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周吉光,张举钢,丁欣,吴文盛,刘格云,陈安国,乔洁[1](2020)在《油气资源供给能力约束下未来中国煤炭资源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测度》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为基础,结合国内外能源结构演进和发展的脉络,分析了未来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基本态势。之后,以国际能源署和BP公司的能源统计和能源展望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未来中国国内油气资源的生产能力以及海外油气资源的供给情况。在汇集了相关宏观经济参数的前提下,结合历史数据拟合出未来一次能源需求总量预期值,进而劈分出未来煤炭资源开采总量控制指标——2025年为38. 09亿吨; 2030年在基准情景下为36. 86亿吨,在低增长情景下则下调到33. 19亿吨。
邵亚琴[2](2020)在《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在满足我国能源战略需求的同时,给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众多生态问题,如土地损毁、地下水位下降、大气污染等,生态扰动表现方式和演变机制各不相同,累积效应显着,严重影响区域能源保障和生态屏障作用的发挥,实现煤电基地生态环境实时监测和合理评价,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补偿监管提供依据,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基地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109),针对我国绿色开发能源战略的需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紧扣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电基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动态监测技术,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生态环境时空状况进行了扰动规律分析与监测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环境系统循环驱动机制。研究归纳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了煤电基地煤矿、火电厂及煤炭城市三大扰动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演变趋势,分阶段讨论了煤电基地时空发展的特点,揭示了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周期性发展规律。针对煤电基地生命周期各阶段扰动源发展状态及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特征,构建了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系统循环驱动机制,分别从扰动源子循环和生态环境单元子循环两个角度进行了生态环境系统演化分析。(2)搭建多源异构数据“获取-处理-融合-分析”技术框架和体系。基于空间信息技术获取的空间数据及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等,提出了基于邻域信息约束的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后处理方法、多源多尺度DEM融合方法和“暗像元法”与“深蓝算法”相结合的气溶胶厚度反演等方法,通过影像参数反演、数据融合、统计分析、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为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分析草原区煤电基地内土地环境、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参数的扰动规律和变化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3)实现煤电基地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土壤侵蚀和大气环境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的特点构建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煤电开发驱动指数进行煤电开发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驱动力分析;综合运用GIS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演变和局部效应进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针对煤电基地土壤侵蚀的特点,建立土壤侵蚀风-水复合模型sA并实现总模数的估算,利用经验模型验证了其适用性;通过遥感反演获取了研究区域内SO2、NO2的柱状浓度和气溶胶厚度AOD,并利用地面观测站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电基地开发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均以露天矿区、电厂区及锡林浩特市城区为扰动热点,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扰动程度逐渐加强。(4)在典型扰动源-露天矿尺度下进行生态环境扰动规律及生态修复效益分析。根据露天矿土地单元扰动机理,归纳了7种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式,建立了扰动重心加权模型,通过不同阶段加权重心的转移距离和转移方向,验证了CE-PDST驱动规律。针对露天矿首采区已经形成的四种扰动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研究其在转移过程中植被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建立排土场NDVI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人为修复因子之间的驱动关系,提出了提高排土场土地复垦效益的有效建议。利用多孔监测井的多期监测数据分析了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过程中潜水位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回归趋势分析确定了露天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半径和静水位,为确定受地下水位下降影响的居民搬迁范围和研究基于影响半径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对地表植被变化的影响规律提供了依据。(5)通过生态效益响应因子识别,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2015》,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MEICE),从煤电基地尺度、功能区单元和最适宜格网单元等多时空尺度,综合评价和分析了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探寻区域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2005-2015年,煤电基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恶化趋势明显,形成以露天矿区及电厂区、市区和居民点中心的阶梯状缓冲区,印证了露天矿开采及电厂开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扰动的累积效应;2010-2015年,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电厂控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及省道S307沿线绿化有效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了生态修复与监管对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性。针对本文探索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扰动规律及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基于GMR模型对研究区域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模拟,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搭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监测-评价-管理”三位一体的多源动态监测平台基本架构,并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修复CE-PDST-“5W+2H+E”循环管理模式,为煤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论文有图91幅,表65个,参考文献221篇。
张翼[3](2020)在《碳排放约束下煤炭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碳绿色发展是当今经济社会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应用于相关行业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行业转型发展中,寻求行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间的和谐平衡业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今煤炭行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行业之一,在行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双重压力下,迫切寻求转型发展之路,而低碳经济理念的出现为其指明了向低碳转型发展的方向。因此本文选取中国煤炭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如何通过煤炭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控制实现碳排放约束目标,从而实现行业低碳转型发展。通过研究提出的煤炭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控制策略与调控过程可为实现行业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提供有益助力。