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低保:踏上新征程(论文文献综述)
朱恒鹏,杨志勇,洪俊杰,陈彦斌,陆毅[1](2021)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笔谈》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系统回顾了党领导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科学擘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是一篇充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纲领性文献。本刊特邀朱恒鹏、杨志勇、洪俊杰、陈彦斌、陆毅五位中青年经济学家就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有关经济的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进行深入阐释,以推动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和研究。
乔松松[2](2021)在《湘西州农村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向美琳[3](2020)在《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研究 ——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支出型”贫困群体于2007年由上海市民政局提出,以用来解决位于低保边缘家庭的贫困问题。此群体处于贫困的夹心层,其收入水平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但因刚性支出非常大,造成实际的生活水平处于绝对贫困的状态。目前为了解决这一特殊群体的贫困问题,各地政府和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不断的尝试和摸索去解决支出型贫困的救助问题。在经历“杨改兰”事件之后,政府对处于低保边缘的贫困家庭的救助越来越重视。随着这些年我国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为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领域提供了人才支撑,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领域也得到了有益的探索。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救助成为了值得研究的话题。本文主要借助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国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研究及国内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路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在以福利多元、社会选择、多中心治理等理论为支撑,为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郫都区“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受助群体大多以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偏低;收入水平偏低,具有绝对贫困的特征;重大疾病、残疾、劳动力缺失是造成该群体贫困的主要原因;对政府健全救助体系和提高救助水平期望较高等几个特点。通过访谈法对区民政救助工作人员、街镇和居委会相关工作人员、村协理员、一线社工、“支出型”贫困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从而对郫都区目前“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这为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提供了现实条件。通过总结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必要性、社会工作在“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角色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这为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提供了理念上的支撑。接下来,对郫都区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实践与三大方法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对策及建议,为该地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茶燕梅[4](2019)在《共享发展理念下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其他发展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实现繁荣富强的根本保障。教育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高质量和更加公平的教育。如今,兜底扶贫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那么,教育也要兜底线,应该针对当前教育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教育扶贫的力度。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总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虽然不足10%,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国家整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国家应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与其他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仍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为例,着重研究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状况,发现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探究推进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并进一步探究巍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启示,以期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更好地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张瑞[5](2018)在《砥砺奋进四十载 追赶超越铸辉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以来,镇安县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县、资源循环强县、高山农产大县”,奋力实现追赶超越,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杨瑞[6](2018)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各级政府为所辖区农业户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群众,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最基础性的保障制度。农村低保制度的平稳运行有助于化解城乡矛盾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切实保障农村特困群众基本生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于2007年施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实施之日起,全州各地积极配合,努力做好农村低保制度的相关工作。多年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其制度运行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通过笔者实地走访调研,在简要介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具体从农村低保资金筹集和发放、低保对象的确定,低保制度监管、以及对于低保制度的基层工作和政策宣传等方面入手,着重分析突出问题。最后根据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临夏州农村低保制度运行的合理对策及建议,即: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监管体系;增设农村低保金多元化筹资渠道;提高低保户脱贫意识,鼓励脱贫自救;提高基层工作水平;加强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宣传力度。通过以上研究,以期能够实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的全面和良好、可持续的发展。
