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陈大蒜对家兔胆固醇血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叶云,钟英英,李乃雄[1](2013)在《大蒜喂养对小鼠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蒜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剂,它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增殖和降血脂方面的效应已为人所知,然而其作为膳食补充剂如何影响机体的作用机制仍未清楚。因此,分析了以大蒜喂养与对照(添加纤维素)的小鼠基因芯片表达谱,从全基因组水平探讨大蒜对小鼠生理的影响。结果发现:表达下调的基因多为胰腺消化酶及蛋白酶,上调的基因则和血红素合成、红细胞生成等生物功能相关。这些基因的表达变化可能是大蒜具有多种生理功效的原因。
金财德[2](2012)在《芝麻素影响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芝麻素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MMP-13的影响,旨在探讨芝麻素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及分组:日本大耳白兔35只,用基础饲料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按编号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8)和模型组(n=27)。正常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模型组喂饲高胆固醇饲料。模型组造模5周后确认造模成功,取16只兔,随机编号分组,其中,芝麻素组(n=8)用高脂饲料+芝麻素4mg/d灌胃,阿托伐他汀组(n=8)用高脂饲料+阿乐10mg/d灌胃。建立动物模型:实验开始,模型组经耳缘静脉一次性注射牛血清白蛋白250mg/kg,喂饲高胆固醇饲料,正常对照组经耳缘静脉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5ml。实验方法:采用氧化酶法于8周末测定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 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8周末血清MMP-13水平;动脉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8周末各组主动脉壁MMP-13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血脂测定:模型组TC、TG、LD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芝麻素组和阿托伐他汀组TC、TG、LDL均显着低于模型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芝麻素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模型组主动脉壁MMP-13阳性细胞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87.5%;芝麻素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主动脉壁MMP-13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阳性率仅为25%,有显着性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组与芝麻素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清MMP-13测定:模型组血清MMP-1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芝麻素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MMP-13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芝麻素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芝麻素能降低血清中TC、TG、LDL的浓度。2.MMP-13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确实有表达。3.芝麻素能减少泡沫细胞形成,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MP-13的表达、抑制MMP-13的分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4.芝麻素有希望成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绿色食品。
赵立[3](2010)在《大蒜活性物质对高脂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大蒜提取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疗效,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普遍,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天然药物。本论文研究了大蒜活性物质大蒜素和蒜氨酸+蒜氨酸酶对高脂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并对其降血脂机制进行了探讨。不同剂量(高、中、低剂量)的大蒜素、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分别处理高脂模型小鼠,结果表明大蒜活性物质使高脂小鼠血清中血脂蛋白水平发生了显着变化。与高血脂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大蒜素处理后,总胆固醇(TC)含量分别降低34.5 %、28.7%和21.4 %;各组差异显着,P<0.01,呈剂量依赖性。不同剂量的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处理,TC分别降低36.9 %、29.2%和22.1 %,各组差异显着,P<0.01,呈剂量依赖性。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的效果优于大蒜素。不同剂量的大蒜素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分别为30.4 %、22.5%和17.1%;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提高HDL-C含量分别为36.4 %、24.2%和17.7 %。。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组提高HDL-C的效果优于大蒜素。