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夏——《林徽因》节选

生命之夏——《林徽因》节选

一、生命的夏季——《林徽因》摘录(论文文献综述)

田天,田建民[1](2021)在《论飘逸诗人徐志摩“金刚怒目”的一面——从《努力周报》上的一组诗文谈起》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徐志摩被形塑为一个寄情风月、才性高妙的现代柳永,似乎"一生都在爱情故事里折腾"。这种认识是对徐志摩的偏见。徐志摩固然有其飘逸潇洒的一面,但同时也有充满血性的"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发表于《努力周报》上的《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北方的冬天是冬天》和《希望的埋葬》这一组诗文,通过对现实的黑暗与政治的腐败的揭露与批判,对不与军阀政府合作的抗争精神与高尚人格的赞颂,对"希望"的爱恋、不舍与颂扬,表现了诗人的"金刚怒目"式愤激抗争与高歌正义、坚守理想的一面。

刘广利[2](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李雅君[3](2020)在《山西唐宋佛寺壁画研究》文中指出佛教自汉魏时期东传入晋地,从此展开绵延千年的山西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山西古代佛寺壁画遗存面积约11940平方米,是世界宗教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间上从唐迄至明清,代有留存;在年代分布上,有“远少近多”的特点,即金元明清的佛寺壁画数量达11300平方米,占总数量的95%,而唐、五代、辽宋时期的佛寺壁画遗存较少,总计约640平方米,本论文即以此部分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论文的研究主要以实地考察为基础,并依靠翔实确凿的文献资料,在查阅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和借鉴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佛寺壁画的图像所绘内容进行释读,继而从山西区域文化、自然地理、佛教义理、民族关系与艺术风格等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对山西唐宋时期佛寺壁画图像的形成、演变进行分析与阐释,进而挖掘其信仰内涵、思想观念等。在壁画图像的释读方面,笔者试图达到题材内容识读的准确、风格形式的多样化分析以及图像与文本的互证。本论文将以山西地区盛唐至北宋时期(8世纪下半叶——11世纪末)佛寺壁画的典型个案为主要研究内容,涵盖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五台山佛光寺唐代壁画的探讨。主要考察大殿北次间拱眼壁佛说法图与主尊须弥座背面毗沙门天王变相图,通过对图像题材内容、风格样式、配置组合等因素的分析,结合八世纪下半叶佛光寺的具体历史文献的考察,从而勾勒出佛光寺壁画图像的渊源、流布与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五台山佛教部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第二部分,是对平顺大云院五代壁画的研究。首先对弥陀殿东壁维摩诘经变图像、扇面墙背面残存壁画图像的释读,并重点探究壁画中“南派山水”出现的缘由,接下来通过比较,推断出大云院维摩经变的图像风格样式的两种来源途径。根据扇面墙背后以及北壁残存的图像,推测两铺壁面所绘的题材内容,为接下来西壁壁画内容的重构与复原作铺垫。基于以上问题的探讨,并通过历史性的考察东壁维摩经变与其他经变的组合形式,进一步论证西壁壁画所绘内容;第三部分,主要围绕高平开化寺北宋壁画所表现题材内容展开相关探讨。首先,重新解读北壁东侧墙面“东扆壁”所绘图像内容,明确其为弥勒上生经变,并进一步揭示出晋东南地区流传已久的弥勒上生信仰的盛行原因,以及其与高昌回鹘的密切联系。其次,对目前存有疑议的西扆壁所绘题材内容的再探讨。本章最后对东壁壁画中的卢舍那法界人中像进行溯源及对比分析,揭示出这一题材图像的时代语意及图像意涵;第四部分,是对灵丘觉山寺舍利塔辽代壁画的研究。首先从佛塔作为佛教美术的起源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的探讨,以及辽代佛塔状况的考察,都直接反映了辽代社会佛教末法思想的流行。通过对壁画中白衣观音像与地藏菩萨像的识读,对壁画风格样式的探讨及溯源,阐明辽代佛教美术图像与高昌回鹘的密切联系,进一步阐释这种图像组合透射出的佛学义理及佛教部派的发展趋势,指出辽代造塔、刻经以及从图像上的“回归传统”,都是僧众祈求将佛法永传万世的愿景,是11世纪弥漫于整个佛教世界的末法思想的集中体现。本论文基于对山西境内唐宋时期佛寺壁画的实地考察与文献整理,在我国“一带一路”大的历史背景下,以区域文化的视角,对山西唐宋佛寺中的壁画艺术的题材内容、风格流变、图像演变以及图像意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试图挖掘山西古代美术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精神,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佛寺壁画艺术的思想性。

