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生多情累鬼魂——蒲松龄和《聊斋》中执着的鬼魂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邱丹[1](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研究指明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陈文娟[2](2019)在《《聊斋志异》中的“困境书写”研究》文中认为《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蒲松龄创造了一个鬼狐幽冥的世界,以奇幻艳丽的想象和充满民间关怀的语言,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而《聊斋志异》中的“困境书写”更是具有独特之处,体现了蒲氏个人的时代体验,熔铸着作者对个人生存和社会现实的体认和思考,在文学叙事上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探究。本文首先对《聊斋志异》中的“困境书写”,根据其困境的主题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三类:底层百姓的生存困境、失意文人的科举困境,以及青年男女的婚恋困境,并且探讨困境的成因。从困境的分类中,逐步挖掘展现困境的典型场景:公堂牢狱在蒲氏笔下具有空间的二维性和半封闭性,成为困境的展堂和矛盾激化的场所;书斋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书斋中的活动,凝聚了书生在科举困境中的失意与人生欲求;青楼妓馆的特殊性造成男女恋情的多重阻挠;道路作为空间转换的枢纽,具有开放性,使得困境的内容与形式的呈现更加丰富多样。蒲松龄通过典型场景将人物、事件融入进来,为其“困境书写”服务,有效地呈现出他的创作构思。因此,“困境”的设置并非只为了反映现实,同时在小说的叙事建构上有着重要作用。《聊斋志异》中纷至沓来的“救助者”形象都是以困境的“存在”为前提,继而通过对困境的解除,不断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逐步加深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主题。《聊斋志异》的“困境书写”背后弥漫着作者科举失利下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以及对自身价值确证的期待。蒲氏承受生命之重,以个人的伤痛见证了封建时期底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世人的困境,在劝善惩恶的观念下试图让世人超脱困境,寄寓了作者一腔济世之情。
侯桂运[3](2011)在《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文备众体”的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深受诗歌的影响,从而具有了浓郁的诗化特征。诗化特征堪称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最大的民族特色。对于这一介于小说和诗歌、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之间的课题,虽然已有众多学者进行了论述,但这些议论要么只是某个阶段的,要么只是某个方面的,还谈不上全面性和系统性。本文即以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源流以及它的功能、作用及其成因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各时期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基本面貌,并就它对文言小说各叙事要素的变异作用进行整体的论述。本文由绪论以及其他五章内容构成。绪论部分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历史及研究现状,明确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概念,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此部分首先把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分为古朴感受期(1897年前)、自觉论述期(1897年—1980年)、深入研究期(1981年至今)三个阶段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评析,然后辨析了小说、文言小说的概念,指出文言小说诗化特征可用赵彦卫的“诗笔”来概括,它的内涵是指小说作者在进行小说创作时由于运用了诗歌的创作手法从而使得小说所表现出来的跟诗歌相似的特征,它的外延既包括显性的诗性语言形式(即小说中的诗词赋骈文等),也包括隐性的诗歌灵魂(即小说中的出现的诗歌的意境、抒情性等)。而近现代研究者们对“诗笔”概念的认识是一个由实到虚、由外到内、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第一章分析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源头,主要论述了《诗经》的“赋、比、兴”和《楚辞》的象征这些最具中国特色的抒情方法,因为它们被后世的文言小说所继承;论述了《诗经》、《楚辞》中诗化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因为它们为后世文言小说叙事要素的诗化变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论述了先秦诸子散文的小说性因素及其诗化特征,因为它们堪称后世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直接源头;论述了早期的史传文学,因为它们确定了中国叙事文学的诗化传统。