不同剂量的大蒜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分别为19.0 %、12.3%和10.8%;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组降低LDL-C的含量分别为22.5 %、14.9%和14.0 %。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降低LDL-C含量优于大蒜素。大蒜素和蒜氨酸+蒜氨酸酶各组间对HDL-C、LDL-C含量的影响差异显着,P<0.01,呈剂量依赖性。不同剂量的大蒜素提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分别为32.5%、20.9%和14.3%;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提高SOD酶活力分别为35.1 %、28.3%和17.4 %。大蒜活性物质对小鼠肝脏中SOD酶活力影响的变化趋势与血清中一致,但肝脏SOD酶活力略大于血清,表明肝脏中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较高。大蒜素和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提高SOD酶活力呈剂量依赖性,且蒜氨酸+蒜氨酸酶对SOD酶活力的影响优于大蒜素。不同剂量大蒜素组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为29.9 %、27.4%和15.5 %;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分别为35.6%、30.9%和21.2%;大蒜素和蒜氨酸+蒜氨酸酶降低MDA含量呈剂量依赖性。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降低血清MDA的含量优于大蒜素。大蒜素和蒜氨酸+蒜氨酸酶降低肝脏中MD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血清中一致,但肝脏中MDA的含量显着低于血清中MDA的含量,表明脂质过氧化作用主要发生在血清中。3-羟-3-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该酶活力与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量呈正相关。不同剂量的大蒜素分别使高血脂小鼠肝脏中HMG-CoA还原酶活力分别降低31.4 %、38.7%和44.6%。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降低HMG-CoA还原酶活力分别为33.6%、39.6%和46.1%。不同剂量的大蒜素及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组间差异显着,P<0.01,说明它们降低HMG-CoA还原酶活力呈剂量依赖性,且蒜氨酸+蒜氨酸酶降低HMG-CoA还原酶活力优于大蒜素。小鼠肝脏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观察表明:高脂模型小鼠肝细胞肿胀,界限模糊,内有大小不等的脂滴,并出现脂滴融合,使细胞呈空泡样,细胞核被脂滴挤压偏离中央。低、中剂量大蒜素与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对肝细胞形态结构无显着改善。高剂量组对肝细胞结构改善明显,细胞界限可见,脂肪空泡减少,细胞核位置接近中央,细胞形态接近于未处理的阴性对照组。大蒜素和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处理能减轻脂肪对肝细胞的浸润,对已形成的脂肪肝的肝细胞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哈斯其木格[4](2008)在《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抗氧化能力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选用330只1d健康罗丝308商品肉鸡随机分成11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对照组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为AWEⅠ组、AWEⅡ组和AWE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300、500mg/kg沙葱乙醇提取物,AFEⅠ组、AFEⅡ组、AFE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添加100、150、200mg/kg沙葱乙醚提取物,混合Ⅰ组、混合Ⅱ组、混合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mg/kg乙醇提取物和100mg/kg乙醚提取物的混合物、300mg/kg乙醇提取物和150mg/kg乙醚提取物的混合物、500mg/kg乙醇提取物和200mg/kg乙醚提取物的混合物,沙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g/kg鲜沙葱。研究沙葱及其提取物对肉仔鸡生产性能、主要营养物质消化率、免疫机能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血清及肝脏抗氧化能力、小肠粘膜发育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指标无显着影响(P>0.05),但有提高日增重、促进采食量及降低料肉比的趋势,对营养物质消化率无显着影响(P>0.05)。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胸腺及法氏囊指数无显着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300mg/kg AWE对肉仔鸡脾脏发育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新城疫抗体滴度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无显着影响(P>0.05)。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和尿素氮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在日粮中添加200mg/kg AFE可显着提高肉鸡血清白蛋白含量(P<0.05),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血糖,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沙葱提取物对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有显着提高作用(P>0.05),其中AWE500mg/kg与AFE200mg/kg的混合添加效果最佳。AWE 500mg/kg与AFE 200mg/kg的混合添加对28d肉仔鸡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有显着提高作用(P<0.05)。AWE 500mg/kg的添加对肉仔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有显着提高作用(P<0.05)。沙葱提取物对肝脏抗氧化能力无显着影响(P>0.05)。AWE 500mg/kg和AFE 200mg/kg的混合添加对42d肉仔鸡空肠绒毛增长有促进作用,可显着提高28d肉仔鸡小肠V/C比值和42d肉仔鸡十二指肠和空肠V/C比值(P<0.05)。对42d肉仔鸡回肠V/C比值无显着影响(P>0.05)。除AFEⅠ组和沙葱组外其它试验组有降低肉仔鸡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和提高乳酸杆菌数量的作用(P<0.05),对双歧杆菌无显着影响(P>0.05)。综合整个试验结果看,AWE 500mg/kg与AFE 200mg/kg的混合添加对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的改善作用最佳。
