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椎病神经根型手术前后护理1例(论文文献综述)
牛诗雨[1](2021)在《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刀钩针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共依次纳入符合标准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分别30例。B组、C组各脱落1例,共完成88例。A组采用肌骨超声引导刀钩针进行治疗、B组采用非直视下刀钩针进行治疗、C组采用传统毫针进行治疗。A、B两组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C组日1次,5d为1个小疗程,间隔2 d,共3个小疗程,三组治疗周期均21 d。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1周分别对三组患者VAS疼痛评分、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和神经根截面积进行数据记录、分析和比较。结果:1.总体疗效结果:肌骨超声引导刀钩针组总有效率96.7%;非直视下刀钩针组总有效率83.0%;传统毫针组总有效率69.0%;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C组;2.VAS评分:治疗前A、B、C三组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3.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治疗前A、B、C三组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4.神经根截面积:(1)C5神经根:治疗前A、B、C三组中C5神经根截面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神经根截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P<0.05),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于B组、C组,B组优于C组。(2)C6神经根:治疗前A、B、C三组中C6神经根截面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神经根截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P<0.05),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P>0.05,A组、B组优于C组,A组与B组无差异。(3)C7神经根:治疗前A、B、C三组中C7神经根截面积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神经根截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P<0.05),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优于C组,A组与B组无差异。结论:1.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和非直视下刀钩针治疗、传统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病症;2.肌骨超声引导刀钩针治疗组明显优于非直视下刀钩针治疗组或传统毫针治疗组;3.肌骨超声引导刀钩针治疗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颈椎及上肢的活动、减轻神经根水肿程度。
师月[2](2021)在《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针灸相关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并定性归纳优化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材料与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英文文献,时间截止到2020年10月之前,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来补充获取文献。根据制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基本信息提取,并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结局指标主要关注有效率、VAS评分和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运用Stata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二分类变量选用比值比(odd ratios,OR)计算效应值;连续性变量采用标准化均值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计算效应值;并计算SMD及OR的95%可信区间,并绘制网状关系图、不一致性检验图、曲线下面积概率排序图、漏斗图等,得出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排序,进而得到最佳干预措施。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44篇文献,其中1篇英文文献,其他均为中文文献,共涉及3291名患者,包含17种治疗措施,纳入的所有文献均报告了治疗的有效率有29篇文献报告了VAS评分情况。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刀VS针刺、针刺+放血VS针刺、针刺+艾灸VS针刺、电针VS针刺、针刺+耳针VS针刺、温针VS针刺、火针VS针刺、电针+放血VS电针,总共6组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刀+针刺VS针刀、针刀+针刺VS针刺、针刀+银质针VS电针、针刀VS针刺、针刀VS电针、针刺+放血VS针刺、针刺+耳针VS针刺、针刺+艾灸VS针刺、针刺VS西药、长圆针VS针刺、温针VS针刺、火针+针刺VS火针、火针VS针刺、温针VS电针、电针+艾灸VS电针,共15组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看联合疗法优于单一疗法,针灸类方法疗效优于西药,有效率的具体排序为:针刀+银质针、火针+针刺、电针+温针、针刺+艾灸、电针+艾灸、长圆针、针刀+针刺、温针、针刺+放血、针刺+耳针、火针、针刀、耳针、电针、圆利针、针刺、西药。针刀+银质针疗效最佳。纳入的文献有9篇文献提到了在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情况,有1篇文献无具体描述、1篇未统计结果,4篇的不良反应人数为0,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经过处理后都得到改善。对最优方案进行研究发现选穴以局部压痛点、条索状结节、C2~T2项伸肌群附着处两侧,相当于夹脊穴与阿是穴。先采用针刀治疗,根据患者情况,一般隔3~5天后再行银质针治疗,针刀与银质针各行1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论:1.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网状Meta分析发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联合疗法优于单一的针灸疗法、优于西药治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率最高的针灸疗法是针刀+银质针;2.描述分析后发现针灸疗法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3.通过定性分析得出,针刀+银质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好,选穴以局部压痛点、条索状结节、C2~T2项伸肌群附着处两侧为主。