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化工装置腐蚀监检测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谭鹏飞[1](2021)在《新时期石油炼化设备腐蚀与控制分析》文中认为现如今,石油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发展中的主要能源,更是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石油提炼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其中的各种化工产品会腐蚀相关的设备。因此,在新时期,需要对石油炼化设备腐蚀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其中的材料性能和防腐内容,完善控制和防护方案。
刘小辉[2](2021)在《炼化企业腐蚀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阐述了炼化装置是发生设备腐蚀的重灾区以及装置腐蚀的分布规律,说明了腐蚀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了腐蚀预测工作永远在路上的思想,同时对今后防腐控制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廖静雯[3](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常减压装置塔器腐蚀分析和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原油品质的下降和炼化设备的老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因设备腐蚀而导致的泄露问题和装置非计划停工情况频发,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常减压装置作为炼化企业的“龙头”装置,其设备更易受到原油中腐蚀介质的侵蚀,特别是整个装置的核心塔器设备。因此,对常减压装置塔器进行腐蚀分析、预测和控制,不仅能降低常减压装置发生腐蚀失效的概率,也大大减少了整个工艺过程后续装置的腐蚀风险。在大量腐蚀监测检测数据的积累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腐蚀进行分析和预测研究,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腐蚀监管方法是设备腐蚀管理新的方向和趋势。本文在常减压装置腐蚀大数据的基础上,首先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常减压装置塔器设备的腐蚀失效案例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常见的腐蚀失效类型、腐蚀高发部位及常见腐蚀原因等规律,并针对结论提出相应工艺、监检测和选材防腐建议;其次,基于K-均值(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原油性质类型进行划分,并采用方差分析法探究不同种类原油下设备的腐蚀情况;随后,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分类预测方法,分别建立了常减压装置塔顶回路腐蚀状态预测模型和塔器设备腐蚀程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PCA-SVM模型在塔顶回路腐蚀状态的预测中效果最好,识别率可达到96.552%,PCA-KNN模型在塔器设备腐蚀程度的预测中效果最好,识别率可达到94.737%;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提出了由腐蚀预测驱动的腐蚀监管方法,提出将结果表征、设防策略、腐蚀诊断、腐蚀预测和优化决策等综合应用方法。将传统的腐蚀诊断方法与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实际工业应用的价值,有利于推动常减压装置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腐蚀防护管理工作向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刘炳岩[4](2021)在《盐酸露点腐蚀电化学探针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常减压蒸馏装置是炼油工业首道也是最重要的工序。当含有大量的酸和无机盐的原油经过常减压装置进行加工后,常减压塔顶低温部位冷却系统会因为气相水蒸气冷凝并吸收环境中的盐酸蒸汽发生盐酸露点腐蚀从而导致管道开裂及泄露。目前国内外常采用工艺防腐和材料升级两种措施来减缓塔顶冷凝系统由盐酸露点环境导致的金属设备腐蚀,但是对于盐酸露点腐蚀的监测和预防仍然缺乏有效的措施。