李柳骥[5](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常秀[6](2005)在《大蒜素对肉鸡主要营养物质代谢及其抗病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共分三个试验。试验一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饲喂4种试验日粮。Ⅰ组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5、37.5、62.5mg/kg的大蒜素。饲养至14、35日龄分两批进行屠宰,对肉鸡肠道发育进行测定;还在相同喂料量的条件下,测定各组肉鸡消化道的食糜排空及其肠道内消化酶活性;并经代谢试验测定了主要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还测定了肉鸡的生产性能。试验二所用试验日粮、试验动物及分组同试验一,测定了肉鸡回肠内容物正常菌群的数量及其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试验三日粮添加1%和2%的大蒜,研究了大蒜对肉鸡血脂指标和肝脏、肌肉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三个试验分别对肉鸡肠道的重量与长度、食糜的排空速度、消化酶活性、营养物质利用、生产性能、耗料量、料重比、肠道菌群、免疫器官指数、T淋巴细胞阳性率、血清抗体效价、抗氧化能力指标进行了测定。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一测定结果表明,饲喂大蒜素日粮,肉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重量和长度,14日龄差异不显着,35日龄显着增加(p<0.05);Ⅱ、Ⅲ、Ⅳ组胃的食糜残留量和食糜总残留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胃排至十二指肠的食糜量比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Ⅲ、Ⅳ组胃排空率比对照组显着提高(p<0.05);十二指肠、空肠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比对照组显着提高(p<0.05),Ⅳ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着降低(p<0.05);体重显着增加(p<0.05),料重比显着降低(p<0.05),采食量差异不显着,但也有增加的趋势。 试验二测定结果表明,大蒜素三个处理组的肉鸡,回肠内容物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比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乳酸菌数量差异不显着。
尹黎明[7](2005)在《燕麦和大蒜素对大鼠脂质代谢作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居各类死亡原因之首,其防治受到医药界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是AS,而脂类代谢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脂质代谢紊乱所致的AS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往往伴有血液高凝状态。 脂质过氧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其主要原因是脂质过氧化作用能引起内皮细胞的收缩和形态结构的损伤,同时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使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发生变化,并可导致细胞膜内酶与蛋白质的变性,从而破坏细胞结构与功能。因此,脂质过氧化对机体损伤的研究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实验研究认为,在机体脂质代谢的调节过程中,某些生物活性成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燕麦和大蒜的功能已经受到营养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20世纪70年代已有学者对大蒜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大蒜具有降压、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减少冠状动脉硬化等活性作用,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为最重要的活性成分。燕麦也具有降血脂的药理作用,可明显降低TC、TG、LDL-C,及升高HDL-C,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高血粘作用。大蒜及燕麦对脂代谢的影响国内外虽有过一些研究,但都是单独使用后的报道,其观察指标都较单一,其用量较大,效果亦并不十分理想。为此,我们进行了大蒜素、燕麦及大蒜素燕麦复合物对高脂大鼠脂质代谢的研究。 本研究设计以高脂膳食(饲料)诱发的高脂血症大鼠为模型,观察其对大鼠血浆TC、TG、VLDL-C、LDL-C、HDL-C、apoA、apoB,apoC,apoE,TXA2,PGI2,NO、eNOS、清道夫受体CD36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大蒜素、燕麦干预在AS防治中的相关机制,特别是大蒜素燕麦复合物对高脂大鼠的脂质代谢的影响,为大蒜、燕麦的保健作用和营养保健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将6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即基础饲料组、高脂饲料组、大蒜素低剂量干预组(在高脂饲料基础上按大鼠体质量补充大蒜素6mg.kg-1.d-1)、大蒜素高剂量干预组(在高脂饲料基础上按大鼠体质量补充大蒜素12mg.kg-1.d-1),大蒜素及燕麦复合物干预组(在大蒜素低剂量干预组基础上补充10%
