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直觉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忠旬[1](2020)在《民族地区中学数学非逻辑思维的调查研究 ——以三都水族地区为例》文中认为数学是一门逻辑严谨和体系形式化的学科,过分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会导致学生思维定势。数学中的科学与创造发明并不完全按照逻辑思维的法则进行,而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在数学教育中应注重对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共同培养。民族地区的数学教育存在着跨文化的现象,并且教育观念较滞后,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中学生创新意识成为当地教育者所面临的问题。本研究以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非逻辑思维的现状为着力点,提出培养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建议,进而带动民族地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分析非逻辑思维的内涵与特点,厘清非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基本关系,并对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非逻辑思维调查问卷》进行编制。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水族地区中学生数学非逻辑思维的现状,探索初中与高中学生非逻辑思维是否存在着差异。采用访谈法了解水族地区一线教师对非逻辑思维的理解状况和民族地区教师授课方式是否有益于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培养。根据众多学者对非逻辑思维的研究,确定了非逻辑思维的四个维度(发散思维、想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紧接着对水族地区两所初中学校与两所高中学校886位中学生进行调查,经过收集问卷并对实测数据进行均值检验、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性别、年级、不同学校之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齐性检验得出,其Sig值均小于0.05,表明水族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非逻辑思维水平存在着显着性的差异。(2)通过对八年级到高三年级中学生非逻辑思维均值比较分析,其结果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非逻辑思维水平越低;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均值比较分析,也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越低。表明水族地区的中学生随着知识经验越丰富,学生思维定势就越严重。(3)通过对非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712,Sig=0.000>0.01,表明非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相关性显着;与数学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357,在0.30~0.50之间,表明非逻辑思维与数学成绩是正相关,Sig=0.000,表明两者相关性显着。(4)通过对水族地区不同年级之间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其结果表现为:八年级与九年级到高三年级的非逻辑思维存在着显着的差异;九年级与高三年级的非逻辑思维的差异显着;高一年级与高二年级非逻辑思维的差异显着,高一年级与高三年级非逻辑思维的差异非常显着。(5)经过与水族地区师生进行访谈得知当地教师教育观念较滞后,同时受到教学进度与升学压力的影响,其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培养,师生教学过程配合不和谐,导致课堂氛围较差。根据研究结论与结合非逻辑思维的特点,以及水族地区中学生非逻辑思维的现状,提出了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建立新异,立足于课堂,突破学生思维定势三点建议。
杨玲[2](2020)在《教育直觉研究》文中指出
杨颖春[3](2014)在《论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及其培养策略》文中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一切文化成果,离不开人类思维创造能力的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也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在科学发现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创造性思维中的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逻辑思维所无法弥补的重要作用,在逻辑思维无法解释新发现的事实时,直觉思维就成为科学发现中的主角,对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直觉思维,重视直觉思维并深入研究直觉思维,进而在教育活动和科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直觉思维。本研究从科学哲学角度出发,运用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并结合相关科学案例,从直觉思维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分析其特点和具体表现形式,揭示其在科学发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如何有意识地培养直觉思维,旨在为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直觉思维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内容概括起来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引言中综述了论文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第二部分则对科学发现和直觉思维的涵义以及特点予以明确,并指出了直觉思维的基本表现形式。