先采用针刀治疗,根据患者情况,一般隔3~5天后再行银质针治疗,针刀与银质针各行1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宁彩霞(Pattarawadee Palanuntakulthorn)[3](2021)在《针刺结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研究以观察针刺结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比较针刺(对照组)与针刺结合刮痧(治疗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从神经根型颈椎痛程度评估及临床症状等方面探寻刮痧对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意义,旨在寻求针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更简易、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所有的研究病例都来源于在泰国武里南市(Buriram City)沙兑医院(Satuek Hospital)针灸门诊部,研究时间为2020年06月至2020年11月。本研究按照病症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共收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30例和治疗组(针刺结合刮痧组)30例,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或其家属均需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作为受试者或志愿者。治疗时,治疗组中的针刺疗法选用穴位及方法与对照组(针刺组)的同样,刮痧疗法按循经刮痧经穴为主。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针刺法均为3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2次,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一共8次。其中,刮痧法一周2次(3天治疗1次),4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在治疗前、第二疗程结束时(治疗后)及时进行评测JOA评分、McGill评分、NPQ评分以判断疗效,并运用SPSS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对临床症状体征总评分结果的分析:采用JOA总评分比较时,两组治疗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表明针刺结合刮痧治疗对受试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疗效优于针刺治疗。两组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表明两组治疗均有效果但是针刺结合刮痧治疗能够更好地缓解临床症状以改善疗效优于针刺治疗。(2)对疼痛总评分结果的分析:采用McGill总评分比较时,两组治疗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表明针刺结合刮痧治疗对受试者的疼痛的改善疗效优于针刺治疗。两组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表明两组治疗均有效果但是针刺结合刮痧治疗能够更好地缓解临床症状的疼痛以改善疗效优于针刺治疗。(3)对日常生活能力的疾病影响总评分结果的分析:采用NPQ总评分比较时,两组治疗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表明针刺结合刮痧治疗对受试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疗效优于针刺治疗。两组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表明两组治疗均有效果但是针刺结合刮痧治疗能够减少日常生活能力的疾病影响以提高受试者的生活质量优于针刺治疗。(4)对临床疗效总评分结果的分析:临床疗效比较以根据JOA的总评分进行比较疗效评定标准,其中治疗组(针刺结合刮痧治疗)30例,治愈4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1例,均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96.70%;对照组(针刺治疗)30例,治愈2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4例,均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86.70%。结论:本课题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经治疗后的不适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在两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方面,可见治疗组(针刺结合刮痧治疗)有效果优于对照组(针刺治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表明使用针刺结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改善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颈项肩部以及上肢的疼痛、麻木等不适临床症状,减少日常生活能力的疾病影响,提高受试者的生命质量。
王星[4](2021)在《颈椎钩椎关节的基础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利用影像学、Micro-CT和有限元分析等对颈椎钩椎关节的形态学、内部显微结构进行观测,以发现钩椎关节及钩突显微结构随年龄、椎序增长的发育规律和变化特点。通过研究钩突骨小梁结构以及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颈椎钩椎关节的应力和位移变化规律,为临床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利用CT扫描脊柱颈段后通过三维重建手段测量颈椎钩突和钩突与椎动脉位置关系的相关结构参数;2.利用Micro-CT对颈椎骨标本进行完整扫描,以观测钩突内部骨小梁的排布规律及形态特点;3.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颅底、颈椎、间盘及韧带等进行三维建模,从正常颈椎到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等六种工况下观测钩椎关节的应力和位移变化。结果:1.钩突长、高、宽等随椎序递增呈渐增趋势,随年龄增长也呈递增趋势,在侧别和性别间部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双侧钩突间距、钩突前脚间距、钩突后脚间距和钩突-横突孔间距随椎序递增呈渐增趋势,但随年龄增长其变化不明显,总体呈波浪状,侧别和性别间仅部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钩突夹角约130°,其随椎序、年龄的递增变化不明显;钩突矢状角约15°,其随椎序、年龄的递增呈波浪状;神经管前后径、椎间孔面积随椎序递增和年龄增长总体变化不显着,椎间孔面积男性大于女性;椎间隙前高、椎间隙后高随椎序递增呈缓递增趋势,而随年龄增长则缓慢递减。2.钩突尖与椎动脉间距随椎序增加总体呈“V”型,而随年龄增长则呈缓递增;椎弓根最大横倾角随椎序增加总体变化不大,随年龄增长则呈缓递减;椎弓根最小横倾角随椎序增加总体呈递减趋势,随年龄增长则不显着;椎弓根横倾角范围随椎序增加总体呈缓递增趋势;椎弓根宽总体随椎序增加呈递增趋势、随年龄增长呈缓递增。3.