周程[7](2018)在《《2017年荆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对外形象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对外宣传也在不断加强。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是政府开展对外宣传的一种方式,因此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都必须在每年召开的两会上向大会主席团、代表和政协委员发布这一报告,对促进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具有深远意义。而对政府工作报告翻译是在对政治,政策较为客观、全面分析后,旨在精确反映原文意义的一种学术行为,同时需力求译文忠实、顺畅、简洁,从而符合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本文选取了2017年荆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中译英翻译,基于对政府工作报告这一种政治文献的文体风格、文本特点的系统分析后,还原具体翻译过程,并结合翻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初步总结出一些翻译的策略、技巧和经验,力求为同类型的翻译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的作用。本翻译报告一共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本次项目的介绍,包括项目背景,原文文本的分析以及选题依据。第二部分为翻译项目操作流程的描述,包括译前的理论和实践准备,翻译实践的计划以及质量控制。第三部分是通过在翻译过程中实际遇到的一些问题,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在具体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而提出一些翻译技巧和策略,因此是本篇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部分总结了作者在翻译过程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同时也指出了论文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今后翻译同类型文本提供借鉴和参考的来源。
程珵[8](2013)在《漯河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漯河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灵活就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形式。然而,漯河市灵活就业人员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时,出现了缴费率偏高、缴费年限偏低、灵活就业人员缴费能力有限等问题,参保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因此,为了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老年基本生活,降低未来的养老风险,漯河市政府应当建立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从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根据漯河市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这对于漯河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用五章的内容来研究漯河市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情况。第一章中介绍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和参保率的相关概念,结合国内外的定义,本文对灵活就业人员进行了界定,并且选择用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未参保率情况从反面来说明参保率的情况,为全文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分析了漯河市目前的参保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河南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和笔者发放的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全面的了解漯河市灵活就业人员产生的背景和就业状况以及参保情况,并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文的分析提供方向。第三章以漯河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回归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经济、制度、个人和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灵活就业人员未能参加养老保险的深层次原因,为下文的研究和政策建议提供依据。第四章介绍了国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经验并从中得到启示,结合漯河市的情况找到可以借鉴的方法,为养老保险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支持。第五章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根据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分析,提出了可供漯河市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对策,融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希望能为漯河市的养老保险政策制定提供帮助。
陈治东[9](2011)在《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以河南省商丘市为表述对象》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我国要想保持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农民的生存保障问题必须得以妥善解决。此问题是我国一切涉农问题的中心和基础,是压倒一切的大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会引起一系列的产业和社会问题。而要妥善解决则又必须从长期稳定有效上下功夫,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又惟有制度才能予以保障,即在当今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是说制度一建立就万事大吉了,好的适宜的制度可以很好的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好不合适宜的制度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加重或制造出新问题,因此,我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须建立在良好的适宜的基础之上我国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正式推行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各地都已全面建立了这一制度,而且这一制度也相应地发挥了作用,然而这一制度还没能达到制度设计时的要求,离党和国家的预期还存有较大的距离,还没有发挥出这一制度本身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加以研究完善。