向阳[8](2003)在《葡萄中保健性功效成分及其降血脂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测定不同品种葡萄皮和葡萄籽及酿酒后的葡萄废渣中白藜芦醇和原花青素的含量。方法:HPLC法;香草醛盐酸比色法。结果:1.同一品种葡萄皮中的白藜芦醇含量均高于葡萄籽(P<0.05);同一产地不同品种葡萄皮中白藜芦醇含量差异较大。同一产地同一品种葡萄皮中白藜芦醇含量依次为:酿酒后的葡萄皮>新鲜葡萄皮>陈旧葡萄皮,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含量高于葡萄皮中的含量(P<0.01);不同品种葡萄皮和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含量有差异。酿酒后的葡萄废渣籽中原花青素含量较高的是葡萄废渣A,可达8.43%。结论:葡萄皮、籽是白藜芦醇、原花青素的良好来源。
万家余[9](2002)在《中草药对肉仔鸡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筛选对肉仔鸡体内胆固醇代谢作用比较明显中草药,进行了从肉仔鸡饲养实验。本实验选用216只1日龄AA鸡,随机分为6组,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2只,实验期为8周,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对照组采食基础日粮,实验组日粮分别为基础日粮添加1%陈皮、1%山楂、1%决明子、1%绞股蓝和50mg/kg大蒜素。观察三期(0~3、3~6、6~8周龄)的生长性能指标、生化指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以β-肌动蛋白为内标,检测6周龄肉仔鸡肝脏中三种酶(HMG-CoA还原酶、ACC、FAS)的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山楂、决明子和大蒜素降低血清TC、TG、VLDL和LDL作用显着(P<0.05),升高血液HDL作用显着(P<0.05),陈皮和绞股蓝作用不显着(P>0.05),五种中草药有降低血糖和尿素氮趋势(P>0.05),及升高血清总蛋白的趋势。(2)决明子组与对照组相比胸腿肌甘油三酯分别下降了9.9%和11.8%,胆固醇分别下降了10.8%和13.2%,大蒜素组与对照组相比胸腿肌甘油三酯分别下降了9.9%和9.6%,胆固醇分别下降了10.8%和9.4%。陈皮、山楂和绞股蓝有降低TC和TG的趋势(P>0.05)。(3)与对照组相比,陈皮组HMG-CoA还原酶、ACC和FAS的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了33.4%、34.9%和47.6%,山楂组HMG-CoA还原酶、ACC和FAS分别下降了68.2%、45.7%和48.9%,决明子组HMG-CoA还原酶、ACC和FAS分别下降了79.6%、31.9%和62.2%,大蒜素组HMG-CoA还原酶、ACC和FAS分别下降了80.8%、74.2%和64.1%,绞股蓝组HMG-CoA还原酶、ACC和FAS分别下降了11.7%、2.6%和35.4%。(4)五种中草药6周龄前对活重和料重比作用不明显(P>0.05),第三期决明子组和大蒜素组对活重和料重比作用明显(P<0.05)。(5)决明子和大蒜素抑制肉仔鸡胆固醇代谢作用最显着,作为本试验所选目的中草药。
王煜,饶中和,曾育龙,李秀钧[10](1999)在《大蒜制剂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的研究近况》文中研究说明就大蒜制剂抗动脉粥样硬化,减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等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作了综述,表明大蒜制剂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血栓形成等疾病安全而有效的新药。
二、新、陈大蒜对家兔胆固醇血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陈大蒜对家兔胆固醇血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芝麻素影响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目录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血脂变化 |
2.2 主动脉病理变化及免疫组化 |
2.3 血清MMP-13变化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大蒜活性物质对高脂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引言 |
1. 大蒜的活性成分 |
2 大蒜降血脂的作用 |
3 大蒜降血脂的机理 |
3.1 抑制乙酰-CoA 合成酶活性 |
3.2 抑制胆固醇合成作用关键酶的活性 |
3.3 抑制氧化鲨烯环化酶活性 |
3.4 抑制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活性 |
3.5 干扰胆汁酸循环 |
3.6 通过抗氧化作用降低胆固醇水平 |
4 应用前景 |
第二部分 实验 |
第一章 大蒜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 |
1. 大蒜素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
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1.2 大蒜素的提取 |
1.3 大蒜素的含量测定 |
1.4 结果 |
2. 蒜氨酸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2.2 蒜氨酸的分离纯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3. 蒜氨酸酶的提取分离与活力测定 |
3.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3.2 蒜氨酸酶的提取 |
3.3 蒜氨酸酶活力的测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二章 小鼠高脂模型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建模过程中小鼠体重的变化 |
2.2 建模过程中小鼠血脂蛋白含量的变化 |
3 讨论 |
第三章 大蒜活性物质对高脂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蒜活性物质对高脂小鼠血浆脂蛋白的影响 |
2.2 大蒜活性物质对高脂小鼠SOD 及MDA 含量的影响 |
2.3 大蒜活性物质对肝脏HMG-CoA 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
