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丰类稿》版本考略(论文文献综述)
任小妹[1](2021)在《曾巩《元丰类稿》墓志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璐[2](2020)在《卫湜《礼记集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卫湜所着《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附《统说》一卷,汇辑了自汉至南宋间的149位学者对《礼记》的解释,全书采取照录原文、不加论断的形式,保留了大量宋代学者对《礼记》的解释文字,四库提要称此书:“采摭群言,最为赅博,去取亦最为精审”,“可云《礼》家之渊海”,在中国礼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礼记集说》的刊刻与版本问题。卫湜凭借“栎斋”和其家族丰富的藏书,搜辑资料,着成此书。此书自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嘉熙四年(1240年)两次刊刻以后,至清初鲜难寻觅。直至康熙十六年(1677年)通志堂重新校刻刊行,清代学林才再次注意到此书,并对之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续补工作。以通志堂本为底本,《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荟要》均收录了卫湜《礼记集说》,另外还有数种明清抄本存世。今天尚有一部南宋嘉熙刻本完帙存于国家图书馆,作为宋代严州刻本的代表,已入选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此书在明清之际受到特别重视,还关联到黄宗羲与吕留良交恶的着名学术公案,即与澹生堂藏宋版《礼记集说》的归属密切相关,从黄吕二人对此书的重视一事可凸显出明清之际学风的转变,文中顺便进行了勾稽。第二章主要研究了《礼记集说》的引书问题。卫湜面对宋以前繁富的解释《礼记》的文献资料,采取的是审慎的态度,资料取舍得当,做到了比较客观地看待各家的长短,兼采众说。可谓兼收并蓄、不守一家,其谨严的态度和博收的原则值得称道。具体引书,据朱彝尊考证有144家,《四库全书总目》说“今自郑注、孔疏外,原书无一存者”,学界相沿,几成定说。经重新统计,卫湜所引礼说实际上共计149家。其中今仍可见者至少有44家,宋以前引书几乎全存;宋代礼学着作有19家原书尚存,另外105家的礼说今佚失不存,因此《集说》颇有辑佚价值。此后莫友芝辑《中庸集解》、陈俊民辑《芸阁礼记解》均利用了卫湜的《集说》,足见《集说》之辑佚价值。将今存诸家与卫湜所摘录的内容互勘,可发现《集说》绝非简单地抄录原书,其有二大选择标准:一是选择书中针对《礼记》文本进行解释的“结论性段落”,而不录其论证或考据过程,二是重点选取其有创见的段落,而裁汰其浅尝辄止或陈陈相因的说法。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这两章进入到《礼记集说》的文本层面,以卫湜《集说》为抓手,试图概括出宋代《礼记》学的基本风貌。从宏观上总结出汉、宋学者治礼三点差异:第一,宋儒对经典解释的多元化;第二,宋儒注重从行礼的情境来把握礼节的内涵;第三,宋儒注重“礼意”,更乐于将本是琐碎的仪节末枝赋予形而上的意义。对宋、清学者治礼的特色,总结而言也有两大差异:第一为清儒对经典注疏的态度是近乎迷信的,而宋儒对注疏的态度则比较开放。如果注疏不当,不妨另立新说,甚至动辄怀疑经典存在错误;第二为清儒治礼以广征博引见长,其路径与重视情境体验的宋儒迥异。在今天看来,清儒的特点在于读书面太窄而优点在于精深,宋儒则可谓宽博而粗疏,粗疏就不免有所挂漏,文中还找出了宋儒读书粗疏的多处“硬伤”,从反面凸显了宋人治礼的基本特色。在这两章中除从宏观角度概括外,对宋儒与汉儒、清儒治学的微观差异也选取了两个视角进行考察。其一是孔子形象在汉宋之际的转变。汉儒固然尊崇孔子为圣人,孔子在作为圣人之余还保留了一些活泼的色彩,这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是处处可见的。但到了宋儒眼中,孔子的形象日益严肃了起来,宋儒无法跳出已经“道貌岸然”的孔子形象,宁可否认经典也不愿否定圣贤,至明清尤甚。其二是唐宋前后时代变化导致对经典个别文句理解的变化。中国历史自宋代以后出现了贵族社会的终结和皇权专制社会的确立,由于社会结构的变革导致了先秦两汉时期的一些常见做法,无法被宋元以后的学者们所理解,且自宋至清越发不被理解。文中举出了相当的例证来说明这两种差异。第五章重点关注《礼记集说》在后世的影响问题。从经典注疏体例的角度而言,《集说》在经典注疏史上有两大特点,其一是采用“集说”的形式保留前贤礼说,力求忠实于原书,不对原书作改变文意的删改;其二是对前人的观点分类胪列、不加评述,孙诒让在《温州经籍志》中称之为“备列众说,不加论断”,这是卫湜独创之体,后人对这两点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如此良善的体例自然有续补之作,在末尾我们选取了陈澔《陈氏礼记集说》、郑元庆《礼记集说》和杭世骏《续礼记集说》三部着作为例,说明卫湜《礼记集说》在《礼记》注疏史上的地位。
王永波[3](2019)在《《元丰类稿》的成书与版本》文中指出曾巩的诗文集《元丰类稿》五十卷是在他去世两年后刊刻成书,在宋代先后有全集本、单行本问世,且有大字小字本之分。从现有文献来看,从元丰到开禧年间流行的主要是《元丰类稿》五十卷与《曾子固集》三十卷。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为现存最早完整的曾巩诗文集,而元代大德八年(1304)东平丁思敬所刻《元丰类稿》五十卷,是现存最古的曾集全本。明代是《元丰类稿》刊刻史上的高峰时期,先后出现了十多种版本,版刻情况虽然面貌多样,但底本大都是元刻本。除了板式稍有变动外,卷数、诗文内容均同。清代开始重编曾巩集,康熙中期南丰彭期刊刻的《曾文定公全集》二十卷,其余皆翻刻明刻《元丰类稿》五十卷本。由于《元丰类稿》版刻形态较为复杂,以至于公私书目多有讹误,本文对此多有辩误。
