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合成3,5-二异丙基水杨酸工艺条件的优化

超声波合成3,5-二异丙基水杨酸工艺条件的优化

一、超声合成3,5-二异丙基水杨酸工艺条件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宋国宾[1](2021)在《牛蒡根下脚料赤芝固态发酵及其化学成分变化研究》文中提出牛蒡是一种药食同源类植物,在中国被广泛栽培。在牛蒡根精深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为提高其经济利用价值,近来使用固态发酵技术进行牛蒡根下脚料的综合利用引起大家的关注。研究表明,固态发酵技术具有促进有效成分析出、产生新的活性物质、改良风味及增加功效等优点。本试验首次比较了不同地区牛蒡根下脚料的化学成分,然后以筛选出的安丘牛蒡根下脚料为发酵基质,采用赤芝为发酵菌种,对其进行固态发酵,优化其发酵条件及发酵基质配方,并对发酵前后菌质化学成分变化开展了初步研究。旨在探讨出一种适合牛蒡根下脚料赤芝固态发酵的发酵体系,以提高发酵菌质中有效化学成分含量,为新型畜禽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1)不同产地牛蒡根下脚料的化学成分测定。根据牛蒡根下脚料主要来源地区,选择了安丘、徐州、毫州、苍山、陇南和城阳地区的牛蒡根下脚料,对其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以便筛选出最适赤芝发酵基质。在营养成分方面,安丘样品中菊糖、总糖、氨基酸、核苷总量、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10.40 g/100 g、11.79 g/100 g、0.72 g/g、0.66g/g、185.04μg/g;城阳样品中还原糖含量最高,含量为0.09 g/g,与毫州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在功效成分方面,安丘样品中类黄酮含量最高,含量为6.72 mg/g,与陇南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城阳样品中总三萜酸含量最高,含量为0.15 mg/g,与徐州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在挥发性物质方面,安丘样品中总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为108种,其中醛、醇、酮、烯、氮杂环种类相对较多,分别为23、11、11、9、19种;城阳样品中总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少,为67种,其中醛、氮杂环种类相对较多,分别为15、10种。安丘样品中总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相对含量为78.47%,其中醛、醇、有机酸、氮杂环类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26.35%、7.31%、10.28%、12.76%;城阳样品中总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最低,相对含量为14.23%,其中醛、醇类等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均较低。赤芝菌丝体的生长和繁殖需要丰富的碳、氮源及其它营养物质,因此选择碳氮源相对较丰富的安丘地区牛蒡根下脚料作为赤芝固态发酵基质。(2)赤芝固态发酵牛蒡根下脚料工艺参数优化。以发酵液培养时间、p H和菌丝干重为指标,对种子液的培养时间、p H进行单因素优化,种子液优化结果:优化得到赤芝菌丝体种子液培养基最佳发酵时间为70 h,p H4.5左右,此时菌球表面毛刺均匀,颜色浅,生长旺盛;镜检菌丝壁上无明显芽头和锁状联合,并有少量菌丝体自溶,无杂菌;气味清香,菌丝球多,稍粘稠,此时种子液作为接种种龄的菌丝适宜。以染菌情况、长满时间、菌丝体长势为指标,对固态发酵条件的灭菌时间、含水量、接种量、装袋量、温度、发酵时间进行单因素优化,固态发酵条件优化结果:确定了牛蒡根下脚料(湿料)最佳灭菌时间为:2 h(121℃),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固态发酵条件为:含水量65%、接种量10 m L/100 g、装袋量300 g/袋、温度26℃、发酵时间16 d,在该条件下,赤芝菌丝体生长快且浓密洁白、满袋时间最短。以长满时间、菌丝体长势为指标,对固态发酵配方的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淀粉、麦芽糖、果糖、及乳糖)、氮源(硫酸铵和磷酸氢二铵(无机氮源)以及蛋白胨、酵母浸粉和鱼粉蛋白胨(有机氮源))进行单因素优化,固态基质配方初步优化结果: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可溶性淀粉组菌丝体生长最快,满袋时间最短,且发酵菌质中氨基酸、蛋白质及总三萜酸物质含量最高;确定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蛋白胨组菌丝体生长最快,满袋时间最短,且发酵菌质中氨基酸、蛋白质及总三萜酸物质含量最高。(3)赤芝固态发酵牛蒡根下脚料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试验以第7、10、13、16、19d为时间点,对每个时间点中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总糖、还原糖和菊糖和核苷酸(胞苷、尿苷、鸟苷、肌苷和腺苷))、功效成分(类黄酮和总三萜酸)、挥发性物质(烯类、胺类、烷烃类、醛类、醚类、醇类、酯类、酮类、酚类、有机酸类、含硫类、氮杂环类、氧杂环类和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成分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在营养成分方面,氨基酸含量在发酵后极显着性降低(P<0.01),在发酵第19 d时含量最低,含量为5.63 g/100 g;蛋白质含量在发酵后极显着性升高(P<0.01),发酵第16 d时含量最高,约为未发酵样品的1.16倍;牛蒡根下脚料经过赤芝菌丝体发酵后,总糖、菊糖含量与未发酵相比极显着性降低(P<0.01),发酵过程中呈逐渐降低趋势;还原糖含量在发酵后极显着性升高(P<0.01),在发酵第13 d时含量最高,约为未发酵样品的3倍。这可能说明总糖和菊糖在发酵过程中被赤芝菌丝体利用和转化,证明固态发酵具有“双向性”。核苷总量发酵后极显着性升高(P<0.01),在发酵第16 d时核苷总量达到最高,约为未发酵样品的14.25倍,并且发酵后产生了新的核苷物质(鸟苷、肌苷、腺苷)。在功效成分方面,类黄酮化合物发酵前含量为6.72 mg/g,发酵菌质中未检出;总三萜酸含量在发酵后极显着性升高(P<0.01),约为未发酵样品的3.29倍,说明赤芝-牛蒡根下脚料发酵能够产生三萜类化合物。在挥发性物质方面,发酵第16 d菌质中总挥发性成分种类比未发酵样品中减少,其中烯、烷烃、醛、醚、醇、有机酸和氮杂环类化合物种类在发酵后明显减少,尤其是醇、有机酸和氮杂环类化合物变化最为明显,分别由11、8、19种减少为3、2、9种,总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增加了83.74%,醛、酮、氧杂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显着提高,分别由26.35%、3.05%、4.34%升高到91.42%、22.38%、20.21%,且发酵后去除和降低了较难闻的高含量香气成分,在发酵第16 d菌质中,15种香气成分具有较高含量,异戊醛、己醛、糠醛、苯甲醛、5-甲基呋喃醛、苯乙醛、可卡醛、甲基壬基甲酮及2-乙酰基吡咯具有较好的香气品质,对发酵菌质的香气品质形成起着直接促进作用,且未发酵样品中β-榄香烯、2-甲基丁醛、反式-2-壬烯醛、2-丁基-2-辛烯醛、2-乙基己醇、5-甲基-2-己酮、己酸和庚酸类高含量化合物在发酵后消失,说明牛蒡根下脚料经发酵后降低或者去除了牛蒡根本身的不良气味,香气品质大幅度提高。综上所述,通过牛蒡根下脚料-赤芝发酵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技术有利于赤芝-牛蒡根下脚料蛋白质、还原糖、核苷总量、总三萜酸含量的大幅度提高。牛蒡根下脚料经过赤芝发酵后去除和降低了较难闻气味,愉悦的气味得到较好的呈现,为相关企业对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及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思路。

钟丛杉[2](2021)在《氯法齐明及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优化和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氯法齐明是一种具有抗分枝杆菌、抗原虫以及抗炎作用的化合物,属于亚胺吩嗪的一种。近年来,氯法齐明在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方面效果显着,并且可以应用到新冠肺炎等其它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的关注。本论文首先进行了氯法齐明的合成和精制工艺研究,并制备出一种新型氯法齐明对甲苯磺酸盐,考察了其溶解性和抑菌活性;同时,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氯法齐明类似物,考察它们的抑菌活性,筛选出最具发展潜力的化合物。(1)以邻氟硝基苯和对氯苯胺为起始原料,通过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中间产物N-(4-氯苯基)-2-硝基苯胺,邻氟硝基苯、对氯苯胺、三乙胺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5:0.5,在140℃无溶剂反应10小时,生成N-(4-氯苯基)-2-硝基苯胺的收率为96%;将其进行还原制备N-(4-氯苯基)-1,2-苯二胺,还原工艺最适宜的条件为N-(4-氯苯基)-2-硝基苯胺、二氧化硫脲和乙醇胺物质的量的比为1:5:9,乙醇和水作混合溶剂,30℃反应1.3小时,生成N-(4-氯苯基)-1,2-苯二胺的收率为88%。还原剂二氧化硫脲的使用能够解决原始还原工艺中操作复杂、环境污染的问题;两分子N-(4-氯苯基)-1,2-苯二胺在三氯化铁作用下发生环化,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N-(4-氯苯基)-1,2-苯二胺、盐酸和三氯化铁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1:3,在室温下反应10小时左右,得到环合物的盐酸盐,用氨水中和后制得2-对氯苯胺基-5-对氯苯基-3,5-二氢-3-亚氨基吩嗪,收率为98%,产生的异构体最少,实验现象和结果与推测的反应历程基本相符;2-对氯苯胺基-5-对氯苯基-3,5-二氢-3-亚氨基吩嗪与过量异丙胺进行加成-消除反应,在冰乙酸的催化下于110℃反应6小时得到氯法齐明粗品,收率为91%。(2)研究了氯法齐明的精制工艺,在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剂(体积比3:1)中,通过挥发析晶可制得纯品。取三批纯品进行紫外、红外、薄层色谱、干燥失重、电位滴定和高效液相分析,结果表明精制后的产品质量能够符合中国药典和欧洲药典的标准,产品总收率达到了53%,液相纯度达到99.8%以上制备了氯法齐明的三种晶型,通过PXRD、FTIR和MP进行表征;研究了三晶型样品的溶解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三种晶型在p H 4.8的醋酸-醋酸铵缓冲溶液体系中溶解性最好,晶型Ⅰ在四种缓冲液中溶解速率都最快,溶解百分量最大;三种晶型在高温(60℃)、高湿(25℃,相对湿度90%±5%)和光照(照度为4500lx)条件下至少可稳定存放十天,不发生转晶、没有分解出新杂质并且吸湿性差。因晶型Ⅰ的溶解性能最好,可初步将其选作优势药用晶型,开展更深入的研究。(3)制备了一种新的氯法齐明对甲苯磺酸盐,在60%乙醇中搅拌24小后测其溶解度为2.7763 mg/m L,是氯法齐明(0.0402 mg/m L)的69.06倍;在60%乙醇中进行125分钟的固体溶解实验,以时间为横坐标,溶解量为纵坐标绘制曲线,氯法齐明对甲苯磺酸盐在大约80 min时基本达到曲线的平台期,此时的浓度为0.45 mg/m L,是氯法齐明(0.05mg/m L)的8.7倍。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定性测试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氯法齐明及其对甲苯磺酸盐对革兰氏阴性菌,例如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真菌白色念珠菌都不存抑制性;对革兰氏阳性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样品浓度为25μg/m L时,氯法齐明对两种试验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是8.39±0.08 mm和11.15±0.65 mm,氯法齐明对甲苯磺酸盐对两种试验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6.97±0.27 mm和10.96±0.37 mm。用琼脂稀释法定量测试了氯法齐明对甲苯磺酸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是25μg/m L,比氯法齐明(MIC=3.1μg/m L)活性稍差;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是1.65μg/m L,与氯法齐明(MIC=1.56μg/m L)活性相当。(4)研究了氯法齐明类似物及其中间产物的合成工艺。设计并合成了32种氯法齐明类似物6-37。对中间产物及类似物进行IR、1H NMR、13C NMR和MS表征,确定结构。研究了氯法齐明类似物6-37的生物活性,抑菌圈直径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6、13、14、19、21和22抑菌圈较大,可定性判断它们的抑菌性能较好;MIC和Clog P结果表明,6、13、14、27、33和34六种化合物的抑菌效果较好,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25、12.5、100、12.5、3.13和1.56μg/m 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3.13、6.25、1.56、6.25、3.13和25μg/m L。除34外的五种化合物的Clog P性都比CFZ小。