2.4 大蒜活性物质对高脂小鼠血糖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大蒜活性物质对高脂小鼠肝细胞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蒜活性物质对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2.2 大蒜活性物质对肝细胞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抗氧化能力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葱属植物研究进展 |
1.1.1 葱属植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
1.1.2 葱属植物生理及药理作用 |
1.1.3 葱属植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1.2 沙葱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1.2.1 沙葱的植物学特征 |
1.2.2 沙葱及其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 |
1.2.3 沙葱及其提取物的营养成分 |
1.2.4 药用价值 |
1.2.5 沙葱对畜产品影响的应用研究 |
1.3 论文总体研究思路 |
2 试验研究 |
2.1 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主要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2.1.1 材料和方法 |
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1.3 结果与分析 |
2.1.4 讨论 |
2.1.5 小结 |
2.2 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免疫机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2 数据统计分析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4 讨论 |
2.2.5 小结 |
2.3 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血清、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3.1 材料和方法 |
2.3.2 数据统计分析 |
2.3.3 结果与分析 |
2.3.4 讨论 |
2.3.5 小结 |
2.4 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小肠粘膜发育及盲肠微生态的影响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数据统计分析 |
2.4.3 结果与分析 |
2.4.4 讨论 |
2.4.5 小结 |
3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
3.1 论文总体讨论 |
3.1.1 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主要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3.1.2 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
3.1.3 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4 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1.5 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小肠粘膜发育的影响 |
3.1.6 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
3.2 论文总体结论 |
3.3 本论文创新点 |
3.4 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病名萌芽期 |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
1.2.1.1 心痛 |
1.2.1.2 胸痛与膈痛 |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
1.2.2.1 胸痹与心痹 |
1.2.2.2 胸痹心痛 |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
1.2.3.1 厥心痛 |
1.2.3.2 真心痛 |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
1.2.4.1 卒心痛 |
1.2.4.2 久心痛 |
1.2.5 九种心痛 |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
1.2.7 病名之辨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 病因认识 |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
2.2 病机分析 |
2.2.1 心痛发作机理 |
2.2.1.1 不通则痛 |
2.2.1.2 牵引作痛 |
2.2.1.3 不荣则痛 |
2.2.2 疾病产生机理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
3.2.1.1 胸痹之辨证 |
3.2.1.2 心痛之辨证 |
3.2.2 病因辨证 |
3.2.3 八纲辨证 |
3.2.3.1 寒热辨证 |
3.2.3.2 虚实辨证 |
3.2.4 气血辨证 |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
4.1 治则概述 |
4.1.1 辨证治则 |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
4.2 治法概述 |
4.2.1 药物疗法 |
4.2.1.1 祛邪诸法 |
4.2.1.2 扶正诸法 |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
4.2.1.4 心病专药 |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
4.2.2.1 针灸 |
4.2.2.2 按摩 |
4.2.2.3 导引 |
4.2.3 其他疗法 |
4.2.3.1 外治法 |
4.2.3.2 食疗药膳 |
4.2.3.3 心理疗法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
5.1 心绞痛的预防 |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
5.2 心绞痛的调摄 |
5.2.1 精神 |
5.2.2 饮食 |
5.2.3 运动 |
5.2.4 禁忌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
6.1.2.1 汉唐时期 |
6.1.2.2 宋元时期 |
6.1.2.3 明清时期 |
6.1.3 讨论 |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