钩突骨小梁的排布规律与椎体内相一致,冠状面多呈纵行走形,其骨小梁直接与椎体内相延续,三维重建后见钩突内骨小梁纵横交错,与椎体内排布相一致;钩突骨小梁相关参数TV、BV、BS、BS/BV、BV/TV、BS/TV、Tb.Th、Tb.N、Tb.Sp、Eu.N、Conn、DA 和 SMI 除个别外大多在侧别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颈椎钩突骨小梁各形态计量学参数不同椎序间比较,仅在TV、BV、BS、BV/TV、BS/TV、Eu.N、Conn和SMI的个别椎序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尤其是C5,其余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正常颈椎、左侧切除钩突50%、100%和双侧切除钩突100%后颈椎4组模型组相关结构受力特点中,钩突应力和位移值无论在何种运动工况下,随椎序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大均位于C5;正常组应力值仅在左、右侧屈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位移值则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间有差异(P<0.05);模型组1的应力值仅在C5前屈、后伸中有显着性差异(P<0.05),左、右侧屈中各椎侧别间均有差异(P<0.05),模型组2的应力值在所有工况中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3的应力值各椎在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屈工况中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位移值在后三种模型组中无论何种工况下均无差异(P>0.05);椎序组间比较C5与C3、C4、C6、C7各组间均有差异(P<0.05),正常组与模型组1、2和3间在某些工况下有差异(P<0.05)。关节突的应力和位移值在4组模型中无论在何种工况下随椎序增加均呈尖峰状,峰值正常组位于C6、而模型1~3组则位于C5,4组各椎仅在左右侧屈中有差异(P<0.05),余均无差异(P>0.05),椎序组间比较应力值在后伸、左右旋转下,C5与C1-C4及C6-T1各组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前屈工况下正常组与模型1~3组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椎间盘前后缘在4组模型中的应力和位移值随椎序增加均呈递增趋势,且在六种工况下其峰值均位于C5/6,随后呈递减趋势,整体呈“尖峰状”,前后缘值在前屈、后伸和侧屈工况下有显着差异(P<0.05),左右缘的变化与前后缘一致,在前屈、左右侧屈和旋转工况下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前后缘和左右缘应力值在椎序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也仅表现在部分工况下正常与模型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整体应力值变化不明显。结论:1.钩椎关节中钩突的长、高、宽随椎序递增和增龄总体呈缓慢递增趋势,符合脊柱重力发育规律;双侧钩突、钩突前脚、后脚间距随椎序递增呈缓慢递增趋势,但增龄情况该三者间距变化不很显着;钩突-横突孔间距随椎序递增呈缓慢递增趋势,但增龄变化不显着;神经管前后径随椎序递增和增龄总体变化较小;钩突夹角、钩突矢状角随椎序递增和增龄总体呈波浪状,钩突夹角约130°与颈椎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而钩突矢状角平均15°,有限制颈椎过度旋转作用;椎间孔面积总体男大于女,随椎序增加整体变化不明显,椎间孔面积总体随增龄变化较小,但钩突宽与椎间孔面积密切相关,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椎间隙前、后高随椎序增加呈缓慢递增,随增龄而呈下降趋势,这与脊柱生长发育规律相符,随年龄增长、脊柱过度运动等因素致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椎间隙高度降低,从而引起相应颈椎病症状。2.钩突与椎动脉之间的毗邻关系密切且复杂,钩突与椎动脉间距是评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评价指标,椎弓根横倾角范围可作为临床椎弓根置钉角度参考值,椎弓根宽是确保椎弓根螺钉准确置入椎弓根的保证。上述指标在侧别间比较无差异,且性别间比较总体上差异性不明显;钩突与椎动脉间距随椎序增加变化不规律,随年龄增长呈缓慢递增趋势;椎弓根最大横倾角、椎弓根最小横倾角和椎弓根横倾角范围三者在椎序间的比较中多数与C7间存在差异,其中随椎序增加椎弓根最大横倾角变化不明显,椎弓根最小横倾角则呈缓慢递减趋势,而椎弓根横倾角范围呈递增趋势;随年龄增长中椎弓根最大横倾角呈缓慢递减趋势,椎弓根最小横倾角则变化不明显,而椎弓根横倾角范围则呈递增趋势;椎弓根宽随椎序增加和年龄增长均呈递增趋势。3.Micro-CT可清晰地观测颈椎钩突内骨小梁分布特征、计量和形态学参数,钩突内骨小梁在侧别间、椎序间差异不显着,为骨质疏松及颈椎病及相关疾病的预防、诊疗等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4.钩突应力和位移值随椎序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大值位于远离重力线的C5,随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切除范围越大越影响颈椎稳定性;钩椎关节中的关节突应力和位移值在正常颈椎中其应力集中区位于C6,但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其应力和位移值则集中于C5;颈椎间盘应力和位移值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均集中于C5/6,其受力不因钩突的切除而受影响。
何炳坤[5](2021)在《不同体位颈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不同体位颈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短期疗效的差异,为保守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CSR提供个性化牵引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0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门诊或住院部90例明确诊断为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观察组45例(结合颈椎动力位X线片,判断颈椎不稳趋势方向分别采用屈曲位或后伸位牵引组)及B组对照组45例(常规中立位牵引组),随访过程中,A组脱落2例,B组脱落4例,最终A组纳入43例(男17例,女26例),B组纳入41例(男性19例,女性22例),整体年龄范围20-55岁,A组的平均年龄为(38.84±9.73)岁,平均病程为(15.58±4.41)月,平均BMI指数(23.49±2.45);B组的平均年龄为(37.68±10.05)岁,平均病程为(14.61±4.81)月,平均BMI指数(23.66±2.35),有颈椎不稳趋势的节段及例数:A组:C3,10例、C4,16例、C5,15例、C6,6例。B组:C2,1例、C3,9例、C4,15例、C5,14例、C6,7例。