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1](2021)在《基于四位一体视角新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创建》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对工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工科人才是进行现代化的必要保证之一。所谓的新工科教育是指以创新带动教育发展、以发展提升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扩大新兴教育方法,并有效实现跨专业、跨领域融合发展的具有科学意义的教育方针和实践活动。工科专业是应用型学科,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落实实践教育成果不够、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师资队伍能力有待加强等。本文在四位一体视角下,分析现状,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构建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张依然[2](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研究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王颖[3](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以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为例》文中认为
胡艳妮[4](2021)在《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子商务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模式,社会对新型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有上千所中、高等学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随着新时代对人才复合性、综合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早已脱节。据统计,虽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深化发展社会急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但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率却低于总体平均水平,与专业人才需求形成巨大反差。要解决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要摸清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需要加强对应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具体行动上要落实到加强专业建设上来。通过确定“专业深度交叉融合是核心,课程体系交叉融合是重点,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实践共享资源库是重要助推器”的新商科专业建设理念,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卓越电子商务人才为目标,以专业知识交叉融合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革新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模式,优化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本文主要以广西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等对学校负责人、教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等就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专业融合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在当今新商科社会需求下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优化现有的专业建设方案,之后通过在广西案例校——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中实施优化后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开展实践研究。最后综合现状调查及实践调研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通过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升级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项目教学模式进行专业融合教学,优化我国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路径,从而培养更具有业务融合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复合性、综合性人才,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应用型学科教育的育人水平和教学能力。具体分为以下几部分: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核心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一章是对新商科背景及其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新商科对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方案确定的影响,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实施的影响及对电子商务专业评估的影响。第二章是对广西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专业融合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调研包括对广西区内多所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专业群建设、教学融合研究及校企合作教学项目的中等职业院校的师生及校领导进行问卷调研及访谈,通过采访多位企业管理者及毕业生了解目前产教融合现状及毕业生就业现状,对比分析所收集的教学实例等。通过问卷数据及访谈内容的综合分析得出目前广西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开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个案研究。根据现状调研分析优化设计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以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例,实施设计方案流程,并进行教学评估及专业评估,为优化对策的提出打下坚实基础。第四章是基于前几部分内容的研究,分析提出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优化对策及建议,使之更利于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综合性人才,满足新商科提出的高素质人才需求。最后为结论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
孙建辉[5](2021)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知识生产模式成为工科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人才培养层面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增长及对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日益关注。