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依公民参与为切入点,主要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我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此让人们更清淅地了解该项制度的价值、历史脉络、建立的过程、实践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公民参与对建立良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要作用以及内在逻辑。本文认为研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价值为:一是实现我国改善民生与社会事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当今我国社会事业战略发展的一部分,并起到基础性作用。我国要想不断地全面实现社会事业战略发展的要求,则必须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加以研究,以指导它更好地完成其历史任务。二是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国家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得处理好农民问题,即找出国家一市场一农民之间的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就是研究并建立良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而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其根本方法就是建立良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失地的农民不再恐慌,使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平稳快速健康发展。四是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结构的需要。城乡二元分割的现实结构已严重影响了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研究建立良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则能够加快消除这一结构。五是扶贫脱贫的需要。当传统的扶贫开发手段应用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便失去了它全面应用的价值,这时有必要从制度性的层面转变扶贫,而这一制度性安排就是研究建立良好兜底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六是国家返补农民的需要。农民为了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牺牲,当国家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即使国家还不能给予农民太多,但至少应该给予农民相应的补偿,即研究建立良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七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农民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却没有较好地分享发展的成果,这有失社会的公平正义,而要实现这一公平正义则要建立良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八是维护共和国宪法权威的需要。我国宪法对农民在生活困难时的生存权利作出了规定,然而要落实这一规定必须要有一个具体的政策载体,否则,就无法予以实现而有损宪法权威,而研究建立良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则可以展现宪法道义,宏扬宪法精神,落实宪法规定,维护宪法权威。九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对多数,农民对国家的亲和力和凝聚力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国家的安稳和谐。我国要想始终保持社会和谐发展,研究建立良好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则是件绝对不容忽视的事情。十是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低层次的保障,是农民的最后一道生存安全保护网。只有优先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才能得以巩固。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首先要研究建立良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本文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都宽泛浮于面上且又重复性研究,在这一研究领域还存在着许多空白,尤其是缺乏系统而又深入地研究。可以说,我国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距达到完善的阶段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从起始——发展——完善任重而道远。本文对如何完善现实中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了理论假设,并通过实证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过程来予以求证或推论。本项研究的总体结构框架共分为两大部分:导论与主体。文章除导论外其主体又分为六个章节,其中第六章既具有二至五章的论述形式,又具有对全文总体结论的功能。论文的第一章阐释了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予以探索研究的理论支撑及其运作模型。即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制定的不同阶段程序(纵向步骤)为纵向研究的行动线,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策制定不同阶段的公民参与程度为横向研究线,即以一纵一横所形成的“十字形”为主体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设以其他理论作为辅助研究线,进而形成一个浑然一体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整体研究。论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别按照政策过程程序对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客观展示,并在各个政策环节展开了公民参与情况的实证分析,其中第六章又对全文实施了总结,进行了规范性理论分析,指出了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与政府、公民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认为政府的独角戏行为以及有效公民参与行为的严重缺失,是造成当今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现实执行中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的根源。应该说政府行为与有效公民参与是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良好建设的两大基本因素,两者缺一不可。同时,在这一章还就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与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试图努力实现以下方面的创新:一是本文运用典型个案研究,即通过对商丘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供给、运作、绩效等方面进行考察,以及深入、细致、全面的展现与阐释,并从中梳理出带有普遍性意义的理念。