曹珍[4](2019)在《潘自牧及其《记纂渊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代是类书的大发展时期,数量众多、规模空前,体制大备,分类缜密,流播广泛。尤其是和前代类书相较,有宋一代所编撰之类书,在承继前代类书编撰经验的同时,推陈出新,不仅仅局限于为作文提供检索词藻、典故之便,而是大大增加了其使用功能,如以备科考、书信笺启之用等。另外,宋代所编类书,不似前代多为敕撰,而是多为私修。宋代私撰类书不仅数量繁多,而且在内容、分类、体例等方面也多有创新。南宋中期潘自牧编撰的以记言为主的类书《记纂渊海》作为我国现存最早名言警句分类汇编,世称记言类书创自此书,在宋代类书中别具一格,编排体例极具创新性。它不像传统类书那样,多以“天、地、人、事、物”的顺序来安排部类,而是突出“人、事”两类,详于纂言。分为论议部、性行部、识见部等22部,每部之下又分类,每一类用一个词或词组作标题,如“颖悟”“包容”“方兴未艾”“一视同仁”等,突出引录内容的主题,每一个标题之下,又分经、子、史、传记、集、本朝六部,在每一部之下罗列相关材料,可谓纲举目张,井然有序,十分清楚,使得传统类书的类分原则进一步细化和扩展,极便于检索。另外它不仅辑录征引宋前古籍,而且设“本朝”部,对宋代的文献亦多有保存,故对于文献的校勘、辑佚颇具价值。基于其编排体例独特,文献价值巨大,且学界未有系统研究的原因,本论文广泛搜求多领域的文献加以利用,首先考证、厘清编者潘自牧之生平家世等情况,进而对《记纂渊海》的编撰流传、版本情况,部类划分、编排体例、征引文献等方面予以全面系统的研究,充分论证其在类书编撰史上的地位、价值及影响。本文的正文部分共分设六章。第一章编者潘自牧的家世与生平。从历史学角度全面考察潘自牧的生平、家世、交游及着述。由于《宋史》上无传,潘自牧的家世籍贯、生卒年、仕宦履历、交游着述等皆不甚明晰,文献典籍所涉其生平事迹亦存在错讹之处。本章在全面钩稽有关方志、家乘、序跋等资料的基础上,围绕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纠正前人所载之谬误,梳理出潘自牧生平之大概,厘清其宦迹、交游、着述等情况。第二章论述《记纂渊海》的编撰与流传。《记纂渊海》的成书得益于诸多方面:时代、家庭文化的影响;潘自牧个人较高的文化素养;亲朋师友的参与与协助;发达的区域文化环境;前代类书的参照与取材。《记纂渊海》成书于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成书不久后即有福建书坊刊行,此后流播广泛,宋、元、明、清四代皆有刊刻,宋、明两代并对其进行了续补与改编。第三章《记纂渊海》版本叙录。《记纂渊海》于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成书,潘自牧亲自作序,195卷,是为宋刻原编本。淳佑戊申(1248)年稍前,南宋宋惠父对潘自牧《记纂渊海》作了续补,125卷,今存94卷,是为《记纂渊海后集》。明万历七年,王嘉宾在宋刻本《记纂渊海》及《记纂渊海后集》的基础上,更改原编本卷目编次,增删大量内容,改编为100卷,是为明万历刻本。宋元明清四代,《记纂渊海》多有流传,形成195卷宋刻原编本及100卷明万历改编本两种版本系统。第四章《记纂渊海》的部类划分及编排体例。两种版本系统的《记纂渊海》部类划分及编排体例不尽相同。与前代类书相类比,详论宋刻本、明刻本《记纂渊海》的部类划分及编排体例,突出其编撰特色,并将两个版本系统的《记纂渊海》部类划分及编排体例进行比较,突出二者之不同,以证各自价值。第五章《记纂渊海》征引文献考论。《记纂渊海》部头较大,取材广泛,引文谨严,据考宋刻本所引文献达一千余种,通过考辨其引文方法,揭示引书所体现的时代风尚,深受理学思想影响之特色,并证明《记纂渊海》当为科举应试之类书。同时,也将对引文存在的一些疏漏及不足进行揭示。第六章《记纂渊海》的价值与影响所及。结合南宋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通过列举例证的方式,指出两种版本系统的《记纂渊海》均具有较高的文献学、目录学、史料学等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记纂渊海》的影响所及。
车易嬴[5](2019)在《曾巩书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书序是中国古代散文重要的体裁,这种体裁萌芽于先秦,生长于魏晋,唐代逐渐成熟,宋代乘借书籍印刷技术的飞跃、文化的兴盛和古文运动的胜利达到书序创作臻于妙境的顶峰。在书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文学家的创作长期以来为学界所忽略,那就是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巩在他所处的历史时期及明清时期有较高的文学地位,他的散文创作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突出的代表性,能够一定程度的体现出宋代散文的发展趋势和风貌,而其书序更具特色。据1984年陈杏珍、晁继周点校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曾巩集》收录,曾巩一生创作的书序数量较为丰富,特点鲜明,议论性强,能够深刻反映曾巩为人、为文的风格特点,从侧面反映出宋代古文运动的内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第一章综述曾巩文学评价起伏、研究现状,以曾巩从名列八大家到遭受冷落这一问题引起下文;第二章从历史的维度厘清序这一文学体裁的发展脉络,进行书序的界定;第三章选取曾巩全部的书序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窥探先王之道,彰明儒家之风”、“向内博观修心,于外躬化政率”、“文章系于治乱,礼法重在适变”等三个角度归纳曾巩目录序的内涵,从“勾勒文统承袭,彰显以文明道”、“文展忠孝之思,笔挟沛然之气”两个角度归纳曾巩文集序的内涵;第四章对曾巩书序作品行文、气味、议论等特点进行具体论述;第五章再度从历史发展脉络把握曾巩创作承前启后的价值,特别是论述其对唐宋派、桐城派的启发作用,凸显曾巩在文学史上的文化意义。
