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S-F与FAST测试系统成型性对比研究

KES-F与FAST测试系统成型性对比研究

一、KES-F与FAST测试系统的成形性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邵亚文[1](2021)在《基于CHES-FY系统的织物成形性与接触压迫舒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织物的触感风格是织物与皮肤接触时的综合感觉,是织物力学性能的综合作用结果。织物触感风格简易快速客观测定与评价不仅为织物的开发提供了标准,还可以为高品质服装的选材提供依据。但是现在的织物触感表征仪器中大多只能测试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能或只能评定织物的综合风格。现在很有必要开发一种可以同时客观测量织物的手感和机械性能的仪器。CHES-FY(Comprehensive hand evaluation System-Fabric and Yarn)手感风格测试系统基于仿生设计,采用标准化测试过程,排除人为差异,单次测量即可获得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能与触感风格,但是CHES-FY测试结果与织物的成形性及织物的接触压迫舒适性关系的研究鲜见报道。故本课题基于CHES-FY织物手感风格仪研究织物的成形性与接触压迫舒适性,旨在通过简单测试就可以评价织物服用性能。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基于CHES-FY系统原位测试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能,得到了织物四个阶段力学性能的特征指标,又基于经典方法测试了织物的成形性指标F值,通过相关性分析与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织物成形性指标F与CHES-FY测得力学性能的关系,并且建立了基于CHES-FY系统的织物成形性预测模型,相关系数r2为0.834,而且通过F检验(F=41.118,p=0.000<0.01)。然后通过缝纫实验评价了织物的实际成形效果,通过主观评级和客观评价缝纫样品缝迹高度偏差进行拟合和对比,验证了主观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最后采用综合聚类算法,研究基于CHES-FY指标的织物成形性聚类结果,并且与样品实际缝纫的主观评级进行对比,其差异大部分小于一个等级。(2)服装服用性能最重要两个因素,一个是服装的成形性,另一个就是服装舒适性,其中服装的接触压迫舒适性评价是服装舒适性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课题将以环形风格仪为基础研究织物的接触压迫舒适性。首先从原理上来看,环形风格仪的测试过程与织物和人体皮肤接触状态具有相似性,既可以模拟织物延展变形时的服装压力又能模拟人与皮肤接触表面滑移过程和综合触感。其次采用弹性薄膜力学模型分析了环形风格仪测试过程中织物的应力分布,从理论上表明基于环形风格仪评价织物接触压迫舒适性的可行性。通过不同实验参数下曲线形态确定了符合实际情况最优测试参数,提取了7个特征参数,通过与CHES-FY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作相关性分析发现其参数提取有效,与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能具有显着的相关性。最后通过前臂实验主观评价织物的接触压迫舒适性,并且将主观评价结果与7个特征参数和2个结构参数作逐步回归,建立了接触压迫舒适性的预测模型,其模型经F检验有效。(3)通过灰色关联分析了基于CHES-FY的织物触感风格与成形性的关系,又通过相关性分析了织物基本力学性能与接触压迫舒适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织物的成形性关联度最高的是织物的硬挺度和松紧度,确定织物接触压迫舒适性相关性较显着的CHES-FY的8个指标。以第三四章的主观评级结果作参考,绘制了基于CHES-FY指标的高成形性与低成形性、高舒适性与低舒适性织物的特征参数指纹图。

李新彤[2](2020)在《针织西服面料的开发及性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对穿衣要求越来越高以及针织技术的发展,针织服装逐步向外衣化、正装化的方向发展。高端定制的西服面料中,针织西服面料成为炙手可热的产品,国内外知名品牌也将针织西服面料作为高端产品。织物的性能与风格变化多样,评价手段繁多。然而在目前的纺织市场中,对于应用在商务服饰的针织面料的风格评价还未形成系统且快捷有效的手段,致使针织西服面料品质良莠不齐。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对大量的面料进行风格评价预测,从众多的性能指标中快速找出对针织商务服饰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提升针织西服面料品质进行深入的挖掘探讨。本课题针对如何快速有效地评价预测针织面料是否具有应用在商务服饰领域的性能与风格,通过织物基本性能测试初步判断针织面料用于商务服饰的性能特点及要求;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对经过风格测试的织物样本建立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输入性能指标经过模糊计算得到评价织物综合风格的评价值,用以判断针织西服面料品质优劣。首先,采用棉纱、羊毛以及涤纶等常用纤维原料在针织设备上进行针织面料的开发,研究适合针织西服面料的组织结构以及设备参数机号。探究针织西服面料开发流程中的工艺原则,确定与之相配合的后整理流程工艺等。根据设计实例对针织西服面料的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其次,对设计开发的针织面料进行常规的性能测试以及挺括风格的测试,并与传统机织西服面料进行对比,深入研究棉型针织面料和毛型针织面料分别应用与商务服饰的性能优势及原则,并且探讨各性能指标与织物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开发用于商务服饰的针织面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再次,扩大针织西服面料样本,将设计开发面料与市场调研收集的面料进行织物风格测试,建立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特征参数进行筛选,选择T100、B经向、B纬向、G左斜、G右斜、E20经向、E20纬向共七项指标作为模型的输入端因素;借助聚类分析将收集到的织物样本进行分类,并从每一类中选取训练样本、测试样本以及验证样本;采用matlab软件建立结构为7-14-1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对针织西服面料的织物风格进行综合评价,输出综合评价值。分析输入端各因素对综合评价值的影响。利用建立好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对5款针织西服面料进行织物风格的预测,得到输出值。最后借助多指标综合评价对验证面料进行计算,将评价结果进行对比,佐证模型预测的准确性,验证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对针织西服面料风格评价的可行性以及客观性。本课题从设计开发生产、性能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究如何提高针织西服面料性能品质,并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通过织物风格测试指标数据在模型中通过模糊计算输出评价综合值,并借此模型对针织西服面料的组织结构、性能指标、风格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及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洪水源[3](2014)在《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客观测试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衣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各式各样的新型纺织品材料被不断应用于服装行业。长期以来,人们对服装的舒适度和美观的追求永不止步,为了提高服装的质量,对服装的原材料即纺织品材料相应的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应运而生,其目的都是为了指导和监督生产出高质量的纺织品材料,提高人们的穿着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由于服装的穿着舒适度直接由纺织品材料的触感特性决定,故研究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的客观测试方法及客观评价指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大量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的客观测试方法,针对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的客观测试与评价,研究开发了一套测试仪器系统,通过机械装置模拟纺织品与人体皮肤之间的动态接触过程,获取了接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典型纺织品样本进行了客观测试,通过计算并分析测试结果,优化了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对典型纺织品样本具有区分度的综合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建立纺织品主客观综合评价方法及标准化方法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本文基于纺织品触感特性客观测试理论基础,提出了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的客观测试方法,包括压缩特性、表面摩擦特性、弯扭特性和热传递特性四个维度,利用合适的测试原理,采用相应的测试方法,以达到对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的客观测试要求。测试仪器系统主要包括机械装置、测试机构、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软件控制及分析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机械装置的总体构成及每部分测试机构的原理及装置,传感与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将典型纺织品样本在测试仪器系统上进行客观实验,模拟纺织品材料与人体皮肤表面之间的动态接触过程,对传感器获取的动态接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得到了客观实验测试数据。本文提出了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压缩、摩擦、弯扭和热传递四个方面的特性。根据典型纺织品材料的客观测试结果,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能区分型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的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本研究,将该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与主观感觉共性相关联,便可以通过客观测试结果预测纺织品材料的主观感觉,为纺织品材料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后续进行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评价方法标准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赵振兴[4](2013)在《两种织物风格测试系统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文章详细介绍了KES系统和FAST系统,并对两种织物风格测试系统进行了相应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两系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以便对两系统有更清晰的了解。

