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2004年政策风向标(论文文献综述)
何智红[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文中指出
邱家焕[2](2021)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性课题。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风险思想为指导,既与党的几代领导人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和思想一脉相承,更是总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成为新时代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科学指导。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有着严密的结构逻辑和价值逻辑,明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相对于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具有更为强大的理论指导和咨政功能。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有效地指引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历程;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苦卓绝进程,又大大深化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理论和实践。论文以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和总体战略部署为指引,主要以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总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战法,分析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探索,并反思了不足之处,进而梳理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新进展——政治引领、价值指引及路径拓展:坚强有力执政党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中流砥柱,举国体制办大事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显着优势,确保人民主体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根本所在,坚持科学思维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工作方式,善于引导舆论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环节,弘扬抗疫精神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价值指引,以及建构社区风险治理共同体,织密公共安全风险防护网,健全重大风险和应急管理体系。
孙铭苑[3](2021)在《政策工具视角下四川省全民健身政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民健身事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一项重要行动,也是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一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成为全民健身事业新的使命和任务。四川省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省份,已逐渐成为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在中国发展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制定和实施对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选择与运用政策工具,能够有效的提高全民健身政策的执行效率,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全民健身多样化需求。有鉴于此,本研究将政策工具视角下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发展作为研究选题,将四川省全民健身政策发展作为分析对象,以Rothwell&Zegveld的政策工具理论为基础,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四川省全民健身政策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结合实施效果分析,以时间标准维度对比不同时期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差异,以空间标准维度对比四川省与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中重点城市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中政策工具使用的差异,为“十四五”时期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与落实提出如下意见与建议:第一,四川省全民健身政策制定时应将政策工具分析阶段前移,畅通全民健身多元化供给渠道。四川省全民健身政策应结合省内全民健身开展现状,统筹全省全民健身事业的重点及特点,研判五年内全民健身的发展前景及趋势,更灵活的制定四川省政策文本具体内容。1)在政策文本制定时进行政策工具分析。2)政府和社会市场分工合作,引入多元化全民健身参与主体。第二,四川省全民健身政策文本中应平衡政策工具使用结构,加强工具间联动作用。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应平衡各项政策工具使用结构,综合计算政策工具运用的权重后,合理分配各项工具的比例,促使政策工具二维分布分配合理化,加强政策工具间的配合联动。具体应:1)平衡各类政策工具使用频率。2)平衡政策工具内部工具的使用结构。3)加强政策工具间的联动作用。第三,四川省全民健身政策内容应重视盘活全民健身潜在资源,开辟全民健身发展新路径。政策内容应与各领域政策环环相扣,相互推动紧跟时代发展需要。1)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打破全民健身发展的地域局限,加强属地在政策、人文、赛事、活动等方面的交流。2)跨部门协同、多领域共同参与。3)发挥市场作用,政策向引领消费的产业化方向倾斜。
刘滢泉[4](2020)在《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充足、可持续的能源供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能源消费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和生产之间的不平衡的矛盾愈加严重。能源的来源有很多不同种类,当前,世界能源使用很大程度上依赖化石燃料。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燃烧会带来酸雨、雾霾等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更会引起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危及地球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在造成严重环境、气候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再生带来的能源枯竭问题。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在造成严重环境、气候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再生带来的能源枯竭问题。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促使国际社会的能源危机、能源安全等问题浮出水面,也让许多国家更清醒地意识到能源供给持续性和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全球范围内屡次发生的核事故,尤其是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引发了人类对核能安全的不信任。一些国家相继宣布“弃核”,并努力实现从核电到可再生能源的转换。因此,寻找替代能源,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可再生能源低碳、清洁、可持续的优点,赢得了世界各国的青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经从过去个别国家、部分地区逐步扩展成为全球各国的一致行动。各国都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降低能源进口的依赖程度,保障本国能源安全,推进能源转型;保护环境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可再生能源产业具有初始投资成本高、成本受技术创新进步影响大、长期成本有下降空间等显着特点,因此,可再生能源产生经济效益需要长时间的发展和积累。巨大的投资、研发成本给成立初始阶段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使其难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传统能源相竞争。考虑到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这一特点,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带来的环境、生态、经济价值,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法律、政策,用以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壮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作为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容之一,不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说,谁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领域占得先机,就将在这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科技革命中获得优势地位。世界各国既是气候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更是经济社会存在竞争的利益个体,在逆全球化浪潮兴起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领域存在竞争关系、在争夺可再生能源产品、设备国际市场领域也存在竞争关系。补贴作为一种常用的政府激励措施,成为各国促进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常用手段。随着可再生能源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补贴措施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应当如何使用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在国际贸易领域,不断涌现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更是对各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的合规性问题提出了质疑。在各国普遍对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给予补贴的背景下,相比环境负面效应更大的化石能源补贴,为何可再生能源补贴屡遭国际争端诉讼?成为本文研究国际层面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出发点。