韩朔[3](2020)在《含手性恶唑啉的螺旋聚合物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手性物质在生命体系中往往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组成生物体基本组织和器官的蛋白质,承担在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DNA,为生物体提供能量的糖类等等。所以天然手性化合物的改造以及手性化合物的人工合成在近些年来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在手性传感、药物合成、生物科学、食品科学和材料学等方面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为了极大地拓展手性新型功能材料的种类以及其可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设计且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含有手性恶唑啉侧基聚合物。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其在电化学传感与不对称聚合方面的应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合成了一种侧基带有手性恶唑啉的芴衍生物单体(S)-1a。即(S)-2-(9-丙烯,9-丙炔-芴-2-基)-4-叔丁基-4,5-二氢恶唑啉,利用[Rh(nbd)Cl]2与三乙胺组成的共催化体系催化下,以THF为溶剂进行聚合反应并考察了该手性聚合物在电化学对映体识别方面的应用,探究了该聚合物修饰的玻碳电极对缬氨醇对映体的识别能力。(2)制备了一系列9,9-二丙炔基芴衍生物。包括三种非手性单体即9,9-二丙炔芴(DPYF),2-乙酰-9,9-二丙炔基芴(ADPF)和2-(9H-二丙炔-芴-2-基)-4-苯基-4,5-二氢恶唑啉(DPDH)以及三种手性单体(S)-2-(9-二丙炔-芴-2-基)-4-异丙基-4,5-二氢恶唑啉,(R)-2-(9-二丙炔-芴-2-基)-4-异丙基-4,5-二氢恶唑啉,(S)-2-(9-二丙炔-芴-2-基)-4-叔丁基-4,5-二氢恶唑啉。在催化剂作用下,研究了手性单体和非手性单体在不同比例下的共聚反应以及共聚产物的手性性质,并且根据各种表征结果对共聚物的性质与“长官与士兵规则”的关系进行了讨论。(3)合成了三种侧基带有手性恶唑啉的丙二腈衍生物单体即含手性恶唑啉的2,2-二丙炔基丙二腈衍生物单体(R)/(S)-1(叔丁基),(S)-2(苄基),(R)/(S)-3(异丙基)。在催化剂TMED-Cu Cl的作用下,研究在不同条件下单体的氧化偶联聚合反应和聚合产物的光学性质。对几种含有不同侧基的聚合物性质差异进行了探讨。

薛晓丽[4](2020)在《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文中提出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由此产生的菌糠年产高达2000万t,但菌糠的有效利用长久以来未得到解决。含水率高、重金属含量高和极易滋生霉菌等缺点严重阻碍了菌糠的开发利用。如能作为化工原料获取高附加值含氧化学品(OCs)具有较大应用前景。而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组成结构是菌糠高效利用的重点,探索温和条件下菌糠中一些化学键断裂选择性生成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是实现其高附加值利用的关键。本文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及过氧化氢/乙酸酐(AHPO/AAH)温和氧化组合的两步降解法,借助多种精密分析仪器深入研究了木耳菌糠(SAAS)中有机质的分子组成结构;利用相关模型化合物、标准品及SAAS超临界萃余物(ERSAAS)研究了SAAS温和氧化降解机理及历程;尝试了以聚酰胺为填料的氧化可溶部分(SPs)的柱层析分离,探索从菌糠中获取OCs的可行性方法。本文对SAAS配方材料——柞木屑(OWSD)和麦麸(WB)也进行了萃取和氧化解聚组合的两步降解法,希望通过比对更充分了解SAAS的组成结构。运用FTIR、XRPES和SEM测试技术直接表征了三个样品,获取了样品中有机质官能团组成、表面元素形态和显微组织性貌等信息。结果表明样品中都含有羟基、甲基(亚甲基)、O-糖苷键和羰基等官能团,表面的O和S主要以C–O-、C-OH、C=O、氨基氮、胺基氮和吡咯等形态存在。采用的二步降解法可将SAAS、OWSD和WB中的有机质几乎全部转化为可溶有机小分子。高渗透性的超临界CO2流体夹带着石油醚(30–60 oC)、二硫化碳、甲醇、丙酮和等体积丙酮/二硫化碳混合溶剂渗入至生物质的内部,高效地将样品中游离的和以弱非共价键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析出,多种具有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结构特点的酚、苯甲醛、呋喃酮、吡喃酮、芳酸、糖和糖苷类化合物析出。总萃取率分别为12.3%、15.6%和19.8%,甲醇辅助下的萃取率最高。AHPO/AAH温和氧化能够破坏生物质中-C-O-桥键,更易作用于芳碳破坏芳环,SAAS、OWSD和WB萃余物的总降解率分别为89.1%、79.7%和81.5%,降解主要发生在第一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萃取物和SPs中共检测到657种化合物,分为烷烃、烯烃、芳烃、醇类、酚类、醛类、酮类、酯类、羧酸类、糖和糖苷类(M&Gs)、含氮类有机化合物、含硫类有机化合物和呋喃类化合物。萃取物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正构烷烃、醇和酯。N和S分别以多种形态存在。SPs中主要组分为羧酸,还有少量的醇、酮和M&Gs。通过详细分析萃取物和SPs中化合物的组成分布,并结合FTIR和XRPES的分析,推测SAAS组成结构中含有丰富的C15-C38的烷烃、C16-C25的脂肪醇、烷酸酯和少量的带3-4个苯环的芳烃、酚、醛、酮、羧酸等游离态组分以及由D-核糖、鼠李糖、葡萄糖、果糖、塔罗糖和甘露糖等糖元组成半纤维素和具有较多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及2-4个亚甲基连接的苯环结构组成的木质素以及由β-D吡喃葡萄糖组成的纤维素构成的骨架结构。通过分析模型化合物的AHPO/AAH氧化降解产物可知,该氧化剂可有效导致D-木糖糖单体开环并断裂;能破坏愈创木酚芳环结构,甚至可破坏菲和荧蒽的稠环,最终得到小分子羧酸。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标准品的AHPO/AAH氧化降解率分别为8.3%、98.6%和82.1%。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都经历醚键断裂、单糖开环、断裂或重新成环,生成醇、呋喃酮、吡喃酮和脂肪酸等小分子化合物。值得注意的是纤维素降解会发生低聚糖直接开环、断裂和重排等反应,生成碳原子数C7-C12的脂肪酸。AHPO/AAH可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的芳环,不仅获得来自芳环侧链的一元脂肪酸,还能获得芳环间-(CH2)n-连接的二元脂肪酸和三元脂肪酸,甚至能够氧化苯环结构,进而生成一系列芳酸化合物。根据不同时间段取出的氧化产物化合物分析可知,ERSAAS骨架结构依照侧链、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顺序依次降解,并在降解过程中伴有降解产物的分解、聚合和环化等反应。AHPO/AAH氧化降解生物质可得到较高收率的OCs,但OCs中包含的化合物组成复杂,相对含量低,故其后续的分离和纯化是从生物质中获取高附加值OCs的关键技术。采取聚酰胺为填料的柱层析分离技术,依次用石油醚、不同体积比的石油醚/二硫化碳、二硫化碳、不同体积比的二硫化碳/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作洗脱剂,对SAAS全组分进行了11级分离,共分离出“2-乙酰氧基-3-羟基丁二酸、核糖醇、酒石酸、2-甲基-2-丙烯酸-1,2-乙二基酯、丁二酸、乙酰氧基乙酸和二氢-2,5-呋喃二酮”等7种有机物纯品,进一步验证了生物质通过温和转化制备OCs的可行性。该论文有图137幅,表46个,参考文献248篇。

杨洋[5](2020)在《耐热普鲁兰酶基因挖掘与分子改造及酶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鲁兰酶(pullulanase,EC 3.2.1.41),最早由Bender和Wallenfels在产气气杆菌(Aerobacter aerogenes)的培养过程中发现,因其能水解普鲁兰多糖而得名。它可以特异性水解普鲁兰多糖、淀粉及支链淀粉等分支多糖中的α-1,6-糖苷键。这一特性使得普鲁兰酶在淀粉水解相关的工业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普鲁兰酶最主要的应用方式是用于淀粉的糖化过程,其工业应用条件为pH 4.5-5.5,温度55-65℃甚至更高,持续作用时间长达48-60 h。大多数已报道的I型普鲁兰酶无法适应这一工业条件,有些酶耐热性差,有些酶在pH 5.5或pH更小的条件下酶活很低,甚至会失活。即使是商业化的B.acidopullulyticus普鲁兰酶也存在明显短板,其在60℃时的半衰期仅有34.9 min,没有足够强的耐热性。为此,本研究以获得性能优良的普鲁兰酶为目标,结合已有普鲁兰酶的序列信息对NCBI数据库中潜在的普鲁兰酶序列进行挖掘。对挖掘到的三个潜在普鲁兰酶序列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重组表达,重组酶经分离纯化后进行了酶学性质的测定。综合评价三个普鲁兰酶的酶学性质,选出性能最好的普鲁兰酶进行分子改造,进一步提高了其耐热性和催化效率。此外,为了避免文献中酶活测定时反应体系多种多样的情况给我们的实验结果带来影响,以及为了使实验过程中酶活的测定更加方便快捷,本研究还优化了普鲁兰酶的活性测定方法。(1)优化了普鲁兰酶酶活的测定方法。评价了3种DNS试剂、2种反应体积比和煮沸时间对酶活检测灵敏度、检出限和稳定性的影响。选择灵敏度和稳定性均较高的DNS-Ghose试剂用于后续实验;选择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的Mod方法用于后续实验;选择煮沸2 min进行显色,大大缩短实验时间。优化后的测定方法为:1%普鲁兰糖20μL+酶液20μL+DNS试剂60μL+去离子水100μL,选用DNS-Ghose试剂,煮沸时间不小于2 min。(2)挖掘到三个潜在普鲁兰酶序列,在大肠杆菌重组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将已有普鲁兰酶序列作为模板,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分析,根据序列相似度选择了分析结果中的3个蛋白序列。对这3个蛋白序列进行了基本信息分析、进化树分析、同源性分析、保守区和特征位点分析,从序列分析结果判断,它们应该是I型普鲁兰酶。为了进一步通过酶学性质验证,对这3个蛋白序列构建了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IPTG添加终浓度为1 mM、诱导时间为6 h时,目的蛋白表达量较高,可以达到后续实验的要求。(3)获得了一个适用于淀粉糖化过程的普鲁兰酶。对3个普鲁兰酶蛋白进行了分离纯化,测定了纯化蛋白的pH对酶活的影响、温度对酶活的影响、pH稳定性、温度稳定性、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酶活的影响、反应动力学常数和不同底物的水解产物。对这3个酶的酶学性质进行比较,并详细讨论了它们与已报道普鲁兰酶相比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这3个酶的最适pH都在工业应用范围内,其中PulF的耐热性最高而PulC的比酶活最高。PulF是目前最适pH符合工业要求的普鲁兰酶中耐热性最好的。(4)获得了一个耐热性和催化效率显着提高的普鲁兰酶突变体。PulF和商业化的B.acidopullulyticus普鲁兰酶相比,还存在比酶活不高这一短板。本研究基于序列比对和蛋白结构分析,选择了6个距离催化位点10埃以内的非保守氨基酸残基进行定点突变。测定了突变体的pH对酶活的影响、温度对酶活的影响、温度稳定性和反应动力学常数,6个突变体的耐热性均显着提高,其中V481C的催化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其比酶活为野生型酶的将近2倍。

刘春丽[6](2020)在《新型腌制对发酵里脊火腿品质影响及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腌制是发酵肉制品重要的加工环节,食盐虽是关乎肉制品品质及风味形成的关键配料,但高盐摄入却不利于人体健康,故探索低盐腌制方法尤为重要。此外低盐鲜食发酵里脊火腿营养价值丰富,在西方国家具有广大的消费市场,但国内肉制品企业对该类产品的开发和投入不足,对接种发酵里脊火腿的研发仍处于起步阶段,研发的不足限制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型低盐腌制方法并开发出一款适合国民口味的鲜食里脊火腿,并探究新型腌制方法对肉制品品质、风味及蛋白质组学的影响,科学认识其对肉制品品质影响的机理,以期为改善传统腌制工艺,提升发酵肉制品品质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新型低盐腌制方法的工艺探索及模型搭建。通过检测食盐含量、水分含量、蒸煮损失等品质指标,研究了丙三醇介导腌制对腌肉制品品质的影响,并搭建了丙三醇介导腌制的传质动力学方程,以期筛选出最优腌制参数。结果表明:丙三醇的添加有利于降低肉制品的食盐和水分含量,对产品的持水力、质构等食用品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且与肉制品中的食盐含量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作为一种新型低盐腌制方法。此外,不同丙三醇添加量对腌制过程中物质的传质有一定影响,但总体符合相关预测模型,并得出丙三醇的建议添加量,按占肉块重量计(w/w)的干法添加量为10 g/100 g-15 g/100 g,按占腌制液重量计(w/w)的湿法添加量为20 g/100 g-30 g/100 g。2、为了评价丙三醇介导的腌制对腌肉制品蛋白质组学的影响,以干腌为研究方式,探讨了不同丙三醇添加量(0 g/100 g、10 g/100 g)对腌肉制品蛋白质组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共2组样品中共鉴定到1362个蛋白质,其中有301个差异表达蛋白。通过功能注释分析证明,这些差异蛋白质在信息的加工与储存、信号传导、细胞结构、蛋白的翻译修饰及周转、新陈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外,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丙三醇的添加改变了腌制过程的生物学变化,但其对后续加工产品品质及风味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3、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为复合发酵剂,以产品的色差、p H值、质构和感官指标为依据研究菌种接种量、菌种配比和发酵温度对发酵里脊火腿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响应面分析模型,确定发酵里脊火腿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添加植物乳杆菌和木糖葡萄球菌为复合发酵剂,菌种接种量为107CFU/g、菌种配比为1.5∶1、发酵温度为30℃,此条件下制得的发酵里脊火腿的感官评分为82.55分,与模型理论值接近。在此条件下加工所得的发酵里脊火腿口感较佳、滋味鲜美、综合品质良好。4、为了了解丙三醇介导腌制对发酵里脊火腿滋味及风味特征的影响,对3组不同丙三醇添加量腌制所得的发酵里脊火腿进行研究。结合电子舌、气质联用仪(GC-MS)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舌分析得出三组火腿样品滋味具有一定差异,丙三醇腌制处理组的咸味、鲜味及酸味偏低,苦味略微偏高,但整体值较小。氨基酸分析表明3组样品中主要呈味氨基酸为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且甜味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是丙氨酸(Ala),苦味氨基酸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有蛋氨酸(Met)、亮氨酸(Leu)和赖氨酸(Lys)。其中丙三醇腌制处理组火腿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对偏低。挥发性风味物质共检测出27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丙三醇腌制处理降低了风味物质中酮类、酯类、酸类及杂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增加了醇类和芳香烃类物质的含量。本研究结果为了解丙三醇介导腌制对火腿滋味及风味特征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3种研究技术结合使研究结果更为可靠。

