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光技术在武器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姜曼,马鹏飞,粟荣涛,李灿,吴坚,马阎星,周朴[1](2020)在《激光光谱合成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特邀)》文中认为光谱合成技术利用色散元件或双色元件,使多路不同波长的激光在近场和远场同时实现空间重叠,合成至单一孔径输出的激光,是实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的技术途径之一,受到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特别在近十年来,随着光栅等合成元件性能的不断改善,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光谱合成激光输出在工业、国防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对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两种典型激光工作介质进行归类,梳理并回顾了光谱合成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当前高功率光谱合成技术的主流方案与国内外研究现状。此外,结合笔者所在课题组在光谱合成方面的研究工作,展示了光谱合成技术近年的发展态势,并展望了光谱合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赵鹏浩[2](2020)在《基于“猫眼效应”的反光电探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目前世界上单兵作战单元装备的高性能、高倍率光学瞄准镜、光电轻武器火控系统等光电装备极大地提升了单兵的作战能力,能够隐蔽高效地执行击杀对方参战人员、干扰对方军事行动等各种作战任务。因此,研发一款能够有效探测光学、光电瞄准镜等光电装备的手持式反光电探测装备,用于及时发现隐藏的敌方狙击手或其它光电目标,实现在隐身等复杂环境下的有效对抗,是现代战争对侦察感知和设备发展的客观需求。本文就是基于光学、光电瞄准镜存在的“猫眼效应”现象,提出了一种采用激光主动探测技术,使目标产生“猫眼效应”回波信号并进行识别,从而探测到敌方隐蔽光学、光电装备的反光电探测系统的装备研究方案。论文具体工作及形成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对“猫眼效应”现象形成机理开展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用主动发射激光照射探测目标的技术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光电装备的观瞄系统存在的“猫眼效应”现象实施了理论分析,证明了入射到具有“猫眼效应”现象的光学系统中的任意光线,其经过“猫眼”系统的反射光线都会严格按照原光路返回;并对“猫眼效应”目标的激光回波特性和对“猫眼效应”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进行了分析。2、提出了一种能够满足本课题技术指标要求的反光电探测系统的研究方案,并在方案的基础上开展了反光电探测系统的技术设计,通过设计在工程研制中实现了光学分系统、激光探测分系统、控制与处理分系统、电源分系统、显示分系统的研制;并开发了“猫眼效应”目标识别图像处理软件,通过计算验证,反光电探测系统的技术设计可以满足系统技术指标要求。3、开发了一种通过将采集到的主、被动图像进行差分运算,标记二值化差分图像不同连通域形心坐标,统计一系列主被动图像在形心坐标处灰度频率信息,再对可能存在目标的区域进行圆形度判别,判断并标识处“猫眼效应”目标的算法。4、通过试制样机的现场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验证了本论文研制的反光电探测系统可满足课题的技术指标要求,课题的研究方案和设计是有效可行的;同时验证了激光功率变化对“猫眼效应”现象的影响,为课题未来的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
陈帆[3](2019)在《基于多层膜结构二向色镜的高功率激光光谱合束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得益于大模场双包层光纤的问世和高亮度抽运源技术的发展,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在近二十年中得到迅速提升,并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先进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卫生以及军事国防等众多领域中。尤其是万瓦级激光光源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激光制造的应用前景。尽管如此,受限于光纤本身热效应、非线性效应、模式不稳定等,单路光纤输出功率存在理论极限,尚不能满足现代先进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激光合束技术是突破单根光纤输出功率物理极限、实现更高功率激光输出的有效手段。