从GATT到WTO,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WTO在国际贸易领域建立了秩序,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维护作出了贡献,其制度的详实程度、争端解决机制的广泛实践,成为全球化时代成员方遵守的“模范国际法”。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WTO既有制度的僵化、新规则的难以达成,都让成员方对WTO“究竟走向何方”产生了怀疑。争端解决机构难以完成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难以开展合规论证,正是WTO既有制度僵化的印证和缩影。与多边经贸规则难以达成相对应,区域贸易协定发展如火如荼。美国、欧盟、日本主导或参与了TPP、CPTPP、USMCA、EPA谈判,并达成了一系列高标准的区域贸易协定。具体到可再生能源补贴领域,前述区域贸易协定通过“非商业援助制度”“环境条款”“一般例外条款变通适用”等规则的设计,事实上改变了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体现了先进发达国家抢占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话语权的战略意图。虽然目前而言,这些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定相对原则,且未有争端实践适用,但结合多边经贸规则的形成过程来看,区域贸易协定的相关规定推而广之,也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先进发达国家在推进诸边、双边层面经贸规则发展的同时,也在国内层面不断发展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体系,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手段,设计覆盖研发、投资、生产、销售环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为国内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化的制度保障,并向全球输出了“上网固定电价制度”“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等制度设计,在国内法制度层面实现了领跑。而今,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补贴支持,先进发达国家更多地掌握了可再生能源的核心技术,其中部分类型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具备了参与自由市场竞争的实力。由此不难发现先进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领域的整体设计图谱:第一,在国内法制度层面逐渐将市场因素纳入原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以实现优胜劣汰,提升成熟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竞争力;第二,把握既有多边经贸规则,发起对其他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措施争端,为本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和发展时间;第三,通过区域贸易协定实践,制定有利于本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高标准条款,抢占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立法权”。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大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巨大的能源消费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环境、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能源安全问题是国家能源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核能安全性备受质疑的情况下,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已成为我国保护环境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者,近年来,中国也成为在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最大的投资者,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然而,近年来,在贸易保护主义不时抬头的当下,我国可再生能源产品、设备在国际上屡遭反补贴诉讼。研究国际法律制度,归根到底的落脚点在于,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发展、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助力我国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的发展。补贴、反补贴法律制度对我国来说是“舶来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自2004年后未有新的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缺乏系统性,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散见于法律、政策之中,且多以政策形式出现,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法制化程度明显不足,部分制度的合规性也有待论证。制度的局限必然影响实践的效果,实践中“弃风弃光”现象一方面是电力消纳的统筹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对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合理性的实践质疑。如何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发展、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成为本文研究国内层面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出发点。因此,本文将在既有多边贸易体系框架内,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寻找制度依据,并结合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探析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路径及制度问题,并将归纳区域贸易协定、典型发达国家内国法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趋势,以推进多边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和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完善,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化的制度保障。本文从法学视角出发,聚焦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探讨了可再生能源及其补贴的价值、实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分析了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相关制度,结合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及WTO制度,归纳了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所应遵循的逻辑思路;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中可再生能源补贴相关制度,从诸边、双边层面为多边层面制度革新提供参考借鉴依据;讨论了可再生能源补贴专向性、不可诉补贴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关系、可再生能源补贴与GATT1994第20条的关系等几个法律问题,就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发展提出了建议;对标WTO既有规则体系及案例实践,审视了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制度、政策措施的合规性,在结合他国立法、实践情况的基础上,审视国内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体系性、科学性,为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解决及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由以下五章组成。第一章通过可再生能源、再生能源补贴概念的界定,明确文章的研究对象,从基础理论层面为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结合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分析可以发现,环境、气候、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及环境问题的无国界特征,寻求发展替代能源,大力发展可能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结合“幼稚产业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两种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政府通过“有形的手”,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合理化能源产品的最终成本,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符合自然法的公平价值和理性精神,体现了自然法的核心诉求。在综合政策的支持下,可再生能源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空间、可实现,国际社会的认可度高,可再生能源补贴作为各国政府常用的政府干预手段和调控措施,其存在必要性在实践中也得到了体现。然而,对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质疑、可再生能源补贴贸易救济措施、可再生能源补贴贸易争端频发,可再生能源补贴“深陷”国际法律争议,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性备受质疑,成为了本文进一步研究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的动因所在。第二章围绕WTO框架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适用这条主线,在第一节分析了WTO框架下SCM协定、GATT1994、GATS和《农业协定》中的与可再生能源补贴相关的制度及对可再生能源补贴的适用性,发现除了SCM协定,其他协定中的补贴制度都无法为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提供充分依据;除了《农业协定》中的“绿箱”国内支持措施,其他涵盖协定中均无肯定可再生能源补贴环境价值、正外部性的补贴制度,有鉴于《农业协定》适用对象的特定性,因此当前WTO框架下没有专门适用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特殊补贴制度;从制度层面来看,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论证遵循一般补贴认定、论证规则。在第二节中,结合WTO争端解决实践,以“加拿大-可再生能源案”为例,详细分析了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确定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规则;并结合DSB裁决正、反两方面的评价肯定了既有合规论证规则的价值,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问题所在;并结合WTO补贴争端实践发展,发现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呈现“非补贴”化处理和高频度嵌入“国内成分要求”两个显着发展特点。