如果说个案研究被应用于公共管理学当中是一种特色的话,那么本文的这种典型个案研究运用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则在当今的公共管理学研究当中,应还具有一定的独到之处;二是本文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置于公民参与的视角下在这一状态中偿试运用以管理学为主体,辅以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种学科对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研究;三是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回答在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该如何建立;四是通过这项研究能比较清淅地厘清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萌芽、产生、建立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完善的方向标,以及其理论思想基础。努力深层、系统、全面、完整地展现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脉络,力求超越以往各占一方、点面两隔、珍珠散落式的不相完整的研究态势,并力求在专述上有所贡献;五是在对于未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构建方向上,本文引入网络化治理理念,这可能是对其建设的有益开拓性探索。六是运用从下到上和从上到下两者混合的研究方式,动态的去触及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问题。特别是在从下到上的方式中运用了从事物的最低部往上或者说是从社会草根的最基本部、最低触须部位向上进行的方式。
戴苗[10](2011)在《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欺诈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政府为保障农村地区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社会救助制度。但是由于农村低保建立的时间短,各项运行机制并不完善,整个体系存在着诸多漏洞,其中农村低保欺诈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低保欺诈降低了低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引起社会新的不公平,违背了农村低保制度建立的初衷,因此,对农村低保欺诈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从实地访问调查等方式获取的相关资料中发现,农村低保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显着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优势主体往往利用其优势地位获取非法利益。低保对象会利用信息优势进行“骗保”等欺诈行为;而低保工作人员也会利用其代理人资格损害低保部门的利益,轻者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给欺诈以可乘之机,重者直接参与到欺诈行为中来。因此,本文借助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工作人员这两大利益主体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农村低保对象、低保工作人员欺诈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影响欺诈行为的相关因素,探讨了低保工作人员与低保部门委托代理过程中的激励—监管机制。文章认为合理的激励与监管既能有效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降低工作人员的欺诈参与度,又能构筑反欺诈的有效防线。本文最后简要介绍了我国当前的反欺诈对策,并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提出了推行低保听证制度、建立联防反欺诈机制、引入工作福利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管机制等反欺诈完善措施,期望为我国社会救助领域防范欺诈工作做出贡献。
二、城市低保:踏上新征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低保:踏上新征程(论文提纲范文)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社会保障制度城乡融合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
一、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的城乡分割局面 |
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融合 |
三、社保制度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 |
以建党精神为指引,推动经济治理的现代化 |
一、经济治理现代化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地位 |
二、经济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
三、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几个重要问题 |
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学习心得 |
一、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二、构建怎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三、怎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
一、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有力支撑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
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愿景与挑战 |
三、宏观政策“三策合一”可以助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
完善现代财税体制 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
一、进一步完善流转税制改革,缓解基层政府收支压力 |
二、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
三、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
四、发挥税收制度在调节“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
(3)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研究 ——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研究 |
1.2.2 国内文献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设计 |
1.5 创新 |
第2章 成都市郫都区“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现状调查 |
2.1 郫都区“支出型”贫困家庭调查概述 |
2.2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2.2.1 受助者大多以中青年群体为主,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
2.2.2 受助者家庭普遍收入水平偏低,具有绝对贫困的特征 |
2.2.3 重大疾病、残疾、劳动力缺失是造成该群体贫困的主要原因 |
2.2.4 综合性救助方式取得良好的成效 |
2.2.5 救助体系与救助服务的满意度有待提升 |
2.2.6 对政府健全救助体系和提高救助水平期望较高 |
第3章 成都市郫都区“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面临的困境 |
3.1 家庭收入核定难度大、存在道德陷阱 |
3.2 家庭支出核定过于依赖医疗票据 |
3.3 家庭共同生活成员确定较为困难 |
3.4 过于重视物质救助,心理疏导有所忽视 |
3.5 申请者对政策不够关注,政策了解程度较低 |
第4章 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必要性及角色分析 |