于晓川[6](2016)在《曾巩《续元丰类稿》、《外集》考》文中研究说明曾巩诗文集除《元丰类稿》以外,尚有《续元丰类稿》、《外集》,可惜后二者已佚。《续元丰类稿》、《外集》的亡佚时间及内容学界虽曾有考辨,但仍有缺憾。二者初编本在明嘉靖年间尚存于世,其内容包含了今存之金刻《南丰曾子固集》的部分内容,亦包含曾巩《南丰杂识》的内容,而历来大多认为是史学着作的《隆平集》亦可能包含有《续元丰类稿》、《外集》的内容。
唐桂艳[7](2011)在《清代山东刻书史(一)》文中认为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山东是圣人之乡,文物之邦,文化底蕴深厚。但是至今还没有一部山东刻书史,不能不认为是一个遗憾。本文即是基於这样的原因而撰写的。不遇仅仅探讨了清代部分,并兼及明代与民国,希望对弥补这一缺憾尽到一份力量。鉴於山东刻书的界限确定起来有一定困难,本文探取了较为宽泛的办法,探讨的范围包括山东本地刻书和山东人在山东以外地区的刻书。这檬做可以使山东刻书得到更全面的反映,而不至於遇於拘守据文献记载,山东刻书始於五代初,青州所刻《王公判事》当是已知的山东最早刻本。郓城和凝是我国历史上刻印自己集子的第一人。宋代济南到家功夫针铺印刷的商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商标,也是山东在宋代唯一流傅下来的印刷实物。山东的金刻本有一定数量,但多数是道害,且大都未见流傅。演都道人王一兴所刻的《栖霞长春子丘神仙磻溪集》三卷,在现存的金刻本中,可谓鲁殿灵光。宋神宗元丰八年,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曾纂修《家谱》并刊行,此为孔氏有谱之始。正大四年,阙里孔氏曾刻遇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十二卷,可惜原本早佚。蒙古马乃真後元年,阙里孔氏又据以重雕,刀法凝重苍劲,字划精美,为蒙古时期雕版印刷的上乘之作。蒙古太宗九年,莱州掖城道士披云真人宋德方主持刊刻《玄都宝藏》。元东平丁思敬於大德八年在南丰州刻宋曾巩《元丰类稿》,版式宽大,字画精整,为元刻本上乘。明代是山东刻书的发展期,刻书数量大幅增加,三大刻书系统基本形成。官刻51种,家刻361种,藩府刻书39种,以明後期刻书为主。开始形成世家大族刻书的特色,如淄川毕氏、新城王氏、临朐冯氏。但也呈现各地刻书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以上为本文第一章论述的内容,即清以前的山东刻书概沉。承接明代的刻书发展趣势,清代山东刻书达到了极盛,刻书数量近4000种。本文以版刻特黠,将清代划分为三期,顺治至乾隆四朝为清前期,嘉庆、道光、咸丰三朝为清中期,同治、光绪、宣统三朝为清後期。此三期为本文的第二、三、四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清前期,政治上逐步稳定,经济上渐超繁荣,出现了康乾盛世。清代学衍也经历了由清初的明连体用到清中叶的乾嘉学衍雨个时期。特别在乾嘉畴期,山束以经学为中坚,视小学为门迳,形成了大批颇具学术价值的考据训诂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山东刻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得清前期的山东家刻最为丰富,有737种。各府中,以济南府刻害最多,青州府次之,兖州府居第三,主要为孔氏刻书,出现了孔贞瑄、孔尚任、孔继涵、孔继汾等重要刻书人物。登州府刻书仅37种,是青州府的五分之一,舆清初此地的于七起羲有关,加之海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刻书数量。在刻书内容上,集部书有462种,占百分之六十三,盖系王士禛主盟全国诗坛所致。史部、子部、经部大体相常。经部书以兖州府所刻最多,与孔继涵、孔广森、孔广林的经学研究成果不无关系。在时间分布上,康熙270种,年平均刻害4种,乾隆358种,年平均刻书6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期的社会稳定形势。清前期最明显的刻书特点是出现了褚多刻书大家,亦出现了褚多的刻害家族。如新城王氏、曲阜孔氏、德州卢氏、益都李文藻、安邱张氏、济南朱氏、德州田氏、益都趟氏、益都孙氏、寿光安氏、淄川高氏、安邱曹氏、褚城丁氏、德平葛氏、莱阳宋氏、莱扬左氏、高密单氏、胶州法氏,还有淄川唐梦赉、潍县韩梦周,不仅刻害数量大,而且各有特点。这些世家大族刻书成为清前期私家刻书的主体,而王士禛、趟执信、田雯、朱缃的刻害封诗坛的贡献,孔尚任刻书对戏曲的贡献,逍起杲刻书封小说的贡献,以及卢见曾、李文藻刻书对汉学发展的贡献,都是此期山东刻书最值称颂的地方。山东清前期的官刻书,在数量上亦不少,有50余种,其中,省级衙门刻书12种,地方官刻书仅7桓,另有书院刻书7种。坊铺刻书有聊城“四大害庄”相继开业。寺庙刻书有泰山普照寺、青州法度寺等。清中期,政府在政治、经济上处於非常困难的境地。山东也不能得免。但在学术上,延续乾隆时的盛况,山东此三朝的经学、小学尤其是金石学极为兴盛。家刻共734种,与前期相较,刻害大家明显减少,仅聊城杨氏、福山王氏、曲阜孔氏、章邱马氏、李氏、安邱王筠、褚城刘喜海、日照静瀚、淄川王培荀、德州李氏、邱县刘大观、栖霞郝氏、牟氏、海阳赵氏、潍县郭氏、宁阳黄恩彤,但在刻书的个人分布及地区分布上,则更具广泛性。