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66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66例

一、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论文文献综述)

翁冰倩[1](2021)在《推拿结合五禽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推拿结合五禽戏治疗对缓解期及康复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临床疗效、腰背部肌力及复发情况的影响,为该方案治疗LDH提供一定临床依据,以期优化LDH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就诊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的LDH患者66例,并均严格按照研究标准进行筛选,后通过随机方法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五禽戏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治疗频次为推拿两组均每3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组辅以五禽戏每日2次,早晚各1次,1次5分钟,共4周,2个月后进行随访。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JOA评分量表、腰背部等长最大肌力作为观察指标,根据治疗前后患者JOA评分改善情况对其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组间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及随访的复发情况,以评析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及复发情况是否具有差异。结果:1.VAS评分: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组内对比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方案皆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JOA评分:治疗前后两组JOA评分组内对比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提高患者的JOA评分,改善LDH患者的症状、腰椎活动功能;治疗后两组JOA评分进行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腰背部等长最大肌力:治疗前后两组肌力检测组内对比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方案均能增强腰背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等长最大肌力;治疗后两组肌力进行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临床疗效评定: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80%,且两组临床疗效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于LDH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5.随访情况:两组均对疗效达有效及以上的患者进行2个月随访,两组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降低复发率。结论:1.推拿结合五禽戏能减轻LDH患者腰背部疼痛不适感,改善其症状、体征及腰椎功能活动,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推拿;2.推拿结合五禽戏能够提高LDH患者腰背部肌群等长最大肌力,增强脊柱稳定性,有利于降低复发率、减轻就医经济成本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疗效优于单纯推拿。

谢斌彬[2](2021)在《恢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恢刺患侧腰夹脊穴(L1~L5)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常规针刺患侧腰夹脊穴(L1~L5)治疗相比,观察针刺方法的改变能否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来自于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份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共纳入受试者70例,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试验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2例,共66例受试者完成,分别为试验组(恢刺法)33例,对照组(常规针刺法)33例,总脱落率5.71%。操作时试验组选用0.30x75mm规格针灸针对患侧腰夹脊穴(L1~L5)予以恢刺治疗,恢刺后留针继续针刺配穴,配穴除环跳穴选用0.30x75mm规格针灸针,其余配穴均选用0.30x40mm规格针刺,予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得气后主穴、配穴均留针20分钟,留针完毕之后起针,医者协助患者向各方向活动腰部,对照组选用0.30x75mm的针灸针对患侧腰夹脊穴(L1~L5)予针刺治疗,针刺行针时采用常规直刺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继续针刺配穴,配穴穴位、针具、操作及留针时长均同试验组,留针完毕之后起针,协助患者活动腰部。1周治疗3次,2周1疗程,治疗4周,共2疗程。研究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采用VAS、JOA及ODI量表进行主观疼痛、客观体征及日常活动受限程度进行评分,统计各项量表评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总体疗效评价参照JOA下腰痛评分表。结果:1.治疗前将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及VAS、JOA及ODI量表评分值进行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2周后两组的VAS、JOA及ODI量表评分依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3.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VAS、JOA、ODI评分,出现显着差异(P<0.05),说明在治疗4周时,采用恢刺法的试验组在疼痛改善及活动受限等情况方面均优于选用常规针刺的对照组。4.选取两组受试者在第2周、第4周治疗时间节点的的VAS、JOA、ODI评分,与各自治疗前的分值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且两组在第4周时VAS、JOA、ODI评分相比各自第2周的评分,均有显着改善(P<0.05)。5.试验组(恢刺法)共完成33例,显效率为21.21%,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常规针刺)共完成33例,显效率为9.09%,有效率为84.84%,两组进行比较有显着差异,z=2.20,P=0.02(P<0.05),选择恢刺法的试验组明显优于选择常规针刺的对照组。结论:两组在治疗第2周或第4周时,相比各自治疗前而言,无论是选用恢刺法的试验组还是选择用常规针刺的对照组,均有显着疗效,且第4周时两组的VAS、JOA及ODI评分均较各自第2周时的分值进一步改善。而在治疗2周时,选用恢刺法的试验组和选用常规针刺的对照组在对VAS、JOA、ODI评分改善上并无统计差异,两组疗效相当,当治疗到第4周时,试验组选用恢刺法在治疗上对于VAS、JOA、ODI评分改善上均显着优于选用常规针刺的对照组,推测随着治疗时间周期的延长,选用恢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无论是从改善患者的主观疼痛、客观体征还是日常活动受限方面,均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王天依[3](2021)在《芒针感应传导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坐骨神经痛(Sciatica)作为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令众多患者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严重扰乱了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本研究意在对比芒针深刺得到感应传导与一般针感对于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症状改善,通过总结分析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的改变量,评价芒针刺激神经干产生感应传导对于坐骨神经痛的疗效,为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按入组顺序划入随机分组的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获得一般针感的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芒针深刺达神经干产生向足部传导感应的方式治疗,隔日进行1次治疗,7次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进行观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作为疗效观察指标。使用SPSS26.0对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两组间治疗前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分别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经过治疗,组间比较,试验组更明显能够降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分别对比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提高(P<0.05)。经过治疗,组间比较,试验组更明显能够提高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治疗后两组ODI评分均降低(P<0.05)。经过治疗,组间比较,试验组更明显能够降低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比较两组疗效:试验组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7例,对照组显效0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试验组总有效率(78.79%)高于对照组(53.3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且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结论:1产生感应传导的芒针治疗与获得一般针感的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对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症状体征、日常生活的影响都有较好的疗效,在VAS、JOA、ODI评分中均有一定的改善。2产生感应传导的芒针治疗对于改善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症状体征有较好的效果,优于获得一般针感的治疗方式。

