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城今年兴建十大重点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贾梦雪[1](2020)在《苏州府学园林环境研究》文中认为苏州府学始建于北宋时期,开北宋地方官学教育改革的先河,是东南学府之冠。在千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苏州府学源源不断的为国家输送人才、为地方蕴养文明,奠基了苏州城市的人文高度。苏州府学在育人的历史长河中,自然与人文同行,其园林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衍生出千年府学园林文化。苏州府学园林环境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物质场所,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是东南书院园林的代表,堪称儒家山水的典范。千载登临客,府学园林文人墨客络绎不绝,形成了府学文人与园林互成的历史关系。此中苏州府学园林环境发挥的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不容忽视,其环境育人价值值得探究。本文以书院园林的视角,综合研究苏州府学园林环境,以构建相对完整的府学环境变迁史、剖析府学环境特色与文化内涵,并发掘府学环境的当代价值,以期古为今用,为当代校园景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具体而言,本文立足于苏州府学历代文人的诗文典籍、遗存的碑刻图文及苏州的历代方志文献等,以时间为线索,综合梳理苏州府学园林环境的变迁历程,推敲还原苏州府学的阶段园林风貌。具体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规模与格局、建筑组成与布局、园林景境、水系生态等,并最终自绘各阶段府学平面推测图,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府学千年的环境变迁历程。通过研究发现苏州府学园林环境历经了北宋的初创甫定、南宋的罹难复兴、元代的空间焕然及明代的发展定型,最终在清中前期达到综合兴盛,而后在清末及民国消逝转型的演变过程。在其环境变迁的基础上剖析出苏州府学园林环境礼制思想、天人合一;格物致知、藏修息游;及尚贤崇德、高山景行等思想内涵。并以此归纳分析出苏州府学园林环境的当代价值与对当代高等教育场所环境建设的启示。
孙国卿[2](2020)在《苏州城市空间近代化过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代以后中国租界城市被动植入外国城市建设技术与方法,以及中国自发向西方学习并引入先进的城市管理制度、技术与思想,从而推动了古代城市向近现代城市转型,并以城市近代化改造的形式重构城市空间。苏州在近代被动开辟为通商口岸以及主动引入西方先进经验共同作用下,至今仍然保存了较为完好的古城形态,城市空间近代化的过程值得探讨。本文在梳理春秋战国至晚清前苏州城市发展与空间演变背景的基础上,通过重绘1860年到1949年间9枚历史地图、配合相应时段的地志史书与近代报刊记载,对苏州城市空间近代化的整体过程进行考察。通过逐层考察与分析,进而将苏州空间近代化过程的发展特征,聚焦至近代空间变化最为显着的4点空间要素——建筑、城墙(城门)、道路、铁路。结合上述4点空间要素的演变,进一步探讨城市道路的近代化改良与生长、城市中心的近代化确立与巩固,从而总结出苏州近代城市空间形成稳固的内在促因。为今后苏州名城保护中延续古城结构提供参考,也为当今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江南城市的空间肌理保护提供借鉴。
张劲松[3](2019)在《清代义宁州书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义宁州①位于江西西北部,系湘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山高林密,为江西西北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明清以来,宁州战祸不断,其中既有所谓“土贼”窃发,也有明末李自成、清初“三藩”之乱及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等战事,州城数次被破,破坏严重。战乱造成人口剧减、土地荒芜。为改变土旷人稀、赋役征收困难的局面,清初康熙年间地方将招徕移民开垦作为一项基本政策,从而吸引了大批闽粤及本省赣南等地的移民流寓宁州,成为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战乱记忆与逐渐形成的资源争夺、文化冲突等使土着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敌外心理,客观上造成了土着集团与客籍移民族群之间的紧张关系。雍正三年(1725),清廷批准客籍棚民在宁州成立怀远都,编为四都八图八十甲,分插在六乡,使棚民在政策层面上成为宁州地方合法成员。移民群体在宁州存在的合法化及其发展要求与土着对此的反应,成为清代义宁州书院发展的历史背景。宋至明代的宁州书院总体表现与我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同频,北宋黄庭坚家族的樱桃芝台书院、明代山泉书院等反映了家族势力与官府等在书院建设中重要作用,这一因素在清代得到较好的承续,成为义宁州书院建设中一以贯之的传统。清代义宁州书院高速发展,新建书院数量超过宋元明时期,尤其在晚清时期集中爆发,呈现出城市化与乡村化同步发展,书院治化作用进一步彰显等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濂山书院的发展中得到官方的持续支持,书院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高度文化认同,位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较高社会地位与影响使这成为义宁州的中心书院。清代义宁州以濂山书院为代表的中心书院与遍布各乡都的乡村书院构建了“核心——外围”的格局,发展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书院群。清代义宁州书院在运行中表现出区域特色,在书院群内部存在普遍的文昌神崇拜是书院世俗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科举制度在书院中深刻影响的具体表现,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书院群成员几乎都编纂了书院志,志书的体例、内容与传统教育书院有所不同,诗文、讲义等阙如,代之以公移、捐名、契据、章程等。书院志的实质是档案册簿的事实,反映了晚清时期义宁州书院的现实需要与务实风格。奎光书院、培元书院、梯云书院等数所书院由义宁州所特有的(文)会、(文)季等民间组织演变而成,不同于新建书院,建立在会、季基础上的书院高度重视并保留了会、季时期的考课、宾兴等功能,从而使书院的性质与功能发生转变。“无田即无院也”,教养相资的优良传统在义宁州书院中得到较好贯彻。为建设书院,在地方官员的支持和有效的社会动员下,义宁州书院获得了广泛的的社会捐助,其内容包括田地、银钱及各种物资等,从而保障了书院膏奖、宾兴花红等各类经费的支出。在捐资活动中,议叙政策、捐户进主、肄业资格与从众压力等成为绅民捐赀书院的动力所在。捐户进主的创造性举措,丰富了我国书院祭祀活动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规制”一词在传统书院语境中主要指书院建筑物的“规模”与“形制’,自1980年代以来,书院研究界创造性地将原主要指建筑物的“书院规制”转换为主要表征“书院功能”与“书院制度”的组成部分,并提出我国书院“教学、祭祀、藏书、学田”四大规制,从而实现了“书院规制”含义的重大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从功能与章程所反映的史实来看,考课是清代义宁州书院最普遍、最基本的活动,考课是书院的本质规定,清代义宁州书院几乎都是考课书院,祭祀、学田、藏书等活动均以考课为中心。因此,考课是清代义宁州和清代书院的基本规制。基于对清代义宁州书院考课规制的认识,在书院研究中应形成一种发展性的规制观。道光十九年(1839),客籍士子甘临吉参加濂山书院的甄别考试并被知州录取,嗣后土着以甘氏入籍在后、书院建设在先,要求州宪剥夺其肄业资格,由此引发持续五年之久的濂山书院案。案件经州控、府控、省控,最终在江西巡抚的判决下以甘临吉不准与考书院而告终。伴随着案件的审理与发展,土着集团与移民族群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案件的最终结果客观上刺激了义宁州书院建设,推动了地方人才培养,同时也加剧了土着与客籍移民之间的对立,书院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义宁州社会的发展,成为影响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