第二章分析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指出文言小说诗化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面貌。大致说来,唐前文言小诗化特征的特点是自然清新,唐代的特点是用小说来进行诗歌创作,宋元的特点是走向世俗,明清的特点则是异彩纷呈。唐前文言小说中的诗歌虽没有后世小说中的多,但它们都自然清新;它们含有很多骈文、韵文,但还没有后世小说中骈文、韵文的套路化;因为去古未远,唐前小说中的比喻、象征等创作手法非常发达,为后世所不及。唐人把小说当作诗歌来写作,这使得它比唐前、唐后小说的诗化特征都要鲜明。就诗歌而言,唐人小说中所含的诗歌多于唐前,少于唐后,但唐人小说中诗歌的总体质量则非其前、后所能及;就骈文、散文的诗歌意象而言,唐人小说中的比喻和象征虽然少于唐前,但它表达出的意象很有诗意,非唐前的各种喻象所能及;而这些有诗性的意象都是唐人所独创,也非后世小说中那些程式化的意象所能比。就小说的题材而言,唐代小说尚“奇”尚“情”,小说中的爱情作品明显增多,这些跟诗歌题材相同的作品在融入诗歌、抒发诗情、提炼意象方面都给唐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宋元时期文言小说的标题具有了七言化的倾向,这些七言标题所含的叙事信息多于唐人的三言、四言标题;宋人小说中的诗歌与唐人相比,在叙事性上有所增强,在抒情性上有所减弱,抒情性的减弱使得宋人小说中少了很多诗情诗意。宋人小说中的骈文也不像唐代小说中的骈文那样具有独创的特征,而是具有了程式化的倾向。明清时期的文言小说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有“蚓窍蝇声,堆积未已”、“不文不白之诗文小说”,又有“以传奇法以志怪”、具有“诗情美、诗意美、诗境美和诗的韵味”的《聊斋志异》,还有只记“家庭米盐之琐屑”但“笔墨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的忆语体小说等,它们的诗化特征也都各不相同。第三章分析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功能。诗化特征在文言小说中具有叙事功能、描写功能、抒情功能和议论功能。在叙事功能中,小说中的诗赋骈文除了具有顺序功能外,一些童谣、占语、诗歌往往能够预测或暗示后面的情节,从而使得它们具有了预叙功能;而这些诗赋骈文还经常用来复叙已经发生过的故事情节,因而它们也具有复叙功能。诗化特征在文言小说中的描写功能特别突出,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描写、相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多借助于诗赋骈文来表现。在早期的小说《燕丹子》、《吴越春秋》中,语言描写特别突出;相貌描写、行动描写则在《洛神赋》、《游仙窟》中大量出现;而具有抒情言志功能的诗歌在小说中更是普遍具有心理描写功能。文言小说中以赋歌骈文来描写环境,在《穆天子传》、《燕丹子》中就已出现,在《琴操》中已有出色表现,而自《游仙窟》开始,又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大段的韵语、骈语进行环境描写。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抒情功能更为明显,因为它既包括出现在文言小说中的诗赋骈文把它们所固有的抒情性移植到文言小说之中,也包括文言小说中的散体文所创造出的具有抒情特征的意境。《穆天子传》和《燕丹子》中的诗歌就已经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诗歌的抒情功能,而《世说新语》则是以散文抒情的典范。文言小说中的诗赋骈文也具有议论功能,《燕丹子》中的骈文、《云溪友议》中的诗歌、《韩诗外传》和《列女传》中的引诗、《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等的议论功能都很明显。第四章论述了文言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的诗化倾向。文言小说的诗化故事情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说文本中出现了大量的诗赋骈文,二是小说的情节发生了诗化变异。这些变异表现为作者弱化了小说的情节性,而加强了小说的抒情性,使得小说的叙事不是详细的、具体的、连贯的,而是简单的、概括的、间断的。而在具体手法上,则表现为叙事节奏的片段性和跳跃性,叙事手法的象征性和概括性。这是作者以写诗的态度、写诗的手法来进行小说创作的必然结果。沈亚之的小说就具有以上特点,因而被李剑国称之为“情绪小说、诗化小说、抒情小说或曰意境小说”。文言小说人物形象的诗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小说中的主人公多具有“才子”、“佳人”的特点。这些多具有非凡的诗才、炽烈的诗情、俊逸的外表、文雅的举止的“才子”、“佳人”从《穆天子传》到唐传奇再到《玉梨魂》一直绵延不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传统;而这些形象在中国文言小说中出现的数量之大、质量之高,也使得它成为了中国小说与西方小说的主要区别。就具体作品而言,《世说新语》创作人物形象的特点是以散金片玉来铸就时代人物群像。它的每则小品文中所表现出的人物形象具有片段性、单纯性、静止性的特点,这样的片段性描写是诗性的手法,它能够集中笔墨形象地突出人物的某一显着特征;而当这一千二百余则片段集中成一部《世说新语》时,魏晋时代的群体人物形象就被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了。