阿热艾·阿达力[4](2021)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和总结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收集从2020年1月—2020年11月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的第五附属医院中医腰腿痛门诊符合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6例,按就诊序号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身痛逐瘀汤综合治疗组和基础治疗组,每组病例各33例,身痛逐瘀汤综合治疗组为使用身痛逐瘀汤+美洛昔康片(7.5mg)组口服的33例患者。基础治疗组为仅仅口服美洛昔康片(7.5mg)的33例患者。2.收集的两组病例疗程为14天,总共为2个疗程。3.治疗前后观察及总结两组病例治疗的情况,收集两组JOA腰椎间盘突出指数评分表、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V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1.收集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BMI指数、JOA腰椎间盘突出指数评分表、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VAS评分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经秩和检验分析显示,病例组的总有效率为87.8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76%,病例组的JOA疗效好于对照组。病例组的总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78%,病例组的中医症候疗效好于对照组。说明身痛逐瘀汤综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基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痛逐瘀汤+基础治疗组和基础治疗组两组JOA腰椎间盘突出指数评分表、ODI评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VAS评分等在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中医症状量化评分的差值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基础治疗组和身痛逐瘀汤综合治疗组都能够缓解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但是身痛逐瘀汤综合治疗组功能要优于单纯的基础治疗组,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得到证实,值得更进一步去研究及应用。

周益[5](2021)在《八珍汤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八珍汤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八珍汤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病患者术后腰腿痛及腰椎功能的改善效果,评估其疗效。方法:取2020年0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脊柱二科并拟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6例。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先后排列编号并分为对照组(椎间孔镜治疗+常规治疗)、实验组(椎间孔镜治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八珍汤2周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卧床休息,并且辅助术后功能锻炼。术后随访3周,通过住院随访、门诊随访及电话随访的方式,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第一天、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3周的VAS评分、JOA评分,同时末次随访采用改良后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结果:1.在年龄、性别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经椎间孔镜治疗后,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第3周VAS评分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第3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疼痛方面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3.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3周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术后腰椎及下肢活动功能方面,实验组改善更好。结论:八珍汤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对术后患者能起到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的症状,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赵辉[6](2020)在《腹针配合肾俞、大肠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运用腹针配合肾俞、大肠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评价其临床疗效,进而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案。方法:2018.12-2019.12,纳入66例于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其中每组各脱落了3例患者,故最终对照组30人,观察组30人。观察组采用腹针配合肾俞、大肠俞治疗(主穴:水分、气海、关元、肾俞、大肠俞);对照组选用常规针刺选穴治疗(主穴:委中、腰阳关、肾俞、脊中、大肠俞、阿是穴)。其中观察组先嘱患者取俯卧位针刺肾俞、大肠俞,留针20分钟后起针,再嘱患者取仰卧位进行腹部针刺,留针20分钟后起针。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留针40分钟。每组每日治疗1次,治疗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通过对治疗前、治疗后的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表(M-JOA)、视觉模拟定级评分表(VAS)及综合疗效标准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定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1.临床症状的评分比较:两组分别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各组M-JOA评分及VAS评分均比各自治疗前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均有效;将治疗后两组的M-JOA评分、VA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2.综合疗效标准评判:对比治疗完成后两组的综合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经秩和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两种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均确切,但腹针配合肾俞、大肠俞疗效优于常规针刺。2.腹针配合肾俞、大肠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缓解疼痛、改善临床体征方面优于常规针刺。3.腹针配合肾俞、大肠俞可以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方案。