6.2.1.1 研究意义 |
6.2.1.2 入选标准 |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
6.2.3.2 证治规律 |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
7.1.2 现代应用 |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
7.1.2.2 临床研究 |
7.1.3 意义探讨 |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
7.2.2.1 心阳虚 |
7.2.2.2 肺阳虚 |
7.2.2.3 脾阳虚 |
7.2.2.4 肾阳虚 |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
7.2.4.1 温阳散寒 |
7.2.4.2 补气助阳 |
7.2.4.3 通阳宣痹 |
7.2.4.4 回阳救逆 |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
7.4 热证心痛辨析 |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
7.4.3 评述 |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1 心绞痛的诊断 |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1.5 心绞痛的治疗 |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1 心绞痛的病因 |
2.1.2 心绞痛的病机 |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
2.2.1 宏观辨证 |
2.2.2 微观辨证 |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
2.2.2.2 心功能方面 |
2.2.2.3 微循环方面 |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
2.2.2.9 激素方面 |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
2.2.2.11 其他方面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
3.1 辨证分型治疗 |
3.1.1 分3 型治疗 |
3.1.2 分4 型治疗 |
3.1.3 分5 型治疗 |
3.1.4 分6 型治疗 |
3.1.5 分7 型治疗 |
3.1.6 分8 型治疗 |
3.1.7 分10 型治疗 |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
3.2.1 从八纲论治 |
3.2.1.1 从虚实论治 |
3.2.2 从病邪论治 |
3.2.2.1 从痰湿论治 |
3.2.2.2 从瘀血论治 |
3.2.2.3 从痰瘀论治 |
3.2.2.4 从火邪论治 |
3.2.2.5 从毒论治 |
3.2.2.6 从郁论治 |
3.2.3 从脏腑论治 |
3.2.3.1 从肾论治 |
3.2.3.2 从脾论治 |
3.2.3.3 从肝论治 |
3.2.3.4 从肺论治 |
3.2.3.5 从胆论治 |
3.2.3.6 从胃论治 |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
3.2.4 其他 |
3.2.4.1 从阴虚论治 |
3.2.4.2 从络论治 |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
4.7.1 病机认识 |
4.7.2 治疗大法 |
4.7.3 临床用药特点 |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
5.1.1 祛邪诸法 |
5.1.1.1 活血化瘀法 |
5.1.1.2 疏肝行气法 |
5.1.1.3 温阳散寒法 |
5.1.1.4 行气活血法 |
5.1.1.5 通阳活血法 |
5.1.1.6 消积化滞法 |
5.1.1.7 软坚破结法 |
5.1.1.8 化痰祛瘀法 |
5.1.1.9 化痰通阳法 |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
5.1.2 扶正诸法 |
5.1.2.1 益气温阳法 |
5.1.2.2 益气养阴法 |
5.1.2.3 益气养心法 |
5.1.2.4 温通心阳法 |
5.1.2.5 益气健脾法 |
5.1.2.6 益气补肺法 |
5.1.2.7 补肾法 |
5.1.2.8 调补心肾法 |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
5.1.3 扶正祛邪诸法 |
5.1.3.1 益气活血法 |
5.1.3.2 滋阴活血法 |
5.1.3.3 温阳活血法 |
5.1.3.4 通络益气法 |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
5.1.3.10 补肾涤痰法 |
5.1.3.11 补肾活血法 |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
5.1.3.13 补脾和胃法 |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
5.2 中成药治疗 |
5.2.1 丸剂 |
5.2.1.1 滴丸 |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
5.2.2 散剂 |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
5.2.4 片剂 |
5.2.5 胶囊剂 |
5.2.6 合剂(口服液) |
5.2.7 颗粒剂(冲剂) |
5.2.8 注射剂 |
5.2.9 气雾剂、喷雾剂 |
5.2.10 软膏剂 |
5.2.11 膏药 |
5.2.12 其他剂型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
6.1 根类 |
6.1.1 三七 |
6.1.2 丹参 |
6.1.3 西洋参 |
6.1.4 当归 |
6.1.5 麦冬 |
6.1.6 刺五加 |
6.1.7 黄芪 |
6.1.8 葛根 |
6.1.9 缬草 |
6.2 根茎类 |
6.2.1 大蒜 |
6.2.2 川芎 |
6.3 果实类 |
6.3.1 山楂 |
6.3.2 刺蒺藜 |
6.4 花类 |
6.4.1 红花 |
6.4.2 鸡冠花 |
6.4.3 蒲黄 |
6.5 叶类 |
6.5.1 茶叶 |
6.5.2 银杏叶 |
6.6 茎藤类 |
6.6.1 桑寄生 |
6.7 全草类 |
6.7.1 长白瑞香 |
6.7.2 回心草 |
6.7.3 灯盏细辛 |
6.7.4 红景天 |
6.7.5 苦碟子 |
6.7.6 香青兰 |
6.7.7 穿心莲 |
6.7.8 绞股蓝 |
6.7.9 益母草 |
6.7.10 淫羊藿 |
6.8 动物类 |
6.8.1 水蛭 |
6.8.2 地龙 |
6.8.3 熊胆 |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
7.1 针灸疗法 |
7.1.1 体针疗法 |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