刘洋[4](2020)在《北海静心斋(镜清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海静心斋(镜清斋)研究是对清代皇家园林经典个案的系统研究,目的在于弥补西苑营建史料整理的缺环,完善和丰富清代皇家园林研究的理论成果。本文借助传统文献考证方法和现代测绘调查方法,将静心斋营建工程置于北海北岸格局变迁的历史背景下,梳理乾隆朝的营建过程并分析其发生的内在动因,提出清初八旗驻京制度对北岸的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改造大西天经厂则是静心斋营建的重要契机。通过解读样式雷图档等相关营缮档案,了解同光朝静心斋修缮的工程内容,从而完善对历史沿革的认知。基于对历史状况的可靠判断,本文通过横向对比同时期、同类型的园林作品,分析静心斋的空间特征,对其设计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通过审视乾隆皇帝宏观意义上的园林活动,分析静心斋的创作意象,体会到其中蕴涵的多元化、深层次园林艺术,突破了以往研究中仅以“写仿江南园林”笼统称之的局面,尤其是将园内“方池”放入中国古典园林史框架中进行思考,廓清了“方池”理水的源流及形式背后所反映的审美精神。最后通过解读乾隆皇帝御制诗系统分析静心斋的创作意象、审美意趣,总结造园思想,以经典个案的剖析推动乾隆时代园林艺术、园林文化的研究,对深化西苑整体价值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程璐[5](2019)在《北新文学广告研究》文中提出北新书局是新文学出版肇始阶段的主力军。在激烈的现代文学出版环境中,北新书局通过多样的广告手段和精妙广告策略奠定了其“新文艺书店的老大哥”的地位,成为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推动者。绪论部分,对北新书局孕育、萌芽、产生、成立、发展、鼎盛、转型直至衰落消亡的三十年风雨历程进行总体论述,并对“北新文学广告”进行概念界定。第一章,对北新文学广告的刊载媒介、宣传对象和宣传策略进行梳理研究。北新文学广告的载体类型多种多样,主要集中于报纸、自家期刊杂志、本版图书三类,新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文学丛书是北新文学广告的四大对象,宣传手段和策略灵活多变、引人入胜。第二章,对北新文学广告与新文学的传播接受活动进行探究。北新书局不仅对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冰心等文学名家大力宣传,使书局迅速崛起;同时,也注重培养提拔新进作家,以保障其持续发展的活力。北新书局在不断的文学广告实践中,实现并巩固了其新文艺优势。第三章,对北新文学广告的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进行探究。文学广告本身即是一种文学“副文本”,具有文学的审美艺术特征,可以为读者提供顺利进入文本阅读的“前阅读”环境,为作家作品经典化提供助力。同时,北新文学广告在无形中记录了大量文坛事迹、保留了重要文学史信息,是珍贵的现代文学史料,也是作家佚文的重要来源。

孙玉芳[6](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婷[7](2018)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广告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30年代,文学类期刊繁多,文学广告成为宣传营销和争夺读者的重要手段。文学广告在宣传文学作品,记录出版情况等基础功能之外,更有着反映刊物文学理念,引导读者阅读,塑造读者文学审美价值观,呈现鲜活文学生态等深层次的文学史意义。通过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国家图书馆电子文献数据库,在大量收集20世纪30年代文学类期刊上刊登的文学广告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细读研究,得出结论。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形式的文学广告,本身具有商业宣传性和文学批评性这两种属性。不同文学流派的刊物上的文学广告,在表达刊物理念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这些理念背后是刊物的文学立场。最后文学广告可以反映读者阅读兴趣,引导塑造文学审美观念,在呈现文学生态上有特殊的价值意义。在收集大量文学广告实例的基础上,将文学广告当做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文本,对20世纪30年代文学广告进行了细致全面的研究解读,揭示了文学广告这一文本形式在反映文学刊物理念,引导塑造读者审美,呈现文学史面貌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意义。

荀利波[8](2018)在《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文中指出西南大后方诗歌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背景下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既承续中国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新诗发展的脉络,同时又因全民族全面抗战和争取民族自由独立与解放的伟大现实,担负了抗战救亡、文艺动员的使命而与中国的现实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接触,推进了新诗在革命、启蒙与诗歌艺术上的相谐发展,使现代新诗艺术更加成熟。但就学术界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西南大后方诗歌被植入中国现代诗歌的整体发展进程中进行了多角度的叙述,其独特性也不断被发掘,但对“西南大后方诗歌”作为一个整体范畴的研究尚未获得充分重视。为此,本文提出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具体而言,是在西南大后方诗歌生态系统生成的背景下,将西南大后方诗歌文学生态的考察分解到诗歌作为文学活动的要素之中,即以诗人、诗歌创作、诗歌传播为主体,通过对这几个部分的文学生态考察,整体上形成对诗歌创作生态的呈现。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战时生态生成与新诗的西南出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以陪都重庆为核心的西南大后方,在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政治背景下,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军事地位,对经济、教育、文化、文学等资源的凝聚具有独特优势,既打破了“五四”以来形成的以北京、上海为中心的现代文学生态,又在西南大后方重构新的生态环境,使西南大后方和西南大后方诗歌以一种独特方式登上了中国现代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舞台。