、凤林关与炳灵寺的交通与命名影响 |
三、唐蕃古道中的凤林关、桥的交通 |
四、小结 |
第三节 从清石津到广武梁:金城河段津梁考 |
一、金城河上清石津、石城津的位置 |
二、清石津、石城津的军事交通 |
三、广武梁、广武县的战略位置与交通 |
四、小结 |
第四节 金城津、关的设置及其交通 |
一、金城津、关的设置与周隋之际的河陇形势 |
二、金城关的地理位置 |
三、金城关的交通路线 |
四、小结 |
第五节 丝路北线黄河一侧的会宁关与乌兰关津 |
一、乌兰关、县的地望诸说及其评判 |
二、史籍记载:乌兰关、县是丝路北道与黄河交叉的要冲 |
三、墓志确证:乌兰县治在黄河东岸的北城滩 |
四、古城自证:北城滩古城就是乌兰县、关遗址 |
五、文书证实:会宁关位于黄河南岸,不可能在北城滩古城 |
六、从扯木峡看乌兰桥架设在北城滩古城及其对岸 |
七、小结 |
第四章 河陇关津与丝路交通三考 |
第一节 刘元鼎使蕃路线河陇段考 |
一、从史料记载看刘元鼎的入蕃路线 |
二、刘元鼎在河州过黄河的路线 |
三、刘元鼎在鄯州过湟水的路线 |
四、小结 |
第二节 吐鲁番出土钤“玉门关之印”的过所文书考 |
一、钤“玉门关之印”过所文书的基本信息 |
二、钤“玉门关之印”过所文书的命名与功能 |
三、唐代过所文书的书式 |
四、小结 |
第三节 河陇粟特胡商通关考 |
一、丝路上往来的西域胡商与关津过所 |
二、偷渡关津——利益驱使下的粟特胡商 |
三、粟特胡商的偷渡与关津律令 |
四、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艰难的抉择: 王琦早年的艺术学习与思想转型(1934—1938) |
第一节 洋画的信仰——20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与王琦的艺术取向 |
第二节 艺术,还是抗战?——王琦在武汉政治部三厅的宣传画创作 |
第三节 苦闷与抉择——王琦的鲁艺学习及其矛盾选择 |
第二章 生活的自觉: 王琦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艺术选择(1939—1945) |
第一节 运动,还是研究?——“后鲁艺”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
第二节 从战斗之美到生活之美——王琦抗战时期的艺术选择 |
第三节 王琦与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新现实主义” |
第三章 隐含的苦闷: 王琦抗战胜利后至香港时期艺术诸问题(1945—1950) |
第一节 走向批判?——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木刻运动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
第二节 规训与改造——王琦香港时期的艺术选择 |
第四章 宏观语境与个体选择: 新中国时期王琦艺术诸问题(1950—1965) |
结语 |
图版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王琦年表 |
2、王琦着述文献目录 |
3、回忆与评价——王宏建谈王琦先生几个问题 |
4、怀念我的父亲和老师王琦——王炜访谈 |
5、社会各界深切哀悼王琦同志 |
6、王琦《朝霞映船台》画里画外 |
7、难以割舍的情怀——王琦画笔下的香港 |
8、并非老生常谈——李桦、王琦纪念个展解析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7)江苏东台发绣的艺术文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东台发绣的生境 |
第一节 东台的地理与民俗 |
第二节 东台发绣的历史与发展 |
第二章 东台发绣的工艺特色与审美内涵 |
第一节 东台发绣的工艺 |
一、工具材料及使用 |
二、制作技法 |
第二节 东台发绣与审美文化 |
一、东台发绣与绘画 |
二、东台发绣与佛教 |
三、东台发绣与民俗 |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东台发绣 |
第一节 东台发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情况 |
一、东台发绣申遗情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东台发绣保护现状 |
第二节 东台发绣的文化遗产价值 |
一、文化价值 |
二、工艺价值 |
三、经济价值 |
第三节 东台发绣的传承方式与创作类型 |
一、传承方式 |
二、创作类型 |
第四章 东台发绣传承人案例研究 |
第一节 东台发绣传承人:陈伯余 |
一、传承人的生存状态 |
二、传承人的创作理念 |
三、传承人对东台发绣艺术的影响 |
第二节 东台发绣传承人:丁崇政 |
一、传承人的生存状态 |
二、传承人的创作理念 |
三、传承人对东台发绣艺术的影响 |
第三节 案例研究的启示 |
第五章 东台发绣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思考 |
第一节 制约东台发绣发展的因素 |
一、工艺技术要求高 |
二、传统创作理念与现代审美的冲突 |
三、大众认知度低 |
四、原材料紧缺 |
第二节 关于东台发绣发展的思考 |
一、东台发绣传承人的保护 |
二、东台发绣接受者的审美认同 |
三、东台发绣产业化的开拓 |