4.1 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必要性 |
4.1.1 壮大社会救助力量 |
4.1.2 丰富社会救助功能 |
4.1.3 实现救助手段和方式多样化 |
4.1.4 促进社会救助工作差别化 |
4.2 社会工作在“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角色分析 |
4.2.1 社会救助政策的执行者 |
4.2.2 社会救助对象的支持者 |
4.2.3 社会救助资源的整合者 |
4.2.4 社会救助政策的倡导者 |
第5章 郫都区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实践分析 |
5.1 郫都区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政策性实践 |
5.1.1 专业引领的参与式社会救助体系 |
5.1.2 成都市“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政策分析 |
5.2 郫都区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路径探索 |
5.2.1 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介入 |
5.2.2 社会工作服务介入路径分析 |
第6章 郫都区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方法应用 |
6.1 个案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分析 |
6.1.1 社工介入“因病致贫”支出型困难家庭案例 |
6.1.2 社工介入“教育致贫”支出型困难家庭案例 |
6.1.3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总结 |
6.2 社区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分析 |
6.3 社会工作行政介入“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分析 |
第7章 郫都区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7.1 沟通交流机制不畅,信息共享程度不足 |
7.2 服务方式复制严重,创新力度不足 |
7.3 社会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能力还待提升 |
7.4 受助者过于重视物质层面的救助,对社工认识不足 |
7.5 受助者依赖心较强,自我救助的意识较差 |
第8章 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对策及建议 |
8.1 加强社会工作行政方法的应用,推动政策完善 |
8.2 发挥社工特色,加强心理疏导服务 |
8.3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创新救助方式 |
8.4 加强社工机构建设,提升社工专业能力 |
8.5 增强救助者自我救助意识,提升自立自强精神 |
8.6 加大社会工作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知程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郫都区“支出型”贫困家庭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共享发展理念下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调查研究法 |
(三) 比较研究法 |
五、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共享发展理念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
(一) 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 |
(二) 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探索 |
(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
(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及成就 |
三、共享发展理念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 |
(一) 共享发展理念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指导 |
(二)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
第二章 巍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巍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观念深入人心 |
(二)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不断完善 |
(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着 |
二、巍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相对薄弱 |
(二) 义务教育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 |
(三) 义务教育课程开设不齐全 |
三、巍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义务教育政策规定不完善 |
(二) 义务教育均衡思想观念落后 |
(三)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三章 共享发展理念下实现巍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
一、健全边远落后地区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
(一) 加强落后地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
(二) 完善落后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
(三) 加大落后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 |
二、落实边远落后地区少数民族精准扶贫政策 |
(一) 落实扶贫先扶智的策略 |
(二) 增强治贫先治愚的意识 |
(三) 实现脱贫防返贫的目标 |
三、提高边远落后地区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的信息化程度 |
(一) 加大落后地区信息技术的硬件投入 |
(二) 加快落后地区信息技术队伍建设 |
(三) 实现义务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 |
四、完善边远落后地区少数民族义务教育政策 |
(一) 制定更加公平的义务教育政策 |
(二) 加强义务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 |
(三) 提高义务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度 |
结束语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砥砺奋进四十载 追赶超越铸辉煌(论文提纲范文)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显着增强 |
结构调整务实高效 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
工业经济突飞猛进 支柱作用日益增强 |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基础设施大为改善 |
商贸流通繁荣发展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
居民收入大幅提升 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
民生事业全面推进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
(6)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和创新 |
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农村低保相关理论 |
3 甘肃省临夏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情况调查 |
3.1 调查问卷设计 |
3.2 调查问卷分析 |