王飞权[7](2020)在《不同树龄武夷岩茶品质差异形成的机理》文中研究指明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类,主产于福建省武夷山。武夷岩茶产品因茶树树龄不同其香气与滋味品质差异显着,因此,在武夷山,惯以树龄划分武夷岩茶产品。然而,树龄差异引起品质差异的机理尚不清楚。论文以国家茶树良种?福建水仙?(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cv.Fujian-shuixian)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鲜叶采摘标准和加工工艺,将树龄为10年(新丛,XC)、35年(高丛,GC)和55年(老丛,LC)的茶树鲜叶制作成武夷岩茶,分析三个树龄茶叶产品的香气与滋味品质特征、生化组成及香气成分,并对茶树鲜叶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了不同树龄茶树叶片主要品质成分累积的分子机理。同时,分析了不同树龄武夷岩茶农药残留量的差异。论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探明不同树龄武夷岩茶滋味品质形成差异的生化基础,对三个树龄茶叶样品的感官品质进行审评,并测定和比较了18个生化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三个树龄在滋味品质方面差异明显、各具特点,其中XC多鲜醇或较醇厚、GC多浓醇或浓厚、LC多醇厚;三个树龄间,茶多酚等13个生化成分含量的差异显着。经相关性分析发现,三个树龄武夷岩茶的滋味品质与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儿茶素类总量和EGCG含量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2、0.437、0.784、0.451和0.623。2.利用气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技术,结合香气品质的审评结果,探讨不同树龄武夷岩茶香气品质差异形成的物质基础。结果显示,三个树龄武夷岩茶香气成分种类丰富,但树龄之间区分比较明显,三者之间共筛选出2-丙烯醛、γ-丁内酯等35个差异香气成分,推测这可能是三个树龄茶叶香气品质差异形成的物质基础,尤其是芳樟醇等5个与乌龙茶香气品质密切相关的挥发性萜类,其在XC和LC岩茶中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GC岩茶,值得进一步关注。同时,建立了用于判别XC、GC和LC岩茶的GC-MS香气指纹图谱,并分别筛选出23、13和27个与各树龄香气特征有关的呈香物质。3.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和生化成分分析的结果,明确不同树龄茶树叶片中茶多酚类和氨基酸类在代谢水平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三个树龄茶树叶片代谢谱差异显着,氨基酸、类黄酮、维生素、有机酸类等180个代谢物的表达量发生显着变化。其中,以黄烷-3醇为主体的茶多酚类物质在GC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LC次之,XC最低;以L-茶氨酸为主体的氨基酸类物质在LC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XC次之,GC最低,该结果与武夷岩茶生化成分分析的结果一致。这些代谢物在不同茶树叶片中的差异累积,是由于莽草酸途径、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及茶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说明不同树龄武夷岩茶滋味品质差异的形成与茶多酚和氨基酸在代谢水平上的变化有关。4.基于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香气成分分析的结果,阐明不同树龄武夷岩茶品质差异形成的分子机理。对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不同树龄茶树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等36个与茶多酚类代谢相关,谷氨酸合成酶基因(GOGAT)等30个与氨基酸类代谢相关,芳樟醇合成酶基因(LIS)等38个与萜类代谢相关的功能基因,显示不同程度的差异表达,该结果被代谢组学和香气成分分析的结果所验证。说明参与茶多酚、氨基酸、萜类等生物合成的关键功能基因,在不同树龄条件下被差异表达是形成武夷岩茶品质差异的根本原因。5.为探讨不同树龄武夷岩茶农药残留量的差异,通过建立新的农药检测方法,对武夷岩茶中36种常用农药的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所检茶样的农药残留物检出数和检出率均低,总体符合中国茶叶安全饮用的标准。分析发现,随着树龄的增大,多菌灵等3种农药残留量在武夷岩茶中逐渐减少,吡虫啉、噻嗪酮先减少后增加,苯醚甲环唑则先增加后减少,说明树龄变化可能对农药的残留量产生影响。综上,论文从香气与滋味品质、生化及香气成分入手,解析了不同树龄武夷岩茶品质差异形成的物质基础,并建立了用于判别三个树龄武夷岩茶的香气指纹图谱。基于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和香气成分分析的结果,揭示了不同树龄武夷岩茶品质差异形成的机理。同时,分析了不同树龄武夷岩茶多种农药残留量的差异。该结果为科学解释树龄变化与武夷岩茶品质差异形成的关系,以及为人们放心饮用武夷岩茶和根据树龄选择低残留农药提供试验依据。

李锦[8](2020)在《花椒及花椒籽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文中提出花椒风味油是从花椒中提取呈香、呈味物质于植物油中的一种重要调味油产品,其香味浓郁,麻味强烈,广受消费者喜爱。目前花椒风味油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植物油热浸提法,而浸提条件是影响花椒风味油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对花椒风味油的热浸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所制取油脂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较为精准的检测分析及综合品质进行分析,以期生产出满足食用安全、营养健康、更具香麻味和调味性能的花椒风味油。目前,在花椒生产时,未成熟的果实采摘后在阳光下暴晒使皮、籽分离,花椒籽作为花椒香辛料生产的副产物因得不到重视和储存不当,致使其中脂肪在高温和脂肪酶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游离脂肪酸,所制取花椒籽油的酸价高、色泽深,后续的精炼损耗大,生产成本高,严重影响了花椒籽制油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资源丰富的花椒籽得以高值化利用,本文对采摘后的新鲜花椒进行皮、籽分离后用新鲜花椒籽制取花椒籽油,将其品质与市售花椒调味油进行对比分析,为花椒籽油高值化利用开发提供支持。花椒油树脂是采用萃取法从花椒中提取的具有花椒独特香气和麻感的油状制品,可直接或稀释后用于调制产生花椒的特有香气,是食品加工业和香料行业的调香原料。目前,国内外对花椒油树脂的研究多停留在对得率的条件优化方面,而对影响花椒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和酰胺类化合物含量的工艺条件优化鲜有报道,因此本文对制取花椒油树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为花椒油树脂后续的开发利用研究奠定基础。(1)以花椒果皮为原料,采用大豆油热浸法制取花椒风味油,以花椒风味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花椒风味油和大豆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制备花椒风味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20 min、花椒果皮添加量15%,在此条件下花椒风味油香气浓郁、麻味足、色泽好且感官评分最高,其酸价(KOH)为0.40 mg/g,过氧化值为5.07 mmol/kg,感官评分为9.1分。花椒风味油中维生素E总量为1869.86 mg/kg,远高于大豆油中的742.09 mg/kg;甾醇含量相较于大豆油几乎不变;脂肪酸组成与大豆油基本相同,花椒风味油中共鉴定出9类83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大豆油共鉴定出8类2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花椒风味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是烯烃类和醇类(相对含量86.98%),大豆油中主要是烯烃类和醛类(相对含量87.25%);花椒风味油中醇类18种占总量的40.96%,大豆油中醇类仅1种占总量的1.74%;花椒风味油中醛类物质含量仅为1.91%,而大豆油中醛类物质含量12.71%。可以看出,花椒皮中进入花椒风味油的不是甘油酯,而是其他挥发性风味成分;由此也可证实在对花椒皮进行热浸过程中只是将花椒皮中挥发性成分萃取出进入大豆油中。(2)以当季采摘的新鲜花椒为原料,将其进行皮、籽分离,分别采用压榨和正己烷浸出两种方法从花椒籽中提取花椒籽油,并对两种花椒籽油分别进行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处理。分析检测4种花椒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维生素E、酰胺类化合物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含量,并与市场采购的8个花椒油的品质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8个市售花椒油样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为0.522.72mg KOH/g,1.8710.8mmol/kg。两种新鲜花椒籽油的酸价稍高,为5.947.37mg KOH/g,但过氧化值很低,为0.591.13mmol/kg。经过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处理后均能达到国家标准中一级花椒籽油的指标要求。8个市售花椒油中共检测到了4种生育酚和4种生育三烯酚,总量为979.322874.45mg/kg,压榨花椒籽油检测到了4种生育酚和3种生育三烯酚,总量为147.35385.09mg/kg。8个市售花椒风味油中酰胺类化合物的含量为7.9219.11mg/g,四种花椒籽油的酰胺类化合物含量为7.829.80mg/g,平均含量为8.55mg/g,远远高于DB51/T493-2005《花椒油》中花椒酰胺类化合物≥1.5mg/g的标准。实验室采用不同工艺制取的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大体一致,烯烃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是两者的特征性风味成分。4种花椒籽油中,压榨花椒籽油A的感官评价得分较高,C次之,总体风味表现出麻味和香味。因此,采用新鲜花椒籽制取的花椒籽油与采用花椒皮制取的花椒风味油有相同的风味特征,花椒籽也可以用作花椒风味油的原料,这对提升花椒籽的综合利用价值有重要意义。(3)以花椒为原料,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花椒油树脂,以花椒油树脂的品质为考察指标,包括花椒油树脂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酰胺类化合物的含量,研究不同溶剂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条件下对花椒油树脂品质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取花椒油树脂的品质对比研究,得出花椒油树脂最佳风味的生产工艺条件为萃取溶剂正己烷、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6h。在此条件下,花椒油树脂中特征性花椒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都较高,得率为10.5%,酰胺类化合物含量279.31mg/g。此外通过对酰胺类化合物含量的研究发现,酰胺类化合物受萃取温度的影响较大,且随萃取温度的升高和萃取时间的延长含量呈依此降低趋势。因此在花椒油树脂生产中应选取合适温度来提高其麻味的保留率。