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归纳与评述分析,确立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分析煤炭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确定影响煤炭行业碳排放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进而明确了应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煤炭行业碳排放控制问题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分别对煤炭行业规模及行业能源强度的控制要素进行分析;其后依据分析得到的相关控制要素对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的影响关系构建仿真分析模型,通过比较仿真模拟输出结果与碳排放约束目标以判断模拟结果是否满足约束条件。如果满足条件,则证明在各控制要素共同作用下的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的模拟变化过程是有效的,并据此提出能够实现行业碳排放约束目标的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的调控过程。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问题:第一,基于脱钩原理,分析煤炭行业发展与行业碳排放间的耦合关系。通过构造煤炭行业发展水平与行业碳排放脱钩指数,运用指数分析发现近期二者之间的变动关系并不理想,表明行业碳排放控制面临较大压力。第二,基于Kaya等式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分析煤炭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发现煤炭行业规模是促进行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而行业能源强度是抑制行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据此确立了煤炭行业规模控制与行业能源强度控制是煤炭行业碳排放控制的主要控制方式。第三,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煤炭行业规模控制要素影响分析模型,从总体影响、区域差异影响以及时间差异影响等方面分析不同情形下相关控制要素对行业规模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从行业总体控制角度考虑,煤炭行业规模应主要通过对行业产出、行业成本、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行业出口以及行业研发投入等行业自身要素的有效控制以实现控制目标。在区域差异控制中,对资源禀赋较好的A类区域应主要通过控制区域内行业成本、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与行业研发投入以实现控制目标;对资源禀赋适中的B类区域应主要通过控制区域内行业产出、行业成本与行业研发投入以实现控制目标;对资源禀赋一般的C类区域应主要控制区域内行业产出以实现控制目标。从时间差异角度考虑,在行业规模连续增长时期应通过控制行业产出、行业成本、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行业出口以及行业研发投入以实现控制目标;在连续下降时期应主要通过控制行业产出、行业成本与行业研发投入以实现控制目标。根据以上不同情况下各控制要素与行业规模间的影响关系提出相应的行业规模控制策略。第四,通过基于成本函数和谢泼德引理的理论推导发现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与能源价格会对行业能源强度产生重要影响。进而运用数据包络-曼奎斯特指数分析法计算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考虑直接影响和交互影响下的行业能源强度控制要素影响分析模型。研究发现,考虑直接影响情况下,长期控制中应主要通过控制能源价格、行业技术进步水平、行业纯技术效率水平以及行业规模效率水平以实现控制目标;短期控制中应主要通过控制能源价格与纯技术效率水平以实现控制目标。考虑交互影响的情况下,应主要在控制能源价格、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水平的同时,亦应注重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对能源价格的调节作用以加强能源价格对行业能源强度的抑制作用。根据上述不同情况下的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行业能源强度控制策略。第五,根据上述相关控制要素对行业规模及行业能源强度影响分析的结论,结合各控制要素预测模型以及行业碳排放强度分析模型,运用Simulink模拟仿真平台分别构建基于总体控制、区域差异和时间差异视角下的仿真分析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分析发现,运算输出的行业碳排放强度的模拟值满足未来不同时间点上的碳排放约束目标值,因此可依据模拟出的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变动情况提出不同视角下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的调控过程。最后,本文在总结全文主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今后可以继续拓展的研究内容,以期为煤炭行业碳排放控制的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助力。
国家齐[4](2020)在《中国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特征研究 ——基于聚类分析与决策树建模》文中认为煤炭作为我国分布最为广泛,储备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我国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能源基础。而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城市是资源型城市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要促进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明确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和模式。科学探究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目前所呈现的模式和特征,从而制定促进中国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政策,不仅对缓解煤炭城市当前的困境显得尤为迫切,而且对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建立煤炭城市可持续性指标体系并收集55个地级煤炭城市的数据的基础上,使用经典的数据挖掘方法——决策树建模与K-Means聚类算法分析中国煤炭城市可持续性的特征和模式。由K-Means聚类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得出的结果,我们不仅对中国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还发现了一些新颖的,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呈现出四种特征迥异的模式:“老工业”基地型煤炭城市、欠发达的煤炭城市、特立独行的煤炭城市、态势良好的煤炭城市。由决策树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大多数成熟型煤炭城市出现资源诅咒的迹象,而衰退型煤炭城市则呈现出资源诅咒和资源祝福两种明显不同的发展模式;东北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相对较好,华北煤炭城市的环境质量特别是空气质量较差,西北煤炭城市经济增长较快,但经济基础薄弱,且忽视了脆弱的环境承载力。为了促进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改变传统的“矿衰城竭”的陈旧观念,从发展的早期阶段制定并实施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政策,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优势,谋求发展新动能,并更加重视煤炭城市区域的特征和差异,合理引导异军突起的煤炭城市。
吴振华[5](2020)在《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有着数千年的煤炭开采与利用的文明史,在中国乃至世界,煤炭在能源利用中的重要地位一直不可撼动。中国东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为进一步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中国政府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提出,要加快煤炭开发战略西移,在中国西北部重点建设9个大型煤炭基地,并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外煤矿关闭退出。中国西北部半干旱草原地区具有酷寒、干旱、土壤贫瘠且蒸发强度大、植物生长期短等特点,草原生态本底条件极为脆弱,是景观生态退化极其严重的地区。中国大多数露天煤矿都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煤炭开发导致其景观结构缺损与景观功能失调等一系列景观生态干扰与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有效的景观格局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包括以最小的人工干预实现最大限度的整体恢复、综合了解景观生态问题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影响的复杂性。然而,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不清,导致景观格局优化方法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景观生态问题。本研究的目标是:1、研究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2、完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3、对研究区进行充分的景观生态调查;4、明确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5、深入研究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6、确定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方案。最终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本研究遵循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在发生法土地分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的生态属性,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与功能理论,采用自上而下的分解式分类法,借鉴生物学分类的阶层命名法,最终构建了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其中景观界4类,景观纲16类,景观科62类,景观种超过200类。