刘莲[7](2020)在《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从而为推广竖横针刺法的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4/5)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竖横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均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进行总有效率的对比。结果:1.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竖横针刺组的VAS评分与普通针刺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竖横针刺组的ODI评分与普通针刺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更优。结论:1.竖横针刺法和普通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均有效,且竖横针刺法疗效更优。2.竖横针刺法用针少而精,患者痛苦少而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梁涵[8](2020)在《定点锤正复位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针灸康复科、脊柱骨科的高发病种,随着生活压力日渐增大,有年轻化、高发化的趋势。临床上治疗LDH的方法及思路众多,但疗效不稳定,且复发率高,LDH引起的长期隐痛不适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本研究通过试验设计,评价定点锤正复位结合常规针刺的临床疗效,以期提供一套更加高效、精准的治疗方案,在LDH的疗法体系中注入新的诊疗思路。方法:选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LDH患者,时间限定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定点锤正复位联合针刺干预,对照组患者予牵引结合针刺治疗。锤正疗法每周1次,牵引、针灸每周3次,3周为1疗程,1疗程后评价疗效。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评分)、下腰痛评分系统(JOA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量表评分分别在治疗前和1个疗程后进行,其结果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评价和总结。结果:根据基线材料汇总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程方面,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具有可比性。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JOA评分量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皆无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数据具有可比性。经过三周的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的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定点锤正复位法及牵引结合针刺的疗法可以改善LDH患者腰椎功能;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定点锤正复位法及牵引结合针刺的疗法均可以减轻LDH患者腰椎疼痛情况。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JOA评分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定点锤正复位法在LDH患者腰椎功能的改善上较牵引疗法更为显着。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定点锤正复位法在LDH患者腰痛症状改善上较牵引疗法更为显着。在总体疗效评价中,定点锤正复位法结合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而牵引结合针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76%,经秩和检验比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定点锤正复位法结合针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比起牵引结合普通针刺对照组疗效更佳。结论: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定点锤正复位或牵引配合常规针刺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疼痛,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但定点锤正复位配合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要优于牵引配合常规针刺疗法,而且在急性止痛方面,定点锤正复位结合针刺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下腰部疼痛的情况。本研究说明了定点锤正复位在改善疼痛及腰椎功能方面疗效较牵引疗法更佳,同时具有复位精准、操作简便、安全等特点。

施巧云[9](2020)在《傍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比传统针刺手法傍针刺坐骨点穴与普通针刺方法关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论证傍针刺坐骨点穴治疗本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方法按照本病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选入60例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01月份期间就诊于我市中医院针灸1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以傍针刺坐骨点穴治疗,主穴选用坐骨点穴,配穴按照辨经论治的选穴原则,坐骨神经痛以大腿后侧疼痛明显的患者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证选用委中穴、承山穴;坐骨神经痛以小腿后外侧疼痛明显的患者属于足少阳胆经证选用阳陵泉穴、悬钟穴。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方法治疗,选穴主穴:肾俞、大肠俞、环跳穴、阿是穴;配穴:同治疗组。治疗前后予以每位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并对比差异,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程度进行临床疗效的测评,最后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对比,得出结论。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AS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初次就诊时VAS疼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缓解患者腰骶部及下肢疼痛具有更好疗效。3.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初次就诊时ODI指数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ODI指数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缓解患者腰骶部及下肢疼痛及神经功能障碍具有更好疗效。4.临床有效率比较:通过2个疗程的针灸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临床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能够更好的缓解患者的腰骶部及下肢疼痛及功能障碍等症状。结论傍针刺坐骨点穴能够有效的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佳疗效,且选穴精简、独具创新,值得推广。