而今,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路径发展呈现“停滞”状态,结合实践发展反思制度本身,发现WTO框架下补贴认定制度和分类制度都存在局限性,不利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论证,无法在既有补贴制度框架内为可再生能源补贴提供豁免机会。DSB实践中形成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论证方法,是根据当前WTO框架下补贴制度做出的最无奈,也是最积极的选择,这种合规论证方法虽然暂时为非禁止性可再生能源补贴在事实上构建了暂时的绿色安全网,但从解决问题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依然不是根本之道。第三章围绕“非多边视角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从“诸边、双边”区域贸易协定视角和“单边”内国法视角分别切入,系统梳理了重点区域贸易协定、典型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在“诸边、双边”维度下,区域贸易协定的制度创新,事实上拓展了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从实体层面将环境因素融入补贴制度、通过非商业援助制度设计改变了国有企业补贴认定方式,从程序层面凸显了对透明度原则的重视。可以肯定的是,多个国家(地区)认识到了既有WTO框架下补贴制度无法适应可再生能源补贴认定需求,并在区域贸易协定中进行了积极的制度发展尝试,这对在多边层面尝试制度革新提供了发展思路。当然,区域贸易协定中许多创新规则的设计还不够完善,相比WTO框架下的补贴制度,相对更为原则,实践中也未有争端案例适用这些创新规则,规则如何加以运用、解释还有待实践的发展。在“单边”维度下,列举国家都对可再生能源给予了形式各样的补贴,都有着自成体系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列举国家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制化程度高,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政策共同构筑了制度体系。列举国家相互之间在制度上也存在相互借鉴,同一补贴制度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需要特定国家结合本国能源市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加以适用。而今,市场因素逐渐并充分融入列举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可以预计,根据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逻辑,无论一国实施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究竟为何,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补贴的规模、数量都呈现递减的趋势,可再生能源产业最终面向的是自由市场,并将在自由市场的竞争过程中实现优胜劣汰。对列举国家可再生能源制度内容和发展趋势的把握,对多边层面制度革新及中国相关制度发展都有良好的参考价值。第四章根据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发展困境和制度适用问题,参考非多边视角下相关制度的发展实践,以WTO法律制度为基础,从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和一般例外条款制度革新两个层面出发,为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明确了方向。第一节聚焦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通过对不可诉补贴制度恢复、修订,为具有环保、科研价值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构建了绿色空间;通过《环境产品协定》谈判视角下为可再生能源产品争取特殊待遇;参照《农业协定》分类模式为可再生能源补贴设计特殊规则,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创新提供发展思路。第二节根据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特点,结合“具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无法在补贴制度范畴内得到救济”的现状,尝试在补贴制度之外,为含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论证寻找制度依据;效仿EPA吸纳一般例外条款的做法,着力探析WTO框架下GATT1994第20条与SCM协定的适用关系,并在归纳GATT1994第20条实际适用效果的基础上,从适用方法变更、条款修改两种“必要的变通”模式出发,建立了可再生能源补贴援引GATT1994第20条的发展路径。虽然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阻力重重,但还是应当有制度革新的愿景和勇气,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合法性论证提供发展思路和方向指引。结合逆全球化发展浪潮,多边制度改革任重道远,不可能也无法一蹴而就,应当结合多边、诸边、双边、内国法实践发展,以原则导向的修订为起点,明确制度改革基本方向,以期实现从原则形成到原则接纳,再到规则形成到规则接纳的发展过程,有策略、有方法的实现多边经贸规则渐进式改革的目的。综合第四章的制度设计,本文将可再生能源补贴合规性论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需要多边层面规则的革新,无论是否最终在WTO平台解决,WTO既有制度和实践都会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在既有多边补贴制度框架内,最紧迫的就是重建不可诉补贴制度,在原则修订的基础上,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创造绿色空间;第三,对于含有“国内成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可通过在对GATT1994第20条进行“必要的变通”的基础上加以适用,为该类措施在制度层面再提供一次得以豁免的机会。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起步较晚,既有制度体系包括法律和政策两个层面的内容,且以政策为主。第五章在系统梳理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具体类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内容,归纳了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的三个发展趋势: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在向“政府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并举”的方向转变;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融入“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内容。中国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呈现法制化程度不高、制度内容科学性有待提升两个明显不足,存在发展完善空间。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价值,中国对可再生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可再生能源补贴国际贸易争端的不断涌现,本章第二节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完善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一,要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在“遵守国际法义务”“借鉴他国有益实践”“坚持因地制宜思路”基本思路的指引下,针对第一节中提出的制度问题,着力提升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法制化水平和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的科学化水平,并对涉嫌“国内成分要求”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内容给予了特别关注。第二,要助力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在“坚定多边立场”“坚持国际合作”基本思路的指引下,积极关注并参与多边、区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并对多边、区域贸易协定发展过程“非商业援助制度”“可再生能源市场基准”等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并对“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背景下的中欧能源合作平台项目进行了发展展望。中国是WTO的重要成员方,也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实际受益者和坚定拥护者,围绕WTO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改革设计中国方案,既是履行负责任大国、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声的重要举措,也是争取21世纪国际经贸新规则话语权的重要举措。无论WTO本身最终走向何方,多边经贸组织、多边经贸规则都不可或缺,在多边经贸规则重构的当下和未来,保持关注、持续参与、主动发声,都是避免成为新多边经贸规则“被动接受者”的积极作为。在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革新中,提交中国方案设计,是贡献中国智慧的有益尝试,也是坚定多边经贸谈判立场的实际行动。中国也应积极关注CPTPP、USMCA、EPA谈判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走向,了解区域贸易协定在可再生能源补贴领域的制度创新和发展趋势,未雨绸缪。中国更应在自己主导的RECP谈判、“一带一路”倡议中,将能源合作、可再生能源制度加以融入,为区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进行积极尝试。未来,人类文明必然会进入一个新能源的时代,但前往这条新能源的路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今的新能源,在科技发展后可能会纳入可再生能源范畴,也会给既有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带来新的内容。即使在当下,化石能源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消费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壮大仍然有赖于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因此,一要统筹兼顾、遵循能源发展规律,重视传统能源法律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传统能源在步入新能源时代的“桥梁”作用;二要为科技进步后,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产业化留有充分的制度发展空间,关注新能源领域的立法需求,展现制度的前瞻性,多面助力国家能源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发展;三要充分关注可再生能源资源高效利用、节能、生态税等层面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发展,以期为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构建更为全面的制度体系。