第三部分重点分析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并运用具体案例进行说明。第四部分为本研究的目的所在,即在现代教育活动和科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培养直觉思维,最后结语对全文做了简要的概括和总结,并进行了展望。本研究旨在说明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所充当的角色是逻辑思维无法所替代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认为,科学发现的道路首先是直觉的而不是逻辑的。因此,在科学实践中,我们应主动积极培养科学研究者的直觉思维,提高思维的直觉洞察力,为科学发现提供坚实基础。
魏体磊[4](2012)在《科学创造中的情感、想象与直觉思维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思维的产生、发展始终贯穿于人类的实践认识活动,情感、想象和直觉等非逻辑性思维作为人类思维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时不刻的渗透在科学创造活动中。科学创造从根本上讲是科学研究者逻辑思维的结果,而科学创造中的情感、想象和直觉思维在逻辑思维的主导作用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科学创造活动中,情感、想象和直觉思维是不可或缺的,相比较逻辑思维方法,非逻辑思维方法甚至更为有效。非逻辑思维在科学创造中成功应用的例子比比皆是,可谓相得益彰。本文从科学哲学、思维科学与现代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以科学创造中的情感、想象与直觉思维为对象,对科学创造活动不同阶段情感、想象与直觉思维的作用分析,揭示其在科学创造活动中的关键作用,继而,提出培养他们的目的和方法。文章框架设计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属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选题的背景依据和研究意义。第一章重点论述情感、想象和直觉思维的涵义、特征,创造性和关联性等问题。第二章对科学创造活动的不同阶段的作用进行分析,体现其关键性作用。第三章是关于培养情感、想象和直觉思维的目的和方法,也是整个文章的落脚点。最后是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简要的概括和总结,并对情感、想象和直觉思维在未来科学创造活动中做出新的贡献进行了展望。本文旨在说明,情感、想象与直觉思维是一个有机的思维过程,在科学创造活动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关键作用。科学的发明和发现并不是简单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需要二者动态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引导、相互启发和相互作用。因此,积极主动地培养科学研究者的情感、想象与直觉思维,引导并加强其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得以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科学研究者思维的全面发展,提升科学创造力,促进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推动科学的发展。
秦绪娟[5](2012)在《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想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想象是一切创造性活动所共有的,不只表现在艺术上,还融入于科学中。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科研工作者不仅需要运用理性而严谨的逻辑方法来构建理论或提出假说,而且需要运用想象、灵感与直觉等非逻辑思维,甚至运用审美思维活动来促进科学创造。考察历史和当代一些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彭加勒、海森堡、李政道、杨振宁等人的论述和科学成果,我们会发现,审美想象在科学创造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科学史中关于科学研究及科学创新的典型案例,分析审美想象在自然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并探索审美想象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机理。本论文考察了审美想象、科学创造的内涵及特点,结合科学史中的典型案例研究,探讨了审美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触发条件,提出了科学创造中审美想象的基本模式,阐述了审美想象对科学创造的促进作用、现实意义及培养对策,以期帮助科学工作者提升审美想象能力,从而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科学成果,促进社会创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张晶[6](2011)在《西方哲学史“创造”显现的考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哲学始于惊奇和反思,牛顿以前的哲学都是将自然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自科学从哲学母体分离出来后,对自然的好奇探索则由科学来承担,哲学转而研究人的认知能力,对人类创造性的肯定还局限于艺术家的活动。只有到了科技越来越成为改变世界的最重要的力量,人类将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创造活动和技术创造活动纳入哲学的考查范围,哲学的创造显现才成为可能。在当今创造成为这个时代的主体,以新的视角对“创造”进行反思成为这个时代的热点。因此,哲学创造显现的研究对于科学哲学,特别是技术哲学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定义的创造是指人的创造,显现即事物存在并必然被人感知。