虽然现有激光合束技术中已有多种方案可以实现万瓦级激光输出,但传统空间合束和光纤合束方案无法提升输出光束亮度,且存在合成光束质量恶化问题,不利于应用;基于衍射光栅的光谱合束方案对参与合束子光束线宽要求严格,无法合成高功率宽谱多模激光,通常存在着子光束数目多、功率低、调试难度大、稳定性差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简单、有效的方式,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万瓦级激光输出,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多层膜结构二向色镜的高功率激光光谱合束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部分:针对高阈值、高效率二向色镜的设计问题,研究激光诱导薄膜损伤机理,建立以熔融石英为基底,Zr O2/Si O2为高低折射率膜料的高阈值膜系结构,镀膜后二向色镜抗激光损伤阈值达20 MW/cm2,满足高功率光谱合束系统需求;结合菲涅尔公式和标量散射理论,提出一种利用激光光谱特性来计算系统合束效率的理论方法,建立镀制工艺与合束效率之间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为实现高效率合束,二向色镜薄膜表面粗糙度需小于1.8 nm,膜厚误差应控制在0.25 nm以下。针对二向色镜散射造成合成光束质量恶化问题,研究光束质量与薄膜表面粗糙度间的解析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子光束为单模或多模高斯光束,光束质量恶化程度与薄膜表面粗糙度均呈正相关关系。针对二向色镜吸热形变产生热透镜效应问题,从热传导理论出发,探究热透镜效应形成与发展的物理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模拟分析二向色镜温升和形变随激光输入功率和辐照时间的变化关系,旨在为光束质量优化方案的构建提供参考。针对热透镜效应导致子光束焦斑轴向分离问题,提出并建立氮气风冷系统和基于Ca F2窗口的被动离焦补偿系统。利用冷却和材料热致折射率变化特性互补原理,补偿合成光束波前畸变,优化合成光束质量。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设计并搭建基于多层膜结构二向色镜的万瓦级激光光谱合束系统实验平台,以符合设计要求的高效能二向色镜为合束元件,实现两路6 k W宽谱多模激光的光谱合束,系统总输出功率达10.25 k W,合束效率达97%,优化后合成光束质量为单元子光束光束质量的两倍。随后,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论证了合束方案向大功率、多阵元拓展的可行性,为系统进一步的发展与优化指明了方向。此外,为检验合束系统在实际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测试了合成光束对常见金属和非金属靶材的毁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光束能在短时间内毁伤各类常规材料,在激光加工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最终,基于多层膜结构二向色镜的万瓦级激光光谱合束方案成功实现高功率宽谱多模激光的光谱合束,在获得万瓦级激光输出的同时,大幅简化了合束系统结构,提升了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解决了传统高功率激光合束方案普遍存在的子光束数目多、功率低、结构复杂等问题,为万瓦级激光光源的获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刘欣[4](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指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罗秦[5](2019)在《基于相位差异的激光光束质量测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激光光束质量测量技术指利用激光的传播规律,通过成像系统实现对激光强度信息的采集,完成激光光束质量的测量。然而,对于波动性大,稳定时间长的激光器,光斑强度信息的重复性采集耗时长,且采集的光斑强度图像不具备一致性,最终所得光束质量未完整表征激光特性。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位差异的激光光束质量测量法:多重传播法以最少成像次数,最短光斑信息采集时间,最小光束质量测量误差为特点,改善光束质量参数的测量问题;矩法测量法以高测量效率为特点作为补充测量法。(1)分析衍射的角谱理论,研究激光光场重构方法,结合焦面、离焦面的光斑强度图像给出反演激光光场的方法,建立相位差异激光光场重构模型,反演重构面的激光光场分布;(2)结合重构面的激光光场,研究光束束宽的计算、采样间隔的选取、激光传播廓型曲线的拟合、传播步长的确定四个方面内容。针对OTSU阈值法不能优化处理计算光束束宽时激光光斑图像中边缘数据的局限性,提出改进的OTSU阈值法以适用于光束束宽的计算;分析重构面光场传播中频率混叠现象,给出采样间隔的选取范围;研究激光传播廓形拟合中出现较大误差的光斑大小数据,给出稳健的拟合法实现对误差数据进行部分取舍的目的;结合激光的传播特性,提出改进的传播步长选取条件以解决激光传播廓形拟合曲线中重要采样范围内数据占比过少、光束质量测量不准确的问题。(3)针对多重传播法中大量的傅里叶运算耗时长的问题,研究以魏格纳分布为基础的矩法测量法。结合重构面的激光光场分布,研究其强度密度分布和相位密度分布,给出最优光场数据选取条件,减少求解激光光束质量参数中不必要的耗时。