吴天竺[5](2020)在《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基于政策效应分解的估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贸易实现了快速增长,也使得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产权保护政策以及汇率政策等各项对外贸易政策备受其他国家以及学者的关注。出口退税政策是国家为了鼓励本国商品出口而采取的一种财政补贴手段,也是WTO框架内许可的贸易政策。关于出口退税政策的作用,一部分学者认为,出口退税政策有利于发挥其税收中性的作用,使得一国的出口商品能够以不含税的价格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产品充分发挥优势;另一部分学者关注不同产品间出口退税政策的差异性,提出差异化的贸易政策影响企业出口产品的选择,长远来看有利于一国产品结构及产业结构的优化。然而如何从微观角度定量分析出口退税率变动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以及如何分析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时企业的出口转换策略,是学者们近年来一直关注的话题。本文使用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企业面板数据,研究这一时期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发展历程,并将其与我国的出口发展情况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纵向对比直观展示出口退税政策对贸易总量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微观层面出口退税率变动影响企业出口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出口退税政策的微观经济效应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产品层面出口退税率计算得出企业层面的出口退税率变动,并将其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定量分析企业层面出口退税率变动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企业层面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会显着促进企业的出口。进一步的,本文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效应分解(将出口退税政策效应分解为产品内效应、产品间再分配效应以及净进入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虽然产品内效应对企业层面出口退税率变化的作用最显着,但政策影响企业出口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间再分配效应以及净进入效应。为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使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进一步检验。最后,通过定性分析以及定量研究,本文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企业层面上,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实现出口策略的灵活转换;重视新产品研发,与国家政策导向相结合;提高企业生产率,维持持续出口优势。国家层面上,稳定出口退税机制,简化退税流程;适度利用出口退税政策,减少贸易摩擦;实施差别性的出口退税政策。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朱克力,肖瑶[6](2020)在《从“变”与“不变”中找准新经济支点和动力》文中研究表明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宏观政策走向的重要风向标,十八大以来,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不少"变"与"不变",二者相辅相成,从中可以更好地找准新经济支点和新发展动力2019年12月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在总结当年经济工作的基础上,明确了新的一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全面做好"六
杨旭辉[7](2019)在《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主体研究》文中提出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公立社区学院是美国社区学院的主力军。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堪称转型发展的杰出样本。从最初的转学教育到后来的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职能,美国公立社区学院通过不断转型实现了创新发展。内外治理主体,正是推动美国公立社区学院转型发展的关键原因。研究美国公立社区学院的治理主体,对于推动中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完善中国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是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组织系统、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新制度主义理论,对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主体的交往关系,有较强的解释力。政府组织是一种预期性利益相关者,非政府组织是一种潜在性利益相关者,受托人委员会是一种确定性利益相关者。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体系的内核是“外-中-内”,也就是说受托人委员会作为桥梁,密切沟通起了社区学院内外环境。通过三者的博弈和互动,形成了和谐高效的发展生态。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是美国公立社区学院的外部治理主体。政府组织中,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组织对公立社区学院发展改革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了治理合力。非政府组织中,群体性组织、认证组织、基金会组织根据各自定位也对公立社区学院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受托人委员会是链接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的关键桥梁,也是社区学院主动、高效地服务社会的根本原因。选举机制和强调法治,是受托人委员会高效运行的制度基础。社区学院的内部治理,是管理层、教师群体以及教育工会组织的博弈过程。政府组织为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提供了规范性,认证组织为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提供了发展性,社区学院群体性组织为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提供了先进性,受托人委员会为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提供了随动性,内部协商治理为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提供了凝聚力。美国公立社区学院的转型发展,正是这五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主体,对中国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启示是:治理结构更多地不是结构性的,而是组织性的;应该加强高职院校的绩效评估,并强化结果运用;完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做优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组织。
马佳[8](2019)在《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从事北京市特警职业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就业问题始终备受瞩目。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一直都以其优秀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受到很多用人单位的青睐,尤其是特警行业。不过,在当前就业压力日益增长的环境下,特警行业的就业前景也同样不容乐观,作为毕业生从业的良好选择,目前却鲜有学者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文以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从事北京市特警的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特警总队的现状进行综合评述,了解以往毕业生发展情况的同时,结合当前政策改革的现状,提出问题建议。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2006年至2016年中,北京市特警每年的招收计划均有不同程度调整,招收人数逐步增加并稳定在每年150人,性别比例基本保持在男女比例147:3。2、2016年招考政策改革,考试形式改为先进行统一笔试后再面试,而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的录取比例相较往年77人/年下降至20人,毕业生表现出知识结构单一,学校培养目标局限等问题。3、目前特警队伍依然以男性为主,年龄31-35岁居多,职位方面正科人数最多,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163人),且明显高于其他分类。专业主要分为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和社会体育。4、当前特警队员整体身体素质良好,其中协调能力较为突出,力量、速度、灵敏素质基本持平;特警队员的击打和抗击打能力较好,但是相比之下负重能力有待提高。专业身体素质中徒手技术、搜身带离两项技术掌握的较好,武器技术掌握情况一般。5、目前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情况满意度较高,但是对于毕业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满意度有待提高。