四、苏绣与苏州发绣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传统工艺的高校传承模式探析 ——以温州大学发绣研究所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的缘起与背景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背景 |
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3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
3.1 发绣文化研究综述 |
3.2 传统文化的高校传承研究综述 |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研究综述 |
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思路 |
5 发绣调查地简介 |
一 发绣的民俗文化意蕴 |
1 关于头发的传统信仰与民俗应用 |
1.1 关于头发的传统信仰 |
1.1.1 头发乃灵魂栖息地及本人的替身 |
1.1.2 关于头发的物质不灭观:发“自还神话”之说 |
1.1.3 关于头发的病理观与禁忌:仪式化与庄严化 |
1.2 关于头发的民俗应用 |
1.2.1 民俗信物的媒介 |
1.2.2 有关头发的医药民俗 |
1.2.3 民间文学情节中的头发 |
2 发绣以头发为材料的特殊文化意蕴 |
2.1 祈福避灾的求吉心理 |
2.2 对生活幸福与婚姻美满的祈盼 |
2.3 浓郁的乡土眷恋与亲情认知 |
3 发绣技艺的源流与民间传承 |
3.1 发绣技艺的历史渊源 |
3.2 发绣技艺的民间传承概况 |
二 温州发绣研究所的传承模式探索与实践 |
1 温州发绣研究所的创立:从民间传承到高校传承的转变 |
1.1 温州发绣文化民间传承的路径与选择 |
1.2 发绣高校研究所的建立:民间传承到高校传承的过渡 |
2 温州发绣研究所的运营模式 |
2.1 发绣研究所与民俗学学科的关系 |
2.2 发绣研究所的行政机构属性 |
2.3 温州大学发绣研究所运营模式研究 |
2.3.1 发绣研究所的经济运营概况 |
2.3.2 发绣研究所的运营机制分析 |
2.4 发绣的市场需求与作品用途 |
3 温州发绣研究所的传承机制 |
3.1 温州发绣传承的内部核心要素 |
3.1.1 温州发绣研究所的文化意识认同的传承 |
3.1.2 温州发绣研究所的核心技艺传承 |
3.2 研究所发绣传承的方法途径要素 |
3.2.1 温州发绣研究所传承者与受教育者的角色分担 |
3.2.2 研究所发绣的传承方式与传承理念 |
3.2 温州发绣传承的外部环境要素 |
3.3.1 发绣传承的物质基础条件因素 |
3.3.2 发绣传承的精神文化条件因素 |
3.3 名录制度下发绣的高校传承机制 |
3.4.1 名录制度下发绣技艺的高校研究所式传承与保护 |
3.4.2 发绣研究所传承机制运行的优越性 |
4 温州发绣传承的特色与成效 |
4.1 独特的传承方式 |
4.2 特色化的传承内容 |
4.3 高学历的传承人员 |
三 温州发绣的高校传承模式与核心传统基质的传承发展 |
1 核心传统技艺:维系发绣技艺本真性所需要保持的基本属性 |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概念的由来与发展 |
1.2 评估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标准 |
1.3 程式性与能动性:传统发绣核心技艺的本生态与衍生态 |
2 高校传承模式中发绣工艺传统技艺的保持、演变与发展 |
2.1 发绣传统工艺基本要素的同质限度内的文化建构 |
2.2 多元化制度体系对发绣传统工艺变迁的影响 |
2.2.1 高校自发传承体系 |
2.2.2 国家制度保护体系 |
2.2.3 社会外力保护体系 |
2.2.4 发绣研究所自我发展体系 |
2.3 关于发绣传统技艺存续现状的本真性探讨 |
2.3.1 从一般传承模式出发对发绣本真性的质疑与再审视 |
2.3.2 温州发绣研究所传统技艺本真性的维系方式 |
3 民间工艺高校传承模式的价值与启示 |
3.1 民间工艺高校传承模式的价值 |
3.2 民间工艺高校传承模式的启示 |
3.2.1 构建激励机制,实现从“输血机制”到“造血机制”的转变 |
3.2.2 在现代化传承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转化 |
3.2.3 结合高校的现实情况,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教育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关于高校非遗传承现状的分析和思考——以温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温州大学本科院校类的非遗传承 |
1.1 发绣研究所的非遗传承 |
1.2 民俗博物馆:温州非遗展示的窗口 |
1.3 城市学院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对非遗高层次传承人才的培养 |
2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类的非遗传承 |
2.1 学院教学式的非遗技艺传承 |
2.2 创业式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 |
2.3 面向社会的非遗文化宣传 |
3 对温州市高校未来非遗传承工作的思考 |