结果两组性别、病程、年龄、BMI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VAS评分、NDI评分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天、7天、14天、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NDI评分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大于治疗前;两组内治疗后3天、7天VAS、NDI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治疗后14天、1个月、3个月两两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治疗后14天、1个月、3个月的VAS、NDI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天,VAS、NDI评分最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最高。组间比较:A组治疗前的VAS、NDI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B组治疗前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0.05),具有可比性。A组治疗后3天、7天、14天的VAS、NDI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A组在治疗后3天、7天、14天的VAS、NDI评分比B组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比B组高。A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VAS、NDI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颈椎动力位X线片指导下进行屈曲位、过伸位及常规中立位颈牵引均能有效改善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2、与常规中立位颈牵引相比,屈曲位或过伸位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3天、7天及14天)更好,患者能更快缓解症状,并快速投入工作及日常生活中。3、治疗14天后,二者的疗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均逐渐降低。
任芳芳[6](2021)在《美式整脊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美式整脊联合针刀疗法与单纯美式整脊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症状和功能障碍程度方面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探索优化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案提供初步参考。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和骨伤科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接受美式整脊联合针刀疗法的观察组和接受单独美式整脊疗法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治疗3次,1次/周。经培训的人员负责患者的信息采集和量表评估工作,即治疗前采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治疗后和疗后1个月时分别再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的评定。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量表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先对两组患者进行组间一般情况比较,判断组间基线是否具有可比性,不具可比性则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PSM)法来进行组间基线匹配,即以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预后变化为因变量,其他可能影响CSR预后的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为自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每个个体样本的倾向性得分值,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将卡钳值设置在0.01~0.2的范围内进行匹配,最后对匹配成功的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学比较,即根据三次评定的两个量表评分数据进行疼痛缓解状况和功能改善程度的比较分析。结果本试验共采集到资料齐全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1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46例。由于两组间基线不具可比性,故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组间差异。当卡钳值设置为0.1时,成功匹配到30对样本,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匹配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病程、病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年龄<0.05,PNDI评分<0.05);匹配后,上述基线资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共30例,其中治疗痊愈15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患者共30例,其中治疗痊愈6例,显效8例,好转8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VAS评分比较通过评估治疗前、治疗后及疗后1个月的VAS评分数据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疗后1个月时观察组的VAS评分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NDI评分比较通过评估治疗前、治疗后及疗后1个月时的NDI评分数据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NDI评分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DI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疗后1个月时观察组的NDI评分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与单独美式整脊疗法相比,美式整脊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有效率更高,见效更快,更能有效减轻CSR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颈椎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孙璐璐[7](2021)在《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针灸中药联合和单纯中药治疗对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对颈椎功能、疼痛、关节活动度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分析针灸中药联合和单纯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差异的原因,为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受试者均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48例纳入本次研究中,将入选受试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予口服新身痛逐瘀合剂50ml日三次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留针30分钟日一次,以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2天。