刘雪婷[5](2012)在《男西服面料与辅料配伍性 ——粘合衬的面料配伍性研究》文中认为西服作为男士专用的正规服装,一直被认为是国际标志性的服装,历经200余年仍长盛不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共场合通用的指导性服装。随着服装发展方向多元化,消费追求个性化、功能化,人们在西服材料的选择方面,不仅重视面料的选择,对辅料的选择,特别是在面辅料的配伍方面也同样重视,粘合衬作为西服辅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服与粘合衬好比一栋建筑物与梁和柱、门和窗的关系,由此可见其重要性。目前服装企业为西服选用粘合衬主要凭经验,或多次粘合实验来选定,大多关注于传统西服面料与粘合衬的互配,很少研究市场流行的休闲西服面料与粘合衬的配伍性。故本文选用了西服常用面料毛、毛涤和休闲西服面料棉、棉麻、麻共5种实验面料与6种双点粘合衬分析其配伍性。论文首先将影响粘合效果的时间、温度、压力三因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使西服面料和粘合衬的所有组合进行粘合压烫,对得到的组合试样分别进行剥离强度、尺寸变化率(热缩率、水洗缩率、干洗缩率)和外观质量评级(水洗外观、干洗外观)的测试,分析得到了每种组合的最优粘合压烫工艺。对每种面料分析其与粘合衬粘合的最优粘合压烫工艺,得出毛、毛涤、棉、棉麻、麻面料与粘合衬的最优粘合压烫工艺分别集中在3号(140℃,19s,150kPa)、7号(170℃,15s,150kPa)、9号(170℃,19s,120kPa)、5号(155℃,17s,150kPa)、4号(155℃,15s,120kPa)工艺的结论。实验数据表明,毛面料一般不宜水洗;毛涤面料与粘合衬的的配伍性能较好;棉面料除水洗缩率略微偏高,在剥离强度和外观评级方面配伍性能都较好;棉麻面料除与非织造热熔粘合衬粘合后的复合物水洗经向缩率偏大,在剥离强度和外观质量评级方面配伍性能较好;麻面料与粘合衬的粘合复合物剥离强度值普遍偏小,外观评级一般,故麻面料与粘合衬的配伍性能欠佳。论文接着选取每种组合的最优粘合压烫工艺作为其粘合压烫工艺方案,对得到的组合试样进行KES织物风格测试。得出的结论是:毛面料弯曲变形恢复能力较好、表面光滑,毛涤面料抗拉伸变形能力较好、蓬松性较差,棉面料抵抗剪切变形能力较好、弯曲变形恢复能力较差、蓬松性能较好,棉麻面料剪切回复能力较好,麻面料抵抗剪切变形能力较好、手感较丰厚、表面较粗糙;粘合衬的织物风格与面料的织物风格相比,弹性较好、抵抗剪切变形能力较差、剪切回复能力较好、弯曲刚度较小、较柔软、弹性较好、表面较粗糙;面料与粘合衬粘合后的复合物与粘合前的面料相比,在拉伸性能方面弹性变化较小,在剪切性能方面剪切回复能力变差,在弯曲性能方面弯曲变形能力变好、柔软度变差,在压缩性能方面蓬松性变差,在表面摩擦性能方面表面光滑性能略微变好。面料与粘合衬粘合后的复合物弯曲性能变好、表面变光滑等这些性能的改变,对西服造型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论文最后运用BP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通过MATLAB软件,从面料和粘合衬的规格及性能参数与面料和粘合衬的力学物理性能两个角度建立了毛、毛涤、棉、棉麻、麻5种面料与粘合衬的配伍模型;与此同时运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从面料和粘合衬的规格及性能参数与面料和粘合衬的力学物理性能两个角度并行建立了相应拉伸性能、剪切性能、弯曲性能、压缩性能、表面摩擦性能相关指标的配伍模型。本文所得出的西服面料与粘合衬的配伍关系模型,将对服装企业为西服面料合理选用粘合衬起到一定的指导、借鉴、参考作用。