刘国库[9](2020)在《国内主产区猪苓指纹图谱特征及菌丝体胞外多糖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ies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药用真菌,富含甾体类和多糖类功效成分。我国的长白山、燕山、太行山、秦岭和云贵高原等山区是猪苓的主要产区,这些产区猪苓化学成分差异尚不清楚。此外,也有室内培养猪苓菌丝的报道。目前关于不同产区和不同生长期猪苓指纹图谱特征愈来愈受人们关注,关于猪苓菌丝体发酵液活性成分的开发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本论文以国内秦岭等六个主产区的猪苓为主要研究材料,对收集到的54批猪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包括常规检测项目、主要活性成分和矿质元素;利用LC/MS、GC/MS、UPLC-Q-TOF-MS/MS等手段建立不同产区和生长期猪苓化学指纹图谱,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估系统软件(2004A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以及XCMS Online分析平台等手段解析所建指纹图谱,探讨不同产区和生长期猪苓的差异性化学成分;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盛产猪苓菌丝体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利用分级醇沉法、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技术、FT-IR光谱、甲基化和NMR波谱等手段,分离、鉴定猪苓菌丝体胞外多糖,并探讨了猪苓菌丝体胞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抑制DNA裂解和延缓细胞衰老等生物活性。为优质猪苓的选择、栽培、质量评价及活性成分开发等积累科学数据和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室内对菌丝来源、初始p H、培养温度、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料、栽培种培养料、光照等影响猪苓菌核生长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猪苓菌核的高效培养体系:筛选出长势优良的猪苓菌丝,来源为陕西周至,母种最优培养基为豆饼粉培养基,初始p H为6–8,适宜培养温度为23–28℃;原种最优培养料为桦木屑培养料;栽培种最优培养料配方为:桦木段(80%)、麸皮(10%)、腐殖土(10%),桦木段需经0.25%NH4NO3溶液浸泡;菌核培养温度为22℃,且在黑暗条件下培养。采用高效培养体系使猪苓生长期由3年缩短为3个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效培养体系可以明显缩短猪苓生产周期,为缓解猪苓市场供需紧张的压力开辟了新途径,也为后续试验提供了样品来源。(2)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对关中平原、秦岭、长白山、燕山、太行山和云贵高原六个主产区收集得到的37批猪苓样品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其中,29批样品麦角甾醇含量高于药典下限值(0.70 mg/g),34批样品总灰分含量低于药典上限值(120.00 mg/g),30批样品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低于药典上限值(50.00 mg/g)。对菌丝期、白苓期、黑苓期、共生期和子实体期5个生长期的17批猪苓样品进行了分析,其中,14批样品麦角甾醇含量高于药典下限值(0.70 mg/g),17批样品总灰分含量低于药典上限值(120.00 mg/g),17批样品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低于药典上限值(50.00 mg/g)。研究结果表明,所采集的猪苓样品基本状况良好,可保障后续研究使用。(3)对秦岭等六个主产区的37批猪苓的5种活性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中性多糖含量范围为0.70–5.40 mg/g,秦岭产猪苓(略阳)含量最高,达5.40 mg/g;酸性多糖含量范围为4.44–23.12 mg/g,关中平原(室内)培养的猪苓含量最高,达23.12 mg/g;游离单糖和寡糖总含量范围为0.58–4.45 mg/g,秦岭产猪苓(周至)含量最高,为4.45mg/g;总甾体含量范围为1.54–3.25 mg/g,秦岭产猪苓(略阳)含量最高,达3.25 mg/g;水溶性蛋白含量范围为25.64–281.99 mg/g,太行山产猪苓(涞源)含量最高,达281.99mg/g。对五个生长期的17批猪苓的活性成分含量进行了分析:菌丝期猪苓游离单糖和寡糖总含量最高,为6.25 mg/g;共生期猪苓水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达195.51 mg/g;子实体期猪苓中性多糖、酸性多糖和总甾体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1.03 mg/g、36.08 mg/g、6.52 mg/g。研究结果表明,秦岭产猪苓和子实体期猪苓活性成分含量相对较高,为深入研究猪苓的活性成分提供了理论基础。(4)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六个主产区和五个生长期猪苓样品的12种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秦岭产猪苓Cu、Zn、Cr含量最高,分别为5.39μg/g、10.23μg/g、1.04μg/g;燕山产猪苓Fe、Mn、Ni、Pb、As、Cd含量最高,分别为603.47μg/g、29.62μg/g、10.70μg/g、1.22μg/g、0.85μg/g、0.44μg/g;太行山产猪苓Ca含量最高,为24870.05μg/g。此外,共生期猪苓Cu(13.02μg/g)、Mg(2268.15μg/g)、Zn(1088.21μg/g)、Fe(602.11μg/g)、Mn(325.01μg/g)、Ca(27850.12μg/g)、Pb(0.71μg/g)等7种元素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生长期(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酸性多糖含量与Fe、Mn、Ni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游离单糖与寡糖总含量与Pb含量呈显着负相关,水溶性蛋白含量与Zn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Fe和M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燕山产猪苓和共生期猪苓矿质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矿质元素与活性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关系,建议通过外源施入矿质元素的栽培措施来调控猪苓活性成分的积累。(5)采用LC/MS技术对六个主产区的37批猪苓和五个生长期的17批猪苓的醇提物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相似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测定了样品的HPLC的色谱峰,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估系统软件(2004A版),为六个主产区猪苓样品标定出19个共有峰,为五个生长期的猪苓样品标定出13个共有峰。相似度分析表明,六个主产区猪苓样品相似度范围为0.486–0.972,五个生长期猪苓样品相似度范围为0.201–0.922。使用SPSS分析软件,采用PCA对样品进行归类,两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高于70%,样品的归类结果比较理想,六个主产区的样品可归为3类,即燕山、太行山、长白山、云贵高原的样品处于一类,秦岭的样品和关中平原培养的样品分别单独处于一类;五个生长期的猪苓样品也可归为3类,即白苓期、黑苓期和共生期样品处于一类,菌丝期样品和子实体期样品分别单独处于一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区和生长期猪苓的醇提物化学成分差异明显,能够为猪苓的质量评价及预分类提供参考依据。(6)采用UPLC-Q-TOF-MS/MS技术结合XCMS Online分析平台的Pairwise分析法对秦岭、太行山、关中平原3个主产区的15批猪苓和菌丝期、黑苓期、子实体期3个生长期的15批猪苓的差异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利用互动云图,当显着性差异p值≤0.005,相对含量差异倍数fold change≥10时,从不同产区和生长期猪苓样品中共筛选出34个标志性分子,其中包括6个甾体类标志性分子。对甾体类标志性分子的峰面积强度进行分析表明,麦角甾醇、过氧麦角甾醇和麦角甾-7,22-二烯-3-酮是区分不同产区猪苓的标志性分子,而过氧麦角甾醇和麦角甾-7,22-二烯-3-酮是区分关中平原和其他产区猪苓的标志性分子;麦角甾-7,22-二烯-3,5,6-三醇、麦角甾酮和猪苓酮F是区分不同生长期猪苓的标志性分子。结合各成分的细胞毒活性强弱,麦角甾醇和过氧麦角甾醇在秦岭猪苓的细胞毒活性强于关中猪苓和太行山猪苓,麦角甾-7,22-二烯-3,5,6-三醇和麦角甾酮在黑苓期猪苓的细胞毒活性强于菌丝期和子实体期猪苓。研究结果表明,秦岭产猪苓和黑苓期猪苓较强的细胞毒活性有利于确保临床疗效,可能是猪苓道地性和采收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为从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角度揭示猪苓道地性和采收期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参考数据。(7)采用GC/MS技术为六个主产区的37批猪苓和五个生长期的17批猪苓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建立了指纹图谱,确定了85个共有峰,主要包含烷烃类、烯类、醇类、酯类、醚类、酚类和酸类等7类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表明六个主产区猪苓样品的相似度在0.096与0.999之间,五个生长期猪苓相似度范围为0.809–0.969,且可设定相似度阀值为0.511来甄别与猪苓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程度。主成分分析表明,2,4-二叔丁基苯酚等6种成分可能是引起猪苓样品挥发性成分地区间差异的主要成分,10-甲基异戊二烯等8种成分可能是影响不同生长期猪苓样品挥发性成分差异的主要成分。采用PLS-DA对秦岭、太行山和关中平原三个产区以及菌丝期、黑苓期、子实体期三个生长期猪苓代谢差异化合物进行研究,共筛选出34个潜在标志性分子,包括大黄酚等7种活性成分,涉及天冬氨酸代谢途径等7种代谢通路。研究结果表明,产区和生长期差异是猪苓挥发性代谢物差异的重要驱动力,而代谢通路的多样性是影响猪苓品质差异的内在因素。(8)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出盛产猪苓菌丝胞外多糖的最佳条件,即选择9#猪苓菌丝进行发酵,发酵条件为:葡萄糖25 g/L、酵母提取物4.51 g/L、VB1 0.l g/L、KH2PO41.5 g/L、Mg SO4·7H2O 1.05 g/L、初始p H=5.5、接种量13.75%、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12 d、转速150 r/min。该发酵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为1.23 g/L,是优化前的1.38倍。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发酵条件可使猪苓菌丝胞外多糖产量大幅提高,为猪苓菌丝体胞外多糖的后续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9)采用分级醇沉法结合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技术从猪苓菌丝发酵液中分离出三种新型均一胞外多糖PPS1、PPS2和PPS3。HPGPC测得其平均相对分子量分别为6.9×104Da,4.6×104Da,3.7×104Da,PMP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其单糖组成主要是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摩尔比分别为43.6:2.5:1.0、17.7:3.1:1.0和4.6:2.6:1.0。经FT-IR光谱、甲基化、GC/MS和NMR波谱分析表明,三种多糖均为中性糖,均有α-型和β-型糖苷键构型,均为多分支结构多糖。PPS1的分支度为25.49%,主链由→6)-β-D-Manp-(1→糖苷键连接构成,部分糖苷键在O-2位上有分支;支链由Man、Gal、Glc以末端残基的形式构成,部分Man以→2)-α-D-Manp-(1→糖苷键连接。PPS2的分支度为34.39%,主链由→6)-β-D-Manp-(1→糖苷键构成,在部分主链残基的O-2位上有分支,支链由→2)-α-D-Manp-(1→、→2,6)-α-D-Galp-(1→、→6)-β-D-Glcp-(1→及其末端残基构成。PPS3分支度为38.87%,主链由→6)-β-D-Manp-(1→和→6)-β-D-Galp-(1→糖苷键连接构成,在部分主链残基O-2位上有分支,支链由→2)-α-D-Manp-(1→、→6)-β-D-Galp-(1→、→4)-β-D-Glcp-(1→、→6)-β-D-Glcp-(1→及其末端残基构成。用SEM观察到三种多糖具有分支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胞外多糖结构差异明显,为进一步研究猪苓菌丝胞外多糖的构效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从体外抗氧化、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探讨了猪苓菌丝体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结果发现,三种胞外多糖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表现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具有明显的增强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活性,可上调毒性分子NO的分泌,增强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DNA分子体外裂解的功能,可显着降低PUC-19 DNA在UV+H2O2(2%)处理下的裂解率(p<0.01);进一步利用SA-β-Gal细胞染色技术证实三种胞外多糖具有明显的延缓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衰老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猪苓菌丝体胞外多糖具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抑制DNA裂解、延缓细胞衰老等生物活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综上,本论文阐明了国内主产区猪苓的化学成分差异和指纹图谱特征,并阐述了猪苓菌丝体胞外多糖的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研究结果为优质猪苓的人工培育、产区选择、采收期确认及菌丝体发酵液活性成分开发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周成赟[10](2020)在《聚合物氮化碳的设计及其在可见光下降解水中抗生素污染物的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家禽和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抗生素进入到水体环境。这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及潜在的风险。因此,寻求高效、易于操作以及较低成本地去除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的技术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光催化技术具有节能、易操作等优点,但是光催化剂的性能受光吸收及光生电子分离效率限制。因此,开发光吸收范围宽广且电子分离效率好的催化剂是水污染控制的重要课题。氮化碳(PCN)是一种有机聚合物光催化材料,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结构易于改性,生物友好性好等优点。本文旨在以PCN为基础材料,通过元素掺杂,异质结,分子自组装共聚等方法来实现对PCN的化学结构、形貌及电子结构的调控,最终实现PCN光催化活性的改善。