因此,本文针对盐酸露点腐蚀的特殊性,设计了基于电化学测量技术的探针用来原位测量及研究盐酸露点腐蚀,主要工作如下:开发了一种可以原位测量盐酸露点腐蚀的电化学阻抗探针,探针由两块相同的Q235碳钢电极并通过一个薄膜电阻串联制备而成。与传统的阻抗三电极测量体系相比,探针测量瞬时腐蚀速率的误差仅为9%,并且其测试时间缩短了约20倍。同时,使用此探针研究了盐酸露点腐蚀环境的动态变化对材料的影响,当露点不断发生时,材料表面凝结的酸液膜越多,材料的瞬时腐蚀速率越大。随着冷凝的液膜进一步形成酸液滴并受重力的影响下发生滴落时,材料的腐蚀速率又瞬间变小。由于探针测试时间非常短,所以可以有效的对这一动态变化过程进行测量。由于电化学探针只能测量露点环境下材料的瞬时腐蚀速率,然而材料的累积腐蚀速率决定了装置的服役寿命。针对这一不足,本文设计了一种电化学阻抗技术耦合电偶技术的探针以实现瞬时腐蚀速率和累积腐蚀速率的同步测量,为实际管道中盐酸露点腐蚀的监测和评估提出了新的手段。首先在盐酸溶液及盐酸露点环境中验证了电偶技术测量累积腐蚀速率的可靠性,研究发现使用石墨电极作为电偶探针的阴极可以有效的反应阳极材料的真实腐蚀状况,通过电偶探针测量获得的腐蚀速率与腐蚀挂片法测量结果误差为13%,与电化学极化法测量结果误差为4.6%。之后使用此耦合探针测量了材料在盐酸环境中的腐蚀,实验结果表明探针获得累积腐蚀速率和瞬时腐蚀速率变化趋势一致并且两者间误差仅为2.7%,因此可以使用此耦合探针有效的原位测量盐酸露点腐蚀并进一步研究其腐蚀机理,从而为塔顶冷凝系统的露点腐蚀监测及预防提出有效的措施。
秦谢勋[5](2021)在《常顶系统关键腐蚀管控参量的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常压装置作为石油炼化“龙头装置”,其运行状况关系到整个炼化企业的生产进度。由于世界原油品质的不断劣化,常顶系统的腐蚀问题变得越来严重,因腐蚀泄漏造成非计划停工的风险越来越大。目前,各炼化企业已经建立完善的腐蚀监检测体系,并积累了大量腐蚀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掌握常顶系统的腐蚀状况,帮助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腐策略,但是现阶段的数据分析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大量的监检测数据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分析工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可能导致设备错过最佳维修时间。而腐蚀预测模型从数据出发,能够挖掘腐蚀数据中内在规律,预测设备的腐蚀趋势,避免了传统数据分析不足带来的安全隐患。因此,本文以常顶系统监检测数据基础,建立常顶系统关键腐蚀管控参量预测模型,预测腐蚀发展趋势,提高腐蚀诊断效率。1、为了准确预测常顶系统铁离子浓度的变化,分析了常顶系统的主要腐蚀机理,确定了主要腐蚀影响因素。为了提高数据样本质量,对数据进行了异常值检验、标准化和降维处理。在此基础上,采用极限学习机模型(ELM)预测铁离子浓度,并采用人工蜂群算法(ABC)提高ELM模型预测结果的稳定性。与BP模型和ELM模型对比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ABC-ELM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是最高的。2、为了准确预测常顶系统的管道腐蚀程度,本文以管道壁厚为基础,采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管道腐蚀程度。针对GM(1,1)模型自身存在的缺陷,采用动态生成系数重构背景值公式和原始序列指数变换处理两种方法改进GM(1,1)模型的建模流程,并采用非线性自适应惯性权重粒子群算法(IPSO)求解全局最优动态生成系数,建立IPSO-GM(1,1)模型。与GM(1,1)和PSO-GM(1,1)模型对比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IPSO-GM(1,1)组合模型可以准确预测重点腐蚀部位壁厚的变化趋势。3、开发完成炼化装置腐蚀预测模块,实现了常顶系统铁离子浓度和管道腐蚀程度的在线预测。