李小笪[6](2011)在《影响无缝服装定型效果的整烫工艺参数研究》文中认为无缝服装采用无缝针织技术,使大身、衣袖等实现从纱线到造型直接成型,改变了传统服装过多的裁剪、缝纫等加工过程,标志着针织技术及其服装的制作、加工进入了创新发展时期。同一件无缝服装可以实现原料、组织结构多样化,使无缝服装不但舒适、贴身、漂亮和美观,而且有吸湿透气、抗菌和保健功能。然而,生产无缝服装的厂家还没有引进定型整理技术,无缝服装仅仅是靠经验简单熨烫整理,从而使无缝服装成品在穿着或存放时尺寸稳定性、保形性不佳,严重影响了产品品质,对无缝服装的生产发展及销售效益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无缝服装的整烫定型问题已经是无缝服装保形性整理与其长期良好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选用棉或其它再生纤维素纤维与锦纶、氨纶的混纺原料(混纺比有50/45/5、68/27/5、75/20/5)织造的无缝服装圆筒布面料作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进行整烫定型实验,对实验结果主客观评价找出了混纺无缝服装面料的较好定型工艺。其较好定型工艺为定型时间2s,最长可取4s;压烫压力4Kg;棉或者其它再生纤维素纤维与锦纶、氨纶混纺原材料的无缝服装面料较好定型温度在115-170℃之间。其次,利用FAST织物风格仪、织物动态悬垂性测试仪分别测试无缝服装圆筒布面料的相关力学性能、悬垂性能,并分析混纺原料性能变化规律:不同混纺原料的无缝服装材料弯曲长度C相差不大;弯曲刚度B则在混纺比为68/27/5、75/20/5下比在50/45/5下的弯曲刚度大;经向延伸性E5则在棉或者其它再生纤维素纤维与锦纶、氨纶的混纺比在50/45/5、75/20/5下的比在68/27/5下的更大;无缝服装材料在68/27/5混纺比下比在50/45/5、75/20/5混纺比下的剪切刚度G大;从表征悬垂性的几个指标中,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出了静态悬垂系数F0来综合表征悬垂性能。无缝服装在混纺原材料比为50/45/5、75/20/5时比混纺原材料比为68/27/5时面料的悬垂性好。接着,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无缝服装面料整烫定型效果与面料性能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得出了与定型褶裥回复角直接相关的面料性能有压缩性能T2、悬垂性能F0、剪切刚度G,间接相关的为延伸性E5。并采用直线回归、曲线回归进一步找出了定型褶裥回复角与面料性能之间的回归模型方程。最后,选取68/27/5棉/锦纶/氨纶混纺材料织造的无缝服装成品采用正交试验安排整烫定型工艺进行整烫定型实验,通过对整烫定型效果主客观评价找出了常用混纺材料68/27/5棉/锦纶/氨纶织造的无缝服装成品的较好定型工艺为整烫定型温度150-170℃,压力4Kg,时间2s;对整烫定型效果客观评价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贡献率分析,从而得出整烫定型因子中整烫定型温度、压力相对时间因子显着,且贡献率相对时间因子大;将专家对外观的秩位法评价结果进行统计检验,从而验证了专家评价结果的一致性;以上结论进一步验证了无缝服装面料整烫定型实验研究方法及相关结论。本课题的研究确立了无缝服装整烫定型效果主客观评价方法。且其研究成果为无缝服装企业在服装整烫定型整理时工艺参数的科学设定提供了实际运用价值,其中原材料性能的测试分析及其与定型效果相关性的研究对无缝服装企业织造服装时混纺原材料的选择及其编织工艺参数的设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价值。

孟祥令[7](2010)在《弹性织物着装接触压力研究与触压舒适性评价系统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触压舒适性是着装总体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舒适性研究中相对新的领域。着装热湿舒适性领域经过众多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但有关触压舒适性的物理机理尚需进一步的探讨。着装接触压力是研究触压舒适性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目前,对于着装接触压力的研究仍需深入,有关接触压力产生的本质以及动静态理论预测模型尚未完善,而触压舒适性的研究多以主观着装实验为主,费时、费力,评价结果容易受环境、评价者的主观态度、心理、生理及经历的诸多影响。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弹性织物的着装接触压力和触压舒适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绪论部分首先概述了着装接触压力和触压舒适性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在此领域所作的研究、采用的方法、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由此引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其后,由着装接触压力的产生形式入手,对该指标进行定义及单位的统一,并确定本文所研究的着装接触压力的形式。采用AMI-3037气囊式测量系统采集了25件样品、七个人体部位、四种人体姿态、三种动作过程中的着装接触压力变化。着重探讨了着装部位、人体姿态、着装时间与着装款式四种因素对于着装接触压力的影响。分析发现,以上四种因素的变化均影响着装接触压力的大小。文中采用皮尔逊积距法进一步分析着装宽松量与接触压的相关关系,并建立起两者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通过了残差检验、拟合优度与显着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实际意义。追寻影响机理发现,四种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均为织物适应人体而产生的应变所致。因而,本文进一步探讨人体皮肤、织物的动态应变与着装接触压力的关系。参考捺印法与描线法,结合研究部位的具体特点,测量了人体皮肤与织物在长度、围度与角度方向的动态应变。分析发现人体皮肤、织物的动态应变确与着装接触压力存在密切的关系,由此建立着装接触压力与皮肤及织物应变的多元回归模型。该模型通过了残差检验、拟合优度检验(R2=0.853)、回归方程显着性F检验(F=130.134、p<0.01)与回归系数显着性t检验(p<0.01),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还表明,织物应变受到自身特性的影响,因而发现着装接触压力大小的本质源于织物自身力学性能。所以考察织物力学性能与着装接触压力的关系可发现,大多数织物力学指标与着装接触压力值呈相关关系。第四章首先假定弹性织物符合弹性薄壳的要求,可采用弹性力学理论,进而进行一系列假设,使织物着于人体时的受力分析可采用无矩薄壳理论。由此以弹性力学、材料力学、无矩薄壳理论为基础,建立以织物力学性能为参数的静态着装接触压力数学模型。根据此模型推导出不同人体部位的着装接触压力模型。根据数学模型预测了腕部、小臂中部、侧肌部的理论值,并采用125个实测数据对理论预测值进行拟合分析。分析表明两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85以上,理论值与实测值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样对肘部的着装接触压进行理论预测,并采用50个实测数据对该理论预测进行拟合分析。分析表明,肘部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积距相关均在0.86以上,预测值对实际值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以上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静态着装接触压力数学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具有实际意义。在该静态着装接触压力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实验所得动态着装接触压力的变化规律,选用高斯函数进行动态模拟,建立起动态着装接触压的数学模型。经7个测量部位420个数据点的分析表明:该函数的理论动态模拟曲线对实测曲线的拟合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7,所建动态着装接触压力的拟合优度高。该动态模型可预测人体动作变化过程中任一点的着装接触压力值,也可模拟动态着装接触压力的连续曲线,从而清晰表达人体动作过程中着装的压力变化情况。第五章首先探讨了着装接触压力对着装表面温度与人体血流的影响。文中采用非接触的红外热像仪获取小臂着装表面的温度数据,选用温度分布图、区域温度直方图、区域均值温、线测温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着装表面温存在具有区域特征的规律性分布。内肘部、内前腕为表面温度的高温区;外中部与内中部接近;侧肌部与外肘部处着装表面温度较低,外前腕为低温区。对同一部位着装表面温度受织物成分与着装接触压力的综合影响。本文中,化纤与氨混纺织物的着装表面温度随着装接触压力的增加先减小而后增加,而棉氨混纺织物的着装表面温度随着装接触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采用AMI-A0203装置为选取部位进行三种不同的加压-撤压过程,选取AMI-A0010采集三种过程中人体血流的动态变化。结果分析可将人体在受外压力过程血流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初压生理反应性充血期、血流阻碍期、撤压生理补偿性充血期。加压初期人体血流量会瞬间增加,为初压生理反应性充血期,一般当压力大于0.59kPa时即会出现;当压力大于该值或持续较高的外力时,会形成血流阻碍期;当突然撤去压力时血流量瞬间增加,为撤压生理补偿性充血期。本章还进行了主观着装实验。对主观着装实验的结果分析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正常温湿度、非剧烈运动状态时,触压感相对于热、湿感与人类舒适性感觉更为密切。即,相对舒适的环境中着合适衣物时,热、湿对于人类着装总体舒适性的影响减小,而此类环境条件下着装的总体舒适性更多地取决于着装触压舒适性。由此建立起该条件下着装总体舒适感与柔软感、粗糙感、轻重感、压迫感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模型通过了残差检验、拟合优度检验(R2=0.878)、显着性F检验(F=60.923,概率p<0.01)与多元回归系数的显着性t检验。在综合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第六章采用三种神经计算网络建立起织物力学性能客观指标与主观触压舒适性评定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面料的19个FAST力学性能指标进行了降维处理。将因子分析得到的四个公因子、织物的弹性模量、着装宽松率共六个参数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变量。取着装舒适感知中的松紧感、柔软感、粗糙感、压迫感、总体舒适感共五个因子作为输出变量。分别选取70、110、160个样本作为三种网络模型——BP、RBF、GRNN——的训练样本量,与不同的网络参数结合,共得到初始的13个网络模型。经随机选取的25个样本对网络进行测试择优后得到5个性能较好的模型。再次经随机选取的25个样本对网络进行检验比较发现,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所建立的评价模型最优。GRNN网络所建评价模型主客观评价的相关系数最大,R≥0.98。GRNN模型预测准确率最高,对于松紧感、柔软感、粗糙感、压迫感的预测准确率为96%,对于总体舒适感的预测准确率为92%。GRNN模型的回归方程系数最接近1,且数据点基本分布在拟合线周围,拟合最优。综合分析考虑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评价模型的主客观回归方程与线性拟合的实际情况,GRNN网络模型为本文最为理想的着装触压舒适性客观评价模型。最后,本文综合全部研究成果,选用与Matlab具有良好接口的C#语言,以.NET作为系统开发平台,进行软件界面设计,构造可视对象,开发了着装触压舒适性评价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着装触压舒适性的客观评定。还可对面料规格、面料性能、面料款式、人体尺寸、服装尺码等信息进行管理。可计算理论着装接触压力,模拟动作过程中人体部位着装接触压力的变化。该测评系统以较易获得的织物力学性能为输入,可以节省主观实验的大量人力与时间。同时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数据直观、运行速度快、界面可视化程度高、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等特点。本文较为系统、深入地对弹性织物着装接触压力与触压舒适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着装接触压力的原因,建立起相关的一元与多元回归模型,并进一步建立起可进行着装接触压力静态预测与动态模拟的理论模型。探讨了着装接触压力对着装表面温度与人体皮肤血流的影响,进行了着装触压舒适性主观实验,并建立起着装触压舒适性评价系统的神经计算模型与软件测评系统。本文所建触压舒适性系统中所需的参数以织物力学性能指标、服装、人体尺码为主,因而便于纺织服装企业的应用操作。有助于指导企业进行织物的生产、服装款式的设计,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于舒适性的需求。