本论文基于PCN基光催化材料对水体中的磺胺二甲基嘧啶与四环素的去除行为机理研究,以期为开发高效、环保可行的水体污染控制技术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共分为五章:以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巴比妥酸为原料,采用自组装共聚结合煅烧制备了碳掺杂氮化碳并作为光催化剂应用于降解水体中的磺胺二甲基嘧啶。结果表明,碳掺杂氮化碳的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179 m2 g-1),更宽的可见光吸收,更低的荧光强度,更高的光电流。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碳掺杂氮化碳降解磺胺二甲基嘧啶。碳掺杂氮化碳可以在1h内对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8%,而纯氮化碳的去除率为20%。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活性物种主要为·O2-与h+。此外,研究发现碳掺杂氮化碳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经过4次循环实验后,催化剂的活性没有明显降低。该研究可以为高效、稳定的非金属光催化剂的设计和利用提供新的视角,用于提高催化剂对污染物的降解性能。(第2章)在第2章制备的碳掺杂氮化碳(CCN)的基础上与水热法合成的Bi12O17Cl2构建了CCN/Bi12O17Cl2异质结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用于可见光下降解水中的四环素。结果表明,20%CCN/Bi12O17Cl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对四环素的降解速率常数为0.0409 min-1,分别是原始Bi12O17Cl2,CCN和Bi OCl的降解速率常数的2.9倍,1.5倍和32.1倍。光电流响应和电化学阻抗谱的结果表明,Bi12O17Cl2的加入使得CCN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大大提升。反应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种是·O2-、h+和·OH。这说明CCN/Bi12O17Cl2异质结复合材料可以作为一种优异的光催化剂,未来可能用于难降解污染物的降解以及环境修复的应用。(第3章)以L-半胱氨酸与二氰二胺为原料,采用自组装共聚的方法制备了氮空位氮化碳(LCN)。L-半胱氨酸的加入使得LCN的比表面积得到提升,光吸收范围扩大。此外,L-半胱氨酸引起的氮空位是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的,这有利于提高光催化剂的活性。LCN-0.015对磺胺二甲基嘧啶的降解速率常数约为DCN的12倍。LCN还可以在可见光下生产H2O2,如LCN-0.015的产过氧化氢速率为73μmol h-1。该研究还通过HPLC-MS发现了磺胺二甲基嘧啶降解的两种中间产物。基于自由基捕获实验与ESR的结果发现,·O2-和h+是LCN-0.015对磺胺二甲基嘧啶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自由基物种。以上结果说明,L-半胱氨酸的引入是有利于氮化碳的光催化性能提升的,这种自组装形式为未来设计高效的光催化剂提供了技术支撑。(第4章)水杨酸(SA)作为含有苯环结构的单体与尿素进行自组装共聚,得到改性的氮化碳(CN-SA-x)。SA的掺杂使得氮化碳的平面结构扭曲,从而使电子从平面结构的π→π*迁移到扭曲结构的n→π*,扩大了光吸收的范围。CN-SA-x的多孔结构也为污染物的降解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CN-SA-x对四环素的降解速率常数达到0.0327 min-1,比PCN高2倍以上。此外,CN-SA-x对磺胺二甲基嘧啶降解的降解速率常数达到0.0823 min-1,约为PCN的3倍。改性后的CN-SA-x经过4次循环后,活性与结构保持稳定,这在实际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表明,CN-SA-x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在降解四环素与磺胺二甲基嘧啶方面有较大的潜力。(第5章)在第5章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吡嗪及其衍生物所具有的的缺电子性能,将吡嗪基化合物引入到PCN的骨架中得到改性氮化碳(PCN-DP)。吡嗪作为电子的转移通道,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与传统的基于尿素制得的PCN相比,吡嗪修饰的PCN-DP对磺胺二甲基嘧啶的降解速率常数达到0.087 min-1,相比PCN提高了4倍。反应体系中的降解效率主要是取决于活性氧物种的浓度(例如·O2-,H2O2和·OH)以及污染物与光催化剂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此外,所制得的光催化剂在水分解方面也有较好的性能,PCN-DP的产H2速率达到63μmol h-1,比PCN高6倍,并且能持续稳定地进行产H2。最终,通过植物毒性实验,表明磺胺二甲基嘧啶溶液的毒性在降解后被大大降低了;所制备的PCN与PCN-DP系列光催化剂对植物无毒害作用。这项工作说明利用吡嗪修饰氮化碳结构是可行的,该工作拓宽了氮化碳的改性方法,给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改性思路,提高了催化剂对磺胺二甲基嘧啶的降解性能及产H2性能。此外,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潜力应用于实际水体的环境修复及废水资源化利用。(第6章)

二、超声合成3,5-二异丙基水杨酸工艺条件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合成3,5-二异丙基水杨酸工艺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牛蒡根下脚料赤芝固态发酵及其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牛蒡概述
        1.1.1 牛蒡的生长特性及分布
        1.1.2 牛蒡的营养作用与应用价值
    1.2 牛蒡根下脚料资源利用现状
        1.2.1 生产畜禽饲料
        1.2.2 生产有机肥料
        1.2.3 提取膳食纤维
    1.3 药用真菌-赤芝研究进展
        1.3.1 赤芝概念
        1.3.2 赤芝的主要成分及功效
        1.3.3 赤芝在发酵中的应用
    1.4 固态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
        1.4.1 双向发酵理论基础与技术特点
        1.4.2 微生物双向发酵的优势
        1.4.3 双向发酵的发展前景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供试材料
        2.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菌种活化
        2.2.1.1 活化培养基的配制
        2.2.1.2 菌种活化
        2.2.2 摇瓶种子培养
        2.2.2.1 赤芝菌丝体收集和生物量的检测
        2.2.2.2 摇瓶种子液发酵时间的确定
        2.2.3 固态发酵基质的筛选
        2.2.4 固态发酵条件单因素试验
        2.2.4.1 固态基质灭菌时间优化
        2.2.4.2 固态基质含水量优化
        2.2.4.3 接种量优化
        2.2.4.4 固态基质装袋量优化
        2.2.4.5 发酵时间优化
        2.2.5 发酵基质配方优化
        2.2.5.1 发酵基质碳源的优化
        2.2.5.2 发酵基质氮源的优化
        2.2.6 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测定
        2.2.6.1 蛋白质含量测定
        2.2.6.2 氨基酸含量测定
        2.2.6.3 多糖含量测定
        2.2.6.4 还原糖含量测定
        2.2.6.5 菊糖含量测定
        2.2.6.6 总三萜酸含量测定
        2.2.6.7 核苷含量测定
        2.2.6.8 类黄酮含量测定
        2.2.7 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测定
    2.3 数据统计与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液体种子液发酵条件优化结果
    3.2 最佳固态发酵基质的确定
        3.2.1 不同地区牛蒡根下脚料的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测定结果
        3.2.1.1 不同地区牛蒡根下脚料的营养成分含量
        3.2.1.2 不同地区牛蒡根下脚料的功效成分含量
        3.2.2 不同地区牛蒡根下脚料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
    3.3 固态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结果
        3.3.1 高压灭菌时间的优化结果
        3.3.2 接种量的优化结果
        3.3.3 固态基质含水量的优化结果
        3.3.4 固态基质装袋量的优化结果
        3.3.5 发酵温度的优化结果
        3.3.6 发酵时间的优化结果
    3.4 发酵基质配方优化结果
        3.4.1 碳源配方优化结果
        3.4.2 氮源配方优化结果
    3.5 发酵前后菌质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分析
        3.5.1 发酵前后菌质营养成分含量比较
        3.5.2 发酵前后菌质功效成分含量比较
    3.6 发酵前后菌质挥发性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
        3.6.1 发酵菌质挥发性成分组成及含量测定结果
        3.6.2 发酵前后菌质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比较
    3.7 发酵前后菌质高含量香气成分的气味特征分析
        3.7.1 未发酵样品高含量香气成分的气味特征分析
        3.7.2 发酵菌质高含量香气成分的气味特征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产地牛蒡根下脚料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4.2 种子液、发酵条件、发酵基质的优化分析
    4.3 发酵前后化学成分变化
        4.3.1 发酵前后营养成分变化
        4.3.2 发酵前后功效成分变化
        4.3.3 发酵前后挥发性物质及含量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氯法齐明及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优化和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氯法齐明在结核病中的应用
        1.1.2 氯法齐明在麻风病中的应用
        1.1.3 氯法齐明在非结核分枝杆菌疾病中的应用
        1.1.4 氯法齐明在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中的应用
        1.1.5 氯法齐明在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1.1.6 氯法齐明的作用机制
    1.2 氯法齐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氯法齐明的概述
        1.2.2 氯法齐明的合成路线
        1.2.3 氯法齐明盐的研究现状
        1.2.4 氯法齐明类似物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氯法齐明制备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理论分析
        2.2.1 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
        2.2.2 还原反应
        2.2.3 环化反应
        2.2.4 加成-消除反应
    2.3 N-(4-氯苯基)-2-硝基苯胺制备工艺研究
        2.3.1 实验部分
        2.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1.2 实验过程
        2.3.1.3 产品表征
        2.3.2 结果与讨论
        2.3.2.1 起始原料的选择
        2.3.2.2 缚酸剂对反应的影响
    2.4 还原制备N-(4-氯苯基)-1,2-苯二胺工艺研究
        2.4.1 实验部分
        2.4.1.1 不同还原剂还原制备N-(4-氯苯基)-1,2-苯二胺
        2.4.1.2 产品表征
        2.4.2 结果与讨论
        2.4.2.1 还原剂的选择
        2.4.2.2 二氧化硫脲/乙醇胺还原体系
    2.5 2-对氯苯胺基-5-对氯苯基-3,5-二氢-3-亚胺基吩嗪制备工艺研究
        2.5.1 实验部分
        2.5.1.1 实验过程
        2.5.1.2 产品表征
        2.5.2 结果与讨论
        2.5.2.1 不加酸对反应的影响
        2.5.2.2 酸对反应的影响
        2.5.2.3 反应机理的探讨
    2.6 氯法齐明制备工艺研究
        2.6.1 实验部分
        2.6.1.1 实验过程
        2.6.1.2 产品表征
        2.6.2 结果与讨论
    2.7 小结
3 氯法齐明原料药的质量和多晶型研究
    3.1 引言
        3.1.1 国内外药典标准
        3.1.2 结晶动力学分析
        3.1.3 多晶型研究
    3.2 氯法齐明的精制
        3.2.1 实验部分
        3.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1.2 实验过程
        3.2.2 结果与讨论
    3.3 质量检测
        3.3.1 实验部分
        3.3.2 结果与讨论
    3.4 多晶型制备、表征以及性质研究
        3.4.1 实验部分
        3.4.1.1 多晶型制备过程
        3.4.1.2 表征方法
        3.4.1.3 溶解曲线的测定
        3.4.1.4 多晶型药品的稳定性试验
        3.4.2 结果讨论