西方哲学史“创造”从被忽视到显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回顾古代和基督教时期创造的“神创论”背后的人,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神创论”如何开始动摇;得出柏格森对创造问题的研究,是“创造”显现的标志的结论。本文从以下两个角度对“创造”的显现原因进行了逻辑分析:即从哲学本体论逻辑——哲学对人的本质追问所显现的创造本质;哲学认识论的依据——从认识主体到创造主体,创造实践活动纳入认识对象——对技术和人工物的关注。主体创造能力、创造动力以及实践创造主体共同揭示了人的创造本质。笛卡尔确立了理性主体地位,洛克白板理论强化了认知主体的经验力量,康德理性的极致标志认知主体向创造主体过渡,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由观对创造主体实质内容的丰富,至此从认知到实践的主体能力显现;弗洛伊德的人本能蕴藏着创造本能,尼采的权力意志彰显创造的激情,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解析人的创造本源,这些使得主体创造动力显现。马克思主义感性的物质生产确立实践创造主体从更高层次上揭示了人的创造本质,为“创造”的显现提供前提。哲学史上与创造思维有关概念的研究成果,构成理性思考与感性直觉协同的创造思维形式的逐渐显现的历史过程。数学、逻辑思维的研究促进了创造思维理性形式显现的可能,对想象的研究标志着非逻辑思维形式显现的开始,而对感性直观的研究解决了创造形式显现的路径。哲学的认知对象由自然转为人工自然,由神转为人,人类的创造活动,特别是科技创造活动被纳入哲学研究的对象,这是创造显现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分析了科学哲学传统与创造的疑问,艺术哲学的传统与创造的天才论,指出技术成为哲学研究对象造就创造活动全方位考察,科学研究创造力对哲学创造概念继续显现起到的关键作用。本文阐述哲学中“创造”显现的过程,不仅肯定了科学创造活动和技术创造活动在人类创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还要反思这类创造活动的局限性,反思当今时代创造的彰显,是否反映了人性的某种缺陷,是否需要从人与自然的统一来协调人的创造性。
贺善侃[7](2010)在《论创新思维的形式及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文中指出创新思维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宝贵思维形式。创新思维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形式,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自觉思维与非自觉思维的统一。创新思维既是科学创造的前提,也是科学创造的动力,对科学创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怀疑、创造想象和科学假说是贯穿于科学创造全过程的三种主导创新思维形式。科学怀疑是科学创造的催化剂;创造想象是科学创造显示途径;科学假说是科学创造的初步成果。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和促进,共同推进科学创造。
袁媛[8](2010)在《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文中研究指明我们通常会认为,科学创造是一项充满着严谨、细致、理性的逻辑思维思考的工作,但是,在科学创造中也同样充满着感性的情感上的因素,而审美活动便是这样一种因素。在科学创造的各个过程中不但存在着审美活动,并且它还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自然科学的理论是以人做为主体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人们在进行其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中会不可避免的融入自己的个性、喜好、等情感的因素,而这些情感因素也会对科学研究的过程产生一定意义的积极作用。我们纵观科学史料,就可以发现,科学创造的过程跟审美的过程是密不可分的,科学理论虽然是对客观规律如实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也却并不是完全机械的、被动的,它也是由科学家按照审美的一些法则和规律来进行判断和取舍的。审美活动作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阶段之中,并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审美活动对科学创造的价值有两方面。首先,它能够对科学创造的过程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它也可以作为突破科学研究瓶颈的有力武器而存在。科学家们在科学创造的过程中必须如实、客观的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这就意味着科学家们有时候也需要抑制自己的个性情感因素,这也往往会影响科学家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科学研究陷入瓶颈中去。而审美活动却往往能够帮助科学家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科学家们从科研瓶颈的泥潭中解放出来。由此,我们可以说,审美活动作用于科学家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左右着科学探索的方向,影响着科学发展的思路,丰富着科学创造的方法,在科学创造中具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第二部分分别阐述了审美与科学创造的内涵和特点及审美活动的历史发展线索;第三部分阐述了审美的思维及其对科学创造的价值;第四部分从审美方法的角度阐述了其对科学创造的影响;最后一部分着重分析了审美活动对科学创造的价值和它的局限性。