施亚贤[8](2010)在《织物手感客观评定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设计了一套操作简单、经济、可靠的织物风格测试装置.该装置通过测量从一个圆柱形孔中抽取织物所需的抽取力来客观评定织物的手感,测得的抽取力与FAST仪的测试结果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能综合反映织物的单位重量、表观厚度、弯曲刚度、剪切刚度等物理性能.使用该装置能客观评定织物的厚重或轻盈、蓬松或坚实、柔软或刚硬等感观手感性能.

冯建永[9](2010)在《T/R仿毛织物风格性能评价及新产品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涤粘进行仿毛织物,不仅具有毛织物的优良性能,而且克服了毛织物的一些不足,同时还具有化纤织物的一些特有性能,甚至涤粘仿毛织物的一些风格特点已经超越了毛织物。因此,本课题主要是研究涤粘仿毛织物的风格性能特点,同时进行涤粘仿毛织物新产品的开发。本课题依托浙江中纺新天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和绍兴百瑞印染有限公司,分别根据已经开发的55块涤粘仿毛织物和3块精纺纯毛织物的组织特点,如原料、经纬纱组合及排列、混纺比、织物组织、经纬纱线的捻度及捻向、经纬纱线缩率、织物经纬密度及织物的平方米克重,利用FAST织物风格仪分别测试58块织物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即分别测试织物的压缩性能、弯曲性能、拉伸性能、剪切性能、可成形性、松弛收缩性能、湿膨胀性能以及折皱回复性能。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别使用多元回归方法、主因子分析方法及系统聚类方法研究涤粘仿毛织物的风格特点,并且将涤粘仿毛织物与精纺纯毛织物的风格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仿毛效果的好坏。根据研究的结果进行涤粘仿毛织物新产品开发,同时结合涤粘仿毛织物的染整工艺特点,分别研究对涤粘仿毛织物风格影响较大的预缩、预定形、碱碱量、染色工序对涤粘仿毛织物风格的影响,并且将坯布、成品的风格进行比较,同时将开发的四个涤粘仿毛织物与精纺纯毛织物的风格进行比较。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创造性成果和结论包括四个方面。(1)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原理,对于织物的风格特征建立与组织参数相关的多元回归方程,并且对多元回归方程及各个参数进行显着性检验,揭示影响T/R仿毛织物风格的因素。(2)利用主因子分析方法,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及因子表达式,获得构成T/R仿毛织物基本风格特征的十个主因子,分别是刚柔因子、经向伸长变形因子、纬向伸长变形因子、缩率因子、折皱回复因子、蓬松因子、丰满因子、表观厚度因子、厚实因子和纬向松弛因子,从因子得分系数的表达式可以计算得仿毛织物风格的综合得分及排名情况。(3)利用系统聚类的离差平方和Ward方法,将55块涤粘仿毛织物分成四类,第一类包括13块面料,主要特征是轻薄柔软,平方米克重比较小;第二类包括6类面料,主要特征是厚重硬挺,平方米克重比较大,第三类包括31类面料,没有明显的特征,风格特点介于第一类和第二类面料之间,是仿毛织物的主要品种;第四类面料的主要特征是厚实挺括,主要包括5类织物。同时研究了每一类涤粘仿毛织物的风格特点,并且将其与精纺纯毛织物的风格特点进行比较,发现涤粘仿毛织物的经纬向弯曲刚度及弯曲长度均比精纺纯毛织物大,说明涤粘仿毛织物均比较硬挺,而精纺纯毛织物比较柔软;在弹性伸长方面,涤粘仿毛织物由于使用了氨纶包芯纱,其经纬向弹性伸长效果较好,其它性能方面没有很明显的差异。(4)对于新开发的四个涤粘仿毛新产品进行染整加工后发现预缩、预定形、碱碱量、染色工序对涤粘仿毛织物的风格有很大影响,尤其是经过碱碱量工序处理后,涤粘仿毛织物的经纬向弯曲长度及弯曲刚度变小,成品与坯布相比,手感变得很柔软。