刻害雨种以上五种以下的所在多Ⅱ有,成为清中期各地刻书的主体。此期的登州府家刻有赶超济南府之势,与其经济发展及海运阴通有极大关保。而泰安的数量最少,与乾隆时发生在此地的雨大文字狱案有直接的关系。此期家刻在内容分布上,经部数量有较大提高,占到整个刻书量的百分之二十,以登州府和东昌府为多,说明清中期的胶东是山东经学发展的重镇,出现了以刻经书为主的栖霞郝氏、牟氏,福山王德瑛、王祖源,黄县丁氏等。在朝代分布上,道光的年平均刻书量为14种,说明此时的山东受外界的斡扰少,经学得到了稳定的发展,“济南诗派”的诗歌创作一派繁荣。清中期的官刻不发连,数量虽然较前期为少,但在机构的层次与内容的多檬化上,则较前期有特色。刻书的机构不仅有省级衙门,还有地方衙门。省级衙门刻害不仅有布政司、按察司、提督学政、都转运司,还有巡抚官署。内容上不仅关注国计民生,如赋役,如河道,如盐法,如救灾,如农业,在文化上的需求更强烈一些。清中期的山东坊刻发展迅速,出现了烟台成文信、周村有三益堂、济南会文齐等着名坊铺。清後期,自太平天国失败,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形成了“同治中兴”的局面。之後,虽然社会动荡,资本主伊国家入侵,但中国学术因对西学的接受,呈现一派新气象,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各地官书局的陆续创辨,山东官书局也於同治八年成立,成为清後期山东官刻书的主要机构。山东书局共刻书70余种,虽与其他书局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内容上,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其中,翻刻内府本是其重要内容。山东书局刻书关注地方文献,重版本,精校勘。被公认为校勘精审的本子有《十三经读本附校勘记》和《资治通监网目四编合刻》。除了山东书局,山东的教育机构刻书亦复不少,如尚志书院刻书35种,其内容更注重学衍性。清末寅行新政,山东大学堂为了便於教学,刊印了不少课本,虽为新式教育,但所刻内容还以传统国学为主。清後期的山东官刻,数量上大幅增加。还有省级衙门刻书17种和地方官衙刻书10种。清後期的家刻共593种,数量上不及前期和中期,但年均刻书量约在12种,比前期、中期要高。在前、中期稳定发展的莱州府位居第二位,登州府亦与莱州府、济南府相垺。而在清前期占尽风头的青州府刻书却急速下降,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在经济与文化上的差异开始明显。在刻书内容上,子部书较前期和中期有较大增长,约占总刻书量的百分之二十一,原因是胶州的儒学类书籍较多,蓬莱、黄县的善书和医书较多。在朝代分布上,光绪一朝刻书最多,年刻害量在13种,是刻书业发展到晚期的“回光返照”。清後期的家刻还呈现出一个新特点,即除了本土的刻书家族如海丰吴氏、福山王氏、黄县丁氏、乐成孙氏、潍县郭氏、日照丁氏、利津李氏、济宁孙氏、褚城尹彭寿外,流寓山东或在山东为官者刻书亦夥,如太湖张承燮、河南扶沟柳堂、山阴陈锦、归安丁彦臣、桐城方敦吉、闽县冀易图等,体现了清後期山东刻书与各地刻书的融合与交流。山东清後期的坊刻,在坊铺和刻书数量上,均较清前期和中期有大幅增加。济南府坊铺有近30家,东昌府坊铺达24家。随着烟台的开埠,清後期的烟台坊刻最为兴盛。莱州府、青州府、沂州府、曹州府、济宁的坊铺亦有相常数量。总的来说,清後期的山东坊铺已达97家,与江苏整个清代坊铺202家相较,已不相上下。清後期的宗教楼构刻书最为丰富。其中寺庙刻书6种,道观书3种,教堂刻书最多,有7种,大多集中在青州与烟台雨地,反映了晚清宗教在山东的渗透。民间团体刻书亦有发展,以慈善组织为多,所刻以医籍、善书为主。本文的第五章《清代山东刻书的余波》,讨论在清代山东刻书日趋没落的情沉下,民国山束刻害猫在相常畏的一段时间内,壑持亚延续着这一传统的印刷技艺,产生了褚多艺衍精品。民国畴期山束的私家刻害主要内容还是持文集,经部书有日照丁以此《毛诗正韵》;史部有胶州柯昌济的《殷虚书契补释》,静鸿磐撰《方舆考证》,高唐田士懿所刻三种有关金石学的着述;子部害中,乐镜宇创办的济南宏济堂药店刻有《宏济堂药目》,最珍稀者当为畏山养正堂刻《续学统》。这一时期受石印、铅印、珂罗版印书的冲击擎,传统的雕版印刷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官刻书由於动荡的社会状况而刊刻极少,坊刻是新技术的最先受益者,故以雕版印刷的坊铺寥若辰星。宗教机耩刻书,最着名者当属济南万国道德会。慈善机耩刻书数量亦较清末大为减少。但此期还是产生了诸多具有艺衍价值的名品,如滕县生克昭北平法源寺刻《[民国]续滕县志》五卷和《滕县生氏族藉》四卷,非常精美,是民国山东刻书的代表之作。最有名的是张宗昌皕忍堂刻《唐开成石壁十二经》和《重刻武经七书》,兼具版本、艺衍、文献等多重价值。这与当时崇尚精审、雕摩精细的刻书风尚有关。二书由陶湘经营,沿其精美一路,为山东刻书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本文的第六章,在前五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清代山东刻书的特色,即刻书数量庞大,地域分布广泛,刻书品类丰富,经学、小学、金石、文学见长,以家大族刻书为主。对於清代山东刻书的社会意义,除了保存山东文献、促进书籍流通之外,着重探讨了刻书对学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对全国刻书风气的影响。同时,刻书保存了大量的刻书史料,对社会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清代山东刻书与江南刻书比较,亦有不足,如刊刻丛书不发达,高层次的出版物少,而这正是山东未能成为清代刻书中心的原因之一。
