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顿发展完成增发2250万股

罗顿发展完成增发2250万股

一、罗顿发展 2250万股增发完成(论文文献综述)

杨娜娜[1](2014)在《大小非解禁对股东财富效应的短期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改革举措,消除了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在流通制度上的差异,使原来不能上市流通的限售股逐渐获得了流通权。但是,改革设计之初,对上市公司部分股票的上市流通日期做出了限制,大小非随之产生,成为股权分置改革的遗留问题。2006年6月17日,三一重工作为第一家试点公司拉开了大小非解禁的序幕,从此股改限售股陆续进入了可流通的状态。大小非解禁使得大量的限售股流通到二级市场,打破了股票市场的供求平衡,股市面临巨大的扩容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从个体股民到机构投资者,股东的财富在大小非解禁前后必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对大小非解禁进行分析和鉴定并找到应对策略,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在总结前人对大小非解禁的研究基础之上,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大小非解禁的由来、历程、规模以及对整个股市的理论影响出发,对大小非解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选择285家大小非解禁的上市公司进行短期股东财富效应的研究。短期股东财富效应是指证券市场各种因素引起股价发生波动而给股东带来的额外收益。本文以2008年1月到2013年6月在沪深两市首次进行大小非解禁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事件研究方法计算累计超额收益率,分市场对大小非解禁前后的股东财富效应进行研究,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使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解禁比例、平均换手率、总资产、市净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对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小非解禁日前,整体市场的样本股票的财富效应为负,证明市场受消息效应和市场预期的影响强烈;解禁后,市场逐步消化了不良预期和恐慌心理,股价重新回到正常水平。(2)大小非解禁对个股的财富效应影响不一。(3)从整体上看,大小非解禁对样本股票的超额收益存在正效应,影响结果好于市场预期。(4)回归分析发现,大小非解禁比例(RATIO)与股东财富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大小非解禁规模对股东财富产生负面冲击。同时,大小非解禁的财富效应受整体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的影响显着。文章最后,从政府监管、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林杰[2](2009)在《我国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不断腾飞带动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被称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朝阳产业。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供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成功与否关系到旅游业的兴盛繁荣。在旅游企业中,上市公司因其较强的融资能力和较为健全的企业制度,成为旅游企业的“领头羊”。其中,以景区经营管理为主营业务的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代表了旅游六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游”。与其他旅游上市公司相比,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更易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政治、战争、突发事件、季节、周边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配套程度等等。已有不少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运用资产重组扩大上市公司规模,优化上市公司资产结构,提高资产的总体质量,增强上市公司实力,缓解旅游业季节性强的矛盾,抵抗旅游业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一些上市公司经过几年的重组,基本面大大改善,融资能力也得到提升,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也存在某些上市公司为了粉饰利润进行资产重组。2009年,随着经济的复苏,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热情渐涨,我国资产重组将出现又一轮的突破。因此,在此时对我国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践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其以后资产重组提出建议,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本文对国内外资产重组的相关研究以及我国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研究进行综述;其次,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本文的资产重组概念、资产重组模式和资产重组绩效评价方法;再次,对我国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进行界定,在分析公司发展环境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资产重组的必要性;接着,定性和定量分析我国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基本情况,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资产重组的动因和绩效;最后,从原则和策略两方面提出适合我国景区类旅游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建议,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张东成[3](2009)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与公司长期业绩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股权再融资与公司长期业绩的关系是公司融资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本文以2001~2006年沪深两市实施配股和增发的264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五个角度提出研究假设,对配股和增发前后的会计业绩和托宾的Q值进行分组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做了进一步分析。