通过实验对基于相位差异的激光光束质量测量法进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多重传播法对激光光束质量进行测量时激光参数准确度高,其参数的误差均在±5%;矩法测量法作为快速测量法,其参数的测量误差为±9%,以上两种基于相位差异的激光光束质量参数测量法的采样效率得到显着提高,该测量方法可以完整表征激光属性,提升激光光束质量测量效率,对激光技术的深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游翰霖[6](2017)在《国防科技体系建模、结构分析与研发评估方法》文中指出当前,随着“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提出和推进,主要大国在军事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防科技的发展不仅决定着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和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生成模式,也深刻影响着国家安全形势。随着大量高新技术的涌现,包含不同关联关系的国防科技体系的复杂性日益增强。传统的建模方法难以准确刻画体系结构,容易导致不同领域技术在应用中关联性较弱、管理数据重用性不强等问题。同时,现有的国防科技体系评估方法在需求分析与演化动力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外部需求偏重技术引入对武器装备性能指标的提升,忽略了对作战体系能力和国家安全态势的影响;另一方面,缺少对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的研究,难以将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的研发基础相结合以预测潜在的颠覆性创新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不利于开展军民融合科研发展规划。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从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两个维度梳理国防科技体系发展动力,研究了体系建模、结构分析与研发评估方法。在建模方法研究中,主要解决“什么是国防科技(体系)”、“国防科技研发项目管理需要获取哪些数据”、“国防科技体系管理的数据分析需求有哪些”以及“如何在体系模型中描述国防科技外部需求和内生演化动力”。在结构分析研究中,主要研究了动态知识流网络结构演化。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探索了面向技术应用领域和网络拓扑结构的技术领域发展机会评估。在研发评估研究中,主要解决技术的知识传播重要度和需求满足贡献度评估问题,并研究了基于冲突消解图模型框架的动态博弈建模分析方法,从军力构建和军力使用方面拓展了在大国博弈中国防科技体系发展需求分析。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从研发项目管理、数据分析需求和体系发展规划三个层级提出了国防科技体系建模新方法。在项目管理层级,设计了“武器装备—技术服务—国防科技”映射结构,从效益、成本和风险三个维度生成技术描述属性,提出技术关系分析方法,构建服务视图和技术视图包含的7类体系描述模型。在数据分析层级,基于“数据—信息—知识”集成结构,梳理了体系建模数据获取与管理决策数据分析之间的共演化关系,抽取了在技术研发管理中重点关注的技术发展预测、体系能力评估和研发投资组合规划问题,设计了包含3类视图、12个模型及其数据接口的体系建模框架。在体系规划层级,基于科学/技术发展路线图模型框架,在外部需求牵引维度,通过战略博弈模型、作战网络模型以及技术影响矩阵梳理不同层级之间元素的映射关系;在内部技术推动维度,基于包含专利文本和学术论文开源数据,构建描述创新知识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领域间传播的多层网络模型。其次,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视角,研究了动态知识流网络结构分析方法。着眼技术应用属性,根据由专家经验得到的技术类层级结构,生成技术-技术类双层网络模型,结合网络分析指标和时间序列模型,评估在预测时域内不同技术类的发展机会,并对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基于经典社团探测算法,在网络拓扑结构视角下设计了“评估—筛选—优化”技术聚类新框架。结合技术簇内部网络结构分析和技术簇特征统计分析,提出技术体系结构演化路径监测与发展趋势分析新方法。再次,基于国防科技体系模型,提出了对外部需求满足的贡献度与在创新知识传播中的重要度评估方法。根据“战略目标—作战能力—武器装备—国防科技”数据映射结构,应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得出评估结果。基于技术知识流网络,评估技术在知识传播中的重要度及其对网络整体创新路径的影响,并将重要度评估方法拓展到多层网络模型。最后,研究了基于冲突消解图模型的国防科技体系发展需求分析方法。以核安全战略为着眼点,梳理了我国和主要对手核威慑力量体系建设与核战略发展演化。在先进武器装备/技术应用为代表的军力使用方面,根据核战略定性分析结果,基于冲突消解图模型框架构建核安全动态博弈模型。在双决策者博弈模型中引入决策者态度(attitude)相关的参数变量,在多决策者博弈模型中引入与决策者政策(policy)相关的参数变量,分析各方可能达成妥协的不同类型均衡状态,并讨论从初始状态到最终均衡状态可能的演化路径以及潜在利益联盟对均衡状态的影响。在以国防科技为代表的军力建设方面,为应对决策者偏好数据中的认知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信度偏好的冲突消解图模型分析新方法。为讨论决策者能力在大国博弈中的作用,研究了应用基于能力的军备竞赛动态博弈分析新方法,为在大国博弈视角下开展由国防科技发展到安全态势量化分析提供了新路径。