贝秉袁[10](2020)在《隔姜灸治疗寒湿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试验通过穴、灸、姜三者结合的治疗方法,观察隔姜灸治疗寒湿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寒湿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探寻一种更为简便易操作且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该疗法简便有效,有利于其在针灸科或康复科进行临床推广。本试验可为该疗法应用于临床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将62例均来源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或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隔姜灸)和对照组(温针灸),每组各31例。两组选穴均为:腰阳关、阿是穴、关元俞、委中。治疗组操作方法:隔姜灸操作:选取腰阳关、阿是穴、关元俞(双)、委中(双),将新鲜的老姜切成直径2~3cm,厚0.2~0.3cm的薄片,在姜片中间用针穿几个小孔,放在所选的穴位上,将艾炷置于姜片上后点燃,观察皮肤情况,待皮肤微微发红不起泡即可。艾炷烧完后,换另一壮艾炷继续熏灸,一个穴位上灸3壮。注意避免烫伤,如果刚开始灸第1、2壮时皮肤感到烧灼样疼痛,可以把姜片稍微提起片刻,再重新放回;如果疼痛难以忍受,可以把姜片挪动开,也可以放些纸片在姜片下面,然后再继续熏灸。对照组操作方法:温针灸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腰骶部、双腿,选取腰阳关、阿是穴、关元俞、委中。准确找出相应穴位后,进行常规消毒,取0.30mmx40mm一次性不锈钢毫针,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针刺,直刺15~25mm,进针后采用捻转平补平泻的手法,得气后留针。准备好所需数量的艾炷,用打火机点燃,用镊子在艾炷上戳一小孔后,将艾炷置于针柄上,待艾炷燃尽即可除灰拔针。以上两组均以10天为1疗程,每个疗程连续治疗7天,每天1次,间隔3天后继续下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1、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后,统计得出各项数据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VAS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Mann-Whitney U=254.5,P=0.001<0.01)。3、两组腰部JOA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JOA评分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Mann-Whitney U=263.50,P=0.002<0.01)。4、两组ODI功能障碍指数比较:治疗后,治疗组ODI指数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Mann-Whi tney U=260.00,P=0.002<0.01)。5、两组RMQ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RMQ评分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Mann-Whitney U=325.50,P=0.028<0.05)。6、两组各31例,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4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隔姜灸及温针灸疗法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是隔姜灸的治疗效果更佳且取材便捷,操作简单易学,更利于临床推广。通过临床观察,隔姜灸疗法能明显减轻患者腰腿部疼痛、麻木等症状,有效改善腰部功能活动障碍,从而切实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本试验,为寒湿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探寻出了一种高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二、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论文提纲范文)