对现实更为深入的了解、体验和思考,使得诗人们对诗歌作为文学艺术自身发展问题逐步形成了新的认识,从而推进了诗歌在创作观念、文体艺术等方面的讨论与变革。第二章论述战火与硝烟中的诗歌主体生态。战争是政治的极端形式,全面抗战时期作为诗歌创作主体的诗人与其所置身的作为客体的空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存在于背离故土、流亡他乡之痛,更重要的是诗人们的生命体验和经历,成为中国现代新诗发展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战时诗人们从战争爆发初期的流散,到1938年之后在西南渐趋聚集,民族、国家的生存,自我个体的生存,这些问题的纠缠作用于诗歌创作中,促成了诗歌艺术上的多重变化,甚至于奠定了诗歌发展的基调——革命的、大众的、现实的。第三章论述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状态。由于国土的沦陷和西南大后方的空间聚集,在抗战救亡的吁求下,诗歌接受群体更趋丰富,特别是使五四以来就提倡的“文艺大众化”得以以知识分子“俯身”的姿态亲近底层大众,这在某种程度上或可看作是知识分子阶层对知识垄断的再次“革命”,也为诗歌朗诵、街头诗等诗歌传播形式在抗战时期获得发展提供了土壤。抗战时期的出版、传媒业,因战时救亡加强了与社会各界抗日救亡组织及其活动的联系,从而为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阵地,改善了诗歌创作的生态环境,对诗歌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四章论述诗歌本体的生态适应。因抗战文艺发展的需要和文学生态的变化,西南大后方诗歌延续了“诗体解放”传统,自由体诗在发展中出现了朗诵诗、街头诗、叙事诗、方言诗等诗体上的新变化。在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下,诗歌体式的变化是抗日斗争的历史现实下诗人们对社会生态作出创作调适的结果,是获取自我生存空间的必然要求,改变了新诗诞生以来发展的走向,也为新诗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第五章论述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活动的变化。贯穿于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始终的“西方影响与民族传统”“启蒙救亡与诗歌本体”两对基本矛盾,决定了新诗发展复杂而曲折的局面。全面抗战的炮火真正在最大范围内逼迫诗人们从“上层”走到了大众之中,走向了中国自我的时代之中,它导致的是新诗在诗歌观念、诗歌视野、诗歌创作艺术等方面向中国的现实、向中国自我的现代性情境的靠近。战时诗歌创作生态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国现代新诗艺术发展空间。虽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全民族抗战的亢奋激情中现代新诗“使命意识”的强化和“审美意识”的削弱,使得新诗在形式、语言、内容等方面存在一些“病症”,但诗歌必然“反映时代精神”,诗歌研究更不能置身于它所生成的社会现实之外。在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下,在文艺大众化、民间形式等的讨论中,在朗诵诗、街头诗、方言诗、叙事诗、政治讽刺诗等诗体的创作实践下,西南大后方诗歌推进了新诗诗歌观念、诗歌视野、诗歌创作艺术等的发展,现实主义诗歌和现代派诗歌创作过程中成长起一批重要诗人,形成一批代表新诗发展新高度的成果,成就了新诗发展独特而重要的一段。

张立聪[9](2018)在《跛者不忘履 ——论沈从文1949年后的文学创作》文中认为1949年是沈从文的文学生命中带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以这一年为界,我们可以看到沈从文的文学生命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他1949年前的文学生命可谓精彩纷呈,绚烂之至。与之相比,他1949年后的文学生命则逊色太多。尽管如此,沈从文1949年后依然有些许佳作,这些文学创作至今仍值得多次阅读和品味。1949年后的沈从文写了五篇小说,八十七首诗歌,一百多篇散文(如果算上书信、日记,则不止这个数目)。但从总体上看来,这些作品的艺术质量平平,无论是“质”上还是“量”上都难以让人满意。在这些1949年后写就的作品里,散文创作的成就最高。沈从文在当代文学史上有意无意“被缺席”的情况,随着“潜在写作”这个概念的提出而有所改变。因此,我们不仅要认识作为现代文学作家的沈从文,也要认识在当代文学史上默默进行“潜在写作”的作家沈从文。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沈从文1949年后的文学创作并非完全是“潜在写作”,我们也要看到他在1949年后表现出向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艺主流靠拢的热情,即创作出大量颂歌式的政治抒情作品。他的这些政治抒情作品,在小说、诗歌、散文这三个文学创作领域均有体现。如今看来,作为作家的沈从文在后半生经历多次运动和“思想改造”之后,确曾表现出对文学的看法有所改变,对文学创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坚守有所动摇的情形。幸运的是,从沈从文生前所写的最后一篇小说《来的是谁?》及其晚年所写的散文便可看出,沈从文最终还是回归故我。他保持住作家的精神独立与思想自由,继续着自他从事文学创作以来对文学的坚守,并且坚持在文学中表现出对美和善这两种永恒价值观的信仰,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岁月。