马海青,张建春,施楣梧[10](2000)在《KES-F与FAST测试系统的成形性对比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 1 5种涤纶织物 (涤棉混纺、纯涤纶织物 )在KES F和FAST系统下的对比研究 ,探讨了两种评价系统成形性之间的相关性 ,提出了KES F系统表征成形性的指标FKES和F′KES,F′KES或FKES值愈大 ,织物成形性愈好 ,更易裁剪成形。

二、KES-F与FAST测试系统的成形性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KES-F与FAST测试系统的成形性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HES-FY系统的织物成形性与接触压迫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应用前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应用前景
    1.2 织物接触舒适性研究现状
        1.2.1 客观评价方法
        1.2.2 主观评价方法
        1.2.3 生理性评价方法
    1.3 织物的成形性研究现状
        1.3.1 成形性指标
        1.3.2 成形性理论基础
        1.3.3 成形性评价方法
        1.3.4 成形性应用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其创新性
        1.4.1 研究意义与创新性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CHES-FY系统的织物成形性研究
    2.1 CHES-FY触感风格测试系统
        2.1.1 软硬件测试系统
        2.1.2 测量性能与指标
    2.2 实验部分
        2.2.1 试样材料
        2.2.2 CHES-FY测试
        2.2.3 成形性实验
        2.2.4 织物缝纫成形与评价实验
    2.3 缝纫成形效果评价
        2.3.1 主观评价一致性讨论
        2.3.2 成形性主观感觉量与物理量关系
    2.4 成形性基本指标测试结果与讨论
        2.4.1 CHES-FY实验测试结果
        2.4.2 成形性指标F实验结果
        2.4.3 CHES-FY指标与成形性值相关性分析
        2.4.4 CHES-FY成形性指标探索
        2.4.5 CHES-FY成形性预测模型
        2.4.6 实际缝纫效果与织物成形性预测模型F对比
    2.5 织物成形性聚类分析
        2.5.1 样本聚类方法概括
        2.5.2 聚类结果分析
        2.5.3 主客观聚类对比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织物的接触压迫舒适性研究
    3.1 接触压迫舒适性的概念
    3.2 客观评价方法
        3.2.1 环形风格仪设计原理
        3.2.2 实验参数选择
    3.3 主观评价实验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织物接触压力分布力学模型
        3.4.2 不同仪器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3.4.3 环形风格仪曲线特征指标
        3.4.4 接触压迫舒适性预测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CHES-FY系统的织物成形性与接触压迫舒适性的指纹图研究
    4.1 CHES-FY评价织物成形性指纹图
        4.1.1 灰色关联分析
        4.1.2 织物成形性指纹图
    4.2 CHES-FY评价织物接触压迫舒适性指纹图
        4.2.1 相关性分析
        4.2.2 织物接触舒适性指纹图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织物的基本结构参数
附录 Ⅱ 织物成形性主观评价
附录 Ⅲ 50块织物的十点厚度结果
附录 Ⅳ
附录 Ⅴ 三种风格环下环形风格仪测得织物的特征参数对比
附录 Ⅵ 织物的接触压迫舒适性评价记录表格
附录 Ⅶ 用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织物风格指数和缝纫评级原始数据
附录 Ⅷ 织物成形性与织物基本风格关联系数结果
附录 Ⅸ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2)针织西服面料的开发及性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针织西服面料的设计与开发
    2.1 针织西服面料的设计方法
        2.1.1 原料
        2.1.2 组织结构
        2.1.3 后整理
    2.2 棉涤针织西服面料的设计
        2.2.1 原料设计
        2.2.2 组织设计
        2.2.3 后整理设计
        2.2.4 织物参数
    2.3 毛涤针织西服面料的设计
        2.3.1 原料设计
        2.3.2 工艺设计
        2.3.3 上机设定
        2.3.4 穿纱设定
        2.3.5 后整理设计
        2.3.6 织物参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针织西服面料的性能研究
    3.1 基本性能测试
        3.1.1 织物厚度实验
        3.1.2 耐磨性试验及分析
        3.1.3 抗起毛起球性试验及分析
        3.1.4 保暖性能实验及分析
        3.1.5 透气性能实验及分析
        3.1.6 透湿性能实验及分析
        3.1.7 折皱回弹性实验及分析
        3.1.8 硬挺度实验及分析
        3.1.9 面料的综合评价
    3.2 针织西服面料挺括风格
        3.2.1 试样准备
        3.2.2 弯曲实验
        3.2.3 折皱回弹性实验
        3.2.4 悬垂性实验
        3.2.5 针织西服面料综合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针织西服面料的风格模型建立
    4.1 实验规划与准备
    4.2 风格测试
        4.2.1 厚度测试
        4.2.2 弯曲测试
        4.2.3 延伸性测试
    4.3 特征参数的选择
        4.3.1 主成分分析原理
        4.3.2 主成分分析步骤
        4.3.3 主成分分析结果
    4.4 样本分类优化
        4.4.1 聚类分析原理
        4.4.2 聚类分析步骤
        4.4.3 聚类分析结果
    4.5 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4.5.1 模糊神经网络结构
        4.5.2 模糊神经网络训练
        4.5.3 模糊神经网络测试
        4.5.4 模糊神经网络验证
    4.6 多指标综合评价
        4.6.1 线性综合评价
        4.6.2 模糊物元评价
    4.7 输入端因素分析
        4.7.1 织物厚度
        4.7.2 弯曲刚度
        4.7.3 剪切刚度
        4.7.4 延伸性
    4.8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客观测试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客观测试方法与测试仪器
        1.2.1 压缩特性测试方法
        1.2.2 摩擦特性测试方法
        1.2.3 弯曲及剪切特性测试方法
        1.2.4 热特性测试方法
    1.3 现有纺织品触感特性客观测试的局限性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结
2 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测试方法及理论基础
    2.1 纺织品压缩特性测试方法及理论基础
    2.2 纺织品摩擦特性测试方法及理论基础
    2.3 纺织品弯扭特性测试方法及理论基础
        2.3.1 弯曲特性
        2.3.2 扭转特性
    2.4 纺织品热传递特性测试方法及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3 纺织品触感特性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压缩特性客观评价指标
    3.2 摩擦特性客观评价指标
    3.3 弯扭特性客观评价指标
    3.4 动态热传递特性客观评价指标
    3.5 本章小结
4 客观测试原型系统研制及实验
    4.1 测试装置原型系统
        4.1.1 压缩特性测试装置设计
        4.1.2 表面摩擦特性测试装置设计
        4.1.3 弯扭特性测试装置设计
        4.1.4 热传递特性测试装置设计
        4.1.5 客观测试数据采集系统
    4.2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4.3 客观测试实验
        4.3.1 实验纺织品样本
        4.3.2 客观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纺织品触感特性客观测试结果及评价指标分析
    5.1 动态压缩特性测试结果及指标分析
    5.2 表面摩擦特性测试结果及指标分析
    5.3 动态弯扭特性测试结果及指标分析
    5.4 动态热传递特性测试结果及指标分析
    5.5 本章小节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典型纺织品样本动态压缩特性客观测试结果
附录B 典型纺织品样本表面摩擦特性客观测试结果
附录C 典型纺织品样本弯扭特性客观测试结果
附录D 典型纺织品样本热传递特性客观测试结果
作者简历