石仿[9](2009)在《科学创造视角下的意会认知论 ——以波兰尼与庄子比较为基础》文中提出迈克尔·波兰尼(M.Polanyi),英国着名的科学哲学家,早年从事物理化学的研究工作,后转向社会科学领域。1958年发表《个体知识》一书,系统全面的阐述了意会认知问题,首次提出了“意会知识”的概念,波兰尼又相继发表了一系列的着作,进一步发展意会认知理论,建立了完善的意会认知哲学体系。意会认知论对传统的科学认识论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有一些学者惊呼,波兰尼的意会认知论导致认识论的大逆转,是继笛卡尔和康德之后,认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哥白尼式的革命”。波兰尼指出:人类的知识由意会和言传两部分构成,意会知识较言传知识具有逻辑优先性。波兰尼从人的身、心两部分入手来考察意会认知的构成,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意会认知模型结构,突出强调意会知识的个人性。无独有偶,中国古代的意会理论大师庄子,提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会理论,即内心可以领会意思,但无法用语言确切地表达出来。对于“言传”,可以通过言语、概念思维等方式表达,而“意会”,是一种置身其境的体验、领会,它远比语言表达的东西复杂、丰富。可以言传的是“小知”,超越语言而达到的更深层次的是“大知”,即“意会之知”。庄子强调“意会之知”是通达大道的知。在言传和意会的关系上,庄子主张“得意忘言”。意会认知是人类普遍的基本认识方式,并没有东西方地域或文理领域之隔。近年,国内分别研究波兰尼和庄子哲学的论着不少,但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的却很少。意会认知和人的直觉、灵感、顿悟、想象等意会因素息息相关,创造性思维中的突变和飞跃,正是在意会中发生的。现阶段,如何从认识论的角度,继承、发展传统意会理论的精华,并通过中西对比,积极地、批判地汲取国外意会理论新成果,分析其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科研教育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是摆在我国哲学界、特别是科学哲学界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对于这一问题,本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讨:第一,在纵向考察国内外波兰尼意会理论研究进展状况的基础上,从三个不同阶段:即冷起步阶段、新开拓阶段、热爆发阶段,细致分析了国内当前波兰尼理论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总结其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第二,横向比较波兰尼意会认知论和庄子意会思想。对庄子和波兰尼意会理论的比较,着重从哲学概念、思维方式、方法论等方面进行比较,指出波兰尼和庄子思想的异同点,在追溯意会知识历史沿革地基础上,对庄子和波兰尼意会理论之间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第三,探讨科学创造和意会认知之间的关系。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运用创造学相关理论,对科学创造过程中涉及的科学美、直觉思维、审美推理等意会因素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并结合科学史上的典型案例,对意会认知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第四,在综合考察我国科研教育的培养模式、科研体制以及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科研教育存在着忽视、回避甚至排斥意会认知的现象,笔者在反思这些现象的同时也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从中西对比、古今对比等角度对波兰尼和庄子的意会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目前国内学术界研究波兰尼意会认知论的文章很多,但探讨庄子意会理论的文章却不多,从中西、古今大跨度对两者的比较研究也是少之又少。本文在深入分析波兰尼理论和庄子思想的基础上,对波兰尼与庄子的意会理论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比较。第二,深入分析科学创造过程与意会认知的关系。以往对科学创造的研究,往往是从创造阶段、思维方式、创造方法等角度分别说明,本文以意会认知为主线,将科学美、直觉、想象力等因素融汇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其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论析。第三,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意会认知在科研教育发挥创造作用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在理论比较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科学创造与意会认知的关系问题,指出意会认知因素在科研创造中的存在形式及其现实意义。
陆茜[10](2008)在《论审美方法在自然科学创造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从古至今,人类都在不断地探索着自然界的规律,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的创造史。在自然科学创造过程里中,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好坏。到了二十世纪下半期,随着科学、人文的融合与发展,自然科学创造中的美和美感的应用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这种对科学原则与艺术原则衔接融合的研究衍生出了一种具有特殊作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审美方法。通常我们把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分为感性方法和理性方法两大类。审美方法是感性方法和理性方法的融合,是科学家直觉和经验的升华。本文以大量典型的各门自然科学学科研究中的创新和发现为分析依据,探讨审美方法在自然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并提出审美方法运用的基本原则及其在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机理。本文以自然科学研究史上各阶段的创新发现为研究主线,致力于从纷繁的事实中整理出体系化,全面化的审美方法应用规则。为了使研究的观点更为集中,本篇论文将主要考察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具体现实,采取文献检索等方法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概括,以尝试从新的视角来归纳出审美方法的作用和原则。