王阳[6](2019)在《非侵入式在线测厚技术在炼油企业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石油化工企业中对于腐蚀管理一直存在防腐监测手段不多,需要依靠企业专业管理人员经验积累和事故教训反思进行管控,未真正有效的通过技术手段对装置高风险腐蚀部位进行提前有效管理。目前随着新的在线监控管线厚度技术的发展,企业可尝试应用非侵入式测厚技术在腐蚀监测体系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企业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几率:非侵入式实时检测厚度技术应用超声波探测物体表面反馈时间,从而测算出管线厚度的原理。超声波脉冲通过被测物体到达材料分界面时,脉冲被反射回探头,通过精确测量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时间来确定被测材料的厚度。凡能使超声波以一恒定速度在其内部传播的各种材料均可采用此原理测量。在线测厚探头采用螺柱安装方式,只需将安装螺柱预先采用拉弧焊方式焊接到被测设备表面,再将在线测厚探头用螺栓固定安装,实现了贴在管线外壁表面进行安装,不破坏管道本体,确保管道运行本质安全。采用波导杆设计,将超声波传感器与被测管线隔离,因此可在高温(温度最高可达600℃)、高压、临氢等危险环境下使用。波导杆与被测设备采用硬耦合方式,通过焊接在被测设备表面的螺柱将波导杆压紧到被测设备表面即可,无需耦合剂,从而解决了高温测厚耦合剂失效问题。依靠先进的超声波在线测厚技术在调研企业中国石化北京燕化公司炼油部4#蒸馏装置进行应用,对其主要管线壁厚在线连续监测,同时通过在线测厚数据与原料主要性质和加工量变化的对应关系分析,确定其腐蚀的影响因素,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张宏飞,于凤昌,陈崇刚,崔中强,段永锋[7](2019)在《炼油厂腐蚀保运技术的工业应用实践——常减压蒸馏装置》文中研究表明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技术研发中心和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炼油厂腐蚀保运技术及其工作平台。该技术充分利用了装置设计数据、各种监测及检测数据、工艺操作数据和原料性质等相关信息,其在常减压装置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一方面实现了腐蚀状态实时评估;另一方面,可通过对数据信息等进行集中管理和综合分析,发出超标预警,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此外,腐蚀分析评估结果和腐蚀监检测数据分析可自动生成报表,提出针对性措施及建议,协助制定检维修计划,有效提高了防腐管理效率。该技术的实施使主动防腐成为可能,可有效控制腐蚀风险,达到保障炼油装置长满安稳运行的目的。
詹旭聪[8](2019)在《CY气田集输系统腐蚀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Y气田采用“湿气加热保温混输”工艺,湿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的CO2、H2S等腐蚀性介质,给集输系统带来了一系列腐蚀问题。为确保集输系统腐蚀受控,亟需对CY气田开展腐蚀监测及控制技术优化研究,形成合理的腐蚀监测及腐蚀控制方案,以保证气田正常生产运行。本文以CY气田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同的腐蚀监测手段掌握该气田腐蚀情况,结合地面集输系统中的监测点分布,完成不同腐蚀监测技术的应用效果评价及腐蚀监测方案优化研究;运用腐蚀检测技术对站场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进行全面检测,分析系统中存在的腐蚀问题,确定集输系统中的腐蚀高风险点,完成腐蚀控制方案优化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调研国内外高含硫气田集输系统中的腐蚀监测、腐蚀控制技术应用现状及应用效果,掌握不同腐蚀监测及腐蚀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完成各项技术的适用性分析。(2)根据现场的腐蚀监测数据,分析CY气田地面集输系统中设备及管道的腐蚀状态,结合不同腐蚀监测设备的位置分布,完成该气田地面集输系统中腐蚀监测设备的应用效果评价。(3)根据腐蚀监测技术的应用效果,结合地面集输系统中腐蚀监测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腐蚀监测方法及腐蚀监测位置优选,确定不同监测手段的合理监测周期,完成CY气田腐蚀监测方案优化设计。(4)运用多种腐蚀检测技术对CY101-1站场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进行全面检测,分析地面集输系统中设备及管道存在的腐蚀问题,筛选出系统中的腐蚀高风险点,完成抗硫管材优选、涂层防腐、阴极保护及缓蚀剂加注优化研究,形成一套适用于CY气田地面集输系统的腐蚀控制方案。