使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NDI)评价颈椎功能情况,使用简化Mc 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价疼痛情况,测量颈椎关节活动度评价颈椎关节活动情况,并根据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NDI)进行疗效评定。观察受试者颈椎功能、疼痛及关节活动度的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受试者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探讨两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功能情况、疼痛及颈椎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差异。试验数据应用SPSS 21.0进行分析。结果:1.病例一般资料的基线数据分析:治疗前对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病程、SF-MPQ评分、颈椎活动度及NDI评分等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SF-MPQ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颈椎关节活动度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ND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后,在SF-MPQ评分中疼痛评级指数(PRI)、视觉疼痛评分(VAS)、及现在的疼痛状况(PPI)及总分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缓解疼痛的疗效相似;在关节活动度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在关节活动度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在NDI评分方面,试验组评分下降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颈椎功能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过程中试验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4例,共计脱落7例,其中2例入组后失访,2例因出差退出,1例因外出旅游退出,2例因难以耐受针刺疼痛退出,治疗期间未见如晕针、血肿、断针等不良反应,提示治疗方案较为安全;治疗过程中未见治疗后病情加重。结论:1.新身痛逐瘀合剂能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2.针刺治疗能改善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的关节活动度及颈椎功能。3.针刺结合新身痛逐瘀合剂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新身痛逐瘀合剂治疗。
王亚洁[8](2021)在《颈椎五步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颈椎五步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观察,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CSR保守治疗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联合颈椎五步操。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出院、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2个月、出院后3个月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并在出院时进行颈椎关节活动度的比较及临床疗效评定,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的90例患者中,试验组手术脱落1例,失访2例;对照组手术脱落1例,失访3例,共完成83例。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理疗项目、职业、NDI评分、VAS评分、颈椎关节活动度、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NDI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入院时NDI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N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入院时VAS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颈椎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前倾、后伸、左倾、右倾、左旋、右旋的活动范围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组间各方位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出院时,组间各方位活动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入院时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五步操能够缓解CSR患者颈痛和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及颈椎关节活动度,同时有助于提高CSR患者临床疗效。本次研究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颈椎五步操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桑涛[9](2021)在《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治疗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联合上肢常规配穴对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临床收集的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104例患者,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除后,随机为两组,治疗组(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组),对照组(普通针排刺项背部经筋组),每组各52例。治疗组仅用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主要选取肩峰连线与两乳突连线之间项背部经筋分布区域为施术范围)联合上肢手三里、外关、曲池、合谷等穴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排刺项背部经筋,针刺区域及上肢配穴同治疗组。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组每隔一天进行一次治疗,普通针排刺项背部经筋组周内每天治疗,周末休息,共针刺2周,为一个治疗周期。