文章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在第一部分里,阐明了进行审美方法研究所必须要了解的几个基础概念,其中包括从前人的研究中探讨什么是美的本质,提出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审美发生的必要前提和审美含义与特点,接下来论述了什么是科学美的形式与科学美的特征,最后简单介绍了什么是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基本类型,以及这些方法在研究创造中所起的作用。在接下来的第二部分中,通过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近代科学的发展及两次科学革命时期、现代新科学兴起及第三次科学革命时期这三个自然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里科学工作者们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和电磁学的研究创造中运用到审美方法的具体事例进行归纳、举例来论述,从而为考察这一方法的原则和具体机理做了详细的资料准备。最后一个部分里,归纳出自然科学创造活动中应遵循的审美方法原则,包括简单性原则、对称性原则、和谐统一性原则,阐明了审美方法在自然科学创造各阶段的具体作用:审美方法在科学研究准备过程中的启迪作用,在科学实验过程中的建构作用,在提出假说过程中的整合作用,在建构理论过程中的鉴选作用。本文力图通过对审美方法在自然科学史上运用的历史考察,和探讨自然科学创造中的作用机理和审美方法的基本运用原则,强调科学审美意识对科学家的自然观和科学观的影响,丰富着自然科学创造的方法,强调审美方法在科学创造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意义,使科学工作者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能自觉应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二、论直觉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直觉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地区中学数学非逻辑思维的调查研究 ——以三都水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
1.1.2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中学数学学科特点与教学现状 |
1.2 文献综述与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国外非逻辑思维研究综述 |
1.2.2 国内非逻辑思维研究综述 |
1.2.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4 非逻辑思维的局限性 |
1.2.5 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 |
1.2.6 非逻辑思维与数学创新思维的关系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创新 |
1.5.1 视角创新 |
1.5.2 内容创新 |
2 调研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分析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课例分析法 |
2.3 调查问卷的编制 |
2.4 调查实施 |
2.5 研究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3 资料与数据分析 |
3.1 三都水族地区中学生非逻辑思维现状调查 |
3.1.1 不同性别中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差异 |
3.1.2 不同年级中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差异 |
3.1.3 不同学校中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差异 |
3.2 三都水族地区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现状调查 |
3.2.1 不同性别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差异 |
3.2.2 不同年级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差异 |
3.3 非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相关性分析 |
3.4 中学生非逻辑思维与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 |
3.5教师与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3.5.1 教师访谈笔录 |
3.5.2 教师访谈总结 |
3.5.3 学生访谈笔录 |
3.5.4 学生访谈总结 |
3.6 随堂听课记录与分析 |
3.6.1 随堂听课前期工作 |
3.6.2 随堂听课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讨论 |
4.1 水族地区中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性讨论 |
4.2 水族地区中学生思维定势的现状讨论 |
4.3 水族地区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
4.4 水族地区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
5 对策或建议 |
5.1 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 |
5.2 建立新异、突破思维定势 |
5.3 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圆锥曲线中的三角形面积求解的探究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3)论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及其培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科学发现与直觉思维的基本概念 |