与《世说新语》散金片玉式的片段描写不同,《游仙窟》则是用一篇长文、用一些连续的情节构成的完整的故事来塑造张文成、十娘、五嫂三个人物形象。因为描写的对象仅仅是三个人物,所以诗性的语言描写、相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就都集中于三人身上,使得三人的形象都很丰满而又有个性,而他们的语言、相貌、行动、情感也都具有诗性特征。第五章论述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形成原因,指出了文言小说诗化特征形成的必然性。中国具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最成功的诗歌教育传统,它使得中国古人对诗歌的重视上升到了道德层面和政治层面,它使得中国古人自幼就在诗歌的氛围中耳染目濡,养成了诗性思维,掌握了写作诗歌的技巧,使得他们都成为了诗人。而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诗歌创作也一直得到了统治者的提倡,这就使得长期没有得到文体独立的小说不能不受到诗歌的影响。而汉语是具有诗性特征的语言,那么作为用汉语创作的文言小说,也就更容易形成诗化特征。与白话文相比,文言文的诗性特征也更为明显。另外中国古代的世界观也具有诗性特征,它也影响了文言小说的诗化特征;特别是不可言说的“道”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对于意象和意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赵庆超[4](2009)在《多种形象元素的撷取与组合——从聊斋小说到聊斋电影《古墓荒斋》的改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墓荒斋》以《连琐》为主要改编蓝本,又撷取《娇娜》、《聂小倩》、《画皮》等聊斋小说的故事元素和叙述情节,使得多篇小说的审美元素被糅合在同一个电影文本中,进一步渲染演绎了离奇的情节氛围,加深和扩充了对世道人心的揭示与批判,强化了对理想化的人物品格的塑造与建构,有效地开阔了原着小说的审美视野,拓深了原着小说的文化内涵,激活了大众的审美记忆,为《聊斋志异》的影像传播做出了贡献,但这种"巨无霸"式的撷取多种形象元素的构思方式因为过分的贪多贪全而不可避免地削弱了电影文本艺术展现的集中性和主题构思的深入性。
黄雅莉[5](2009)在《王鼎钧的乡愁情结与爱国情怀——以《左心房漩涡》为探究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左心房漩涡》一书在擅长说理的王鼎钧绝大数冷静的文风中是少有的浓重笔墨,作者以其独特的诗化笔法抒情,亦以最精炼的文字与独特的结构来写他对人生的感悟。全书从个人的悲欢遭际,进而省思战争、围堵与政治敌对的划界对人的伤害,并从对过去的留恋,来重新再造自己的生命。论文即透过对此书的探讨,来诠释王鼎钧的乡愁情结与爱国情怀的深沉内蕴。并透过这样的探讨见证作者由"入乎其内"到"出乎其外"的心理流程醵?于自身经历、先天素质以及文化修养等方面多元的广度和深度超越,表现出知识分子博大的胸襟,辽阔的文化视野,智慧的深度思索,真诚的人道精神和忧国忧民的良知。他把偌大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将相互疏离的人际间种种景观变成富有哲理意味的精神家园。这样一来,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散文中乡愁母题的内涵,也极大地提高了乡愁散文的品位和境界。
高坤[6](2008)在《近十年中国大陆蒲松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蒲松龄是我国清代着名小说家,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与《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长篇相媲美,是描写清代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蒲松龄及其作品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蒲松龄及其作品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成绩最为显着的分支之一,随着对蒲松龄的不断深入的研究以及资料整理工作的进展和研究理论的丰富,蒲松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近十年来,蒲松龄及其作品的研究领域更是硕果累累,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多达1300多篇,相关书籍近百部。本文侧重于对中国大陆蒲松龄的研究情况的综述,通过对1996-2006年的中国大陆蒲松龄的研究情况、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研究情况以及其它蒲松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统计,并在初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蒲松龄研究的现状,对蒲松龄研究进行了分类归纳,并对蒲松龄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简要评述,并对其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初探。旨在是总结这十年来蒲松龄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研究的思考,并希望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资料基础。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十年来蒲松龄研究成果的统计、蒲松龄研究情况的分类归纳和蒲松龄研究的热点问题和不足初探。