孙竹雪[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研究对象》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我们党注重通过惠农政策来带动农村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大国的历史现状,农业“左倾”错误的惨痛教训以及农村成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现实,都进一步促进新时期“三农”政策的出台、发展和演变。“三农”政策正确与否,事关“三农”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事关我们党执政基础的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党中央针对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三农”政策,借助政策来引导农村发展,以期破解发展难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集中体现在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自1978年,党中央在两大时间阶段共出台21个涉农中央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党中央关注“三农”发展的专有代名词,其中包含着系统的“三农”政策。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三农”政策始终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持续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三个中心任务展开。中国共产党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不同时期内“三农”主要矛盾,出台不同政策。在不同历史阶段,面对不同的“三农”重难点问题,政策的着力点也发展转变。总的来说,“三农”政策的发展演变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一致。政策演变立足现实矛盾,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和导向;政策与时俱进,坚持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政策服务于我国整体发展目标,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在“三农”政策带动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农民实现持续增收,农村逐步走向振兴。现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引下,党中央对“三农”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三农”问题复杂,农村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三农”政策在制定和实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政策制定如何更加贴近现实问题、解决突出矛盾;政策执行、落实成效如何保障;政策发展如何逐步走向法治化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改革开放40多年,探索党的“三农”政策的演变,总结政策发展规律,吸取政策实施的经验教训,对于不断完善“三农”政策发展新路径,保证“三农”政策发挥实效、利国利民意义重大。在新时代,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三农”政策来强基础、补短板,促进好政策落地生花,确保更好、更快地实现乡村振兴。
苏畅[10](2018)在《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与我国的实践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事关全人类的福祉,不啻于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中国共产党毕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且是一个庞大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复杂课题。为了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与我国的具体实践契合起来,本文较为侧重选取“精准扶贫”工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回顾、剖析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伟大理论精髓,探寻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之后论述共同富裕思想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关系,并作出政策效应评价。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博大精深,而且我国为实现共同富裕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也是不胜枚举。同时,本文就我国为实现共同富裕在其他方面的探索也做了阐释。综合以上,本文一共分为九个章节,具体内容为:第一章研究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渊源,分别从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定义与思想内涵,从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第二章研究能够量化共同富裕实现程度的指标体系,现今世界上通用的指标分别包括可量化物质水平的指标(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CPI指数等)和可量化精神满足水平的指标(HDI指数和居民幸福感指数等)。本文分析了现有指标的局限性,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设计了一套新的量化指标。第三章研究共同富裕思想在中国的实践,分别从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的共同富裕思想三个方面做出阐述。第四章研究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分别从我国共同富裕社会的特征,以及我国共同富裕社会的体制机制建设两个方面做出具体阐述,申明我国共同富裕社会与西方社会民主主义国家是有本质区别的。第五章研究我国经济学界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研究的主要成果,分别从由“效率优先”转向“公平优先”,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六章研究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以时间节点为划分依据,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分为四个阶段,对每一阶段的政策措施分别阐释并作出简要述评。第七章对贫困概念的界定及反贫困理论进行了阐述。通过认真梳理世界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反贫困发展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选择。精准扶贫的前提条件是对贫困的概念及界定有清晰地认识,通过对扶贫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为我国精准扶贫中的贫困识别与扶贫政策实施提供理论借鉴意义。第八章论述了共同富裕与“精准扶贫”的关系。在前文对共同富裕理论、实践与政策演变梳理的基础上,本章结合我国贫困与共同富裕的差距,对共同富裕与精准扶贫的关系进行理论层面及实践层面的论证。同时也为下文精准扶贫的进一步剖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九章研究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的实践历程,本章第一节主要围绕着扶贫、脱贫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后为切实解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所采取的具体举措,并且对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与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对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为本节研究的结论与展望,起着总结论述的作用。通过总结与提炼,得出对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整体结论与对未来工作的展望。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的实践路径不仅包括“精准扶贫”,还包括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动摇,以及坚持普惠民生的政策倾向等内容。故而,在本章的第二节至第四节,主要展开了对上述内容的撰写。由于“精准扶贫”是我国践行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极其关键的一环,在篇幅的安排上,特意加长了对“中国特色精准扶贫”的写作篇幅。本章的第二节至第四节,从更为宏观的视角,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的实践路径探索。论文的研究结论为:“精准扶贫”为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的主要实践路径之一。虽然中国的发展已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然令世界惊叹,但是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缩小国内的贫富差距,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地域发展差距,依旧是我国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与严峻的挑战。我国的贫困落后地区的致贫原因及贫困特点有许多相似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加大了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全面推进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积极可喜的效果。我国施行“精准扶贫”战略的政策效果较之之前的扶贫战略效果已有较大改观,比传统扶贫政策更加务实,财政政策的效应很显着,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对贫困人口有较强的帮扶力度。
二、把握2004年政策风向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握2004年政策风向标(论文提纲范文)
(2)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方向内容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
2.1 风险 |
2.1.1 风险的概念 |
2.1.2 风险的基本类型 |
2.1.3 风险的二重性质 |
2.2 重大风险 |
2.2.1 重大风险的概念 |
2.2.2 重大风险的特征 |
2.2.3 重大风险与世纪疫情 |
第3章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关于风险的理论 |
3.2 执政以来党领导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和认识 |
3.2.1 执政以来党领导应对风险挑战的进程概述 |
3.2.2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应对疾疫风险 |
3.2.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应对非典疫情 |
3.3 新时代党领导应对风险挑战实践和理论的深化 |
3.3.1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总体战略部署 |
3.3.2 应对突发公共安全风险和重大疫情 |
第4章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分析: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
4.1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历程 |
4.1.1 全力以赴国内疫情防控 |
4.1.2 通力合作国际疫情防控 |
4.2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长足探索 |
4.2.1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战法 |
4.2.1.1 彰显制度优势的疫情防控指挥 |
4.2.1.2 共筑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长城 |
4.2.1.3 形成科学系统的疫情医疗救治 |
4.2.1.4 强化产学研融合抗疫科技支撑 |
4.2.2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有序恢复秩序 |
4.2.2.1 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 |
4.2.2.2 积极释放国内市场有效需求 |
4.2.2.3 加大宏观政策调整执行力度 |