钱成[4](2019)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文中提出法国着名学者布岱尔曾指出,“地理环境是最核心的历史知识,也是最深入的内层历史。”(1)对于文化地理而言,每一个地名,实际上都是一个文化符号,标志或隐含着某种地域文化特征。(2)家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重叠、生成和代表的关系,地域文化必然成为家族文学与艺术研究的重要维度。基于此,研究家族文学和艺术,就不可能绕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必须要立足于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地域人文环境中。与明清时期经史、诗文、小说、书画、园林等文艺形态发展相一致,明清戏曲文化的地域性、家族性特征的鲜明度和覆盖面,均远较前代突出。因此,地域文化视阈下群体性曲家的研究,被视为新时期的学术增长点。而从地域性的视野背景中去分析、研究明清时期地域文化,特别是戏曲文化,就必然要以本土文化家族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相关戏曲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地域性文化史、戏曲史的形成与流变。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3)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文化家族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多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积淀深厚。同时,家族文化与该家族所在地域的区域文化存在着共生共荣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近年来,在探究区域文化和文学的盛衰嬗递的规律时,许多学者把研究的目光聚焦于该地域的文化家族。因此,关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已成为学术界公认新的学术生长点。与此同时,在地域性戏曲文化研究方面,学术界对以诸如北京、苏州、南京、扬州等为对象的地域戏曲史研究,取得了蔚为大观的学术成果,推动了区域性戏曲活动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海陵地区”有着人文蔚焕的历史,其上善若水、兼容并蓄、厚文重教、经世致用、安泰祥和、崇儒尚实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苏中地域乃至江淮文化板块、江苏地域文化,以及目前学术界正全力打造的江南文化体系中特色鲜明。自明中期迄于近代,“海陵地区”的戏曲创作、批评与表演始终保持相当的活跃程度,成果丰硕。众所周知,世家望族的兴衰存废,其得以维系的命脉,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其中地域性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人铸就一方文。一个地域的区域文化还与该地的文化家族具有先天的同构关系。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中,往往有着延续数代的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纵观明嘉靖以来的“海陵地区”,先后涌现了总数超过二十,从明中后期一直延续至民国,有着浓郁、鲜明戏曲文化特征的文化家族。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主要分布于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和清末期四个阶段,参与家族可分为地方望族、艺文世家和演艺家族三种类型。其中,最具有明清时代特色和“海陵地域”文化特色的家族戏曲活动,是清前期和中期该地区文化世家中家族文人所进行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巨大的戏曲活动。这些家族文人极为重视本家族的艺术文化建设,除热衷于诗文、经史、书画、园林等文化形态外,还致力于戏曲创作、戏曲表演和戏曲批评。特别是在明末清初,因多种因素的促成,他们所置办的戏曲表演团体(家班、家乐),其规模、数量和表演水平在同时期的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因对戏曲有着执着的爱好,这些家族文人在戏曲文本创作、理论批评、曲本刊刻、班社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纵观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形式多样、成果各异、影响巨大的戏曲文化活动,可见家族文化和戏曲繁盛的发展轨迹,是“海陵地区”地理优势、文化精神驱动力与时代机运共同影响的结果,是地域文化史、家族史和戏曲史上的一种特殊的存在,也诠释了地理元素与家族文化、戏剧审美三者之间协调共存、互相催生、共同繁荣的关系。因此,本文以明嘉靖朝至清宣统朝为时间截取点,以地处长江以北,扬州以东、南通以西、盐城以南的“海陵地区”为空间对象,以阐明什么是“海陵文化圈”与“家族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以该地域内文化家族与戏曲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分析重点,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戏剧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全面深入考察分析明清“海陵地区”具有家族性质,包括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演出、戏曲批评和戏曲文献刊藏、戏曲教育以及通过戏曲实现的交游等在内的各类戏曲活动,归纳本地区家族戏曲活动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所取得的戏曲文化成就在明清戏曲史和地域文化史的地位给予恰当评价。同时,本文立足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探讨,论述本地区文化家族的类型、所处时代和地域分布,重点分析其与戏曲的关系;同时选取明清“海陵地区”多个文化家族为个案分析对象,根据现存家谱、家族文人诗文作品和家族文人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家班表演和指导,剧作观演和评阅,曲本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在行文过程中,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活动及特点、戏曲表演活动及特点、戏曲批评活动及特点三个角度,予以总结和提炼。同时,立足时代与地域背景,在横向、纵向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独特原因所在。此外,本文还以明清戏曲史为经、以地域文化史为纬,概述“海陵文化家族”灿烂辉煌戏曲活动的深远影响。