宋华伟[7](2008)在《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文中研究说明引论《聊斋志异》是我国清代着名文学家蒲松龄耗尽半生心血所完成的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同时,从世界范围来讲,它也是十七、十八世纪世界古典文学当中的一朵奇葩。目前《聊斋志异》国内外的批评与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作家生平研究、作品分析鉴赏和作品校勘整理等方面,而接受角度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展开《聊斋志异》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章《聊斋志异》接受的开始:在作家与读者互动中的诞生蒲松龄出生在明清政权更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充满饥荒和战乱的年代。这是蒲松龄选取志怪题材进行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时代原因。齐文化的影响对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创作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促成因素。另外,蒲松龄坎坷的生活经历和久困科场的孤愤成为了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另一推动力量。以上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了《聊斋志异》这部文学杰作的出现。《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从它的创作成书阶段就已经开始了。蒲松龄在创作当中一直都在自觉的展开着与读者的对话,听取读者们关于作品的信息反馈,获得由读者直接提供的创作素材,并且从读者的欣赏肯定中获得继续创作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可以说,《聊斋志异》正是由蒲松龄和读者们、普通群众们共同创作而成的。第二章《聊斋志异》古典接受阶段从《聊斋志异》创作初步完成至“五四”以前是《聊斋志异》的古典接受阶段。这个阶段里,《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经历了一个从区域性接受发展为全国性接受的过程,《聊斋志异》逐渐成为了一部中国文学名着。乾隆三十一年(1766)赵起杲、鲍廷博编印的青柯亭刻本十六卷《聊斋志异》是目前可考最早的一个《聊斋志异》印刷版本,它的出现标志着《聊斋志异》迈出了走向全国性接受的实质性的一步。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聊斋志异》接受视角,如以冯镇峦、但名伦的评点为代表的审美视角、以纪晓岚为代表的官方视角、作家创作中的接受和聊斋戏中反映出的民间接受等。它们都是清代《聊斋志异》接受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聊斋志异》现代接受研究(一)“五四”文学革命在《聊斋志异》接受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带来了《聊斋志异》接受的一次历史性变革。从“五四”时期开始,《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进入了现代接受阶段。从“五四”至1949年这个时间段中,《聊斋志异》的国内接受不断地呈现出新的情况,前后相继地出现了以胡适为代表的实证科学的接受,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聊斋志异》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地位的定位,以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接受等等。第四章《聊斋志异》现代接受研究(二)本章主要考察从建国初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个阶段的《聊斋志异》接受情况。建国初《聊斋志异》半部手稿的发现以及《蒲松龄集》和《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等作品整理着作使《聊斋志异》的接受对象得到了扩展。建国初《聊斋志异》接受中蔚为大观的是社会历史批评。建国初的文学史着作和《聊斋志异》论着中对《聊斋志异》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取得了新的成绩。“文革”中出现了极“左”的纯政治化的接受,对《聊斋志异》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进行了全盘否定。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才拨乱反正,纠正了这种极“左”的接受。第五章《聊斋志异》新时期接受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华民族开始了伟大的民族复兴。与此同时,《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论文对新时期伊始出现的《画皮》热现象进行了个案分析。