(4)两种织物风格测试系统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KES系统
2 FAST系统
3 FAST系统和KES系统的比较
    3.1 织物伸长率的测试
    3.2 织物的弯曲刚度 (见图1)
    3.3 剪切刚度测试
    3.4 成形性测试 (见表5)
4 两系统相关性研究
5 结语

(5)男西服面料与辅料配伍性 ——粘合衬的面料配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课题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服装用辅料概述及实验方案简介
    2.1 服装用辅料概述
        2.1.1 服装辅料的定义及内容
        2.1.2 服装辅料的作用
        2.1.3 服装辅料的特点
    2.2 粘合衬概述
        2.2.1 粘合衬的定义及相关术语
        2.2.2 粘合衬分类
        2.2.3 粘合衬的用途
        2.2.4 粘合理论
        2.2.5 服装对粘合衬的要求
        2.2.6 服装粘合衬的选用原则
    2.3 实验主要指标及实验方法
        2.3.1 剥离强度试验
        2.3.2 干热尺寸变化的测定
        2.3.3 水洗后的外观和尺寸变化
        2.3.4 干洗后的外观和尺寸变化
        2.3.5 织物基本力学性能的测试
3 西服面料与粘合衬配伍性及粘合压烫工艺研究
    3.1 实验面料和粘合衬
        3.1.1 面料规格及性能参数
        3.1.2 粘合衬规格及性能参数
        3.1.3 面料和粘合衬组合代号
    3.2 粘合工艺方案设计
    3.3 实验内容
    3.4 结果分析
        3.4.1 按剥离强度要求选择工艺
        3.4.2 按尺寸变化率要求选择工艺
        3.4.3 按水洗、干洗后外观评级要求选择工艺
    3.5 本章小结
4 面料、粘合衬与粘合复合物的客观力学物理性能分析及风格探究
    4.1 KES 简介
    4.2 面料的风格测试与评价
        4.2.1 面料的拉伸性能测试与评价
        4.2.2 面料的剪切性能测试与评价
        4.2.3 面料的弯曲性能测试与评价
        4.2.4 面料的压缩性能测试与评价
        4.2.5 面料的表面摩擦性能测试与评价
    4.3 粘合衬的风格测试与评价
    4.4 粘合复合物的风格测试与评价
        4.4.1 粘合复合物的拉伸性能测试与评价
        4.4.2 粘合复合物的剪切性能测试与评价
        4.4.3 粘合复合物的弯曲性能测试与评价
        4.4.4 粘合复合物的压缩性能测试与评价
        4.4.5 粘合复合物的表面摩擦性能测试与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西服面料与粘合衬的配伍模型建立
    5.1 BP 神经网络
    5.2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面料与粘合衬配伍模型建立
        5.2.1 基于规格及性能参数的面料与粘合衬 BP 神经网络配伍模型
        5.2.2 基于力学物理性能的面料与粘合衬 BP 神经网络配伍模型
    5.3 主成分分析
        5.3.1 面料规格及性能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5.3.2 粘合衬规格及性能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5.4 基于线性回归的面料与粘合衬配伍模型
        5.4.1 面料与粘合衬拉伸性能相关指标配伍模型
        5.4.2 面料与粘合衬剪切性能相关指标配伍模型
        5.4.3 面料与粘合衬弯曲性能相关指标配伍模型
        5.4.4 面料与粘合衬压缩性能相关指标配伍模型
        5.4.5 面料与粘合衬表面摩擦性能相关指标配伍模型
    5.5 复合物力学物理性能与面料、粘合衬力学物理性能的线性回归模型
        5.5.1 复合物拉伸性能与面料、粘合衬拉伸性能的线性回归模型
        5.5.2 复合物剪切性能与面料、粘合衬剪切性能的线性回归模型
        5.5.3 复合物弯曲性能与面料、粘合衬弯曲性能的线性回归模型
        5.5.4 复合物压缩性能与面料、粘合衬压缩性能的线性回归模型
        5.5.5 复合物表面摩擦性能与面料、粘合衬表面摩擦性能的线性回归模型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6)影响无缝服装定型效果的整烫工艺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的框架
第二章 工艺参数对无缝服装面料定型效果影响的实验
    2.1 整烫定型实验
        2.1.1 实验面料
        2.1.2 实验工具
        2.1.3 整烫定型实验方法
    2.2 褶裥回复角测试
        2.2.1 试样准备
        2.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2.3 实验结果分析
        2.3.1 外观评价
        2.3.2 整烫定型结果直观分析
        2.3.3 实验面料较好整烫定型工艺方案
        2.3.4 实验面料尺寸稳定性分析
        2.3.5 原材料种类对定型效果的影响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缝服装面料性能测试及分析
    3.1 面料的选择
    3.2 面料性能测试
        3.2.1 面料性能与服装造型相关性的理论研究
        3.2.2 力学性能测试
        3.2.3 悬垂性能测试
    3.3 测试结果分析
        3.3.1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3.3.2 悬垂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缝服装面料性能与定型效果相关性分析
    4.1 定型褶裥回复角与面料性能相关性分析
        4.1.1 相关性分析方法
        4.1.2 相关性分析结果与讨论
    4.2 定型褶裥回复角与面料性能相关性数学模型
        4.2.1 定型褶裥回复角与面料厚度相关性数学模型
        4.2.2 定型褶裥回复角与悬垂性能相关性数学模型
        4.2.3 定型褶裥回复角与剪切刚度相关性数学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缝服装成品的整烫定型实验
    5.1 实验
        5.1.1 实验服装
        5.1.2 实验工具、测试仪器
        5.1.3 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分析
        5.2.1 外观评价
        5.2.2 工艺参数对定型效果的影响分析
        5.2.3 尺寸稳定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无缝服装面料较好定型工艺
        6.1.2 无缝服装面料尺寸变化规律
        6.1.3 不同混纺原料的无缝服装面料性能变化规律
        6.1.4 定型效果与面料性能相关性
        6.1.5 定型效果与面料性能关联性数学模型
        6.1.6 无缝服装成品的较好整烫定型工艺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面料尺寸收缩率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弹性织物着装接触压力研究与触压舒适性评价系统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着装接触压力及触压舒适性研究现状