如何真正提升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不仅是高校,也是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因此,对国内外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我国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依据“四螺旋”理论(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PDCA”(Plan、Do、Check、Act)理论与系统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外部协作与支撑条件、评价与监督四个维度出发,对国内外5所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以E大学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为具体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实证调研,发现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案例研究和实证调研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比较发现,国内外高校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外部协作与支撑条件和评价监督四个维度都明确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各高校在不同维度都拥有值得借鉴的优势,如模块化的实践课程设置、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以高校带动区域协同创新、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第二,通过实证调研发现,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整体满意度较好,但还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双导师制职责不清、实践基地利用率不高、考核与专业实践相关性不大、忽视社会组织的功能等不足;第三,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政府应当明确工程硕士的法律地位、完善学位质量评价监督机制、鼓励组织多层面的交流活动;其次,高校应当完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提高课程实践性与跨学科性、打造“双师同堂”授课模式、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带教”制度提升同伴学习效果;再次,企业应加强实践效果的评价信度、为高校模块化课程提供支持、构建网络化的专业实践教学和管理考核体系、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最后,社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的作用,完善问题评价与反馈机制。
宋艳如[6](2021)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研究 ——以Y工学院为例》文中指出2019年4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提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向地方高校倾斜。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没有入选“双一流”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次机遇,无疑有助于提升其办学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是一次挑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必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也需积极采取措施,以保证一流专业建设顺利进行并取得应有成效。因此,研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Y工学院为例,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和“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教育部关于一流专业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对Y工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的实践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Y工学院一流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的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的对策建议:首先是政府层面要完善市场需求调研机制,完善政策保障制度,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引导大众拥有正确的认知;其次是学校层面要更新专业发展理念、精准专业培养目标,落实导向型课程体系、加强一流课程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引进领军人才、打造双师双能教师,加强校企深入合作、建立行业产业学院;再次是企业层面要积极参与学校一流专业建设;最后是社会层面要明确社会评估的重要性,加强社会评估机构建设。
汪婷[7](2021)在《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研究:成因、制度与实践》文中认为迈入新世纪,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劳动雇佣制度变化,日本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展开了重大变革,即“专门职业大学”的制度化。日本政府意图通过“专门职业大学”更新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以产教融合的高等教育机构展开高水平实践型职业教育,培养兼具实践力和创造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而确立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日本产业界对劳动力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雇佣流动化,企业内教育弱化。与此同时,日本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阶段,社会对于更高层次的实践型职业教育需求强烈。但是,除了市场化的专门学校,日本原有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无论内容还是方法均偏重理论,“实践性”能力培养往往依赖企业内教育。企业内教育弱化后,劳动力“实践性”能力培养出现断裂。日本原有的“学校职业教育+企业内教育”培养具备职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劳动力的模式难以延续。经济社会发展、劳动雇佣制度变迁、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日本现有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是突出“实践性”能力培养的专门职业大学制度化的成因。本研究通过对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相关审议会报告、法律法规的解读展开文献研究,分析专门职业大学从构想到实现的过程,以及专门职业大学的制度设计框架,包括专门职业大学的功能定位、设置标准和外部质量保障机制。通过与日本现有高等教育机构的比较分析,归纳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特征,凸显专门职业大学的“实践性”价值取向。专门职业大学制度实际上是试图通过融合大学的学历教育和专门学校的实践型技能教育,创设新的高等教育机构类型,以突出高层次的“实践性”能力培养为逻辑起点,推动原来具有产教融合特点但缺乏有效规制、学校教育体制之外的专门学校向新型高等教育机构转型,提高专门学校的地位,同时促进大学功能分化,构建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本研究通过典型案例东京国际工科专门职业大学展开案例研究,在分析该校教育教学特色的基础上,对设置该校的学校法人日本教育财团展开分析,发现该学校法人同时拥有多所专门学校及关联企业,且与相关产业界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形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为专门职业大学实现实践型职业教育提供了条件与发展空间。