新时期的《聊斋志异》作品整理工作集以往之大成,使《聊斋志异》接受对象不断地得到完善。新时期的《聊斋志异》批评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以社会历史批评为主导,同时也出现了结构主义叙事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文化批评等多个接受维度,它们共同推动《聊斋志异》接受跨入多方位、多层次接受的新阶段。第六章《聊斋志异》的域外接受和影响《聊斋志异》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正是世界各国的读者对其展开接受的过程。从18世纪中期开始,《聊斋志异》就流传到了其他国度,出现了其他国家、民族读者的阅读接受,而且对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学创作也发生了影响。19世纪末以来,国外的聊斋学研究出现并持续发展。二战后国外聊斋学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不同国家的接受者在阅读与接受《聊斋志异》时总是从自己的文化语境、文化视野出发的,这是一种跨文化的接受现象。结语该部分对《聊斋志异》以往接受中所表现出来的接受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在新时期以来百花齐放的良好文艺发展态势之下,以及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复兴和中外对话交流的时代潮流当中,《聊斋志异》的接受与批评必将广泛而深入的开展下去,达到一个新的飞跃!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表现在:以往《聊斋志异》研究主要集中于作家生平研究、作品分析鉴赏和作品校勘整理等方面,而接受角度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生产与消费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的理论思想为指导,以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为系统的理论参照来展开接受角度的《聊斋志异》研究。论文认为,《聊斋志异》诞生于作家与读者的互动之中。论文还在对《聊斋志异》各个历史时期的接受情况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对《聊斋志异》的接受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论述。论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可能的吸取了域外的《聊斋志异》研究成果,引用和参考了很多外文资料来展开论文的研究和论证。以上都使得本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聊斋志异》的接受研究是一个涉及内容多、牵涉面广的研究课题,需要研究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学养方能给以深刻的把握。由于作者理论功底尚浅,知识面也比较狭窄,因此论文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着欠缺和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陈娓娓[8](2007)在《虚幻的寄托——论蒲松龄笔下的窦女与聂小倩》文中研究表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借助现实未有之鬼狐来表现生活应有之内容,让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在虚幻的世界中得以实现,让人感觉到生存的希望,蒲氏笔下的妖鬼狐精也因此具有了更多的人的意志和理想。其中的《窦女》和《聂小倩》便通过鬼魂复仇和鬼魂报恩两个故事寄托了蒲氏对人世间的美好理想,反映了古代社会被侮辱被摧残的妇女对邪恶势力的顽强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肖向明[9](2006)在《“幻魅”的现代想象 ——论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鬼”》文中提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以“民主”“科学”的“理性”旗帜试图彻底反对传统文化,鬼文化与鬼文学似乎处于一种被攻击的尴尬境地。用西方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中国现代作家,纷纷以“驱鬼”“打鬼”为启蒙“祛魅”的目标。“现代”何以与“鬼”发生诸多牵连?其实,“鬼”的复杂形态与多种价值并不能以“迷信”“愚昧”“落后”等意义所涵盖。“鬼”作为民众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民俗信仰,与五四以来的现代作家的科学意识并没有产生严格对立的关系。科学是现代作家启蒙的手段和目标,而鬼及鬼文化也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和现代作家反映现实、追求“现代”审美的方式之一。“鬼”民俗及其审美方式已经渗透到民众、也包括现代作家在内的日常生活细节和潜在的意识之中,尤其在新文化普及不到的广大民众那里依旧“鬼影幢幢”,这是现代作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加之,作家内在思想难以明言的隐情、秘密,也通过与“鬼”相关的艺术方式得以曲折表达。中国的“鬼”具有多源性、变异性,因而在现代生活当中也具备多重含义:由远古祖先崇拜而来的“鬼”,因为是长辈亲人死后的延续,我们崇拜时感觉亲切而并不恐怖,加上“鬼”经常参与民众的节日狂欢,自然给现代作家留下许多深刻而美好的记忆;当然,在现代文学的启蒙主题之下,留存于民众身上的那些国民性弱点和国民劣根性,很容易使现代作家把它们比附和想像为势必驱除又难以摆脱的“鬼”——“国民鬼”;在更高意义的审美层面上,“鬼”更多地成为“含魅”想像与虚构的艺术方式,借以表达人鬼难分、荒诞奇幻、迷离恍惚的“现代”生存处境。中国现代作家从民俗的“鬼”、思想的“鬼”到人性的“鬼”、哲理的“鬼”的文学思考之中,由具体到抽象,隐约建立起一种“民俗鬼——国民鬼——心中鬼”的“鬼”文学格局,由此,现代作家的“鬼”文学写作,改变了传统