储啸晗[7](2016)在《激光技术发展与新军事变革》文中认为在当前信息化战争不断发展的时代,新兴的军事变革瞬息万变,网络战、电子战等等软打击所发挥的作用已远远超越了热兵器硬毁伤的界限。时代在不断的发展,战争的形态随着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发生的持续变化。电磁化战争、智能化战争、心理战等新的战争形态随着各种具有颠覆性技术的成熟而不断涌现。以火力长期独霸控制的战争形态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新兴技术引导的军事革命浪潮。而激光凭借其高亮度、方向性强、单色性好、相干性好的显着特点,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大显神威,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不仅提升现有常规武器的作战能力,而且为军队提供新型战术武器,大大增强军队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战能力。其应用领域涉及雷达、测距、定向能武器、导弹等方面,受到了各个军事大国的重视,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军事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文结合激光技术的发展历程,对激光技术军事应用的进行透彻分析。针对当前主要军事强国的国防战略理念、工业基础等要素,探究新型军事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特点及对战争的影响,论述了激光技术对未来军事变革的重要意义,即激光技术的应用发展将引领未来新兴军事变革并催生出新的作战指导,对未来战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激光技术的发展、应用历程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未来军事变革发展趋势,为我国下一步实现军事技术的全面发展,走好中国特色精兵强军之路提供理论支撑,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不懈努力。
刘济西[8](2016)在《虚拟现实技术与新军事变革》文中研究表明虚拟现实(VR)技术从诞生起就与军事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由于相关技术发展的不足,其并未成为军事活动中的主角,而是以一个“辅助性”的角色延续至今。近年来,随着VR技术的突破和发展,VR产业在这一年井喷式出现并迅速在全球市场产生极大反响,Facebook、谷歌、微软、索尼等世界型企业都在VR领域中投入巨大。VR技术的发展不是一个个体的爆发,而是一个体系的爆发,如AR(增强现实)技术与MR(混合现实)技术,都与VR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具体应用上又各有所长,三者都是虚拟现实领域中的主力军。这种发展势必会带动VR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VR技术会对我军新军事变革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系统地梳理了VR技术的发展脉络以及应用历史,尤其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史,并通过研究其技术特性及发展前景,从武器装备、作战样式、军事训练、军事管理等军事变革的要素入手,分析VR技术将对未来新军事变革造成怎样的影响、起到怎样的作用、带来怎样的改变;探讨了VR技术发展对武器装备信息化的影响。VR技术不仅可以在现有武器装备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虚拟化的武器装备及平台体系,还可以使现有的武器装备研发模式、实验模式、实战检验模式等产生根本性的变革,同时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战斗力;揭示了VR技术与军事理论创新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虚拟战场环境构建达到指挥-行动-评估的临境化。使军事理论创新从过去战争中学习战争转变到实验室设计战争,提出战争预实践对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理论牵引作用;分析了VR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战场环境、战争状况来训练作战人员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累积实战经验,有效的提升战斗力,同时对应用VR技术实现军事管理集约高效提出对策措施。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未来我军新军事变革的方向应该是通过发展VR技术,将诸如军事训练、武器装备研发、军事人才培养等军事实践活动向虚拟化转移,通过低成本高效率可操控的虚拟军事实践更高效的生成战斗力。同时通过大力发展VR技术,在该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在未来以VR空间为核心的信息战中占取先机。
李忠建,崔丽[9](2013)在《激光技术在加工工业领域和军事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技术在工业加工、航空航天、国防武器装备领域的地位日益提高,需要一方面积极地进行新型激光器研制和激光应用的探索,另一方面加快激光器件的工程化进程,将科研成果迅速地转化到应用领域,研制出效率高、性能稳定、易于操作维护、平台适应性强的激光器件。1960年,美国休斯研究实验室的梅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激光器,包括化学激光器、气体激光