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分类与调查的基础上,对2002-2017年间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人类的各种干扰导致了草原景观斑块数量逐渐增多、景观逐渐破碎化、景观连通性逐渐下降、景观多样性逐渐升高、景观形状趋于复杂而不规则、景观斑块越来越离散、景观异质性与复杂性增强、景观稳定性逐渐下降;2)草原景观是本研究区的基质,矿业景观、城镇景观、工业仓储景观以及路网景观逐年扩张并占用了大量的草原景观,导致草原景观逐渐减少,不健康草原景观逐年增加。(2)本研究提出了基于Albedo-MSAVI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Desertification Index,SASDI)模型。结果表明,SASDI模型与土壤表层有机质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585),该模型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有利于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的定量分析与持续监测。与此同时,本研究提出了基于SI-Brightness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盐渍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Salinization Index,SASSI)。结果表明,SASSI模型与土壤表层含盐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698),并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SASSI模型能够精确、有效而方便地获取半干旱草原的土壤盐渍化信息。(3)本研究构建了适用于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模型——CVORE(Condition,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and Ecosystem Services Function),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制定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标准。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轻度不健康景观主要位于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周边,中度不健康景观主要是矿区工业广场景观,重度不健康景观基本都是采坑,各健康等级的占比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正态分布模式,不健康景观逐年增多,健康景观逐渐减少;2)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时空分布特征极其明显而单一,水含量高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极好,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较差;3)根据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开发方式、煤炭露天开采过程中形成的扰动景观类型以及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演变过程,本研究将煤炭露天开采对健康草原的影响分为四种类型:扰动退化型、扰动退化恢复型、稳定健康型和波动型;4)影响研究区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的驱动因素有水、露天矿、城市、农业、工业、路网以及高程,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生态健康有着显着的影响。(4)提出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影响的概念模型,厘清了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和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修正的景观干扰指数,并结合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缓冲区分析、景观生态功能贡献率,确立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影响的空间分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工程修复斑块、人工维护斑块和自然修复斑块三个景观生态修复区及相应的引导型自修复的建议,最终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整体景观功能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景观格局优化”。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构建基于多规融合的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景观格局优化,在新构建的“源”景观、生态廊道、生态节点以及人工湿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环、两纵、两横、八核心、十节点、多廊道”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本研究所提出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立足于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固有的修复能力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过程,通过构建潜在的景观格局“帮助”大型煤炭基地自修复,使受损景观生态通过自身的主动反馈,不断自发地走向良性循环和恢复,实现“引导型自修复”。与此同时,本研究将煤炭基地、矿群以及矿区三个尺度的一系列修复策略相结合,提出了多尺度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体系。在景观生态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生态学、露天采矿学、恢复生态学、矿山生态学、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上,以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这一典型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为例,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以及“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调查与监测→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体系,旨在为世界各地矿业城市、大型煤炭基地等类似研究区的景观分类、景观生态评价、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规律、景观格局优化、景观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城市规划、景观生态修复等提供借鉴。该论文有图52幅,表24个,参考文献390篇。
刘逸飞[6](2020)在《基于双层规划的煤炭去产能配额分配研究》文中指出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煤炭价格大幅下降,煤炭供需失衡,加之国内环境破环严重,环境指标约束愈发严苛,企业成本大大提高导致大小型煤炭企业受到严重冲击,企业亏损数量直线上升。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为此,近年来国务院及发改委等相关部委陆续出台相应的去产能政策,但化解煤炭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使得产能“屡去不下”,国内煤炭供需的紧张形势未能改变。2016年12月30日,国家能源局颁布的煤炭“十三五”规划一文中对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的发展形势,建设的主要目标,生产开发的跨区域调运平衡,煤炭产能的严格控制,及煤炭生产环境与安全问题等做了详细说明与严格规定。自此,如何化解煤炭产能过剩问题,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学界和政界关注的重点。去产能是中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制定一个科学的去产能目标分配方案,则是实现过剩产能顺利退出的关键。立足我国当前的行业管理体制和产能治理系统博弈过程的复杂动态性,充分考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利益诉求的异质性,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二层多目标非线性规划的省区间去产能目标分配模型。基于中国25个产煤省区相关数据资料,得到一个中央政府经济质量偏好情境下兼顾效率、环保、成本和公平的煤炭去产能分配方案,并将双层优化分配方案(BOAS)与现有文献中的单层优化分配方案(SOAS)以及政府分配方案(GAS)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还考察了中央政府不同偏好情境下目标值及分配方案的变化规律。最后,基于双层优化分配方案的分析结果,从不同利益主体出发,分别从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提出了煤炭产能过剩治理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一些地方政府执行中央去产能政策的意愿较低,而一些地方政府对这一政策的积极性较高,超出了中央政府的预期。这种异质性与我国去产能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政策执行率最低的黑龙江、安徽、湖南、四川和宁夏分别为76.15%、78.25%、77.71%、75.98%和73.76%。在这些省份,产能削减成本较高或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由于巨大的资金压力,在产能削减上处于被动地位。政策执行率高的福建、内蒙古、贵州、甘肃和青海分别为122.82%、182.20%、142.99%、128.52%和165.40%。这些省份煤炭资源丰富,积极落实去产能任务,对成功化解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2)与政府分配方案和单层优化分配方案相比,双层优化分配方案降低了煤炭产能过剩的总成本,全要素生产增长率(TFP)增长较大,矿区环境效益较好,公平性较好,能够更好地平衡效率、成本、环境和公平。具体来说,双层优化分配方案的总成本分别比政府分配方案和单层优化分配方案低640亿元和200亿元。同时,双层优化分配方案的TFP增长率分别比政府分配方案和单层优化分配方案高2.14%和0.60%。双层优化分配方案的环境效益比政府分配方案高730亿元,比单层优化分配方案高710亿元。此外,虽然不同指标计算的基尼系数不同,但双层优化分配方案的基尼系数小于0.3,属于绝对公平或相对公平范畴。(3)虽然不同情景下煤炭产能过剩削减配额分配方案有所不同,变化趋势与当前形势一致,说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内在一致性,可以为政府在不同情况下制定政策提供有效参考。具体来说,在以环境为导向的形势下,环境效益增速较大的省份减产和单位产能退出成本较低,配置的产能较多,而环境效益增长率较小、单位产能退出成本较高的省份,配置的产能较少。在以质量为导向的情况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大、单位退出成本较低的省份,安排了更多的产能削减任务,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低、单位退出成本较高的省份分配的产能削减任务较少。本文提出的去产能目标分配模型能够真实反映中国产能过剩治理系统博弈过程的复杂动态性,实现了从静态目标均衡到动态政策均衡,为政府制定工业去产能总目标分配方案提供更加有效的决策工具和参考。该论文有图14幅,表6个,参考文献99篇。