徐健[9](2018)在《CC企业常减压装置腐蚀防护控制管理》文中提出在石化行业中,常减压工序是原油加工的首个单元,常减压装置是为后续的装置提供原料供应,并将原油分割成为干气、石脑油、煤油、柴油、蜡油、渣油等组分。随着石油资源开采难度增大,开采进入中后期,炼厂为降低生产成本,大量引进低品质原油,尤其是增加了高酸值原油及高含硫原油的处理量。由于原油中含有的酸类、盐类、重金属等腐蚀性物质,加之管理缺陷,从而导致常减压装置出现设备失效,引发设备更换和计划外停工,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导致火灾、爆炸、人身伤害等重大事故发生。常减压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了石化厂整个链条的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常减压装置安全、平稳运行问题长久以来困扰了石化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的技术难题。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延长石化厂常减压装置的使用周期,降低维修成本,减少计划外停工,增加企业效益,开展常减压装置的防腐分析、安全管理是目前炼化行业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文中结合常减压装置的行业经验,运用控制管理理论,通过分析常减压装置腐蚀管理问题,为后续CC企业常减压装置有效控制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根据CC企业常减压装置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具体问题。运用前馈、反馈管理方法,制定腐蚀防护控制管理体系,并加以实施验证,为装置的防腐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最终,保证CC企业常减压装置长周期“安、稳、长、满、优”运行。
柴永新[10](2018)在《高酸原油加工过程中的环烷酸腐蚀及防护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环烷酸性质及腐蚀机理的介绍与分析,讨论了原油组成、操作温度、流速和流动状态、介质的物理状态、操作压力以及设备材质等影响环烷酸腐蚀的重要因素,还介绍了加工高酸值原油中的腐蚀防护技术。
二、石油化工装置腐蚀监检测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化工装置腐蚀监检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石油炼化设备腐蚀与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时期石油炼化设备腐蚀控制发展背景 |
2 石油炼化设备腐蚀的现状 |
2.1 炼油装置腐蚀 |
2.2 化工装置腐蚀状况严重 |
3 新时期石油炼化设备腐蚀控制方式 |
3.1 实现材料的升级 |
3.2 加强工艺防腐力度 |
3.3 完善腐蚀监测机制 |
3.4 注意腐蚀监检测内容和方法 |
3.5 加强装置运行腐蚀的控制 |
3.6 加强对防腐蚀新技术有效应用 |
3.6.1 新防腐材料在石油炼化企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
3.6.2 材料表面改性的工艺技术 |
3.6.3 加强对工艺防腐技术的应用 |
4 结束语 |
(3)基于数据挖掘的常减压装置塔器腐蚀分析和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现状 |
1.2.2 常减压装置腐蚀研究现状 |
1.2.3 常减压装置腐蚀监检测现状 |
1.2.4 腐蚀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常减压装置塔器设备腐蚀失效案例统计分析 |
2.1 常减压装置塔器设备腐蚀失效类型和腐蚀部位统计 |
2.2 材料对腐蚀失效的影响 |
2.3 原油性质及加工负荷对腐蚀失效的影响 |
2.4 腐蚀原因及机理分析 |
2.4.1 低温H_2S+HCl+H_2O腐蚀 |
2.4.2 高温硫+高温环烷酸腐蚀 |
2.4.3 氯化物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
2.5 防腐建议 |
2.5.1 加工原料及工艺防腐建议 |
2.5.2 监检测建议 |
2.5.3 选材建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减压装置设备腐蚀数据的预处理及规律研究 |
3.1 数据预处理 |
3.2 原油性质对常减压装置塔器设备腐蚀影响的研究 |
3.2.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3.2.2 基于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的原油性质类型划分 |
3.2.3 常减压装置塔器设备在不同原油性质类型下的腐蚀差异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常减压装置塔器腐蚀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
4.1 模型原理及建模流程 |
4.1.1 主成分分析(PCA)原理 |