论文认为,日本专门职业大学制度与实践的经验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发展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办学定位,确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高层次“实践性”能力培养;第二,建设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完善多元化的考试招生制度、构建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学位制度、确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健全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第三,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实现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实现具有高层次“实践性”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必须坚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产教融合模式引领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选择,才能促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刘痒痒[8](2021)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以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工程教育大国,随着产业迅速发展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大量不同专业的工程技术人才资格要求得到国际互认,这就需要我国构建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以及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以此推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因此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势在必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包含了化工制药类、材料类、机械类等一系列工科专业,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作为化工类的重要分支,对其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分必要。各专业在工程教育认证环节中,实践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工程训练是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必须对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新形势,从而使工程教育改革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持久而积极的推动作用。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综述了国内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训练情况,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进行了详细阐述,阐明了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工程人才的重要性。另外,通过实地走访及对问卷调查反馈数据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了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之间的差距,总结了现阶段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中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教学质量、教学设备等六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工程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对民族院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论文主要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综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概况,并提出了研究方案;第二部分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第三部分对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教学质量、教学设备进行了问卷调查设计;第四部分围绕问卷所涉及问题,对现阶段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第五部分针对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革策略;第六部分对论文整体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研究存在的不足。
蔡云龙[9](2021)在《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宗旨是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某一领域的专门化人才,而是培养知识面广阔的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即人的全面发展。近些年,随着新技术、新产业、新知识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从以往专业技术型转变为复合型、通识型、创新型人才。在这一发展中,为适应其趋势与经济发展,理工科院校也做出了应有的调整与变革,即大力实施通识教育,培养适合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进而,通过实施通识教育理工科院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而且也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学校各学科之间孤立发展的状态,促进了各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与联系,从而推动理工科院校本科教育稳健持续的发展。因此,开展对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以对我国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国内外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实践经验及特点有了较清晰地了解。具体言之,首先,本文从历史视角分析了通识教育产生、发展及其在我国的探索与研究,并且指出实施通识教育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当前理工科院校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进行了调查,了解了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并且分析了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识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通识教育师资相对薄弱、通识教育管理尚不完善、通识教育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然后总结了分布必修型、核心课程型、公共必修+通识选修型、研读拓展型、模块课程型在内的国内外典型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实践类型的先进经验和特点。最后,基于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和国内外典型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实践的先进经验,从五个方面提出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路径:树立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加强通识教育师资建设;完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建设学生中心评价体系。