        1.2.1 接触压力的研究
        1.2.2 压力舒适性的研究
        1.2.3 着装接触压力与人体生理关系的研究
        1.2.4 压力数学模型的研究
        1.2.5 测量设备与方法
        1.2.6 总结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人体着装接触压力影响因素研究
    2.1 着装接触压力的作用形式与定义
        2.1.1 着装接触压力的作用形式
        2.1.2 着装接触压力的定义
    2.2 着装接触压实验
        2.2.1 实验样品
        2.2.2 测量部位
        2.2.3 测量方法与设备
        2.2.4 实验环境与实验步骤
    2.3 着装接触压影响因素研究
        2.3.1 人体姿态对着装接触压力的影响
        2.3.2 人体部位与着装接触压力的关系
        2.3.3 着装时间与着装接触压
        2.3.4 服装宽松量与着装接触压
    2.4 着装接触压与宽松量关系研究
        2.4.1 着装接触压与宽松量的相关性研究
        2.4.2 着装接触压与宽松量的回归模型
        2.4.3 回归模型拟合优度与显着性检验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皮肤、织物与着装接触压关系研究
    3.1 皮肤动态应变的研究
        3.1.1 皮肤动态应变研究概述
        3.1.2 皮肤动态应变的测定
        3.1.3 皮肤动态应变结果与讨论
    3.2 织物着装应变的研究
        3.2.1 织物着装应变的测定
        3.2.2 织物着装应变的结果与讨论
        3.2.3 织物着装应变小结
    3.3 皮肤、织物与着装接触压关系研究
        3.3.1 皮肤动态应变与着装接触压相关性研究
        3.3.2 织物着装应变与着装接触压相关性研究
        3.3.3 着装接触压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3.4 织物性能测定与着装接触压关系研究
        3.4.1 织物单向拉伸实验
        3.4.2 织物性能的FAST测定
        3.4.3 织物性能与着装接触压关系分析
        3.4.4 织物定拉伸实验与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着装接触压力的数学模型与动态模拟
    4.1 着装接触压力数学模型的基本假设
    4.2 薄壳理论
        4.2.1 薄壳理论的基本概念
        4.2.2 曲面的基本知识
        4.2.3 薄壳的静力平衡方程
    4.3 着装接触压力数学模型的建立
        4.3.1 着装接触压力的基础数学模型
        4.3.2 人体着装接触压力数学模型
    4.4 动态着装接触压力的数学模拟
        4.4.1 着装接触压力的动态变化
        4.4.2 峰值函数
        4.4.3 动态着装接触压力的数学模拟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人体着装生理与触压舒适性研究
    5.1 人体皮肤、血流与人体主观舒适性
    5.2 人体着装表面温度研究
        5.2.1 着装表面温度的测量设备
        5.2.2 实验环境与测量方法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皮肤血流与着装接触压关系研究
        5.3.1 测量设备与实验步骤
        5.3.2 测量区域与原理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着装触压舒适性的主观评价
        5.4.1 着装舒适性心理学概述
        5.4.2 心理学标尺与舒适感知术语
        5.4.3 主观着装实验
        5.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着装触压舒适性评价的神经计算模型
    6.1 织物性能的因子分析
        6.1.1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6.1.2 织物性能的因子分析
    6.2 着装触压舒适性评价模型的神经计算理论
        6.2.1 人工神经元典型模型
        6.2.2 BP前向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6.2.3 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6.2.4 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6.2.5 三种神经网络特点总结
    6.3 着装触压舒适性评价的神经计算模型
        6.3.1 训练样本的准备
        6.3.2 网络的构建与参数确定
        6.3.3 网络的训练
        6.3.4 网络模型的测试与择优
    6.4 着装触压舒适性评价模型的检验
        6.4.1 检验样本的准备
        6.4.2 预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着装触压舒适性测评系统研究
    7.1 测评系统工作原理
        7.1.1 测评系统工作流程
        7.1.2 测评系统模块结构
    7.2 测评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7.2.1 测评系统的开发环境
        7.2.2 Matlab应用程序接口
        7.2.3 .NET框架与C#语言
        7.2.4 测评系统应用介绍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8.2 本文存在的问题及仍需深入的研究
附录
    附录1:着装接触压力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
    附录2:姿态2测量部位1~4、6~7回归模型残差累积概率图
    附录3:姿态3测量部位1~7回归模型残差累积概率图
    附录4:姿态4测量部位1~7回归模型残差累积概率图
    附录5:姿态2测量部位1~4、6~7回归模型残差散点图
    附录6:姿态3测量部位1~7回归模型残差散点图
    附录7:姿态4测量部位1~7回归模型残差散点图
    附录8:小臂长度、围度方向12个计测部位的皮肤形变率
    附录9:侧肌部、外中部、内中部角度方向皮肤形变率
    附录10:外肘部角度方向皮肤形变率
    附录11:肘点四种间距角度方向上的皮肤形变率
    附录12:人体姿态positionl时织物形变
    附录13:人体姿态position2时织物形变
    附录14:人体姿态position3时织物形变
    附录15:人体姿态position4时织物形变
    附录16:织物力学指标相关性分析表
    附录17:力学指标与接触压相关性分析简表
    附录18:主观着装试验心理学标尺
    附录19:织物力学指标与主观着装感知相关系数表
    附录20:因子分析的公因子得分
    附录21:主观评价结果与BP70网络模型测试样本客观评价结果
    附录22:BP110与BP160网络模型测试样本客观评价结果
    附录23:RBF70模型测试样本客观评价值
    附录24:RBF110_0.1、RBF110_0.2网络模型测试样本评价值
    附录25:RBF160_0.1、RBF160_0.2网络模型测试样本评价值
    附录26:GRNN70网络模型的测试样本评价值
    附录27:GRNN110_0.1、GRNN110_0.2模型测试样本评价值
    附录28:GRNN160_0.1、GRNN160_0.2模型测试样本评价值
    附录29:着装触压舒适性评价模型Matlab程序源代码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等情况
致谢