分组检验结果表明:(1)股权再融资后上市公司长期业绩整体上呈现下滑趋势。(2)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并与公司长期业绩负相关。增发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要强于配股,证实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增发融资。(3)大股东认购水平与公司会计业绩显着正相关,与托宾Q值关系不显着。(4)股权再融资次数(混合样本)与公司会计业绩显着正相关,与托宾Q值关系不显着。(5)股权再融资前一年资产负债率与托宾Q值显着正相关,但是与公司会计业绩关系较复杂,过高和过低的资产负债率都不利于公司会计业绩提升。(6)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长期业绩显着正相关。已完成股改公司股权再融资后托宾的Q值逐年提升;但是公司会计业绩指标在融资后第二年出现大幅跳水,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并没能彻底扭转股权再融资后公司长期业绩下滑的趋势。基于上述实证研究,为规范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发挥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提高上市公司长期业绩,本文从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法制创新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张照蓉[4](2009)在《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的投资和融资决策研究》文中认为可转换债券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算长,从90年代到现在我国的可转换债券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无章可循到现在的有法可依,这说明我国的资本市场在不断的完善发展中。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它有很好的特性。可转债比传统的股权融资有更小的稀释效益,可以带来税赋效应,比传统的债权融资利息率低,还可以减少由于企业经营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正是因为可转换债券的这些特性,所以发展可转换债券对我国资本市场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那么谁来发债呢?当然是公司了,于是本文立足于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研究发债公司的投融资行为。文章首先是对可转换债券特征的深入分析,得出可转换债券比传统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都要好,从经营管理角度解析了可转债有利于减少逆向选择,在筹资成本上可转债也存在很大的优势。在此之后分析了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的投资和分红行为,认为企业的留存收益的值影响企业的投资和分红行为,并且根据企业留存收益的大小,确定了企业的五个行动区间,进一步采用计算机仿真来模拟了这五个区间的存在。最后文章对企业投资项目的特性和融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给定的企业投资项目特征(包括募集资金金额,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与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的回归方程。对企业融资方式的决策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韩刚[5](2009)在《我国旅游饭店类上市公司资本运营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饭店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却极为迅速。目前,饭店业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显得非常的迫切,传统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但单一的融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饭店业的投资需求,而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来拓宽资金来源,成为饭店业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上市便是首选。饭店企业股份制改造通过企业上市,有利于拓宽饭店企业的融资渠道;能加快优化饭店企业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可以促进我国饭店企业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有利于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扩大影响力。而从我国饭店类上市企业的现状看,我国饭店企业不仅上市的比重较小,各股股本规模偏小,没有大规模的企业集团。从规模和业绩看,上市饭店企业只有个别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企业总体的经营业绩不佳。资本运营就是以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的,对资本及其运筹所进行的经营活动。资本运营这一新的经营理念的引入,有助于推动我国饭店企业优化资本结构,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最优、资源配置效率最佳、资本增值能力最大。但当前我国饭店企业资本运营的状况并不理想,存在众多的经营误区,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饭店类上市公司作为我国饭店企业的“领头羊”,对资本运营的认识较为深入、运作较为广泛,本文选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需要加快我国饭店集团上市步伐,全面推进饭店类上市公司的资本经营。我国饭店企业急需通过上市,实施资本经营,通过联合、兼并、租赁、资产重组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本扩张,迅速组建我国的大型饭店集团上市公司。第二,提升我国饭店核心竞争力,搞好主业,培育我国饭店品牌。饭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能够培育饭店类上市企业的特色技术和产品、企业文化、组织管理能力、企业资源等竞争能力,不断创新,搞好主业,形成自己的品牌。第三,加强我国上市饭店企业的经营能力。饭店类上市企业总资产利润率表现不佳要求企业在实施抗风险多元化经营战略时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是否已经准备充分。在确保主营业务规模增长基础上实施低度多元化经营战略,再由低度多元化向高度多元化逐渐渗透。健全饭店类上市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控制机制,强化财务的监督和控制,防范财务风险,确保投资安全。