李荣荣[7](2020)在《徐州夹河废弃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很多老旧煤矿逐渐关停并转,大量的工业建筑由于失去生产功能而被闲置,从而造成城市用地资源的浪费,废弃煤矿区的更新改造已成为许多资源型城市特别关注的问题。从废弃煤矿区内的既有工业建筑的更新改造入手,抓住要点,破局求解,既能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又可以保护工业遗产,延续历史情感,进而带动整个废弃煤矿区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本文以曾经辉煌,现已衰败的徐州夹河煤矿为研究对象,聚焦其在1970年代建成的生产区既有工业建筑,通过文献资料整理、案例分析比较、实地踏勘调研等多种方式,归纳总结出适用于废弃煤矿区规划和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的理论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废弃矿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成功案例,借鉴学习其设计层面的思路、要点和手法。结合笔者所参与的四校联合教学毕业设计课程,选取了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具有代表性的三类既有建筑:浴室福利楼、灯房和副井联合建筑、煤仓建筑和单层厂房仓库建筑,进行资料梳理和实地调研,分析建筑及周边环境的使用现状和问题,确定了废弃煤矿区空间环境和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目标、原则和思路,然后,从园区规划到建筑单体层面,论述了生产区内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策略,同时,通过笔者参加的方案设计,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对生产区既有建筑的新老结合的室内外空间设计进行了深入探索。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的更新改造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共分为6章。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概念界定和研究综述等方面,并构建整体框架;其次,提出了废弃煤矿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理论方法;然后,通过分析国内外实际案例,结合徐州夹河废弃煤矿生产区的项目实践,制定了符合该片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的目标、思路和策略;接着,基于前文的理论方法与现状分析,对徐州夹河废弃煤矿生产区三类既有建筑进行改造设计表达;最后,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创新点,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全文字数69217字,图表149幅(其中图138幅,表11幅)及附录4个。
李星汐[8](2019)在《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松散、城乡经济发展失衡、民生问题突出、城市生态承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础设施是支撑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空间等领域统筹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建设水平与城乡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需求保持动态协同,是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已有研究对其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之间动态关系的分析尚不够全面。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驱动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的研究亟待深入。因此,论文以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演变规律和阶段性特征为切入点,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剖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动态关系,探索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策略,是对现有基础设施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的有益补充。研究结论对于提高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效率,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围绕“理论→方法→策略”的逻辑展开。在理论研究中,通过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以及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的关联性,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在方法研究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欧氏距离等建模手段,定量化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现状水平以及二者的动态关系;在策略的研究中,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化测评结果相结合,提出基础设施规划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梳理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演变历程,提炼基础设施在煤炭工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在煤炭工业恢复调整阶段,基础设施呈现出“以矿带城、城乡分离”的特征;在煤炭工业转轨阶段,基础设施表现为“矿、城、乡”分离的特征;到了煤炭工业市场化阶段,基础设施则具备了“矿城分离、城乡统筹”的典型特征。此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呈现出“城进、矿退、乡升”等共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管理体制、经济社会、空间、生态以及政策法规可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基础设施建设。(2)从经济、社会、空间和生态四个方面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产生的影响,探讨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并从引导作用、集聚作用、辐射作用和调控作用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且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强度和机理也不相同。(3)引入模糊评价理论、欧式距离函数以及一种基于加权欧式距离和拉格朗日系数(WED&LC)的优化算法,构建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模型,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各类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度评价、城乡一体化与基础设施协同关系评价三个维度。通过以上三种定量化分析手段,为基础设施规划引导策略的提出提供量化依据。(4)选取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阶段的成长型和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永城市和枣庄市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协同关系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成长型煤炭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响应程度高于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同时,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程度也不相同。根据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贡献度,确定交通和能源类基础设施为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导类基础设施。评价结果揭示了基础设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5)首先,在成长型及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目标的指导下,依据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度的评价结果,提出基础设施分类规划引导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永城市及枣庄市的基础设施规划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其次,在分析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相关规划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从构建矿城协同的管理体制、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以及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的角度,提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策略。研究结论可为永城市和枣庄市基础设施规划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也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该论文有图73幅,表31个,参考文献254篇。