王大海,徐大伟[10](2012)在《激光技术在海军装备中的应用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激光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国外激光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激光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激光技术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激光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二、激光技术在武器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技术在武器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猫眼效应”的反光电探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
1.2.1 国外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
1.2.2 国内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差距分析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激光主动探测技术相关原理分析 |
2.1 “猫眼效应”的产生机理 |
2.1.1 光电装备光学系统的“猫眼效应”模型 |
2.1.2 “猫眼效应”的论证和证明 |
2.2 “猫眼效应”目标激光回波特性分析 |
2.2.1 理想条件下“猫眼效应”目标回波功率模型 |
2.2.2 漫反射背景的回波功率分析 |
2.3 探测距离分析 |
2.3.1 探测器的信噪比和最小可探测功率 |
2.3.2 最大探测距离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研究方案 |
3.1 系统研究方案的选择 |
3.2 系统总体方案 |
3.2.1 系统功能要求 |
3.2.2 系统工作原理 |
3.2.3 系统工作模式 |
3.2.4 系统工作流程 |
3.2.5 系统组成 |
3.3 各分系统方案 |
3.3.1 光学分系统方案 |
3.3.2 激光探测分系统方案 |
3.3.3 CCD接收系统方案 |
3.3.4 图像处理方案 |
3.3.5 显示分系统方案 |
3.3.6 电源分系统方案 |
3.3.7 信号传输关系 |
3.4 总体结构方案 |
3.5 总体软件方案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光学分系统设计 |
4.1.1 激光发射物镜系统设计 |
4.1.2 接收物镜系统设计 |
4.2 激光探测分系统的设计 |
4.2.1 半导体光纤激光器的选型 |
4.2.2 半导体光纤激光器的供电系统设计 |
4.2.3 CCD探测器的选型 |
4.2.4 CCD驱动与信号接收硬件设计 |
4.2.5 光斑整形设计和光轴调校设计 |
4.3 控制与处理分系统的设计 |
4.3.1 系统控制模块设计 |
4.3.2 接口设计 |
4.3.3 控制、显示、输出模块设计 |
4.4 电源分系统设计 |
4.4.1 电源电路的硬件设计 |
4.4.2 电源电路的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探测试验 |
5.1 实验方案的设计 |
5.2 实验的开展及结果图像 |
5.2.1 探测距离试验 |
5.2.2 探测功率试验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距离指标的满足性 |
5.3.2 探测光功率和“猫眼效应”回波信号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课题完成的工作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多层膜结构二向色镜的高功率激光光谱合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激光合束技术 |
1.2.1 相干合束技术发展现状 |
1.2.2 非相合束技术发展现状 |
1.3 本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
2 基于光谱选通的光谱合束技术的基本理论 |
2.1 基于多层膜光谱选通元件的光谱合束技术的基本概念 |
2.2 光纤激光光谱展宽建模 |
2.3 高阈值二向色镜的设计 |
2.3.1 激光诱导薄膜损伤机理 |
2.3.2 高阈值二向色镜膜系结构 |
2.4 二向色镜光谱反射率的理论建模 |
2.4.1 标量散射理论 |
2.4.2 粗糙表面多层膜系反射率的综合理论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效率二向色镜的设计与仿真 |
3.1 高效率二向色镜膜系的软件设计 |
3.2 光谱合束系统合束效率的理论建模 |
3.2.1 合束效率建模与阵列拓展分析 |
3.2.2 6 kW级宽谱多模光纤激光器结构及光谱测量 |
3.3 多层膜二向色镜镀制工艺对合束效率影响的仿真分析 |
3.3.1 薄膜表面粗糙度对合束效率的影响 |
3.3.2 膜厚误差对合束效率的影响 |
3.3.3 激光入射角度对合束效率的影响 |
3.4 高效率二向色镜的制备与参数测量 |