黄兴孪[6](2009)在《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动因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国内学者现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基于我国上市公司丰富多元的制度背景,更为全面地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动因与绩效。通过回顾我国上市公司与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论文分别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基本治理特征进行梳理,即我国国有控股上司公司存在“政府干预”与“内部人控制”的双重治理特征,而民营上市公司集中体现了“大股东控制”的基本特征。基于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本文分别就“政府干预”、“大股东控制”对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掏空”和“支持”的并购动因,同时对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差异提出了研究假设。论文最后以1999-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的613个大额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和“财务指标(ROE)”两种方法,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并检验论文提出的研究假设。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并购之前年度的财务业绩与并购绩效显着负相关,这一证据支持了“掏空”和“支持”的并购动因假设。此外,在短期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优于民营上市公司,中央控股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优于地方政府控股上市公司,但从长期来看,并购未能提高公司的财务业绩。通过对收购公司并购事件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本文还发现,我国证券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存在明显的提前反应现象,同时,收购公司累计超额收益率与并购交易规模显着正相关。此外,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多元化的收购有更为积极的反应,这些证据综合反映了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对并购重组事件的炒作行为。

王芳[7](2009)在《我国股票市场IPO长期绩效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IPO的长期绩效一直是IPO研究领域三大谜团之一,也是西方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研究我国股票市场IPO的长期绩效对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新股长期绩效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回顾了我国股票市场发行机制的改革历程。其次,以1998年到2001年在我国A股市场IPO的216只股票为样本,分别采用事件时间法和日历时间法来考察新股五年期的绩效表现。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均表明我国沪市A股存在长期弱势,并且弱势的程度逐年增强。最后,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本文提出了六条假设并进行检验,得出了流通股比例等七个变量对IPO绩效影响的若干结论,并分析了影响我国股票长期绩效的制度性因素,给出相关的建议。

钱大玮[8](2008)在《公司治理对我国上市公司啄序悖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偏好主要体现在:没有上市的公司纷纷争取上市,为了达到相关规定甚至不息违法造假;上市了的公司只要有股权融资的机会也决不放过,并以规定的最高限额进行融资,而不管这些资金是否需要。这与西方经典的资本结构理论中的啄食顺序理论相反,产生了啄序悖论。有别于相关学者重点从融资成本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啄序悖论的成因,本文着重从公司治理角度阐述其深层次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本文首先对有关公司治理及资本结构理论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为后面章节作了理论铺垫。然后通过中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比较研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严重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再者,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上市公司长期以来存在“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等治理问题,虽然股权分置改革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一股独大”及“内部人控制”依然是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最大难题。紧接着,本文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产生啄序悖论的深层次原因,即内部人控制下扭曲的治理机制,通过引入行为金融学中的前景理论,建立经理人价值模型,解释了上市公司为何对股权融资情有独衷。最后,本文从培育良好市场环境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两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对策。

魏琪[9](2006)在《资本结构的信号传递效应 ——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根据罗斯(S.A.Ross,1977)等人的资本结构信号传递理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内部管理者比外部投资者更为了解企业的收益与风险,投资者只能根据管理者向市场传递的信息间接地评价企业的价值和经营状况,企业的许多行为都可以是传递其信息的信号工具。企业的债权融资(债务比例上升)增加了其还本付息的压力,它表明管理者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向市场传递着企业未来绩效较好的信息;而当企业股权融资(债务比例下降)时,投资者会认为,如果企业盈利丰厚,则管理者不会将未来巨额利润从老股东手中通过发行股票向新股东转移,因而会将其视为企业经营状况不好的表现。所以,企业债务比例的变化及融资行为,成为了传递企业信息的信息渠道。本文基于罗斯等学者关于资本结构信号传递理论的基本思想,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信号传递现象。依据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资本结构的信号传递实质上是企业债务比例变化的信号传递,具体表现为企业的公开融资行为的信号传递。因此,本文分别以企业增发新股和发行可转债为反映其债务比例下降和债务比例上升的具体融资行为形式,从考察上市公司的公开融资行为背后是否具有关于其发展前景的信息、是否向市场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投资者是否接收到了并恰当地理解和处理了这样的信息三个层面实证研究资本结构的信号传递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表现出负面的反应,企业的增发行为背后具有关于其未来经营状况恶化的信息内涵,投资者恰当地理解了这样的信息,并据此在获知企业增发时形成对企业未来经营绩效下降的预期,影响了其投资决策,从而导致了市场对企业增发融资的消极反应。所以,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行为一定程度地向市场传递了其发展前景不佳的信息。而对企业发行可转债的检验结果却基本与此相反,我国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行为一定程度地向市场传递了企业未来前景较为乐观的正面信息。