4.2.2.4 筑牢抗疫保供的民生保障线 |
4.3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反思之处 |
4.3.1 社区安全防线不够牢固 |
4.3.2 公共卫生体系不够健全 |
4.3.3 应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
第5章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理论深化和实践拓展 |
5.1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引领和价值指引 |
5.1.1 坚强有力执政党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中流砥柱 |
5.1.2 举国体制办大事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显着优势 |
5.1.3 确保人民主体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根本所在 |
5.1.4 坚持科学思维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工作方式 |
5.1.5 善于引导舆论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环节 |
5.1.6 弘扬抗疫精神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价值指引 |
5.2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实践探索和路径拓展 |
5.2.1 建构社区风险治理共同体 |
5.2.2 织密公共安全风险防护网 |
5.2.3 健全重大风险和应急管理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政策工具视角下四川省全民健身政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关于地方政策的研究 |
2.2 关于群众体育政策的研究 |
2.3 关于政策工具理论的研究 |
2.4 关于国外大众体育政策的研究 |
2.5 简要评述 |
3 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政策文本分析框架 |
4.1 政策文本的选择 |
4.2 政策工具理论的选择 |
4.3 政策文本分析类目的界定 |
4.4 政策文本的编码及信效度检验 |
5 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
5.1 《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 年)》的量化分析 |
5.2 《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年)》的量化分析 |
5.3 《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年)》政策工具效果分析 |
6 北、上、广三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量化分析 |
6.1 《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年)》的量化分析 |
6.2 《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年)》的量化分析 |
6.3 《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年)》的量化分析 |
7 政策文本中的政策工具使用特征比较分析 |
7.1 政策文本整体特点比较 |
7.2 基于时间标准下政策工具比较分析 |
7.3 基于空间标准下政策工具比较分析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9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 |
(4)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法律发展困境 |
第一节 可再生能源及其补贴的概念演进 |
一、可再生能源的概念演进 |
二、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概念演进 |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法律争议 |
一、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 |
二、给予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必要性 |
三、可再生能源补贴面临的法律争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适用 |
第一节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分析 |
一、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依据 |
二、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合规论证 |
第二节 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实践反思 |
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实践发展特点 |
二、WTO框架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一、欧盟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二、CPTPP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三、USMCA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四、EPA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五、区域贸易协定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小结 |
第二节 内国法视角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一、德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二、美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三、日本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 |
四、内国法视角下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建议 |
第一节 多边补贴制度革新视角下的发展建议 |
一、不可诉补贴制度革新的发展建议 |
二、多边视角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创新的发展建议 |
第二节 一般例外条款制度革新视角下的发展建议 |
一、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对一般例外条款的适用需求 |
二、GATT1994第20 条与SCM协定的适用关系 |
三、可再生能源补贴争端援引GATT1994第20条的发展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完善 |
第一节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反思 |
一、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依据 |
二、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发展趋势 |
三、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制度问题 |
第二节 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发展完善的对策建议 |
一、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渐进式改革 |
二、助力国际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发展创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基于政策效应分解的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可能的创新点 |
1.4 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出口退税政策理论的研究综述 |
2.2 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总量影响的研究综述 |
2.3 出口退税政策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综述 |
2.4 贸易政策对出口企业影响的研究综述 |
2.5 研究述评 |
第3章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历史演变和退税情况的分析 |
3.1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历史演变分析 |
3.1.1 1985-1993年政策初步建立时期 |
3.1.2 1994-2003年政策规范和完整时期 |
3.1.3 2004-2007年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时期 |
3.1.4 2008年-至今政策应对环境变化调整时期 |
3.2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发展情况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出口退税对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 |
4.1 出口产品的产品内效应 |
4.1.1 企业层面的产品内效应 |
4.1.2 产品内效应对出口总量的影响 |
4.2 出口产品再分配效应 |
4.3 出口产品的净进入效应 |
4.4 再分配效应和净进入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出口退税对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出口退税的计算 |
5.2 模型设定 |
5.2.1 实证模型的设定 |
5.2.2 企业层面出口退税率的计算 |
5.2.3 控制变量的选取 |
5.3 数据说明 |
5.3.1 产品层面的出口退税率 |
5.3.2 企业层面的生产数据 |
5.3.3 交易层面的贸易数据 |
5.4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5.5 进一步实证分析:出口退税政策效应分解的估计 |
5.5.1 出口退税政策效应分解的方法 |
5.5.2 分解效应的计量模型 |
5.5.3 分解效应的初步估计结果 |
5.6 出口退税政策影响企业出口的稳健性检验 |
5.6.1 出口退税政策的内生性——工具变量2SLS法 |
5.6.2 分解效应的内生性——工具变量2SLS法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出口的对策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
6.2.1 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实现出口策略的灵活转换 |
6.2.2 重视新产品研发,与国家政策导向相结合 |
6.2.3 提高企业生产率,维持持续出口优势 |
6.3 国家层面的政策建议 |
6.3.1 稳定出口退税机制,简化退税流程 |
6.3.2 适度利用出口退税政策,减少贸易摩擦 |
6.3.3 实施差别性的出口退税政策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从“变”与“不变”中找准新经济支点和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与时俱进的创新与突破 |
一脉相承的定力与坚守 |
在变与不变中稳健发展 |
(7)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主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公立社区学院 |