孟丽霞[8](2010)在《曾巩散文在两宋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从接受的角度来把握曾巩散文在两宋时期文坛的状况。曾巩虽然名为“唐宋八大家”,但是,却是一个与其他“七家”有着不同经历的人。这主要是因为曾巩的散文和思想比较特殊。也正是因为他的特殊,才使得自己在古代文学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但是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曾巩的命运发生了从“煊赫两宋,丐沾明清”到“晦于当今”的重要变化,曾巩的研究一度冷落,到了新世纪有了新的变化,但是,这些研究还多是很集中,对于曾巩缺少全面的认识。这也是我们现在要注意的问题。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曾巩研究综述,主要介绍了曾巩在二十世纪以来被研究的现状做出了一个梳理,让大家看到曾巩研究存在的薄弱点以及本文研究方向的确立。二、主要集中在曾巩的一生的介绍上,从曾巩的家世可以看出曾巩的思想、文学方向,曾巩一生可谓偃蹇,但其精神却是值得称赞的,屡战屡败再战的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三、本章主要从北宋开始到南宋朱熹之前,宋代人对曾巩散文的接受情况做一论述,在这里主要集中在王安石、欧阳修和吕祖谦等人对曾巩的认识上。王安石、欧阳修和吕祖谦都是对曾巩有着重要影响和关系的人。从这几个人着手来研究曾巩具有代表性。四、这一章主要集中在对曾巩散文的宣传和命运都有着很大影响的朱熹。正是因为朱熹的存在,曾巩才得以在古代文学史上立于不败之地。本章主要分两部分:朱熹对曾巩的赞扬和曾巩对朱熹的影响。五、结语,宋代人对曾巩的接受直接影响到元明清人对曾巩的接受。特别是吕祖谦和朱熹的高度赞扬,使曾巩的影响得到权威化的流传由于自己的水平的局限,篇幅的有限,以及各种条件的制约,对曾巩的研究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曾巩的研究还有待于我们好好地认真的去把握,对曾巩的研究应该全面、深入。给曾巩文学史上一个正确的评价。
孟丽霞[9](2009)在《20世纪以来曾巩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对曾巩的研究一向没有像唐宋其他"七家"一样平衡,曾巩的研究在文学史上曾经一度出现过无人问津的阶段。本文试图对曾巩的研究从20世纪至今进行简单的整理;试图从整理中看到曾巩研究的薄弱点。
吴坤地[10](2009)在《李白诗集版本考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白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李白诗集的版本,历来论述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文献的考据,对李白诗集在唐宋时期的编刻情况做进一步的考证。
二、《元丰类稿》版本考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丰类稿》版本考略(论文提纲范文)
(2)卫湜《礼记集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礼记集说》的刊刻与版本 |
第一节 卫湜《礼记集说》的成书背景 |
第二节 《礼记集说》的版本 |
一、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赵善湘刻本 |
二、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新定郡斋刻本 |
三、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通志堂刻本 |
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和四库荟要本 |
五、其他明清抄本 |
第三节 四库本《集说》的版本价值管窥 |
第四节 澹生堂藏宋版《礼记集说》与清初学风 |
小结 |
第二章 《礼记集说》引书研究 |
第一节 《礼记集说》引诸家考 |
一、唐及以前诸家 |
二、宋代诸家 |
第二节 《礼记集说》引书体例略考 |
一、引宋以前书 |
二、引朱熹论着 |
三、《集说》征引标准蠡测 |
四、《集说》的辑佚价值 |
小结 |
第三章 《礼记集说》所见汉-宋学者治礼之异 |
第一节 《集说》在汉-宋经学史上的意义 |
第二节 “原境说礼”:宋儒还原行礼情境 |
第三节 “以理说礼”:宋儒注重礼外之意 |
第四节 自汉至宋孔子形象的变化 |
小结 |
第四章 《礼记集说》所见宋-清学者治礼之异 |
第一节 宋儒与清儒对《礼记》注疏态度之异同 |
一、作为清代“考据学”原点的宋学 |
二、宋儒、清儒对经典注疏之态度不同 |
第二节 宋儒与清儒对经典的解读方式之异 |
第三节 时代导致的对经典理解的差异 |
第四节 《集说》所见宋儒治学粗疏举隅 |
小结 |
第五章 卫湜《礼记集说》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一节 后世对卫湜《礼记集说》的评价 |
一、“汇辑前修,有资考述” |
二、“备列众说,不加论断” |
第二节 陈澔与《陈氏礼记集说》 |
第三节 郑元庆与《(芷畦)礼记集说》 |
第四节 杭世骏与《续礼记集说》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礼记集说》相关序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元丰类稿》的成书与版本(论文提纲范文)
一、《元丰类稿》在宋元时期的编集与印行 |