徐照宇[10](2006)在《我国A股市场股票增发定价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上,股票增发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美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有8090%是通过股票增发实现的。同样,股票增发也是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我国A股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股改的顺利进行,股票增发将在证券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传统的股票增发定价方法存在种种不合理之处以及上市公司不良的增发动机,使市场对增发价格并不认同,甚至在一段时期内增发成为明显的利空消息。因此,在考虑我国股票市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客观合理地估算股票的增发价格,对于保护股票市场中投资者的利益,提高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效率,保证股票市场的稳定运行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目前实际工作中运用的市盈率定价法、市价折扣法、上网竞价法、累计投标询价法以及理论上的期权定价法和多因素定价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上述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然后,从内在价值、流动性价值以及流通特权价值等方面分析了我国A股市场股票的价值构成。并深入剖析了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营运状况等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影响,同时还讨论了流通股规模对股票流动性价值的影响以及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对股票流通特权价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关于增发定价的若干假设,随后引入了突变级数这一综合评价方法用以对增发前后股票内在价值的变化进行测度,同时结合其他历史数据,对假设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股票增发定价模型。最后,本文结合数据对所给出的定价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二、罗顿发展 2250万股增发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顿发展 2250万股增发完成(论文提纲范文)

(1)大小非解禁对股东财富效应的短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课题的思路与研究内容
        1.3.2 课题的研究方法
        1.3.3 课题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流动性溢价理论
    2.2 投资行为理论
        2.2.1 期望理论
        2.2.2 DHS模型
        2.2.3 羊群效应模型
    2.3 供求关系理论
3 我国大小非解禁现状
    3.1 股权分置改革
    3.2 大小非问题的由来
    3.3 大小非解禁同减持的区别
    3.4 大小非解禁的历程和规模
    3.5 大小非解禁对股市的理论影响
        3.5.1 对整个市场的影响
        3.5.2 对股东财富效应的可能性影响
4 大小非解禁对股东财富效应短期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数据来源
    4.2 样本选择
    4.3 研究方法——事件研究法
        4.3.1 事件日及事件窗口的选取
        4.3.2 收益率的计算过程
    4.4 分市场检验
        4.4.1 沪市股东财富效应检验
        4.4.2 深市股东财富效应检验
    4.5 影响股东财富效应的因素分析
        4.5.1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计
        4.5.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5.3 回归结果分析
5 研究的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研究的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加强政府监管,规范市场行为
        5.2.2 优化公司治理,提高经营业绩
        5.2.3 关注解禁指标,理性作出决策
    5.3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我国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资产重组的相关研究
        1.2.2 我国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3.4 数据来源
2. 资产重组概述
    2.1 我国资产重组阶段划分
    2.2 资产重组定义
    2.3 资产重组模式界定
    2.4 资产重组绩效评价方法
3. 我国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概述
    3.1 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界定
        3.1.1 旅游上市公司界定
        3.1.2 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界定
    3.2 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3.2.1 旅游业蓬勃发展
        3.2.2 国家节假日政策调整
        3.2.3 自然、社会环境影响
    3.3 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3.3.1 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3.3.2 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
4. 我国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证分析
    4.1 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统计分析
    4.2 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动因及其绩效研究
        4.2.1 保“壳”
        4.2.2 降低交易费用
        4.2.3 分散行业风险
        4.2.4 拓展经营空间
    4.3 小结
5. 相关建议
    5.1 相关建议
        5.1.1 资产重组原则
        5.1.2 资产重组对策建议
    5.2 本文的创新点
    5.3 本文的研究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5.3.1 本文的研究不足
        5.3.2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与公司长期业绩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框架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公司融资理论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股权再融资与公司业绩表现研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股权再融资制度演变与影响公司长期业绩因素分析
    3.1 股权再融资现状分析
    3.2 股权再融资制度演变
    3.3 股权再融资影响公司长期业绩因素分析
4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2.1 样本选择
        4.2.2 数据来源
        4.2.3 变量定义
        4.2.4 研究方法
5 实证研究
    5.1 分组检验
        5.1.1 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影响的检验
        5.1.2 大股东认购水平对公司业绩影响的检验
        5.1.3 股权再融资次数对公司业绩影响的检验
        5.1.4 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影响的检验
        5.1.5 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业绩影响的检验
    5.2 回归分析
        5.2.1 配股与公司长期业绩表现的回归分析
        5.2.2 增发与公司长期业绩表现的回归分析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政策创新
        6.2.2 制度创新
        6.2.3 法制创新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4)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的投资和融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可转换债券概述
    2.1 可转换债券基本情况介绍
        2.1.1 可转换债券的概念
        2.1.2 可转换债券的特征
        2.1.3 可转换债券的基本要素
        2.1.4 可转换债券的种类
    2.2 国外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现状
    2.3 国内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2.4 我国可转换债券存量和行业分布
    2.5 可分离债的发行
3 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优势分析
    3.1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各种委托代理问题
    3.2 可转换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的比较
    3.3 可转换债券融资与债券融资的比较
    3.4 在我国发行可转债与增发、配股融资的比较分析
        3.4.1 发行条件方面的比较分析
        3.4.2 再融资效果方面的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投资分红行为分析
    4.1 模型框架
        4.1.1 模型假设
        4.1.2 投资和分红的政策分析
        4.1.3 边界条件
    4.2 行为分析
        4.2.1 “不行动”区域的分析
        4.2.2 分红阀值的研究
        4.2.3 投资阀值的研究
        4.2.4 投资和分红边界的确定
        4.2.5 “不行动”区域价值函数的确定
    4.3 数值释例与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可转换债券的投资项目特征与可转换债券的实证研究
    5.1 样本
    5.2 募集资金用途分析
    5.3 回归模型的建立
        5.3.1 回归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5.3.2 建立回归模型
        5.3.3 回归过程处理及回归结果
    5.4 回归结果分析
6 结论
    6.1 本文得到的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研究数据及计算机仿真程序
    B. 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主要成果