二、治理 |
三、治理主体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意义 |
二、技术路线 |
三、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主体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主体的理论基础 |
一、高等教育系统理论 |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节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主体的利益博弈 |
一、博弈标的 |
二、博弈规则 |
三、博弈策略 |
四、冲突解决 |
第三节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主体的协调整合 |
一、官僚制协调 |
二、政治协调 |
三、专业性协调 |
四、市场协调 |
第三章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主体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主体演进的历史分期 |
一、治理的主题 |
二、美国公立社区学院的历史分期 |
第二节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外部治理主体的历史考察 |
一、联邦政府 |
二、州政府 |
三、社区学院学区 |
四、认证协会 |
第三节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内部治理主体的历史考察 |
一、伟人时代(Great Man Era) |
二、家长时代(Patriarchic Era) |
三、工会时代(Unionization Era) |
四、协商治理时代(Shared Governance Era) |
第四节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的职能拓展与治理主体沿革 |
一、以转学职能为主时期的治理主体 |
二、以职业职能为主时期的治理主体 |
三、多种职能并重时期的治理主体 |
第四章 预期型利益相关者:政府组织 |
第一节 联邦政府 |
一、联邦政府治理社区学院的主要途径 |
二、联邦政府治理社区学院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州政府 |
一、美国各州治理公立社区学院的主要机构 |
二、美国各州治理公立社区学院的主要手段 |
三、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州级治理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地方政府 |
一、“社区”:美国社区学院的关键定语 |
二、美国地方政府的性质与特点 |
三、受托人委员会:社区学院学区治理的关键载体 |
结束语:政府组织的利益及其对美国公立社区学院规范性的促进 |
第五章 潜在型利益相关者:非政府组织 |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概况 |
一、基本分类 |
二、主要特点 |
第二节 群体性组织对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发展方向的治理性影响:以AACC为例 |
一、美国社区学院协会的沿革与现况 |
二、美国社区学院职业化的基本过程与历史意义 |
三、美国社区学院协会推动美国社区学院职业化的基本途径 |
第三节 认证组织对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教育质量的治理性影响 |
一、认证协会社区学院质量治理的基本途径 |
三、认证协会社区学院质量治理的主要效用 |
第四节 基金会组织对美国公立社区学院的治理性影响 |
一、美国社区学院基金会概况 |
二、校外基金会的作用:以凯洛格基金会为例 |
三、校内基金会的作用 |
结束语:非政府组织的利益及其对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先进性的促进 |
第六章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受托人委员会 |
第一节 社区学院受托人委员会的起源与构成 |
一、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的苏格兰基因 |
二、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的两个源头 |
三、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受托人委员会的构成 |
四、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受托人委员会中的学生受托人 |
五、Alamo Colleges District受托人委员会构成 |
第二节 社区学院受托人委员会的职责与运行 |
一、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受托人委员会的职责 |
二、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受托人委员会的运行 |
第三节 社区学院受托人委员会的案例与分析 |
一、Hillsdale Community College受托人委员会案例分析 |
二、Alamo Community College District受托人委员会案例分析 |
第四节 社区学院受托人委员会的特点与评价 |
一、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受托人委员会的共性特点 |
二、受托人委员会:美国公立社区学院与研究型大学的区别 |
三、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受托人委员会的评价 |
结束语:受托人委员会的利益及其对美国公立社区学院随动性的造就 |
第七章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的内部治理主体 |
第一节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内部治理的结构与过程 |
一、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内部治理主体的总体情况 |
二、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校长 |
三、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学术评议会 |
四、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工会组织 |
第二节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内部治理过程 |
第三节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内部协商治理的评价 |
一、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内部协商治理的优势 |
二、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内部协商治理的局限 |
结束语:内部利益博弈及其对美国公立社区学院凝聚力的促进 |
第八章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结构的特点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结构的特点 |
一、内生性 |
二、协调性 |
三、适应性 |
第二节 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结构的启示 |
一、治理结构对美国公立社区学院优秀与卓越的贡献 |
二、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结构的启示 |
结束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高职院校治理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从事北京市特警职业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 |
2.1.1 普通高校就业生现状研究 |
2.1.2 体育类高校毕业生现状研究 |
2.2 特警行业特点研究 |
2.3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北京特警总队行业基本情况概述 |
4.1.1 历年基本招生要求统计 |
4.1.2 历年考核要求变化 |
4.1.3 特警的工作要求 |
4.2 北京市特警总队基本情况分析 |
4.2.1 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历年入职特警情况分析 |
4.2.2 特警的性别和年龄特征分析 |
4.2.3 特警专业、学历分析 |
4.2.4 特警人员发展水平 |
4.2.5 特警队员的就业动机分析 |
4.2.6 特警队员的身体素质分析 |
4.2.7 特警专业应用情况分析 |
4.2.8 特警职业发展计划 |
4.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 |
4.3.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身体素质满意度 |
4.3.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结构满意度 |
4.4 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从事特警对策分析 |
4.4.1 存在问题 |
4.4.2 相应对策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附录 |
附录 A 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从事北京市特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从事北京市特警现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定“三农”政策的社会历史原因 |
一、传统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
(一) 农业处于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
(二) 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多比重高 |
(三) 我国农业仍为传统农业模式 |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农业“左倾”错误的教训 |
(一) 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的基本概况 |
(二) 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带来的后果 |
(三) “左”倾错误对“三农”政策实施的教训 |
三、农村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
(一) 农村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概况 |
(二) 农村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原因 |
(三) 农村改革对“三农”政策发展的启示 |
第二章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党的“三农”政策的演变 |
一、1978—1991年:实现农民自主经营权阶段 |
(一) 有关农业政策的演变 |
(二) 有关农民政策的演变 |
(三) 有关农村政策的演变 |
二、1992—2002年: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阶段 |
(一) 有关农业政策的演变 |
(二) 有关农民政策的演变 |
(三) 有关农村政策的演变 |
三、2003—2017年:解决城乡发展失衡,实现城乡 一体化化阶段 |
(一) 有关农业政策的演变 |
(二) 有关农民政策的演变 |
(三) 有关农村政策的转变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的新发展 |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的新部署 |
(一) 产业振兴——物质基础 |
(二) 人才振兴——智力支持 |
(三) 文化振兴——精神支撑 |
(四) 生态振兴——发展底线 |