二、明清时期多次翻刻元本及重编《元丰类稿》始末 |
(4)潘自牧及其《记纂渊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编者研究 |
二、版本研究 |
三、体例研究 |
四、征引文献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潘自牧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潘自牧的家世与个人素养 |
一、潘自牧祖籍与先世 |
二、潘自牧父名考辨 |
三、潘自牧家庭教育与个人素养 |
第二节 潘自牧生平交游与着述 |
一、潘自牧之生平 |
二、潘自牧交游考 |
三、潘自牧之着述 |
第二章 《记纂渊海》的编纂与流传 |
第一节 《记纂渊海》编纂的背景 |
一、时代文化背景 |
二、宋代学术文化影响下的类书编撰 |
第二节 《记纂渊海》的成书与刊行 |
第三节 《记纂渊海》的流传与改编 |
一、南宋时期《记纂渊海》的流传及续补 |
二、元明清时期《记纂渊海》的流传及改编 |
第三章 《记纂渊海》版本叙录 |
第一节 一百九十五卷本版本系统叙录 |
一、宋刻本 |
二、宋钞本 |
三、元刻本 |
四、明钞本 |
五、明铜活字本 |
第二节 一百卷本版本系统叙录 |
一、明万历七年刻本 |
二、明钞本 |
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第三节 《记纂渊海》海外藏本及现今通行本 |
一、日本藏本 |
二、现今通行本 |
第四章 《记纂渊海》的部类划分及编排体例 |
第一节 《记纂渊海》以前类书的部类和体例 |
一、《记纂渊海》以前类书的部类划分 |
二、《记纂渊海》以前类书的体例 |
第二节 宋刻一百九十五卷本的编排体例及其内容 |
一、部目划分 |
二、编排体例 |
第三节 明万历刻一百卷本的编排体例及其内容 |
一、部目划分 |
二、编排体例 |
第四节 宋刻本与明刻本编排体例及其内容之比较 |
第五章 《记纂渊海》征引文献考论 |
第一节 《记纂渊海》引书统计分析 |
第二节 《记纂渊海》引文方法考辨 |
一、主题词突出法 |
二、直引法 |
三、节引法 |
四、约引法 |
五、存异法 |
第三节 《记纂渊海》引书特色 |
一、反映时代之风尚 |
二、反映理学思想之影响 |
三、反映科举应试之实用特色 |
第四节 文献征引的缺陷 |
一、征引文献出处不一 |
二、征引内容不一 |
三、分类不够严谨 |
四、引书错误 |
第六章 《记纂渊海》的价值与影响 |
第一节 《记纂渊海》的文献学价值 |
一、校勘价值 |
二、辑佚价值 |
第二节 《记纂渊海》的目录学价值 |
第三节 《记纂渊海》的史料学价值 |
一、史学史料价值 |
二、文学史料价值 |
三、理学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记纂渊海》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宋刻本《记纂渊海》引书目录 |
附录二 宋刻本《记纂渊海》所引部分已佚典籍叙录 |
附录三 明万历刻本《记纂渊海》所引佚书《历代郡县地理沿革表》辑录 |
附录四 《记纂渊海》书影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参与课题 |
致谢 |
(5)曾巩书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曾巩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从名列八大家到遭受冷遇 |
第二节 曾巩作品辑佚和生平考证 |
第三节 曾巩散文内容思想、艺术特征及影响研究 |
第二章 序的概念、发展脉络及书序的界定 |
第一节 序的概念 |
第二节 序的发展脉络 |
一、先秦两汉:序的发轫 |
二、魏晋与唐代:序的定型与丰富 |
三、宋代:序的空前繁荣 |
第三节 书序的界定 |
第三章 曾巩书序内涵发现 |
第一节 曾巩之目录序 |
一、窥探先王之道,彰明儒家之风 |
二、向内博观修心,于外躬化政率 |
三、文章系于治乱,礼法重在适变 |
第二节 曾巩之文集序 |
一、勾勒文统承袭,彰显以文明道 |
二、文展忠孝之思,笔挟沛然之气 |
第四章 曾巩书序特征认识 |
第一节 行文从容晓畅,严谨不失变化 |
第二节 气味典雅庄重,语言濯炼峻洁 |
第三节 以议论成文章,借作序发新论 |
第五章 曾巩的评价、影响及其书序创作的价值 |
第一节 两宋评价及曾巩对理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元、明评价及曾巩对唐宋派的影响 |
第三节 清代评价及曾巩对桐城派的影响 |
第四节 曾巩评价波折的原因及其书序创作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曾巩《续元丰类稿》、《外集》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7)清代山东刻书史(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舆研究意羲 |
二、关于《清代山束刻鲁史》的研究范围 |
三、研究步骤及方法 |
四、突破与创新 |
凡例 |
第一章 清以前山东刻书概述 |
第一节 明以前山东刻书概述 |
第二节 明代官刻 |
一 省级衙门刻书 |
(一) 巡抚刻书 |
(二) 布政司刻书 |
(三) 按察司刻书 |
(四) 清吏司刻书 |
(五) 盐运司刻书 |
(六) 运河道济宁分司刻书 |
二 孔府刻书 |
(一) 刻家谱 |
(二) 衍圣公孔胤植刻书 |
三 各地官刻 |
(一) 济南府官刻 |
(二) 兖州府官刻 |
(三) 青州府官刻 |
(四) 登州府官刻 |
第三节 明代家刻 |
一 济南府家刻 |
二 东昌府家刻 |
三 登州府家刻 |
四 莱州府家刻 |
五 青州府家刻 |
六 兖州府家刻 |