3.1 温州市高校按本科和高职分类,找准各自在非遗传承中的定位,正确发挥自己的作用 |
3.2 温州市各高校之间,要结合各自的办学特色,引入适合的非遗项目,实现差异化传承 |
3.3 温州市高校要更好地发挥高校教育传承对于温州市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作用 |
3.4 注重非遗技艺所蕴含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培养同学们对于温州地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
3.5 提升温州市高校在非遗理论研究方面的实力和声望,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对于温州市非遗传承的理论指导作用 |
3.6 政府要做好对温州市高校非遗传承的引导、扶持工作 |
(10)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1949-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上海书法篆刻普及期(1949-1965) |
第一节 沈尹默主坛 |
第二节 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的成立 |
第三节 书法篆刻的学习普及 |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
一、沈尹默:典正中和,秀逸劲健 |
二、潘伯鹰:圆浑秀劲,简淡凝练 |
三、白蕉:潇散纵逸,超凡脱俗 |
四、钱瘦铁:质朴渊雅,峻厚险辣 |
五、邓散木:雄奇朴茂,巧思多变 |
第二章 上海书法篆刻尴尬期(1966-1976) |
第一节 遭遇“文革” |
第二节 工农兵书法作者通讯员活动活跃 |
第三节 展览活动与字帖印谱的出版热 |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
一、来楚生:高古秀逸,苍茫浑朴 |
二、陈巨来:雍容静穆,珠圆玉润 |
第三章 上海书法篆刻引领期(1977-1997) |
第一节 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大陆第一本书法专业刊物——《书法》 |
第二节 篆刻在全国领风气之先 |
第三节 反思与多元价值观念下的书法创作 |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
一、王蘧常:高古奇崛,大气厚重 |
二、谢稚柳:清秀飘逸,风姿奇丽 |
三、赵冷月:古朴生拙,天真烂漫 |
四、陆俨少:行云流水,舒卷自如 |
五、钱君(?):清雅劲健,刚柔相济 |
六、方去疾:纵横恣肆,欹侧清奇 |
第四章 上海书法篆刻挑战期(1998-2014) |
第一节 挑战与举措 |
第二节 海派书法晋京展 |
第三节 上海书法篆刻中坚力量述评 |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
一、周慧珺:刚健雄强,跌宕豪放 |
二、韩天衡:爽利豪迈,奇崛雄浑 |
三、周志高:雄强奇丽,灵动矫健 |
四、童衍方:厚重朴茂,神完气足 |
五、吴子建:古穆渊雅,瑰丽奇谲 |
六、刘一闻:峻峭清利,典雅隽秀 |
七、徐正濂:奇强峭拔,刚健率直 |
八、沃兴华:稚拙跌宕,真力弥漫 |
九、李静:酣畅淋漓,跌宕起伏 |
十、丁申阳:萧散俊逸,空灵淡荡 |
十一、徐庆华:大气古拙,畅达玄奥 |
总论 |
一、总体发展态势 |
二、创作风格的总体趋势 |
三、个体创作风格特征及主要影响分析 |
四、重振海派书法,当下一些反思 |
上海书法年表(1949-2014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首届发绣人像艺术研讨会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D]. 答光明.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中西之融 ——民国时期国、公立美术院校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研究[D]. 高牧星. 上海大学, 2019(02)
- [4]中古丝路交通视野下的河陇关津研究[D]. 王蕾. 兰州大学, 2018(06)
- [5]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6]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D]. 郝斌. 中央美术学院, 2018(01)
- [7]江苏东台发绣的艺术文化学研究[D]. 于海蓉.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8]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传统工艺的高校传承模式探析 ——以温州大学发绣研究所为个案[D]. 赵闪. 温州大学, 2017(03)
- [9]关于高校非遗传承现状的分析和思考——以温州市为例[J]. 王春红. 艺术科技, 2016(03)
- [10]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1949-2014)[D]. 徐庆华. 中国美术学院,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