兰君[9](2019)在《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是中国能源的基石,未来中国能源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不会改变。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传统的煤炭产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亟需探寻转型升级路径,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在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的同时,兼顾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建设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能源消费结构不同,环境承载力不同,因此,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空间优化问题。《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将产业升级和优化布局相结合。本论文在探讨煤炭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典型国家煤炭转型升级案例的基础上,在分析中国煤炭产业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技术经济和生态效率两个维度建立评价模型,综合考虑煤炭产业经济性和环境兼容性的基础上,寻找出与各省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容量相匹配的煤炭产业,将传统煤炭、高效燃煤发电、煤制油气和现代煤化工在各省进行布局,最后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提出中国煤炭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发达国家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往往出现在工业化中后期。转型的方式主要是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除了主观性的限制煤炭消费量外,通过高效燃煤发电节约用煤,并发展煤化工等将产业链延长,从传统的燃料利用向燃料和原料并重的方式转变。(2)沿海省区的煤炭生态利用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大省的煤炭生态利用效率高于煤炭资源禀赋大省。(3)新兴煤炭产业中,煤制气和煤制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超过4成,与资本投入一同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4)短期内煤制油、煤制气产业增量无法实现对冲传统煤炭产业因产能过剩、能源结构调整等原因而导致的发展动能减弱,高效燃煤发电是短期内提升煤炭产业发展动能、加速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的最有效补充。(5)未来全国各主要区域的煤炭产业布局可划分为三类:(1)重点发展类:内蒙古、陕西、山西、新疆、山东、河北、安徽、贵州;(2)逐步调整类:辽宁、湖南、浙江、河南、青海、宁夏、甘肃、黑龙江、四川、云南;(3)逐步退出类:广东、福建、江苏、湖北、海南、天津、上海、重庆、北京、广西、江西、吉林、浙江、西藏。(6)到2035年中国煤炭产业中煤化工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煤电需求基本维持现有规模,而建材行业、冶金行业由于生态保护的压力和行业下行的变化需求不断下降,现代煤化工和其他行业需求则快速增长。
冯敬轩[10](2019)在《中国能源系统净能源产出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传统能源经济学多从价格和消费两个方面着手研究能源与经济的关系,容易忽视能源生产时能源投入与产出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而净能源分析方法则主要从能源投入产出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上述问题。净能源产出(Net Energy Yield),或简称净能源(Net Energy),是指能源系统的能源产出与能源投入之差,是剔除能源系统在能源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投入后,真正供给经济社会所使用的能源。对净能源产出情况的分析称为净能源分析(Net Energy Analysis)。净能源分析一般是从净能源产出总量和净能源生产效率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净能源产出(Net Energy Yields)考虑的是净能源生产的绝对量;能源投入回报(EROI)考虑的是净能源产出的相对效率。目前对于中国能源系统的净能源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是化石能源的净能源分析都集中在能源开采阶段;其次是缺乏自上而下对整个能源系统进行净能源分析的方法模型;再次是现有的对于非化石能源资源潜力的评估模型过于简化并且没有与净能源分析相结合;最后是净能源产出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和程度不明。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首先对净能源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和理论梳理,整理出了一些基本理论并且将这些理论作为本论文的立论基石。然后从微观角度建立自下而上的净能源分析模型,对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进行扩大边界的净能源分析评价。随后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大量文献综述为基础,建立了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资源潜力评估模型,与净能源分析相结合评估了这三种能源的净能源潜力。最后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建立自上而下的净能源分析模型,从宏观角度整体分析了中国能源系统的净能源产出对于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计算了最大能源支出占比和最小EROI。研究结果显示,1987年中国能源系统消耗1吨标准煤的能源投入可以为经济系统供应4.6吨标准煤净能源产出;而到了2015年1吨标准煤能源投入只能供应1.24吨标准煤净能源产出;在上述净能源供应能力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到2030年中国经济增长不低于预期的前提是对于能源系统的能源支出不能高于58.2%临界值,即中国能源系统EROI要高于1.72:1。这意味着如果中国经济2030年时要保持5%以上的增长,至少需要39.6亿吨煤当量的净能源产出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而中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2015年EROI分别为6.6:1、3.9:1和4.3:1并且继续下降;预测2030年时化石能源净能源产出合计16.7亿吨标煤,不能满足2030年对净能源产出的需求。根据非化石能源资源潜力评估模型结果,中国陆上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净能源潜力达80亿吨标准煤/年。这能够弥补化石能源EROI下降带来的净能源产出不足。
二、21世纪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油气资源供给能力约束下未来中国煤炭资源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中国经济整体发展阶段的基本研判 |
3 国内外能源结构演进和发展脉络 |
3.1 世界能源形势展望 |
3.2 主要发达国家能源转型情况 |
3.2.1 美国 |
3.2.2 德国 |
3.2.3 日本 |
3.3 中国的能源演进路径与结构转型 |
4 国内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未来供应能力 |
4.1 国际组织预测结果 |
4.2 国内政策规划目标 |
5 海外能源供给基本态势 |
5.1 总体概况 |
5.2 液体燃料 |
5.3 天然气 |
5.4 煤炭 |
5.5 可再生能源 |
6 供需平衡下国内煤炭资源的总量控制指标测度 |
6.1 中国能源消费曲线的拟合 |
6.2 相关参数的未来值预测 |
6.2.1 人口总量(PT) |
6.2.2 国内生产总值(GDP) |
6.2.3 能源效率变化(τF) |
6.3 一次能源总需求预测结果 |
6.4 煤炭资源总量控制指标的测算 |
6.4.1 化石燃料能源总量 |
6.4.2 石油、天然气的供给量 |
6.4.3 煤炭净进口量 |
7 结束语 |
(2)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Issues) |
1.2 研究的科学意义与项目依托(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Project Support) |
1.3 研究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Research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
1.5 研究区域(Study Area) |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Research Ideas and Technical Routes) |
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演化机理 |
2.1 相关术语(Relative Terms) |