采用项背部红外线热成像温度检测、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评分量表、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中医证候量表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项背部左右温度差值变化,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是否有提高,同时随访2周后上述情况变化,明确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治疗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综合疗效:经过2周的治疗后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组的总有效率为96%,愈显率为88%,普通针排刺项背部经筋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愈显率为:64%,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两组均有疗效,且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组疗效更加明显,经卡方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项背部红外线成像检测左右温度差变化比较:两组在治疗前项背部左右两侧温度差比较(P>0.05),可进行比较。经过2周的治疗后,两组项背部左右温度差治疗前后比较(均P<0.01)。两种方法之间比较,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组温度差较普通针排刺项背部经筋组明显减小(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结束2周后随访各量表评分比较: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评分量表:经过2周的治疗及治疗结束后2周随访,两组患者的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总分都比治疗前增加了,但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组较普通针排刺项背部经筋组增加明显(P<0.01)。对于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中医证候评分量表:经过2周的治疗及治疗结束后2周随访,两组NPQ评分、VAS评分总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前减小(P<0.01),但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组较普通针排刺项背部经筋组减小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联合上肢常规取穴治疗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总体疗效显着,且整体治疗效果明显比普通针刺好。2.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能够更好地改善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项背部温度差,结合火针及经筋理论,与普通针刺相比,能够更好地温散寒邪,促进患者病变组织血脉的流通以缓解疼痛,改善神经根压迫症状。3.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治疗风寒阻滞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有效减轻解患者的项背部疼痛,缓解相关阳性体征,改善生活质量,对本病有很好的短期和长期的防治作用。
司野[10](2021)在《运动针法治疗颈腰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系统梳理运动针法在治疗颈腰痛类疾病的应用,了解运动针法在治疗颈腰痛方面的研究进展,整理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案采用Cohrane系统评价标准对其疗效、镇痛效果、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临床实践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全面检索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运用运动针法治疗颈腰痛类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范围是各个数据库建库日期到2021年1月1日,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来补充获取文献。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运用Cochrane协助网推荐的风险偏移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结局指标主要关注总有效率、VAS疼痛评分及安全性。运用Rev Iew Manager 5.4、Stata 15.1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分析,并绘制森林图、漏斗图、Egger和Harb ORd线性回归图、星状图等,得出运动针法治疗颈腰痛类疾病的疗效、镇痛效果、安全性的客观评价。结果:本次研究纳入的57篇文献均报告了运动针法治疗颈腰痛的有效率,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⑴有效率:(1)运动针法的疗效优于传统针灸(OR=3.95,95%CI=[2.54,6.14],P﹤0.00001),Egger’s回归法检验P=0.984﹥0.10不存在发表偏移,敏感性分析结果与Meta分析结果一致;(2)运动针法的疗效优于电针(I2=37%﹤40%,OR=1.83,95%CI=[1.00087,3.35163),P=0.005),显着性分析发现结果位于统计学意义的边界,按疼痛部位进行亚组分析后,颈痛组无统计学意义,腰痛组结果与Meta分析一致,组间差异为I2=84.4%,异质性可能来源于疼痛部位,因颈痛组样本量仅有2篇不足以说问题,需将来进一步验证,目前可得出结论:运动针法较电针在治疗腰痛时更有优势;(3)运动针法治疗腰痛时疗效优于西药(OR=4.34,95%CI=[2.23,8.44],P=0.0001﹤0.05);(4)运动针法疗效优于传统针灸结合其他疗法(OR=4.77,95%CI=[2.55,8.93],P﹤0.00001);(5)运动针法与其他疗法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I2=45%﹤50%,OR=0.90,95%CI=[0.12,6.84],P=0.91﹥0.05),因仅纳入3篇文献,结果需谨慎对待;(6)运动针法结合传统针灸疗效优于传统针灸(OR=2.91,95%CI=[1.24,6.82],P=0.01﹤0.05)。(7)运动针法结合其他疗法疗效优于非运动针法(I2=8%﹤20%,OR=5.36,95%CI=[3.70,7.76]P﹤0.00001),Harbord检验结果P=0.232﹥0.05无统计学意义,不存在发表偏移,敏感性分析结果与Meta分析结果一致,说明结果稳定。⑵镇痛效果:(1)运动针法镇痛效果优于传统针灸(I2=83%﹥50%,SMD=1.08,95%CI=[0.74,1.42],P﹤0.01),敏感性分析排除经Galbr检验发现的异质性较大文献,结果与Meta分析一致,结果稳定但证据质量较低。;(2)运动针法的镇痛效果优于电针(WMD=0.80,95%CI=[0.85,1.06]);(3)运动针法镇痛效果优于西药(I2=95%﹥50%,WMD=2.04,95%CI=[0.47,3.61]),异质性较大结果不可信,进行定性分析。(4)运动针法镇痛效果优于传统针灸结合其他疗法(I2=30%﹤40%WMD=0.89,95%CI=[0.85,1.22]P﹤0.01);(5)运动针法结合传统针灸镇痛效果优于传统针灸(I2=78%﹥50%,WMD=0.78,95%CI=[0.53,1.04],P﹤0.01),通过减补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后结果稳定,但因异质性较大,证据质量较低;(6)运动针法结合其他疗法镇痛效果优于非运动针法(I2=82%﹥50%WMD=2.11,95%CI=[1.64,2.58],P﹤0.01),egger线性回归法计算,P=0.732﹥0.1,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证据质量较低;(7)定性分析显示:运动针法短期镇痛效果强于西药,长期疗效有待考证。⑶安全性:有20篇文献对干预措施的安全性和副作用进行了报道,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运动针法安全性较好。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1)在治疗颈腰痛时使用运动针法可以得到更好了临床疗效,但在治疗颈痛时使用电针还是运动针刺仍需要将来进一步探讨。(2)使用运动针法治疗颈腰痛时与其他疗法相比,运动针法对颈腰痛的缓解更显着。(3)运用运动针法在治疗颈腰痛时安全性较好。