(1)推拿结合五禽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研究对象选择
        2.1 诊断及分期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及脱落标准
    3 临床研究方法
        3.1 随机分组方法
        3.2 治疗前评估
        3.3 治疗方法与频次
    4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
        4.1 观察指标
        4.2 临床疗效评定
    5 随访
    6 统计学数据处理方法
    7 质量控制措施
    8 不良事件统计与处理
    9 终止研究的条件
    10 伦理审查批件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比较
    3 观察指标比较
        3.1 VAS评分比较
        3.2 JOA评分比较
        3.3 腰背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等长最大肌力比较
    4 临床疗效比较
    5 复发率比较
    6 不良事件统计
分析与讨论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认识
        1.1 中医病名的论述
        1.2 中医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西医认识
        2.1 西医概念和流行病学
        2.2 西医发病机制
        2.3 西医治疗
    3 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3.1 “筋骨劲强”理论基础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指导意义
        3.2 腰背肌功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意义
        3.3 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用
        3.4 五禽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用
    4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4.1 VAS视觉模拟评分法
        4.2 JOA评分比较
        4.3 等长最大肌力测评系统
    5 研究结果分析及意义
        5.1 一般资料
        5.2 VAS评分的比较
        5.3 JOA评分的比较
        5.4 腰背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等长最大肌力的比较
        5.5 临床疗效的比较
        5.6 复发率的比较
    6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恢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中止、脱落标准
        1.6 针刺异常情况及其处理、预防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2.4 疗效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价标准
        2.6 安全性指标
        2.7 统计处理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患者完成情况分析统计
        3.2 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比较
        3.3 治疗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3.4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比较
        3.5 治疗后两组JOA评分比较
        3.6 治疗后两组ODI评分比较
        3.7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1 病名和病因病机
        1.2 辨证分型
        1.3 治疗
    2 研究方案选择依据
        2.1 研究方案选择
        2.2 恢刺法的选择
        2.3 夹脊穴选择
    3 研究统计结果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芒针感应传导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研究
    2 祖国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相关记载
    3 古今关于针刺层次的认识
    4 芒针相关理论依据
    5 疗效评价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坐骨神经痛的中西医治疗概述
    1 西医治疗
    2 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病例选择
        1.1.1 西医诊断标准
        1.1.2 中医诊断辨证标准
        1.1.3 整体功能分级及评分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式
        2.2 治疗方案
        2.2.1 身痛逐瘀汤综合治疗组
        2.2.2 对照组
        2.3 观察指标
        2.3.1 观察记录时间节点
        2.3.2 主要结局指标
        2.3.3 次要结局指标
        2.3.4 安全性指标
        2.3.5 疗效评定标准
    3 质量控制
    4 数据统计分析
    5 流程图
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5)八珍汤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2 内容与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试验方法
        2.3 观察指标
    3 统计学处理
    4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腰椎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疼痛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6)腹针配合肾俞、大肠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5.结论
6.本试验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临床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病例完成情况
    2 疗效评定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2.3 两组有效率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LDH的认识
        1.1 对病名的认识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对LDH的治疗
    2 西医对LDH的认识
        2.1 对病名的认识
        2.2 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2.3 西医对LDH的治疗
    3 有关本研究方法的认识
        3.1 竖横针刺法
        3.2 本研究的中医理论
        3.3 本研究的西医理论
        3.4 临床研究体会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临床病例报告表
附录 B VAS评分表
附录 C 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表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8)定点锤正复位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对LDH的研究概况
        1.1.1 中医学对LDH病名的认识
        1.1.2 中医学对LDH病因病机的认识
        1.1.3 中医学治疗LDH的研究进展
        1.1.4 传统正骨疗法的优缺点
        1.1.5 定点锤正复位法的研究进展
    1.2 西医学对LDH的研究进展
        1.2.1 流行病学特点
        1.2.2 西医学对LDH发病原因的认识
        1.2.3 LDH产生疼痛的病理机制
        1.2.4 腰椎及腰椎间盘解剖
        1.2.5 现代医学治疗LDH的方法
        1.2.6 西医保守治疗的优缺点
        1.2.7 定点锤正复位法对脊柱力学的干预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脱落、剔除标准
        2.1.6 观察中止标准
        2.1.7 病例脱落或剔除后的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病例分组
        2.2.2 治疗方法
        2.2.3 技术路线
        2.2.4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2.2.5 观察指标及项目
        2.2.6 统计分析
    2.3 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2.3.1 基线资料对比
        2.3.2 研究结果
        2.3.3 研究流程及脱落、剔除情况
        2.3.4 安全性及数据缺失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3.1 选题依据
        3.1.1 定点锤正复位法的理论基础
        3.1.2 腰椎的生物力学平衡
        3.1.3 定点锤正复位的来源及优势
    3.2 结果分析
        3.2.1 基线情况比对
        3.2.2 腰椎功能及疼痛状态的改变
        3.2.3 临床疗效评价
    3.3 不足之处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9)傍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经络辨证
        1.4 中医治疗现状
    2 西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1 临床特点
        2.2 发病因素
        2.3 发病机制
        2.4 病理分型
        2.5 西医治疗现状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或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实验设计
        3.2 分组方法
        3.3 治疗方案
        3.4 针刺意外事件的处理
        3.5 观察指标
        3.6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讨论
    1 针刺镇痛作用机理
    2 傍针刺方法选择依据
    3 针刺穴位的选择依据
    4 研究结果的分析
    5 本研究的创新点
结论
    1 总结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表1 VAS疼痛评分量表
    表2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
综述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10)隔姜灸治疗寒湿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二、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第二节 西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西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二、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病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终止标准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样本量估算
        二、随机入组与随机分组
        三、治疗方案
        四、效果评价
    第四节 数据统计
    第五节 研究结果
        一、基线特征比较分析
        二、疗效评价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浅谈隔姜灸的温热效应
    第二节 选穴依据
    第三节 评价指标选择的理由
    第四节 结果分析
    第五节 不足之处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推拿结合五禽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翁冰倩.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恢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D]. 谢斌彬.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芒针感应传导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研究[D]. 王天依.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观察[D]. 阿热艾·阿达力.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5]八珍汤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益.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6]腹针配合肾俞、大肠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 赵辉.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7]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5)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莲.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8]定点锤正复位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梁涵.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傍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D]. 施巧云.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隔姜灸治疗寒湿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D]. 贝秉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6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