刘会肖[10](2020)在《基于OBE理念的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革命4.0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形式、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我国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培养和造就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和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需要带动了社会对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改革的新需求。而以成果导向的OBE理念重视学生学习产出,关注学生预期目标的达成,注重学生的个人能力的养成。能够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和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对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开展基于OBE理念的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我国于2016年提出“新工科”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在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指明方向的同时,也为我国理工科高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新的要求。新的发展环境,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发展要求必然需要新的且合理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当下变革。OBE理念以其适应理工科学科和专业发展改革的理念特性,能有效指导我国理工科高校教育教学实施的改革。本文立足于OBE理念,通过对OBE理念概念分析,突出其注重成果导向设计教育教学实施和关注学生学习产出的优势;结合“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发展对理工科高校提出的新要求,总结出我国现阶段理工科高校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其次通过分析美国欧林工学院基于OBE理念下的“欧林三角”课程体系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基于OBE理念的“合作教育”教学模式,得出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方面的启示;最后立足于OBE理念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设置、教学方式和把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几个方面为我国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建设性意见。我国要建成高等教育强国,需要一批与世界接轨,引领专业走向领域前沿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科。而OBE理念“清楚聚焦、扩大机会、提高期待和反向设计”的实施原则与新工科提倡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的内涵相贴合适应,能有效指导我国理工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
二、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四位一体视角新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工科背景下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的理念 |
二、从实验教学中激活他们的创新能力 |
(一)实验教学中应引入启发性教学 |
(二)积极引入研究性实验,拓宽学生的创新能力 |
(三)不断改善现代化的实验设备,调动学生的思考力 |
三、从其他方向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一)规范并健全人才的培养体系 |
(二)营造一个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 |
结语 |
(4)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五、核心概念 |
(一)新商科 |
(二)电子商务专业 |
(三)专业建设 |
(四)专业交叉融合 |
六、研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一章 新商科对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
一、新商科对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影响 |
(一)企业人才需求趋向复合型人才 |
(二)注重三大“新”能力的培养 |
二、新商科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影响 |
(一)对专业融合通识课程体系的需求 |
(二)对课程匹配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
三、新商科对师生教学组织实施的影响 |
(一)对教学资源配置提出新要求 |
(二)对师生能力素质提出新要求 |
四、新商科对专业评估核心要素的影响 |
(一)增加多维复合能力评估指标点 |
(二)增加地域经济适应性评价标准 |
第二章 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
一、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三)访谈设计 |
(四)访谈结果分析 |
二、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
(一)人才培育未契合新商科需求 |
(二)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
(三)融合教学组织实施有待深化 |
(四)缺乏专业融合质量评估体系 |
第三章 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个案研究 |
一、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设计 |
(一)专业培养定位 |
(二)优化课程体系 |
(三)教学组织实施 |
(四)考核评估方式 |
二、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实施 |
(一)案例学校介绍 |
(二)方案实施过程 |
(三)方案实施评估 |
三、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实施存在问题 |
(一)缺少集群式课程体系建设 |
(二)教学组织实施存在盲点 |
(三)缺少新商科专业评估点 |
第四章 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对策 |
一、找准专业定位培育“新”人才 |
(一)校企共商人才培养“新”定位 |
(二)多措并举提升专业“新”能力 |
二、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
(一)构建双创通识融合课程体系 |
(二)多模块深化课程实施融合度 |
三、校企联合提升课程组织实施效率 |
(一)共享共建多态互补专业教学资源 |
(二)内培外引,打造复合型教师队伍 |
四、建立多元立体专业质量评价体系 |
(一)教学评估 |
(二)专业评估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 |
(二) 关于工程实践能力概念的研究 |
(三) 关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
(四) 文献述评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工程硕士 |
(二) 工程实践能力 |
四、 理论基础 |
(一) 系统理论 |
(二) “四螺旋”理论 |
(三) “PDCA”理论 |
(四) 对本文的借鉴 |
五、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国内外高校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比较分析 |
一、案例选取 |
二、 案例介绍 |
(一) 麻省理工学院——突出工程实践的培养模式 |
(二) 苏黎世理工学院——基于学校主导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 |
(三) 东京工业大学——本研一体化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 |
(四) 北京化工大学——依托大化工行业背景的产学合作 |
(五) 华南理工大学——“量身定做”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
三、 国内外案例高校对比分析 |
(一) 培养目标比较分析 |
(二) 培养过程比较分析 |
(三) 外部协作与支撑条件比较分析 |
(四) 评价与监督比较分析 |
四、总结与经验借鉴 |
(一) 共同点 |
(二) 经验借鉴 |
第三章 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现状问卷调查 |
一、调查概况 |
(一) 调查对象 |
(二) 调查目的 |
(三) 调查形式与范围 |
(四) 问卷调查基本信息 |
(五) 数据分析处理 |
二、描述性数据分析 |
(一) 培养目标层面数据分析 |
(二) 培养过程层面数据分析 |
(三) 支撑与协作层面数据分析 |
(四) 评价及监督机制层面数据分析 |
(五) 整体评价数据分析 |
三、相关分析 |
四、回归分析 |
(一) 变量的选取 |
(二) 总体满意度回归分析 |
五、存在问题分析 |
(一) 计划阶段——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未能突出重点 |
(二) 执行阶段——培养过程与学术硕士无区分度 |
(三) 检查和修正阶段——评价标准过于学术化、忽视社会组织的功能 |
第四章 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层面 |
(一) 明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法律地位 |
(二) 完善工程专业学位质量评价监督机制 |