2.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扰动源时空演变(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Eco-environment Disturbance Source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3 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演化PDST循环驱动机制(PDST Cyclic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environment Evolu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PDCA and Life Cycle) |
2.4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SA-PDST驱动模型(The SA-PDST Driving Model of Eco-environment System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5 煤电基地开发扰动下的草原区生态环境变化(Prairie Eco-environment Changes Disturbed by Development in Coal-Electricity Base) |
2.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3 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处理及融合 |
3.1 多源异构数据的类型(Types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
3.2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平台(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
3.3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
3.4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Fusion) |
3.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 |
4.1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格局分析(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Land Use Types) |
4.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Dete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
4.3 草原区煤电基地土壤风-水复合侵蚀估算(Soil Water-Wind Compound Erosion Estima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4 煤电基地大气数据监测与分析(Atmospheric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5 煤矿尺度生态环境扰动规律研究及修复效益分析 |
5.1 胜利一号露天矿土地单元转移模式(Land Unit Transfer Mode of Shengli No.1 Open-pit Mine) |
5.2 露天矿首采区扰动土地类型转移(Disturbed Land Types Transfer in the First Mining of Open-pit Mine) |
5.3 NDVI扰动规律及排土场复垦效益分析(Analysis of NDVI Disturbance Law and Reclamation Benefit of Dump) |
5.4 潜水位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生态的扰动分析(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Phreatic Water Level and Disturbance Analysis of Surface Ecology) |
5.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6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6.1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
6.2 多时空尺度生态评价单元的划分(Division of Multipl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Ecological Evaluation Unit) |
6.3 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流程(Evaluation Criteri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Technical Process) |
6.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Eco-environment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
6.5 基于GWR模型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演变情景模拟(Ecological Evolution Scenario Simulation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GWR Model) |
6.6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Elastic Regul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Development) |
6.7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Research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
7.2 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s) |
7.3 研究展望(Prospects)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锡林郭勒盟植被代码表 |
附录2 胜利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调查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碳排放约束下煤炭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论文研究创新点 |
2 碳排放约束与煤炭行业发展关系分析 |
2.1 煤炭行业与碳排放约束目标的内涵 |
2.2 煤炭行业发展与行业碳排放耦合关系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煤炭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3.1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3.2 构建碳排放测度模型 |
3.3 碳排放影响因素指数分解 |
3.4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5 模型计算与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煤炭行业规模控制要素分析与控制策略 |
4.1 行业规模控制分析思路 |
4.2 行业规模控制要素总体影响分析 |
4.3 行业规模控制要素区域差异影响分析 |
4.4 行业规模控制要素时间差异影响分析 |
4.5 煤炭行业规模控制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5 煤炭行业能源强度控制要素分析与控制策略 |
5.1 行业能源强度控制分析思路与方法选择 |
5.2 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5.3 行业能源强度控制要素直接影响分析 |
5.4 行业能源强度控制要素交互影响分析 |
5.5 煤炭行业能源强度控制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6 碳排放约束下煤炭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仿真调控分析 |
6.1 仿真分析思路 |
6.2 变量预测模型分析 |
6.3 总体控制视角下仿真调控分析 |
6.4 区域差异视角下仿真调控分析 |
6.5 时间差异视角下仿真调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国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特征研究 ——基于聚类分析与决策树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煤炭城市的概念、特征及面临的挑战 |
2.2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2.3 中国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发展 |
2.4 中国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
2.5 数据挖掘相关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国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3.1 指标体系的框架模型设计 |
3.2 构建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3.3 数据的收集 |
3.4 指标层数据的预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聚类分析的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特征探究 |
4.1 K-Means聚类法概述 |
4.2 K-Means聚类过程 |
4.3 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法基本原理与分析过程 |
4.4 聚类分析最终结果 |
4.5 聚类分析结果讨论 |
4.6 聚类分析小结 |
5 基于决策树建模的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特征探究 |
5.1 决策树建模与算法 |
5.2 决策树建模过程及结果 |
5.3 决策树模型分析 |
5.4 决策树建模小结 |
6 中国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数据预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与制图分析 |
3.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 |
3.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 |
3.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制图结果 |
3.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
4.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 |