(5)我国旅游饭店类上市公司资本运营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重点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图
        1.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文献回顾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回顾
        2.1.1 国内学者对饭店类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的研究综述
        2.1.2 国外学者对饭店类上市公司融资和经营状况的研究综述
    2.2 研究展望
    2.3 理论基础
        2.3.1 资本运作动因理论
        2.3.2 行业整合生命周期理论
        2.3.3 西方企业融资理论
        2.3.4 资本运作的一般模式
3 我国饭店类类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状况分析
    3.1 我国饭店业的现状与饭店集团的发展趋势
        3.1.1 我国饭店业的发展阶段及现状
        3.1.2 我国饭店集团的发展趋势
    3.2 我国饭店类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现状及存在问题
        3.2.1 融资方式及特点
        3.2.2 资本优化与重组
        3.2.3 资本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4 我国饭店类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绩效评析
    4.1 我国饭店类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绩效的综合评价
        4.1.1 饭店类上市公司上市时间及基本情况
        4.1.2 经营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4.1.3 综合评价
    4.2 我国饭店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分析
        4.2.1 经营业绩良莠不齐
        4.2.2 主营业务对经营业绩作用显着
        4.2.3 资本运营能力对综合评价作用显着
5 我国饭店资本运营案例—锦江酒店集团
    5.1 锦江酒店集团概况
        5.1.1 发展历程
        5.1.2 资本运营概况
    5.2 锦江酒店集团资本运营战略
        5.2.1 资本运营始终坚持强化饭店经营主业
        5.2.2 酒店集团经营业绩变化分析
        5.2.3 酒店集团2007年经营业绩分析
    5.3 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之处
    6.3 研究难题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动因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三、论文结构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公司并购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司并购的含义及特征
        一、公司并购的概念
        二、公司并购的特征
        三、并购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国外文献回顾——企业并购的动因
        一、协同效应理论(Synergy Effect Theory)
        二、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
        三、"自大"假说与过度自信理论(Hubris and Overconfidence Theory)
        四、股票市场驱动理论(Stock Market Driven Acquisitions Theory)
        五、大股东掏空理论(Tunneling Theory)
    第三节 国外文献回顾——并购绩效
        一、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
        二、基于事件研究的并购绩效研究
        三、基于公司财务指标的并购绩效研究
    第四节 国内学者的研究回顾
第二章 制度背景分析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发展历程
        一、股份制改造
        二、证券市场的发展
        三、证券市场股票发行的制度安排
        四、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股权设置
    第二节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基本治理特征
        一、内部人控制
        二、政府干预
    第三节 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特征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政府干预与公司并购行为
    第二节 民营上市公司的并购动因与绩效
    第三节 政府控制转型过程中的国有企业所引起的成本和收益
第四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实证分析
        一、事件研究法
        二、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三、并购累计超额收益率及其单因素分析
        四、多元回归分析
    第二节 基于财务业绩指标的研究方法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并购交易样本概况
致谢