除理论层面的分析外,本文还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相关史料方面多有发现。如对于海陵文化家族中的宗周、宗臣、宗元鼎家族,陈完、陈尧家族,范增应、范驹、范日觐家族,季寓庸、季振宜、季式祖家族,宫伟镠、宫鸿历、宫敬轩、宫国苞家族,沈默、沈成垣家族,高凤翥、高岱瞻家族,李宗孔家族,徐观政和徐珠家族,陆舜和张幼学、张一侪、张符骧家族,徐信和徐鹤孙家族,夏兰、夏荃和夏嘉谷家族等相关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活动,前人基本从未提及,或尽管有所涉猎,却存在较多明显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学术界关于泰州俞氏、如皋冒氏、泰兴季氏等文人家班的部分谬误予以辨析;对泰州宫伟镠、泰州俞锦泉、泰州俞梅、泰州宫云翥、泰州宫敬轩、泰州宫国苞、泰州俞国鉴、泰州储梦熊、泰州李宸、泰州夏嘉谷、兴化沈鲸、海安张符骧、兴化顾麟瑞、如皋范驹、如皋徐珠等部分曲家等首次进行深入考证;对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如仲振奎、仲振履兄弟等佚失、新见剧作的考证,相关寄寓文人如丁耀亢、孔尚任、张蠡秋在本地区戏曲活动的考证,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因戏曲产生的重要交游活动等进行考证等。首次稽考出泰州宫氏、海安张氏、如皋范氏等多个前人未见之文人家班,特别是关于泰州宫氏家族文人剧作《海岳圆传奇》和海安徐氏家族文人剧作《遗臭政绩碑传奇》及作者徐信家世、生平,《秣陵秋传奇》作者徐鹤孙生平与其他着述,以及泰州沈默父子对“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评阅,泰州高氏家族“三世藏曲、校曲”等方面的相关考证,均为学界新见,有裨于明清戏曲史相关领域的研究。综上所言,就家族文化与文学史、地域文化史和戏曲史而言,本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数点管窥之见:如提出对明清时期长江以北的“海陵地区”蔚为大观的文化家族,及其所取得家族文化成就应给予新评价;对该地区文化家族所主导、参与的为数甚多的各类戏曲活动,和所创造的辉煌的戏曲文化应给予新定位;对长期以来湮没无存的家族戏曲文化史料,特别是诸多的文人曲家、曲作和家班家乐,应视作戏曲史研究的新发现,对其价值给予新认识;对借助上述史料新发现,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力争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活动进行新考证,对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对江苏和江南文脉,对明清戏曲史等领域的研究作出新补充。本文主要内容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通过历史概念、地域空间和文化特征,从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及经济学等角度,对“海陵地区”地域空间的历史演变与地域文化的代表特征进行宏观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本论文所提出的“海陵文化圈”进行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通过对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地域与时代分布、文化类型与特质进行分析后,明确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文化家族主要的戏曲活动、戏曲对文化家族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之目的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说明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特征的成因与影响。第六章至第十三章,选取明清“海陵地区”迄今尚未见专着或专文考述的13个具有时代和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家族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具体考证和论述这些文化家族在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表演、戏曲理论、戏曲文献、戏曲教育等方面的贡献。具体分为八章,包括泰州宫氏家族、泰州俞氏家族、泰州沈氏家族、泰州仲氏家族、泰州高氏家族、兴化顾氏家族、海安徐氏家族、兴化宗氏家族、如皋陈氏家族、靖江朱氏家族、如皋徐氏家族、如皋范氏家族等13个有着绵延数代戏曲文化传承的海陵望族的个案研究,侧重于家族文人所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表演或指导、观演和评阅、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的深入分析,以期进一步拓宽明清“海陵地区”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学界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在戏曲领域所作贡献的认知。综上所言,本文力求通过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文化多重关系的考证分析,详细说明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继承性与发展性、表演性和欣赏性、实践性和理论性、商业性和自娱性、宗族性和祭祀性、学术性和通俗性等方面的相关特征,探究“海陵地区”地域文化对本地区家族和戏曲文化发展的熏陶,以及家族文化和戏曲文化发展对地域文化繁荣的双向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多个拓展性专题研究,进一步说明“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改变传统戏曲史研究只重江南曲艺世家的定势思维,也期补上长期以来研究苏中地域戏曲史只论扬州剧坛,而忽略泰州、南通地区之短板,适应了苏中地域文化圈和“江南文化板块”再构建、再认识的迫切需求,有助于当下对明清家族文化史和戏曲史、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史、江苏和江南文脉研究等领域的深入。
聂选华[5](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指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段元明[6](2019)在《项目制背景下乡镇政府在精准扶贫中的行动逻辑研究 ——以云南省X镇的产业扶贫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的贫困治理的三十多年中,国家对扶贫工作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投入,并针对不断变化的贫困状态提出相应的治理要求和扶贫政策。在目前“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下,针对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瞄准偏差”问题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治贫方式,并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实践中,以项目制方式运作在乡村社会的精准扶贫在实施中依旧存在“瞄准偏离”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项目制作为研究的起点,通过对扶贫项目在乡村社会实施过程的实地调查,探析导致精准扶贫制度表达与实践之间相悖论的原因,并讨论乡镇政府在扶贫项目实施中的行动逻辑以及该行动逻辑对扶贫项目实施效果的影响,从项目制的角度为研究精准扶贫提供新的视角,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供学术助力。