        3.4.2.1 晶型表征
        3.4.2.2 溶解曲线分析
        3.4.2.3 稳定性试验结果分析
    3.5 小结
4 一种新的氯法齐明对甲苯磺酸盐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氯法齐明对甲苯磺酸盐(CFZ-Ts OH)的制备和表征
        4.2.3 单晶培养
        4.2.4 溶解性实验
        4.2.5 体外生物活性测试
        4.2.5.1 药物储备液、培养基和菌液制备
        4.2.5.2 抑菌圈直径的测定
        4.2.5.3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4.3 结果讨论
        4.3.1 结构表征
        4.3.2 晶体结构分析
        4.3.3 溶解实验结果分析
        4.3.4 体外生物活性评价
    4.4 小结
5 氯法齐明类似物的合成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构设计
    5.3 实验部分
        5.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3.2 实验过程
        5.3.3 产物表征
        5.3.4 抑菌活性评价
    5.4 结果讨论
        5.4.1 氯法齐明类似物的合成
        5.4.2 抑菌性能
    5.5 小结
6 结论
附录一 化合物的红外、核磁以及质谱图
附录二 晶体参数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含手性恶唑啉的螺旋聚合物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手性化合物
        1.1.1 手性识别的种类方法以及发展历程
        1.1.2 手性大分子的发展历程以及合成方法
    1.2 手性恶唑啉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的内容
        1.3.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3.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侧基带有手性恶唑啉的烯炔芴衍生物的合成与不对称环聚合以及电化学传感的研究
    2.1 引言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内容
        2.3.1 侧基带有手性恶唑啉的烯炔芴衍生物单体的制备
        2.3.2 侧基带有手性恶唑啉的烯炔芴衍生物的聚合物的制备
        2.3.3 构建传感界面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侧基带有手性恶唑啉的烯炔芴衍生物的聚合物的性质
        2.4.2 Poly[(S)-1a]/GCE修饰电极的外观形貌
        2.4.3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2.4.4 缬氨醇对映体在不同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
        2.4.5 实验条件的优化
    2.5 结论
第3章 含手性恶唑啉单体与非手性芴衍生物的共聚研究
    3.1 引言
    3.2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
        3.2.1 主要实验药品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内容
        3.3.1 非手性9,9-二丙炔基芴衍生物的制备
        3.3.2 手性9,9-二丙炔基芴衍生物的制备
        3.3.3 TMEDA-CuCl催化的手性与非手性单体的共聚
    3.4 结果和讨论
        3.4.1 聚合反应
        3.4.2 共聚物的核磁表征
        3.4.3 共聚物的光学性质
    3.5 结论
第4章 含手性恶唑啉侧基的丙二腈衍生物的合成以及其偶联聚合条件的研究
    4.1 引言
    4.2 主要实验药品与仪器
        4.2.1 主要实验药品
        4.2.2 主要实验仪器
    4.3 实验内容
        4.3.1 含手性恶唑啉侧基的丙二腈衍生物单体的制备
        4.3.2 TMEDA-CuCl催化的含手性恶唑啉的2,2-二丙炔基丙二腈衍生物单体的氧化偶联聚合
    4.4 结果和讨论
        4.4.1 聚合反应
        4.4.2 聚合物的核磁表征
        4.4.3 聚合物的手性性质
        4.4.4 聚合物的外观形貌
        4.4.5 聚合物的圆偏振发光性质
    4.5 结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论文中合成的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图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4)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生物质结构研究概况
    1.3 生物质转化
    1.4 有机质氧化研究进展
    1.5 分离与分析检测技术在生物质中的应用
    1.6 木耳菌糠的利用现状
    1.7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设备和试剂
    2.2 样品制备
    2.3 实验步骤
    2.4 表征方法
3 固体样品的直接表征
    3.1 FTIR分析
    3.2 XRPES分析
    3.3 SEM图像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超临界CO_2流体逐级萃取
    4.1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条件的优化
    4.2 有机溶剂辅助下超临界CO_2流体逐级萃取
    4.3 本章小结
5 萃余物的逐级氧化解聚
    5.1 萃余物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条件的优化
    5.2 氧化产物萃取溶剂的考察
    5.3 萃余物的逐级氧化
    5.4 木耳菌糠的组成结构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木耳菌糠的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机理考察
    6.1 模型化合物的氧化解聚
    6.2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氧化解聚
    6.3 木耳菌糠萃余物不同时间取样分析考察氧化历程
    6.4 本章小结
7 木耳菌糠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及产物柱层析分离
    7.1 响应面法优化氧化条件
    7.2 氧化产物的柱层析分离
    7.3 石油醚洗脱物的柱层析分离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耐热普鲁兰酶基因挖掘与分子改造及酶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普鲁兰酶概述
        1.1.1 普鲁兰多糖及普鲁兰多糖水解酶
        1.1.2 普鲁兰酶的定义及分类
        1.1.3 普鲁兰酶的应用
        1.1.4 普鲁兰酶和其他脱支酶的区别
    1.2 普鲁兰酶的生化特性
        1.2.1 微生物来源
        1.2.2 异源表达
        1.2.3 分子量大小和聚合体
        1.2.4 酶学性质
    1.3 普鲁兰酶的结构分析
    1.4 酶活测定方法
    1.5 论文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1.6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普鲁兰酶测定方法的优化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DNS试剂的选择
        2.3.2 检出限的比较
        2.3.3 灵敏度的比较
        2.3.4 稳定性的比较
        2.3.5 Mod方法煮沸时间的确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DNS试剂的选择
        2.4.2 检出限的比较
        2.4.3 灵敏度的比较
        2.4.4 稳定性的比较
        2.4.5 Mod方法煮沸时间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普鲁兰酶基因资源的挖掘、克隆以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生物材料
        3.2.2 培养基
        3.2.3 主要试剂
        3.2.4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I型普鲁兰酶序列的挖掘
        3.3.2 I型普鲁兰酶的序列分析
        3.3.3 I型普鲁兰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3.4 结果与讨论
        3.4.1 I型普鲁兰酶序列的挖掘
        3.4.2 I型普鲁兰酶序列的分析
        3.4.3 I型普鲁兰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普鲁兰酶的纯化和酶学性质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生物材料
        4.2.2 培养基
        4.2.3 主要试剂
        4.2.4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普鲁兰酶的纯化
        4.3.2 普鲁兰酶酶学性质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普鲁兰酶的纯化
        4.4.2 普鲁兰酶酶学性质测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普鲁兰酶PulF的分子改造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
        5.2.1 生物材料
        5.2.2 培养基
        5.2.3 主要试剂
        5.2.4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定点突变
        5.3.2 突变体的纯化
        5.3.3 突变体的酶学性质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定点突变
        5.4.2 突变体的纯化
        5.4.3 突变体的酶学性质测定
        5.4.4 突变体的结构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新型腌制对发酵里脊火腿品质影响及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腌制的概述及研究动态
        1.1.1 腌制的概述
        1.1.2 低盐腌制方法的研究动态
        1.1.3 腌制过程中食盐传质扩散规律的研究
        1.1.4 腌制肉制品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1.2 丙三醇在食品中的研究动态
    1.3 发酵肉制品的概述及研究动态
        1.3.1 发酵肉制品的概述
        1.3.2 发酵肉制品的研究动态
    1.4 课题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型低盐腌制方法的工艺探索及模型搭建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丙三醇完全代替溶盐介质的腌制方法
        2.2.2 丙三醇部分代替溶盐介质的腌制方法
        2.2.3 不同食盐添加量丙三醇完全代替溶盐介质影响规律探索的腌制方法
        2.2.4 丙三醇部分代替溶盐介质腌制过程中的传质动力学研究的腌制方法
    2.3 检测指标
        2.3.1 食盐含量的测定
        2.3.2 水分含量的测定
        2.3.3 蒸煮损失的测定
        2.3.4 剪切力的测定
        2.3.5 质构的测定
        2.3.6 腌后重量的测定
        2.3.7 猪肉水分、NaCl和总重量变化量计算
        2.3.8 猪肉水相中Na Cl含量(ZNa Cl)计算
        2.3.9 物质传质动力学模型
        2.3.10 腌制平衡方程
        2.3.11 有效扩散系数(De)
        2.3.12 数据处理
    2.4 结果分析
        2.4.1 丙三醇完全代替溶盐介质对食盐含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
        2.4.2 丙三醇完全代替溶盐介质对腌肉制品盐含量影响规律分析
        2.4.3 丙三醇部分代替溶盐介质对食盐含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
        2.4.4 丙三醇部分代替溶盐介质对食盐含量的传质动力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丙三醇介导的低盐腌制方法对蛋白质组学的影响
    3.1 材料与仪器
        3.1.1 试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的制备方法
        3.2.2 蛋白提取
        3.2.3 胰酶酶解
        3.2.4 TMT标记
        3.2.5 HPLC分级
        3.2.6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3.2.7 数据库搜索
        3.2.8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样品组间重复性检验结果分析
        3.3.2 样品间鉴定到的总蛋白与差异蛋白
        3.3.3 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注释及分析
        3.3.4 差异表达蛋白间互作网络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发酵剂对鲜食里脊火腿的工艺优化和品质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发酵剂的活化与制备
        4.2.2 发酵里脊火腿的制作工艺
        4.2.3 单因素试验设计