吴静子[10](2017)在《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中国风景概念史研究(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风景审美文化,是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中国古文献源远流长,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宝贵智慧,其精髓就是要把握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及思维规律。深入而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及其规律,对全面掌握中国风景概念发生发展的历程及蕴含于其中的审美意蕴至关重要。从世界格局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文化景观”概念,与中国传统风景审美观中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理念及重视主客观和谐统一的整体思维相契合,也正是中国风景审美观中物我相携、情景交融审美意蕴的集中体现。而近些年,中国的学术界为确立与西方“Landscape architecture”相对应的学科名称展开持久的分歧和争论,虽然客观上推进了相关历史资料的研究,但对于风景概念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却少有人涉及,更未有人从思维规律的层面来观照中国古人的风景审美志趣,对风景概念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行系统的梳理。而这正是本文试图要阐述和证明的。概念是思维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能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人的风景概念形成之时(远至上古时期),先民们潜藏的风景审美行为和朴素的风景审美意识即已产生。因此,要厘清中国的风景概念,首先要从早期潜藏的风景审美行为和审美意识谈起。本文选取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为研究时段,因为这段时期是中国风景概念从发生到发展再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并为后世风景概念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中国的风景概念自发生起始,就伴随有一批关键性语词的变化和发展,而语词正是中国古人思维规律与审美意识的文本性载体。想要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的风景概念史,对相关语词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关键点还在于研究和梳理蕴含于其中的思维方式、思维规律以及在此种思维模式影响下形成的审美观念、审美理论以及审美志趣等等。本文致力于从古迹、案例和文献中挖掘和研究风景概念相关语词的特性及蕴含于其中的思维规律、审美意蕴,以厘清中国风景概念的发展脉络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最显着特征,并凸显其“人文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审美特性,而这也正是中、西方文化及思维方式的最本质区别。文章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文章主要通过风景概念相关语词的统计分析,证实当代风景园林专业以“风景”语词表达风景概念的合理性,并对风景及其同义语——山水的词源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至第四章,通过对风景相关案例、重要历史文献及历史文化思潮等的详细剖析,深度阐释中国古人风景审美观念的发生、发展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状态。

二、生命的夏季——《林徽因》摘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命的夏季——《林徽因》摘录(论文提纲范文)

(1)论飘逸诗人徐志摩“金刚怒目”的一面——从《努力周报》上的一组诗文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3)山西唐宋佛寺壁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条件
    五、文中所涉基本及相关概念
第一章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唐代壁画
    第一节 山西唐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第二节 佛光寺东大殿北次间拱眼壁壁画——佛说法图
        一、佛说法图的图像内容
        二、佛说法图中主尊神格问题的再探讨
    第三节 佛光寺主尊像须弥座壁画——毗沙门天王经变图
        一、佛光寺毗沙门天王经变图的图像内容识读
        二、佛光寺毗沙门天王图像的来源
    第四节 佛光寺唐代壁画所反映的密教因素
        一、唐代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密教化
        二、佛光寺东大殿壁画塑像与密教的关系
    第五节 佛光寺唐代塑像壁画的具体创制年代的问题探讨
        一、佛光寺造像组合的年代考证
        二、佛光寺壁画的具体年代考证
第二章 山西五代平顺大云院佛寺壁画
    第一节 山西五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第二节 关于大云院弥陀殿东壁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像的探讨
        一、弥陀殿东壁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像内容的释读
        二、东壁壁画中山水图景的“南传北”的表现
