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LC在梅山铁矿细碎及筛分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德明[1](2017)在《高硬度磁铁矿选矿工艺设备优化及自动化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3年始,国内TFe65%铁矿石的价格从1200元/吨高位降至450元/吨低位,给矿山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加上行业本身存在的诸多缺陷,选矿技术改造势在必行。苍山铁矿为沉积岩成矿,矿石硬度值在f22-32之间,属于高硬度难加工矿石。原设计处理原矿能力240万t/a,铁精矿品位TFe65%,金属回收率59.71%,总选比4.09,综合尾矿品位<TFe14.19%,其中磁性铁含量<1%,年产铁精矿58.68万t。现实际处理原矿能力180万t/a,金属回收率56.1%,总选比为4.15,综合尾矿品位TFe16.3%,尾矿磁性铁含量超过1.5%,年产精矿43.4万吨,各项指标均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本次选矿工艺优化和自动控制技术升级充分利用了现有基础和实践经验,以节约投资和高效可靠、低成本运行为原则。新设计保留原有三段一闭路加干选的生产工艺流程,更换破碎核心设备圆锥破碎,增大4#皮带输送能力、增加筛分设备,再对磁选机、旋流器分级、精矿脱水等工艺流程进行精细调试,对自动化控制进行优化升级。完成后选矿处理原矿量>240万t/a,吨精矿加工成本可降低20元,计算总投资回收期为1.67年。选矿工艺设备布局和自动控制系统的优化,使苍山铁矿在市场巨变中得以生存发展,为同类型矿山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和创新发展思路提供了借鉴基础。
张景胜[2](2004)在《选矿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改造及优化》文中提出论文以宝钢集团梅山选矿厂综合自动化项目为背景,研究了冶金行业选矿球磨过程的自动控制和优化技术,提出了基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 选矿球磨过程的控制目标在于保证粒度指标的前提下提高产量。论文根据控制目标,在分析系统模型基础上,结合磨矿系统特点,提出了磨矿系统的控制结构。论文选取了与质量和产量密切相关的溢流粒度控制和一次磨机给矿控制两个子系统作了重点分析,对给矿控制采用自寻优优化算法;对粒度控制采用模糊算法,实践证明了它们的有效性。 磨矿系统的优化目标可以归结为带约束的经济效益优化问题。采用步进式搜索自寻优优化方法,选取鲁棒性较强的分散优化策略,实现了磨矿生产运行系统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在充分研究磨矿过程自动控制、效益优化基础上,给出了磨矿集散控制系统方案,提出了过程控制级、过程监控级和生产管理级三层实现方案,系统具有开放、可靠、经济的特点。
顾新艳,陈夕松[3](2003)在《现场总线在选矿干选SCADA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简述了PROFIBUS现场总线的基本原理、性能,并结合选矿干选工艺详细介绍了基于PROFIBUS实现可编程控制器(PLC)与集中控制计算机(PC)构成的监督控制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该系统具有经济、可靠、易于扩展的特点,并已在武钢集团中得到成功应用,效益显着。
秦春华,李奇,方仕雄[4](2002)在《工控网络拓扑结构及其协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FA(工业自动化 )网络在工厂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并被广泛用于集散控制系统和监视监控系统。主要阐述了几种FA网络的结构及其互连 ,并对它们的协议进行了分析 ,同时针对实际情况给出了一种拓展方案
陈夕松,李奇,陈启宏,费树岷,周定勇,霍明智[5](2001)在《PLC在梅山铁矿细碎及筛分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OMRON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梅山铁矿细碎及筛分系统中的应用,其中包括PLC与工业控制机间基于Controller Link网络的链接技术,以及OMRON α系列PLC与CPM1APLC间的通信协议宏功能等。系统投运以来,工作可靠,效益显着。
二、PLC在梅山铁矿细碎及筛分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LC在梅山铁矿细碎及筛分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硬度磁铁矿选矿工艺设备优化及自动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外设备、自动化发展现状 |
1.3 我国选矿工艺设备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选矿工艺设备现状分析 |
2.1 苍山铁矿选矿厂概况 |
2.2 选矿工艺设备现状 |
2.3 选矿工艺设备存在的问题及选矿工艺流程考察 |
2.3.1 粗破粹工序工艺流程考察 |
2.3.2 中细碎工序工艺流程考察 |
2.3.3 皮带输送工艺流程考察 |
2.3.4 筛分工艺流程考察 |
2.3.5 干式磁选工艺流程考察 |
2.3.6 湿式预选工艺流程考察 |
2.3.7 过滤工艺流程考察(过滤主要设备性能见表 2.25-2.27) |
2.3.8 工艺流程考察问题汇总 |
3 选矿工艺设备改造方案制定 |
3.1 中细碎设备改造方案制定 |
3.1.1 高压辊磨机方案分析 |
3.1.2 山特圆锥破碎机方案分析 |
3.1.3 推荐方案 |
3.2 4#皮带机改造方案制定 |
3.2.1 原始数据 |