        4.2.4 响应面试验设计
    4.3 指标测定
        4.3.1 pH值测定
        4.3.2 色差值测定
        4.3.3 质构测定
        4.3.4 感官评价
        4.3.5 数据处理
    4.4 结果分析
        4.4.1 接种量对发酵里脊火腿品质特性的影响
        4.4.2 菌种配比对发酵里脊火腿品质特性的影响
        4.4.3 发酵温度对发酵里脊火腿品质特性的影响
        4.4.4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4.4.5 验证实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由丙三醇介导的低盐腌制对鲜食发酵里脊火腿风味物质的研究
    5.1 材料与仪器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发酵里脊火腿制备方法
    5.3 指标测定
        5.3.1 发酵火腿电子舌的测定
        5.3.2 发酵火腿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5.3.3 发酵火腿挥发性风味的测定
        5.3.4 数据处理
    5.4 结果分析
        5.4.1 丙三醇的添加量对发酵火腿电子舌响应值的分析
        5.4.2 丙三醇的添加量对发酵火腿游离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5.4.3 丙三醇的添加量对发酵火腿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不同树龄武夷岩茶品质差异形成的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武夷岩茶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1.1.1 茶树品种
        1.1.2 生态环境
        1.1.3 加工工艺
    1.2 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品质鉴定与判别中的应用
        1.2.1 气相色谱(GC)指纹图
        1.2.2 液相色谱(LC)指纹图谱
        1.2.3 毛细管电泳(CE)色谱指纹图谱
    1.3 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在茶叶品质形成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1.3.1 代谢组学
        1.3.2 转录组学
        1.3.3 转录组学与代谢组学的联合应用
    1.4 武夷岩茶质量安全评价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树龄武夷岩茶生化成分与感官品质分析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仪器与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试样处理
        2.2.2 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测定
        2.2.3 生物碱及儿茶素组分含量的测定
        2.2.4 茶叶品质感官审评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树龄武夷岩茶感官品质分析
        2.3.2 不同树龄武夷岩茶生化成分分析
        2.3.3 产地、树龄对武夷岩茶生化成分的影响
        2.3.4 生化成分含量与滋味品质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树龄武夷岩茶香气成分差异分析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3.1.1 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处理
        3.2.2 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茶叶香气成分的条件
        3.2.3 GC-MS分析条件
        3.2.4 数据预处理及定性与定量
        3.2.5 分析方法的重复性考察
        3.2.6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方法的重现性检验
        3.3.2 武夷岩茶的香气成分分析
        3.3.3 不同树龄武夷岩茶香气成分主成分分析
        3.3.4 不同树龄武夷岩茶差异香气成分的筛选
        3.3.5 不同树龄武夷岩茶萜类物质的比较
        3.3.6 三个树龄武夷岩茶香气指纹图谱的构建
    3.4 讨论
        3.4.1 不同树龄武夷岩茶香气组分和构成分析
        3.4.2 不同树龄武夷岩茶香气轮廓的区分与差异香气成分的筛选
        3.4.3 不同树龄武夷岩茶香气指纹图谱的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树龄茶树叶片主要品质成分代谢差异分析
    4.1 材料、试剂与仪器
        4.1.1 试验材料
        4.1.2 仪器与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试样处理
        4.2.2 样品提取
        4.2.3 非靶向茶叶代谢组学分析
        4.2.4 质控样本的制作与质控
        4.2.5 代谢组学数据前处理与代谢物鉴定
        4.2.6 数据分析与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代谢组学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
        4.3.2 茶树叶片代谢物的鉴定
        4.3.3 不同树龄茶树叶片样本的多元变量统计分析
        4.3.4 两个树龄间差异代谢物的筛选与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4.3.5 不同树龄差异代谢物的筛选及变化趋势模式分析
        4.3.6 不同树龄茶树叶片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
        4.3.7 不同树龄茶树叶片主要生化成分代谢通路变化分析
    4.4 讨论
        4.4.1 方法的评估与代谢物的结构鉴定
        4.4.2 不同树龄茶树叶片代谢谱的比较分析
        4.4.3 不同树龄茶树叶片差异代谢物的筛选及变化趋势分析
        4.4.4 不同树龄茶树叶片主要品质成分代谢通路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树龄茶树叶片主要品质成分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总RNA的提取
        5.2.2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与高通量测序
        5.2.3 转录组测序数据处理
        5.2.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5.2.5 差异表达基因的q RT-PCR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测序数据的生成与评估
        5.3.2 不同树龄之间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5.3.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类
        5.3.4 不同树龄间氨基酸与次生物质代谢相关DEGs的鉴定与分析
        5.3.5 不同树龄主要品质成分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5.3.6 差异表达基因的q RT-PCR验证
    5.4 讨论
        5.4.1 不同树龄茶树叶片的转录组数据评估
        5.4.2 不同树龄茶树叶片转录水平的差异分析
        5.4.3 不同树龄主要品质成分代谢通路相关功能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树龄武夷岩茶农药残留量的差异分析
    6.1 材料、试剂与仪器
        6.1.1 材料
        6.1.2 试剂与仪器
    6.2 试验方法
        6.2.1 样品前处理
        6.2.2 标准液和校准标准液的制备
        6.2.3 低温诱导乙腈水两相系(ATPS)中农药和咖啡碱相关参数的计算
        6.2.4 仪器条件
        6.2.5 内部农药数据库的构建和质谱质量数的校准
        6.2.6 基质效应的评价
        6.2.7 方法验证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样品的提取
        6.3.2 低温诱导乙腈水两相系
        6.3.3 质谱参数选择
        6.3.4 基质效应的评价
        6.3.5 方法验证
        6.3.6 FV-T02茶样中目标农药的测定
        6.3.7 不同树龄武夷岩茶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和安全评价
        6.3.8 不同树龄武夷岩茶中农药残留量的差异分析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8)花椒及花椒籽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花椒简介
        1.1.1 花椒资源概况
        1.1.2 花椒的化学成分
        1.1.3 花椒籽的化学成分
    1.2 花椒风味油的研究现状
    1.3 花椒籽油的营养功能
    1.4 花椒籽油的研究现状
    1.5 花椒油树脂研究现状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1.6.2 课题研究内容
2 大豆油热浸法制取花椒风味油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花椒风味油制取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2.2.2 正交实验
        2.2.3 风味油中维生素E、甾醇含量及脂肪酸组成
        2.2.4 花椒风味油和大豆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对比分析
    2.3 小结
3 花椒籽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花椒的主要组分含量测定
        3.2.2 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的理化性质
        3.2.3 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的维生素E含量
        3.2.4 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的酰胺类化合物含量
        3.2.5 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对比分析
        3.2.6 花椒籽油和市售花椒油的感官评价
    3.3 小结
4 花椒油树脂的制取及品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和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正己烷萃取所得花椒油树脂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组分含量
        4.2.2 乙醇萃取所得花椒油树脂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组分含量
        4.2.3 不同工艺条件下花椒油树脂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含量
        4.2.4 不同工艺条件下花椒油树脂的得率
    4.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国内主产区猪苓指纹图谱特征及菌丝体胞外多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猪苓简介
    1.2 猪苓的生物学特性
    1.3 猪苓的人工培养
    1.4 猪苓化学成分的研究
        1.4.1 甾体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1.4.2 多糖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1.4.3 无机微量元素、蛋白质类及维生素类化合物
        1.4.4 三萜类、蒽醌类及其他类化合物
    1.5 药理作用
        1.5.1 细胞毒活性作用
        1.5.2 利尿作用
        1.5.3 促进头发生长
        1.5.4 抗菌与抗炎作用
        1.5.5 其他药理作用
    1.6 猪苓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1.6.1 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
        1.6.2 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1.6.3 指纹图谱在猪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1.7 立题依据
        1.7.1 研究现状与问题
        1.7.2 技术路线
        1.7.3 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猪苓菌核高效培养体系的建立
    2.1 试验材料
        2.1.1 猪苓菌丝
        2.1.2 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不同来源猪苓菌丝的培养
        2.2.2 不同温度条件下猪苓菌丝的培养
        2.2.3 猪苓菌丝在不同母种培养基上的培养
        2.2.4 猪苓菌丝在不同原种培养基上的培养
        2.2.5 猪苓菌丝在不同栽培种培养料上的培养
        2.2.6 培养温度对猪苓菌核形成的影响
        2.2.7 光照对猪苓菌核形成的影响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来源猪苓菌丝的长势比较
        2.3.2 不同温度下猪苓菌丝的长势比较
        2.3.3 不同母种培养基上猪苓菌丝的长势比较
        2.3.4 不同原种培养料中猪苓菌丝的长势比较