4.1.2 BP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
4.1.3 K-近邻(KNN)分类算法原理 |
4.1.4 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原理 |
4.1.5 腐蚀预测模型建模流程 |
4.2 常减压装置塔顶回路腐蚀状态分类预测模型的研究 |
4.2.1 常减压装置塔顶回路腐蚀数据预处理 |
4.2.2 减压塔塔顶回路腐蚀状态预测模型研究 |
4.2.3 结果分析 |
4.3 常减压装置塔器设备腐蚀程度分类预测模型的研究 |
4.3.1 常减压装置塔器设备腐蚀数据预处理 |
4.3.2 常减压装置塔器设备腐蚀程度预测模型研究 |
4.3.3 结果分析 |
4.4 基于腐蚀预测的腐蚀监管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4)盐酸露点腐蚀电化学探针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腐蚀监检测技术 |
1.2.1 电阻探针 |
1.2.2 电化学线性极化探针 |
1.2.3 电化学阻抗探针 |
1.2.4 电偶探针 |
1.2.5 电化学噪声探针 |
1.2.6 多种探针耦合技术 |
1.3 露点腐蚀的测量及研究方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 |
2 电化学阻抗探针的设计及性能验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2 探针制备 |
2.2.3 盐酸溶液测试实验 |
2.2.4 盐酸露点腐蚀测试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理论依据 |
2.3.2 探针性能验证 |
2.3.3 盐酸露点腐蚀的原位测量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偶探针及阻抗-电偶耦合探针的设计及性能验证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3 电偶探针的设计及性能测试 |
3.3.1 电偶探针的设计 |
3.3.2 电偶探针阴极材料的选择 |
3.3.3 电偶探针性能验证 |
3.4 耦合探针的设计及性能测试 |
3.4.1 耦合探针的设计 |
3.4.2 耦合探针在盐酸溶液中的测量 |
3.4.3 耦合探针原位测量盐酸露点腐蚀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常顶系统关键腐蚀管控参量的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常顶系统腐蚀现状 |
1.3 腐蚀监检测技术概述 |
1.4 腐蚀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常顶系统腐蚀因素分析与防护建议 |
2.1 典型常顶系统工艺过程 |
2.2 常顶系统腐蚀与防护分析 |
2.2.1 原油腐蚀性物质分析 |
2.2.2 常顶系统腐蚀机理分析 |
2.2.3 常顶系统腐蚀防护措施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BC-ELM的铁离子浓度预测 |
3.1 数据预处理 |
3.1.1 铁离子浓度预测数据来源 |
3.1.2 基于箱线图的异常值检验 |
3.1.3 基于Z-score的数据标准化 |
3.1.4 基于PCA算法的数据降维 |
3.2 极限学习机算法 |
3.2.1 人工神经网络 |
3.2.2 ELM模型 |
3.2.3 ELM预测模型的建立 |
3.3 人工蜂群算法 |
3.3.1 ABC算法的基本原理 |
3.3.2 ABC算法的流程 |
3.3.3 ABC-ELM预测模型的建立 |
3.4 预测结果分析 |
3.4.1 参数设置 |
3.4.2 模型预测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PSO-GM(1,1)的管道腐蚀程度预测 |
4.1 管道腐蚀程度划分方法 |
4.2 灰色预测模型 |
4.2.1 GM(1,1)模型的基本形式 |
4.2.2 GM(1,1)建模可行性判断 |
4.2.3 GM(1,1)模型的检验 |
4.2.4 GM(1,1)模型的缺陷 |
4.3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3.1 PSO算法的原理 |
4.3.2 PSO算法的流程 |
4.3.3 IPSO-GM(1,1)预测模型的建立 |
4.4 预测结果分析 |
4.4.1 管道腐蚀程度预测数据来源 |
4.4.2 模型检验 |
4.4.3 参数设置 |
4.4.4 模型预测结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炼化装置腐蚀预测模块的开发及应用 |
5.1 腐蚀预测模块的总体结构设计 |
5.1.1 技术架构 |
5.1.2 开发环境 |
5.1.3 模块功能 |