4.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评价标准 |
4.4 锡林浩特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
4.5 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研究 |
5.1 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与理论 |
5.2 基于引导性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 |
5.3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 |
5.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 |
5.5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修复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双层规划的煤炭去产能配额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研究述评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多目标规划理论 |
2.4 最优化方法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双层规划的煤炭去产能配额分配模型构建 |
3.1 问题分析 |
3.2 二层规划模型框架 |
3.3 上层中央政府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确立 |
3.4 下层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确立 |
3.5 总目标表达式的确立 |
3.6 数据来源与符号说明 |
3.7 粒子优化群算法 |
3.8 本章小结 |
4 二层规划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
4.1 模型求解 |
4.2 不同分配方案的比较 |
4.3 敏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政策建议 |
5.1 国家层面 |
5.2 行业层面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徐州夹河废弃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废弃煤矿区再生是城市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 |
1.1.2 我国废弃煤矿区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前景 |
1.1.3 徐州夹河废弃煤矿区的历史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难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难点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4.1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 |
1.4.2 棕地 |
1.4.3 煤矿废弃地 |
1.4.4 旧工业建筑 |
1.4.5 既有建筑改造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6 研究技术线路及框架 |
第2章 废弃煤矿区既有建筑改造理论与方法 |
2.1 废弃煤矿区更新改造指导理论 |
2.1.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2 城市触媒理论 |
2.1.3 城市更新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废弃煤矿区既有工业建筑改造原则 |
2.2.1 整体性原则 |
2.2.2 尊重原场地特征的原则 |
2.2.3 生态性原则 |
2.2.4 人性化设计原则 |
2.3 废弃煤矿区既有建筑改造方法 |
2.3.1 功能置换 |
2.3.2 建筑内部空间改造 |
2.3.3 外部空间改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废弃煤矿区既有建筑改造案例分析 |
3.1 废弃矿区既有建筑改造案例选取原则 |
3.1.1 现实性原则 |
3.1.2 典型性原则 |
3.1.3 针对性原则 |
3.2 国外废弃矿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案例研究 |
3.2.1 德国埃森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 |
3.2.2 塞尔维亚工业遗产中心 |
3.2.3 英国伦敦卸煤场 |
3.3 国内废弃矿区更新改造的案例研究 |
3.3.1 唐山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
3.3.2 湖南宁乡竹山塘遗址公园 |
3.3.3 徐州新河煤矿工业建筑适宜性改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目标、思路和策略 |
4.1 项目背景概况 |
4.1.1 总体概况 |
4.1.3 煤矿生产区概况 |
4.1.4 既有建筑基础资料 |
4.2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改造目标 |
4.3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改造思路 |
4.3.1 徐州夹河煤矿区SWOT分析 |
4.3.2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改造要点 |
4.3.3 徐州夹河废弃煤矿生产区规划思路 |
4.3.4 既有建筑单体改造思路 |
4.4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改造策略 |
4.4.1 徐州夹河煤矿总体规划改造策略 |
4.4.2 生产区规划改造策略 |
4.4.3 既有建筑单体改造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改造设计与表达 |
5.1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的总体规划设计 |
5.1.1 徐州夹河煤矿规划分析 |
5.1.2 改造的总体范围 |
5.1.3 改造要求 |
5.1.4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的总体规划设计 |
5.2 浴室福利楼、灯房和副井联合建筑更新改造设计 |
5.2.1 浴室福利楼、灯房和副井联合建筑现状及问题 |
5.2.2 浴室福利楼、灯房以和副井联合建筑内部空间改造 |
5.2.3 浴室福利楼、灯房以和副井联合建筑外部空间改造 |
5.3 煤仓建筑更新改造设计 |
5.3.1 煤仓现状及问题 |
5.3.2 煤仓建筑内部空间改造 |
5.3.3 煤仓建筑外部空间改造 |
5.4 单层厂房仓库建筑更新改造设计 |
5.4.1 单层厂房仓库建筑现状及问题 |
5.4.2 单层厂房仓库建筑内部空间改造 |
5.4.3 单层厂房仓库建筑外部空间改造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论文研究结论 |
6.1.2 废弃煤矿区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特点 |
6.1.3 徐州夹河废弃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改造设计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国22 家煤矿国家矿山公园概况 |
附录2:建筑学四校联合毕业设计任务书 |
附录3:徐州夹河矿调研测绘资料 |
附录4: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改造设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8)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特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
2.1 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演变历程 |
2.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特征分析 |
2.3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演变历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关系解析 |
3.1 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核心要素关联性分析 |
3.2 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 |
3.3 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对应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1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城乡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
4.3 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协同关系评价模型 |
4.4 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贡献度评价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研究 |
5.1 研究数据来源与数据类型 |
5.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 |
5.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协同关系评价 |
5.4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的贡献度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城乡一体化导向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
6.1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目标 |
6.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引导策略 |
6.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内容 |
6.4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煤炭消费规律与需求预测研究 |
1.3.2 煤炭资源生态利用效率研究 |
1.3.3 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
1.3.4 煤炭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1.3.5 文献总结及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说明 |