本文将扶贫项目的分配及实施过程置于乡村社会的场域中,以云南省江城县X镇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分析该镇乡镇政府在产业扶贫项目具体实施中的开展方式和行为选择,探析乡镇政府在扶贫项目实施中的行动逻辑,从而探寻影响扶贫项目减贫效果的原因。研究发现,乡镇政府在扶贫项目的实施过程并不是完全按照项目制“自上而下”的运行逻辑,而是将自身的发展意图和利益诉求,通过与不同行为主体的“合作”、“博弈”等策略性选择下的实践过程。不管是项目申请时的迎合上级发展目标、资源动员时的利益捆绑、项目实施中的精英依赖,还是项目验收时的利益共谋,都体现了乡镇政府在面对治权弱化与刚性脱贫目标张力时的策略性选择,最终使得国家在精准扶贫中的治理意图难以通过项目制的运作形式得以实现。因此,如何突破项目制在扶贫工作中的治理限度,如何提升乡镇政府在贫困工作中的治理能力、如何改变现阶段贫困群体在精准扶贫中的结构性位置、如何提高扶贫项目的与贫困户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是我国现阶段在实现精准扶贫战略性目标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侯叶[7](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谢太芳[8](2018)在《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云南水利事业的兴办、发展,随着当时社会的变革,在唐继尧时期、龙云时期、卢汉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也编纂内容丰富、各具特点的工程相关文本。笔者从历史文献学的学科性质出发,旨在以纪载民国云南水利工程的民国水利工程文本、民国相关报刊、民国相关档案、民国水利专书和民国地方志及现代地方水利志中有关纪录为研究对象,考察民国云南水利文献各载体的记述特点。重点研究民国水利工程文本的特点,为学者研究云南水利提供参考资料,为当代政府治理提供参考。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民国时期云南水利资料述论,第二章民国时期云南主要的水利工程文本述论,第三章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微探。系统阐述各种文献的内容、体裁特点;论述社会情景、编纂群体对文本结构、内容纪载的影响,考察文本之间的关系,探讨文本内容的丰富性、时代性、专业性。通过讨论,笔者认为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文本纪载内容丰富,既有专业性水利知识,又有“业余性”水利纪载,包括相关章程、法规,地方掌故等;第二,文本编纂秉承纪录工程、以资传世的初衷,其中还涉及“勒石”课功传统以及编纂文本以资借鉴的初衷;第三,文本编纂思想发生变化,呈现由工程文本到水利专门志书发展的趋势;第四,文本集中体现民国云南水利科技的发展;第五,文本集中体现民国云南发展水利的视野:全国性的水利发展视野和发展省内公益事业的视野;第六,文本体现云南兴办水利事业的特色:政府极力倡导,民众积极响应、倾力支持。
张雪葳[9](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包艳[10](2017)在《魏晋至唐宋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宫观造像不同于个人以造功德为目的的造像,其组织性、制度性、官方性非常突出,正是这一特点使其呈现出系统、有序、规律的发展面貌,集中体现道教组织如何运用造像艺术传播教义、建立信仰体系。宫观造像与宫观布局、殿堂设置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以此构造其所从属礼仪的特定场合和空间,显示出特有的形制特点与艺术特色。可惜由于宫观造像不易保存、遗存少,学界对此关注不多,基础材料积累与梳理的严重欠缺,限制了道教艺术研究的广泛与深入开展。除了依靠考古遗存,宫观碑记、道教山志、地方志记载了较为丰富的宫观造像题材、形制、审美风格、规模、分布等信息,结合具体历史遗存进行分类与对比研究,可以形成宫观造像艺术题材、工艺、艺术特征与审美风格的总体把握和规律认识。以造像文献与遗存实物为中心,从文献学与考古学角度甄别、梳理、归纳材料,提取宫观造像殿堂布局与造像题材、形制的信息数据,系统梳理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的演变,并为道教宫观造像的发展划分了发展阶段。从宗教史、社会史、民俗学、传播学的角度理解材料,从美术史与艺术学的角度进行解读,系统描述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的艺术特征,作出比较完整的横向与纵向比较,主要考察其造像题材、艺术特征、演变规律,并进一步探讨宫观造像与相关文化艺术因素的关系及其艺术传播价值。结合正史与道教典籍文献考察其历史背景、成因,总结各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长江流域的宫观造像历史悠久,题材丰富,体系完整,是研究道教艺术的绝好材料。魏晋至唐宋这一历史时期,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从“本无造像”至兴起、发展、完善并稳定下来。可以说,道教宫观造像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其从无到有,直至完善的完整过程。尊神造像是宫观文化的中心,宫观建设围绕神仙信仰展开,神祗的安奉有尊卑先后,首先确保主殿的显赫地位。主殿确定后,其余各殿围绕主殿这一中心,随地形而灵活布局。运用综合的艺术手法来层层追加与强化造像的艺术效果,从而塑造出具体、直观的宗教形象,与信众头脑中的宗教抽象观念互补,加深道教意理与教义的认知,激发“慰群伦之生敬”之宗教情感,使人“咸瞻表,永有依归”,在引导宗教行为方面贡献突出。魏晋至唐宋,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完成了兴起至逐步成型的完整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是从无像至有像观念转变的关键时期,唐宋时期造像艺术活动活跃而具有创造性,造像样式、形制逐步成型并稳定下来。南朝长江流域道馆(观)大量兴起,促进斋堂形制的成熟完善,通过对于文献史料的考证,可以确认这一时期宫观中普遍不设置神像,但不排除个别道观中已经出现造像。宫观制度的成熟及道教神仙谱系建设在这一时期的完成,为宫观造像的大规模兴起做好了准备。隋唐五代是宫观造像的辉煌时期,宫观造像非常普遍,几乎可以说是立观必有像。这一时期宫观造像以“天尊”造像为中心,形制基本是“一主尊左右胁侍”,宫观造像己基本上摆脱了佛教的影响,从人物的脸型、体态、服饰等方面都鲜明地表现了比较写实的特点。宋以来,宫观兴建以及造像的设置数量多,规模大,造像神仙谱系、形制、相貌特征、艺术风格等逐步确立并稳定下来,为后世所传摹。宫观造像作为制度性宗教的产物,宫观这一独特艺术载体决定了其自律性、整体性的突出特点。具体表现为,宫观神祗造像的形象必须是有着相对严格的文化承袭关系,符合道教义理与规范;神祗形象特征必须是有利于传达神通广大、威严、长生的神仙观念,并紧扣民间审美传统。宫观造像是整个宫观文化的中心,尊神造像供奉于殿堂中,与道教宫观建筑是互为整体,互为照应的关系。造像综合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具体表现为雕塑、绘画、服饰、建筑装饰等。道教造像亦是道教斋醮仪式这一综合环境因素中的核心环节,神坛、壁画、焚香燃烛、音乐、法师诵念经章这些综合的因素同时作用于感官,营造了神圣森严的强烈宗教氛围。宫观造像的发展历程,揭示出宗教艺术文化增殖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图像样式与独特美学风格的确立及延传。可以说,宗教艺术创造了人类艺术史与文化传播的奇观,宫观造像艺术的探讨对于艺术传播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江城今年兴建十大重点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城今年兴建十大重点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苏州府学园林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苏州府学 |