5.2 腐蚀预测模块的实现与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6)非侵入式在线测厚技术在炼油企业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炼油企业腐蚀现状 |
1.2 超声波在线测厚的原理 |
1.3 应用领域 |
1.4 应用企业装置情况 |
第二章 非侵入式在线测厚技术研究 |
2.1 在线测厚技术 |
2.2 在线测厚系统总体架构 |
2.3 在线测厚系统主要构成 |
2.3.1 探头 |
2.3.2 无线网关 |
2.3.3 中心数据服务器 |
2.4 装置腐蚀监测选点依据 |
2.4.1 选点的依据与方法 |
2.4.2 本周期原油加工情况 |
2.4.3 腐蚀核算 |
2.4.4 上次大修腐蚀检查情况 |
2.4.5 腐蚀瓶颈部位分析 |
2.4.6 装置监测点部位情况 |
2.5 在线测厚系统关键技术及数据分析 |
2.5.1 安装方式便携 |
2.5.2 实现无线传输 |
2.5.3 回传数据准确 |
2.5.4 检测管壁点蚀变化 |
2.5.5 系统稳定可靠性提升 |
2.5.6 温度对于超声测厚影响 |
第三章 在线测厚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
3.1 测点数据总览 |
3.2 曲线图谱总览 |
3.3 单个区域测点 |
3.4 测点运行总貌 |
3.5 红色测点曲线图谱 |
3.6 测点波形 |
3.7 绿色测点曲线 |
3.8 异常测点排除 |
3.9 测点参数配置 |
3.10 腐蚀率报警配置 |
第四章 在线测厚技术工业应用情况与分析 |
4.1 整体运行情况 |
4.2 高腐蚀监测点图形分析 |
4.3 异常数据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7)炼油厂腐蚀保运技术的工业应用实践——常减压蒸馏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原理 |
2 常减压蒸馏装置应用实践 |
2.1 实施步骤 |
(1)防腐蚀流程研究。 |
(2)腐蚀评估模型开发及优化。 |
(3)制定工艺防腐与腐蚀监检测方案。 |
(4)数据收集整理。 |
(5)系统部署。 |
(6)系统运行。 |
2.2 应用结果分析 |
2.2.1 腐蚀风险评估及预警 |
2.2.2 监测数据分析及预警 |
2.2.3 化学分析数据分析及预警 |
2.2.4评估结果验证 |
3 结束语 |
(8)CY气田集输系统腐蚀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腐蚀监测技术 |
1.2.2 腐蚀检测技术 |
1.2.3 腐蚀控制技术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成果 |
第2章 CY气田集输系统腐蚀监测技术优化前应用现状及效果评价 |
2.1 腐蚀挂片法 |
2.1.1 腐蚀挂片优化前应用现状 |
2.1.2 腐蚀挂片优化前应用效果分析 |
2.2 电阻探针 |
2.2.1 电阻探针优化前应用现状 |
2.2.2 电阻探针优化前应用效果分析 |
2.3 线性极化探针 |
2.3.1 线性极化探针优化前应用现状 |
2.3.2 线性极化探针优化前应用效果分析 |
2.4 电指纹 |
2.4.1 电指纹优化前应用现状 |
2.4.2 电指纹优化前应用效果分析 |
2.5 超声波 |
2.5.1 超声波优化前应用现状 |
2.5.2 超声波优化前应用效果分析 |
2.6 介质分析 |
2.6.1 介质分析应用情况 |
2.6.2 介质分析应用效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CY气田地面集输系统腐蚀监测方案优化研究 |
3.1 地面集输系统腐蚀监测方法筛选 |
3.1.1 腐蚀挂片 |
3.1.2 探针监测 |
3.1.3 场指纹 |
3.1.4 超声波 |
3.1.5 腐蚀监测方法筛选 |
3.2 地面集输系统腐蚀监测位置确定 |
3.2.1 监测点选择原则 |
3.2.2 监测点布置 |
3.3 地面集输系统腐蚀监测方案设计 |
3.3.1 地面集输系统腐蚀监测方案设计原则 |
3.3.2 地面集输系统腐蚀监测方案设计 |
3.3.3 腐蚀防护保障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Y气田高含硫集输系统腐蚀控制技术研究 |
4.1 CY101-1站场全面检测 |
4.1.1 压力容器全面检测 |
4.1.2 压力管道全面检测 |
4.1.3 集输系统腐蚀问题分析 |
4.1.4 集输系统安全状态评估 |
4.2 腐蚀风险点分析 |
4.2.1 腐蚀工况分析及管道多相流动分析 |
4.2.2 场站腐蚀风险点分析 |
4.2.3 管线腐蚀风险点分析 |
4.3 腐蚀控制方案研究 |
4.3.1 抗硫管材防腐措施 |
4.3.2 涂层防腐措施 |
4.3.3 阴极保护防腐措施 |
4.3.4 缓蚀剂连续加注 |