7.1.2 耳针疗法 |
7.1.2.1 耳穴电针法 |
7.1.2.2 耳穴贴压法 |
7.1.3 头针疗法 |
7.1.4 腕踝针疗法 |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
7.1.6 温针疗法 |
7.1.7 电针疗法 |
7.1.8 灸法 |
7.1.8.1 艾条灸法 |
7.1.8.2 隔物灸法 |
7.1.9 刺血疗法 |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
7.1.11 综合疗法 |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
7.2 穴位疗法 |
7.2.1 穴位注射法 |
7.2.1.1 西药注射 |
7.2.1.2 中药注射 |
7.2.2 穴位埋植法 |
7.2.2.1 穴位埋线法 |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
7.2.3 穴位贴压法 |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
7.2.4 其他穴位疗法 |
7.3 推拿疗法 |
7.3.1 压痛点推拿 |
7.3.2 心区局部推拿 |
7.3.3 足反射区推拿 |
7.3.4 全身推拿 |
7.4 气功疗法 |
7.4.1 治疗原理 |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
7.4.4 临床应用 |
7.4.4.1 内气疗法 |
7.4.4.2 外气疗法 |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
9.1.2 临床应用 |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
9.2.1.1 环境安排 |
9.2.1.2 起居护理 |
9.2.1.3 情志护理 |
9.2.1.4 服药护理 |
9.2.1.5 饮食护理 |
9.2.1.6 排泄护理 |
9.2.2 疾病护理 |
9.2.2.1 危重期护理 |
9.2.2.2 缓解期护理 |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
10.1 针灸 |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2 中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
(6)大蒜素对肉鸡主要营养物质代谢及其抗病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抗生素及其替代品的研究 |
1.2 低胆固醇食品研究的必要性 |
2 大蒜与大蒜素的研究进展 |
2.1 人类对大蒜的应用历史 |
2.2 大蒜营养成分及大蒜化学 |
2.2.1 大蒜的营养成分 |
2.2.2 大蒜化学 |
2.3 大蒜素的来源及理化性质 |
2.4 大蒜素的研究现状 |
2.4.1 提高生产性能和饲料报酬 |
2.4.2 抗细菌作用 |
2.4.3 增强免疫作用 |
2.4.4 抗氧化作用 |
2.4.5 降低胆固醇作用 |
2.5 大蒜素的作用机理 |
2.5.1 提高生产性能和饲料报酬的作用机理 |
2.5.2 抗细菌作用机理 |
2.5.3 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机理 |
2.5.3.1 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
2.5.3.2 提高体液免疫功能 |
2.5.3.3 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
2.5.3.4 抗氧化作用机理 |
2.5.3.5 降低胆固醇机理 |
3 大蒜素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方式 |
3.1 添加鲜大蒜 |
3.2 添加大蒜(渣)干粉 |
3.3 大蒜提取物 |
3.4 化学合成大蒜素 |
3.5 改性大蒜素 |
4 前景与展望 |
试验一 大蒜素对肉鸡日粮主要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2.1.1 对肉鸡肠道发育和消化道食糜排空及其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
2.1.2 对肉鸡营养物质利用的测定 |
2.2 大蒜素 |
2.3 试验日粮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肉鸡肠道发育、食靡排空、消化酶活性和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
2.4.1.1 肉鸡14、35日龄肠道各段的重量与长度 |
2.4.1.2 消化道各段食糜排空的测定 |
2.4.1.3 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
2.4.1.4 干物质、粗蛋白的消化率和血清尿素氮含量的测定 |
2.4.2 生产性能与饲料报酬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试验结果分析 |
3.1 肉鸡肠道发育、食靡排空、消化酶活性及对营养物质消化率 |
3.1.1 肉鸡14、35日龄肠道各段的重量与长度 |
3.1.1.1 肠道各段的重量 |
3.1.1.2 肠道各段的长度 |
3.1.2 消化道各段食糜排空 |
3.1.3 消化酶活性 |
3.1.4 干物质、粗蛋白的消化率和血清尿素氮含量 |
3.2 肉鸡生产性能 |
4 讨论 |
4.1 大蒜素对肠道发育、食靡排空、消化酶活性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4.1.1 对肉鸡肠道发育的影响 |
4.1.2 大蒜素对消化道各段食糜排空的影响 |
4.1.3 大蒜素对肉鸡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4.1.4 大蒜素对干物质、粗蛋白的消化率和血清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
4.1.4.1 对饲料中主要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4.1.4.2 对血清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
4.2 大蒜素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4.3 对大蒜素日粮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
5 小结 |
试验二 大蒜素对肉鸡抗病性能的影响 |
1 研究目的 |
2.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动物及分组 |
2.2 试验日粮 |
2.3 免疫程序与饲养管理 |
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5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5.1 细菌培养 |
2.5.1.1 培养基 |
2.5.1.2 测定方法 |