4 甘肃省临夏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现状 |
4.1 临夏州基本概况 |
4.2 临夏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
4.3 临夏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办理程序 |
4.4 临夏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及发放 |
5 甘肃省临夏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低保救助资金偏低 |
5.2 监管体系不完善 |
5.3 低保金筹集渠道单一 |
5.4 低保对象易产生“福利依赖” |
5.5 基层低保工作不规范 |
5.6 政策宣传不到位 |
6 促进甘肃省临夏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平稳运行的建议 |
6.1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展农村经济 |
6.2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监管体系 |
6.3 增设农村低保金多元化筹资渠道 |
6.4 提高低保户脱贫意识,鼓励脱贫自救 |
6.5 提高基层工作水平 |
6.6 加强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宣传力度 |
结束语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甘肃省临夏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7)《2017年荆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Task description |
1.1.1 Task Background |
1.1.2 Source Text Analysis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1.2.1 Task Purpose |
1.2.2 Task Significance |
Chapter 2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Before Translation |
2.1.1 Practical Preparation |
2.1.2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
2.2 While Translation |
2.3 Post Translation |
2.3.1 Quality Control |
2.3.2 Self-Assess |
2.3.3 Feedbacks from Others |
Chapter 3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Strategies in Case Study |
3.1 Translation Strategies Coping with Difficulties on Lexical Level |
3.1.1 Conversion |
3.1.2 Amplification |
3.1.3 Omission |
3.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Coping with Difficulties on Syntactical Level |
3.2.1 Zero-Subject Sentences |
3.2.2 Parallel Sentences |
3.2.3 Redundancy |
3.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Coping with Difficulties on Cultural Level |
3.3.1 Zero Equivalence |
3.3.2 Partial Equivalence |
3.3.3 Complete Equivalence |
3.4 Other Issues |
Chapter 4 Conclusion |
4.1 Experience Gained from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4.2 Insufficiencie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8)漯河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3 本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0.4 主要内容 |
0.5 创新点 |
1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1.1 基本概念 |
1.1.1 灵活就业人员 |
1.1.2 养老保险 |
1.1.3 养老保险参保率 |
1.2 基础理论 |
1.2.1 生命周期假说理论 |
1.2.2 生存公平与劳动公平理论 |
1.2.3 凯恩斯主义社会保障经济理论 |
2 漯河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现状与问题 |
2.1 漯河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现状 |
2.1.1 漯河市灵活就业人员产生的背景 |
2.1.2 漯河市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状况 |
2.1.3 漯河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现状 |
2.2 漯河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存在的问题 |
2.2.1 政策和法规对于灵活就业人员不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
2.2.2 社会管理规范缺失且舆论宣导不力 |
2.2.3 用人单位和灵活就业者双方参保意识差 |
3 漯河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分析 |
3.1 经济因素分析 |
3.1.1 变量选取及数据收集 |
3.1.2 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的一元回归分析 |
3.1.3 养老保险参保率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3.1.4 回归结果分析 |
3.2 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分析 |
3.2.1 制度因素分析 |
3.2.2 个人因素分析 |
3.2.3 社会因素分析 |
4 国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参保经验借鉴 |
4.1 欧洲典型国家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实施情况 |
4.2 亚洲典型国家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实施情况 |
4.3 国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经验的借鉴 |
4.3.1 养老保险制度要体现公平和公正 |
4.3.2 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 |
4.3.3 养老保险制度要将全民纳入社保体系中 |
4.3.4 养老保险制度需要法律的保护和监督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基本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法律法规 |
5.2.2 加强政府管理和宣传力度 |
5.2.3 制定合理的缴费标准和缴费年限 |
5.2.4 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 |
5.2.5 建立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方式 |
5.2.6 实现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与劳动关系的相互独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以河南省商丘市为表述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主旨和目标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主旨与目标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三) 文献评析 |