(9)T/R仿毛织物风格性能评价及新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化纤仿毛织物的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
        1.1.1 国外化纤仿毛织物的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
        1.1.2 国内化纤仿毛织物的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
    1.2 化纤仿毛技术的发展历程
        1.2.1 开发化纤仿毛织物的技术途径
        1.2.2 涤纶、粘胶仿毛织物的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及实现技术
    1.3 织物风格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3.1 织物风格的国外研究历史
        1.3.2 织物风格国内研究历史
        1.3.3 织物风格的评价方法
        1.3.4 织物风格的测试方法
    1.4 T/R 仿毛织物产品开发
        1.4.1 T/R 仿毛织物原料
        1.4.2 混纺比
        1.4.3 捻度与捻向
        1.4.4 织物组织
        1.4.5 织物密度
        1.4.6 织物紧度
    1.5 T/R 仿毛织物的染整工艺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6.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6.2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及采用的技术路线
        1.6.3 课题研究使用的实验仪器
        1.6.4 课题的创新点
        1.6.5 课题研究的意义
2 T/R 仿毛织物风格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2.1.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1.2 线性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
        2.1.3 回归关系的统计推断
        2.1.4 回归参数的统计推断
    2.2 T/R 仿毛织物风格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2.1 织物的压缩性能
        2.2.2 织物的弯曲性能
        2.2.3 织物的延伸性能
        2.2.4 织物的剪切性能
        2.2.5 织物的可成形性
        2.2.6 织物的尺寸稳定性
        2.2.7 织物的经纬向回复性能
    2.3 结果与讨论
        2.3.1 T/R 仿毛织物的压缩性能
        2.3.2 T/R 仿毛织物的弯曲性能
        2.3.3 T/R 仿毛织物的延伸性能
        2.3.4 T/R 仿毛织物的剪切性能
        2.3.5 T/R 仿毛织物的可成形性
        2.3.6 T/R 仿毛织物的尺寸稳定性
        2.3.7 T/R 仿毛织物的回复性能
    2.4 本章小结
3 T/R 仿毛织物风格的主因子分析
    3.1 因子分析模型
        3.1.1 R 型因子分析模型
        3.1.2 因子载荷矩阵的统计意义
        3.1.3 方差贡献率及公因子
        3.1.4 因子旋转
        3.1.5 因子得分
    3.2 T/R 仿毛织物风格的主因子分析
        3.2.1 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及相关阵
        3.2.2 因子贡献率曲线
        3.2.3 因子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
        3.2.4 旋转前的因子载荷阵及因子表达式
        3.2.5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及因子表达式
        3.2.6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及因子表达式
    3.3 结果分析
        3.3.1 T/R 仿毛织物风格综合得分及排名
        3.3.2 T/R 仿毛织物组织参数的综合得分及排名
    3.4 本章小结
4 T/R 仿毛织物风格的系统聚类分析及与精纺纯毛织物风格的比较
    4.1 T/R 仿毛织物聚类分析模型
        4.1.1 聚类分析流程图
        4.1.2 系统聚类法的过程
        4.1.3 系统聚类分析方法
    4.2 T/R 仿毛织物系统聚类分析过程
    4.3 T/R 仿毛织物系统聚类结果
        4.3.1 T/R 仿毛织物的系统聚类
        4.3.2 四类T/R仿毛织物的组织特点分析
    4.4 T/R 仿毛织物风格的系统聚类分析
        4.4.1 第Ⅰ类T/R 仿毛织物风格分析
        4.4.2 第Ⅱ类T/R 仿毛织物风格分析
        4.4.3 第Ⅲ类T/R 仿毛织物风格分析
        4.4.4 第Ⅳ类T/R 仿毛织物风格分析
    4.5 精纺纯毛织物风格与T/R 仿毛织物风格的比较
        4.5.1 精纺纯毛织物风格特点分析
        4.5.2 精纺纯毛织物与T/R 仿毛织物风格比较
    4.6 本章小结
5 T/R 仿毛织物新产品开发及风格性能测试
    5.1 T/R 仿毛织物新产品开发
        5.1.1 络筒
        5.1.2 氨纶包复
        5.1.3 加捻
        5.1.4 整经
        5.1.5 穿经
        5.1.6 穿筘
        5.1.7 织造
        5.1.8 坯布检验
    5.2 T/R 仿毛织物新产品的染整工艺及过程
        5.2.1 预缩
        5.2.2 预定形
        5.2.3 碱减量
        5.2.4 染色
        5.2.5 热定形
    5.3 T/R 仿毛织物新产品的风格性能测试
        5.3.1 染整工序对59#织物风格的影响
        5.3.2 染整工序对65#织物风格的影响
        5.3.3 染整工序对71#织物风格的影响
        5.3.4 染整工序对77#织物风格的影响
        5.3.5 染整工序与T/R 仿毛织物风格之间的关系
    5.4 T/R 仿毛织物新产品与纯毛织物的风格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全文结论
    6.2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展望
        6.2.1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6.2.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织物组织参数
    附表2 55 块T/R 仿毛织物的组织参数
    附表3 82 块织物风格的测试数据
    附表4 旋转前的因子载荷阵
    附录5 旋转前的因子载荷阵表达式
    附表6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
    附录7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表达式
    附表8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附录9 得分因子表达式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四、KES-F与FAST测试系统的成形性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HES-FY系统的织物成形性与接触压迫舒适性研究[D]. 邵亚文. 东华大学, 2021(09)
  • [2]针织西服面料的开发及性能评价研究[D]. 李新彤. 江南大学, 2020(01)
  • [3]纺织品材料触感特性客观测试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洪水源. 中国计量学院, 2014(02)
  • [4]两种织物风格测试系统的对比研究[J]. 赵振兴. 山东纺织科技, 2013(03)
  • [5]男西服面料与辅料配伍性 ——粘合衬的面料配伍性研究[D]. 刘雪婷. 西安工程大学, 2012(01)
  • [6]影响无缝服装定型效果的整烫工艺参数研究[D]. 李小笪. 浙江理工大学, 2011(06)
  • [7]弹性织物着装接触压力研究与触压舒适性评价系统的建立[D]. 孟祥令. 东华大学, 2010(08)
  • [8]织物手感客观评定方法的研究[J]. 施亚贤.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9]T/R仿毛织物风格性能评价及新产品开发[D]. 冯建永. 西安工程大学, 2010(03)
  • [10]KES-F与FAST测试系统的成形性对比研究[J]. 马海青,张建春,施楣梧. 棉纺织技术, 2000(01)

标签:;  ;  

KES-F与FAST测试系统成型性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