1.2.2 园林环境 |
1.3 选题研究现状简述 |
1.3.1 有关书院园林的相关研究 |
1.3.2 有关苏州府学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与难点 |
1.6.1 研究存在的困难 |
1.6.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学校园林环境 |
2.1 中国古代官学教育简述 |
2.2 中国古代教育机构的空间组织 |
2.2.1 古代教育场所的布局构成 |
2.2.2 书院园林视角下的官学教育场所 |
2.2.3 苏州府学书院园林空间的特殊性 |
2.3 苏州府学园林环境的综合认识 |
第三章 苏州府学环境变迁之一:两宋 |
3.1 群木共葳蕤——北宋府学园林初创甫定 |
3.1.1 景佑兴学与范仲淹创办府学 |
3.1.2 相地选址 |
3.1.3 规模与格局 |
3.1.4 环境组成与布局 |
3.1.5 功能与主题 |
3.1.6 园林景境——府学十景 |
3.1.7 小结——北宋苏州府学园林环境风貌 |
3.2 沉沉学宫,鼎以杰阁——南宋府学园林罹难复兴 |
3.2.1 南宋苏州府学环境变迁概述 |
3.2.2 南宋苏州府学园林环境分析 |
3.2.3 小结——南宋苏州府学园林环境风貌 |
第四章 苏州府学环境变迁之二:元明 |
4.1 一皆新美——元代府学园林空间焕然 |
4.1.1 元代苏州府学环境变迁概述 |
4.1.2 元代苏州府学园林环境分析 |
4.1.3 小结——元代苏州府学园林环境风貌 |
4.2 天光云影共徘徊——明代府学园林发展定型 |
4.2.1 明代苏州府学环境变迁概述 |
4.2.2 格局与规模 |
4.2.3 环境组成与布局 |
4.2.4 园林景境——府学八景 |
4.2.5 小结——明代苏州府学园林环境风貌 |
第五章 苏州府学环境变迁之三:清代和民国 |
5.1 偶然如画图——清中前期府学园林综合兴盛 |
5.1.1 清初教育政策的转变 |
5.1.2 清中前期苏州府学环境变迁概述 |
5.1.3 基址规模 |
5.1.4 园林环境分析 |
5.1.5 园林景境——天然图画 |
5.1.6 小结——清中前期苏州府学园林环境风貌 |
5.2 桃蹊李径尽荒凉——清末及民国府学园林消逝转型 |
5.2.1 废科举,兴学堂——社会文化背景 |
5.2.2 大起大落——清末苏州府学园林环境 |
5.2.3 山林不存,唯有宫墙——民国苏州府学园林环境 |
5.2.4 小结——清末及民国苏州府学园林环境风貌 |
第六章 苏州府学环境思想内涵及环境价值 |
6.1 苏州府学园林环境营造理念透析 |
6.1.1 礼制思想,天人合一 |
6.1.2 格物致知,藏修息游 |
6.1.3 尚贤崇德,高山景行 |
6.1.4 苏州府学环境思想内涵变迁小结 |
6.2 东方造园理念指导观 |
6.3 苏州府学园林营建智慧的古为今用 |
6.3.1 选址规划: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 |
6.3.2 园林景观:游息的山水人文意境 |
6.3.3 文字品题:含蓄美的景观品质 |
6.3.4 文脉传承:高山景行的环境氛围 |
6.3.5 寓教于景:社会价值观的教育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苏州府学园林环境变迁表 |
(2)苏州城市空间近代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市政”一词的释义与发展 |
1.3.2 苏州古城与“苏州市” |
1.4 研究范围与时间跨度 |
1.4.1 研究范围 |
1.4.2 时间跨度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相关研究综述 |
1.6.1 近代苏州城市史相关研究 |
1.6.2 近代苏州城市形态相关研究 |
1.6.3 近代苏州城市规划史相关研究 |
2 苏州城市近代化以前的空间特征 |
2.1 宋朝以前的苏州城市空间特征 |
2.1.1 城市选址 |
2.1.2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2.2 宋元时期的苏州城市空间特征 |
2.2.1 《平江图》与城市空间结构 |
2.2.2 主要功能的空间分布关系 |
2.3 明朝至晚清前的苏州城市空间特征 |
2.3.1 子城的破坏与重建尝试 |
2.3.2 京杭运河苏州城区段改道与城外商业的扩展 |
2.3.3 城市空间总体特征 |
2.4 小结 |
3 苏州近代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 |
3.1 历史地图甄选与处理 |
3.1.1 历史地图甄选 |
3.1.2 历史地图处理 |
3.2 晚清至民国前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 |
3.2.1 1880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2.2 1906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3 民国建立至苏州筹备设市期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3.3.1 1914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3.2 1921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3.3 1927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4 苏州筹备设市至日军占领苏州初期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3.4.1 1931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4.2 1938年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5 日军占领苏州中后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3.5.1 1940年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5.2 1949年苏州城市空间形态 |
3.6 主要空间形态特征提取及其影响分析 |
3.6.1 近代建筑 |
3.6.2 近代马路 |
3.6.3 铁路 |
3.6.4 城墙(城门) |
3.7 小结 |
4 苏州城市道路的近代化改良与生长 |
4.1 制度章程 |
4.1.1 历版道路整顿章程的内容 |
4.1.2 历版道路整顿章程的变化 |
4.1.3 历版道路整顿章程的实施影响分析 |
4.2 工程技术 |
4.2.1 熊希龄的城内街改造设想 |
4.2.2 辟门筑路大计划 |
4.2.3 《苏州工务计划设想》中的街道改造计划 |
4.3 主体方式 |
4.3.1 官方推动 |
4.3.2 商民及团体推动 |
4.3.3 官民合作推动 |
4.4 城市建设相关大事件 |
4.4.1 设立租界 |
4.4.2 东南交通周览会 |
4.4.3 新生活运动 |
4.5 小结 |
5 苏州城市中心的近代化确立与巩固 |
5.1 决定城市结构的三种功能空间变动特征 |
5.1.1 政治功能转换的新空间 |
5.1.2 宗教功能转换的新空间 |
5.1.3 消费功能转换的新空间 |
5.2 观前街区域的近代化建设与改造 |
5.2.1 整理观前街的缘起 |
5.2.2 《玄妙观整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5.2.3 《修正整理玄妙观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5.3 王废基区域的近代化建设与改造 |
5.3.1 公共体育场与五卅路的改造 |
5.3.2 文化休闲与住宅建筑的点状建设 |
5.3.3 市中心区设计与设立行政区的尝试 |
5.4 东西中市的近代化建设与改造 |