(三) 鼓励组织多层面的交流活动 |
二、高校层面 |
(一) 完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明确复合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 |
(二) 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和跨学科性,开设实践先修课程 |
(三) 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打造“双师同堂”授课模式 |
(四) 规整实践教学设计,提高实践基地利用率 |
(五) 开发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
(六) 建立“带教”制度,提升同伴学习效果 |
三、企业层面 |
(一) 提升实践评价可信度,设计专业实践考核评价表 |
(二) 为高校模块化课程设计提供企业支持 |
(三) 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 |
(四) 构建网络化的实践管理体系,人工智能协助实践考勤监测 |
四、社会组织层面 |
(一)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的作用 |
(二) 完善行业组织与评价机构的问题反馈机制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研究 ——以Y工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的政策背景 |
(二)一流专业建设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发展需要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的研究 |
(二)国内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
(二)专业建设 |
(三)一流专业 |
五、理论基础 |
(一)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 |
(三)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六、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的历史溯源与建设标准分析 |
一、一流专业建设的历史溯源 |
(一)一流专业建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二)一流专业建设的内涵演变 |
(三)总结与启示 |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分析 |
(一)专业定位与目标 |
(二)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
(三)教学改革与建设 |
(四)师资队伍 |
(五)教学条件 |
(六)质量保障与专业特色 |
第二章 Y工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的案例研究 |
一、总体概况 |
(一)Y工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的基本历程 |
(二)Y工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的理念与思路 |
(三)Y工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
二、调查分析 |
(一)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 |
(二)调查对象与访谈对象的确定及调查实施 |
(三)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 |
三、主要建设成效 |
(一)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契合 |
(二)人才培养定位已经明确 |
(三)课程之间衔接性安排比较合理 |
(四)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已见成效 |
(五)师资队伍建设较为重视 |
(六)教学条件日益改善 |
(七)质量保障与专业特色表现较好 |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专业培养目标不能更好贴近需求 |
(二)课程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
(三)实践教学等方面改革不深入 |
(四)领军人才与“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较少 |
(五)教学条件对创新性需求难以满足 |
第三章 Y工学院一流专业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层面 |
(一)政府总体规划与调控执行不到位 |
(二)政府出台的政策保障制度不完善 |
(三)政府提供的资金保障不充足 |
二、学校层面 |
(一)专业发展理念不清晰 |
(二)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 |
(三)资源投入保障不充足 |
三、企业层面 |
四、社会层面 |
(一)公民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偏见 |
(二)社会评估机构少且权威性不足 |
第四章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实施策略 |
一、政府层面 |
(一)完善市场需求调研机制 |
(二)完善政策保障制度 |
(三)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
(四)引导大众拥有正确的认知 |
二、高校层面 |
(一)更新专业发展理念,精准专业培养目标 |
(二)落实导向型课程体系,加强一流课程建设 |
(三)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
(四)积极引进领军人才,打造双师双能教师 |
(五)加强校企深入合作,建立行业产业学院 |
三、企业层面 |
四、社会层面 |
(一)明确社会评估的重要性 |
(二)加强社会评估机构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致谢 |
研究成果 |
(7)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研究:成因、制度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辨析 |
1.2.1 高等职业教育 |
1.2.2 专门职业大学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研究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第2章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制度化成因 |
2.1 经济社会发展 |
2.1.1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 |
2.1.2 劳动雇佣制度的变迁 |
2.2 高等教育发展 |
2.2.1 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学生需求多样化 |
2.2.2 现有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桎梏 |
第3章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制度设计 |
3.1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制度化历程 |
3.2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功能定位 |
3.3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设置标准 |
3.3.1 招生政策 |
3.3.2 教育课程 |
3.3.3 学位授予 |
3.3.4 师资队伍 |
3.4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外部质量保障 |
3.4.1 认定审查 |
3.4.2 评价 |
3.4.3 信息公开 |
3.4.4 财政补助 |
3.5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与现有高等教育机构的比较 |
3.5.1 关于功能定位的比较分析 |
3.5.2 关于设置标准等的比较分析 |
3.5.3 小结 |
3.6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价值取向——突出“实践性” |
第4章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案例分析 |
4.1 东京国际工科专门职业大学的基本情况 |
4.2 东京国际工科专门职业大学教育的“实践取向” |
4.2.1 产学合作下的课程开发 |
4.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 |
4.2.3 注重探索与实践的教学方法 |
4.2.4 突出实务家教师的师资结构 |
4.3 东京国际工科专门职业大学的学校法人及分析 |