第一节 科学发现的涵义及特点 |
一、 科学发现的涵义 |
二、 科学发现的特点 |
第二节 直觉思维的涵义及特点 |
一、 直觉思维的涵义 |
二、 直觉思维的特点 |
三、 直觉的基本表现形式 |
第二章 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 |
第一节 直觉思维拓宽科学发现的空间 |
一、 直觉可以帮助科学家在科学发现活动中作出预见 |
二、 直觉可以帮助科学家在科学创造活动中作出选择 |
三、 直觉可以帮助科学家在科学发现中产生新思想 |
第二节 直觉思维直达科学发现本质 |
一、 直觉可以帮助科学家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 |
二、 直觉可以帮助科学家从关键环节上获得事物的本质 |
第三节 直觉思维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
第三章 直觉思维产生的条件与培养策略 |
第一节 直觉思维产生的前提条件 |
一、 必要的知识储备是直觉思维产生的首要条件 |
二、 科学实践是直觉思维产生的基本条件 |
第二节 改变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凸显素质教育 |
一、 传统教育培养中知识单一化的弊端及其对直觉思维的制约 |
二、 增强学生知识体系的多元化,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
第三节 发扬质疑冒险精神,培养广泛科学兴趣 |
一、 直觉的产生需要有探索冒险精神 |
二、 直觉的产生需要勇于猜测善于猜测的能力 |
三、 直觉的产生需要广泛的科学兴趣和注意力 |
第四节 重视捕获闪现的直觉思想,善于积累和追踪 |
一、 警觉闪现的直觉思想,注重及时捕获 |
二、 及时追踪捕获的直觉思想,注重进一步加工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科学创造中的情感、想象与直觉思维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问题引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情感、想象和直觉思维的关联分析 |
一、 情感、想象和直觉思维的涵义与特征 |
1、 情感思维的涵义及特征 |
2、 想象思维的涵义及特征 |
3、 直觉思维的涵义及特征 |
二、 情感、想象和直觉思维的功能分析 |
1、 情感、想象和直觉思维的生理基础 |
2、 情感、想象和直觉思维的非逻辑性 |
3、 情感、想象和直觉思维的实践运用 |
三、 情感、想象和直觉思维的关联性探讨 |
1、 情感思维决定主体认识状态的最佳度以及能量度 |
2、 想象思维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取决于主体情感状态 |
3、 直觉思维直接把握对象本质是情感与想象的融合 |
第二章 情感、想象和直觉思维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
一、 科学创造准备阶段的作用 |
1、 情感思维是确立科学信念和研究领域的动力 |
2、 想象思维是开展创造活动的开拓者和联络者 |
3、 直觉思维是进行科学选择和决策的有效工具 |
二、 科学创造酝酿阶段的作用 |
1、 情感思维对内心自我的协调维护 |
2、 想象思维对研究者创建性的激励 |
3、 直觉思维对科学假说提出的信念 |
三、 科学创造明朗阶段的作用 |
1、 情感思维对情感信息的引导与调节 |
2、 想象思维对材料信息的加工与改造 |
3、 直觉思维对客体判断的突然性启迪 |
四、 科学创造检验阶段的作用 |
1、 情感思维鉴赏与审美判断 |
2、 想象思维的想象模型实验 |
3、 直觉思维的直觉判断检验 |
第三章 情感、想象和直觉思维的培养 |
一、 情感、想象和直觉思维培养的目的 |
1、 完善科学的思维方式 |
2、 尊重个体的思维品质 |
3、 提升整体科学创造力 |
二、 情感、想象和直觉思维培养的方法 |
1、 认识途径 |
2、 教育途径 |
3、 管理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想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审美想象和科学创造相关理论概述 |
2.1 审美想象的含义及特点 |
2.1.1 审美想象的涵义 |
2.1.2 审美想象的特点 |
2.2 科学创造的含义及特点 |
2.2.1 科学创造的涵义 |
2.2.2 科学创造的特点 |
2.3 科学创造中审美想象的界定 |
2.3.1 审美想象的取材范畴 |
2.3.2 审美想象的组材逻辑 |
2.3.3 审美想象的情感参与度 |
2.3.4 审美想象的心理成果 |
2.3.5 审美想象成果的可检验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学创造中审美想象的运用 |
3.1 科学创造中审美想象的触发条件 |
3.1.1 科学理论的确证 |
3.1.2 科学审美的信念 |
3.1.3 积极的科学思维活动 |
3.2 科学创造中审美想象的基本模式 |
3.2.1 思想模型与审美想象 |
3.2.2 思想实验与审美想象 |
3.3 科学创造中审美想象的作用 |
3.3.1 科学创造的动力和催化剂 |
3.3.2 科学直觉和灵感的心理源泉 |
3.3.3 科学假说产生的心理条件 |
3.3.4 科学类比法创造的重要环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科学创造中审美想象的现实意义及培养对策 |
4.1 科学创造中审美想象的现实意义 |
4.1.1 体现主体认识领域的觉醒 |
4.1.2 符合创新型社会的需要 |
4.1.3 体现科学与艺术的互补与融合 |
4.2 科学创造中审美想象的培养对策 |
4.2.1 重视怀疑和冒险精神的培养 |
4.2.2 重视事物间联系和多种知识的积累 |
4.2.3 注重提升艺术素养和科学美感的感知 |
4.2.4 促进形象思维的训练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西方哲学史“创造”显现的考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
1.2.1 关于创造本质的相关研究 |
1.2.2 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人类创造性思维形式 |
1.2.3 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创造活动 |
1.2.4 西方哲学史创造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创造显现的分析逻辑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创造 |