5.4.1 拆除阊门城楼套城 |
5.4.2 严恩柞改造东西中市的设想 |
5.4.3 《繁荣东西中市大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5.5 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1.1 近代苏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梳理 |
6.1.2 近代苏州城市规划相关文件梳理 |
6.1.3 城市结构形成稳固的思考 |
6.2 进一步的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索引 |
作者简历 |
(3)清代义宁州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一) 书院是怎样的一种历史存在? |
(二) 为什么是义宁州?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区域书院研究 |
(二) 多学科交叉的书院研究 |
(三) 关于义宁州书院 |
三、主要观点与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思路与结构 |
(一) 论文思路 |
(二)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义宁州自然与社会 |
第一节 义宁州地理与人文 |
第二节 明清以来的战乱 |
第三节 棚民的到来及其怀远都的成立 |
一、清廷的棚民政策 |
二、移民的到来和怀远都的设置 |
第二章 宋至明代宁州书院的演变 |
第一节 宋代宁州书院 |
第二节 元代宁州书院 |
第三节 明代宁州书院 |
一、明代宁州新建书院 |
二、濂山书院在明代的发展 |
三、明代宁州书院发展的特点 |
第三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建置与发展 |
第一节 清廷的书院政策 |
第二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建设 |
一、清代义宁州新建书院概况 |
二、濂山书院的发展 |
第三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发展总趋势 |
一、新建书院在晚清时期集中涌现 |
二、城市化与乡村化同步发展 |
三、书院治化作用进一步彰显 |
第四节 义宁州区域中心书院的形成 |
一、中心书院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
二、义宁州中心书院的形成及其特征 |
第四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运行 |
第一节 书院文昌崇拜的普遍化 |
一、清代书院祭祀的功利化:科举文运与文昌崇祀 |
二、清代义宁州书院文昌祭祀 |
第二节 档案册:义宁州的书院志 |
一、书院志简述 |
二、清代义宁州书院志的体例、取向、内容 |
三、档案册:义宁州书院志的性质与意义 |
第三节 从会、季到书院:晚清义宁州书院的演变及其意义 |
一、宋至明代宁州书院的发展模式 |
二、从会、季到书院 |
三、从会、季到书院发展模式的意义 |
第五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捐助 |
第一节 书院的经营性资产及其来源 |
第二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捐助 |
一、捐助流程 |
二、捐助类型 |
三、捐助内容 |
第三节 捐助书院原因分析 |
一、议叙政策的刺激 |
二、捐户进主的创造性举措 |
三、获得书院肄业资格及宾兴支持 |
四、心理压力 |
第四节 书院捐助存在的问题 |
一、捐助不实 |
二、以次充好 |
三、管理不善 |
第六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规制 |
第一节 书院规制:建筑规模与形制 |
一、“规制”释义 |
二、书院规制:从建筑规制到书院功能的创造性转换 |
第二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规制 |
一、四大基本规制在中心书院中的稳定 |
二、考课成为书院的基本规制 |
第三节 一种发展性的规制观 |
一、考课是清代书院的基本规制 |
二、考课是我国古代书院的基本规制 |
第七章 濂山书院案:书院与义宁州社会 |
第一节 濂山书院案始末 |
第二节 濂山书院案中的官员、土着与移民 |
第三节 濂山书院案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本论文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概况——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海陵地区”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海陵地区”的历史概念 |
第二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空间 |
第三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文化 |
第四节 “海陵文化”的戏曲特征 |
第二章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中国家族文化 |
第二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家族文化 |
第三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四节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艺文传统 |
第三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 |
第一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 |
第二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批评 |
第三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表演 |
第四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原因 |
第一节 特殊政治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教育科举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泰州学派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家族婚姻关系的影响 |
第六节 家族文人交游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戏曲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对戏曲表演的影响 |
第三节 对戏曲传播的影响 |
第六章 “望族之首曲乐传”——泰州宫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宫氏世系 |
第二节 宫氏家族文人与戏曲 |
第三节 宫敬轩与《海岳圆传奇》 |
第七章 “俞家声伎甲江南”——泰州俞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俞氏家族世系与民族属性 |
第二节 清代泰州俞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俞氏家班的演剧与文人题咏 |
第八章 “寒儒子弟作佳剧”——兴化顾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顾氏世系与戏曲家顾麟瑞 |
第二节 顾麟瑞的交游与着述 |
第三节 顾麟瑞的戏曲创作 |
第九章 “兄弟曲家竞风流”——泰州仲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仲氏家族世系与文人群 |