1.7 创新点 |
2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发展理论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2.1.3 空间布局优化理论 |
2.2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典型案例 |
2.2.1 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2.2.2 国外煤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3.1.1 中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演变趋势 |
3.1.2 中国煤炭部门消费结构演变趋势 |
3.2 煤炭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分析 |
3.2.1 煤炭部门需求分析 |
3.2.2 未来各省煤炭需求分析 |
3.3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3.1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问题分析 |
3.3.2 中国煤炭产业空间布局存在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煤炭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评价 |
4.1 中国煤炭生态利用效率分析 |
4.1.1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
4.1.2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模型构建 |
4.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4 煤炭生态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4.2 基于TOBIT模型的中国煤炭生态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基于面板的Tobit模型 |
4.2.2 驱动因素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1 传统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1.1 传统煤电经济性评价 |
5.1.2 冶金经济性评价 |
5.2 新兴煤炭产业技术经济评价 |
5.2.1 煤制油气技术经济评价 |
5.2.2 高效燃煤发电技术经济性评价 |
5.2.3 新型煤化工技术经济性评价 |
5.3 煤炭产业技术经济对比及优选方向 |
5.4 中国煤炭产业生产要素贡献率及产出弹性分析 |
5.4.1 模型构建内涵 |
5.4.2 指标选取及处理 |
5.4.3 投入要素产出弹性的确定 |
5.4.4 模型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
6.1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 |
6.1.1 指标体系的功能与构成 |
6.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共性原则 |
6.1.3 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的个性原则 |
6.2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的确立 |
6.2.1 指标选择的依据 |
6.2.2 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指标内涵 |
6.3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过程 |
6.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 |
6.3.3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 |
6.4 煤炭产业布局优化评价结果分析 |
6.5 中国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6.5.1 煤炭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 |
6.5.2 全国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5.3 重点区域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5.4 重点区域煤炭产业结构优化评价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个人简历 |
(10)中国能源系统净能源产出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源与经济的关系 |
1.2.2 化石能源的净能源分析 |
1.2.3 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EROI综述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主要研究对象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净能源分析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
2.1 净能源分析理论基础 |
2.1.1 净能源分析相关概念 |
2.1.2 净能源分析理论基础 |
2.1.3 净能源分析与经济性评价之间关系探讨 |
2.2 净能源分析模型构建 |
2.2.1 一般微观计算方法 |
2.2.2 系统宏观计算方法 |
2.3 净能源产出的动态变化 |
2.3.1 EROI与净能源产出的关系 |
2.3.2 EROI动态函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化石能源净能源分析 |
3.1 中国化石能源EROI评价 |
3.1.1 模型建立 |
3.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3 计算结果 |
3.2 化石能源净能源产出估计 |
3.2.1 化石能源EROI及净能源产出 |
3.2.2 化石能源净能源产出预测 |
3.3 储量耗竭与EROI关系 |
3.3.1 最终可采储量估计 |
3.3.2 储量耗竭与EROI的关系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化石能源净能源分析 |
4.1 非化石能源净能源分析概述 |
4.1.1 非化石能源净能源分析基础 |
4.1.2 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
4.2 风能资源潜力评估 |
4.2.1 数据分析及处理 |
4.2.2 评估模型建立 |
4.2.3 资源潜力评估结果 |
4.3 太阳能资源潜力评估 |
4.3.1 数据分析及处理 |
4.3.2 评估模型建立 |
4.3.3 资源潜力评估结果 |
4.4 生物质能资源潜力评估 |
4.4.1 数据分析及处理 |
4.4.2 评估模型建立 |
4.4.3 资源潜力评估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净能源产出对于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
5.1 净能源产出对于经济发展影响模型构建 |
5.1.1 净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5.1.2 净能源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 |
5.2 能源系统净能源分析 |
5.2.1 能源系统的能源投入 |
5.2.2 能源系统EROI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预测经济发展 |
5.3.2 能源系统最大能源支出和最小EROI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本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6.3 基于研究结论的建议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自下而上计算化石能源EROIpou原始数据 |
附录B 投入产出表部门及数据处理 |
附录C GIS系统基本数据 |
附录D 弦图VB代码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21世纪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油气资源供给能力约束下未来中国煤炭资源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测度[J]. 周吉光,张举钢,丁欣,吴文盛,刘格云,陈安国,乔洁.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0(06)
- [2]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D]. 邵亚琴.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碳排放约束下煤炭行业规模与行业能源强度控制研究[D]. 张翼.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中国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特征研究 ——基于聚类分析与决策树建模[D]. 国家齐.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D]. 吴振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基于双层规划的煤炭去产能配额分配研究[D]. 刘逸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徐州夹河废弃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研究[D]. 李荣荣.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8]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D]. 李星汐.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9]中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兰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中国能源系统净能源产出分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冯敬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标签:中国煤炭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碳排放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