(7)我国股票市场IPO长期绩效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学者对于IPO长期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
        1.2.2 国外对IPO长期弱势现象的理论解释
        1.2.3 对IPO长期绩效表现模型的研究
        1.2.4 国内学者对于IPO长期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和框架
        1.3.4 主要创新
第二章 我国IPO市场发行机制的改革历程
    2.1 西方发达资本市场股票发行的管理体制
    2.2 我国IPO市场的管理机制的改革历程
        2.2.1 股份制改革试点阶段
        2.2.2 审批制阶段
        2.2.3 核准制阶段
        2.2.4 保荐人制度
第三章 我国A股市场长期绩效分析
    3.1 对IPO长期绩效表现衡量方法的研究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方法
    3.3 日历时间法
        3.3.1 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概述
        3.3.2 SMB_t的计算步骤
        3.3.3 HML_t的计算步骤
        3.3.4 α检验
        3.3.5 模型变量的计算方法
        3.3.6 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3.4 事件时间研究方法
        3.4.1 累积超额收益率(CAR)
        3.4.2 累积超额收益率的计算结果
        3.4.3 t检验及结果分析
第四章 我国IPO长期弱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企业基本特征对IPO长期表现的影响
        4.1.1 变量的统计分析与描述
        4.1.2 企业基本特征对IPO长期绩效表现的影响
    4.2 股票的发行对股票长期绩效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4.2.1 变量的统计分析与描述
        4.2.2 股票发行特征对长期绩效的影响
    4.3 投资者行为对股票长期绩效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4.3.1 变量的统计分析与描述
        4.3.2 投资者行为对IPO长期绩效的影响
    4.4 制度性因素对股票长期绩效的影响
        4.4.1 审批制与IPO长期绩效
        4.4.2 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与IPO长期绩效
        4.4.3 法律制度及体系与IPO长期绩效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本文研究的不足
    5.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8)公司治理对我国上市公司啄序悖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第二章 关于公司治理、资本结构理论的文献综述
    2.1 公司治理与治理结构
        2.1.1 公司治理
        2.1.2 治理结构
    2.2 融资方式
        2.2.1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2.2.2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2.2.3 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2.3 融资结构与资本结构
        2.3.1 融资结构
        2.3.2 资本结构
        2.3.3 融资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关系
    2.4 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
        2.4.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2.4.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MM 理论)
        2.4.3 新资本结构理论
    2.5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内在关系的理论综述
        2.5.1 委托-代理问题
        2.5.2 债权和股权融资的比例与公司治理结构
        2.5.3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状况研究
    3.1 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啄食顺序理论
    3.2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啄食顺序悖论
        3.2.1 股权分置改革前股权融资偏好的情况
        3.2.2 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融资偏好的情况
        3.2.3 我国上市公司因啄序悖论而产生的不理性行为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现状分析
    4.1 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分析
    4.2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影响
    4.3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治理面临的问题
        4.3.1 “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依然是最大难题
        4.3.2 “内部人控制”问题仍然存在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产生啄序悖论的深层次原因
    5.1 直接动因:股权融资成本低
    5.2 深层原因:内部人控制下扭曲的治理机制
    5.3 前景理论
        5.3.1 理论假设
        5.3.2 参考点、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
        5.3.3 价值模型的基本方程式
    5.4 建立经理人价值模型分析啄序悖论成因
        5.4.1 负债约束与破产概率
        5.4.2 经理人的收益构成
        5.4.3 分析与讨论
        5.4.4 总结
    5.5 我国上市公司业绩激励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5.6 基于四川长虹资本结构的案例分析
第六章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对策探究
    6.1 培育良好的证券市场环境
        6.1.1 保障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6.1.2 大力发展我国债券市场
    6.2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6.2.1 法人股相对持股是解决一股独大的有效措施
        6.2.2 发挥机构投资者和独立董事的监控作用,有效解决内部人控制
        6.2.3 建立对经理人有效的业绩激励机制
后记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9)资本结构的信号传递效应 ——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主要研究成果
        1.2.2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第2章 资本结构的信号传递理论
    2.1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
        2.1.1 基于信号传递假说的资本结构理论
        2.1.2 梅耶氏和马基卢夫优序融资假说
    2.2 资本结构信号传递理论的基本思想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点及融资现状
    3.1 国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融资特点
    3.2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3.3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点及融资现状
        3.3.1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
        3.3.2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
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企业融资行为的公告效应的研究方法
        4.2.2 企业融资行为的信息内涵的研究方法
    4.3 企业股权融资行为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
        4.3.1 我国资本市场上企业增发融资概况
        4.3.2 样本选择
        4.3.3 企业增发融资行为的公告效应
        4.3.4 企业增发融资行为的信息内涵
        4.3.5 企业增发融资行为的市场反应与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绩效预期的关联关系
        4.3.6 小结
    4.4 企业债权融资行为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
        4.4.1 我国资本市场上企业可转债融资概况
        4.4.2 样本选择
        4.4.3 企业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公告效应
        4.4.4 企业可转债融资行为的信息内涵
        4.4.5 企业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市场反应与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绩效预期的关联关系
        4.4.6 小结
第5章 结论、研究的局限和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局限性及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附录 1: 罗斯(S.A.Ross)的信号传递模型
附录 2: 增发样本公司基本情况
附录 3: 可转债样本公司基本情况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