3.2.2 皮带输送量计算 |
3.2.3 电机功率计算 |
3.3 筛分设备改造方案制定 |
3.4 过滤系统改造方案制定 |
3.4.1 改造指标要求 |
3.4.2 过滤机选型 |
4 选矿自动化系统现状分析 |
4.1 选矿自动化系统现状 |
4.1.1 破碎工序控制现状 |
4.1.2 磨矿分级工序控制现状 |
4.1.3 选矿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控制现状 |
4.1.4 网络系统控制现状 |
4.2 前期自动化达到的程度 |
4.3 现有自动化存在的不足 |
4.3.1 现有工艺检测手段存在的问题 |
4.3.2 现场管道执行元件无法实现自动控制 |
4.3.3 尾矿大井底流浓度未实现自动控制 |
5 选矿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制定 |
5.1 磨选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
5.1.1 磨选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分析 |
5.1.2 磨选工艺优化控制方案 |
5.1.3 浓度计、品位仪现场实施方案 |
5.2 矿浆/清水管道调节阀门自动控制方案制定 |
5.2.1 矿浆/清水管道调节阀门自动控制方案分析 |
5.2.2 矿浆管道调节阀门自动控制方案 |
5.3 尾矿大井底流浓度的自动控制方案制定 |
5.3.1 尾矿大井底流浓度的自动控制方案分析 |
5.3.2 尾矿大井底流浓度的自动控制方案 |
6 选矿厂设备及自动化升级改造后效果评价 |
6.1 选矿厂设备改造后生产效率指标对比 |
6.2 选矿工艺设备改造后生产成本指标对比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2)选矿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改造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矿工艺简介 |
1.2 选矿自动化发展及现状 |
1.3 课题背景 |
1.4 论文思路及内容 |
2 磨矿过程控制概述 |
2.1 磨矿系统简介 |
2.2 磨矿过程工艺流程 |
2.3 磨矿过程控制的发展及现状 |
3 磨矿过程优化控制的实现 |
3.1 系统控制目标 |
3.2 系统控制对象 |
3.2.1 球磨机模型 |
3.2.2 过程分析和结论 |
3.3 磨矿系统控制方案 |
3.3.1 磨矿系统串级控制总体方案 |
3.3.2 磨矿子系统控制 |
3.3.2.1 一次磨机给矿控制 |
3.3.2.2 一次磨机浓度控制 |
3.3.2.3 二次磨机浓度控制 |
3.3.2.4 二次溢流粒度及浓度控制 |
3.4 磨矿过程优化控制 |
3.4.1 磨矿优化控制目标函数 |
3.4.2 步进优化方法 |
3.4.3 优化控制策略 |
4 磨矿集散控制系统的实现 |
4.1 总体方案 |
4.1.1 集散控制系统一般结构 |
4.1.2 磨矿集散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4.2 过程控制级 |
4.2.1 过程控制级总体实现方案 |
4.2.2 西门子现场总线及PLC特点 |
4.2.3 梅山磨矿过程控制级的构成 |
4.3 过程监控级 |
4.3.1 过程监控级硬件结构及配置 |
4.3.2 软件结构 |
4.4 生产管理级 |
5 磨矿系统改造及优化前后的数据对比 |
5.1 改造前浓细度检测 |
5.2 改造运行后浓细度检测 |
6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工控网络拓扑结构及其协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为完成以上目标, 我们建立了一个分布式控制, 高可靠、开放的控制和管理一体化的工业DCS高速网络系统。它由三层网络构成: |
2 网络拓扑结构及其协议介绍 |
(1) CompoBus/D (DeviceNet) 网络 |
(2) Controller Link网络 |
一般都是通过发送FINS命令和接收FINS响应来实现控制, 数据格式如下: |
(3) Ethernet网 |
Ethernet 网络标准是由Xerox, Digital与Intel三家公司于1970年初开发出来的, 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普遍的网络, 被称为“以太"网络。此网络的各项标准如下: |
(4) 网络互连结构及其无缝通信 |
3 对三层网络的一种实际拓展 |
4 总结 |
(5)PLC在梅山铁矿细碎及筛分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细碎及筛分控制方案 |
二、Controller Link网络 |
三、通信协议宏PMCR |
四、效益评估 |
四、PLC在梅山铁矿细碎及筛分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硬度磁铁矿选矿工艺设备优化及自动化控制研究[D]. 孙德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2]选矿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改造及优化[D]. 张景胜.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4)
- [3]现场总线在选矿干选SCADA系统中的应用[J]. 顾新艳,陈夕松.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 [4]工控网络拓扑结构及其协议分析[J]. 秦春华,李奇,方仕雄.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2(04)
- [5]PLC在梅山铁矿细碎及筛分系统中的应用[J]. 陈夕松,李奇,陈启宏,费树岷,周定勇,霍明智. 电气自动化,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