        三、大云院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像的来源
    第三节 大云院弥陀殿西壁壁画的构思复原
        一、大云院弥陀殿扇面墙背面与北壁壁画的题材内容的再认识
        二、与东壁维摩诘经变相对置——西壁壁画的复原重构
第三章 山西北宋高平开化寺佛寺壁画
    第一节 山西北宋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第二节 北宋高平开化寺大殿东扆壁壁画图像——弥勒上生经变
        一、晋东南地区发现的关于弥勒上生信仰的新史料
        二、北宋高平开化寺壁画弥勒上生经变图像分析
    第三节 开化寺大殿西扆壁、东壁壁画图像的相关探讨
        一、与弥勒上生经变相对置的——西扆壁图像内容的再商榷
        二、东壁华严经变中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的图像来源及意涵
第四章 山西辽代灵丘觉山寺舍利塔佛寺壁画
    第一节 山西辽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第二节 灵丘觉山寺辽代佛塔壁画的图像内容
        一、觉山寺舍利塔的整体布局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的图像内容释读
    第三节 觉山寺舍利塔壁画中的白衣观音像
        一、觉山寺舍利塔白衣观音像的特征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白衣观音图像的来源及传播路线
    第四节 觉山寺舍利塔壁画中的地藏菩萨像
        一、地藏菩萨图像的演变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地藏菩萨图像的分析
        三、觉山寺舍利塔地藏菩萨与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图像组合形式
    第五节 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的艺术风格
        一、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的风格特点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风格溯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北海静心斋(镜清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为什么研究北海静心斋
        思考:从明、清两代西苑变迁谈起
        审视:静心斋“经典性”的解读方法与意义
        问题的提出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及评述
        1、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2、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3、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结构与重点
    五、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第1章 组群现状
    1.1 概况
    1.2 建筑
        1.2.1 前院建筑
        1.2.2 东跨院建筑
        1.2.3 西跨院建筑
        1.2.4 后院建筑
    1.3 山形水系
        1.3.1 叠石掇山
        1.3.2 理水
    1.4 植物配置
    1.5 匾额楹联
第2章 营建背景及影响
    2.1 缘起:清初八旗驻京制度对城市宫苑格局的影响
        2.1.1 八旗制度对北京城市空间的影响
        2.1.2 八旗制度对西苑北海格局的影响
    2.2 序幕:清代北海北岸的变迁
        2.2.1 清初西苑的经营
        2.2.2 乾隆初期北海北岸的营建
    2.3 筹划:乾隆十八年大西天改造工程
        2.3.1 改造背景
        2.3.2 改造过程
第3章 营建过程与变迁
    3.1 际会:乾隆二十一年镜清斋营建工程
        3.1.1 肇建过程
        3.1.2 重要史实分析
    3.2 余晖:同光朝镜清斋修缮工程
        3.2.1 未竟之功——同治“重修”镜清斋
        3.2.2 革故鼎新——光绪朝镜清斋大修
    3.3 变革:民国后的静心斋
        3.3.1 更名静心斋
        3.3.2 功能变化
        3.3.3 历次修缮
第4章 园林形式、空间分析
    4.1 乾隆朝静心斋复原研究
        4.1.1 复原依据
        4.1.2 总体格局复原
        4.1.3 建筑单体复原
        4.1.4 内檐装修复原
    4.2 空间布局分析
        4.2.1 园林选址与总体布局
        4.2.2 空间特征与尺度分析
    4.3 功能与活动分析
        4.3.1 历史功能的审视
        4.3.2 园林活动的追踪
        4.3.3 路径组织的探讨
第5章 园林创作意象及审美意趣
    5.1 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的方池现象探析
        5.1.1 文献中的方池形象
        5.1.2 方池实物的分布及传播
    5.2 创作意象
        5.2.1 池上居
        5.2.2 镜池塔影
        5.2.3 月印千潭
    5.3 审美意趣
        5.3.1 止水——止于至善
        5.3.2 山石——画意江南
        5.3.3 水月——大圆镜智
第6章 造园思想
    6.1 “儒释相融”的精神居所
    6.2 “内圣外王”的理想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史料汇编