2.1.2 创造力与创造性 |
2.1.3. 显现 |
2.2 西方哲学史创造概念显现的分析逻辑 |
2.2.1 哲学本体论逻辑——人的本质追问所显现的创造本质 |
2.2.2 哲学认识论的依据——从创造主体确立到认知对象的扩展 |
第3章 西方哲学史创造从忽视到显现的历史回顾 |
3.1. 西方哲学史肯定“人的创造性”观点萌芽 |
3.1.1 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创造性 |
3.1.2 古希腊哲学家对主观意志的肯定 |
3.2 西方哲学史肯定“人的创造性”观点初现曙光 |
3.2.1 前基督期首提“造物”的概念 |
3.2.2 中世纪强化上帝的创造性 |
3.3 西方哲学史“人的创造性”的显现与哲学史创造概念的潜在 |
3.3.1 文艺复兴时期彰显人的艺术创造成果 |
3.3.2. 近代哲学家们对人的创造性的探索 |
3.3.3. 研究活动的出现与研究者的概念为肯定人的创造性奠定基础 |
3.4 西方哲学史创造的显现 |
3.4.1 哲学创造显现的标志 |
3.4.2 哲学创造显现是一个过程 |
第4章 从神创论到人类实践的创造主体显现 |
4.1 认知的主体能力显现 |
4.1.1 笛卡尔确立了理性主体地位 |
4.1.2 洛克白板理论强化了认知主体的经验力量 |
4.1.3 康德理性的极致标志认知主体向创造主体过渡 |
4.1.4 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构成创造主体实质内容 |
4.2 从本能到生命力的主体创造本质显现 |
4.2.1 弗洛伊德的人本能蕴藏着创造本能 |
4.2.2 尼采的权力意志彰显创造的激情 |
4.2.3 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解析人的创造本源 |
4.3 创造主体能力与创造本质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创造主体 |
4.3.1 马克思感性的物质生产确立实践创造主体 |
4.3.2 马克思实践创造主体确立的哲学意义 |
第5章 理性思考与感性直观协同的创造思维形式显现 |
5.1 人类理性张扬提供创造思维形式显现的可能性 |
5.1.1 逻辑思维提供人类反身思考的可能 |
5.1.2 数学提供了精细性的思维形式 |
5.2 想象研究构成了创造思维形式显现的标志 |
5.2.1 康德的“先验(transzendental)想象力” |
5.2.2 黑格尔论艺术想象 |
5.3 感性直观解决了创造思维形式显现的路径 |
5.3.1 素朴的感性直观 |
5.3.2 现象学的感性直观 |
5.4 创造思维形式的最终显现 |
5.4.1 两者协同的心理基础是逻辑与非逻辑思维的协同 |
5.4.2 两者协同体现创造的真实过程 |
第6章 实践活动纳入哲学考察视野促进创造活动显现 |
6.1 艺术哲学的传统与冲破天才论 |
6.1.1 艺术创造的天才论 |
6.1.2 普罗艺术的哲学思考 |
6.2 科学哲学的传统与打破再现自然的疑问 |
6.2.1 科学创造的再现与创造之争 |
6.2.2 科学创造的逻辑与非逻辑之争 |
6.3 哲学对技术忽视的传统与技术哲学的诞生 |
6.3.1 哲学对技术的忽视成为历史 |
6.3.2 技术哲学对技术创造的解读 |
6.3.3 技术哲学的诞生伴随对技术创造的反思 |
第7章 结论 |
7.1 西方哲学史“创造”的潜在 |
7.2 西方哲学史“创造”的显现 |
7.3 “创造”显现的反思 |
7.4 未来研究的可能进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7)论创新思维的形式及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 关于创新思维形式的分类 |
二 创新思维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
(一)创新思维:科学创造的前提 |
(二)创新思维:科学创造的动力 |
1 从创造观念与创新思维的关系看,创造观念是创新思维的原动力 |
2 从观念在科学认知中的作用看,创造观念能为科学理论发展趋势提供预测和展望 |
3 从观念和信念的关系看,创造观念往往体现着科学信念,为科学创造提供精神激励作用 |
三 科学创造的主要创新思维形式 |
(8)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关于审美活动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关于审美活动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科学创造与审美活动的历史交融 |
2.1 科学创造和审美 |
2.1.1 科学创造的内涵与特点 |
2.1.2 审美的本质和特征 |
2.2 审美活动在科学创造中的历史演进 |
2.2.1 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 |
2.2.2 十六到十七世纪近代科学发展时期 |
2.2.3 二十世纪科学群发展时期 |
第三章 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思维 |
3.1 审美思维产生的现实条件 |
3.1.1 客观条件:科学发展的需要 |
3.1.2 主观条件:主体精神领域的觉醒 |
3.2 审美思维的形式 |
3.2.1 审美想象 |
3.2.2 审美直觉 |
3.2.3 科学审美灵感 |
3.3 审美思维对科学创造的启示 |
3.3.1 动力启示:从精神追求到情感满足 |
3.3.2 创新启示:从审美意识到科学假说 |
3.3.3 情商启示:从智力因素到非智力因素 |
第四章 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方法 |
4.1 审美方法产生的途径 |
4.1.1 劳动为审美方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石 |
4.1.2 文化为审美方法的孕育提供了土壤 |
4.2 审美方法集群 |
4.2.1 简单性方法 |
4.2.2 对称性方法 |
4.2.3 和谐性方法 |
4.3 审美方法对科学创造的作用 |
4.3.1 助燃科学创造的激情 |
4.3.2 引导科学创造的方向 |
4.3.3 启发科学创造的灵感 |
第五章 审美活动对科学创造的价值及局限性 |
5.1 审美活动对科学创造的价值 |
5.1.1 理论价值——建构科学创造的酵母 |
5.1.2 实践价值:突破科研瓶颈的有力武器 |
5.2 审美活动对科学创造的局限性 |
5.2.1 缺乏严谨的逻辑思维体系 |
5.2.2 过分强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科学创造视角下的意会认知论 ——以波兰尼与庄子比较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题的界定 |
1.1.1 近代认识论问题的转向 |