张晓萍[10](2006)在《《聊斋志异》中的痴狂人物群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聊斋志异》中的痴狂人物群像为研究对象,讨论他们与蒲松龄本人的内在联系。首先,就《聊斋志异》中痴狂人物形象作细致的归类分析,总结他们各自的个性特征。即,痴人形象具有纯真的个性、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狂人形象则自信豪放、任情使性,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痴狂精神是内在统一的。其次,运用文本人物与作者性格互证的研究方法,将痴狂人物的痴狂个性和精神特质与蒲松龄的性格和生平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蒲松龄不仅以痴狂自许,而且也同样具备痴狂个性,他执着地创作《聊斋志异》和坚持不懈地参加科举考试体现了痴的特征,其个性耿介、胸怀天下又满腔孤愤则是狂的外现。这些与《聊斋志异》中的痴狂个性遥相呼应,从而使我们认识到,作者其实是借痴狂人物在表现自我、肯定自我。同时,对晚明思潮和晚明文学思潮对《聊斋志异》中痴狂人物的影响进行的粗浅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
二、人生多情累鬼魂——蒲松龄和《聊斋》中执着的鬼魂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生多情累鬼魂——蒲松龄和《聊斋》中执着的鬼魂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1)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聊斋志异》中的“困境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聊斋志异》中“困境书写”的类型 |
第一节 生存之困 |
第二节 科举之困 |
第三节 婚恋之困 |
第二章 《聊斋志异》中“困境书写”的典型场景 |
第一节 公堂牢狱 |
第二节 荒野书斋 |
第三节 青楼妓馆 |
第四节 出行路遇 |
第三章 《聊斋志异》中“困境书写”的叙事建构功能 |
第一节 救助者形象的塑造 |
第二节 “解困”模式下的情节推动 |
第三节 对“知己之爱”主题的深化 |
第四章 《聊斋志异》中“困境书写”所示作者的精神寄寓 |
第一节 科举失利下的精神创伤 |
第二节 对自我价值确证的期待 |
第三节 劝善惩恶观念下的济世之情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概念界定 |
一、小说及文言小说 |
二、文言小说诗化特征 |
第二节 本选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综述 |
一、古朴感受期(1897 年前) |
二、自觉论述期(1897 年至1980 年) |
三、深入研究期(1981 年至今)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言小说诗化特征探源 |
第一节 《诗经》和《楚辞》:中国抒情传统的确立 |
一、中国式的抒情方法:“赋、比、兴”和象征 |
二、中国式的抒情精神:“诗言志”与“发愤以抒情” |
三、《诗经》《楚辞》的诗化叙事 |
第二节 先秦诸子散文对小说诗化特征的影响 |
一、先秦诸子散文的小说特质 |
二、先秦诸子散文对小说诗化特征的影响 |
第三节 早期史传文学:中国诗化叙事传统的确立 |
一、《尚书》和《逸周书》 |
二、《左传》《国语》和《战国策》 |
三、《史记》 |
第二章 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 |
第一节 唐前文言小说诗化特征概观 |
一、唐前文言小说中穿插的诗歌 |
二、唐前文言小说中的骈文、韵文 |
三、唐前文言小说散文语言的诗化特点 |
第二节 唐五代文言小说诗化特征概观 |
一、唐五代文言小说中穿插的诗歌 |
二、唐五代文言小说中的骈文、韵文 |
三、唐五代文言小说中散文的诗化特点 |
第三节 宋元文言小说诗化特征概观 |
一、宋元文言小说中穿插的诗歌 |
二、宋元文言小说中的骈文、韵文、散文 |
第四节 明清文言小说诗化特征概观 |
一、宋元文言小说中穿插的诗歌 |
二、明清文言小说中的骈文 |
三、明清文言小说中散文的诗化特征 |
四、明清文言小说中的诗人情怀 |
第三章 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功能 |
第一节 叙事功能 |
一、预叙 |
二、顺叙 |
三、复叙 |
第二节 描写功能 |
一、人物描写 |
二、场景描写 |
第三节 抒情功能 |
一、诗赋骈文的抒情功能 |
二、散文的抒情功能 |
第四节 议论功能 |
第四章 文言小说三要素的诗化倾向 |
第一节 诗化的故事情节 |
一、故事情节的弱化与抒情性的加强 |
二、叙事内容的片段性 |
三、叙事节奏的变异性 |
四、比喻、象征等间接性的叙事手法 |
第二节 诗化的人物形象 |
一、通论——永恒的人物形象:“才子”、“佳人” |
二、例论——《世说新语》、《游仙窟》人物形象诗化特征分析 |