三、研究假设、方法、视角、困难、创新及框架 |
(一) 研究假设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的视角、存在的困难及创新意图 |
(四) 研究叙述的框架 |
四、研究的样本及资料来源 |
(一) 商丘市的基本情况 |
(二) 资料来源及说明 |
五、重要概念界述 |
(一) 社会救助 |
(二)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三) 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界说 |
第一章 探索研究的理论支撑及运作模型 |
一、农村低保制度研究的主要理论支撑 |
(一) 公民参与理论 |
(二) 政策过程模型 |
二、辅助理论支撑 |
(一) 渐进主义理论 |
(二) 福利经济学 |
(三) 网络化治理理论 |
三、主辅理论配合研究的运作模型 |
第二章 议程建立:农村低保问题的突显与议程建立 |
一、农村低保问题的形成 |
(一) 农村低保问题的现实存在 |
(二) 农村低保问题的渐步显现 |
(三) 农村低保问题的突显 |
二、农村低保问题议程建立 |
(一) 公共政策问题的理论界定 |
(二) 农村低保问题的政策议程 |
三、农村低保问题议程建立阶段的公民参与 |
(一) 公民参与的零性表现 |
(二) 政府完全主导的绝对表现 |
(三) 专家学者的表现 |
第三章 政策形成:农村低保制度的方案设计与制度形成 |
一、政策方案规划的定义边界 |
(一) 政策方案规划的辨析认定 |
(二) 政策方案规划的标识沿循 |
二、农村低保制度目标的确定 |
(一) 政策目标确定的基本理论 |
(二) 最低生活保障的目标取向 |
(三) 农村低保制度目标的确立 |
三、农村低保制度备选方案设计 |
(一) 政策备选方案设计的基调 |
(二) 农村低保制度备选方案设计中政府与公民的客观表现 |
四、农村低保制度在政策形成阶段的公民参与 |
(一) 公民参与的不可视见性 |
(二) 政府包揽的强势性 |
第四章 政策采纳:农村低保制度方案评估与制度采纳 |
一、农村低保制度方案评估 |
(一) 政策方案评估的基本理论 |
(二) 农村低保制度的方案评估 |
(三) 农村低保制度方案评估的公民参与 |
二、农村低保制度方案的抉择 |
(一) 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 |
(二) 公共决策的规则 |
(三) 农村低保制度方案的现实选择 |
(四) 农村低保制度方案选择的公民参与 |
第五章 政策执行: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与执行 |
一、政策执行的必备认知 |
(一) 政策执行的过程 |
(二) 政策执行的手段 |
二、农村低保制度的现实执行 |
(一) 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准备 |
(二) 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展开 |
三、农村低保制度实施执行的公民参与 |
(一) 制度设计上的公民参与 |
(二) 执行实践中的公民参与 |
第六章 政策评估: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效果评估 |
一、政策评估的解述 |
(一) 政策评估的涵义分界 |
(二) 西方国家政策评估的实践 |
(三) 政策评估的价值贡献及类别 |
二、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评估 |
(一) 政府评估 |
(二) 公民评估 |
(三) 政府评估与公民评估两者之间的差异 |
三、农村低保制度实施效果评估中的公民参与 |
(一) 政府评估的相对独立性 |
(二) 公民评估的相对独立性 |
四、结语一:农村低保制度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
(一) 缺失的公民参与使得农村低保制度的构建不够及时 |
(二) 缺失的公民参与使得农村低保制度的形成缺少群众基础 |
(三) 缺失的公民参与使得农村低保制度的采纳达不到最优 |
(四) 缺失的公民参与使得农村低保制度的执行得不到群众完全应有的支持 |
(五) 缺失的公民参与使得农村低保制度的评估产生偏差 |
(六) 缺失的公民参与使得农村低保制度的完善得不到良好的推进 |
五、结语二:农村低保制度未来的发展走向 |
(一) 公民参与的一般意义 |
(二) 农村低保制度现实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三) 农村低保制度未来发展与研究走向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欺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欺诈的基本情况 |
2.1 农村低保欺诈的内涵 |
2.1.1 农村低保欺诈的界定 |
2.1.2 农村低保欺诈与低保依赖的区分 |
2.1.3 农村低保欺诈的特征 |
2.2 农村低保欺诈存在的环节和表现 |
2.2.1 农村低保欺诈存在的环节 |
2.2.2 农村低保欺诈的表现 |
2.3 农村低保欺诈的动机 |
2.3.1 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 |
2.3.2 来自低保对象方面的原因 |
2.3.3 来自低保工作人员方面的原因 |
第3章 农村低保中的信息不对称及欺诈博弈分析 |
3.1 农村低保体系中的信息不对称 |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1.2 农村低保中的信息不对称表现 |
3.2 农村低保对象欺诈行为分析 |
3.2.1 基本经济模型 |
3.2.2 低保对象欺诈博弈模型 |
3.3 农村低保工作人员代理行为分析 |
3.3.1 低保工作人员行为的博弈分析 |
3.3.2 对低保工作人员的激励作用机制分析 |
第4章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反低保欺诈防范对策 |
4.1 现有的反低保欺诈对策 |
4.1.1 建立了以家计调查为核心的审核制度 |
4.1.2 构建了低保欺诈的法律惩治机制 |
4.1.3 强化了村干部的刚性约束机制 |
4.1.4 加强了低保资金的管理 |
4.2 完善反低保欺诈对策建议 |
4.2.1 推广低保听证制度 |
4.2.2 建立联防反欺诈机制 |
4.2.3 引入工作福利制度 |
4.2.4 建立对农村低保工作人员的激励—监管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关于访问调查中三地基本情况介绍 |
附录 B 关于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问卷调查表 |
附录 C 关于我国农村低保的访谈内容提纲 |
四、城市低保:踏上新征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笔谈[J]. 朱恒鹏,杨志勇,洪俊杰,陈彦斌,陆毅. 经济学动态, 2021(09)
- [2]湘西州农村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研究[D]. 乔松松. 吉首大学, 2021
- [3]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研究 ——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D]. 向美琳. 新疆大学, 2020(07)
- [4]共享发展理念下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 茶燕梅. 山东大学, 2019(09)
- [5]砥砺奋进四十载 追赶超越铸辉煌[N]. 张瑞. 商洛日报, 2018
- [6]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研究[D]. 杨瑞.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7]《2017年荆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翻译实践报告[D]. 周程.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2)
- [8]漯河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 程珵. 辽宁大学, 2013(01)
- [9]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以河南省商丘市为表述对象[D]. 陈治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10]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欺诈问题研究[D]. 戴苗. 湖南大学, 2011(03)
标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论文; 低保论文; 政府支出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