二、颈椎病神经根型手术前后护理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椎病神经根型手术前后护理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词缩略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针刺结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传统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一、 病名方面 |
二、 病因病机 |
三、 临床症状、体征及症状分型 |
四、 传统医学的治疗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解 |
一、 病名方面 |
二、 病因病机 |
三、 临床症状、体征 |
四、 现代医学的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一、 研究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剔除标准 |
六、 脱落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一、 分组方法 |
二、 治疗方法 |
三、 针刺注意事项 |
四、 刮痧注意事项 |
第三节 疗效观察 |
一、 观察步骤 |
二、 观察指标 |
三、 疗效评定标准 |
四、 统计学处理 |
五、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
一、 两组受试者的性别构成情况 |
二、 两组受试者的年龄构成情况 |
三、 两组受试者的病程构成情况 |
第二节 观察指标分析 |
一、 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指标分析 |
二、 两组的疼痛指标分析 |
三、 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的疾病影响指标分析 |
四、 两组的临床疗效指标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关于针刺治疗方法的依据 |
一、 针刺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中医知识 |
二、 针刺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西医知识 |
三、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穴依据 |
第二节 关于刮痧治疗方法的依据 |
一、 刮痧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中医知识 |
二、 刮痧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西医知识 |
三、 刮痧的禁忌 |
第三节 临床疗效分析 |
第四节 安全性分析 |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
一、 不足 |
二、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颈椎钩椎关节的基础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颈椎钩椎关节与颈椎病关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
1 “钩椎关节”概念的提出 |
2 钩椎关节的解剖毗邻 |
3 钩椎关节的发育学说 |
4 钩椎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 |
5 钩椎关节与颈椎病的关系 |
6 钩椎关节病变的诊断依据 |
7 钩椎关节病变的治疗 |
8 展望 |
9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颈椎钩突的增龄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颈椎钩突与椎动脉的位置关系及临床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基于Micro-CT在颈椎钩突骨小梁显微结构的应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部分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钩椎关节及相关结构的有限元对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不同体位颈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概述 |
1.1 西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
1.1.1 颈椎病的概念及发病率 |
1.1.2 颈椎病的发病因素与病理生理 |
1.1.3 颈椎病的分型 |
1.2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
1.2.1 颈椎病的中医辨病分析 |
1.2.2 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
1.2.3 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
1.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西医认识 |
1.3.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1.3.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西医治疗 |
1.4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认识 |
1.4.1 神经跟型颈椎病的辨病分析 |
1.4.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机及辨证分型 |
1.4.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样本来源 |
2.3 临床资料 |
2.3.1 诊断标准 |
2.3.2 纳入标准 |
2.3.3 排除标准 |
2.3.4 脱落标准 |
2.3.5 知情同意 |
2.4 研究方法 |
2.4.1 一般资料 |
2.4.2 治疗方法 |
2.4.3 观察指标 |
2.4.4 疗效评定 |
2.4.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NDI评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4 讨论 |