第四节 明代坊刻 |
第五节 明代藩府刻书 |
一 德藩刻书 |
二 衡藩刻书 |
三 鲁藩刻书 |
四 汉王府刻书 |
五 新乐王府刻书 |
六 高唐王府刻书 |
第六节 清以前山东刻书的特色及历史地位 |
一 清以前山东刻书的特色 |
二 清以前山东刻书的历史地位 |
第二章 清前期(顺治至乾隆)山东刻书 |
第一节 清前期山东刻书概述 |
一 清前期的社会经济状沉 |
二 清前期的学衍文化状况 |
三 清前期的山东刻书情况 |
第二节 济南府刻书 |
一 官刻 |
(一) 各级衙门刻书 |
(二) 书院刻书 |
二 家刻 |
(一) 历城刻书 |
(二) 章邱、邹平、淄川、长山刻书 |
(三) 新城刻书 |
(四) 德州刻书 |
(五) 齐河、济阳、陵县、德平、平原刻书 |
三 坊刻及宗教机构刻书 |
四 济南府刻书特色 |
第三节 东昌府、泰安府、武定府、临清州刻书 |
一 东昌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东昌府刻书特色 |
二 泰安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宗教机构刻书 |
(四) 泰安府刻书特色 |
三 武定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武定府刻书特色 |
第四节 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刻书 |
一 登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登州府刻书特色 |
二 莱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莱州府刻书特色 |
三 青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宗教机构刻书 |
(三) 青州府刻书特色 |
第五节 兖州府、沂州府、曹州府、济宁州刻书 |
一 兖州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兖州府刻书特色 |
二 沂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宗教机构刻书 |
三 曹州府刻书 |
(一) 书院刻书 |
(二) 家刻 |
(三) 曹州府刻书特色 |
四 济宁州刻书 |
(一) 书院刻书 |
(二) 家刻 |
(三) 坊刻 |
(四) 宗教机构刻书 |
第三章 清中期(嘉庆至咸丰)山东刻书 |
第一节 清中期山东刻书概述 |
一 清中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
二 清中期的学术文化状况 |
三 清中期的山东刻书情况 |
第二节 济南府刻书 |
一 官刻 |
(一) 省级衙门刻书 |
(二) 各地衙门刻书 |
(三) 书院刻书 |
二 家刻 |
(一) 历城刻书 |
(二) 章邱、邹平、淄川刻书 |
(三) 长山、新城、齐河、齐束、济阳、长清、德州、德平刻书 |
三 坊刻 |
(一) 历城坊刻 |
(二) 周村坊刻 |
四 济南府刻书特色 |
第三节 东昌府、泰安府、武定府、临清州刻书 |
一 东昌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坊刻 |
(三) 东昌府刻书特色 |
二 泰安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坊刻 |
(四) 泰安府刻书特色 |
三 武定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武定府刻书特色 |
四 临清州刻书 |
(一) 家刻 |
(二) 临清州刻书特色 |
第四节 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刻书 |
一 登州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坊刻 |
(四) 登州府刻书特色 |
二 莱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坊刻 |
(三) 莱州府刻书特色 |
三 青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坊刻 |
(三) 青州府刻书特色 |
第五节 兖州府、沂州府、曹州府、济宁州刻书 |
一 兖州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坊刻 |
(四) 兖州府刻书特色 |
二 沂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沂州府刻书特色 |
三 曹州府刻书 |
四 济宁州刻书 |
第四章 清後期(同治至宣统)山东刻书 |
第一节 清後期山东刻书概述 |
一 清後期的社会经济状沉 |
二 清後期的学术文化状况 |
三 清後期的山东刻书情况 |
第二节 济南府刻书 |
一 官刻 |
(一) 省级衙门刻书 |
(二) 山东书局刻书 |
(三) 书院刻书 |
(四) 山东大学堂刻书 |
(五) 各地官刻 |
二 家刻 |
(一) 历城刻书 |
(二) 章邱、淄川、长山、新城、济阳、临邑、长清、德州、平原刻书 |
三 坊刻 |
(一) 历城坊刻 |
(二) 章邱、淄川、周村、德州坊刻 |
四 宗教机构刻书 |
五 民间组织刻书 |
六 济南府刻书特色 |
第三节 东昌府、泰安府、武定府、临清州刻书 |
一 东昌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坊刻 |
(三) 民间组织刻书 |
(四) 东昌府刻书特色 |
二 泰安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坊刻 |
(四) 泰安府刻书特色 |