3.5 本章小结 |
4 二向色镜光学特性对合成光束质量的影响 |
4.1 薄膜表面粗糙度对合成光束质量影响分析 |
4.1.1 多模光纤激光的光场建模 |
4.1.2 薄膜表面粗糙度对合成光束质量影响的仿真研究 |
4.2 热透镜效应对合成光束质量的影响 |
4.2.1 二向色镜温度场分析 |
4.2.2 二向色镜热透镜效应对合成光束质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4.3 二向色镜热透镜效应监测及分析 |
4.3.1 二向色镜温度场的有限元仿真 |
4.3.2 二向色镜温升及形变的实验研究 |
4.3.3 热透镜效应引发的波前畸变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二向色镜的万瓦级激光光谱合束实验研究 |
5.1 两路六千瓦宽谱多模激光光谱合束实验 |
5.1.1 实验结构 |
5.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 基于二向色镜的光谱合束系统阵列拓展分析 |
5.3 热透镜效应补偿及光束质量优化 |
5.3.1 二向色镜夹持方式对热变形的影响 |
5.3.2 氮气风冷补偿法 |
5.3.3 基于CaF_2窗口的被动离焦补偿法 |
5.4 激光毁伤效果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基于相位差异的激光光束质量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激光光束质量的评价与测量 |
2.1 激光光束的基本特性 |
2.1.1 激光光束的描述 |
2.1.2 激光参数的描述 |
2.2 激光光束质量评价理论 |
2.2.1 激光光束质量的评价参数 |
2.2.2 评价指标小结 |
2.3 传统激光光束质量测量方法 |
2.3.1 扫描法 |
2.3.2 感光法 |
2.3.3 阵列探测器法 |
2.3.4 经典夏克-哈特曼测量法 |
2.3.5 传统激光光束质量参数方法总结 |
2.4 相位差异的光束质量参数测量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相位差异的激光光场计算 |
3.1 经典标量场衍射理论 |
3.1.1 光波的数学描述 |
3.1.2 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
3.1.3 菲涅尔衍射 |
3.1.4 夫琅禾费衍射 |
3.2 衍射的角谱理论 |
3.2.1 角谱的传播 |
3.2.2 孔径对角谱的影响 |
3.2.3 角谱理论下的菲涅尔衍射 |
3.3 相位差异的激光光场重构模型 |
3.3.1 成像系统模型 |
3.3.2 相位差异波前重构原理 |
3.3.3 评价函数 |
3.3.4 重构面光场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激光光场的光束质量参数计算 |
4.1 多重传播法的光束质量计算 |
4.1.1 光束束宽计算 |
4.1.2 采样间隔确定 |
4.1.3 激光传播廓形曲线拟合 |
4.1.4 传播步长确定 |
4.1.5 光束质量参数计算 |
4.2 矩法测量法的光束质量计算 |
4.2.1 魏格纳分布 |
4.2.2 矩法测量法 |
4.3 透镜变换公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 |
5.1 实验系统建立及实验方法 |
5.1.1 实验系统搭建 |
5.1.2 实验步骤 |
5.2 多重传播法的光束质量测量实验 |
5.2.1 光束束宽算法的验证实验 |
5.2.2 采样间隔条件的验证实验 |
5.2.3 激光传播廓形曲线拟合算法的验证实验 |
5.2.4 传播步长条件的验证实验 |
5.3 矩法测量法的光束质量测量实验 |
5.3.1 完整光场数据的光束质量测量实验 |
5.3.2 半光场数据的光束质量测量实验 |
5.3.3 1/4光场数据的光束质量测量实验 |
5.4 光束质量测量算法比较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国防科技体系建模、结构分析与研发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解读第三次抵消战略 |
1.1.2 应对方案与需要研究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技术管理与体系建模方法 |
1.2.2 复杂网络结构分析方法 |
1.2.3 国家安全战略与动态博弈建模分析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国防科技体系建模与评估方法 |
2.1 国防科技体系相关概念与传统建模方法 |
2.1.1 国防科技体系基本概念 |
2.1.2 传统国防科技体系模型 |
2.2 面向研发项目管理的体系建模方法 |
2.2.1 装备技术体系描述框架 |
2.2.2 体系描述模型 |
2.2.3 示例分析 |
2.3 数据分析需求牵引的体系建模方法 |
2.3.1 体系建模框架 |
2.3.2 模型示例 |
2.4 国防科技体系路线图建模与评估方法 |
2.4.1 体系路线图模型 |
2.4.2 贡献度与重要度评估方法 |
2.4.3 示例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发展机会评估方法 |
3.1 基于知识流网络结构的定性评估方法 |
3.2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定量评估方法 |
3.3.1 Bass模型 |
3.3.2 ARIMA模型 |
3.3 评估结果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知识流网络结构的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