第三节 诗化的环境描写 |
第五章 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形成原因 |
第一节 诗教代代传 |
一、《诗经》与诗歌教育的实用性、审美性 |
二、诗歌教育与科举制度的有机结合 |
三、成功的诗教课本体系 |
第二节 文体诗为尊 |
一、诗歌地位与小说地位的对比 |
二、历代统治者对诗歌的大力提倡和对小说的禁毁 |
三、历代诗歌对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的影响 |
第三节 文言诗性化 |
一、汉语的诗化特征 |
二、文言文的诗化特征 |
第四节 诗性世界观 |
一、“不可言”的“道”与诗性思维 |
二、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多种形象元素的撷取与组合——从聊斋小说到聊斋电影《古墓荒斋》的改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5)王鼎钧的乡愁情结与爱国情怀——以《左心房漩涡》为探究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 前言:乡愁肇始于大时代的悲剧 |
二 《左心房漩涡》的创作背景: |
三 《左心房漩涡》的抒情模式和美学建构 |
(一) “你”与“我”的关系:假设问答以寄意的书信体例 |
(二) 以心理的流程来展现起承转合的有机结构 |
四 大气游虹:乡愁始于生命被切断的咏叹 |
五 世事恍惚:乡愁承载着对过去的依恋与对现今的怊怅 |
六 江流石转:乡愁是一种对历史命运的审视 |
(一) 重建伤痕, 化解毒素 |
(二) 生命是条河, 家是在漂流状态中的概念 |
(三) 由地理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 |
(四) 分散是保存和开展的另一种方式:从自我放逐到文化回归 |
七 万木有声:乡愁是对民族未来终必和解的一种期待 |
八 《左心房漩涡》对时代的启示 |
九 结语 |
(6)近十年中国大陆蒲松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蒲松龄研究近十年来的成果概述 |
一、十年来蒲松龄研究成果统计 |
二、蒲松龄研究情况的分析 |
(一) 对蒲松龄本身的研究 |
(二)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相关研究 |
(三) 关于蒲松龄研究的研究 |
三、十年来蒲松龄研究大事记 |
第二章 蒲松龄研究的分类归纳 |
一、蒲松龄教育思想的研究 |
二、蒲松龄儒学思想、道家思想的研究 |
(一) 蒲松龄与儒学思想 |
(二) 蒲松龄与道家思想 |
三、蒲松龄政治思想、商业思想的研究 |
(一) 蒲松龄的政治思想研究 |
(二) 蒲松龄的商业思想研究 |
第三章 蒲松龄研究的热点问题与不足初探 |
一、蒲松龄研究的热点问题 |
(一) 蒲松龄的民族成分问题 |
(二) 《醒世姻缘传》是否为蒲作问题 |
(三) 几个新问题 |
二、蒲松龄研究的不足初探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聊斋志异》接受的开始:在作家与读者互动中的诞生 |
第一节 《聊斋志异》产生的时代、文化氛围及蒲松龄的生活历程 |
第二节 作家与读者的互动:《聊斋志异》的成书过程 |
一 自觉的与读者的对话 |
二 创作的源泉:素材来源于读者、群众 |
三 继续创作的动力:“潜在的读者” |
第二章 《聊斋志异》古典接受阶段 |
第一节 从区域性接受走向全国性接受 |
第二节 审美鉴赏视角的接受,以冯镇峦、但明伦的《聊斋志异》评点为代表 |
一 冯镇峦的《聊斋志异》评点和《读聊斋杂说》 |
二 但明伦的《聊斋志异》评点 |
第三节 官方视角的接受,以纪昀为代表 |
第四节 仿书和续书:同时代作家创作中的接受 |
第五节 清代聊斋戏中的民间接受 |
第三章 《聊斋志异》现代接受研究(一) |
第一节 新的社会思潮:“五四”文学革命与《聊斋》接受史上的历史变革 |
一 科学方法的引进和对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突破 |
二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第二节 胡适对《聊斋志异》的考证与接受 |
第三节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与《聊斋志异》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的确定 |
第四节 毛泽东读评《聊斋志异》 |
第四章 《聊斋志异》现代接受研究(二) |
第一节 接受对象的扩展:建国初《聊斋志异》半部手稿的发现 |
第二节 《聊斋志异》社会历史批评 |
二 建国初文学史中对《聊斋志异》的评价 |
第五章 《聊斋志异》新时期接受研究 |
第一节 接受对象的不断完善与科学定位 |
第二节 电影《画皮》轰动效应探析 |
第三节 电视网络《聊斋志异》接受的特点 |
第四节 多方位、多层次的《聊斋志异》批评 |
第六章 《聊斋志异》的域外接受和影响 |
第一节 从中国到世界:走进域外接受者的视野 |
第二节 国外聊斋学的出现和发展 |
一 俄国 |
二 日本 |
三 英美 |
四 韩国 |
第三节 《聊斋志异》域外接受中的跨文化接受现象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聊斋志异》国内研究论着 |
附录2:1996-2007 年间《聊斋志异》国内研究论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幻魅”的现代想象 ——论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鬼”(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寻找中国现代文学的原始民俗文化资源(以鬼文化为例) |