1.1.2 意会认知论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意会认知论研究现状和成果 |
1.2.2 国内意会认知论研究成果和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2章 波兰尼意会思想综述 |
2.1 意会认知理论的思想渊源 |
2.1.1 哲学渊源 |
2.1.2 心理学基础 |
2.1.3 意会认知的脑科学背景 |
2.2 波兰尼的意会知识 |
2.2.1 概念界定 |
2.2.2 基本特征 |
2.2.3 两类知识的关系 |
2.3 意会认知结构 |
2.3.1 核心内涵 |
2.3.2 结构成分及结构模型 |
第3章 庄子意会思想概述 |
3.1 道与意会认知论 |
3.1.1 道的涵义 |
3.1.2 道的特征 |
3.2 “不知之知”(意会之知)探微 |
3.2.1 “知”和“不知之知”的涵义与特征 |
3.2.2 不知之知(意会之知)的认识方法 |
3.3 庄子广义意会认知层次结构 |
3.3.1 言不尽意论 |
3.3.2 得意忘言论 |
3.3.3 言、意、道一体论 |
第4章 波兰尼与庄子意会思想比较 |
4.1 意会知识和”不知之知” |
4.1.1 相似性 |
4.1.2 差异性 |
4.2 意会认知和得意忘言 |
4.2.1 物我关系 |
4.2.2 抽象思维与直觉思维的关系 |
4.2.3 技能与实践的关系 |
4.3 东、西方意会思想会通 |
4.3.1 西方意会思想渊源 |
4.3.2 意会认知的传统文化基础 |
4.3.3 一阴一阳之谓道 |
第5章 意会认知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
5.1 科学创造过程 |
5.1.1 沃勒斯创造过程四阶段说 |
5.1.2 创造性思维的互补结构 |
5.1.3 科学创造性思维过程 |
5.2 科学创造中的意会认知因素及其作用 |
5.2.1 科学美与科学创造 |
5.2.2 直觉思维对科学创造的影响 |
5.2.3 审美逻辑的方法论意义 |
5.3 案例研究:对“院士思维”的背景分析 |
5.3.1 院士思维分布特点 |
5.3.2 院士思维方法成因分析 |
5.3.3 启示意义 |
第6章 科研教育中意会认知缺失的对策措施 |
6.1 意会认知缺失现状与成因 |
6.1.1 意会认知缺失的表现 |
6.1.2 意会认知缺失成因分析 |
6.2 意会认知缺失对策研究 |
6.2.1 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 |
6.2.2 建立言传认识与意会认识协调发展机制 |
6.2.3 优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总结与展望 |
论文总结 |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汉英人名索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论审美方法在自然科学创造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美与审美 |
1. 美的本质 |
2. 审美的含义与特点 |
(二) 科学美及其特征 |
1. 科学美的形式 |
2. 科学美的特征 |
(三) 自然科学方法的基本类型及其作用 |
1. 自然科学方法的基本类型 |
2. 自然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
二、审美方法在自然科学发展中运用的历史考察 |
(一)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
1.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的数学形式 |
2. 欧多克索:“美”的天球组合模型 |
3 . 托勒密:“美”的地心体系 |
(二) 近代科学的兴起与两次科学革命时期 |
1. 伽利略:物理学中的“数学——实验方法” |
2. 开普勒:和谐次序的行星运动定律 |
3. 麦克斯韦:电和磁对称的方程组 |
(三) 现代新科学兴起及第三次科学革命时期 |
1 . 薛定谔:波粒二象性完美统一的方程 |
2. 华生和克里克: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
3 . 魏格纳:大陆漂移说 |
三、审美方法在自然科学创造中的作用机理 |
(一) 审美方法在自然科学创造中的基本原则 |
1. 简单性原则 |
2. 对称性原则 |
3. 和谐统一性原则 |
(二) 审美方法在自然科学创造各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
1. 审美方法在科学研究准备过程中的启迪作用 |
2. 审美方法在科学实验过程中的建构作用 |
3. 审美方法在提出假说过程中的整合作用 |
4. 审美方法在建构理论过程中的鉴选作用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论直觉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地区中学数学非逻辑思维的调查研究 ——以三都水族地区为例[D]. 杨忠旬.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20(04)
- [2]教育直觉研究[D]. 杨玲. 长江大学, 2020
- [3]论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及其培养策略[D]. 杨颖春. 太原科技大学, 2014(09)
- [4]科学创造中的情感、想象与直觉思维探讨[D]. 魏体磊. 太原科技大学, 2012(12)
- [5]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想象研究[D]. 秦绪娟.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2(07)
- [6]西方哲学史“创造”显现的考量[D]. 张晶. 东北大学, 2011(07)
- [7]论创新思维的形式及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J]. 贺善侃.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8]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 袁媛. 长沙理工大学, 2010(06)
- [9]科学创造视角下的意会认知论 ——以波兰尼与庄子比较为基础[D]. 石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10)
- [10]论审美方法在自然科学创造中的作用[D]. 陆茜. 广西师范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