4.1 新技术对创新路径的影响分析 |
4.2 知识流网络整体结构特性分析 |
4.3 基于网络结构的技术聚类框架 |
4.3.1 备选社团探测算法 |
4.3.2 技术聚类框架与分析结果 |
4.4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冲突消解图模型的国防科技发展需求分析 |
5.1 冲突消解图模型理论框架 |
5.1.1 GMCR基础模型框架 |
5.1.2 GMCR在决策者关系中的扩展 |
5.1.3 GMCR在偏好数据中的扩展 |
5.2 基于GMCR的核危机博弈分析 |
5.2.1 核战略定性分析 |
5.2.2 双决策者核危机博弈模型 |
5.2.3 多决策者核危机博弈模型 |
5.3 基于GMCR的军力构建冲突分析 |
5.3.1 基于信度偏好的GMCR与支撑技术组合选择 |
5.3.2 基于决策者能力的GMCR与军备竞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激光技术发展与新军事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军事变革的研究 |
1.2.2 军事技术哲学的研究 |
1.2.3 相关作战理论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激光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军事应用 |
2.1 历史脉络 |
2.2 前沿进展 |
2.1.1 激光制导 |
2.1.2 激光雷达 |
2.1.3 激光测距 |
2.1.4 激光通信 |
2.1.5 激光模拟 |
2.1.6 激光武器 |
2.3 应用前景 |
2.3.1 走向以战术目标为核心的激光武器 |
2.3.2 开发高适应性的固体激光武器 |
2.3.3 不断提升激光武器的武器功率与集成度 |
第三章 激光技术发展与武器装备变革 |
3.1 激光技术发展与陆战武器装备变革 |
3.1.1 激光技术提高了陆战指挥系统效率 |
3.1.2 激光技术实现了陆军的精确化打击 |
3.1.3 激光技术提升了对无人化作战平台的应对 |
3.1.4 激光技术催生了多功能化的地面作战装备 |
3.1.5 激光技术促成了联合作战体系的形成 |
3.2 激光技术发展与海战武器装备变革 |
3.2.1 激光武器改变了海军作战模式 |
3.2.2 激光武器丰富了海战防御体系 |
3.2.3 激光武器提升了部队有效应对多种作战任务的能力 |
3.3 激光技术发展与空天一体作战武器装备变革 |
3.3.1 低空激光武器提升持久性和精确性打击 |
3.3.2 空天激光武器强化弹道导弹拦截系统 |
3.3.3 天基激光武器占据战略先机 |
第四章 激光技术发展与作战方式变革 |
4.1 激光技术发展与陆战方式变革 |
4.1.1 激光武器强化了精确化自动打击理念 |
4.1.2 激光武器突出了基于效果的作战模式 |
4.2 激光技术发展与海战方式变革 |
4.2.1 激光武器推动主动防御作战 |
4.2.2 激光武器实现局部战争的非对称作战 |
4.3 激光技术发展与空天作战方式变革 |
4.3.1 空天作战的核心转变为争夺信息权 |
4.3.2 太空作战成为战略制胜的重要手段 |
4.3.3 空天对抗防御效果大大增强 |
4.4 激光技术发展与整体作战方式变革 |
4.4.1 联合作战方式进一步显现 |
4.4.2 非线式作战对抗成为主流战术 |
4.4.3 作战武器更为依赖信息网络 |
第五章 激光技术发展与编制体制变革 |
5.1 变革动力 |
5.1.1 时代背景的转变推动变革 |
5.1.2 技术力量对作战影响的增大推动变革 |
5.1.3 人才与产业结构推动军事变革 |
5.1.4 战争目的转变推动变革 |
5.2 变革机制 |
5.2.1 打造联合作战指挥团队 |
5.2.2 加强国防科技装备创新研发体系 |
5.2.3 构建适应新型战争的机构编制 |
5.2.4 建立高技术人才培育机制 |
5.2.5 打造军民融合的产业体系 |
5.3 变革内容 |
5.3.1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作战能力的影响 |
5.3.2 构建一体化作战体系 |
5.3.3 有重点的进行国家军事力量建设 |
5.3.4 有序开展军事领域信息化技术发展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紧跟理论前沿,加强激光武器的研制 |
6.2 建立新概念武器的研发新机制 |
6.2.1 加快形成科学民主、顺畅高效的决策机制 |
6.2.2 加快形成联合攻关、交叉融合的协作机制 |
6.2.3 加快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研发机制 |
6.2.4 加快形成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 |
6.3 加快构建新型作战力量的步伐 |
6.3.1 重视新型作战力量理念的创新 |
6.3.2 善于通过战略设计推动发展 |
6.3.3 注重装备开发和人才储备的并进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虚拟现实技术与新军事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 |
1.4 文章创新点 |
第二章 VR技术发展的特点规律 |
2.1 VR技术的发展历程 |
2.1.1 VR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
2.1.2 国外VR技术发展现状 |
2.2 VR技术的应用及主要特点 |
2.2.1 VR技术的基本特征 |
2.2.2 VR技术的民用应用领域 |
2.2.3 VR技术的军事应用 |
2.3 需求牵引:VR技术的发展动力 |