(10)我国A股市场股票增发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我国A 股市场股票增发定价方式及比较分析
    2.1 我国A 股市场股票增发定价方式
        2.1.1 市盈率定价法
        2.1.2 市价折扣定价法
        2.1.3 上网竞价法
        2.1.4 累计投标询价法
        2.1.5 期权定价法
        2.1.6 多因素定价法
    2.2 我国A 股市场股票增发定价方式的比较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A 股市场股票增发价格的影响因素
    3.1 股票的内在价值
        3.1.1 盈利能力
        3.1.2 发展能力
        3.1.3 偿债能力
        3.1.4 营运状况
    3.2 股票的流动性价值
    3.3 股票的流通特权价值
    3.4 其他影响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A 股市场的股票增发定价
    4.1 股票内在价值的测度
        4.1.1 突变理论的基本原理
        4.1.2 突变级数对股票内在价值的测度
    4.2 增发定价模型的实现
        4.2.1 理论假设
        4.2.2 变量选择和定义
        4.2.3 数据的选择与来源
        4.2.4 回归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A 股市场股票增发定价模型的应用
    5.1 二元股权结构下的股票增发定价
    5.2 股改过程中的股票定价
    5.3 全流通条件下的股票增发定价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罗顿发展 2250万股增发完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小非解禁对股东财富效应的短期影响研究[D]. 杨娜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2)
  • [2]我国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研究[D]. 林杰. 江西财经大学, 2009(S1)
  • [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与公司长期业绩的实证研究[D]. 张东成. 浙江大学, 2009(08)
  • [4]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的投资和融资决策研究[D]. 张照蓉. 重庆大学, 2009(12)
  • [5]我国旅游饭店类上市公司资本运营实证分析[D]. 韩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09(S1)
  • [6]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动因与绩效研究[D]. 黄兴孪. 厦门大学, 2009(11)
  • [7]我国股票市场IPO长期绩效的实证研究[D]. 王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9(10)
  • [8]公司治理对我国上市公司啄序悖论的影响研究[D]. 钱大玮.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04)
  • [9]资本结构的信号传递效应 ——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D]. 魏琪.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4)
  • [10]我国A股市场股票增发定价研究[D]. 徐照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04)

标签:;  ;  ;  ;  ;  

罗顿发展完成增发2250万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