第5章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对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
5.1 明确办学定位,确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
5.2 建设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
5.2.1 完善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 |
5.2.2 构建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 |
5.2.3 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学位制度 |
5.2.4 确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 |
5.2.5 健全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
5.3 坚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道路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以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工程训练概述 |
2.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概述 |
2.1.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定义 |
2.1.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 |
2.1.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 |
2.2 工程训练概述 |
2.2.1 工程训练的定义 |
2.2.2 工程训练的目标 |
2.3 实践教学概述 |
2.3.1 实践教学的定义 |
2.3.2 实践教学的地位 |
2.3.3 实践教学的作用 |
第3章 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调查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方法 |
3.2.1 问卷调查 |
3.2.2 实地走访 |
3.3 调查对象 |
3.4 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 |
3.4.1 实地走访 |
3.4.2 问卷设计 |
3.4.3 问卷试测 |
第4章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现状 |
4.1 师资队伍建设 |
4.1.1 缺少双师型教师 |
4.1.2 教师培训次数较少 |
4.1.3 部分教师缺乏经验 |
4.1.4 缺少校外行家专家 |
4.1.5 教师教学种类过多 |
4.2 教学内容 |
4.2.1 教学内容较为传统 |
4.2.2 各个工种之间的关联性不强 |
4.2.3 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不强 |
4.2.4 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 |
4.2.5 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应用性 |
4.3 教学方式 |
4.3.1 教学方式较为传统 |
4.3.2 忽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
4.3.3 忽视知识传递方式的重要性 |
4.3.4 教学方法单一 |
4.3.5 忽视对学生多方面精神的培养 |
4.4 教学组织 |
4.4.1 实训教学形式单一 |
4.4.2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
4.4.3 学生分组情况不合理 |
4.4.4 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开授课 |
4.4.5 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太短 |
4.5 教学质量 |
4.5.1 考核形式过于简单 |
4.5.2 组织相关比赛数量较少 |
4.5.3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频率较低 |
4.5.4 学生的操作技能得不到定期检验 |
4.5.5 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效果不明显 |
4.6 教学设备 |
4.6.1 教学设备数量较少 |
4.6.2 实训室开放时间较短 |
4.6.3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
4.6.4 实训基地缺少足够的职业氛围 |
4.6.5 实践教学环境一般 |
第5章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
5.1 师资队伍建设 |
5.1.1 培养双师型教师 |
5.1.2 优化教师培训方式 |
5.1.3 引进经验丰富的教师 |
5.1.4 强化高端人才引进 |
5.1.5 教师应术业有专攻 |
5.2 改革教学内容 |
5.2.1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
5.2.2 加强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 |
5.2.3 实践教学内容联系理论知识 |
5.2.4 教学内容需较强的可操作性 |
5.2.5 教学内容要体现创新应用性 |
5.3 改进教学方式 |
5.3.1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
5.3.2 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 |
5.3.3 重视知识传递方式的重要性 |
5.3.4 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 |
5.3.5 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精神的培养 |
5.4 优化教学组织 |
5.4.1 增加实训教学的组织形式 |
5.4.2 丰富教学组织形式 |
5.4.3 合理对学生进行分组 |
5.4.4 融合跨专业学生 |
5.4.5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时间 |
5.5 提升教学质量 |
5.5.1 考核形式多样化 |
5.5.2 举办实践教学相关的比赛 |
5.5.3 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频率 |
5.5.4 定期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考核 |
5.5.5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
5.6 完善教学设备 |
5.6.1 合理配置实践教学设备 |
5.6.2 合理安排实训室开放时间 |
5.6.3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
5.6.4 营造足够的职业氛围 |
5.6.5 改善实践教学环境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问卷 |
附录2 学生问卷 |
研究成果 |
致谢 |
(9)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理工科院校 |
2.1.2 通识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自由教育理论 |
2.2.3 目标管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 |
3.1 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 |
3.1.1 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问卷调查情况 |
3.1.2 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3.2 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通识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 |
3.2.2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
3.2.3 通识教育师资相对薄弱 |
3.2.4 通识教育管理尚不完善 |
3.2.5 通识教育评价方式单一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外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实践及其借鉴 |
4.1 国外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实践 |
4.1.1 分布必修型(Distributed Requirements) |
4.1.2 核心课程型(Core Curriculum) |
4.2 国内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实践 |