2.3.1 虚拟实践的需求 |
2.3.2 生活方式的需求 |
2.3.3 军事需求 |
第三章 VR技术与武器装备信息化 |
3.1 虚拟化的武器装备和平台 |
3.1.1 VR头盔 |
3.1.2 人机交互设备 |
3.1.3 虚拟作战平台 |
3.1.4 无人化作战平台 |
3.1.5 网络军训系统 |
3.2 创新武器装备研发模式 |
3.2.1 按照实战需求研发新装备 |
3.2.2 打造个性化模块式新装备 |
3.2.3 人与武器装备的并重发展 |
3.3 武器装备检验的虚拟化 |
3.3.1 新旧武器的虚拟对抗 |
3.3.2 武器的针对性虚拟试验 |
3.3.3 新概念武器的虚拟检验 |
第四章 VR技术与战争预实践 |
4.1 从学习战争到设计战争 |
4.1.1 从经验中学习战争 |
4.1.2 通过作战计划筹备战争 |
4.1.3 在实验室中设计战争 |
4.2 虚拟战场环境构建 |
4.2.1 真实战场环境的模拟和投射 |
4.2.2 数据库和综合处理模拟系统 |
4.2.3 作战要素在虚拟中的有机融合 |
4.3 作战指挥-行动-评估临境化 |
4.3.1 指挥作战实时化 |
4.3.2 作战行动直观化 |
4.3.3 侦察打击评估一体化 |
第五章 VR技术与军事训练创新 |
5.1 丰富军事训练内容 |
5.1.1 虚拟战场环境构建 |
5.1.2 单兵训练 |
5.1.3 战术训练 |
5.1.4 指挥员训练 |
5.2 变革军事训练手段 |
5.2.1 VR与陆军训练 |
5.2.2 VR与海军训练 |
5.2.3 VR与空军训练 |
5.3 突破军事训练短板 |
5.3.1 降低军事训练成本 |
5.3.2 降低军事训练风险 |
5.3.3 提升训练效率 |
第六章 VR技术与军事管理科学化 |
6.1 思维理念更新 |
6.1.1 虚实交融思维 |
6.1.2 互联网思维 |
6.1.3 大数据思维 |
6.2 集约高效的军事管理 |
6.2.1 军事管理标准化 |
6.2.2 军事管理规范化 |
6.2.3 军事管理精细化 |
6.3 晓于实战的人才培养 |
6.3.1 军事人才的新结构 |
6.3.2 对军事人才个体素质的新要求 |
6.3.3 VR技术应用在军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激光技术在加工工业领域和军事领域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工业应用 |
1激光冲击强化技术 |
2飞秒激光加工技术 |
激光熔覆技术、3D打印以及其他 |
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
1软杀伤型激光武器 |
2硬杀伤激光武器 |
3激光器在军事领域中的其他应用 |
结束语 |
(10)激光技术在海军装备中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激光技术的应用 |
1) 激光对潜通信。 |
2) 激光探潜/探水雷。 |
3) 激光测深。 |
4) 激光水下传感装置。 |
5) 激光隐身。 |
6) 激光告警。 |
7) 激光干扰。 |
8) 激光反导。 |
3 发展动向 |
1) 泰利斯公司推出可快速部署光纤激光水听器。 |
2) 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展示针对反舰巡航导弹的军用固态激光器。 |
3) 加拿大海军应用新技术来对付激光的威胁。 |
4) 海军用于水面、空中和导弹防御的舰载激光器。 |
5) BLUEVIEW技术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激光声纳系统。 |
6) 海军邀请工业部门建造舰载固态激光武器。 |
7) ITT Exelis公司为美国海军开发激光通信技术。 |
8) MBDA公司高能激光武器输出功率达到40kW。 |
4 发展分析 |
1) 新型高能激器。 |
2) 通用化激光器。 |
3) 自由电子激光器。 |
5 结语 |
四、激光技术在武器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激光光谱合成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特邀)[J]. 姜曼,马鹏飞,粟荣涛,李灿,吴坚,马阎星,周朴.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0(12)
- [2]基于“猫眼效应”的反光电探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赵鹏浩. 扬州大学, 2020(04)
- [3]基于多层膜结构二向色镜的高功率激光光谱合束技术研究[D]. 陈帆.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5]基于相位差异的激光光束质量测量技术研究[D]. 罗秦.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6]国防科技体系建模、结构分析与研发评估方法[D]. 游翰霖.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7]激光技术发展与新军事变革[D]. 储啸晗.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2)
- [8]虚拟现实技术与新军事变革[D]. 刘济西.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9]激光技术在加工工业领域和军事领域的发展与应用[J]. 李忠建,崔丽. 航空制造技术, 2013(21)
- [10]激光技术在海军装备中的应用与发展[J]. 王大海,徐大伟. 舰船电子工程,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