第二节 仲振奎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三节 仲振履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十章 “父子接力刻巨着”——泰州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沈氏与“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 |
第二节 沈默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三节 沈氏家族文人刊刻评阅《桃花扇》的原因 |
第十一章 “三代藏曲留后世”——泰州高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高岱瞻的家世与生平 |
第二节 高氏家族的藏曲与校曲 |
第三节 高氏家族的三峰园演剧 |
第十二章 “叔侄分别谱传奇”——海安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海安徐氏世系与徐信、徐昫生平 |
第二节 海安徐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徐信与《遗臭碑政绩传奇》 |
第四节 徐鹤孙与《秣陵秋传奇》 |
第十三章 “海陵世家演氍毹”——其他文化世家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宗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二节 如皋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三节 靖江朱氏家族与戏曲 |
第四节 如皋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五节 如皋范氏家族与戏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6)项目制背景下乡镇政府在精准扶贫中的行动逻辑研究 ——以云南省X镇的产业扶贫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精准扶贫的内涵及实践情况的研究 |
1.2.2 关于项目制及其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的研究 |
1.2.3 关于精准扶贫中的项目制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精准扶贫、项目制及乡镇政府在其中的作用 |
2.1 精准扶贫的提出及其涵义 |
2.2 项目制在精准扶贫中的运用 |
2.3 乡镇政府在精准扶贫项目实施中角色及作用 |
第3章 X镇政府在产业扶贫项目运作过程中的行动策略 |
3.1 X镇概况及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 |
3.1.1 X镇的基本情况 |
3.1.2 X镇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机制 |
3.1.3 X镇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 |
3.2 项目申请:领会上级意图基础上的策略性选择 |
3.2.1 资源依赖下的积极争取 |
3.2.2 对上级意图的充分领会 |
3.2.3 资源动员基础上的利益捆绑 |
3.3 项目实施:脱贫压力下的“变通”执行 |
3.3.1 “求稳”思想下的参与排斥 |
3.3.2 与乡村精英紧密“合作” |
3.3.3 扶贫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关系化运作 |
3.3.4 项目实施“指标导向” |
3.4 项目验收:脱贫责任锁定下的“科层共谋” |
3.4.1 认真“做作业” |
3.4.2 以“共谋”实现“双赢”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镇政府在精准扶贫项目中策略性行为的原因分析 |
4.1 治权弱化与资源不足背景下脱贫目标的刚性化 |
4.1.1 治权弱化与刚性脱贫目标之间的结构化张力 |
4.1.2 扶贫资源与政治责任的不相称 |
4.2 项目制运作机制下乡镇政府在精准扶贫中的实施困境 |
4.2.1 乡镇扶贫对项目本身的制度性需求 |
4.2.2 配套资金“下沉”导致对地方经济精英的依赖 |
4.2.3 科层嵌入导致的“条”“块”“利益捆绑” |
4.3 “非程式化”治理秩序下乡村社会的原子化和权力运作的关系化 |
4.3.1 村庄社会组织的发育不足 |
4.3.2 正式权力的非正式化运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反思与展望 |
5.1 项目制背景下的精准扶贫工作反思 |
5.1.1 扶贫项目的事本主义引致扶贫工作缺乏结果导向 |
5.1.2 贫困户参与不足制约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 |
5.1.3 项目制的运作方式影响精准扶贫的实际成效 |
5.2 展望 |
5.2.1 强化贫困群体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地位 |
5.2.2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 |
5.2.3 改革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旨趣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旨趣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水利、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 |
(二) 文本与情景 |
三、学术回顾 |
(一) 全省范围内水利事业的研究 |
(二) 具体河流、湖泊治理等相关水利事业研究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述论 |
一、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现存概况 |
二、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纂述概况 |
三、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的特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报刊中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一、省内官方刊物中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二、省内其他机构刊物中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三、省外刊物中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第三节 档案中的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
一、档案中水利资料的系统性 |
二、档案中水利资料的研究性 |
三、档案资料的原始记录性应用研究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专书及近代地方志和现代地方水利志中水利资料述论 |
一、民国时期水利专书 |
二、现代地方水利志书 |
第五节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相关简表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云南主要的水利工程文本述论 |
第一节 部分完结报告书 |
一、《仙云两湖口工程处完结工程事略》的编纂概况 |
二、《仙云两湖口工程处完结工程事略》的主要内容 |
三、《仙云两湖口工程处完结工程事略》的社会情景 |
第二节 疏浚河道水利计划书 |
一、《南盘江上游水利工程计划书附概要》 |
二、《西畴县畴阳河两岸水利计划方略》 |
第三节 工程勘测纪载书 |