4.3.5 缓蚀剂批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CC企业常减压装置腐蚀防护控制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对象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腐蚀管理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2 控制管理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研究目标、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与思路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控制管理相关理论 |
2.1.1 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2 控制的内涵 |
2.1.3 控制管理的方法 |
2.1.4 实施评价控制 |
2.1.5 前馈控制 |
2.1.6 反馈控制 |
2.2 腐蚀管理相关理论 |
2.2.1 腐蚀的相关概念 |
2.2.2 缓蚀剂加注管理 |
2.2.3 设备定点测厚 |
2.2.4 腐蚀在线监测 |
第三章 CC企业常减压装置腐蚀控制管理现状 |
3.1 装置简介 |
3.2 装置腐蚀成因分析 |
3.3 装置腐蚀防护控制管理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置腐蚀防护控制管理方案研究 |
4.1 控制管理思路 |
4.2.1 前馈控制研究 |
4.2.2 反馈控制研究 |
4.2 控制范围划分 |
4.3 控制回路风险分析 |
4.3.1 风险等级划分 |
4.3.2 腐蚀泄漏事件发生可能性划分 |
4.3.3 低温部位腐蚀分析 |
4.3.4 高温部位腐蚀分析 |
4.4 缓蚀剂加注控制管理 |
4.4.1 缓蚀剂加注控制目标与标准 |
4.4.2 缓蚀剂加注管理体系的建立 |
4.4.3 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
4.5 腐蚀速率控制管理 |
4.5.1 腐蚀速率控制目标与标准 |
4.5.2 腐蚀速率监测系统的建立 |
4.5.3 偏差原因分析及措施方案制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腐管理方案实施评价 |
5.1 低温缓蚀剂、中和剂使用评价 |
5.2 高温缓蚀剂使用评价 |
5.3 腐蚀在线监测实际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石油化工装置腐蚀监检测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石油炼化设备腐蚀与控制分析[J]. 谭鹏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27)
- [2]炼化企业腐蚀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A]. 刘小辉. 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十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 2021
- [3]基于数据挖掘的常减压装置塔器腐蚀分析和预测方法研究[D]. 廖静雯.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4]盐酸露点腐蚀电化学探针的设计与应用[D]. 刘炳岩.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常顶系统关键腐蚀管控参量的预测方法研究[D]. 秦谢勋.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6]非侵入式在线测厚技术在炼油企业研究及应用[D]. 王阳.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2)
- [7]炼油厂腐蚀保运技术的工业应用实践——常减压蒸馏装置[J]. 张宏飞,于凤昌,陈崇刚,崔中强,段永锋.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19(10)
- [8]CY气田集输系统腐蚀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D]. 詹旭聪.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9]CC企业常减压装置腐蚀防护控制管理[D]. 徐健.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10]高酸原油加工过程中的环烷酸腐蚀及防护技术研究进展[A]. 柴永新. 第三届(2018)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