2.5.2 免疫指标和方法 |
2.5.2.1 免疫器官相对重量 |
2.5.2.2 血液中T淋巴细胞阳性率的测定 |
2.5.2.3 新城疫抗体效价 |
2.5.3 抗氧化指标和方法 |
2.5.3.1 丙二醛(MDA)含量 |
2.5.3.2 血清、肌肉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
2.5.3.3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力 |
2.5.3.4 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肠道菌群的的数量 |
3.2 免疫器官发育与免疫效果 |
3.2.1 免疫器官重量 |
3.2.2 T淋巴细胞阳性率 |
3.2.3 新城疫抗体效价 |
3.3 肉鸡机体抗氧化性能 |
3.3.1 血清、肌肉、肝脏中丙二醛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 |
3.3.2 血浆、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力 |
4 讨论 |
4.1 大蒜素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
4.2 大蒜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4.2.1 对肉鸡法氏囊发育的影响 |
4.2.2 对肉鸡脾脏发育的影响 |
4.2.3 对肉鸡胸腺的影响 |
4.2.4 对肉鸡T淋巴细胞阳性率的影响 |
4.2.5 对肉鸡的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
4.3 大蒜素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3.1 对丙二醛的影响 |
4.3.2 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
4.3.3 对谷胱甘肽的影响 |
4.3.4 对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影响 |
4.3.5 肉鸡机体的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平衡机制 |
4.4 对大蒜素日粮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
5 小结 |
试验三 大蒜对肉鸡血脂指标和肝脏肌肉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2.2 试验日粮 |
2.3 样品采集和处理 |
2.4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4.1 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
2.4.2 胸腿肉样和肝脏组织的胆固醇含量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试验结果分析 |
3.1 肉鸡血脂指标 |
3.2 肉鸡组织胆固醇 |
4 讨论 |
5.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燕麦和大蒜素对大鼠脂质代谢作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燕麦和大蒜素对大鼠脂质代谢作用影响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照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燕麦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大蒜素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8)葡萄中保健性功效成分及其降血脂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实验部分 |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1 |
综述2 |
(9)中草药对肉仔鸡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场所 |
1.2 实验设计与分组 |
1.3 动物饲养 |
1.4 代谢试验 |
1.5 观察指标及方法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营养素表观利用率 |
2.2 日增重、料重比、肝重和腹脂沉积 |
2.3 血清生化指标 |
2.4 胸肌和腿肌组成 |
2.5 肝脏中HMG-CoA还原酶、ACC和FAS的mRNA表达 |
3 讨论 |
3.1 日粮中草药对日粮营养素表观利用率影响 |
3.2 中草药对生长性能、料重比、肝重和腹脂沉积的影响 |
3.3 日粮中草药对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中草药对肝脏HMG-CoA还原酶、ACC和FASmRNA表达的影响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作者简历 |
作者版权声明 |
四、新、陈大蒜对家兔胆固醇血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蒜喂养对小鼠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J]. 叶云,钟英英,李乃雄. 中国调味品, 2013(08)
- [2]芝麻素影响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的研究[D]. 金财德. 延边大学, 2012(02)
- [3]大蒜活性物质对高脂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D]. 赵立. 新疆大学, 2010(08)
- [4]沙葱提取物对肉仔鸡抗氧化能力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 哈斯其木格.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11)
- [5]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6]大蒜素对肉鸡主要营养物质代谢及其抗病性能的影响[D]. 陈常秀. 山东农业大学, 2005(08)
- [7]燕麦和大蒜素对大鼠脂质代谢作用影响的研究[D]. 尹黎明. 第三军医大学, 2005(03)
- [8]葡萄中保健性功效成分及其降血脂作用的研究[D]. 向阳. 新疆医科大学, 2003(01)
- [9]中草药对肉仔鸡胆固醇代谢的影响[D]. 万家余.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 2002(02)
- [10]大蒜制剂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的研究近况[J]. 王煜,饶中和,曾育龙,李秀钧.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