4.1 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条件及颈椎不稳发生的机制 |
4.2 动力位X线片是早期辨别颈椎不稳趋势的重要依据 |
4.3 不同体位颈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CSR的理论依据 |
4.4 颈椎动力位X线片指导下进行不同体位颈牵引的疗效分析 |
5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美式整脊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试验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研究小结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1.1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样化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2.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变机制 |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西医治疗 |
3 研究立项依据 |
4 研究设计思路 |
5 研究结果分析 |
6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 |
附表2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eck Disability Index,NDI) |
附表3 针刀治疗患者知情同意书 |
综述 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颈椎五步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1.非手术治疗研究现状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 |
1.研究类型 |
2.研究对象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脱落标准 |
3.样本量估算 |
4.研究对象分组 |
5.干预措施 |
6.疗效评定 |
7.统计方法 |
8.质量控制 |
9.研究伦理审批 |
10.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病例入选情况 |
2.基线资料情况 |
3.疗效评价 |
3.1 两组治疗前后NDI评分的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颈椎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
3.4 两组治疗前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的比较 |
3.5 两组治疗后疗效的比较 |
4.安全性评价 |
第四部分 讨论 |
1.祖国医学对CSR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CSR的认识 |
3.本研究结果分析 |
第五部分 结论 |
1.研究结论 |
2.研究创新性 |
3.研究局限性 |
4.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基于VOSviewer软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护理研究热点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9)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治疗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治疗方法 |
4 观察指标 |
4.1一般资料 |
4.2 生物学指标 |
4.3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 |
4.4 疗效评价指标 |
4.4.1 主要结局指标 |
4.4.2 次要结局指标 |
4.4.3 疗效判定标准 |
4.4.5 出现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处理方法 |
结果 |
1 本试验完成情况 |
2 基线情况 |
3 治疗结果 |
4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探讨 |
2 “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法立论依据及选穴依据 |
3 本课题治疗方案的确定 |
4 关于本课题结果评价红外线成像测定及相关量表的选择 |
5 疗效分析 |
6 小结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文献综述 中西医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1.西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2.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3.小结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10)运动针法治疗颈腰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运动针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颈椎病神经根型手术前后护理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牛诗雨.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D]. 师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针刺结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宁彩霞(Pattarawadee Palanuntakulthor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4]颈椎钩椎关节的基础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D]. 王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不同体位颈牵引治疗有颈椎不稳趋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观察[D]. 何炳坤.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美式整脊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任芳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临床疗效观察[D]. 孙璐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颈椎五步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价[D]. 王亚洁.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毫火针排刺项背部经筋治疗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D]. 桑涛.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10]运动针法治疗颈腰痛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D]. 司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