    1 、静心斋营缮史料
    2 、静心斋御制诗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北新文学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北新书局的风雨三十年
    第二节 北新书局的文学书刊广告
第一章 北新文学广告的构成
    第一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刊发媒介
    第二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宣传对象
    第三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宣传策略
第二章 北新文学广告与新文学的传播接受
    第一节 对名家名作的重点推介
    第二节 对新进及普通作家作品的打造与支持
    第三节 对北新新文艺作品的维护和助力
第三章 北新文学广告的价值向度
    第一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文学价值
    第二节 北新文学广告的史料价值
    第三节 作为作家佚文的北新文学广告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北新文学广告选辑录
    附录二: 北新文学广告图例选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学广告——一种特殊的批评文本形式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广告的商业性及其宣传策略
    第二节 文学广告文学批评特质的获得
第二章 文学广告和三十年代文学刊物审美价值理念表达
    第一节 作为刊物文学审美价值观表达副文本的文学广告
    第二节 追求“艺术性”与“商业性”融合的《现代》文学广告
    第三节 在商业营销和革命热情之间的左翼文学广告
    第四节 追求文学艺术性与文艺自由主义的新月广告
第三章 文学广告与读者的审美互动及其经典化意义
    第一节 面向读者的预告性文学批评文本
    第二节 文学广告对读者的审美塑造
    第三节 读者审美流变在经典化中的作用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战时生态生成与新诗的西南出场
    第一节 抗战中崛起的西南大后方
        一、西南大后方区域范围及政治地位的确立
        二、西南大后方社会整体发展的稳定
    第二节 现代文学中心的西南重构
        一、北京、上海现代文学中心的沦陷
        二、硝烟中流散的现代文学
        三、抗战时期现代文学中心的西南重构
    第三节 现代新诗在西南大后方的历史出场
        一、现代诗人抗战时的西南集聚
        二、诗歌传播场域在西南的构建
        三、现代诗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战火与硝烟中的诗歌主体生态
    第一节 战火中的洗礼:诗人生存状态与诗歌态度
        一、流散期:吹响民族抗战号角
        二、稳定期:浴火后的西南聚集
        三、困难期:向现实的深处掘进
    第二节 硝烟中的集结:诗歌社群与诗人组织
        一、“文协”的建立与诗人动员
        二、《七月》等报刊媒介与诗人组织
        三、西南联大等校园文学社群与诗人的组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状态
    第一节 接受群体类型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一、底层的大众:文艺动员中的普通市民和工农
        二、挑剔的读者:西南大后方城市知识分子群体
        三、诗歌逐梦者:西南大后方校园中的学生群体
    第二节 诗歌传播的主要途径与困境
        一、出版发行机构的发展与诗歌文集出版
        二、《抗战文艺》等报刊媒介的诗歌传播
        三、诗朗诵、街头诗等传播途径的发展
        四、战时环境下诗歌传播的主要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诗歌本体的生态适应
    第一节 朗诵诗等:“使诗歌,成为大众的东西”
        一、高兰等的朗诵诗创作
        二、田间等的街头诗创作
        三、沙鸥等的方言诗创作
    第二节 叙事诗:“新诗的再解放和再革命”
        一、战时生态适应中走向新的抒情
        二、战时生态适应中的形式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活动的变化
    第一节 战时生态下的新诗创作活动特点
        一、创作目的的工具化
        二、创作活动的组织性
        三、接受对象的大众化
    第二节 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的整体变化
        一、规定性的“我们”对个体的“我”的超越
        二、现实性在诗歌现代性构建中的合法性的确立
        三、多元文化整合对西南大后方诗歌艺术的丰富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937 年 7 月至1945 年 8 月出版的主要诗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跛者不忘履 ——论沈从文1949年后的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选题的意义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沈从文1949年后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由疯癫到恢复:沈从文1949年的新诗创作
    第二节 “白头学作诗”:“南游诗草”和青岛诗存
    第三节 浩劫不忘赋诗:“文革”十年的旧体诗创作