(五) 组织振兴——制度保障 |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创新的表现 |
(一) 新的政策重点:打赢脱贫攻坚战 |
(二) 新的政策导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三) 新的政策布局:内容全面目标长远 |
(四) 新的政策要求:农村全面提档升级 |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实施成效 |
(一) 扶贫攻坚取得突破性成就 |
(二) 农村基层政治取得突出成就 |
(三) 农村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 |
第四章 中央一号文件中党的“三农”政策的评析 |
一、中央一号文件中“三农”政策演变特点 |
(一) “三农”政策演变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和导向 |
(二) “三农”政策演变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三) “三农”政策演变始终坚持较强的服务性 |
二、“三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不足 |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不足 |
(二) 农民自身政策参入度不高 |
(三) 政策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
三、关于“三农”政策发展演变的启示 |
(一) 政策制定要着眼“三农”突出矛盾 |
(二) 政策内容要尊重农民合法权益 |
(三) 政策执行要提高基层组织工作能力 |
(四) 政策落实要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与我国的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简述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西方关于提升社会福利思潮研究的文献综述 |
(二)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简介 |
(二)研究方法简述 |
(三)论文的创新点介绍 |
第一章 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溯源研究 |
第一节 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定义与内涵 |
一、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定义 |
二、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 |
第二节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
一、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简要概述 |
二、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共同富裕的测度指标体系设计 |
第一节 实现共同富裕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体现 |
第二节 共同富裕实现程度的测度指标设计 |
一、现行测度指标内容及评价 |
二、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三、指标设计体系及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概述 |
第二节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概述 |
一、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简述 |
二、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简述 |
第三节 江泽民的共同富裕思想概述 |
第四节 胡锦涛的共同富裕思想概述 |
第五节 十八大后习近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概述 |
一、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理论内涵的简要阐述 |
二、习近平“四个全面”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简要阐述 |
三、“四个全面”为实现“中国梦”夯实基础 |
四、“五大发展理念”的简要阐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
一、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社会的重要特征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构建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社会的必然要求 |
三、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社会有别于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 |
四、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社会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
第二节 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共同富裕思想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一节 由“效率优先”转向“公平优先” |
一、指导思想简述 |
二、我国收入分配模式的发展与改革历程概述 |
三、对西方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观”的阐释及简要述评 |
第二节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
一、加强教育的普及力度,更多惠及农民工子女 |
二、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促使更多农民工进入中等收入行列 |
三、充分利用财税政策,努力缩小全社会的收入差距 |
第三节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相关论述 |
二、我国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所做出的尝试 |
第四节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概述 |
第一节 1978年至1989年的共同富裕政策措施 |
第二节 1990年至2002年的共同富裕政策措施 |
第三节 2002年至2012年的共同富裕政策措施 |
第四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共同富裕政策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贫困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贫困的概念界定 |
一、狭义贫困与广义贫困 |
二、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
第二节 贫困的标准界定 |
一、贫困的标准 |
二、贫困的分类 |
第三节 反贫困理论 |
一、马尔萨斯的“人口剩余致贫论” |
二、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 |
三、发展中国家的“涓滴效应” |
四、其他反贫困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共同富裕与精准扶贫的关系 |
第一节 “共同富裕”与“贫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一、我国共同富裕的现状 |
第二节 共同富裕是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石 |
一、共同富裕是精准扶贫的理论源泉 |
二、精准扶贫是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 |
三、精准扶贫是共同富裕理论的延伸 |
第三节 精准扶贫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
一、精准扶贫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物质基础 |
二、精准扶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举措 |
三、精准扶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的主要实践路径探索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的主要实践路径探索——中国特色的精准扶贫工作实践 |
一、我国扶贫工作的实践历程 |
二、我国扶贫实践的问题剖析 |
三、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与实践路径研究 |
四、“精准扶贫”中的财政政策效果实证研究及帮扶资金落实效果实证检验 |
五、“中国特色精准扶贫工作实践”的结论与展望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的主要实践路径探索——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内容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的主要实践路径探索——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
一、坚持公有制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
二、坚持公有制的实践内容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的主要实践路径探索——坚持普惠民生的政策倾向 |
一、普惠民生政策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
二、普惠民生的政策实践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把握2004年政策风向标(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D]. 何智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D]. 邱家焕.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02)
- [3]政策工具视角下四川省全民健身政策发展研究[D]. 孙铭苑.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4]可再生能源补贴法律问题研究[D]. 刘滢泉.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5]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基于政策效应分解的估计[D]. 吴天竺. 南京财经大学, 2020(08)
- [6]从“变”与“不变”中找准新经济支点和动力[J].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朱克力,肖瑶. 中华儿女, 2020(01)
- [7]美国公立社区学院治理主体研究[D]. 杨旭辉.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8]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从事北京市特警职业现状与对策研究[D]. 马佳.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7)
- [9]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研究对象[D]. 孙竹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10]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与我国的实践路径研究[D]. 苏畅.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