三 武定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民间组织刻书 |
(四) 武定府刻书特色 |
四 临清州刻书 |
第四节 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刻书 |
一 登州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书院刻书 |
(三) 家刻 |
(四) 坊刻 |
(五) 宗教机构刻书 |
(六) 民间组织刻书 |
(七) 登州府刻书特色 |
二 莱州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坊刻 |
(四) 宗教机构刻书 |
(五) 民间组织刻书 |
(六) 莱州府刻书特色 |
三 青州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书院刻书 |
(三) 家刻 |
(四) 坊刻 |
(五) 宗教机构刻书 |
(六) 民间组织刻书 |
(七) 青州府刻书特色 |
第五节 兖州府、沂州府、曹州府、济宁州刻书 |
一 兖州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坊刻 |
(四) 宗教机构刻书 |
(五) 兖州府刻书特色 |
二 沂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坊刻 |
(三) 沂州府刻书特色 |
三 曹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坊刻 |
四 济宁州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坊刻 |
(三) 宗教机构刻书 |
第五章 清代山东刻书的余波 |
第一节 民国官刻 |
第二节 民国家刻 |
一 济南道家刻 |
二 济宁道家刻 |
三 东临道家刻 |
四 胶东道家刻 |
第三节 民国坊刻 |
一 济南道坊刻 |
二 济宁道坊刻 |
三 东临道坊刻 |
四 胶州道坊刻 |
第四节 民国宗教机构刻书 |
第五节 民国民间组织刻书 |
第六节 民国山东刻书的特色 |
第六章 清代山东刻书的特色及社会意义 |
第一节 清代山东刻书的特色 |
一 刻书数量庞大 |
二 地域分布广泛 |
三 刻书品类丰富 |
四 经学、小学、金石、文学见长 |
五 世家大族刻书 |
第二节 清代山东刻书的社会意义 |
一 保存山东文献的作用 |
二 流通作用 |
三 对学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
四 对全国刻书风气的影响 |
五 保存了大量的刻书史料 |
第三节 清代山东刻书的不足 |
一 刊刻丛书不发达 |
二 高层次的出版物少 |
主要参考文献 |
後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曾巩散文在两宋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曾巩研究综述 |
第一节,二十世纪前八十年的研究状况 |
第二节,二十世纪后二十年的研究状况 |
2.1 生平经历及作品辑佚 |
2.2 文学、思想、及理论研究 |
第三节,近十年来的研究概况 |
第四节,本文研究方向的确立 |
第二章,生平简介 |
第三章,朱熹之前文学史上对曾巩散文的接受概况 |
第一节,王安石和曾巩 |
第二节,欧阳修对曾巩的赏识 |
第三节,从吕祖谦的《古文关键》看其对曾巩的接受 |
第四节,其他人对曾巩的接受情况 |
第四章.朱熹对曾巩的接受概况 |
第一节,朱熹对曾巩的推崇 |
第二节,曾巩对朱熹的影响 |
2.1 对"平正"和文道关系的理解 |
2.2 朱熹对曾巩文章的模仿 |
结语 |
参考文献(按年代编排) |
后记 |
(9)20世纪以来曾巩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前80年的研究状况 |
二、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研究状况 |
1. 生平经历及作品辑佚。 |
2. 文学、思想及理论研究。 |
三、21世纪的研究概况 |
四、对曾巩研究的薄弱点 |
(10)李白诗集版本考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李白最早的诗集《草堂集》 |
二、魏颢受李白所托编《李翰林集》 |
三、乐史编《李翰林别集》 |
四、宋敏求“分类编次”李白诗集 |
五、曾巩“考次”李白诗集 |
四、《元丰类稿》版本考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曾巩《元丰类稿》墓志铭研究[D]. 任小妹. 安徽大学, 2021
- [2]卫湜《礼记集说》研究[D]. 王璐. 吉林大学, 2020(03)
- [3]《元丰类稿》的成书与版本[J]. 王永波. 贵州文史丛刊, 2019(03)
- [4]潘自牧及其《记纂渊海》研究[D]. 曹珍. 西北大学, 2019(01)
- [5]曾巩书序研究[D]. 车易嬴.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曾巩《续元丰类稿》、《外集》考[J]. 于晓川.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7]清代山东刻书史(一)[D]. 唐桂艳. 山东大学, 2011(12)
- [8]曾巩散文在两宋的接受研究[D]. 孟丽霞. 兰州大学, 2010(11)
- [9]20世纪以来曾巩研究综述[J]. 孟丽霞. 黑龙江史志, 2009(16)
- [10]李白诗集版本考略[J]. 吴坤地.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