第二章 沈从文1949年后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思想改造后的向“群”靠拢之作:《老同志》
    第二节 川南土改的深刻感受:《中队部》与《财主宋人瑞和他的儿子》
    第三节 有望成为名作却最终未就的长篇:《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和《来的是谁?》
第三章 沈从文1949年后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精神自剖与自我检讨:独白性散文和自传性散文
    第二节 “川行散记”的雏形:川行书信
    第三节 唱颂歌赞美新中国:歌颂新中国的“抒情”散文
    第四节 坚守心中的文学理念:文论性散文
    第五节 追忆逝水年华:怀人忆旧的散文
    第六节 内容复杂繁多的散文:杂文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中国风景概念史研究(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为什么研究风景概念史
    二.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结构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第1章 基于文献统计的风景概念解析
    第一节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的“风景”概念
        一.“风景”相关语词统计
        二.“山水、风景”词频、语义与词源分析
第2章 先秦风景审美意识的形成
    第一节 上古时期朴素的风景审美意识
        一.潜藏于自然崇拜中的自然审美意识
        二.潜藏于实用理性中的人文审美意识
    第二节 先秦时期风景审美意识的理性发展
        一.先秦自然美审美意识的发展
        二.先秦人文环境审美意识的发展
第3章 两汉时期极盛的风景审美形式
    第一节 汉画中的万千风景意向
        一.自然景物在汉画中的表现
        二.人文景物在汉画中的表现
    第二节 《汉赋》中对风景审美旨趣的极致追求
        一.风景审美心境:宏大之美
        二.风景审美内容
        三.风景审美方式:“仰观俯察”
        四.审美知觉:“通感”式风景审美体验
    第三节 大美汉苑——上林苑的风景营建实践
        一.自然山水环境优先的城邑与风景规划
        二.上林苑中丰腴的自然风景资源
        三.注重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人文建筑
    第四节 类比思维的繁衍:类书《尔雅》中的风景审美意识
        一.对“象”的感知:类比思维的天然审美特性
        二.类书《尔雅》中的风景审美意识
第4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风景审美的质变
    第一节 自然山水审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一.自然山水审美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山水风景审美文化的发展状态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风景的人文环境审美旨趣
        一.风景建筑:佛塔
        二.园林艺术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风景审美观的实践例析和对西方的影响
附录1 中国风景审美观的实践例析:古代教育场所的选址规划
附录2 对西方的影响:从Garden,LandscapeGarden到LandscapeArchitecture——西方风景园林观念中的中国文化因子
    一.Landscape的历史沿革
    二.Garden到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发展历程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生命的夏季——《林徽因》摘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飘逸诗人徐志摩“金刚怒目”的一面——从《努力周报》上的一组诗文谈起[J]. 田天,田建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09)
  •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
  • [3]山西唐宋佛寺壁画研究[D]. 李雅君.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4]北海静心斋(镜清斋)研究[D]. 刘洋. 天津大学, 2020
  • [5]北新文学广告研究[D]. 程璐. 广西大学, 2019(01)
  • [6]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7]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广告研究[D]. 张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8]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D]. 荀利波.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跛者不忘履 ——论沈从文1949年后的文学创作[D]. 张立聪.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中国风景概念史研究(先秦至魏晋南北朝)[D]. 吴静子. 天津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生命之夏——《林徽因》节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