一、选题的目的、价值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从传统到现代:“鬼”文学的古今语境 |
第一节 “鬼”的概念与鬼文化解释体系 |
第二节 “鬼文化”的古代文学背景 |
一、古代作家的“鬼”文化观念 |
二、古代文学的“鬼”母题 |
三、古代“鬼”文学的美学经验 |
第三节 新文化语境下“鬼”的文学存在 |
一、“故鬼重来”:科学与灵学之斗争 |
二、现代作家新的鬼文化态度 |
三、启蒙与审美的现代性迷思 |
第四节 现代文学中“鬼”文化的审美演变 |
一、题材资源:从主题写作到民俗抒写 |
二、作家情感:从道德认知到美学寄寓 |
三、结构功能:从叙事到象征 |
第二章 鬼后有人:现代作家“别样”的现实关怀 |
第一节 乡土文学里的“鬼”文化逼视 |
一、鬼文化风俗体现的乡村悲剧 |
二、宗法社会暗藏的“鬼影” |
第二节 借“鬼”讽喻国民劣根性 |
一、鬼俗情节的理性批判 |
二、《呼兰河传》:“国民鬼”的又一重要发掘 |
三、鲁迅之后:萧红的精神继承 |
第三节 暴露与歌颂的政治寓言 |
一、“鬼域”人间的政治闹剧 |
二、“鬼变成人”的解放神话 |
第三章 “民族魂”与“绅士鬼”:鲁迅和周作人“与鬼对坐”的不同文学思考 |
第一节 “打鬼”精神的坚韧与狐疑 |
一、“国民鬼”的影像: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生 |
二、“目能见鬼”:周作人的人道关怀 |
第二节 “民俗鬼”里的文化沉思与学术兴致 |
一、“掏鬼有术”:鲁迅的记忆与想像 |
二、兴致与机微:周作人“说鬼” |
第三节 “鬼气”与“鬼趣”:虚妄人生和生活之艺术 |
一、与“鬼”缠斗:鲁迅的虚妄人生 |
二、鬼趣常谈:周作人“生活之艺术” |
第四章 巫鬼风行:沈从文的原始宗教情怀 |
第一节 “湘西世界”里的巫傩文化 |
一、巫风弥漫:沈从文的“湘西” |
二、傩文化:巫鬼的表演艺术 |
第二节 原乡神话——现代文明的困惑 |
一、美丽乡愁:“鬼神”的向往与鉴赏 |
二、文明的隐忧与人性的守望 |
第三节 “抽象的抒情”——独特文体的诗意之美 |
一、自然成文:对“神性”的感悟 |
二、象征与传奇:“鬼神”的艺术启示 |
第五章 化鬼无形:张爱玲、徐訏等的人生哲理、美学氛围的现代追求 |
第一节 洞察人性缺陷的诡异方式 |
一、“女性”的现代“鬼话” |
二、“鬼”的“存在”之思 |
第二节 “鬼”的意象:“老屋”“月亮”“森林”等 |
一、女性“鬼话”的意象阐释 |
二、现代“鬼故事”的原型分析 |
第三节 荒凉、奇幻、怪诞的“现代”传奇之美 |
一、荒凉与艳异:女性传奇的“现代”美感 |
二、怪诞与奇情:“人鬼恋”的绵延和新编 |
结论:鬼文化的“现代”文学魅力 |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鬼”文学审美总结 |
二、“幻魅”的现代想像:接通鬼文化与20 世纪文学的艺术途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原创性声明 |
(10)《聊斋志异》中的痴狂人物群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上篇 《聊斋志异》中的痴狂群像分析 |
第一章 《聊斋志异》中的痴人群像分析 |
第一节 至情至性的情痴 |
第二节 为物耽情的物痴 |
第三节 痴迷于科举考试的痴人 |
第二章 《聊斋志异》中的狂人群像分析 |
第一节 豪放自信、目无礼法的狂人 |
第二节 不畏强暴、直面黑暗的狂人 |
第三节 佯狂诗酒、坚持自我的狂人 |
第三章 痴狂群像比较 |
下篇 蒲松龄与痴狂人物群像之关系 |
第一章 蒲松龄与痴 |
第一节 科举考试与蒲松龄之痴 |
第二节 《聊斋志异》与蒲松龄的痴 |
第三节 真性情与蒲松龄的痴 |
第二章 蒲松龄与狂 |
第三章 痴狂蒲松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人生多情累鬼魂——蒲松龄和《聊斋》中执着的鬼魂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2]《聊斋志异》中的“困境书写”研究[D]. 陈文娟.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3]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 侯桂运.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4]多种形象元素的撷取与组合——从聊斋小说到聊斋电影《古墓荒斋》的改编现象研究[J]. 赵庆超. 蒲松龄研究, 2009(04)
- [5]王鼎钧的乡愁情结与爱国情怀——以《左心房漩涡》为探究中心[J]. 黄雅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6]近十年中国大陆蒲松龄研究综述[D]. 高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7]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D]. 宋华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 [8]虚幻的寄托——论蒲松龄笔下的窦女与聂小倩[J]. 陈娓娓.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2)
- [9]“幻魅”的现代想象 ——论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鬼”[D]. 肖向明. 中山大学, 2006(12)
- [10]《聊斋志异》中的痴狂人物群像研究[D]. 张晓萍. 首都师范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