4.2.1 公共必修+通识选修型 |
4.2.2 研读拓展型 |
4.2.3 模块课程型 |
4.3 借鉴启示 |
4.3.1 培养目标契合办学定位和社会实际 |
4.3.2 课程设置合理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
4.3.3 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素质较高 |
4.3.4 建立专门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
4.3.5 重视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路径 |
5.1 树立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 |
5.1.1 厘清通识教育具体内涵 |
5.1.2 细化通识教育培养目标 |
5.1.3 在师生中贯彻通识教育目标 |
5.2 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
5.2.1 课程设置注重综合性 |
5.2.2 课程设置注重层次性 |
5.2.3 课程设置注重特色性 |
5.3 加强通识教育师资建设 |
5.3.1 开展通识教育教师岗前培训 |
5.3.2 积极的培养和引进优秀师资 |
5.3.3 重视通识教师继续学习能力 |
5.4 完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 |
5.4.1 组建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
5.4.2 制定约束和激励组织管理制度 |
5.4.3 设立通识教育实施的专项经费 |
5.5 建设学生中心评价体系 |
5.5.1 重视多元过程评价 |
5.5.2 引入OBE教学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2 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OBE理念的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为支撑 |
1.1.2 “新工科”赋予理工科高校新使命 |
1.1.3 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
1.1.4 OBE理念在提高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中的先导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境外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OBE理念的内涵及特点 |
2.1.1 成果导向 |
2.1.2 重视学习产出 |
2.1.3 OBE理念下教学模式的特点 |
2.2 OBE理念指导下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2.2.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含义 |
2.2.2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三大原则 |
2.3 高等教育质量 |
2.4 理论基础 |
2.4.1 泰勒原理 |
2.4.2 能力本位教育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我国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的现状 |
3.1.1 从政府政策导向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
3.1.2 从世界大学排名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
3.2 我国理工科高校在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1 教育理念跟不上教育对象的新变化 |
3.2.2 专业设置跟不上产业更新的新需要 |
3.2.3 学生能力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
3.2.4 课程体系跟不上素质发展的新要求 |
3.3 理工科高校未从本质上把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遇 |
3.3.1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开展现状 |
3.3.2 只为认证,未抓本质 |
3.3.3 要求共性,忽视个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OBE理念指导下的国外教育改革案例及启示 |
4.1 美国——欧林工学院“欧林三角”模式 |
4.1.1 欧林工学院的创办 |
4.1.2 “欧林三角”课程体系 |
4.1.3 “欧林三角”课程体系的实施 |
4.2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教育”(Co-op)模式 |
4.2.1 滑铁卢大学的创办 |
4.2.2 “合作教育”(Co-op)教学模式 |
4.3 思考和启示 |
4.3.1 能力本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
4.3.2 成果导向,培养目标对接社会需求 |
4.3.3 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丰富且注重实践 |
4.3.4 持续改进,评价促进质量改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OBE理念指导下的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提升路径 |
5.1 成果导向:明确培养目标,对接社会需求 |
5.1.1 培养目标向成果导向转变 |
5.1.2 培养目标应随社会发展而动态调整 |
5.2 实践驱动:丰富课程体系,促进传统专业优化升级 |
5.2.1 丰富课程体系,加大实践力度 |
5.2.2 促进传统工科专业优化升级 |
5.3 能力本位: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
5.3.1 “老三中心”向“新三中心”转化 |
5.3.2 探究式教学,拓宽学生思维 |
5.3.3 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感 |
5.4 把握机遇:深刻理解OBE理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
5.4.1 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绘制提高教育质量蓝图 |
5.4.2 理工科高校应在发展全局上借鉴和落实OBE理念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四位一体视角新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创建[J]. 李颖. 科幻画报, 2021(12)
- [2]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研究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D]. 张依然.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3]新工科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以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为例[D]. 王颖.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4]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D]. 胡艳妮.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为例[D]. 孙建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6]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研究 ——以Y工学院为例[D]. 宋艳如.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7]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研究:成因、制度与实践[D]. 汪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以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D]. 刘痒痒.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9]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 蔡云龙.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10]基于OBE理念的理工科高校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D]. 刘会肖.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