一、《云南南盘江水利监督署正江实勘报告书》的编纂情况 |
二、《云南南盘江水利监督署正江实勘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
三、《云南南盘江水利监督署正江实勘报告书》的社会情景 |
第四节 工程实施经过书 |
一、《昭鲁水利工程志》 |
二、《云南宾川龙公海治平渠工程概略》 |
第五节 民国后期水利工程专书 |
一、《嵩明嘉丽泽水利工程处卅四周年概览》的编纂情况 |
二、《嵩明嘉丽泽水利工程处卅四周年概览》的主要内容 |
三、《嵩明嘉丽泽水利工程处卅四周年概览》的社会情景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微探 |
第一节 水利工程文本纪载内容的变化 |
一、水利工程文本纪载内容的专业性变化 |
二、水利工程纪载文本内容的“业余性”变化 |
第二节 水利工程文本的编纂初衷 |
一、纪录工程、以资传世 |
二、“勒石”的纪录传统 |
三、编纂文本以资借鉴 |
第三节 编纂思想的变化:由工程文本到水利专门志书的发展趋势 |
第四节 民国云南水利科技的发展 |
第五节 民国发展水利事业的视野 |
一、发展全国性水利的视野 |
二、发展省内公益事业的视野 |
三、水利工程发展的其他视野 |
第六节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事业的兴办特色 |
一、政府极力倡导 |
二、民众积极响应与倾力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
1.3. 重要概念辨析 |
1.3.1. 山水文化 |
1.3.2. 山水风景体系 |
1.4.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
3.3.1. 地理环境 |
3.3.2. 自然条件 |
3.3.3. 文化观念 |
3.3.4. 经济基础 |
3.3.5. 政治影响 |
3.3.6. 建造技术 |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
3.5. 小结 |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
4.2.1. 山水格局 |
4.2.2. 世俗空间 |
4.2.3. 艺术表达 |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
4.4. 小结 |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魏晋至唐宋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讨论 |
三、研究现状与主要论题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本无形”观念的打破 |
第一节 宫观造像出现的前期准备 |
一、道馆(观)制度的成熟 |
二、神仙谱系建设的初步完成 |
第二节 长江流域宫观造像出现时间的辨析 |
一、“道本无形”观念的打破 |
二、十三通南朝宫观碑记所揭示的神祗与仪式信息 |
第二章 隋唐五代时期:“天尊殿”中心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宫观造像的规模与分布 |
一、宫观造像的总体规模与分布 |
二、四川青城山常道观的隋唐时期造像遗存 |
第二节 神仙谱系建设与宫观造像题材 |
一、神仙谱系建设 |
二、宫观造像题材的史料梳理与讨论 |
第三节 天尊信仰与宫观造像 |
一、隋唐时期的天尊信仰 |
二、天尊造像的兴起与早期造像 |
三、长江流域的天尊信仰与宫观造像 |
第四节 老君信仰与紫极宫造像考 |
一、紫极宫之名 |
二、唐代长江流域紫极宫的分布 |
三、紫极宫供奉神像考 |
四、紫极宫造像形制特征的讨论 |
第五节 唐代长江流域开元观造像考 |
一、唐代长江流域开元观分布 |
二、开元观规模与形制考 |
三、开元观供奉神像考 |
第三章 两宋时期:“三清殿”中心地位的形成 |
第一节 宫观造像的规模与分布 |
一、朝廷的扶持与宫观造像的繁荣 |
二、宫观造像的分布特点 |
三、宫观造像题材的总体考察 |
第二节 宫观造像遗存与分布 |
一、四川江油窦圌山云岩寺飞天藏道教木雕人像 |
二、杭州通玄观遗址造像 |
三、苏州玄妙观造像 |
第三节 宫观造像题材 |
一、传统大神 |
二、新神与上升神 |
第四节 三清造像的发展及其在宋代的最终确立 |
一、三清思想的形成与三清早期造像 |
二、宋代长江流域的三清造像 |
第五节 玉皇造像的发展及其在宋代的最终确立 |
一、最早的玉皇造像 |
二、玉皇造像在唐代的发展 |
三、玉皇形象在宋代的最终确立 |
第四章 宫观造像艺术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宫观造像的缘起与赞助环境 |
一、皇帝敕建与经费来源 |
二、道士自建与费用来源 |
第二节 各时期画论中的名手巨匠与宫观造像 |
一、隋唐五代时期 |
二、两宋时期 |
第三节 宫观造像与道教造像碑关系的考察 |
一、早期的宫观造像与遗存 |
二、宫观造像与道教造像碑的渊源关系 |
第四节 宫观造像与佛教造像之关系 |
一、宫观造像艺术对佛教造像艺术的借鉴 |
二、宫观造像与佛寺造像建筑格局、殿堂配置的对比考察 |
第五章 宫观造像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道教宫观建筑空间与造像艺术的“整体性”特点 |
一、宫观建筑空间与造像的必然联系 |
二、宫观建筑装饰与造像的整体性 |
三、造像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 |
第二节 本土化至程式化:宫观造像艺术的独特发展历程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宫观造像的酝酿与准备 |
二、隋唐五代时期:本土特色的形成 |
三、两宋时期:程式化趋势的出现 |
第三节 长江流域宫观造像材质与工艺的考察 |
一、铸造工艺 |
二、雕刻 |
三、彩塑 |
四、夹纻胎造像(漆塑) |
五、绘画 |
第四节 宫观造像与石窟(摩崖)造像特征的对比考察 |
一、隋唐五代时期 |
二、两宋时期 |
第五节 宫观造像的艺术目标与效果考察 |
一、道像难为——道教教义、观念的形象化与直观认知 |
二、慰群伦之生敬——宗教氛围的营造与宗教情感的激发 |
三、咸瞻表,永有依归——宗教行为的引导 |
第六节 宫观造像艺术的传播及艺术学意义 |
一、宫观造像艺术对于道教神仙信仰传播的独特贡献 |
二、从宫观造像看宗教艺术的文化增殖及艺术学意义 |
结论 |
图版目次 |
表格目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魏晋至唐宋长江流域道教宫观碑记统计 |
附录2 魏晋至唐宋时期长江流域宫观造像大事记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四、江城今年兴建十大重点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州府学园林环境研究[D]. 贾梦雪. 苏州大学, 2020(02)
- [2]苏州城市空间近代化过程研究[D]. 孙国卿. 浙江大学, 2020(02)
- [3]清代义宁州书院研究[D]. 张劲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D]. 钱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5]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6]项目制背景下乡镇政府在精准扶贫中的行动逻辑研究 ——以云南省X镇的产业扶贫项目为例[D]. 段元明.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7]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研究[D]. 谢太芳. 云南大学, 2018(01)
- [9]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魏晋至唐宋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艺术研究[D]. 包艳. 东南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