        2.3.5 不同培养条件下猪苓菌核干重的比较
        2.3.6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六个产区猪苓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水分含量的测定
        3.2.2 灰分含量的测定
        3.2.3 麦角甾醇含量的测定
        3.2.4 中性多糖含量的测定
        3.2.5 酸性多糖含量的测定
        3.2.6 单糖和寡糖总含量的测定
        3.2.7 水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3.2.8 总甾体含量的测定
        3.2.9 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3.2.10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常规检查项目分析
        3.3.2 活性成分分析
        3.3.3 矿质元素分析
        3.3.4 相关性分析
        3.3.5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C/MS指纹图谱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不同产区猪苓质量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LC/MS指纹图谱的建立
        4.2.2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猪苓LC/MS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确立与相似度评价
        4.3.2 聚类分析(HCA)
        4.3.3 主成分分析(PCA)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UPLC-Q-TOF-MS/MS分析不同产区猪苓差异性化学成分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2.2 色谱条件
        5.2.3 质谱条件
        5.2.4 数据处理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产区猪苓差异化合物分析
        5.3.2 不同生长期猪苓差异化合物分析
        5.3.3 甾体类差异化合物的质谱鉴定
        5.3.4 甾体类差异化合物的峰面积比较
        5.3.5 甾体类差异化合物的细胞毒力比较
        5.3.6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六个产区猪苓样品的GC/MS指纹图谱分析
    6.1 试验材料
    6.2 试验方法
        6.2.1 样品的制备
        6.2.2 色谱及质谱条件
        6.2.3 方法学考察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猪苓样品GC/MS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6.3.2 猪苓样品GC/MS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
        6.3.3 PCA,PLS-DA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及标志物研究
        6.3.4 多成分GC/MS定量分析
        6.3.5 差异代谢物通路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猪苓菌丝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优化
    7.1 试验材料
    7.2 试验方法
        7.2.1 主要营养物质对猪苓菌丝液体发酵合成胞外多糖的影响
        7.2.2 发酵条件对猪苓菌丝液体发酵合成胞外多糖的影响
        7.2.3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
        7.2.4 Box-Behnken优化试验
        7.2.5 验证试验
        7.2.6 分析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不同猪苓菌丝胞外多糖分析
        7.3.2 主要营养物质对猪苓菌丝液体发酵合成胞外多糖的影响
        7.3.3 主要发酵条件对猪苓菌丝液体发酵合成胞外多糖的影响
        7.3.4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结果及分析
        7.3.5 Box-Behnken实验结果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猪苓菌丝发酵液三种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8.1 试验材料
        8.1.1 主要材料和试剂
        8.1.2 主要仪器
    8.2 试验方法
        8.2.1 猪苓菌丝的液体发酵
        8.2.2 胞外多糖的粗分离
        8.2.3 粗多糖的纯化
        8.2.4 多糖纯度和分子量测定
        8.2.5 理化性质初步分析
        8.2.6 紫外全扫描测定
        8.2.7 红外光谱测定
        8.2.8 核磁共振分析
        8.2.9 单糖组成分析
        8.2.10 甲基化分析
        8.2.11 扫描电镜分析
        8.2.12 抗氧化活性分析
        8.2.13 细胞免疫试验
        8.2.14 延缓细胞衰老活性
        8.2.15 抑制DNA裂解试验
        8.2.16 数据分析
    8.3 结果和讨论
        8.3.1 粗多糖的分离和纯化
        8.3.2 胞外多糖的纯度和分子量
        8.3.3 胞外多糖的理化性质初步分析
        8.3.4 单糖组成分析
        8.3.5 甲基化分析
        8.3.6 FT-IR分析
        8.3.7 NMR分析
        8.3.8 扫描电镜分析
        8.3.9 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8.3.10 巨噬细胞活性试验
        8.3.11 抑制DNA裂解活性
        8.3.12 延缓衰老活性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全文结果与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10)聚合物氮化碳的设计及其在可见光下降解水中抗生素污染物的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水体中抗生素污染及处理技术概述
        1.2.1 物理法
        1.2.2 生物法
        1.2.3 高级氧化技术
    1.3 光催化技术概述
    1.4 聚合物氮化碳材料概述
        1.4.1 聚合物氮化碳的发展及制备方法
        1.4.2 聚合物氮化碳的改性方法
    1.5 聚合物氮化碳的应用
        1.5.1 光催化水分解
        1.5.2 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
        1.5.3 光催化制备过氧化氢
        1.5.4 光催化杀菌
        1.5.5 光催化降解污染物
    1.6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超分子自组装制备碳掺杂氮化碳及其在可见光催化下去除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应用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催化剂的制备
        2.2.3 表征方法
        2.2.4 催化剂性能测试
        2.2.5 光催化剂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的表征
        2.3.2 光学性质,光电化学和光致发光性质
        2.3.3 不同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和光催化剂稳定性
        2.3.4 反应体系的光催化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碳掺杂氮化碳与富氧氯氧化铋的异质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可见光下降解水体中的四环素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4 光催化活性的测定
        3.2.5 降解产物检测
        3.2.6 光电化学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与形貌表征
        3.3.2 材料的光学性能与光电化学性质
        3.3.3 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3.3.4 中间产物分析以及降解路径分析
        3.3.5 光催化剂重复利用性能
        3.3.6 光催化反应机理的讨论与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L-半胱氨酸诱导的氮空位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磺胺二甲基嘧啶与产过氧化氢的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催化剂的制备
        4.2.3 表征方法
        4.2.4 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测试
        4.2.5 降解产物的检测
        4.2.6 光催化产过氧化氢
        4.2.7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的表征
        4.3.2 氮化碳中氮空位的验证
        4.3.3 光催化剂对磺胺二甲基嘧啶的降解情况
        4.3.4 光催化剂在实际水体中对SMZ的降解性能
        4.3.5 光催化剂产过氧化氢的性能
        4.3.6 光催化活性增强机制及降解机理探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杨酸调控的扭曲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磺胺二甲基嘧啶与四环素的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设备
        5.2.3 催化剂的制备
        5.2.4 光催化活性测试
        5.2.5 光电化学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的结构表征
        5.3.2 材料的光学性能与能带结构
        5.3.3 光催化降解四环素性能测试
        5.3.4 光催化降解磺胺二甲基嘧啶性能测试
        5.3.5 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
        5.3.6 催化机理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吡嗪修饰的聚合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磺胺二甲基嘧啶与光催化产氢的性能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设备
        6.2.3 催化剂的制备
        6.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6.2.5 光电化学测试
        6.2.6 植物毒性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光催化剂的表征
        6.3.2 光催化活性评价
        6.3.3 催化机理研究
        6.3.4 植物毒性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和负责的研究课题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致谢

四、超声合成3,5-二异丙基水杨酸工艺条件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牛蒡根下脚料赤芝固态发酵及其化学成分变化研究[D]. 宋国宾.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氯法齐明及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优化和生物活性研究[D]. 钟丛杉. 中北大学, 2021(01)
  • [3]含手性恶唑啉的螺旋聚合物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D]. 韩朔. 湘潭大学, 2020(02)
  • [4]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D]. 薛晓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耐热普鲁兰酶基因挖掘与分子改造及酶学特性研究[D]. 杨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新型腌制对发酵里脊火腿品质影响及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 刘春丽. 贵州大学, 2020(02)
  • [7]不同树龄武夷岩茶品质差异形成的机理[D]. 王飞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花椒及花椒籽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D]. 李锦.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2)
  • [9]国内主产区猪苓指纹图谱特征及菌丝体胞外多糖活性研究[D]. 刘国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10]聚合物氮化碳的设计及其在可见光下降解水中抗生素污染物的性能及机理研究[D]. 周成赟. 湖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超声波合成3,5-二异丙基水杨酸工艺条件的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